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初步

2024-10-08

网络安全初步(共12篇)

网络安全初步 篇1

物流技术是现代零售业成功与否的一大制约因素,物流技术作为现代社会运行与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外得到较完善的发展,但在我国尚属新型学科。物流系统的复杂性、系统性、集成性使对其的研究困难重重,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更是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而无法精确建模。物流网络的构建需要大量的决策数据,研究侧重不同则网络模式不同。

物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国内已有很多研究方法,主要有AHP法、运筹学方法、灰关联法、神经网络法、动力学方法等。但由于很多指标量化的困难性,大部分现有方法都停留在定性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基础上。本文拟从基于复杂网络构建的抽象物流网络而进行一些整体量化分析[1]。

1 模型建立

1.1 模型建立基础及特征

区域物流系统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子系统,根据区域的区位、产业活动、流通活动等特点,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其运行制约因素众多。以零售业为例进行分析,零售业整个运行机制中的影响因素最广一层包括产品、仓储位置、交通、经济、环保、技术等,现将这些因素定义为物流网络一级规划指标;而每个一级指标因素又包括许多二级指标因素。一是产品包括市场需求种类、市场需求量、产品的储存、产品的采购、产品的处理;二是仓储成本包括位置的选择、建筑成本、软设备的配置、内部硬设施建设、勤工人员配置成本;三是包括产品流动最优路线选择、适用交通工具选择及配置成本、交通工具科学调度成本、驾驶人员配置、交通动态规划人员配置、产品运输量核审;四是包括流动资金额度预算、固定资产金额、流动资金合理利用、市场经济制约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五是包括设备设施的可利用水平、设备设施的低污染无污染处理、产品售后冗余物及废弃变质产品处理、仓储周遭环境影响、顾客不文明行为处理;六是包括整体技术规划、分部门实施成本、技术人员配置、技术导向、技术执行。而二级指标因素又会有许多三级,四级等指标因素。依上述各级指标因素,现取其中150个指标建立复杂物流网络结构特征如下:一是以各级指标因素为节点,两节点之间如有制约关系则连边;二是各节点代表性不同,但均抽象看作只有拓扑特征的节点;三是因各节点间制约关系强弱不同,赋以边权,故该网络为加权网;四是因某些二级指标均属于同一一级指标,而二级或更次级指标之间也会有稀疏连接,故该网络应介于连通“卡夫曼世界”与“阳光浴室”之间[2]。

卡夫曼世界是指由一些完全连通的网络构成的复杂网络,它的特点就是局部网络全连通,而全连通网络之间又稀疏连接成一个大网络;而阳光浴室是指几乎不存在聚类的完全稀疏复杂网络;二者都属于网络的极端形式,而实际的、可行的网络应该介于二者之间。合理且成本低的物流网络应该是局部连通性较强,但大部分节点之间还是稀疏连接的,所以,也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1.2 生成网络

依上述数据生成了网络G(150,902)(150个节点,902条边),该网络仅为抽象网络,具有一定的表征意义,如要指导真实物流运作,需将节点及边按实际需求赋予实际意义。

1)以各级指标因素为节点,两节点间如有制约关系则连边。如一级指标仓储位置的建立需考虑环保因素,则与一级指标环保有边连接,其他雷同。

2)边权的定义为各指标之间制约关系的强弱。如二级指标“产品的采购”受“流动资金”影响力较强,可将它们之间的边赋权为5(也表示两节点间边长,可按需要取值,也可以定义适当的权重函数),而受“交通成本”影响力稍弱,可定义边权为2。依上述解释可生成网络,见图1,图2。

2 模型分析

2.1 模型统计量分析

复杂网络常用的静态统计量有度分布、聚类系数、平均最短路径等[3]。度分布作为表达节点度的概率分布关系的统计量可以很好地表达节点之间的连接状况;而聚类系数表达的是网络节点的聚类现象,即边的连接是否有偏好,节点本身的定义是否影响边的连接等;平均最短路径主要是说明节点之间是否可达,若可达,存在多长距离等。依上述物流网络生成机制,需要了解网络的度分布和集聚系数,而研究平均最短路径则没有实际意义。

1)度分布。图3为上述复杂物流网络结构图中度概率分布双对数图。

在上图中进行数据拟合得到网络图2的度分布需服从p(k)~ak-!(其中!≈1.65)公式。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图具有较明显幂率尾的折线图特性,所以,不论从图上看还是从拟合结果看,网络图2的结构都具有较明显的无标度特性[4]。

2)聚类系数。用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计算得网络图2的聚类系数为:

即表示网络具有较大的聚类系数。

3)节点凝聚力。物流系统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对其规划需要大量的决策数据。而不同因素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有不同的影响力,需要了解哪些因素是影响力较强的,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效率及运行成本;哪些因素又是影响力较弱的,不会对系统运行有很大影响。故引进新的网络统计量——节点凝聚力系数以便对各制约因素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影响力做定量分析,从而制订出更合理、科学、有效的物流运作方案。

节点凝聚力系数:用字母Jn0表示某节点n0的节点凝聚力系数,其计算公式定义为

式中:kn0表示节点n0度数;k'n0表示节点n0的一级近邻点度数总和;N表示网络总节点数。

若某节点的连接边含权时,

则Jn0=[kn0+wn0×0.6+(k'n0+w'n0×0.6)×0.8]/N,(2)式中:wn0和w'n0分别为节点n0的含权边的权重和一级近邻点含权边的权重。

由上述计算公式得出上述复杂网络结构中,节点凝聚力最高的是节点38,其节点凝聚力J38=0.26;节点凝聚力次高的节点分别为:J36=0.12,J66=0.097。而其中节点38为“流动资金合理利用”;36为“产品的采购”;66为“技术执行”。

2.2 模型分析

从上述模型统计量数据分析可看出该物流网络具有较明显的无标度特性,即节点度分布不同于随机网络和小世界网络模型的均匀分布,节点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及重要性,而这些数据及网络图本身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小世界性质[5],所以可以认为该网络是属于无标度网络模型。当然,由网络的生成过程看,它是一个静态复杂网络,不同于BA无标度网络模型。而节点凝聚力系数统计量的引入则能明确显示出哪些指标对于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应当首先考虑。

1)统计得出。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流动资金合理利用”是更为重要的网络运行影响因素,这个也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物流系统运行中的很多制约因素都是需要合理配给流动资金的;而次要的则有“产品的采购”“技术执行等,这些较次要因素也是保证物流系统正常运作的脉络因素。通过以上分析过程,把影响物流系统运行机制的各种因素的节点凝聚力系数求解出来,并建数据库保存,以后通过查询数据库数据即可对物流系统的运行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并加以改进。

2)按照上述方法建立了一个比较粗糙的复杂加权物流网络,但该网络也显示出了较明显的无标度特性:少部分节点度数远远高于绝大部分的节点度数;度分布概率在双对数坐标下显示了较明显的幂律特征,其幂指数为1.65,也非常接近无标度网络模型。而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物流系统来说,无标度网络增长、择优连接的演化性质也可以调节指导物流网络的科学演化,从而使得物流成本能够更科学合理地得到应用。

3 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于物流系统建模中是基于二者的极其相似性,均属于复杂系统研究范畴,而复杂网络是研究复杂系统科学的新型有力工具。可建立网络数据库,将各指标的各统计量结果存入,以备随时调用。在物流系统建模中,复杂网络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工具,首先,物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复杂网络正好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专门工具;其次,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量都是基于网络整体性态而言,其指导具有全局性、整合性,不同于其他系统研究工具;第三,复杂网络生成的灵活性,广适应性。网络节点、边的定义非常灵活,并不局限于真实拓扑网,可用来构建很多抽象关系网,进而便于作一些真实系统的内涵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述英,王青.物流系统构建过程中的网络规划[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3-159.

[2]Duncan J.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网络动力学[M].陈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

[3]Newman M E J.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J].SIAM Review,2003(45):167-256.

[4]汪小帆,李翔,陈关荣.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7-29.

[5]Reka Albert,Albert-Laszlo Barabasi.Statistial mechanics of complex networks[J].Review of Modern Physica,2002(20):74-76.

网络安全初步 篇2

经过精心配置的Win服务器可以防御90%以上的入侵和渗透,但是,就象上一章结束时所提到的:系统安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新漏洞的出现和服务器应用的变化,系统的安全状况也在不断变化着;同时由于攻防是矛盾的统一体,道消魔长和魔消道长也在不断的转换中,因此,再高明的系统管理员也 不能保证一台正在提供服务的服务器长时间绝对不被入侵,所以,安全配置服务器并不是安全工作的结束,相反却是漫长乏味的安全工作的开始,本文我们将初步探讨Win2000服务器入侵检测的初步技巧,希望能帮助您长期维护服务器的安全。入侵的检测主要还是根据应用来进行,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就应该有相应的检测分析系统来进行保护,对于一般的主机来说,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80端口入侵的检测

WWW服务大概是最常见的服务之一了,而且由于这个服务面对广大用户,服务的流量和复杂度都很高,所以针对这个服务的漏洞和入侵技巧也最多。对于NT来说,IIS一直是系统管理员比较头疼的一部分,不过好在IIS自带的日志功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入侵检测的得力帮手。IIS自带的日志文件默认存放在System32/LogFiles目录下,一般是按24小时滚动的,在IIS管理器中可以对它进行详细的配置。

我们假设一台WEB服务器,开放了WWW服务,你是这台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已经小心地配置了IIS,使用W3C扩展的日志格式,并至少记录了时间(Time)、客户端IP(Client IP)、方法(Method)、URI资源(URI Stem)、URI查询(URI Query),协议状态(Protocol Status),我们用最近比较[/size]流行的Unicode漏洞来进行分析:打开IE的窗口,在地址栏输入:127。0。0。1/scripts/。。%c1% 1c。。/winnt/system32/cmd。exe?/c+dir默认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到目录列表,让我们来看看IIS的日志都记录了些什么,打开Ex010318。log(Ex代表W3C扩展格式,后面的一串数字代表日志的记录日期):07:42:58 127。0。0。1 GET /scripts/。。。。/winnt/system32cmd。exe /c+dir 200上面这行日志表示在格林威治时间07:42:58(就是北京时间23:42:58),有一个家伙(入侵者)从127。0。0。1的IP在你的机器上利用Unicode漏洞(%c1%1c被解码为,实际的情况会因为Windows版本的不同而有略微的差别)运行了cmd。exe,参数是/c dir,运行结果成功(HTTP 200代表正确返回)。

大多数情况下,IIS的日志会忠实地记录它接收到的任何请求(也有特殊的不被IIS记录的攻击,这个我们以后再讨论)。但是,IIS的日志动辄数十兆、流量大的网站甚至数十G,人工检查几乎没有可能,唯一的选择就是使用日志分析软件,用任何语言编写一个日志分析软件(其实就是文本过滤器)都非常简单。

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比方说你想知道有没有人从80端口上试图取得你的Global。asa文件,可以使用以下的命令:find Global。asa ex010318。log /i。这个命令使用的是NT自带的find。exe工具,可以轻松的从文本文件中找到你想过滤的字符串,Global。asa是需要查询的字符串,ex010318。log是待过滤的文本文件,/i代表忽略大小写。因为我无意把这篇文章写成微软的Help文档,所以关于这个命令的其他参数以及它的增强版FindStr。exe的用法请去查看Win2000的帮助文件,

无论是基于日志分析软件或者是Find命令,你都可以建立一张敏感字符串列表,包含已有的IIS漏洞(比如+。htr)以及未来将要出现的漏洞可能会调用的资源(比如Global。asa或者cmd。exe),通过过滤这张不断更新的字符串表,一定可以尽早了解入侵者的行动。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任何日志分析软件都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因此,对于IIS日志分析这样低优先级的任务,放在夜里空闲时自动执行会比较合适,如果再写一段脚本把过滤后的可疑文本发送给系统管理员,那就更加完美了。同时,如果敏感字符串表较大,过滤策略复杂,我建议还是用C写一个专用程序会比较合算。

2。基于安全日志的检测

通过基于IIS日志的入侵监测,我们能提前知道窥伺者的行踪(如果你处理失当,窥伺者随时会变成入侵者),但是IIS日志不是万能的,它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不能记录来自80端口的入侵,根据我对IIS日志系统的分析,IIS只有在一个请求完成后才会写入日志,换言之,如果一个请求中途失败,日志文件中是不会有它的踪影的(这里的中途失败并不是指发生HTTP400错误这样的情况,而是从TCP层上没有完成HTTP请求,例如在POST大量数据时异常中断),对于入侵者来说,就有可能绕过日志系统完成大量的活动。而且,对于非80 Only的主机,入侵者也可以从其它的服务进入服务器,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监测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Win2000自带了相当强大的安全日志系统,从用户登录到特权的使用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可惜的是,默认安装下安全审核是关闭的,以至于一些主机被黑后根本没法追踪入侵者。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在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审核策略中打开必要的审核,一般来说,登录事件与账户管理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件,同时打开成功和失败审核非常必要,其他的审核也要打开失败审核,这样可以使得入侵者步步维艰,一不小心就会露出马脚。仅仅打开安全审核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配置安全日志的大小及覆盖方式,一个老练的入侵者就能够通过洪水般的伪造入侵请求覆盖掉他真正的行踪。通常情况下,将安全日志的大小指定为50MB并且只允许覆盖7天前的日志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除了安全日志,系统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也是非常好的辅助监测工具,一般来说,入侵者除了在安全日志中留下痕迹(如果他拿到了Admin权限,那么他一定会去清除痕迹的),在系统和应用程序日志中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作为系统管理员,要有不放过任何异常的态度,这样入侵者就很难隐藏他们的行踪。

3。文件访问日志与关键文件保护

除了系统默认的安全审核外,对于关键的文件,我们还要加设文件访问日志,记录对它们的访问。

文件访问有很多的选项:访问、修改、执行、新建、属性更改一般来说,关注访问和修改就能起到很大的监视作用。

例如,如果我们监视了系统目录的修改、创建,甚至部分重要文件的访问(例如cmd。exe,net。exe,system32目录),那么,入侵者就很难在不引起我们注意的情况下安放后门。要注意的是,监视的关键文件和项目不能太多,否则不仅增加系统负担,还会扰乱日常的日志监测工作。关键文件不仅仅指的是系统文件,还包括有可能对系统管理员和其他用户构成危害的任何文件,例如系统管理员的配置、桌面文件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被用来窃取系统管理员资料和密码的。

4。进程监控

网络安全初步 篇3

一、自然因素

我省闽东、闽中、闽南——台浅三个渔场都处于台湾海峡及南北啦叭口海域,海峡的狭管效应作用加快了大气环流,造成大风频繁、流高流急,是国内著名的大风区。据气象部门统计,我省沿海6级以上大风年均100天以上,连江北茭达197天。东北大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特别是小范围局部海域的阵风很厉害,常是沉船的杀手。福建又是台风袭击的主要省份,据统计每年平均有2个台风正面袭击,所以风灾是我省渔业的大患。

台湾海峡又是南北航运的主要航道,冬春季节海上多雾,渔船夜间在航道上锚泊无人值班很危险,极易发生被大型货船撞沉事故。福建的渔场并不开阔,东有台湾军方干扰、北受浙江限制、南海渔场不同意我省渔船越界生产,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使许多大功率渔船失去东海外海的生产渔场。近海鱼类资源日益减少,不少渔船冒险靠近台湾本岛生产,每年都发生被台湾炮艇抓靠、殴打、渔具设备鱼货甚至渔船被没收的事情,严重威胁我省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渔船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洋捕捞突破外海七级大风、深水、粗底、鱼类分散等技术瓶颈,当时渔船经济效益普遍好于大农业的其他行业,许多原来不涉海农村也纷纷投资造船捕鱼,一时私营船厂、沙滩船厂大量上马,并在地方保护政策下发展经济,无证造船现象普遍。按国家有关规定,捕捞渔船必须具备三证即: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但我省渔船三证持有率低,据2000年调查拖网围网渔船持有捕捞许可证率为73%、定置张网渔船持证率才30%、刺钓渔船为37%、其他渔船仅15%。而主机功率在15KW以下渔船则有1.4万艘无证,全省各类捕捞渔船总的捕捞许可证持证率为38%。这些渔船不仅违规生产,而且沙滩造船的质量成问题,是安全的很大隐患。从船令来看,按农业部《渔业船舶报废暂行规定》渔船的报废船令为:小于24米的钢质渔船为16年、大于24米的钢质渔船20年。小于12米的木质渔船为13年、12~24米为18年、24米以上为20年。2000年全省渔船普查表明,功率大的渔船旧船多超令多,在大于440KW的246艘拖网船中有142艘是超令旧船占58%,在大于293KW的1000艘渔船中有456艘渔船船令不清,这些渔船多是转手买来的旧船,建造年份无从查明许多已超期服役。功率大的渔船旧船比例相对较大,全省超令捕捞渔船2281艘、船令不清的旧船1649船,两者合计占捕捞船数的10.4%。超令服役也是安全的大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发展外海捕捞,从省外国营渔业公司购进相当数量的大功率旧渔轮,都已超令服役安全性能很差。

此外,小渔船发展太多,据统计全省功率小于14KW的捕捞渔船有1.8万艘,占总捕捞船数一半。这些小船许多是连家船,设备差、劳力少、抗风力低,均在沿海及港湾内从事小刺网、小钓、小张网、小笼捕等作业主捕小鱼蟹,一方面对鱼类资源幼体伤害大,另一方面组织差不好管理,常在繁忙的航道上作业,安全存在许多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海洋捕捞收入差,渔船常不能正常进行大中修和定期维护保养,许多先进导航设备没有添置,船用雷达的配备率很低,有的坏了也没有修理,夜间航行、雾中生产都有危险。海洋捕捞技术的科研更是被忽视,造成渔业技术跟不上实际情况发展变化,有的渔船功率加大了,但机械化程度差。例如目前灯光围网到外海生产,水加深了、网加大了,机械设备不能解决仍靠人力来收网,一艘长度38米左右的渔船上聚集了40~50个劳力,生活和生产都非常艰巨,根本谈不上什么救生设备和条件,一旦出事故后果不可想象。

三、人员因素

多年来捕捞收入减少、出海艰辛且风险大,沿海渔村年青一代弃渔转业普遍,海洋捕捞业后继无人,特别是职务船员严重短缺,出海渔民老龄化严重。时代在发展,科技在渔业中应用均需要年轻人来接班,而渔船的小型化、渔民的老龄化,对需与大风浪为伍的捕捞业是个严重的考验。由于出海劳力的短缺,大量的内陆民工被雇佣加入到海捕的队伍中来,这些人多是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的青年农民工,大多数没有出海经验,许多未经培训就充实到渔船上当船员,这些民工根本不能适应风浪中在狭小危险的甲板上紧张操作,曾发生民工死亡后只知绰号不知姓名的现象。目前在全省捕渔船上劳动的内陆民工数以万计,且流动性很大。龙海浯屿全村3千多人口,却有4千多内陆来的劳工,一艘船一般是2~3个当地渔民、内陆来的渔工却有8~9人,又经常在大风浪中作业危险性很大。

此外,麻庳大意冒险作业现象严重,大海中风暴来临时鱼群常相对密集,坚持生产就易出事。如东山渔船一般只能抗7~8级风,但冬季大风来时拖网船回港避风,这时流刺网渔船却趁空出海捕蟹,平时流刺网在渔场受拖网干扰无法生产,而大风中流刺网捕蟹常可丰产,但海上局部偶起9~10级阵风,极易发生海难事故。

四、管理因素

当前的安全体系一时不能适应渔村体制的改变,有的基层村庄各自顾发展生产,渔船的编队组织,岸台联络、互帮互惠等被衰落,造成管理方面的重大缺陷。当前职务船员的培训也不够严格,常有托人代考、培训请假等现象使培训效果差。由于经济效益差,渔船平时不整修保养现象严重,到渔汛时带病出航;生产不好更没钱修船造成恶性循环。目前柴油较贵,鱼货又可在海上卖给收购船,淡水和生活必需品也可在海上得到补给,所以渔船每航次出海天数增加,铁壳船经常每月回港一次,有的40~50天才回港一次,大风来时就描泊在渔场上,增加了许多危险因素,且对渔船的保养不利。

远洋渔业是捕捞发展的一个方向,但远洋渔业远离本土在异国他乡,各种困难尤多,应当由国家牵头在外设立基地,引导渔民跨洋生产。可我省发展远洋渔业十几年来,多是集体甚至个体所有制渔船组成的小船队出征,渔民普遍文化水平低、更谈不上外语能力,在外无依靠,冒险远征。当地虽有丰富鱼类资源,远洋渔业捕捞却亏本的多、盈利的少,且发生了多起被抢伤亡事故损失严重。

五、建议

1、鉴于近海渔场鱼类资源衰退、捕捞力量过剩,必须大力削减捕捞渔船。首先对超令旧船、无三证捕捞渔船等要转产转业退出捕捞行列。超令旧船不得转卖,可由政府出资收购作人工渔礁的材料,搞人工渔礁投苗增殖,发展休闲游钓渔业。

2、建立健全海洋捕捞业的安全体系,村庄有岸台、船只有编队。加大海上巡逻与安全管理,严厉打击海上偷盗、抢劫,维护海上生产安全。

3、重视渔民的培训,特别是远洋渔民的培训、职务船员的培训,及加强对内陆下海民工的培训,做到执证上岗。

4、开拓远洋渔业生产,应当由国家牵头在外设立基地,引导渔民跨洋生产,并重视远洋渔业的科研和投入。

5、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各级政府应把安全生产做为首要任务来抓,组织渔民学习基本技能、航海安全避让救生知识,尤其是外来民工,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成立以县乡各级渔船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加强海上的信息交流与安全互助。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初步探索 篇4

1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 人机工程学也称工效学、人类学或者人类因素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 研究人在作业中与有关机械的所处环境的相互配合。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是否安全, 主要取决于安全条件、安全状态和安全行为。现代化生产中的“机“向着高速化、精密化、复杂化方向发展, 对操纵“机“的人的判断力、注意力和熟练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人类的生理、生物能力学特性等却没有多大变化, 相反, 可能会随文明进步而出现退化现象, 必然出现了人与“机“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因此, 所设计的“机“必有符合操作者的身心特征、生物力学特征, 把人机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 使“机“与人经终处于安全卫生、合适、高效率的状态, 这就出现了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和能力限度、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人机相互作用及人机界面的设计、环境及其改善、作业及其改善、人的可靠性与安全六个方面。

2 安全心理学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安全心理学从心理学分离出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揭示人的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情绪、情感、动机、态度和能力等, 从而进行事故预测、预防、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另一方面是研究怎样调动劳动者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安全心理学在组织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的活动中, 使人的心理活动走向更科学、更切合实际的轨道;帮助安全监察人员及时发现人的不安全动作的心理状态, 揭示安全事故的本质原因;对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肇事者的思想状态、精神状态、行为习惯进行研究, 以便于认清他们重复发生事故的内在原因;从知觉、情绪、意志、行为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对易于重复发生事故的工作, 给予积极的心理矫正, 从心理角度预防同类事故在工作中重演;通过对肇事者的不安全行为的研究, 让大家心悦诚服地认识到防止事故的发生、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关键是事在人为, 进一步加深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企业文化就是安全心理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大力提倡“亲情家文化”就是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来正确地引导员工, 使员工的心理活动更科学、更阳光。甲醇分公司形成“亲情家文化”氛围, 让每一名员工来到公司就像来到自己家里一样, 温馨的公司, 舒适的环境, 和谐的氛围, 让员工不由自主感受到快乐、阳光;从而引导员工的心理活动向着科学, 阳光的方向发展, 极大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 减少了员工实际操作中的失误, 保证了员工的健康, 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是采取了人机对话管理模式, 将每一台设备与员工有交流、有感觉, 将设备拟人化, 通过操作者与设备的对话, 感受到机器的脾气、性能, 使员工能够准确地掌握机器的特性, 轻松愉快地控制机器, 达到人与机有机地结合, 人与环境有机地结合, 从而从心理上引导员工安全完全是可以控制地, 是可以避免地, 最终达到了员工安全生产的愿望, 保证了员工健康的操作环境, 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安全生理学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安全生理条件是机械设计、作业空间和环境设计的依据, 只有适应于人的生理条件的工作环境和机械等, 才能保证生产顺利安全进行。安全生理学就是研究劳动中人体的变化、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是否处于最佳状态的科学。研究在保证劳动者充分休息以后, 恢复原来的生理状态, 以此作为制定劳动量和休息标准的依据。

安全生理学包括由休息状态到工作状态时生理功能的变化、环境物理因素的生理效应、环境化学因素的生理效应、采光与照明、人体的信息处理系统、疲劳与恢复、人体节律周期。劳动作业能力就是在不降低作业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一定作业强度的能力。在以劳动为主的作业中, 作业能力可用劳动生产率来表示;而在以脑力为主的作业中, 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表示作业能力的具体指标。劳动作业能力的生理基础是在中枢神经调节、控制下的肌肉收缩。肌肉的收缩以及由于肌肉收缩而完成某项工作, 这正是劳动作业能力的表现。因此, 可以说人的劳动作业能力就是在高级神经活动参与下的肌肉活动能力。至于脑力劳动能力, 则是在高级神经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力源泉应为营养物质和氧。社会因素、劳动时间与劳动组织、生产设备与工具、锻炼与练习、健康与营养、个体因素、心理因素、疲劳、劳动环境都影响劳动者的劳动作业能力。

4 采取有利措施, 保证劳动者的工作状态, 提高生产效率

劳动者只有在最佳状态中进行劳动才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生产过程中的生理疲劳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很多生产事故都是因为生理疲劳造成的。疲劳会使动作不协调, 力量减少反应迟钝, 导致劳动能力下降, 甚至会损伤身体。

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根据安全生理学全面改善员工生产环境的安全条件, 消除员工的生理疲劳, 提高劳动生产率。甲醇分公司给排水车间清排水段罗茨鼓风机安装后, 噪音很大, 严重超出了标准。这种噪音导致清排水工段岗位员工生理疲劳, 影响清排水工段员工的反应能力, 甚至会伤害身体。甲醇分公司领导及技术人员采取将风机加变频器降低风机转速的办法降低了噪音, 消除了清排水工段岗位员工的生理疲劳, 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去年, 甲醇分公司通过对全公司的维修工操作间进行了改造, 增加了维修工洗浴设施、改善了维修工的休息室, 使维修工能够尽快地消除由于修理设备造成的疲劳, 极大地改善了维修工的安全生产条件, 保证了维修质量, 保障了装置长周期运行,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5 结论

通过对人-机械-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采取使机械、人、环境符合人的生态学、生理学、心里学方面的特性的措施, 不仅能创造舒适、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 而且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摘要:通过对人-机械-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如何使机械、人、环境符合人的生态学、生理学、心里学方面的特性, 以求达到人的能力与作业活动要求相适应, 创造舒适、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

关键词:人,机械,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企业安全管理》编审委员会.企业安全管理.黑龙江省劳动保护教育中心, 2003, 7.

网络安全初步 篇5

1.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综述

“安全文化”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先提出“安全文化”一词,90年代初期,才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安全文化的特征以及对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定性指标。

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安全生产为目标,所形成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是相当严峻的,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实际上,这些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涉及许多方面。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也有人为因素以及国家的体制、管理、经济政策,社会的传统观念,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等。

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文化理念的确立是第一位的,而安全生产活动则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先进安全文化理念的形成,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反之,安全生产就会大打折扣。

2.安全文化缺失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在煤炭生产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导致煤矿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不强。这种状况的存在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首先,长期以来,煤矿企业被认为是高危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煤矿职工的头脑中,也存在于部分煤矿领导人员心中,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

其次,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基础薄弱,一些从业人员对生命存在的价值观发生偏差,部分政府官员“以人为本”和安全生产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没有真正确立;地方政府部门、经营者在处理全局利益与自身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缺乏科学的认识观。

虽然事故的发生是“人、机、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具有复杂性,事故发生的场合与部位具有随机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具有突然性,但不论是责任事故、技术事故还是自然灾害事故,追根寻源,人的因素都起着主要作用。控制人的行为是防止伤亡事故的关键问题,也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同样只有减少人因失误,防止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煤炭工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表2-12004-2006年中国10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以上,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2”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为的,有10起是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即所谓“天灾”。同样,煤炭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造成的,即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研究和探讨人因失误及其控制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些煤矿发生的多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暴露出一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相当严重。但从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煤矿企业内长期存在的不良安全文化是事故的发生重要的原因,人的因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真正把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实施落到了实处,才能够最终减少和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最终减少和杜绝灾难的发生,从而真正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化。

3.实现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由于我国煤矿职工安全文化意识过低,煤矿安全文化基础薄弱,所以我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人们对安全的行为和态度的不同认识和接受水平,可把煤矿安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被动时期,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将安全简单的认为是技术上面的问题,其他的则是多余的,不对问题加以预料,各部门交流、协作很差,只关注遵守规则,讲安全被看作令人讨厌的事情,采用的是技术解决安全生产方法。

第二时期是觉悟时期,煤矿企业领导重视安全,通过宣传教育和再培训,使职工安全文化意识不断升高,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以自己的意识并凭借技术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当局重视安全绩效,行为问题被忽视,开始考虑安全绩效停滞不前的原因,愿意寻求其他组织的建议,采用的是宣传教育和再培训的方法。

第三时期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建立,安全和生产此时是相互依赖的,生产安全是每个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成为职工工作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它,组织采用不断改进的方法,强调交流、培训、管理方式以及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认识到行为问题对安全的影响,采用的是文化和行为解决方法。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对安全文化体制中的三个不同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个体)在安全上所承担的不同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划分,建立安全文化实施模型图:

4.煤矿安全文化业绩评价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实际,提出煤矿的安全文化现状可以通过以下9个系统主要因素(主要指标)来加以评价:

(1)组织承诺系统;(2)管理参与系统;(3)自我完善系统;(4)监督控制系统;

(5)员工授权系统;(6)奖惩系统;(7)教育培训系统:(8)报告系统;(9)员工素质系统。根据煤矿安全文化评价系统模型,煤矿安全文化可以从三大方面来衡量:决策层J,管理层G,执行层Z。

5.结束语

网络安全初步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体校学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9-2

网络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并进行数据、文本资料、声音、图形和图像的传送。网络把人们的信息传播得更快、更远。网络环境已为体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都要让体校学生的行为符合当下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一、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较2014年底增加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3年底提升了1.9个百分点。整体网民中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最大的群体,占比24.6%,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

为了更好地研究体校学生上网的目的,笔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做了一些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上网没有目的性,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信息左右。由于体校学生缺乏社会化经验,使得他们很容易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出现人际交流困难、心理自闭、压抑等问题;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以网络为新的形式和载体,进行政治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体校学生已经身处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他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网络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但体校学生正处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这就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想赢得对体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胜利,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整合,做到与时俱进。

二、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施对策

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者、被教育者、网络化平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等多个方面,要对传统的教育过程进行借鉴、吸收和改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体校的学生。

(一)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层面

网络环境要求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模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树立正确的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观念

依赖网络环境进行体校学生思想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教育网络化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将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对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也将带来猛烈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更新自身观念,适应了网络环境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必须建立与网络环境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及时完成自身的转变。

2.提高网络化素养

教育者网络化素养的核心是现代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教育整合,是教育者整体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有些教育者存在观念陈旧、网络化意识淡薄、网络技术使用的能力不高的问题,要提高教育者的网络化素养,就必须更新观念,培养和提高教育者信息获取、资源共享、数据分析、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的能力。

3.加强教育者的学习和实践

网络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巨量的信息涌来,知识更新加快。要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对于教育者来讲每天都必须加强学习,尤其要掌握一定量的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并把学到的新知识要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加强教育队伍的管理

有效的队伍管理机制,将使队伍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让现有的教育者愿意使用网络化手段,要建立激励的机制,要激励教育者敢于运用、愿意运用网络环境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尽快取得教育成果,让不愿意用的人看到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激励。对创新型人才要多引进,建立人才引入机制,增强学校思想教育的活力。建立网络化人才培训的机制,对业务更新的知识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予以岗前培训、业余教育培训或短期培训。

(二)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层面

目前,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思想教育信息软件的开发十分薄弱。现代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能使信息全球化的载体,积极建立思想教育网络化平台,并利用其宣传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和文化。

1.制定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规划

搞好思想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加强规范化管理,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推动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进行。

2.建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这是实现网络环境下思想教育的核心,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先进实用的技术平台为基础,切实作好规划布局、合理分工,统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中心。

我们要集中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实到资源库中。在这个资源库中包含体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多媒体素材,将各种与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密切相关的图形、图像、动画、音乐、文档等数据资料收集进来。制作生动、科学、易用、直观和交互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nlc202309010159

3.建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者管理和学生管理网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是网络化平台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它使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方便了有关管理部门对教育者和学生的管理,同时也方便了教育者对学生全面地了解,做到因人施教,更好地解决思想或生活等实际问题。

4.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来开展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积极开展网上的正面宣传和正确信息的传播,还可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教育热点,精心设计相关栏目,对一些事关政治方向、稳定等的敏感问题,发出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体校学生以思想上的指导。开发体校学生思想信息反馈软件,随时收集、储存、检索、分析、处理来自各方面的思想信息,从而使教育者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发现问题,找出根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决策。

(三)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学生教育层面

体校学生能否在巨量信息面前正确地、有效地过滤、选择、整合和利用信息和,直接关系到体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体校学生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积极进行自身的改造。

1.提高体校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获取信息并不困难,难在如何正确地评价分析信息、有效地利用和选择信息。引导体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学会处理分析信息的正能量和副作用。提高体校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能敏锐地主动捕捉和加工信息,并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发展自己。

2.增强体校学生的自我防御能力

体校学生群体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各种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只有增强体校学生的自我防御能力,才能有效地抵抗不良信息。提高体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体校学生的头脑,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体校学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加强信息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自律机制,通过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来提高体校学生们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三、展望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技术的进步,理论的完善都在呼唤体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改进与发展,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变革过程。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有机整合,网络环境下体校学生思想教育将不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M].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07).

[2]吳玉林.试论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文教资料,2012(10).

[3]谭文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才智,2012(13).

[4]宋振超,黄洁.信息化视阈下的伦理嬗变及出场路径分析[J].求索,2013(01).

[5]冯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0(10).

武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初步方案 篇7

1、武城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武城县符合饮水功能的区域面积有限, 仅占全县面积的3.6%, 农村饮水主要使用深井水作为水源, 但含氟量很高, 饮水安全问题较为严重。

2、农村规划新建社区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武城县规划新建社区约67个, 社区普遍采用“4+1”, “6+1”的楼层模式, 并配套卫生及淋浴设备, 随着用水模式的改变, 对水量、水压提出了新的要求。

3、农村饮水现状供水存在诸多问题

武城县现状农村供水设施大多规模较小, 缺少水处理和消毒设施, 且大多没有进行规定的水质监测,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4、水厂改建及管网运行模式

南水北调水库枢纽工程建成后, 武城县水厂由地下水源改为地表水源, 现状水厂改建工程正在进行。水厂改建后是采用由水厂集中加压供水, 还是采用水厂+加压泵站的模式供水, 亟需在水厂泵房改建之前统一考虑。

二、方案设计

1、设计依据

《武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 (武城县水务局, 2011.09)

《武城县新建社区规划》 (德州市景观市政规划设计院)

武城县农村人口调查信息表 (武城县水务局)

武城县交通公路图、武城县公路改建规划图 (2008~2015)

2、主要设计参数

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远期最高日用水量110L/人*日, 近期最高日用水量60L/人*日。人口自然增长率3‰。日变化系数1.5;时变化系数1.5。

3、水量预测

对各片区需水量按远期进行计算。现状农村人口约32万人, 通过计算, 武城县远期 (2030年) 农村人口为33.7万人, 饮用水需水量33.7万人×110L/ (人*日) /1000=3.7万吨/天。计入10%管网漏失水量后, 总水量为4.1万吨/日, 考虑城区用水约1万吨/天, 与水厂改造远期5万吨/天相符。

4、管网布置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本次管网布置采用环状网结合枝状网布置方式。全县共形成五个大环, 近期形成北部一个及东部两个大环。南部近期采用枝状管网。

三、给水管网平差计算及存在问题

1、平差计算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管网平差计算

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

消防时用水量管网平差计算

消防流量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2次, 一次灭火用水量35L/s计算。消火栓栓口处水压不小于10m。

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用水量管网平差计算。

具体见平差计算平面图

2、存在问题

明确管网运行模式:

1) 水厂集中加压供水需出厂水压75m

2) 水厂+加压泵站供水, 水厂按改造后出厂水压60m计算, 服务范围内需新建三座加压站, 并改造三座现状水厂为加压站。

四、投资估算

豆浆机安全标准的初步探讨 篇8

1 豆浆机的发展特点

饮用豆浆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豆浆机是在上个世纪末才出现的。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豆浆机从第一代的细孔网技术发展到第三代无网技术[1]。第一代和第二代豆浆机分别在机体内配置细孔网和大孔网,由于网罩的存在,存在一些卫生死角,清洗不干净、残留物发酵,形成健康隐忧。而且需旋下清洗网罩,容易造成机头下盖螺纹老化、网罩脱落。2008年2月,国内第一台无网豆浆机问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豆浆机进入到无网时代,并且采用最新的聚流技术,使得刀头在旋转过程中形成最大聚流动力,用微电脑对电机转速进行快慢控制,大豆得到更均匀的研磨,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因此新一代豆浆机具有更方便、实用、经济和卫生等特点,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 豆浆机的产品结构

豆浆机是电动和电热两种功能混合在一起的产品,再配以电脑智能控制,形成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豆浆机产品从结构上剖析,主要零部件包括机头、机身、电机、联轴器、杯盖、杯体、刀轴、粉碎刀具、控制电路板及电源线等部件。

3 豆浆机现可引用标准

豆浆机的生产大都按照《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2]、《GB4706.19-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3]、《GB4706.30-200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厨房机械的特殊要求》[4]和生产企业各自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

4 现可引用标准的局限性

豆浆机由于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也没有专属的行业标准,豆浆机的性能、使用材料、使用寿命长短等问题都是企业自行规定,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引用上述标准实属无奈之举。另外检测机构在进行检测时大都按照各自的理解,结合各个企业的企业标准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仅限于抗电强度、绝缘、电源线、有无漏电等方面的检测,其它项目的检测随意性很强,无法得到权威性的检测报告。因此制订豆浆机的国家标准势在必行,以规范豆浆机企业的生产和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促进豆浆机行业的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5 制订豆浆机国家标准需注意的问题

5.1 国家标准的通用性

尽管豆浆机是“国粹”产品,考虑到豆浆机行业的发展壮大以及进军国际市场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豆浆机国家标准制订时就应该考虑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的标准统一,有利于拓宽豆浆机国家标准的适用范围。另外,由于豆浆机产品差异化的特征非常明显,既有人工操作模式,又有智能操作模式,还有加热保温及有网无网等种类。对于已经形成行业主导地位或者有一定产业规模的产品,在制订国家标准时,要体现最大自由度和灵活运用原则,要尽可能把各种产品的技术区别和差异化考虑进去,以便提高国家标准的覆盖面。

5.2 国家标准检测项目全面性

豆浆机的国家标准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化政策、遵循IEC60335系列标准的模式和内容进行制定。豆浆机产品质量的检测项目不仅要包括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电动器具的启动、发热、输入功率和电流、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防锈、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标志和说明等机电方面的检测指标,还要考虑其性能方面,例如:豆浆的口感、出浆率、固形物总量等检测指标。另外,豆浆机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不仅牵涉到产品质量,还与消费者的食品卫生安全息息相关。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即将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因此豆浆机国家标准的制订应包含豆浆机质量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相关内容,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建立统一的食品国家标准的要求,避免豆浆机国家标准混乱现象的产生。目前豆浆机与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主要部件有杯盖、杯体、温度探头、加热管和刀片等部件,主要采用塑料和不锈钢制成。国家对不锈钢制品的卫生要求是执行《GB 9684-88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塑料制品应针对材料不同和使用的添加剂执行相应的卫生标准,例如:执行《GB 9687-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卫生标准》、《GB 9688-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及《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标准的要求。因此制定豆浆机国家标准时应引用上述标准,确保直接接触豆浆的不锈钢和塑料制品对人体应该是安全无害的。另外,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是大多数豆浆机都具有加热功能,以便直接饮用,但考虑到豆浆中含有影响人体消化功能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一些胀气因子,因此制订豆浆机国家标准时,一定要强调加热时间和温度是否足够,减轻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总之,豆浆机产品国家标准应尽快制定,给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可行而有效的技术支持。制定豆浆机国家标准时要把产品质量、安全和可靠性作为标准的重点,同时确保标准的适应性和全面性,真正起到规范市场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

摘要:豆浆机作为一种实用、方便的烹饪工具被亿万家庭使用。由于没有现行的国家标准,现引用的相关标准在检测豆浆机时针对性不强,给豆浆机产品的生产及检测带来一定的局限。因此应尽快制定豆浆机产品的国家标准,以适应当前该产品的发展要求。同时国家标准的制订应积极考虑消费者的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豆浆机,产品,安全,标准

参考文献

[1]石少菊.豆浆机关键技术初探[J].现代家电,2008(23):42~43.

[2]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

[3]GB4706.19-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4.

全国中小学网络教学环境初步建成 篇9

据教育部统计, 目前全国约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建成了不同规模的校园网;25%的中小学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其中, 以100M以上带宽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达2万所。卫星宽带传输网和互联网相互补充, 基本覆盖全国中小学, 网络教学环境初步建成。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1年底, 校园内每百名学生平均拥有计算机数量小学达到5.12台, 初中达到7.78台, 高中达到13.45台;并初步建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 涉及7大类, 36个学科, 共计4129学时学科知识点教学资源, 2869小时的学习辅导、专题教育和教师培训视频资源, 12507条多媒体教学素材资源, 覆盖1~9年级的多种版本教材的教育教学内容。

近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的成功举办, 进一步推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度融合;推动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中小学教学软件开发和服务水平;促进了中小学教学信息化产业和科研事业繁荣发展。

关于安全播出播前差错的初步探讨 篇10

一播前差错的定义

根据《安全播出事件事故管理实施细则》 (暂行) , 安全播出事件是指影响或威胁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和传输的突发事件, 安全播出事故是指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在制作、播出、传输和覆盖过程中, 因各种原因造成广播电视节目停播或劣播的事故。由此分析, 事件的侧重点在于突发性, 事故的侧重点在于日常性, 其根本都是对广播电视播出效果的直接影响。

基于此, 播前差错可定义为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和覆盖过程中能够提前发现和避免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播前差错是未造成安全播出事故的安全播出日常差错。播前差错能够通过加强人员、技术和制度的管理予以纠正, 及时发现并纠正播前差错, 能把安全播出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 如播前差错未得到纠正, 则将发生安全播出事故。播前差错一般可归于62号令所属广播、电视中心实施细则中播前管理范围。

二播前差错的分类

播前差错的分类主要依据62号令广播、电视中心实施细则关于播前管理相关规定制定。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技术体系框架、播出管理流程不同, 总结和分析近些年安全播出日常差错类型、明确播前差错分类有利于各播出岗位职责清晰、管理到位。按照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情况, 我们把播前差错分类为特别严重、严重和一般三类, 分别描述如下:

1. 特别严重播前差错

特别严重播前差错指可能直接导致安全播出事故的差错。特别严重播前差错必须予以纠正后方可进入播出环节。其种类包括:

节目质量隐患:包括在送播节目 (磁带或节目文件) 内容上存在无关的黑场/定帧/无声/爆音;节目字幕、声音与内容不符或出现严重的错音错字现象;在技术上存在的重码/错码/断磁等差错;

节目标注错误:包括节目标题与内容不符、错误填写节目栏目名/期数/日期/频道/起始时间码/时长/声道等差错;

版面排版错误:包括错排节目内容、错送版面简报、版面时间错误、节目视源标注或编排错误等差错;

广告排版错误:包括广告单播出时段错排、广告长度填写错误等差错;

节目不按有关规定的时限送播;

其他可能直接导致安全播出事故的差错。

2. 严重播前差错

严重播前差错主要指一般劣播和比较严重违反安全播出签审流程的差错。严重播前查差错较容易在播前被发现, 对于劣播节目应当由相关审片人员确定有播出的必要方可播出, 对于违反安全播出签审流程的节目应当退回节目制作部门重签重审。其种类包括:

节目一般劣播隐患:包括声音、画面质量不符合要求、节目声音偏大或偏小等, 或其它图像或声音质量主管评价3分 (尚可接受) 或低于3分, 但未达到停播标准的劣播差错;

审签签名问题:包括节目 (字幕) 无审签人签名、签名过期、审签日期早于编辑日期等不符合播出要求需重签重审的差错;

一般广告排版错误:包括错播漏播广告、漏排广告冠名等情况;

其他形成劣播风险或制作、审签流程差错。

3. 一般播前差错

一般播前差错主要指播出流程中的其它不规范的差错, 该类差错应不会造成安全播出事故, 但会影响正常节目制作播出流程。一般播前差错应当在节目送播环节被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后方可进入播出环节。其种类包括:

编辑签名问题:没有节目编辑签名或签名日期错误等不规范差错;

一般节目标注错误:包括漏填节目栏目名/期数/日期/频道/广告插点时间/磁带芯号等不规范差错。

一般版面排版错误:包括写错/漏节目名称、节目标题与磁带卡填写不规范等差错。

其他播出流程中的不规范差错。

三发现和减少播前差错的措施

定义和分类安全播出播前差错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发现和纠正差错, 从而减少安全播出事件、事故隐患, 确保安全播出。为此, 可采取以下安全播出管理措施:

1. 合理配置播前差错堵漏岗位

按照62号令广播、电视中心实施细则中对播前管理的要求, 节目编排管理、节目送播管理应配置专人负责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随着节目送播、上载量的增加, 对播前技审工作也配置专门的科组和人员, 明确岗位职责。这些岗位是播前差错发现和堵漏的重要环节, 是确保安全播出工作的重要一环, 他们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将有效减轻播出一线值班人员的工作压力, 保障全台安全播出工作。

2. 完善留痕管理和技术保障

总结安全播出管理的经验, 结合台内制作播出管理流程, 还须做好两个方面的管理保障。首先必须严格制定并落实节目制作、审片、编排、送播、技审、播出各环节的留痕化管理, 落实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处处签名。流程化管理既能提高各环节人员的责任心, 也能构成行之有效的差错倒查机制, 做到各岗位职责、边界清晰, 交接有序、有账可查、有理可依。其次必须完善节目送播 (磁带、文件) 的技审技术保障, 目前广播电视中心采用硬盘方式播出较为普遍, 必须对入库节目进行可播性检测, 建立完善内容质量监测系统, 自动审查合人工复审相结合, 重播节目应重审。

3.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播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调动播出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按照《安全播出事件事故管理实施细则》 (暂行) 的要求, 广东台建立健全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对事件、事故、播前差错责任人的处罚, 对播前差错纠正人员的奖励, 实现奖优罚劣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4. 形成反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

以对安全播出事件、事故、播前差错定义和分类为基础, 以记录、调查为依据, 结合定期安全播出汇总分析和通报整改, 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播出管理环路。对播出情况和播前差错的反馈, 能有效促进人员管理、技术系统和制度管理的完善。

网络安全初步 篇11

【关键词】干部保健;护理安全;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29-01

我科收治的病人以老年干部为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在住院过程中对护理要求高。同时由于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工作量大,容易存在各种护理安全隐患。因此在干保科护理工作中如何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消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保证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及满意度,营造和谐就医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从事干部保健科护理工作已有10余年,切身体会到影响干保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保障干保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1 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是防范差错事故及纠纷的良好基础,是建立新的护理管理模式的保证[1]。通过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职责标准,完善护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很多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不同程度地执行规章制度、规范不严格有关。实践一再表明,严格执行规范规章制度就能有效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乃至杜绝患者不应有的生命威胁和健康损害,反之就必然出问题,并酿成严重后果。

同时要求护士长严格督促检查管理。护理人员的各项行为都必须在各种制度的监控之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保证了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2 重视护理安全意识教育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视物不清,活动不便,易误服、漏服药物;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易摔伤、烫伤、跌倒和坠床,甚至猝死等。因此要把安全预防事故作为经常性教育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

比如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坠床、跌倒、猝死等安全问题,对每个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对有既往史的患者提高风险等级,与家属沟通,提出防范措施,予以落实,并详细书写护理记录。规范风险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上述安全问题,按处理程序执行,不至于慌乱。

无数事实说明,思想上放松要求,工作上必然降低标准,护理工作中出现各种不安全因素,重要原因在思想意识上,因此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开展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教育十分重要,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自觉的遵守医德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切实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护理技巧。

由于老年人常患多系统疾病[2],加上老年人康复能力差,其后遗症愈发多见。同时大多数老年病人自尊心强,脾气尤其固执,情绪异常急躁,有时喜怒无常。这些都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干保科的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较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安全有效执行各种治疗措施。老年护理综合了许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一个合格的干保科护士必须对它们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是干保科护理业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此外,护理老年病人的护士还必须从一定程度上了解老年人心理。尊敬爱戴老人,经常深入每个病房和老人拉拉家常,让老年病人接受护理时有在家的感觉和亲人的氛围。

4 加强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目前护理人员普遍法律意识不强,忽视病人的权益,对病人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现象,其均有可能导致护患纠纷。通过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让护士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特别是要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证据意识[3]。这样对于护理人员自身和病人都是一种保护。

5 加强护患沟通,重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老年人的自尊心很强,加之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导致其敏感性和易激惹性增强。护士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给患者交待清楚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或注意事项,或交待时语言生硬、表情淡漠、不耐心、不细心而引起患者的反感,或交待时语言简短,沟通有误或者因语言过激引起患者病情突变时,均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因此要重视人性化服务,主动和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如有关病情、用药、治疗、护理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等。在治疗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护理工作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份、年龄,使用不同的语言、语气、语调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听得明白、清楚,并感到亲切、温暖,尽量让患者达到满意。

6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关注老年人康复

老年人往往不服老,高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出于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喜欢自己动手,对这样的老人要做好说明工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阻止不安全的行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使其了解患者的情况及需要配合的内容,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老年病人的康复过程,是一个特殊的恢复过程,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仔细研究,探索出规律,提出对策。除住院期间正常护理外,还要向其子女等亲属了解老年病人的家庭背景、个人特征,并请子女共同做好心理安慰工作;还应针对老年病人的康复情况,帮助其制定出院后的健康护理计划,确保老年病人住院期间与出院之后,护理人员与家庭成员都能为其健康提供服务。

近年来,“病人安全”议题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的重视,关注病人安全,共创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双赢的局面,已是现代医疗护理服务模式追求的目标[4] 。只有努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实行长效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干保科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推进干部保健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杏兰,郑东英,谢俊玲.风险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2):83—85.

[2] 刘春梅.老年療养员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国疗养医学,2006,15:129.

[3] 李佳,席仁刚,全晓明,等.依法治院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医药产业资讯,2005,2(21):97—98.

世界网络战发展现状的初步研究 篇12

目前在中国有很多人对网络战的认识并不全面,例如,有一些人认为未来的网络战只要做好网络防御就可以了,因为只要防御方的密码增加很少几位,攻击方就得花费难以想象的开销来解密;还有一些人认为网络战跟电子战(雷达、通信、光电对抗等)是两条平行线,根本不存在交点,网络战就是单纯的计算机网络。这些对网络战的错误认识都是因为对网络战的认识太片面了,真正的网络战是围绕战场信息网络(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与电子战展开的攻防斗争[1]。研究网络战应该从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御2个方面进行。

网络攻击包括电子干扰、电子侦察、摧毁性作战武器、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黑客等。

网络防御[2]指用所有的防御手段保护NII,使其免遭攻击。防御手段包括:评估威胁的情报、对迫近攻击的指示和警告、减小攻击影响的保护措施和恢复与重建的预备措施等。从本质上来讲,防御是被动的,只在内部响应攻击。

网络战理论当中的关键概念是“网络”,其内涵是整个理论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交换”,即最大限度地加强信息的生产、获取、传播及反馈。

下面就对各国网络战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阐述。

1 各国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早在海湾战争期间,网络战就已得到了首次应用,在后来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1999年以来,为了拥有一定的网络作战能力,许多国家的军队都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组建网络作战部队,研制各类网络攻击和防御武器,以便在网络战这一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1 欧美国家

1.1.1 网络攻击方面

1999年开始美国政府和军方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备的网络战指挥机构,随着对网络战认识的深入和网络战技术、战术的不断发展,美国也在对其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2002年实现了利用精密电子网络将舰艇、飞机与地面部队连接起来,共享战场信息; 2004年实现了反网络攻击、反侦察以及如何防止网络防御工具丢失等。

近年来,美空军发展的“舒特”计划[3]是最有代表性的战场网络战武器,“舒特”计划的目的是将情报、监视与侦察、进攻性信息、作战和进攻性防空作战进行横向一体化集成,实现侦察与软、硬打击手段的全面结合。“舒特”计划中美军的操作人员可以侵入敌方网络,监控或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接管敌方传感器。

美空军已经在JEFX(联合远征部队试验)中,成功进行了4次项目试验。该项试验装备包括RC-135U、EC-130H、F-16CJ等。利用这些武器,指挥官可以对战场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如果敌人发现了美国飞机,这架飞机就能够接收到指令,在进入敌导弹射程前返回,逃避敌人的攻击;如果没被发现,则接收指令继续进行攻击。

试验中,RC-135U可观察敌方雷达系统发现的目标,EC-130H能够渗透到敌计算机系统中,对其进行控

制,植入假目标、发布错误的消息,甚至操作敌人的传感器。“舒特”计划利用RC-135U侦听和分析EC-130H向飞机发送信息后的效果,通过安全的卫星链路将国家安全局与EC-130H相连,有效的实现间断观察干扰。

“舒特”计划已经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斗中获得了成功,为重新构建下一代战争中战场网络攻击系统、高能微波武器和战斗激光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了加强网络战中信息的传输能力,美国利用无人机投放无人传感器,无人传感器可对敌人发射的信号进行跟踪,并将其数据传回到作战部队的信息融合中心。

欧洲其他国家也效仿美国建立了相应的网络战领导机构。法国、德国相继提出“未来士兵系统”、“先进战斗士兵系统”等计划;英国利用现有或在研的平台和武器,通过探索数字一体化和快速数据交付,降低交战决策周期;俄罗斯自2005年遭受“橙色网络”攻击之后,也开始研究网络战,并组建了自己的网络战部队。

1.1.2 网络防御方面

网络防御是网络战的重要一环。面对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都在进一步加强网络防御工作,加紧研制和部署新型网络防御设备。军队网络建设和网络防御工作是网络战的重要方面。总体来看,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各国都在加强军队网络建设,对网络防御工作给予了重视。

美国国防部在2003年就开发了一种能够抵御网络攻击的分布式智能嗅探软件,用于实时收集、记录来自传感器、软件和计算机的入侵数据,自动处理、审查、提取、压缩入侵图样,向管理员报告;并投入研制一种在网络战中制服内外入侵者的新武器——网络诱骗系统,用于监测、追踪和确认潜在的网络入侵者。

美军还大力加强网络基础建设,采用联合网络节点设备。2005年开始进行“转型通信卫星”建设,计划2012年将该系统安装在卫星上发射。美国防先进技术办公室已经启动了一项蠕虫病毒动态隔离技术研究计划,防止像计算机蠕虫病毒这样的恶意代码对美军计算机网络的攻击。

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防御工作。

1.2 亚洲国家

印度在大力加强网络中心战建设,建设安全的网络战术通讯系统。

日本建立了信息安全分析机构,以防御计算机病毒,减低对信息安全的危害,自2005年开始,日本已经开始加紧组建网络战部队,确立了“网络瘫痪战”战略等措施。

朝鲜也在不断的加强网络攻击能力。

2 中国发展现状

现阶段由于中国很多人对网络战的理解不全面,导致了中国网络战的发展大大滞后于国际水平。例如,各类电子战部门之间竞争多于合作,特别是在雷达和电子干扰2个领域;没有将计算机网络战技术与电子战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而是将二者独立开来。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网络战的发展。

中国在网络战的防御方面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研制、开发了多种防御技术和信息设备,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网络战防御体系。与此同时,加紧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3 中国网络战发展方向

3.1 明确网络战略

制定相应的网络战略,对国家各个方面包括管理部门、情报机关、基础科学领域和信息领域等进行均衡而迅速的升级。

3.2 将电子战与计算机网络战有机的结合起来

“舒特”计划的网络攻击能力中既包括电子侦察与干扰、摧毁性攻击武器,也包括网络欺骗,是三者的密切结合与综合运用。现代的机载电子战装备和能力已经从单一设备向多平台、多手段、多功能的综合一体化电子战系统方向发展,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等多种信息战核心能力综合运用的趋势日益突出,其目的是利用系统优势开展“以网制网”的对抗,实现信息战效果最大化。“舒特”计划的成功表明,将电子战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战技术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式。

3.3 软硬杀伤力量要均衡发展

“舒特”计划是建立在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共享基础之上的,进行网络攻击的目的是为了破坏敌作战体系,以便己方硬杀伤力量更快地摧毁目标,完成作战任务。侦察力量是网络战发挥战斗力的信息之本,电子干扰是进攻敌方作战体系的关键,使用武器摧毁敌方目标是最终目的。因此,对于空军而言,要实现网络战就要实现一体化作战、网络化攻击,侦察、干扰、打击力量均衡发展。

3.4 提高网络防御能力

随着武器装备网络攻击能力的增强,进攻性信息战手段将给防守方带来极大的威胁,无论是机动防空系统,还是指挥系统、通信系统以至整个装备体系,都必须要进一步提高网络防御能力。在除了提高雷达、干扰设备、指挥中心等单个平台的生存能力外,还要尽量采取安全性更高的联网技术。同时,还必须提高网络的攻击检测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该正确理解网络战的含义,将计算机网络战与电子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网络攻击与网络防御2个方面共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部.透析网络战[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2]郑连清,刘增良,吴耀光.战场网络战[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城网规划下一篇:声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