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2024-10-08

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精选3篇)

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篇1

1 中国温带季风气候地区之地理环境因素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明显的特征: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四季分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主要分布在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 中国主要是华北和东北地区。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 盛行极地大陆气团, 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盛行东和东南风, 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mm, 约有2/3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 天气多变, 随着纬度的增高, 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 而降水逐渐减少。此外,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 也是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由此可见, 中国位于此地区的居民住房建设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限制: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易于排水、安全方便等, 这些是乡村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与他们每日的生活密切相关。

2 改进乡村居民住房的建造形式

人们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 容易形成朴素的自然生态环境观, 即“原生态思想”。传统的乡村居民住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 与环境形成相依相辅的生存空间。

现在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大多数乡村住房是以单体形式建造, 既不像皖南民居的层楼叠院, 也不像闽南民居的吊脚竹楼。这里大都按照3房、4房为1户, 都有自己的宅地和庭院, 属于单体的平面布局。而一个拥有300户人家的村庄面积可能比3000人聚居的城市小区面积大很多倍。有关数字也显示:我国乡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乡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人均用地不均衡的问题。

在满足基本的生活住宅用地、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卫生条件等基础上, 使农民住房向城镇住房建造形式靠拢, 房屋向空间方向发展, 即增加空间利用率, 按套设计的靠山墙连体别墅式住宅, 形成“户———层——单元———小区”为主导的小高层生活园区。整体的房屋建造风格, 保留地域性特色, 使当地居民的风俗文化习惯和生活生产习惯不发生大的改变。根据家庭结构确定户型设计, 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使用功能, 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 多开发和建造实用性的住宅, 也要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住、老年人居住等多种户型结构。通过乡村居民集中居住, 退宅还耕, 增加人均耕地或经济用地面积, 以及扩大当地工业企业规模, 达到农民增产增收, 提高经济收入, 加大农民就业率等都有很多益处。

3 延展乡村居民住房生命周期

在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人文、节约能源的前提下, 从住房使用寿命和综合利用率的过程出发, 考虑原址房屋的改造、降低建造成本、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房建造模式, 在环境、资源、能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 建造成“蜂巢式”、“几何式”、“盘旋式”等不同的组合样式, 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新鲜感。多变的样式, 不变的地域特征, 打破了乡村居民住房单体的独立性, 使风格统一、形制相似的住房成批量化、系统化, 既增加了邻里关系, 又节约了土地资源。

图3中国乡村居民住房平面布局规划愿景

在人口规模超出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要进行土地资源公平按需分配, 避免闲置土地资源, 在统一规划后对住宅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宅基地位置做出局部调整。“要致富, 先修路”的道理是有科学依据, 道路规划和建设要走在房屋建设规划之前, 这样有利于乡村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交通和运输的方便, 同时可以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合作与交流, 使得“乡村小区”秩序有条不紊, 让生活在此的居民乐此不彼, 体现出设计人性化的宗旨, 延长乡村居民故地生产的生命之路, 农民可以安居乐业, 舒缓城市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 从而延展了乡村住房的生命周期。

4 增加乡村居民绿化空间

每年有大批的城市居民在旅游旺季的时候选择到农村体验自然秀美的乡村景观, 除了有特定的人文历史原因外, 其它许多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乡村自然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视野开阔, 空气污染少, 房屋住宅风貌和环境亲密融合, 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单一性也就形成了单纯性, 给人营造了可以净化心灵的空间和愉悦的氛围。

在乡村增加居民绿化空间并非难事, 农村有丰富的植被种类, 野生与人工栽培的均占绿地面积的大多数, 如若加以选择和系统配置后会营造出自然的绿化带, 包括公共绿地、组团绿地等沿街道形成统一性, 再加上没有特立独行的房屋形态出现, 会显得比较整体, 和谐的家居自然环境也就受到了大家爱的关注和喜爱。这在改善村民居住区小气候和卫生条件方面有显著作用。

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学说, 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华北平原等乡村也不例外, 他们建造房屋大都坐北朝南, 门开向东南角, 加之门后的影壁墙, 保护了居室的私密性, 丰富了空间的变化, 一直到现在这种建筑房屋的形式还在延续。新农村的建设并不是完全把这种传统的居住建筑理念完全摒弃, 而是能更好地充分保留和补充。在集中式住宅的庭院, 把原来单体住宅时的大门和影壁变成绿意盎然的绿化带或者花卉苗圃, 辅以循环水体的建设, 这样自然植物、水体的出现, 亦动亦静, 不仅增添了环境的色彩, 美化院落, 而且天然的屏障也保护了人们的私密性空间, 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奥妙。院落为人们提供了停留、休闲、交流、聚集的场所, 这种半开放式的空间与块状房屋形成了同一水平层面, 与垂直多元的房屋构筑相得益彰。

5 完善乡村居民住房条件, 体现生态设计理念

按照国家关于农村住房建筑的设计要求, 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 乡村居民住房按套设计, 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2) 农村住房功能布局要做到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区分, 实行人畜分离。 (3) 农村住房功能布局应考虑当地生活方式和习惯。 (4) 农村住房应满足防火安全功能的要求。 (5) 农村住房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居民安全迅速撤出的功能。 (6) 农村住房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7) 农村住房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8) 农村住房建设应优先考虑使用当地建筑材料。

特别要注意的还有给水排水设施的建设, 在农村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用水外, 还有灌溉、牲畜、家禽等需水供给。每户室内也宜引入自来水管道, 为居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 室内可设置洗脸盆、厨房洗涤盆等用水设备。当厕所采用水冲便器时, 污水应通过管道排入化粪池, 化粪池应远离生活区。当供水水压允许时, 每户可在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器供应生活热水。人员生活污水、家禽污水应实现有组织排放, 不能对生活水源、居住环境造成污染。集中建设住房时, 应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设置消防设施。

我国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华北地区汛期比较集中在7、8、9月份等, 在汛期做好蓄水工作对农田灌溉有很大帮助, 既不危害人们的生活卫生安全, 又可以借助自然条件保证在干旱季节时农作物能正常生长, 也从一方面节约了地下淡水资源的汲取。在雨水丰沛季节, “乡村小区”可分户建立小型蓄水净化装置, 形成集蓄水与污水收集、处理、深度净化、有效利用与排除的系统, 以便日常洗菜、洗涤等生活用水, 而经过滤后可冲洗便池、灌溉等, 使水又形成了活的循环系统。这样做的一个好处还在于如果某一户发生火灾, 可以就地取水自救,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水资源的利用将由过去的“取水———输水———使用———排放”的单向开放型流动, 转变为“蓄水与节制性取水———输水———节约性用水———再生水循环”的反馈式循环流程。这些也从侧面反映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就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内在的可持续发展观得以体现。

此外,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值得考虑和改善的重要问题。散户居住的农村居民垃圾也是散放的, 或者某一区域堆积现象严重, 这样不利于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离和处理, 造成了恶劣的环境污染。所以, 在有了配套的环境绿化的同时对垃圾进行集中回收、集中处理的方法, 人人有责任保护居住环境。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成功的乡村建设的经验和技术, 变废为宝, 在这一方面加强监督与管理, 开创人性化生态住宅的新纪元。

6 总结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乡村居民住房建设本着“节地、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的环保农村住房设计, 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 使乡村居民住房建设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化, 建立完善的乡村宜居环境, 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缓解环境污染治理压力, 实现绿色生态平衡。以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乡村居民住宅设计为出发点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现实指导意义, 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 不仅仅是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性指导, 更多的是全社会多行业积极的关注和投入, 并通过不断地探索, 寻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居民住宅设计思路。

总体上来说,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突出生态住房质量,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能充分体现当今农民生活的新风貌。乡村居民居住区生态设计的理念是通过合理的规划、有效的资源配置、充足的绿化空间、完备的水循环系统、科学的能源利用等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样会更有利于居民以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使他们保持良好新型居住状态, 长治而久安。

参考文献

[1] 陈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N].南方周末, 2006-8-11

[2]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篇2

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冬季多会受到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温差会比较大。南部在0℃以上,北部则可达-2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纬度比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平坦且较低,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冬季盛行冬季风,以偏西北风为主,风力较为强劲,雨雪稀少,晴朗天气较多。

温带季风气候的夏季则是会受到温带海洋气团或是变性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温差较小。夏季太阳的高度角增大,会导致昼长夜短,气温较高。最热月份南部平均气温可以达到26℃以上,往北按纬度有所降低。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这种气候可能会带来沙尘暴、霜冻、冰雹、大风、雷雨等灾害性天气。

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篇3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被的影响

在月、季节、生长季和年4个时间尺度上,采用Krig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1982-的降水、气温数据插值生成栅格影像,将其与1982-19的NOAA/AVHRR NDVI影像进行相关分析.同时,综合分析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降水、气温、区域潜在蒸散量、区域实际蒸散量的年际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降水是制约本区植被生长的根本原因,夏季降水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7-8月份的降水对下月植被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得出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被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的空间分布图.

作 者:李霞 李晓兵 王宏 喻锋 余弘婧 杨华 Li Xia Li Xiaobing Wang Hong Yu Feng Yu Hongjing Yang Hua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年,卷(期):42(6)分类号:P4关键词:气候变化 温带草原 陆地生态系统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温带季风气候地区】推荐阅读:

不同积温带06-06

温带的解释及造句07-12

艺术季风08-06

季风现代诗歌06-18

上一篇:糖代谢异常孕妇下一篇:师生问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