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通用12篇)
圆桌会议 篇1
1 圆桌会议扩声系统设计
圆桌会议系统经常采用吸顶扬声器, 其供声模式一般有三种, 即“N”模式、“N-1”模式、“N+1”模式,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N”模式。无论圆桌会议中哪位代表在讲话, 所有吸顶扬声器声音均一致, 此技术的优点是声场比较均匀, 但由于多个声源同时扩声, 声音没有方向感, 不能辨别讲话人的位置, 语言清晰度不高, 且容易产生啸叫。
(2) “N-1”模式。将圆桌会议分成多个扩声区 (如A/B/C/D区) , 当A区有人发言时, 通过技术处理将距离发言者最近A区顶部扬声器自动关闭 (或音量减弱) , 其他扬声器正常扩声, 听觉上B、C、D位置声音明显比A区大, 此类技术主要注重系统的实用性。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起到防止系统产生啸叫, 但声像定位较差, 声音与发言者的声像不一致 (相反) , 感觉不自然且不舒服, 如图1所示。
(3) “N+1”模式。吸顶扬声器布置方法是在房间中央布置一个, 四面分别布置吸顶扬声器多只, 通过技术处理实现对发言人自动进行声像定向跟踪, 始终保持声像与发言人一致, 从听觉上就能辨别出发言人的方位, 使参会者感觉自然、舒适。
2 声像定位跟踪扩声系统工作原理
扩声系统采取不同的声音, 通过不同的扬声器播放, 如远程信号、播放信号由壁装全频主扬声器重放, 起到图像伴音作用;本地会场由多只吸顶扬声器扩声, 通过技术处理和中控智能管理, 实现声像自动跟踪不同座位的发言者, 获得声像一致的会场效果。
吸顶扬声器箱选用同轴扬声器系统, 且覆盖范围越大越好。对图1中的扬声器分别取名:房间中央扬声器称为“定位扬声器”, 四面布置的1#、2#、3#、4#扬声器称为“定像扬声器”。定位扬声器主要决定扩声的音量, 定像扬声器主要决定扩声的声像。
系统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通过数字音频矩阵来控制各扬声器扩声的音量和延时。
首先, 设定会场代表听到75d B左右的声压级, 分别调节各扬声器在1.2m垂直高度处 (与代表耳朵等高处) 的声压级为75d B。
其次, 将“定位扬声器”延时10ms~30ms (根据定位/定像扬声器之间的距离设定) , 让中间的扬声器滞后出声, 先听到某“定像扬声器”发声, 产生声像移动, 感到声音来自“定像扬声器”方向。
再次, 通过会议发言管理系统, 将传声器分为四个区分别推动对应区“定像扬声器”。例如, 当主席发言时, 由“定位扬声器”+“定像扬声器1#”组成扩声声场, 先听到“定像扬声器1#”发音, 滞后20ms才听到“定位扬声器”发音, 与会代表感到声音来自主席方向, 从而实现了发言和扩声来自同一方向的会场效果。
最后, 将以上调试好的会场效果进行工作模式存储, 如工作模式1, 设为主席发言, “定像扬声器1#”+“定位扬声器”扩声, 以此类推共设有4种工作模式, 通过中控系统进行智能管理调用, 实现声像随着传声器的方位而变化, 达到声像一致的会场效果。
会场总音量通过总控调节, 如果会场较大, 为保证声场均匀度, 可以将其他“定像扬声器”延时20ms且降6d B~9d B参与扩声, 进行声场补偿。
如果会议系统是条型桌布置也可仿效圆桌会议系统进行设计, 如图3所示。
声像定位设计要建立在建声条件比较好的基础上, 混响时间较短的会议室容易实现。对于建声条件不好、混响时间较长的会议室, 为了防止传声啸叫, 建议将工作模式设定为“N-1”模式为宜, 但这两种工作模式的技术水平和听音效果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3 声像定位跟踪系统主要设备
根据工作原理, 自行研究开发了专用数字音频矩阵—数字会议处理器DCP1808, 如图4所示。
数字会议处理器DCP1808技术指标如下:
(1) 96k Hz采样频率, 32bit DSP处理器, 24bit A/D及D/A转换。
(2) 8路XLR母座模拟输入, 每路带48V幻象电源/4组立体声光纤输入 (每组数字口传输两路音频信号) 。
(3) 8路插拔式端子模拟输出/4组立体声同轴/光纤/AES输出。
(4) 提供USB接口、Wi-Fi或有线网络接口可连接电脑, 提供RS485控制。
(5) 通过直接旋转面板的不同旋钮可分别控制输入总音量和输出总音量。
(6) 每个输入通道有单独的4级反馈抑制, 每个输入通道有单独的噪声门调节。
(7) 每个输入和输出均有延时和相位控制及哑音设置, 延时最长可达1000ms。
(8) 支持8路摄像头跟随控制。
(9) 每个输出通道可单独选择不同的输入通道或选择输入通道的任意组合。
(10) 输入8段全参量均衡, 输出9段全参量均衡, 1个高通滤波器, 1个低通滤波器。
(11) 每个输入通道可单独设置压缩、扩展, 每个输出通道可单独设置限幅器, 压缩限幅可单独调节。
(12) 单机提供30组设备数据存储, 通过PC软件可进行设备之间的复制;可以通过RS 485接口连接中控来控制通道的主要参数。
(13) 可通过光纤接口级联, 实现输入通道扩展。
4 声像定位跟踪系统指标测试
随着技术的发展, 指标也在不断更新。在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标准》GB/T 28049-2011、《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中, 都增加了“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技术指标。
(1) 会议系统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STIPA≥0.50, 二级STIPA≥0.45。
(2) 会议电视系统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STIPA≥0.60, 二级STIPA≥0.50。
因此我们在系统调试后对STIPA进行了详细测试, 有关数据如图5及表1所示。
(1) 三种工作模式的语言清晰度测试如表2所示。
注:语言清晰度随着扬声器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此系统扬声器距离为3m, 延时应设10ms) 。
(2) N+1模式不同延时的语言清晰度测试如表3所示。
注:随着定位扬声器延时的增加语言清晰度而下降, 所以延时时间应有正确的选择。
(3) 开启不同扬声器的语言清晰度测试, 如表4所示。
注:圆桌会议室中间的定位扬声器对语言清晰度有重大贡献。
(4) 不同声压级下语言清晰度测试, 如表5所示。
注:声压级超过90d B后语言清晰度急剧下降。
5 结束语
圆桌会议的声像定位跟踪系统的“N+1”工作模式比较实用, 也很新颖, 但是要做好此扩声技术, 需具备如下条件, 做好把关工作, 否则会适得其反, 具体措施如下:
(1) 确保会议室建声装修混响时间控制在0.6s左右, 提倡低频不上升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
(2) 会议室内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声染色、房间驻波和声聚焦等缺陷, 声场扩散应均匀。
(3) 音响系统周边设备需要1台高精度的数字反馈抑制器, 可以对每1路MIC声音进行反馈消除, 但接入后应不影响音质。
(4) 具备一定的调试经验和试听能力, 也是能否实现好此技术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现代会议场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越来越期望能拥有原生态的会场环境。
摘要:对于圆桌会议系统经常采用的吸顶扬声器供声方式, 可归纳为“N”模式、“N-1”模式、“N+1”模式。此文分析各模式的优缺点, 同时介绍声像定位跟踪扩声系统工作原理, 利用自行研制的数字会议处理器DCP1808可方便地实现声像定位跟踪的圆桌会议系统, 通过工程案例实测, 性能指标达到语言清晰度高、声像定位准确的效果。
关键词:圆桌会议,语言清晰度,STIPA定位扬声器,定像扬声器,声像定位跟踪
圆桌会议 篇2
这时“八戒爸爸”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猪,它马上就要被宰了去做成烟熏火腿了。它的蜘蛛好友不忍心它死,于是用自己的丝织了四个字‘王牌神猪’。主人比较迷信一看到这几个字就没敢杀它把它当神仙一样供养起来了。蜘蛛用尽了自己的护身丝救了猪一命。自己因此患了一场大病。”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爸爸讲完故事对我说。“我们应该学习蜘蛛那善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应该批评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他杀了猪满足了自己的欲望,那猪的父母朋友该有多伤心啊!”我迫不及待地回答。
“一家之主”妈妈双手叉腰严肃地说:“我们应该多种植绿色蔬菜,这样既可以吃上健康安全食品又可以减少杀戮。”
“说的好!那我们一个星期只吃一次肉,平时多吃蔬菜!哈哈哈!”爸爸摸着光头得意地说。
什么呀?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上当了!要吃6天素菜才能吃一次肉啊!这下我可以减肥了。
我又想:我们在生活里应该爱护小动物,但是也不能不杀猪吧?我在一本书里看过:自然界都有食物链,比如羊吃草,狼吃羊,如果没有狼羊会越来越多草也会越来越少,没草了羊会饿死狼没羊吃了也会饿死。所以生活里处处有‘链子’。要顺其自然,人们养了猪就是杀来吃的啊!
哈哈哈!这次圆桌会议让我深受启发,我要好好想想这篇作文该怎么写。
作者:高浜四(3)班 方雨桐
圆桌会议 篇3
过去的CMO主要把精力放在大卖场上,而现在他们必须运作一系列的市场渠道,以期可以打动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这些渠道从互联网到电视购物,再到电影广告以及店内促销。同时,他们必须向CEO证明他们在市场方面所作的花销是物有所值的,因为CEO要求在各个市场战役中快速获得回报,而且他们有权立刻更换那些他们认为不称职的CMO。根据最新的市场调查显示,CMO的平均任期是23个月。
这也使得CMO们互相之间寻求帮助以期解决问题。许多CMO会参加研讨会以及一些社团组织,例如乔治亚州立大学的“营销圆桌”。这一团体创建于15年前,每年向会员收取6000美元会费,其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了。“因为市场运营和产品定价比以前更为复杂,而且消费者也更加忙碌,使得营销人员更难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从而确定消费人群。”营销学教授Ken Bernhardt这样表示。
文章开头提到的3位CMO和其他47位CMO一起,每人支付5万美元,于去年10月召开了他们的“营销50人”的第一次聚会。他们被这次建立联系网络、交流经验的活动深深吸引,因为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来自于其他国际大公司,包括柯达、可口可乐以及通用电气。创始人之一的Richard Smith说:“每个行业中只有一个代表,因此这是一个非竞争性的组织。通过这个组织,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竞争对手所没有的理念,而且可以试图找出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
组织方还可以帮助CMO们提高协作能力。“为了获得成功,他们必须与公司中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进行合作。”哈佛商学院教授,曾任职于AT&T市场部门的Gail McGovern这样表述。
Andrea Ragnetti先生两年前进飞利浦的时候,公司里并没有CMO这样一个职位,他参加这样一个50人的组织,部分原因是为了与其他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建立客户关系。因为飞利浦产品的多元性,“我们至少同时是这里20个成员的合伙人、供应商、客户或者竞争者。对于其中一些成员来说,我们既是供应商也是竞争对手。”他说,“我现在在这里可以立刻解决发生的一些冲突,建立网络和有用的客户关系。”
同时他也在寻找建立全球品牌的良方,因为他的公司销售从剃须刀到电动牙刷、从工业电源到复合医疗设备和半导体的多种商品。让所有飞利浦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员工都清楚地定义和支持一个全球品牌,这样一个任务是非常复杂的。Andrea Ragnetti说:“我们要让每一个人专注于传递简单技术这样一个任务,但是又要让我们的工程师和博士们每年推出3000项专利,并且要让他们对这些复杂的创新感到骄傲。”
这个会议中的其他人也深谙其中的困难,这些困难与他在飞利浦遇到的困难非常一致,其他部门的执行人员总是认为营销是可以放在账本底线位置的。“当你碰到了全球最优秀的其他40个到50个营销官的时候,发现他们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你就不会感到那么孤立了。”Andrea Ragnetti说,“当你回到公司说柯达或者通用电气正在干着同样事情的时候,就要比你仅仅是说某一个咨询公司给出了这样的战略计划,要有说服力得多。”
Verizon的Judy Verses最初对离开她的工作来参加这样的会议是否有益而产生疑虑。
但在会上,她向一位因为某个营销投资而获得极高收益的CMO咨询,因为她也希望做同样的事。这位CMO告诉她,他是怎样组织一个运动器材的营销战略,接着是怎样通过出版一本书而平衡了投资,同时又将部分广告通过互联网发布。
后来她表示:“我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她正在计划在几个月之后与全部成员碰面之前,可以尽快和本地的其他6位CMO先行见面。
Best Buy的Michael Linton一直担心集体讨论会过于宏观。但他现在表示,其他CMO在营销工具方面的建议给了他很大帮助,他说:“一个公司要知道所有新的营销手法是不可能的,因此听听别人正在干什么,是非常有帮助的。”
圆桌会议 篇4
主持人陈金桥:云计算这个话题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未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各位专家的理解, 对社会公众而言,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移动互联已经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钱岭: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带给大家的是非常便捷的生活, 中国移动的口号是“移动改变生活”, 云计算是我们的重要方向, 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赵方:我是一名高校教师, 移动互联网给我的学生带来创新的机会。传统的互联网主要集中在服务器端, 移动互联网则向终端转移, 给大学生带来外部开发的机会。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的学生今年拿到了三项奖, 一个是微软的创新杯, 另外是英特尔的创新杯, 都和移动互联网有关。四个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可以用半年到一年时间, 利用各种各样的终端开发出非常绚的应用。
文楷:移动互联网每个人永远在线, 还会向行业、企业蔓延。
郭鑫:我觉得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自己熟悉的社区, 可以在接入时看到自己的用户关系, 对这个领域会非常熟悉。它还有自己的个性化服务, 比如好友跟他说什么样的服务比较好, 哪家饭比较好吃。这样的概念会让人觉得不仅仅是一个手机, 而是生活。
郭志斌:云计算最大的价值是共享。为什么说是共享呢?举一个例子, 上海联通营业厅每天7点关店了, 营业厅服务器不需要再使用了。一个公司上门找到上海联通的相关部门, 想租用这些机器做游戏渲染, 分时复用这些资源。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 实现了资源分时复用, 最大的价值在于资源共享。
陆军: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司, 云计算执行起来比较酷。
陈金桥:互联网基本上已经是无处不在的网络, 未来还有无穷大的可能性。现在,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介入做操作系统, 运营商、设备商不敢落后, 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云计算也是狼烟四起, 不同类型的企业也争相进入这一领域。从全国的角度观察, 哪些类型企业比较占优势?设备厂商、软件企业、电信网络运营商还是其他的机构?领先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
赵方:我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是做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的开发门槛非常非常高。不仅包括底层驱动, 还包括整个调度以及体系架构等, 技术非常复杂, 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积累不多。现在的智能手机最大的不同就是操作系统, 各个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特色。i OS让用户有非常强的黏着度, 安卓系统让开发者上手非常容易, 当然Window的操作系统也不是不好。更关键的应该在应用。什么核心能有大剂量的应用?是互联网厂商?移动运营商?可能互联网厂商反而更好些, 因为他的思维是互联网模式的。互联网模式包括交互、随意、开放, 是非常容易接入的。电信网过多强调整个流程的连通性, 在生产链上不能全部拿到, 反而不灵活。我觉得应用还是最关键的,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就是创新, 因为跟传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关注二:怎么看待热火朝天的云端产业
陈金桥:刚才联通专家提到云终端概念, 现在已经有具体产品。云终端的用户体验、网络的连接和支撑能力、云应用都很重要。云端, 端在用户手上;云海, 海在另一端。各个厂商都有机会到海里表现自己。从运营商的角度观察, 目前云端生成原因是什么?怎么去看待?为什么大家把很多精力都放到云端产业上?
钱岭:产业链分工因为云计算的出现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运营商没有办法把所有的用户笼络到移动通信网里。移动互联网上的更多用户会使用一些业务, 从而产生一些运营机会, 但这些机会很多集中在互联网企业手里。一些终端企业, 像苹果、小米也在干这些事。为什么叫云手机?是炒作的概念, 就像安卓、苹果等新的时尚名词有一定冲击力, 所以云手机。云手机的出现是为了运营, 通过手机里植入一些应用, 把用户行为, 特别是上网行为、互动行为等数据抓在一起, 这些东西的黏性大于移动运营商通过语音和短信吸引用户的能力。所以, 运营商也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争做智能管道。但是智能管道并不完全是通讯网, 范围很广泛。云计算平台也是智能管道, 因为它完成了用户应用到后端数据的连接。宏观管道也是管道系统, 运营商也是大有所为。但无论如何协调配合, 最后受益的还是用户。
文楷:从云计算这个角度来讲, 华为是一个聚焦平台, 提供这个平台跟合作方一起服务, 平台从i OS层面通过虚拟化来提供虚拟资源池服务, 为移动互联网提供弹性的资源出租。移动互联网也是资源变化的市场, 我们一方面降低创业门槛, 另外也满足它的动态需要。另外, 我们也提供一些通用的、成熟的计算能力。对于编解码处理、基因计算等,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计算模式。华为平台做的, 应用于不同行业产品的模式, 可以为众多行业服务。同时, 这些能力也可以开放给互联网应用, 毕竟能力开放得多, 互联网应用才能呈现出多样化局面。当然, 存储方面不仅仅提供像上海电信的匿名存储这样的存储产品, 还开放给第三方的互联网应用来使用, 通过面向对象的接口, 聚焦在这种平台上。
郭志斌:我也从个人角度来看, 因为我觉得这个方面已经有很成熟的东西, 尤其是北京公司分管产品的王总, 他更有发言权。为什么大家现在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都在互相渗透?现在的产业, 边界越来越不清晰, 华为这样的设备提供商也在做终端工作, 我们也在做终端、开发应用, 这是相互渗透。为什么要做渗透?其核心就是汇聚用户。大家知道新浪微博是最好的, 因为新浪是最早的, 用户的汇聚决定了强者恒强, 大者越做越大。模糊的产业链环境下, 现在要做的是用户的工作, 运营商为什么要做?电信、联通、移动在管道层面争夺用户, 现在升级到应用层面, 其他的层面也在做用户会聚, 谁掌控了用户谁就掌控了未来。
陈金桥:提一点个性问题, 你们公司创业, 目前感觉到比较得意的是什么?
陆军:后台服务器。我们认为到了用户手上, 他们也不会理解什么叫云终端。我讲一个苹果案例。一些经济学家、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的都在讲苹果, 为什么大家都关注苹果?苹果最关键的是渗透, 粉丝都去排队。安卓也是一个补充, 因为安卓最便宜的才一千多。我们做终端应用的程序, 万事万物包括一些色彩通过一些特定的编码程序可以读取出来。说得简单一点, 大家看到的1号店商品, 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处理。我们公司最大的理想是从用户体验角度, 因为从人类研究生理学的医学专家来说, 一生当中信息70%来自眼睛, 一般人一生中接触的信息多是从眼睛得到。而手机最大的功能, 从运营商角度来说, 以前是听、说, 发挥了嘴巴的功能, 然后眼睛可以看到。但是手机有一个很大的契机, 就是摄像头。摄像头的功能就是拍照片, 看到好朋友分享一下, 通过短信、微博。但是摄像头通过读取万世万物, 可以通过特定的软件把数据分析出来。当用户对同一个图片感兴趣的时候, 就在社交领域发挥了作用, 包括支付领域, 我相信这个功能一定会让年轻人感兴趣。
关注三: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的影响和发展如何
陈金桥:玩酷的主角乔布斯已经去世了, 但是行为还在继续。今天香港排队买i Phone4S的也非常多。云计算主要在企业级市场, 所谓的大众消费市场方面, 还处于概念阶段、培育期。从大的商业化、社会化角度来说, 各位分别评价一下, 今天我们从新技术、新平台、新商业模式的改变来看,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分别打多少分?也许设备厂商、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和一线开发厂商大家角度不同, 大家给一个总体印象。
钱岭:移动互联我觉得打3分。现在才3G, 就这个水平, 2G就是2分, 2.5G就是2.5分。云计算高得多, 可以打到5分以上, 6、7分的水平。因为无法预计未来的新的应用。
赵方:我同意这位先生的说法移动互联网打3分。3G为什么打3分?因为我觉得移动互联网最核心的, 目前状况是互联网往手机上搬, 手机的特色是基于位置服务没有挖掘, 这块还有未来非常大的市场。而云我觉得, 也不能打那么高, 因为我觉得云本身是移动互联有很多将来的, 首先智能感知各种应用, 有了以后才有会聚、存储, 整体性能协调、提供信息终端的要求, 我也打2.5分。
郭志斌:移动互联还是6分。移动互联网现在差不多了, 最初的阶段过去了, 现在游戏、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用的人比较多。云计算5分吧。云计算面向公众、面向中小企业市场, 安全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整体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做出规范, 首先从服务质量、安全、可靠性定义一下应该提供怎么样的服务, 将来可以让用户定义方便选择。
文楷:我对移动互联网的评价是5分, 它已经渡过了20%的快速发展拐点。另外从新浪微博的手机上网用户看, 只占50%的微博用户用移动互联网, 所以大概得5分。
对于云计算, 2分不到。因为它还属于各家运营商、运营平台处于努力的阶段, 还需要进行市场教育。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才能达到移动互联网的热度。
郭鑫:作为使用者, 我给移动互联网打6分。为什么打这么高呢?因为我觉得一些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超出自己的想象。我在一个朋友家作客时, 看到微信的功能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云计算给5分。为什么给5分呢?因为云计算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内部, 一个是内部支撑应用。内部系统应用上问题不太大, 一部分已经成熟, 并且数据库技术对现有的技术替代是非常好的, 非常成熟。但公众服务只有3分, 因为现在政策法规, 包括技术都达不到公众完全放心的程度。
陆军:大家已经认为云计算是一个方向, 但是还需要更多普及, 所以分数不高。移动互联网可以6到7分, 因为问一个15到20岁的孩子, 他都认为智能手机都是必需品, 这代表一个潮流。
武锁宁:首先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计算方式的革命, 计算机是中心在计算, 周围是傻瓜。到了互联网时代, 智能向周边分布, 中心傻瓜化, 解放了应用, 所以网上内容越来越多。现在云话题提出要分布式计算, 因为网上内容在爆炸式增长。如果用原来的简单个人互联网方式承载的话, 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内容爆炸已经超过了摩尔定理, 扩容方式、粗放方式进行内容承载和计算已经不现实了, 而且不经济。信息化如果走到遍地都是服务器, 节能的同时可能变成耗能大户, 所以需要对网络能量计算方式进行变革, 在它最需要计算的地方计算, 这就是云计算驱动的根本动力。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和互联网优化结合的产物, 把所有信息交流全部吸收了进来, 而且又增加了许多原来互联网空间不能做的东西。美国智能终端投入使用五年来, 网上数据流量增长了50倍。日本3G发展了十年, 到去年十月份的半年时间内又翻了一番。未来三年, 日本在前十年的基础上还会有30倍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流量的激增会对计算能力提出迫切要求。另外, 移动带宽有限, 频率是个瓶颈。这么多应用、功能要在上面承载, 移动互联网对云计算的需求最为迫切, 不管是做各种软件, 还是做内容承载、集散。所以云计算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是推进的必然要求, 而移动互联网将是这个领域当中最前沿、最迫切的。中国数据流今年上半年呈现翻番增长态势, 我预计两年之内, 将会有五到十倍的需求增长。这样翻番的增长, 九十年代初在移动电话的时代出现过, 九十年代中后期在互联网产业出现过, 在2003年短信业务中出现过。而对于云计算的成长, 我们应该给予更乐观的估计。云计算部署需要一个过程, 这是两种技术的磨合, 但是前景非常广阔。
圆桌会议 篇5
最近,我们家因为谁干得活多,谁干得活少,常常吵架,所以我提议大家坐在一起商讨一下,同意说法的就举手通过。
会议开始,妹妹先提出意见,她嘟着嘴说:“我还小大事不会做,但我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妹妹说的很在理,所以我们一下举手把妹妹的意见通过了。
接下来爷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每天既要上班,到了家又要陪妹妹到楼下去玩,已经没有时间再做家务了。”奶奶反驳道:“那你吃完饭不能洗碗吗?吃完饭也不运动,对血压什么的都不好。”爷爷说不过奶奶只好乖乖地答应。
爸爸则在那默不吭声地玩手机。妈妈看不下去了,严肃地对爸爸说道:“你一回来就坐在沙发上玩个手机,弄个不停,一个影响小孩学习,还有一直坐在那什么也不做,都胖成啥样了,对身体也不好。”爸爸听完妈妈的话,停下手里摆弄的手机,倒也没有反驳,只是说:“知道了,我下次注意,要不以后晚饭我来烧吧!”这时,我和妈妈、妹妹纷纷举手同意。妈妈则还是负责家里的卫生打扫,奶奶就负责洗衣服等家里的杂事。终于在一起和平地商量了下来。我偷偷地窃喜,我什么都不要做。这时妈妈突然发现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表意见,眼神朝我看来,这时我只能保证:“以后自己的事都由自己做。”全家人一下全举手了。会议到此结束。
自从开了那次家庭会议后,我发现全家人都真的行动起来了,看来以后有事就要用商量的方式来解决,争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很高兴这次由我组织的家庭会议开得非常成功。
作者:高浜四(3)班 全露鑫
圆桌会议 篇6
26日下午,《IT时代周刊》出品人兼总编辑曹健主持本次会议,会议围绕江苏服务外包产业在新技术、新模式、新机遇下抓住历史机遇、加快产业升级、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发展等议题进行了高端对话。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万连坡、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兼省贸促会会长笪家祥、南京市副市长华静、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姜昕等领导及微软、英特尔、IBM、德国电信、诺基亚西门子等多家跨国公司总裁和重点服务外包企业负责人共同出席会议。
会上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希望行业精英参与共建“智慧南京”,他表示,“把我们的公共平台,和我们各个专业、行业的外包,和行业的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管,分成若干个领域,准备向全球招标,推动更多国际一流的公司进入南京,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受本刊邀请参加此次盛会的云狐创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中宝带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项目,投资高达30亿元。王中宝在会上透露,在2015年或2016年待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时,线上迪士尼游戏有望在南京建成。
港澳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骏在会上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他所在的公司未来会涉足IT及大数据领域,会有很多外包业务,如果有机会,将会首先考虑江苏,特别是与南京市展开合作。
IBM中国自去年参加了“第一届服务外包高层圆桌会议”后,与南京市政府深入合作,在南京市智慧城市的规划中,IBM公司组织了20多人的精英团队在南京工作了13个月时间,为南京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157个问题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本次会议上,IBM全球软件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裁胡晓专从物联网、IBM与南京的合作伙伴关系及软件应用三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加强合作的方向,同时希望与南京市政府建立日常性的沟通机制。
在本届圆桌会议上,德国电信大中华区副总裁王忠、诺基亚西门子中国区总经理郝帅、美国威睿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美国信宇科技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郭骅先生、日立中国常务副总经理渡部芳邦先生、日本NTT电报电话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高永东等人从不同的方面发表了对南京在服务外包领域及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看法,提出了合作方向。
《IT时代周刊》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产业的影响力,积极架设世界500强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渠道,使这次高层对话由去年的信息沟通发展到今年的合作讨论,为南京市的软件产业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也为国际性企业了解南京软件乃至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深度沟通的渠道。会议结束后,江苏省、南京市政府领导专门接见了本刊总编辑曹健及参会的相关跨国公司的总裁,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希望进一步加强与《IT时代周刊》的合作,将“服务外包高层圆桌会议”持续有效地举办下去。
圆桌会议 篇7
上午好!
首先, 我对“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 (2008) ”圆桌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的到来, 表示诚挚的欢迎!
“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 在北京成功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世界了解北京、北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论坛圆桌会议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企业家与理论家的对话”为主题。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周年之际, 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端产业发展之路, 有利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高端突破, 再创新的经济奇迹。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高端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端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 已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高端产业中的高技术产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 占GDP的7.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 0%。我国已成为全球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我国高端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改革开放是中国高端产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们通过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实现了高端产业的迅速发展。建设国家高新区创造一个适应于高端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化的环境, 是中国高端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是中国高端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虽然我国高端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大而不强”。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核心竞争力较弱, 绝大部分的高技术企业还很难与国际巨头相抗衡。各地区在发展高端产业方面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端产业的发展。此外, 还存在对外资的过度依赖问题, 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中三资企业占2/3左右。
进一步促进高端产业发展, 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在发展高端产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要创造高效的激励机制, 始终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要合理规划建设高端产业功能区, 推动高端产业聚集式发展;要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努力降低创业和营商成本。但是也要吸取他们的教训, 避免高端产业对国际环境的过度依赖, 增强抵御国际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能力。
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全球金融动荡、经济放缓, 部分国家的高端产业遭遇了巨大冲击, 我国高端产业发展也面临外部需求萎缩的挑战。但是, 我们在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 也要努力寻找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高端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过去3 0年, 北京高端产业在全国走在前列, 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年, 北京高端产业实现增加值3 7 0 0多亿元人民币, 占全市G D P的4 0%,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 5%。北京高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的特点是发展迅速, 特色鲜明。其中, 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 正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迈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新城, 正向国际高端制造业新城转变。北京高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涌现出一大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 北京高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 制约高端产业发展的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依然存在, 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还在不断加剧。
目前, 我国高端产业正处于由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时期, 应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把握机遇, 把国内外复杂环境带来的压力变为动力, 实施区域和产业结合的梯度发展战略, 争取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希望各位来宾围绕本届圆桌会议的主题, 畅所欲言, 为北京高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最后, 我预祝:“W T 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 (2008) ”圆桌会议圆满成功!
圆桌会议 篇8
由CODATA美国委员会 (U.S.National Committee for CODATA) 、国际科学组织委员会 (Board o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美国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 、CODATA中国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美科学数据合作圆桌会议” (U.S.–China Roundtable on Scientific Data Cooperation) 于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 USA) 举行。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合作”是圆桌会议的主题。CODATA美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美国三院国际科技信息计划部主任Paul F.Uhlir教授和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郭华东秘书长共同主持了大会, 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专题讨论、讨论汇报和未来合作展望三部分进行。
健康和生物医药专题是参加人数最多、讨论最活跃的专题领域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和西北环境卫生与健康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该领域的研讨交流, 并就如何在该领域深入开展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健康和生物医药讨论组认为双方可以从学术到政府多层面启动科学数据共享合作的工作, 协商解决各层次数据共享的阻碍, 并选择特定学科领域进行数据标准化和互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合作。建议在CODATA设立双边合作工作组, 解决双边合作中面临的各种政策问题和技术问题, 并在CODATA框架下探索生物医学合作模式。目前将围绕神经影像、生物信息 (基因信息) 、疾病预防和中医研究等科学数据进行合作研究, 并探讨已建设数据的互操作等问题, 同时建议在继续诚信对话的基础上启动只有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 以及把合作从学术领域推进到政府层面。合作目标还包括共同研制系列规范、创建网络协同工作环境等。远景目标之一则是基于上述工作创建面向全球服务的高级生物医学共享网络。
圆桌会议 篇9
目前中国本土仪器设备的创新受制于核心电子零部件禁运与创新开发能力的限制, 无法与国际同类企业展开正面竞争, 同时中国本土的芯片研发企业却在为寻找产业化市场而苦恼。在国家号召自主创新的政策指引下, 中国本土芯片企业与中国仪器设备企业间开展创新的协同开发设计正成为一条可以促进中国电子企业实现共赢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秘书长方荣开幕致词:“国务院于2000年和2010年在资金、税收和采购方面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多项有利政策, 在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一些民族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国产高端仪器元器件选型的困扰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英斌介绍:“仪器的性能依赖于高性能的ADC和FPGA这些核心器件。但由于国内没有能够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芯片厂商, 而国外厂商提供了完整的高性能信号链产品线和丰富的高性能FPGA产品线, 因此仪器设计中芯片的选型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外芯片厂商。”
在高端测量仪器的设计和发展过程中, 提高技术指标是永远的追求, 需要不断提升硬件电路的性能。因此对核心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能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厂商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对于高性能、高速的ADC和高性能、大容量的FPGA器件, 美国政府有严格的出口管制。
国产高性能数据转换器应用
目前我国电子测量仪器朝着数字化、软件化、总线化、模块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 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存在, 如标准话语权不足, 核心器件受制于人。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主任王宗民强调, 集成电路必须与生态体系协调发展才有生命力;市场话语权不足阻碍芯片国产化, 我国大陆集成电路市场占全球57%, 但市场量并不代表市场话语权;内外夹击影响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研发与产业脱节;集成电路国产化也需要创新发展, 创新市场模式和生态模式, 协调整机与芯片企业联动协作。
本土FPGA的创新之路
当广州致远刘经理对FPGA选型的依赖深感无奈之时, 京微雅格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明博士给大家带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2012年, 京微雅格采用自主研发的以Tile Base为基础的FPGA架构和Andara EDA软件工具, 使用台积电及联电65/55 nm制程工艺陆续成功量产4颗“山”系列FPGA/CPU/ADC/ASIC/SRAM嵌入式可编程系统芯片, 在市场上推出了百余款产品。
“国产FPGA现状是市场大、人才缺、投资小、产品少;登上技术到产品的陡峭台阶后, 面临产品到产业的更大跨越。对此分别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并购整合资源, 优先投产满足客户新需求的产品, 联合新兴行业客户挖掘、拓展市场新机会;构建新型FPGA产业应用体系, 培育国产FPGA创新应用生态链, 形成以新兴行业突围带动传统领域发展的商业模式。”刘明博士分析。
圆桌会议 篇10
本届论坛以“深化开源交流,壮大开源平台,服务万众创新,发展共享经济”为主题,并围绕“开源与互联网+创新2.0”举行了圆桌会议,就开源与深度信息技术(云/物/社/移/大/智/虚/认/生/能/量/区)的关系、开源与新经济(开源经济、共享经济、创客经济)的关系、开源与自主协同创新及安全可控的关系进行了闭门研讨。会议主席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专家委员会主任陆首群担任,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澎主持研讨。相关研讨摘录如下。
陆首群:圆桌会议是我们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的一个亮点,根据我们智囊团顾问(他们多为开源届领袖)的建议,设立一个圆桌会议。峰会大概是4、5百人,圆桌会议是三四十人。根据以往开的几届的情况来看,大家觉得还是很受益的,有些问题,在全球都产生了影响。
上一届圆桌会议的一个亮点是讨论创客,创客在中国有,美国也有。我们总理也重视创客运动,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运动。2015年美国Apache基金会的顾问Karl Fogel在圆桌会议上说美国的创客环境跟中国是相悖的,中国为创客活动打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能够让更好的资源来支持创客活动,中国的创客以草根为主,美国的创客以精英为主,美国有一套专利体系,是保护大公司的利益的,对小微企业、草根创客有很多限制,创客活动对这套专利体系是有一定冲击的。今天我们的圆桌会议我想归纳三个方面的议题:
第一我们讨论一下开源和创新的关系,互联网+创新2.0是一个模式,创新1.0是工业社会的,现在创新2.0基于知识社会,在创新2.0中包含跨越时代颠覆性的深度信息技术,大家知道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他们跟开源有什么关系?有人说这些多基于开源,当然深度信息技术还在发展,如量子工程、认知计算、区块链等等,它们与开源有什么关系?Linux基金会主席Jim Zemlin最近给我们写来一封信,告诉我们一个他认为激动人心的消息,即Apache创始人(也是我们智囊团的顾问)Brain Behlendorf负责一个开源的基础构造叫区块链的技术,一个超级记账(Hyper ledger)项目,而且他将对互联网的形态重新定义;
第二我们讨论一下开源和新经济(共享、开源、创客经济)的关系,昨天刘明在峰会中搞了一个新经济专场就是讨论这个问题;
第三,我们要谈谈开源跟自主协同创新的关系,开源跟安全可控的关系,开源跟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开源跟商业模式的关系。每个人要谈的简短一点。我们的圆桌会议不是搞长篇大论的,也不一定在这个会上做出什么结论,只要对大家有启迪就行。我简单就说这些。
刘澎:陆主席您也讲了,在历次的开源的圆桌会议上还是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安卓和Linux(内核)在驱动模块配置的争议上,Linux在全球建立了创新中心、试验基地方向上,都在我们的圆桌会议上讨论过,有时候也有一些争议,每次会议我们也邀请微软参加自由讨论,总的学术气氛是友好的。下面我们就陆主席提出的,开源和创新、开源和新经济以及开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来发表各自的意见。
George Gery渊Linaro CEO冤:感谢陆主席的发言,Linaro是一个不同的公司,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是需要有一些竞争对手来提供,他们彼此在市场上是非常激烈地竞争的。他们要在一起来分享开源平台的成本,开源平台软件的成本,这个挑战是如果我们不走在一起,都会有额外的成本,开发者如果要去开发同样的一些开源软件,功能都一样,如果单独地工作,同时要维持多种版本,无论怎样他们都要使用我们的产出,所以就要有这样的一种平衡,这些公司要在一起然后来共同进行开源的开发,有些人不参与进来,他们认为他们会有一些优势,他们最后不用花钱就可以使用开源软件,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平衡。最后有趣的是那些互相协同的公司,在竞争性这块做得更好,他们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因为他们可以快速地创新,因为他们是和他们的竞争对手合作来建立标准和平台的。整个行业可以使用他们,因为他们参加了平台的开发,他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工程师。你要再追上他们。我想这种协同的商业模式更好,就是在开源这块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些企业他们是要把开源结合起来,然后来开发业务,同时他们要有一些自主的优势,如果我要进行一个初创公司要有所不同,我想引入新的创新到这个市场上,我只要当自己可以保护创新的时候才可以做到这点,所以Linaro要跟社区合作,建立起平台才能加速创新,你们在每次创作产品的时候可以使用Linux,所以你可以提供一个平台,无论是SEI、NFC新的架构,如果你可以提供这个平台大家可以在上面创新,有一些许可证,像Apache的许可证,就可以支持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社区。谢谢!
张建华渊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任副主席):我参加了十届的开源高峰论坛。我现在在担心,假如说陆主席不在这个开源联盟,还有没有人能提出来一些战略性的、国际性、开源的战略思维?我感到有一些话题在我们联盟内谈了多年,如开源这种形式下的商业模式谈了十年,但是到今天其实这个问题在我们开源联盟内部都没有解决掉这个话题,所以今天陆主席又把它抛出来了。现在国家从战略层面,从主席、总理都提出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源于开源,但是在这种开源的形式下,商业模式确确实实是要讨论的。国内大家都在争着开发操作系统,但力量分散,迄今也没有出现一个在商业上能够占领市场的操作系统,这是我们的悲哀!为这件事,我和倪光南院士讨论过,我们专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总书记很重视,20天就批回来了,可是这封信拿回来两年了依然没有多少进展。陆主席说应该提倡自主创新,也要提倡协同创新,今天要强调自主协同,自主与协同是不矛盾的,相辅相成的,但我们在开发创新中就是缺乏协同。现在我们的大学还在开Windows的课程,XP在我们国家已经取消了,可是大学里的课程还是XP的,落后到这种程度!我们这边讲创新和创业,可是那边的教育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我们整个的经济发展,我们整个的创新环境,跟大学生是没有很好对接的。研究一种商业模式,属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即能不能用一种人才芯片弥补中国大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知识一夜归零的问题,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社会上才知道我学的什么都没有用,所以这也催生了中国社会培训的产业,中国的社会培训也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一年的产值是1万亿,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国家的教育和产业是严重脱节的。因此,这种软件的开源、思想的开源、产业的开源为共享经济确实是创造了一片天地,在这种形势下,我也希望得到各位在理论上的、实际上的支持,对中国大学生的商业模式,就业和创业的模式提供一点帮助。谢谢大家!
刘澎渊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冤:问题很尖锐,看谁能回答一下。
陆首群渊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任荣誉主席冤:我补充一下张总的话题,作为开源的桌面系统是一个难点,包括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也认为Linux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太低(比之云计算、服务器的Linux操作系统,中国现在基本上解决了,比如说阿里云现在已经在全球排到了老三,把Google云压下去了)。第二开源的教育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在开源方面张总你也做了很多的贡献;前些时间我们跟Linaro和John Maddog(开源的创始人之一)商讨他们协助我们在中国开办开源大学。Linaro基本上是ARM办的,ARM制定全球移动硬件规范,Linaro是搞软件的,跟ARM的移动终端适配软件架构,你要发展智能手机要把软件的架构搞起来,他们有专长,据我了解,阿里巴巴也好,华为也好,每年都有很多人在他们那里培训,给他们不少钱,我跟他们说不能老拿钱,得反馈到中国来。
郭晶渊Linaro大中华区总经理冤:张总提出了比较尖锐的问题,也感谢陆主席一直提到Linaro。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共享经济,我们做的就是共享的工程服务,怎么能找到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呢?其实如果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词来讲,Linaro更多是众筹的服务,我们是由会员来Founding的,会员投一定的费用,同时还要放人进来,大家一起做共同的目标,我们实际上本质上是机遇ARM底层的核心的软件Kernel比较核心的技术的框架的build和代码的优化,我们主要做这件事,其实Linaro多少也是探索到了一定的商业模式,但实际上我们必须要承认,在整个的进程中,别说在中国,其实在全球我们的推进也是非常不容易的,Linaro成立到今天是进入到第六个年头,也是在逐渐地摸索,但是可以讲,包括华为在内有十几家加入到了Linaro的联盟中,如果说用商业模式来讲的话,现实一点谁投入得更多,包括钱和人,谁投入越多,努力得越多得到的回报是更多的。如果说要投入一份,实际上最终10个公司投入,每个公司投入1分,最终得到的是10分,因为Linaro本质上是帮助大家在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的进程中加速的增长,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加速器,帮助你更快地稳定你的版本,帮助你更快地把产品做稳定推向市场。当然正如陆主席所说,希望Linaro更快地在中国落地,帮助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做培训,这是我们下一步在做的事情,我们确实是希望跟更多中国的顶级的合作伙伴和大学去思考怎么样来开展这样的模式,怎么能够真正地把成功的商业模式也能够导入到中国,推进中国的产业在开源上得到更多的成果和成效。
崔宝秋渊小米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冤:我先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我有一些想法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关于商业模式,我前段时间再一个地方分享过,我觉得开源有三种力量,包括了一些商业模式的问题,我觉得这三种力量第一种就是有绝对直接的开源商业模式的公司,他们来自华为,比如说IBM,比如说红帽等等他们直接用开源软件加上自己的硬件来直接赚钱的,赚取利润,这是一种直接开源的商业力量;第二是没有直接开源的商业公司但有间接开源的商业公司,包括所有的互联网公司,谷歌、微软、领英等等公司。他用了云计算大数据和开源软件来打造互联网服务,可是间接的互联网模式是样貌出在猪身上。所以这种商业模式我觉得现在根本不需要讨论的,很清晰了,开源的商业模式,直接的、间接的;第三种机构是开源的力量来个人、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学术界,这些纯是爱好、纯是科研,纯是为了贡献、纯是为了道德上的分享,这种力量也不可忽视。我认为在国际上开源商业模式还是比较清晰的,华为在开源上做出这么多的贡献,很多领域都是作出了TOP级的贡献,因为他后面有很大的一股力量在做,其他小公司也在做不过很多都是利己主义,当然华为也是利己主义。
讲到教育我深有体会,20年前我去美国的时候感受到强大的差别,出国前我在武汉大学,还是属于比较好的学校,但是我们当时的教材比较落后,本科教育非常落后,如果2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还用一些比较落后的教材和教学模式,或者是项目,老的科研、老的培训模式的话,我们就真的落后了。20年前我们中国跟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可以理解,但20年后的今天如果还是这样的话非常可惜,我觉得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的教育、国外的教材,我们中国可以完全看到的,而且互联网技术、硬件技术、算法上已经没有差别了,所以如果中国在这几点上不学习外国比较先进的理念的话非常可惜我觉得这个容易改的。另外,我认为中国的学生和刚毕业的一些工程师,现在已经条件非常好了,我认为主要是得益于Github的创建,我认为随着那个项目的增长,完全打通了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或者是世界各地的GAP,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也不大了,所以开源我们是很容易赶上和学习,小米有大量的工程师都在Github上玩儿,有人把它当成一个平台,Github上已经有很多的创新了,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到开源界一搜就知道别人已经做了。所以,如果大学里的教育没有赶上,其实学生和年轻的工程师自己也可以学到的,因此我觉得这个也不用非常担心。这是我表达的几个观点。
李广生渊华为公司冤:刚才大家谈到了商业模式,我想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从商业模式的视角来看开源,我们知道开源其实是起源于学术的,学术界几个导师为了共享才开始搞开源,在这种模式下持续了很久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其实光靠精神力量除了宗教就很难起得来,最后是怎么壮大起来的?是IBM把商业模式注入到了Linux,这样把开源的模式一下子壮大起来了,这时候大家从商业的视角发现,原来开源还可以搞商业模式,把它变成搞商业的手段,所以迅速地壮大起来了,它的壮大是基于商业的。开源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还是在商业,商业的本质在企业,企业的本质在逐利,最后还是链条驱动的开源的状态。刚才提到了企业协同的问题,我也想从商业模式下看协同,大家愿意不愿意协同,企业为什么要协同?从电信来看,以前电信的设备要对接的,你的交换机,你的路由器跟别的厂家要对接起来,就涉及到互联和协同的问题,如果各自过各自的市场是没法儿玩儿的,大家要解决这个问题,被迫必须要协同,怎么协同?那时候电信业不多就那么几家,大家开一个圆桌会议坐下来说我们这么干,这就形成了标准,通过标准解决协同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来了,互联网时代做软件公司的非常多,大家也需要协同,但这时候就很难坐下来来谈,因为挑战者和公司太多了,你们定的标准我们分分钟就挑战了,我用野蛮的生长方式占领了市场以后,我就是标准,这就是事实标准,也就是谁能占领这个空间,谁能把这个标准形成事实标准,就是以他为首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开源的事实标准,我把一个企业都推出去,大家广泛地用,这就是企业的协同方式。比如说我们最火的的Docker也是走的这条路,是从商业的角度进行事实的标准的推进,也是一种协同的方式,不是以前大家协同的方式。另外一个维度也可以作证这个观点,开源里面的许可证有几百种衍生起来是上千种,一种是GPL系列的,还有是Apache式的开放的。开源发展的早期,很多软件是以GPL为主的,以Linux为首。因为GPL的传染性是需要繁衍,从软件的视角要不断地生存和发展,大家比较担忧的是能不能走出去,用许可证的方式来约束大家,现在火的开源项目中很少使用了,都使用开放性的许可证,因为大家不是很担心自己的,而是大家都希望它是开放生的,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用,形成事实标准给他带来好处,更多的是开放式的许可证带来的好处。
我跟内部经常会说,我说开源从商业模式看的话,开源像一把刀一样,这把刀可以买回家去切菜,也可以买回家去砍人,这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处于产业不同位置的企业有用这把刀的不同方式,可能就形成了不同企业对应的商业模式,你看做硬件的厂商好不容易地把软件打包,Google他们最后卖的是服务,硬件和软件都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对他是有帮助的。
陆首群:说到开源,软件不要钱,免费的,服务要收费。但中国人你把软件给了他以后,他不用你来维护,也不给你钱,不要你服务。服务是商业模式,收费是从红帽开始的。我就问红帽,他们也有问题,他们把软件卖给用户,他本来要十份,只买你两份,其他八份就不出钱了,因为他们的服务都是一样的。当然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很多,如与硬件捆绑,与上网捆绑,从硬件、上网月费中提成。Mozilla的浏览器Firefox放在Google网上,用户使用Mozilla的浏览器总是免费的,由Google向Mozilla支钱,Google是靠广告的营收提成给Mozilla的,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刘澎:华为在进步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曾犯规,可是他是中国开源软件的领头羊,上次我跟李广生专门谈过,希望他进一步地符合开源规则,并且成为开源的一个贡献者,他已经从学习者、使用者发展达到了一个贡献者的角色,从一个贡献者变成一些项目的引领者的角色。
李广生:我非常赞成陆主席的观点,商业模式是变的,我也想说这个观点,我们把开源看成一把刀,实际上是一种手段,针对不同角色的企业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耍出各种刀法来,我们盘道了几种,我们没有看到的更多,这个没有关系,你只要找到适合你所在的企业的一条路就可以了,硬件配合软件、创业公司的想法、互联网企业的玩法,Linaro、微软都是不同的,华为也会选择自己的玩儿法玩,但还是要符合自己的目的的。
Leonard Tsai:事实上开源的经济模式是一个很辛苦的良心钱,有良心的人给钱,拿到钱以后,很多时候因为开源的分散,所以原来有的企业也分得非常细,一个开源项目可能分支之后有了上百个以上的竞争项目,上百个以上的竞争项目必须要分钱的时候有些人拿的到,有些人拿不到,拿不到钱是哄大众拿到,这事实上也是一个开源的项目的特色,它本身有聚集也要分散的特性,所以就钱来说就在那里,肯花钱的人也不是没有,过去成功的商业模式,未必未来就不会有。共享经济一方面是有利,一方面也是不利的。谢谢!
Nicolas Heldmann渊阿帕奇渊A鄄pache冤基金会冤:我觉得很有意思,大家都在说开源是从业务模式的角度来说的,跟任何一个技术的发展一样,它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生的,软件也是基于其他的技术发展起来的,你肯定就会有价格降到0的压力,开源并不是一个业务模式,它是一个发展的动力,这是大家不可阻止的。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在当前的开源上面我们可以开发一些产品和服务,你有了这样的开源的研发人员,他会充分的使用你的点子,然后你会不断的去发展。我觉得这就是现实,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就是现实。
George Gery:在过去的15到20年的时间中,可以看到一些大的公司他们通过开发一些小的业务,比如说软件的许可证,卖许可证是赚了一些钱的,在未来更多的物联网设备我们必须考虑到它们的应用。软件是非常简单的,任何有能力的工程师都可以开发操作系统,还有相应的软件,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的环境,大家更加关注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我们要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在Linux这个方面几乎是0的,代价很低的,这方面不可能赚钱,你不可能从设备赚钱,也不可能从设备上的软件赚钱,是通过数据的挖掘,设备上的数据分析,数据的累积来赚钱。不同设备上的数据进行累积,数据挖掘的分析,用创新的方式来创造一个相应的市场,就是大数据的分析、应用。
不管是医疗领域或者是其他的领域,你不可能从操作系统和软件上转变,你必须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从软件赚钱的方式已经不复存在了。事实上我觉得更多的价值是来自于每个人都使用免费的软件,最后是大家得到的产品更好了。刚才有人提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我回应一下,在中国大家都在讨论大学课程的设置问题,你们想改善大学的课程的设置、教育质量等等,不幸的是小的公司他不可能在这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的教育体系有一个这么大的改变,因为他的能力是有限的,成本又很高,必须由政府推动才能改变我们的课程设置。
看看英国的例子,不一定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概预从孩子抓起。大家应该知道英国的BBC,也是一个公共的机构,每个学校的学生人均投2—3美金,软件公司开发一些新的软件,从7、8岁就开始帮助孩子更好的使用软件。这样教育从孩子抓起,大学可以接过来,提高智力教育。我想大公司应该承担更多的职责,因为他想招到符合他的要求的大学毕业生,如果大学生的知识结果不符合他们的要求的话,大公司必须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觉得大公司和政府必须承担起这样的职责,开放式的软件在那里,有免费的开源软件,这样你才能推动创新。
宫敏渊北京凝思科技冤:我完全同意前面两位演讲嘉宾的发言。事实上谈到开源,免费的开源,我觉得它是一个运动,它是一个力量,而不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它。多年来我一直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一直认为自由软件和历史上其他各种软件模式最大的不同,它不是一个商业,完全把传统的Grovide界限给去掉了,实际上提供软件的人和用软件的人是一起对软件进行质量改进,进行功能的改进,大家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完全不是客户和提供商的关系就把事情给做了。
这种革命性的理念和根深蒂固的买卖关系非常的不相容,大家都在谈商业模式,其实最革命性的是大家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大家的理念都一样的话,我的任务是需要把我的事情做了。做软件的人他有他的专长,他会在这方面帮助我,他会把软件做的越来越好。我等于拿到了他的服务,我从他的服务当中改进了我的业务,我是应该对别人的劳动加以尊重,把我的收入应该分给他的。
大家的这种共识如果能达成的话,这件事情就好办了,当然达成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商业模式的事情我觉得还是让时间、让历史来验证,在历史演进的过程当中100年我们再反过来看怎么回事。
陆首群:美国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跟你的观点一样,在互联网上面买主跟卖主是一体的,即产消者,他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用户也是制造者。
宫敏:对,所以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事情。关于教育,实际上我对教育部也是有意见的。有两次开会在教育部我就直接跟他们说,但是教育部的司长们说你的很多说法我也同意,但是在我这个层面解决不了。实际大学的教育体系有问题,划的太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不讲硬件,英特尔的CPU里面的那些cache是怎么工作的,AM-MU是怎么工作的,在这种程度上他不讲,Excision为什么要有,这些底层的东西他不讲,你做操作系统不懂这些东西怎么做操作系统。这个东西该谁讲?不知道该谁讲,电子工程系也不讲,讲不到那么深的程度,讲一点。
刘澎:要讲,在微电子那儿。
宫敏:微电子他讲的是晶体管,我怎么把门做出来。有一块东西不知道按学分划分划到哪儿去了,没有了。早两年北大的陈院长他们开了一门课,他们是和美国卡耐基梅垄一起开的,用的是卡耐基梅隆的教材,让我去给他们代课,我觉得那本教材就很好,课程设计的也很好,从硬件到软件,从程序我怎么看计算机里的东西。后来我问了机械工业出版社,他说这个课据他们所知只有北大开了,清华都没开。它是跟美国是同步上的,跟美国同学一起做功课,一起考试,服务器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我们其他大学都不讲这些东西,我都不知道操作系统要怎么去理解。
陆首群:MIT送给了我一个教材,以一个学期为限的毕业设计,开发设计一个开源操作系统,我给了好几个大学。
刘澎:现在清华大学开这个课了。计算机体系结构下沉,进入微处理器时代,最近中国还是开展很多,像国防科大也在开。
操作系统的这些重要的东西竞争都已经转向用户体验了,小米他们做的是由体验转向参与了。从字符终端到点击,由多点触摸转向动态体感,很重要的是在用户体验这一块了。像安卓操作系统重要的就是在体验这一块,而不是做Linux内核,所以分工有限。现在做内核是少数人,大学培养出来之后市场就不好了。
陈绪渊英特尔中国开源总监冤:宫老师说的很对,现在学校的教育有一些偏差,直接体现是我们现在招人不好招了,因为我们招的就是底层的人和离CPU最近的人,对终端很了解的人。2006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发起了Linux开发者大会,中国对Linux开发者的贡献在提升,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更多的程序员更感兴趣的是挣快钱,因为开发一个APP推广一下钱就来了。还有很多做底层的工程师转行了,他说我在这里非常辛苦的开发底层挣不了多少钱,我们的工程师对上层的人也觉得他们的水平就这样了,无非如此。后来我跟他们讲,你们还是要正视一下现实,从挣钱的角度来讲不能说低,专注在不同层面的工程师,互联网的工程师钱的钱比你们快,还多,所以你们要提升自己。
我有几个想法。第一,在世界和中国开源运动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刚才李广生先生讲了一个是商业模式,还有盈利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开源本身应该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应该是基于开源才能产生出各种商业模式来。李总刚才也提到了,有些公司很简单,卖硬件就是了,我们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刚才我讲到我是在英特尔的开源技术中心工作,开源技术中心发展到现在它的核心就是做技术,就是以技术来推动整个公司的影响力,跟合作伙伴、跟本地的开源社区展开合作。我加入9年多的时间,技术重点一直在变化。
陆首群:OTC吧,实际上是变相的开源社区,IBM叫LTC,他们叫OTC。开源开发依托于社区,社区是分布式的,开发人员在社会上是分散的,自由分散的开发人员他吃饭靠什么?谁来资助他,OSI的会长告诉我说80%的社区人员在企业内部。比如说英特尔的OTC,IBM的LTC,在微软里面也有,Google、Facebook里面也有。企业出了一笔钱养着这拨人,这拨人是专门做社区开发的。我们中国总有人想在社会上搞一个全国性的社区,我就不太赞成,往往搞不起来,我赞成80%社区都在企业里面设置。
陈绪: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不停的转移,特别是一些项目,以前经常提的一些项目现在不主动提了,当然不是说我们不做了,包括我们对Linux内核的贡献是第一的,现在基本不谈了。
很多人说我们是开源运动的一个推手,我觉得这个说的挺好,我更加希望看到的是国内的一些合作伙伴,比如联想、华为跟我们的关系都挺近的,到国际上干什么去?抢排名去。刚才几位国外大师也讲过了,谁贡献多,谁控制力大,谁受益多。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全球共有的共识;
第二,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可能云计算大家觉得是比较火热的,这个地方其实也是鱼龙混杂。很多基础的观念,十多年前我们谈的观点现在受到了挑战,大家觉得我做云计算就要收一个入门费。云计算发展到今天为什么这么火热,一个是陆续的开放,另外一个是没有会员费的概念了。中国有三个典型的风景名胜,一个叫凤凰古城,一个叫云南丽江,还有一个叫草原天路。进了门之后你去住饭店收费是正常的,但是进城就收费有的时候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所以2012年开始我们就和其他几个,包括中标软件等四个公司发起了一个叫中国开源云联盟的组织,联盟到现在应该有差不多90个会员。今年4月19号移交给了苗宗利的四院,也就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我提出了几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不要收会员费。
你是负责帮国家出国标的,有些会员在里面跟你们一起做标准,按照传统的概念应该收一个辛苦费。或者有认证,国家给他发证,跟以前一贯的形式一样给他发一个证,我觉得也挺好;
第三,中国社区和国际社区对接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的老话题,为什么每次陆主席强调要邀请国际友人过来,这次费了很多功夫把我们开源部门的老大请过来,她讲的是开源容器和虚拟化的问题,那是我们内部最新的项目,也会贡献给国际的社区。
中国的社区和国际的社区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关系,这十多年以来,包括陆主席和很多国际的开源大师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人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不让他们讲我们自己能不能做,我们也能做,自己把代码拿过来。通过Github的方式跟他进行互动也可以,但是如果把他们引进来,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不认识你把代码提过去,core review就没法看。去年我们跟华为在推动一件事情,就要黑客松,Open Stack的黑客松。以前你找不到core review,发邮件过去基本石沉大海,不是他不想给你做,他没有时间,他也不认识你。我们每次把国外的核心开发者请过来坐在那里,后来我就问参与者有收获没有,他说收获太大了。我说你原来给他发邮件他也能收到,他说不是这么回事,你发过去石沉大海,他可能觉得你这个东西根本没有必要,或者做的不好,或者没有前途,或者没有时间。在这里他坐在你旁边就问他,我的代码怎么样,他会跟你说你的代码彻底没戏,因为方向是错的,你别想了。或者他告诉你,你有几个地方需要改进。深一层说他跟你讲体系方面总的大体方向是这样的,你往那个方向走,才能符合Up Panel的方向。这对工程师的提升是非常有好处的。国际的core review回去之后跟你之间就有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天然的一种感觉,当你发信过去的时候,他就天然的想到这是当时跟我聊过的工程师,他有一些想法现在正在实现,我帮他看一下。所以跟国际社区的对接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现在讲自主可控,自主可控的不是把东西怎么剔出去。黎院士跟我讲过,他觉得自主创新的概念应该分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你要拥有所有的代码,代码开源了以后拿过来,无论是你自己开发的还是国际上开发的,拿过来以后你都得有,如果哪个部分没有你就很难叫自主可控,因为你没法控制;
第二,有了代码之后你应该有修改的能力,你有工程师能够把里面的一些bug修复了,或者把里面的feadure进行扩展;
第三,你要加上安全的因素,涉及到国密和技术的标准你要把它实现了。
这三点加起来就是我们心目中理想中的自主可控的概念。
我同意陆总的观点,开源软件是完全开放的。
田日辉渊联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研究员冤:非常感谢陆主席对联想的期望,从产业的角度谈一下我们对开源的认识。第一点,我个人觉得开源软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实已经完全主导了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这个是一个根本的判断。为什么做这个判断,操作系统领域开源软件已经占了所有智能连接设备至少一半以上,包括PC和智能手机加起来。在智能手机领域80%以上的操作系统是基于开源软件的。从服务器来讲,现在最有活力的互联网服务的厂商、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和消费互联网的提供者基本上都是基于开源软件的,基于开源技术体系的。
其实最后一个传统的封闭软件的代表就是企业级应用软件,像甲骨文、SAP、Tera Data,这是最后一个传统软件的根据地了,我认为也即将被开源攻克。由于Open Stack和Hadoop、Spark这些技术体系,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级包括OITP很多新的计算的能力,都会由开源来提供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能力,而且所有的源码都是开放的,演进速度比这些SAP、甲骨文这些企业要快得多。
陆首群:甲骨文是比较保守的,他们主管开源的副总裁最近调动工作,新主管来不了,专门给我们大会发来一个贺信。
圆桌会议 篇11
参加《好莱坞报道》今年制作人圆桌会议的,除了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和马特·达蒙,还有传记片《萨利机长》(Sully)制作人、70岁的弗兰克·马歇尔;历史剧情片《沉默》(Silence)的制作人、44歲的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藩篱》(Fences)制作人、56岁的托德·布莱克和歌舞喜剧片《爱乐之城》(La La Land)制作人、59岁的马克·普拉特。
这六人之中的几位,此前还以各种身份合作过,比如:弗兰克·马歇尔是马特·达蒙主演的《谍影重重》系列的制作人;马特·达蒙主演的《无间行者》(The Departed)由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担纲制作等。
《好莱坞报道》:在你制作的所有电影中,有没有哪一部你想重新拍一次——不是为了把它做得更好,而是看看换一个导演会怎么做?
弗兰克·马歇尔:要我说的话,几乎每一部都想重新来一次。看不同的导演用镜头呈现同一个故事,这太令人着迷了。不过,也有两三部影片我可能希望自己从来不曾拍过。在彼时彼刻所做的一个又一个决定,会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作为制作人,我的工作便是保持一种前进的势头,无论经历多少坎坷,采用什么办法,都要最终把影片制作完成。
托德·布莱克:制作一部电影时,我可能看了不下100遍;可是当我在家发现HBO或Showtime电视台正好开始播放这部电影时,我可能看不到三分钟就赶紧换台了。回看自己的作品对我来说太痛苦了,因为我总是觉得哪儿都不对,很想回炉再来。
马克·普拉特:我没办法回看我拍的任何电影。一部电影的首映式就是我最后一次看这部电影。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无间行者》是我可以反复看也不会觉得乏味的唯一一部电影。
托德·布莱克:是因为马特·达蒙在这里,你才会这么说吧?(笑)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不是的,我敢打保票。我就是喜欢那部电影,扑朔迷离又野性十足。
马特·达蒙:但是很有意思。一部电影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并不知道,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者经验,是吧?但是你不一样,当你在幕后的时候,一部电影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你会满怀期待,这是你赖以生存的。事实上,你也很难看清楚一部电影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当你在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和期待中。
弗兰克·马歇尔: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曾经对我说过,“有三部电影非常重要,你执笔编剧的、你导演的和你剪辑的。后面的每一部电影都会带着它们的影子。”
《好莱坞报道》:在电影拍摄中你所做的哪个决定最后证明非常明智?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拍《摔角王》( The Wrestler)的时候,我和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一起拍摄的每一个镜头,我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从头到尾都是即兴表演。当然,有些部分也是按照故事脚本拍的。
弗兰克·马歇尔:拍《夺宝奇兵》的时候,在突尼斯,我们顶着高温连续工作了6周,每个人都精疲力尽。当时还有3天就要结束拍摄了,按照计划,我们那天要拍摄印第安纳·琼斯在一个小市集上大战刀客的戏,有一大堆需要拍摄的分镜。第一天我们用了整个上午才拍完3场,因为要向村民翻译解释等等,琐事好像永远都做不完。所以午饭时我就去找导演斯皮尔伯格,我对他说:“你知道,拍完这些恐怕需要花5天时间。”当时主演哈里森·福特正和斯皮尔伯格一起吃午饭。我走之后,他们俩讨论了这件事,哈里森当时也正身体不适,他说:“我有枪啊,为什么不用枪呢?”于是,原计划琼斯用鞭子与黑衣刀客大战三百回合的动作大戏,变成了刀客被琼斯一枪放倒,我们得以提前两天完成了拍摄任务,而这一幕也成为整部电影里最出彩的桥段之一。
马特·达蒙:我和弗兰克一起合作拍过很多电影,在拍《谍影重重》时我们的进度比计划慢好多,当时弗兰克是执行制片人,结果他自己却扛起个摄影机开始拍摄了。
弗兰克·马歇尔:这会儿你说这些做什么?(大笑)
马特·达蒙:因为这正好诠释了“无所不用其极”。
《好莱坞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制作人?哪项技能帮助最大?
马克·普拉特:品位是一个,能够识别出好故事的能力是一个,但最重要的是要把好故事交给最适合的人来讲。完成一部电影——引导如何完成一部电影——比选谁来拍简单多了。接下来就是关于对“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的理解,并确保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同一部电影努力。
《好莱坞报道》:马克,拍《爱乐之城》时你是怎样施展你的制作人技能的呢?
马克·普拉特:我有一位个性非常强、非常果断也非常可爱的年轻编剧兼导演——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当我看到事情偏离正轨时,我就会保护查泽雷对这部电影的构想,帮助他和演员们沟通合作。在那之前,他从未真正和大腕级别的演员合作过。有些演员非常有主见,他们会公开提出拍摄意见,而我的工作就是支持查泽雷,给他信心,并在必要时于中间充作沟通桥梁。
《好莱坞报道》:艾玛,你被马丁·斯科塞斯钦点为《沉默》的制作人。作为制作人,你为他做了什么?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说真的,马丁早在20多年前就想拍《沉默》这部片子了,所以只要给他时间、安静和安全感让他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就行了。这部电影是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拍摄的,对参与其中的所有人来说,条件都非常严酷——高山、峡谷;浓雾、沼泽,以及恶劣的极端天气。我觉得我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因为当时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容不得我们向公司打电话说:“对不起,我们比原定进度慢了5天,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
nlc202309080949
马特·达蒙:但是在拍其他电影时,马丁总是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回旋余地,就因为他是马丁。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完全明白。不过我当时看到的是一个不同的马丁,一个当我说:“我们必须放弃一些镜头,我知道那些镜头在有太阳的时候拍会更好,但是我们必须做在当下的天气条件下必须做的事情……”他可以把这些话完全听进去的马丁。
《好莱坞报道》:马特,之前你不是打算出演《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吗?
马特·达蒙:我其实一开始还打算自己导演的。但作为一个制作人,我所做的最明智的决定就是后来找人代替我导演和出演。当我拿到这部电影剧本的150多页初稿时,电影需要的一切都已在其中了。编剧兼导演肯尼斯·罗纳根(Kenneth Lonergan)后来又去掉了30页,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属于尼斯·罗纳根的电影,所以我说:“好,那我来演这个角色,你做导演。”之后我们就在Odd Lot(韩国LG旗下影视公司)立了项,不过这时《火星救援》已经开拍,我们的预拍摄计划乱得一团糟,直到第五周,我和制作人查尔斯·摩尔在电话里讨论放弃出演《海边的曼彻斯特》,因为我仔细看了我的时间表,作为演员,我的档期已经太满了,所以我说:“好吧,我把这个角色给卡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他是唯一合适接替我的人选。如果你不同意,那就等我两年,等我把我的日程表清空之后咱们再拍。”
《好莱坞报道》:拍这部电影遇到很多困难吗?
马特·达蒙:没有人会想拍这类电影,尤其是这一部,这是一部关于悲伤的电影。我放弃导演也不出演之后,前投资方就撤资了。那之后我们几乎处处碰壁,直到找到金伯利·斯图尔特(Kimberly Steward),这是她制作的第一部电影,而她几乎单枪匹马解决了所有资金问题——谢天谢地能遇到她这么能干的人。
托德·布莱克:你能把她的电话号码给我吗?(笑)
《好莱坞报道》:你会拍下一部《谍影重重》吗?
马特·达蒙:演伯恩70岁的时候?
弗兰克·马歇尔:是的,到时候我们都拄着拐杖去片场。
马特·达蒙:拄着拐杖的伯恩。
《好莱坞报道》:下一部《谍影重重》在筹划中吗?
马特·达蒙:现在没有。那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之前的拍摄从9月开始,一直拍到次年3月,工作量巨大。
《好莱坞报道》:托德,你已经和另一位由演员转型的导演丹泽尔·华盛顿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
托德·布莱克:斯科特·鲁丁(Scott Rudin),我在《藩篱》这个电影项目上的合作伙伴,曾给了丹泽尔一个由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编写的电影剧本。威尔逊写過很多百老汇舞台剧,这是他写过的唯一一个电影剧本。那是大概六七年前吧,丹泽尔说,“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准备好了做导演,但请让我先看看这个剧本。” 他读了那个剧本,并决定和维奥拉·戴维斯(Viola Davis)一起出演。后来我们在巴吞鲁日拍摄《豪勇七蛟龙》(Magnificent Seven)时,他说,“现在我已经准备好去执导《藩篱》。”派拉蒙在20多年前买了《藩篱》的电影版权,原本计划让别人执导。我们去见了派拉蒙的人,最后他们也同意让丹泽尔·华盛顿执导。
《好莱坞报道》:弗兰克,你是怎样开发出《萨利机长》的剧本的?整个市场营销的口号是:“这不是一个你所知道的故事。”
弗兰克·马歇尔:这要追溯到哈里森·福特曾经在白宫参加的一个航空界晚宴,所有的飞行英雄都去了,其中一位就是“萨利机长”杰斯利·萨利伯格(Chesley Sullenberger),他对哈里森说:“我写了一本书,你觉得能拍成一部电影吗?”哈里森说:“我不知道,不过这是我的朋友弗兰克的电话,你打给他让他看看这本书。”这就是所有一切的开端。之后我约见了书的作者萨利机长,他十分信任我和哈里森,把版权交给了我们。
《好莱坞报道》:哈里森自己考虑过当主角吗?
弗兰克·马歇尔:我当然问过他,但他婉拒了。我觉得哈里森只是想给我们个好故事作为礼物。
托德·布莱克:顺便说一下,那是个很普通的故事。我们手里都有一些很棒的素材。对了,他们花了多少年在这个故事上面?
弗兰克·马歇尔:6年。
马特·达蒙:从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说他想执导这部电影算起,花了多长时间?
弗兰克·马歇尔:大概两个星期吧。
马特·达蒙:当时我们正在拍《谍影重重5》,弗兰克过来跟我说,“克林特想拍那部电影。”
弗兰克·马歇尔:我当时问他,“你能等到明年1月份吗?”克林特说,“不行,我想9月份就开机。”我说,“那好。”当克林特说他想做一件事,那就是说来就来,雷厉风行。
《好莱坞报道》:人们说现在是电视的黄金时代。那么对于电影来说,现在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马克·普拉特:对于电影来说,部分挑战在如何让观众保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热情。
托德·布莱克:我总是听到人们感叹世事维艰——一直都很艰难,起码我觉得并没有更艰难。你可能很容易被这种艰难打垮,但是你必须克服这种艰难。
弗兰克·马歇尔: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无法搬上大银幕的项目来说现在有很多其他机会。
马特·达蒙:亚马逊购买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版权,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亚马逊希望通过有影响力的电影打响自己的品牌,所以,他们正在以传统市场营销所不能的方式作为这部电影的后盾。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预算是800万美元,我的意思是,你打算为这样一部电影投入多少真金白银在海报和广告宣传上?而且人们的观影习惯正在改变。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在亚马逊也能看到几部年度最佳影片这一现实。
《好莱坞报道》:作为一名电影制作人,你感觉最棒的和最糟糕的一天分别是什么样的?
nlc202309080949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我感觉最棒的一天是《沉默》杀青的那天。
《好莱坞报道》:那最糟糕的是除这一天之外的所有日子吗?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对,拍摄期间我体重掉了20磅,每一天都在崩溃中,还遭遇了台风,演员们饿着肚子拍片,我的压力可想而知。
弗兰克·马歇尔:我感觉最棒的和最糟糕的都是杀青那天。因为你和剧组的好几百个人朝夕相处,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已经成了一家人。你总是说,“我们约时间一起吃晚饭啊!”但十年过去了,你再也没见过那些人。
马克·普拉特:在《爱乐之城》的最后一天,杀青的那一刻,太阳刚好落下地平线,摄像机还在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手里,他跟我说,“我们可以再拍一个镜头,再拍一个……”当时我意识到,他已经停不下来了。他很悲伤,因为后来天全黑了。当时我们在洛杉矶的帕萨迪纳,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你得把摄像机放下了。”我轻轻地从他手中拿过摄像机,他一副生无可恋的悲伤模样。
托德·布莱克:杀青的日子经常是苦乐参半的,但是很棒。
马特·达蒙:我感觉最棒的日子是在圣丹斯国际电影机上放映《海边的曼彻斯特》的那天,当时我和我的妻子一起看完了电影,看到大家对影片赞不绝口,一切都刚刚好。
《好莱坞报道》:你们还记得你们的第一份——或者是最糟糕的一份——工作吗?
弗兰克·马歇尔:洗盘子,在科罗拉多的一个滑雪勝地。每天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两只手都是僵的,那里实在太冷了。
马特·达蒙:在大街上散发传单,吸引人们前来购买女士舞鞋,半价。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我在南布鲁克林帮人泊车,还是半夜的那班岗。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我在一个餐厅做过两天的女服务生,不堪回首,后来当了个人助理。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所以个人助理是你做过的最糟糕的工作?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不。和女服务生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堂。
《好莱坞报道》:想象你在一架飞机上,而飞机正在极速下降。如果飞机迫降在一个荒岛上,你想看着哪部电影打发时间?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时间劫匪》(Time Bandits)。我超爱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想象力,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玩味。
艾玛·特林格·科斯考夫:我从孩提时代就被深深迷住的其中一部电影是1983年由迈克·尼科尔斯导演的《丝克伍事件》(Silkwood)。我特别爱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经常为演员们在片中的演技和影片的故事情节着迷。
马特·达蒙:恐怕我要说的是最不会让大家激动但是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答案:《教父 II》。
托德·布莱克:我选《飞跃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它同时包含了戏剧、痛苦和喜剧,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部令人悲伤同时又让人深受启发的电影。
弗兰克·马歇尔:我想选《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如果我不得不在一个孤岛上一遍又一遍地刷同一部电影,它对我来说足够了,它是一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就已经看过很多遍的电影。
圆桌会议 篇12
“QQ现象并非只在中国, 类似Skype等软件也是根植海外多年, 从国外市场经验来看, 免费IM软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当下, 全球视频会议市场正呈现出快速的增长态势, 许多咨询机构都据此给出了积极预测。咨询机构OVUM就表示, 企业在视频会议方面的支出将每年增长6%, 截至2016年, 全球视频会议市场将达到38亿美元。而受到全球环境影响, 中国视频会议市场的增长态势也由“被动”转为“主动”——视频会议开始被政府、大型企业以外的市场用户接受, 由硬件、软件、租赁等多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市场格局正逐渐形成。
有数据显示, 2011年, 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的增长率将会达到20%。不过, 稳健的市场增长也引来了更多厂商的窥视——国外新秀进驻、跨界厂商攻入以及传统巨头兼并收购。现阶段, 国内视频会议市场竞争已全面升级。如何能够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差异性创新成为各家思索的主要方向。
“差异性的创新在于打破传统, 而对视频会议的革新首先是走出会议室, 摆脱固定屏幕、固定专线以及昂贵管理费的束缚, 帮助客户实现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高清视频沟通, 以迎合当下移动化办公的全球发展趋势。”Vidyo全球销售与支持部高级副总裁Rob Hughes对记者表示。
打破传统
据了解, 一直以来,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只被少数的政府客户以及金融、医疗等行业客户所使用, 除了昂贵的价格因素外, 高标准的会议室配备以及近15M的网络专线接入也是广大企业客户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面对如此尴尬的市场定位, 推崇“个人网真”的Vidyo公司抓住了机会。
Rob告诉记者, Vidyo提供的1080p 60fps解决方案Vidyo Panorama最多可支持20个屏幕, 并能应用于网真会议室、台式计算机、个人电脑、iPad以及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更重要的是, 它不需要专线, 普通网速 (2~3M) 即可使用, 而价格也仅为目前网真产品的1/10。”
这种革新无疑为企业用户更大限度地增添了自由度和选择性——无论在家里还是旅途, 用户都可以随时利用手边的终端召开视频会议。据悉, 在终端适配方面, Vidyo现已能够应用于Windows Mobile、i OS、Android以及Linux等多种主流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 价格优势也引发了诸多企业客户的兴趣。传统网真产品适用于人数较多的集体会议, 尽管费用较高但计算人均成本时, 一些企业也能勉强接受, 但如果参会人数较少或仅是一对一的高层会议时, 网真则显得过于“奢侈”。
究竟如何实现“低价与高清”?Rob告诉记者, Vidyo提供的是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与广播解决方案, 免去了昂贵的配套硬件的成本费用, 同时又通过Vidyo Router自有专利架构, 实现了无MCU (多点控制单元) 情况下的业界最佳纠错和最低延时能力。“由于采用了H.264分层视频编码 (SVC) 技术, 即便在丢包30%情况下, 依然能够在固网宽带、3G以及LTE等网络传输中保持高质量的清晰度”。
竞合平衡
近年来国内视频会议厂商间竞争程度可谓是有增无减, 频现的整合并购就是最好例证——先是思科33亿美元收购挪威视频会议企业腾博, 随即宝利通宣布收购惠普视频协作业务。
更重要的是, 拥有强大基础网络背景的电信运营商对视频会议市场也是越发看重。如此纷繁复杂的市场格局, 即便是在正处成长期的市场, 企业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OVUM高级分析师Claudio Castelli表示, 电信运营商与厂商尽管存在竞争, 但在视频会议领域还是应该合作。“尤其在高清视频会议领域, 网络在其中承担着关键角色, 电信运营商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厂商的重要销售渠道。”
“Vidyo也在积极地寻求合作。”Rob坦言, 目前Vidyo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主要通过三种途径, 首先, OEM生产当地IT厂商、终端厂商的视频会议产品, 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其次, 与具备行业背景的经销商合作, 建立渠道分销体系;最后, 与当地运营商达成合作, 为运营商的视频会议服务提供技术与产品支撑。
“免费”引导期
业界有观点认为, 中小企业限于企业规模、信息化程度等因素影响, 普遍存在价格敏感性, 视频会议系统的利润率大大缩水;更重要的是, 由于市面上存在一些免费的网络视频会议产品, 如腾讯QQ等, 这也使得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放弃了“付费服务”。
有统计表明, 目前国内将近50%的民营企业都在通过QQ等免费IM软件进行视频通信和协同办公。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市场, 许多视频会议厂商都显得拓展乏力。
“QQ现象并非只在中国, 类似Skype等软件也是根植海外多年, 从国外经验来看, 免费IM软件也有其积极的一面。”Rob告诉记者, 企业客户对视频会议产品认知度很大程度上也有免费IM软件的功劳, 正是基于先期的免费试用, 客户逐渐意识到通过视频方式进行内部沟通、市场销售以及客户培训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企业在后续形成习惯后, 一旦需要更加清晰的画质、多点视频会议以及更多终端支持的话, 客户自然就会转向专业的视频会议产品上来。”
【圆桌会议】推荐阅读:
国合会2010年年圆桌会议参会代表名单07-22
圆桌会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营销07-04
圆桌论坛活动方案09-16
中餐礼仪之圆桌礼仪07-01
学习会议精神会议08-17
会议纪要格式、怎么写会议纪要、会议纪要06-18
学术会议通知-会议通知06-17
会议通知(传达上级会议精神)07-07
会议简介会议日程08-24
村民代表会议会议记录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