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景观

2024-12-03

东湖景观(通用2篇)

东湖景观 篇1

1 前言

1.1 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 (Landscape) 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是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 (the Book Psalms) 中, 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 (包括所罗门寺庙、城堡、宫殿在内) 的描述, 他的这个观点也许与他的犹太文化背景有关。“景观”在英文中为“landscape”, 在德语中为“landachaft”, 法语为“payage”。“景观”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 即与“风景” (scenery) 同义或近义。现代景观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 大众行为心理等三大方面内容, 纵览全球景观规划设计实例, 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到成功之作, 无不饱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

1.2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校园为设计目的地, 合理分析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 以景观设计的手法解决校园环境的功能、视觉、生态和文化问题。

1.3 当前校园景观建设概况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把校园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作为教育的物质依托, 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与校园环境的规划有着直接关系。因此, 研究校园景观规划与开放的社会和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 探讨适合当前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景观规划策略, 可为当前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2 东湖中学校园景观建设

2.1 工程概况

平湖市东湖中学新校区位于平湖市东湖新区原三港小学附近, 东至用地红线, 南至规划道路, 西至东方路, 北至用地红线, 建设用地面积约46665.6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1088.3平方米。新校区建设规模36班, 每班50人, 共计学生1800人, 约120名教职工, 师生合计1920人, 建筑面积21088.3平方米, 总投资约5993万元人民币。

2.2 设计方案

2.2.1 设计构思

平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 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北部, 南濒杭州湾, 东临上海市。平湖市历史文化深厚, 是著名文化人士李叔同的故里, 作为江南六大厅堂 (莫氏庄园、网师园、采衣堂、卢宅、退思园、春在楼) 之一的平湖莫氏庄园, 至今己经历了三个世纪, 更是成为江南园林的一颗明珠。

景观规划设计立足于平湖特有的文化内涵, 通过丰富的地形塑造, 明快的人工地形, 围和宜人的活动空间, 减少硬质场地, 用小料石、硬地嵌草等方式软化软硬质景观之间的局部边缘, 让人的活动更多地融入到绿化景观环境中来, 从而为师生营造一个富有文化特征的优美校园环境。

2.2.2 设计主题

东湖中学新校区景观设计围绕着“绿树清风, 阳光花香, 尽显文化底蕴”的主题明确树立创造有“家园感, 花园感, 归属感”的优美校园的目标, 利用植物微地形、构架、小品等概念元素的发挥, 营造出东湖中学新校区, 一系列情景交融式的景观。

2.2.3 设计原则

共生性原则:强调环境与建筑的共生;

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具有延续性, 融合性, 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自然性原则:用景观赋予使用者的全方位感受, 传递大自然的绚丽和丰富;

经济性原则:昂贵的材料并不代表环境的品质, 我们一直确信:功能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才是好的景观设计的基本保证, 我们秉承这一原则, 在栽植、铺地和构造物的营建上都坚持合理不贵的处理方式, 充分利用本土植物、朴素的材料进行景观营建, 通过合理的搭配提升环境的品质。

2.2.4 设计目标

营造“绿树清风, 阳光花香, 尽显文化底蕴”的优美校园景观。

2.3 设计重点

2.3.1 思源广场:

思源广场位于校区主入口, 为主要的集散中心。设计以知识的源泉与知识的宇宙为主题进行展开, 寓意知识的宏大博深。富于韵律的同心圆的运用体现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与东面的树阵完美组合, 营造出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 丰富了校园共享空间框架。树阵选用了香樟、银杏、榉树三个树种来强调季相的变化, 在色彩和空间上都达到了富有层次的变化。思源广场与树阵的结合加强了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

2.3.2 智慧长廊

智慧长廊以智慧为主题, 以五大学科 (3+2) 、四大发明 (象征古代科学精神) 为脉络进行设计, 寓意学校是智慧的海洋, 学子乐学其中。智慧长廊有树池和广阔的草坪, 象征了智慧的博大精深。漫步在长长的走廊, 开始无穷的思考。这里是学生们讨论学习的场所, 他们在这里解答难题, 巩固知识, 思索新的人生。长廊两边绿茵庇护, 提供给学生们的是一个方向明确的空间, 通往科学世界的通道。

2.3.3 序列园

序列园位于教学楼之间, 设计来源于哲学思想中的序理论, 讲求变化但求统一, 讲究有序的可变性。寓意学生在中学期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道德习惯, 寻求突破, 序中求变。

2.3.4 量子园

量子园来源于化学的概念。我们世界上的很多物体, 它们可以理解为几个简单的元素, 再进行不同的组合, 就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这样设计的目的意在让校园景观设计走出呆板, 寻求新的突破, 给学生以科学的启发。

2.3.5 芳草园、竹园

位于教学楼之间, 设计思想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精髓文化, 芳草象征智慧, 竹子象征进步, 寓意教师学生学校不断进步发展, 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3.6 禾田

位于食堂南面, 设计以禾田为来源, 主要体现在铺装上, 以象征珍惜粮食的寓意。

2.4 种植设计

2.4.1 市树市花的应用

银杏是平湖市树, 银杏种植在平湖拥有较长的历史, 当湖街道松枫台的古银杏已有1164年的树龄;桂花为平湖市花。校园绿化种植基于上述两个品种, 一方面是校园文化和城市文化无缝对接, 另一方面是因为银杏和规划在平湖具有广泛的种植基础, 成活率高, 绿化效果好。

2.4.2 绿化手法应不拘一格, 强调灵活布局, 效果饱满。

3 结语

校园景观建设决不是单一的美化环境, 它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范围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景观设计从不同的内容出发, 做到各个区域不同的要求, 以便发挥其独立的功能效果, 使景观建设在运用艺术设计、植物绿化、工程建设等环节, 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色以及目的追求、道德情感、价值观念、行为模式, 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校学习氛围。

本文对平湖中学景观规划设计的初步探讨, 旨在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而提高我国中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总体提升作出一点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3]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4]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 (第二版)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2001年.

[5]俞孔坚.《景观:文化, 生态与感知》重印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东湖景观 篇2

东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楚韵山水、大美东湖”的美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扩大东湖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把东湖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特举办“大美东湖•印象东湖”摄影大赛活动,从2015年4月到2015年10月,近7个月的大赛时间,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展现东湖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让每一位参赛者用自己独有的视角记录下心中最美的风景。

一、主办单位

东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

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

二、征稿时间

2015年4月25日-2015年10月31日24时

三、奖项设置及权益

1、大赛评奖:

对来自全国的作品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2名,各奖1500元;三等奖3名,各奖1000元,优秀奖7名,各奖500元

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并作为申请加入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条件之一。

2、权益设置:

① 获奖作品推荐权威专业媒体及杂志公开发表展示,包括但不限于湖北日报、楚天金报、新浪图片、网易图片、中国国家地理等。

② 获奖作品推荐参选省级、国家级乃至全球级别的主题摄影赛事,以及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等主办、协办以及联合组织的其他赛事。

四、征稿内容

参赛者提交作品的内容需是与摄影主题——“大美东湖•印象东湖”相关的人文、自然风景。

五、投稿须知

1.参赛作品必须主题突出,思想健康,构图新颖,艺术感染力强。

2.参赛作品彩色、黑白、单幅、组照不限。2015年10月31日前拍摄的作品均可参赛。(注:2015年4月25日前拍摄的作品参赛不能是以往参赛的获奖作品,也没有在媒体、网站、户外广告公开发表过)纸质作品:标准矩形作品为长边10英寸(25厘米);正方形作品为8英寸×8英寸(20厘米×20厘米);异形作品以长边为基准。作品不得装裱,不得用卡纸衬底。组照按顺序在照片背面用透明胶粘连。作品背面请张贴“大美东湖印象东湖摄影大赛参赛表”标识。选送的组照作品原则上不超过8张。电子作品:请调整至大小不超过2M,调整完成后发送到邮箱(注明大美东湖摄影大赛投稿+姓名+联系方式)。

3.参赛作品可适当进行对比度、锐度、色彩饱和度的调整,谢绝提供改变原始影像和进行修改的作品。

4.作品入选后,主办单位将统一调取作品数据JPG文件,最低格式压缩文件不低于4M。入选作品作者务必在主办方通知后的5天内将数码拍摄的数据文件(胶片拍摄的请扫描底片)向主办单位提供的邮箱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5.作品所涉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等法律事项由作者自行解决,赛事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概不负责。

6.所有入选作品,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权用于展览、出版物、媒体网络宣传等,不再支付稿酬。

7.凡投稿作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凡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

六、投稿方式

1.现场投稿:参赛者将打印作品寄至武汉市武昌东湖路翠柳村18号(梨园广场旁)武汉东湖风景区宣传部;

2.网上投稿:电子版大小不超过2M,交电子版至指定邮箱(donghu2015@vip.sina.com )(注明大美东湖摄影大赛投稿+姓名+联系方式).

七、联系方式

上一篇:交通规划软件下一篇:规模猪场免疫方案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