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

2024-08-15

历史真相(精选7篇)

历史真相 篇1

最近, 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上读到由湖南省株洲市四中汪瀛和匡志林两位老师所撰写的《“历史影像”的真实性与历史教学效果》的文章, 该文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中学历史教材插图《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历史影像中《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不一致, 产生了疑惑, 以探究历史事件的真相。对此, 本人查阅了有关资料认为, 中学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是1984年的, 而文中所运用的影像是1982年的, 因此是不矛盾的, 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而这引发了本人对历史图片真实性的探究, 为此, 本人想用艺术家张大力先生的一些资料, 借用多媒体手段,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还原历史的真相。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认为, 历史像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 你想怎么打扮, 就怎么打扮。这句话反映了一些历史现象, 例如, 历史图片包含着文字无可替代的信息, 比文字更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 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政治的名义对历史图片进行加工、修正, 借以达到现实的某种目的现象不胜枚举。我想这是与现代文明要求相悖的。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 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借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还原历史的真相, 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真实的历史, 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下举几个典型的历史图片加以说明。

●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 主人公退出历史舞台

图1中左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 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的年画, 在我们的六零后人们中记忆深刻。而右图是历史的真实, 两者相比, 左图中少了刘少奇, 因为刘少奇身为国家主席, 而在文革中被以“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打入冷宫, 1969年含冤去世。其实事实应该是1964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到机场欢迎周恩来从苏联归来, 刘少奇当时是国家主席 (1959—1969) 。

图2中的左图, 曾经出现在人教版中学历史的课本上, 而右图才是历史的真实。就是在1959年第二届人大上, 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 而“消失”的原因同样是政治的需要。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 对旧的历史进行修改

图3中的左图是公开发表的, 两图对比会发现细微的差别:朱德帽子上那颗刺眼的“青天白日”徽章变成了一粒纽扣了。事实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全面抗战开始了, 特别是在淞沪抗战后, 国共两党进行谈判, 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协议, 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下辖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 朱德为总指挥, 后为第十八集团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 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 因此, 八路军帽子上由红军长征时的红五星换成了“青天白日”的徽章。而到了1945年, 在抗战胜利的前夜, 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期间, 著名红色影视摄影师徐肖冰拍了上述照片。而后, 国共纷争又起,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再一味地宣传国共合作, 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因此, 朱德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便识趣地消失了, 真可谓“一叶知秋”啊!

●为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而进行加工

图4中的两幅照片左边为中方发表的照片, 右边为美方发表的照片, 两者相比较, 中方照片上周恩来身边少了一位体型高大者, 此人是谁?此人是周恩来的英文翻译冀朝铸。历史的真相是, 1972年2月21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冀朝铸作为周恩来的翻译参加了会见。在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的时候, 周恩来特意叮嘱冀朝铸:“近一点, 每一句话都得认真听清楚, 准确地翻译。”于是有了尼克松那句传世名言:“我是跨过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 通过冀朝铸的口中传向了世界。然而在中国官方宣传报道中, 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冀朝铸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为图面美观进行“再创作”

图5中的左边的照片为公开发表的雷锋的标准像, 与右图相比, 雷锋的面部处理有了变化, 雷锋背后的小树丛变为了黄山松, 青松苍翠、白云朵朵映衬下的雷锋更加光彩夺目, 而且更富有精神层面的隐喻和暗示。历史真相是, 原来右边这张照片是《民兵之友》记者周军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大院拍的。1977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了出版《雷锋画册》的需要, 采取了一种“印染法”的技术, 形成了左边这幅照片。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 碰到的此类问题不少, 用文字难以说明, 运用多媒体技术, 将照片清晰地比照, 能更好地说明历史的真相, 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昨天发生的事情, 就是今天的历史, 一件件往事就像涓涓细流汇入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有些修改过的照片, 只能说是“第二历史”, 我们应该还原历史事件的本真, 免得我们后人把第二历史当作真相来研究, 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考证。当我们心存温情向历史致意时, 我们的崇敬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

历史真相 篇2

吕布见貂蝉被董卓霸占,心中愤愤不平。貂蝉在吕布面前也假意伤心落泪。一日,董卓上朝议事,吕布忙跑加相府来会貂蝉,二人来到风仪亭,貂蝉凄凄切切地说:“我忍辱偷生是为了见将军一面,表白我心意,我本应该服侍将军,现在却被董卓霸占,今日见面,我心意已了,今生不能作夫妻,再等来世吧!”说完纵身要往荷花池跳。吕布上前抱住说:“我今生不娶你,绝非英雄!”董卓在殿上正议事,回头不见吕布,心中疑惑,急忙回府。

进后堂找不到貂蝉,问丫环才知貂蝉、吕布在后花园。董卓急赶到后花园,向二人在吼一声,吕布转身就跑。董卓回到卧室,见貂蝉哭得泪人一般,责问貂蝉说:“你为什么私通吕布!”貂蝉哭诉道:“我在后花园看花,吕布进来调戏我,我急忙躲开,他提画戟把我赶到凤仪亭……”,后来,董卓找吕布追问貂蝉被调戏之事,吕布反目刺死了董卓。

真相

其一,貂蝉其人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

《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都没有提到有貂蝉其人。

唐代开元年间的一本占星学书籍《开元占经》中曾记载有“刁蝉”其人,书中言明是引自《汉书通志》中的“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

但《汉书通志》一书世上已无存。此“刁蝉”是否彼“貂蝉”?恐怕谁也无法下定论。

是故,貂蝉本身,只能算是一个疑似历史人物,而且极可能只是一个文学形象罢了。

其二,吕布曾与董卓一侍女关系暧昧。

据《后汉书》、《资治通鉴》等记载,当年的董卓知道自己树敌太多,害怕遭到暗算。因此,无论去哪里,都让吕布做贴身警卫。

董卓性情刚愎,曾为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小事,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幸亏吕布迅速躲避并陪笑道歉才逃过一劫。从此,吕布便暗中怨恨董卓。

《吕布传》则有载:“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说的是董卓曾让吕布守卫自己的内寝,好色的吕布却乘机与董卓的一侍女私通,又生怕董卓察觉后再次掷出手戟,心中便惶恐不安。

那么,这貂蝉的原形是否就是董卓的`这名侍女呢?

“吕布戏貂婵”,也许正是对吕布私通侍女的文学描写。若如此,则吕布诛董卓倒是跟“貂蝉”(侍女)有所瓜葛。

其三,吕布诛董卓是受封官许愿的诱惑。

史书上说,王允早就认定吕布是诛杀董卓的最佳人选,所以一向厚待吕布。当听到吕布对董卓有怨气后,王允即向吕布摊牌,让其做内应除董卓。

吕布开始时很矛盾,认为跟董卓有父子之情,难以下手。经王允与仆射士孙瑞反复劝导,吕布终于答应做内应。

但这次密谋还是走漏风声,很快便有人在一块布上写上一个“吕”字,背着行走于街市,边走边喊着:“布啊!”用这种方式暗示吕布将对董卓不利。董卓的亲信禀报此事,董卓并未引起警觉与重视。

汉献帝初平三年四月,汉献帝患病刚痊愈,大会朝中百官。董卓登车时马惊了,他掉到泥地上弄脏朝服,回屋中换衣时,他的小妻觉得马惊不吉利,劝其不要上朝。董卓不听,执意上朝,一路命吕布等前后护卫。

至宫门前,马再次惊而不行,董卓觉察到有异常,便想返回。吕布劝他还是进宫吧,于是他进入事先布置好的埋伏圈。骑都尉李肃先一戟刺向董卓,但董卓内有铁甲未能刺入,只是胳膊受伤跌落车下。董卓回头大呼道:“吕布安在!”吕布大声答道:“有诏书讨贼臣!”便持矛将董卓刺死,令士兵砍下首级。

之后,吕布被封为奋威将军,温侯,假节,礼仪待遇与三公相等。

由此可见,吕布杀董卓,是出于对董卓的一种怨恨与后怕,尤其是受王允等事先封官许愿的诱惑,其间本无美女貂蝉的离间。

尊重历史 还原真相 篇3

1.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

2003年,两个英国年轻人——李爱德和马普安在重走长征路后声称:“长征其实不到官方长期宣传的公里数,大约只有3 700英里(约6 000公里)。”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媒体包括一些知名网站纷纷转载,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实际上,这一说法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当年红军走的大多是小路、山路甚至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还因缺乏地图走了不少冤枉路;而两个英国人拿着GPS定位系统,走的基本是大路、直路。其次,红军是在频繁的战斗中行军,不断迂回和奔袭,为了调动敌人,他们不得不经常采取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大踏步进退的战略战术,还要追击敌人,来回折返;而两个英国人则是在和平的环境下单向行进,没有走回头路。另外,部分中央红军因为张国焘搞分裂,被裹挟南下,曾三过草地,朱德就曾说:“长征两万五千里,我个人却多走了一万里。”

1936年,红军总政治部在广泛征集材料的基础上编辑整理了《二万五千里》一书,其中有一份附录《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是以红一军团直属队为标准,依据命令、报告、各种日记、报纸汇集而成。根据这个一览表的记载,红一军团直属队1934年10月16日从江西于都出发到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总计行程是18 095里。而这只是很少打仗的直属队走的路程,担负作战任务的部队走的无疑更长。当年访问陕北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就写道:“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好些部分的长征战士所走过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至于那两个英国人的说法,前些年有学者曾将他们与主力红军走的路线加以核对,发现有相当大的出入,他俩起码少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实际上,4支红军部队由于各自开始长征的起点不同,所走的里程不一样,但走得最远的作战部队行程达“二万五千里”是不容置疑的,正如1935年毛泽东所说:“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

2.认为蒋介石为红军长征“放水”

这几年,有人强调蒋介石为了统一西南,将之建成抗战的大后方,故意放红军突围,并驱赶其进入云贵川,然后中央军趁机尾随而入。如蒋纬国在其口述自传中说:“当时与其说是没有包围成功而被中共突围,不如说是我们放水。”他还评论:“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战略,我们随着共军进入云贵川,使中国达成真正的统一。”海外一位女作者说:“毫无疑问,蒋介石有意放走了红军主力、中共中央与毛泽东”,“蒋介石此时的战略计划是把四川建成将来对日本作战的大后方,即他所说的‘复兴民族之根据地。”她甚至径直断言:“蒋介石放走红军还有一个更秘密的纯私人动机:他要斯大林释放在苏联做人质九年的儿子经国。”

不难看出,这种观点一方面是为蒋介石“追剿”失败辩解,另一方面的潜台词则是认为红军长征之所以能成功,是由于蒋介石故意“放水”。这就贬低了红军的英勇善战和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事实上,这一观点根本不能成立。试想,如果蒋介石有意“放水”红军去西南,他为何在西去路上部署多道封锁线,红军又为何会在湘江一战中损失过半?如果蒋介石有意驱赶红军去四川,红军为何会北渡长江受阻,不得不四渡赤水,费尽周折地在敌人包围圈中来回穿梭?如果蒋介石有意放走红军,他又为何不断严令部下加紧追剿,并在日记中屡屡对未能“一网打尽”红军表示懊恼?显而易见,蒋介石“放水”长征说是一种牵强附会之臆测。

3.否认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中的领导地位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但近年来有人质疑这个提法,认为遵义会议后在党内负总责的是张闻天,军事上是周恩来,毛泽东只是周恩来的帮助者。因此“遵义会议并没有确立毛泽东对全党全军的领导,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确立起毛泽东在中央和党内的领导地位,起码也是三四年以后的事,遵义会议连开始过渡都谈不上”。

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遵义会议后,张闻天虽在党内负总责,但他很民主,特别尊重毛泽东的意见;而且他不懂军事,也就基本不插手军事。周恩来虽然是军事方面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但也很尊重毛泽东的意见,如在是否打打鼓新场的争论中,他最后还是听从了毛泽东的意见。经过这件事,中央决定成立“新三人团”负责军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其实毛泽东是核心。包括林彪后来对毛泽东的指挥有意见,写信给中央要求撤换军事领导,闹出一场会理会议风波,这也说明毛泽东当时已是红军的实际领导者。稍后陈云离开红军去莫斯科,他在向共产国际汇报情况时也说:遵义会议上,“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同样是指实际领导。另据张国焘回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闻天对他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主要考虑的都是军事行动问题,大家都推重毛泽东主持其事”。以上材料都表明,“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

4.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

长期以来,“飞夺泸定桥”已成为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典型例证,但近年来却有人试图否定这一史实。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女作者写道:“其实,在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红军五月二十九日到达时,泸定桥没有国民党军队把守”“当时国民党无数通讯没有一份讲泸定桥打了仗”。英国人李爱德、马普安在《两个人的长征》一书中,说红军早上8点开始打仗,打了一天一夜。老百姓在前面带路,红军跟在后面,几个老百姓被国民党击中掉进了河里。

毫无疑问,这些说法都意在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实际上,“飞夺泸定桥”并不单指夺桥一战,它还包括了一昼夜240里的强行军。从这个意义上说,“飞夺”一词是完全成立的。至于泸定桥是否发生过战斗,以上两种说法也互相矛盾。前者说“根本没有战斗”,后者则说“打了一天一夜”;前者说“泸定桥没有国民党军队把守”,后者则说国民党把百姓击中掉进了河里。二者的来源都是口述材料,而更具史料价值的应该还是来自敌人的原始档案。台湾“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中有一份西康军阀刘文辉发给蒋介石的电报,称:“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时间是1935年5月29日,恰是红军“飞夺泸定桥”之日。此处“奋战”一词,无疑说明那些否定泸定桥发生过战斗的说法是错误的。另外,英国人采访的那个老人说“红军早上8点开始打仗,打了一天一夜”也是不对的,因为正式发起攻击的时间是16时,17时便夺桥成功。由此看来,所有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说法都是不实之词。

历史真相 篇4

一、《盐水沟》中的复义与反讽

“复义”一词出自燕卜荪的《含混七型》, 又译为模糊、含混等。复义, 顾名思义就是有多种意义。在燕卜荪看来, 批评家对诗的意义的解读并非只有一种, 而是多种, 且每种解读都有其合理性, 这与传统的认为诗只有一种正确的解读理念相背。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中给复义下的定义是:“任何语义上的差别, 不论如何细微, 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1, 就会形成语言的复义现象。在《盐水沟》中, “毁灭, 另一种形式的拯救, 清风拂过废墟”, 这里的“废墟”语义含混, 指代不明, 可能指建筑物的废墟, 可能指书籍焚烧后的废墟, 也可能指精神废墟。这里的复义源于由毁灭导致的废墟有很多种, 诗歌语言本身具有多义性, 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但这正是此诗的语言魅力之所在。

赵毅衡在《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 根据反讽的最基本形态将反讽大致分为三类亚型:第一类亚型是克制陈述, 这是一种常用的反讽类型。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 茂丘西奥受了致命伤后说:“是的, 这伤口没有一口井那么深, 也没有一扇门那么阔, 可是这一点儿大也够了”。这是克制陈述的典型例子, 故意把话说轻, 但使听者知其重。第二类亚型是夸大陈述, 指虚情假意的夸张, 暗指相反的性质。第三类亚型是正话反说, 这是反讽格局中最清楚的表现方式。2

在《盐水沟》中, “一群人喧闹地穿越海的风暴, /折断体内的白帆;/一个人独自回到自身, /在低处寻找高山的根须”, 这几句运用了克制陈述类型的反讽, 明明是一群人, 穿越风暴之后却变成了一个人, 把人们在风暴中“死去”, 或者由于某种原因“消失”, 这一很严重的事轻描淡写, 但是读起来却能让人觉察出一股隐隐的沉重。另外, “喧闹”和“独自”这两个词的运用, “喧闹”有一种热闹、轰轰烈烈或者说张扬的意味在里面, 而“独自”则具有孤单、落寞之味。从语境来看, 有一种反讽的意蕴在里面, 原是一群人或者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热闹地意气风发地去往某地, 最后却成了一个人孤单冷寂地回来, 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此外, 一个人原本就属于自身, 而这里又说一个人回到自身, 运用了正话反说型的反讽。

在“给虚假的历史补上说出真相的注释”一句中, 用“虚假的”来形容历史, 用“真相”来形容注释, 而历史是宏大的、整体的, 注释却是微小的、零碎的。表面上是写这种对真相的注释弥补了虚假的历史, 而实际上是反讽这种微小零碎的真相注释根本填补不了宏大虚假的历史。

反讽在新批评诗学中是“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3在诗歌的第二节, 写盐水沟是一种类似沙漠的地貌, 而血液想要给予其滋润。结合此诗的语境, 我们知道, 这里运用了反讽, 心脏碎裂流出的血液又怎么能滋润如沙漠般的盐水沟呢?这无异于蚍蜉撼树, 自不量力。

二、《盐水沟》中的悖论与张力

悖论, 是指表面上荒谬实际上真实的表述, 是一种“似非而是”的语言。布鲁克斯在《悖论语言》中, 认为悖论语言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格或者运用于诗歌语言中的修辞技巧, 而且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根本的特点。4在《盐水沟》的第一节, 有多处运用了悖论, 如毁灭与拯救、虚假与真相、一群人与一个人、低处与高山, 这些相互矛盾的词构成了诗歌丰富的意蕴。将不相容的东西并置, 毁灭和拯救是一对相反的概念, 可以说是不相容的, “毁灭, 是另一种形式的拯救”看似荒谬, 实则揭示了矛盾双方的两面属性, 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融合的特性, 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仔细体味, 可以发现这句话的真理性。其次, 在诗的最后, 诗人写道:“沙漠烘烤过的心脏/碎裂, 坠进无泪可流的沟壑/血液给予最后的滋润……”通过心脏碎裂流出的血液来滋润如同沙漠般的盐水沟, 这正是一种通过毁灭之后获得的拯救。虽然这种拯救的效果微乎其微, 但是这与诗的首句:“毁灭, 是另一种形式的拯救”遥相呼应, 使整首诗充满哲理与思辨。这也是此诗所传达的一个主题, 同时也达到了新批评所强调的平衡统一的整体性。

张力, 是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书中提出来的, 张力一开始是指词的内涵和外延, 外延是指词的字典意思或字面意义, 内涵则是指词的暗示意义。诗歌的张力就是这种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统一。退特说:“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 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涵的有机整体。我所能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无损于字面表述的外延作用, 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义: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 而每一步的含义都是贯通一气的。”5张力这一概念后来被新批评的其他批评家引申, 成为作品内部各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现象的总称。6另外, 张力所包括的内容不止于诗句中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可以扩展为弥漫于整个诗歌结构的审美兴味和艺术力量。7在《盐水沟》这首诗中, 处处充满着张力, 毁灭代表着另一种拯救, 一群人的消散代表着一个人的重生, 都是内涵和外延的对抗所构成的矛盾统一, 使诗歌更具有一种审美思辨精神。

三、《盐水沟》中的象征和隐喻

艾略特主张客观对应物论, 认为诗的感情是通过特定的意象、形象和情境等表达出来的, 诗人并不是通过直接抒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好恶。在《盐水沟》第一节中, “一群人喧闹地穿越海的风暴/折断体内的白帆/一个人独自回到自身/在低处寻找高山的根须”。这里出现了“一群人”“海的风暴”“白帆”“一个人”“高山”“根须”等意象, 根据这些意象, 再结合语境, 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海的风暴”象征所遇到的困难或大的挫折, “白帆”象征理想、方向或目标, 这里的白帆也是为了与海的风暴相对应, 海上才会有船有白帆。“根须”象征对真理的追求或者说一种寻根。这几句的意思是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 因遇到某些困难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只有少数人还在坚持, 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毁灭, 对另一种形式的拯救的印证, 经过苦难的洗礼之后, 才会获得另一种新生, 得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在此诗的第二节中, 盐水沟呈现出咸涩的地貌, “咸涩”一词是跟味觉相关的, 这里用来形容所看到的盐水沟,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把视觉的东西味觉化。另外, 用无泪可流来形容沟壑的干旱, 把盐水沟所形成的沟壑拟人化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都表明诗人对盐水沟的偏爱。在这首诗中, 诗人运用了两个隐喻来说明“毁灭, 另一种形式的拯救”这一具有辩证统一和充满理性与哲思的诗歌主旨。第一个隐喻在诗的第一节, 前面已经提到过, 用一群人经过炼狱之后变成一个人,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另一种重生, 诗中用这一隐喻凸显了诗歌的主旨。此外, 在诗歌的第二节, 以心脏碎裂即企图毁灭自己来拯救盐水沟这一隐喻, 再一次彰显了诗歌的主旨。在新批评中, 对隐喻的重视可谓是其语言研究的一大特色。另外, 新批评还提倡隐喻的“异质原则”, 认为两个互喻之间的事物距离越远越好, 若是在逻辑上相互违背的话, 则更具丰富的蕴味。此诗的两个隐喻虽在逻辑上有相似性, 但诗人在这里试图用具体的实例来表现抽象的主题, 同样具有深意, 能产生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英美新批评派的鼎盛时代虽然已经过去, 但是它的一系列主张和批评方法并没有过时, 对于当下文学批评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 对汪剑钊的短诗《盐水沟》从悖论、张力、反讽、隐喻等几个层面进行细读, 可以发现汪剑钊在此诗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

盐水沟

汪剑钊

毁灭, 另一种形式的拯救,

清风拂过废墟,

给虚假的历史补上说出真相的注释:

一群人喧闹地穿越海的风暴,

折断体内的白帆;

一个人独自回到自身,

在低处寻找高山的根须。

盐水沟白光闪烁,

亮得令人心痛,

风、云、雾的混合

构成咸涩的地貌。

沙漠烘烤过的心脏

碎裂, 坠进无泪可流的沟壑,

血液给予最后的滋润……

摘要:汪剑钊的《盐水沟》是一首别致的纪游诗, 具有深刻的意蕴。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 从悖论、张力、反讽、隐喻等几个层面对此诗进行细读, 可以发现汪剑钊在此诗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汪剑钊,《盐水沟》,悖论,反讽

注释

11.燕卜荪.《含混七型》, 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305.

22.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187.

33.布鲁克斯.《悖论语言》, 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333.

44.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156.

55.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 见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117.

66.邵滢.《新批评与文本细读》.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3 (3) :9-11.

书上不会公开历史的真相(上) 篇5

★【抗日战争八百国军投黄河】比狼牙山五壮士悲壮百倍!很少人知道。日军进攻中条山国军31军以阵亡27000人代价,把十万日军阻隔在西北之外,改变整个战局。八百衣衫褴褛十六七岁军人,被日军逼到悬崖边,弹尽粮绝。八百名“秦军”,面朝陕西,跪天,再跪爹娘,唱着秦腔宁死不降,跳进滚滚黄河。

★他是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上将。美国CIA局获悉他去世的消息后,欣喜不已,宣布休假3天,以庆贺强有力的对手消失了,这个举动在CIA的历史上没有先例。历史这样说:没有他中国***的历史从30年代初以后可能要重写,他的功绩永远铭刻于史册,他就是CHINA的“特工之王”李克农。

★【大学】 中国大学最好的时期是二三十年代,甚至是抗战时期。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张伯苓时期的南开、竺可桢时期的浙大、流离失所的西南联大是我认为最好的大学,是有精神的大学。而不像现在之大学,名利场而已,官场而已,知识分子集体沉默而已。

★甲午海战后,李鸿章去马关谈判,被日本浪人打了一qiang,正中面荚血流如注,李鸿章没死他用这一qiang把赔偿的三万万两百银换成两万万两,并让日本人放弃辽东半岛,他拿着血染的黄马褂回国呈给慈禧太后时,太后只是说了一声,难为你了,还留着呢

★在辛亥革命中央杭州起义中,一个二十四岁的浙江青年拍下绝命照留给母亲,然后率领敢死队身先士卒猛攻浙江巡抚衙门,活捉浙江巡抚曾韫。这个青年,名叫蒋志清——他就是后来的蒋中正。

★下图之人叫刘文典,1928年他因所任的安徽大学闹学超,被蒋介石叫过去谈话。当面顶撞蒋,大骂蒋是大军阀,被蒋扇两耳光。他飞揣蒋下身,刘文典的下场是以《治安条列》打架斗偶去论处,关7天,出来后去清华任国文系主任!★【选择】1948年解放军兵临北平城,用电台广播呼吁胡适留下。其学生,C.P代表吴晗再三相劝,保证胡适担任北大校长和北平图书馆馆长。胡适回答:他们要我吗?12月15日胡适飞赴南京,临走时留下名言: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梁启超评中国人】中国人之心理,与之言排外,则煽动极易,与之言对抗go-vern-ment,则瑟然不敢前。实则国人苟无对抗go-vern-ment之能力,安能对抗外人?不过如谚语所谓躲在床底下骂人耳。办报馆者,多作反抗go-vern-ment之论,则易见忌而惹荆棘;多作无责任之排外论,则易买一般人之欢心。故曲学阿世之徒,每舍此而就彼。

★日军在张作霖的地盘杀死了一名中国士兵,张亲自同日本领事馆交涉,日本领事随手写了一张5000元的关东券支票交给他。张作霖回来后,立即下令全军放假,遇到日本人就杀。那时正是半夜,士兵杀了两个日本人。日本领事馆凌晨找到张作霖,他随即交还了日本领事给的支票,另外又写了一张5000元的支票。

★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国文考试两题选一:1.你为什么要报考青岛大学? 2.杂感。臧克家选择第二题,全文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写完,连标点算在内,不过30个字。考官是闻一多,打了98分,再看数学:0。零分就零分,录取!——要是臧克家生在现在呢?

★【说金牌】1987年乒球世锦赛上,组织决定让何智丽输给队友管建华,以増加夺金概率。何未听从,以3:0战胜管建华,并最终夺冠。组织十分震怒,决定对其进行处罚,后经更大领导发话才得免。然第二年奥运会仍将其除名。何无奈远嫁东瀛,94年亚运会代表日本战胜邓亚萍。

★南京大屠杀时,她是金陵女子学校的主任,美国go-vern-ment要求她离开,但她执意留下,她保护了1万余名难民免遭屠戮,她为挽救成千上万名中国姑娘免遭侮辱数度遭日军威胁,殴打。南京市民称其为“活菩萨”,她的墓碑上写着“金陵永生”。13位高尚妓女属虚构,而她是真实的。

★【老舍与诺贝尔奖】老舍在1968年征服了诺贝尔奖评委会。当瑞典驻华大使准备专程到中国寻访老舍下落时,却一直没有回信。事实上,老舍在文&&革开始的1966年,即受到攻击和迫害。在一次批斗会上,已经67岁的老舍被一群女红&&卫兵群起围攻,不堪受辱的他跳太平湖自尽。

★【张自忠】战史这样记载:将军的最后一刻已经被数弹洞穿。但他仍然站着,在距日军几十米的地方挥舞着早已空膛的枪,围护着他的卫兵此前已全部阵亡。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一弹,命中头部,他脸上现出了痛苦的表情;接着一等兵藤冈之用刺刀插进了他的左肋。连鬼子都承认,倒下的是一座山。

★中国近代史上,执政者首次海外用兵,保护侨胞利益和安全的,是“黑暗、腐朽、fan动”的北洋go-vern-ment,他们顶住各方压力,不顾苏俄日本的威胁警告。1919年,段祺瑞go-vern-ment不承认外蒙古独立,派干将徐树铮誓师,武力收复蒙古,一个月后外蒙全境回归,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孙传芳,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当时孙中山,袁世凯都倡导做“人民公仆”。孙传芳看报纸后大笑说:“那些争当人民公仆的其实都是骗子,要当就当人民父母,不当公仆。因为当仆人的没有一个好东西!不是拐骗主人的小老婆,就是偷主人钱财,而天下父母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

“蒋干盗书”的历史真相 篇6

蒋干游说周瑜,经《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生动描写,广为人们知晓。据裴松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引注的《江表传》记载,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确有其事,大致内容如下:

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以为可以通过游说把周瑜说动,于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蒋干穿着布衣葛巾,以个人身份见周瑜,周瑜热情相迎,当即对蒋干说:“子翼(蒋干字)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蒋干借故否认,推说自己跟周瑜是同一州里,阔别多年,前来叙旧,并作参观。周瑜款待蒋干后告辞去办事,让蒋干独自住了三天。临别时,周瑜请蒋干参观其军营、军库,设宴饯行,称说自己遇到了知己之主,君臣十分相得,表示决不会有所动摇。蒋干只是笑着听周瑜表达心志,始终没有说一句游说之辞。回见曹操时,蒋干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把他离间。

蒋干是九江人,当时为曹操的幕宾。汉九江与周瑜老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同属扬州,所以蒋干自称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乡,两人并有过交往。这可能是曹操派遣他去游说周瑜的一个原因。再是蒋干这人很有口才,《江表传》称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独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没能如愿。

蒋干游说周瑜的基本史实就是这样,问题在于蒋干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周瑜的,《江表传》没有明确记载,于是出现了三种说法。

一说在赤壁之战后。《资治通鉴》将此事记载为建安十四(公元209年)年冬十二月,即公元210年之初。此时的周瑜,已攻下江陵,屯据南郡,领东吴南郡太守。所以,蒋干游说周瑜,就是周瑜在荆州之时。一些书籍也按《资治通鉴》的记载将此事放在周瑜领南郡太守之时,如《诸葛亮评传》。此书叙说,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政治上采取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于是派周瑜故旧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进行策反,结果被周瑜拒绝。

一说在赤壁之战前。如刘逸生《三国小札》所说。刘先生认为司马光《资治通鉴》把蒋干游说周瑜这件事放在建安十四年冬,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时周瑜已立下大功,成为东吴第一号人物,决不是曹操一个说客能打动的,曹操也不致于在赤壁大败之后向周瑜劝说归降。果真如此,曹操便真是个大傻瓜了。这是刘逸生先生的看法。再就是《三国演义》所说,蒋干游说周瑜是在赤壁大战之时。这跟《江表传》的记载显然相违,只是小说家移花接木的艺术手法而已。《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时 “群英会蒋干中计”这段文字,源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也不全是罗贯中的发明创造。罗贯中只是对《平话》作了一番加工改造,使故事既生动传神,又显得合理。《平话》里的蒋干是个仙长,曹操拜其为师,派他去游说周瑜,结果反中了周瑜之计。《演义》把仙长、拜师这些去掉了,又对故事精心修饰,使“群英会蒋干中计” 这个回目花团锦簇,十分好看,而蒋干也就成了书卷气十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式人物,如戏剧《群英会》中所表演的那样。

那么,蒋干游说周瑜,到底是在赤壁之战前,还是在赤壁之战后?如果说在赤壁之战前,那只有在周瑜镇巴丘之时。建安初,周瑜随孙策平定江南,夺取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等地,初露英姿,曾留屯巴丘。这个巴丘在今江西峡江县,非岳阳古巴丘,峡江古巴丘离九江较近。周瑜屯巴丘,是建安四年的事。建安五年,孙策被刺身亡,孙权留周瑜在身边,“与张昭共掌众事”,基本上一直随孙权左右征战或议事,只在建安十一年一度驻屯过宫亭(即宫亭湖,今鄱阳湖),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驻屯过鄱阳(今江西波阳县)。《江表传》说曹操闻周瑜年少有美才,蒋干游说周瑜似应在周瑜年少初露锋芒之时,那就是驻屯巴丘的时候。不过,这个时候曹操正与袁绍进行生死较量,官渡之战迫在眉睫,须全力对付袁绍,似乎不太可能专门派蒋干去游说周瑜。而建安十一年只是短暂屯驻宫亭,赤壁之战前屯驻鄱阳时也不可能,因为这年八月曹操已引兵南下,很快占有荆州,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不大可能派蒋干去游说周瑜。

(据《新商报》)

那些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 篇7

“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是有人故意投毒;以自由恋爱闻名的“小二黑”是因“乱搞男女关系”而死;当年救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另有其人;“周扒皮半夜鸡叫”只是文学虚构……

很多文学作品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其背后的真相往往触目惊心。

“被选择”的投毒事件

入选多个版本语文教材的新闻特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曾经感染、激励数代中国人。在近半个世纪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它是一段“千里救急”的故事:1960年2月3日深夜,一箱来自北京新特药商店的二硫基丙醇,被及时空投到山西省平陆县,当地六十一个中毒民工因此脱离了生命危险。

然而,六十一个农民工为何中毒?投毒者又是谁?

1997年,平陆县纪检委干部李敬斋写了一本名叫《跨越时空的真情》的书,他在书中披露不少当年中毒事件的内幕。这些细节,被很多敏锐的媒体捕捉,其中就包括《国家历史》杂志的记者杜兴。

杜兴开始搜寻当年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逐渐摸清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事件发生那年,正是大跃进期间,河南地区在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这个浩大的工程使得黄河两岸的近30万人背井离乡。而后来中毒的那些农民工,此时正在平陆修筑公路,以方便移民通行。

就在此时,中毒事件发生了。1960年2月2日,收工后的农民工在晚饭后,一个个捂着肚子,纷纷嚷嚷胃里难受,有人开始呕吐。于是有人惊呼:“咱们中毒了!”之后,就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描述的,各方力量“千里救急”,千方百计找药送药。可不为人知的是,一场针对投毒的侦破工作也在同时进行。

从立案到侦破,仅仅用了8个小时。投毒者名叫张德才,当天下午两点多,趁进伙房打开水的时候,偷偷将两块砒霜扔进饭锅。

张德才为何要投毒?张德才本是太原钢铁厂的一名工人,老实本分,但肃反运动袭来时,这个曾在建国前替“反动政府”当过差的中年人,失去了工作,进了劳改所。

之后,平陆修建公路,张德才这个“戴罪之人”被送了过来,随后的日子,他表现很好,居然升做了三排排长。但再后来,因为有次没听到上工哨子,睡过了头,张德才的“罪恶历史”被一股脑揭发出来。

一场接一场的批判会,张德才被定性为“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企图破坏,蓄谋已久”。在一次最为漫长的批判会后,张德才产生了报复的想法,而报复的对象其实只是批他最凶的三连副连长仝仁明。在当地公安局保存的张德才的供词里录下这样一个细节:张德才产生报复想法后,也犹豫过,但有天,他突然想起了女儿。他决定为女儿买一双小花鞋,可口袋里没有钱。他只好向民工们借钱,但此时的他,已经是被批臭了的人,没有一个人肯借给他。“这一切,都是该死的仝仁明造成的!”

投毒事件发生后,本地媒体一直没有报道。直到那一年的2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中毒事件时,换了一个角度,将这一事件上升为“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随后,平陆本地媒体开始跟进。再之后,即2月28日,《中国青年报》那篇日后被编进教科书的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出炉。一同刊出的,还有一篇同样很长的社论,题目是《又一曲共产主义凯歌》。

“被翻转”的悲喜结局

如果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是史实“被选择”地截取了片段,那么有时,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将现实进行“悲喜翻转”。

2006年,作家赵树理百年诞辰。这年3月,《大众收藏报》举办收藏品拍卖。在征集的拍品中,发现了一张山西省左权县政府刑庭于民国32年(1943年)6月5日签发的刑事判决书。经鉴定,这张泛黄的纸片,竟是作家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原型岳冬至的真实案例判决书。

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进步青年小二黑、小芹追求爱情自由,与落后父母二诸葛、三仙姑产生矛盾。在边区政府的做主下,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双双投身革命。

然而,真正的事实是:小二黑和小芹的原型——民兵队长岳冬至和妙龄女孩智英贤倒也的确是追求恋爱自由的“进步青年”,不过两人却被定为“乱搞男女关系”。忽然有天,小二黑岳冬至死了,吊在离家不远的牛圈横梁上。调查案件的警员来到村子,同时赶来的,还有赵树理,这个充满好奇心的作家,全程参与了审讯。

最终,“真相大白”。根据后来发现的那份刑事判决书记载,岳冬至是被谋杀,凶手则是四名村干部,而这四人,为何要对岳冬至下此毒手?是因为,他们中的三位与智英贤也有微妙的情感关系,因而“争风吃醋,怀恨在心”。

这样的结果,让一直参与调查的赵树理感慨良多。他认为这不是一般的情杀,而是反映了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于是他以这件案子为基础,把悲剧改为大团圆式的喜剧。

人们记住了虚构的小二黑,却几乎忘记了真实的岳冬至。即便在他的家乡,如今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只有小他3岁的村民康金全,在偶尔被问起旧友时还可吐出几字:“冬至?不赖。”至于小芹智英贤,在案发当年就被父兄送回了河北武安老家。

其实,已成定论的“情杀案真相”,当年是被一些村里人质疑过的。有人认为,哪里是什么情杀案,不过是智英贤的两个哥哥无意间打死了岳冬至。而智家兄弟中的智魁元,差点就受到公安人员的调查,但他当年参加中央军走了,差不多3年后才回来,此事不了了之。

“被代替”的救人英雄

相对于《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的“被选择”、《小二黑结婚》中的“被翻转”,“英雄草原小姐妹”的故事真相,或许也有一个名字可对应——“被代替”。

1964年2月9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成就了两位家喻户晓的英雄——“草原英雄小姐妹”。经过报纸、刊物、舞台、银幕和课本的立体式传播,小姐妹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小英雄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

关于英雄背后的英雄,当时媒体是这样报道的:“这时候,铁路工人王福臣叔叔发现了她,连忙把她带进屋里,用雪搓她的双手。过了一会儿,龙梅暖和了些,才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字来:‘公社的羊……还有妹妹……在山坡上……’”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王福臣,仅仅是一名救人现场的目击者和事后照顾者,救助小姐妹的另有其人。几十年后,不为人知的往事被人逐渐提及:先是龙梅、玉荣在电视中回忆当年情景;之后,学者李新宇专门撰文讲述此事。原来,真正救助小姐妹的是一个名叫哈斯朝鲁的中年男人。多年来他被冷藏的原因,和他的身份密切相关——他是一名“阶级敌人”。

其实,哈斯朝鲁不过是个读书人,曾经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编辑,1957年被认定为“右派”,成了劳改犯。他的劳改地点是茂旗草原。1964年,正是在这片草原上,哈斯朝鲁救了“小姐妹”。

但是很遗憾,“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运动,在当时正渐进高潮,劳改犯是阶级敌人,怎能是救人的英雄?于是,救人的主角替换成了王福臣,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更遗憾的是,哈斯朝鲁不仅没做成英雄,为配合宣传,他还被安上了“偷羊贼”的帽子,被痛斥为反动牧主,破坏分子、阶级敌人,甚至是企图对英雄姐妹下毒手的罪恶分子。哈斯朝鲁开始被反复批斗,关入监狱,提前释放后一家成了黑户。

多年后,历史终于还哈斯朝鲁一个清白。其实哈斯朝鲁倒也还算幸运,毕竟等到了被认可的一天。而有些人,却要永远抱恨黄泉。

很多人知道,作家高玉宝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第九章《半夜鸡叫》中,塑造了一个绰号为“周扒皮”的地主,为了让长工早起干活,半夜钻进鸡笼学鸡叫。而周扒皮的原型地主周春富,在他的家乡,年纪大的人都知道,是个挺“厚道”的人。曾在周家打过短工的孔宪德记得:“农忙的时候,好吃好喝不说,还给工钱。”周家老长工王义帧则认为,周春富“从不闲着”,伙计铡草的时候他帮着续草。和长工一样,一大早就赶马车出去,回来挂一胡子霜。“都说老头狠,那是对儿女狠,对伙计还行。”

上世纪中期的那场“土改热潮”开始不久,“阶级敌人”周春富在一次批斗会时,被打死。

上一篇:多目标交通分配下一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