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书编纂(共3篇)
志书编纂 篇1
企业志是记述企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它的基本特性是行业性、真实性、权威性、综合性、资料性和连续性, 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严谨、文风朴实, 基本程序是拟订篇目、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编写初稿、组织评议、修改补充、志稿审查、总纂审改。
一、志书的体例
1. 志体。
志体主要由结构、体裁、章法三要素组成。 (1) 结构。志书的结构包括志书的基本框架、结构方式及层次安排。特点是横分门类, 纵述历史。横排的原则是事以类从。 (2) 体裁。志书的体裁主要有述、记、志、传、图、表、录。“述”, 是总揽全局, 反映大势, 提挈纲领, 沟通门类之间联系的“概述”。“记”, 是纵记企业古今的大事、要事、新事的“大事记”。“志”, 是横排纵述各项事物的分志。“传”, 是记述著名人物生平事迹的人物传。“录”, 即附录, 专收不便载入正文而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图、表不单独编章, 穿插在有关编章中, 与文配合。这七种体裁中又以“志”为主。 (3) 章法。志书的章法是“述而不论、寓论于事”, 寓观点于记述之中。要按时序纵述, 记述要素要齐全, 用资料说话。
2. 文体。
志书中述、志、传等所用文体是记述体。要注意不要混用其他文体, 弄清与其它文体的区别。
3. 断限。
志书的上限尽可能追溯到发端, 下限一定要写到规定年限, 有些可作适当下延。
4. 详略。
做到详近略远, 详今略古, 详特略同, 详此略彼, 详人之略, 略人之详。做到详记辐射所及和结果, 略记辐射具体过程;详记事业本身, 略记背景材料;详记本企业特优、先行事物, 略记各企业共有事物;详记事物发展的转折, 略记一般过程的记述。做到只记本企业史实, 不记与本企业无关的通典;只记应用的技术和结果, 不记技术的具体工艺;只记政策、改革的实施和结果, 不录具体政策和改革的条文。
二、资料的收集
1. 资料收集的范围。
收集资料的范围, 包括区域性和时间性两个方面。在区域上, 要求广征博采能反映本企业全貌和特点的资料;在时间上, 要求收集企业志时间断限内的基本资料。
2. 资料存在的形式, 一般分为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碑资料。
三种资料相互印证、补充, 都是修志不可缺少的资料来源, 应尽量加以收集。
3. 收集资料的方法。
(1) 围绕基本篇目制订出比较详细的收集提纲, 按收集提纲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全面展开。在收集资料过程中, 如果发现篇目中没有涉及的重要资料也要收集, 反过来再对原篇目进行检验、修正、完善, 使之更加科学可行。 (2) 合理安排好工作步骤把握好先后顺序。收集方式分编写组几个人分工收集和先培训后发动各单位资料员收集。收集顺序为先普查后细查、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先急后缓。 (3) 博采广收, 宁滥勿缺, 与内容有关的尽可能收录。有几种资料必须选用: (1) 具体确凿的资料, 如有关部门的各种统计数据。 (2) 反映事物本质的资料。 (3) 反映事物规律的资料。 (4) 反映时代特色的资料。 (5) 反映行业特点的资料。 (6) 典型资料。 (7) 恰当的背景资料。总之, 选用资料贵在“精”, 要进行精确的考证和精选。
三、条目的写法
1. 综合性条目。
综合性条目是全节大要概括, 能起到统率、贯通全节, 揭示联系, 反映规律, 引导读者的作用。写法上包括展示全貌、纵述史实、突出特点, 综合对比。综合性条目一定要在全节形成以后, 在充分了解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撰写, 可以有叙有议, 有策有论。
2. 主体性条目。
(1) 依时记述法。依时记述是志书应用最多的最主要的竖写方法。依时记述要避免一年一年的排列资料, 要对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和提炼。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开门见山, 追溯事物源头。 (2) 抓住转折, 突出事物变化。 (3) 抓住现状, 重点展开记述。 (4) 抓住脉络, 展示事物发展的联贯性。 (2) 记事本末法。有的事物的发展比较简单, 划分不出阶段, 可采取记事本末法, 完整记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现状或结果。 (3) 典型排除法。不是很复杂的事物或时限较短的事物, 不必或无法全面系统地记述事物的发端、沿革和现状, 仅选取兴衰起伏的关键年份的典型事例排列记述, 便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4) 综合记述法。综合记述是将断限内各年该事物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 予以概括记述, 同时记下某些年份的新措施、特殊活动或优异成绩等。 (5) 点面结合记述法。对某些事物进行竖写时, 先概括记述事物的综合情况, 然后选取一、两件典型事例作为重点记述。 (6) 逐项记述法。逐项记述是按事物特点选取若干能显示事物本质的项目, 逐项记述, 以反映事物全貌。
3. 典型性条目。
将一些重大成就、新生事物、典型经验、工作方法、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及活动等做为典型性条目。
四、志书的语言
1. 志书的语言特点。要符合大众化要求;要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要具有科学性;要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2. 志书的文风。要提炼最精粹的词语;要平实通顺, 不滥用形容词;要克服资料式堆积记述。
五、志书与其它文体的区别
1. 区别于文艺作品。
志书不能采用任何文学描述手法, 记述的是历史事实和现状以及事物的发展过程, 它以真实为生命, 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虚构和些许的虚假, 也不允许有所谓的“合理想象”, 要求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真实地、客观地记述事物, 对所记载的内容要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
2. 区别于议论文文体。
志书是“述而不论”, 靠史料说话, 寓褒贬于事实之中, 不摆事实、讲道理, 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
3. 区别于公文文体。
公文有13种固定的格式和要求。尤其要注意志书的写作方法与工作总结不同, 志书重在记实。
4. 区别于科学文体。
科学文体多以严谨的逻辑思维讲解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方法, 讲授各类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志书与科学文体都有知识性, 但它的知识性是体现在资料中的。
5. 区别于新闻文体。
新闻一般由导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的, 要干预现实, 指导当前工作。志书既记历史又记现实, 不象新闻只记新近发生的事情, 志书以自己的“三段式”, 记述事物的发端、兴衰、现状。
6. 区别于史体。
史书重在论述, 直接表明著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而志书的记述始终坚持述而不论, 寓观点于事实的记述之中。
六、几种体裁志稿的写法
志书主要有序言, 凡例、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
1. 序言、凡例的撰写。
(1) 序言的撰写。主要撰写最能反映企业修志特点, 提纲挈领的五项内容: (1) 陈述地理大势、历史概貌。 (2) 简述修志历史。 (3) 简介成书经过。 (4) 抒发编写心得。 (5) 提示志书内容, 表述作者意见。 (2) 凡例的制订。凡例一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例”, 即全志的纲领和各个分志编写必须遵守的条例, 如断限、体裁、结构、纵横关系、图表处理及其它全书必须整体划一的重要问题。第二部分是“分例”, 即分门别类地说明各种体裁和各个分志的设立依据, 辑录重点, 记述方法等编纂体例问题, 以统一认识, 统一规范。第三部分是“特例”, 即处理一些特殊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2. 概述的写法。
是对全书大概的记述, 是全志的精华部分可以按事物发展的经过分阶段记述, 写出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和遇见的问题。要能概括大要, 鸟瞰全志, 提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昭示客观规律, 能够引导读者阅读, 使其对全书有一个整体认识。撰写概述易写成记事年表, 摘要和汇编, 对全书的肯定和总结, 过于凌乱。那么, 怎样才能把概述写好呢?要把握一地或者一行业发展的主要脉络, 重点记述和把握这个发展过程。概述的主线就是主要发展之线, 围绕发展来写概述。那么怎样才能抓住发展主线呢?就要作者把握志书资料、行业发展脉络, 用发展串起所做的工作和事情, 让读者能够在概述里看到志书全貌, 体会到志书传达的重要信息和全书脉络。
3. 大事记的编写。
(1) 确定标准和范围。以对企业发展起过重大推动和阻碍作用以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为准。 (2) 采取编年体, 按年、月、日的时序记述, 辅以记事本末体。 (3) 编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一条只记一件事, 写出确切时间, 并记清时、地、人、事、因、经、果。 (2) 要突出企业特点。 (3) 记本企业重要会议和重大决定。 (4) 记有影响的上级领导人和群众活动。
4. 章下无题小序的写作。
用简要的文字记述一章综合性的基本情况, 让读者了解各结构层次所涵盖内容的概况。
5. 人物分志和人物章的编写。
(1) 人物分志收录范围和标准。时间上, 服从断限规定。地域上, 既收录本籍人物又收录长期在本地工作, 对本地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性质上, 正面和负面影响的人物都应收录, 但以正面人物为主。坚持“生不立传”。 (2) 人物分志和人物章的体例。体裁: (1) 人物传。主要记去世人物。 (2) 人物简介。主要记在生的著名人物。 (3) 人物表。主要列不便入各分志的综合性表。 (4) 人物名录。一人一录一段文字。 (3) 人物的排列。按生卒年排列。 (4) 人物传或人物简介要求史料准确、是非分明、个性鲜明, 文字要简洁、生动。
6. 附录。
附录包括奇闻异事、诗文荟萃、考订辨疑、重要文献辑存、文献要目、修志始末。
7. 图片和表格的应用。
(1) 图片的应用。志首集中编排彩照, 正文穿插使用随文照片及其它类型图片。 (2) 表格的应用。表是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多种多样的, 它具有综括、对比的作用。志书中编制适量的表, 既是保证志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增强志书可读性的一种手段。表一般分一览表和统计表两种。
志书编纂 篇2
一、规范用语:
1.建国以来,解放以来等,改为“新中国成立以后”; 2.“截止”一般而言,用“截至”。
3.“西红柿”改为“番茄”;土豆、洋芋改为马铃薯。包谷改为玉米等。
4.“在县委张副书记的亲自过问下,”类似的词语一定要规范。同时,除非必须介绍的人名之外,一般不随便写姓名。
5.用全称。如哈萨克语,不能够用“哈语”;
6.民族姓名要用父名,这一点强调很多,但是,关键的时候老是出问题;
7.法律要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不能用农业法,《农业法》;
8.“同志”一般不用。村里的“三老”全部改为“四老”(2010年以后)。
9.我们、我县、我局、目前、当年、于当年、预计等不规范用语要剔除掉。简史可以用“了”,但是,年鉴和县志之类的问题尽量不用。
10.“两居”工程建设按照“三个集中”原则是哪“三个集中”?1乡镇周边向乡镇集中,2 乡镇向县城集中3 总体向阿魏灌区集中(特载)
11.破折号要与一字线分清。有文件号的要统一用六角括号比如:青政办发﹝2012﹞5号。不能少写,我们的年鉴出现“﹝90﹞36号”。
12.不该用的简称要用全称。如“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
二、注意起止时间。如二轮修志起止时间为1996年至2010年。可以适当上溯,但是,不允许超过这个时间。如果是重大事件,可以单独成文,但不能够写入所写稿件中。
三、避免原则性的错误:
如:第七次党代会上选举产生了青河县第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注意词语的逻辑关系。如“中亚、中东等穆斯林地区‘清真’市场为主。”清真衬衣、清真面粉„„
四、用语严谨。如“2010年3月,公司去文莱参加国际林果业产品展示会,文莱国王通过翻译了解公司的展品并品尝了沙棘茶。几个月后,文莱国王派人辗转通过中国大使馆找到了公司买沙棘茶,听说国王喝了茶之后,心脏病有所好转。”其中,应该介绍一些证据,但是,由于牵涉到个人隐私,不宜写清楚。另外,“听说”之类的词语在志书上一般而言是严禁的。
五、材料逻辑性要注意,要注意对照。如村级防疫员管理,连续两年都有相同的内容。
六、收集的资料一定要全。如照片,要有拍摄者姓名,要坚决堵住不负责任的照片。如标明2010年,照片上的横幅却是2013年。如南疆一个简史,照片上标的1950年,汽车,自行车等都不对。
七、文字简练。如:“【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放进条目之中不妥当。“稳步推进”应该剔除。类似的还有【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效】中的“扎实有效”也可以剔除。八、一定要做到“认真、负责、仔细”。
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学习一下我们的相关文件。特别是《青河县志》(1996~2010)编纂行文规则。确保标点等使用一定要规范。
九、数据一定要统一。
刍议年鉴编纂如何为志书续修服务 篇3
朱佳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年鉴是地方志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既可及时为现实服务, 弥补志书出版周期长的不足, 又能为续修新志积累资料, 培养人才。”由此可见, 编纂地方综合年鉴具有为服务现实提供地情的作用, 也更有为续修志书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 年鉴和志书的关系
2006年5月,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明确指出:“地方志, 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从上述定义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 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在许多方面有相同之处。
1. 年鉴和志书的相同之处
首先, 两者都是资料性文献。中国学者给年鉴另一个定义是:年鉴是汇辑一年度内全面的事实资料, 综述基本情况, 评述重大事件、最新成就, 以及纵横比较、展示趋势的工具书。是一种逐年编纂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可见年鉴是资料性的工具书, 志书是“资料性文献”, 它能提供科学系统的资料, 并能反映一定时间内本行政区域整个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因此, 它们都讲求资料的“真实、系统、准确、可靠”, 要全面地收录自然和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料, 包括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选择有存史价值、信息价值、特色价值并且客观真实的事实为记述对象。它们都具有“海量”的资料, 被喻为“百科全书”。
其次, 两者记述的地域范围相同。年鉴是系统地汇辑一年度某行政区域或某领域的重要事实资料的资料性工具书。志书则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某一段时间某行政区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或者是某领域的重要事实的资料性文献, 是“一方之全史”。因此, 两者都是反映一定地域情况的大型综合性资料书, 是全面反映社会的地情书, 两者都需要记述相同的地域范围内的地情。
最后, 两者记述的内容相同。根据两者的定义, 我们能明确两者记述的内容都是关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除了上述的相同之处以外, 年鉴与志书还有许多相似之处。
2. 年鉴与志书的相似之处
一是在结构形式上。年鉴的总体结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类目 (栏目) 、分目、条目等分类组合, 上统下辖的层次结构关系。志书的总体结构是横排竖写, 纵横结合;横分门类, 囊括全部;科学排列, 层层统辖;突出特色, 不加褒贬。整部志书是从宏观到微观的篇 (卷) 、章、节、目等结构形式, 也是上统下辖的层次结构关系。
二是在在语言风格和体例上。语言风格上, 两者都要求“朴实、简洁、精炼、概括、严谨”, 避免官话、套话和废话, 忌溢美评论, 力求用最简洁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最翔实的信息。在体例方面, 两者基本上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 以记述为主, 秉笔直书, 文风讲究来讲究严谨、朴实、简洁和通俗。
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 年鉴与志书的共同点将会越来越明显, 年鉴是连续出版的年度性志书, 而志书是几十年编修一次, 因此, 年鉴不是孤立存在的, 也不能关起门来编年鉴, 它要立足于地方志, 为新时期志书的续修服务好, 志书的编纂者可以充分利用年鉴, 更好地为志书的编修工作服务。
(二) 年鉴编纂在为志书续修服务存在的问题
年鉴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单元编年体志书, 为志书续修积累提供年度资料, 其在结构形式上和资料方面都应与续修志书相衔接。但在使用年鉴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结构形式上。年鉴篇目结构缺乏稳定性。年鉴的篇目结构主要为三级目, 即栏目 (类目) 、分目、条目, 条目则是记述的实体。志书的篇目结构分为5个层次, 分别为篇、章、节、目、子目, 目和子目是记述的实体。由此得出, 年鉴的栏目 (类目) 和分目相当于志书的篇、章、节。因为年鉴要突出年度的新颖性, 所以条目是会随着当年的重大事件而变化的。而分目的设置又要突出当年的重大业绩, 因此, 分目和条目的设置具有多变性, 这给续修志书提供资料造成了继线或缺项。
二是资料方面。在利用年鉴资料方面, 主要存在年鉴资料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广泛性。年鉴主要由特载、专记、概况、正文 (百科) 、人物、索引等组成, 正文 (百科) 是年鉴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构成, 而单一性条目是按照反映的对象设置, 是一事一条的形式, 记述当年最新最具有特点的事件, 这样只是某个对象“点”上的信息资料, 往往是分散而零碎的资料, 缺乏系统性。又由于年鉴的供稿人是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人员, 提供的资料是本部门、本单位当年具体工作的资料, 缺乏全年、全行业的综合性资料。同时, 年鉴讲求年度性和个性化, 这样会导致不能记述整个事件发展的历程及规律, 致使对事件记述不全, 从而使年鉴资料缺乏完整性。再者, 年鉴由于受体例和时间的限制, 不能深入而广泛地记述跨年度的资料, 所记载的只是本部门、本单位年度内的具体情况, 年鉴资料必然也会缺乏广泛性。
有关学者把年鉴与志书称为地方志工作中的“孪生兄弟”, 这足以证明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 做好年鉴的编纂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志书的续修工作。
(三) 年鉴如何为志书续修服务
第一, 年鉴编纂者要增强为志书续修服务的意识, 在年鉴的编纂过程中, 编纂者一定要懂得年鉴编纂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有为续修志书服务的作用, 是地方志工作的继续和深入, 它能为志书续修积累历年年度性的资料, 这就需要年鉴编纂者要综合考虑年鉴的篇目设计、内容、体例及编写方法上与志书相衔接, 使续修志书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第二, 合理设置年鉴篇目。年鉴从宏观到微观的上统下辖的层次结构要与志书的层次结构相衔接, 努力做到能覆盖志书所需的各个方面, 在年鉴总体篇目设计中, 要确保栏目和分目的稳定性, 不刻意追求个性化;也要注意年鉴内容的长效性和存史性, 在栏目和分目上设置志书相对应的连续性篇目、常规性章节, 做好与志书层次结构上的对接。设好特载和专记类目下的分目。它们是年鉴正文之外有价值的资料, 一般由重要的会议报告、法规文献、专题资料等组成, 是年鉴正文的重要补充。它们可为志书续修保存完整的历史资料。因此, 年鉴的篇目设置直接影响到志书续修所需资料的利用率。
第三, 写好年鉴的条目内容。条目是年鉴的记述实体, 它又分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综合性条目包括概况和综合类记事条目, 它们是记述某部门或某行业年度内的基本情况, 也是志书最需要的素材, 它能全面反映年度内本地区某部门或某行业的基本情况, 有基本要素和统计指标, 语言文字简洁、精炼、概括、严谨。在志书续修过程, 只要选取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的情况归并起来, 就能概括出本地区某部门或某行业的发展脉络和里程, 揭示事件、事物在规定时限内的规律, 体现出事件、事物的起因、变化和结果。因此, 要着重写好综合性条目, 把所取得的成绩和失误, 经验和教训记述好, 确保综合性条目的完整性。单一性条目又称专题性条目, 这是最能体现年鉴的年度性, 并且是数量最多的条目, 这类条目不能只写表面的内容, 还需要写深写精, 挖掘出其内在的本质。单一性条目还包括人物类条目, 这类条目要求年鉴编纂者要写全, 增加人物类条目的数量, 尽量做到把人物资料写全, 把重要的人物资料写深, 不仅有模范人物、新闻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也要有个人的简历等基本情况, 做到为志书提供全面的人物资料。
第四, 提高年鉴资料的广泛性和深度性。年鉴具有积累实用资料的功能, 而且资料十分丰富, 既收录动态性信息资料, 又收录稳定性信息资料。为了保证年鉴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需要拓展年鉴资料的搜集范围, 不仅供稿单位要搜集, 年鉴编辑人员也要搜集。搜集专业性资料、新事件的资料和调查资料等。并且要注意搜集具有长效性和持续性的资料, 加强跨年度事件和年度新生事物的起始、发展及其结果在年鉴中的连续反映, 让读者可以了解整个事件和事物的发展里程, 并理解其发展规律, 增加资料的深度性。
(四) 结语
年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年度性志书, “年鉴之用仍须存于方志之中”。年鉴的编纂不仅能为现实服务, 而且能为续修志书积累资料。因此, 年鉴编纂要树立为续修志书服务的意识, 在年鉴的结构形式、资料方面与志书相衔接, 让续修志书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摘要: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是地方志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年鉴和志书的定义分析了年鉴和志书的关系;论述了年鉴编纂在结构形式和资料方面为志书续修服务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年鉴如何为志书续修服务。
关键词:年鉴,志书,结构形式,资料,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2006;
[2]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M].北京:线装书局, 2006.
[3]柴伟梁.年鉴为续志提供资料有关问题初探[J].北京: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