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微生物勘探论文

2024-07-26

油气微生物勘探论文(共7篇)

油气微生物勘探论文 篇1

摘要:从油气勘探开发的概念出发简述油气勘探开发劳动的概念。从不同产业的表象差距出发, 通过分析得出行业之间劳动对象的“可见”与“不可见”之分, 劳动对象参与生产过程所起作用不同会导致产出效果不同的结论。提出了劳动对象包括名义劳动对象、实际劳动对象和关联劳动对象的劳动三要素新论。将劳动对象按其可见程度的不同分为五级。认为决定部门技术经济特点的因素, 主要是劳动对象。描述了劳动对象在劳动中的变化和参与创造财富的过程, 认为油气勘探开发劳动者面对的劳动对象是不断“劣化”的劳动对象, “劣化”是耗竭过程的必然结果。科学地说明了油气开发阶段产量的递减性和成本的递增性。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黑盲,耗竭,成本递增

恩格斯说:“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 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所以, 劳动对象—自然资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本文探讨的是“财富”而非“劳动价值”。

一、油气勘探开发劳动的概念

所谓油气勘探, 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 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 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 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 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找到储油气的圈闭, 并探明油气田面积, 搞清油气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

借用法律术语, 油气勘探劳动的“标的”是“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 “标的物”是广义的油气储藏量, 包括资源量、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可采储量。

油气勘探劳动达至标的的途径是“利用各种勘探手段”, “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油气勘探劳动的中间成果是上述“认识”和“评价”, 最终成果也仅是能对不同勘探阶段获得的资源量、各级序列储量进行符合有关规范的准确描述、论证、说明、 (矿权) 证明、鉴定、帮助做出结论的图件、文件、资料。除了勘探过程中的副产品外, 油气勘探的上述成果是知识性而非物质性的产品。

油气田开发则是指在认识和掌握气田地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在油气藏上合理地分布油气井和投产顺序, 以及通过调整采油气井的工作制度和其它技术措施, 把地下油气资源采到地面的全过程。

二、油气勘探开发劳动概论

随着劳动的发展, 劳动对象化的范围不断扩大, 使人周围的世界越来越多地打上了人类劳动的印记。

(一) 劳动论及其局限

物质资料及其运动的生产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人的劳动、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一般来说,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包括自然物和经过人的劳动改造过的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

人是最具能动作用的生产力要素, 劳动工具中凝结着人的创新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 是科学技术的物质表现。但在对劳动三要素的认识中, 学术界存在轻视劳动对象的倾向。有人甚至认为, 劳动对象在生产中仅仅处于被加工的被动状态, 对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关系甚微。

如今人们已经形成共识,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其中除信息本身就是必备生产要素外, 材料与新材料、能源与新能源作为劳动对象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 只有作用于劳动对象, 使之转变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这种劳动才是具体的, 才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工具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9000米钻机, 就无法真正找到9000米以内较深层的油气。但须知, 生产工具是通过人的能动作用由劳动对象转化为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再作为劳动对象再加工为产品, 经过无数次的加工最终转化为生产工具。

科学实践告诉我们, 每一次新的生产工具的较大变革, 往往同时伴有劳动对象的扩展。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 其劳动经历了“获取实物”、“种养生物”、“制造产品”、“储运货物”、“采掘矿产”、“服务产业”、“网络产业”等, 先后出现但相互并存交错的阶段, 不同阶段的劳动对象不断扩展。上述各个阶段的出现,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技术的发展。这种进步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的需求, 实现手段是物化的科学与技术, 进步发展必然伴随劳动对象的扩展和演变。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是极为复杂的劳动过程。如何深入地认识它, 从而解释不同产业、不同环节之间出现的在结果表象上的巨大差异?

例如, 目前油气地质家直接观察地壳内部某点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钻井获取岩芯, 通过岩芯延时地、局部地认识地层会受到极大局限。所以, 当天文学家对于宇宙的观测远达100亿光年 (1光年=9.46万亿公里) 距离以上时, 地质学家对于自身居住的地球的直接认识还比较肤浅。1957年, 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 时隔22年后的1979年7月, 前苏联开始在北部境内的科拉半岛钻一口地质勘探井, 其深度才为12000米。1972年12月底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 美国于1974年4月3日钻成的俄克拉荷马州贝莎罗杰1号油田的32号天然气井, 为当时最深井, 井深也只有9583米。2008年, 中国载人飞船“神舟7号”绕地球飞行, 宇航员出仓行走时, 我国的最大钻井深度也只有8408米。我们将观测距离、飞航高度、钻井深度作为天文、航天、油气采掘业的典型参数予以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不考虑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将在认识上落入偏见的陷阱。当年的美、苏均为地学、天文学、航天学大国, 而中国是传统的地学大国, 缘何中、美、苏的地学与天文学、航天学的成果在表象上有如此大的“差距”?造成上述油气采掘业与天文、航天业如此大“差距”的基本原因是行业之间劳动对象的“可见”与“不可见”之分, 是劳动对象参与生产过程所起作用不同所致。

劳动对象的可见性和劳动对象参与生产过程所起作用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不同, 提示我们首先应进一步认识劳动三要素。

(二) 劳动三要素新论

决定部门技术经济特点的因素, 主要是劳动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对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由“自然物”变为“一切东西”;劳动对象是劳动“加工”、“改造”的对象, 这是一般概念劳动的本质特征;劳动对象参与创造财富。劳动对象质量越好, 劳动生产率越高。这是对劳动认识的阶段性深化。

油气勘探开发针对的实际对象是油气源岩、油气储层、油气盖层、油气圈闭、油气系统、油气盆地直至油气远景区带, 它们分别都是油气勘探开发实际劳动对象--特定的地层和地层集合。

进一步分析劳动三要素, 我们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需要对劳动对象的概念加以扩展。

1、劳动对象包括名义劳动对象、实际劳动对象和关联劳动对象。

名义劳动对象是劳动者主观想改造、获取的对象, 如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者想获得油气储量和产量, 但实际上人们一般并不直接对之施加劳动。实际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实际上“工作”的对象。

关联劳动对象既不是劳动者主观想改造、获取的对象, 也不是劳动者实际上“工作”的对象, 但在劳动者“工作”的同时, 关联劳动对象自然参与其中, 改变了劳动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关联劳动对象”, 人们实际上并不想主动将劳动施加其上, 说他是劳动的“对象”似乎牵强。但以下将要论及, “关联劳动对象”被“关联地”参加了劳动创造成果的过程, 他已经被“占有”或“加工”, 并发生改变。

例如, 信息是网络劳动者的名义劳动对象, 他们通过光路、电路、地球、大气层传播。为了扩大信息传输量, 网络劳动者仅改造扩大了节点、光路、电路的传输能力, 地球、大气层作为关联劳动对象自然参与其中, 提高了整个网络的传输能力。网络劳动者无偿获得关联劳动对象的有益参与, 关联劳动对象也可能因此产生“拥挤”。茫茫大海承载船舶运动, 为海运提供两维平面上的无限多条通路。劳动者仅扩展了船队和海港, 在大海关联参与下会极大提升海运能力, 但大海的平静、清洁也会变得嘈杂和污染。浩瀚天空承载飞行器运动, 为空运提供三维空间中的无限多条航路。劳动者仅扩展了机群和空港, 在天空关联参与下极大提升了空运能力, 天空也因此变颜。

名义劳动对象、关联劳动对象和实际劳动对象的区别在实践中随处可见。交通工具驾驶员的名义劳动对象是欲实现空间位移的旅客、货物, 但他们操作的实际劳动对象却是飞机、轮船、机车或汽车等交通工具;水利工程劳动的名义劳动对象本意是通过劳动使之蓄积或移动的水资源, 但实际劳动对象却是土石方和输水管道等;农业劳动的名义劳动对象是农业植物, 而实际劳动对象却主要是涵蓄养分、扶持植物生长的土地;

油气勘探开发劳动的名义劳动对象是具有物理实体的油气储量, 但油气勘探开发劳动的实际劳动对象却是石油装备、仪器, 是通过它们认识并加以局部改造的地层。

可以说, 名义劳动对象和实际劳动对象不重合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传统上两者重合可以不加区分的只是特例, 多集中于制造业。

2、劳动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可见性。

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对象”具有可见性。完全的“可见性”可以理解为对劳动对象能实时、直接观、测、制、换, “观”就是观看, “测”就是测控, “制”就是加工安装, “换”就是更换。劳动者的劳动可以直接作用于“可见”劳动对象上, “可见性”是综合代表上述“能实时、直接观、测、制、换”意义的简略称谓。对劳动对象是否能“实时”、“直接”地进行观、测、制、换是劳动者达至较高学习创新效果的基础条件。

“可见性”可以分为五级:

第一级, 完全可见, 即劳动对象实时、直接可观、可测、可制、可换。一般实物产品 (如飞机) 制造业的劳动对象即为完全可见。我们将第一级-完全可见命名为“光化级”, 意即光天化日, 可触可及, 一览无遗。

第二级, 基本可见, 即劳动对象实时、直接可观、可测、可制、但不可换。人体内显微微创手术中的劳动对象--人体内部器官即为基本可见, 如果要更换人体器官, 有时必须施行切开人体使该器官完全可见的常规手术。注意, 如不借助导入显微工具, 人体内器官本不可观、不可测, 但借助显微工具不仅可见且更为清晰, 由于时滞较小, 距离较近, 可认为是“基本可见”。我们将第二级-基本可见命名为“光清级”。“光化级”、“光清级”的区别在于能否“可换”。

第三级, 部分可见, 即劳动对象实时、直接可观、可测、但不可制、不可换。天文观测中的劳动对象星球、星系和河外星系即为部分可见, 航天器对于地面操控人员来说也为部分可见。我们将第三级-基本可见命名为“晶翡级”, 意即晶中翡翠, 可观可赏, 但禁止触摸。

第四级, 基本不可见, 即劳动对象实时、直接可观、但不可测、不可制、不可换。我们将第四级-基本不可见命名为“晶朦级”, 意为晶中朦胧之物, 可观不可赏。

第五级, 完全不可见, 即劳动对象根本不能实时、直接可观、可测、可制、可换。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名义劳动对象油气储量和实际劳动对象地层即为完全不可见。通过钻井取芯, 劳动者可以直接观察所在地层的标本, 但那只是延时、局部的观察, 不可能实时直接对之测控、加工、更换。地层及构造的三维可视化只是一种虚拟现实, 是把勘探开发工作者对地层的认识数字化、形象化, 与前述显微手术中的“可视”根本不同。我们将第五级-完全不可见命名为“黑盲级”, 意即仅靠肉眼会黑灯瞎火, 茫然不知。通过对劳动对象可见性的比较和形象描述, 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难度。

以飞机制造业为例, 劳动者所设计、加工的零部件都是实时、直接可观、可测、可制、可换的, 由此, 劳动者对材料、零部件和加工作业可以实现高度的标准化, 从而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提高劳动效率;水利工程劳动者关注的是土石方、输水管道等实际劳动对象的有关情况, 但这些信息已经不是实时的、量化的。

农业劳动者对实际劳动对象--土地进行耕作、施肥、灌溉等劳动, 其能作用于名义劳动对象的有效劳动量更加难于实时度量;油气勘探开发劳动者针对实际劳动对象 (地层) 的极其复杂的劳动, 是在“完全不可见”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实际成果只是有关数据、资料及分析加工后的报告、图件等等。只有钻达油气储层, 见到油气显示, 油气勘探开发劳动者才能肯定地层中确实有名义劳动对象存在。

3、劳动对象在劳动中的变化和参与创造财富的过程。

人的劳动必然会给劳动对象带来变化。“劳动给劳动对象带来的变化”既是指劳动过程使实际劳动对象 (如原料、材料) 变为中间产品以至最终产品的变化, 这种变化与劳动者意愿相符。“劳动给劳动对象带来的变化”也是指劳动过程使名义或实际劳动对象发生优化或劣化, 这种变化不是出于劳动者本意或根本与劳动者意愿相悖。

例如, 农民给土地施化肥, 在使名义劳动对象的产量增加的同时也会使实际劳动对象土地劣化, 名义劳动对象随之在以后反而逐步减产;煤层既是煤炭采掘劳动者名义的、也是实际的劳动对象。但煤层在被采掘的同时, 掘进环境愈来愈恶劣, 生产成本相应提高。这种成本随劳动过程的进展而提高的现象是劳动对象品位劣化的结果。

伴随着地层压实过程而形成的油气流体中存在的巨大压力, 是通过钻井采出油气的原动力, 与油气流动经过储积空间的通路状况一起构成油气储量的品位。以压力为主要特征的“品位”持续劣化的效应比采煤更为明显, 是造成油气采掘成本递增的内在原因。

在完全依靠油气流体自然能量采集油气的“自喷”阶段, 喷薄而出的油气流体消耗着地层中尚存流体的压力等自然能量, 这种现象称为资源的耗竭过程。在依靠水驱、聚合物驱、气举、泵吸、空压等方式采集油气的“递减”阶段, 油气流体仍然要消耗地层中尚存流体的自然能量, 是资源的进一步耗竭。所以, 油气勘探开发劳动者面对的劳动对象是不断“劣化”的劳动对象, “劣化”是耗竭过程的必然结果。

三、油气勘探开发劳动的特殊性

由于劳动对象不可见, 油气勘探开发劳动呈现出以下特殊性:

(一) 对名义劳动对象认识的间接性

由于不能对劳动对象进行实时地、全面地观察、测量、加工安装和更换, 只能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手段进行间接研究。

(二) 油气勘探劳动过程的较长周期性、阶段性和滚动性

油气勘探从预探到建成生产能力一般需要15-20年, 提醒我们必须考虑先导性投入才能满足变化的需求。

油气勘探劳动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之间, 勘探和开发之间必要时可能重迭, 表现为过程的“滚动”性。

(三) 油气勘探是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及所带来的风险性

由于前述对劳动对象认识的间接性, 岩层在纵横展布上的非均质性和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 油气勘探特别是预探是否成功是不确定的。存在不能达至标的和标的物的地质风险、钻井等作业失误的工程风险、投资沉没的经济风险、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风险。

(四) 油气勘探成果的概率性

虽然油气勘探设备技术含量极高, 但油气勘探劳动的中间和最终知识性成果却完全可能与实际不符。

石油储量根据经验其采收率可达到30-40%、天然气可达70%左右, 但实践中却完全可能出现油气采收率低或天然气采收率超过100%的现象。除了技术和管理原因外, 主要是由于储量数据不可能是精准的。

(五) 油气开发阶段产量的递减性和成本的递增性

如果说油气勘探是典型的风险经济, 油气开发则是有规律的递变经济。对确定的油气圈闭, 由于是具有相同水力特性的系统, 其产量必定递减, 成本必然递增。

一个油公司由多个地区公司组成, 一个地区公司拥有多个开发单元即油气系统, 有的地区公司甚至拥有上百个气田、上百个开发单元。多个水力系统产量的总和在总产量曲线上表现为各个系统曲线的迭加。

地区公司、油公司的产量曲线由上述几百个处于稳产或递减的曲线迭加形成。如果新气田 (井) 和稳产井比重大, 则表现出成本短期下降。如果新气田 (井) 和稳产井比重小, 则表现出成本上升, 所有气田产量最终都会递减。

四、各产业劳动要素的复杂性及产生的效果

(一) 国民经济各产业 (环节) 劳动要素的复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 劳动对象复杂性凸显。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 共有门类20个, 大类95个, 中类396个, 小类913个。如此庞大的产业系统以及更为庞大的产业各环节构成的系统其劳动要素的复杂性可以想见。不仅如此, 原来主要从加工制造业经济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经济理论是否符合其他新兴行业?从其他新兴行业归纳出来的经济“规律”是否及时抽象为经济理论?这些都将影响到经济理论对经济实践指导性的大小。

(二) 劳动对象复杂性导致产出及成本“规律”多样性

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 供应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 即边际成本随供应量增加递增。平荻克、鲁宾费尔德虽然认为成本递减是可能的, 但其条件是“只有当降低了投入价格或者厂商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在更低的成本下进行生产时, 才会出现长期向下的供给曲线。”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各环节的成本规律不一致。这是因为劳动对象在“可见性”上的巨大差别以及参与关联劳动效果的不同会给生产成本带来极大影响。例如:劳动对象处于“光化级”的汽车制造业,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 成本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劳动对象同样处于“光化级”的飞机制造业, 由于劳动者的学习创新, 定型飞机制造的成本呈现“学习曲线”型递减, 其学习率或曰成本递减率为20%。借助显微工具, 芯片制造业的劳动对象为“光清级”, 其生产率和成本率曾遵从摩尔定律。制造光纤的玻璃生产本属于制造业, 由于玻璃质量提高, 光纤单位面积光通量每5个月提升一倍, 从而导致网络传输成本相应下降。信息网络经济的关联劳动对象参与信息传输劳动的能力极大, 其产出 (从而价值) 呈现按几何级数增长, 成本按几何级数降低的梅特卡夫 (Metcalfe) 效应。煤炭采掘中呈现成本缓升的“品位劣化”的效应。对象完全不可见, 处于“黑盲级”的油气采掘业, 名义劳动对象被动参与劳动过程的能力随采出程度增加递减, 生产成本呈现指数递增, “品位劣化”的效应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09, 318.

[2]、高洪业等《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三版

[3]、石彦民, 论勘探家的素质, 《勘探家》, 1997年3月第2卷第1册

[4]、张霞, 勘探创造力的培养, 《岩性油气藏》, 2007年3月第19卷1期

[5]、白兰君, 天然气采掘成本指数自然递增律及其运用, 成都《天然气工业》2006第6期

[6]、白兰君, 在对比研究中深入探寻油气采掘成本规律, 香港《科学研究月刊》2007年一期p41-43

[7]、白桦、白兰君, 论油气勘探劳动风险性, 香港《科学研究月刊》, 2008年第3期

油气微生物勘探论文 篇2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

(2011年10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当我公司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快推进油气勘探之际,各位一行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我公司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支持。首先,我代表油气勘探公司对xx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油气勘探公司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油气勘探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的直属分公司和专业板块,于2007年9月份成立,同年11月28日挂牌,由延长油矿管理局原石油勘探事业部、天然气勘探开发事业部和油田公司地质化验室、钻井公司筹备小组组成。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负责集团公司陕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省内外新区块油气勘探。

公司下设14个机关职能部门、4个生产单位和1个项目建设指挥部。现有正式职工132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16人,专业技术人员390名。公司党委下设3个基层党委,1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03人,占职工总数的33%。公司党委现 有成员6人,设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2人(其中党委书记兼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成员中硕士学历3人、大学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

截止2010年底,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1.3亿元,油气井582口,其中油井199口、气井383口,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46.76万吨,省外联合勘探生产原油27万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63.15亿方,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6.03亿方,形成了延气2井区和延128井区两个天然气先导性试验区。

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凝聚和激励全体职工的重要力量,是持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油气勘探公司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油气并举,煤盐兼探”的发展战略,不断致力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整合、提炼、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展示拼搏进取的企业形象,打造充满活力的员工队伍,执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准则,为做大做强油气勘探提供动力。去年以来,公司认真总结、提炼过去几年的工作,全面梳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脉络,以增储建产为切入点,以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目标,精心制定建设规划与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落实,公司的企业文化软硬实力均有显著提高。

(一)高度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领导机构健全。公司党政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党委、监察、工会、团委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经验,研讨企业文化工作建设规划,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将企业文化工作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企业文化工作分解到公司的各个层面,融入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文化建设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三是精细管理,科学规划,公司加大了对企业文化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机关、基层、队站三级网络宣贯工作比较到位,职工对公司文化认知度高、参与率高。

(二)突出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是勘探行业的生命,而职工的安全文化素养、岗位的安全文化追求、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勘探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为了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第一、关爱生命”的思想氛围,使广大职工自身的安全管理、安全防范、安全操作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公司结合勘探行业生产特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提出了“像关心自己兄弟姊妹和亲人一样来关心职工安全”的理念,努力构建“勘探安全、职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四位一体的企业安全文化。一是推进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在职工中积极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通过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安全氛围,充分阐释安 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使广大职工从根本上提高了安全认识,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不断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二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构筑和完善以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及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体系为中心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和制度体系,将各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按照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分专业、分岗位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执行作业指导书,并在公司全面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深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指导书的应用,有系统、有计划地加强薄弱环节整改工作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高了现场作业工作安全水平和工作质量,夯实了勘探的安全基础。三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建设。以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文化知识为重点,从提高一线职工安全自防自保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广泛开展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在生产运行人员中全面推行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努力提高职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每年都要统一组织职工参加安规考试,并规定凡安规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工作,增强了职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纪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面对新 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2010年开始,我公司深入开展了“打造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职工素质工程融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一是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公司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变零散培训为成批培训办法,2011先后举办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班2期,受培训领导干部达150人次,送出去培训一期,共20人。二是把生产技能等级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2011年共培训技能鉴定考评员22人。6名中高级井下作业工和1名电工已培训鉴定完毕,3名高级驾驶员10月底将鉴定。三是创造条件加强职工的后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改善职工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2011年,公司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学历教育人数稳步增加,2011年参加专升本和硕士研究生学习的人数达53人;职工岗位培训重点突出。2011年职工安全取证培训258人。岗位技术培训4批181人次。今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健全考核和评估体系,加快提高干部职工素质的步伐。四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强化生产现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公司勘探规模不断扩大,战线不断拉长,把职工教育工作的重 心放到现场培训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生产一线在岗人员的现场培训,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

(四)强化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

一是成立了公司机关劳纪律整改领导小组,完善机关考勤等管理制度,严格上下班纪律,杜绝了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在机关倡导“八种”办事精神和“八个不让服务承诺,营造了“人人懂效能、人人讲效能”的高效工作氛围。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进一步量化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四是开展了机关“五星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坚持每月一检查,并将创评结果与单位目标责任挂钩,与年终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挂钩,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根本改变。

(五)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勘探职工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层次也越来越高。为此,公司坚持把职工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突破口,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今年是建党90周年,根据公司党委整体安排,结合系列庆祝活动安排和“创先争优”活动,公司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排舞比赛、大合唱比赛、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趣味竞赛、文艺表演、职工书法摄影比赛、党纪条规知识竞赛、建党 90周年有奖答题、“双过半、大干四季度”劳动竞赛、有奖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使职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精神文化享受和心理满足,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文化深入到职工的思想、意识中去,也把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和文化态势上来。

(六)良好的企业文化为经营管理推波助澜

今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年,也是公司增储建产的关键时期。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我们的基础管理、人员素质、工作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支撑、宣传造势,提升企业形象。因此,我们借势成事,以油气勘探、煤盐兼探为中心,以实施天然气液化厂、生产办公基地、职工住宅基地三大工程为切入点,以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为着力点,以安全生产、人员素质提升、思想稳定为最终落脚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企业文化工作。

企业文化源于生产并指导生产。先进的文化管理,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了 “四精”理念,即生产精心组织,管理精雕细琢,成本精打细算,质量精益求精。“四精”理念在日常生产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在“四精”理念的引领下,公司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生产稳定运行,并实现了降本增效。

中国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潜力 篇3

【关键词】深层油气;地质;勘探

近年来对油气资源的开采量逐渐扩大,很多油气资源都已经枯竭,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开始对深层的油气进行开发,在深层开发过程中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十分严重,所以必须要做好对深层油气富集状况的分析,才能保证开发的过程更加合理。

1、我国在深层油气方面的开发现状

中国石化自1998年重组以来,实行“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突破海上、加强国内、开拓国外”的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油气资源发展战略。实现了普光、松南、塔河等重大突破,并在老油区实现了增储稳产,海外业务也在20个国家拥有47个勘探开发项目,权益油产量超过千万吨,有力保证了中国石化上游短板的不断增长。但是中国石化的探区石油远景资源量约266.68亿吨,只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在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尚需进一步开拓。 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一些生产生活方面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这一社会现象使得油气资源目前的数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我国对深层油气的开发起步较晚,我国的深层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随着对地震级数探测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一些深层油气开发方面的成功事例也越来越多,已经在很多4000米以下的地方发现了丰厚的油气资源,也就是说很多盆地的深层位置都符合油气开发的条件,这也是我国今后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2、对我国深层油气富集条件的分析

深层指的是已经开发出油气的地质环境的下层,以及新的领域,深层有助于源岩的发育,所以一般油气资源是集中在凹陷的深层地质层系,从我国在深层油气资源的开发上可以看出深层的油气资源主要是聚集在资源丰度高的地方,而且在凹陷的位置埋藏的比较深。

2.1砂、砾岩体油气的成藏条件

(1)因为砂砾岩体与暗色岩泥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油气在这种条件下的供给能力更加突出,特别是我国东部的老油气区,砂砾岩体都被包裹在暗色岩泥中或者是与其临近,大多数都是具浊积性质的砂砾岩体,这种类型的砂体与其他的物质有所不同,其自身就具备先天的闭圈条件,可以通过源岩的作用直接进入到砂砾岩的储集体当中去。(2)深层砂砾岩的存储密度都是比较密集的,而一般都是次生孔隙发育带以及裂缝带的位置是油气比较富集的地方。(3)在高压比较异常的地区,对砂砾的保存更有利于深部位置液态烃的存储,还有保存量相对比较高的高渗带,这些地区都为存储油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2火成岩体的成藏条件

火山岩是同类岩体中最容易储存油气的,主要是因为其周围的温度比较高,释放的大量热能对于加快机质的演化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加快了有机质的成熟速度,近而使得油气可以提早地进入到火山岩的体内,近而火山岩的内部及其周围油气的储量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就是构造的特点,也造就了火山岩是油气富集的地区,在对深层油气进行开发时,油气的质量以及开采量主要取决于火山岩储存性能的好坏,其自身的储存性能与火山岩的结构以及风化作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2.3深部潜山油气的成藏条件

(1)岩体油气的富集程度与先天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一些潜山,所以在开采时要注意对先天条件的考察。(2)碳酸岩储物的性能受剥蚀和岩溶作用时间长短的影响比较明显,潜山自身的内部结构又对构造裂缝的影响比较大,这种现象在一些自然潜山上已经被得到充分地证实。(3)供油的窗口和供油的通道是潜山油气在成藏方面必要的条件之一。(4)在所有的潜山类型中,形成时间比较早的碳酸岩地貌,而且后期开发的过程中,又具备供油的窗口和供油通道的,对于开采工作最为有利。

3、深层油气在勘探潜力的表现

对深层油气的勘探获得的经济利益,与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其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深层油气勘探的过程中成本费用比较高,而且风险也比较大,所以在开采时必须要保证其是油气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深层油气的富集程度与中低层的一样,都与岩体以及闭圈的条件有关,由于深层油气储藏的位置比较深,所以一些储藏时间比较久远的岩体很多结构都已经发生变化,这也会影响到油气的密集程度,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也给勘探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我国在油气资源方面勘探的潜力

我国石油探测工作者目前将我国的油气资源深度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浅层(2000m以下);中深层(2000m~3500m);深层(3500m~4500m);超深层(4500m以上)。已经探明的深层及超深层中石油的含量占到了总量的百分之二十,而天然气含量更加丰富,占到了已经探明的总量的百分之五十。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以下为我国当前深层和超深层油藏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布:以渤海盆地和松辽盆地为例,据资料显示,我国油气的探明率截至2002年底分别为5%和2%其挖掘潜力巨大。这其中,渤海湾地区的盆地在深层油气的探明率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比较高,分别是6%和4%。而二松地区的盆地油气探明度就比较低,大约是4%和1%,但是两大盆地在古生界的位置,天然气的探明率都不到2%。通过数据显示,在深层探明资源的储存量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勘探的程度和对剩余资源的规模统计可以看出,两个盆地在深层勘探的潜力方面都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东部地区未来的主要勘探领域,由于我国在中层和低层的油气资源开发时间比较长,一些油气资源已经开始枯竭,所以转向深层开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5、结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生产和生活上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在对油气资源的开发一直都是停留在中层和浅层上,使得油气的供给量已经显示出严重的不足。针对这种发展现状,必须要在油气的勘探工作中加大力度,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油气开发的勘探道路,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量,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油气微生物勘探论文 篇4

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 一些新的资源开采技术被采用, 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难题, 其中包含油气地质异常。尤其是近几年, 非传统油气资源的勘探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 加强对非传统油气资源的研究工作, 对于缓解传统能源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1 油气地质异常

1.1 地质异常的概念

明显不同于周围环境的地质体或地质体组合被称为地质异常, 具体表现在成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如果用一个范围来表示常规地质场, 则凡是不在这个范围的地质场, 就被称为地质异常。地质异常往往包含各种异常的综合, 是一种综合特殊的构成体。这些特殊不仅表现在物质的构造、材料及相对应范围和界限的差异上, 还通常会表现在地球磁场方面的区别。

1.2 油气地质所具备的特征

一般来说, 含油气性特征的诸多地质异常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油气地质异常, 油气地质异常的存在也说明了油气在该地域中是确实存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正是由于油气藏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及复杂性, 使得其特征不能被明显界定。整个盆地内的含油气概率和油气运聚成藏的分布规律都是由油气地质异常所决定的, 但同时它也受其它一些地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果只是从地质角度出发, 其制约因素主要指油气源、运移、圈闭、储集区域的保存及配套史条件等六大因素[1]。

从显示形式的角度说, 地质异常可分为隐式及显示的地质异常。显式的地质异常是有形存在的, 诸如一些地质体所存在的不连续界面或地质之间分界面、不同地质体外部及其内部具备的特征所逐渐发生的变化, 甚至还包括了不同地质体的嵌入等。隐式地质异常是以一种无形状态存在的, 最为常见的是单位体积内同一地质体出现了不同属性组合的异常现象、演化历史各不相同的地质体及其内部构造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性, 及各个地质体所体现出来的相似程度等, 这些造成异常的因素可通过地质计算表达出来。

1.2.1 沉积出现异常

沉积异常可通过地壳起落指数方法来对圈定的一些致矿地质的非常地区进行计算, 通常可用来对地壳的起落现象及所形成的地质异常进行研究。该值的大小, 代表该地区地层的沉降幅度。沉降幅度的大小可用相关数值表示[2]。地层保留的厚度与测量值成正比关系。如果测量值是0, 则表示此区域是一种升降平衡的地理状态, 也即说明此地地质在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很少变化;当该值<0时, 代表该地区正处于一个上升状态中, 绝对值越大, 上升幅度越大, 同时意味着地层部分保留的相对厚度更小。

因此, 在对沉积异常进行分析后, 可对盆地沉积的转变进程进行研究, 并对沉降的中间位置及具体的转变进程进行研究, 进一步解释岩性的转变、生油源岩的散布位置及生储盖组合出现的前提条件等。

1.2.2 构造异常

熵作为一种度量单位,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而使用信息熵法计算圈定的致矿地质异常区域, 一个系统复杂度越高, 那么对应的熵值也就越高。沉积盆地中地质构造特征所具备的复杂性, 导致其具备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应的度量值波动也就越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 一般都会用熵值来具体表示一个地质特征所具备的复杂程度。

通常来讲, 根据一个盆地所具有的构造异常能确定其内部断裂的具体分布位置、走向及油气的运移路线, 同时, 根据构造异常还可确定局部圈闭所具备的分布区间[3]。因此, 借助该构造异常, 能很好地对盆地内部油气运移出来的路线情况进行分析, 还可对运移出后油气在不同圈闭中的保存状况进行研究。

在含油气沉积盆地的沉积过程中, 构造异常和沉积异常是相互联系的, 大多数沉积盆地中都有基岩岩石裂隙的高度发育带和相伴生的一系列断裂, 它们在盆地构造发育、油气运聚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在重力场、磁力场上都有明显的异常表现, 在熵图上也有显示。

1.2.3 地球化学异常

即油气藏中烃组分构成的异常, 用它可分析油气运移作用, 与其它油气地质异常联合研究, 可分析油气运移通道和保存位置。

1.2.4 地层压力异常

地层压力异常是指区别于正常静水压力的地层压力, 其低于或高于正常地层压力。当地层孔隙间的流体压力即地表到某一地层深度的静水压力时, 地层压力正常, 压力系数1, 若压力系数小于1, 为低压异常;若压力系数大于1, 为高压异常。介于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带, 为压力过渡带。

2 非传统油气资源勘探研究

所谓的非传统油气资源通常包括致密气、页岩气、页岩油及煤层气等, 现简要分析如下。

2.1 油页岩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根据相关统计可知, 全球页岩油资源总量含量巨大, 远远高于传统的石油含量。国家权威资料显示, 中国蕴藏的油页岩资源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全世界很多国家及能源企业都在钻研油页岩加工工艺, 并逐步开展从油页岩中生产煤油工艺的研发、测试和先导性实验。

在中国, 制约油页岩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即资源、环保和经济。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系列更加先进、生产效率更高的开采技术被相继研发出来, 并能有效应用到油页岩资源开采中, 其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据相关部门预计, 2030年后, 页岩油资源的产量必将会呈现急剧增长的发展趋势, 且油页岩资源将会在非传统油气资源中成为主要的石油供给来源, 大约可为全球提供8%的石油供给量[4]。

2.2 页岩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在所有的非传统油气资源中, 页岩气是最主要的天然气来源之一, 是主体储存在高碳泥或暗色的页岩里, 以游离态或吸附态形式存在的天然气。在开发时, 由于常规产气方式的低能, 目前还不能直接将传统油气资源勘探与开采技术有效应用到页岩气资源的开发中。其中, 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中国所探明的页岩气资源储存量非常可观, 且地质开采条件优越。然而, 中国现在对页岩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仍处于初期的探索过程中, 还面临较多困境, 如资源状况未知、单一的投资主体、技术水平低下、管网设施不足及缺少有利的政策支持等[5]。

2.3 煤层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煤层气即煤层瓦斯, 是储存在煤层中的CH4气体, 以游离态或吸附态的形式存在于固岩或煤层中, 它是一种优良的能源和化工质料。目前, 中国在煤层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分析国外煤层气资源的开发现状, 总结出下述两点发展趋势:

a) 试验性、示范性和商业性的煤层气勘探开发规模增大;CH4的熟化特性随煤层埋深的增加而更加优越, 煤层气井深将随之增加;

b)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也进步较快, 美国现今正在采用一种名为“幻”的压裂法, 其效果十分明显, 大大增加了产率。

2.4 致密气藏资源勘探与开发

目前, 对致密气藏的勘探与开发还处于萌芽阶段, 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限和标准, 随着中国矿产部门对致密气认识程度的提高, 今后也必将有效开发与利用致密气藏。致密气藏即隐蔽油气藏, 在20世纪中期开始进行工业化开发, 其所具备的渗流特点和空隙结构与低渗气藏远远不同, 要想高效率开发利用致密气藏资源, 就需重点研究井型井网优化、合理配产等相关开发技术, 为致密气藏规模有效开发做好技术储备。

3 结语

为更有效开发油气资源, 不仅需要设备更新还需要理论革新, 其中理论革新更加高效且重要, 而理论革新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油气地质异常的深入研究, 加大对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等传统天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能得到更加高效可靠的开发模式, 其必能取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鹏大, 汤军, 陈建平, 等.油气地质异常与非传统油气资源勘探研究[J].地质与勘探, 2012 (02) :1-5.

[2]客伟利.油气地质异常信息分析系统设计与研发[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05.

[3]屈耀明, 赵鹏大, 张煜.基于勘探开发潜力的非传统油气资源分类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05) :232-233.

[4]赵政璋, 吴国干, 胡素云, 等.全球油气勘探新进展[J].石油学报, 2012 (06) :119-126.

油气微生物勘探论文 篇5

油气勘探项目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针对油气勘探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量大、共享困难等问题,对基于统一共享平台的各种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基于GIS的油气勘探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作 者:梁世友 LIANG SHiyou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刊 名:地理空间信息英文刊名:GEOSPATIAL INFORMATION年,卷(期):7(3)分类号:P208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共享 油气勘探 数字探区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探讨 篇6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应用

1 非常规油气的概况

1.1 通常情况下,所谓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是指一些开发较为困难的,常规方法不能进行勘探和开发的油气资源或者油气类型。这种非常规油气资源从埋藏、储存等方面都和常规的油气资源有所不同,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开发难度较大,消耗资源较多,需要投入的资金也较多,常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页岩油、油砂油、重油、煤层气、页岩油气、致密砂岩油气等。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来说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较难,相较于常规的油气资源消耗更大,性价比较低,所以经济可行性较差,并且在非常规油气的开发中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随着我国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油田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2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资源量与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分布广泛,开发力度较低,也就是说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与常规石油资源基本相当,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是常规油气的最佳补充能源。随着油价升高,对油页岩的开发利用日益活跃。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在页岩油的加工和利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经历了传统的加工方式之后实现了完善的加工工艺,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分布中,油气具有大而积分布、丰度不均一特征,非常规油气的分布主要在源内或近源的盆地中心、斜坡等负向构造单元,局部富集,突破了传统的分布概念,能够有效的进行扩展和勘探。油气聚集边界不显著,易形成大油气区或区域层系。非常规油气连续型聚集主要取决于优质烃源岩层、大面积储集层、源储共生三个关键要素。

1.3 发展前景。油页岩的工业发展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环保以及资源三个方面,首先来说传统的油页岩资源较少,随着技术的发展,当污染得到控制以及效率提高的技术得到应用之后,页岩油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页岩油开采竞争的影响中有些关键因素就是制度上的调控,关于油页岩开发的相关政策直接关系着油页岩的开发效果。非常规油气的源储包括两种类型,常见的是源储一体型和源储接触型两种类型:其中源储一体型油气聚集是指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没有排出,滞留于烃源岩层内部形成油气聚集;源储接触型油气聚集是指与烃源岩层系共生的各类致密储集层中聚集的油气。

1.4 运聚特征。在非常规油气的研究中发现非常规油气的聚集方式与常规油气不同,非常规油气通常是聚集单元大面积储集层,不像常规油气储存存在存在明显或固定界限的圈闭和盖层。这种聚集方式就使得非常规油气的运聚过程中有一些特点,包括区域水动力影响较小,水柱压力与浮力在油气运聚过程中的作用局限,以扩散和超压作用等非达西渗流为主,油气水分异差。

1.5 流动特征。非常规油气聚集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无自然工业产量、非达西渗流的表现。例如,致密砂岩,通过渗流机理受孔渗条件和含水饱和度控制,存在达西流和非达西流双重渗流机理,广泛存在非达西渗流现象。致密油气具有滞流、非线性流、拟线性流三段式流动机理。

2 非常规油气的开发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油气资源开发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天然气的新时代逐渐凸显,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地位日益重要。李克强总理说,要立足国内,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加强国际合作,在开放格局中维护能源安全,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根据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集层的性质类型以及油气聚集特点等选择不同的工艺技术,分层次进行勘探开发,随着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充分认识和实践,全球范围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都取得了重大的收获。

2.1 页岩气。通俗的解释,页岩气就是一种包裹在岩石中,或是游离于岩层缝隙的特殊形态的天然气。页岩气虽然名字中有个“气”,其实质就是天然气,但存在的形态则不完全是气态。页岩气多以吸附气和水溶气形式存在,这一特殊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开采。随着水平井和压裂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位产量提升,还将进一步压低开采成本。而一口页岩气田,开发寿命一般可达30—50年,长的可达80—100年。而且,页岩气一般不含硫,不仅省去了传统天然气开发高额的脱硫费又环保。

2.2 页岩油。致密储层油就是致密油,其中主要储层空间就是致密砂岩、泥灰岩、白云岩等非常规储层。这些非常规储层具有很多特点,其中包括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这种情况的储层具有无自然产能或产能较低等特点,在开发中多采用水平井压裂技术。致密油具有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在我国的可采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致密油是非常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致密油将会为中国原油产量的增加发挥重要作用。

2.3 煤层气。煤层气是一种烃类气体,主要是指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会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的、具有少部分游离于煤孔隙或者煤层水的一种气体,属于煤的一类伴生资源,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并且获得了世界的青睐,具有洁净、优质的多项优势,矿权、气权之争和对外合作专营权的垄断,多年来困扰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2.4 致密气。致密气的另一个称呼是致密砂岩气,主要是以渗透率进行区分,渗透率小于0.1毫达西的砂岩地层天然气即为致密气,致密气是世界上三大非常规天然气之一,另外两个是页岩气和煤层气,致密气属于砂岩气,与煤层气、页岩气相比,发展致密气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非常规天然气最现实的选择,在砂岩地质的条件下来说我国的勘探开发经验极为丰富,开发技术较为成熟,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非常规性油气资源的开发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开发经验吸收国内外先进开发理念,应用新兴技术,最终实现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完善和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承造,郑民,张永峰,等.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2):129-136.

[2]赵永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2):151-151.

油气微生物勘探论文 篇7

关键词:GIS;油气;勘探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GI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Jiang Zejun

(Geological Logging Second Company of Daqing Drilling Company,Songyuan131400,China)

Abstract:GI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concept and content,based on the power of GIS in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cess to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words:GIS;Oil and gas;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Application

一、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从学科学角度讲,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GIS系统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理论上来说,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GIS进过5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GIS深入到各行各业甚至各家各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

二、GIS是支撑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

在勘探成熟阶段的盆地中,油气勘查工作的规划部署和油气藏的综合预测研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含油气盆地已完成的勘探工作量及资料质量、已发现的油气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区域地质和石油

地质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区域的地表地理环境等,其信息需求涉及到钻井、测井、地震勘探、非地震勘探和试油试采等勘探工作的资料现状,区域地质、构造区划、沉积古地理、油气藏及储量分布、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和生储盖分布等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地理位置、海拔高程、地貌、交通、水文、人文等地表地理状况。在油气勘探的规划部署和预测研究中,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可有效提高油气勘查生产的研究和决策水平,从而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

基于GIS的油气勘探开发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GIS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必要条件、可靠手段;第二,GIS在油气的勘探开发中起到关键的基础作用,为其他技术提供平台支持。

从油气勘探开发的空间特性来看,油气的勘探开发需要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基础平台来组织数据、展示应用。否则勘探开发的组织和管理是空洞的、晦涩的,事实证明GIS确实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

三、GPS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一)GPS的基本功能

GIS一般均具备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属性数据编辑、制图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以及辅助决策等基本功能,它们分别是:

1.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GIS地面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入数据,图形及文本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2.属性数据编辑与分析:由于GIS中各类地物的属性不同,系统须提供用户自定义数据结构的功能,提供修改结构的功能,以及提供拷贝结构、删除结构、合并结构等功能。3.制图功能:GIS是将地面上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出到数据库中并能编制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图件。4.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地理对象通过数据采集与编辑后,形成庞大的地理数据集。对此需要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5.辅助决策功能:GIS为用户提供决策服务,典型的为战争、应急处理(救灾、救护)、城市规划、市场分析等,它有灵活的可变化的获取信息和方案、策略比较选择的功能。

(二)GIS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油气勘探描述的对象与地理信息密切相关,其中以海量计的数据图形信息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所以GIS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GIS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GIS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数据管理、专题制图、油气资源评价、油气勘探开发管理及辅助决策这几个方面。

1.数据管理: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图形数据,利用GIS技术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完整、灵活和易于使用的资料管理和综合的环境。2.专题制图:借助GIS技术,可实现地质信息的分层、分区域管理,实现图件的灵活添加、信息的快速更新及多要素综合成图。3.油气资源评价:GIS软提供了高效、快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工具,实现从宏观评价一区带评价一圈闭评价,直到对油气资源作出更为具体精确的评价,大大提高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可信度。4.油气勘探开发管理与辅助决策:基于G1S开发的油气勘探数据库应用与管理实现业务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对于开发中后期油田进行地质信息综合管理和应用有重要意义。GIS与砂岩盆地综合测井专家系统结合,可帮助地质工作者进行正确决策。

四、结语

上一篇:信息安全价值下一篇:公安工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