慢传输型便秘

2024-07-31

慢传输型便秘(共7篇)

慢传输型便秘 篇1

临床中, 便秘有着不同分型, 其中约1/5患者患有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 又称混合型便秘。这一类型疾病的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内科保守治疗, 但是效果不能尽如人意。近些年来, 外科手术在混合型便秘的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为分析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的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1年4月份收治的26例混合型便秘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混合型便秘患者, 男性4例, 女性22例;年龄范围:27~65岁, 平均年龄:45.2岁;患者便秘发病时间范围:8~33年, 平均20年;临床症状: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不净、腹胀腹痛、肛门疼痛与坠胀, 一旦停用促泄药物则一周排便次数低于2次。依据Bristol诊断标准, 26例患者中18例大便性状Ⅰ级, 8例大便性状Ⅱ级。所有患者均曾接受长期内科保守治疗, 长期服用泻剂, 疗效不明显, 十分痛苦, 故而寻求外科手术方式。

1.2 临床检查

首先, 所有患者均接受两次以上的胃肠传输试验检查, 要求患者服用X线不透标记物, 在其后6、24、48、72、96h进行记录, 直到排出比例超过80%。如果患者在6h后仍表现出小肠处的标记物, 则证明存在小肠传输功能缺陷。其次, 进行盆腔多重造影与排粪造影, 发现26例患者均表现出出口梗阻:4例会阴下降, 15例盆底腹膜疝, 7例直肠黏膜脱垂, 4例直肠黏膜内套叠, 11例直肠前突, 5例子宫脱垂, 6例膀胱脱垂。再次, 进行结肠镜检查, 未发现患者出现器质性病变与结肠新生物。

1.3 手术方法

手术前, 分析患者临床症状, 选取相应的治疗术。9例患者直肠功能正常, 表现出较差的盲肠蠕动能力, 伴随盲肠升结肠病变, 接受结肠全切除术、直肠与子宫悬吊、回肠直肠吻合手术、抬高盆底重建术。17例患者的升结肠、盲肠、直肠功能皆正常, 接受结肠次全切除术、直肠悬吊术、逆蠕动吻合直肠盲肠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严格随访, 调查手术效果。

2 结果

26例患者, 最短随访时间为5个月, 最长随访时间为30个月, 平均15个月。23例患者排便满意度良好, 比例为88.5%,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结论

医学将便秘归为功能性疾病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 便秘不会带来生命危险, 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当前, 外科治疗便秘的常见手段有, 盲肠直肠吻合术与结肠次全切除术, 回肠直肠吻合与全结肠切除术[2,3,4]。本文研究中, 针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患者, 在患者直肠功能正常, 表现出较差的盲肠蠕动能力, 并伴随盲肠升结肠病变的前提下, 进行结肠全切除术、直肠与子宫悬吊、回肠直肠吻合手术、抬高盆底重建术。在患者的升结肠、盲肠、直肠功能皆正常时, 进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直肠悬吊术、逆蠕动吻合直肠盲肠术。26例患者中有23例排便满意度良好, 88.5%, 且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文研究表明,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的治疗效果十分良好, 并发症少, 负面作用小, 适合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的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1年4月份收治的26例混合型便秘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中, 9例接受结肠全切除术、直肠与子宫悬吊、回肠直肠吻合手术、抬高盆底重建术, 17例接受结肠次全切除术、直肠悬吊术、逆蠕动吻合直肠盲肠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严格随访, 调查手术效果;结果 26例患者, 最短随访时间为5个月, 最长随访时间为30个月, 平均15个月。23例患者排便满意度良好, 比例为88.5%,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的治疗效果十分良好, 并发症少, 负面作用小, 适合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混合型便秘,临床疗效,康复

参考文献

[1]Donato F, Altomare MD, Marcella Rinaldi MD, et al.Combined Perineal and Endorectal Repair of Rectocele by Circular Stapler[J].Diseases of the Colon&Rectum, 2009, 45 (11) :118-123.

[2]Gregory P, FitzHarris MD, Julio Garcia-Aguilar MD, et al.Quality of Life After Subtotal Colectomy for Slow-Transit Constipation[J].Diseases of the Colon&Rectum, 2009, 46 (4) :109-114.

[3]钱群, 江从庆, 何跃明, 等.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特发性慢传输便秘[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9, 15 (11) :15-18.

[4]刘宝华, 张连阳, 张胜本, 等.慢传输性便秘的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 (12) :14-17.

论五磨饮子辨证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篇2

慢传输型便秘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 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为特点的便秘,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症状逐渐加重, 表现为便意不强、排便量或次数减少、腹部胀满不适等, 为临床常见病。该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尚不明确, 现今学者多倾向于肠神经递质、Cajal间质细胞等方面的研究。随着现代环境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高压力生活状态、不节制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缺乏运动、焦虑等情志不畅因素使得STC罹患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约占慢性便秘的16%~40%[1]。西医针对该病多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 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 且有一定的依赖性。手术治疗虽可根治原发病灶, 但损伤大, 疗效不确切, 术后并发症多。相比而言, 祖国中医药对STC的辨证治疗独具特色,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2]。笔者取经典古方“五磨饮子”加减化裁后对STC患者进行辨治, 疗效满意, 现做如下论述。

根据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表现, 该病属于中医便秘之“气秘”的范畴。《金匮翼·便秘》曰:“气秘者, 气内滞而物不行也”。患者多因情志不畅、忧思忿怒、饮食伤胃、劳倦伤脾等七情内伤因素导致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横逆犯胃乘脾, 运化失常, 在上则中焦痞塞不通, 内生痞满;在下则肠道积滞, 可见腹胀便秘。因气机阻滞而致传化失常, 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肠不传化、肝失疏泄、肾失关约等变化, 且各类因素相互影响, 迁延不愈。因此, 该病病机虽属大肠传导失常, 但与肺、脾、胃、肝、肾等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是导致肝脾气滞的基本病机, 故其基本治法为行气调中、润肠通便。

此外, 该病往往迁延日久, 易成本虚标实之证, 久病易致气虚, 气虚无以推动而成气滞。《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曰“若其元气不足生……则大肠不得传导之令, 而大便亦结矣”。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是全身气机之枢纽,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 若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大肠运化传导无力, 即可导致便秘的发生;反之, 便秘日久, 或久用泻剂, 久病气虚, 亦可损伤脾胃, 脾气虚无力运行又可导致气滞, 加重便秘。由此可见, 脾胃气虚可致气滞而成便秘, 便秘日久又可加重气滞, 二者互因互果, 可见脾胃在气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治疗气秘当采用攻补兼施之法, 润肠通便之时, 不忘补气调中, 使脾胃之气生化有源, 推动有力, 从而增强肠道的运动功能。

2 五磨饮子简介

五磨饮子源自《医方考·卷六》, 由沉香、木香、乌药、枳实、槟榔组成, 笔者取其加味党参、黄芪、火麻仁、肉苁蓉、女贞子、甘草。原方主治气厥, 现今临床应用广泛, 凡因肝胃气滞, 气机不畅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呃逆、胃院痛、腹痛等多种病证均可使用该方, 疗效肯定[3]。《医方考》中曰:“怒则气上, 气上则上焦气实而不行, 下焦气逆而不吸, 故令暴死”。气上宜降之, 故用沉香、槟榔;气逆宜顺之, 故用木香、乌药;佐以枳实, 破其滞也;磨以白酒, 和其阴也。综观全方, 乌药行气疏肝以解郁, 枳实行气宽中, 木香行气调中, 沉香顺气降逆, 槟榔行气化滞。五药合用, 共奏调理上、中、下三焦之气之功效。另配党参益气扶正, 使气散而不伤正, 且党参、黄芪健脾补肺益气, 火麻仁润肠通便, 女贞子、肉苁蓉补肾填精, 润肠通便, 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行气调中、补中益气、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 方中乌药、枳实、木香、沉香、槟榔、肉苁蓉均能改善肠道运动功能, 女贞子、火麻仁为润滑性泻药[4]。综观全方, 其可起到促进肠道运动、润肠通便的作用。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 68岁, 2014年3月8日求治于我院门诊, 该患者反复大便秘结伴排便费力8年, 加重7天。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干结、排便费力症状, 大便2~4日一行, 便质硬结, 量少, 伴腹胀、偶有嗳气。患者自服番泻叶泡水200mL后得以缓解, 此后上症反复发作, 患者均自行番泻叶泡水或开塞露灌肠等对症治疗, 未系统诊疗。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秘结、排便费力, 大便4~7日一行, 便质呈羊屎状, 量少, 胸胁满闷, 腹中胀满而痛, 偶有嗳气, 舌苔薄腻, 脉弦。结肠传输试验阳性, 排粪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大便常规示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 中医诊断为便秘 (气秘) 。治疗:加味五磨饮子 (制乌药6g、沉香6g、木香6g、槟榔10g、枳壳12g、党参20g、黄芪30g、火麻仁20g、肉丝蓉20g、女贞子12g、甘草6g) , 水煎服, 每次100mL, 每天3次, 连续治疗3个月。按:便秘之气秘, 患者多因七情内伤导致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横逆犯胃乘脾, 运化功能减退。在上则中焦痞塞不通, 不通则痛, 则见胸胁满闷、腹中胀满而痛, 胃失和降, 则见嗳气;在下则肠道积滞, 大肠传导失常, 可见腹胀、便秘;又因久用泻剂, 损伤脾胃, 加之久病气虚, 脾胃气虚无力运行而致气滞, 从而加重便秘。故以行气调中、补中益气、润肠通便为法, 方用加味五磨饮子。方中乌药行气疏肝以解郁, 枳实行气宽中, 木香行气调中, 沉香顺气降逆, 槟榔行气化滞。五药合用, 共奏调理上、中、下三焦之气之功效, 另配党参、黄芪补中益气;火麻仁、女贞子、肉苁蓉润肠通便, 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4 结语

五磨饮子自明代起便是临床常用方, 多用于气厥、胃肠气滞、脘腹胀满等症, 疗效显著。本研究中, 笔者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采用五磨饮子加减化裁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利用其行气调中、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取得满意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宝华, 付涛.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 (21) :2255-2258.

[2]何佳珺.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 2013, 24 (18) :2700-2703.

[3]梁玲, 杨榆青, 聂坚, 等.五磨饮子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4 (5) :71-73.

慢传输型便秘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45例患者均为2010年4月-2013年5月辽宁省肛肠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罗马Ⅲ标准[1],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3]确诊: (1) 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排便频率≤2次/周; (2) 每次排便时间延长>15 min, 病程>3个月; (3) 粪便干燥坚硬, 或颗粒便、硬便, 重者大便艰难, 或先干后稀, 临厕无力努挣, 挣则汗出气短, 时有腹痛腹胀, 矢气少。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45例诊断合格患者, 随机分为强化穴位埋线组 (23例) 和穴位埋线组 (22例) 。

1.2.2 治疗方法

(1) 强化穴位埋线组:材料:硬膜外穿刺针刺 (12号) , 铬制医用羊肠线 (3#) , 皮肤缝合针 (大号) , 消毒和局部麻醉相关药品和器械;穴位:大肠俞 (双) 、天枢 (双) 、足三里 (双) 、气海透关元透中极;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局部麻醉, 用12号硬膜外穿刺针将4 cm长3号羊肠线1根埋入足三里穴深约6 cm处, 再使用大号皮肤缝合针将3号羊肠线双股约4 cm长埋入上述其余穴位肌层中, 每一穴位同时重复埋线3次, 线体不可外露, 再次消毒, 包扎, 嘱患者注意休息, 保持局部清洁。 (2) 穴位埋线组:材料:同治疗组;穴位:同治疗组;操作方法:除每一穴位操作1次外, 余同治疗组。

1.3 症状分级标准

观察指标: (1) 排便间隔时间:正常或病前水平为0分;超过自己习惯1 d或每3日排便1次为2分;超过自己习惯2 d或每4日排便1次为4分;超过自己习惯3 d或每5日排便1次为6分。 (2) 便质:正常或病前水平为0分;先干后软为2分;干结成块似腊肠状为4分;干结如羊屎状或大便带血为6分。 (3) 排便费力情况:正常或病前水平为0分;费力伴不适感或排便不尽感, 但只在劳累后发生为2分;费力伴不适感或排便不尽感, 时有发生为4分;费力伴不适感或排便不尽感, 经常发生为6分; (4) 每次排便时间:正常或病前水平为0分;15~20 min为2分;21~30 min为4分;30min以上为6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 及《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疗效指数 (EI) = (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 /治疗前症状总分×100%。治愈:大便正常, 或恢复至病前水平 (EI≥90%, 保持2周以上) , 其他症状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 (70%≤EI<90%, 保持2周以上) , 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便秘有所缓解 (30%≤EI<70%, 保持2周以上) , 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和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EI<30%)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

2 结果

强化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1.3%, 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提示强化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穴位埋线组。

经t检验, 治疗后两组症状分级治疗组总积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 (P<0.01) , 提示强化穴位埋线疗效优于穴位埋线。

3 讨论

穴位埋线是集针灸、注射、埋针等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疗法, 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植入穴位, 通过物理化学刺激改善血脉循环, 恢复组织器官功能, 提高机体营养代谢。羊肠线的软化、液化、分解、吸收过程产生一种持久的刺激, 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以达到“输其血气, 令其调达”的目的。

查阅文献, 目前国内多采用单股或双股医用羊肠线埋入穴位, 即穴位埋线。每个穴位笔者采用双股羊肠线, 并反复操作3次, 共6股羊肠线, 即强化穴位埋线。在同个穴位上多次埋线以起到强化刺激的作用, 作用时间长, 以增强其疗效, 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强化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在应用中有以下优势: (1) 疗效显著, 强化埋线, 作用迅速持久。 (2) 安全、副作用小。穴位埋线由针灸演变而来, 发挥了中医特色, 创伤小, 感染机会少。 (3) 治疗时间短, 患者痛苦小。 (4) 简便易行, 适用范围广, 对医疗设备, 水平要求相对低, 便于基层推广。国内外对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报道不多。本文临床研究强化穴位埋线, 疗效显著。强化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 费用低廉, 弥补了药物对症治疗痊愈率低, 剂量依赖性强, 便秘进行性加重等缺点。

参考文献

[1]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III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1377-139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3]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 1991, 71 (10) :549.

慢传输型便秘 篇4

根据多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经验, 笔者认为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多有血瘀证表现, 提出以活血化瘀为法, 自拟方治疗血瘀型慢传输型便秘, 其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来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46例病例均来自2006年10月-2008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16例, 女30例。年龄在17~69岁, 平均年龄46.52岁。病程最长31年, 最短2年。平均病程8.25年。

1.2 诊疗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罗马II体系 (1998年世界胃肠病罗马会议) 与胃肠动力疾病新概念 (2002年世界胃肠病学大会曼谷分类) , 结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草案)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标准如下: (1) 符合罗马II标准关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在去的12个月中至少有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项或2项以上症状: (1) 1/4以上时间有排便时费力; (2) 1/4以上时间粪便呈团块或硬结; (3) 1/4以上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4) 1/4以上时间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 (5) 1/4以上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 (6) 1/4以上时间每周排便<3次。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72>h) ; (2) 结肠传输试验异常, 80%的标记物在3 d以上不能排出, 排粪造影正常; (3) 2周内行肠镜检查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排除不明原因腹痛、研究其间可能服用影响肠动力的药物、便秘型IBS、有明显心肺和内分泌疾病以及肝肾功能明显减退者;结缔组织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腹部外伤史;严重心理障碍者;妊娠和哺乳妇女;近5 d内曾服用泻药。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3]确诊: (1) 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排便频率≤2次/周; (2) 每次排便时间延长>15 min以上, 病程>3个月; (3) 粪便干燥坚硬, 或颗粒便、硬便, 重者大便艰难, 或先干后稀, 临厕无力努挣, 挣则汗出气短, 时有腹痛腹胀, 矢气少。

1.2.3 中医辨证

血瘀型便秘:除上述症状外可伴面色晦暗, 舌暗淡或舌边有瘀斑, 苔白, 脉涩。

1.2.4 纳入标准

(1) 符合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 (2) 符合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及血瘀型证型; (3) 年龄在18~80岁; (4) 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该病。

1.2.5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血瘀型证型者; (2) 年龄<18岁或>80岁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 经检查证实有结肠、直肠器质性疾病 (如肿瘤、炎症、克罗恩氏病、直肠息肉、肠结核等) 所致的肠腔狭窄患者; (4) 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呼吸、结缔组织、内分泌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患者; (5) 因服用药物导致结肠运输缓慢者 (如吗啡、抗胆碱能药物、神经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 (6) 便秘型IBS患者; (7) 腹部局部病变或损伤所致排便动作减弱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自拟化瘀通便颗粒, 主方组成:当归30 g、川芎15 g、生地25 g、赤芍15 g、桃仁15 g、炙黄芪25 g、陈皮20 g、柴胡15 g、枳实20 g、桔梗20 g、甘草10 g。加减:气虚血瘀型加党参20 g、白术20 g、茯苓20 g;气滞血瘀型加厚朴20 g, 木香20 g;津亏血瘀型加肉苁蓉20 g、黄精20 g、火麻仁20 g;热盛血瘀型加栀子20 g、黄芩20 g、牡丹皮20 g;寒凝血瘀型加吴茱萸25 g、干姜20 g。肾虚血瘀可加桑寄生15 g、肉苁蓉20 g、山药20 g、补骨脂20 g以补肾活血通便。日1剂, 水煎服, 早中晚各1次;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患者用药前后主症及大便性状的变化而判定疗效。

1.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 及《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1) 临床痊愈:大便正常, 或恢复至病前水平 (疗效指数在90%以上, 保持2周以上) , 其他症状消失; (2) 显效:便秘明显改善 (90%>疗效指数≥70%, 保持2周以上) , 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 (3) 有效:便秘有所缓解 (70%>疗效指数≥30%, 保持2周以上) , 其他症状均有好转; (4) 无效:便秘和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30%>疗效指数) 。测算公式为 (尼莫地平法) :疗效指数= (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 /治疗前症状总分。

1.3.3 症状分级评分

观察指标: (1) 排便间隔时间:正常或病前水平记0分, 超过超过自己习惯1天或每3日排便1次记2分;超过自己习惯2 d或每4 d排便1次记4分, 超过自己习惯3 d或每5 d排便1次记6分; (2) 便质:正常或病前水平记0分, 先干后软记2分, 干结成块似腊肠状记4分, 干结如羊屎状或大便带血记6分; (3) 排便费力情况:正常或病前水平记0分, 费力伴不适感或排便不尽感但只在劳累后发生记2分, 费力伴不适感或排便不尽感且时有发生记4分, 费力伴不适感或排便不尽感且经常发生记6分; (4) 每次排便时间:正常或病前水平记0分, 15~20 min记2分, 21~30min记4分, 30 min以上记6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 表示。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两个独立样本) 。

2 结果

治疗46例;治愈15 (32.6%) ;显效21 (45.7%) ;有效7 (15.2%) ;无效3 (6.5%) ;总有效率93.5%

注:与基线期比较*P<0.05

注:与基线期比较*P<0.05

治疗四周后, 进行结肠传输试验, 口服马克胶囊, 每24h摄腹部平片1张直至第5天。标记物颗粒全部排除体外的结果为:24 h排出体外17例 (36.96%) , 48 h排出体外23例 (50.00%) , 72 h排出体外3例 (6.52%) , 43例在72 h内排出, 总有效率93.48%。

3 讨论

历代中医对便秘的命名不一。在《黄帝内经》里称“大便难, 后下利”等。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有“阳结”、“阴结”、“脾约”的记载。《兰空秘藏》、《丹溪心法》、《名医类案》等书中分别有“大便结燥”, “大便燥结”的叙述。直到清代冼金鳌著的《杂病源流犀轶》才出现便秘这个词[5]。

瘀血是导致便秘的一个重要病因病机的观点。笔者提出以活血化瘀法为大法, 辨证治疗便秘。《内经》中有“气血流通为贵”的对便秘病症的论述。因此, 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 实为治疗本病纲领。古代文献中, 治疗便秘的方剂中不乏活血化瘀药。如陈士铎《石室秘录》载:“凡久病之后, 或大便一月不通, 不必性急, 止补其真阴, 使精足以生血, 血足以润肠, 方出熟地、玄参、当归各一两, 川芎五钱, 火麻仁一钱, 大黄一钱, 桃仁十个, 红花三分, 水煎服。”陈氏虽言补阴使精足以生血, 但毕竟久病之后, 必有淤滞, 又大便一月不通, 糟粕停留肠道必压迫肠道脉络而致血行不畅, 所以方中用当归、川芎、大黄、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 使瘀去络通, 则血自生, 肠自润。

笔者根据瘀血致秘提出活血化瘀治法。该方以当归、川芎、生地、赤芍为君药, 补血活血。臣以炙黄芪, 补气健脾,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加之桃仁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陈皮行气健脾、柴胡疏肝解郁, 二者以助行气活血之功。佐以桔梗开宣肺气, 载药上行, 又可合枳实一升一降, 开胸行气, 使气行则血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的配伍特点:既行血分瘀滞, 又解气分郁结, 活血而不耗血, 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 使瘀去气行, 大便自通。活血化瘀汤在改善各主要症状方面均有疗效, 从临床观察结果上可以看出,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传输便秘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连阳.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5, 11 (1) :1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3]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 1991, 71 (10) :5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Z].1993:131-133.

慢传输型便秘 篇5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5月~2013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需要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患者纳入标准[6]: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诊断参照罗马Ⅱ诊断标准,下列症状至少出现2种或2种以上:1每周排便少于3次;2超过25%的患者排便为硬便或块状便;3超过25%的患者有排便不尽感; 4超过15%的患者有排便过度用力; 5需要人工辅助排便。 本次共纳入患者51例,其中, 女35例,男16例;年龄20~58岁,平均(37.5±3.1)岁; 文化程度:初中及小学10例,高中及大专19例,本科及以上22例。所有患者病程均持续时间1年以上。所有调查对象均对调查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沟通困难者及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的患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焦虑抑郁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7]、 抑郁自评量表(SDS)[7]进行焦虑、抑郁评分。 SAS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进行焦虑评分标准分为:20个条目得分相加后得粗分,粗分×1.25后得到标准分;其中,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评分≥70分。 SDS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进行抑郁评分,标准分为:20个条目得分相加后得粗分,粗分×1.25后得到标准分;其中,轻度抑郁为50~63分,中度抑郁为64~72分,重度抑郁评分>72分。 中国常模焦虑平均标准分为(29.78± 0.46)分、抑郁平均标准分为(41.88±10.57)分[8]。

1.2.1.2生活质量评价[9,10]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SF-36量表共包括36项,除外一项 “自我对健康状况改变”, 其余35项包括8个维度可进行评分:躯体功能(10项)、躯体功能引起的角色受限(4项)、躯体疼痛(2项)、总体健康评价(5项)、活力(4项)、社会功能(2项)、情感原因引起的角色受限(3项)、心理健康(5项)。 35项均按由差到好赋予小到大的初始得分,对8个维度的初始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最终分,最终分在0~100分之间。 各维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2.2调查方法

对参与本研究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前培训,并统一指导用语。 提前将调查内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及其家属确认同意后发放问卷,不能对患者填写问卷进行指导,30~50 min内填写完全, 并现场收回。 调查问卷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7。 问卷结果由2名主管护师进行录入,并进行二次录入以保证结果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本组患者中,发生焦虑31例,占60.8%;发生抑郁32例,占62.7%;且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 见表1。

2.2焦虑、 抑郁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有焦虑和无焦虑患者除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有抑郁和无抑郁患者除躯体功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维度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2.3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的7个维度(除社会功能外)呈负相关关系(P < 0.05)。 见表4。

注:*P < 0.05;**P < 0.01

3讨论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复杂,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致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生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11,12]。 研究发现,功能性便秘患者在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等方面的评分明显升高,而且在严重的便秘患者中,心理因素可通过植物神经传出通路影响胃肠道功能[13,14,15]。 本调查结果显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为60.8% , 抑郁为62.7%,且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表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在患病期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便秘症状。 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常表现为明显的抑郁心境、不开心、自责、社交活动减少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6,17,18,19,20,21,22]。 因此,预防和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调查采用SF-36量表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的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除躯体功能评分外,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其他维度评分明显低于无焦虑患者;除躯体功能、躯体功能引起的角色受限、总体健康评分外,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其他维度评分明显低于无抑郁患者,提示焦虑、抑郁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躯体症状,但仍严重影响了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抑郁评分与SF-36量表中8个维度中7个维度呈明显负相关,表明焦虑、抑郁可能对生活质量的多方面产生了影响,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工作和生活目标达不到预期,患者表现为更加消沉失去活力、躯体疼痛明显、社会功能下降等。 因此,提示医护人员不但要关注患者的治疗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应适时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尽量减少由不良心理反应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慢传输型便秘 篇6

关键词:便秘,益火补土法,治疗结果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 STC) 发病机制为结肠传输功能受阻, 肠内容物传输缓慢。主要临床症状为便意少或无便意、 大便次数减少、大便质地坚硬, 且伴随腹胀。STC症状顽固, 易复发, 且病情呈进展型发展, 导致部分患者最终采取结肠切除术治疗, 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临床研究表明, 常规西药治疗STC疗效欠佳, 且患者停药后易复发[1]。本研究对益火补土法治疗脾肾阳虚型ST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纳入与排除标准 ( 1 ) 纳入标准: 西医标准: 均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标准[2]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联合制定的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3]。临床表现包括便样块状, 质地僵硬; 排便时有排便不尽感和肛门直肠阻塞感; 每周排便< 3次; 排便需人工辅助 ( 盆地支持、指扣等) 。中医标准: 符合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和 《中医内科学》[5]中所述的脾肾阳虚型便秘的辨证标准。患者表现为小便清长, 大便排除困难、硬结, 面色恍白, 四肢不温, 腹中冷痛, 舌淡苔白, 腰膝酸冷, 脉象沉细。 ( 2) 排除标准[6]: 结肠或直肠肿瘤、息肉患者;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全身基础性疾病患者; 西药过敏患者; 病程< 6个月患者; 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患者。

1. 2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九江市中医院收治的STC患者6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各30例。并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参照比较, 健康对照组中男13例, 女17例; 年龄20 ~ 69岁, 平均 ( 43. 0 ± 3. 2 ) 岁。对照组中男12例, 女18例; 年龄19 ~ 68岁, 平均 ( 42. 3 ± 3. 5) 岁; 病程8个月~ 2年, 平均 ( 12. 3 ± 3. 7) 个月。治疗组中男14例, 女16例; 年龄20 ~ 70岁, 平均 ( 43. 2 ± 2. 3) 岁; 病程10个月~ 2年, 平均 ( 13. 4 ± 2. 6) 个月。3组性别和年龄比较、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患者均签署 《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 3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全身检查、直肠检查以及排粪造影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9990315, 生产批号151209) 口服, 5mg/次, 3次/d, 早中晚各服用1次。治疗组给予益火补土法治疗, 药方选择为温通汤, 组方为: 肉松蓉20g, 淡附片 ( 先煎) 18g, 火麻仁、薏苡仁各15g, ( 醋) 香附、乌药、补骨脂、淫羊藿、桔梗、山药、 ( 炒) 白术各10g, 肉桂、木香、麸炒枳壳、甘草各6g。经本院药剂室煎药机煎药, 密封沸腾后制成袋装合剂, 100ml/袋, 3袋/剂, 口服, 1袋/次, 每日早中晚各服用1次。两组均治疗30d, 随访15d。

1. 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 ( NOS) 、血管活性肠肽 ( VIP) 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7]。NOS、VIP由本院医学实验室进行检查分析。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项。痊愈: 患者排便正常或恢复到病前水平, 其他症状均消失; 显效: 便秘明显改善, 排便间隔时间缩短, 便样正常, 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 有效: 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d, 便质硬结症状有改善, 但其他症状均存在; 无效: 排便间隔时间无变化, 便质硬结如初, 其他症状均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症状。总有效率= 痊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1.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以P <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S、VI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OS、VI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NOS、VIP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NOS=7.747, tVIP=2.884, 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NOS、VI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NOS、VIP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NOS=27.308, tVIP=11.478,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NOS、VIP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NOS=8.663, tVIP=8.639, P<0.05, 见表1) 。

注: 与治疗前比较, *P < 0. 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 > 0. 05

2.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6. 405, P < 0. 05, 见表2) 。

注: 与治疗组比较, *P < 0. 05

2. 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口干5例, 嘱其多饮水后第3天症状消失。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6. 7% ( 5 /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5. 455, P < 0. 05) 。治疗组患者复发2例, 对照组复发9例。治疗组复发率6. 7% ( 2 /30) 低于对照组30. 0% ( 9 /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5. 455, P < 0. 05) 。

3讨论

3. 1 STC病发机制分析STC是因多因素导致的结肠运动功能受阻、传输肠内容物功能下降引发的便秘, 为消化内科和肛肠外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 临床表现以胃肠道为主, 结肠动力减弱、排便次数减少、无便意等特征尤为明显。吴艳敏[8]研究指出, 便秘的发病机制与神经递质、肠神经系统及Cajal间质细胞等因素有关, 而STC发病则是多因素、多途径综合导致, 较为常见的是患者心理因素 ( 长期压抑、焦虑) 、 饮食习惯 ( 暴饮暴食、辛辣、摄入过多含水量少的膨化食品) 、运动习惯 ( 长期久坐、每周运动< 3次, 每次持续时间< 15min) 等综合因素[9]。研究发现, 肠神经系统异常与结肠动力障碍有密切关联, 抑制性递质对肠道蠕动起调节作用, NOS、VIP水平上升可抑制肠道蠕动, 减弱肠道运输功能[10], 因此降低NOS、VIP的抑制性递质是治疗STC的关键。而祖国医学认为, STC多与饮食失调所致脾胃虚弱相关, 中青年患者多因气机郁滞所致[11], 老年患者多因气虚、血虚所致。 脾肾阳虚型便秘仍属慢性传输型便秘的范畴, 《杂病广要·脏腑类》有云: “阴气虚衰, 阴寒内结, 通降失常, 糟粕内停, 脾失健运, 病症乃发。”因此治疗该病的主要以温肾阳、补脾阳为主。

3. 2益火补土法药理分析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益火补土法治疗, 药方为温通汤, 出自 《伤寒论》和 《景岳全书》, 由理中汤化裁而成的纯中药方剂, 组方中肉松蓉性甘温, 可补肾中阳气、润肠去燥; 枳壳消除胀满、宽中行气; 木香可理气止痛、健胃消食; 火麻仁入足少阴肾经, 补正气虚, 与枳壳同用可通畅大便, 薏苡仁清热利尿, 可解患者小便清长, 大便排除困难之苦; 醋香附、乌药、补骨脂均可益气健脾, 燥湿和中, 起到润肠补血的功效; 淫羊藿、桔梗、山药可治腰膝痿软、肢冷畏寒、积食等症; 白术、肉桂、木香可回阳通脉、健运温中,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后以温补阳气为主, 润燥通肠为辅, 泄浊补正, 大便通畅, 充分结合了辨证辨病的理念。

3. 3治疗结果分析和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OS、VIP水平低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提示益火补土法对STC起到了显著疗效, 原因如下: ( 1)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为促进胃肠动力的西药, 但用药存在局限性, 例如针对中老年患者肾阳不足、肾经亏虚等症结问题常无法有效解决, 且西药治标, 易复发, 可能发生轻微不良反应, 不利于患者胃肠道调养; ( 2) 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反应, 治补结合, 标本兼治,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杨勇等[12]研究中给予温通汤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 3% , 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 充分证实温通汤治疗STC效果显著。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选取样本量偏小, 且未设置随访调查, 今后还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等途径进行深入证实。

慢传输型便秘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0年6月~2004年12月入住我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70岁以上老年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36例。男性1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78±8.6)岁。其中,16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史,12例安放心脏支架,9例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6例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无便意且伴腹痛,需大量服用泻剂或灌肠辅助排便,在不用泻剂情况下排便2次/周,最长达20 d,有2例患者因粪石致梗阻多次住院治疗,发病时间12~40年,平均16年。

肠道传输试验(GITT):口服强生公司生产不透X线标志物MARK20粒后6、24、48、72及96 h直至排出80%以上;该试验正常值为72 h排出80%以上。本组平均排出80%的标志物时间为6.8 d(6.8±5.1)d。排粪造影、盆腔造影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显示:8例合并盆疝、直肠黏膜内套叠及直肠前突;12例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和直肠前突;1例合并盆疝和直肠黏膜内套叠;1例同时合并直肠前突和耻骨直肠肌肥厚,6例合并耻骨直肠肌肥厚,4例合并直肠前突,4例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结肠镜检查显示:有26例合并不同程度的结肠黑变病,未见结肠器质性病变。肛管直肠测压和肌电图显示:7例耻骨直肠肌肥厚的患者有直肠压力的改变和肌电图的改变。

手术适应证:(1)便秘症状严重,排便少于2次/周,无便意,并腹胀、腹痛;需服用缓泻剂维持排便,或依靠缓泻剂仍无法维持正常排便,有排便不净、手助排便,排便时肛门坠胀或肛门疼痛(罗马Ⅱ诊断标准)。(2)便秘症状超过5年以上,经过2年以上内科治疗无效,有强烈手术愿望者。(3)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4)最少2次结肠运输试验(GITT)提示肠道运输功能障碍,无明显胃、小肠传输功能障碍。(5)有明显精神抑郁等精神症状者。

1.2 方法

(1)手术方法:患者取截石位,正中切口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切口长8~10 cm。入腹后适当游离回盲部和部分升结肠,使回盲部能下移到盆腔。在回盲部结合处以上7~10 cm升结肠分离系膜至结肠边缘,用消化道直线闭合器切断关闭升结肠远端,切除阑尾。距回盲部盲端外侧置入吻合器钉座头端,扩肛并经肛门置入吻合器器身,距腹膜返折处约5~8 cm做为吻合口。吻合器头身对合后旋紧吻合器,以吻合器吻合盲肠底部和直肠右前侧壁,完成盲直肠端侧吻合,冲洗腹腔,盆腔置入引流管。

因大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出口梗阻性病变手术应一并处理,如合并盆疝行盆疝修补、盆底抬高,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的行直肠悬吊固定术,合并直肠前突的患者行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合并耻骨直肠肌肥厚的行尾骨下后正中耻骨直肠肌切断术。

(2)术后评价:术后平均随访3年(2~4年)。随访内容包括:每天排便次数、排便时间、大便性状及大便失禁情况,腹部和会阴坠胀和疼痛情况,需要止泻药或泻药辅助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为了便于评估治疗效果,本文参照正常人排便情况将患者术后排便分为正常:大便1~3次/d,排便时间10min以内,排便完全。基本正常:排便1次/1、2 d,排便时间10~30 min,不需辅用泻药,排便完全。不正常:1次/>3 d,排便时间大于30 min,排便不完全,需服用泻药或灌肠)。

2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5±15)min,术后平均禁食(4±1.5)d,术后平均住院(14±3.5)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患者死亡。

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4次/d(3~6次/d),3个月后2~4次/d,糊状不成形;6个月后大便1、2次/d,糊状,基本成形;1年后大便1、2次/d,成形软便;2年后大便1、2次/d,固体状大便。随访所有患者,控制排便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术后排便评定:正常31例(86%),基本正常5例(13.9%),不满意0例。

3 讨论

便秘是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中老年人群的30%以上[1]。长期便秘老年患者内科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外科手术治疗[2]。采用手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方式有:结肠全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术及结肠部分切除术[3,4]。这些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多,老年患者很难耐受这种手术。国内学者采用结肠旷置术治疗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5,6]。手术方式有结肠旷置回直肠吻合术和结肠旷置盲直肠吻合术。这两种手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者术后缺乏结肠的吸收功能造成患者长期腹泻;后者因保留部分结肠而易造成患者便秘复发。本文采用盲肠逆蠕动可缓解大肠内容物向前移动,有利于水和其他物质吸收。本组36例老年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采用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术后1年大便1、2次/d,为成形软便,患者术后满意率达86%。该术式的主要优点:(1)保留回盲部和回盲瓣,保障水、电解质、胆盐和维生素B12的吸收,防止盲肠内容物反流,改善术后腹泻症状。(2)保留盲肠和部分升结肠能起到类似于储粪袋作用,对排便有缓冲作用。(3)操作方便,疗效可靠。(4)因只轻度游离回盲部,腹腔干扰小,手术创伤非常轻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临床效果满意。本组36例患者均为70岁以老年患者,其中30例伴有轻重不同的心脑血管和肺部疾病,选用该术式没有1例并发症发生。

顽固性便秘病程长,病因复杂多变。事实上,通过一种手术就能彻底地解决多因素引起的顽症是很困难的。本组36例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均合并有至少1种以上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合并1种以上出口梗阻性便秘的22例,占总数的61%。如果单纯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进行手术治疗效果就较差,便秘复发率高。本组36例患者在行结肠旷置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病因进行联合手术治疗,经至少3年以上的临床随访,临床效果稳定,无便秘复发。

便秘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3个方面:黏连性肠梗阻、腹泻和肛门失禁[7]。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与手术创伤的大小有关,因该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因此没有1例发现黏连性肠梗阻。笔者采用逆蠕动保留回盲部的手术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术后腹泻的发生,术后1年大便1、2次/d,为成形软便。术后肛门失禁的主要原因与出口梗阻性便秘长期用力排便使排便的协调功能和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有关[8],本组采用联合手术治疗,有效地解决了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原因,术后无1例肛门失禁。

参考文献

[1]邵迥龙,张红明,汪倩,等.焦虑情绪对老年慢性便泌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8):954-955,959.SHAO JL,ZHANG HM,WANG Q,et al.Influence of anxiety to antonomic nerve on patients with senile constipation[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8):954-955,959.Chinese

[2]李建民,陈长香,吴庄文,等.老年人发生便秘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7(4):210-212.LI JM,CHEN CX,WU ZW,et al.Risk factor analysis for constipation among elderly[J].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08,27(4):210-212.Chinese

[3]孟荣贵,赫立强,傅传刚,等.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2):719-721.MENG RG,HAO LQ,FU CG,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2002,22(12):719-722.Chinese

[4]刘宝华.顽固性便秘物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6):492-494.LIU BH.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constip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2007,27(6):492-494.Chinese

[5]杨向东,曹暂剑,张琦,等.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治疗重度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探讨[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6):16-17.YANG XD,CAO ZJ,ZHANG Q,et al.The primary study about selective colonic transection and indwelling treat severe colonic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Ournal of Colopneetal and Anal Surgery,2005,11(6):16-17.Chinese

[6]彭洪云,徐爱忠,方路,等.结肠旷置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病学,2007,1(4):210-212.PENG HY,XU AZ,FANG L,et al.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n the resilts of retractory constipation treuted by colonic esclusion therapy[J].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ine for Colorectal Diseases,2007,1(4):210-212.Chinese

[7]BLACHAT K,BEDNARZ W,PARADOWSKI L.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J].Rocz A Rad Med Bialymst,2004,49(10):47-52.

上一篇:小型企业的产品方略下一篇:电影资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