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精选7篇)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篇1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大多数患者为胆色素结石和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 多发于胆总管下端[1,2]。患者临床症状多样且复杂, 常表现为上腹绞痛、对穿性背痛、高热、寒战、黄疸等[3,4]。随着微创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也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6]。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两种微创方法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和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两种手术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势, 在临床适应证中还存在一定的争议[6,7]。本文为了分析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对本院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现在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研究组男25例, 女35例;年龄20~65岁, 平均 (40.3±6.8) 岁;胆总管直径为5~18 mm;合并有急性胆囊炎8例, 慢性胆囊炎35例, 胰腺炎5例, 有5例患者既往有胆道手术史, 胆囊均切除。对照组男26例, 女34例;年龄21~66岁, 平均 (41.0±6.5) 岁;胆总管直径为6~19 mm;合并有急性胆囊炎7例, 慢性胆囊炎36例, 胰腺炎4例, 有6例患者既往有胆道手术史, 胆囊均切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者, 有严重的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 对其进行全身麻醉, 在肚脐上方进行穿刺, 建立CO2人工气腹, 气腹压力保持在13 mm Hg, 采取常规四孔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使用生物夹夹闭胆囊管, 在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纵向作一个1 cm的切口, 从剑突下Trocar通道插入胆道镜, 进行取石操作, 同时必须保持胆总管下端通畅, 在胆总管放支架, 胆总管一期缝合, 1个月后通过ercp取出支架。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 对其进行全身麻醉, 将内窥镜从患者口腔直接插入到患者的十二指肠位置, 找到十二指肠乳头, 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胰胆管逆行造影, 使用电刀切开乳头, 将胆总管完全暴露, 从内窥镜将取石蓝插入, 取出结石。
1.3 观察标准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排气时间等, 对两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残余结石率、一期手术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费用等分别进行比较, 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操作成功率、残余结石率、一期手术治愈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操作成功率为98.3%, 对照组患者操作成功率为96.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有1例患者因在镜下止血困难, 转为开腹手术, 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结石较大无法取出, 另1例因无法进行插管。研究组患者一期手术治愈率为83.3%, 对照组患者一期手术治愈率为48.3%, 两组患者一期手术治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残余病变主要为残余结石, 残余病变率为10.0%, 对照组患者术后残余病变主要为肝内外的胆结石与未处理的胆囊病变, 残余病变率为46.7%, 两组患者残余病变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患者残余全部经过T管窦道从胆道镜取出, 对照组患者部分患者进行多次手术取石, 部分行腹腔镜切除术。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例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胆漏、2例腹腔残余感染、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8.3%,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出现2例胆漏、1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血、急性胆管炎6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6.7%,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穿刺引流、止血等对症治疗, 并发症均好转。
例 (%)
2.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以往临床治疗通常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随着腹腔镜内镜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了重大的突破, 主要有了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一个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 该手术安全性非常高, 另一个是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该手术主要运用于数量少、直径小的胆总管下段结石和继发性结石[8,9]。两种方法都具有创伤小, 疗效佳的优势, 特别是括约肌切开术能做到体表无瘢痕, 受到多数患者的接受, 也是部分医师推荐的手术方法[10,11]。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般需要胆总管直径大于1.0 cm以上, 若合并胆囊炎结石时, 更能凸显该术的优势, 能同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和胆总管探查术, 共同处理胆囊病变[12,13]。遇到胆管结石直径超过2.5 cm时, 也凸显该术的优势, 因为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对较大的结石无法取出, 患者合并有肝管结石时, 也可以采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术中通过胆道镜进入二级肝管, 使用网篮将结石取出, 当患者结石较多、胆道镜不适合长期操作, 结石不易取净时, 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胆管或十二指肠乳头水肿, 需要留置T管, 再进行T管胆道镜取石[14,15]。
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主要能处理胆总管中下段结石, 尤其是处理壶腹部位的结石, 但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取出困难, 因此需要将Oddi括约肌切开, 对于胆管内镜并无特殊的要求, 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但是由于要切开Oddi括约肌, 就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如出血、胆漏、高淀粉酶血症、十二指肠穿孔等,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远期可能会因为括约肌功能丧失, 导致反复发作胆管炎, 尤其是对于一些括约肌大切开的患者[16,17]。故对于一些胆管下端狭窄、括约肌功能丧失、胆总管直径小于0.8 cm的患者首选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18,19,20]。
通过本文研究得出, 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具有较高的操作成功率, 同时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但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 残余病变率低的优势, 故临床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优先选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采用EST治疗高龄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36例, 男13例, 女23例;年龄70岁~83岁;均排除合并胆囊结石和/或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7例,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19例;单发结石21例, 多发结石15例;就诊原因:反复不同程度腹痛、发热及黄疸24例, 急性胆管炎3例, 仅有上腹部不适6例, 无明显症状, 因其他疾病行B型超声检查时发现3例;合并症:高血压病10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 肺心病、肺部感染6例, 糖尿病5例, 冠心病3例, 肺部感染、胸腔积液1例。
1.2 结果
本组36例高龄老年病人, 3例未能取出结石 (肺部感染、胸腔积液难以耐受1例, 结石较大2例) , 33例经正确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 均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常规准备
术前详细了解病史、体检结果及X线检查结果, 并进行相关检查, 如血、尿淀粉酶、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腹部B型超声, 必要时进行CT检查, 排除出血性疾病、急性胰腺炎等。术前进行碘过敏试验, 前1 d晚上进易消化的软食, 手术当天禁食6 h, 禁水4 h, 术前排大小便。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 地西泮10 mg。
2.1.2 特殊准备
高龄病人术前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术前做心电图检查, 监测血压并记录, 详细了解病情。
2.1.3 心理护理
高龄病人体质弱, 加之对EST取石不了解, 存有恐惧心理。为使病人充分放松心情, 配合手术, 护士术前向病人详细讲解EST取石的原理及优点, 并告知病人术前晚上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必要时可口服地西泮, 使其更好的耐受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及护理
术后嘱病人严格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尿量及心电图的变化, 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和腹痛的部位、性质, 定期检查腹部体征, 注意有无发热等并发症出现;保证睡眠及环境安静, 同时安慰病人, 告知术后不适是暂时的, 如感到不适及时告诉护士, 不必紧张。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2.2 动态监测血淀粉酶
术后严格禁食、水, 术后3 h、12 h、24 h分别检查血淀粉酶, 如血淀粉酶异常, 继续禁食、水并动态监测血淀粉酶, 直至正常。
2.2.3 饮食的护理
向病人解释禁食、禁饮的意义, 让病人严格禁食禁饮至血淀粉酶正常。口渴可含漱或湿润口唇, 并做好口腔护理。血淀粉酶正常后可进少量清淡的流质饮食,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正常, 但忌油腻饮食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
2.2.4 药物应用
术后遵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同时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剂, 如生长抑素等抑制胰腺分泌, 解除胃、胆管、胰管及奥狄括约肌的痉挛。严格无菌操作, 并注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遇有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 配合使用其他药物。
2.2.5 心理护理
安慰、关心体贴病人, 减轻病人紧张及恐惧感, 满足病人的需求, 协助作好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及其他感染。
参考文献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3例;年龄58~82岁, 平均71岁。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3例, 胆囊结石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3例,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2例。病程最长5年, 最短2个月。8例均伴有急性胰腺炎、黄疸。胆总管结石直径:1.5~2.0 c m 1例, 2.1~2.5 c m 5例, 2.6~3.2 c m 2例, 平均2.7 c m。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予以常规检查, 禁食8小时以上, 术前30分钟肌注地西泮10mg (肝、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哌替啶50mg、丁溴东莨菪碱 (解痉灵) 20mg。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取石时因结石较大不易取出、胆总管憩室等原因, 放弃取石, 遂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置入塑料内支架及鼻胆管后结束手术, 送入病房。给予利胆排石中药治疗, 中药拟方:茵陈15g, 大黄15g, 乌梅15g, 枳实10g, 槟榔8g, 木香12g, 金钱草10g, 厚朴10g, 甘草8g, 丹参12g, 每日1剂, 早晚各服1次。同时, 给予抗感染、解痉及对症支持治疗。鼻胆管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0 0 m l加庆大霉素1 6万U冲洗, 每日2次。
2 结果
8例患者均排石成功, 术后每日复查B超, 结果排出结石最快4天, 最迟15天, 无腹痛、恶心、呕吐症状, 黄疸、胰腺炎表现也逐步好转, 无其他并发症。
3讨论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具有经济、快捷、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避免开腹和麻醉等优点[1], 可预防结石复发、狭窄性乳头炎和慢性胰腺炎[2]。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 其在疗效、住院时间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均有优势[3]。冯素平等[4]报道, 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 EST是首选治疗方案。近年来, EST已经成为国内外胆总管残留或复发性结石的首选方法。
胆总管结石的排出, 有赖于胆汁分泌量和胆道流体动力学的改变, 利胆可促使结石排出。临床上EST取石时, 因巨大结石不易取出、胆总管憩室、患者术中不能耐受治疗或结石坚硬等原因致取石不成功, 或EST下碎石网篮碎石不成功偶有碰到, 尤其是老年患者及身体虚弱者, 若强行取石风险较大。为此, 我们放弃直接取石, 给予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改行置入塑料内支架及鼻胆管[5], 这样可保证胆汁引流通畅, 降低胆道压力, 并予以鼻胆管冲洗、排石中药治疗等, 以促进胆道脓性分泌物、结石的排出。
利胆排石中药拟方中茵陈有护肝、利胆作用, 促进胆汁分泌;大黄能增加肠蠕动, 抑制肠内水分吸收, 促进排便, 并有利胆、健胃作用, 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乌梅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消毒的功能, 也可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枳实能破气消积, 化痰散痞;槟榔可驱虫消积, 降气, 行水;木香可健脾消滞, 调节胃肠滞气;金钱草能清利湿热, 通淋, 消肿, 有排石、抗炎作用;厚朴可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 可改善微循环,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改善肝微循环达到护肝的目的。上述诸药合用有明显利胆作用, 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 使胆汁量在短时间内增加2~3倍, 降低胆汁的黏稠度, 从而改善胆管系统流体动力学。
本文结果显示,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中药排石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 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黄建平, 万焕真, 朱海炎, 等.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J].上海医学, 2005, 28 (10) :832-834.
[2]任旭, 朱春兰, 唐秀芬, 等.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 17 (5) :271-272.
[3]贾继虎, 主鹤亭, 刘榜英.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治疗复杂胆囊结石[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5 (14) :1290.
[4]冯素平, 马应杰, 姜海波, 等.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5, 17 (1) :40.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篇4
关键词:混合痔,内括约肌切开,外剥内扎
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 我科对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 在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基础上, 增加肛门内括约肌本分切开术, 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断明确, 并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患者364例, 分为观察组 (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 184例, 其中男104例, 女80例, 年龄18~78岁, 平均39.1岁;病程1~30年, 平均4.7年;混合痔点位 (2.3±1.2) 个。对照组 (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 180例, 其中男103例, 年龄19~75岁, 平均38.5岁;病程1~35年, 平均5.2年;混合痔点位 (2.4±1.3) 个。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混合痔点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及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 [1,2]进行诊断。混合痔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特征, 即在同一方位内痔静脉丛与外痔静脉丛融合为一体, 齿线消失。混合痔可为单个, 也可呈环状。排除标准: (1) 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 (2) 混合痔伴有痢疾或者严重腹泻患者; (3)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4) 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 (5) 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 (6) 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7) 非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 (8) 瘢痕及过敏体质患者。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P<0.05
注:*采用连续性校正χ2值;**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1.3 治疗方案:
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术前予以常规保留灌肠后, 于腰俞穴麻醉 (低位骶管麻醉) 下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予以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 并于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 并反复扩肛, 以肛管顺利通过2~3指为度;对照组行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 术后单纯手法扩肛, 不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亚甲蓝复方制剂封闭切口及结扎组织基底部, 常规刚感染治疗3~5 d, 塔形纱加压包扎24~48 h, 后局部予以苦参汤坐浴后[3], 常规换药。
1.4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创口水肿、出血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 并观察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观察患者术后第1~4天疼痛程度及24 h内最大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 取一条长10 cm的直线, 最左端0点代表无痛, 最右端10 cm处代表疼痛剧烈, 难以忍受。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 在直线上某一点作记号, 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代表疼痛的强度。肛门狭窄诊断标准采用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肛门直肠狭窄诊断标准》。轻度:可排出轻便, 但需努挣或轻压肛周帮助排便, 指珍时食指通过困难;中度:排便困难, 指珍狭窄部有阻力感, 食指不能通过并触痛;重度:排便困难, 常伴假性失禁, 指珍时小指通过困难并触痛。
1.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1) 治愈:临床症状 (便血、脱出或疼痛) 及痔消失, 创口愈合, 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 (便血、脱出或疼痛) 改善, 痔部分消失或明显缩小, 创口愈合;未愈:临床症状 (便血、脱出或疼痛) 未改善, 痔未消失。 (2) 肛门功能评价标准。正常:肛门对肠液、肠气、稀便不能控制, 或污染内裤;肛门完全失禁;肛门对成形大便不能控制。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标示, 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术后第1~4天, 观察组每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24 h内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和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两组术后大出血及肛门直肠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肛缘水肿通过局部坐浴换药及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对照组出现的2例术后肛门直肠狭窄, 于术后1~2个月行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无肛门失禁发生, 见表3。
2.3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情况:
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98.9%, 2例术后发生肛门直肠狭窄, 于术后1~2个月行手术治疗后均治愈。观察组愈合时间为术后16~22 d, 平均19 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术后23~29 d, 平均26 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肛门括约肌有括约肛门的功能, 由于其收缩痉挛而引起术后痉挛性疼痛, 或因手术瘢痕挛缩而致肛门狭窄, 肛门内括约肌持续性痉挛则是肛裂、肛门狭窄和内痔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4]。肛门括约肌部分切开后, 能部分甚至完全解除由于括约肌收缩痉挛而引起的术后疼痛, 使痔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得以尽快恢复, 改善淤血所致的缺氧状态, 使疼痛缓解;并减弱了膀胱及尿道肌反射性收缩, 从而降低了尿潴留的发生。李春雨等的研究也表明, 痔切除术后配合内括约肌切开术能显著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解除括约肌收缩痉挛, 使组织内回流血管及淋巴管通畅, 可以减轻肛缘水肿、渗血、疼痛、残留皮赘和瘢痕性狭窄的发生, 有利于创面早日恢复, 并能改善术后的排便情况, 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无明显影响。
因此, 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基础上, 增加肛门括约肌部分切开, 并适度扩肛, 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减少患者术后肛缘水肿、尿潴留的发生, 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痔临床诊治指南 (2006版)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 9 (5) :461-46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3]徐天舒, 钱海华.针药结合麻醉下手术治疗混合痔40例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 2009, 34 (6) :403-405.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4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89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78例,占47.6%;病程3天~6个月。术前行常规血、尿、便、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淀粉酶检查,所有病例均经腹部B超、CT、胆道核磁水成像确诊。本组病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66例,胆道术后复发性结石102例;164例患者中,118例为单颗结石,34例为2枚结石,12例为3枚或3枚以上结石,最多1例8枚结石。治疗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TJF-100,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PSD10型高频电发生器,电灼器,PL,PH拉或推式电切刀、取石网篮、球囊导管、机械碎石网篮和美国Boston公司产品斑马导引丝及气囊扩张导管。造影剂选用泛影葡胺。
1.2 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6h,检查前给予山莨菪碱10mg,静脉注射,安定lmg肌注。患者取左侧卧位,当内镜插入十二指肠后,采用俯卧位将内镜拉直,先行逆行胆管造影术(ERC)检查,证实胆管内有结石后再行EST术。括约肌切开长度为10~12mm,根据切开刀插入乳头长度分别采用退刀切开法、推进切开法,对壶腹部结石嵌顿者采用乳头开窗法。随后,根据结石形态、大小和数目采取不同方法处理胆总管结石:结石<2cm者单纯用网篮取石及气囊取石;≥2cm者采用碎石后网篮取石。取石后可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其排空情况,或在镜下以能见到胆汁畅通流出即可。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内镜EST取石术成功160例,占97.6%。全过程23~75min,3例经过2次取石。平均住院时间(7±4)天。
2.2 并发症
EST后共发生各种并发症6例,其中,胃肠道出血1例,胰腺炎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经禁食水、胃肠减压、止血、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好转,无肠穿孔、胆道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石症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特别是术后胆道残留或复发性结石更为常见。ERCP是诊断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的日趋成熟加速了治疗性ERCP的开展。1974年Kawai等[1]报道了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EST是在ERCP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镜治疗技术,疗效肯定,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EST后排出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可分为自然排石和器械排石两种。器械排石主要有网篮和气囊取石、网篮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和经口胆道镜(母子镜)碎石等各种方法,各家医院常采用的排石方法和结果不一。
与外科手术相比,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经济、快捷、创伤小、免开腹和麻醉等特点,在疗效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均有优越性[2],但其术后并发症仍需积极预防。经验告诉我们:(1)出血是EST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凝血障碍的存在是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电切时用混合功能键(即电凝切)、速度不要过快,这样可避免大出血的发生。对内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应积极果断地剖腹手术,以免贻误时机危及患者生命。(2)肠穿孔是EST过程中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避免粗暴进镜,尽量少用针式电刀是其主要防范措施。如果术中发现或怀疑肠穿孔,应及时置入鼻胆管或胆管支架引流,以减低胆管内压和胆汁漏到十二指肠后间隙。小的穿孔经上述处理多可愈合。(3)术后胰腺炎为常见并发症,术中应在造影前先进导丝,进行选择性造影,避免药物过多注入胰管引起压力过大,导致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3]。
本组研究显示,EST治疗成功率97.6%,并发症6.1%,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Kawai K,Akasaka Y,Murakami K,et al.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of the ampulla of Vater[J].Gastrointest Endosc,1971;20:148~150
[2] 贾继虎,主鹤亭,刘榜英.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治疗复杂胆囊结石[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4) :1290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1例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中男性18例, 女性13例, 年龄16~60岁, 平均年龄 (37.8±5.9) 岁;患者均伴有肛门部周期性疼痛或不伴出血等症状。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肛裂诊断, 并具有手术指征。
1.3 病例排除标准
排除患者肛门部其他疾病。
1.4 治疗方法
术前8h禁食;术前1d行备皮, 晨起清洁灌肠;患者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 麻醉;清毒肛管及直肠下端, 行进一步检查。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开放式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及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两种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式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 于肛缘3或9点处括约肌间沟外侧5mm处作放射状切口, 显露并分离内括约肌后, 应用蚊式钳挑出内括约肌下缘, 直视下钳上切断内括约肌, 止血、缝合切口;一并清除或结扎外痔、肥大乳头、皮下瘘等, 给予黄芩油纱布填塞、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采用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时, 于胸膝位11点或1点距肛缘1~2cm处作切口, 沿肛内方向进入, 右手食指进入肛管, 指引变钳, 于齿线处穿出, 撑开血管钳, 切开皮肤、部分内括约肌;一并清除或结扎外痔、肥大乳头、皮下瘘等;采用黄芩油纱布填塞、加压包扎。
术后当日禁食, 第2日起半流食, 第3日行给予常规饮食, 排便后给予中药熏洗剂坐浴, 换药至切口愈合;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首次大便前可适当给予石蜡油。
随访观察两组疼痛、感染、出血、肛门控制功能情况,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患者症状消失, 裂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 裂口或创面缩小;未愈:以上改善皆无。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 对患者疼痛、感染、便血、肛门控制功能进行对比发现, 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全部痊愈或好转, 未出现未愈情况, 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未愈, 经对症治疗后获得痊愈, 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肛裂主要是由于肛管缩窄, 扩张功能受限, 引起排便不畅, 如用力过度, 易造成肛管皮肤撕裂、创面反复感染, 形成慢性溃疡症状, 形成局部缺血、括约肌痉挛、加重缺血这一恶性循环。临床治疗肛裂以解除这种恶性循环的方法为目的, 围绕如何解除内括约肌痉挛作为主要方向, 临床多采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切断内括约肌以达到解除痉挛状态, 切除方法有侧位切与后位切两种。后位切除一般适用于慢性肛裂伴多种合并症患者, 留一个手术创面, 同时处理合并症, 但易留锁洞别开, 妨碍肛管的闭合, 术后易造成患者漏气、漏液等问题;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的特点是在肛裂的次侧方位, 以减轻后正中位创伤, 避开乏血管区, 清除原发病灶, 切开括约肌后采用创面两侧结扎的方法, 可清除一侧合并症, 两侧切口结扎达到充分止血, 肛门有效收缩, 达到切口自然形成桥洞状, 引流充分, 减少排便时对创面的摩擦[1,2,3]。
本组研究中, 重点观察开放式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及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优缺点发现, 采用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也优于对照组, 表明此术式可有效解除内括约肌痉挛, 消除病灶, 加快创面愈合,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 采用治疗肛裂手术中采用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 在清除病灶, 消除内括约肌痉挛, 减少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68.
[2]张俊清, 赵路明, 尹丽霞.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双缘结扎治疗Ⅲ期肛裂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 24 (2) :115-117.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篇7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病症,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术式而言, 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1]。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 (LCBDE) 及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是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两种常用微创手术方式[2], 为了进一步探讨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 我院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进行LCBDE和EST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3]。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4例, 女18例;年龄27~65 (47.1±2.9) 岁。对照组中男22例, 女20例;年龄26~63 (46.7±2.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EST治疗: (1) 患者取侧卧位, 咽部麻醉后插镜至十二指肠处, 在内镜视野中定位乳头; (2) 常规行胰胆管造影后, 使用高频电刀进行乳头切开, 切口长度以10~12mm为宜[4]; (3) 结石直径小于切口长度者直接取出, 直径过大者则进行碎石处理后取出; (4) 取石完毕后清洗胆总管, 并确认结石完全清除, 操作时间较长患者置鼻胆管引流。观察组则进行LCBDE手术治疗: (1) 全麻后置入穿刺套管建立气腹, 并于解剖游离胆囊三角后定位胆总管; (2) 利用超声刀切开管壁, 在腹腔镜视野下探查取石; (3) 取石完毕后使用可吸收手术线对胆总管前壁进行常规缝合后, 切除胆囊, 并常规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并进行半年的随访, 统计其结石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 行χ2检验。P<0.0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水平依次为75.23±8.47min、7.52±1.88d和110.39±15.61ml, 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中手术成功患者40例 (95.2%) , 与对照组的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的复发患者3例 (7.1%) ;有2例患者发生反流性胆管炎, 2例出现急性轻型胰腺炎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结石复发;共有4例发生反流性胆管炎, 3例发生急性轻型胰腺炎, 另有3例出现乳头狭窄, 并发症率为23.8%。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LCBDE及EST是微创外科手术的重要革新, 已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过程中得到良好应用。相较于传统开腹术疗法, EST的治疗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进行全身麻醉, 手术过程不涉及腹腔或胆道切开, 患者的术后恢复快。已有多篇文献就LCBDE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EST的治疗成功率为84%~96%, 与LCBDE相差不大;EST的术后复发率11%~17%, 术后并发症率10%~19%, 这两项指标则与LCBDE存在较大差异[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比较结果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研究结果符合已有的文献结论。
分析EST并发症率较高的原因可知:EST术的治疗过程会对患者的Oddi括约肌结构造成破坏, 使患者控制胆汁及胰液排出的机制发生紊乱, 进而导致肠内容物或胰液反流, 引发胆管炎或胰腺炎等并发症。而LCBDE对Oddi括约肌功能无影响, 手术后患者的胆总管仍保持完整, 故LCBDE的远期疗效优于EST。此外, 有研究表明, 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将提高形成胆结石的可能性, 甚至会导致胆管癌[7]。本研究的随访结果中无患者发生胆管癌, 可能是由于随访时间较短所致。因此, 在后期研究中应适当延长随访时间, 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综上所述, LCBDE与EST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均有良好疗效, 但LCBDE的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率均较低, 可作为病例的首选疗法。
参考文献
[1]桑建忠, 宋奇峰, 黄戬, 等.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11) :49-51.
[2]宋新.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2 (6) :1082-1083.
[3]陈烈欢.内镜联合腹腔镜与手术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D].汕头大学, 2009.
[4]郑军, 朱耀明, 胡军, 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与经十二指肠镜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16) :1867-1868.
[5]陈新桂, 黄河, 杨培生, 等.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3, 2 (1) :25-29.
[6]吴跃武.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 2012, 17 (4) :502-503.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推荐阅读:
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11-06
仿真内窥镜09-19
内窥镜教学09-24
胶囊式内窥镜07-18
无线内窥镜系统11-18
内窥镜视频系统07-14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09-14
内窥镜的清洗与消毒09-20
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护理12-20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