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细部处理园林景观(通用7篇)
工程细部处理园林景观 篇1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园林景观工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持续大规模的美化绿化让中国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满足了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休闲生活的需要。然而, 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程进度, 盲目加快施工速度, 只注重大工程, 忽视细部工程, 建筑产品存在瑕疵;有的施工单位没有充分理解设计意图, 没有深入研究景观工程细部设计, 景观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施工单位出于利益考虑, 在景观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 人为地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 增加了日后管理和维修难度, 这些都是不注重细部工程的表现。
1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措施
1.1 景观工程土壤的改良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必须的要素, 也是保持园林景观长效的基础。不同的园林植物对土质有着不同的需求, 如果土质不适合, 将严重影响植物的发育和生长, 增加日后养护的成本。例如园林植物造景中经常用到杜鹃、栀子花、杜英等植物, 这些植物适合生长在酸性的土壤环境中, 但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一细节, 将这些植物栽植于呈碱性的土质中, 结果出现植物枝叶变黄衰退等现象, 减低了景观效果, 不得不进行更换。再例如表层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还有一些对土质有特殊要求的植物, 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客土置换。但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图方便, 用深层土覆盖植物, 破坏了原来表层土的团粒结构, 极大地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可见对景观工程土壤的细部处理马虎不得。
1.2 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
在园林景观工程中, 景观建筑是工程量最大的项目, 大致占到总工程量的70%左右, 同时也是投资最多的工程, 因此, 做好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对于整个景观工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景观建筑包括假山、亭台、门廊、台阶、围墙、花架、栏杆等, 细部处理注意的环节很多, 主要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饰线。饰线广泛用于景观建筑的梁柱、门套、窗套等部位, 饰线的细部处理要求保持整个线条的流畅和完整性, 起到画龙点睛、烘托整个景观建筑的作用。具体的饰线拼接方式根据饰线材料来确定, 常见的材料由木头、花岗岩以及石膏等, 整个饰线的细部处理要与周围材料保持一致。二是压顶。压顶常见于景观建筑的水池、景墙和花基等部位, 压顶的细部处理主要是转角位的收口细致, 材料规格一致, 与墙壁之间没有明显的裂缝。尤其是在水池压顶时, 不能露出砂浆, 更不能漏水, 不然产生很大的后续维修成本。三是台阶。只要景观建筑有高度变化的部位, 都会设置各种形式的台阶, 台阶的细部处理在于高度的合理、阶面的平整和对缝形式的统一。如果没有特殊要求, 一般景观建筑的台阶高度保持在15cm以下, 方便人们踩踏。宽度保持在25~40cm之间, 符合大多数人的行走习惯。
1.3 园路铺装处理
在园林道路外观施工中, 直线行的道路对施工技术、施工投入的要求最低, 但是美观效果比较差, 直线道路中的生硬棱角降低了美感。曲线道路线条柔和, 充满美感, 又增加了游览乐趣。因此施工时要尽可能修建曲线行道路, 在一些生硬的拐角处, 可以通过布置树木和山石, 来减少棱角的生硬感, 做到曲之有理。再就是园林道路的铺路材料要选择适当, 一般的园林工程都是采用鹅卵石进行铺路, 不仅美观, 而且可以起到按摩脚部的作用。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方便, 随意选择一些粒径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在路上, 路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 走在上面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美观效果也比较差, 这些都是园路铺装中需注意的细部环节。
1.4 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
植物是园林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离不开成功的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贯穿于全园。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主要包括植物的配置和形体的选择, 园林树木的选择是园林景观的主体, 不同的园林树木因长势、冠形、色彩等有着不同的美感, 选择合适的植物, 加上层次的变化, 利用植物的姿态、色彩等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和风韵, 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 将植物最好的树形、树姿展示出来。为了防止树木倒伏, 要进行支撑。事实上, 整齐划一的支撑本身也有美感, 也是园林景观的体现。栽植植物时要注重主从分明、疏密有致, 尽量模仿大自然的原始形态, 有利于植物的健康成长。
2结语
总之, 我国园林景观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园林景观工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细部处理对园林景观效果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我们不能忽略园林景观的细部处理, 反而要精雕细刻、画龙点睛, 将细部处理做到精致。
摘要:很多园林景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忽略了工程细部的处理, 导致景观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 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土壤,园路铺装,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陈从周.惟有园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7
[2] 卞世卉.景观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11)
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 篇2
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就园林景观工程细部,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是园林景观工程的组成元素, 既包括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细部, 又包括了园林景观施工中的细部。无论是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还是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 都要对园林景观的细部进行了解, 体现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原则。园林景观工程细部的主要元素包括材质肌理、色彩、形态以及施工工艺。
2实施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必然要求
2.1 实施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必然要求之综合性
园林景观工程既包括生物技术, 又包括园林艺术, 它是集两者为一体的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它所涉及的专业非常广, 比如道路建设、山石水体、土木建设以及花草树木等, 这些仅仅只是技术上面的要求, 还包括一些对于艺术上的要求, 比如文学、美学以及书画等多种艺术。
2.2 实施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必然要求之融合性
园林景观工程综合性很强, 它是集假山、水景、园林建筑以及道路为一体的工程。这些景物可以自立门户, 可以相互的取长补短、相互扶持、相互照应。
2.3 园林景观工程再造性要求
园林景观工程的实施阶段, 既要按原计划设定的图纸实施, 又要根据实施过程中当时的环境做出稍微的调整。在理念中的设计往往对园林景观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形地势以及植物种类等都是大概描述一下, 并没有详细地描述。在实施园林景观工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 又由于每个地方的环境、人文气息不同, 容易导致使得一些细部的处理没那么完善, 最后建造出来的园林景观不符合实际标准, 也不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
3实施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的重要性
3.1 提高园林景观的质量
实施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不仅可以建造优质的园林, 还可以愉悦人们的心情, 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加强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还可以体现出当地文化的底蕴及其历史民族时代气息, 可以象征着这个地区与时俱进的精神。
3.2 加强园林景观的实用性
现在社会注重的是以人为本, 加强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就可以体现时代精神, 建造园林景观的目的就是供人来娱乐、休憩的。加强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实用、安全及其舒适性。
3.3 带来环境和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生活的环境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实施园林景观工程不仅是实现城市的绿化, 更是满足人们对于自然风景的追求。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是在环境原有的基础上以不破坏环境为原则建立起来的, 园林景观细部的处理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美丽, 吸引了更多的人, 于是很多的园林就这样成为了旅游地。
4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的特征
4.1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遵循建筑学美学原理, 并不是简单地装饰园林, 它本身就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园林景观设计者的目的就是作用自然, 在自然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人们心意的园林景观, 因此, 实施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就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对美的追求。
4.2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地域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 就应该以当地的风俗、民情为主体现当地的人文环境特色。每个地区的人文环境都具有特殊性, 如果在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中加入当地的人文环境, 这个园林景观就具有了独特性, 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们去观赏游玩。园林景观在细节处理上还要体现民族风情, 在加上当地所特有的人文环境, 才能形成人们心目中所追求的园林景观。
4.3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功能性
园林景观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 是人们为了追求生活水平而产生的。在早期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中铺路面的石子是比较粗糙, 但随着人们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在道路上采用铺砌肌理就是为了起到警告的作用。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设计就是为人类专门设计的, 所以它体现的是人文关怀, 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 还要考虑到老、弱、孕以及残障人士, 这些都体现了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功能性。
5实施园林景观工程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首先,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图中, 设计者并没有详细地说明建造园林景观工程所在地的具体的地形地势, 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仔细注意到这个问题, 建造出来的园林景观工程就会使人感觉呆板, 没有自己独立的特性。其次,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者不会注意到当地土壤的特性, 施工人员又要和土壤打交道, 如果施工者一味地按设计者的设计来施工, 最后建造出来的园林景观工程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 既增加了成本影响了景观本身的美, 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 土质是植物生长最基本元素, 在施工的基础上要保证土质的基本不变, 为园林景观建造成工后减少养护工作量。
6加强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措施
6.1 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压顶、饰线、檐口、台阶、平台、地面铺装以及水池饰面。在景墙花基或者跌水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压顶, 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弧线, 它的材质可能是花岗岩、板岩、火山岩或者混凝土等, 对于压顶而言细节的处理就在于在制作过程中线条是否顺畅, 水平是否一致, 衔接处是否有缝隙, 是否渗水等。在一个景物的收编或者景物的门窗上常常见到饰线, 对于饰线而言, 它的细部处理就是在制作过程中, 它的线条是否完整, 制作是否精美。檐口的细部处理要点就是考虑到水是否会倒流, 檐口是否平整。台阶的细部处理要点是要考虑齐全是否适合老弱幼, 台阶是否平整等。
6.2 景观小品
在一个园林景观中随处可见雕塑、指示牌以及垃圾桶等, 这些都是园林景观工程里面的景观小品。雕塑除了它本身要制作精美以外, 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寓意, 这就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对它进行细部处理, 应该安装在哪里以及一些材料的配合。
6.3绿化种植
园林景观最大特色就在于绿化面积特别广, 绿色给人的感觉就是希望。合理的利用绿化种植不仅给园林景观工程增加了生动形象感, 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增加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
6.4 排水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能体会到, 如果在下暴雨的时候, 道路排水系统不发达就容易导致出行不便, 甚至可能淹没路边的门面。因此, 园林景观工程只有加强园林景观工程排水系统的细部处理才能保证游客的安全。
6.5 景观照明
景观照明的细部处理主要是在景观特别集中的地方埋地灯、射树灯以及特别有特色的路灯, 景观照明灯的细部处理是人们安心出行的保证。优美的灯光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说红色灯光给人以热情, 蓝色的灯光给人以神秘, 因此, 园林景观设计师就应该思考如何巧妙地运用景观照明, 使其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7结语
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一定是注意了细节处理。但如果没把握好细节处理, 就像做一道数学题目, 没有算数过程, 就算做错了也检查不出来, 因此, 一定要加强园林景观工程细部的处理, 这样才能建设出符合人们心中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李培仙, 沈嘉钬, 张福军.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2)
[2] 张明.关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 2014 (23)
论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 篇3
1.1 景观细部与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概念
景观细部是整体景观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在景观工程的每个角落, 它包括每个景观元素的细节。通常可以分为两组:景观设计中的细部和景观建设中的细部。景观工程细部处理, 是指在景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期间, 所有关于景观细部的构造、形式、材料、表达等的选择和做法, 即细部设计与细部营造的所有内容。
1.2 园林工程景观细部处理的重要作用
1.2.1 景观细部处理可以提高项目的观赏性。
良好的景观, 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感染, 做到既可远观又可近赏;完美的细部, 可以提升观赏的层次, 增加观赏的内涵, 能更直接地把园林景观所蕴涵的文化性、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时代性及美学特征体现出来, 让人身临其境而获得美的享受、愉悦身心。
1.2.2 景观细部处理可以提高项目的实用性。
以人为本的实用性理念, 在园林景观细部上也可充分体现。以人的尺度和视觉距离, 真正接触的园林景观空间, 多数都离不开细部的处理, 所以,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与人发生最直接关系的园林景观, 就是近在咫尺的细部。细部处理好了, 可以提高园林景观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实用性, 如台阶的高度和宽度、栏杆扶手的收口、园路排水口的设置、灯光照明的色温和照度等等, 让人在使用园林景观设施的时候, 感觉方便、安全、舒适, 乐在其中, 流连忘返。
2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的构成要素
景观中细部的范围很广, 包罗万象, 并且一个细部处理中又经常包含有更小的细部处理。如此繁多的细部元素的构成要素基本包括如下几点:
2.1 材质肌理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由于物体的材质不同, 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 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近距离情况下, 肌理作用于人的心理感觉是最强的, 以致在视觉上和触觉上均能给人以不同心理感受。不同的材质肌理给人以各种感觉, 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所以景观的细部设计尤其应该注重设计对象材质肌理的选择, 以达到需要的质感, 取得理想效果。
2.2 色彩
色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桃红柳绿、红霞紫烟, 不同的颜色让我们对外物有着不同的反应。每一个物体都有它固有的颜色, 明暗、冷暖、动静、悲喜……色彩在一起的搭配, 讲求对比中求协调, 协调中寻对比。通过色彩理论, 可以辅助研究景观环境中的氛围营造, 看它们是如何作用于景观细部, 使原本材质形态普通的物体从平淡无奇中跳脱出来, 打破平面构型的单一。
2.3 形态
环境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固有的形态。形态在树立各个环境场地的个性、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景观形态, 对设计有很强的指导。在细部设计中, 无论多小的节点的形态都值得大力挖掘。现有物体形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固态三维, 所以应该注重设计对象的平面立面的协同, 以及其随时间的运动变化, 光影构成等等, 作全方位考虑。比如动态雕塑, 不但需要考虑其静止形态, 还要关注其运动姿态、运动轨迹以及光影效果等。
2.4 施工工艺
在大多数景观工程中, 往往局限于现在的施工水平和技术, 导致许多图纸上的构想, 跟实际效果偏差很远。当我们惊叹于中国古建筑上细腻繁复的砖雕图案, 绚丽、精致的梁栋彩画, 蜀锦般的地面铺设, 精巧别致的门框窗格时, 自然由衷地对古代工匠们发出赞许, 是他们精湛的工艺才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如瑰宝般展现给了我们后人。所以, 在现代景观建设中, 不但要注重方案的设计, 更应该注重方案的实现问题, 将各景观要素完整的统一在施工客体中间来, 尤其是细部方面。
3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具体内容
3.1 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
景观建筑是园林景观工程里最大的项目, 包括门廊、景墙、假山、水池、亭台楼阁、景观桥、驳岸、台阶、栏杆、围墙、花基、树池、平台、铺装、花架以及挡土墙、堆坡造型等等, 约占景观工程总工程量的70%以上。因此, 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是景观工程最主要的环节, 决定了项目的景观效果。
3.1.1压顶:
压顶通常出现在景墙、花基、水池边缘、跌水等部位, 压顶的形式和材料也有多种多样, 有直线的、弧线的, 有花岗岩的、板岩的、火山岩的、混凝土的、耐火砖的。压顶细部处理的关键在于线条顺畅, 水平一致, 模数合理, 转角位及端头位收口细致, 材料规格统一, 色差均匀, 与墙体相接处无明显缝隙, 不露砂浆, 不渗水 (尤其是水池压顶) 。
3.1.2 饰线:
饰线常见于景墙收边、亭子的梁与柱、门套、窗套等等, 形式多样, 材料有花岗岩的、木头的、GRC的、石膏的、砂岩的。饰线的细部处理需注意线条的完整和精致, 接头处的拼接方式应根据材料而确定, 并且注意饰线与周边其它材料的过渡和连接处理。
3.1.3 檐口:
檐口是指亭、廊、山门等的屋檐收口, 有木作的、泥瓦的、板岩瓦的、琉璃瓦的等等, 细部处理的要点是檐口外观平齐, 模数完整, 转折处收口精细, 考虑滴水处理, 防止雨水倒流。
3.1.4 台阶:
只要有高差变化的地方, 通常都会有台阶, 有木台阶、石台阶、砖台阶等等, 台阶细部的关键在于台阶的高度不大于15cm, 宽度在25~40cm之间, 台阶必须平整, 踏面与踢面的模数最好相同, 同一段台阶内要统一对缝形式。
3.1.5 平台:
有木平台、石平台、卵石铺装平台等, 平台的细部主要是考虑平台的周边收口处理、如临水的需结合环境和功能确定离水高度、平台与栏杆、过道等的交接细节。
3.1.6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是景观建筑里平面面积最大的项目, 它包括广场、园路及亭、廊内的地面, 形式和材料各种各样, 由于地面铺装是游人观赏和使用频率最高的项目, 所以铺装的细部尤为重要, 主要在于放线精确、模数合理、排砖严谨、收口细致、材料规格、尺寸、色泽均匀、做工精细, 尤其是有图案的花岗岩或卵石铺地。
3.1.7 水池饰面:
游泳池和水景在现代园林景观工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水池饰面的形式和材料繁多, 细部处理的重点在于饰面施工前水池的防水层和保护层必须做好并经过严格检查, 饰面材料铺贴时必须保证满浆, 填缝处理时要做到毫无遗漏, 同时粘结和填缝材料的选择也很关键, 防止水池反碱、吐白等通病, 另外还要注意转角处及与压顶之间的细部。
3.2 景观小品的细部处理
景观小品通常包括雕塑、花钵、水钵、指示牌、垃圾桶等配套设施, 其中最引人关注和最具观赏性的应该是雕塑, 而雕塑又可分为圆雕和浮雕等, 雕塑的细部除了其本身的创作和制作必须精雕细作外, 还要注意雕塑的安装位置、高度、工艺及基座的形式和材料配合的细节, 同时, 雕塑与周围环境的细部协调也很重要。
3.3 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
绿化种植就像是给模特穿衣服一样, 而种植的细部处理也就像给穿了时装的模特, 再搭配一些装饰品、提包、手袋之类一样, 是锦上添花之作。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主要包括处理植物与景观建筑、小品及给排水照明等的协调、过渡和衔接关系, 合理选择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 加上层次的变化, 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4 景观给排水的细部处理
景观给排水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工程场地内的人工湖、水景、游泳池的给水 (包括动力) 、净化过滤和溢水、排水, 以及广场、园路、平台的排水和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等等, 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游泳池周边的排水和广场道路的排水设施细部处理。
3.5 景观照明的细部处理
工程细部处理园林景观 篇4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普遍。现代中国的风景园林正处于传统和现代的过渡时期, 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在园林细部处理方面, 更是需要对其内容和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 必须规范我国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标准, 加强施工技术要点的质量控制, 如此才能创造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风景园林工程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1 风景园林工程的内涵
从当前看来,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的理解已经赋予了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风景园林更多意义上是城市新型园林设计, 其与传统园林比较, 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 适应城市和当代人的需要的一种新型的园林设计。风景园林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区别, 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 而是为了满足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它满足的不仅仅是人们对观赏的需要, 而是把为了创造适宜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的最终目标。
1.2 风景园林工程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 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生态环境的建设阶段, 园林绿化逐步成为打造现代化文明城市目标的手段。风景园林绿化主要是通过人的作用对生态系统进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进行重建, 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进行了环境的再创造, 使园林植被资源在人工的环境中得以再生、利用和创新发展。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通过园林植物景观创造,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例如:良好城市环境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了游戏、休憩的空间, 并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 人工建造的与天然的自然环境相接近的园林风景区, 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也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2 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
园林工程细部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 如果从时间上来分, 则园林工程细部可以分为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如果从内容上来分, 则细部与园林大面工程相对, 主要指一些细小的施工部位和对应的内容。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既相互独立又不可分离, 这是因为在工程施工的时候仍需要对一些部位进行设计, 从而使得设计和施工处于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
3 风景园林工程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3.1 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 景观建筑的工程量最大, 其主要包括假山、水池、台阶、花园以及栏杆等。做好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工作, 对于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1.1 压顶
一般来讲, 在花基、景墙以及水池等部位需要压顶。压顶的形式有很多种, 有些是弧形的, 有些是直线型的。而从材料上分类, 则主要包括板岩的、花岗岩的以及混凝土的等等。压顶的细部处理非常重要, 基本的要求是确保线条流畅, 使用材料规格一致, 没有明显的色差, 而且不能够渗水、漏水。
3.1.2 饰线
在亭子的柱与梁、景墙收边、窗套等部位会有饰线。从形式上来看, 饰线有的呈现单一的图形, 有的则呈现出多种图形的形态。从材料上来看, 饰线有木头的、砂岩的、花岗岩的等。饰线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线条的精致与完整, 需要处理好饰线接头处的连接工作, 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材质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3.1.3 檐口
在长廊、亭子以及山门等部位需要设置檐口, 檐口的形态也有很多种类型, 而其材质也是很多的, 包括泥瓦的、木质的以及琉璃瓦等。檐口的处理和压顶有某些形似的地方, 需要外观整齐, 防止渗水, 转折处要收口精细等。
3.1.4 台阶
台阶是比较常见的细部处理内容, 一般来讲, 只要有高差的地方, 大都需要设置台阶。台阶的材料也有很多种, 主要包括石台阶、木台阶以及砖台阶等。在台阶细部处理的时候, 特别需要注意, 台阶的高度一般要小于15cm, 而其宽度最好能够控制在30cm左右。此外, 台阶必须要设置得很平整, 踢面与踏面的模数要相等。
3.1.5 驳岸
一般在人工湖边需要设置驳岸。驳岸的形式有很多种, 比较常见的是景石砌筑的、自然放坡的、混凝土的或者是毛石的, 此外, 还有一些是散置的或鹅卵石铺贴的。驳岸的处理要点就是要注意泛水细部做法以及注意湖边的防水。优秀的驳岸不仅能够具有自然、美丽的外观, 还要能够不漏水。值得注意的是, 驳岸交接处的处理水平也非常重要, 因此, 需要给予格外的关注。
3.1.6 平台
平台在风景园林工程中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项目, 按照材料分, 其可以使石平台, 可以使木平台, 也可以是鹅卵石铺就的平台。在平台细部处理的时候,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台的周边收口处理。水边的平台处理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离水高度以及平台与过道的交接细节等。
3.1.7 地面铺装
在风景园林工程中, 地面铺装是面积最大的工作项目, 其主要涉及的地点包括园林的路面、园林的广场以及长廊和亭子等。由于地面铺装是游人使用最多的项目, 因此, 铺装的细部处理显得非常重要。地面铺装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些是简单的材料的铺呈, 而有些则具有很多图案。铺装的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花岗岩等。在地面铺装细部处理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内容很多, 包括材料的颜色和尺寸、收口是否细致、放线是否精确等等。
3.2 景观小品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在风景园林景观设置中, 景观小品是少不了的内容, 主要包括雕塑、指示牌、垃圾桶等。景观小品具有不同的价值, 有的具有实用性, 而有的具有观赏性, 因此需要根据小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细部处理。例如, 在雕塑处理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确定雕塑是浮雕还是圆雕, 此外需要根据雕塑创作和制作的实际特点, 注重起安置位置的选择, 而且还需要对雕塑的基座材料的安放的形式进行细部考量,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雕塑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 充分体现雕塑的观赏价值。
3.3 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绿化种植就像是给模特穿衣服一样, 而种植的细部处理也就像给穿了时装的模特, 再搭配一些装饰品、提包、手袋之类一样, 是锦上添花之作。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主要包括处理植物与景观建筑、小品及给排水照明等的协调、过渡和衔接关系, 合理选择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 加上层次的变化, 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4 景观给排水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景观给排水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工程场地内的人工湖、水景、游泳池的给水 (包括动力) 、净化过滤和溢水、排水, 以及广场、园路、平台的排水和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等等, 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游泳池周边的排水和广场道路的排水设施细部处理。
3.5 景观照明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风景园林景观照明对于夜晚游园具有重要的影响。景观照明不仅能够确保游客能够安全地行走, 而且能够给观赏营造特定的氛围, 增加观赏的情趣。一般来讲, 在风景园林中除了市政路灯之外的一切室外照明都属于景观照明。景观照明的形式有很多种, 主要包括游泳灯、特色景观等、射树灯以及特色煤油灯等。景观照明的细部处理就是要在照明设施设计和施工的时候, 需要将其合理地置入到园林景观的环境之中, 而不能够呈现出突兀的效果。此外, 灯具的型号、照明的色度以及灯具的安置密度等也都对景观照明的实际效果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 因此, 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时特别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风景园林景观已经成为提高和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在施工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特别是在风景园林景观的细部设计和施工中, 必须要对细部的相关内容和施工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并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本文对风景园林工程中的西部处理内容和质量控制重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彭应运.住宅区环境设计及景观细部构造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秦华, 易小林.农业公园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析——以重庆市黔江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
工程细部处理园林景观 篇5
1.1 景观细部和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相关概念
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是整个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部分布在景观园林的各个角落中, 是组成整体景观的细节元素。风景园林细部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细部和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细部。针对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处理也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开展。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及施工建设过程中, 对于涉及景观的细部形式、构造、表达和材料等做法及选择, 都要同设计保持同步, 需要通过细部体现风景园林景观的所有内容。
1.2 风景园林景观细部处理的重要作用
(1) 做好细部处理能够提高整体项目的可观赏性
美好的风景园林不仅仅能够给人带来美丽的风景享受, 同时通过可近赏、可远观的视觉效应增加风景感染力, 透过完美的细节因素, 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层次感, 从而增加园林观赏内涵。完美的细节因素能够将风景园林景观所蕴含的历史性、文化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及美学特征都体现出来, 从而营造身处美丽画面中的氛围, 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2) 通过做好细部处理能够提高风景园林的实用性
做好风景园林的细部处理, 能够显著提高风景园林项目以人为本的实用性理念, 同时通过景观细部充分体现项目的实用性。通过观赏者的视觉距离及观赏尺度, 将远离细部融入园林景观空间中。从视觉角度来讲, 风景园林中的细部是最直接和人们的视觉发生关系的因素, 只有将细部处理妥当了, 就可以显著提高风景园林的实用性、美观性、安全性。
2 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2.1 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材质肌理处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风景园林中的材质肌理处理一般都是对景观外表面上的花纹或纹理进行处理。由于不同的表面肌理能够产生不一致的视觉效果, 从而能够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 实现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视觉感受。在观赏者处于近处通过对材质外表面触摸的情况下, 能够通过触摸到的感受增加内心心理感受。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从景观当地的地域特点和人文背景出发, 结合工程实际需求, 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特殊景观。可以采用大比例未加工天然材质, 利用本身具有的自然纹理融入风景园林中, 形成特殊景观。例如, 将自身包含纹理的树木同风景园林融合在一起, 既能增加美感, 同时又能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 走进原生态的感受, 让忙碌中的人们在闲暇时刻能够体会回归自然的感受。合理利用未经雕琢的天然纹理,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风景园林工程中的色彩处理及质量控制。
风景园林工程中, 景观色彩是给人最直观的感受。现阶段, 我国许多城市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 都采用绚烂多只的色彩, 色彩的滥用导致人们产生视觉疲劳。本身, 当代人们就处于灯红酒绿的时代, 时刻处于绚丽色彩中, 在休闲时刻自然会更希望能够处于清新环境中, 从而达到消除劳累、放松心情的目的。
2.3 加强对景观材料的合理利用。
风景园林景观中的硬质景观, 如景观设施和景观建筑在材料选择上, 要尽量选用绿色环保、可以循环利用和再生的材料。在香港湿地公园中就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施工物料的选择。
在生态景观的软质景观中, 如园林植物的选择上, 要尽可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应用乡土树种。由于乡土树种造价较为低廉, 同时通过长期和当地环境的适应和同步进化, 相对于外地物种来讲, 更能适应当地环境变化, 并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树种的生态功能, 合理选择乡土树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城市特色。
2.4 景观小品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在风景园林景观设置中, 景观小品是少不了的内容, 主要包括雕塑、指示牌、垃圾捅等景观小品具有不同的价值, 有的具有实用性, 而有的具有观赏性, 因此需要根据小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细部处理例如, 在雕塑处理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确定雕塑是浮雕还是圆雕, 此外需要根据雕塑创作和制作的实际特点, 注重起安置位置的选择, 而且还需要对雕塑的基座材料的安放的形式进行细部考量,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雕塑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 充分体现雕塑的观赏价值。
2.5 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
风景园林景观中的绿化种植如果给模特添加时装搭配一般, 通过特殊的细部处理, 给绿化种植搭配点缀饰品, 凸显景观特色, 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通过正确处理小品、景观建筑和绿化植物、给排水照明灯系统的过度、协调和衔接关系, 增加植物的色彩、形态和质感, 从而丰富景观效果。
2.6 园林景观工程中生态景观建设
从物种的多样性方面来讲, 一个由微生物和复杂动植物构成的生物群落, 和一个复杂的能量和物质转化、循环过程所构成的生态系统, 仅仅能比单一物种和简单的生态过程所构成的系统更具可持续性。在目前城市建设过程中, 经常出现以美化的名义将自然的河道和山野风光进行改造, 并以此来取代传统的鲜花和观景树木, 采用一些简单的人工群落来代替原生的较为复杂的自然群落, 类似的这些现象, 极大的降低了景观的可持续性。
在生态景观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 既要满足人的使用目的和使用需求, 又要尽量将人的干扰范围、干扰程度和强度降低到最小, 这也是生态景观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生态景观设计中, 所使用的材料和工程技术, 要尽可能不对自然系统中的其他物种和生态过程带来毒害和损害。其中较为有名的是香港湿地公园, 在该公园建设中, 为了避免在景观的施工期间对现有湖泊和水体受到污染, 刻意设置了一个双层条板屏障, 通过该屏障将游客中心和水体分隔开来, 实现隔离污染的作用, 该屏障在工程合约完成后才拆除。设置的屏障中的条板被插入到粘土层中, 由于粘土本身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 能够保证湖泊系统在施工完成后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3 结束语
风景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在建设过程中, 要注意提高对细部的处理, 通过加强细部处理工作, 做好细部质量控制, 逐步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确保风景园林景观效果的发挥。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城市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同人们生活有着直接关系。就目前形势来讲, 我国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细部处理和质量控制上。在开展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 要重点做好细部处理, 逐步提升整体工程质量。本文对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处理和质量控制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圆领工程,细部处理,质量控制,风景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樊靖, 郭丹丹.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9) .
[2]赵康兵.风景园林工程饰面边界“三交接”处理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 2013, 27 (2) :132-135.
[3]钟易欣.风景园林工程的细部处理及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 2014, (1) :20-21.
工程细部处理园林景观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营造对策
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成功的园林景观工程不仅在于设计, 还要从其建设细节来进行体现。贝律铭在谈到设计时曾指出, 一个优秀的设计, 不仅源自构思, 更要从细部处理上做到位。与之相对的是,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 对园林铺装及景观细部的处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具体施工中也未能真正从细部的界定、意义和功能上来展现其特性。为此,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视角, 试图从景观细部处理上提出积极的对策, 以改善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面貌。
1 中西方城市园林工程细部处理理论依据
景观工程细部处理是构建城市园林景观的必要部分, 无论是东西方园林设计与建设, 都格外关注细部处理, 如古希腊的山花、哥特时期的玫瑰花窗,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丹楹刻桷等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概括来讲, 主要从地域历史文化、美学范畴, 以及现代人体工程学视角来表现。
在园林文化上, 西方园林所展现的多以其强烈的形式感、理性和人工方式的自然风貌为主, 水景处理上以几何图形为主, 并侧重于对水流的精心处理, 有的水流设计成喷涌的, 有的水流设计成轻柔的, 不同环境下水流状态的营造, 都需要从细部施工中来进行着重把握。在园林小品上, 西方园林细部处理更加注重审美与实用相结合, 如台阶的设计、矮墙的规划等都着意从艺术处理手法上得到完美呈现。另外, 在园林的规则布局上, 注重对称、轴线, 如植物修剪上整齐统一, 人工化修筑细部处理更加明显, 从而凸显严谨与理性的园林风格。中国古代园林在细部处理上也是讲究建筑与文化的融合, 如古典园林的自然观, 将山、石、水与植物、建筑等进行仿自然处理, 营造出丰富的园林特色。如水景处理上凸显“上理石泉, 口如瀑布, 亦可流觞, 似得天然之气”, 园路处理上结合不同环境而采用不同的材料或形式来体现艺术与功能的统一;在石景处理上注重层峦叠嶂的意境;对于墙体设计上, 把握空间界限与墙洞的形式, 既从感官上愉悦了园林结构的层次性, 又从开洞方式及形式上彰显了园林的活泼与生气。
在美学理念的运用中, 建筑美学无论从形式, 还是内涵都不是孤立的, 其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6个阶段: (1) 实用性。即将建筑的坚固、实用与美观作为首要目标; (2) 艺术性。即从建筑理论与建筑结构的基础上, 形成对建筑艺术的重塑与延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后对美学观念的重新认知与体现; (3) 机器美学。即将工业化的建筑方式作为城市居住和规划的基础; (4) 空间观念性。即从空间的组合、变化与构成上来认识建筑的空间艺术特征; (5) 环境观念性。即将建筑与自然、人的因素进行综合, 以满足对环境的保护; (6) 可持续性。即从建筑与科技、建筑与文化等方面注重建筑与环境、人类活动的承受能力与可持续性, 并从综合生态学理念上来处理建筑、环境的关系。
现代人体工程学将心理学、生理学、技术科学等融合起来, 从人的生存环境与健康视角来渗透对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 特别是人本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有效的功能分析, 来强化环境与景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在环境视觉上融入光学理论, 并从人的视觉生理上来进行优化;在环境听觉上融入声学理论, 来获得人对声音及听觉效果的优化;在味觉、触觉等方面融入人的客观需要, 如从看到、听到、进而到闻到、触到的顺序来布局景观。
2 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关键点
对于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细部处理, 多从功能上来探讨相互作用的联接要素, 在实用性与功能性的强化中来把握整体性。主要关键点分布在如下部位:
2.1 构件的穿插处
对于园林景观中的构件材质, 不同设计风格的材质选取也不同, 如对于休闲座椅既可以是木质的, 也可以是石木结合的, 而不同材质间的穿插则需要进行细部处理, 以确保其耐久性和稳固性、观赏性。
2.2 材料的接头处
材料的接头处也是构成细部处理的关键点, 如景观水池四周花岗岩与木质休闲座椅间的相接, 木头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大, 而花岗岩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小, 色调上也不均匀, 因此, 在细部处理上要从材质特性、伸缩缝及收口技术上进行合理安排。
2.3 景观形体的转折处
特别是对于大型景观项目来说, 不同转折处的细部处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品种和舒适度, 如材质做工细腻程度、崩角的处理等都是容易被接触到的关键点。
2.4 景观色彩的过渡区
特别是对于黑白卵石路面的色彩过渡上, 可以采用新疆红石材, 使其色彩对比和效果呈现渐进性。
2.5 不同形状景观的变化处
如直线木平台与圆形树池的交接, 对台阶石进行异形切割时要从形状及拼接方式上进行细化处理, 对于弧形图案与直线图案的交接, 更是细部处理的关键。
3 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细部的特性分析
3.1 功能性分析
从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来看, 首先要从功能上满足需要, 如对于路面的铺装首先满足防滑要求, 然后再增添铺砌肌理, 以增强其美观性。对于围栏的加装首先满足防止攀爬的要求, 再凸显其艺术手法。对于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 也要从细致入微的处理上来体现空间要素的基本功能, 对于出入口宽度至少120cm以上, 水平空间至少满足150cm×150cm的轮椅要求。也就是说, 对于基本功能的满足是进行人本设计与艺术化表现的前提。
3.2 感知性分析
感知是从人的视角来设计和优化的, 对于城市园林建筑细部设计, 在满足其原始功能的基础上, 还要从建筑与景观的结构、功能进行联接, 突出其对人们的感知功效, 如从景观的整体性上把握尺度感, 从建筑细部来体现人文关怀。
3.3 艺术性分析
建筑从美学视角来分析, 其内涵不仅局限于建筑的表面附加成分, 而是作为建筑美学不可分割的整体艺术效果。特别是在细部设计上, 应该从艺术性来创造最大的美感。如对于园林景观中的小品, 需要从环境的衬托和交互中来彰显情趣, 景观中的座椅是常见的设施, 在细部处理上应该与周边环境进行巧妙构思, 仔细推敲, 以营造相应的艺术氛围。再如, 对于草坪的设置, 平坦的大面积草坪与带着起伏波纹的草坪, 其艺术效果是差异的, 无论从视角效果, 还是形式美上, 波纹状的草坪总能激发人的想象, 也更能取悦人的审美情趣。
3.4 地域性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与地域人文文化的结合, 更能够彰显景观的个性与特色, 不同地域位置的地方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也是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关键点。如在纳西文化背景下, 围绕民族特色与园林景观建立关联, 可以对小空间赋予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 更能够从局部环境的美化上来增强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如日本江户彩虹路, 从道路景观元素上融入地域标识特征, 路灯、护栏、街边设施、行道树等都增加了七色彩虹的搭配, 从而增添了城市街道的独特魅力与风情。
4 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细部的优化思路
细部处理往往需要从精致中来完善, 而对于园林景观细部处理, 同样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尺度的把握上更应该从整体上来追求平衡。
4.1 园林景观细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把握
城市园林景观是由多种建筑单体群组而成, 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建筑全貌的三维效果。在把握园林景观细部与周边环境关系上, “移步异景”是中国古代景观设计的特质。从人的主体出发, 随着位置的变化和视线的转移, 对于周边景观的搭配与协调上, 将人与环境的细部尺度建立合理化关联, 从而增强视觉美感。从景观细部的相对性来看, 将细部与细部之间的尺度, 运用“小中见大”的手法来优化景观的深度, 如地面砖铺装比例与尺度关系的把握, 对砖的尺寸及景观灯的高度、休闲座椅、垃圾箱的间距设置等, 这些不易察觉的细部环节, 都需要从与周边环境的衬托中来营造深远的境界。
4.2 人的感知与景观细部之间的关系把握
人是景观设计与感知景观空间的主体, 在人的感官世界里, “鸟语花香”、“柳暗花明”将人的听觉、嗅觉、视觉等感官激发起来, 并从景观环境的感知中来满足人的需求。对于视觉感知, 其感知的信息量是听觉的千倍以上, 由此可见, 视觉感知在人对景观空间认知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视觉原理来分析, 水平视阈要远远高于竖向视阈, 而人在行走中所得到的视轴线会向下偏移10°左右, 也就是说, 对于前面的景观多以底层、路面及街道空间为主。因此, 在景观环境设计与优化上, 对于景观对象应该从人的视域范围内进行加大构思和施工, 而对于多数景观规划设计来说, 多侧重于总体的景观特点, 忽视了人对视尺度下的景观, 这往往是景观细部处理最需要关注的地方。对于人的听觉、触觉、嗅觉来说, 多从园林景观的材质与肌理以及植物配置上来完善。如光板小径与铺面碎石的小路, 其对人的感觉是异样的, 而对于肌理丰富的景观表面与光滑的景观表面其愉悦感也是不同的。同时, 对于花草的芳香、泥土的芬芳、潺潺的溪流、清脆的鸟鸣更是园林景观知觉体现的重点。
4.3 人性化设计与景观细部处理的关系把握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细部处理应该体现人性化需要, 特别是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总趋势。人性化设计一方面体现在对中老年人的个性需求上, 以城市街道为例, 对于地面铺装是最直观的界面, 从材料选择上要以环保、透水为主, 并从色彩、样式美观上与周边环境进行融合, 同时在施工上, 还要从经济性、便捷性、地面的可识别性来充分发挥各材料的优势, 增强耐久性、地域性和美观性。如对于无障碍设施的修建, 从老年人、残疾人的实际生理特征上来满足其安全性、选择多样性和可锻炼性要求。另一方面从儿童的需生理要上, 要从活动空间的细部处理上, 来把握好安全、自然、季节性变化、尺度适宜、功能齐全及多样性需要, 如对草坪的坡度要把握柔和性, 铺装材料以彩色瓷砖或塑胶为主, 对园路的设计要自然流畅, 增强孩子与自然的接触范围。
5 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的细部处理, 要从功能性、感知性、艺术性和地域性, 以及细部处理的优化上来整体把握, 结合关键部位来建立细部优化与景观环境的融合,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城市环境增添更多的美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苏斌.探析园林景观工程水景设计施工[J].现代园艺, 2012 (14)
[2] 管丽丹.浅谈园林景观工程细部特性及处理[J].科学之友, 2011 (14)
工程细部处理园林景观 篇7
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是改善城市生态, 加快城市建设, 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陈旧的市政道路、排水设施等进行必要的出新改造, 使市政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的需求, 焕发崭新的城市气息, 增加城市的靓丽和活力。改造后的市政基础设施, 道路宽敞整洁, 功能进一步提高;杆线下地, 城市空间更加清晰明朗;雨污分流、排水更加通畅。但是, 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施的出新改造, 往往由于施工中因细部处理不到位, 在给人们带来舒适、清新、方便的同时, 也给工程质量、观感及市民的出行留下了一些遗憾。
1 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施工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窨井与周围路面不平顺及井框松动;二是路面呈网状裂纹, 严重的甚至出现坑洞;三是雨后部分路段排水不畅, 存有积水, 造成通行不便;四是人行道道板松动、破损甚至缺失, 影响路人行走与安全。这些问题虽然不会造成大的质量事故, 但是会影响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工程的整体效果, 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瑕疵。要想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 在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施工中, 应强调和做好施工细部的处理工作。
2 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施工中的细部处理
(1) 在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工程中, 下水道及检查井的改造和处理成为出新改造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挖出旧下水道的过程中, 可以看到漏水现象、管材质量不好是造成路面沉降甚至空洞的主要原因。现代城市排水要求雨污分流, 更增加了排水管道施工的难度。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 除了要严格控制基础砼的质量、管材自身的质量外, 闭水试验是保证下水道及下水井的改造质量的重要环节, 每段管道, 在管道施工完成后一定要按规范要求, 检查接口施工、井体砌筑质量, 做好闭水试验, 不能放过每个检查井。在回填过程中必须做好分层夯实工作, 特别是井体周围的回填, 由于迟于整段回填, 如果不能认真做好分层夯实, 极有可能造成道路施工完成后检查井周围的沉降, 造成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不平顺。
(2) 保证回填施工质量, 做好管线预埋工作。沟槽回填, 要保证使用施工图规定的材料, 分层回填, 有效压实。在此施工阶段, 如果有支管、线缆槽最好全部埋设下去, 一次性施工, 回填压实。及时拆除旧的杆线, 清除施工前的障碍, 保证回填材料的整体施工性。
(3) 控制好二灰碎石的施工质量。二灰碎石施工阶段是道路施工的关键工序, 要控制好二灰碎石的含水率、灰剂量及骨料的级配, 最好用摊铺机施工, 控制好高程, 在摊铺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含水率, 初步碾压时及时复核高程, 特别要做好高程控制的校核, 避免造成压实养护成型后, 由于高程误差太大, 铣挖或贴补, 而影响了二灰碎石的整体性效果。在二灰碎石碾压成型后, 尽量避免开挖新的沟槽, 因为开挖新的沟槽重新回填的部位不能与其他部分形成一体, 从而对二灰碎石的整体性造成破坏, 形成薄弱环节, 给沥青面层的寿命带来严重影响。二灰碎石养护的手段和养护的龄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 尽管市政道路的改造工程由于工期较紧, 往往不能满足养护龄期的要求, 但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也应采取必要的手段, 保证7天的养护时间, 尽可能地做好二灰碎石养护工作, 减少对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 避免沥青面层的龟裂和条状破坏等裂缝的出现,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4) 把好沥青砼摊铺关。沥青砼摊铺现行的方法都是机械摊铺, 此时施工重点是要紧跟摊铺机, 控制好铺设高程, 最好经试碾压, 确认虚铺厚度, 从而使压实后的沥青砼与路沿面平整顺畅, 不要出现低于或高于路沿面的现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在摊铺至检查井时, 沥青砼施工一般采用先铺沥青路面, 后抬高井框的方法。但是对抬高到标准高程的井框要及时做好下部填充和稳定的工作。保证在稳定层有强度前不扰动井框, 以防形成井盖框位移和下沉。
(5) 在人行道板的铺设过程中, 关键是要控制好砖缝顺直, 砂浆饱满和密实。并要做好早期的成品防护, 杜绝行人踩踏, 特别是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前, 更不能允许汽车碾压, 避免因行人踩踏和汽车碾压造成破坏而形成道板松动、损坏。
3 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施工后的检查和清理
(1) 要对排水管道内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 特别是闭水试验时的堵头要及时清理, 避免造成下水道堵塞影响排水效果。清理工作要做到每个井、每段管道逐一检查, 不能有一丝马虎和侥幸。
(2) 验收时特别注意井壁提升后的粉刷是否有遗漏, 井框提升后的砂浆填充是否饱满, 做到达标一个, 封盖一个。
(3) 整理路牙沿, 对于在道路面层施工破坏的路牙沿要及时更换, 重新勾缝, 保证线条平顺, 后背填充密实。
(4) 逐段逐块检查铺设人行道板, 对松动、破坏的要及时更换, 重新铺设平整, 保证人行道板的整体完好。
城市道路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在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施工中重视一些容易被疏忽的细节, 做好细部处理工作, 减少或避免施工中留下的隐患, 必将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工程的整体质量, 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造福全体市民。
摘要:文章针对市政道路、排水出新改造工程施工中因细部处理不到位产生的质量隐患, 从5个环节入手, 分析成因, 提出对策, 使得投资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