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活动(精选9篇)
季风活动 篇1
一、引言
过去对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进行了一定研究, 取得了许多成果[1,2,3]。我国季风区的气象灾害与季风活动有直接关系, 主要是季风活动强弱和季风活动异常造成的。但是, 目前关于季风与环境效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很少, 特别是缺少结合季风活动的各种实例、季风活动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密切联系的教学研究。从这些方面开展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季风知识和理论, 还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识别季风活动类型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能力。
二、季风正常活动与异常活动
要让学生认识季风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 就需要认识季风的正常和异常活动。按季风发生的主要季节, 可分为冬季风和夏季风。冬季风一般主要在冬季活动, 这是其称为冬季风的原因。我国的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 因其由西北吹向东南, 也称之为西北季风。由于冬季风在春季和秋季活动也较频繁, 在夏季也时有活动, 所以称其为西北季风更为准确。我国华北地区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 方向来自东南, 也常称为东南季风。因为夏季风在春秋也常有活动, 在冬季有时也有活动, 所以在华北地区称之为东南季风更合适。我国西南地区的夏季风来自印度洋, 风向为西南, 被称之为西南季风。
季风的正常活动危害小, 当地气候保持正常状态, 造成的气象灾害不太严重, 降水量与气温接近多年平均值。异常强的季风活动和异常弱的季风活动常常会导致干旱灾害、洪涝灾害、低温冻害和雪灾的发生, 常给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损失及危害。
季风活动异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比正常年活动明显强或比正常年明显弱或季风运动改变了方向, 二是季风活动比正常年不强或不弱, 但是季风的活动时间分布很不均匀, 集中活动或持续很长时间不活动, 这样都会造成不良的环境效应。
三、让学生认识冬季风异常活动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季风的作用, 就要让学生了解现今发生在身边的冬季风异常活动的危害和造成的严重损失。冬季风的异常活动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灾害, 并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冬季风异常活动产生的灾害包括低温灾害、霜雪灾害、沙尘暴等, 还可引起虫害和疾病发生, 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农业和牧业损失, 有时对工业和交通运输也会带来危害。通过列举使人感到震惊和导致巨大危害的生动实例, 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重视, 达到取得学习良好效果的目的。以下实例可作为教学参考。
1993年5月, 冬季风活动强烈, 并产生了罕见的沙尘暴。沙尘暴袭击了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沙尘暴经过时最高风速为34米/秒, 最大风力达12级, 能见度最低时为零[4]。这场沙尘暴造成85人死亡, 31人失踪, 264人受伤;12万头 (只) 牲畜死亡、丢失, 73万头 (只) 牲畜受伤;3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4330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7.25亿人民币。
2008年冬季1月11日至2月3日的冬季风活动异常强大, 加之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活动也较强, 引起我国北方和南方亚热带地区持续降雪或冻雨达20天左右, 造成作物受冻害, 公路、铁路与航空运输都受到严重影响或中断, 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5]。据报道, 此次雪灾或冻雨导致我国经济损失达1110多亿元。
2014年5月3~7日, 冬季风活动强烈, 造成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部分乡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97.5千公顷, 其中绝收39.2千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
如果冬季风在冬季活动很弱, 会有暖冬出现, 这会导致蒸发加强, 引起冬季干旱和旱灾发生, 也容易使害虫越冬, 产生虫害, 造成作物减产。如果冬季的冬季风活动很强, 夏季风活动微弱, 会出现冷干天气, 导致低温冻害, 也会使作物减产。
由于冬季风的较强活动会导致降温、西北风, 有时有沙尘, 有时伴随降雨, 可以通过感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回顾近几年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强冬季风活动产生的环境效应和感受, 掌握冬季风的特点。对于近日将要发生的冬季风, 还可以通过观测气温和风速变化、空气能见度变化认识冬季风的特点与环境效应。
四、让学生认识冬季风活动的良好作用
让学生认识冬季风活动的良好作用, 可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有关季风的知识, 并能够使学生识别和利用冬季风的有益作用。冬季风的活动能够降低气温, 可调节气温, 延长春季, 缩短夏季。下面的内容和实例可作为教学参考。
在冬季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均有一定强度活动的情况下, 降雪就会发生, 增加土壤水分, 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冬小麦增产。冬季风和夏季风活动引起的降雪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 促使空气颗粒物沉降, 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冬季风造成的低温会将作物害虫冻死, 减少虫害发生。冬季风和夏季风活动引起的降雪还能够增加土壤湿度, 减少次年春季沙尘暴的发生。冬季风的到达会吹散雾霾, 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
五、让学生认识夏季风正常活动的重要作用
夏季风对我国经济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夏季风活动的这种作用。我国经济发达的省市主要在夏季风作用较强的地区, 在人为因素和地形条件相同的条件下, 较强的夏季风活动决定了人们经济条件的好与差。如位于亚热带的江南“鱼米之乡”是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夏季风较强作用的地区,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是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夏季风较强作用的地区。因此, 夏季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过去农业为主的社会发展时期, 较强的夏季风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作用。
在夏季, 夏季风带来的降水能够降低气温或调节气温。如2014年7月10日到8月8日之间, 陕西关中等地高温酷暑, 在8月8日到8月20日之间, 夏季风活动较强, 降水增多, 使得气温很快降低, 日最高气温一般在30度以下, 低温20度左右, 高温酷暑不复存在。夏季风降水调节气温的作用又能减少电能的消耗。
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利于作物生长和植被发育, 能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在2014年7月10日到8月8日之间, 由于夏季风活动弱, 降水贫乏, 导致河南和陕西等华北地区出现干旱, 饮用水短缺, 作物受旱。2014年8月8日到8月20日, 夏季风活动增强, 降水增多, 关中平原等饮用水得到满足, 旱灾消除。
六、让学生认识夏季风异常活动造成的危害
夏季风的异常活动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异常强的活动, 二是异常弱的活动, 三是改变运动方向而不能到达我国的活动。这三种异常活动都会造成灾害, 只是灾害类型不同。下面的内容和实例可供教学参考。
夏季风活动异常强大, 会导致华北降水增多, 造成涝灾和洪水灾害, 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损失甚至重大损失。如2003年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夏季风活动增强, 造成了关中平原和陕北中部年降水量增加了280mm左右。这次夏季风的异常加强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陕西省经济损失达50多亿元。
夏季风异常弱的活动会引起干旱灾害, 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损失, 甚至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社会动荡。如1876~1879年, 夏季风在华北地区活动微弱, 引起华北大旱, 旱灾和诱发灾害导致山西、河南、陜西、河北等受灾共饿死和病死人口950万至1300万。1892~1894年夏季风活动弱, 使得晋北大旱, 死亡100万人。1942年, 夏季风活动微弱, 中原大旱加蝗虫灾害, 造成河南省发生饥荒, 死亡人口约200万人[6]。
由于夏季风的异常活动会带来降雨或降雪, 有时造成洪涝灾害, 有时导致旱灾, 教师可以通过感受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也可以让学生回顾近几年已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强夏季风异常活动产生的环境效应和感受, 掌握夏季风及其异常活动的特点, 这样的夏季风的认识就更为深刻。
摘要:季风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大学本科地理专业的自然地理教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相关教学中都常常包含季风与环境效应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我国季风知识和季风理论, 本文以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实例为依据, 研究季风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以便提高季风活动与环境效应的学习效果。由于季风活动具有可感性, 本文提出可以通过感受方法和观察方法进行季风与环境效应的教学。
关键词:季风活动,季风环境效应,教学内容,感受教学方法,季风识别
参考文献
[1]徐宝芳, 朝洛蒙.地理教学论课讲练结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14 (2) :81-84
[2]刘天瑞.地理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9) :63-64
[3]陈作雄.加强土壤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讨[J].广西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 , 1997, 14 (3) :86-89
[4]张克斌, 王贤.1993年年中国西北地区“5.5”强沙尘暴考察报告及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19 (增刊1) :132-136
[5]龙腾文, 赵景波.湖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2 (2) :314-319.
[6]江沛.“哀鸣四野痛灾黎”:1942-1943年河南旱灾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54 (3) :44-55
季风活动 篇2
记得那次我的作文《三月的垂柳》在报刊上发表了,当我拿着报刊给妈妈看时,妈妈那高兴劲就别提了,面带微笑,说起话来和风细雨,似三月的春风吹进我的心窝,我心里舒服极了,足足高兴了一个星期,那母爱的暖风也跟着刮了一星期,我简直有点得意忘形,飘飘然了,学习也不怎么用心了,动不动就昂着头说:“哼,我的作文发表了,你发表么?”
我的傲气怎能逃过妈妈那双慧眼,你听,妈妈拖着长腔:“常作家,你的大作又快发表了吧?”听着这风凉话,我心里像吹过阵阵秋风,凉飕飕、冷冰冰,再也飘不起来了,忍不住哭了,嘟囔道:“我不就是作文发表了么,干吗这样挖苦我。”心里却想:妈妈,我不骄傲了,以后我会更加用心学习。
当我参加竞赛失利的时候,心灰意冷,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这时妈妈的一番话语,会让我心里热乎起来,像吹过一阵夏天的热风,把我的怯懦吹的一干二净,给我浑身的勇气和力量,让我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去战胜困难,正确面对失败,迎接新的挑战。
我的视力不好,妈妈让我有选择的看电视,还规定了时间,可我常常看起来没完,喊一遍,两遍,三遍,还在看,这时,妈妈就会大吼一声,像冬天的北风,让人不寒而栗……
艺术季风 篇3
在现代大学教育,艺术与建筑被划分成不同的学科,其培养方式和建设目标存在着较多的差异,而就其共同的源本追求还是有很多一致的需求。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在齐康院士主张的建筑与艺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构建了建筑与艺术的学科整体框架。艺术学科使建筑的教学研究氛围更加丰满而鲜活。
艺术系设立的雕塑、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专业在不同层面与建筑产生了互动。雕塑在空间、形态、艺术观念及造型美学等方面同建筑产生的联系最为广泛和多样;环境设计在对建筑的内外部空间深化补充和艺术处理方面最为直接;视觉传达在视觉心理与符号表达方面为建筑多样性表现及空间体验、精神传达所关联。同时建筑学为艺术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和载体,并在形式及美学体系逻辑化方面为艺术所借鉴。
建筑与艺术学院的教学与研究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大艺术平台上而发展进步的,其成果并不是显性的,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存留于意念之中。如同文化的成型是存在于思想中,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中的感悟与体会,情感上的共鸣与隐喻,这是单一技能培养所无法实现的。
时值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建筑与艺术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已表现出优势与活力。在此以艺术系的专业方向为例,分别从艺术理论、雕塑、景观、室内及视觉传达等专业角度就建筑与艺术的关联性作一些研究,以艺术与建筑为整体的框架呈现出来。借此抛砖引玉,就建筑与艺术的共同发展作出一些整理和研究。
四季风作文 篇4
春风,是温暖的。它在寒冬之后滋润万物,温暖我们的心田。这让我想到了那些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的人。他们的善行也是那么温暖,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为我们去除寒冷。那些曾帮助过他人的人,自己的心肯定也十分温暖,被帮助的人肯定也会感受到那份温暖。这是我所理解的春风。
夏风,是炎热的。它使人感到无比的狂热。它也总是让我想起那些豪爽大方的人,譬如一些无私捐款的人。他们那一颗赤诚之心,让世人为之铭记。
秋风,时而凉爽时而温暖,它对于人类而言帮助可真是太大了。它给农民伯伯带来丰收的喜讯,让人们感到了丰收的快乐。那满满的一筐筐的果实,是爱心的果实,是甜美的果实,是辛苦劳作的成果,从那可以看到许多人愉悦的笑脸。这让我想到了我国的一位大文豪。他那犀利的眼神,瘦小的脸颊,隶体一字式的胡须,他就是人们敬爱的鲁迅先生。他用笔作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给人民无限的关怀与鼓励,给反动势力以无情的打击。先生是我心中最为贴切的秋风形象。
冬风。寒冷的冬风让人直发抖,它把各种各样的景物都给“冻结”了。这让我想起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人物,那些人尽贪小便宜,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成为人民公敌。
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篇5
季风边缘区是指受夏季风环流影响, 气候年际波动较大的外围边界区, 是降水和光热变化和环境年变化的显著地带, 是植被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1]。对于区域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响应和记录[2,3]。不同时期, 因季风环流的强弱变化, 季风边缘区的空间范围也是变动的[4]。
因此,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 对生态脆弱和环境变化敏感的季风边缘区研究不仅对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更有利于了解东亚季风的作用过程和变化机制, 为处在北方季风边缘区的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季风边缘区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植被、气温与降水、湖泊等方面对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植被对于气候响应都有一定的阈值;气候 (包括温度、降水以及其它气象要素) 对于区域的强迫, 对于区域内不同的地貌单元的植被群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气候对于湖泊的影响则更为复杂。湖泊体系是一个综合的自然环境单元, 湖泊沉积物记录了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多种环境作用过程。
1.1 植被与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
欧廷海, 钱维宏[5]分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季风边缘区等3个区域对东亚季风边缘带上植被变化与季风季节与年际变化的关系做比较分析, 结果得出季风边缘区域的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张永香[6]运用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的贺兰山和祁连山东段树木年轮资料研究在季风边缘区树木生长对于不同气候要素的响应差异, 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生长与气温基本呈反相关关系与降水则呈正相关关系;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记录表明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建立大空间尺度上的树轮网络并用于分析区域干早和灾害历史是比较可行。
李佳佳[7]通过两个AMS14C测年数据对地处季风边缘区的青土湖进行研究, 并利用孢粉分析以及磁化率、粒度和碳酸盐含量等物理化学指标恢复青土湖湖区全新世以来植被和环境变化状况并浅析其成因机制, 结果也表明在全新世之前和2.5ka以来的气候干旱以及湖泊逐渐干涸的过程。以孢粉分析为主恢复的青土湖的气候变化模式与相邻的内蒙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记录的早全新世干旱中全新世湿润的气候演化过程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该区受季风、西风带和局域环境共同影响造成的。
1.2 季风边缘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
春喜, 丹丹, 毕力格[8]等利用近60a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处于季风边缘区的阿拉善高原的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温在1988年前后发生突变后, 有明显的增温趋势;而年降水量则无明显的增加趋势, 处于季风边缘区的阿拉善高原气候仍以暖干化为主, 暂不能得出气候向暖湿转变的结论。包红花[9]通过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对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 季风气候边缘区的科尔沁沙地近300年的旱涝时空演变进行较周详地探讨与研究。研究发现科尔沁沙地近300年旱涝气候变化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中西部千年和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冷暖与干湿期。
于燕, 谢正辉[10]基于MODIS和CLCV陆面覆盖资料,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研究中国区域陆面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荒漠化和植被退化为主要特征的陆面覆盖变化通过改变陆面能量、水分平衡与大尺度环流进而对气候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1.3 湖泊记录的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
隆浩[11]通过研究位于季风边缘区的石羊河终端湖泊和毛乌素北缘的泊江海子湖泊, 重建了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中期的环境演化历史。结果季风边缘区9~3cal.ka B.P.的气候变化历史可划分为4个阶段:9cal.ka B.P.到7.8cal.ka B.P.的湿润背景下的转暖过程, 7.8~7.5cal.ka B.P.的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7.5~5cal.ka B.P.的暖湿气候适宜期;5~3cal.ka B.P.的干旱期。
杨奇丽[12]结合AMS l4C年代控制, 通过对蒙古高原南部季风边缘区的腾格淖尔湖泊沉积剖面的地球物理指标和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 重建蒙古高原南部季风边缘区的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 并结合周围区域及南部季风边缘区域的全新世环境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新世的适宜期和对应的夏季风影响的持续时间在由北向南逐渐延长, 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时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在中全新世前期可以推进到现代季风界限以北的中蒙边境地区。
俞凯峰等[13]在对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半干旱气候带的中国北方典型沙地古气候记录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 结果表明, 在末次盛冰期温度降低了5~1l℃, 降雨量减少180~350mm。在全新世大暖期 (约9~5ka) , 温度升高了1.0~3.5℃, 降雨量增加了30~400mm。从东都沿海向西北内陆降雨量增幅有加大趋势。
陈发虎, 张家武, 程波[14]等通过对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湖岸地貌考察和AMS14C年代学研究, 讨论达连海古湖晚第四纪高湖面出现的可能时间;并通过达连海DLH99孔岩芯年代和高分辨率代用指标, 讨论高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发现全新世早中期是适合山地针叶林植被发育的气候最宜期, 而晚全新世山地森林植被整体衰退。达连海存在的系列高湖面和冰消期以来的完整气候记录, 为理解晚第四纪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条件。
李志飞[15]通过对巴里坤湖记录的新疆东部中早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受西风环流影响显著, 是全球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反应, 对于理解季风区以及季风边缘区气候演化过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刘凯等[16]根据位于毛乌素沙漠东南部, 东亚季风北部边缘区的萨拉乌苏地区底层沉积相和年代学结果, 得出在约40~30ka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地区发育有古湖泊, 说明当时有效湿度较高。通过区域对比毛乌素沙漠和其他亚洲季风区在氧同位素3阶段晚期都有古湖形成或者高湖面记录, 说明这些湖泊的演化过程存在一定的等时性, 反映当时亚洲夏季风的增强及有效湿度的增加。
春喜[17]采用遥感影像分析和差分GPS方法精确测量各级湖岸堤高程, 通过OSL定年技术对湖滨沉积物进行年代测定, 并结合湖滨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等代用指标综合分析, 对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区的吉兰泰盐湖湖泊的形成、发展及演化历史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大范围的吉兰泰古大湖的存在, 吉兰泰高湖面出现于60~50ka B.P.间, 且高湖面出现时期与亚洲季风强盛时期基本一致, 反映了夏季风的盛衰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和面积变化的诱导原因之一。
靳立亚, 陈发虎, 朱艳采[18]用多窗谱分析方法较详细地分析了夏季风边缘区———甘肃民勤盆地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的沉积记录全新世以来气候波动的周期性。结果表明, 该区域的气候153a主周期变化所对应的明显干湿期有6~7次。其他百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早中全新世波动幅度较大, 到中、晚全新世其波幅逐渐减小。其中准1500a的周期波动在整个全新世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中都有反映, 而500~700a的周期波动在中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春喜, 王宗礼, 夏敦胜[19]等利用OSL和14C测年手段研究位于季风边缘区的吉兰泰盐湖时发现当时该湖泊处于浅水状态, 此后湖水经历了快速的下降过程。对于盐湖中心剖面点盐层之下粘土层的14C测年显示, 在5500a BP以来, 集聚大量的石膏、芒硝和石盐等蒸发盐类, 该湖泊进入成盐期。通过区域对比发现, 吉兰泰湖面快速下降阶段与季风边缘区中全新世干旱事件发生时间相对应。
2结论
综上所述, 对季风边缘区的环境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结合当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对处于该区的植被、湖泊进行研究, 探索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利用AMS14C和OSL技术对古湖泊的岩芯进行定年和测年, 并运用湖泊沉积学、地貌学知识结合湖泊沉积物的孢粉、碳酸盐、盐度、磁化率等指标对湖泊进行研究。
植被对于气候响应都有一定的阈值。气候 (包括温度、降水以及其它气象要素) 对区域内不同的地貌单元的植被群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气候对于湖泊的影响则更为复杂。气候一方面可以改变湖泊水体的温度、盐度等湖泊内在的环境, 另一方面, 它也改变湖泊的沉积环境、周围的地表状态, 改变湖区、流域的动力过程等。因此, 植被和湖泊不能记录真正意义上的气候变化信息, 因此既需要加深现代过程的理解, 也需要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
AMS14C和OSL等定年方法或沉积分辨率存在差异, 以及不同气候代用指标反演机制不同, 还需要系统完善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及精确定年沉积序列的建立来完善。
季风活动 篇6
2007年12月1日, 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 中方团长为曾培炎副总理, 日方团长为高村正彦外相。首次对话以“合作共赢和协调发展”为主题, 从战略高度探讨如何共同努力构筑经贸领域的战略互惠关系, 谋求实现中日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奋斗目标。
自2006年10月安倍首相成功访华, 实现了“破冰之旅”, 中日政治关系逐渐回暖。2007年4月温总理访日, 完成了“融冰之旅”, 年底福田首相访华实现了“迎春之旅”, 使破冰后的中日关系变得更加稳固。2008年5月6日—10日, 胡锦涛主席访日, 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推向新的高潮。
中日经贸关系回顾
《中国外资》:您能否回顾一下, 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状况?你对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怎么看?
张季风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 :1972年之前, 中日贸易是以民间贸易为主, 也是半官方半民间的, 比如“廖高贸易”。
1972年以来,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 中日政府走向前台, 是政府主导的贸易。应当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1972年这一段时间, 基本是单纯的双边贸易。到了1979年, 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这一年, 日本开始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 从而实现了两国政府间的资金合作。再一个就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自此, 中日经济关系从单一的贸易往来变成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关系。
中日双边贸易额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1972年仅为10亿美元, 1981年超过100亿美元, 2002年超过1000亿美元, 2006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2007年又达到236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9%。其中对日出口1020.7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自日进口1339.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8%。
总体上看, 中日双方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对双方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整个发展是一种健康的发展状况。双边贸易、直接投资以及政府间资金合作构成了中日经济合作的三大支柱。
《中国外资》:中日双方在直接投资方面的情况如何?
张季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 经历了3次高峰期, 现处于回落期。截至2007年底, 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为39688个, 实际到位金额617.2亿美元。在华日资企业大部分都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有力地支持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日在生产领域分工合作进展也非常迅速, 这种进展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变化, 也体现在质量上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加工贸易为主, 90年代开始向电器、电子和机械行业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又扩展到信息通信产业和汽车产业。但是,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继2006年同比下降29.6%之后, 2007年又下降了22%, 实际使用金额为35.9亿美元。
近年来, 我国企业开始实行“走出去”战略, 也开始对日本进行直接投资, 改变了过去日本对华单向投资局面。截至2007年年底, 我国对日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2.4亿美元, 投资设计软件、机械、电子等领域, 其中服务业和商业仍是主要领域。华为、海尔等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进入日本市场, 与日本企业开展了良好的合作。2000年以来, 中国企业对日投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开始采取并购等形式开展对日投资活动。其中, 较为知名的案例包括上海电气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公司、池贝公司等。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于2006年8月签署了收购日本著名太阳能电池企业MSK的合同。2007年, 中国博奇和亚洲传媒先后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为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和开展国际化经营开辟了一条新路。中国对日直接仍处于起步阶段, 投资金额也很小, 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中国外资》:由于历史原因, 中日之间政治关系, 经常出现复杂局面, 但经济上却一直比较顺利发展, 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张季风:迄今为止, 中日经济合作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顺利的发展, 有多种原因。但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中日经济合作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而且在互补性的基础上, 两国长期的经济合作已经进入市场化轨道, 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发展的, 总体来说是健康的发展的。当然如果政治关系更好一点的话, 经济关系会更好。
《中国外资》: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陷入萧条, 而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处于蓬勃向上的时期, 这给中日经贸关系带来哪些变化?
张季风: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拉动是非常大。在日本处于萧条的时期, 中国经济对它的复苏刺激作用是非常大的。主要是日本对中国的出口扩大了,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进口不断扩大, 为日本经济以出口拉动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外需市场。同时, 中国优质廉价的商品对日本的促进也非常大, 日本的穷人可以顺利度过难关。
由于日本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 导致中日贸易或者是中日关系相互位置调换, 上世纪90年代之前, 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度大一些, 此后, 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上升。
《中国外资》:从近三年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数据来看, 日本对华投资出现明显下滑趋势,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季风:2006年, 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下降了近30%, 2007年, 下降了20%左右, 应该说是幅度比较大, 这里面主要是制造业, 其他如银行业等第三产业有上升趋势。不过到2008年7月份, 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又开始回升了10%左右。
日本对华投资下降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 这里主要是中国因素。中国的投资环境发生重要变化, 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都有所减弱。同时, 沿海地区人工成本上升、电力能源缺乏、地价上升等对日本扩大投资产生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沿海地区不是无条件引入外资, 对外资开始设定门槛, 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日方为分散风险, 加快向东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投资步伐, 也影响到对华投资。
《中国外资》:你对中日双方今年经贸合作情况怎样判断?
张季风:总体来看, 2008年中日经贸合作将会继续健康发展。双边贸易将会再创新高, 但彻底扭转“高位徘徊”和减少中方赤字尚需时日, 贸易摩擦也很难避免。而在日本对华投资方面, 金融、证券和保险业以及其他商业、服务业的投资将会进一步增大, 这种趋势不可逆转。非制造业投资的增加标志着日本对华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今后的投资方向将从现在的制造业为主转向“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并进”的时代。
鉴于制造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对华投资, 今后将以现有设备的扩张及销售方面的投资为主, 短期内不可能期待大幅度的投资增长。虽然批发零售业及不动产业有增加投资的倾向, 但每项投资的金额较小, 无法弥补制造业的投资降幅。不过, 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升温, 高层首脑的频繁互访, 战略互惠关系的落实, 一些需要作出政治决断的大项目也可能启动, 中日经济合作将会更上一层楼。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外资》:20世纪后半期, 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成为全球的两大趋势。从目前情况来看, 东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比起来还很不尽如人意。你认为, 制约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有哪些?
张季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非常复杂, 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多。和欧盟相比, 整个东亚地区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 欧盟从总体来看, 特别是早期欧盟十二国经济发展状况差距不是那么大。另外, 东亚地区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文化基础不一样, 还有很多历史积怨, 中日之间, 日韩之间和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历史积怨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我们要建立类似于欧盟的自贸区, 很难实现。
但现在实际上东亚经济合作也在一步一步往前发展, 东亚地区区域内的贸易额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0%以上, 仅次于欧盟而高于北美的自贸区。东亚区域经济是一种市场推动型或者实际进展型的一个进程。
《中国外资》:中方和日方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双方需要在哪些方面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努力?
张季风:中日双方应该积极推动东亚经济体共同体的实现, 先从比较容易合作的方面进行合作, 例如金融、能源及环保领域。欧盟是用了半个世纪的磨合, 才达到经济一体化,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实现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中日关系备忘录
《中国外资》:今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后, 中日双方发布了“中日联合声明”, 在声明中提及了要推进一些具体经济领域的合作, 如能源、环保等。这些领域相对而言并不是中日经济合作的传统领域, 为何选择这些领域作为推动点?你如何看待中日两国在能源环保领域的合作前景?
张季风:我觉得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后, 中日关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是中日关系最好的一段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里, 中日双方已经确定了战略互惠关系, 能源和环保领域是双方的一个突破口。中日联合声明共70条, 其中80%左右是谈经济的, 而且其中30%左右谈的是能源和环保。
节能环保合作是中日之间的战略性合作。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增长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的破坏, 大气、水质等环境的污染。党的17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 提倡构筑循环型经济社会, 这表明中国政府要下大力气治理公害和环境污染的决心。但是, 对公害和环境的治理非常复杂, 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 中国政府和企业、民众理所当然要做出长期和艰苦的努力, 同时也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也曾出现过严重的公害问题, 这给日本国民留下来切肤之痛。因此, 日本政府甚至顶着美国的压力, 不遗余力地推动“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日本是中国的近邻, 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更为关注, 可以说,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日本的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密切相关, 在环境方面双方具有共同利益。从这一点来看, 中日在环境领域的合作最容易得到日本国民的谅解和支持。日本资金雄厚, 而且在治理公害和保护环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在环保和节能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未来5年中国节能环保领域至少有30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中日之间在这一领域互补性强, 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定会取得双赢效果。近年来, 在中国商务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推动下, 举行了多次大型“中日环境论坛”, 2008年, 将继续推进落实2007年4月双方签署的加强能源、环保领域的联合声明确定的具体合作项目。中国商务部将配合发改委, 与日方共同举办第三次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 同时积极推动沈阳“节能环保科技园”建设等具体项目对日合作。
为了推动中日环保合作的实际进展, 关键是资金问题, 没有资金的支撑环境能源领域的合作是非常困难。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推动中日环保基金的成立, 有资金的支撑, 恐怕做起来就方便多了。节能和环境技术都在企业手里, 这些技术要价很高, 而中方企业对日方提出的价格又难以接受, 因此由于资金问题使得中日之间很好的节能环保项目难以实现。倘若能有“节能环境基金”的支援, 许多好的节能与环境项目就能上马。
《中国外资》:“中日联合声明”后, 中日双方还签订了八个备忘录, 其中“贸易投资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备忘录的签署是否意味着中日双方的经贸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解决制度层面问题的时候?
张季风:中日贸易量很大, 今年上半年增长率是17%, 总额接近1300美元, 可能一年下来是2600美元。这实际比去年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到2010年突破3000亿美元是没有问题。这么大的贸易额, 没有一点纠纷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靠双方建立起一种机制, 在制度层面能尽量把损失或者说是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中日双边的经济合作现在在法律和制度方面是有很多漏洞和缺陷, 双方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的。有很多的问题, 如果我们形成了制度化, 比如风险预警与事前磋商制度建立起来的话, 对于保障双边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外资》:“推进中小企业领域合作”备忘录的签署, 也是这次中日双方合作的一个亮点, 在中小企业领域, 中日双方的互补性在哪里?这是否是双方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经贸合作的信号?
张季风:促进中小企业合作是两国经贸合作深化的要求, 应成为两国今后加强投资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商务部和日本经产省已就此达成共识。双方将继续共同努力, 进一步促进两国中小企业合作。
但我们应当注意到, 日本企业的构造就是, 一个大企业下面有汪洋大海般的中小企业来生产它的零部件生产。如果要想单独将中小企业吸引到中国来, 是很困难的, 在资金、信息及其他各种配套金融环节都是非常难做到, 加上日本人为人处世特别慎重, 中小企业很少单独出去投资。
《中国外资》:为更好地推进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 中日两国政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季风活动 篇7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中国夏季降水
一、引言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每年的天气气候,尤其是在夏季汛期,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分布、降水带移动以及旱涝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受夏季风的控制。平均而言,我国每年因受旱涝灾害少收粮食约2000万吨。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搞清楚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规律,改进和提高季风期降水和旱涝预报,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意义。目前,在东亚夏季风强弱年际变化及其对夏季降水和旱涝影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1,2],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所定义的各种季风指数,得出的强弱季风年的结果出入很大,而且在反映降水方面都不甚理想。我们认为,决定东部季风区季风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是:(1)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变化,它们可能与东西、南北向海陆热力差异有关;(2)北方冷空气强弱,它们可能仍和海陆热力差异有关。目前的季风指数若要反映夏季降水分布就需要考虑这一点。根据季风主要是季节性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大气环流现象,海陆分布的经、纬向非对称导致的太阳辐射对海陆加热的非对称性结果是季风地理分布和差异的主要原因[3],采用海陆热力差来研究季风的强弱变化是合理的。文献[4]用东亚季风区(27°N~35°N,105°E以东的大陆)范围内的气温和副热带西北太平洋(15°N~30°N,120°E~150°E)的海表温度之差表示东西向热力差异,用华南地区(27°N以南,105°E以东的大陆)的气温和南海(5°N~18°N,105°E~120°E)海表温度之差表示南北向海陆热力差,定义了一个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LSTD),来表示决定东亚季风环流的海陆热力差异的年际变化强度。研究表明,该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指数愈大,夏季风愈强;反之,指数愈小,夏季风愈弱。本文直接采用该指数,来研究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二、资料和方法
1.资料
(1)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1951~1996年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
(2)北半球月平均高度场资料,网格距10°×5°,范围为10°N~85°N。
2.方法
(1)相关分析;
(2)合成分析。
三、夏季风强弱年际变化与夏季降水的关系
表1是1951~1994年各年夏季的海陆热力差指数,根据文献[4],把海陆热力差指数分作强、正常、弱等三种情况,规定:
LSTD≥0.5为强夏季风年;
-0.5
LSTD≤-0.5为弱夏季风年。
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
下面来讨论东亚夏季风强弱年际变化与夏季降水的关系。图1是海陆热力差指数与同期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布。由图可见,图中的相关系数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华南与东南沿海为正相关区,长江流域一带为负相关区,相关中心极大值为0.5,达到0.001的信度检验,河套、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也是正相关区。相关系数在中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呈“+-+”分布,表明,夏季风强的年份,河套、华北、东北南部以及华南降水会偏多,而长江流域容易发生干旱。这可能是由于夏季风特别强时,梅雨锋偏北,停留在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受单一夏季风气流控制所导致。而华南地区则受热带辐合带影响降水偏多。弱夏季风年情况相反。进一步分析,由图可见,夏季风强度指数与各地降水相关程度大不相同,说明夏季风强弱变化与各地降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是,无论从图中的相关系数分布还是从相关数值大小也都说明该夏季风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几个关键季风降水区域内的降水异常变化。这也是我们关心的一点。因为这些关键区域是夏季旱涝发生频率极高的区域,也是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二者的关系,我们做了正常、强、弱夏季风年夏季(6~8月)平均降水距平合成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可见,正常夏季风年(图a),东部季风区降水趋于正常状态;强夏季风年(图b),长江、淮河流域明显干旱,华南大部分降水偏少;华北、东北南部、川西和东南沿海降水偏多。弱夏季风年(图c),长江、淮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华南、华北、东北大部降水偏少。这个结果与图1中的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论:强(弱)夏季风年,雨带偏北(南),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偏少(多),最大距平值达到50mm,对比气候平均降水状况,降水明显异常。
但是,在夏季各个时段降水区域是不同的。从气候场上看,在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雨带是随夏季风非匀速地向北推进而向北移动:6月中旬前后,雨带跳至江淮地区,7月上旬雨带前锋推进到黄淮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带停留在华北地区及其以北。为此,我们做了强弱夏季风年夏季6~8月降水距平合成分布图,分析夏季各月降水在季风异常年份的变化特征。
我们通过分析发现:6月份,强夏季风年黄淮、四川和华南降水偏多,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降水偏少;弱夏季风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降水偏多。7月份,强夏季风年黄河流域以北、东北南部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淮河流域则明显干旱;弱夏季风年,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多,最大距平值达到110mm,表明弱夏季风年,长江中下游一带容易引发洪涝,而华南、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8月份与7月份相似,强夏季风年,华南、华北、河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偏少;弱夏季风年相反。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LSTD指数与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还是从夏季风异常年份降水距平合成场中都可以看到,强夏季风年,雨带偏北,长江、淮河流域明显干旱,华南、华北降水偏多。弱夏季风年,雨带偏南,长江、淮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华南、华北、东北大部降水偏少。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对东部季风区的降水雨带和旱涝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如果我们预先能对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这对改进和提高夏季降水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东亚夏季风强弱年际变化与高度场的关系
图3是1951~1994年夏季LSTD指数与同期500百帕高度场之间有显著相关。在东亚地区,显著正负相关中心由北向南呈纬向分布,其中40°N以南的东亚副热带地区和高纬度地带为正相关,显著相关中心值为0.6,超过了0.001的显著相关信度检验;20°N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和欧亚中高纬地区为负相关,相关中心值也达到或超过0.001的信度检验。这种相关场表明,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是与中、低纬,中、高纬环流的相互作用分不开的。同时,还反映了夏季雨季中出现的几个定常环流系统强度变化的相互配置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菲律宾北部的西太平洋副高的增强(减弱)—东亚沿海北部低槽加深和高度降低(升高)—鄂霍茨克海西部阻塞高压增强(减弱)—极涡加深和高度降低(升高),则意味着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偏多(少),出现异常洪涝(干旱)。
这些特征还可以在图4和图5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由图可见:
1.在强夏季风年,从北非经南亚至西太平洋是负距平,亚洲大陆副热带至北太平洋是正距平,欧亚大陆中纬度是负距平,高纬度地区又是正距平,从而构成(-+-+)的距平分布形式(见图4a)。这种分布形势减弱了鄂霍茨克海高压,减弱了中高纬的经向环流,而使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强度偏弱(面积偏小),西风带北推,中高纬盛行纬向环流。这体现了强夏季风最显著的特征(见图5a)。在这种形势下,夏季风偏北,西风带扰动位置偏北,又由于冷空气偏北,梅雨锋位置偏北,华北地区可能降水偏多,而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在单一强劲的夏季风气流控制下容易发生干旱。
2.在弱夏季风年,正负距平场分布与上述情形相反(见图4.2b、4.3b)。从北非经南亚至西太平洋是正距平,亚洲大陆副热带至北太平洋是负距平,欧亚大陆中纬度是正距平,高纬度地区又是负距平,从而构成(+-+-)的距平分布形式。这种结构又会加强鄂霍茨克海高压,加强中高纬的经向环流,使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强度偏强(588线所围面积偏大)。在这种情形下,西风扰动带偏南,北方冷空气偏南,梅雨锋主要位于江淮流域。而且,鄂霍茨克海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处在上述状态下,东亚环流形势是较稳定的。这样一来,西南或偏南夏季风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频繁地交汇于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使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甚至发生洪涝。
由此可见:
(1)该东亚海陆温差指数较好地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各成员在强弱夏季风年的异常分布特征,说明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各成员的异常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的影响。
(2)强夏季风年,对应的500百帕环流形势使华北地区降水偏多,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容易发生干旱;弱夏季风年,对应的环流形势有利于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
(3)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东亚地区,从我国华南经江淮—日本到鄂霍茨克海,强弱夏季风年高度距平场总是正负距平相间的分布形势。这种分布型与黄荣辉等所指出的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型类似[5]。而EAP遥相关型是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从一方面说明该海陆温差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江淮流域这个关键季风性降水区域的降水异常状况。
五、结论
1.该海陆热力差指数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夏季风的强弱变化,而且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特征。强夏季风年,雨带偏北,华北、华南降水偏多,长江、淮河流域明显干旱;弱夏季风年,雨带偏南,华北、华南降水偏少,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区域性降水特征鲜明。
2.东亚强弱夏季风年时,夏季北半球500百帕具有截然不同的环流异常分布,尤其在东亚地区。这一环流分布形势可以较好地解释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特征。(下转第15页)
3.本文讨论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与北半球500百帕及我国降水异常有密切联系。然而,除了季风本身的强度以外,季风爆发的迟早、进退的异常变化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就需要做更仔细的研究。例如,计算出更早时间的季节强度或更短的时间尺度,如旬、候考虑变化异常。
总之,研究夏季风在各种时空尺度的变化特征、机理及预报方法,对我国夏季大尺度降水预报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其蕴.1983:东亚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38(3).
[2]施能,朱乾根,吴彬贵.1996: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J].大气科学,20(5).
[3]Krishnamurti T.N.And H.N.Bhalme,1976:Oscillations of a monsoon system,Part1,observational aspects,J.A.S.,33.
[4]孙秀荣.1999: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硕士论文,1999.
季风活动 篇8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明显的特征: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四季分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主要分布在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 中国主要是华北和东北地区。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 盛行极地大陆气团, 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盛行东和东南风, 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mm, 约有2/3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 天气多变, 随着纬度的增高, 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 而降水逐渐减少。此外,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 也是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由此可见, 中国位于此地区的居民住房建设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限制: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易于排水、安全方便等, 这些是乡村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与他们每日的生活密切相关。
2 改进乡村居民住房的建造形式
人们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 容易形成朴素的自然生态环境观, 即“原生态思想”。传统的乡村居民住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 与环境形成相依相辅的生存空间。
现在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大多数乡村住房是以单体形式建造, 既不像皖南民居的层楼叠院, 也不像闽南民居的吊脚竹楼。这里大都按照3房、4房为1户, 都有自己的宅地和庭院, 属于单体的平面布局。而一个拥有300户人家的村庄面积可能比3000人聚居的城市小区面积大很多倍。有关数字也显示:我国乡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乡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人均用地不均衡的问题。
在满足基本的生活住宅用地、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卫生条件等基础上, 使农民住房向城镇住房建造形式靠拢, 房屋向空间方向发展, 即增加空间利用率, 按套设计的靠山墙连体别墅式住宅, 形成“户———层——单元———小区”为主导的小高层生活园区。整体的房屋建造风格, 保留地域性特色, 使当地居民的风俗文化习惯和生活生产习惯不发生大的改变。根据家庭结构确定户型设计, 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使用功能, 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 多开发和建造实用性的住宅, 也要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住、老年人居住等多种户型结构。通过乡村居民集中居住, 退宅还耕, 增加人均耕地或经济用地面积, 以及扩大当地工业企业规模, 达到农民增产增收, 提高经济收入, 加大农民就业率等都有很多益处。
3 延展乡村居民住房生命周期
在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人文、节约能源的前提下, 从住房使用寿命和综合利用率的过程出发, 考虑原址房屋的改造、降低建造成本、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房建造模式, 在环境、资源、能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 建造成“蜂巢式”、“几何式”、“盘旋式”等不同的组合样式, 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新鲜感。多变的样式, 不变的地域特征, 打破了乡村居民住房单体的独立性, 使风格统一、形制相似的住房成批量化、系统化, 既增加了邻里关系, 又节约了土地资源。
图3中国乡村居民住房平面布局规划愿景
在人口规模超出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要进行土地资源公平按需分配, 避免闲置土地资源, 在统一规划后对住宅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宅基地位置做出局部调整。“要致富, 先修路”的道理是有科学依据, 道路规划和建设要走在房屋建设规划之前, 这样有利于乡村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交通和运输的方便, 同时可以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合作与交流, 使得“乡村小区”秩序有条不紊, 让生活在此的居民乐此不彼, 体现出设计人性化的宗旨, 延长乡村居民故地生产的生命之路, 农民可以安居乐业, 舒缓城市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 从而延展了乡村住房的生命周期。
4 增加乡村居民绿化空间
每年有大批的城市居民在旅游旺季的时候选择到农村体验自然秀美的乡村景观, 除了有特定的人文历史原因外, 其它许多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乡村自然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视野开阔, 空气污染少, 房屋住宅风貌和环境亲密融合, 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单一性也就形成了单纯性, 给人营造了可以净化心灵的空间和愉悦的氛围。
在乡村增加居民绿化空间并非难事, 农村有丰富的植被种类, 野生与人工栽培的均占绿地面积的大多数, 如若加以选择和系统配置后会营造出自然的绿化带, 包括公共绿地、组团绿地等沿街道形成统一性, 再加上没有特立独行的房屋形态出现, 会显得比较整体, 和谐的家居自然环境也就受到了大家爱的关注和喜爱。这在改善村民居住区小气候和卫生条件方面有显著作用。
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学说, 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华北平原等乡村也不例外, 他们建造房屋大都坐北朝南, 门开向东南角, 加之门后的影壁墙, 保护了居室的私密性, 丰富了空间的变化, 一直到现在这种建筑房屋的形式还在延续。新农村的建设并不是完全把这种传统的居住建筑理念完全摒弃, 而是能更好地充分保留和补充。在集中式住宅的庭院, 把原来单体住宅时的大门和影壁变成绿意盎然的绿化带或者花卉苗圃, 辅以循环水体的建设, 这样自然植物、水体的出现, 亦动亦静, 不仅增添了环境的色彩, 美化院落, 而且天然的屏障也保护了人们的私密性空间, 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奥妙。院落为人们提供了停留、休闲、交流、聚集的场所, 这种半开放式的空间与块状房屋形成了同一水平层面, 与垂直多元的房屋构筑相得益彰。
5 完善乡村居民住房条件, 体现生态设计理念
按照国家关于农村住房建筑的设计要求, 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 乡村居民住房按套设计, 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2) 农村住房功能布局要做到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区分, 实行人畜分离。 (3) 农村住房功能布局应考虑当地生活方式和习惯。 (4) 农村住房应满足防火安全功能的要求。 (5) 农村住房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居民安全迅速撤出的功能。 (6) 农村住房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7) 农村住房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8) 农村住房建设应优先考虑使用当地建筑材料。
特别要注意的还有给水排水设施的建设, 在农村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用水外, 还有灌溉、牲畜、家禽等需水供给。每户室内也宜引入自来水管道, 为居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 室内可设置洗脸盆、厨房洗涤盆等用水设备。当厕所采用水冲便器时, 污水应通过管道排入化粪池, 化粪池应远离生活区。当供水水压允许时, 每户可在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器供应生活热水。人员生活污水、家禽污水应实现有组织排放, 不能对生活水源、居住环境造成污染。集中建设住房时, 应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设置消防设施。
我国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华北地区汛期比较集中在7、8、9月份等, 在汛期做好蓄水工作对农田灌溉有很大帮助, 既不危害人们的生活卫生安全, 又可以借助自然条件保证在干旱季节时农作物能正常生长, 也从一方面节约了地下淡水资源的汲取。在雨水丰沛季节, “乡村小区”可分户建立小型蓄水净化装置, 形成集蓄水与污水收集、处理、深度净化、有效利用与排除的系统, 以便日常洗菜、洗涤等生活用水, 而经过滤后可冲洗便池、灌溉等, 使水又形成了活的循环系统。这样做的一个好处还在于如果某一户发生火灾, 可以就地取水自救,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水资源的利用将由过去的“取水———输水———使用———排放”的单向开放型流动, 转变为“蓄水与节制性取水———输水———节约性用水———再生水循环”的反馈式循环流程。这些也从侧面反映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就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内在的可持续发展观得以体现。
此外,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值得考虑和改善的重要问题。散户居住的农村居民垃圾也是散放的, 或者某一区域堆积现象严重, 这样不利于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离和处理, 造成了恶劣的环境污染。所以, 在有了配套的环境绿化的同时对垃圾进行集中回收、集中处理的方法, 人人有责任保护居住环境。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成功的乡村建设的经验和技术, 变废为宝, 在这一方面加强监督与管理, 开创人性化生态住宅的新纪元。
6 总结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乡村居民住房建设本着“节地、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的环保农村住房设计, 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 使乡村居民住房建设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化, 建立完善的乡村宜居环境, 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缓解环境污染治理压力, 实现绿色生态平衡。以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乡村居民住宅设计为出发点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现实指导意义, 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 不仅仅是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性指导, 更多的是全社会多行业积极的关注和投入, 并通过不断地探索, 寻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居民住宅设计思路。
总体上来说,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突出生态住房质量,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能充分体现当今农民生活的新风貌。乡村居民居住区生态设计的理念是通过合理的规划、有效的资源配置、充足的绿化空间、完备的水循环系统、科学的能源利用等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样会更有利于居民以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使他们保持良好新型居住状态, 长治而久安。
参考文献
[1] 陈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N].南方周末, 2006-8-11
季风活动 篇9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模式,气温,相关
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的气候现象, 它的形成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1], 它也是全球大气环流中重要的一环。全球季风区主要有美洲季风区、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区和非洲季风区, 其中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区的范围最广。亚洲季风区是全球季风区风场年际变率最显著的地方, 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盛行偏北季风, 夏季盛行偏南季风。众多学者研究证明了季风的重要性以及季风对气候产生的影响[2,3,4], 因此研究季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利用NCAR Cam3模式[5], 重点研究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的特征及其与我国气温异常的关系。利用该模式, 可以消除人为因素等外强迫对大气环流造成的影响, 从而得到气候本身的自有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由气候的全球海表温度及海冰来驱动NCAR Cam3模式, 得到的200年控制试验结果。文章采用了夏季 (6-8月) 的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 850hpa温度资料。空间分辨率为T42 (纬向128格点×经向64格点, 近似为2.8°lon×2.8°lat) 。
1.2 方法
(1) 相关系数[6]是描述两个组气象要素线性相关的统计量, 计算公式为:
是符合自由度为n-2的t分布。
(2) 功率谱分析[7]是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频域分析方法, 其意义为将时间序列的总能量分解到不同频率上的分量, 根据不同频率的波的方差贡献诊断出序列的主要周期, 从而确定出周期的主要频率, 即序列隐含的显著周期。
2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特征
2.1 指数的定义
指数的定义是研究东亚夏季风特征所必需的。各个作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而对季风指数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文章采用黄刚等[8]定义的指数, 并结合NCAR Cam3 T42精度特点进行了修正, 具体定义如下:
式中, (Z为某年夏季该点的500h Pa位势高度, 为气候平均态) , φ为网格点所在的纬度, Nor (X) 表示对X进行标准化处理。
2.2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
图1给出控制试验模拟的20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序列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图中实线为11年滑动平均曲线, 可以看出, 从长时间看并非直线趋势, 而是一种长时间的波动, 说明在模拟的200年中, 东亚夏季风强、弱交替出现, 而且体现了年代际变化的特点。
2.3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的周期特征
图2所给出的是功率谱分析。功率谱分析表明, EAP指数最主要的周期长度在2.4、2.6、3.9年左右, 通过90%的信度检验。
3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与我国气温异常的关系
3.1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与各季节温度关系
东亚夏季风EAP指数与春、秋、冬三个季节的温度场相关系数很小, 但与夏季 (同期) 的相关很好, 北半球中高纬大部分地区通过95%的信度检验。因为东亚夏季风EAP指数只与同期相关很好, 没有体现出与前期和后期的密切关系, 这也充分验证了该模式模拟的结果为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与温度的异常关系。
3.2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同期气温的关系
由于东亚夏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较大, 与我国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文章将进一步探讨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指数与我国同期气温的关系, 如图3。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东北、华北附近, EAP指数与850hpa上的同期温度正相关, 东北附近相关系数高达0.5。在华南附近表现为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3, 在中国大陆中部为正相关, 新疆以北为负相关。说明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越强, 东北、华北附近温度较平均值偏高, 华南附近温度则较平均值偏低, 反之亦然。这个结果的天气气候意义是非常清楚的:强夏季风时,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 华北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直接控制之下, 高温少雨。此时华南处于副高南侧, 受热带季风影响, 降水偏多, 气温偏低。
4结束语
(1)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点。强、弱东亚夏季风交替出现。
(2)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存在2-4年左右周期。
(3)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与夏季温度相关性最密切。
(4) 自然变率下东亚夏季风越强, 东北、华北附近温度较平均值偏高, 华南附近温度则较平均值偏低, 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Krishnamurti T N, Ramanathan Y.Sensitivity of monsoon onset of differential heating.J Atmos Sci, 1982, 39:1290-1306.
[2]乔云亭, 陈烈庭, 张庆云.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J].大气科学, 2002, 26 (1) :69-82.
[3]张庆云, 陶诗言, 陈烈庭.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J].气象学报, 2003, 61 (4) :559-568.
[4]陈隆勋, 张博, 张瑛.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 (6) :711-724.
[5]任余龙, 王劲松, 石彦军, 等.NCAR Cam3全球气候模式对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模拟检验[J].干旱气象, 2013, 31 (2) :231-239.
[6]施能.气象科研与预报中的多元分析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
[7]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气象出版社, 1992.
【季风活动】推荐阅读:
艺术季风08-06
东亚季风10-26
季风现代诗歌06-18
温带季风气候地区10-08
季风水田农业 公开课教案10-24
东南季风影响我国的什么地区11-15
温带季风气候是什么意思特点有哪些10-22
《季风气候显著》初一年级地理说课稿12-09
活动预告/活动发布05-13
活动区活动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