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性能(共10篇)
压力测试性能 篇1
0 引言
支承压力是矿山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工作面及巷道稳定控制的重要因素[1]。掌握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包括分布范围、高峰位置、低应力区范围等重要特征参数,是研究矿山压力产生机理并最终实现矿山压力控制的重要依据。常用的支承压力监测方法有钻孔液压枕法、钻孔钢弦测力计法及超前巷道位移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测试精度低、抗外界干扰差、易受水侵蚀影响等,难以实现支承压力的长期、有效监测。
光纤光栅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兴的电子器件。光纤光栅传感器由于具有本质安全、结构轻便、耐腐蚀、抗电磁干扰等优势而广泛用于温度、应力、应变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可以实现矿山岩体变形过程的测试[2,3,4,5,6,7,8,9,10]。本文以光纤光栅传感原理为基础,通过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合理封装,研制出一种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并通过标定实验和相似模拟实验验证了该传感器的性能。
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根据耦合模理论,光纤Bragg光栅的中心反射波长可表示为[11]
式中:λB为光栅的中心反射波长;neff为有效折射率;Λ为光栅周期。
neff和Λ均会随着温度、压力、应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根据λB的变化量来测量温度、压力、应变等变化量。
当温度、应变发生变化时,λB的变化量为
式中:ΔλB为中心反射波长位移量;pe为光纤的有效弹光系数;ε为光纤应变; α为光纤的热膨胀系数;ξ为光纤的热光系数;ΔT为温度变化量。
当温度恒定时,有
进而可得
根据式(4)可将波长变化数据处理成应变结果,光纤一旦选定,pe即为定值。纯石英光纤的pe值约为0.22,当λB取为1 550 nm时,裸光纤应变灵敏度系数约为l.2 pm/με。由于采用的光纤材料以及写入光栅工艺的差异,不同光纤光栅的应变灵敏度也不同,因此光纤光栅传感器需经标定后才能实际应用。
2 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及标定
2.1 传感器设计
传统的支承压力传感器埋入后除受支承压力影响外,还会受到水平应力的挤压作用,导致传感器所测支承压力比真实值偏小,测试不精确。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支承压力测试精度,必须屏蔽径向应力的影响。将传感器作如下设计,以使其仅感受支承压力的变化:将两个金属外壳套装,其中一个外壳的内径与另一个外壳的外径相等,在轴向上有部分重叠,可上下活动;将光纤光栅沿圆柱弹性体环向粘贴以形成传感部分,并将其粘贴固定于两金属外壳内部的上下端面。这样,当传感器埋入岩体内部后,支承压力通过金属外壳的上下端面传递至弹性体,使其产生径向膨胀,带动光栅产生拉应变,发生波长漂移,实现最终的测试。由于金属外壳阻隔了水平径向力对橡胶体的作用,使其无法传递至弹性体及光栅,因此实现了对支承压力的单一测量。
弹性体选用一种高弹性橡胶,直径为3 cm,高度为4 cm。光纤光栅通过开小槽→打磨→丙酮清洗→涂502胶→粘贴等过程固定于环向表面。选用一定直径的金属盒形成传感器金属外壳。传感器具体结构及外形如图1所示。
2.2 传感器标定实验
2.2.1 测试系统
对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进行加压标定实验,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光纤光栅波长采集与识别系统采用Micronoptic公司生产的光纤光栅解调仪,其主要技术指标:波长分辨率为l pm,扫描范围为1 510~1 590 nm,温度分辨率≤0.1 ℃,应变分辨率≤1 με。软件环境为MOI-ENLIGHT。
2.2.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将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放置于平整桌面上,通过对顶端施加0.4 kg、1.4 kg、2.4 kg、2.6 kg、2.8 kg的重物来达到改变应变的目的,共进行6次加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压力-波长X-Y点散图,并对X-Y点散图进行直线拟合,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看出,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的线性拟合度R2接近于1,表明线性拟合程度高,并且随着载荷的增加,光纤光栅波长呈明显线性增加趋势;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的应力灵敏度系数约为200~300 pm/kg,已知所选光栅的初始波长为1 537 nm,应变灵敏度系数约为1.3 pm/με,则经换算可知,该传感器的应力灵敏度系数约为20~30 pm/N。由于在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制作过程中,圆柱体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导致应力沿垂直方向有一定的偏移,且加载时间过快,使得每次测试结果都有一定的误差。这一点会在今后的实验中改进。
3 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的相似模拟实验
将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埋入相似模型中,以测试开挖过程中支承压力的变化规律。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
根据光纤光栅的应力灵敏度系数得出推进距离与应力变化的关系,如图5所示。
从图5可看出,在开挖过程中,由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所测的应力变化分为3个阶段,即岩层的小变形阶段(推进距离为0~25 cm)、岩层的大变形阶段(推进距离为25~57.5 cm)、岩层的稳定阶段(推进距离为57.5~110 cm)。在岩层的小变形阶段,支承压力呈直线上升趋势,变化平稳,这是因为传感器在埋设过程中进行了较大的压实,传感器处于受压状态;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后方支承压力减小,引起传感器应力释放,进而使传感器的光栅波长变大。在岩层的大变形阶段,支承压力增加后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在开采过程中经历了直接顶离层变大、直接的初次跨落、老顶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这些动力现象对工作面后方的上覆岩会产生比较大的扰动。在岩层的稳定阶段,支承压力呈线性上升趋势。
4 结论
(1) 光纤光栅支承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与压力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应力灵敏度系数约为20~30 pm/N,测试精度较高。
(2) 相似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受开采影响,工作面前方一点支承压力呈现逐渐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与实际变化规律一致,验证了该传感器用于支承压力监测的可行性。另外,由于光纤光栅以光信号为传输媒介,完全不受矿井水和矿井瓦斯的影响,因此可实现支承压力的长期、有效监测。
(3) 鉴于岩体与传感结构为不同介质材料,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建立不同介质之间的相容性力学模型,求得传感器与岩体之间的相容关系。
摘要:针对现有的支承压力监测方法存在的测试精度低、抗干扰性能差、易受水侵蚀影响等问题,以光纤光栅传感原理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圆柱结构的支承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消除了径向应力的影响,仅感受支承压力的变化;以光为传输介质,不受矿井水和瓦斯的影响。相关的力学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输出与应力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力灵敏度系数约为20~30pm/N,测试精度较高。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受开采影响,工作面前方一点支承压力呈现逐渐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与实际变化规律相一致,验证了该传感器用于支承压力监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矿山压力,支承压力,光纤光栅传感器,标定实验,相似模拟实验
参考文献
[1]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HATTENBERGER C S,MARCEL N,GUNTERB.Fiber Bragg Grating Strain Measurements inComparison with Additional Techniques for RockMechanical Testing[J].IEEE Sensors Journal,2003,3(1):50-55.
[3]LIR J G,HATTENVERGER C S,BORM G.Dynamic Strain Measurement with a Fiber BraggGrating Sensor System[J].Measurement,2002,32:151-161.
[4]HATTENVERGER C S,NAUMANN M,BORMG.Dynamic Strain Detection Using a Fiber BraggGrating Sensor Array for Geotechnical Applications[J].SPIE,2003,4763:227-232.
[5]魏世明,柴敬.岩石变形光纤光栅检测的表面粘贴法及应变传递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4):587-592.
[6]魏世明,柴敬.岩石变形光纤光栅传感检测的应变传递分析[J].实验力学,2010,25(4):445-450.
[7]魏世明,柴敬.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光纤光栅传感检测方法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2):233-238.
[8]魏世明,柴敬,许力.煤矿用光纤Bragg光栅火灾探测系统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0(5):40-42.
[9]魏世明,柴敬.岩石变形破坏检测方法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0(7):86-88.
[10]魏世明,柴敬,尹士献.岩石峰前阶段变形光纤光栅传感检测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1(3):29-31.
[11]廖延彪.光纤光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99-205.
压力测试性能 篇2
1 、觉得手上工作太多,无法应付。
2、觉得时间不够要,所以要分秒必争。例如过马路时冲红灯,走路和说话的节奏很快速。
3 、觉得没有时间消遣,终日记挂着工作。
4 、遇到挫败时很易会发脾气。
5 、担心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评价。
6 、觉得上司和家人都不欣赏自己。
7 、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
8 、有头痛/胃痛/背痛的毛病,难于治愈。
在竞争十分残酷的现实中,人们往往在大负荷的工作生活和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下变得不堪重负。竞争失利时有,成功时也会有。有些人虽然具有很超群的才能,但往往因为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不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常常因为心理问题的困扰,影响到工作才能的发挥,并进而影响到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四招是据一些成功人士的实践体会总结出的摆脱心理困扰的方式,大家在遇到心理困扰时不妨一试。
职场中心情抑郁时,听些欢快活泼的音乐,可以让不快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转化。
休闲常听音乐,改变心境
听什么音乐很有讲究。如在心情抑郁时,先听些曲调委婉哀伤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虽然看起来会给自己心理增添一些忧郁,但却是着手改变心情、平抑烦恼的第一步,以后再慢慢地转为欣赏欢快活泼的音乐,自可循序渐进,使自己心理困扰所造成的不快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转化。
改变环境颜色,滋养心气
美学家通过研究多人的行为研究发现,犹如维生素能滋养身体一样,颜色能滋养心气,而且效果还较明显。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颜色,凡是能使心情愉快的鲜明、活泼的颜色以及具有缓和和镇静作用的清新颜色都可采用,这样,自可使人的视觉在适宜的颜色愉悦下,产生滋养心气的效果,并使心理困扰在不知不觉中消释。
加强耗氧运动,振奋精神
不少心理专家指出,耗氧运动在改变不良情绪等方面,比服用任何药物效果都好。在摆脱心理困扰时,也可进行耗氧运动,如快步小跑、快速骑自行车、疾走、游泳,等等。通过这些耗氧量很大的运动,加速心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对氧的利用,并在加大氧的利用量中,让不良情绪与体内的滞留浊气一起排泄。
丰富业余爱好,增加兴趣
心理困扰常常会使人态度消沉,从而使情绪低落,影响斗志。这时,如果能有意识地通过丰富自己的业余爱好活动,暂且抛开心理困扰,去读一本自己早就想读的好书,甚至潜心雕刻等,对摆脱心理困扰、转移消极情绪很有好处。
性格与压力测试 篇3
1.你是否一向准时赴约?
2.与家人或朋友比,你是否更易和同学沟通?
3.是否觉得周六早晨比周日傍晚容易放松?
4.无所事事时,是否感觉比忙着学习时自在?
5.安排课余活动时,是否向来都很谨慎?
6.当你处在等待状态时,是否常常感觉懊恼?
7.你多数娱乐活动是否都和同学一同进行?
8.你的家人或朋友是否认为你随和、易相处?
9.有没有某位同学让你感觉很积极进取?
10.运动时是否常想改进技巧,多赢得胜利?
11.处于压力之下,你是否仍会仔细弄清每件事的真相,然后才做出决定?
12.旅行之前,你是不是会做好行程表的每一个步骤,而当计划必须改变时,会感觉不自在?
13.你是否喜欢在聚会上与人闲谈?
14.你是否喜欢闷头学习躲避处理人际关系?
15.你交的朋友是不是多半属于同一性格?
16.当你生病时,你是否会将功课带到、病床上?
17.你平时的阅读物是否多半和学业相关?
18.你是否比别人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19.你在社交场合是不是三句话不离学业?
20.你是不是在休息日也会焦躁不安?
计分方法:
4、8、13题答“非”得1分,其他题答“是”得1分。请统计总分。12-20分:A型性格;0-9分:B型性格;10-11分:介于两者之间。
结果分析:
A型特征:喜欢过度的竞争,喜欢寻求升迁与成就感;在一般言谈中过多强调关键词汇,往往愈说愈快并且加重最后几个词;喜欢追求各种不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于截止期限,憎恨延期;缺乏耐心;放松心情时会产生罪恶感。
B型特征:神情轻松自在而且思绪很密;学习之外拥有广泛兴趣;倾向于从容漫步;充满耐心而且肯花时间来考虑一个决定。
A型性格较之B型性格对压力更敏感,也比较容易过激,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差一些。因此A型性格的人要避免陷入焦躁状态,不要被突发事件打乱阵脚,更不要时刻让自己处于紧张状态。
压力测试性能 篇4
项目系统结构示意图:
项目测试方案:压力测试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服务器、操作系统、中间件集群环境、数据库集群环境都不变,克隆出一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数据库,所有的业务节点均根据实际访问量上限上浮30%设置了访问并发访问数,测试数据以真实的业务为基础进行模拟,尽可能接近上线后的真实应用场景。
压力测试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优化了数据库集群性能。
一、应用服务器上有的线程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不能正常结束
最初我们都以为是应用软件的程序有bug,把问题反馈给系统开发人员,开发人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调试相关节点程序,始终没能解决问题。
最后压力测试小组人员通过检测工具发现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代码不同步,两台从服务器(应用服务器2、3)与主服务器(应用服务器1)之间的代码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应用软件安装完成后打补丁导致了部分代码没有同步更新。找到了问题根源,解决方法自然简单,更新两台从服务器的代码,问题得以解决。
二、数据库集群中服务器没有均衡压力
在测试中发现两台服务器组成的Rac集群有一台会根据压力的增加导致CPU、内存、I/O等发生相应变化,另外一台服务器基本没有变化。系统集成工程师通过查数据库服务器的远程会话数发现数据库rac集群中只有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会根据访问量的增加会话数出现增长,另外一台服务器的会话数未出现任何变化。系统集成工程师判断可能是JDBC连接字符串有问题,当时JDBC连接字符串:(DESCRIPTION=(ADDRESS_LIST=(ADDRESS=(PROTOCOL=TCP)(HOST=192.168.1.3)(PORT=1521))( A D D R E S S = ( P R O T O C O L = T C P )(HOST=192.168.1.4)(PORT=1521)))( L O A D _ B A L A N C E = y e s )( F A I L O V E R = o n ) ( C O N N E C T _D A T A = ( S E R V I C E _ N A M E = t e s t )(FAILOVER_MODE=(TYPE=SELECT)(METHOD=BASIC)(RETRIES=20)(DELAY=60))))
这可是一 个经验丰 富的应用软件供应商售后实施工程师配置出来的结果,关键是配置完成后软件系统测试成功通过,没有报任何错 误。通过 查阅官方 资料,再仔细比对校验,发现有一个反括弧的位置提前终结在第二台服务器的端口号后,正确的位置应该是把“(PORT=1521)))”的最后一个反括弧移到“(LOAD_BALANCE=yes)(FAILOVER=on)”后,即:“(PORT=1521)) (LOAD_BALANCE=yes)(FAILOVER=on))”更改后压力终于出现均很,再也不会忙闲不均。
三、做某些业务时数据库集群服务器CPU使用率居高不下
我们还发现,压力测试中执行某些业务时数据库服务器的CPU使用率上升很快,长时间使用率达到100%,这对数据库服务器是个巨大的考验。经过跟踪程序分析,发现问题出在SQL语句上,数据库表缺少相关索引,一旦发起较大的查询时,数据库由于缺少索引严重影响性能。为了确保将来使用时尽量不会发生类似情况,我们把所有的业务节点都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情况为相应的表添加了索引。
四、发起较大的查询或报表计算时应用服务器集群有的节点出现崩溃
在测试时发现,一旦出现大查询或者较大量计算时,应用集群中有的节点会崩溃,经过测试即使并发数不大,也会出现有的节点被压崩溃的现象。通过工具监测发现IHS(IBM HTTP SERVER)在分配任务时,不是把任务平均分配到9个节点,而是会持续把任务分配给同一节点。几经测试,原来是压力测试工程师根据以往的经验为了能够得到漂亮的测试报告删除了IHS配置文件plugin-cfg.xml中各节点的Clone ID,他们认为这样客户端能得到更快的响应。恢复了plugincfg.xml中各节点的Clone ID,任务几乎可以得到平均分配,再也没有出现节点崩溃的现象。
五、数据库集群性能的不断优化
系统所用数据库是根据应用软件供应商的建议采购的Oracle数据库,安装由数据库供应商原厂工程师负责。安装前,就安装时的注意事项,参数配置等已经多次与应用软件的售后实施工程师沟通,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配置。应用软件的实施工程师上门安装时又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校验。压力测试小组的工程师上门准备进行压力测试时前又对数据库的很多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再次进行参数优化。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调整优化目的是确保数据库集群运行在相对最优的状态。
随着压力测试的推进,系统的种种问题也相继暴露无遗,大家一起集中排查问题,查找问题根源,再根据不同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最佳处理问题的方案。我们解决了服务器代码不同步、JDBC连接字符串儿没有生效、数据库表中缺少关键索引、IHS配置文件个别参数配置不当的问题以及优化数据库集群性能。
压力测试可以检验系统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发现系统的瓶颈所在,究竟是网络、内存、CPU还是I/O等,让我们做到对系统心中有数,不至于系统上线后一片茫然,待到出现问题再四处灭火,更重要的是能帮做你发现系统的配置是否合理,数据库集群、中间件集群、操作系统各参数是否调整到最佳。
承受压力能力测试答案 篇5
选择A:「承受压力指数为8分」
成为富贵中人。品味高,条件好,并重视个人成长,是一个极有智能的人。
建议:容易自以为是而粗心犯错,使别人深感困扰,不听别人劝导而惹来烦恼,会因此而情绪失控,要记得小心,不要触犯他人。
选择B:「承受压力指数为8分」
你喜欢简单朴实的人生,诚恳的生活态度,使围绕在你身边的人,很有自信和安全感,你会全力以赴地去照顾和体贴心爱的人和所有亲朋好友,多愁善感是压力指数的致命伤。建议:使你最感骄傲的是人人都因你而有福,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扬,使你疲倦,不如放下标准,自由自在过自己的人生
选择C:「承受压力指数为9分」
诚恳地对待他人,使你能透视这个世界,找到纯真善良一面,充满自信又肯上进。你的特长是能找到机会,创造健康快乐人生,与人和平共处,人缘极佳。建议:胆小怕事使你包容它人的缺点,任由他们做坏事,不知后果的严重性,小心受牵连,多交一些世故的朋友,帮助你认清事
选择D:「承受压力指数为7分」
你有喜感十足的性格,活泼、浪漫、天真,像未失童心的人,永远能陶醉在欢笑声中,快乐时会想欢呼或手舞足蹈,你不会让痛苦或不安打扰你欢愉的心情,是典型适者生存者。建议:你的持续能力不长,有碍事业发展。若喜欢把事业放在娱乐之后,更需检讨人生失败的原由,因为你会因此而导致太多困扰。
选择E:「承受压力指数为6分」
个性细致、敏感度很高,适合从事有创意的工作,工作能力很强。能主动关怀它人与事物,即使相貌平凡也露出纯朴实在的气质。你永远都会把感情和事业放在非常重要地位。不断走向前程。建议:你是勇气十足的人,胆识高人一等,但无法恰当表现自己你,应该先懂得生活,人际关系才会处理好,压力因此而消失。
选择F:「承受压力指数为4分」
容易为生活琐碎担心,不在乎物质生活,却强调生活品味的重要,能理性分析事情,但又因缺乏感性生活而十分无奈。你需要同时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生,才能感到满足。建议:当你无法承受生活压力时,不妨让自己平凡一点,别在乎别人的期望,因为常常是你自己设定了太高的期望,使自己无法喘息。
选择G:「承受压力指数为5分」
你的个性孤独又不能被他人肯定,使你不喜欢了解自己的缺失,像被丢掉的石头,不知道它的价值何在,别人欠你的钱,你也懒得去追讨,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度过生活难题。建议:只要你懂得努力追求自己所爱,坚持在一个固定的职业上,不在乎艰难日子,也能平安过一生,千万不要三心两意,使自己失去生活重心。
选择H:「承受压力指数为10分」
压力测试性能 篇6
应对,也称为应付,Folkman和Lazarus将“应对”定义为“当一个人判断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为自己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他为处理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3]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4]及压力应对方式的现状,同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压力测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辽宁省各大高校在校生320人。其中,师范生120人,理科生50人,文科生59人,工科生53人,另外38人的专业为医学。
本文将心理压力分为学业、就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经济、成就需要、爱情婚姻7个方面的压力,将压力应对机制分为成熟型、自恋型、神经症型和不成熟型四种,探究高校学生心理压力
1. 高校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高校学生心理压力问卷是参考有关成人心理压力、青少年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压力和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编制而成的,调查了解被试者的自然情况、学校情况,包括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经济、成就需要、爱情婚姻7个方面的压力。预测时,采用α信度系数分析法,总问卷的α信度为0.86,本问卷中设计了一个让被试者主观评价自己的心理压力状况的选项,并以此作为效标效度,其相关系数为0.54;另外再设计了让被试者填写自身压力源的题目,以此作为分问卷的效度,其相关系数为0.75,最后请本专业专家作评定,看该问卷是否具有较好内容效度。
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身心健康压力、经济压力、成就需要压力、爱情婚姻压力的α信度系数分别为0.71,0.65,0.74,0.82,0.54,0.53和0.64。
高校学生心理压力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填答方式记分,选项从“1=压力很大”“2=压力较大”“3=有些压力”“4=有点压力”到“5=没有压力”,其中有9题采用反向计分。
2. 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
该问卷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的题目,问卷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
二、测试分析
要求被试者仔细阅读问卷指导语,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要求填写问卷。发放问卷320份,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核审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回收294份,回收率为91.9%。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 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结果
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其中数值越大,表明该方面心理压力越小。
2. 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结果
高校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其中数值越大,表明被试者越倾向于采用该种类型的压力应对机制。
3. 高校学生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结果
高校学生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结果见表3,其中数值表示心理压力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系数。
三、结论
从心理压力的分布状况来看,高校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是最大的,而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压力是最小的。各种心理压力之间差异十分显著(F=54.33,P<0.001);高校学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经济、爱情婚姻方面的压力(P<0.001)其次是成就需要、经济、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压力。这与高校学生心理压力问卷中让被试者填写自身压力源的结果(88.7%的被试压力源包括就业,65.4%的被试压力源包括学业)相符合。
从压力应对方式的分布状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理智对待。对表2进行One-Way ANOVA单因素变量分析可得:各种应对方式之间差异显著(F=82.23,p<0.001),多重比较Tamhane的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在成熟型应对机制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类型;自恋型应对机制的得分显著高于神经症型和不成熟型应对机制。
注:★p<0.05,★★p<0.01,★★★p<0.001
从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结果来看,高校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成熟型应对机制与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及爱情婚姻方面压力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可推测:①采用成熟型应对机制的学生在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爱情婚姻方面的压力可能较小;②采用自恋型应对方式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可能较大;③采用神经症型应对机制的学生在就业、身心健康方面的压力可能较大;④采用不成熟型应对机制的学生在人际关系、经济、成就需要方面的压力可能较大。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成熟型应对机制与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爱情婚姻方面的压力呈显著线性关系;自恋型应对机制与就业压力呈显著线性关系;不成熟型应对机制与人际关系、成就需要方面的压力呈显著线性关系,与经济压力则呈边缘显著的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1]Lazarus R.S.,Folkman S.Str(?)ss appraisal and coping[M].New York:Spring Pub Co,1984.
[2]杨廷忠,黄汉腾.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09),24.
[3]Folkman S.,Lazarus R.S.Gruen RJ.et al.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03).
压力测试性能 篇7
1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
1.1 压力计量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1 压力表使用不当
在进行压力计量测试时, 关键在于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压力表进行检测, 准确的对检测结果进行估读, 最大程度的降低压力计量测试过程中的误差, 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性。这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业生产快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还能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然而在进行压力计量测试时, 有些检测人员在对结果进行估读时, 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 从而使得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些误差虽然影响较小, 可对于有高精度要求的工业生产行业却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更甚至会影响工业产品的相关性能。因此在进行压力计量测试的过程中, 检测人员一定要严格注意压力表使用的准确性, 减少或消除误差。
1.1.2 检定步骤不严密
压力计量测试是一项复杂且要求严格的工作, 因此对于进行测试的工作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规定, 除了具有以一定的相关技能专业知识外, 更着重要求检测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对待工作态度严谨, 更要具备细心、耐心的高素质等, 才能在检测工作中得出准确的压力计量参数, 为工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可实际压力计量测试过程中, 却经常发现许多检测人员工作态度懒散, 甚至自己主观的省略一些测试步骤, 例如:在压力计量测试的结果值到上限后, 就急于进行下一步的倒序回检工作, 而不管测试数值是否进行了耐压这一步骤。这充分显示出压力计量测试人员严重缺乏专业知识, 完全没有意识到存在漏耐压在测试过程中的重要性。
1.1.3 误差理论认识不足
对于检测工作人员的高要求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 可是根据压力计量测试的相关要求可知, 在测试过程中是允许基本误差的存在的。许多测试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 对于压力计量的误差理论了解不够, 认识不深, 因此计算的方法也出现一些问题, 就连精度压力表也出现多处误差。其实, 所谓的压力表允许基本误差, 指的是按照检定规程对于压力计量测试精度等级所规定的最大误差, 一般允许一个压力表有一个基本误差。
1.2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进程
通常所了解的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由计量、测试两部分组成。压力测试方面的发展, 带动了信号调理技术、压力传感器技术、高速数据采集技术与高速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同时发展, 使得压力测试的速度、准确度都有所提高。而对于压力计量来讲, 不仅仅致力于静态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 且已经找到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研究方向, 即重点进行动态压力校准技术与现场压力校准技术的发展提升研究, 改善数字压力计的性能。早在1992年初美国NIsr著名的压力室、长度室就同DH公司进行了通力合作, 运用陶瓷材料中的新型活塞压力作为基准, 进行的压力计量测量范围在 (2.5~175) k Pa之间, 直径长达50mm, 这成为后来工业化国家进行实验普遍使用的一种压力基准。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 动态校准技术也随之出现, 为动态压力测试提出了新的校准要求, 大大的提高了测试数值的准确性。
当然除了技术的各种发展进步外, 也要注重压力计量测试过程中的细节, 按照正确的专业知识, 调用知识丰富、素质高的检测人员进行压力计量检测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工误差的出现, 影响检测数值的准确性。
2 现场压力校准
压力校准技术根据其特征可以被理解为:在相关规定下, 压力标准所复现的测量数值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后, 得出的压力表、压力计量测试系统的指示值就是压力校准技术。它的校准过程, 主要是用一个统一的压力参考标准, 给压力表进行赋值然后进行相关量值, 用规定的校准链, 去得出最后所需的量值, 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 压力校准的目的在于对作压力表的示值进行一定的补偿、调整及修正, 以确保压力表性能的准确性, 从而可以安全有效的运用于实际压力计量测试中。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带动了压力校准技术相应发展, 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
由于压力表的性能不同, 因此工作现场也有所不同, 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压力计量测试的条件也截然不同, 甚至于有的检测场地条件是实验室检定工作所不能满足与完成的。一般进行实验室的压力计量检定, 都会将压力表拆下来进行, 待检测工作结束后又装回原有设备上, 这样的工作繁复, 耗时长, 强度大, 严重影响了检测的工作效率。因此对于许多生产实践来说, 采用现场压力校准成为首选, 从而带动了现场校准仪表的研究发展。1994年英国某公司推出一款便于携带的自动压力校验仪———1292型;2000年, 我国也成功推出了HDPI一2000C数字压力校验仪, 这款由西安特种仪表研究所制造的便携式压力校准仪, 可以自动的校准出位于 (-0.1~19) MPa范围的数据, 而所得数值误差为±0.05%FS, 大大的推动了我国现场压力校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能很好的克服恶劣检测环境下的不便, 快速高效的完成现场压力校准, 缩短工作时间, 提高效率降低误差, 保证压力计量测试数值的精确性, 为工业生产带来新发展。
3 结语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与压力校准技术对于工业生产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发展, 为我国生产质量带来有力的保障。
摘要: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生产、科研等领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是工艺进程的重要标志。论文以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为基础, 通过现场压力校准来检验压力计量测试的准确性, 从而为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进步提供更好地保障。
关键词:压力,计量测试,压力校准
参考文献
[1]孙跃.浅谈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梁文财.浅谈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J].四川: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2.
[3]廉静, 廉杰.压力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北京:科技传播, 2011.
[4]左钢.压力仪表检定的发展方向和现场压力校准[J].北京:中国计量, 2007.
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的是与非 篇8
欧版“压力测试”
由欧盟各成员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以及央行的代表组成的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 (CEBS) 是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方案的制定者和推动者。按照CEBS日前的声明, 欧盟将在今年9月前完成对区域内银行的压力测试。据悉, 虽然CEBS像美联储一样宣称“压力测试”将瞄准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银行, 但实际操作过程仍与美国进行的银行“压力测试”有很大差别。
第一, 目的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主要是评估银行在未来2年内由于贷款、自营投资及表外业务的损失可能对其资本金的影响, 并从中发现单个银行所需补充资本金的数量。而欧洲版“压力测试”并不要求盘清各个银行的资金需求, 而是检验银行系统的风险承受能力, 即显示整个欧盟银行部门的弹性高低。当然, 监管者仍有可能在测试后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金。
第二, 假设清晰度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假设了两种情景。一是“一般性假设”:2009年GDP增长率-2%, 失业率8.4%, 房价下降14%;2010年GDP增长率正2.1%, 失业率8.8%, 房价下降4%。二是“糟糕性假设”:2009年GDP增长率-3.3%, 失业率8.9%, 房价下降22%;2010年GDP增长率0.5%, 失业率10.3%, 房价下降7%。但欧洲版“压力测试”至今而且今后也不会公布测试环境, 背景依托模糊。
第三, 资本金要求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既要求银行一级资本金率达到6%以上, 又要求其核心资本金率在4%以上, 而且这两条必须同时满足, 否则银行必须扩充资本金来满足这两个要求。但欧洲版“压力测试”只要求银行维持4%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金要求的不同反映了测试标准的严格度。核心资本金和一级资本金的区别在于:核心资本金排除了优先股以及和优先股具有类似属性的证券。
第四, 使用工具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完全将压力测试作为唯一的工具以评价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最终相关修补政策的依据也完全以压力测试的结果为准。而欧洲版“压力测试”只是评价银行风险承受力的工具之一,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还将使用其它各种工具, 因此, 最终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可能以多种评估工具的加权结论为依据。
第五, 结果透明度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具有很高的透明性, 最终公布了19家大型银行中有10家共需750亿美元额外资金的事实;但欧洲版“压力测试”不会公布任何一家银行的测试结果, 而只是要求欧盟27国的银行监管者把本国银行系统数据向各成员国财长和欧盟执行机构报告。
第六, 救助方式不同。美国版“压力测试”试图要求银行在测试发现自身资本金“差距”后主要通过私人市场的融资进行解决, 旨在消除市场的“国有化”顾虑;而欧洲版“压力测试”并不强调市场化的融资问题, 清晰地表明了欧洲国家试图通过“国有化”实现对“问题银行”的救助。
差异化背后
美国所进行的银行“压力测试”已经赢得了包括IMF在内的国际金融组织的认同, 也正是如此, IMF要求欧盟采用美国做法对欧洲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不过, 尽管欧盟采纳了IMF的建议, 但却最终抛出自己的“测试”版, 其中蕴涵着许多主观与客观因素。
第一, 美国“测试”版不一定适应于欧洲。一方面, 整个欧洲并不像美国那样存在强大的政治推动力去逼迫银行提升资本实力, 而另一方面, 欧洲不同国家银行所面临的问题种类繁多, 很难用一个标准对其进行“压力测试”。如西班牙银行面临的主要是房地产抵押贷款损失, 法国、德国银行主要面临的是生产厂家的贷款损失, 意大利银行面临的是较大的东欧风险敞口等。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评估, 很难得出适合所有银行的结论。不仅如此, 遵循美国的方式对各银行进行压力测试, 必须面对不同的标准, 也没有足够信息来适当评估跨境风险, 因此其可行性值得怀疑。
第二, 欧洲国家对待“银行测试”存在利己主义心态。一方面, 尽管欧洲经过了多年的一体化, 但各国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之间相互猜忌, 守护着它们对个体银行的监管责任, 同时, 必须为未来任何纡困买单的各国政府, 同样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任何为集中压力测试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 欧盟个成员国的“搭便车”心理——都希望延迟应对自家银行体系的问题, 以便从其他国家率先采取的措施中受益, 无形之中极大地阻碍了压力测试所希望的方向与目标。事实上, 在一个相互关联的金融体系中, 如果美国银行业更安全, 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它的好处, 而美国的纳税人将独自承担任何纡困成本。同样, 对于欧洲各国政府而言, 只要他们没有面临可能的信心崩溃, 他们就不会为所谓的“银行测试”支付成本。也许正是这样, 欧盟当局为了避免了“银行测试”过程因为不同利益的纠葛而发生意外, 才对测试结果“秘而不宣”。
第三, 欧洲对美国版的“银行测试”存在质疑。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公开指出美国的压力测试不仅“无用”, 而且“无效”。他们认为, 美国测试所预设的某些情境太过乐观, 因此最终只需要750亿美元的资本金补充, 但若以IMF把银行股票也视为资产的观点来看, 美国银行业至少还需要2750亿美元。基于此, 欧洲不少国家政府认为,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操纵了测试的结果。即按照目前国际银行的一级资本比率必须保留在4%以上的标准, 美国银行中只有富国银行需要注资, 如果是8%的话, 很多银行需要注资。而为了避免少数银行“不达标”引发的恐慌, 监管机构临时调高了银行需要达到的资本金门槛。基于以上判断, 欧洲人对美国版“压力测试”嗤之以鼻。
第四, 欧洲金融界对于银行业存在着矛盾性预期。一方面, 随着市场的复苏, 欧洲不少银行家认为系统崩盘的危险已经过去, 这种假设对银行家们产生了极大的诱惑, 在他们眼中, 只要欧洲银行相对于它们的美国竞争对手没有明显的劣势, 强力推行美国式压力测试并没有必要性和实质性意义。另一方面, 银行家们普遍认为, 美国银行的资金需求相对较低, 而且一旦经济恢复活力, 它们能创造健康的利润;但在欧洲, 零售银行业务只是微利业务, 这意味着银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能吸收未来亏损的缓冲空间。正是如此, 他们担心采取美国的银行压力测试方式会明显地暴露自身的软肋, 从而拒绝套用美国的测试方法。
呼唤透明度
对于欧盟当局的银行压力测试方式和对测试结果的处理态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其能够提高测试的透明度, 在此基础上将有毒资产与金融系统隔离开来, 同时IMF要求欧洲决策官员、尤其是金融部门决策官员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 恢复市场信任与信心, 加速经济复苏。
其实, IMF的建议也不无道理。近期一些欧洲金融机构发布的最新业绩显示, 银行业的总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其中, 苏格兰皇家银行今年第一季度的坏账和资产减损高达49亿英镑, 导致该行当季净亏损8.57亿英镑;去年创纪录亏损的瑞银一季度则再亏20亿瑞郎 (约17.5亿美元) ;无独有偶, 荷兰国际集团昨第一季亏损达到7.93亿欧元, 大大高于预期亏损数字。在这种情况下, 欧洲银行业不进行一次富有透明性的“压力测试”, 其面临的未来风险不确定性显然无法把握。
不仅如此, 动态指标也表明了欧洲银行业的面临的潜在威胁。IMF在日前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预测, 未来两年, 英国银行业将再减记2000亿美元, 而除英国外的欧洲地区银行业将再亏损8750亿美元。无独有偶, 瑞士信贷估算, 欧洲银行如果按照美式压力测试来评估, 将需要额外增资840亿欧元。不过, 这些仅仅是欧洲银行业以外或者个别机构的估计, 如果能够通过官方的“压力测试”公开正式的评估结果, 既可以稳定市场预期, 又可以敦促银行有目的地改善资产结构, 从而最大程度地稀释和消弭不确定性风险。
我们需要特别指出, 放大“压力测试”透明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重新恢复投资者对于银行的信心, 进而提振奋目前仍在低谷的经济生态。而就在这一点上, 欧洲相比于其它经济体更为迫切。对于欧洲银行也而言, 缺乏透明度极有可能引发的担忧是, 欧洲银行在寻求新的资金或发行债券时, 将处于劣势;而且未来亏损程度如何, 以及弥补亏损所需资本, 围绕二者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欧洲银行惜贷。这重结果又将扼制经济中新的信贷供应, 引发更为严重的经济低迷, 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资料表明, 与美国经济不同的是, 欧洲80%的公司需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 这一比例在美国仅为20%, 因此, 银行体系一度陷入混乱必将给欧洲经济带来更致命的打击, 而实体经济的萎缩又反过来对银行业产生非常严重的扼制。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分析 篇9
1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现状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一般包括两部分为测试和计量。从发展压力测试技术角度来说,不但带动了信号调理技术、压力传感器技术、高速处理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不断提高测试精度和测试速度,并且已经在控制技术、压力测试中广泛应用网络技术、总线技术以及动态测试技术。国外发达国家在工业方面已经从传统生产设计压力传感器变成仿真程序,为工具、微机电加工为基础的设计结构,设计中尽可能使用硅材料进行开发和研究全新传感器,如硅谐振、硅压阻、智能化传感器等[1]。从压力计量角度来说,不仅可以迅速发展静态压力计量技术,而且现阶段压力计量测试中已经开始应用现场压力校准技术和动态压力校准技术,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数字压力计性能和压力标准。工业发展中应用微处理技术、微电子以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数字化、智能化、高稳定性、高精度数字压力计和传感器。1992年美国NIST和DH公司的压力室、长度室经过大量研究,在使用可控间隙结构和陶瓷材料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活塞压力基准,具备2.5k Pa~175k Pa的测压范围以及50mm的直径。现阶段国家工业化发展中已经开始使用这种高稳定性、高精度、大直径的压力计。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计量测试技术,动态校准技术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为了保障能够统一、准确的进行动态压力测试,提出更加准确和规范的动态校准需求,也就是校准被测参数时间变化,上述这种计量测试方式比较适合应用在军事中。
2 压力计量测试中的问题
2.1 不能充分认识误差理论
压力计量检定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压力计量检定的基本作用就是有效降低系统误差。在检定压力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允许误差范围的需求,然后对压力表进行检定,对比分析压力表点和允许误差范围。不少操作人员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理论误差,也没有精确的计算过程,导致相同压力表中出现精度等级的时候存在多个误差,是一种不合理的情况。检测中出现误差的基本原因实际上就是不能充分认识压力表的允许误差。压力表允许误差主要是鉴定规定中符合警服等级最大误差值,仪表精度等级和仪表测量范围百分号乘积就是误差数值。所有点都适合应用压力表允许误差,所以应该标明压力表只有一个允许误差,不会存在多种误差[2]。
2.2 压力表的使用不正确
想要准确读取压力表示数和应用压力表,就需要最大限度降低计算中的误差,以便于保障检测压力的准确性,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压力计量测试的实际结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以便于能够全面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益。不少压力检定操作人员不能够准确进行读数,导致计算压力中出现误差。企业生产的时候不能完全展现系统误差,但是会十分严重的影响一些相对比较敏感的行业,严重的会影响产品性能,所以,压力测试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上述问题[3]。
2.3 不严密的检定步骤
压力计量检定操作中存在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要求工作规范和章程,此外,实际操作中也需要严格控制操作人员技术素养等要求,同时,检定过程中需要压力检测人员具备比较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拥有细致严谨的工作思维。以便于能够有效提高压力计量检测的准确性,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能够顺利进行工业生产。目前不少单位人员出现比较松散的工作态度,检定中会忽略一些步骤,如所压力表出现最大示值的过程中,没有耐压就进行倒序回检程序。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操作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不能充分认识耐压在计量检测中的作用和意义[4]。
3 压力计量测试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发展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时候从动态压力校准技术和现场校准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现场校准出现的比较早,但是没有理想的检测效果和准确度。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逐渐智能化、数字化、控制化方向发展压力计量检测技术,带动了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水平的进步。现阶段,压力计量检测设备即便是应用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区域,也能够有效提升计量精确度。为了保障压力检测技术具备比较高的水平和性能,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出现了现场校准技术,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现场校准技术。此外,也需要合理提升动态压力校准技术的水平,上述两种技术都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5]。
4 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际压力机测试技术正在高速的进步和发展,国内在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和区别。随着全球贸易、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逐渐构建全球计量体系,此时应该分析怎样统一全球范围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可靠性相关问题。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拥有独立的计量体系,想要世界范围接受各国的参数基准,就需要有关操作人员切实做好研究和实践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问题和任务。第一,对压力计量测试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第二,做好接轨国际惯例的工作,主要包括追溯和传递量值,贯彻落实测量不确定度表示和评价的工作。第三对计量测试规章、制度、标准等进行完善和修订。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进行测试实验,建立对比数据,不适用送检设备,依据测量数据量值追溯的方式进行分析,也就是MAP法。国内在分析过程中利用统一的规章来验收和鉴定,保障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5 结论
综上,在研究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现阶段,相对比较国外先进国家来说,国内在压力计量测试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是国内未来研究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主要方向,以便于能够全面提高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检测水平的关键指标。
摘要:国家工业发展中衡量发展水平的标准是压力测量技术,同时也是分析工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指标,但是因为种种因素国内目前还没有十分完善的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也没有很高的应用水平。因此本文分析中有机结合压力计量测试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应用状态,以此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应用的水平。
关键词: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洪涛.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现场压力校准思路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90,92.
[2]宋剑波,李坚,强成虎,等.船舶压力仪表现场检定工作可行性技术分析与研究[C]//2012年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12:58-61.
[3]咸宝金,王萍,杜光宇,等.高压气体压力测试技术研究[C]//2012年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12:45-47,51.
[4]WANG Yufang,王玉芳.航空发动机压力计量测试的发展趋势[C]//2012年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12:23-25.
压力测试性能 篇10
一、IM F压力测试的目标和类型
压力测试是一种用来测量一个投资组合、一个机构、甚至整个金融系统对某件一旦发生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小概率事件的敏感程度的前瞻性技术。采用的方法一般有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等, 假设某种极端但合理的风险发生, 然后对其后果进行粗略估计。在过去的15年, 各国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广泛应用压力测试这一技术来从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识别金融部门的漏洞和初期风险。压力测试的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以及风险管理三种。
IM F开展的压力测试通常是出于宏观审慎目的, 即评估整个金融系统在中期内应对冲击的弹性, 发现可能导致宏观经济环境迅速恶化的漏洞, 识别出可能会对整体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潜在因素。在这种背景下, 尤其是在FSA P中, IM F的压力测试 (包括偿付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倾向于将一些非常严重的压力情景合并在一起来评估金融系统承受尾端风险的能力。
金融危机使得压力测试有了新的内涵, 即危机管理。相较于监管压力测试, 危机压力测试通常具有更短期的特点。出于危机管理目的, 美联储于2009年通过SC A P测试 (C C A R的前身) 对银行业进行了全系统的压力测试, 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 (C EB S) 于2009年和2010年、欧洲银行业管理局 (EB A) 于2011年进行了区域性压力测试。各国监管部门开展的微观审慎压力测试与IM F压力测试有所不同。在常规监管过程之中, 监管部门可以定期对单家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利经济环境下的金融稳定性。压力测试的对象也不局限于系统重要性机构, 并且如果某个机构没有通过测试, 监管部门通常会采取某种形式的管理措施。
此外, 金融机构也会出于风险管理目的定期开展内部压力测试, 以评估其在紧张条件下满足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的能力。IM F有时会依靠银行的内部压力测试基础框架来进行“自下而上”的FSA P压力测试。
二、银行偿付能力压力测试框架
IM F银行偿付能力压力测试的设计目的是预测银行部门在短期或中期宏观金融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在预先设定好的基准情景中的表现。测试目的是评估银行体系在不利宏观经济状况下的整体稳定性, 确定银行部门的漏洞及其吸收冲击的能力。
自从FSA P开展以来, IM F已经对大约140个国家进行了评估。近几年, 这些国家几乎全部进行了偿付能力压力测试。因此FSA P偿付能力压力测试框架必须适用于不同的金融体系, 即需要支持不同的假设并保证模型的适当性、一致性和灵活性。
(一) 压力测试的范围
1. 在FSAP中, 银行偿付风险压力测试通常采用“自上而下”方法, 但有时也会与“自下而上”方法相结合。
自上而下测试可以由IM F、国家当局或二者共同进行。在操作中, 或使用单个银行的数据测试然后再进行汇总分析, 或对一组银行进行测试以分析预先设定冲击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在自下而上法中, 金融机构使用自己的内部风险模型和数据来进行压力测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出于交叉检验的目的二者是互为补充的。二者结果的差异性可能是由于模型设计、测试范围 (包括使用的基础数据类型) 、行为假设或模型敏感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2. 压力测试的覆盖范围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在数据可用性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出于宏观审慎目的, 银行部门压力测试应当包括所有银行机构。如果资源限制决定了只能对银行进行小规模抽样, 尤其是在进行自下而上压力测试时, 那么通常的做法是把重点放在系统重要性机构上。
3. 数据的类型、数量及质量直接决定了能否进行测试、能够覆盖哪些风险, 以及可以应用哪些模型。
迄今为止大约一半的FSA P采用了合并的银行集团数据来进行压力测试, 其余则利用未合并的金融机构数据。使用前瞻性市场数据和能够反映时间点风险的变量来补充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做法。市场数据可以明确表明对于市场来说现有的账面价值代表什么, 从而增加了分析的价值, 也可以用来作为内部评级的基准。
(二) 压力测试情景设计
1. 风险期间的选择。
风险期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测试结论能否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于宏观偿付能力压力测试来说, 通常选择较长的风险期水平, 原因: (1) 一些重大宏观金融危机事件造成的影响通常会持续数年, 尤其是在信用风险案例中; (2) 监管改革通常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来实现。虽然时间的延长也会增加不确定性, 但压力测试的目的不是预测, 而是准确地捕捉冲击可能引起的所有中期影响。主要国家的FSA P在设计宏观情景时通常都会采用5年的风险期间。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体系还不太成熟, 通常将风险期水平设定为1~3年。
2. 压力情景。
FSA P通常将IM 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作为基准情景, 并基于历史模拟、假设场景或专家判断来设计压力情景。压力情景可以直接反映风险参数在压力条件下的假设状态对于偿付状况的影响, 也可以将不利的宏观经济情景转换为压力参数。情景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于一个金融体系来说, 应根据其宏观经济环境和影响金融稳定的主要风险来设计合适且可信的尾端冲击情景。
3. 风险因素。
金融危机发生之前, FSA P偿付压力测试的风险重点主要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尽管这两类风险目前依然是FSA P偿付测试的重点, 但是金融危机的教训使得FSA P试图覆盖金融系统的所有风险, 因此其他类型的风险因素也被纳入压力测试, 包括: (1) 主权债务风险和其他之前属于低违约风险的资产; (2) 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目前, FSA P压力测试试图将可供出售投资组合和持有到期投资组合都纳入考虑; (3) 融资成本。金融危机使得人们认识到上升的融资成本对于银行偿付能力的影响。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明确将融资成本纳入FSA P压力测试 (如法国、德国、瑞典和英国) , 但这种做法还未得到普遍实施; (4) 表外业务项目。将能够引起或有负债上升的表外业务 (例如担保、委托、衍生品) 纳入压力测试有助于准确捕捉到极端压力对所有相关风险的影响; (5) 跨国风险。金融危机之前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较少关注银行的海外风险 (通过分支机2构0) 1, 4金融年危第机1之1后期, 一中些旬国家刊的FSA P压力测试开始覆盖溢出时风险代。 (总4.第管控57因0素期。F) SA P中采用的行为变量主要包括:资产T负i债m表e增s长、信贷增长、股利支付、战略变化和资产处置。尽管统一的假设会影响压力测试的灵活性和真实性, 但能够确保测试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三) 资本标准
1. 资本定义。
在压力测试中, 资本标准是确定银行偿付能力的关键。资本评估的关键元素包括资本的定义和资本充足性的计算。FSA P中采用的资本定义通常由各国 (地区) 监管条例规定。
2. 风险加权资产的设定。
FSA P压力测试通常假设银行的资产结构在压力测试期间保持不变, 例如银行不会用证券替代到期贷款 (二者具有不同的风险权重) 。各国对风险加权资产 (R W A) 的设定主要有以下四类: (1) R W A保持不变; (2) R W A权重保持不变, 但是R W A总量随着信贷增长或信贷损失而调整; (3) R W A权重随着风险状况的变化而改变, 由资产规模增长引起的风险变化除外; (4) 操作风险权重资产和市场风险权重资产通常被假设为不变或随着信用风险权重资产的变化而成比例地变化。
(四) 方法
确定了压力测试框架的主要元素之后, 还需要使用一个或多个定量压力测试方法来估计银行在预期财务压力之下的资本充足性。一个全面的FSA P偿付能力压力测试应当包括三项内容:资产负债表模块、利用市场信息的投资组合模型以及溢出效应分析。资产负债表方法较易得到精细数据, 可以覆盖大部分问题, 是偿付能力压力测试的核心。投资组合模型有利于尾端风险的计算, 并使得市场数据具有可用性。在金融体系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 溢出效应分析由于可以捕捉到传染风险及回馈效应, 也已经成为偿付能力压力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数据限制, 溢出效应分析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1. 压力测试模型。
一个合适的模型应当能够基于可用数据, 准确地捕捉系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较简单的金融系统不需要太过复杂的压力测试模型, 较复杂的金融系统则相应地需要使用更先进的压力测试方法来捕捉风险。一般来说, 越复杂的模型越容易对不确定性进行估计, 如果试图从压力测试中得出政策性结论的话, 就必须将不确定性估计纳入考虑。如果FSA P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模型, 那么还需要对结论进行交叉检验和差异协调。
目前, IM F压力测试使用的模型可以被分为三类, 尽管这三类方法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有所重叠, 但是三者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1) 会计性方法 (资产负债表法) 。会计性方法最简单, 目前所有主要国家的FSA P中都应用了会计性方法; (2) 市场价格模型。市场价格模型是以投资组合风险管理技术为基础的, 并且通常可以从不同风险因素的依赖关系中得到大致的“系统性风险度量”。使用市场价格模型时需要考虑多家机构同时违约的可能性以及压力测试结果对于风险因素历史波动的敏感性。采用市场价格模型的压力测试结果有可能因为涉及估值方法而增加处理难度。测试结果通常无法直接显示其与主要监管指标的联系, 并且由于数据限制, 有些市场工具的价格 (例如股票价格以及C D S价差) 也较难获取, 因此目前在FSA P中只是将这种方法作为会计法的一个补充。
2. 宏观金融模型。
相对于前两种模型来说, 宏观金融模型更像是一个独立的维度。这类模型被用来检验由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之间的联系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会计模型和市场价格模型可以通过估计额外的宏观金融联系模型来实现宏观金融压力测试。
(五) 交流
1.结果的呈现。
测试结果应当以一种容易理解N的O方.式1被1, 呈2现01出4Fi来n, a即n要ce强调相关风险和漏洞。F (SAC P u压m力u测la试ti的v结et论y N主O要.有5两70种) 用途:一是通过估计尾端风险的影响, 为FSA P的稳定性风险评估提供量化支持。二是与国家当局就风险缓解策略和危机防范进行政策讨论。
2. 公布。
FSA P压力测试结论的公布方式也是测试框架的一个重要元素, 公布结论可以对测试结果进行判断, 即使所有银行全部通过压力测试不意味着银行部门不存在漏洞。压力测试结果的披露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 应当确保压力测试结果中披露的信息既不会造成虚假的安全感, 也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三、结论与启示
从金融危机前FSA P压力测试的表现可以明显地看出, 压力测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 进行压力测试的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业务模式和经营活动。其次, 在数据获取及数据质量方面不可避免会受到限制, 压力情景的设计也要受制于谈判协商。此外, 政治敏感性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IM F试图通过对压力情景进行标准化设计、覆盖更广范围和更多风险等一系列措施来克服这些弱点。
金融危机的事后分析表明, 由监管部门、IM F和金融机构自身进行的压力测试并不总是能够识别出正确的风险, 因而也无法对冲击下的潜在漏洞作出有效的预警。在某些案例中, 压力测试的模拟冲击和相应的影响设定并不足够严重,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测试参与者并不情愿承认某些极端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压力测试的失败还可能归咎于压力测试本身, 比如技术不足以应对复杂的金融工具或二次效应。另外, 数据不足或情景设计缺陷, 比如对某种风险因素的忽视、对风险溢出缺乏足够的重视等, 都会导致压力测试缺乏稳健性。
FSA P的相关实践对我国宏观压力测试具有启发意义,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和改进:
一是宏观压力测试应更多地考虑结构性因素。当前区域金融体系的层级结构和风险分布较为复杂, 作为压力测试目标资产组合的违约概率分布特征及其面对外部冲击变量的风险敏感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难以适用一个能够普遍接受的标准模型。因此, 压力测试框架设计应体现层次性, 以更加准确地模拟实体风险与金融风险之间的传递关系。
二是重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研究和建设。未来测试过程中, 不应局限于仅选用与目标风险变量有直接关系的情景因素, 应提高宏观分析能力及模型搭建水平。许多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与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贷款违约率等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宏观变量的变动理论上能够预测违约率的趋势。因此, 应考虑建立并不断校准动态模型来反映这种关系。
三是加强数据收集和管理。数据缺失一方面造成不能很好的建模, 另一方面不能很好的利用已有的压力测试模型。应继续加强和完善金融稳定监测体系, 持续进行风险数据的收集整理, 尝试建立宏观压力测试数据库, 为进一步提升压力测试效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