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桂枝汤(精选4篇)
瓜蒌薤白桂枝汤 篇1
摘要:目的 对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在心肌缺血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20例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着患者服药时间的增长,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在心肌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的比率,而且患者还不出现耐药性,大大提高了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中医药疗法,心肌缺血,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1]是因为患者心脏原有的血液灌注量减少,从而造成心脏中供氧量的下降,导致患者心肌无法正常代谢,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属于一种病理状态。而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心肌缺血症状也向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中医药疗法在心肌缺血治疗过程中显示出特有的优势,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2]被应用到心肌缺血的治疗中。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20例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20例心肌缺血患者,其中72例男性,4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8-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120例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120例心肌缺血患者均排除瓣膜病、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肌病等病症。
1.2 诊断标准
ST段心电图中普遍水平下降超过0.1m V,且有的心电图中T波发生改变;ST段下垂型与水平型压低超过1m V,且时间超过1min,就可以确定患者出现心肌缺血。而患者在24h内,缺血型改变的次数超过10次,患者就属于阳性[3]。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中患者使用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使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进行治疗,药物成分为:葛根、丹参、黄芪分别15g、12g瓜蒌、白术、枳壳、半夏、薤白分别10g、3g水蛭粉,混合进行煎制,每天口服2次,1天1剂,等到患者病情稳定2周之后,将药材加工成散剂,一天3次用水冲服,用量9g/次[4]。患者服用3-6个月;对照组中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每天2-3次,10-60mg/次,需要患者连续服用2-6个月。
1.4 缺血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在24h内的缺血次数评定。24h内缺血次数不超过3次,属于轻度;24h内缺血次数不超过5次,属于中度;24h内缺血次数超过10次,属于重度。
1.5 疗效标准
在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ST段缺血型消失,且在24h内缺血次数不超过2次,患者原发基础病变得到有效改善,且在2-6个月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正常,没有发生心脏急性事件为治疗效果明显;在接受治疗1个疗程之后,患者心电图中的缺血型ST段消失,且动态心电图在24h内检测到的缺血次数不超过3次,患者的原发基础病变得到改善或者是没有恶化,在2-6个月内动态心电图监测到的患者缺血次数没有增加,没有出现心脏急性事件为治疗有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没有达到治疗有效的标准,或者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或者是心脏急性事件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对本次所抽取的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肌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中的治疗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周、4周、6周时治疗效果明显的例数变化见表2。
3 讨论
心肌缺血的最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因为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能满足患者的心脏功能需要造成的。现阶段,我国在心肌缺血治疗中常见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5]、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钙拮抗剂[6]以及降脂等类型的药物,主要是能够提高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中的血流量,提高心肌供血量,减少心肌需要的氧气含量,增强患者心肌的耐缺氧性和耐缺血性,阻碍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发挥,起到降脂的作用,减缓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患者心肌缺血的次数,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心肌缺血患者容易对药物产生很强的依赖性,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患者的耐药性也会大幅度上涨,患者治疗的效果会逐渐下降[7]。
从表1和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组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86.6%,差异不明显,这也说明中药在心肌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与西药相接近。但是中药的治疗效果较慢,且随着服药时间的不断增长,治疗效果会更加的明显,患者还不出现耐药性或者是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不明显,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对照组中患者的耐药性会越来明显,两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心肌缺血患者的病症与中医理论相匹配的话,属于胸痹、心痛以及郁证等范围,与患者的气、血、瘀、痰关系密切,因此通过中医对心肌缺血进行治疗时,以益气活血为治疗目的,以降低心肌患者的气虚血瘀症状[8]。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主要是阻碍患者血小板的聚集,以起到良好的抗血栓作用;半夏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抵抗息率失常的能力,消除患者体内的湿气,起到化痰的作用;白术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桂枝薤白能温通心阳,增强心血管的通透性;枳壳能够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增强患者抵抗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的能力,起到破气消积、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起到补气利尿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不仅能降压,而且还起到强心的作用;葛根能够抑制患者血小板的集聚,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抵抗心肌缺血的能力[9];水蛭粉能够阻碍患者血栓的形成,延缓患者动脉硬化的速度。
综上所述,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在心肌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的比率,而且患者还不出现耐药性,增加了患者冠状动脉中的血流量,改善了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有效降低了患者心肌的耗氧量,大大提高了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军林,蔡学兵.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1(25):846-847.
[2]顾庆华,黄栋.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气滞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04(01):140-141.
[3]陈丽娜,王化良.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2,08(09):1254-1256.
[4]王秀海.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07(13):49.
[5]刘雪涛,叶祖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医治法方药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6(05):106-109.
[6]柳素珍.血府逐淤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65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4(10):1305-1306.
[7]郭雁,李鑫辉,易亚乔,张炳填.瓜蒌薤白半夏汤防治冠心病的概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2(05):109-112.
[8]雷燕“.瓜蒌—薤白”药对对大鼠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9]孟萌.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瓜蒌薤白桂枝汤 篇2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肺间质纤维化;金匮要略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53-02
Abstract:
Keywords:
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泡壁炎症,继之肺间质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和肺结构紊乱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早期以咳嗽、咳痰多见,后期以胸闷、气短,甚者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病程日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西医多从抗纤维化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入手,但收效甚微。因此,积极防治肺间质纤维化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中医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平喘、通络止痛等方法在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取得了确切疗效,现就其机制分析如下。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方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四味药组成,功擅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原方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属痰瘀痹阻者。然心肺同居于上焦,本方现代亦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疾病属上述病机者。
肺间质纤维化在中医古籍中并无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病因病机,可归属于中医“咳嗽”、“短气”、“喘证”、“肺痿”、“肺痹”、“肺胀”等范畴。一般来讲,肺间质纤维化存在着由肺痹-肺痿的发展过程,肺痹言肺为邪痹,气血不通,络脉瘀阻,乃从邪实而言,多发生于病变早期,外邪入侵;肺痿言肺之萎弱不用,气血不充,络虚不荣,乃从本虚而言,多见于病变后期,痰瘀互结日久,伤津耗气,正气不足。二者虽为肺间质纤维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但二者又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临床常可见到痹中有痿(因实致虚),痿中有痹(因虚致实)的复杂病理状态,究其主要病因病机,其一为血瘀痰阻,其二为正虚。
1外邪入侵,血瘀痰阻
肺为娇脏,不耐邪侵,凡六淫之气,一有所著,即能致病。从中医病因病机来看,肺间质纤维化病变初期,乃外感六淫毒邪之气,阻滞气机,肺失宣降,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以致肺气亏虚,气虚则血脉运行受阻,肺络痹阻,瘀血内生,从而形成了虚、痰、瘀共同阻络的病机特点。笔者认为治疗应将益气活血、通络行痹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临证多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太子参、黄芪加减来治疗,痰多加竹茹10g,陈皮6g;咳重者加杏仁12g,白前10g;胸痛甚者加丹参20g,川芎12g;大便燥结酌加枳实12g,厚朴15g。其中瓜蒌、薤白是《金匮要略》中治疗痰浊痹阻型胸痹的主药,有报道[1-2]瓜蒌、薤白等用于治疗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化获得良效;在 SARS的治疗中,瓜蒌可有效的预防、抑制和改善肺纤维化。宋建平等[3]对平阳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造模后14d(1~14d肺部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14~28d转以间质纤维化为主)开始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药液15mL·kg-1体重,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用药1次/d,共2周,进而观察瓜蒌薤白汤对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形成阶段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瓜蒌薤白汤组肺纤维化程度轻于模型组,表明瓜蒌薤白汤有减轻肺纤维化模型形成阶段肺部病理损害的作用。
2久病迁延,正虚邪实
脾肺互为母子之脏,外邪干肺,迁延日久,子病累及母脏,伤及脾胃;肺肾金水相生,共司气的摄纳和津液的输布,久病母病及子而致肾虚;肺病累及脾肾,肺脾肾三脏脏气虚损,正虚则加重痰浊、血瘀的壅滞,以致正虚与邪实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渐成气阴(阳)两虚、血瘀痰阻于肺之证,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笔者认为“虚者”,临证又须辨清气虚、阴虚、阳虚之别,不可一概而论。故临证治疗分别从益气、养阴、温阳来调补肺脾肾,兼以活血化痰通络,以求标本同治;气虚甚者宜补益肺肾,给予补肺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虚甚者宜养阴清热,给予生脉散或沙参麦冬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治以肾气丸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临证多获良效。张振龙等[4]对近10年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文献研究,结果显示,补益类中药占3818%,止咳化痰平喘类占2408%,活血化瘀类占1837%,养阴清热类占1465%,其他类(包括温经通脉类、理气宽中类、利水渗湿类)占577%。这也说明肺间质纤维化以正虚为本,痰饮、血瘀为标的病机特点,以此亦可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肺间质纤维化病位在肺络,常涉及肺、脾、肾三脏,病机虚实夹杂,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复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确切,但目前实验研究较少,尚须加大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以期客观化评价临床疗效,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游祖生,朱维葵.矽肺病从胸痹论治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9):534.
[2]陈津生.关于寒疫和 SARS 的中医治疗[J].中医杂志,2003,44(9):716.
[3]宋建平,谢忠礼,李伟,等.瓜蒌薤白汤对肺纤维化形成阶段的干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140-143.
[4]张振龙,蒋春梅.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社会医学杂志,2015,13(15):34-36.
瓜蒌薤白桂枝汤 篇3
肺纤维化早期以肺泡炎症,后期以大量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转型和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为主要表现特点。TGF-β1是一种有效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5,6,7]。本研究通过对比瓜蒌、薤白及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致肺纤维化作用,探讨其抗肺纤维化作用的强弱,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主要试剂
瓜蒌、薤白,购自长春市宏检大药房;A549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TGF-β1,购自美国PEPRO-TECH公司;单克隆小鼠抗人Fn-ED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Ig G,购自美国EARTHOX公司。
1.2 主要仪器
CO2培养箱,购自日本三洋公司;酶联免疫检测分析仪,购自瑞士TECAN公司;倒置显微镜和蛋白印记自动成像仪,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
1.3 药物的提取
称取瓜蒌和薤白各0.5 kg,瓜蒌薤白复方(瓜蒌∶薤白=3∶2)0.5 kg,粉碎过筛后以1∶10料液比浸泡于60%乙醇中,24 h后于60℃超声3次,30 min/次,减压蒸馏制成浸膏。
1.4 A549细胞的培养
将A549细胞株置3%的DMEM胎牛血清培养基中,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1.5 A549细胞形态学观察
将传至第3代生长良好的A549细胞以每孔1×105个接种于12孔细胞培养板上,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融合至60%时弃去培养液,加入不添加血清的DMEM培养基饥饿12 h,使之处于同一水平。
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设3个重复。A组为只加入正常细胞的空白组;B组为加入5 ng/m L TGF-β1的对照组;C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 TGF-β1与瓜蒌(浓度为25μg/m L、100μg/m L、400μg/m L);D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的TGF-β1与薤白(浓度为25μg/m L、100μg/m L、400μg/m L);E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的TGF-β1与瓜蒌薤白汤(浓度为25μg/m L、100μg/m L、400μg/m L)。培养24 h、48 h后观察A549细胞形态变化。
1.6 A549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采用台盼蓝染色法。A549细胞处理同1.5。每隔24 h,每组随机选取3个细胞培养孔,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凋亡率[8]。绘制细胞凋亡率与培养天数之间的生长曲线图。计算公式:细胞凋亡率=死细胞总数/(死细胞总数+活细胞总数)×100%。
1.7 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检测
采用MTT法。以每孔5 000个A549细胞接种至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体积为200μL。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的TGF-β1及瓜蒌、薤白和瓜蒌薤白汤(浓度分别为25μg/m L、50μg/m L、100μg/m L、200μg/m L、400μg/m L),并设空白孔和对照孔,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24 h和48 h后每孔加入MTT20μL,37℃继续培养4 h,再加入150μL DMSO,振荡10 min,使结晶充分溶解。空白孔调零,用酶联免疫检测分析仪测定λ=490 nm处的OD值。
1.8 Fn-EDA蛋白表达的检测
采用Western-blot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以每孔1×105个的密度接种于细胞培养板中(分组同1.5);培养48 h后用RIPA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提取蛋白,将蛋白置沸水中变性5 min;SDS-PAGE电泳分析,80 V电泳积聚蛋白,120 V电压分离蛋白,4℃、100 V转膜1 h;加入5%脱脂牛奶,封闭1 h;加入1∶200单克隆小鼠抗人Fn-EDA,4℃过夜,进行一抗孵育;1×TBST缓冲液洗膜,再加入1∶50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Ig G,进行二抗孵育;1×TBST缓冲液洗膜,加入ECL显色3~5 min,用蛋白印记自动成像仪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A549细胞形态学观察
结果见图1和图2。
由图1可知:正常细胞为扁平状或鹅卵石状,与健康上皮细胞的形态无差异,且生长状态良好。加入TGF-β1后,细胞形态拉伸,变为梭形,细胞间连接不紧密。作用24 h后,加入低、中、高浓度的瓜蒌薤白汤后细胞形态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接近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连接变得紧密。加入瓜蒌的细胞形态与加入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形态比较接近,细胞之间的连接没有加入瓜蒌薤白汤组连接紧密,但是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也趋向鹅卵石状。而加入薤白的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相差较大,但拉伸强度弱于TGF-β1对照组的梭形。
由图2可知:作用48 h后,加入低、中、高浓度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形态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更接近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连接更加紧密。低浓度时,加入瓜蒌后细胞形态与瓜蒌薤白汤相比其形态较松散,高浓度则更加接近正常细胞鹅卵石状。加入薤白的细胞形态比作用24 h的细胞形态连接紧密。细胞形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薤白虽对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肺纤维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强度明显弱于瓜蒌和瓜蒌薤白汤的作用。
2.2 A549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结果见图3~5。
由图3可知,TGF-β1对照组A549细胞凋亡率呈现较高的上升趋势,说明TGF-β1诱导了A549细胞凋亡。加入瓜蒌薤白汤后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瓜蒌、薤白的细胞凋亡率,瓜蒌的细胞凋亡率与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凋亡率较接近。
由图4可知,加入100μg/m L瓜蒌和瓜蒌薤白汤后细胞凋亡率低于TGF-β1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与浓度为25μg/m L时比较,同一天细胞凋亡率有所降低,说明提高药物浓度能增强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薤白的细胞凋亡率比瓜蒌的细胞凋亡率大,但是低于TGF-β1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
由图5可知,药物终浓度为400μg/m L时,与低浓度相比,同一天细胞凋亡率有所降低,薤白的细胞凋亡率比瓜蒌的细胞凋亡率大,但低于TGF-β1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说明瓜蒌、薤白和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凋亡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瓜蒌、薤白单独作用。
2.3 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检测
结果见表1和表2。
由表1可知,加入TGF-β1后细胞的OD值均低于正常细胞的OD值,说明加入TGF-β1后对A549细胞产生了诱导,降低了A549细胞的增殖作用。同一时间,瓜蒌与瓜蒌薤白汤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增加,薤白的OD值低于瓜蒌的OD值,浓度与OD值没有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通过SPSS软件分析,瓜蒌与瓜蒌薤白汤对TGF-β1作用的A549细胞产生增殖的影响(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薤白对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产生增殖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可知,同一浓度,瓜蒌与瓜蒌薤白汤培养48 h的A549细胞增殖大于培养24 h的细胞增殖。通过SPSS软件分析,瓜蒌与薤白对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的增殖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4 Fn-EDA蛋白表达的检测
结果见图6。
由图6可知,正常细胞未见明显的蛋白表达,加入TGF-β1后Fn-EDA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表明加入TGF-β1后诱导了肺纤维化的产生,使FnEDA蛋白表达上调。图6A中瓜蒌薤白汤蛋白表达明显减弱,薤白条带明显高于瓜蒌和瓜蒌薤白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Fn-EDA蛋白表达下调,瓜蒌薤白汤能够显著抑制Fn-EDA蛋白的表达,见图6B;瓜蒌表达比瓜蒌薤白汤略有上调,见图6C;薤白抑制Fn-EDA蛋白的表达不显著,但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见图6D。
3 结论
研究表明,瓜蒌、薤白、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程度由大到小:瓜蒌薤白汤>瓜蒌>薤白。说明瓜蒌在抑制TGF-β1诱导A549细胞肺纤维化作用中具有关键作用,和薤白共同协调发挥作用,使复方的效果达到最佳。
摘要:为了比较研究瓜蒌、薤白及瓜蒌薤白汤抗肺纤维化作用,试验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观察了细胞形态变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了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了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blott法检测了细胞间质细胞表型Fibronectin-EDA(Fn-EDA)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由梭形向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转变,且加入瓜蒌薤白汤效果最佳;瓜蒌薤白汤能增强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薤白对肺纤维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瓜蒌薤白汤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最显著,瓜蒌次之,薤白也有一定作用。说明瓜蒌、薤白和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的A549肺纤维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的强弱顺序为瓜蒌薤白汤>瓜蒌>薤白。
关键词:瓜蒌,薤白,瓜蒌薤白汤,肺纤维化,A549细胞,TGF-β1
参考文献
[1]曹元宇.神农本草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滕勇荣,王连侠,张永清.瓜蒌药理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0,29(7):417-419.
[3]盛华刚.薤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3,32(1):42-44.
[4]孙志强,郑冀,代龙.瓜蒌薤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0,41(335):76-78.
[5]HASHIMOTO S,GON Y,TAKESHITA I,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induces phenotypic modulation of human lung fibroblasts to myofibroblast through ac-Jun-NH2-terminal kinase-dependent pathwa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1):152-157.
[6]WILLIS B C,LIEBLER J M,LUBY-PHELPS K,et al.Induction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J].Am J Pathol,2005,166(5):1321-1322.
[7]GOODWIN A,JENKINS G.Role of integrin-mediated TGF-βactiv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fibrosis[J].Biochem Soc Trans,2009,37(Pt4):849-854.
瓜蒌薤白桂枝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临床表现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研究组中, 男性28例, 女性22例, 平均年龄 (51.6±8.1) 岁, 平均病程 (2.8±1.3) 年。对照组中, 男性25例, 女性25例, 平均年龄 (52.7±9.2) 岁, 平均病程 (2.9±1.1)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符合2012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时命名及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学》制定的辨证标准;性别不限;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试验。
1.3 排除标准
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对本研究药品过敏者、恶性心律失常者;有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盲、聋、哑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 如降脂、抗凝、降压、降糖。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研究组患者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方药组成:瓜蒌20g、薤白15g、半夏10g、郁金10g、香附10g、元胡10g、延胡索10g、白芍20g。我院药房煎煮, 分2次服用, 每次100mL。
1.5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痹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胸痹中医症状评分分为主症:胸痛、胸闷;次症:背痛、疲乏、肢体沉重、气短、痰多、舌质淡、脉滑。主症0~6分, 次症0~3分。总分33分, 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状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s)
3 讨论
冠心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3]。《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4]。其痛位以心为主, 年老体弱、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为病因病机。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也有学者将其归属于“本虚标实”。还有学者指出气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根本原因, 瘀血、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致病因素[5]。而《沈氏尊生方》则提出心痛病在血脉, 而不在心。但总体来看, 胸痹以痰湿、血瘀为最主要证型[6]。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瓜蒌甘苦, 寒, 入肺、胃、大肠经, 润肺, 化痰, 散结, 润肠, 《本草从新》言其“治结胸胸痹”。薤白辛、苦, 温, 归心、肺、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 行气导滞, 用于胸痹心痛。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郁金归肝、心、肺经, 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香附辛、微苦、微甘, 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解郁, 理气宽中, 调经止痛。元胡味辛、苦, 入心、脾、肝、肺,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芍、延胡索柔肝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化痰祛瘀、疏肝理气之效[7]。
现代药理学指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以下疗效:抗动脉粥样硬化;钙通道阻滞, 增加冠脉血流量[8];缓解冠脉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黏滞;增加脂蛋白酶活性, 起到降脂作用[9];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 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免疫球蛋白[10,11];刺激内皮细胞舒张因子合成, 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
本次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
参考文献
[1]徐济民.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S].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79 (6) :54.
[2]陈可冀, 廖家桢, 肖镇祥, 等.心脑血管疾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311-3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41-45.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17-123.
[5]沈绍功.诊治冠心病的新思路[J].中国中医急症, 1999 (2) :51-53.
[6]阴健, 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4:5-261.
[7]陈修.人参总皂甙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3 (4) :147-150.
[8]陈晓阳, 滕久祥, 彭芝配, 等.胸痹心痛血淤证的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9 (11) :87-89.
[9]史海波.胸痹心痛中医治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3, 14 (7) :424-425.
[10]丁邦晗, 吕强, 张敏州, 等.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一附375例聚类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3 (5) :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