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2024-10-23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共12篇)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1

0前言

随着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 人类的需求也在随着改变, 对于建筑也不例外, 人们开始意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建筑方式已经渐渐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环境了, 因此“绿色建筑”又重新被人们提到眼前, 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期望达到人、建筑、自然三者高度的和谐统一, 与此同时能够使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一般而言的绿色, 例如绿化, 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 是指建筑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 绿色建筑的设计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该基于以下几点设计理念:节能能源, 节约资源, 与自然和谐共生, 能营造一个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 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地温适宜, 地下水纯净, 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 要经过检验处理, 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 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 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例如根据自然通风原理,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 充分利用当地的夏季主导风向来设置建筑冷风系统, 降低能耗, 节约资源。还例如在建筑中引入天井等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的空间设计。通过对风能、太阳能等干净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减小建筑对燃料的依赖, 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还能减少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3 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欧洲五国有六个可持续示范建筑, 这些建筑能降低能源消耗, 整合自然能源, 使建筑达到一种零碳排放状态。笔者认为欧洲这几个建筑能作为探讨绿色建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及探讨绿色建筑如何实现高效率与最佳室内气候平衡, 同时保证建筑以动态方式适应周围环境, 并实现碳中和的观察点。例如英国的碳光住宅 (Carbon Light Homes) , 由HTA建筑事务所设计, 他其实是两座住宅, 不过共用了一面墙。他的建造证明了节能高效适用于居住建筑的可能性。他的建筑理念是零碳排放, 利用我们可以达到的手段来为人们建造一个可持续、舒适、健康、节能的生活环境。他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自然通风, 依靠机械加自然通风, 使全年的室内气候都新鲜通畅, 舒适健康。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自然采光, 通过最低5%的日照系数实现最大化的自然采光, 这个指标是可持续发展住宅标准所要求的3倍。他还利用太阳能集热板和空气热泵减少了每个家庭70%的碳排放 (见图1) 。

这座建筑使矿物燃料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夏季, 自然通风能使空气流动从而降低室温, 同时引入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染空气。冬季, 机械通风系统会将补充自然通风的不足, 并且将厨房卫生间的热量引出, 带进居室, 从而升高室温, 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同时节约能源, 使室内拥有一个健康的气候。

这个建筑获得了英国住宅大赛的“建筑技术创新奖”是未来环保住宅的典范之作。

总的来说, 这几座零碳排放示范建筑都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率, 他所使用的能源几乎都是来自可再生资源, 还有附近的集体能源和电网。在不会破坏环境和气候的同时, 他不仅仅没有降低居住者的居住体验, 相反, 他还为居住者提供了更健康、更舒适、更环保的室内居住环境和室内气候。而且他们总是考虑到了建筑周围的环境, 重视资源利用, 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互动。

4 绿色建筑的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

1) 应该走出的误区应该是绿色建筑等于高价和高成本。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一定是钱财堆积出来的产物, 大家不相信采光、采暖、通风设施均是一流, 绿化面积大的建筑会是低成本的。其实不然, 比如像黄土高坡的窑洞, 冬暖夏凉, 是很好的低耗能建筑, 像这种中国传统住宅就是典型的低能耗可持续发展建筑, 却造价低廉。因此, 高价照搬国外绿色建筑建造方法, 一味人工造景, 不懂得因地制宜, 与当地环境和谐共生的这种伪可持续发展建筑不是真正我们所希求的绿色建筑。

2) 绿色建筑不一定是集中于城市中的建筑。其实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局限于城市中, 相反, 农村传统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是广大乡村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建筑, 是我国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开创了如此灿烂的建筑文明, 其中蕴涵着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 包含了对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的最佳利用, 包含了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精髓。

3)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 只能用于新型建筑。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绿色建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研究课题了。具有可持续性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有数据显示, 每年现有建筑中只有1%的老建筑会被重建。在欧洲有50%以上的建筑都是在20世纪50~80年代建造的, 现存的很多建筑都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被不断的修缮和重建, 使其更加现代化, 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例如西班牙马略卡岛温泉水疗酒店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几十年前的旧房子经过翻新改建成为零碳排放建筑的例子, 他是1967年建造的一个小酒店, 通过改建使他成为岛上东部的最具特色的酒店。因为他充分利用了地中海的阳光, 清新的大自然和诗情画意的意境之间的完美结合。

4) 我们缺少一个评定绿色建筑的普遍标准, 不是说绿化面积大就可以成为绿色建筑的。而且中国现有的国情也限制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地少人多的现状使我们不能照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建筑模式, 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拥有独立小栋的住宅。在可见的未来里, 我们大部分是住在公寓式的集合住宅里。除了节约土地资源外, 中国的能源问题还有更重要的是节约能源, 应该集中力气主攻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研究;再就是能源结构问题, 以及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问题。还有深入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 逐渐加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绿色建材的使用率。

5 总结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因地制宜、不破坏环境和谐、与自然融为一体。既是节能环保、健康自然、讲求效率的绿色建筑生产方式, 也是符合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生活与工作方式。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国外有关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 结合我国独特的国情和地理环境, 进行再创造, 并积极探索更经济的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建筑业推广。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应该努力探索使得我国尽快在建筑方面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寻找出符合我国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模式。

参考文献

[1]GB 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吴硕贤.绿色建筑技术要点及推行绿色建筑的建议措施[J].建筑学报, 2011, 60 (9) .

[3]马新淇, 郭锦, 杨天文.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J].陕西建筑, 2011, 28 (7) .

[4]孟扬.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住宅, 2011, 20 (9) .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2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有多大?工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已成功地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智能设计,智能调度,仿真和规划等。人工智能还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和娱乐生活,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终结者》、《黑客帝国》、《人工智能》等电影都有意无意的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如何看待具有智能的机器?会不会有一天机器的智能将超过人的智能?问题的答案也许千差万别,我个人认为上述担心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我们研究人工智能并不是让它取代人类智能,而是让它模拟人类智能,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从万维网到智能网格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空间广阔。我觉得将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等带来更大的影响。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3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医疗;植入式智能监测芯片;定位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04-01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被视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为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物品及物品与络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生产生活信息流的无缝链接,进而达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先锋,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1]成为了最为关注的技术。

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的发展状况

美国的某些医院已经开始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新生儿管理软件系统,利用RFID标签和阅读器,确保新生儿及小儿科病人的安全。通过给新生儿分配的固定在其前臂或脚上的RFID标签,把新生儿的健康记录及出生日期时间和父母姓名输入到系统里,只需要用RFID阅读器读取RFID标签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新生儿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照顾婴儿。此外,标签内还内嵌了感应光线和温度变化的感应器;如果暂时移去标签或婴儿的体温过高,感应器就会感应到温度及光线的变化从而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分布在医院各处的感应器捕捉到信号并将其传送到医生或护士的电脑屏幕上,产生报警。

欧洲移动医疗成像技术在物联网的影响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和病人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来查看医学数字影像资料,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X射线和其他图像等。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帮助了医疗机构及医生改进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患关系,并且环保节能。

(二)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08年,国家发布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C卡应用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医疗行业与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业的联合,推进医疗领域的“一卡通”产品应用,扩大IC卡的医疗服务范围,建立RFID医疗卫生监督及追溯体系,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及发展。2009年5月23日,卫生部首次召开了卫生领域RFID应用大会,在《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中,IC卡和RFID技术被列入卫生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之中。正是因为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及支持,所以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建立了基于IC卡的完善的合作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在山东的某些农村地区通过医疗系统与电信公司合作推出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看病用手机刷二维码付款;中国远程心电监测网络体系“厦门市远程心电监测分中心”在2010年1月17日成立,患者可随时随地检测自己的心电图;浙江省也建立了一个基于MPLS-VPN网络技术,结合数字化医疗,实现了三家省级医院的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盒就诊记录的跨院间的信息共享;基于流媒体技术、远程视频系统及信息挖掘技术的远程医疗系统也在飞速的发展当中[3]。

三、发展展望

现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疗系统大多都是用来对病人或医疗物资的管理、流通和溯源以及医疗终端的缴费系统上。随着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智能医疗系统绝不是这么简单的功能,其发展必将使其应用更加智能化、集成化以及更加普遍化、日常化,并且整个智能系统也必将更加庞大。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必将提高,定期到医院体检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现在人的时间观念比较强很多人都感觉到去医院体检太过费时,而且在体检的过程中也会使人感觉到某些不适。在未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因为基于人体植入式智能监控芯片的个人健康监控系统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在未来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纳米技术的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可以在一块很小的芯片上面集成多个可以检测人体不同理化指标的模块,它不只可以检测人体的体温而且可以检测血液中的各种元素及激素的含量甚至可以检测是不是有癌变的细胞。

如果应用RFID技术读取有太多的局限性,所以智能监控芯片不能使用这种方式进行传输检测数据。智能监控芯片的数据传输是利用基于IPv6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芯片有自主控制的能力,在芯片没有检测到人体异常的时候并不会对外传输数据,一旦芯片检测到人体内的某项理化指标超标或过低时,就会通过芯片带有的无线通信模块跟最近的无线设备(例如:带有wifi的智能手机或PDA、有无线模块的电脑、能够介入互联网的其他wifi热点等)相连接,并将检测的各项数据按照设定的内容以短信、邮件等方式传输给指定的医生或是帮你叫救护车。然后医生可以根据收到的各项检测指标对病人情况做出判断,判定病人是应该去医院就诊还是应该注意饮食或调节生活习惯。

智能检测芯片也不只是能够检测人体的理化数据,还可以扩充功能,通过加入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可以在芯片中加入定位模块,将其植入到小孩子、老人、精神病人或保外就医的犯人等的身上,不但可以检测他们的健康状况而且一旦出现意外状况,可以向有追踪他人位置权限的部门(如:公安局)申请,从而定位到植入芯片的人在什么地方。或者更特殊的情况可以为植入芯片的人设定一个活动范围,一旦定位系统监测到他超出了这个范围,可以向指定的人发出预警信息[4]。

从上面的叙述不难看出,未来的智能医疗系统的中心是围绕人的基于人体植入式智能监控芯片的个人健康监控系统,而这个系统也不仅仅是一个芯片,它是智能芯片,无线通信及多系统融合的一个综合的庞大系统。

四、总结

随着物联网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发展,智能像前面所设想的智能芯片技术终将会被应用。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薛青.智慧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J].信息化博览,2010,5:56-57

[2]物联网周刊(智慧化医疗服务和无线医疗)[EB/OL],2010-08-30

[3]马淼.物联网模式下如何实现智能医疗[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8-11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4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因特网,通信协议

1 引言

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巧妙集成。大量高新技术在此竞相应用,使得高层建筑不再是一个城市“孤岛”,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具有高工作效率的、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环境。

智能建筑主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机电系统、通信系统、办公系统等,通过良好服务和物业管理,进行优化组合,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且高效、舒适、节能、便利的环境,更好地为进驻用户服务。

系统集成是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的核心技术。智能建筑内的各个系统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各个系统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互相交换数据,共同管理大楼。而且,智能建筑的关键特征在于其智能化,智能化的实质是信息、资源和任务的综合共享与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可以这样说,没有系统集成的智能建筑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

所谓系统集成,根据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定义如下:它是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智能建筑进行系统集成的主要目的是信息与资源共享、方便管理与决策、提高服务质量,其根本目的是营建一个安全、健康、高效、便利、节能、环保的建筑空间环境。

通过对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N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大智能化系统进行集成,将建筑智能化系统最终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系统。建立应用于智能建筑的综合人机系统,以实现系统内各类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并在统一操作平台之下进行调度和利用,为进驻的智能建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为了使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技术不断向更高一层的智能建筑系统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把握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方向,应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技术进行研究。

2 以太网及TCP/IP协议已经构成集中智能和系统集成的基础

智能建筑系统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归根结底应该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讨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发展展望时,不能脱离计算机网络及其系统集成的发展与展望。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TCP/IP协议也得到了广泛应用。TCP/IP为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译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也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均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为止。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了一个地址。由于TCP/IP协议的开放性,它可以把现行的各种局域网互联,并统一地址规则、IP地址、域名的唯一性与高层协议标准化等,目前,TCP/IP协议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日益完善、普及和发展,人们已开始着手将其应用于构建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即企业内网(Intranet)中。它是一个使用与因特网同样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常建立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内部,为其成员提供信息共享和交流等服务,例如万维网、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可以说Intranet是Internet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它的核心技术是基于Web的计算技术。Intranet的基本思想是:在内部网络上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利用Internet的Web模型作为标准信息平台,同时建立防火墙把内部网和Internet分开。当然,Intranet并非一定要和Internet连接在一起,它完全可以自成一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一般来说,企业内网均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利用企业内网,企业对内可以提供一个灵活、高效、宽松、可靠的办公环境,便于企业内部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对外可以提供企业内网的一切商务活动,并开展以下一些基于标准的服务:文件共享、信息浏览、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管理等,进而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近年来,网络通信已从10Mbps(Mbps=Mbit/s即兆比特每秒,是Million bits per second的缩写,传输速率是指设备的数据交换能力,也叫“带宽”,单位是Mbps、100Mbps)发展到现在的1000Mbps。对于构成每一座智能建筑的因特网,全部采用TCP/IP协议的千兆位以太网已成为可能。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促使以太网从管理层、控制层向现场层延伸。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在建筑自动化领域中也可能出现以太网一网到底,因特网与控制网融为一体的局面。

3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将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主要模式

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使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模式从大型机集中计算模式过渡到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由于浏览器的创立和发展,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模式开始向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转变。

3.1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的初始阶段,通常采用大型计算机作为主机,众多的终端用户共享大型机的CPU资源和数据存储功能,这种模式称为“集中计算模式”或“分时共享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是主机负担太重、设备昂贵,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过分依赖于主机,系统功能扩展困难。随着个人计算机(PC)的普及和发展,客户机/服务器(C/S)计算模式逐步取代了集中计算模式。在C/S计算模式下,一个或多个的客户机与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相连,组成一个“分布计算机系统”。在该计算模式下,其应用可以分为前端的客户机部分和后端的服务器部分。客户端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收集用户信息,还可以请求服务器完成大型计算机的应用,然后把服务器返回的结果提交给用户,因此,计算机模式优化了计算机网络的利用率。

3.2 中间件技术与产品将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桥梁

相对于传统的以大型计算机为中心的集中计算模式而言,C/S计算模式确实具有人所共知的优点。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C/S计算模式并没有导致大量的应用,其主要原因如下: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开发工具;应用于C/S计算模式的操作系统复杂多样;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数据分散处理带来的不一致性等。

这些问题实际上与用户的业务没有多大关系,但又必须很好地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清除妨碍C/S计算模式大量推广应用的障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应用软件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抽象,在操作系统之上形成一个“可复用的部分”,该部分构成一个加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中间件,它可以供应用软件重复使用。

通常所说的中间件技术,最基本的有通用网关接口(CGI)或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两种。API能够直接访问或调用外部程序来访问数据库,可以提供与数据库相关的超文本标记语言页面,或执行用户查询,同时将查询结果格式化成THML页面,并通过web服务器返给用户浏览器。GCI允许web服务器运行外部应用程序,并通过外部程序来访问数据库资源,以产生HTML文档,同时返回浏览器。CGI向用户提供一种与数据相连的简单方法。

中间件已成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桥梁,大大地提高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

3.3 OPC技术及ODBC技术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开辟了新途径

网络互连的硬件设备已实现了标准化和商品化,所以在思考系统集成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软件集成问题,即如何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达到互操作的目的。随着智能建筑的功能需求不断增长,使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种类不断扩大,它们可能采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和不同的通信协议。在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时,为了理想解决不同系统之间互联和互操作问题,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手段:采用统一通信协议,实现系统的集成;采用协议转换,实现系统的集成;采用OPC技术,实现系统的集成;采用ODBC技术,实现系统的集成。

3.3.1 采用统一通信协议,实现系统的集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属于多学科范畴,它涵盖了信息系统、自动控制和现代通信等领域。在通信协议方面,由于长时间没有建立统一的、国际性的标准通信协议,这种局面严重阻碍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及向深层次推广应用。1995年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推出了楼宇自动控制领域的第一个开放式标准通信协议———BACnet。由于BACnet的诞生,为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开创了十分有利的局面。

3.3.2 采用协议转换,实现系统的集成

具有不同协议的网络互连,可以采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器通常分为专用的协议转换器和标准的协议转换器。专用协议转换器是指在两种协议之间采用专用的转换器进行协议转换,如果系统要连接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则需要多个符合协议连接的转换器,其缺点是很明显的。标准协议转换器可连接到局域网上的任何站点,只需要使用简单的会话/传送协议,而所有协议转换器之间的通信,只使用同样的传送层协议和IP,就解决了互联网的匹配问题。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协议转换器技术将逐步被OPC技术和ODBC技术所替代。

3.3.3 采用OPC技术,实现系统的集成

对象连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简称OLE技术。OLE不仅是桌面应用程序集成,而且还定义和实现了一种允许应用程序作为软件“对象”(数据集合和操作数据的函数)彼此进行“连接”的机制,这种连接机制和协议称为组件对象模型(COM)。

OLE是用于应用程序之间数据交换及通信的协议,它允许应用程序链接到其他软件对象中。用于过程控制的OLE,称为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即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和嵌入。OPC重点用来解决应用软件与过程控制设备之间数据读取和写入的标准化及数据传输问题,它提供信息管理域应用软件与实时控制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当设备通过OPC互联时,图形化应用软件、趋势分析应用软件、报警应用软件等均应基于OPC标准。在统一的OPC环境下,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读取现场设备的数据,而不需要一个一个地编址专用的接口程序,各现场设备也可以直接与不同应用之间互联。

OPC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使设备的软件标准化,使不同网络平台、不同通信协议、不同厂家的产品实现互连和互操作。OPC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应用,为智能建筑系统在实时控制域和信息管理域之前实现集成创造了良好的软件环境。

3.3.4 采用ODBC技术,实现系统的集成

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是开放服务结构(WOSA,Windows Open Services Architecture)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并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些API利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对SQL语言的支持,用户可以直接将SQL语句送给ODBC。开放数据库互连(ODBC)是数据库访问接口的标准。开放数据库互连定义了访问数据库API的一个规范,这些API独立于不同厂商的DBMS,也独立于具体的编程语言(但是Microsoft的ODBC文档是用C语言描述的,许多实际的ODBC驱动程序也是用C语言编写的)。ODBC规范后来被X/OPEN和ISO/IEC采纳,作为SQL标准的一部分。该技术标准已被世界上大多数的数据库厂商所接受。ODBC适应于各种数据库,与ODBC兼容的应用软件,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可查询和修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和不同格式的文件。因此,ODBC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向个人计算机、小型机、大型机数据库中存取数据的方法。系统开发者利用ODBC可开发出对于多个异种数据库进行并行访问的应用程序。现在,ODBC已成为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数据库的API标准。对于任何支持ODBC技术规范的数据库,无论其类型如何,均能进行信息交换。显然,采用ODBC及其他开放式数据库技术实现系统集成,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集成的重要方式。由于目前OPC技术比ODBC技术表现得更为成熟,产品也更多,所以如果将这两种技术进行融合与补偿,将会加快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要想使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高度集成化,系统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机电设备单机及子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等。当系统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高度集成。近年来,由于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及千兆位以太网的成功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具备了计算机网络化条件。由于单片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使各种机电设备(或子系统)的智能化越来越高,这为其参与系统集成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系统的管理层与系统的控制层之间实现集成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OPC技术与ODBC技术的推广应用,这种集成将会逐步达到所谓的“无缝集成”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再英,韩养社,高虎贤.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曹晴峰.电气学科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篇5

6.5%.2008年国家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筑与住宅已经成为与石化、电子、汽车并列的居民主要消费需求领域,很多居民家庭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配套到配套完善,房地产与建筑业也因此发展兴旺。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30多年来基本上保持40%到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政府投资。我国建筑业近三十年来,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发展到近日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得发展成就。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产业新高,近年来每年的市场规模均达数万亿之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2010年美国ENR评选的全球225强建筑承包商,中国企业首次荣登榜首,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分列第一和第二。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当前,国内各类型的大型高难度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工程企业还成功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诸如奥运工程、大型国际机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海底隧道等。可以自豪地讲,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发展强劲。对外工程承包与国内建筑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增长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拓展的领域更广,承包的市场规模更大,承包工程的层次更高,承包的方式更加的国际化。中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十亿美元和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市场领域从东南亚和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美国渗透。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每个五年计划也是递增的。截至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7.6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2.2万亿,注册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有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4000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2009年的6.6%,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性作用。

市场热点

十二五时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和建筑业来讲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而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是后危机时期,准确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这些大型的热点建设项目后,我国建筑市场将由点向面展开:各类级别的开发区(经济区)增加或扩大;城镇建设量加大;高铁路网建设密集;地铁市政建设持续升温。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建设大舞台。2009年以来,获批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域规划频频出台,国家审批区域发展规划数量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国家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改革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中部崛起规划、横琴发展区、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潘阳湖生态经济区、图们江区域而开发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等,数量几乎是前4年的总和。从地区来看,沿海地区继续占优势,同时兼顾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了“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板块,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重庆的两江新区,东、中、西三路同步协调发展同时带动一大批建设项目上马。众多区域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将会迎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电网以及城市市政等新一轮投资建设的热潮,每一地区的战略布局与投资都将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未来五年,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公路网、铁路网、机场、港口的建设将成为热点中的热点。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地区规划建设城际客运专线系统,有条件的大城市适度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将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积极推进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高速公路通道。郑州、武汉等将建设成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

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政府将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要采取促开工、促上市措施,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要适当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间题。各地要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建、政府购置等方式增加廉租房及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要加快建设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继续推进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从2009年开始,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区争取3年时间基本完成,特别应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总结住宅类建筑市场潜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城市化;第二个方面是城镇居民改善住房

条件的需求;第三个方面是投资需求。在我国目前投资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风险较低的房地产投资是不可避免的。

高铁建设市场空间巨大。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km,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2008年,国务院根据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规划作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建设铁路客运专线1.6万km以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包括“四纵”、“四横”以及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地区的城际铁路。未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区域化、城际间高速铁路全面启动,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首位,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铁有l万多公里。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km以上,其中新建铁路将达到1.3万km.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周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到 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 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km以上,如果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km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 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铁路快速客运网络的建设提速预示着我国正快步进入高速铁路时代,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将是我国未来投资的重点。未来五年高速铁路的投资将达9000亿元以上,年均投资额将超过3000亿元,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将为建筑施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势头强劲。轨道交通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但建成后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活、优势明显,是世界大都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加入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列,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未来几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仍将处于大规模、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大建设时期。截至2009年底,共有25个城市获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审批生,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拥有1700km,共60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近40个城市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2010至2015年总投资将达1万亿元。

农村也将变成建设的主战场。城镇化建设将成为建筑市场新亮点。根据中央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国家将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统筹城乡的力度作为未来农村发展的新战略,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城乡统筹工作的重点和抓手。国家财政将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电、路、气、房)建设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将是城镇建设的重点。国家推行建材下乡政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将是城镇化的重点。国务院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培育城市群增长极,壮大县城和中心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国家规划到201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8%以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带来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需求,将为建筑业开拓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为中小型房建和市政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发展要点

“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问题之一:建设的标准化和建筑品质的提升。过去因为经济实力的关系,我国的建设规模大但品质低。今后,建筑行业的规划水平、设计水平、材料水平都要有所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建筑中使用的水泥钢筋在强度和标号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积极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建筑品质。重点问题之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要严格约束政府行为;完善交易机制,保证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打破省市地域和公路、铁路、民航、港口、水利、房建不同子行业的市场分割垄断,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重点问题之三:产业结构调整。其一: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结构。未来随着我们对建筑质量需求的提高,建筑功能要求的增多以及不同区域对建筑的不同要求,建筑业必须要适应区域性和多样性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其二,发展工程总承包,形成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向多产业、综合承包,建筑开发一体化、资本实业运营一体化的高端运营方向发展。改变建筑业大小企业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发展的格局,要建设工程承包的立交桥,要形成一个有高有低、有总包有分包的立体的结构。其三:发展中小型建筑业企业。要改变高资质企业承包低素质企业干活,层层分包成本和利润层层扒皮的现状,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因为采用总分包增加成本,而是要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也应当与高技术相连接,同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空间,同样可以承载高新技术。另外,要积极促进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间的整合和融合。重点问题之四: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重点问题之五:推动行业建造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建造工业化的问题提了很多年,未来通过世构技术、预制拼装在房地产、地铁、市政领域的推广积极推进建筑业工业化。重点问题之六:开拓国际市场。可以预计我国未来的建筑市场稳定繁荣,但是建筑业的增速并不乐观,绝对规模在增长,但还要保持当前的增速会有些困堆。所以建筑业要拓展新兴市场空间。重点问题之七: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建筑业在人才方面面临大瓶颈:不仅是高端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紧缺,而且普通农民工也短缺。现在的建筑业人才全面告急。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当前建筑工人这种低收入、长时间大体力劳动、体制外没有福利的状态是难以

维持下去的。学习欧美,建筑工人的职业化应当是行业的趋势和潮流。

方式转变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市场机制和环境的建设状况、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国家和企业发展实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从国家层面来讲,是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升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刨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落实到建筑业,主要任务可以具体化为:提升建筑产品品质,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建筑行业效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简括为“提品质,融科技,增效益,减排放,拓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充足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建筑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坚持不懈地关注国内外建设形势,研究建设产品需求结构、地域结构,发现并主动迎合新的市场需求,抓住市机遇,刨新自己出业务内容和模式,才能拥有市场,任务充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拓展市场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总结企业市场拓展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前瞻性拓展。即认识和确定未来需求旺盛的市场尽早介入,进行项目跟踪、技术储备、市场准入资格获取,业绩积累、内部外部资源整合等,以尽早形成生产能力,获取市场份额。二是综合性拓展:在市场存在需求,企业有能力的情况下,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扩大承包范围或者延伸产业链,由单一业务向多项业务,由一个点向多个点,向一个面或者一个链,甚至点、面、链结合的拓展。三是跨地域拓展。扩大企业活动地域是拓展市场空间的有效手段。有条件的企业应当打破只在“家门口”活动的传统经营模式,适应不同地域建筑市场此消彼长的不平衡发展规律,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经营优势。四是跨领域拓展。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现相关的市场需求和盈利机会,进行相关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发展设计——制造——装配的新型设计建造模式,参与金融、物流、信息、生物、文化等产业发展。四是创新性拓展。发现潜在市场需求,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形成新的服务产品。如发展融资建设类业务、勘察设计企、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承接多种形式的项目管理业务,或者代理业主进行相关的专业咨询和管理工作等。五是品牌拓展。各种类型、专业的大、中、小企业,依靠优秀的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建设和维护好企业品牌,依靠品牌经营和开拓市场。

与资本联姻,提升产业活动平台。传统建筑业一旦与资本结合,整个产业的活动平台就能能显著提升。设计建造与资本结合,就意味着由被动承包走向主动开发,由承包商向开发建设商甚至业主身份转变,就能够部分或者完全享有建筑物的自身升值和经营增值,可以有效改变建筑业附加值低,盈利水平低,市场地位低的状态。建筑业与资本结合,还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承揽到更大规模和更高盈利水平的工程。建筑业已经摆脱了政策限制,可以通过上市,与资本拥有方建立战咯合作关系、联营等方式解决与资本结合的问题。建筑业与资本结合,还利于进行技术研发和积累,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整体地提升建筑业经营的内涵和层次。另一个提升产业活动平台是延伸产业链、整合建设环节。继续克服传统计划体制在建设工程建造全过程的环节分割,克服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逐步尝试在适合的工程建设项目上,围绕最终产品,以成本、工期、品质为核心,组成更加综合的项目管理机构或专业咨询服务班子,采用设计、施工、采购、运营等环节一体化的建设组织方式,加强不同环节的协调和互动,实现不同环节的相互参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整体优化。

优化管理手段,保障质量,创立品牌。由于建筑产品流动、项目具体、组织弹性,提高管理水平存在较大难度,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和项目管理总体管理水平低。企业和项目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承包商与国际著名承包商存在较大差距的领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建筑企业发展经验表明,先进的企业和项目管理成果可以独立创造价值。针对我国建筑业在企业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和项目管理应当向着如下几个方向努力:一是标准化。总结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凝聚企业管理精华、充分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既具体适用又根据项目特点能够具体化的企业管理手册,成为区别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显著标识。二是规范化。企业管理,业务流程,信息传递,事务处理都有制度、规则,全体人员严格遵守规则,形成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人员的行为规范。三是精细化。在资金、成本、材料、设备、工期、人力调配等方面,对于信息流、物流,从时间、空间上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落实管理职责,任务分配明确,完成任务到位,不留失控环节、领域、死角,是精细管理的主要内涵。四是信息化。在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专业事务管理工作中,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不可能管理的事情变为可能,将复杂变简单,将低效变为高效,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实现管理水平的跃升。五是重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更加重视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用先进文化凝聚人,激励人,用更高尚的经营目标进行企业定位,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未来朐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发展高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与先进的材料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的结合,将现代先进技术成果在建筑产品中整合运用并创新,使建筑业承载更多的技术含量,改善技术落后的面貌,增强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大有潜力和前景的领域,也是未来建筑业竞争力之根本。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以依据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独立或与外部机构联合建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巩构或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6

【关键词】建筑节能;门窗;新技术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已日益受到重视,建筑门窗作为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更应该成为人们节能注意的重点。在建筑维护结构总能耗当中,建筑门窗的能耗占总能耗的49%,门窗作为建筑物的表面维护之一,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因此,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并加以合理使用,是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指标的有效途径。

1.门窗节能的关键性及节能原理

窗户是建筑外围结构的开口部位之一,是建筑的“眼睛”。我国既有建筑为400亿平方米,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而窗户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左右。与围护墙体相比较,窗户是轻质薄壁构件,是建筑保温、隔热、隔声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产生一千瓦小时的冷气消耗的初级能源大约是供暖所需能源的3倍,在相同的环境下,夏季空调制冷温度升高1℃,节约用电0.3度,可见,建筑节能的意义非同小可。人类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一些高耗能门窗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玻璃钢门窗,依据其各自的性能和优势,争奇斗艳,互相渗透,分别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门窗行业的“三足鼎立”之势。事实证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建筑门窗节能工作势在必行。

门窗节能的原理:是尽量减少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通过门窗这个介质进行热量传递。门窗的能耗主要有传导热、空气对流、辐射热,减少热量通过门窗的传递,就需要选用导热系数低的门窗材料;要减少对流热量传递,就要求门窗的密封性能良好;要减少热辐射传递,就要求门窗具有较好的遮阳功能。

2.我国门窗节能的现状

随着建筑业特别是住宅产业的发展,我国建筑门窗行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_早期建筑中大量采用木门窗;20世纪70年代,大量推出应用空腹钢门窗;20世纪80年代开始,铝合金门窗得以生产并大面积使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各种新型节能门窗迅猛发展。据统计,达到各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型门窗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

在2010年前后,塑钢门窗将在中国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门窗市场占有很大比例,同时大中城市中的居民住宅改造、拆换也将占门窗市场很大比例,塑钢门窗将占有优势。届时,在广大的民居窗户中,塑钢门窗、玻璃钢窗将占绝对优势,而在高级公寓、别墅、写字楼、宾馆等高级建筑领域,二产品将呈严重竞争态势。住宅建设规模扩大,建筑设计标准档次拉开,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标准提高,推动了建筑门窗生产规模发展和产品结构的演变,节能环保型门窗已经成为市场时尚。

3.门窗的节能措施

3.1提高窗户的密封性能

门窗的密封性能也是其节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窗间缝的冷风渗透作用产生的热损失占门窗总热损失的1/3~1/2。保证窗户严密性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密封条,密封条需要有好的延伸性、抗老化性、抗拉性和稳固性。

3.2型材质量一定要保证

型材质量指标有外观与颜色、尺寸偏差、单位长度、质量偏差、物理机械性能等。型材成型技术是一个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工艺技术,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型材,必须要有优良的配方,设备和工艺条件控制。

3.3遮阳

炎热的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直接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室内过热或严重增加空调制冷负荷的主要原因,因此遮阳是夏季隔热最有效的措施。遮阳主要有百页窗、卷帘、垂直帘、遮掩篷、遮阳纱幕等。

3.4正确选择玻璃配合方案,选用优质节能玻璃和低辐射玻璃

对于中空玻璃而言,外片玻璃一般采用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遮阳型低辐射玻璃等,内片采用透明玻璃、低辐射玻璃等。这样,外片玻璃吸收或反射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热,而空氣层将外片玻璃的热辐射阻挡在外面而不对室内产生二次辐射和传热。

3.5推动并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建筑节能门窗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法规

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促使门窗生产企业及利研单位开发研制适合各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门窗系列产品,以保证建筑节能标准的顺利实施。

4.新节能窗体展望

4.1塑料门窗

塑料门窗的主要砂粒是未增塑聚氯乙烯树脂(PVC-U),手感独特与一般门窗相比,它在隔声性能、保温性能、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塑料门窗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其导热系数仅是钢的1/360,铝的1/1250,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塑料门窗框料或扇料之间是通过熔融焊接的,窗框、窗扇均是一个整体,横竖料之间不存在缝隙,杜绝了空气通过横料与竖料拼接角部的可能性;在原材料生产能耗方面,单位重量的聚氯乙烯的能耗是钢的1/5,是铝的1/8。在回收重复利用方面,塑料型材的回收能耗也远低于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因此,塑料门窗行业的发展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机遇。

4.2隔热断桥铝合金节能门窗

它是通过增强尼龙隔条将室内外两层铝合金既隔开又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种新的隔热型铝型材,其隔热性能比普通铝合金门窗有较大的提高。这种创新结构设计,兼顾了塑料和铝合金两种材料的优势,同时满足装饰效果和门窗强度及耐老化性能的多种要求。

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的突出优点是强度高、保温隔热性好,刚性好、防火性好,采光面积大,耐大气腐蚀性好,综合性能高,使用寿命长,装饰效果好,使用高档的断桥隔型材铝合金门窗,是高档建筑用窗的首选产品。

4.3玻璃钢门窗

随着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玻璃钢门窗应运而生。

4.3.1轻质高强

玻璃钢型材的密度1.9g/cm3左右,约为铝密度的2/3,比塑钢型材略大,属轻质材料。

4.3.2密封性和水密性较好

在密封性方面,采用胶粘加螺接工艺,同时全部缝隙均采用橡胶条和毛条密封,密封性能好;在水密性方面,由于刚性高,比铝合金窗水密性好的多。

4.3.3隔热保温

玻璃钢型材导热系数低,室温下为:0.3W/(m·K)~0。4W/(m·K),与塑钢窗相当,远远低于铝合金型材,是优良的绝热材料。

4.3.4耐腐蚀、耐老化、防火性好

在耐腐蚀方面, 对酸、碱、盐、大部分有机物、海水以及潮湿都有较好的抵抗力。另外,其为无机难燃材料,在火灾中,遇到明火后可进行缓慢的燃烧,并且在燃烧时释放氯气。

以玻璃钢为型材的门窗被世界公认为“第五代”门窗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附加值,被国际建筑界普遍看好,被称之为21世纪建筑门窗的“绿色产品”,成为我国鼓励生产和重点推广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熊新利,马俊.浅谈建筑节能窗[J].技术与市场,2009,(02).

[2]王艳,张志超.门窗的节能技术与方法[J].门窗,2008,(01).

[3]曹新胜.提高节能门窗的综合性能[J].建设科技,2009,(03).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7

1 电力分配中智能电网的运行行特特征征

智能电网的运行算法不同,,它它的的功功能能会略有不同。以美国的智能电网网为为例例,,美美国的智能电网强调它需有自动纠纠错错的的能能力、以节能环保的方式完成电力力分分配配。。我我国的电力负荷情况差异较大,为了了让让我我国国的电网能够稳定的运行,我国的智智能能电电网网强调稳定输送、合理输送的功能能。。从从智智能能电网的定义和特色来看,它具有以以下下几几个个特征:自动纠错的特征,这是指智智能能电电网网在运行时,如果出现算法故障,,使使电电力力分分配难以继续时,它能自动选择一套套适适合合的的运行方案,继续运作 ;用户参与与的的特特征征,,如果使用传统的电网运行方案,,用用户户不不能能随意选择自己需要的电力,以免使使电电力力分分配产生变动,而如果使用智能电网网运运行行方方式,即使用户自行更改了用电方方案案,,它它依依然能采取一套合理的电力分配方方案案;;抗抗御御各种意外的特征,如果使用普通通的的电电网网,,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等意外时,电网网将将不不能能持续供电,而如果使用智能电网网,,它它能能关关闭存在问题的一部分电网,而其它它的的电电网网能继续运行;具有拓展性的特征征,,如如果果使使用传统的电网,电网需预先做好好规规划划,,电电网的扩展缺少弹性,而如果使用智智能能电电网网分配电力,因为它具有先进的算算法法,,所所以以电网具有高度扩展性;电力计费可可计计算算性性的特征,如果使用传统的电力分分配配模模式式,,有时电力计费会出现问题,而智能能电电网网能能自动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它方便便电电力力企企业计费收费。

2 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模模式式的的影影响

2.1优化电力分配

我国的电力生产主要以火力力、、水水力力等等为主。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重电力力生生产产,,轻轻电力存储,这使电力资源分配不不够够合合理理。。如果使用了智能电网,它可以自动动存存储储一一部分电力,实现电力储备常规化化技技术术。。同同时,我国的电力分配缺少弹性,需电部门需向供电企业说明自己的电力需求,如果智能电网能普及,未来电力需求将能实现弹性化分配,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弹性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电力负荷。

2.2优化电力供给

目前我国的电力供给模式为需电方需向电力企业说明自己的用电需求,然后供电企业根据该供电需求分配电力的供电模式。然而这种供电方式为单向的,即需电方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如果供电企业供电时出现问题,需电方也没有应变的措施。假设使用智能电网分配电力,电网可使用“双向通信”技术与“双向电力传送”技术,它能实现多渠道的供电。如果使用智能电网,它以孤岛运行的模式供电,这种供电模式能把供电和储电技术结合起来,使电力出现盈余时自动存储电力,而供电需求增加时能自动释放储备的电力。

2.3优化电力竞争

目前,我国的电力供给没有出现真正的市场化,如果智能电网的供电方式普及,电力企业将会出现电力市场竞争的现象。而电力竞争会因以下几个因素产生:生产电力的成本,如果电力企业能优化电力分配,将能减少电力生产的成本;电力输出的计算,如果智能电网能优化电力的输出,将能赢得更多的用户;电力稳定性的比较,如果电力企业供电稳定性高,将能得到更多客户。当我国的电力市场真正形成以后,我国的电力生产和输出的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2.4优化电力技术

传统的电网稳定性不够,其电力输出的稳定性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是以新的输出算法为核心分配电力,这种分配方式能够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比如使用智能电网以后,我国电力生产将可使用再生能源机组生产电力、可用新的电力分析算法调配电网的峰谷、能够与周边的电网系统共同合作提供电力、能够使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电力输出等。使用新的技术能给予我国电力市场技术的支持。

3 智能电网在电力市场中发展模式展望

3.1形成多元化的电力市场

智能电网的电力分配,决定电力企业生产的成本和服务的质量。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多元化的电力市场将会形成。实际上先进国家早已经形成多元化的电力市场,它们的电网往往由多家电力企业合作供电,互相支援,以便达到使电网稳定的目的。这将是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的方向。比如我国电网来可形成大电网与微电网并存、电力生产与电力服务企业合作的形式等。电力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可使电力供给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电需求。

3.2形成服务化的电力市场

随着电力市场的形成,人们提出电力市场服务化的需求。比如人们要求电力分配能满足弹性的供电需求等。智能电网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高速发展的城市要求电力输出能够多层次化、电力能源可储备化、供电范围可拓展化。这些要求,都可以使用智能电网的电力分配模式完成。供电企业使用智能电网为人们分配电力时,不仅能够满足市场上电力稳定、电力充足的需求,还可实现电力市场特殊性质的服务。

3.3形成技术化的电力市场

要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电力企业需要加强电力生产和电力输送各个方面的技术。比如要实现智能的电力配送,那么电力输送设备就要使用智能化的电器设备。智能电网还需要使用智能化的软件计算电网阻塞、系统故障分析等。未来,电力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要使用先进的电力技术。这种先进的电力技术将会推动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

3.4形成预测化的电力市场

智能电网有智能分析的功能。比如智能电网能收集电力输送和运行的情况、能调查用户需电的反馈、能实时计算用电的负荷。智能电网采集的各种数据会成为需电分析的依据。如果使用智能电网对这些数据作专业的分析,就能用预测性的目标看待未来电力市场的变化,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服务性的方案,或者优化电力分配技术。

4 总结

智能电网改变了我国电力分配的方式,它能使我国的电力市场呈现一种新的格局,而这种格局能推动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

摘要:能够实时监控电力使用的情况、分自动分析电力使用的数据、能以某种算法自动完成电力分配的电网可称为智能电网。本文分析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模式的影响与展望。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8

1 环境友好型的环保设计

在当今社会, 大量的实践探索使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达成了共识。就设计而言, 无论是产品设计, 还是汽车设计, 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原则。不应仅停留在一个项目的开发阶段, 要兼顾大局, 对整个项目周期予以重视, 最大可能地降低将要开发的产品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消除其不利影响, 并在可回收系统规则内充分思考产品的可回收和再生问题。未来汽车的节能环保设计可从2条主线思考:1能源方面。可以从燃料替代、新型节能和环保技术方面突破, 主要为电动汽车 (包含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 ;2环保材料。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内饰环保材料方面, 鹰革沃特华开发了新产品Natalle, 具有可再生的特性。作为一种合成皮革, 它可再生皮革纤维, 这一举措是积极响应汽车行业重视保护环境和减少废气污染的有力象征。Natalle这种材料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工艺方面, Natalle不使用化学物品, 它的皮革纤维是用水合成的, 如果能被利用在实际生产中, 则可以极大地改变燃油性。

东丽公司曾开发出源自植物性材料的“ECODEAR”纤维, 作为汽车内部装饰部分的材料。这种纤维具有能被土壤分解的特性, 且燃烧热量也相对较低。这项新发明已应用于丰田自2013-05-12发售的“Raum”的部件中, 这对今后减轻环境压力的汽车材料的研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未来, 可适当增加这些材料在车门、内饰等部件的应用, 为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2 高科技智能设计

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人们在科技助力下, 有能力创造科技含量更高的材料, 并使其获得很好的应用。信息交互、媒体娱乐多元化、服务人性化和社交简易化这些新的用户体验模式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智能化汽车设计的好感。用户体验设计的日趋流行, 将会带动整个设计的发展, 并成为主线。

2015年, CES电子科技展会为人们呈现了高科技与汽车的完美结合。各大汽车厂商携手“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的用户体验”等科技精彩亮相, 这为未来汽车设计提供了一个风向标, 整体体现在内饰智能化、体验和数字信息化等趋势。具体而言, 在驾驶方面分为自动和辅助两个方向, 代表品牌有奔驰自动驾驶概念车、奥迪、宝马和福特。信息化互联网移动、人机交互系统部分中较为突出的是现代最新开发的全新互联系统, 其中, 3D手势识别技术非常新颖, 需要进行任何程序, 用手势即可完成, 比如, 用手势操纵导航;车载娱乐系统与智能手机直接关联, 宝马的新一代i Drive系统融入了触摸屏和三维显示屏, 并可以在控制器、触摸板与触摸屏三者之间随时切换, 操作更为便捷。

总而言之, 在科技展会上, 通过电子设备配置高端系统, 使驾驶者更充分地享受科技的乐趣, 驾驶室已成为多元化的车载娱乐场所。这些“智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加入更多的人性化关怀, 使以往人与车的冰冷关系得到了改善。

未来的人机界面将会是冉冉升起的设计界的耀眼明星, 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促使界面设计向简洁、舒适和便捷的方向发展, 从而从视觉和心理上减轻人们的压力。汽车智能化紧跟着科技的脚步, 同时, 汽车的安全指数也得到了保证, 操纵性能趋向简单, 且智能化中包含着经济方面的价值和动力方面的保障。此外, 智能化有助于对电子信息的推动, 使其有更宽广的空间来开拓更多的产业。

3 结束语

未来汽车设计应是在造型美感的基础上, 趋向于环保节能、智能人性化。科技的发展使环保材料的开发和环保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 汽车设计能源趋向新型, 材料更加环保。同时, 智能化也会越来越普及, 汽车提供的服务会使人更加舒心。电子科技的发展促使交互设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这样用户体验也更加宜人, 设计出发点为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使得人们与产品、环境更加融洽。因此, 数字化高科技将会引导汽车设计走向智能的潮流。

摘要:通过分析科学技术、材料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对基于智能和环保的未来汽车设计进行了展望, 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关怀, 以期为环保智能汽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设计,用户体验,绿色能源,Natalle

参考文献

[1]沈慧, 明新国.产品型谱管理技术初探[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8 (2) :72-77.

天津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与展望 篇9

一、天津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

1. 加强政策激励引导。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要求, 2014年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天津市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要求在政府投资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行建筑工业化建造模式。为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市建委为此成立专门工作班子, 协调相关委办局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报经市政府同意, 市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科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和市财政局等七部门于2015年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津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2015-2017年) 实施意见》, 提出了本市建筑产业化三年发展目标, 到2017年, 按照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项目面积占新开工面积达到20%, 同时明确了实施范围和激励政策, 强制要求保障性住房和5万平方米及以上公共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模式建造,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房建设项目中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比例不低于总面积的30%。

2.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一是围绕推进建筑产业化建设要求与规划条件的有效衔接, 制定发布了《关于在天津市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规划条件中提供相关建设指标的通知》, 规范指导区建委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制定发布《天津市装配整体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试行) 》, 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单体建筑的预制装配率认定提供技术依据。三是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部门分工意见》, 明确市建委各职能部门工作任务, 探索研究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设管理新模式, 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四是建立动态跟踪服务机制。要求各区建委建立建筑产业化项目统计台账, 加强动态监管和跟踪服务, 推进各区及功能区开展建筑产业现代代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3. 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结合天津实际, 研究提出了建筑产业现代化配套标准体系, 本着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最基本的规范需求, 先后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天津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 设计技术导则》、《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技术导则》以及《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等地方标准和图集, 完成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和《装配式模块建筑应用技术规程》的编制, 初步建立了装配式建筑从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标准规范体系, 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撑。

4. 积极培育产业化生产基地。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支持天津市住宅集团公司、中建钢构公司、远大 (天津) 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国绿空间模块装备 (天津) 有限公司、开发区福林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资建设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现已形成年产满足6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钢筋混凝土和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钢结构建筑生产线。天津市住宅集团公司作为较早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开发企业,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 已成长为覆盖科研设计、开发经营、新型建材和住宅部品制造、建筑施工、装饰装修、节能与结构检测、物业管理服务等住宅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今年以来, 天津已有多家建筑设计院所与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开发企业建立产业联盟, 协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5. 稳步推进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滨海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率先在木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方面进行了试点项目建设, 目前已建成2个木结构建筑、4个钢结构建筑和一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项目, 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 另有约1.7万平方米木结构住宅、20万平方米钢结构大型公共建筑和空间模块工业厂房正在组织实施。天津市住宅集团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化基地的优势, 重点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上进行试点建设, 先后开展了预制装配率30%、45%、65%和80%项目试点建设, 累计建设预制装配式保障性住房约40万平方米, 形成了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设备设施集成化、建筑与环境和谐、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的“七化”管理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视察装配式保障性住房建设时, 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6.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

定期组织开发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各区建设管理部门进行试点项目现场观摩和推动, 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宣讲宣贯培训会、召开不同层次座谈调研会等形式, 加强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引导, 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和认同度, 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月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9月份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明确要求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并将京津冀列为重点推进地区。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篇10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1]。中国拥有1.8万km海岸线和12万km内河航道,素有“航运大国”的美称。近年来,随着船舶综合监测及操控系统的开发[2,3]、船标岸协同下的交通状态感知与交互[4,5]、长江航道要素实时智能感知与融合技术的研究及综合应用[6,7,8]等科研项目的开展,我国的水路运输智能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船货跟踪、航道信息感知与服务、港口作业管控一体化、水路交通监管信息化和水路运输仿真模拟技术等方面[9]。加快水运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和实施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也已纳入了最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如何从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全局视角,审视智能水运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水路交通智能化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水路交通智能化论坛》主题报告,分析了水路交通智能化的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探讨了智能船舶、信息传输网络关键技术和船联网未来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1 论坛概况

在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于2015年11月3日~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成功召开了“第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年会以“新技术背景下的智能交通创新与提升”为主题,邀请了100余名嘉宾,围绕城市智能交通创新、交通大数据应用、水路交通智能化、道路交通安全、轨道交通信息化等研究热点开展了主题演讲、技术论坛和青年论坛等交流活动。

年会期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水路交通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了“水路交通智能化论坛”,邀请了航海技术、内河航道、港口管理和船舶技术等领域的10位专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共同探讨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水路交通智能化的最新进展,旨在促进水路交通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2 水运智能化论坛报告总结

2.1 极地航海保障技术

位于地球南北两端,长年冰封的极地海域,具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近年来,随着资源消耗速度的与日俱增,人类在北极地区航运、捕鱼、自然资源开发等活动日趋频繁,我国船舶的极地活动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极地航海保障技术成为了政府关注的重点课题。加强极地航海保障技术,是我国服务于世界航运、建设“海洋强国”的一项全新的基础性工作。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承担着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职责。通过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集美大学等科研院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实施了“极地211专项航海保障工程”,为我国船舶提供航标导航、海域测量、无线通信、海图编绘、冰上搜救等航海保障服务。

通过我国第31次南极科考任务,科考人员在极地航标导航、海道测量及绘图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成功研发了适应极地环境要求的超高强度极地双模(无人、有人)智能测量艇;运用多波束声呐、卫星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系统、磁力仪器等扫测设备,完成了极地海域海洋精密测绘、航道探测等科研任务;研制了集成AIS和北斗的极地科考综合导助航数据平台、科考人员便携式应急示位标(AIS-MOB)[10]。

在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下,“极地211专项航海保障工程”成果已逐步显现。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牵头,东海航海保障中心、集美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撰的《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于2014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实现了我国在极地区域航海图书资料的零突破,为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全方位航海保障服务,助力永盛轮 “再航北极、双向通行”。2015年1月,在南极进行了水准基面测量、平面定位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绘制了1∶5 000的大比例尺海图,并发现了一块适合中国科考船锚泊、避风、装卸货物的大型锚地。

2.2 内河航道智能化建设

2.2.1 三峡通航信息化建设

三峡通航业务指长江上起宜昌庙河下至宜昌中水门59km的航运综合管理业务,所辖水域拥有举世瞩目的三峡枢纽及葛洲坝水利枢纽2座世界级大坝,是船舶进出西南地区的咽喉之地,涉及通航调度指挥、船闸、海事、航道、锚地、通信等多方面的专业管理,对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强烈。目前,三峡河段已初步建立一批有特色的通航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形成了以传输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架构和以调度系统、GPS系统、VTS系统为主干的应用系统体系[11]。

三峡通航信息系统建设的应用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

1)船闸通过效率显著提高。通过调度系统与GPS系统、办公门户系统、船闸集控系统等的融合,实现了船舶过闸计划远程申报调度和信息交换共享。

2)安全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船舶监管系统增强了交通事故预防预控能力;通过监管系统与GPS系统、调度系统、CCTV系统的融合,实现了直观、连续的可视化船舶监管。

3)通航管理效能得到提升。优化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大力推进了信息系统管理规则、办法、规程的建立与完善。

4)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通航管理、服务模式的改变,使船舶交通事故发生率、待闸期间的能源消耗显著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2.2 长江航道要素智能感知、融合及其综合应用

长江干线航道自云南水富至长江口,全长2 837.6km,其上、中、下游河道特性和航道条件各不相同,水位、水深、流速等要素变动频繁,航道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航环境复杂。传统的信息采集准确性、实时性、数据传输可靠性较差,人工干预环节多,效率低,缺乏快速有效的航道要素感知、融合与传输技术。

按照长江智能航道体系构架,通过系统研究航道要素感知及传输技术,解决多源多态异构航道要素信息的融合处理,长江航道局制定了感知、融合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研发了航道要素智能感知和快速融合处理系统,实现了长江电子航道图要素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及时更新,依托示范工程开展了数据采集、信息发布和船舶服务等应用[6]。

长江航道要素智能感知与融合技术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长江干线航道沿程水位感知点布设方案,构建了基于一维数模的水位拟合模型。

2)制定了航道地形要素信息快速采集与预处理技术方案,研发了航道地形要素采集与预处理系统。

3)提出了航道表面流场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方案,研发了数据自动化批量处理软件系统。

4)制定了船舶通航的山区河段能见度采集方案,研发了基于摄像机的能见度监测原型系统。

5)设计了基于多波束声纳的船舶吃水检测方法和系统框架,实现了与多波束测深声纳的双向通信,研究了深度数据滤波方法和船舶吃水识别算法。

6)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航道要素感知中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建立了试验平台,并在长江干线下荆江河段试验应用。

7)研究了典型航道要素数据传输特性,实现了不同河段航道数据传输集成。

2.2.3 船舶交通行为可视分析

可视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海量数据关联分析,并实现数据链走向的完整展示。目前,可视化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路交通,如:出租车数据可视分析[13]、城市交通拥堵可视分析[14]、飞机轨迹可视分析[15]等。

目前,国内船舶交通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积极开展内河船舶行为可视化研究,包括可视化系统框架结构、数据采集和处理、船舶行为特征提取和可视化分析,可为绿色、安全和高效的水上运输提供决策支持。

连续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复杂,增加了船舶航行的难度,同时,对水上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压力[16]。通过建立桥区船舶行为可视模型,实现船舶航行四维(经纬度、时间、航速)显示、异常数据识别、行为识别(停泊、转弯、过桥等)和上下水船舶航速分析,可为内河多桥梁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见图1。

2.3 “置”慧航运

宝船网2.0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了一个开发、分享、透明和诚信的环境。目前,已涵盖全球电子海图、全球岸基和卫星AIS传播动态及全球气象等多种类型的数据。通过“云合计划”,宝船网向全社会开放数据接口,可用于水上交通流分析、海上目标及区域预警、大数据分析、航线规划和远距离海事感知等,解决了海量数据共享和分析的难题。

宝船网是一个基础性的平台,其广泛和有效的应用得益于云合计划,所有基础设施已全面云化,减少了第三方应用开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大数据产品(特定船型/货物的运营分析、空间信息库等),提供了万众创新的基础;宝船网 “航运生态”的发展定位,使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分享、拓展更加便捷;基于位置的公共服务,为第三方增值服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18]。

2.4 港口资源管理

2.4.1 智慧港口建设策略

经历转型升级,当今港口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发生深刻变化。其发展更趋理性化,功能不断拓展。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向综合物流中心发展;依托腹地经济向内陆扩展,为海运、陆运、空运及仓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客户提供方便的运输、商业和金融服务,具备了商务中心的功能[19]。

智慧港口(smart port)是行业发展和知识创新相互驱动而催生的一种新理念,其内涵极为丰富,现代信息科技是其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0]。同时,它具备了生态环境和谐化、物流资源集约化、港城融合一体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运营科学化和服务智能化等6大特征。狭义上的智慧港口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基于港口供应链思维,实现物资资源的无缝对接联动,达到信息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现代港口,可称为信息化2.0港口[21]。

2.4.2 “互联网+”港口

作为水运大省,江苏省拥有1 090km海岸线、425km长江航道、691km京杭大运河,沿线港口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经济和地理区位优势。受限于港区分散、岸线利用不合理、传统管理方法效率低下等不利因素,港口资源管理存在改进和优化的空间。基于“互联网+”建立的港口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港口基础设施资源全面管理、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决策制定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见图2。

港口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突破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包括:海量港口资源数据的采集与整合、系统数据更新维护、大数据(GIS)共享平台建设和Web GIS地图服务响应速度等。借助港口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全省港口资源数据的互联互通、各港口运行状态展示(树状目录结构)、公共锚地资源集中调度、重要港口视频监控、港口岸线规划、监管和港口经营监控。

2.5 电力推进技术

绝大部分运输船舶是由大型压燃式发动机推动的,使用燃料油提供动力和供热,其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PM)、硫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很高[22]。与传统的机械推进船舶相比,混合动力系统有着污染小、噪声低、续航能力强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电力推进船舶作为混合动力船舶的先驱,具备了操纵性好、推进装置布置灵活和综合节能显著的优点。区别于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船舶对于功率等级有着更高的要求(100~1 000kW级)。由于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整流、逆变设备)的应用,谐波干扰不可忽视。此外,混合动力船舶负载(螺旋桨)特性受水域环境影响较大。现阶段,混合动力船舶的主要类型可归纳为概念型和实用型两大类。其中,概念型混合动力船舶又包括太阳能/风能、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风能/柴电机组/蓄电池(如Hornblower Hybrid客渡船)等不同形式的混合动力船舶;实用型混合动力船舶多采用电池/柴油(如Long Range 23游艇)混合动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混合动力船舶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远程网络的智能化控制和监管。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动力系统从100kW级向1 000kW级发展,奠定了大功率混合动力船舶的技术基础。

3 水运智能化研究热点

3.1 智能船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3]。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重要。船舶作为水路运输最主要的载体,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以工业4.0为导向,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船舶智能化的感知、分析,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航运效率,成为世界各国研发智能化船舶的强大驱动力,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会思考”的智能船,可连续感知船舶运行与海况环境,降低事故率,保障航运安全,最终实现面向“Sea-海洋,Ship-船舶,System-系统,Smart-智能,Serv-ice-服务”的船舶运营智能服务体系(5S工程)[24];借助嵌入式数字技术,韩国现代重工与埃森哲(Accenture)正合作设计“互联智能船舶”,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决策流程[25];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造船供应商之一的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 PLC)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第一艘无人货船投入使用[26]。

智能船舶具有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是未来船舶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船舶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感知、通信导航、能效控制、航线控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遇险救助和自主航行等技术。现阶段,信息感知、通信导航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技术正在逐步完善并实现应用,而航线规划、安全预警和自主航行等技术处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之中。在后续研发中,需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突破[27]。

1)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提升数据挖掘效率。

2)智能船舶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

3)复杂条件下(如内河航道)智能船舶的自主驾驶研究。

4)智能船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3.2 信息传输网络关键技术

随着水路交通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传输网络技术在船-船,船-岸,船-标-岸信息交互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水路运输通信网络类型繁多、系统不兼容、效率低下等弊端。

围绕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长三角及京杭运河信息传输网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支持IPv6的安全自组织网络体系、基于传输质量的网络融合技术、船舶内部自组织通信、面向容灾的自愈性网络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智能水路运输中“感知本船”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能力的进步提供了支撑。同步实施的《江苏省内河船闸便捷过闸系统(水上ETC)示范项目》,目前已覆盖江苏省内主要的水路运输流域,为船民提供了智能化便捷服务[28]。

针对长江航道要素信息(水位、能见度、航标等)传输特性及不同网络的适应性,长江航道局开展了航道要素传输系统中的综合最优传输方式和传输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深入探讨了3G,AIS,ZigBee等无线网络的传输稳定性和覆盖能力,开发了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信息传输系统测试平台,并实现了典型航道(大埠街-兰家坨数字航道)要素感知信息的实时可靠传输[29]。

加快水运智能化的发展,水运信息传输网络的畅通是基础和前提。针对智能水运系统包含的众多对象,信息传输网络需要高度的统一和全局的规划,其顶层设计意义重大;其次,需要积极推动系统、终端的统一性,提升兼容性和可靠性;最后,需要突破跨区域信息传输、资源共享的瓶颈,实现信息传输网络的通用平台建设[30,31]。

3.3 船联网

在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船联网(connected ships)已成为智能交通行业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船联网具备了技术融合性、要素载体多样性和服务功能集成化的特点。

为促进航运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国内外已相继启动了船联网相关的研究和示范项目。2012年,交通运输部组织苏浙沪两省一市共同实施了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长三角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信息服务应用示范项目,旨在全面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内河智能航运服务中的深化应用,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促进江海联运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通过长三角跨区域航运大数据整合,构建了一个面向服务、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了各类船联网业务系统动静态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32]。

为了保障跨国、跨区域内河航运业整体发展,欧盟总结了以往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经过协同研究以及示范工程应用,提出了构建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RIS系统)[33]。RIS系统建立在较为完善的航运基础设施之上,运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集成应用于传统的内河航运体系,通过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了欧洲内河航运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环保,成为内河航运现代化、信息化的典范。

我国的内河航运信息化正逐步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侧重公共服务转变。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水路交通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总体构架、功能定位、运行管理模式等),仍需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针对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建设[34,35]。

1)研究制定航运信息化标准体系并不断完善。

2)强化行业规范推广并保障实施。

3)推进航运基础设施信息化与区域资源整合。

4)突破网络传输、海量数据分析、系统稳定与安全等关键技术瓶颈。

4 结束语

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篇11

关键词:纳米电子技术;发展;展望

随着我国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电子技术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纳米电子技术的应用价值渐渐的越来越广泛,纳米电子技术可以研制出功能奇特,性能优良的产品,也可以实现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模式。但在我国的电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对纳米电子技术的研发比较浅显,而研发出新的纳米电子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能推动我国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1 纳米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背景

1.1 纳米电子技术的概念 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中,纳米电子技术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也是纳米科学和技术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推动电子实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微电子学的发展方向。纳米电子技术更新技术的方法是研究纳米空间里的电子等微小物质,同时也推动了微电子的发展。而创新集成电路设计及制作的方法对于新兴电子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先进的工程技术结合现代物理学产生了纳米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可以对细微的原子等物质进行随意操作。

1.2 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背景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也加快了电子技术的发展脚步。而在电子技术方面的重大发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使得集成电路的发展逐渐小型化。电子技术的产品大部分都要求成本最低化、体积最小化、稳定性强,这跟纳米电子技术慢慢发展过程中对电子技术的高要求是相驳的,也就直接阻碍了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

2 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况

2.1 纳米材料的运用 纳米硅材料、纳米硅薄膜等都是目前的纳米材料。而纳米硅材料是同类材料中技术优势最大的材料,它不仅技术先进,还将新世纪人类对电子技术的新要求彻底实现了。纳米硅材料的运行时间相比其他同类材料比较短,也相对较精确可信,而且它耗损的能量较低,不会因外界环境而产生影响。因不断的开发研究应用,也使纳米硅材料的成本较低。纳米硅材料在运行过程中反应速度非常快是得益于其分子间距较短,这也降低了耗损,提高了工作效率。纳米硅材料相比其他同类材料,优势非常的多,也是目前所有纳米电子材料中新的突破。若纳米电子材料普及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一定会给人们带来非常多的方便快捷[2]。

2.2 纳米元件的应用 经过超大规模集成元件和集成元件这两个发展历程,纳米元件才得以问世,所以纳米元件集合了集成元件和超大规模集成元件的所有优点。电子元件必须在纳米尺寸的范围内是目前持续扩大的集成规模对电子元件尺寸的新要求,例如尺寸微乎其微的单电子晶体管,它单单一位电子信号里就有一位信息数据,这也打破了高效率的现代电子技术必然会损耗高能量的局面。

2.3 现代医学中纳米电子技术的运用 在现代医学方面运用的纳米技术相比其他领域是最多的。有些细微之处是无法通过普通显微镜查看到的,纳米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研究一些细微部分,纳米传感器的发明运用纳米电子技术而产生的,生化反应各式各样的化学或电化学信息都能用纳米传感器观测到。利用纳米技术研制出可以帮助医学的高科技产品,这些产品为人类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结合生物医学和电子学的新技术就是纳米电子技术,它不仅有无穷的研究潜力,还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生物医学电子学是生物医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在集成化生物医学电子设备和微型化方向的研究中,生物医学电子学还可以有很大的进展。

3 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石墨烯的发展动向 石墨烯是一种不仅非常薄,质地也非常坚硬的纳米材料,相比其他的导体,它在常温下的电子传播速度较快。而石墨烯因自身性质的特点在将来的发展进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构成石墨烯的成分也跟构成其他相似导体的成分不同,它们若是相互碰撞,不会消耗任何能量。因此在纳米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石墨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纳米硅薄膜发展的动向 目前我国硅的发展十分迅速,产量也较大。硅制造了大部分半导体电子器件,纳米硅薄膜的计划方案也在整个技术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兴纳米产品中纳米硅薄膜也是电子元件发展的重要基础。

3.3 纳米生物电子发展的动向 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所有纳米技术的首要重点之一。纳米生物技术的主要观点就是结合纳米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将纳米电子技术领到新的发展空间。利用纳米生物技术的特点在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研制出纳米医用材料,在我国未来的医学领域纳米生物电子技术会因自身的特殊性质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医疗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3.4 忆阻器的发展动向 通过结合电杆元件、电阻器和电容器而产生的电子元件就是忆阻器,同时它也是一种经过纳米元件而产生的纳米电子技术。忆阻器不仅工作的功率较小,不会因外界因素而受到影响,而体积相比其他同类产品也较小。在将来的发展进程中忆阻器会因为自身的优势,更快的代替硅芯片,提供快捷和方便,同时为新时代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作了保障。

4 结语

目前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对人类跨越科学技术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事不宜迟,我们应抓住机会趁热打铁,集中所有最好的力量研究纳米电子的基础和运用,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全人类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好消息,当人们的平常生活中完全渗入了纳米信息技术时,人们的生活现况会因纳米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科学环保生物材料而得到很大的改善,让人们真实的体现纳米时代,为人类的科学大跨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保证了我国的纳米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鹏程.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趋势[J].科技展望,2015(11).

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展望 篇12

关键词:建筑节能,保温节能,节能墙体

引言: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据不完全统计, 城市建筑建造的能耗, 占全国总能耗的13%以上, 墙体材料的生产耗能在12%左右, 且这一数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直至2010年, 我国一次性能源需求达到30亿t标准煤, 这一数字与当年的可供能源相比, 要明显超过可供能源, 所以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 分析建筑节能措施, 保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

墙体单一化是目前我国建筑保温节能墙体发展的基本现状之一, 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在实心粘土砖生产方面, 大概需土量在14亿立方米左右, 这一数值如果换算到田地上, 等于每年毁掉120万亩的耕田。从实际使用效果上看, 实心粘土砖的保温性能比较差, 对采暖的要求比较高, 从侧面提升了采暖用煤量。实心粘土砖和目前世界范围内先进的墙体保温材料相比较, 生产能耗是发达国家是2倍, 甚至更多, 外墙保温材料自身的隔热性能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浪费了能源。但是由于受到生产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影响, 以粘土砖为主的非节能型建筑材料主导格局依然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但是与前些年相比, 国家建设部已经发文, 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及相关产品, 墙体改造工程的不断发展促使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更加关注实心粘土砖产业, 这一情况在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明显[1]。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 加气混凝土计算导热系数仅为传统混凝土砖砌体的30%左右, 所以加气混凝土自身也属于保温性能与节能性能都比较好的施工材料, 充分地利用加气混凝土在该方面的优势, 将加气混凝土和低层建筑承重墙相结合, 可以全面提升墙体保温效果, 提升建筑节能性, 使建筑行业的未来发目标更加复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

2. 内外保温复合墙体

如果墙体的建筑材料比较单一, 通常情况下是难以满足建筑绝热要求的, 所以需要在满足建筑保温节能要求的基本前提之下, 将复合理念融入到墙体建筑中, 打造复合型建筑墙体, 使其成为主流墙体, 提升建筑节能保温性能。复合墙体通常是将砖砌体或者是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墙来施工的, 将绝热材料复合到施工中, 在使用钢材质或者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时, 可以将薄壁材料作为墙体构建材料进行施工。与传统的单一性建筑材料相比, 复合型墙体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效果更好, 可以提升墙体的保温性能, 进而提升建筑物质量。目前比较常见的复合墙体形式包含了内保温复合墙体以及外保温复合墙体这两种复合形式, 且都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3]。

2.1 内保温复合墙体

内保温复合墙体的做法是将绝热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内侧, 简便易行,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目前较为常用的内保温技术有: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增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内墙贴聚苯板抹粉刷石膏及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的做法。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墙体属于国内比较常见的一种内保温复合墙体施工形式, 该墙体主要将阻燃性泡沫聚苯板当成主体保温材料来施工, 该板材的导热系数相对比较低且货源充足, 强度适中, 便于切割, 施工便捷。内保温复合墙体保温结构通常都会采用干作业施工的方式来完成项目施工, 不仅可以加快工程施工速度, 同时还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因为该施工方式对饰面以及保温材料防水性能、耐候性能等多方面的技术指标要求都比较低, 可以通过纸面石膏板以及石膏抹拌砂浆等原材料来满足工程施工需求。内保温材料可以通过楼板隔离, 将施工范围控制在一个层高中, 不需要通过脚手架等高危施工设备, 施工比较便捷[4]。

2.2 外保温复合墙体

外保温复合墙体的施工方式就是将绝热材料通过复合的方式融入到承重墙的外侧部分, 外保温复合墙体与内保温复合墙体相比较, 优势在于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时间, 提升建筑物的经济效益、消除热桥作用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控制墙体受潮、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控制装修过程会对保温层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建筑物实际使用面积。在进行有网体系施工时, 内置聚苯板可以通过双面钢丝网或者是单面钢丝网这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来实现。而无网体系可以先对聚苯板背部进行设计, 提升混凝土粘结力, 将板材的周围地区设计为高低槽的形式, 在安装的过程中秉承相互粘结安装法来提升整体性能, 通过尼龙锚固施工方式对保温板与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 使其与外墙相互结合, 保热隔温层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将保温胶粉料和聚苯颗粒、骨料等材料相互结合构成的, 打成膏状以备使用[5]。

3. 建筑保温节能墙体发展趋势

最近几年, 许多建筑企业都在以墙体改革为主要手段对建筑保温节能墙体进行完善, 使保温节能墙体得到了较多的发展机会,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明显缩小, 但这并不代表差距已经不存在, 所以必须对保温节能墙体研究进行持续的投入, 进一步缩小我国墙体保温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 不能盲目仿照国外先进工作经验及工作结果, 需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入手, 拟定科学化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 促进建筑能耗目标尽快实现。未来应当持续以发展废物利用墙材产品为主要改革导向, 从环境污染程度以及节能保温效果等多方面入手, 寻找最合适的原材料。目前主要需要开发一些较为优质的粉煤灰以及煤矸石材料, 并且近年来国家对大气污染相关产业控制的比较严格, 相关厂家需要积极的去研发非烧结工艺废物二次制品, 将清洁生产法贯彻到实处, 全面控制生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使该行业可以更好的发展。相关部门需要不断的完善产业政策, 全面提升墙体保温产品的生产标准与验收标准。因为产品标准是保证墙体质量的基础环节, 将产品标准作为准入门槛来控制墙体材料质量, 可以起到调整产品结构的作用, 引导产品不断的向正方向发展以及提升相关企业生产责任心的作用[6]。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而建筑行业作为能耗“大户”, 必须要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入手, 全面降低建筑行业能耗。墙体属于围护结构, 不仅是房屋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 同时也和建筑物自身的重量、成本、工程施工工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家新型墙体的发展速度与实际使用结果可以从根本上反应出国家建筑水平及国家整体工业发展水平, 我国的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速度比较快,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必然可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张泽平, 李珠, 董彦莉.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工程力学, 2011, S2:121-128.

[2]张德锦, 田娇, 康光宗, 唐响亮.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分析[J].门窗, 2014, 03:257.

[3]郑鸿.夏热冬冷地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保温与节能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4]樊丽军.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5]张献奇, 陈静, 李静.矿区生态民居建筑保温节能墙体技术及节能材料研究[J].煤炭技术, 2013, 05:110-112.

上一篇:读写结合教学下一篇:摩擦片性能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