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2024-07-16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共4篇)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篇1

课前谈话

(师课件出示一段自我介绍的文字:徐俊, 字沐修, 号栖心斋主, 别号横舟子。一个爱写诗、爱读诗、爱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师。)

(师动情诵读《我想》片段:“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 望———蓝天是我的课堂。”在课堂里, 我看见了30朵云彩, 30朵云彩, 每一朵都有神奇的想法:这朵云彩用眼睛看着我, 他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只蝴蝶飞啊飞。

师:变成一只蝴蝶在课堂里飞啊飞, 可是你的心不能飞到教室外面。这朵云彩他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棵大树, 在阳光下成长。

师:好的, 一棵大树。蓝天是我的课堂, 这朵白云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株小草。

师:变成一株小草, 但是你不能无声无息。

师:知道我刚才朗诵的这一段诗是哪篇课文里的吗?

生:《我想》。

师:课文当中是这样写的。 (出示课件《儿童诗两首·我想》) 我们唱和一下, 一唱一和, 我一

唱, 你们一和, 很有味道的。

(师生唱和:童年/是一幅画, 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 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 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师:真好, 我真的非常喜欢你们, 你们帅呆了。童年是最美好的, 就像冰心先生在诗中写道———谁来读? (大屏幕出示)

生:童年呵! (师指出“呵”读na)

生:是梦中的真。

师:我的童年, 已经是过去的一场梦, 但那梦却是真实的, 想起来令人心醉, 是梦中的真。

师:你们的童年呢?

生:是真中的梦。

师:你们现在就是美好的童年时代, 美好得像梦一样。

师:一起读。

(生齐读)

【点评: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之前, 课堂便有了浓浓的味道。首先, 课件首页是徐老师的简介加照片, 以三味书屋为背景, 中装折扇的徐老师潇洒儒雅, 边上注着一行小字:“徐俊, 字沐修, 号栖心斋主, 别号横舟子, 一个爱写诗爱读诗爱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师。”其次, 学习资料里给我们提供了两份教案, 这两份教案的呈现, 徐老师一定做过很多次思考, 5次, 10次, 甚至更多, 在许许多多的思考中, 他最后择取了这两份呈现在我们面前, 努力、严谨、上下求索的精神令人感动。再次, 课前有几分钟的诗话酬唱, 美的嗓音、美的诗歌、美的互动, 特别是孩子们的朗诵, 给人梦一样的感觉。】

一、破题开篇

师:今天的语文课, 我们一起来读一个一百多年前的关于童年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师:“少年闰土”这四个字有两种读法。第一种, 强调“少年”, 该怎么读?

生:少年闰土。 (重读“少年”, 中间停顿。)

师:是少年闰土, 不是中年闰土, 也不是老年闰土。

生:少年闰土。

师:中间不要停顿开来。

生:少年闰土。

师:很好!再请两位孩子来读读。 (生读题) 还有一种读法, 强调“闰土”这个人, 该怎么读?

生:少年闰土。 (重读“闰土”)

师:很好, 少年闰土, 不是少年迅哥儿。

生:少年闰土。

师:好的, 不要咬牙切齿的, 再读一遍。

生:少年闰土。

师:好。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先生的自传体小说《故乡》。认识鲁迅吗?刚才课前你们看到的照片就是老师在鲁迅小时候读书的三味书屋前拍的。少年闰土是小说当中的人物。文章写的就是小说当中“我”的儿时小伙伴闰土。

(师板书:“我”“儿时伙伴”“闰土”)

师:小说的后面还写到成年以后的闰土。那么在这篇课文中, 我们该用哪种读法?

生:第一种。

师:对, 强调少年时候的闰土, 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少年闰土”) 但是你们看, 老师为什么给这个“我”加上双引号, 知道为什么吗?

生:知道。“我”不是我, “我”指闰土。

师:对吗?想一想, 请坐。

生:“我”不是我, 而是指鲁迅。

师:是指鲁迅吗?这个“我”, 不是指作者, 是小说当中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 有很多鲁迅小时候的影子。因为它是自传体小说, 但是这个“我”不代表作者, 也就不等于鲁迅。

师:时间一晃, 三十年过去了。当“我”回忆起少年时的这个伙伴时, 脑海里有一个非常非常深刻的画面。 (舒缓幽静的音乐起,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 并范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从作者回忆的这个画面当中, 你感受到作者回想起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我觉得作者是一种思念、向往的感情。

师:是一种思念、向往的感情。赶紧打开课文纸, 找找这段话, 静静地去读这段文字, 把你的感觉批注在边上。 (生默读, 写批注。) 这里面有思念、向往的感情, 还有什么感情?

生:我觉得应该还有留恋的感情。

师:对。对逝去的童年伙伴留恋的感情。还有吗?还有怎样的感情?

生:还有一种怀念的感情。

师:是的。一种怀念的感情。写下来, 写在课文纸旁空白处, 做好批注。 (生批注, 师电脑批注。) 再读到这幅画面时, 这是一种让人思念的、渐渐远去的怀念。深蓝的天空中——— (音乐起, 指名读。)

(生动情接读)

师:是的, 在记忆中, 这个儿时的伙伴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多么令人怀念的一段往事。来, 你读———

(生动情地读)

师:是啊, 这个美好的夜晚, 有一轮金黄的圆月, 还有那猹, 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回忆。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点评:起———定调、立意。徐老师让孩子们在课题的两种读法选择中明白, 要强调“少年”闰土;让学生在了解文章主人公的时候思考文本介绍“我”为什么加引号, 因为这是小说中的人物, 不是作者鲁迅。这篇文章虽然经典, 但毕竟和学生之间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时空距离。如何用文本的魅力化解这种距离感呢?徐老师选择了用“读”立意。他用课件出示画面, 配乐中唯美地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基调。徐老师用那份追忆、那份怀念, 把学生的心与文章与课堂融合了, 课文的立意也有了, 一个学生一下就回答出了“思念、向往”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认识闰土

师:这少年便是闰土。 (切换课件, 出示画面)

2.浏览课文

师:三十多年过去了, 当“我”再回忆起闰土的时候, 你觉得留在“我”记忆中最有趣的是些什么事呢?不着急说, 再浏览一下课文, 把这些事情找出来。

(生浏览课文, 师巡回关注。)

师:提示一下,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小标题把一件一件的事情标注在旁边。

师:好, 来看一看, 在作者的记忆当中, 有哪些特别有趣的事儿?一个人就讲一件事。

生:“我”看到他在抓鸟。

师:他在抓鸟。没错, 抓鸟这事儿没错, 但是,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一个概括性强, 而且又比较有意思一点的。

(生:思考)

师:你们想, 在哪儿抓鸟?

生:他在沙地上抓鸟。

师:在沙地上。这沙地跟平时的沙地不一样, 这儿是———文章中是怎么说的?

生:雪后的沙地。

师:对了, 雪后的沙地。怎么抓鸟?

生:用竹匾。

师:课文中有一个字———罩。来, 你来写一下。

(生板书“雪地缚鸟”)

师:他写的不一样。来, 读一读———

生:雪地缚鸟。

师:雪地缚鸟。“缚”这个字很难写, 他能写出来, 非常棒。再看看课文, 缚住什么?

生:棒子。

师:对了。你把那个句子读一读。

生: (读) 我远远地将……

师:用绳子缚的是棒子, 不是鸟。文中用哪个动词说的?

生:罩。

师:用“罩”字。这个“罩”字很有意思, 你看, (板书“罩”) 上面就是一个器皿, 是一个罩子, 下面一个“卓”。

师:“雪地罩鸟”是一件事。还有吗?

生:海边捡贝壳。

师:海边捡贝壳。刚才用了四个字概括。你能不能也用四个字?

生:可以, “海边拾贝”。

师:写上去。

(生板书)

师: (在文档中插入批注) 他刚才说“海边捡贝壳”, 用的动词是———

生:捡。

师:我以为他接下来要说“海边捡贝”了。为什么说“海边拾贝”比“海边捡贝”要好?

生:读起来顺口。

师:同样的意思, 我们用字的时候有讲究, 选择读起来更顺口的。这就是咱们中国语言的特点, 注意音韵。你觉得“海边拾贝”这件事哪里有趣?

生:我觉得拾贝壳有趣。

师:拾到哪些贝壳了?

生:红的、绿的都有, 鬼见怕也有, 观音手也有。

师:见过吗?

生:没有。

师:最为有趣的是———

生:鬼见怕。

师:肯定是长得———

生:很恐怖, 很丑。

师:还有什么事儿?接着来。

生:夜里刺獾 (ɡuàn) 。

师:那个字读獾 (huān) 。是夜里刺獾吗?可不可以表示得更准确一点?自己再想一想。

生:夜里刺猹。

生:瓜地刺猹。

师:写到黑板上去。

师:为什么我会选她这个答案呢?

生:因为她把面积缩小了, 把范围缩小了。

师:主要是地点, 在干什么, 讲得很清楚。

师:还有一件什么事儿?

生:吃西瓜。

师:吃西瓜这事其实跟哪件事是一起的?

生:瓜地刺猹。

师:还有什么有趣的事儿?

生:海边瞧院

师:海边瞧院是什么意思?

生:课文中说“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这个是不是闰土讲的事儿?

生:不是。

师:但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闰土讲的还有什么事儿?

生:潮汛来的时候有许多跳鱼儿。

师:简洁地说。

生:海边瞧鱼。

师:“瞧”比较难写, 用一个简单一点的字叫———

生:观。

师:可以写“海边观鱼”。这个鱼和别的鱼还真不一样, 是什么鱼?

生:跳鱼儿。

师:对了, 是会跳的鱼。“我”觉得这种鱼特别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 (齐读) 我们沙地里, 潮汛要来的时候, 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 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有两个字特别有意思, “潮汛”这两个字, 发现什么特点了吗?

生:都是三点水。

师:知道为什么吗?潮就是汛, 汛就是潮。潮分潮涨、潮落, 潮涨在前, 潮落在后。就像“朝夕”一样, 朝是早晨, 夕是傍晚。潮涨的时候叫———

生:潮。

师:潮落的时候叫———

生:汐。

师:你看, 汉字多有意思。

【点评:承———演奏、合作。在整体感知部分, 徐老师用一个问题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指导批注, 渗透学法, 归纳课文”的环节———当“我”回忆儿时记忆中的闰土时, 还有哪些稀奇的事呢?这样的设计, 不仅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更借助师生合作指导了批注阅读的实践, 将学法渗透其中。这正是汪潮教授点评时所说的“环节上的大气是教学的大智慧”。课堂上, 关于“潮汛”, “瓜地刺猹”与“夜里刺猹”, “拾贝”与“捡贝”, “罩”与“缚”的区别等, 让学生亲历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四、披文入情

1.发现问题

师:现在, 同学们再来看一看, 理解了“我”回忆的这四件事,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生:我有个问题。这些事都是闰土小时候发生的事, 而不是“我”的事, 这只不过是在闰土的讲述中, 在“我”的梦想中实现的。

师:都是闰土给“我”讲的事儿。我们现在来看一看, 文章当中, 给“我”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是事儿。可是先看题目, 文章应该是写什么的?

生:闰土。

师:写人的。是不是出问题了?文不对题。鲁迅这个大作家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我们再来想一想, 对于“我”来说, 在见到闰土之前, “我”看到过这些事儿吗?经历过吗?这些事儿对“我”来说都是怎样的事儿?

生:新鲜事。

师:对于“我”来说, 都是新鲜事。 (板书:新鲜事) 都是怎样的事儿?还有一个词, 都是———

生:稀奇的事儿。

师: (板书:希奇事) 这个“希奇”的“希”, 我们平时是怎么写的?

生:有个禾字旁。

师:这里没有, 因为鲁迅生活的时期是近代时期, 用的是近代白话文, 我们现在用的是“稀少、稀有”的“稀”, 这个修改是有道理的。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 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写到事情上去了?答案就在这地方, 自己快速浏览, 看看人跟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这当中有一句话。

(师课件出示文本: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 闰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生:应该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这位儿时的伙伴带给“我”的只有这四件事吗?———无穷无尽。你从这儿发现了什么?写人的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儿呢?

生:借事抒情。

师:抒发的是对闰土的思念。你看这些事儿都是在谁的心里?

生:闰土。

师:闰土的心里不仅有这四件新鲜事儿、稀奇事儿, 还有———

生: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儿。

师:对, 闰土心里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板书:无穷无尽) 让我们近距离认识一下闰土。 (课件出示插图:闰土和“我”) 哪个是闰土?哪个是“我”?为什么?

生:戴银圈的是闰土。

师:对了, 课文里说闰土脖子上戴着———

生:银圈。

师:还可以从什么地方认出闰土?

生:脸黑黑的那个就是少年闰土。

师:用课文里的话说, 是怎样的脸?

生:紫色的圆脸。

师:还有呢?

生:那个正在比划着什么的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闰土在告诉主人公一些新鲜事儿。

师:嗯, 讲得非常带劲儿。很好。戴着红帽子的就是“我”, 正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出来, 闰土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2.练说故事

师:这四件事中, 哪一个故事是最吸引人的?

生:瓜地刺猹。

师:那么我们就来学这个故事。先把文中写这个故事的句子找到, 然后说给同桌听。等一下我们试试谁讲得好, 开始吧。

(生找句子, 自由练说。)

3.交流故事

师:谁来试一试, 把这个故事讲得很生动? (指名交流)

生:月亮地下……

师:讲得真好 (掌声) , 不仅讲得好, 他讲得跟书上的文字不一样。发现了吗?有哪些不一样?

生:把我和闰土对话的提示语省去了。

师:这不是故事内容。省去了, 真好。再请一个同学来讲。

生: (屏幕出现改写后的文本) “晚上, 我和爹管西瓜去, 你也去。月亮地下……”

师:讲得好。但注意一个字。 (板书“奔”) 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bēn。

师:奔跑、狂奔。但是在这里读bèn, 表示向一个方向跑去。

师:再注意看这段话, 这段话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每个句子都很短。

师: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这么简短?

(生答)

师:自己再读读看, 读着读着就有感觉了。

(生自读)

师:发现了没有, 为什么句子都这么简短?

生:因为这一切都过得很快, 还非常吸引人。

师:因为吸引人, 会给人一种紧迫感。句子如果拖沓, 那么长, 有没有紧迫感?

生:没有。

师:你来读一读。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

师:来, 一起讲讲这个故事, 紧凑一点。

(生齐述故事)

师:为了讲得生动, 有些句子尽管中间没有标点, 讲到紧张、吸引人的地方也可以有一些节奏变化。 (范读) “这畜生很伶俐……奔来。”“你听, 啦啦地响了, 猹/在咬瓜了。” (关注“听”“啦啦”“咬瓜”等几个吸引人的关键词) 我们再来试一试, 注意停顿。

生: (齐) 月亮地下……油一般的滑。

师:通过节奏的变化, 就说出味道来了。这里把猹称作什么?

生:畜生。

师:这个字是一个生字, 上面是一个———玄, 下面是一个———田, 知道为什么这么写吗? (板书“畜”字的象形字) 生在野外的动物叫———畜。

【点评:转———高潮、冲突。学生响亮地抛出了疑问:为什么课文不写闰土是怎么样的, 而是写了那么多闰土跟我讲的事?徐老师机智地用了一个“为什么”将学习的“球”踢回给了学生: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去写事, 而且是闰土讲述的事。学生凭借文本展开讨论、研读。“瓜地刺猹”这一部分课文的研读, 以讲故事的形式突出文本短句的特点, 进而一步一步指导学生朗读。在这一环节中, 徐老师将善于朗读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加重要的是, 让学生读得酣畅淋漓、入情入境, 读出那份惊讶, 那份感动, 那份亲切, 水到渠成地得出“因人写事”“以事写人”的写作手法。更高明的是, 徐老师活用课文插图, 让学生更加立体地认识了作者笔下的这个会讲故事、脑子里装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儿”的闰土。】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 闰土在说这件事的时候, “我”感觉非常的———

生:好奇、憧憬、向往。

师:但是在文章的另一个地方写到“看瓜刺猹”这件事儿的时候, 你看, 对比文本。 (出示第一自然段) 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如果刚才的是紧张、刺激的一件事儿, 那么, 这里更多的是在写人, 是吧。这就是同样的一件事儿, 心情不同, 感受也就不同。像这样的写法, 在鲁迅的文章里有很多。后边还有一件事写雪地罩鸟, 在另外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写到了, 大家课后可以找来比较一下同一件事有什么不同。

师: (指板书) 我忆起闰土的时候, 想起了这么多——— (生:新鲜事。) 想起了这么多——— (生:稀奇事。)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

生:闰土。

师:对, 这些故事都是闰土给他带来的。如果没有这个人, 也就没有这些事儿。回忆的文章往往都是因人写事。看似写事, 其实是在写人, 因人写事啊! (板书:因人写事) 可是这篇文章除了这些事还有许多文字, 那又是为什么而写的呢?下节课再带你们深入地学一学。

师:下课。

【点评:结———落幕、意留。结课简单而意味深长。从紧张、刺激的“瓜地刺猹”, 自然而然地回到描写同一场景的第一自然段, 使学生在对比诵读中明白了, 同样的事, 因不同的心境而采用了不同的写法, 进而告诉学生, 这样的文字, 在鲁迅的文章中有很多,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我想, 通过这样一堂课的教学, 孩子们在心底对鲁迅的文章不再是敬而远之, 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寻来读……这份收获是最宝贵的。课落幕了, 但意永远留住了!】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片断一: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看电影”,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正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师:(启发学生说话)你们的思维“屏幕”上,出现了怎样一位少年人物形象?

生:勇敢可爱。

师:(因势利导)这位少年是谁?他长得什么样?请同学们自己看书,边读边勾画出描写他长相、穿戴的句子,想一想他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把你的印象、感受告诉你的同桌。

生:(边读边画、边讨论,课件出示闰土外貌图,并引导学生以读学写):仿照作者写闰土的方法,抓住你最熟悉的一位同学的外貌特征,用三言两语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你写的是谁,那么就说明你写得像,掌握了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了。

生:纷纷动笔写作,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片断二:

教学“我素不知道天 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和“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二句话时,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评价理解,观点不一致并且争论不休。

师:请学生们按个人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经过小组充分酝酿之后,各推选几名“辩手”,再开展深入的辩论。

生:分观点组成小组,开始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生一:我喜欢闰土,因为他知道这么多新鲜的事,他热爱劳动,也热爱生活。虽然,他是一个乡下人,但他一点都不为此自卑。”

生二:我要批评文中的“我”,他虽然是一个少爷,吃穿不愁,又有知识、有文化,但他对外面的世界却一无所知。

生三:如果要我跟少爷我会说:“不要成天关在家里,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请到大自然去走走吧,那里有你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界定揭示了对话构成的条件: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的,彼此的态度必须是真诚的。具体地说,是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对话双方角色的特殊性。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阅读活动担任的角色也应由“领导者”转变为“服务者”,走下神圣的讲台,对教学过程重在“引导”,而不是操纵主宰。在课堂上,我从转变自身角色做起,对学生采用“导 而不是“给”。我们知道,在学生读书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引导后的读书思考、想像、探究,哪怕是一分钟也是有效的,即使经过引导,学生仍不能理解、感悟,但只要是能让学生思维闸门开启,内部言语开始运作,他们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这便是“导”的艺术价值。本文教学伊始,我不给学生讲闰土的身世和名字的来历,也不讲闰土的外貌特征和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品味、去想像,来实现以读学写、学以致用之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换,还应从教学中很平常的师生间语言交际发生质的变化开始,实现由“给”到“导”的心理换位。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指导学生口头描述,甚至亲自参预学生的讨论。这个“读”、“思”、“述”的过程,就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过程。在本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一改往日由老师津津乐道地讲解如何“雪地捕鸟”,如何“看瓜刺猹”、“拣贝壳”、“看跳鱼儿”等故事情节的传统教法,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尽量让精彩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并且用与学生平等对话。谁能没有自己的喜爱?谁能没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节,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节也是如此。学生的这种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发笑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是-学生“自己”的。实践又一次告诉我,这样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比老师唱“独角戏”、“孤芳自赏”要好得多。在课堂上,教师实现从“主宰者”到“引导者”的心理换位,还体现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上。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并不等于“放散羊”,降低教学目标,而是应该不断增强“组织者”的服务意识,增强为学生成长、发展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课堂上出现自读不领悟、讨论无结果、探究无法深入下去的时候,教师不能观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使学生受到积极情感、审美观念的教育。正如《课标》所说,在文本的解读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这一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本文末尾长句理解有分歧时,我知道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价值观教育的绝好“契机”。于是,我及时组织了辨论,并且亲自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以鼓励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精彩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思想的火花他们自 己点燃,这就是“导”焕发出的生命力。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篇3

一、从异同中挖掘语文教学规律

1. 正确解读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由于语文学科缺少系统性特点, 又鉴于对教材解读仁智有别,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上, 存在贪多现象, 不善于选择, 结果是教学目标臃肿, 出现“意多则乱”现象, 正确解读文本则显得尤为重要。《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收录的鲁迅作品, 编在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认识、了解鲁迅”, 共四篇文章, 第一篇就是《少年闰土》, 后三篇都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从编者意图来看, 《少年闰土》一课意在从鲁迅本人的作品入手, 亲近鲁迅, 感悟鲁迅。从教材内容来看, 是通过“我”的回忆, 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从教材表达特点来看, 这一单元课文重点是学习写人的文章, 写作手法上突出了外貌描写与通过具体事件描写人物的特点。

而《故乡》写什么?想表现什么呢?手捧鲁迅的《故乡》重读, 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浓缩了一个农民的一生。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 最后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从少年闰土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时的麻木、愚钝, 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精神是怎样被摧残的。《少年闰土》所描绘的内容其实是《故乡》中“我”“回忆中的故乡”里的美好世界, 但是《故乡》除了包含“回忆中的故乡”, 也包含了“现实的故乡”“理想的故乡”。《少年闰土》与《故乡》教材容量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年段不同决定了教学目标也不同, 为此, 它们各自所承载的当然也不一。

2. 基于教材特点, 确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立不仅要考虑编者的意图、学生的年龄特点, 更要突出教材的特点, 突出学科本体性。没有童心是无法亲近鲁迅的《少年闰土》的, 鲁迅撒落在此文文字中的“童心、童趣”是随处可见的。《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理应突出一个“趣”字,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要把教学落点定位在“月夜瓜地刺猹”“雪地捕鸟”等神异画面, 体会闰土丰富的生活知识和他的机敏勇敢, 从“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等外貌刻画中感受闰土的可爱。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鲁迅塑造的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从初次相见时“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 到后来的带有浓重乡土俗语讲述的“希奇故事”, 无处不透着少年闰土的纯真。

《故乡》一文显然不是一个“趣”字所能包容的, 它的内涵更为丰富与深刻。章老师在教学《故乡》时, 紧紧围绕着“我”和闰土“一气”与“隔离”表现在哪里这一主干问题, 聚焦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文中内容, 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 探究他们之间隔离的原因与“我”面对隔离的愿望。教学内容的确立不再仅限于少年闰土这个形象, 而是将闰土和杨二嫂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置于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中, 更突显处于那个时代背景的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教学内容显然不局限于“少年闰土”这个人物, 而包容了更多的人物众相及宏大的社会背景与视野。

3. 聚焦语言特点, 习得言语形式。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说, 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应该立足学生原有的阅读起点, 更多地抓住那些有规律、有特色的语言文字, 从“知言”到“会意”, 从关注语言内容到关注语言形式, 挖掘词句的意义内涵从而习得语言表达。《少年闰土》和《故乡》其文本语言就颇具特色。例如:

“他正在厨房里,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文本的一大特色, 另外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同样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入木三分。《少年闰土》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这位农村少年的性格特点, 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怎样写出人物这些特点的, 从课文人物外貌的描写中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描写外貌从而刻画人物灵魂。同样, 《故乡》一课教学, 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小说人物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特点变化, 从外貌、语言、动作等刻画深度表达特定时代的人物意义。

二、从异同中准确定位语文教学

1. 把握教学深浅。

《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目标无论从教材的编排意图, 课文语言的习得, 还是作品的人文性来说, 都不同于《故乡》一课, 应各有侧重。教学这一课的重点, 一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 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三是初识鲁迅, 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作者笔下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笔者则更多地是从具体描写他的生活环境、他的外貌特点和动作上引导学生阅读。比如, 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 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 “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 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 没有让“我”感到快乐, 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 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但在《故乡》中, 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则变化得多, 也复杂得多。比如, “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 闰土也怀念着“我”, 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当两个人重新见面时, “我”“很兴奋”, 闰土也很兴奋, 他的“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 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 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地忍耐。学生也自然理解, 为什么“多子,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 绅”, 能够“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让一个纯真的少年从此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 思考生活、思考自己。教师在课堂上则把重点放在如何表现闰土与为什么表现闰土这一艺术形象的精妙上, 人物形象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时需要把握得非常到位。

2. 锁定言语形式。

王尚文先生说:“我以为语文之外的其它学科所教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 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质言之, 其它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 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 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 以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少年闰土》一课, 笔者在课堂上注重引领学生聚焦在独特的语言形式点上, 运用朗读感悟、品读语言特色、尝试描写班级人物来习得课文语言学习表达。比如教学“雪地捕鸟”这一情节, 围绕着作者是如何描写雪地捕鸟这一问题, 圈点出捕鸟的一系列动作描写, 谈谈你从一系列动作词语“扫、支、撒、拉”的“拉”字感受到什么, 学生说“担忧”“期盼”“惊喜”的心情都有, 学生从感受动作描写的特点中品味了闰土的生活丰富与聪明能干。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 这是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标杆性的一种转向。课堂如何凸显“能力”目标, 实施教学“练能”转向呢?首先要锁定言语形式, 课堂讨论的问题指向要把学生的思考点指向文本的言语形式, 例如《故乡》一课让学生圈划有关“我”和闰土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分别找出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 说说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其次品读语言, 概括分析尽量少, 更多让学生结合具体语言语境进行对比体悟, 比如《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 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 可如今呢, 中年闰土的说话吞吞吐吐, 从话语表达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到他生活压力重, 反应迟钝麻木的人物性格特点, 从而闰土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了解了不同时代的闰土是怎样的人, 同时还掌握了解读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课堂上锁定言语形式进行对话是有效的语文学习, 避免了形式热闹的“闲谈”, 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既得到了语感的训练, 又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愉悦, 沉淀下来的是语文的能力。

3. 突破教学模式。

“通过自己的独特体验, 亲自探究、发现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 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 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六年级的学生与九年级的学生在年龄特点与语文学习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再加上教师以往惯性的教学流程“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分层———段意概括———写作特色———练习讲析”, 这一刻板机械的教学模式留下的诟病,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固有的一些教学模式, 方法上要更灵活, 突出语文性。在《故乡》课堂教学中, 章老师特别关注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对比阅读, 层层推进。通过圈划有关“我”和闰土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分别找出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 推究“隔离”形成的原因, 把握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体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气、自主、开放。这堂课以对矛盾的评点作为处理教材的切口和激活学生思维的发轫点, 用三个主干性问题“他们一气和隔离的表现?”“造成他们隔离的原因是什么?”“面对着这种隔离, ‘我’产生了什么愿望?”串连了教学的全过程, 更难得的是这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思维链逐层推进, 呈现了阶梯状的三个教学板块, 且三个问题的探究源于课文中的语言信息又不囿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这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 发展了学生阅读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从融合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 有效打通语文课程的视域。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应努力地将课程视野、教材视角和教学视域融通起来, 将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教什么、学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 如何教、如何学等问题合而观之。《少年闰土》对《故乡》来说是一个节选的插叙片断,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意虽好但往往只局限于节选。他们从文章开头安排的“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图景切入, 不仅凸现了闰土“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 而且巧妙地打开了“记忆的大门”,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 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然后慢慢地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娓娓道来, 故事最后在一句“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无尽思念中悄然结束。如此教学很可惜的是只囿于教材的这个内容, 留给学生的仅是可爱的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没有更好地通过像推荐再阅读《故乡》、学生猜测地谈未来的闰土或把人物特定的时代背景引入课堂等方法来拓展教学视野, 没有在更大的空间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闰土这一艺术形象的内涵与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课程观的狭小显而易见。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 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 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 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 一个是现实的, 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当然“鲁迅先生是怎样表现闰土等人物形象的人性”是这堂语文课的本质意义, 文本的思想性决定了《故乡》一课教学视野不同于《少年闰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关注“写了什么”, 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这一人物对比的形象置于当时那个社会背景这一历史的长河中, 对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的感悟就不单薄, 而更显得厚重与丰满。教师的教学更关注了“怎么写, 为什么这样写”,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 少年闰土活泼可爱, 机灵能干, 中年闰土则麻木、畏缩;另外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 由一个美丽的女子变为一个庸俗、自私、刻薄的人, 一对比反映了传统思想对人的深刻影响, 这不仅是作者对当时中国农村生活现实的深刻的思考, 也是对统治中国农民的思想的历史文化的不满, 也希望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生活。这样的语文教学是站在课程的视域解读教材、处理教材、运用教材, 不仅是关注“言语内容”, 关注“言语形式”, 关注“思维含量”,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更是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2. 适时打开无边界的交流平台。

回眸近年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不能不说是热火朝天。然小学归小学、中学管中学的画地为牢式的研究界限非常明显, 中小学语文教师间平日里缺少教学交流与沟通,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存在着相互推诿的现象, 存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嫌。甚至于在小学的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学段里, 教师也存在着教哪个年级听哪个年级课的现象, 把自己圈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教学眼光不会前推后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无论所处小学还是中学, 首先要整体通读语文课程标准, 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 了解熟悉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用好教材落实目标, 完成好每一学段的任务。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与“学习方法、习惯养成”功夫上着力, 若把教学的精力过早地过度地放在对文本进行内涵深度挖掘上势必适得其反。其次, 着眼语文课程总目标, 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起点和文本特点, 寻找适切的教学策略, 落实学段目标要求。执教《少年闰土》一课, 很多教师能紧紧把握鲁迅天真烂漫、可掬可捧的童心童趣来撩拨孩子们的心扉, 让孩子们与文本的真情文字接触, 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但是, 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童趣的层面, 那是远远不够的。就“闰土教闰土”, 不能站在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高度来教学《少年闰土》, 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 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缩水, “浅化鲁迅”和“膨化鲁迅”都是一样在削弱鲁迅文化的价值。很多时候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读中学语文教材, 用中学语文教师的眼光来解读小学教材, 这样才会避免教学浅化或过深。再次, 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最终目标, 要适时地加强“中小学同上一堂课”这样的课堂教学交流与联系、沟通与合作等学科研究, 相互借鉴与吸纳, 正确把握和落实学段教学目标等, 做到不越位与不缺位, 而不是相互推诿与责备。小学语文教师要多借鉴中学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厚度、宽度与课堂的大气, 关注语言的同时更关注思维的发展等;而中学语文教师同样要借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语言特色的细节处理、关注不同学生的学情、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等, 只有发挥中小学语文教学优势, 才能凸显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 实现教学“练能”转向, 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让语文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熊生贵.凸显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 实施教学“练能”转向[J].语文教学通迅, 2012, (6) .

[2].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

[3].刘发建.触摸活着的鲁迅——《少年闰土》教学实况.

[4].王尚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立[J].语文学习, 2011.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篇4

在学习《少年闰土》时,因为本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很有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让学生进行仿写,收效很好。首先,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都能从这些外貌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在老师的引导学生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说明外貌描写得传神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分析完后,我便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写作方法,仿写一位熟悉的同学的外貌,写完后,站起来读,让同学猜测写得是谁,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且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章。张旭写到:“我有一个同学,他长了一张‘甲’字形脸,脸上有些麻子,一张大嘴巴喋喋不休,两只小眼睛东瞅西望的,像个侦探,笑起来满脸的肉好象都在颤抖,经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很多。仿写确实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途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文特点,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及时让学生模仿,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一篇老课文,在组织教学设计时,我大胆地将《故乡》中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比闰土少年时的纯净与天真,中年时的苍老与悲苦,对帮助学生感悟鲁迅写人物的特点,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1、在课堂上,我从转变自身角色做起,对学生采用“导”而不是“给”: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我不给学生讲闰土的身世和名字的来历,也不讲闰土的外貌特征,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品味、去想象,最后让学生动笔学着写,来实现以读学写、学以致用的目的。

2、我一改往日由老师津津乐道地讲解如何“捕鸟”,如何“看瓜刺猹”、“拾贝壳”、“看跳鱼儿”等故事情节的传统教法,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尽量让精采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并且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口吻说:“我知道,有些同学喜欢捕鸟,有些同学对“看瓜刺餷”感兴趣„„那么,你喜欢什么内容,就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然后把怎样捕鸟,怎样看瓜刺餷的乐趣和拣贝壳,看跳鱼儿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也可以采用“我”和闰土对话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好吗?”这样一引导,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闰土个性化的语言分角色朗读起来,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关“跳鱼儿”的画片,资料与大家分享,有的津津乐道捕鸟的方法和保护鸟类的意义„„谁能没有自己的喜爱?谁能没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节,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节也是如此。学生的这种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发笑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是学生自己的。实践又一次告诉我,这样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比老师唱“独角戏”,“孤芳自赏”要好的多。

3、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发展而服务:

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自读不领悟,讨论无结果探究无法深入下去的时候,教师不能观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使学生受到积极情感,审美观念的教育。如在对课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时,我引导学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许多新鲜事„„”有了这一个过度句的理解,学生再理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上一篇:长输管道焊接施工工艺下一篇:行政管理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