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方法(共12篇)
快速检测方法 篇1
0 引言
牛奶的液位检测是牛奶生产环节中的关键工序。目前国内大多数牛奶生产和加工厂商还采用人工目测的检验方法, 由于作业量大, 工人易疲劳且效率低, 并且容易出现牛奶卫生安全问题, 因此存在较大安全和质量隐患。
随着图像处理与计算机通信、视觉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客观上具备了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对液位进行检测的条件[1]。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液位检测, 由于其简单易行, 维护方便, 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
本文针对摄像头静止情况下固定场景内的牛奶液位变化, 提出了一种对牛奶液位进行检测方案:首先通过牛奶液位图像采集系统提取牛奶液位图像, 利用背景差分法、直方图均衡化和中值滤波等方法对图像预处理, 以提高图像清晰度, 然后根据二值矩阵求和算法快速的得到牛奶的液位。
1 液位识别过程分析
1.1 牛奶液位图像采集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了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用的计算机[2]如图1所示。通过CCD摄像机采集牛奶液位图像后, 由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从而得到牛奶的精确液位。
设备安装过程中CCD摄像机和牛奶容器平行, 光线配置要良好, 以便采集到的图像清晰、噪声少。
1.2 图像预处理
图像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和影响, 影响图像质量, 一般都存在着灰度模糊、噪声等问题[3,4], 为了使场景中感兴趣的部分更容易看清楚, 不使噪声对后面图像的处理与分析造成过大影响, 有必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本文采用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加大图像的灰度变化, 拉大灰度对比度, 使图像中比较细小的灰度变化都能较清晰的表示出来。并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一种既可以滤掉噪音同时又能保护边缘轮廓信息的图像增强方法。并且相对其他滤波算法计算量较小。
直方图均衡化方法:
1) 对给定的待处理图像统计其直方图, 求出P r (r k) =nk/N
rk为第k个灰度级;nk为第k级灰度的像素;N为一幅图像中像素的总数;P r (r k) 表示该灰度级出现的概率。
2) 根据统计出的直方图采用累积分布函数作变换,
求变换后的新灰度;
3) 用新灰度代替旧灰度, 求出Ps (s) , 这一步是近似过程, 应根据处理目的尽量做到合理, 同时把灰度值相等或近似地合并到一起。
结果如图2直方图均衡化, 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黑白对比度增大, 牛奶和刻度相对清晰。
中值滤波原理:
设序列{f1, f2, f3, …fn}, 按值得大小排列:fi1>fi2>…fin, 序列的中值为
中值滤波输出为g (x, y) =med{f (x-k, y-l) , (k, l∈W) }, 其中, f (x, y) , g (x, y) 分别为原始图像和处理后图像。W为二维模板3*3的区域。结果如图3中的中值滤波, 背景和刻度上的噪声得到了很好的过滤。
1.3 牛奶液位检测
为了减小环境对图像的影响, 本文利用了背景差分法对牛奶液位图像进行处理。即在检测前首先保存一张背景图像a, 通过背景图像a和要检测的牛奶液位图像b相减得到去背景噪声的图像c。
然后对图像c二值化处理得到图像d, 图像d即是有0、1数值组成的二维矩阵。由于牛奶的物理特性颜色成白色, 所以得到的二值图牛奶液位上下二值化分明。对图像d的每一行求和, 本文应用的求和算法为二值矩阵求和法, 即:
al为原图像a的列数, ones (al, 1) =[1, 1, 1, …, 1]T, 即数值为1的al行一列的矩阵。从而得到图像d的每行的和sum1。
sum和sum1 (i, 1) 相减大于阈值T时, 阈值T为自适应阈值根据图像大小训练得到。得到的i值即牛奶液位所在。
应用二值矩阵求和算法不需要其他液位检测算法中的对图像边缘检测和液位识别这两步, 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2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 使用CCD图像采集设备在相同环境下拍摄了大量不同液位高度的图像, 图像大小为640×480像素, 处理与识别方法采用的是本文提出的算法, 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使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处理。实验结果是在多个不同环境下的图像都能正确进行牛奶液位检测, 可以较好地满足牛奶厂商对精度、可靠性、实时性的要求。典型实验结果如图3图像预处理和4牛奶液位。
3 结论
本研究根据牛奶的特点, 以二值矩阵求和算法核心对牛奶液位图像的液位进行快速检测。首先对检测对象进行预处理, 通过直方图均值法和中值滤波法去除图像由于拍摄和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 通过背景差分法来减小拍摄环境对图像的影响, 得到容器液位清晰的图像。最后根据二值矩阵求和算法快速的得到牛奶奶的的液液位。该方法安全、稳定、高效, 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 满满足足了了牛奶生产过程中液位检测的需要, 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摘要:液位是牛奶检测的重要参数之一, 如何准确有效的对牛奶液位进行检测一直是研究的一个重点。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牛奶液位检测的新方法。经过背景差分、直方图均衡化、二值化和中值滤波等方法对图像预处理过程, 建立了二值矩阵求和法液位检测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液位图像识别的精度较高, 速度较快, 可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液位检测方法。
关键词:图像处理,牛奶液位检测,中值滤波
参考文献
[1]赵刚, 唐得刚.几种常用的液位在线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国仪器仪表, 2005 (5) :36-40.
[2]李敏, 朱华生, 孙辉, 吴烈阳, 白明明.基于图像的静脉输液无液检测的新方法[J].南昌工学院学报, 2009 (2) :8-11.
[3]张颖.瓶装啤酒体积在线检测装置[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 2006.
[4]陈金丽.基于视频图像的液位检测与跟踪系统分析与设计[D].湖南:湖南大学, 2009.
快速检测方法 篇2
废油渍中甲醛的快速检测方法
甲醛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的.眼、鼻及皮肤有刺激作用,甲醛的测定[1]有气相色谱法,该法仪器较贵,操作繁琐[2].
作 者:沈仁富 陈宇鸿 林鹏 作者单位: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温岭,317500刊 名:浙江预防医学 ISTIC英文刊名:ZHEJIANG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年,卷(期):20(9)分类号:O656.32关键词: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篇3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24-01
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内,对营养要求不高,耐胆盐,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该菌有200多种,致病的只占少数,如伤寒、副伤寒菌。引起食物中毒或败血症,如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十余种,沙门氏菌血清型繁多,已知的就有2500多个,而且几乎所有的沙门氏菌都会污染食物引起发病,是人畜共患的肠道病原菌[1]。沙门氏菌中毒常常是大面积的,致病速度快,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繁杂的各类生化反应型,使常规检验程序复杂繁琐、耗时费力,不仅给检验部门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还使产品运转和仓贮的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提高检测技术是有效控制该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大面积普查时更需要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近年來,特殊培养基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在沙门氏菌的检测上已得到较好应用[2],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其他一些快速检测手段的配合使用,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1 特殊培养基的使用
沙门菌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先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增菌,然后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等,检验程序十分复杂,且肠杆菌科细菌间的生化反应多有交叉。需要4天~7天才能完成,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周期长,所需试剂繁多,费时。因此传统的检测方法的快速、敏感与特异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核酸杂交技术、核苷酸序列分析(16SrDNA)测序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已经在沙门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中起重要作用。为了寻求快速、准确、简便、微量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以传统方法为基础发展到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无论分离培养还是快速检测都常常需要对目标菌进行富集培养,并且一种病原菌常需要用一种或多种特殊的培养基来进行富集。在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过程中都需要先富集增菌,否则容易出现假阴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食品中需要检测的食源性病原菌种类也逐渐增多。这样,如果要同时检测多种病原菌就需要用多种培养基分别进行富集。从而使病原菌检测变得复杂繁琐,所以研究开发能同时富集多种病原菌的培养基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快速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常用的预增菌肉汤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多的增菌培养基,它能同时选择性富集沙门菌、大肠杆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另外,能同时非选择性地富集多种病原细菌的培养基还有缓冲蛋白胨水、胰酶大豆肉汤和营养肉汤等。显色培养基是以选择性培养基为基础,经过改良,使目标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显示出一定颜色,便于识别。其原理是利用细菌特有生理生化反应,使培养基中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以将目标菌与其他菌区分。其操作简便,即将食品样品增菌后直接划平板,置37℃培养18—24h,取出并观察培养皿上生长菌落的颜色即可。样本经蛋白胨肉汤富集增菌后可用PCR进行检测,但使用该方法对鸡的粪便和盲肠样本的分离率较低。在培养基中添加牛血清白蛋白(BSA)制成的富集培养基可以提高粪便和盲肠样本的细菌分离率。
2 分子生物学方法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
2.1 PCR技术
PCR技术因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遗传病诊断等领域。引物设计是PCR检测沙门菌成功与否的关键,用来设计PCR印务的基因主要分3类,即属特异性引物基因、血清群特异性基因与血清型特异性引物基因。inv基因族—编码吸附合侵袭上皮细胞表面蛋白,ZnU基因簇与沙门菌对肠道上皮细胞的侵袭有关,包括invA、invB、invC、invD、invE等基因。众多研究者均证实基于inv基因簇设计的引物具属特异性,可用于鉴别沙门菌,尽管与极少数沙门菌菌株缺少invA基因的实验结果有矛盾,但通过检查invA基因来确定沙门菌的存在已经成为共识。
2.2实时荧光定量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的一种方法。采用TaqManPCR扩增沙门氏菌D型菌株特有的sefA基因,使用该方法与常规培养法对经过同质加工处理的鸡蛋样本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常规培养法获得的结果100%一致。但是该方法只需要2天,而常规方法需要5天,而且在鸡蛋样本中的灵敏度为1CFU/600g,大大提高了低样本量检测效率。国内,李光伟等建立了快速、敏感、特异以及准确定量检测沙门氏菌的FQ.PCR方法。采用沙门氏菌高度保守序列fimY,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然后进行特异性和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用FQ.PCR方法和国标法检出的阳性样本数和检出率基本一致,准确率达99.17%。该FQ.PCR检测试剂可应用于食品卫生监管、商品检验检疫以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耗时约2h,是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肛拭子标本,发现该方法对没有经过增菌的标本检测效率和经过增菌的检测效率完全一致,而且灵敏度较高,在减少标本增菌时能明显提高检测阳性率。这一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报告结果的时间,快速鉴定突发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的病原体。
2.3解旋恒温基因扩增技术
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方法(helicase—dependentisothermal DNAamplif mication,HDA)是新近发展的一种简便、快速、高效的体外恒温基因扩增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反应灵敏、无需特殊仪器等优点。该法依靠DNA解旋酶解开双链DNA、单链DNA结合蛋白(SSB)维持单链状态、DNA聚合酶催化靶片段的扩增。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HDA法。该方法极适合在基层实验室使用。
3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y.GC.MS)对沙门氏菌全细胞进行了检测,即通过对影响总离子流色谱图条件(热裂解条件、色谱条件、质谱条件)的分析,确定了适合进行沙门氏菌的Py.GC.MS条件以及部分裂解产物的结构,从而为快速鉴定致病菌提供一种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尹荣焕,尹荣兰,杨玉英等.PCR技术检测熟肉制品中沙门氏菌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22;226.
地沟油快速检测方法探讨 篇4
地沟油主要有废弃动物油脂、地沟油、多次反复加热使用及从餐饮企业下水道收集的垃圾油构成。地沟油是细菌总数、过氧化值、酸价、羰基价、丙二醛、重金属、丙烯醛等指标均超标不能食用。食用后会导致细胞功能衰竭, 诱发多种疾病, 甚至致癌。据测算, 近几年我国年均生产六百万吨地沟油, 后经各种渠道进入人们生活中的有三百万吨。达到于国人一年的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0%。相当于平均吃十顿饭就会吃到一次地沟油。
地沟油所含毒素极高, 排至自然界会造成水体富养效应, 一旦食用, 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 引起食物中毒, 甚至致癌。地沟油中的主要毒素--黄曲霉素, 其毒性据称是砒霜的百倍以上。
地沟油炼制工艺并不复杂, 在郊区常会隐藏着地沟油的非法炼制窝点。基于简单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 加之较低的违法成本, 不法商贩将地沟油勾兑对成食用油出售或用于制作红油多、口昧重、辛辣味重的油炸食品和酱料, 对社会和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社会舆论反响极大。所以, 要尽快实现地沟油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达到减少环境污染, 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沟油或地沟油的使用价值的目的。但这首先要注意地沟油的检测。
2 地沟油的炼制过程
在多次对食用油进行高温加热、烹饪后, 其内部结构受到光热等条件的严重影响, 导致脂肪酸 (fattyacid) 基团双键上的碳失去氢离子, 成为新的脂肪自由基。脂肪自由基稳定性差, 遇到氧原子就发生化合作用, 产生具有链的传播作用的过氧自由基。过氧自由基与其他氢原子化合成为氢过氧化物, 继而分解为醇、酮、醛、酸等有机物, 最后导致食用油的口味及价值大大降低, 口感恶化, 营养缺失。各类经营餐馆反复使用后的食用油倾倒入地沟后, 简单分离处理加工后, 再返回到经营链条中。某些非法冶炼作坊收集地沟油, 采用极为简单的处理措施进行冶炼, 冶炼过程和生产环境都不能达到食用油的标准。通常是高温熬煮地沟油以蒸发掉水分, 简单地过滤掉其中的垃圾, 再用成本低廉的脱色剂、除臭剂等处理, 使颜色、气味接近于食用油。因此, 基于地沟油炼制的各个环节中, 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 这种方法炼制地沟油形成的成品都是不能食用的, 否则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
3 地沟油被食用的危害
由于地沟油是废弃产物, 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会产生正规食用油所不具备的有毒物质, 价值炼制手法简单, 炼制环境存在卫生隐患, 故而食用地沟油有着极大的危害。
3.1 反复加热
由于“地沟油”本身含有大量杂质和微生物, 经加热后会析出大量磷脂, 反复加热使用, 会使油色变深, 黏度加大, 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并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含亚麻酸较多的菜籽油、豆油等加热12~26h, 可生成多种形式的聚合物, 某些聚合物能被机体吸收, 引起生长缓慢, 肝肿大, 出现生育障碍等。
3.2 高温加热
“地沟油”的酸价超标, 过氧化值远高于正常值, 高温加热中与空气反应导致杨过过程家具, 形成过氧化物成分, 聚合低级羰基化合物会阐述稠度高的胶状聚合物, 不利于人体的吸收。高温煎炸中油脂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遇到高温失水产生丙烯醛, 产生的烟雾中丁二含量很高, 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严重者能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3.3 反式脂肪酸
由于“地沟油”中混合了部分动物油脂和大量细菌, 油脂中的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会被氢化, 转变为反式脂肪酸。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要超过食物热量的1%, 大致相当于不要超过2克, 而一份炸薯条就大约含五六克反式脂肪酸, 远远超过了这个量。这种脂肪酸可能会引起肥胖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不但会增加不良胆固醇, 还会减少良性胆固醇的含量, 干扰必须脂肪酸的新陈代谢, 危害人体健康, 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某种癌症。
4 地沟油的检测方法
4.1 实验样品
地沟油:广东某被查封的油脂回收窝点
常见典型的食用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亚麻籽油、食用调和油、芝麻油、猪油、牛油等均为市购合格食用油。
4.2 主要仪器和试剂
DDS 11A型电导率仪、磁力加热搅拌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超声清洗器、恒温振荡器、250ml梨形分液漏斗、石油醚 (分析纯) 、去离子水、蒸馏水、自来水 (实验室自取) 等。
4.3 水相电导率测定方法
量取一定量的油样于l00ml烧杯中, 加入一定量石油醚将其溶解, 再加入水搅拌一定时间, 取出静置分层, 分离出水相并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对于非液态样品的处理 (如猪油) , 可先将其加热直至融化, 同时将萃取用水加热至适当温度, 再按上述方法趁热提取并分离水相, 水相冷至室温, 再测定电导率。
4.4 实验设计
实验要追求油样的水相电导率的准确性, 以科学地体现油样的品质, 关键是加水浸提地沟油多包涵的例子物质。检测实验针对浸提用水、浸提时的搅拌方法、浸提时去离子水加入量、石油醚的加入量、浸提后油相与水相的影响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测定, 主要为探寻出最佳的检测电导率的方法。之后, 比较在这个检测条件下的地沟油与合格食用油的电导率, 根据结果得出电导率与油样品质的关系, 就能够有效的检测地沟油。
4.5 地沟油含量与电导率关系
为了探索地沟油含量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将地沟油按不同比例掺入一级菜子油中, 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最佳电导率测定条件下测定其电导率, 结果如下表:
4.6 实验结果
对于试验中发现的地沟油电导率比合格的食用油明显高出一定规格的情况, 经分析主要是高温煎炸的食物所含的有机物成分生成可以电离的物质, 在提取过程中进入水相, 导致电导率变高。同时, 也有烹饪程序中的味精、食盐等调味料溶解于油样中, 加之炼制地沟油的一系列环节中渗入了杂质、金属离子等, 都会导致电导率高于普通值。
通过以上的实验, 进一步明确了地沟油水相电导率的科学测定环境, 去离子水的容量要两倍于油样量, 石油醚的容量要相当于油样量的2.5倍, 然后采用超生振荡法, 进行五分钟的搅拌, 主要是分离测定水相电导率。对于测定出的电导率, 进一步表明其与地沟油的含量的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实验明确了当地沟油含量超过5%时, 就可以利用油样测定水相电导率来进行甄别。因此, 利用水相电导率监测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判定地沟油与合格油的技术方法。
5 结语
通过这种电导率测定法对地沟油与合格食用油的电导率进行比较, 能有效得出是否为地沟油的结果,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1]白唐.如何鉴别“地沟油”.安全与健康, 上半月.2011.3.[1]白唐.如何鉴别“地沟油”.安全与健康, 上半月.2011.3.
[2]孙玉利.食品物料的电导率及其影响因素[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5.23.[2]孙玉利.食品物料的电导率及其影响因素[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5.23.
一种快速检测犬瘟热病的方法 篇5
随着毛皮动物养殖量的增加,犬瘟热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大,犬瘟热病已经成为毛皮动物养殖的主要杀手.犬瘟热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些实验室诊惭比较繁琐,且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不宜在基层开展. 犬瘟热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验是一种免疫层析法检测技术,它是以免疫色谱分析法定性检测犬类动物眼部分泌物(或结膜)、鼻液,唾液、尿液、血清或者血浆中的犬瘟热病毒抗原.3月份开始,我们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下简称试纸法)对犬瘟热病例进行诊断,并与包涵体检查法进行比较对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 者:齐艳梅 作者单位:滦南县畜牧兽医局,河北滦南,063500 刊 名:吉林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JI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30(2) 分类号:S8 关键词:
快速检测方法 篇6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离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方式
近年来随着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伪固定相技术还是如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技术,都是通过相辅相成分离原理完成日常工作的,是一种最基本的色谱以及电泳机制形式。毛细管电泳代指在高压场驱动力条件作用影响下,将毛细管作为主要通道,根据样品分组情况而实现的一种分离技术形式。CE和传统平板电泳工作模式相比,不仅分离柱效比较强,而且分析速度也比较快,整体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分析对象也相对比较广阔。毛细管电泳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功应用到各种食品微生物分析检测当中,和CC以及HPLC等方式相比,处理起来更加简单,而且无需提取物,速度更快。CE可以将细菌当成离子来处理,而且细菌在特定条件下,表面的基团会受到电离状态以及双电层厚度等方面的影响,不论是离子强度还是温度阐述函数,都可以通过优化参数的方式来分离不同细菌种群的。CE的理论指出,分离柱效会随着样品分子的扩散系数或者是分子量的不断提升而发生改变,这也代表了CE在细胞分离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分别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以及毛细管凝胶电泳等形式,单独培养纤维单细胞菌,对根癌土壤进行分离处理。混合菌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之后,可以分别对其进行收集。从整体情况上来看,经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之后的不同菌纯度都在90%以上。
CE将细菌表面特征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所以CE是可以反馈出细菌特征信息的,比如表达产物表面累计程度等。不同的发育阶段菌体细胞对应不同状态下的特征峰,并且绝大部分细菌在受到电泳的影响之后还是可以继续保持活体状态的。活体状态的在线监测也可以为当前微生物分析工作提供许多切实可行的分析方式。
经过总结近期来的工作情况发现,蓝细菌是导致饮用水出现毒性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对蓝细菌毒素进行检测和鉴定的方式来评判饮用水安全性。EC可以通过毛细管区带电泳以及毛细管等速聚焦电泳等,对饮用水中的各种蓝细菌毒素进行检验。
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分离技术,对蛋白质以及多肽、生物分子的探索也已经得到了相关人员的肯定。在毛细管的两侧位置增加高电压,通过EOF对其进行处理。作为推动力的一组,工作你人员可以根据样品不同组别的情况,在固定相以及流动相间分配系数差异,并且在电场当中控制迁移速率。利用不同迁移速率来实现微分离,是一种将高效液相色谱与高校毛细管电泳相互结合的工作技术。这种工作模式不仅可以打谱液相色谱当中存在的压力流问题以及流速问题,同时还能控制峰扩展。峰扩展和溶质扩散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方式来获取一些和毛细管电泳水平高柱效相同的结果,还可以具备液相色谱选择性特点。CEC通过高压直流电源来代替高压泵进行工作,并利用电渗流等实现流向的驱动。流苏在管中不会呈现抛物轮廓,而谱带的宽展效应是比较小的,这也是导致CEC比HPLC柱效高的原因之一。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并且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效率。上文分别从毛细管电色谱、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离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方式两个方面,对工作模式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日后工作参考,促进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简单,实用的细菌快速检测方法 篇7
Microsnap是一种新型快速的利用ATP生物荧光反应技术检测细菌的检测系统, ATP卫生检测对于大多数的生产经营商来讲并不陌生。这种新型的生物发光体试验使用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多功能的光度计 (Hygiena En SURE) , 可以在不同的产品样品中检测低含量的细菌, 并且可以在6~8个小时内获得检测结果。这种检测系统已经被AOAC-RI认证可以对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和计数。细菌总数检测系统在2014年获得认证。
新型生物发光体检测技术传统的微生物学原理
这项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速且成本较低, 能够在当天或次日提供检测结果, 同时监控食品质量和安全以及器具表面卫生清洁度都是可行的。这种检测平台是在传统倾注平板的基础上, 采用富集步骤在样品配备的媒介中允许微生物生长。之后, Microsnap代替了菌落计数的方法, 运用新颖的想法结合特定底物调整ATP生物荧光生物化学过程, 仅需几个小时就能检测低含量的特定细菌。这种采用独特的科学技术使检测方法对于任何使用者和设备来讲都更加简单, 更易操作。另外, 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可以降低成本, 特别是对于那些使用外部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的生产经营者来说。
对即食生产商来讲在操作上的优点
对于即食生产商来讲, 将微生物样品送往外部实验室进行检测, 延迟了三天的检测结果就已经太晚了。主要是因为, 对于生产商来讲, 在3~5天的时间内, 产品已经被安排发货、销售和购买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任何的检测结果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所起到的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然而随着Microsnap平台的引进, 会给产品的质量检测带来了以下一些优点:当天获取检测结果, 降低了检测成本, 快速改善对于环境和产品产生污染的生产方法, 以及完善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Microsnap所带来的这些优点不仅为即食产品生产者带来了帮助, 也给那些采用外部实验室, 需要快速获得检测结果或者是单单想要更好地控制微生物指标的生产商带来福音。
手携式灵活的检测系统
Microsnap可以对不同种类的食物进行细菌计数检测, 其功能与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相同的, 但是这种检测系统却可以在6~8小时内提供检测结果。根据当天或者次日提供的产品微生物信息, 生产者可以对生产方法进行及时改善。采用与传统培养方法相同的样品制备过程, 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对细菌进行计数和有/无检测。由于Microsnap检测设备可以对菌落形成单位进行较大范围的检测, 从而避免了连续稀释, 节约了传统培养方法所需要的劳动力和材料。这些实验的检测范围在1~10000CFU之间, 而采用制备好的培养基纸片的检测范围则在10~300CFU之间。这种内置式的样本采集拭子用于采集环境样本并评估表面污染和环境卫生的方法十分灵活。
Microsnap检测设备应用于En SURE监控系统中, En SURE监控系统是一款成本低、多功能的光度计检测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功能检测:
特定细菌 (总细菌数、肠杆菌科、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的检测和计数;
食品表面和水样本的ATP卫生检测;
加工指标检测:巴氏杀菌奶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或者食品及其表面上的生肉残留和酸性磷酸酶的检测。
平地机灯光快速检测方法 篇8
1. 检测方法及存在问题
新平地机完成总装出厂之前,其所有灯光均需在下线后、调试报验时、成品库报验时、交车时、发车时各检查1次。检查灯光时,需要1个人在驾驶室里操纵灯光开关,另1个人在灯具附近观察灯光。当检查出灯光不亮或亮错时,需要找专业电工进行维修。上述灯光检查方法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2. 快速检测方法
笔者经过多年学习和实践,总结出一种平地机灯光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观察平地机仪表盘上电流表数值的变化情况,1个人便可独自检测灯光,并快速判断出灯光故障部位。单人检测平地机灯光的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1)列出灯泡电流值
平地机等工程机械每种灯泡的功率各不相同,其电路均为并联连接,在检测平地机灯光时,单独打开某个被检测的灯光,电流表显示的电流值各不相同,所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电流值便可判断出灯光点亮与否或接错与否。为此我们在检测灯光之前,列出了平地机各种灯泡的电流值,如附表所示。
(2)操作方法
以检测制动灯和后示廓灯为例,说明平地机灯光快速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制动灯与后示廓灯共用1个灯泡,该灯泡有2个灯丝,功率大的灯丝(24W)用于制动灯,功率小的灯丝(5W)用于后示廓灯。由于2个灯丝在同1个灯泡内,容易将线路接反。
如果制动时电流表显示值为0.5A,说明制动灯与示廓灯线路接反了,调整过来即可。如果制动时电流表显示值无变化,说明制动压力开关出现故障,应检修制动压力开关。如果制动时电流表显示值为1A,说明有1个制动灯断路,此时应检查制动灯泡是否损坏。
如果制动时电流表指针瞬间显示为无穷大,说明制动灯短路,此时应立即停止制动动作(因为瞬间短路保险丝不会被熔断),然后检查左、右两侧制动灯短路部位。检查方法如下:拔掉任意一侧后组合灯插头,踩下制动踏板,观察电流表若显示值为1A,说明短路点在另一侧;若电流表指针瞬间显示为无穷大,则可判断短路点在本侧,应打开后组合灯查找制动灯线路短路部位并进行修复。
前大灯灯泡也具有2个灯丝,分别为远光灯灯丝(75W)和近光灯灯丝(70W),也可使用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检测。按照以上检测方法,1个人在驾驶室里即可通过观察电流表显示的数值,判断灯光是否正常,并可快速查找到故障部位。
3. 实施效果
粮食水分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篇9
粮食水分的快速检测, 是通过对与水分有关的物理量 (例如物质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 的检测, 相应地测定物质的含水量, 一般来说速度较快, 易实现在线检测。主要有电容法、电阻法、射线法、中子法、核磁共振法和声学法等。
1 电容法
电容法测量粮食水分的原理是:不同水分的粮食经过电容传感器, 使电容传感器介质的介电系数E发生变化, 随着介电系数E的变化, 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亦发生变化, 这样就可以间接地测出粮食的含水量。比如含水量较高的粮食相对介电常数越大。
电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成本低, 易于实现连续快速测量。缺点是测量精度不高, 稳定性差。影响电容式水分计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被测物料的品种、温度、紧密度等。
根据电容法研究开发的水分测量仪称为电容式水分仪, 目前, 国内利用电容法测定粮食水分的仪器的种类较多, 如上海生产的SSY-1B型电脑水分测定仪、哈尔滨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研制的WS-1型粮食温度水分测试仪等。黑龙江生产的DLS-3A型电脑粮食水分仪, 可以测试玉米、稻谷、小麦、大豆、高粱等9个粮食种类54个品种, 水分测量误差≤±5%, 重现性为0.2% (20%水分以下) , 使用温度为-5℃~40℃。国外主要有美国制造的FARMEX
谷物水分测定仪, 法国特里百特-雷诺 (Tripet te&Renaud) 公司生产的Wile55, 日本KETT研究所生产的PM5013和PM888等。
2 电阻法
粮食的电阻特性为: (1) 在一定的含水范围内电阻对数与含水量关系近似呈线性; (2) 在粮食的含水范围内, 电阻的量值变化很大, 根据水分含量的不同, 电阻值可能在较低的兆欧级直到高达几十兆欧级之间; (3) 温度对粮食电阻的影响十分显著, 性质上表现为被测的等效电阻随降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阻法测定粮食水分即是利用粮食水分含量的不同, 其导电率不同, 电阻值的变化间接地反映粮食水分含量。
电阻式粮食水分仪结构简单, 价格便宜, 缺点是信号强度小, 取样要求高, 不宜于微量水和高含水量的测定, 传感器与样品接触状态会影响测量精度。
3 近红外法
近红外法是利用波长范围为780~2526 nm的电磁波, 在样品中被含氢HX (C, N, O) 官能基团的倍频、合频吸收来测定水分的方法由于水对近红外具有特征吸收光谱, 所以被吸收的能量与物质的含水量有关。
近红外粮食水分仪为非接触测量, 易于连续测量, 无需化学预处理, 分析快速, 适用范围广。缺点是物料大小、密度、环境温度、振动等对测量结果均有影响。Zeltex公司生产的ZX880近红外检测仪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 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求。
4 微波和无线电波法
微波为300 MHz~300 GHz间的电磁波, 其主要物理特性似光性和近声性。微波检测水分的原理是:利用微波作用于粮食产生的功率变化、幅度变化、相位变化或频率改变信息来推算粮食的水分含量。实质上这种方法是综合研究微波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根据物料介电常数与非电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利用微波反射、穿透、散射和腔体微扰等物理特性的改变, 通过测量微波信号基本参数 (如幅度、相位、频率等) 的改变量进行检测。
粮食中水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比其中干物质的介电特性值高很多, 水分子在微波场作用下极化, 表现出对微波的特殊敏感性。粮食在干燥状态下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5 (小麦的介电系数约为2.3) , 而水的相对介电常数接近80, 水在超高频范围内存在介电损耗的最大值。利用超高频能量通过含水粮食产生能量损耗、相移或发射波参数的变化, 可换算出粮食水分值。微波水分测量正是利用水对微波能量的吸收或微波谐振腔谐振频率等参数随水分变化的原理进行水分测量的。不同的应用对象, 微波的检测原理略有不同。其中, 用于水分检测的主要有:透射法、反射法、腔体微扰法。
微波式水分仪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速度快, 非介入无损式测量, 易于实现水分连续测定, 测量信号易于联机数字化、可视化, 所测结果为体积总体水而有代表性。缺点是测量结果受物料形状、密度等因素影响, 仪器价格高。
瑞典生产的Aquamat ic 5100型快速水分分析仪, 采用150MHz的无线电波技术, 采用温度和密度修正, 由测定介电常数来测定粮食水分。由于采用了合适的校正方法, 减少了各种误差, 如收获年份、品种区别和产品产地, 并且产品水分分布状况不影响检测结果, 适合所有谷物和油料作物, 且所有的谷物与油料产品均使用一条校准曲线, 在检测水分的同时, 还可检测容重和温度。无需校准更新, 一条曲线适合所有产品。分析时间短, 仅为20 s, 样品温度为~10℃~40℃
5 核磁共振
在一定条件下, 由于原子核自旋重新取向的结果是物质在某一确定的频率上吸收电磁场的能量, 进入共振的频率的数据与原子核的性质以及作用到物质上的外磁场大小有关。改变磁场的大小可以取出核磁共振的频谱, 并能测出在试样中的某种原子核。吸收能量的多少, 与试样中所含有其它质子的物质, 可以按能量吸收的强度来判断物质中的湿度。情况复杂时, 用信号加以区分, 用核磁共振法对湿度进行测量, 用荧光屏通过信号的强度直接测定其含水量。其优点是测量迅速, 非破坏性, 精度很高, 还可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 其不足之处是仪器昂贵, 保养费用大, 需精确标定。
6 其它
水中氨氮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篇10
目前国内外推出多种针对水质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和试剂, 其中哈希系列产品试剂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快速获得数据等优点, 但试剂昂贵, 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而现有的国内的快速检测多以快速检测试剂盒和分光光度计的形式, 但检测稳定性不高[1]。因此, 适用性行强的水中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迫在眉睫。
1 研究内容
氨氮 (NH, -N) 以游离氨 (NH, ) 或铵盐 (NH4+) 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测定水中的氨氮常用实验室方法是纳什试剂方法和水杨酸法, 考虑到油田炼化行业水体氨氮含量普遍偏高的现象, 水杨酸法检测范围低, 从而在原有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GB/T 5750.5—2006) 1[2]进行便携性改进。并结合了哈希氨氮快速试剂检测方法的便携性进行参考改进优化, 形成便携式快速改进法, 试图解决现场监测准确性、经济性、便携性等难题。并开展与哈希试剂法、实验室传统国标方法进行比较, 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
便携快速优化法:美国哈希DR2800分光光度计;哈希系列试剂法:美国哈希DR2800分光光度计;实验室国标法:分光光度计。
2.2 试剂
2.2.1 便携快速优化法
(1) 酒石酸钾钠溶液 (氨氮测定试剂N1) 按照实验室国标法配置, 分装25m L滴瓶中使用。低温、避光保存。 (2) 用纳氏试剂 (氨氮测定试剂N2) 按照实验室国标法配置, 分装25m L滴瓶中使用。低温、避光保存。
2.2.2 哈希系列试剂法 (水杨酸法)
Ammonia Salicylate试剂粉包、Ammonia Cyanurate试剂粉枕包。
2.2.3 实验室国标法
配置参见国家标准GB/T 5750.5— (2006)
2.3 操作流程
2.3.1 便携快速优化法
2.3.2 哈希系列产品法 (水杨酸法)
2.3.3 实验室国标法
参见国家标准操作步骤。
3 实验结果及比对
3.1 标准曲线绘制
哈希系列试剂方法, 标准曲线为仪器自带绘制。由图A、图B, 看出快速改进法和国标法测定氨氮标准样品线性关系都能满足实验要求。
3.2 实际样品测定结果
3.2.1 标准样品检测
以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提供的标准样品, 所配置的标准溶液, 三种氨氮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每个浓度平行测定6次, 并以标样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为基准, 计算其准确度, 精密度, 见表1。
由表中可以看出三种方法在准确度、和精密度上都很满足实验要求。便携快速改进法与其他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3.2.2 实际水样检测结果及加标回收
分别采取中石油创新基地水样1号及实验室自来水样品2号为样品做检测并计算回收率, 见表2。
根据上表可知, 三种方法加标回收均能达到实验要求, 对于实际水样国标方法优于其他两种快速测定法。而哈希 (水杨酸) 法比改进法在回收率上更好些, 原因有可能是哈希方法比改进法取样量大, 样品代表性大, 误差小。
4 结语
综上所述, 便携式快速改进法和哈希 (水杨酸法) 两种氨氮快速测定方法均可行, 检测数据与标准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便携式快速改进法比哈希试剂法更节省时间, 节省成本。便携式快速改进法与国标法比较, 节省时间, 节省试剂用量, 更加环保, 携带方便。由此可见, 采用便携式快速水质检测仪 (改进法) 测定水中的氨氮是可行的。特别适宜于一线监测人员现场和应急场合的监测, 无需在现场将水样固定, 运输回实验室测定, 获取数据速度快, 节省时间和试剂。
摘要:氨氮是水中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实际检测中由于环境监测路程远、采样点分散, 样品保存期短经常无法实现实验室检测, 不得不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结合哈希氨氮快速试剂检测方法的便携性进行参考改进优化, 形成便携式快速改进法, 试图解决现场监测准确性、经济性、便携性等难题, 并与哈希试剂法、实验室传统国标方法进行比较, 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氨氮,快速检测,哈希试剂
参考文献
[1]温丽云, 范朝, 袁倬斌.我国环境监测中的氨氮分析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8, 30.
快速检测方法 篇11
关键词: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水果农药残毒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1-0041-02中图分类号:S481+.8文献标识码:B
人们对水果食用安全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高。加强果品质量监控,尤其是加强水果农药残毒检测,是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采用气象色谱仪检测水果农药残毒,固然以其精度高、检测项目较多等特点而为大多实验室所采用。但是,此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投入资金数额大、检测成本高、检测场所固定、检测环境条件要求高、人员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等特点决定了不太适合生产基地和流通领域要求的快速检测。采用酶抑制方法,对水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性快速检测,仪器和试剂投入成本低、检测方法简便易学、检测速度快、检测不受实验场所限制,是水果生产基地和超市、水果店等流通领域快速自行检测的实用方法。
1酶抑制法工作原理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死亡。根据这一原理,在水果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提取液中加入类似于乙酰胆碱酶的酶试剂,如果水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不被抑制或抑制程度小,实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反之,如果水果的提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酶的活性就被抑制或部分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不能被酶水解或少部分被水解,从而不显色或颜色变化很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出抑制率,就可以判断水果中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
2仪器、试剂与判定标准
北京强盛仪器厂生产的NY-III型6通道农药残毒检测仪、NY-Ⅳ型8通道农药残毒检测仪;配套上海瑞鑫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出品的农药残毒速测试剂,包括提取液试剂1袋、底物1瓶、显色剂1瓶和酶试剂1瓶,应从专业商家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6(1)
购买;测试结果为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酶的抑制率;测试结果判读标准为,测试样品的酶抑制率达到50%以上,其农药残留毒性可能超过安全界定标准。适应检测的水果有苹果、梨、桃、李、杏、香蕉、火龙果、芒果、猕猴桃、木瓜、柚、柠檬等水果。
3检测方法
3.1试剂配制与保存
将提取液试剂袋中的试剂溶于510 mL蒸馏水中,溶解、混匀,配成提取液。向底物试剂瓶中加入3.1 mL蒸馏水,溶解、混匀,备用。在0~4 ℃环境中保存,可使用5 d。向显色剂试剂瓶中加入32 mL提取液,溶解、混匀,备用。避光冷藏保存。向酶试剂瓶中加入3.1 mL提取液,溶解、混匀。在0~4 ℃环境中保存,可使用5 d。未经配制的酶、底物粉剂储存在冰箱0 ℃以下冷冻室保存,有效期为1年。
3.2操作步骤
3.2.1准备工作及取样开机预热10 min,按确定键进行仪器自检。随机抽取水果样本,每个样本至少取0.5~1.0 kg,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即从水果表皮至果肉0.5~1 cm处取样,取1 g放入烧杯中,加入5 mL提取液,常温下静置10 min,每3 min晃动一下烧杯,以使水果中农药充分溶解,或振荡提取2 min,过滤,滤液即为待检测液。NY-III型仪器提取6个样品,NY-Ⅳ型提取8个样品。
3.2.2对照测试对照测试在样本测试之前4 min进行。取提取液2.5 mL、酶0.1 mL和0.1 mL显色剂,加入烧杯中,混匀静置15 min(秒表计时,常温25~35 ℃)后,立即加入底物0.1 mL。倒置两次混匀后(切勿震荡产生气泡),立即转移到比色皿中,快速放入仪器比色池内,盖好盖板,按对照测试键执行对照制作程序。对照值在30以上为有效值,反之重做对照测试。测试完毕,马上将对照液从比色池内取出。
3.2.3样品测试取待检测液2.5 mL加入烧杯中,加入酶液0.1 mL和显色剂液0.1 mL,混匀静置15 min(秒表计时,常温25~35 ℃)后,马上加入底物0.1 mL,倒置两次后(切勿震荡产生气泡),立即转移到比色皿中,快速放入仪器比色池,盖好盖板,按样品测试键执行样品检测程序。
3.2.4测试结果的判读若测试样品的酶抑制率达到50%以上,则表明被测样品的农药残留毒性可能超过安全的界定标准,建议复检一次或通过气相色谱等仪器检测进一步确认。
4检测结果误差分析
在实验操作中,由于移液枪使用、操作速度、揭遮光盖时间快慢、反应时间长短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操作不合理就会造成误差。
同时实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酶活性变化,实验仪器是否清洁对折光率的判断,也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简析乳品质量快速检测的方法 篇12
1 高效的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现阶段来讲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 随着液相色谱的不断改进, 已成为了现阶段进行化学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 目前, 已广泛的使用。它是通过液相色谱的基础上, 引进了气象色谱, 在其检测技术上利用高压泵, 灵敏感应器等, 具有更高的精准度, 而且在速度上也较以往的传统检测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操作上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目前也已广泛的应用于乳制品品质的检测工作中。
众所周知, 三氯氰胺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其含氮量高达70%, 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 前几年的三鹿奶粉中, 检测出了含有三氯氰胺, 导致了一些幼儿在使用了含有三氯氰胺的有毒奶粉后, 出现了很严重的身体状况。三氯氰胺虽然是低毒性化合物, 但是会影响人类的泌尿系统, 严重的还会引发尿毒症。在食品中对三氯氰胺的检测非常严格,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出三氯氰胺的含量, 所以, 一般都利用测定视频中氮原子的含量从而来推算出视频中蛋白质的含量。三氯氰胺与蛋白质都含有较高的氮原子, 而且三氯氰胺氮原子含量还明显高于蛋白质, 因此, 一些商家为了自身利益, 减小成本, 在食品中掺杂大量的三氯氰胺, 从而提高其蛋白质的含量。利用液相色谱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氮原子的含量, 并且从色谱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氮原子是否为蛋白质中所含有, 它是一种有效的乳制品检测方法。
2 分子技术
在分子技术检测中, 对于乳制品的检测通常都会用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最早应用于DNA探针检测技术。其实质就是一种具有单一螺旋结构的DNA, 用酶以及同位素来进行标注, 从而可以更快的发现探针的位置, 并且知道在探针中混合的其他化合物以及细菌。目前来讲, 核酸探针技术能够有效的检测出乳制品中含有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等常见的细菌, 其也具有较强的准确性, 而且检测速度也很快, 目前, 也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品质的检测工作中。
3 总结
【快速检测方法】推荐阅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06-28
隧道养护检查的快速检测方法 -检测人员继续教育在线自测题07-05
快速故障检测06-03
现场快速检测08-24
联合快速检测01-09
快速检测HBsAg01-16
快速检测试纸条05-17
快速检测卡10-27
快速检测设备12-02
克伦特罗快速检测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