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2024-10-01

安妮日记(共5篇)

安妮日记 篇1

“我们 (犹太人) 犯了什么罪过, 为什么所有人都讨厌我们?”这也许是二战时期所有犹太人的疑问, 而这句话由一个14岁的花季少女说出, 感觉则更加悲凉。

《安妮日记》自1947年出版以来已经被多次改编为话剧、电影等, 而2009年BBC高清电视台播出的五集电影《安妮日记》则以阁楼密室为主要场景, 给观众描述了一段虽看不到战火硝烟、血雨腥风, 看不到集中营里犹太人的悲惨境遇, 但却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历史。

1942年7月, 为了躲避纳粹军官的迫害, 刚过完十三岁生日的安妮与家人躲进了父亲办公大楼的阁楼密室中, 与父亲的手下凡·丹先生一家以及牙医达塞尔先生开始了长达25个月的阁楼密室生活, 直到被盖世太保发现抓进集中营。

影片以安妮一家三口在大雨中快速行走的镜头为开端, 一开始就让人感到了气氛的危险与紧张。而接下来的大多数时间, 电视的背景音乐则往往是平静的, 节奏也相对缓慢, 相比外面的炮火冲天和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抓, 阁楼密室里的生活的确比较平静, 而安妮也是怀着自己是幸运的心情来乐观地对待阁楼密室中的生活。她曾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 能看到这阳光, 这无云的天空, 我就不可能不幸福”。然而密室并不是世外桃源, 安妮一家与朋友们经常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响动而担惊受怕。为了确保安全, 每当楼下工人工作时, 每个人必须一声不吭, 不发出任何响动, 洗手间也不能冲水。只有当工人下班后或周末才能正常说话或娱乐。在这种令人极度压抑的平静之下, 背景音乐突然间的转换和镜头无规律的晃动, 就使原本宁静的深夜在炮火中显得异常恐怖, 而对少女安妮来说则显得更加无助。不说那些震天动地的爆炸声, 单单是外面轻微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 都能使阁楼密室中原本融洽的气氛在极度紧张中凝固起来。一个连喘气都不能大声的世界真的是太可怕了。时间一天天过去, 飞机轰炸不断在继续, 食品供应日益困难, 面对这些, 阁楼密室里的每个人都显得烦躁, 争吵也逐渐增多。在这种境遇下, 安妮的思想越来越成熟, 把自己对这残酷的世界也产生的诸多疑问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 如为什么会有战争, 为什么会有种族歧视。作为一个未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 也不禁要问, 二战期间, 同样是人, 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是猫, 而犹太人、中国人就是老鼠?当安妮说出:“我们为什么要信仰上帝?上帝从来没有为我们做过什么!”时, 她的父母也无言以对。战争使一切都变得毫无希望。而这些罪恶又有谁来承担责任?那些政治家与资本家当然是罪魁祸首, 那么那些助纣为虐、盲目跟从的普通百姓呢?

这个世界有太多可爱的事情, 也许大人们经历过了, 可是对于那些像安妮一样的孩子们, 他们还没来得及经历与感受就被剥夺走了生命。孩子有什么罪过呢?正如安妮说的, 这真的是太疯狂了。

在展现纳粹种族迫害带给犹太成年人精神打击的同时, 剧中还着重反映了青春期少女安妮在阁楼密室中对性发育的困惑, 性成熟的过程。一个成长期的少女本应该和好朋友一起在自由的环境里去交流这些成长的过程, 可是在阁楼密室, 她没有可以倾吐这些隐秘的人, 她只能孤独地成长, 在洗手间为这成长的辛苦与甜蜜默默流泪。她与姐姐争夺男孩彼得的爱, 在疯狂的初恋后又对这种感情漫不经心。她身处阁楼密室, 心里想的却是窗外的世界, 总是惦念自己的同学和好朋友的下落。她不理解父母之间的感情, 经常和姐姐、母亲、凡·丹太太发生口角, 因为他们总把她看成一个任性、不听话的孩子, 而每当她感到委屈无助时就会向父亲求援。与同住一间房间的达塞尔先生争相同的看书时间展现安妮独立个性的形成, 在父亲的帮助下达塞尔先生终于同意与安妮平分占用书桌的时间。

然而安妮的内心却是细腻、纯真的, 她始终坚信“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 但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她努力去与达塞尔先生融洽相处, 不管结果如何。虽然有时会为一些生活琐事而苦恼, 但安妮仍乐观向上, 她的可爱之处也在于她充满理想, 她说:“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 过了一辈子, 结果白活, 我要有用, 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 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 我希望在我死后, 仍能继续活着!所以, 我非常感谢上帝给我了我这个天赋, 我利用这天赋长进, 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也因为这个理想, 当我们今天重新来看《安妮日记》, 才能更加深刻体验到二战期间纳粹的非人行径, 才能使人们不忘却那段灭绝人性的历史。

摘要:《安妮日记》是少女安妮·弗兰克对二战的真实心灵记录, 安妮也已成为二战的重要文化记忆, 在欧美成为人们经常缅怀的经典形象。2009年英国电视电影《安妮日记》以阁楼密室为主要场景, 给观众描述了一段虽看不到战火硝烟、血雨腥风, 看不到集中营里犹太人的悲惨境遇, 但却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历史。

关键词:安妮日记,二战电影,儿童视角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凯伦.道尔:《战后对纳粹暴行的透视:女性在电影、语言以及艺术中的表现》, 《当代电影》, 2006年第1期。

安妮日记 篇2

作者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少女。13岁生日那年,安妮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簿,从此安妮便开始写日记。“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安妮在日记里表达了她对成年人世界的看法、她热情活泼的天性、不为人知的写作才华以及初生的爱情等。日记记录了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两年中,安妮一家躲在密室中的生活。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中,脚下是滚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愤怒、恐惧、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身体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安妮的精神却依旧强大。她从未绝望过,她将日记作为她的精神寄托,写下生的希望。

这是一个不愿屈服的灵魂在黑暗中的呐喊,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生活于水火中的目击报道!安妮以为没有人会看到她的日记,却没想到,如今她的日记已经震撼了全世界。

1944年8月14日,安妮一家被告发,全家被捕,安妮的日记也停止在这一天。安妮因伤寒在卑尔根卑尔森集中营去世了。这个结尾令我心痛不已。

安妮日记 篇3

站在语文教师的立场上来看, 据我了解, 比较普遍的现象是, 更多的教师 (当然, 我也不能例外) 可能还是比较喜欢那些有一点深度的课文, 因为“有东西可讲”, 可供选择的方向较多, 回旋的余地较大;而对于那些相对浅显甚至“一看便知”“一读便懂”的课文, 很多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 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才是, 可能觉得缺少讲的必要和价值, 即使有时硬着头皮去讲, 也自感颇为“乏味”, 于是有的便在课堂上一带而过, 有的甚至完全放手, 任由学生自主阅读。

的确, 有时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确实处于讲还是不讲、详讲还是略讲的两难境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第二模块是“和平的祈祷”, 表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一模块共收录了四篇课文, 其中就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 (节选) 。不久之前, 应邀去某市担任评选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委, 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所选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一模块中的《安妮日记》 (节选) 。于是, 在连续听了7位教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之后, 我

筅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崔国明

有了一点感想, 也促使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当我们面对那些似乎“没什么东西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 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应该是“选点突破”, 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 从理论上来说, 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可能都需要有一个“支点”, 这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也只有找到某一个适合而巧妙的“支点”, 才能撬动起整篇课文, 也才能带动整个课堂教学。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的课文时, “支点”的选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能“精选点, 巧突破”, 那么, 在梳理文本内容时, 势必会流于面面俱到, 重点不清、难易不分的形式, 甚至还有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沦为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和概括。

听到了这样的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为9则日记标上序号, 然后逐一浏览, 要求学生概括每一则日记所写的内容, 并找出每一则日记中值得品味的句子。课堂教学的流程显得异常呆板、波澜不惊, 陷入了一种“阅读———概括”“再阅读———再概括”的机械刻板的模式之中, 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即使是“品味句子”, 也依然没有摆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的怪圈。缺少了“突破点”的选择, 教学的内容必然流于泛化, 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么能不“面目可憎”?

“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抓手”, “选点突破”体现出的是教师的匠心。再者, 不选好这个“点”, 课文内容就不可能有“一纲”在手;没有“一纲”在手, 那课堂教学又何以能“纲举目张”呢?当然, 任何一篇课文可供教学选择的“点”绝非唯一, 但不管作何种选择, 都要力求“准”而且“巧”。此为所想之一。

其二, 面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上一个世纪40年代所写的、表现“二战”时期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安妮日记》的节选部分, 我们该从中挖掘些什么内容来提供给现在已经16岁的高中生学习并以此组织我们的教学呢?我想, 这其中关键的可能还有一个“切入底线”的问题。面对类似的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如果我们的切入层次过低, 那么课堂教学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 重复劳动, 去嚼“已经嚼过的馍”。

如果抛开教材编写梯度的问题, 那么, 从年龄特征上来讲, 《安妮日记》似乎更适合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学习, 但既然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呢?文章所描绘的“二战”的灾难也远离学生的生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呢?我想, 这就需要教师兼顾“课文”与“学情”, 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课堂教学划出一条“底线”, 并沿着这条“底线”适当地“向上运动”;而低于这条“底线”的教学可能就是低效的, 甚至还有可能是无效的。

但是, 有教师却能独具慧眼。有位教师在处理文本、组织教学时, 抓住了安妮的思想有一种“与一个13岁小女孩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 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层面, 从“痛苦害怕”和“快乐期待”两个方面去解读安妮那一颗“血色天空下的童心”。窃以为, 这个“底线”抓得非常巧妙, 一“点”带两“线”, 抛开了许多本无须多费时间和精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基本能理清的纷繁的内容, 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显得非常顺畅。

其三, 当我们面对“没什么可讲”的一些课文时, 即使用传统的、像对待有一点深度的文章一样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可能也需要变一个角度, 换一种思维, 适当地去“经营”, 着力于“构思”, 力图通过“匠心”和“视角”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尽管我们反对一味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包装”, 但实事求是地说, 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有适度的“包装”的。契合教学内容的适度“包装”, 也是有可能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 而这对营造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获取教学的效益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就如这次所听到的《安妮日记》的教学, 有一位教师就是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课堂结构之“纲”来构思课堂、组织并实施教学:从文中看, 战争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假如你就是安妮笔下虚拟的倾诉对象“吉蒂”, 你从安妮身上看到了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战争是一场悲剧, 它也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 从节选部分的内容来看, 到底要毁灭给谁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 这三个方面其实依然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而设, 与其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差别, 但我想, 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课堂教学, 那就应该是“巧”。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 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在这里,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 面对同样的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 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巧合的是, 这次听到了另一位教师执教的《安妮日记》, 就是如此来操作的:安妮笔下描写了战争带给人们怎样的灾难?安妮对战争又有哪些思考?这些思考寄予了她怎样的人生理想?

有比较才能区分高下。从这里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 一位教师善经营、巧构思, 所以整个课堂结构显得新颖别致, 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而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 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尽管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比较顺畅, 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内容, 但由于没有用心经营, 而是“常规出牌”, 所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反应来看, 教学的效益可能要稍逊一筹。或许, 不能不说这就是“包装”的功效。

安妮日记 篇4

——读《安妮日记》有感

13~15岁的我们正值花季年龄。快乐地过每一天,安心地坐在教室里上课,不用担心是否有人闯进来,把老师抓走;不用担心是否在书声琅琅时,有子弹从学校上空投下来;不用担心,因为战争我们要流离失所。但上个世纪的孩子就没我们那么幸运。

安妮,身处二战时期的花季少女因为法西斯的迫害,只能和家人躲在父亲公司的密室里。在不能见阳光,不能听雨声,只能在夜深人静是偷偷看窗外的月光的密室里过了25个月。和她陪伴的只有一本日记——Kitty,她承载了许多,安妮的心情:恐慌,快乐,渴望,彷徨;安妮的成长:对自己、对世界、对大人的看法。对于安妮她是最忠实、最了解她的朋友。对于我们,她是一本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

安妮是坚强的,她没有因为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而绝望,她依然阳光。窗外,闷热,弥漫着死亡气息的街道,擦身而过一张张平静却隐藏着惊慌的脸。窗内,死寂,弥漫着担心气息,互相对视一张张恐慌却透显从容的脸。安妮静静地坐在窗前,平淡从容的书写下内心的汹涌澎湃。恐慌与从容,死亡与生存,在生与死的面前,安妮没有逃避,她平静地面对。静思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体会过当时的背景,在一些小问题上被打倒,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我想我们要快乐地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微笑地去面对。

我想到了60多年前,中国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像我们一样年纪的,或比我们还要小的孩子都拿起了红缨枪把矛头对向了侵略者。那时,中国人民也是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阴影下生存,但人民没有放弃,领导者没有放弃,这就是中华之魂。在那时涌现了江姐、小兵张嘎、董存瑞、黄继光一批革命先烈,都值得纪念。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密室中度过,而她生命的华彩乐章便在一本日记上奏响。她比同龄的人成熟、了解、思考地更深,她凭借心中那坚定的信念,走过了看似的两年,实际如一生般的时光。

她在,微笑在,坚强在,阳光在。所以我们的心中也要住一个安妮小人。

可爱公主:安妮·海瑟薇 篇5

中文名:安妮·海瑟薇

出生日期:1982年11月12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

星座:天蝎座

身高:173cm

学历:东海岸自由艺术学院

最爱的书:Either Beloved (Toni Morrison)

工作愿望:英语教授或心理学者

人生目标:在百老汇唱歌

主要作品:

蕾切尔的婚礼 (2008)

成为简·奥斯丁 (2007)

穿普拉达的魔鬼 (2006)

断臂山 (2005)

公主日记2:皇室婚约 (2004)

魔法灰姑娘 (2004)

天堂的彼端 (2001)

公主的日记 (2001)

安妮·海瑟薇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 在新泽西州长大, 父亲是一位律师, 母亲则是歌手兼舞台剧演员。她在大学里主修英文, 副修妇女研究, 她说过, 如果当不成演员, 她会去做一位文学家或是心理学家。

安妮拥有灿烂明媚的笑容和高雅端正的气质, 还带有一点点的调皮可爱, 被誉为“茱莉亚·罗伯茨和奥黛莉·赫本”的综合体。

安妮担任第一个主要角色是在1999电视连续短剧《真实》中扮演梅根·格林, 她凭借在该剧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2000年电视剧最受欢迎女演员奖;除此之外她还因为电视连续剧《年轻人》而获得了2000年青年艺术家奖最佳表演奖提名。不过使安妮得到普遍认可的, 却是2001年拍摄的影片《公主日记》和2004年拍摄的《公主日记》续集。

2002年安妮与查理·胡纳姆和杰米·贝尔共同主演了影片《尼古拉斯·尼克贝》, 2004年主演了影片《魔法灰姑娘》。这两部影片都使得安妮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演员。安妮近期出演的影片包括《成为简·奥斯丁》和《蕾切尔的婚礼》等, 在《蕾切尔的婚礼》中, 安妮出演一名与家人关系紧张的模特。

上一篇:民生工程建设下一篇:数学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