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孕妇

2024-10-08

糖代谢异常孕妇(精选8篇)

糖代谢异常孕妇 篇1

妊娠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并且近年来, 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 对孕妇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回顾分析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根据产后6~8周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糖代谢异常组 (65例) 与糖代谢正常组 (65例) , 平均年龄 (22.7±3.5) 岁。本研究所选患者均采用一步法进行筛查, 先对孕妇进行75 g OGTT试验, 分别在空腹状态下、饭后1、2 h进行血糖值的测定, 当患者满足以下三个指标其中的一个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三个指标具体为空腹血糖值≥5.1 mmol/L;饭后1 h血糖值≥10 mmol/L;饭后2 h血糖值≥8.5 mmol/L。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本研究中, 糖代谢正常组及糖代谢异常组均采用空腹血糖值检测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等, 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尤其是对两组患者C胰岛素水平、血糖值、胰岛素抵抗指标、C肽水平等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公式:HOMA-IR=空腹血糖值×空腹胰岛素值/ (22.5) 。

1.3 诊断评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 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糖代谢异常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17.43±3.50) d、新生儿窒息率为13.76%;糖代谢正常组患者住院时间 (14.76±2.45) d, 新生儿窒息率为3.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

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糖代谢正常组,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而餐后2 h血糖值、餐后2 h胰岛素值、空腹C肽水平、餐后2 h C肽水平等明显比糖代谢正常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注:与糖代谢异常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糖代谢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6%;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P<0.05, 表3) 。

注:与糖代谢异常组比较, χ2=5.20, *P=0.018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该病通常发生在妊娠后期。发病的原因和孕妇的饮食结构、妊娠期间食用过多的食物、胎盘所分泌出的大量激素抵抗胰岛素等作用等有很大联系。大多数患者在分娩之后, 可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但之后可能会伴随糖尿病发生[3]。有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 在5~10年内, 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为50%~60%, 而在正常情况下, 女性患有2型糖尿病的几率只有10%~15%, 由此可见, 加强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显得尤为重要[4,5,6]。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存在低血糖症状, 主要因为孕妇服用过量降糖药剂, 并且其服药时间缺乏科学合理性, 与此同时, 妊娠期孕妇会表现出头昏、乏力、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 导致胎儿生长受到很大影响, 且孕妇的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7,8,9]。饮食控制主要指医务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变化, 采用相对应的饮食方案, 以便将患者的血糖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同时使得患者的血糖波动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10]。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得到充足的营养及热量支撑, 还能较好地避免高血糖症状。医务人员在护理过程中, 应为孕妇制作合理饮食计划, 多摄取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并多做锻炼, 保障妊娠期患者身体健康, 提高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治愈效率。医务人员应分析患者各种异常的情绪, 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以及研究, 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舒适的环境, 医务人员在护理过程中, 应实施家庭支持疗法, 在家庭护理与医院护理下, 逐渐缓解其不良症状, 降低患者焦虑感, 促使患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为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提供依据。促使患者意识到在其孕期的时候需要时刻保持心情的舒畅, 有利于胎教工作的有效实施[11,12,13]。同时还要促使患者及患者家属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持续高血糖水平对患者以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此外,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 将妊娠期糖尿病的产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 从而帮助患者及家属增强控制对策, 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 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出院。

肝脏作为糖代谢主要场所, 肝脏一旦出现损伤便会导致孕妇糖代谢异常发生, 从而引发糖尿病, 严重影响孕妇健康。所以在常规治疗中, 需要配合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该疾病进行控制。另外, 医务人员还应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状来制定饮食方案, 在患者怀孕初期, 还需补充适量的叶酸, 500~800μg/d, 避免引发胎儿神经系统相应的并发症, 同时还要补充钙、维生素等。怀孕初期需摄入钙600~800 mg/d、中期1 000 mg/d左右、晚期1 200 mg/d左右;摄入铁25 mg/d, 不可超过60 mg, 并加入适当的膳食纤维, 摄入量不可低于30 g/d。医务人员要指导患者记好血糖监测日记, 主要包括测定血糖的时间、运动量、运动时间、进餐时间、进餐量以及血糖值等。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现象, 或者认为血糖监测结果不准确时, 要马上检验其静脉血糖。在进行血糖监测的过程中, 要选择正确的监测方法与部位, 防止影响血糖监测结果。除此之外, 要指导患者对胎动情况进行正确记录, 一旦发现异常现象, 患者要及时就医。嘱咐患者定期回院进行产前检查, 以此来对胎儿发育情况进行了解。与此同时, 要对胰岛素等控糖药物的服用剂量进行有效掌握, 以此来加强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

本研究表明, 糖代谢异常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糖代谢正常组的时间长, 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差异明显 (P<0.05) 。糖代谢异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糖代谢正常组高,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综上所述, 妊娠期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组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且住院时间长, 各项糖代谢指标较差, 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糖代谢异常孕妇 篇2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糖耐量异常;孕妇;病理生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12-01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并且两者在发病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为了研究和分析其之间的关系,我院对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20例糖耐量异常孕妇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为(26.5±2.0)岁;孕周在25-34周之间,平均为(28.0±1.5)周;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为(26.01±3.20)kg/m2。根据对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有OSAHS,50例)和对照组(无OSAHS、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身高和体重等进行测量,并计算BMI。OSAHS临床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标准[2]。在对患者进行睡眠监测24小时之前,患者不能服用安眠药和烟酒以及茶、咖啡等,此外,患者不能吸氧,给患者口服VitC和VitE等抗氧化剂以及静脉补液等。患者在接受睡眠监测当天的清晨要保持空腹,同时要静坐15min之后再进行静脉血液采集,容量为5ml。在经过离心处理之后,将血清放置在-8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流程进行。

IL-6和TNF-α的检测:在对患者进行睡眠监测结束之后,让患者静卧15min,對患者进行静脉血液采集,容量为5ml,将其放置在4℃的冰箱中保存,待分离。离心转速:3000r/min,时间:10min。分离血清之后,将其放置在EP管中,并放置在-8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进行试验,检测的方法要严格遵循所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试验[3]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P<0.05)。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进行比较 对照组:对患者的IL-6、TNF-α进行测定,结果分别为(99.31±8.79)、(8.65±2.58)pg/ml;试验组:IL-6、TNF-α分别为(148.51±21.59)、(21.89±5.71)pg/ml。比较两者患者的IL-6、TNF-α,P<0.05,差异显著。

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炎症因子指标IL-6与反映OSAHS严重程度的指标AHI和LSpO2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0.720。TNF-α与AHI和LSpO2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0.761;IL-6和TNF-α与GSP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1、0.477。

3 讨 论

妊高症为高危妊娠中的一种,它的发病率一般介于1.0-14.0%之间。近年来来,还在不断地上升。但是,对于此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产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4]。相关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启动因子。也有人认为,GDM可能是与胰岛素抵抗IR有一定的关系,在患者妊娠期间,IR以及胎盘分泌能够使得分解脂肪的相关激素出现增加,进而使得患者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以及IL-26等炎症因子增多,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糖耐量异常孕妇的炎症因子和单纯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患者发生糖耐量异常可能为OSAHS导致。

参考文献

[1] 李世琪,王旭红.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1(2):119-120.

[2] 郝丽媛,曹玉萍,蒋学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01(5):175-176+178.

[3] 徐辉,徐仲卿,王华.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0,01(9):51-53.

人工甜味剂关乎糖代谢异常 篇3

无热量人造甜味剂被广泛使用在食物和饮料中, 比如无糖汽水和无糖甜点, 被推荐用于减肥和用于治疗或预防代谢紊乱。然而, 支持人造甜味剂使用的证据是有限的, 并且研究已经发现了甜味剂摄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Eran Elinav和同事证明, 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甜味剂的小鼠, 相比只喝水或者水里只放糖的小鼠, 发展出了明显的葡萄糖不耐受。研究人员发现, 无热量人工甜味剂改变了和代谢疾病易感性有关的肠道微生物的平衡, 从而让小鼠出现了糖不耐受。另外, 在一些人身上, 人造甜味剂能改变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在这些人身上, 这些微生物的变化反过来促使葡萄糖不耐受的发生。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符合冠心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不包括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诊断的患者265例, 其中男132例, 女133例, 年龄 (64.2±15.9) 岁。

1.2 方法

收集所有病例相关资料, 糖尿病患者及高危患者均行空腹血糖及行馒头餐检测餐后2h血糖, 若血糖异常则进行OGTT检查。

1.3 糖代谢状态分类

正常糖耐量 (NGT, FPG<6.1mmol/L且2h PG<7.8mmol/L) ;糖调节受损 (IGR) 包括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 (IFG, 6.1mmol/L≤FPG<7.0mmol/L且2h PG<7.8mmol/L) 、单纯性糖耐量受损 (IGT, FPG<6.1mmol/L, 7.8mmol/L≤2h PG<11.1mmol/L) 、复合性糖耐受损 (IGT+IFG, 6.1mmol/L≤FPG<7.0mmol/L且7.8mmol/L≤2h PG<11.1mmol/L) ;糖尿病包括单纯性空腹高血糖 (IFH, FPG≥7.0mmol/L且2h PG<11.1mmol/L) 、单纯性负荷后高血糖 (IPH, FPG<7.0mmol/L2h PG≥11.1mmol/L) 、复合性高血糖 (GH, FPG≥7.0mmol/L且2h PG≥11.1mmol/L) 。

2 结果

2.1 冠心病类型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30例, 陈旧性心梗19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16例。

2.2 糖代谢异常情况

共检出糖代谢异常患者180例, 占比67.87%, 其中糖耐量受损患者118例, 占比44.52%, 糖尿病患者62例, 占比23.40% (包括入院前确诊糖尿病患者33例, 占比12.40%, 见表1。

2.3 入院前治疗情况

入院前确诊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正在接受或曾经接受治疗的占63.63%, 共21例, 其中坚持治疗的占39.39%, 共13例, 有36.37%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降糖治疗。

3 讨论

国内外许多大型的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包括欧洲心脏调查 (Euro Heart Survey on Diabetes and Heart, EHS) [2]、NAVIGATOR研究、瑞典GAMI研究及中国心脏病调查等表明, 冠心患者群是高血糖的高危人群, 在冠心病患者中约超过2/3患者合并高血糖 (包括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 [1]。如果仅检测空腹血糖 (FPG) , 将会漏诊2/3的高血糖患者。近年来研究表明, 餐后高血糖通过对脉管系统的损伤作用直接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与Hb A1c比较, 餐后2h血糖是一个更强的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因子, 而FPG与CVD危险性无关[3]。且FPG与病死率的相关性不独立于2h PG, 而2h PG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独立于FPG。结论为负荷后2h血糖预测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的能力优于空腹血糖[4]。因此, OGTT应成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规检查。

本分析中糖代谢异常占67.92%, 符合上述的研究结果, 且若不进行餐后2h血糖检测, 将漏诊80%的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生活方式的严格要求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 从本分析中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与患者的主观因素有关, 更重要的是医患双方对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状况为引起重视, 宣传不到位。

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二者互为高危人群。高血糖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系统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糖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是一个非常缓慢、进行性累积的过程。由于早在IGT阶段高血糖对于大血管的危害即已启动, 随着糖尿病的形成及其病程的逐渐延长, 这种损害将逐渐加重并可能进入难以逆转的阶段。这一病理生理学机制提示, 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干预的时机越早, 越能及时阻断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研究证明, 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 由于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糖尿病被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或”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5], 故心血管病患者中存在着大量隐匿的糖代谢异常者, 尽早检出这一部分患者并进行干预和治疗, 不但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更可以显著降低更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对糖代谢异常的早期干预应该与干预高血压和高血脂同样的重要地位。

因此,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加强糖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积极管理血糖, 可使心血管疾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极为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大一, 潘长玉.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 22 (1) :7-10.

[2]Bartnik M, Ryden L, Ferrar R, et al.The prevalence of ab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cross Europe[J].Eur Heart J, 2004, 25 (21) :1880-1890.

[3]Bonora E, Muggeo M.Pos tp rand ial blood glucose as a risk factor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the epidemiolog icalevidence[J].Diabetologia, 2001, 44 (12) : 2107-2114.

[4]DECODE Study Group, the European Diabetes Epidem iology Group .Glucose tolerance and cardiov ascularmortality:comparisonof fasting and 2-hour diagnostic criteria[J].Arth Intern Med, 2001, 12 (161) :397-405.

糖代谢异常孕妇 篇5

1 糖代谢客人的特点

1.1 多数为初次体检, 平常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体检后才发现血糖异常, 部份客人表现出过份的紧张和焦虑。

1.2 思想不重视 体检客人知道血糖升高, 但无不适症状, 或家族中有糖尿病人但无并发症发生, 因些对糖尿病长期不控制的危害思想上不重视, 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可能处于放任的态度。

1.3 基础知识的缺乏 体检客人对引起糖代谢异常的知识匮乏, 不了解饮食调理与运动对控制糖代谢的重要性。

1.4 自身管理能力差 许多体检客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性较差, 比较依赖健康管理师为其制订的健康计划, 依赖健康管理师对其计划的督促指导。

2 对策

2.1 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健康管理的基础, 它是借助计算机的先进健康管理软件储存体检资料, 对每次体检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判断客人就医的依从性, 糖代谢异常改善状况, 以不断调整方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延缓疾病的发展, 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基础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区域、文化程度) ;

生活习惯 (睡眠质量、膳食结构、运动锻炼、吸烟情况、饮酒情况) ;

工作现状 (目前所从事的职业、自我压力评估) 。

2.2 健康风险评估

潜在眼病 (视力模糊, 眼底出血, 视网膜病变及脱落, 白内障等) ;

潜在脑血管病 (脑动脉硬化, 脑出血, 脑血栓, 失眠等) ;

潜在心血管病 (冠心病, 心律不齐, 心跳过速等) ;

潜在神经末梢病变 (手脚麻木, 发凉, 神经疼, 关节疼等) 。

2.3 健康干预

2.3.1 提高客人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面对面的讲解、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板报等形式, 宣传健康理念和预防知识, 邀请体检客人的家属一起参与听报告讲解, 看幻灯宣教, 提高其家属对糖代谢异常危害的重视, 因为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督促、提醒, 将对体检客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与坚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体检客人对糖代谢异常的认知度, 继而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3.2 制订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套餐

根据客人体检后的需求, 制订饮食计划表,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以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及高可溶纤维素饮食为宜。

2.3.3 加强体育锻炼

制订运动计划表, 按每周每月递增的方式进行, 选择适合体检客人的运动项目, 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其中, 孟共林等调查发现, 对糖尿病人员进行运动干预, 能有效改善机体的糖代谢, 使其自我效能感增强, 提高运动依从性, 达到运动干预的目的。

2.3.4落实回访制度

根据体检客人的健康状况, 健康管理人员每月、每季度定期回访糖代谢异常的客人对饮食、运动等计划的执行情况, 并根据客人的健康需求随时调整计划, 以利于计划更好地实施。

2.3.5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糖, 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池红井, 王海燕, 刘晓丽代谢综合征的运动干预[J], 河北医学, 2010, 1 (16) :18-19.

[2]吕海燕, 叶光群.谈健康管理从个人档案开始[J], 中医药杂志, 2010, 1 (18) :76-77.

[3]万巧琴, 李飞颖家属参与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3.10:159-161.

糖代谢异常孕妇 篇6

关键词:冠心病,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糖尿病作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危险因素之一,在冠心病的发病前,以及整个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无所被正常的利用,机体转而使用另一能源物质-脂肪,血液中过多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使得血管壁更容易发生损伤和粥样硬化,从而更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冠心病患者中合并有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占到全部冠心病患者的80%以上[1],机体糖代谢异常不仅能够大大增加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并且对其预后也有不良影响。鉴于目前分析糖代谢异常对冠心病治疗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并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省南江县人民医院诊疗的39例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和41例糖代谢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糖代谢异常的类型,33例为2型糖尿病且严重程度基本相当,4例糖耐量降低,2例空腹血糖异常。糖代谢异常患者组,男26例,女13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4岁;糖代谢正常组患者,男27例,女14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62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1.2 研究方法

首先,对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行介入治疗时的各项参数以及术后住院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和最后疗效等资料进行收集。

其次,对收集到的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和行PCI术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一支或者以上的冠状动脉主干或者分支的直径小于等于正常的50%,即可以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往往累计多支血管。根据狭窄的程度可分为轻度病变(通透程度>50%)、中度病变(25%<通透程度≤50%)、重度病变(0<通透程度≤25%)和完全闭塞(即通透程度=0)[2]。血管造影成功是指行介入治疗后,病变血管通透率≥80%,且血流要达到TIMI-3级标准。行PCI成功是指在达到血管造影成功的基础上术后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临床疗效评定为有效是指患者经PCI后心急缺血情况得到改善,心绞痛等体征得到缓解或者消除。

1.3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SPSS统计学分析。糖代谢异常患者组和糖代谢正常患者组之间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之间采用配对t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之间秩和检验。对于百分比表示的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组病变累及2支及2支以上的患者占本组患者的82.0%,明显高于冠心病糖代谢正常组的67.0%,统计学分析P<0.01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代谢异常患者组中多见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受累,发生率分别为32.9%和29.7%,这在糖代谢正常组中的比率分别为31.2%和27.7%,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代谢异常患者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呈现弥漫、分叉、中重度、累及小血管的情况比糖代谢正常患者组要高(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冠状动脉钙化及慢性闭塞性病变发生的概率差别不明显。以上检验显示,糖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累及多支血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2.2 两组介入治疗的情况比较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组患者一共置入84个支架,糖代谢正常患者组一共置入72个支架,两者相比糖代谢异常患者组比糖代谢正常患者组平均多置入0.32个支架,但统计学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术和直接支架植入术的比率,术前的狭窄的程度以及预扩张的直径、支架直径、支架的长度以及行PCI术后血流达到TIMI-3级的时间,以上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PCI治疗过程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行PCI术中发生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夹层、血栓、严重的出血以及冠状动脉穿孔等并发症的概率上的差异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现3例患者因球囊扩张失败,形成了冠状动脉夹层而导致支架无法置入。两组患者的血管造影成功率、以及行PCI术成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总的治疗效果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不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糖代谢异常特别是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加剧了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作为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伴随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和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这已经成为了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发生之前,机体的糖代谢水平异常已经使得罹患冠心病的概率增加,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概率与糖尿病患者想当。因此,机体血糖水平的提高对心血管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是连续的。即使积极的维持血糖的正常,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旧高于糖代谢正常的个体[4]。所以,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干预治疗。

作为一种全身性的内分泌疾病,糖代谢异常对于心血管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包括了全身动脉、较大的血管及微动脉等。此外,糖代谢异常对心肌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主要造成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增加,发生多支病变和弥散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增加,严重程度及钙化的也比正常血糖个体要明显[5]。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易发生在左主干中,且累及到小血管,血管闭塞后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更高以及心肌梗死后侧记循环的血流情况要更差。如本次研究所示,糖代谢异常患者组相较于糖代谢正常患者组更易发生多支病变、中重度、弥散性、分叉、开口及小血管病变,这与以前学者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统计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是冠状动脉发生2支及2支以上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行PCI术时,难度更大。

正是因为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的这些病变特点,使得这类患者在行PCI术时需要置入更多的支架[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样本的数量限制以及弥散的冠状动脉病变导致靶血管的狭窄程度被低估而没有相应的置入更多的支架。随着PCI术的逐渐成熟,对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PCI成功率在90%以上,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相近[7]。本研究也再次表明,糖代谢异常与PCI成功率、血管造影成功率以及总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虽然本次研究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治疗分析具有了一定的临床以及科研意义,单由于样本较小,相关分析还需在取得较大样本的前提下进一步验证,从而使临床工作者对这种疾病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脏调查组.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中国心脏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6(22):7-10.

[2]蔡琦,顾凯,秦敬莉,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观察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6):67-69.

[3]韦志君,薛英玲.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8(7):793-794.

[4]徐利华,吴晓晖.冠心病与空腹血糖关系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22):3638-3639.

[5]刘帆,黄新平,杨红玲,何亚磊.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75-76.

[6]金辰,袁晋青,徐波,等.合并左束支阻滞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0,14(2):241-245.

糖代谢异常孕妇 篇7

所谓空腹血糖受损, 是糖代谢异常中的一种。糖代谢异常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和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代谢异常也有的称它为糖尿病前期。国外统计, 当糖尿病确诊时糖代谢异常已有5年之久了, 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诊时, 糖尿病已有9年之久了。可见糖尿病是一个沉默而又逍遥的疾病, 很不容易被发现。近来《糖尿病指南》引用芬兰成人, 在确诊为糖代谢异常后的10年间, 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的预测。要求自发现糖代谢异常之时起, 要控制饮食, 戒烟限酒, 适度运动, 宽容大度。经过上述调治, 血糖仍不达标时, 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二甲双胍、拜糖平、艾汀。在如此治疗的前提下, 用“糖代谢异常评分表”, 每年1~2次计算患病风险度。现介绍该表的使用法, 以提醒患有糖代谢异常的人经常检查自己风险指标, 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糖代谢异常评分表

年龄:<45=0分, 45~54=2分, 55~64=3分, >64=4分。

体重指数:<2 5=0分, 25~30=1分, >30=3分。

腹围 (厘米) 男:<94=0分, 94~102=3分, >102=4分。

腹围 (厘米) 女:<8 0=0分, 80~88=3分, >88=4分。

每日活动30分:是=0分, 否=2分。

蔬菜水果:每天吃=0分, 不吃=1分。

降压药:无高血压0分, 有高血压不用药2分。

糖尿病家族史:无0分, 祖父母有3分, 父母、兄妹、子女有5分。

10年内发生糖尿病风险评估

<7分极低风险, 发生几率1%;7~11分低风险, 发生几率1/25;12~14分中度风险, 发生几率1/6;15~20分高度风险, 发生几率1/3;>20分极高风险, 发生几率1/2。

穿透素3与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篇8

1 PTX3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穿透素家族是1992年由Breviariov等最先发现及报道, 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组成[1]。人体内许多种组织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能够产生PTX3, 正常人血液中PTX3水平较低 (小于2 mg/L) , 在炎症及发生的感染情况下能够迅速上升 (200~800 mg/L) [2], 因此可将血液中PTX3水平作为预测某些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PTX3一方面可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进行清除, 另一方面又可抑制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 从而阻止炎症的吸收及抗原呈递, 而在炎症引起大量白细胞活化的情况下, PTX3又可在炎症局部释放并通过负反馈作用减弱嗜中性粒细胞聚集[3]。

2 PTX3与T2DM

许多研究表明, 代谢综合征与炎症介质有关。Karakas等发现, 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PTX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并且随代谢综合征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4]。PTX3作为一种新型血管炎性因子, 近年发现其与糖尿病血糖及某些并发症有关[5]。Yang等研究PTX3与T2DM及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血浆PTX3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可作为疾病发展的预测因子之一[6]。

同时也有相反研究认为, PTX3在糖尿病患者中水平降低, 而合并DR的患者血浆PTX3水平则更低[7]。因此要对PTX3在糖脂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有更彻底了解尚需进一步研究。

3 PTX3与GDM

GDM作为T2DM的“先驱者”, 两者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同源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妊娠期高血糖时存在急性时相炎症反应, 机体的这种低度炎症状态与GDM有关。

Yildirim等发现, PTX-3在GDM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并且与50 g糖筛结果呈正相关, 认为母体血清PTX3水平与高血糖有关[8]。Todoric等研究显示, 服糖后2 h GDM组PTX3水平上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孕期血糖与PTX3正相关, 而与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 提示PTX3与GDM发病有关[9]。此外亦有研究认为, GDM患者孕早期PTX-3水平低于对照组[10]。

PTX3可能与T2DM及GDM发病相关, 可将其作为一种疾病早期预测因子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reviariv F, Aniello EM, Olay J, et al.Interleukin-1 inducible Genes in endothelial cells, Cloning of a new gene related to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oidal P Component[J].Bio Chem, 1992, 267 (31) :22190-22197.

[2]王丽丽, 郑向荣, 张文文, 等.穿透素-3 (PTX-3) 的研究现况[J].山东医药, 2011, 51 (35) :115-116.

[3]Tosi F, Di Sarra D, Bonin C, et al.Plasma levels of pentraxin-3, an inflammatory protein involved in fertility, are reduced in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Eur J Endocrinol, 2014, 170 (3) :401-409.

[4]Karakas MF, Buyukkaya E, Kurt M, et al.Serum pentraxin-3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metabolicsyndrome[J].Med Princ Pract, 2013, 22 (3) :274-279.

[5]Witasp A, Rydén M, Carrero JJ, et al.Elevated circulating levels and tissue expression of pentraxin 3 in uremia:a reflection ofendothelial dysfunction[J].PLo S One, 2013, 8 (5) :63493.

[6]Yang HS, Woo JE, Lee SJ, et al.Elevated plasma pentraxin 3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4, 55 (9) :5989-5997.

[7]Abu Seman N, Witasp A, Wan Mohamud WN, et al.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plasma pentraxin 3 leve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diabeticnephropathy in a Malay population[J].J Diabetes Res, 2013:298019.

[8]Yildirim M, Simavli SA, Uysal Derbent A, et al.Is There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Pentraxin 3 Levels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Gynecol Obstet Invest, 2015, 80 (4) :223-227.

[9]Todoric J, Handisurya A, Knapp B, et al.Relationship of pentraxin3 with insulin sensitivity in gestational diabetes[J].Eur J Clin Invest, 2013, 43 (4) :341-349.

上一篇:报道关键点下一篇:温带季风气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