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工程(精选12篇)
挂靠工程 篇1
建筑挂靠工程是一种建设的行为,是指由于受到建设资质的限制, 一部分不具备施工等级的较低小规模建设户, 这些建设单位在施工中无证包工所承揽的建筑工程项目。 通常采用的是挂名、挂靠承包经营的方式。 将自身的建设对于挂靠在具有较高资质的建设企业中来实施正常的经营,因此在挂靠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向建筑队、挂靠队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的行为。 本文主要对挂靠工程在会计以及税务处理中的相关费用进行研究。
一、挂靠会计处理方式
在建筑行业挂靠工程的会计处理方式与总包单位财务处理方法进行对照实施。 在建设过程中,假设总承包合同的造价是X万元,分包工程的造价是Y万元,并且分包工程造价小于或等于总承包合同造价,对于总承包合同来说,分包工程的总成本是Y,但是对于分包单位来说,Y却是自身的全部收入。 通过这种假设进行研究,在建筑的施工单位的会计实务中进行会计分析,一般情况下,总承包人在预算自身的收入时, 就会将分包公司的收入也纳入自己的总收入中, 而对于承担分包工程的费用,则就会计算成总承包公司的成本预算。 通过这种收入与成本的计算,就会使得总承包工程在加强自身的业绩以及工作量中的预测。 必要时就会放弃一些损害自身的收入数量。 在总承包会计的计算中,在税金方面的处理通常是总承包单位将(X-Y)万元作为自身的营业额,并且要对这部分营业额支付相关的税金附加。 在总承包工程中,由于自身是法定的代扣代缴的义务人, 因此要支付一部分代扣代缴的营业税及其附加费用。 这项费用以Y万元作为支付的基数。
二、挂靠工程税务处理
在挂靠行为中,这种行为依然是建筑业所禁止的行为,但是当签订了纳税的主体之后就会存在这种挂靠关系, 通常在没有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 需要办理的社会保险的建筑工人的工资支出不能够作为计税工资的税前扣除。 并且必须要到当地的税务机关去开区相关的发票,才能征收个人所得税。 针对这种表面的挂靠关系,实际双方是不承认这种挂靠关系的, 但是在账务上依然会存在挂靠方要支付给被挂靠方的管理费的项目,因此,税务机关只能通过在合同中双方签订的协议具体的执行,根据双方协议中的个同城造价、结算的标准、承包的形式以及对于相关上缴管理的处理,对挂靠方确定出合理的收入,并且要按照具体的税务计算征收税收。 在这种税收的征管中,对于总包、分包工程中的税务处理就容易造成避免税务的征收行为, 使得个体的无证建筑队趋向于挂靠外来的建筑公司生存, 这就为税收的征收造成了麻烦,并且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对于此类挂靠的财务处理,挂靠公司不做账务处理的居多,往往通过将发生的成本票据提供给被挂靠公司的方式,由被挂靠公司做账务处理,被挂靠公司则根据工程进度及甲方拨款情况,再开具发票给甲方,同时又结合挂靠公司提供的票据金额,适量对挂靠公司予以进度拨款。 至此,所有的票据、发票、款项都通过了负担有法律责任和纳税义务的被挂靠公司,账目也较为清晰。 但是一旦出现法律责任和经济风险,这样的被挂靠公司将会吃不了兜着走,隐患巨大。
因此针对这种挂靠工程的税务处理现状, 只有采用实地征收的办法进行实施,这就需要税收征管人员要进行实地的巡查,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实施,加强相关的税收制度,严格执行偷税、漏税的行为,增强挂靠工程税务处理的保障。
三、建筑行业挂靠工程依据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挂靠工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行为。 对于该行为来说,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进行分析:对于没有相应建筑资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借用具有相关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所承揽施工任务的一种行为, 在挂靠的双方就出现了挂靠人和被挂靠人。
建筑行业相关法律中规定,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可以根据建筑施工单位中具有的相关建设资质将施工项目承包给建筑单位,在总承包的合同中,必须要遵循分包工程的条件,必须要得到发包合同的认可。 另外,在总承包工程方存在着非主要性或者是专业性较强的施工劳务组织。 在正常的施工期间,总承包单位为了能够加快工程的施工进程, 可以按照非主要或者是专业性比骄傲强的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形式进行正常的建设, 其中这些分包单位应该具有相关的建设资质和建设级别,最终是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
四、实际案例分析
对于建筑业挂靠工程会计处理的研究, 在总承包方支付的营业税额以及代扣代缴的营业税及附加中,对于相关的财务会计处理,通过研究具体的实例来作出相关的会计处理:例如:2010年5月,乙公司中标甲公司的工程项目,二者之间签订了总承包合同,其中注明了合同的工程总造价是1200万元,其施工的工期为7个月,在甲乙双方的同意下, 对于该项工程中的摸一个项目分发给丙施工单位进行建设, 在签订分包的合同中明确的注明了该项工程的造价是600万元, 并且乙方同意要上缴4%的挂靠工程费,在工程竣工之后,乙公司总共发生的合同成本是1200万元,并且在规定的期限内竣工,在此期间,开工后的3个月,乙公司完成了总工程的一半,并且有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了1200万元的工程款的现金,然而在扣除了相关的管理费用后,实际支付的工程款时1120万元,对于剩下的工程款会在整个工程竣工之后彻底的结清。 因此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将乙公司和丙公司的工程款一次性的结清,对于营业税总承包的乙公司要作出明确的财务处理,保证整个工程的会计处理能够顺利进行, 这些对于建筑业的挂靠工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其中具体的财务会计处理表现在:
2010年6月, 甲乙公司之间结算的总承包工程款的会计处理是: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600万,贷:工程结算600万;实际收到的工程款是:借:银行存款560万,贷:应收账款—甲公司560万;对于营业额的税金计算的会计处理是:发票数计提税金: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8万,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8万;上交税金: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8万,贷:银行存款18万。
乙丙公司结算工程款: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300万,贷:应付账款—丙公司300万;乙代扣税金:借:应付账款—丙公司9万,贷:应交税费—应交代扣代缴营业税9万;上交税金:借:应交税费—应交代扣代缴营业税9万,贷:银行存款9万;收取管理费并且对于剩余的账款进行一次性的支付:借:应付账款—丙公司289万,贷:主营业务收入— 分包收入10万,银行存款279万。
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计算:借:工程施工800万,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800万。
对于收入以及成本的确认:借:主营业务成本1100万,工程施工的毛利100万,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万。
对于11月结算余额:借:应收账款—甲公司600万,贷:工程结算600万;按照开票数计提税金:借:营业税及附加18万, 贷: 应交税费 — 应交营业税18万;上交税金: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8万,贷:银行存款18万;收取的余额:借:银行存款640万,贷:应收账款640万。
竣工的会计处理:借:工程计算1200万,贷:工程施工1100万,合同的毛利100万。
五、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业中挂靠工程进行了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在通过研究具体的总承包工程与分包工程之后, 对于一些不具有相关资质或者级别的施工小企业进行了经济处理研究, 能够在建筑行为加强不成文的挂靠工程做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这些都能够促进农民的就业以及总承包、分承包的工程建设问题,并且为建筑中的经济管理提出了科学的依据,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志磊,王学清.罗莉安.建筑工程呢过分包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J].中国乡镇企业,2012
[2]迟丽华,于雪.新《企业财务通则》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生产力研究,2011
[3]徐华平,刘元芳.黄埔.建筑施工企业挂靠现象的风险识别与危害防治研究[J].中国建筑研究.2011
[4]杜景瑞,刘丽华,王兰宁.业主代扣代缴税金的分包工程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J].工程项目建设,2009
[5]乔泽祥,齐佳欣,张继航.企业合并中会计和税务处理的差异及税收筹划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
[6]肖太寿,赵建峰.母子公司、总公司和挂靠体制下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技巧[J].建筑施工研究,2011
[7]樊苹漫.完善企业财务机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外资.2011
[8]许廷星.企业财务研究中的两个理论问题——兼论深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改革问题[J].财政研究,1993
挂靠工程 篇2
甲方: 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就_________________工程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内容及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期要求:工期为____个工作日。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
1、审核乙方的资质、营业执照、施工业绩、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能力等,并留存相关资料。
2、审核乙方的各种报表、签证、变更、报告等,在此基础上转呈业主办理有关手续。
3、按________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发包人”)审定的工程量及决算,支付乙方工程进度款及结算款。
4、参加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检查及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竣工验收。
5、甲方在该合作项目及该项目相关的工作范围内对乙方具有管理权。
乙方:
1、严格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及文明施工、资金回收等目标的实现。
2、不得将工程转包给他人。
3、编制承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
4、编制承包工程的预(决)算、施工进度计划等。
5、配合甲方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和决算手续。
6、乙方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并按规定负责项目竣工后的保修和回访工作。
7、乙方终身负责并承担该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各种纠纷、诉讼案件及所形成的一切责任与费用。
三、项目组织机构
甲方派驻施工现场的代表:________(项目经理)乙方派驻施工现场的代表:________(承包负责人)
1、甲方如更换施工代表,后任继续行驶本合同约定的前任的职权,履行前任的义务。
2、甲方若要求乙方更换其认为不称职的施工现场代表,乙方必须执行。
3、施工过程中甲方派驻的代表由乙方支付每月3000元工资,停工和放假期间不计工资。
四、工期
施工工期为_____个工作日。
五、工程质量
1、乙方认真按照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2、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标准的部分,乙方应按发包人的要求返工、修改,承担相应费用。如乙方未按要求返工、修改,甲方可派第三方代替乙方完成此项工作,因此发生的费用由甲方从结算中扣除。
六、安全施工
如发生安全事故,其责任和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工程款与支付
不付工程预付款,在发包人未付进度款之前,乙方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自行垫付。
八、资金管理及费用结算办法
(一)资金管理办法
1、当工程款支付时,甲方在收到发包人开出有效支票的当日出具正规发票,计算并扣除国家规定税金,余款在当日向乙方开转账支票,以保障项目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2、甲乙双方协作,共同搞好拖欠工程款的回收工作。
3、乙方对外采购材料、设备、机具租赁、工程分包等,均由乙方与分供方或分包方签订协议。
4、凡该项目发包人要求办理工程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等银行出具的保证性文书,无论是支付保证金、抵押资金或发生的银行手续费,均由乙方负责。
5、劳保统筹费按省、市劳保统筹办规定,办理结算后全额返还乙方。
(二)费用结算办法
1、乙方向甲方支付项目管理费为施工合同总价款的4%。按发包人支付工程款批次,逐次按比例扣除。
2、工程施工中乙方与发包人和社会发生的费用均由乙方负担。
九、竣工验收与结算
(一)竣工验收
1、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乙方按国家工程竣工验收有关规定,向甲方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及竣工验收报告肆份。
2、甲方接到验收报告后组织有关单位验收,并给予认可或提出修改意见。乙方按要求修改并承担由自身原因造成的修改费用。
(二)竣工结算
1、工程验收报告经甲方认可后,乙方向甲方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进行竣工结算。
2、甲方收到乙方递交的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进行核实,呈交发包人审核确认。
(三)质量保修
1、乙方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工程质量保修的有关规定,对交付使用的工程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保修责任。
2、甲方与发包人签定的《工程质量保证书》中甲方的各项义务由乙方顺延承担。
十、违约责任
1、乙方不能按期竣工,所有延期损失由乙方负全责。
2、由于政策性调整、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工程停建或缓建,直至解除合同,乙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损失将至最低点。
3、乙方未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造成损失,甲方勒令乙方停工修改,如修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所造成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十一、合同生效与终止
1、本合同自签定之日起生效,待工程竣工、价款结算完毕,除保修内容外,本合同自行终止。
2、乙方如未按合同规定执行,甲方有权中止合同。
3、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后,甲、乙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十二、其他条款
1、本合同未尽事宜,以甲方与发包人签订的《__________施工合同》内容为准,必要时可在协商补充。
2、本合同一式肆份,自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章)乙方(章)
挂靠经营牵绊旅游客运发展 篇3
“目前的挂靠经营方式也决定了我们运管部门的管理水平,这种管理是低层次的,只能是跟在后面查、后面逮、后面罚,那怎么可以呢?安徽‘飞雁快客’品牌已经做起来了,人家靠的是公车公营。”赵猛摇着头,眉头紧皱。
挂靠经营模式的话题由交通部令2005年第10号《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引起。其中,《规定》第五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道路客运企业等级评定制度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鼓励道路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第九条规定,定线旅游客运按照班车客运管理,非定线旅游客运按照包车客运管理。
该《规定》已于2005年8月1日正式实施。安徽省交通厅结合本省客运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了《规定》的贯彻意见。
贯彻意见确定从2005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为《规定》实施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原先配发的合法有效的旧式客运班线标志牌和客运线路附卡继续有效。同时对超类别班线的调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最后期限。鼓励客运经营者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并提供了清理挂靠经营的思路。
赵猛表示,旅游客运作为客运班线的补充,也可以提供包车服务。10号令下发后引起我们的一些困惑,操作起来有困难。交通部的指导思想是要从管理上淡化旅游客运,但是旅游客运车辆运行和包车车辆有所区别。按照《规定》,取消旅游客运线路标识牌,而全部采用包车牌;旅游客运要参照省际客运来管,也就是要求至少有20台车才能行……目前贯彻这一规定仍然处于过渡期,如果管理不力,将会造成市场无序。
记者:安徽曾经为发展旅游客运制定规划吗?
赵猛:老实说,安徽现在还没有专门发展起旅游客运。安徽的运输企业大部分都是班线承包运营,车辆并不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一一我们不说是“挂户”或者“挂靠”,因为线路经营权是企业的。但车辆按月向企业缴纳管理费,所以虽然属于非法经营,但在目前形势下又成为合法收入。这种模式在全国很普遍,是由历史演变过来的。
安徽省内有几个国家级的旅游城市、旅游景点,我们对旅游客运的审批曾有过一个规划。但是现在大部分运输企业对旅游客运不感兴趣,虽然我们要求省内的一些旅游客运企业做大做强,但他们又缺少投资成本。
在大家并非都共同遵守相同的市场法则、市场法则本身也并不严谨的情况下,旅游客运就很难按照预定规划来发展。但我们希望企业必须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在提供安全优质服务的情况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否则一切规划都将变成鬼话。
记者:原有的国有大型汽车运输企业现在的生存状态怎样?
赵猛:他们有些还没有完成改制。改制涉及的不仅仅是企业一方的利益,仅仅职工的身份置换就需要很大的解决力度。如果改制成本比较高,改制后产生的相关问题消化起来就很难。
目前安徽的旅游运输车辆基本上能够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如果有一个大的财团来投资旅游企业的话,我们是要慎重考虑的。
当然,要规范市场、建立品牌,还有一殴路要走。因为运输业尤其是客运的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道路运输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资金周转很快,不像其它行业要考虑销售环节,只要是跑起来,每天都能看到钱,所以谁都不愿退。这也使运输企业在公司化改造时,加大了改革成本。按理说,车辆残值企业可以买过来,班线经营权不给原有经营主,但实际上总要给“补偿”,本来车辆残值5万的,要是不给10万他就不退,我们碰到过很多情况。比如,合肥—滁州线公司化改革中,合肥公司和滁州公司对原有的车辆进行了残值评估,但是原有的经营业户屡次上访,甚至几十台车子开到省交通厅。到头来,我们还要给合肥公司做工作,“你们多拿几个钱吧,给点补偿!”这是长期延续下来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纯粹的公司化改造,所以要充分考虑原有的经营权的消化问题,才能够管理好。
记者:那么,企业就这样被经营方式卡死了喉咙,动弹不得了么?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有没有谋求发展的突破口?
赵猛:我现在苦苦探索啊,确实很难。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不好,又会引来很多其它的问题……按照目前的承包经营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是承包车主,他不顾你什么企业形象,什么企业品牌。我们当然希望企业加大自有车辆的比例,可是他哪有那么多资金呢?现在承包车占了大头,公车公营的部分只能满足整个企业的管理支出,一些老企业都只能维持现状。
应该说,企业经营主体经过交通部几次调整、评审已经确立,但目前企业的内部管理却存在很大问题。当初入行的时候,并不是通过资产评估公司来评审资产,而是由企业自行统计。好几家企业可能是用一根绳子捆在一起进入行业,但是进入以后实际上又各搞各的。
按照现在的管理模式,企业可以组织一部分车辆搞旅游客运,我们希望这些旅游车辆在同一运输公司的管辖下,进行内部统一调配,用这种方式来抵御单纯旅游客运企业的淡季收入难题。
从管理角度来说,我们不能采取强制性规定。目前,加强市场监管、纠正违规,接受社会的监督、维护游客利益这几个方面是我们要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按照《行政许可法》,我不可以乱设置,只希望按照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来调整从业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记者:这种情况下,运管部门怎么办?打算无为而治吗?
赵猛:首先从市场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目前旅游企业的大幅度发展将直接冲击我们的普通班线客运。班线客运有站务服务,营运收入是可以保证的,而旅游客运无法保证营运收入,因为旅游淡旺季非常明显。在目前承包经营的情况下,承包车主就会在外面擅自组客。同时,我们的管理手段很薄弱,很多管理规章难以落实到每一个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身上以及企业经营者的脑海里。
行业管理者不可能管到每一辆车,而是要管到“户”,也就是一个企业。可是,企业的实力决定了它不能够对所有的挂靠车辆实行有效管理。在承包制下,原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现在完全转到了承包者身上,他愿意么?他当然不愿意。所以才有服务质量不能保证,品牌无从建立的问题……
这几年我们大量工作是进行结构调整,以及部分班线的改造。班线改造、实行高速公路差异化管
理在某些程度上也扶持了一些客运企业,比如安庆飞雁快客公司、蚌埠飞雁、滁州飞雁经营都不错。这些车辆不会超载、也不会沿途载客,因为他们是公司化经营。合肥—蚌埠线现在基本上能保证半小时一班,这条线开通后,蚌埠铁路合肥线甚至停开两班,公路客运密度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改革也带来一些副产品。原来放得太开,政府要想重新洗牌,根本没办法。改革开放以来,大干快上确实促进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这是肯定的,但这也带来了行业管理配套措施的缺漏等一系列问题。
改革必定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害者的利益谁来承担?政府是不可能承担的,而只能采取安抚的方式。安徽的旅游客运离理想的距离还相当远……
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看得见、行业管理摸不着确实不假,可是公路再好,而运输秩序不好,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有这个眼光。
记者:从您最新的考虑出发,您怎样化解这些忧虑?
赵猛:安徽现有高速公路通车1294公里(2005年数据),在全国至多处于中等水平,最多的是山东,3000多公里。从公司角度考虑,如果是班线承包,反正是收承包费,就不需要利益核算。而从公车公营看,高速公路客运效益肯定高于普通公路客运,因为里程减少、车辆损耗减少,车辆周转率提高,驾乘人员成本降低,运输效率就会提高。可是高速公路经营承包就会有问题,承包者从自身考虑,上了高速就带不到客,所以往往选择走等级路,这就是目前承包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改革来保证乘客利益,就很难改观。
还有一些企业连基本的生产工具都没有,你凭什么经营、怎么能做好?无非是凭借原有的站场资源。这些低层次的经营方式最终会导致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下降,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扭转这种经营状况确实很难。比如铜陵只有一家旅游客运企业,你不让他搞,让谁来搞?所以,我在和各市运管处的处长谈话时就提到,虽然企业经理是由市交通局来认命的,运管处处长也是由市交通局认命的,但我希望你们运管处首先要把企业作为一个道路运输业经营者来看,你要为企业服务,但是也不能“服务”到“当了企业的运务”。
我现在担忧的就是,发生其它一些事情,包括安全事故的发生,大面积的市场无序竞争……现阶段,按照我们的真实思路,只要能保证老百姓能走得掉、基本上走得好、基本上满意,我们也就能满意。
记者:有没有考虑借鉴其它地方的做法呢?
赵猛:江西清理挂靠力度比较大,某些方面现有经营者可以把班线经营权带走一年半载,然后按照交通部现行的客运管理规定,成立新企业。社会的公共资源都是通过政府政策倾斜、审批给予的。如果完全放开,如果企业自有车辆很少,可能要破产。其实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单单在安徽存在,在其它一些省市也同样存在。
由于行业门槛低,安徽运力过剩仍是老大难问题。目前运力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在旅游方面考虑,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带来本地人的旅游热,旅游能力和愿望还都不够强。所以目前基本上是外地人通过旅行社过来的,安徽只是做些地接运输。还有些散客可以通过旅行社组团,也可能是自助游、自驾游,就不需要你的旅游车。比如,到九华山的客运班车也远远超过旅游车,在班线车密度能做到每半小时一班车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再发展旅游客运了。
建筑业挂靠工程会计与税务处理 篇4
建筑业的挂靠行为, 通常指的是一部分不具备施工资质或施工资质等级较低的个体建筑户、无证包工队为承揽建筑工程, 采取挂名、挂靠承包经营等方式, 挂靠在施工资质较高的企业或向其借用施工资质进行经营, 而施工企业则向这些建筑队、挂靠队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的行为。具体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3条。
《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 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 必须经发包单位认可。这是分包工程存在的法规前提。另外, 有些总包工程含有部分非主要或专业性较强的劳务作业, 总承包单位为了工程按期、按质、按量完成, 也会将这部分非主要或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分包单位施工。
二、对挂靠税收处理方式的探讨
假如存在挂靠关系, 通常由挂靠人 (包工头) 自行雇佣工人, 建筑公司和建筑工人不存在直接雇佣关系。没有与建筑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办理社会保险的建筑工人的工资支出不能作为计税工资在税前扣除, 而必须到税务机关开具劳务发票, 征收营业税并带征个人所得税。
三、对挂靠会计处理方式的探讨
挂靠工程的会计处理方式可参照总包单位财务处理方法进行。
假设总承包合同的造价为A万元, 分包工程的造价为B万元 (B≤A) , 对总承包单位而言, B是分包工程的总成本;而对分包单位来说, B则是其收入。在施工企业会计实务中, 很多总包人通常会将分包的工程收入纳入本公司的收入, 将所支付的分包工程款作为本公司的施工成本, 因为这样不但全面反映了总承包方的收入与成本, 而且很多总承包单位为了资质方面对业绩的需要, 也迫使它不能放弃本就属于自己的工作量即收入。在税金方面, 总承包单位应以 (A—B) 万元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及相应的税金附加, 同时, 总承包单位又是法定的代扣代缴纳税义务人, 即应以分包人分包的工程造价B万元为基数代扣代缴营业税及相应的税金附加。
[例]2008年4月, 乙公司中标甲的某工程, 签订的总承包合同中注明工程合同总造价为600万元, 工期为7个月, 乙经甲同意, 将其中的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分包给丙公司, 分包合同中注明工程造价为150万元丙上交乙4%的管理费 (不考虑乙收取管理费的税金) 。乙公司完成工程累计发生合同成本为400万元, 工程在当年11月底如期完工。2008年7月, 工程完成一半时, 甲乙双方结算工程款300万元, 实际支付280万元余款工程完工时一次性结清。为简便计算, 假设乙丙公司于完工时一次性结算价款, 且假设只考虑营业税, 总包方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1) 2008年6月, 甲乙公司结算总承包价款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3000000
贷:工程结算3000000
实际收到工程款
借:银行存款28000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2800000
按开票数计提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9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90000
上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90000
贷:银行存款90000
(2) 乙丙公司结算工程款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50000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1500000
乙代扣税金
借:应付账款——丙公司4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代扣代缴营业税45000
上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代扣代缴营业税45000
贷:银行存款45000
收取管理费并支付余款
借:应付账款——丙公司145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分包收入60000
银行存款1395000
(3) 2008年11月, 甲乙结算余款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3000000
贷:工程结算3000000
按开票数计提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9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90000
上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90000贷:银行存款90000
收取余款
借:银行存款3200000
贷:应收账款3200000
(4) 发生工程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4000000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4000000
(5) 确认收入与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55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00
(6) 工程竣工时, 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
借:工程结算600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55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000
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总产值增幅每年保持8%的速度高增长。小公司由于资质门槛的限制, 就采用挂靠工程形式生存。对此, 虽然行业监管部门对此有异议, 毕竟由于建筑业在农民工就业, 增加农村收入方面的天然优势, 挂靠工程形式下生存的农民工数量庞大。本文就建筑业挂靠工程涉及的财税方面的处理作出浅显的探讨, 仅供参考。
关键词:处理,工程,会计,税务,挂靠
参考文献
[1]樊苹漫.完善企业财务机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中国外资.2011 (6)
[2]迟丽华, 于雪.新《企业财务通则》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生产力研究.2011 (9)
建设工程挂靠协议 篇5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将其壹级建造师(专业)资格证书注册于甲方 公司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甲方出具正式聘书作为引进乙方的凭证,聘期为国家规定注册年限(叁年)
2、在壹级建造师注册管理部门可以接受壹级建造师注册申请之日起,甲方负责及时为乙方办理引进及其壹级建造师注册登记手续。
3、甲方承担乙方壹级建造师注册登记手续的相关费用及聘期内乙方参加壹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考试的相关费用。
4、履约期间甲方每年给予乙方岗位津贴 元,期始支付,首次定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支付第壹年的岗位津贴,结算日以乙方证件正式注册甲方后的时间为准;
5、履约期内,甲方妥善保管乙方的壹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原件,如有遗失,甲方负责及时为乙方办理补证手续及承担乙方因为壹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或注册证书的遗失而给乙方带来的全部损失。
6、履约期内,在未得到乙方书面认可下,甲方不得将乙方的壹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注册到其他的企业,不得作出有损于乙方利益的其他行为。因甲方原因给乙方造成行政、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的,全部责任由甲方承担。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乙方心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进步,作风正派,无犯罪前科,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
2、具备国家建设部、人事部认可的壹级建造师资格(提供壹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原件)
3、填写《人才引进申请表》同意入职并将壹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注册在甲方,为其服务 年(乙方无需在甲方上岗工作)
4、积级配合甲方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二)乙方必须提供注册所需的所有材料及相关证件。
(三)相关责任义务:
1、履约期内,乙方必须将壹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原件交由甲方保管。履约期内未经甲方同意,不得转注册。
2、履约期内如乙方需取回证书,应提前通知甲方。若证书正在使用,乙方则需等甲方工程竣工安全备案后方能取回;若甲方需使用乙方证件参加招投标承接工程,应提前通知乙方,经双方协商同意后方可使用,若因招投标风险而造成的证件吊销以及所有损失由甲方负责,并支付乙方剩余履约年限的所有岗位津贴,并另补贴壹年的岗位津贴;
三、如遇证书年检、工地检查等需要乙方到位,甲方应提前一周通知乙方,由乙方在规定时间内到位,由此引发的费用(含来回路费、生活住宿费)由甲方负责全额报销,并给予乙方每天补贴 元。如因乙方不能及时到位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如工程误工、证书吊销、扣分等),由乙方负责由此所引起的全部费用。
四、在签订协议时,乙方向甲方提供近期1寸彩色照片3张、上岗证证书原件、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甲方不得利用乙方有效证件从事不正当交易)
旅行社挂靠经营的利弊研究 篇6
关键词: 旅行社 挂靠经营 利弊
一、旅行社挂靠经营
1.内涵
挂靠经营指企业、事业单位或公民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其他企业法人名义对外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其中,允许其他企事业单位或公民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法人为被挂靠人;使用被挂靠企业法人牌子对外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或公民为挂靠人[1]。
2.挂靠经营旅行社的特点
(1)挂靠旅行社需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向被挂靠旅行社缴纳一定的费用,此费用即作为这一时期的挂靠费用,一般为3000元~5000元不等的挂靠费。
(2)挂靠旅行社对外多冠以旅行社门市部、营业部、业务部等名称。挂靠旅行社为了逃避旅行社行政管理部门的查处,在挂靠时通常以旅行社门市部、营业部等名义存在,这样既可以逃避检查又可以利用旅行社的品牌赢得旅游者的信任。
(3)挂靠旅行社不受被挂靠旅行社经营管理规章的约束,在财务、人事、业务网络上相对独立甚至完全独立。一般有自己独立的账户,对外使用旅行社或营业部的印章,并且独立操作团队,而正规的旅行社对服务网点、营业部等实行统一的管理、财务、招徕和咨询服务,团队必须交由总部操作。
二、旅行社挂靠经营的利与弊
1.挂靠经营带来的益处
(1)设立更简单。旅行社挂靠经营使有限的资金用于团队操作,不用为了因交足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后不再有流动资金而愁眉不展,而且减少申请设立正规旅行社的繁琐条件。只要以设立门市部或服务网点为名进行申请即可,更简单、方便。
(2)运营灵活,易于生存。挂靠旅行社因不受被挂靠旅行社规章制度的束缚,因此整个运营体系更灵活,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变化。虽然其生存能力较弱,但面对冲击时,因其成本小,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比大旅行社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3)扩展业务,提高效率。旅行社对其挂靠社严格管理,进行整体操作,积极设计、研发新线路新产品。挂靠社统一价格,提高服务质量,这样不仅使挂靠社灵活操作,被挂靠社获取收益,而且可与其他大社相競争,达到双方获益。
2.弊端
(1)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旅行社挂靠经营,虽说给挂靠社带来了很多方便,并且表面上减小了压力,但实际上却加速了企业的灭亡。旅游者寻求低价位商品,而挂靠旅行社为了吸引旅游者,一味降价,甚至低于其成本进行操作,渐渐导致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而挂靠社最终的结果则是倒闭。
(2)权利义务的不对等,给被挂靠社带来了经营风险。对被挂靠旅行社自身来说,出租本企业业务经营权,必然对其业务经营活动的持续健康运行不利,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搞挂靠经营的旅行社的命运往往有三种:
第一种是在初期,旅行社业务和规模扩张很快,表现为一派兴旺景象;
第二种是时间不长就会出现麻烦,如被挂靠旅行社业务逐渐下降,待收款项逐渐增多,财务状况走下坡路,挂靠旅行社状况混乱等。
第三种是财务状况和企业信誉状况急转直下,因为挂靠旅行社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品牌高度受损。质量纠纷、债务纠纷日渐增多,使企业举步维艰[3]。
而被挂靠旅行社最终的命运只有两种:一种是悬崖勒马,下决心清理挂靠部门,积极扩展旅行社业务,使企业洗心革面;另一种则是一蹶不振,艰难度日,甚至倒闭或被吊销营业执照。
(3)债权债务难以处理。一方面,挂靠社不确定性高,组团旅行社经营者担心团队无法顺利完成,因此拖欠地接旅行社的团款,使得地接社零团费或负团费操作。另一方面,挂靠社因流动资金少,在业务繁忙的旺季往往资金周转不灵,这就迫使地接旅行社经营者不得不拖欠酒店或旅游车队的款项。这样就形成组团社拖欠地接社,地接社拖欠酒店、车队这样一种三角债的局面。而因为挂靠社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组团社在收取客人团款时很难一次性收回,使得三角债问题越发严重,债权债务难以处理[4]。
三、解决旅行社挂靠经营的措施
旅行社挂靠经营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整个旅行社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恰当的措施解决此种问题。
1.宏观上使旅行社业积极向垂直分工体系演化
旅行社的分工体系指的是不同类别的旅行社在各个市场区域和旅游产品流通环节中扮演的角色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要解决中国旅行社水平分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对水平分工体系进行改革。应向旅游产业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将我国旅行社的水平分工体系转向垂直分工体系,让大中小旅行社各尽其职,真正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代理化。
2.中观上修正我国现行的旅游法律法规
(1)按旅行社规模大小制定不同层次的注册资本及质量保证金。按旅行社经营场所的面积、从业人数等确定不同等级的注册资本及质量保证金。并对新旅行社进行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如查到旅行社规模有所变动又未及时予以上报的给予重罚。
(2)制定更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针对老社、强社、大社及新社、弱社、小社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单纯凭业绩定输赢。要使业绩与服务质量作为共同的指标,且针对旅行社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标准,进行较公平的评比。让旅行社专心提高服务质量,只有服务搞上去,业绩才会跟上来。
(3)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及《旅行社条例》第四十七条简单地指出挂靠行为属于出租、出借及受让或者租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及其处罚方法。因此,需定出单独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什么是挂靠经营,此种现象一经发现就要及时处理,以避免旅行社钻法律漏洞,进行违法经营行为。
3.微观上加强旅行社内部、外部的管理
(1)加大对挂靠经营行为的惩罚力度。上文的法律条文中指出相关惩罚办法,但此种处罚对挂靠旅行社及被挂靠旅行社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因此应加大惩罚力度,此种现象一经发现便处以高额罚款,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相关管理人员终身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做到杀鸡儆猴,使整个旅游市场规范化。
(2)改善旅游市场监管手段。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监管的手段仍以人员现场监管为主,手段相对落后,造成较高的成本,直接制约对旅行社挂靠经营行为的监管效果。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监测手段,做到实时监控,避免人为操作的隐性问题。并加强对旅游市场监管人员的筛选和培训,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组织精干的旅游市场监管队伍,打击和遏制困扰旅行社行业的挂靠经营现象,净化我国旅行社业的经营环境,维护旅行社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3)旅行社内部加强管理。旅行社挂靠经营这一手段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给被挂靠社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宣传自己的品牌,但由于挂靠社的不确定性强、流动性大,因此长期下来毕竟会给旅行社带来损害,并且影响其声誉。因此,为了旅行社的健康发展,内部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对门市部、服务网点统一管理,加强监督,杜绝挂靠现象的发生,确保旅行社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旅行社门市变脸三问.四川日报,2009-9.
[2]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
[3]蔡家成.中国旅行社业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7.
挂靠工程 篇7
一、建筑工程挂靠经营的概念、表现形式及会计核算方式
所谓建筑工程挂靠经营,是指无资质的单位、个人或低资质等级的单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利用有资质证书或高资质等级的单位名义,承接工程任务并向其缴纳一定管理费用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挂靠的双方当事人
一方是被挂靠人,它是出借公司名义上的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办有税务登记证,以查账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另一方则是挂靠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这类企业一般都办理了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另一种是不具备施工资质或施工资质等级较低的个体建筑户、个人合伙组织、无证施工队等,一般不办理工商执照,不办理税务登记,这一种因流动性较大,使税务部门难以将这些施工队纳入正常的税收管理,给日常的税款征收和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挂靠经营的表现形式
在对甘肃国有大型企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挂靠经营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 名为联营承包,实为挂靠经营。
此形式主要表现为,达到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标后,与建设单位(发包方)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随后又与无资质或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或个人签订”工程项目联营承包合同书。而中标的建筑施工企业退出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关系,约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之后,也不进行实际施工,也不实施管理,或者所谓“管理”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不承担技术、质量和经济责任,由联营的另一方承建工程。
2. 名为投资开发,实为挂靠经营。
此形式主要表现为,开发商个人为了不失去建筑工程中的利润,增加更多的利润空间,寻找一家有资质的建筑单位作为挂靠单位,自己既是发包方又是承包方,由自己任工程项目负责人,自己聘任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只向挂名的承包单位交纳少量的“管理费”。工程完工后,开发商将建筑物处置后,便退出经营。
3. 名为内部承包,实为挂靠经营。
此形式在建筑领域表现最多,主要指挂靠人与中标的被挂靠人签订内部承包合同,由被挂靠人将挂靠人编成内部的一个项目部或施工队,由挂靠人包工包料,商定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赚取的利润由挂靠人获得,并以此来规避法律,逃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
4. 名为分包工程,实为挂靠经营。
此形式主要表现为,中标的被挂靠人与挂靠人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并在该合同中约定,由挂靠人分包工程中的基础、主体等所有分项,表面上看是肢解了整个工程,实际上还是挂靠人在管理整个工程,掌握和分配使用工程进度拨付款,技术质量及债权、债务等经济责任由挂靠人来承担,被挂靠人还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此类表现形式在建筑领域也表现甚多。
从以上四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建筑施工企业与挂靠方无论签订什么形式的协议(合同),内容大致都是:挂靠方以被挂靠方的名义进行施工,挂靠方包工包料包安全包质量包工程项目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被挂靠方收取建设单位的工程款后,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税金,其余支付给挂靠方,用以购买材料和工资费用支出。
(三)挂靠经营的会计核算方式
在挂靠经营方式下,建筑公司的会计核算一般采取“倒扒”方式,即以开具建安发票的金额作为工程结算收入,以工程结算收入扣除收取的管理费和公司日常管理支出后的余额作为工程结算成本。这种核算方式,以被挂靠方自营工程的形式进行会计核算,致使挂靠工程利润大量向挂靠人聚集,项目利润转换成工程成本。有的建筑公司的会计核算更为简单,工程资金不在建筑公司账上反映,也不进行工程结算收入及工程结算成本、营业税金的核算,建筑公司账上只直接反映工程管理费收入。这些都给税收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建筑工程挂靠经营存在的税收问题
建筑工程挂靠经营因其项目生产周期长、作业地域流动性强、施工企业多而杂且良莠不齐,内部管理规范程度不一等特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税收问题:
(一)建筑工程挂靠经营的特殊运作影响税收监控
建筑企业向这些不具备施工资质或施工资质等级较低的私营经济建筑企业、个体建筑户、无证包工队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后,就放任自流,一项工程多次分包、转包的情况也不向税务机关报告、备案。在实际中,挂靠双方对外都不会承认挂靠关系,账务上也未反映挂靠方支付给被挂靠方的管理费等项目。税务机关只能通过取得挂靠双方的协议(最有可能是从被挂靠方取得),凭协议内的有关工程造价、结算标准、承包形式、上缴管理费等条款,来确定挂靠方的收入,按有关规定对其所得进行征税。假如挂靠双方没有签订此种协议,或者建筑公司(被挂靠方)拒绝提供这些协议,特别是被挂靠方为持有外出经营管理证明的外来建筑公司,税务机关难以查实工程的成本费用。这些都使地税机关难以将这些施工队纳入正常的税收管理,给日常的税款征收和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挂靠经营造成建筑安装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流失严重
一般来说,大部分联营企业都是获利的,假如2000万的项目利润50万元,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25%计算,50×25%=12.5万,不按国家规定交所得税,这部分就变成了联营企业的所得了。造成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流失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只核算管理费收入的建筑公司来说,工程项目的实际损益在建筑公司的账面上不反映,公司收取的管理费收入有限,除掉公司本身的日常费用开支后,账面上就反映亏损或微利,而建筑安装企业的所得税大都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管理,结果必然是企业申报缴纳的所得税很少。
二是对会计核算采取“倒扒”方式的建筑企业,财务核算大多数不规范,企业负责人的纳税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公司的钱就是自己的钱,所以在建筑业企业的费用中含有大量为企业负责人开销的与公司经营无关的费用,如向企业负责人支付房贷车贷、子女入学费用,家属的生活费用等,这些费用的列支造成企业所得税严重流失,而企业与项目经理之间领取工程款基本上凭白条或内部工程结算单作为支付凭证,项目经理领款后使用情况没有合法凭证记载反映,税务机关无法实施检查,最终导致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流失。
三是长期以来,建筑业普遍亏损或微利,致使检查人员在对建安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时,在主观上已形成了一种建筑业无所得税的观念,所以并不把所得税作为检查的重点,通常只对建安营业税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地方税种进行结算,而所得税往往只是就表结表,基本上无所得税款查补入库。
四是建筑工程一般周期较长,许多工程项目长期挂账,有时建筑公司故意剩少量的工程尾款,不进行工程决算,造成税务机关在对其检查时无法结算工程项目利润,也就无法计算征收所得税。更有部分建筑企业,虚开建筑企业发票,虚增建筑成本,虽然多缴了部分营业税,但由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所得税大量的流失,而这种偷税方式由于要涉及两个或几个单位,税务机关检查起来非常困难。
五是各地的带征率有所不同,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所得税核定征收标准不一致,导致工程承包方在承接工程项目后,挂靠到征收标准较低的建筑企业,或挂靠到外地建筑企业,致使本地企业所得税税源外流,引发了建筑业税源的无序游动。
(三)个人所得无法得到有效控管
由于多数企业采取工程项目挂靠维持运作的形式,导致挂靠人(项目经理)的个人收入无法核实,企业也未按照规定代扣代缴其个人所得税。究其原因:一是个体建筑户、无证包工队的流动性较大,导致企业无法补扣补缴个体建筑户、无证包工队的个人所得税;二是施工工人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漏洞较大,工人工资的领取,大都由项目经理统一签名领取,工人的人数由项目经理提供,无法确认。还有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工程合同的签订都是由建筑公司出面,包工头在“幕后”,所以对工程是否属个人承包难以界定。总之,挂靠现象掩盖了个体承包商的存在,致使挂靠人(项目经理)的个人所得无法得到有效控管。
(四)挂靠造成营业税征收的减少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凡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纳税人,建筑企业应该是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但是在挂靠经营下,建筑企业只是表面上的纳税人,工程承包者才是真正的纳税义务人,只有他们才真正知道工程进展到什么程度,工程款已收多少,收到的款项是否已全部申报纳税以及是否有故意延期结算等工程情况。这种隐蔽性给挂靠人偷逃税款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有些挂靠单位向建筑企业直接领取现金时不入账,致使部分应作工程收入的款项长期收入不入账,造成了营业税的减少。试想,一个1000万的项目,材料成本占到总造价的60%,如果联营单位不开发票,采购材料增值税(或营业税)按3.3%计算,1000×60%×3.3%=19.8万。
三、完善建筑工程挂靠经营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挂靠经营税收征管,有力地进行税源控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实行项目跟踪管理
建筑行业税收应实行专人管理,分类别建立建安工程征管台账,所有的建筑安装工程在中标或合同签定后,都实行项目登记备案。建议对一些大的工程项目施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工程项目的真正承包人。一方面工程立项后,建设单位须向建委报送其最终确定的承接工程的建安企业名称、工程承包总金额、承包方式等资料,由建安企业将资料输入电脑;另一方面建安企业须向税务机关报送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的承包合同、完工进度等资料。税务部门进行归档,并将资料及时输入电脑。这样两份资料的同时存在,给税务机关对项目实际情况及建安企业的完工进度等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提供了方便,将会减少检查中的难度。税收管理员也应对工程多巡查,到实地多了解情况,对挂靠人多作纳税宣传,对不愿提供挂靠资料的建筑施工企业,可采取强制措施或依法进行处罚。
(二)严格被挂靠单位的管理
应加强对市内大中型建筑安装企业的管控,检查是否有挂靠施工的现象,一旦发现,责令挂靠方限期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和临时税务登记。逾期不办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同时告知被挂靠企业开户银行暂停拨付工程款项,避免一些建安企业随意注册、施工队伍随意挂靠、企业少缴税款等问题。建安企业要规范对承包(挂靠)本企业的建安工程及开发项目的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健全账务,按照承包(挂靠)建安工程项目实际收入,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扣缴个人所得税。
(三)加强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取挂靠、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建筑公司账面基本都反映亏损,无企业所得税,所以税务机关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承包人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上。要把工程利润的真正所有者:包工头,从幕后推到前台,严格按照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征管规定,加强对工程承包合同的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工程项目的真正承包人,对承包人的所得税征收到位。
建议对下列建筑业工程承包人的个人所得,一律实行定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各建筑安装企业代扣代缴:
1. 自行承揽建筑工程并挂靠建筑安装企业的工程承包人,不论其如何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2. 建筑安装企业对工程承包人实行包工包料核算管理方式的。
3. 建筑安装企业对工程承包人实行包工(包括全包和部分承包)或者包料(包括全包和部分承包)核算管理方式的。
4. 建筑安装企业按工程项目取得的收入定额或者定率分得一定的比例,其余均归工程承包人所有的。
5. 建筑安装企业按照固定比例收取管理费或利润的。
(四)加强发票管理
挂靠单位之所以能够“以料抵工”,开“大头小尾”发票等,归根结底还是监管部门发票把关不严。除了加强税务机关对发票领、购、存、用的管理,还要实行监管代开制度。各建安企业在工程结算、付款时,必须由该企业财务人员到税务部门开具建筑业专用发票,建设单位在结算或支付工程款时,必须以建筑业专用发票作为结算或支付凭证。不定期组织建筑业专用发票使用情况的检查,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出具正规税务发票或以非正规发票或白条入帐等行为。
(五)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完善建安市场管理
建立与财政机关的信息交换制度和协作机制,对由财政预算负担的建安工程项目采取由财政部门审核,凭税务部门开具建筑安装发票付款和进行结算,从而保证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的税收应收尽收。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联系,联合加强建筑业税收的检查与监督,加大对建筑企业的稽查力度,检查方式不应只停留在对建筑企业凭证、报表、账册的核对上,还要到工地现场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按《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促使建筑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规范经营管理。如此以来,既遏制了建筑工程挂靠经营纳税人连续欠税的发生,也可以防止小型零散建筑单位钻偷税的行为,从源头管住建筑行业的税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段九利,郭志刚.房地产企业全程纳税筹划(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挂靠工程 篇8
1 因果分析图法的说明
因果分析图也叫特性要因图,又叫鱼刺图。特性是指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因是指对质量问题有影响的因素或原因。因而因果分析图法就是把对于结果(问题或特性)有影响的重要因素加以分析和分类,并在图上用箭线将其关系表示出来,通过整理、归纳、分析查找原因,将因果关系搞清,然后采取措施,解决质量问题,使控制工作系统化、条理化。其应用方法、步骤为:确定需要分析的质量特性或结果→召开调查研究会、分析造成质量问题原因→按大小原因顺序,用箭线逐层逐个标记在图上→逐步分析,找出关键性原因→反复讨论、核对查实,确认关键性原因,采取相应对策[1]。
2 因果分析图的应用
2.1 发现问题
工程建设挂靠现象的泛滥,引发了质量事故和隐患、拖欠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扰乱了建筑业的行业秩序、诱发了建筑业的行业不正之风、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进程、削弱了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上导致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国家税收的流失;同时引发了大量的法律纠纷,最终导致行业的畸形发展。工程建设挂靠现象已经成为学术界、建筑业内研究的热点,也似乎成了建筑业的顽症。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关于工程建设挂靠问题的研究,但是主要在于表面挖掘和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简单分析,还没有系统地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挂靠问题的成因尤其是解决办法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因此笔者拟运用因果分析图对工程建设挂靠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挖掘。
2.2 查找原因
徐国强[2000]分析工程建设挂靠的原因主要有:信息不畅;人情关系;政策负面因素;利益驱动;隐蔽性强;查处不严[2]。
韦智佳[2004]认为工程建设挂靠的原因:监管措施和惩治违规力度不够;利益驱使和行政权力介入,导致有些领导和管理部门干预市场运作;由于对中介组织和市场掮客打击不力,腐败与挂靠互为共生,恶性循环[3]。
通过互联网、其他文章以及调查研究会还收集到产生挂靠的原因主要有:制度体制问题;僧多粥少问题;企业本身管理失控问题;监管部门管理手段滞后问题;投资覆盖面与透明度问题等[4,5,6]。
2.3 关键原因分析
为了查找到产生挂靠的关键因素,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访问。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您认为施工企业承揽业务主要通过:(可多选)”结果如图1所示。
可见,围标、串通投标、违规挂靠承揽所占比重大,都与熟人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熟人文化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您认为中国人处理问题时在情理法上的顺序是”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可见,中国人在情理法观念上把情摆在第一位,然后才讲道理、合理,而把法制观念置之其后。
调查结果显示,16.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合理的法胜于无法,有法就要遵守”;83.70%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合理而居然不合法,就表示此法根本不合理,不合理的法我不遵守”;81.4%被调查者认为“合理即合法”,见图3。
调查结果显示:“您认为某市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状况如何”如图4所示。
“您认为导致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丧失的原因主要有:(可多选)”结果如图5所示。
以上结果表明某市的工程建设诚信体系不甚健全。
某市对资质管理进行调查。在调查中,“您认为企业中标是凭什么:(可多选)”多数认为靠行贿、关系、答应不合理条件、串通投标等非法途径。只有9.3%的被调查者认为靠实力和信誉,这些都不可避免与商业贿赂、行政寻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4 主要原因分析与对策
工程建设挂靠成因及对策见表1。
参考文献
[1]陈焰明,王道席.因果分析图法在钱塘江北岸海塘板桩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04(19):52-53.
[2]徐国强.谈谈挂靠行为的存在及其整治[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0(1):59-60.
[3]韦智佳.浅析工程挂靠施工现象[J].广西城镇建设,2004(5):76-77.
[4]徐琳.防止工程投标中“挂靠”现象的解决办法[J].建设监理,2002(6):104.
[5]朱灿坤.关于建筑工程中的挂靠问题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3):43-45.
关系从句挂靠偏向探析 篇9
关键词: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分析
一、句子理解策略
(一) 迟关闭策略
迟关闭策略最早是由Frazier及其同事提出的, 他们认为:大脑接受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通过采取迟关闭策略来理解输入大脑中的话语, 即当语法正确时, 我们习惯将将要处理的成分挂靠到正在处理的短句上。举例说明:
a.Though George kept on reading the story Sue bothered him. (1160ms)
b.Though George kept on reading the story still bothered him. (1545ms)
明显b受试读时间长于a受试读时间, 这是迟关闭策略造成的, 人们倾向于将the story挂靠到正在处理的reading上, b句不符合这一原则, 从而延长的阅读时间, 增加了这句话的理解难度。
(二) 解释假设
解释假设主要是针对非主要成分挂靠问题而言的, 非主要分成主要是指对句法结构可有可无的装饰成分, 如关系从句。主要成分是指对句法结构不可缺少的成分, 如非定时句补语。实践证明, 人们在了解非主要分成时, 不一定非得采取迟关闭策略。
非主要成分和主要成分是解释假设句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这两种成分时遵循不同原则, 具体如下:
第一, 抓住一切机会将语言输入到XP中, 这是一种主要关系成分。或者将XP放在当前论旨处理的范围内。第二, 在处理论旨范围内的非主要成分XP时, 需要遵循非结构性和结构性的原则。非结构性原则主要包括指示原则和避免模糊原则。如果当前论旨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非主要成分可靠挂靠时, 在进行最后挂靠时, 需要充分考虑这几个词组。
(三) 基于经验的策略
调整假设最早是由Mitchell et al提出的, 这一假设是建立在经验句子处理策略上。当出现歧义时, 激活了多重句法分析方法, 根据句法出现频率排序, 选出频率最高的句法分析。调整假设提供了与RC挂靠歧义不一致的方法:通过语料数据库进行统计。Mitchell et al在收集语料数据库的过程中发现, 如果就近挂靠数据在一种语言中占据较大比例, 在RC挂靠歧义中, 人们偏向于就近挂靠。人们在学习二语过程中, 随着对二语熟悉程度的提高, 学习者逐渐表现出与二语为母语的人一样的非就近挂靠习惯。
二、有关歧义RC挂靠偏好的二语研究
Dussias通过“在线”自控速句子阅读方法 (SPR) 和“离线”问卷调查法 (ENS) 对两组二语学习者 (母语为英语的西语学习者、母语为西语的英语学习者) 进行调查, 研究歧义RC挂靠偏好情况 (见表1中B1类) 。结果如下:两组二语学习者都阅读英语句子时都倾向于就近挂靠。Dussias认为该实验说明母语句子处理策略对二语没有直接影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迟关闭原则的影响。但是可以看出, 母语为西语的学习者产生挂靠偏好的原因是英语歧义消除策略直接影响着母语歧义消除策略。
Papadopoulou通过“在线”SPR和“离线”AJT两种方法对二语学习者 (母语为俄语或希腊语, 二语为西语) 和西语母语者进行测试, 研究其对N1-with-N2-RC和N1-of-N2-RC两种句式的RC挂靠偏好。实验目的是验证调整假设与解释假设。在N1-of-N2-RC句式上, 希腊语、西语、俄语都偏向非就近挂靠, 根据调整假设, 一语组和二语组应该都出现倾向于非就近挂靠的现象。但是实验结果是:二语组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挂靠倾向。如果将介词换成with时, 一语组和二语组都呈现非就近挂靠倾向。所以该实验支持解释假设, 不支持调整假设。
以上两个实验都采取了“在线”SPR方式来测试二语学习者挂靠偏好, 都未得出确切的结果。在分析母语句子处理策略对二语影响时, 只分析了N1-of-N2-RC这种句式, 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汉语RC挂靠歧义
汉语RC主要是通过“的”字将其修饰的中心名词连接起来, Thompson根据修饰中心名词的功能将汉语RC划分为宾语RC和主语RC。举例说明:
a.他们种的水果
b.种水果的农人
a是宾语RC, b是主语RC, 其修饰中心名词是“农人”, 充当主语成分。Hsiao对宾语RC和主语RC的处理难易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RC的处理难度不同。为了消除这种干扰, 下面使用主语RC研究其挂靠歧义。
综上所述, 在消除汉语RC挂靠歧义时, 必须遵循迟关闭原则, 二语特定策略和母语策略对英语RC的处理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 离线任务理性直接影响着RC挂靠偏好。需要注意的是, 本文对RC消除歧义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 “自控速阅读”结果不够全面, 这表明需要通过更明光的眼动技术来验证这种实验工具。所以说, 本文研究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蔡莉, 敖锋.汉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的语料库研究[J].外国语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14, 30 (06) :93-94.
[2]蔡莉, 敖锋.英汉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 2014, 11 (05) :44-45
挂靠有风险接受须谨慎 篇10
概括而言, “挂靠”指的是没有相应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自然人或者资质等级较低的建筑施工企业 (即挂靠者) , 以赢利为目的而借用其他有相应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资质较高的建筑施工企业 (即被挂靠者) 名义承揽建设工程的行为。
一、挂靠的认定条件
在《关于印发<1999年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的意见>的通知》 (建建[1999]53号) 中有份附件, 名称为《关于若干违法违规行为的判定》, 其中第四条对挂靠行为的认定作出了解释:“根据《建筑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凡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工程任务的, 均属挂靠承接工程任务, 包括无资质证书的单位、个人或低资质等级的单位, 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 利用有资质证书或高资质等级的单位名义承接工程任务。其判定条件是: (一) 有无资产的产权 (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受益权等) 连系, 即其资产是否以股份等方式划转现单位, 并经公证; (二) 有无统一的财务管理, 不能以“承包”等名义搞变相的独立核算; (三) 有无严格、规范的人事任免和调动、聘用手续。凡不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 定为挂靠行为。”
从该规定的内容可知:
第一, 主体上, 挂靠人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单位;被挂靠人则是有资质的建筑企业;
第二, 方式上, 挂靠主要有转让资质、出借资质、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接工程三种方式;
第三, 内容上, 挂靠可以是无资质的个人或单位借用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名义承接工程, 也可以是资质等级低的建筑企业借用资质等级高的建筑企业名义承接工程。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 挂靠现象日趋严重且呈现出多种形式。但司法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挂靠”常常与内部承包、违法分包、非法转包等行为混合, 难以区分。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施工合同司法解释》 (法释[2004]14号) 未对“挂靠”的认定条件作出规定, 但有的地方法院就““挂靠”行为的认定作出了指导性规定。
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承包人之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认定为本意见第四条规定的‘挂靠’”:
(一) 相互间无资产产权联系, 即没有以股份等方式划转资产的;
(二) 无统一的财务管理, 各自实行或者变相实行独立核算的;
(三) 无符合规定要求的人事任免、调动和聘用手续的;
(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可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挂靠认定的指导意见与《关于若干违法违规行为的判定》中规定的三个认定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挂靠的主要情形
实践中, 挂靠主要存在以下形式:
1.没有相应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自然人或者资质等级较低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具有相应建筑施工资质的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2.建筑企业虽然具有施工资质但质等级低, 故以资质等级高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需要高资质才能施工的工程;
3.建筑企业不具有施工总承包资格, 故以具有施工总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总承包工程;
4.有资质的建筑企业通过其他违法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情形。
三、挂靠的法律后果
1.所涉合同的效力问题
挂靠情形下, 可能涉及到多方法律主体及合同关系, 这些合同是否有效呢?
第一,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签订的挂靠协议无效。如前所述, 《建筑法》明令禁止“借用资质承揽工程的行为”, 挂靠协议违反了该法律规定而无效。
第二, 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与发包人签订的施工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 (法释[2004]14号) 第三条明确规定,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超越资质等级或者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的施工合同无效, 故被挂靠人与发包人之间的施工合同无效。
第三, 挂靠人作为总包人与分包工程的承包人签订的分包合同无效。因为被挂靠人与发包人之间的总包合同无效, 分包工程属于总包合同约定的承包范围, 因此分包工程的施工范围因总包合同无效而成为不合法的“合同标的”, 结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对合同效力的认定, 此情形下分包合同也是无效的。
2.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第一,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的纠纷。该类纠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费;二是第三方债务。关于管理费, 若被挂靠人对工程实际未实施任何管理, 则管理费构成非法所得, 根据《施工合同司法解释》 (法释[2004]14号) 第四条规定可由人民法院予以没收。关于第三方债务, 由于挂靠人在实际履行合同过程中均是以被挂靠人名义实施的, 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债务, 由被挂靠人与挂靠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但是, 如果第三方明知其为挂靠人仍与之签订“以挂靠人名义”的合同或者挂靠人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与履行本工程无关的, 则由挂靠人自行对第三方承担责任。
第二, 挂靠人应与被挂靠人共同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建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 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据此, 挂靠人应与被挂靠人共同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建筑法》第六十六条虽然仅规定就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 但结合司法实践, 不仅是质量问题, 因该质量问题引起的工期延误违约金、因工期延误导致发包人向第三方承担的违约责任等给发包人造成的实际损失, 均属于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范畴。
3.面临行政处罚
对于挂靠人, 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对于用他人名义承揽工程的挂靠人, 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另结合《建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 如挂靠人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处以罚款, 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 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 予以没收。
对于被挂靠人, 根据《建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 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被挂靠人的名义承揽工程的, 责令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罚款, 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 吊销资质证书。
4.工程价款的结算
挂靠情形下的施工合同无效, 根据《施工合同司法解释》 (法释[2004]14号) 第二条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 实际施工人可以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同时根据该解释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实际施工人可以直接起诉发包人, 请求发包人在拖欠工程款的范围内承担清偿工程款的责任, 并追加承包人、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但对于实际施工人因非法转包、违法分包或者因出借施工资质而已经取得的利益, 如“挂靠费”、“管理费”等, 法院可以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予以收缴, 但建设行政机关已经对此予以行政处罚的,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不再进行处理。
房地产开发挂靠合同之效力分析 篇11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挂靠合同;效力分析
房地产开发挂靠是指允许挂靠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被挂靠人的资质进行房地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这种经营方式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资质审核非常严格,因此挂靠人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为规避市场准入问题,利用被挂靠人的开发资质获得房地产开发经营权。被挂靠人可向挂靠人收取相应的挂靠费。虽然在利益分配上对于双方都非常有利,但是同时在风险承担上双方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房地产开发挂靠合同的法律约束,成为二者角逐的重点。
一、挂靠合同性质
房地产挂靠合同是在房地产开发中甲乙双方根据各自需要合作开发。挂靠合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挂靠方不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开发资质,而借助被挂靠的资质及等级以该企业的名义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被挂靠方对挂靠方的经营活动不做干预,仅收取挂靠费。另外一种是挂靠方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而借助被挂靠方的资质及等级以该企业的名义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而被挂靠方不仅要收取挂靠方的挂靠费,同时对其开发的项目负责经营活动。这种挂靠合同的区别在于,被挂靠方只收取挂靠费而不参与经营的合同被视为单纯的名义借贷合同,即形式上的挂靠合同,而被挂靠方参与了挂靠方的经营活动被视为合作开发合同。如果合同双方都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那么双方的合同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第15条的规定判定合同无效。
二、挂靠开发房地产合同效力认定
挂靠开发房地产合同效力应认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根据被挂靠方是否参与挂靠方房地产项目经营活动,来确定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如果被挂靠方没有参与挂靠方的经营活动中,仅收取了挂靠费,那么该合同被视为单纯的名义借贷合同,即形式上的挂靠合同。如果被挂靠方参与了挂靠方的经营活动,那么该合同被视为合作开发合同,此类挂靠开发虽然挂靠一方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但该挂靠开发合同应认定为有效合同。
2.合同内容合法性问题
房地产开发经营项并不属于国家禁止经营、限制经营及特许经营范围。根据《城市房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对未取得房地产开发经营权或者开发资质的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活动,可勒令其停止房地产开发活动,没收所得,并处以罚款,但规定中未涉及对所涉及到的房地产开发合同效力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全国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议纪要》[2[的第二条第3点规定:如果交易行为本身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那么应认定合同有效,而在行政管理上如税收、行政罚款等方面进行补充。而挂靠经营在经营性质上按具有资质一方认定,可视该合同有效。
3.是否违反强制性法律
一些人认为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和行政强制性法规的合同被视为无效合同,而房地产挂靠合同应属于此类。但是仔细分析《合同法》第52条规定内容,在第四项规定中,合同目的和合同内容都未涉及违反法律和行政强制性法规的可认定合同有效。而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内容,[3[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开发经营的可要求其限期整改、罚款并吊销执照,在法律约束上只有行政处罚责任,而对于挂靠开发效力并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本文认为,房地产挂靠合同有效的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等级规范性质上为行政管理规范,未涉及其所从事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效力问题。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4[中虽然规定了未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从事相应房地产开发经营,但在法律责任条款仅规定了限期整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及吊销资质等级证书等行政责任,而未规定此类行为的民事效力。基于这一规章性质上为行政管理规范,同时基于该规章对于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开发经营行为仅规定了行政处罚责任,因此房地产开发挂靠开发合同也应认定为有效。
4.公共利益要件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级资质的审核中,该审核行为属于行政许可行为,如果未取得相关资质而进行了房地产开发活动那么该企业需要承担行政管理法上的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没有资质将在质量上难以获得保障,它会涉及社会公众利益,未取得相应资质等级除应承担行政管理法上的责任外,还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从公众利益角度分析,根据《建筑法》第13条规定:建筑企业在未获得资质的情况下不可从事建筑活动,对借用资质签订的合同被视为无效,而对于合作开发的项目,如果有一方具有有效资质,则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房地产开发挂靠合同中如果属于合作开发的,则该合同属有效合同,而形式上的挂靠合同效力如何还有待商榷,但是根据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尚无法对房地产开发挂靠合同确定无效。
参考文献:
[1]刘牛.建筑施工企业挂靠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2]林达.建设工程挂靠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J].福建法学,2011(04)
[3]周洁.建筑施工企业“挂靠经营”现象分析及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1
船舶挂靠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篇12
一、船舶挂靠的法律属性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对“挂靠”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但在商业活动中船舶挂靠的现象非常普遍。双方通过签订《船舶挂靠协议》来明确权利义务,一般约定:出资购买船舶的人(挂靠人)将船舶登记在有资质的船舶管理公司(被挂靠人)名下,被挂靠人向挂靠人收取约定的管理费;挂靠期间,被挂靠人对船舶没有支配权且不参与船舶营运,由挂靠人实际支配且营运船舶并承担营运过程中产生的法律责任。总之,被登记为船舶所有人的被挂靠人的所有权四项权能受到《船舶挂靠协议》的制约。
从表面上看,船舶挂靠关系与我国民法中的代理关系类似,其实不然。民法上代理的核心是由代理人从事相应的法律行为,但在船舶挂靠关系中,虽然约定船舶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法律责任都由挂靠人承担,船舶的运营却不由被挂靠人掌控,所以认为其属于代理关系并不合适。
笔者赞同船舶挂靠具有借用名义特征①的观点。船舶挂靠的本质是挂靠人借用被挂靠人的名义以取得从事相应商事活动的资质,其核心是名义的出借,但我国法律没有对借用名义进行规定。因此,只能认为《船舶挂靠协议》是一种以借用名义为特征的无名合同。
二、船舶挂靠的合法性
从《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37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并对船舶挂靠行为持否定态度。此外,在已经被废止的《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中也明确规定不得转让或者变相转让水路运输经营资质。
反之,法院支持《船舶挂靠协议》的有效性。理由在于:①船舶挂靠极具广泛性,必须承认其法律关系的客观存在;②协议的内容和实际履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③协议的内容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应对双方产生约束力。笔者援用广西高院的一则案例②来具体分析。
本案中,A公司作为甲方与B作为乙方签订了《船舶挂靠经营合同》,B将自有的“C”号船挂靠在A名下进行经营,船舶由B自助经营、自负盈亏。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和法律责任由B负责,所获收益与A无关。随后产生纠纷,B将A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认为该协议无效,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以及《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从事国内水路运输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具有相应的经营资质,并在准许的经营范围内从事水路运输活动,并结合最高院的《指导意见》③第2条第3项规定认定合同无效。
A公司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协议有效。《合同法》第52条第5项所规定的应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是部门规章,并非行政法规,《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规定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因此,涉案船舶挂靠协议虽违反上述有关规定但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此外,船舶挂靠协议是解决船舶挂靠的内部关系问题,而非船舶进行运输活动的问题,所以依《指导意见》规定认定合同无效是错误的,本案中的协议有效。
三、船舶挂靠下的侵权责任的承担
若在船舶挂靠的前提下发生碰撞,谁是侵权责任的主体?对第三人而言,被挂靠人是登记的船舶所有人,理应向其主张索赔,但实际控制船舶是挂靠人且船长船员是挂靠人的受雇人,依侵权责任四要件,第三人又应向挂靠人主张索赔。反之,挂靠船舶的损失由谁主张?
应从两方面来识别责任的主体:①实际支配和营运船舶的主体;②收取挂靠船舶营运所产生的收益的主体。挂靠人是实际支配、营运和收取收益的主体,故无疑是责任的承担方。而被挂靠人虽未直接支配船舶,但却依挂靠协议对船舶负有监督管理义务而对船舶享有间接支配权;同时,被挂靠人收取管理费的行为使其间接享有挂靠船舶的营运利益。④此外,第三人向法律意义上的船舶所有人索赔并无不当,故被挂靠人也应是责任主体。笔者认为,在挂靠人与被挂靠人都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应承担连带责任。从充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意义上讲,将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同时认为是侵权责任的承担者是合理的。
四、船舶挂靠的危害
最根本的危害体现为责任的混乱和产权不清。其次,相关的船舶监管部门的监管效力的降低。船舶监管的对象是经营船舶的人,而在船舶挂靠的模式下,实际被监管的是不进行经营活动的被挂靠人,所以这样的监管往往形同虚设。
参考文献
[1]史红萍.从挂靠乱象到专业管理之道——对国内船舶经营模式的法律探讨[J].人民司法,2011.03.
【挂靠工程】推荐阅读:
工程建设挂靠09-12
工程挂靠公司协议05-16
工程资质挂靠合作协议10-23
工程挂靠承诺书09-02
建设工程挂靠合同10-03
中级工程师挂靠合同08-22
工程项目挂靠合作协议11-23
中级园林工程师挂靠协议09-25
注册安全工程师挂靠协议10-03
园林绿化工程挂靠承包合同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