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关键点

2024-10-08

报道关键点(共5篇)

报道关键点 篇1

1. 引言

经济报道, 旨在反映国内外的经济建设成就和经济发展动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关心经济报道的人群不断扩大, 经济报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济报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2. 现存主要问题

因为观众主观需求以及客观接受能力的不同, 经济报道的内容单一、形式雷同, 导致经济报道与观众产生距离。经济报道的抽象性与观众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视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经济报道现存的主要问题。传统的经济报道模式已经打破, 新的模式还在改革探索中。如何解决经济报道中的主要矛盾, 以大众化的视角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无疑是当前经济报道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对策研究

3.1 经济报道人文化体现

在经济报道价值取向、报道视野、报道角度、报道主题、观察角度、报道对象、观点表述等方面体现经济与人文并重。

经济报道价值方面, 把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内在变量纳入经济分析中, 关注经济背后的人文原因。经济报道视野方面, 挖掘经济与人文的关系, 揭示深刻主题的同时, 获取可读性和亲和力。经济报道角度方面, 将新闻题材放在人文的角度下, 更有感染力。在报道主题方面, 要尽量将经济与人文关系联系起来。在观察角度方面, 注重经济现象的非经济视角和非经济现象的经济视角。在报道对象方面, 突出经济现象中人的活动与感情。在观点表述方面, 客观地提供信息, 将倾向性尽量降低, 以获取更多的认同感。

3.2 经济报道的民生化体现

首先, 坚持经济报道的主流媒体作用, 宣传国内外经济动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件以及分析, 引领正确的经济主流舆论导向。此外, 应该更加注重经济报道中的民生问题。以百姓视角去关注经济, 是经济报道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落脚点。突出百姓的需求, 关注经济报道内容与房产、就业、生产、股市、菜价、油价等民生的联系, 能够更好地赢得观众的认可。

3.3 经济报道的艺术性体现

传统经济报道往往是大量的数字、专业化的术语组成的枯燥、难懂的解说, 导致经济报道与观众产生距离。观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是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视性。作为新闻工作者, 应该不断探索, 艺术性地开展经济报道改革。经济报道内容往往是抽象的、无形的, 新闻工作者应善于设计新的模式, 找好切入点和载体, 并融入横向、纵向的对比、形象化的比喻、动态音频视频的强化展现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当的语气神态、灵活的陈述方式等, 艺术性地将经济报道展现给观众。

3.4 经济报道的特色性体现

在新闻媒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抓住观众是经济报道存在的意义。对于重大经济事件以及重大经济政策的颁布, 通常从中央新闻媒体到各个省市地方媒体都同期报道, 如果题材相近、内容相似, 那么这样的经济报道肯定是苍白无力的, 必然缺少活力、没有市场。所以, 新闻工作者在针对全国性的经济报道中的政策以及事件, 不能就政策而言政策, 不能就事件而重复事件, 应该策划、挖掘深层次的解读、分析, 以吸引观众。

4. 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4.1 政治意识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 确保舆论导向正确。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 将新闻工作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

4.2 专业素养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己在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 随时掌握宏观经济、高层决策和具体产业政策的变化, 以此为基础确定报道立场和重点, 通过清晰、准确、有建设性的洞见和解读, 引导人们辩证看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新闻工作者还要掌握较广的文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史学、法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知识。

5. 结束语

经济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经济报道也已经越来越被百姓所关注。经营者要随时掌握市场的需求, 股民要关心股市的走向, 购房者要打探楼市动向, 市民要获取理财信息, 下岗、失业职工要了解就业政策, 农民要知晓农产品的销路等等。如何做好经济报道,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岸兵.经济报道中的受众本位与人文关怀[J].青年记者, 2008年12月中.

[2]李道荣.经济新闻定义辨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

[3]李道荣.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深度构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

[4]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 2008年.

做好深度新闻报道的关键性问题 篇2

一、以开阔的视野, 瞄准最有价值的话题

深度报道重在以开阔的视野挖掘事实后面的“意义”;“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美国《哈钦斯报告》这样解释。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则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

通常, 将一个小的新闻事件放到大的背景中, 就能凸显其新闻价值之所在。以小见大, 由浅入深, 是深度报道在进行角度选择时常常思考并时刻要解决的问题。譬如,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 涨价已司空见惯, 但对此必须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今年汽油柴油涨价已达到历史最高点。我们通过深入采访, 了解民情, 先后推出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报道, 对油价上涨引发的连锁反应, 对行业经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铁矿石价格谈判, 本来属于国际矿山巨头与钢铁企业之间的问题, 但对于水运行业媒体, 对铁矿石的海上运费与价格谈判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并由此对铁矿石运输与BD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输价格) 指数之间的变化做进一步分析, 产生了行业传媒的独特报道视角。

二、以理性辩证思维, 层层剖析事物的表象

深度报道的写作中, 必须聚焦一个观念, 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剖析, 使文章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以理性的辩证思维, 让读者从事物的表象中获取真意。

例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中国水运行业面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这个时候如何鼓舞行业士气?经过反复比较与思考, 我们选择了从金融危机的表象着手, 分析其中存在的机会, 整个行业可能从中得益的机遇, 找寻其中的正面效应。我们注意到各种消耗物品价格也在大幅下降, 尤其是燃料油。此外, 船员以前的高工资没有了, 这不也意味着船东的支出减少了吗?这些都是对航运业的正面作用。通过对这些效应的分析, 我们得出了《金融危机带给航运业的三大正面效应》。这些独到的分析, 获得了港航企业的认同和高度肯定, 报道反响很好。

三、以生动精彩语句, 讲述深刻动人的细节

在美国新闻学院的课堂上, STORY已经成为新闻的代称。普利策奖得主Michael Vitez说:“我相信, 讲故事是新闻业的救星。我们活在一个充斥着网站、频道、宣传家、资讯、新闻, 甚至只是噪音的世界, 读者没有可能消化所有信息。他们往往索性什么也不理。我发现, 接触人、打动人的最佳方法, 就是说故事。如果你能够透过有人情味的故事, 阐明一个重要议题, 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叙事新闻了。”

深度报道的特点是文字较长, 因此就要通过故事和独特的语言吸引读者。一篇精彩的深度报道, 要做到:好开头、好标题、经典语句。

有一个记者在描述物价上涨现象的时候这样开头:“北京一个老太太平常上街买菜要带20块钱, 现在, 她要带25块了。”一个生动的细节描述, 让人们对读这篇文章的兴趣大增。又如, “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埃玛·马士基”号, 她有12层楼高, 有四个头尾相连的足球场那么大。仅它的锚就相当于五头成年非洲象那么重, 有29吨。”用这些读者熟悉的东西进行比较, 不仅没有枯燥的数据和难懂的行业术语, 而且十分的形象有趣, 描绘出一个鲜活的画面。

深度报道的主题思想被淹没也是现在写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在很多深度报道中, 有的作者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 卖弄文笔, 却忘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因此, 围绕主题组织素材, 也是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此外, 经典语句也是一篇报道能否流传的关键。在平时的阅读中, 我们应注意收集格言警句、能让人记住的精彩语句, 还有经典理论著作等, 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深度报道中, 能极大提升文章本身的价值。正如一位资深记者所说:“一名优秀的记者应该牢牢树立这样的意识:报道是作品, 它不是一用即扔的保鲜膜, 而是正在被记录的历史, 是未来人们凝视今天世界的窗口。”

四、以令人信服的结论, 让读者获得收益。

文章的结论也是作者观点和文章意图的所在。这个结论不是是非对错的判断, 不是道理, 不是主观的看法, 而是事件本身所陈述、所展示的客观存在。这个结论展现的过程, 应是一个推导的过程, 得出一定的定理和规律。结论还可能不是一个明确的结果, 只是针对事件所反映问题的客观阐述。得出的结论即是它所反映出的冲突所在, 没有对错是非的判断结果。

深度报道得出的结论, 应有一定的先进性, 或能展示出当前行业的矛盾和难题, 读者在花费时间阅读一篇深度报道后, 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 结论不能是陈词滥调, 不是显见、可以轻易得出的道理。如果读者阅读之前就已经得出结论, 那么这个深度报道就很难说得上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陈作平.深度新闻报道手法举证.采、写、编.2009, 02

报道关键点 篇3

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用现场报道, 是充分发挥电视之优势, 展现电视特有魅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市县级电视台记者, 我对此深有体会。2010年8月份, 开原进入主汛期。我台全体记者必须24小时待命, 关注汛情, 获取第一手水情资料。记得暴雨下得最急那晚, 为了将市级领导坚守防汛一线、各部门联动防汛防灾、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抗洪的战斗精神和感人事迹最直观地展现给受众, 众多记者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现场报道形式。暴雨、群众采访、记者现场等众多画面和声音交织在一起, 不做作、最真实, 播出后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人民群众的信心和斗志, 实现了新闻价值最大化。

近年来, 现场报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地、各级电视台的重视和采用。比如中央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节目, 几乎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现场报道。每逢重大节日、活动、重要事件等, 现场报道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应该说, 现场报道的采用, 它可以使本来就是真实的电视报道更加感人。通过现场报道, 同步叙述给观众, 让广大观众在新闻发生的同时, 第一时间了解这一切, 这样使报道更为真实可信, 更能抓住人心。

一、现场报道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的特点

现场报道使电视新闻同步化、现场化、个性化。电视采访, 记者、主持人来到新闻现场, 面对镜头, 向观众陈述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情况及现场声等, 并引导镜头在现场的不同场景间转换, 报道新闻真实, 实现了同步化、现场化。电视报道中同步化, 是指记者在采访客观存在现实中, 采撷、整理出来的主要事实, 奉献给观众后, 使记者与观众实现心灵沟通, 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共鸣”。如果报道一场音乐会, 无论播音员怎样解释音乐会获得的巨大成功, 都不如用现场观众的掌声来表现更加现场化, 使人信服。另外, 因为新闻现场是记者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 通过他们的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讲述出来, 扩大了观众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在屏幕上露面, 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 使电视新闻更鲜活、更可信、更具个性。才会使观众想看、愿看、爱看, 才能让观众自觉参与节目, 改变过去“我播你听, 我采什么你看什么”的传播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区别于其他新闻媒体, 用带有电视特色的东西来报道, 写出具有电视味道的新闻来, 更好地凸现电视的特性。

二、现场报道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因素

在特定的环境中, 人们的感情语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 自然而然地产生喜、怒、哀、乐, 带有相应的感情色彩, 如果用画面加解说的形式来表现它们, 显得意犹未尽, 合理加进同期声, 则会使观众产生立体感觉, 仿佛亲临其境。

三、现场报道的主要形式是恰当运用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在现场采访中拍摄图像的同时记录下来的现场声音。包括现场音响, 人物访谈以及记者的口头叙述等。它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以真实、生动、活泼的特点, 扩大表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和艺术性。合理运用同期声, 是提高电视节目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可以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一) 增加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事件现场由当事人、目击者或权威人士直接讲话, 用同期声来表现活生生的事实, 比解说更令人信服, 可以起到“事实胜于雄辩”的作用, 更能深化主题, 加强报道力度。

(二) 增强客观性和现场感

只有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所报道的事件才易于被观众接受。由当事人、目击者或权威人士直接发表议论和观点, 避免了主观介入和说教。“创作者”的思想和倾向, 往往隐蔽在生活本身之中, 收看时, 观众依据屏幕上展现的具体社会形态和真实生活情况,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蕴藏在电视节目中的思想内涵, 有一种仿佛被带到事件现场, 参与事件进程的感觉, 让所报道的实事更真实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三) 增加感染力和说服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 交流感情, 沟通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感染、暗示、影响”作用, 观众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信息的本身, 而是几倍于这个信息的效果。人物的情感通常受到当时所处环境和心理活动的制约, 当人物被带到事件的特殊环境中时, 其声音就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既表意又表情。因此, 同期声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 它给予人们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决不是一系列安静的画面所能比拟的。

(四) 使人物更生动形象, 丰富多彩

同期声不仅给观众认识人物奠定了一个可靠的物质基础, 而且对认识新闻事件, 自然环境、社会形象开辟了一条生动、形象的感知渠道, 对于区分人物的性格类型, 表现人物对发生事情的关心程度及其心理、情感、素质等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用事实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使刻画的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

四、现场报道中同期声的运用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后期制作中, 对同期声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不是简单的编辑方式问题, 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 把图像、解说、同期声进行优化组合, 做到和谐统一, 恰到好处。在录制同期声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同期声要鲜活生动, 切忌冗长呆板。为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前期采访和后期制作中要对同期声进行选择。前期要善于选择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或权威人士, 善于提出问题, 并且提问要简洁、具体, 如果提出的问题太空太大, 采访对象的回答就会冗长乏味, 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后期要根据主题的需要, 再次对同期声进行取舍, 使之短小精悍。

当然, 现场报道也不是什么题材都适合搞的。采用这种报道形式, 至少要求新闻事实本身有较强的新闻性, 现场有较为丰富的音响等。这就要求我们新闻记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观察、思考、场所报道同步进行。只有这样, 才能自如地控制好新闻现场, 把握好节奏。

摘要: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 (画面) 、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 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 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 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关键词:现场报道,采访,关键地位

参考文献

[1]张骏德, 周红丰, 魏少华.新闻写作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报道关键点 篇4

随着门户 网站的式 微和用户 在移动端进行新闻消费的增加,这种串媒体报道(transmedia)的表达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随着用户在移动端看新闻的频率增加,具有社会化传播能力的H5策划成为流行的报道样式。与之相匹配,门户网站中出现了以网易新媒体实验室为代表的专门制作移动端适配交互产品的新闻策划与包装团队,它某种意义上承担了新型融合报道专题在移动端创新的职能。

图1:地震发生后,网易通过《走近尼泊尔震区》H5专题,结合现场图片, 核心事实,视频航拍等素材进行多媒体融合报道

一、H5专题策划是多媒体融合 报道在移动端的变异

今年4月份尼泊尔地震发生后,网易推出H5专题《走近尼泊尔震区》,这个移动端的产品包装与传统的门户三栏专题有所区别。该专题通过结合现场图片,核心事实,视频航拍等多方面资料,在一个轻量级的H5策划里一目了然地梳理和展现了灾情进展。用户通过选择震后日期,能够快速直观地了解到最新资讯,有现场声和现场视频的报道模式,让用户仿佛亲临震后现场。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操作实际上沿袭了PC端新闻专题报道在地震类突发上的专题报道逻辑,不过它在移动端的良好适配和呈现变化方面,从设计到交互上都做了一些创新(图1)。

从门户网站出现的那一刻起,相信大家就没有否认过新闻报道的形式不再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单一形式呈现的观点。而如今学界业界根据其个人关注点,对H5形态的新闻专题各有定义和评价,但总体而言,H5只是一种载体介质。对门户网站来说,具有新闻属性和时效的H5新闻专题策划,事实上承担了多媒体在移动端报道的职能。带有核心新闻要点或事实解构、图片或可视化设计、音频或视频等多种元素的H5专题,实际上就是多媒体融合报道在移动端的变异。

除了在新闻客户端里用单条新闻或简单集纳去呈现文字、图集、视频等报道, 我们还可以将文字、图片、音视频混杂在有创意的界面中,做成一个全新的产品进行包装,目前在移动端上比较流行的是用H5专题策划来完成这种使命。

二、音频能渲染多媒体报道氛 围,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这时候问题来了,专门为手机适配的移动端h5专题,展现区域多局限在手掌大小,画面效果的冲击力有时大打折扣,怎样来渲染这个选题的基调?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操作体会是,音频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音频是融合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不单是背景音乐,还包括按钮音效、过渡音效,真人配音等等,每一处声音细节的有效利用,都能对H5专题效果带来巨大影响。音频的加入可以使H5专题在有可视化呈现的基础上变得还有声音能感知、使内容更趋立体, 让新闻专题具备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更真实的多媒体感受。

在结合内容主题通过音频进行氛围渲染方面,网易抗战70周年系列策划的《中国抗日影剧:故事总随时代变》H5专题是一个较好的案例。在一个巴掌大的专题里体现出时代的改变,具有当年时代感的设计颜色和风格的过渡变化固然重要,但“当年的声音”则让这一切来得更加直接。

在这个操作中,网易新媒体实验室根据不同画面,融入了音频元素。不同于单纯背景音的使用,面对抗战这一相对沉重的话题,我们搜集出从建国后到现在,每个年代的代表性音乐和言论,通过剪辑混音为10s之内的音频,配合切换到对应的时代时自动播出,让用户一听就能直观的感受到当时年代的气息。

比如对应50,60年代页面的音频是红歌和当时的广播“让我们欢呼胜利吧,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70年代,选用的是周恩来的录音“我代表毛泽东主席和中国政府,对田中首相和其他的日本贵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以视抗日情绪的消减。到了80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和平统一祖国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体现了两岸关系缓和。90年代,那句广为流传的“在南方视察的邓小平终于捅破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这层窗户纸。”成为配音。2010年后, 则直接剪辑了抗日剧的雷人流行台词“这些倭寇就让我杀光……你是神雕侠的后人吗”。通过真切体验的音频,增加用户的代入感;而有趣的录音,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个选题的沉重感(图2)。

三、通过使用音频,能有效补充 信息,弥补篇幅局限

同时,音频的功能并非只是锦上添花的氛围塑造,它作为融媒体新闻报道的一部分,一方面要传达有效的内容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突破资讯在页面篇幅呈现的限制,作为更多延伸资讯,对专题进行补充和丰富。

《朝鲜选举,欢歌下的民主盛宴》这个H5专题中音频的使用,就是一个资讯的良好补充。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在进行这个选题制作时,综合考虑了页面篇幅、场景设置和人物应用,在很多环节中选择仅用音频来传达内容。我们从对应的朝鲜选举新闻里,截取了“选民声音”“候选人声音”,并给“海报声音”配音,来补充表现对应的资讯。与冗长或相对枯燥的文字表述相比,它让整个专题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趋多元化。在页面的设计和交互上, 网易设置了“听听选民的声音”“来瞧瞧海报说了什么”“候选人声音”等几个按钮,实现了在一页里面就可以表达多层信息。这样一来,画面既能简洁直接,又能让用户通过点击音频获得更多对应的有效资讯,同时这还是一个带有一定交互感的主动感受的有趣体验。

图3:H5专题《朝鲜选举,欢歌下的民主盛宴》中,通过设置按钮诱导用户听 音频内容,实现了通过音频在一个页面里传达更饱满资讯的效果

四、音频在该位置有效且必须, 是判断是否使用的关键

音频作为移动端融媒体专题的重要组成元素,能否恰当、灵活地运用往往是多媒体融合报道产品成败的关键。

在H5专题制作时,音频需经过多次调试,而非一蹴而就。音频需要和文本逻辑、人物特征、场景变化等众多元素达成同步,既要风格一致又要相辅相成,在合成或录制过程中更需要不断磨合和调试。音频配合页面设计和生动简洁的文本,共同构成了一个融媒体报道专题想要传达给用户的体验。所以,音频在专题中的位置需要非常巧妙,它一定是有效且必须的, 而非为了增加形式而增加音乐等元素,那样只会增加用户在阅读时流量的消耗或页面的加载困难。

报道关键点 篇5

1 改版运行模式的创新,激发编辑部全体人员活力

统筹策划分为出版时体、新闻、热线、专副通四个小组,每一期由一个小组领办,领办小组要在每周一例会上将本期策划方案和版面安排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后开始准备实施,其余各小组都会给予积极配合,认真完成分配的任务。这样的运作模式调动了整个编辑部的积极性,把每一个科室都纳入到每一期的专题筹备中,将晚报的有限资源发挥到极致,把每一期周六刊做到完美。

2 聚焦热点、冰点,打破时间、空间,特刊变“亮点”

2.1 满足阅读时间,做一份耐读的周末大餐

晚报在周一至周五的日常新闻处理中,讲究“快、新、精”,以丰富的新闻信息满足读者的快速阅读,而周末读者有较充裕的阅读时间,在这期报纸的定位上就要更讲究主题策划、深度采访、杂志包装,集中多个版次把读者关心的事件全貌呈现出来。如果把平常的报纸比作品种丰富的快餐,那么周六刊就是精心准备的大餐,是成系统的大餐,每篇稿件犹如一道道菜,围绕一个菜系,不乱做,不串味。

2.2 抢占阅读空间,突出新闻、服务两大主题

改版初期,晚报对周末发行的报纸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周末发行的报纸以服务、休闲类居多。然而,网络发达的当下,很多生活服务类信息只要手机轻轻一点尽可得知,所以许多网摘稿件很难引起读者兴趣。如何抢占周末阅读空间,发挥晚报长处,我们认为策划选题突出新闻性和服务性,充分利用晚报资源就是制胜的法宝。

2.3 新闻性保证了原创性

原创是媒体的生命线,我们的选题是通过记者采访完成,保证读者在第一时间完成阅读。稿件刊发后,虽然许多稿件被网站转载,在微信、微博达到很高的点击量,但稿件都是晚报原创,为晚报读者阅读时捷足先登,满足读者阅读要求。

针对过去专副刊版面散、乱、轻的问题,此次改版也进行了研究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一期的周六刊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策划,专副刊版面也会紧跟主题进行稿件选择与其呼应,这样不仅突出了周六刊的整体性,还起到了增强效果的作用。

2.4 贴近民间,讲述百姓故事

晚报一直以来坚持办百姓自己的报纸,正是基于这条原则,我们在策划选题、稿件采写、版面编辑上更接地气、更民间化,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和百姓喜欢听的故事。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一些大背景、大主题策划上,我们通过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来完成组织策划,如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我们策划了《高手在民间》《客从远方来》等节目,稿件中通过普通劳动者、普通创业者的故事,其中有艰辛、有困惑,更有希望,反映他们的发展现状和对未来的期盼。

3 用民之才、集民之智,凸显“高手在民间”

周六刊的施行调动了整个晚报编辑部的积极性,让全体采编人员活跃了起来,让每一个好点子成为报端的好文章,这对晚报来说是一步活棋。我们从当前的热点新闻中找线索,如国家公祭日、清明、六一、高考等,在保有一定实效性的同时,进行深度解读和报道,增加了晚报的“厚度”“趣味性”“可读性”,弥补了新媒体冲击下“短、平、快”的不足,为晚报的生存和发展增加了竞争筹码。

4 读者寄厚望:话题更接地气,专刊更有乐趣

晚报十分重视改版后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制作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问卷涉及以往周六刊内容,包括选题、头版设计、版面安排、稿件文采、图片配合等多个方面内容,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留给读者进行回答,如“您喜欢什么样的主题设计”“你希望在周六刊上看到什么样的内容”“您是否喜欢这样的周末版”“您对我们的周六刊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等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读者对晚报此次改版给予了肯定评价,都表示对改版后周六刊的喜爱,认为给周末生活增添了阅读乐趣,希望晚报今后可以沿着这个路子搞得更好、走得更远。

我们将汇总、梳理这些调查结果,总结前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读者对晚报提出的意见,对今后的周六刊进行完善和改进,更好地服务读者。

摘要:《晚报周末刊》作为正刊发行了很多年,一段时间来,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希望增加晚报周末的可读性并增加深度报道。晚报编委会高度重视读者意见,经开会研究,决定对晚报周末进行改版,立足于方便读者阅读、增加晚报故事性和可读性、增加深度报道、更好地服务大众等目标,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突破性改革,打破传统形式,开创《晚报周末刊》。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不定期试刊,在2014年11月8日、12月13日、12月20日,晚报分别策划推出了针对记者节、我国第一个公祭日、冬至的《与梦同行》《勿忘勿忘》《冬至》三期周末特别版,这是我们学习其他优秀晚报、都市报成功经验后的尝试,也为之后周六版全面改版打下了基础。

上一篇:山歌翻译下一篇:糖代谢异常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