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共11篇)
测量 篇1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 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尤为重要。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 (宗地或地块) 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等地籍要素的测量、绘制地籍图以及面积量算与统计。在地籍测量中每宗土地的位置、形状、面积、权属界线和各宗地间的关系是地籍调查的核心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界址点测量来实现的。因此应该充分重视界址点测量的工作。
2 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是指宗地权属界线的转折点, 即拐点, 它是标定宗地权属界线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宗地权属调查时, 界址点应由宗地相邻双方指界人在现场共同认定。宗地与宗地的权属纠纷是通过界址点来判定的, 所以界址点位置及测量精度是地籍测量成图的重要核心工作。
界址点测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解析法:根据测区平面控制, 通过量边测角计算来取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解析法是目前界址点测量的主要方法。
综合法:在有一定解析界址点的控制下, 有勘丈法测出界址点之间的边长并以此作为宗地权属范围、面积、形状的求算依据。当个别宗地特别隐蔽, 界址点无法测定时采用此方法。
图解法:是按规定的要求, 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图解坐标的方法。
以上三种方法就精度来说, 解析法的精度最高, 图解法的精度较低, 从界址点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来看解析法优于其它方法。但是解析法的工作量相比最大。
3 解析极坐标法
在解析法中有极坐标法、割距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是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 观测已知方向到界址点间的水平角, 并量取测站点至界址点间的距离, 通过计算求得界址点的坐标。这种方法由于灵活, 量距测角的工作量不大, 在一个测站上常可同时测量多个界址点, 因此在界址点测量中常被采用。
见图1所示, A、B、C为测定界址点的测站点, 应用其中一已知方向作为水平角观测的零方向 (在图中取AB方向) , 观测AB方向到界址点各方向的水平角βi, 读取A点到各界址点的距离DA1、DA2……DAn。已知A点的坐标为XA、YA和A点至B点的方向角αBA, 则按下列步骤计算界址点坐标。
3.1 计算各界址点方位角
3.2 计算已知点至界址点的坐标增量
3.3 计算界址点坐标
极坐标法的方位与距离重合精度较高, 速度较快。极坐标法与其他定点方法相比不受地形乃至场地的影响应用很广泛。其缺点是对于老城区、商业密集区、街坊内部的隐蔽界址点, 效率低成本高。它适应于规划整齐, 通视良好的大面积界址点测定, 是目前城镇地籍调查解析界址点测定的主要技术方法。
4 应用
笔者曾参加了甘肃省甘南州合作镇1:1000地籍测量的工。合作镇属于河谷盆地, 地形比较平坦, 南高北低, 居民主要住房位于盆地及盆地四周的山坡上。全镇按照街 (巷) 道、河流共划分了26个街坊, 地籍测量时按街坊进行。在本测区界址点点位测量中全部采用的是解析法中的极坐标法来测定界址点的点位坐标的。以权属调查时所设置各界址点为准, 测站除充分利用地籍控制点外, 个别不足时采用光电测距支导线补充。测定界址点的水平角使用国产北光DJ2型经纬仪观测半测回, 距离使用日产RED2L光电测距仪观测一测回 (二读数) , 读数较差均小于10mm取平均值, 计算所求点的坐标。使用光电测距仪进行界址点测量距时, 将气象数据和垂直角直接输入仪器进行气象改正和倾斜改正, 直接读水平距离。光电仪测距时, 测站点至所求点距离尽量保持在300m以内。界址点测量精度 (见表1、表2所示) 。
本测区通过解析极坐标法测量计算取得的界址点的坐标后, 进行了地籍图的绘制, 并对成图精度进行了野外检查 (见表3所示) 。
经过验收本测区界址点坐标测量成果在规定的限差之内, 地籍图绘制精度符合规程要求。
解析极坐标法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检核条件, 量距或测角错误不易发现, 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十分细心。本测区在界址点测量中和测量后, 经常用相关地物和相邻界址点判定界址点测定的正确程度。但这样做仅能检查界址点测量的粗差, 为此作业员在界址点测量后, 用钢尺丈量界址点间的距离, 并将此距离同解析法反算的距离进行比较检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 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尤为重要。地籍测量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 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在地籍测量中每宗土地的位置、形状、面积、权属界线和各宗地间的关系是地籍调查的核心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界址点测量来实现的。界址点位置及测量精度是地籍测量成图的重要核心工作。
关键词:地籍测量,界址点测量,解析极坐标法
参考文献
[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S].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
[2]王侬, 廖元焰.地籍测量学[M].北京:中国测绘出版社.
[3]田义兴, 郭颂清.甘肃省甘南州合作镇1:1000地籍测量技术总结.
测量 篇2
一、基本条件
测绘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
测绘单位的办公场所不少于40平方米。
测绘及相关技术人员:4人(中级1)
全站仪:2台(5秒级精度以上)
水准仪:1台(S3级精度以上)
其他设备:应当分别配备测深仪、地下管线探测仪、陀螺仪等相应的专业仪器设备。
作业限额:局部矿山测量、巷道测量。
二、专业技术人员
1、本标准所称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是指经具备相应职称评定资格的机构颁发或认可的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2、未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他测绘从业人员,应当通过测绘职业技能鉴定。
3、本标准所称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地质、水利、勘察、物探、道桥、工民建、规划、海洋勘测、土地资源管理、计算机等工程技术人员,或者能够提供其在校期间所学专业开设测绘专业为必修课程证明的工程技术人员,但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50%。
丁级测绘单位配备兼职质检人员。
浅谈控制测量与测量方法 篇3
【关键词】平面控制测量; 五等水准测量; 测量方法
引言
随着控制测量技术的提高,在精度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要深入的研究高铁精密控制测量技术。因此其精确的控制测量,是一项不可或缺并且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概述
实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曲惠乡榆树园村等2个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对于发展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为了完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曲惠乡榆树园村等2个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巴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受和硕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对该区域进行1:5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
2.首级控制测量
2.1首级控制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根据“RTK技术规范”5.1.5要求,有条件采用网络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故该项目首级控制测量包括一级平面控制测量及五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
2.2 一级平面控制测量
2.2.1一级RTK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一级RTK平面控制点应采用新疆巴州连续运行参考站(BZ-CORS)系统进行观测。该系统已经通过新疆测绘局测绘质量验收。
测量仪器应使用Trimble GPS 5800以上型号的双频 RTK。设置时应采用七参数法完成了WGS-84坐标到1980西安坐标系的转换,并对测区附近的已知点进行检验。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
(1)RTK的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干扰源附近观测;
(2)每次观测前均应重新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得到固定解时,宜断开通讯链接,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3)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核后继续作业;
(4)每次作业开始前均应进行至少一个同等级或高等级已知点的检核,平面坐标较差不应大于7cm;
(5)网络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数据采集器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不大于±2cm;
(6)网络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采样率为2-5s,控制点观测次数不少于2此,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应大于4cm,取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中数作为最终结果。
2.2.2一级RTK平面控制点选点、埋石及编号
(1)布设控制点应选取在测区的主要十字路口和街道交叉口,同时顾及后续使用常规仪器进行加密测量的需要,所选的点必须保证有2个以上方向通视。
(2)选择控制点时,要求控制点上空尽可能的开阔,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高大树木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
(3)布设一级RTK平面控制点时,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一级RTK平面控制点应埋设固定标石,埋石选在沥青或水泥地面上可打入刻有十字的钢筋代替标石,标志均在钢筋中心锯出十字,以保证仪器的精密对中。
一级RTK平面控制点标志采用不小于以下标称:
一级GPS点控制点选在水泥或沥青路面上时,采用长约10-15cm的直径1.5 cm的钢筋标志做中心标志并采用红色油漆喷绘点名。中心标志上刻十字丝以便定位。水泥路面标志规格如下图:
一级GPS点控制点选在松软土质时应埋设水泥控制标志并采用黑色绘图笔在控制桩上编号以曲惠乡的简称QH进行流水编号,从北到南、由东向西,即QH01、QH02、QH03、…QHnn进行编号,并且在实地点位附近用红色油漆书写点号,不允许重号。埋设控制桩标志规格如下图:
3.五等水准测量
3.1五等水准网布设
五等水准网布设应以自治区测绘局提供的C级GPS点BHC49(高程等级为I等)、BHC42(高程等级为Ⅳ等)为基础,在测区已有的1:10000地形图上拟定初步水准路线。水准路线应尽量选设在地势平坦、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附近,尽量避免通过水滩、沙土、易塌陷易受雨水冲刷的地区。选线的同时应结合布设的平面控制点采用附合或者闭合水准路线的形式布设水准线路。
3.2 五等水准观测
五等水准观测应使用DS3级以上的水准仪及三米区格式双面条形码尺,五等水准观测以中丝测高法进行单程观测。视距可直接读取,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作业开始后的每天应检验i角一次,i角不得大于±20″。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4.2.1和4.2.4条款的规定:
等级每千米高差
中误差(mm)线路长度
(Km)高程闭合
差(mm)最大视距
长度(m)前后视距
差(m)前后视距
累积差(m)
五等15--≤30?L 100近似相等≤10
4.图根控制测量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为了保证该测区图根点的测量精度,图根点控制测量应依据“RTK技术规范”中的5.2.6条款的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4.1基准站应尽量架设在项目区中间,其点位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1)基准站应选在地势较高、交通方便,天空较为开阔,周围无高度角超过10°的障碍物,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发射的位置。
(2)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经效应的影响,周围无GPS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无高压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站、微波站等干扰。
4.2图根控制采用GPS-RTK的形式布设,测量仪器使用Trimble GPS 5800以上型号的双频 RTK直接测定图根点三维坐标。
(1)GPS-RTK图根控制点测量时,首先利用测区布设的一级平面控制点求出WGS-84坐标系到1980西安坐标系统的全部转换参数。求解转换参数时,基站应尽量架设在测区中央,至少应选择能够尽量覆盖整个项目区的4个一级平面控制点做点校正,以这4个以上的一级平面控制点组成本次图根控制测量工作的基准框架网,且一级平面控制点要均匀的分布测区周围,需要布设的图根控制点要在参与校准的已知一级平面控制点围成的区域内。
(2)求解转换参数时,流动站调用RTK中的控制点测量模块,将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天线架设在三角架上,进行精确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大于20个,采样间隔2s-5s,并独立地观测三次,取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中数作为最终结果。
(3)参数求解应采用不同基准点的匹配方案,选择残差小、精度高的参数应用。转换后每个控制点的水平残差和垂直残差应控制在水平残差小于±2cm,垂直残差小于5cm。
(4)测区WGS-84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的转换参数求出后,对测区布设的一级平面控制点采用RTK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5.3.12-2条款的标准,即经RTK测量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已知平面控制点坐标的较差应小于±5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30 mm(D为基站距检验点的距离,单位为Km)。
(5)图根点观测时采样率为1s,每次测量的历元数不小于20個,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5,PDOP≤6,观测的平面精度≤2cm。
(6)RTK施测控制点时不得在天线附近50米内使用电台,10米内使用对讲机。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密控制测量技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础工程的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精密控制测量技术作为基础。所以,必须要不断深入研究精密控制测量技术,实现我国工程建设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英翔,胡波,罗涛,等.京沪高速铁路CPII控制网复测技术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8,6(3):112-114
[2]吴迪军,熊伟,张建军.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必要精度的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8,6(6):100-102
[3]周庚福.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07.
[4]徐宇飞.《数字测图技术》.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第1版
[5]云南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8.4
个人简介
GPS测量及测量误差简析 篇4
GPS也叫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作为新一代的测量定位技术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航空、军事、交通、勘探、通讯、气象等各个行业。中国在自己的发展中也建立了继美国的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在2012年年底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等服务。
2 卫星的运动及其定位分析
GPS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绕地球旋转其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所受各种作用力的影响。这些作用力主要有地球引力、太阳月亮引力、大气阻力、太阳光压、地球潮汐力等。先将模型简化忽略其他作用力,卫星所受的最大的作用力就是地球与卫星之间的吸引力,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两者的运动计算与地球的长短半轴,扁率,近点,赤经,轨道倾角角距及卫星星历有关。其中卫星定位中的时间系统很重要,GPS卫星作为一个高空物体,其位置是在不断的发生改变。GPS接收机通过接收和处理GPS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确定观测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GPS卫星定位的目的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其在计算中类似于全站仪及普通经纬仪测量中的后方交会,其实卫星定位就是空间距离的后方交会。也就是在某一时刻,观测点的接收设备同时接收到3颗以上GPS卫星的电信号,通过信号解译得到距离,通过距离交会求得地面点的三维地心坐标。根据定位方法分为伪距定位与载波相位定位。其中伪距定位可以说就是测量测点接收机与空间点的后方交会的算法。
载波相位法利用的原理也是后方交会的原理,但它是通过卫星之间波的相位差来计算,与红外线全站仪测量距离的方法相似,所以载波定位法得出的坐标准确度高,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所用的就是载波相位法。
综上所述,GPS测量就是通过地面或空间的接收设备接收卫星传送的信息来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其测量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和地面接收点设备,在高精度的GPS测量中还应考虑潮汐等因素,下面就GPS测量误差做一个简析。
3 GPS测量误差简析
GPS的误差其实就来源于三个方面,卫星,传播介质和接收设备。
1)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卫星本身的轨道误差及卫星上星历的误差。
a.卫星钟差。
天上的卫星的位置理论上是在其轨道上,所以它的空间位置应该是时间的函数,在GPS定位中无论采取哪种观测,均要求卫星钟与接收装置的时钟保持严格的同步,事实上尽管卫星带有非常高精度的原子钟,但是它与理想的GPS时钟之间仍然存在难以避免的偏差和漂移,也就是类似于电影007明日帝国中所谓的调整时间的偏移量导致定位错误,这种偏差,实际上是由卫星的地面主控站长期连续的监测和调整的。主控站通过监测24颗卫星的时钟,然后校正各卫星之间的同步时差,来达到调整的目的。在实际的测量观测过程中,卫星钟差还可以通过差分的办法来消除。
b.卫星本身的轨道偏差。
卫星本身的轨道偏差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测量长度越长,误差就越大。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卫星在运动中受到多种摄动力的复杂影响,而地面上的监测站无法充分掌握和分析其作用规律。那么如何处理卫星的轨道误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实际观测中主要通过同步观测求差法,例如在公路设计中大地测量定位基准的坐标导线点时,便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测站对同一卫星同步观测求差,以减弱卫星轨道误差,这是因为同一卫星对不同观测站同步测量的误差具有系统误差的性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引入表征卫星轨道偏差的改正系数法。
2)与传播介质有关的误差。
GPS卫星的卫星信号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波,所以波的所有特征和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卫星信号的传播,电磁波的传播在介质中也会受到其他介质的干扰和影响。比如现在手机上的定位在家里或者电磁干扰多的地方也不能顺利定位,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大气层中电离层及与其他介质发生的多重折射及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a.大气电离折射的影响。
当GPS卫星处于天顶方向时,电离层折射对信号传播路径影响最小,而当卫星接近地面线时电离折射的影响就最大,在实际观测定位中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减小和避免这种影响。
第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双频观测的方式。这是由于电离层的影响与信号的频率是某种函数的关联,所以利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信号进行观测就能确定电离折射对信号的影响量,就可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所以现在有很多具有双频的GPS接收机,在精密定位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二种方法就是利用导航电文所提供的电离层模型加以修正。而最常见的方法还是利用两台或多台GPS接收机对同一卫星的同步观测求差的方法以减弱电离层折射的影响。
b.因为传播GPS信号的主要介质是空气,而空气的湿度、温度、气压等都会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影响。就类似于全站仪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状况下也有所修正。空气所造成的误差的修正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相似,一种就是建立模型修正,另一种就是多个观测设备对同一卫星同步观测求差校正。
c.在接收端接收信号的同时,除了受到空气和电离层等的影响外,还受到地物及其他介质的反射影响,所以在我们架设和安置接收端设备时,要尽量选择屏蔽良好的天线,还要避开较强的反射面,比如尽量远离山体和建筑物,适当延长观测时间以减少这种影响。
3)接收设备的误差。
接收设备的误差也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人为的误差,如人为的对中误差;另一种是设备自身的误差,包括相位误差,接收机的钟差以及仪器天线本身与设备中心的误差。对于设备本身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可以建立钟差模型来消除;对于仪器天线本身的中心误差与上面的方法类似,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设备,同时观测同一卫星的方法修正和消除,而对人为的对中整平误差则要求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仔细操作以尽量减小误差。
GPS卫星测量学是由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理论和实践工作在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发展迅速,日新月异。
摘要:简述了GPS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介绍了GPS卫星的运动及定位方法,从卫星、传播介质、接收设备三方面分析了GPS测量误差,有利于GPS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GPS,测量,误差,卫星,接收设备
参考文献
[1]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
箕斗井施工控制测量测量方法探讨 篇5
1.作业任务
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井下采矿能力的增加,决定进行箕斗井的施工,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由于当时主竖井已经正常运转,井下1290中段,1250中段,1200中段,1150中段的采切工程在正常进行,所以,设计部门要求箕斗井的施工要分层进行施工,以加快工程进度,具体施工要求是从地表1321标高向1290水平正掘,从1250水平向1290水平反掘,从1200水平向1250水平反掘,从1150水平向1200水平反掘。箕斗井设计规格为直径2.0米,掘进高度171米。
2.测区概况
作业任务下达后,我们对现有的测区地表情况及各水平的测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整个测区情况是,箕斗井距离主竖井直距28.3米,每个水平都与竖井井下各个中段的车场连通。1290中段,1250中段,1200中段都要掘进基本相同的距离才能到达箕斗井的施工位置,并且1290中段竖井车场与地表连通。
二 控制网布设方案
通过对测区的实际情况及现有测量资料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测量方案,并进行了贯通误差预计:
平面控制测量
从地表已有测量控制点采用导线测量布设箕斗井近井点,然后在从相同的测量控制点布设导线至1290水平竖井车场,利用主竖井进行一井定向联系测量,将坐标和方位导入各个水平的井下竖井车场的导线起始边。
高程控制测量
由于箕斗井的贯通对工程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在地表利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出箕斗井近井点的高程,在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将高程传递至1290水平竖井车场的测量导线点,在一井定向时利用钢丝将高程传导至井下各个水平井底车场的水准点。
三 采用的主要技术依据
在布设地表控制导线时采用宾得R-125型全站仪进行观测,导线级别采取10"级的精度技术要求进行。1321地表近井点布设成闭合导线,由于地表控制点到1290水平竖井车场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无法形成闭合导线,我们只能采取复测支导线的形式将控制点引至1290水平竖井车场。复测支导线的精度技术要求采取下表中7"级复测支导线的技术规定。
进行竖井一井定向联系测量时,严格按照有关一井定向的技术要求进行,联系三角形的形状符合技术规定,在1290水平,1250水平,1200水平,1150水平同时观测,并独立进行了两次一井定向,两次定向结果之差不大于2',以做检核。
四 具体测量实施方案
1.箕斗井近井点的野外选点和埋石,井下各分层的选点和做点,及做一井定向的各种准备工作。
2.对箕斗井近井点进行闭合观测,进行闭合计算。由于离原有测量控制点比较近,所以到近井点只有两站,野外观测完成后,立即进行了内业计算。
3.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从相同的测量控制点向1290水平竖井车场无法布设闭合导线或者附和导线,只能以支导线的形式进行。为了检核,进行了两次观测。总共观测了8站。外业测量结束后,立即进行了内业计算。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计算角度闭合差
根据起始边方位角αAB及观测角β,按方位角推算的公式推算出终边方位角
α终=α始+n×180°-∑β
上式中 α终——已知的终边方位角;
α始——已知的起始边方位角;
∑β——导线转折角的总和;
n——支导线观测角个数。
由于进行了复测观测,所以计算出两个终边方位角,通过比较两值的大小,差值符合技术规定的误差范围。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通过分别计算两次观测的最后一点的坐标,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坐标值,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导线全长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与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符合精度要求。
计算公式如下:
然后对角度进行调整,计算出了最终的导线点坐标值。
4.进行矿井一井定向
由于1290水平车场测量点的坐标值已准确计算出,所以,立即组织人力通过主竖井进行一井定向测量。定向过程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采用1mm的钢丝进行投点,由于投点长度140米,所以加大垂球重量,并用稳定液稳定,观测时,由于人员和仪器有限,只能在两个分层进行观测,先进行1290和1250水平的觀测,完成后,在乘坐罐笼让人员分别到达1200和1150水平进行观测,总共独立进行了两次定向测量。
外业测量结束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内业计算,联系三角形各项检核条件均满足技术要求,接着进行了1290水平和其他水平的连接三角形计算,最后,按照导线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各水平各个测量点的坐标。得到了各水平车场导线起始边的方位角,两次定向的结果差值为42",符合规程规定的精度要求。
5.布设各水平导线起始边到箕斗井位置的控制导线
依照各水平一井定向时布设的导线其始边进行完各水平的箕斗井辅助工程后,马上组织人力从导线其始边向箕斗井位置进行了两次支导线观测,求出了箕斗井井中心放样的准确数据。并将中心点准确的标在井壁上,在掘进过程中,及时延伸井中心位置,指导掘进人员施工。
6.技术总结
箕斗井全面贯通后,我们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贯通误差观测和总结。
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之比较 篇6
关键词:地籍测量,地形测量,比较
1 地籍测量的含义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5)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像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2 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技术不但为土地的税收和产权保护提供精确、可靠并能被法律事实接受的数据,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对完整的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地籍测量成果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或其他相关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其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5)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测量的观点,又要反映土地法律的要求,它不仅表达人与地物、地貌的关系和地物与地貌之间的联系,而且同时反映和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以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各种关系。
6)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而土地管理要求地籍资料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因此必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所以地籍测量工作比一般基础测绘工作更具有经常性的一面,且不可能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地籍测量工作始终贯穿于建立、变更、终止土地利用和权利关系的动态变化之中,并且是维持地籍资料现势性的主要技术之一。
7)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8)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3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图是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用测量仪器及工具测定控制点周围地形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图式规定的符号将各种地物、地貌依比例缩小描绘成地形图的工作。根据测图使用的仪器及工具的不同,地形测图的方法有:大平板仪测图、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经纬仪测图、全站仪数学化测图以及航空摄影测量成图等。前3种方法为传统的测图方法,其测图原理是一样的。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研究与应用。数字化测图以及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无论精度上还是工作效率上都优于传统的测图方法,它是当今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的发展方向。
4 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的比较
4.1 要素
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4.2 方法
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
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4.3 精度
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4.4 应用软件
目前进行的城镇地籍测量及入库工作,所用工作软件基本上为武汉中地公司的MapGIS系统,地籍测量为了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而均使用各自的测量成图模块,如南方CASS。这些测量成图模块均为我国的研发人员自行开发,与国外很多专业成图软件或在国外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成图系统相比,在功能与实用性上差距很大。如果只是进行地形测量,在所使用软件方面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成图,或者继续使用原软件,或者将原格式(MapGIS图形格式)转为其他成图软件格式。由于国产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也将增加一些工作量。
公路测量中怎样进行水准测量 篇7
关键词:公路测量,高程测量,导线,横断面,水准测量,仪器,方法
公路测量在公路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 测量公路的仪器也在不断进化, 从上世纪80年代的钢尺、水准仪、经纬仪这种老式的测量工具到如今例如GPS、电子水准仪等先进的电子化技术, 公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越来越精进, 公路设计的质量也有大幅提高。
1 公路水准测量
公路水准测量是公路行业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 它包括了基平水准测量、中平水准测量和施工水准测量, 另外, 还有四、五等水准测量和等外水准测量, 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进行水准测量要取决于项目中工序的具体要求。
1.1水准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水准测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水准仪这项仪器, 在公路上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并且测量出两地面之间的高差, 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和高差来推算另一个点的高程。假设已知地面A点, 设它的高程为HA, 那么已知地面B点的高程如果是HB, 首先就要测出两地面的高程差HAB。测出高差后在A/B两点之间设置水准仪, 并分别在A/B两点分别竖立一根水准尺, 通过仪器的水平视线来读取A/B两点的尺子读数a和b。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B点对于A点的高差即为HAB=a-b, 这里如果a的数值大于b, 那么高差就为正, 则说明A点高于B点;反之, 它们之间的高差就为负, 说明B点低于A点。实际上, 水准测量应用了很多的几何原理和应用, 它是一种利用水平线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一种测量方式。在公路工程的水准测量中, DS3自动水准仪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水准仪, 它的精度超越传统手工测量工具的数十倍, 达到了3mm每公里的精度, 大大降低了公路测量后设计的偏差, 保证了公路的整体质量。
1.2水准测量中的误差。由于公路工程较为庞大, 水准测量中很容易造成误差。一般来说, 水准测量中所产生的误差可能来自仪器本身、测量者的观测水平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1仪器误差。仪器存在误差在所难免, 水准仪在测量中出现误差主要是因为它所附带的望远镜视准轴出现了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情况, 如此测量就会产生误差。尽管仪器都会经过严格的矫正, 一般当水准仪的角度校正发生残余误差时, 它就会影响距离观测。所以, 在测量前应该注意观察前、后视的距离保持在相当的状态下, 方可开始测量。2观测误差。在观测中, 如果水准仪的水准气泡不能达到居中的位置, 那么望远镜的视准轴就会产生倾斜, 造成最终测量结果的读数误差。读数误差取决于水准气泡的位置, 也决定着水准管分划值T。正常情况下, 水准管分划值的误差都在0.1T左右。按照公式m=0.1T·S/P, 如果设定DS3水准仪的水准管分划值为30°, 视线长度S为70m, 就可以测量出p=205256°, m就是0.387mm。所以, 在测量时, 只要能够将水准仪的水准气泡仔细居中, 并对视线长度进行修改和限制, 观测误差就能够基本清除。
2 水准测量的具体方法
我们对公路进行高程测量时应该把地球看作一个球体, 而不是椭圆球体。由于公路测量属于大地测量中的一种, 是对大地水准面和海水平均面的测量, 所以目前我国所采用最多的还是青岛验潮站所采用的黄海平均海平面高程零点和青岛零点, 他们被叫做黄海高程系统。水准测量的等级有四个级别, 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设计。一般在公路的水准测量中, 都会采用三级和四级测量, 为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高程控制。
在水准测量前, 要将水准仪进行安置、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 这是为了确保水准仪能够处在一个精确的状态下, 避免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安置是指将水准仪器安装在可伸缩的三脚架上准备观测。打开三脚架调到适合的高度, 然后用眼睛目测三脚架头保持一个大致的水平位置, 并固定三脚架。保证水准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后, 观察气泡的移动位置, 要让它与大拇指运动的方向统一, 保证水泡在仪器的正中位置。然后进行瞄准, 瞄准是利用望远镜对目标进行目测瞄准, 将望远镜的目镜调到最清晰的状态, 保证望远镜的照门与准星对准水准尺, 然后拧紧螺旋扣, 固定望远镜。最后是读数, 读数是用十字丝截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因为水准仪的读数都是从上而下进行, 所以要先读毫米级读数, 最后读出全部读数。
在测量过程中, 应该保证利用红黑尺进行测量, 其中黑尺底面数保持为0, 红尺两个底数要相差100mm左右。每个观测站的观测工序大体为:后视黑面尺并读取中、下、上丝的读数;前视黑面尺并读取中、下、上丝的读数;前视和后视红面尺, 然后读取中丝读数。注意整个过程都应该保证水准器中气泡居于正中, 否则会出现误差。
每个测量站的水准表读数都要做好记录, 基本原则是保证视线小于等于100m;前后的视距差d小于等于正负5m;红黑面的读数差小于等于正负3mm。每一个测试站检测完毕后, 都要马上进行数据的核算, 直到完全符合要求为准, 如果出现误差, 必须重测。
3 结语
水准测量在我国的公路测量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目前水准测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成熟的水平, 但是水准测量的关键并不在技术, 而在于测量者的测量态度。测量人员要坚持反复校正测量数值, 从而做到最终测量值的完全准确, 要对公路工程中的水准测量时刻保持重视, 这有利于我国公路事业的规范化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晓斌, 康宝军.浅谈公路水准测量[J].科技风, 2010 (17) .
[2]崔永辉, 王媛.公路测量中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与控制[J].科技风, 2009 (24) .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 篇8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矿山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我国矿山开采作为矿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提升开采水平和技术, 目前矿山生产对矿山测量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 测量工作成为矿山开采中的基础保障, 因此, 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众多现代化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化测量系统成为矿山开采中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与传统人工测量技术相比, 数字化测量有更高的科技技术做支撑, 不仅提高了矿山测量的准确性和测绘效率, 更进一步提高了矿山安全生产的预见性, 因此企业应重视数字化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认识到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构建科学测量体系, 为矿山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1 数字化矿山测量技术的定义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集众多现代化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技术, 可以准确的勘探矿产资源的具体位置, 还可以实现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矿山数字化测量技术通过三维技术、GPS定位技术、视频通信技术队矿山资源分布和开采环境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总结, 数字化矿山测量技术的五大系统包括采集、调度、功能、包装与核心技术;采集数据主要通过对矿产资料数据系统、传感系统和勘探系统对矿山基本情况进行基本的信息采集。调度负责提供拓扑建立与维护空间分析, 设置数据访问限制和生产资料分配, 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整合功能则是矿山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依靠三维建模提供数据基础。核心功能是对矿山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并作出数据分析, 各个部分相互配合, 相互支撑。
2 数字化矿山测量技术的优势
(1) 数字化矿山测量系统基于仿真技术将矿山的地理环境直接显示, 更加有利的进行矿山开采指导;实现测量高效化, 并针对矿山动态实时进行检测控制, 达到缩短开采周期, 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的目的
(2) 数字化测量技术按照矿山生产的实际情况, 提取测量成果中的各个要素, 获得用途广泛的数据资料, 数字化测量技术有较高的精准度, 集众多现代科技于一体的数字化测量技术既能降低矿山的测量工作量, 又能保证测量工作的及时和准确性。
3 矿山测量工作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1)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数字测量技术是基于全站仪、GPS系统的相关软件对矿山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 三维可视化技术则主要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描述较为只管, 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可视化技术将矿山的空间信息、地理地貌和资源位置等数据信息呈现, 为矿山测量工作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支撑, 矿山测量过程中所获取的三维数据传输至三维建模软件, 通过云数据处理完成拼接工作, 并利用3Dmax等三维处理软件生成矿山的三维立体动态图像, 由此形成的立体图像可供矿山测量人员参考和使用, 基于计算机通讯网络形成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为矿山测量人员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信息, 使得矿山测量人员可以不受地域和周围环境影响, 对生产区域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查询监测, 更加有效的调控矿山资源的生产。
(2) 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矿山测量中采用空间信息较好的先进技术一般是空间信息技术, 也就是3s技术, 该技术包括GPS、RS和GTS技术组成, 是在矿山测量中应用广泛的技术。GPS技术由用户、地面监控和空间三部分组成, 通过卫星导航技术演变而来的测量技术, 具有高精确度、测量灵活和全方位全天候测量等特点, 最大的优点是在测量中通过卫星传输, 不会有误差的累积。
RS即遥感技术, 由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和处理、目标信息测量技术等组成, 对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后对矿山进行测量, 该技术高效准确, 及时完成矿山地形的测量测绘, 主要可以监测大面积的矿山监测。GT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基于地理信息空间, 按照地理模型, 提供多种地理形态的信息数据资料, 将信息次啊及、数据化处理形成的技术体系, 满足矿产对数据资料的需求
(3) 测量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数据资料处理的数字化指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绘图, 所处理的数据资料通过文字、图形或图标等多种形式, 为矿山安全提供测量数据, 减少数据传输之间的处理环节, 提高了测量精度, 还可以对矿产测量成果进行检验, 及时纠正出现误差的测量结果。按照矿山测量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建立完善的数字处理系统, 为数字化制图提供数据服务。
(4) 数字化绘图技术的应用。在矿山测量中, 矿山的地貌地形、地下地质条件等信息存在一定的变动和客观性, 测量人员需要将这些客观抽象的信息以图纸的形式显现出来, 需要对不同比例的地形进行测绘, , 这需要测量人员掌握专业的测绘技术, 但传统的图形测绘技术存在误差, 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 为避免影响到矿山开采的发展, 而数字化管理能有效调节矿山测量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以计算机三维软件为基础, 实现快速成图、分析, 形成的图形快速准确, 为矿山下管理人员的开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数字化矿图效率高, 准确度高, 可以根据地形变化实时更新, 并根据需要转换数据结构, 有利于构建矿图数据库, 为建立矿山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数字化测量技术已成为矿山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 我国矿产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多种现代化测绘技术中, 选择适合的测量技术, 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关键方式, 数字化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测量系统中, 对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开采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保障数字化测量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 测量人员应掌握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测量体系, 确保开采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杜明义, 武文波, 赵国比.矿山测量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宁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6 (04) .
[2]邱本立, 周青青, 王建有.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9) .
[3]张杰.论数字化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 2015 (01) .
测量 篇9
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 提高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准确性, 减少商品房买卖双方的纠纷, 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建设部专门制定了《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但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此类问题还可能产生分歧, 操作上有难度, 有必要对这方面的几个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
1 房产测量的意义
房产测量作为对房屋面积进行测算的具体形式, 在当前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房产测量可以为房产产权人提供法律保护依据。产测量的结果一经房产管理部门确认发证即具有法律效力, 处理产权纠纷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关系到购房人的切身利益房产测量的全过程、面积计算及其测量精度都有严密的科性, 是产权产籍管理部门为产权人提供法律保护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调处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纠纷、审核违章建和违章占地提供了可靠的凭据。其次, 房产测量是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产测量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房地产测绘技术标准和有关屋及其用地的有关信息和资料, 通过对房屋自然状况和权属况的专业测量, 弄清城市房屋和土地占有位置、面积及其用等状况, 从而为房地产产权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房地产档案的原始资料。因此, 房产测量是进行城市土地资开发利用,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最后, 房产测量也是检验商品房买卖面积是否缩水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 部分开发商在利益的驱使下时常会打起面积的主意, 推广和进行房产测量有利于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 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房产测量随着房屋价格的上涨而愈发广受关注, 因而在此意义上对房屋测量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共有建筑面积和公用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和公用建筑面积是在进行房产测量时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JJF1058-1998《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规定: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房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 为该商品房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建设部建房[1995]517号文件也曾明确指出:商品房建筑面积由该商品房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两部分组成。在此有必要对“共有”和“公用”进行区分。“公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享有对某物的使用权, 而“共有”则是指各共有人依照法律或合同约定, 享有对某物的财产权, 共有人对共有物有使用权, 收益权和处置权, 公有物只能被公用人公用而不能被公用人共有。
3 常见房产测量技术
房产测量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常见的测量技术主要有:
3.1 房产数字化测图技术
数字化测图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采集有关的信息, 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 再经过图形生成和编辑, 获得房产数字化图, 最后经数控绘图仪或其它输出设备, 绘制成房产图。数字化测图技术目前在房产地形测量、地籍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化测图具有成图质量高、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图载信息多等特点。因此, 数字化测图是房产图成图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3.2 运用坐标解析法进行房产测量的计算
房屋销售面积计算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房产面积测算可分为房屋面积测算和用地面积测算。其中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测算, 用地面积测算是指以秋为单位的封闭地块面积测算。在商品房销售过程, 房地产界址和房产面积纠纷时有发生。因此, 一个科学明确并且能反映房屋面积测量结果准确度的基本估算公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坐标解析法进行房产测量计算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3.3 GPS技术在房产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是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定位测量技术, GPS技术因其卓有效的性能而在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房产测绘系统以GIS的方式绘制、定义图形及属性, 实现了图形属性的双向连接, 使房屋面积的分摊结果更准确, 并自动生成繁琐的分层分户。
4 房产测量中“幢”的划分
幢是房产调查的基本单位, 也是房产要素测量的基本单位, 因而在房产测量中对“幢”的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幢”区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4.1 应同期规划、同期建设、同期验收
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中, 同一幢楼应该是同期规划、同期建设和同期验收的, 不同期规划、建设和验收的项目将各自独立, 单独成幢。
4.2 地面以上部分的基础、结构应为统一整体
作为同一幢楼, 地面以上部分的基础、结构应为统一整体, 具体是指房屋的各个部分结构相连, 即各个部分的梁、柱、墙等相互联接在一起, 不可分割。如果房屋各部分间互不相连, 则可以将各部分独立分幢。
4.3 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应为同一产权人
根据有关规定:房屋所有权人与土地使用权人相一致的原则是房屋权属登记的基本原则。如果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分属于不同使用权人的多块土地上, 且各土地使用权人的土地权属清楚, 则该房屋不能作为一幢处理。
4.4 有共同的共有共用设施
“幢”的划分, 对广大产权人而言, 最重要的是对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计算的影响。如果房屋各部分之间没有共同的共有共用设施, 那么, 无论是作为一幢还是作为多幢, 对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计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城市的基础测绘应该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 土地管理、房产管理、路政、水利、交通和市政建设等部门共同担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这样既能有效的避免政府重复的资金投入、重复的基础测绘, 又能保证信息的共享, 也能保证基础测绘中的统一性 (即统一的作业要求、统一的测量精度、统一的成图质量、统一的成果管理) 和唯一性 (成果的唯一性) 。基于这一基础图的房产测绘也就减少了相当大的运行时间以及测绘费用。这一办法对于以前基础测绘就相对薄弱的房产测量单位而言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对于以前基础较好的单位, 应该通过改制这一契机, 广招贤才, 苦练内功, 重点投入到城市基础图的测绘中去, 更好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房产测量属于房屋买卖及房屋相关产权办理的基础, 是权利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前提和保障, 因而加强房产测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住房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随着近年来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 房产测量日益受到广大的业主的重视。相关测量技术在旺盛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对当前房产测量中常见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 希望能对房产测量的改善有所帮助。
测量 篇10
[关键词]测量实验实验教学体系实践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95-02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工程测量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测量科研的开发能力、测量数据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测绘学理论课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也是培养工程测量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在工程测量实验方面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了培养工程测量应用人才的关键。
一、构建适时的合理的测量实验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工程测量应用型人才提供教学依据
近年来,学校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改革。首先,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改革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探索实验教学方式,逐渐形成了课堂演示、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最终把实验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具有创新性教育特色的测量学实验教学体系。[2]
(一)确定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实验的培养目标
我校的土木工程测量实验的培养目标是为土木工程单位培养出具有土木工程测量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测量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线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确定了这一培养的目标,在构建实验体系时就不至于盲目,在知识涵盖方面,才能做到有系统的取舍。
(二)选择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材
教材的选定是构建测量实验体系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地选定测量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发展。一般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都应遵循接触性认知、理论渗透、认知实习、测量综合实习、生产实习实践的教学过程。因此,一本结合专业特点的由浅入深的教材,是培养测量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导师。
(三)确定土木工程测量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能很好地将测量学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它是培养测量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工作,没有测量实验的有效进行,就不能培养出好的测量应用型人才。我校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测量实验教学大纲,根据测量内容,科学合理地增加了测设方案设计、点平面位置的测设等具备设计性、综合性的试验项目。尽量在贴近实践工程中锻炼学生,提高学生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科学的土木工程测量实验评估体系
构建合理的测量实验教学评估体系,一方面应该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体现三者的统一,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得到认可。同时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胆实践,营造一个敢于显示个性又相互尊重的气氛,使其在实验中养成耐心、严谨、求实、敬业等优良的素质。[3]另一方面要约束和监督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内容,引导和激励学生趋向培养的目标。对测量实验的评价,要从学生操作、实验理论考查及知识的运用入手,对学生进行“观、问、查”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测、绘、算的能力。
二、建立并完善测量实验室开放机制,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测量应用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科学的文件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是建立和完善测量实验室开放制度的保障。实验室是学生实验的主要场所,其中包括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这些场所是实验教学的主战场。[4]实行测量实验室的开放就是让有兴趣的学生有一个动手锻炼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外,还可以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丰富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测量实验室除满足附属理论教学的实验需求外,就只起到一个仓库保管的作用,设备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测量实验室只有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学生有时间时想去就去,才是一个真正的学生自主实验的空间。紧闭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或定时随意的管理方法与学生日渐增长的实验知识的矛盾,强烈要求测量实验室进行改革。实行测量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是培养工程测量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
测量实验室是为测量实验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而建立的。一个具有良好实验水平和上进的开放实验室,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高素质测量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学校为了让学生在专业培养上趋向目标,必须给予政策的支持,完善实验室开放的各方面制度,保证实验室在高水平环境下运作。
三、提高测量实验技术队伍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工程测量应用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由于各高校学生数量和实验室的规模迅速扩大,实验技术队伍问题成为困扰实验室持续发展的凸显问题,亦成为制约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实验室技术队伍是由实验室技术人员组成的群体,因而实验队伍的建设终究要回归到如何提高个体的素质上来。实验室技术队伍是连接专业教学队伍与实验环境和实验资源的纽带与桥梁。强化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能够更充分地将现代先进技术应用到教学与科研中,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支持。[5]
测量实验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应付教学实验,按书本机械地教会学生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和全站仪等设备,而没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是无法培养出高水平测量应用型人才的。要想给学生一个可持续的技术支持,必须不断对测量实验队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更新,特别是那些前沿技术(比如GPS等变形方面的应用),以适应培养测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如果学生是测量实验海洋中的一粟,那么测量实验队伍必须是能让那一粟漂浮的海洋。在测量实验中,如果实验老师本身都不能熟练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相关知识,学生又怎能感受到良好的受教育氛围呢?测、绘、算是工程测量能力体现的三个方面,测量实验队伍只有具备较高的测量实验能力和强的测量实践能力,才能回答学生的专业问题,才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导向。
四、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我们坚信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学术的沉淀的观点,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依托学科学术地位的背景,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践性,保证实验教学的效果。[6]《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和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只有将测量实践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让工程实践来检验学生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我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校园测量一级导线控制网,提供了一些控制数据,并监督学生完成一些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一些基本的测量操作和概念,并掌握测量控制网的计算、评价方法等。部分专业学生根据要求被安置在远离学校的地方进行模拟野外的生产实践,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锻炼。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是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教学,从经纬仪、水准仪及全站仪的使用到测量误差的产生、消除及预防,再到测量成果的形成分析,都不是简单的过程。仅仅通过附属理论教学或一个实验的证明是不足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境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动力。没有实际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就不会有科学实践的沉淀和结晶。
测量实验场所和测量实习基地的建立,让学生在一个敞开的、实际的实验环境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测量实验来说,任何“温室式”或“保姆式”的培养,都只能让学生对工程测量实验停留在验证的结果上,活在理想数据中。
测量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学生工程测量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新时代工程测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江蕙.谈热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J].黔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3):77-80.
[2]邓琳,车娟.测量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8,(8):33-34.
[3]花向红,汪志明,许才军,邹进贵.测绘工程实验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8,13(2):14-15.
[4]万长建.微型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207-209.
[5]涂宇清.研究型大学经济实验教学中心技术平台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11):224-227.
[6]刘恩山.高校生物教学改革与教师观念的转变[J].生物学通报,2003,35(12):19-20.
[责任编辑:刘凤华]
测量机器人单点测量精度试验研究 篇11
关键词:TCA2003,单点测量,精度
与国外比较, 对大型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手段仍显落后, 自动化、实时采集监测信息尚未普及。因此, 研究运用先进仪器设备进行大型构筑物变形监测数据采集的高精度、智能化和自动化, 对解决测量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具有现实意义[1,2]。文章将高精度的测量设备TCA2003引用到大型建筑物上进行点位的变形监测, 供同行借鉴参考。
TCA2003是一种能提高测量精度的测量机器人, 该测量机器人带有马达驱动,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能加快测量速度, 减轻测量强度。TCA2003把由程序操控的TPS系统和CCD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通讯和激光实现了测量的全自动化, 是一个集测距、照准、目标分别识别跟踪、测角、记录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平台[3]。对TCA2003来说, 只要测量对象满足工作条件, 黑夜和白天都能工作。文章所用的测量机器人由莱卡公司生产, 该仪器测距精度1 mm±1 ppm, 测角精度0.5″[4]。
1 TCA2003测量点位精度分析
为达到测量功能的目的, 组成TCA2003系统的元素主要包含了测量主机一台、目标点反射器若干、内置计算机和相关的数据处理分析软件[5,6]。TCA2003使用极坐标原理进行设计开发, 并实现了测量功能。在生产实践中, 需要把主体机器安置在以测站点O作为原点, 铅垂方向指向Z轴方向, 水平面处于X轴、Y轴组成的平面的右手系空间直角坐标系下 (见图1) 。然后, 再根据极坐标定位原理获得目标待测点P的X, Y, Z三个空间坐标分量。
其中, s为斜距, m;β, α分别为垂直角、水平角, (°) ;R为地球曲率半径值, km;k为大气折光系数;Z中的第二项为球气差的影响值, 而当距离较短, 此项可以选择忽略不计。
对式 (1) 通过误差传播定律进行处理, 得到:
其中, ms为测距误差, mm;mβ和mα均为测角误差, s;ρ为角度化弧度的常数值, 取206 265;mk为大气折光误差参数, mm[7]。以TCA2003为例, 测距精度1 mm±1 ppm, 测角精度0.5″。此时对球气差改正数影响可以忽略, 并且在变形监测中, 主要关注高差值的变化, 并且不加入目标高、仪器高等量取误差值, 此时将不同的距离、垂直角代入到式 (2) 中, 可以得到测量的高程中误差。
2 不同棱镜、平距下TCA2003测量点位精度分析评定
2.1 不同种类反射棱镜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分析
选用圆棱镜和360°棱镜, 并对两种反射器均可识别到的天气情况和距离范围下的测量精度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相比于圆棱镜, 360°棱镜具有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测量观测的优势, 而且棱镜的空间点位测量精度与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测量精度不存在依赖关系。
实验过程如下:
将TCA2003架设在试验A处, 将两种棱镜 (圆棱镜即为M1, 360°棱镜即为M2) 架设在试验B, C处。使用TCA2003的自动目标识别功能, 采集到了21个测回的观测数据, 使用测量办公室软件将测量数据从TCA2003传导到计算机中[8], 用Excel处理、分析。
得到分析、处理结果如下:
M1, M2平距值是236.742 m和257.583 m, 两棱镜不同测回的所有观测结果的点位中误差为2.44 mm和1.72 mm;而采用每个测回观测值求均值后再求中误差结果是0.63 mm和0.44 mm。得到的结论是圆棱镜的精度略高一些, 但360°棱镜可以接受不同方向的观测而不会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 360°棱镜的使用会在变形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使用。
2.2 不同平距条件下TCA2003高程测量误差的分析
平距不同的条件下研究高程误差, 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垂直角, 其次的影响因素是球气差, 而距离的测量值影响更次之。试验方案如下:反射器选用360°棱镜, 使用TCA2003自动目标识别功能, 每10 min采样一次数据。不同平距下, 在某地周边的山上选取7个点进行观测。结果处理如表1所示。
图2为不同平距条件下, 垂直角为45°时高差中误差值。试验和理论的中误差结果都是随平距的增大而增大。
对比得出:
1) 试验结果的精度值都小于理论值, 表明这台测量机器人的精度达到标定要求。
2) 当平距增加, 试验中误差向理论值靠近, 而实际使用该台TCA2003做变形监测测量时, 除要关注理论精度值外, 还需顾及各个不同机器人的实际使用状况, 即在使用之前, 必须进行精度评定[5]。
3 结语
1) 当通过TCA2003对400 m平距的高程进行测量时, 理论、试验结果的精度都在2.5 mm内, 即满足测量对精度的使用要求。同时, 在实际工程的变形监测过程中, 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值取平均、差分等等方法来处理获得的测量数据, 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
2) 由于360°棱镜和圆棱镜特性不同, 因此, 当距离较远达到500 m时, 应使用圆棱镜附加觇牌进行观察, 而360°棱镜已不能被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到。但考虑到360°棱镜具有从任何角度进行监测的优势, 因此, 可以将两种棱镜同时按测距条件不同进行配套使用。
3)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 需选用精度更高的气象观察设备, 增加采样频率, 具体可以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并求取平均值。同时, 要避开如早上、傍晚温差较大的时间段。
参考文献
[1]袁伟韬, 施昆, 李振.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水准基点稳定性分析[J].河南科学, 2014, 32 (7) :1263-1265.
[2]周伟, 方方, 周建斌.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多点辐射监测系统的实现[J].物探与化探, 2011, 35 (3) :379-381.
[3]朱强, 杨中峰, 刘春燕.TCA2003在矿区地表沉陷中单点定位精度试验研究[J].现代矿业, 2012, 19 (9) :52-53.
[4]靳玮涛.TCA2003测量机器人在白杨河水库自动化监测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 2008, 20 (5) :66-68.
[5]章金龙, 王场, 肖昭然.BP神经网络在连续梁桥施工监控中的应用[J].河南科学, 2014, 32 (5) :809-814.
[6]柳志云.TCA2003全站仪在小湾水电站高边坡监测中的应用[J].云南水力发电, 2006, 12 (3) :15-18.
[7]张正禄.测量机器人[J].测绘通报, 2001, 13 (5) :2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