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测量控制

2024-08-09

勘察测量控制(精选7篇)

勘察测量控制 篇1

1 GPS技术概述

GPS系统主要由全球通讯卫星、地面监控系统以及接收装置组成, 通过卫星发射的信号来指导工程实践。GPS技术主要基于工程测量中距离交汇定点原理, 利用接收装置在一定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卫星信号, 通过数据计算判断出到发射卫星的距离, 并利用相关的卫星地理原理计算卫星的三维坐标, 进而可以得到待测点的坐标, 达到定位测量的目的。GPS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工程测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比于其他的测量技术, 主要由以下特点:功能比较多, 适应性强, 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GPS测量技术可以为工程提供时间、位置、速度等多方面的信息, 不仅可以用于导航及测量定位, 还可用于时间测试及速度测试等, 尤其是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 GPS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 在工程勘察、测量、海洋测绘以及航空摄影中有着广泛的应用;GPS定位技术的精度较高, 这对于对位置信息要求较高以及对精度要求较为严格的项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GPS技术的以上特点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的要求, 在勘察测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GPS技术在勘察测量控制中的应用

2.1 利用GPS建立精确的工程控制网络

控制测量主要包括一级导线测量和图根导线测量, 做好控制测量工作首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布网方案, 使其满足一定的精度、可靠性、灵敏度以及经济指标等要求。工程控制网络的建立与工程的进行和项目的顺利完成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对于一些网型和精度要求较为严格的工程, 工程控制网的覆盖面较小、定位的密度大、精度要求高, 利用GPS测量技术建设工程控制网络, 能够有效减小对控制网络中位置的局限性, 缩短测量的时间, 满足上述要求。在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控制作业的设计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经济要求和技术精确性等两方面的因素。经济因素是任何工程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主要是为减少作业工时和成本, 高效完成测量任务;精度要求是顺利完成工程的基础和保证, 在测量控制中要合理布局控制网点, 保证测点数量, 以提高观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在控制网络建设中还要注意待测点在位置上精度的均匀性以及观测时段的独立性。利用GPS技术建立工程控制网络大多利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 在建立道路工程勘探及施工的控制网络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是由于在道路勘测中勘测目标狭长, 传统的分段测量方法很难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及均匀。在上述工程中利用GPS技术可以建立很多的测量点, 实现测点的均衡分布, 在以后的测量工程中也能保证测量目标的一致性, 从而使控制网络中的待测数据准确、真实。GPS技术在工程首级控制网、施工控制网、监测控制网、工程勘察控制网的精确建设中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2.2 利用区域性GPS差分系统进行碎步测量与放样

区域性GPS差分系统进行碎部测量与放样是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一项基本的应用, 利用区域GPS差分网所进行的区域差分与单基点载波相位差分的原理相似, 但区域差分系统的基准站通常有多个, 并构成基准网络为各基准站提供差分信息, 接收机利用自身的位置信息及各基准站差分信息的权重, 按照非等权平差的原则计算得到自身的差分修正值, 进而达到差分定位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GP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得到的广泛的发展, 对城市测量成果、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地测量是其他工作的基础, 通过大地测量测制各种地形图并为工程建设提供高等级控制点, 在城市控制测量 (或大地测量) 中, 实现精准的碎步测量与放样对城市控制网的建立及城市扩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的城市控制网及工程建设网, 能够满足精度高、成本低、放样均匀可靠的要求, 对城市建设和工程的顺利完成具有长久意义。

2.3 利用GPS布设控制点

GPS技术在勘测控制中的另一项重要应用便是可以辅助工程布设科学、合理的控制点。地质勘测作业主要包括基线测量、剖面测量以及工程点布设等, 利用GPS技术, 根据测距极坐标或经纬仪视距方法布设控制点能够保证控制点的科学性。首先在剖面和基线的端点位置埋设水泥柱, 并用相应的符号进行标记;在钻孔布设后对布设的点进行重复测试, 钻孔下面位置以封孔后的标志中心为准, 高程测至终孔标志顶面并量取相应的高度;量取槽探宽度, 槽探工程点通常利用极坐标或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最终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工程规划方案。在GPS工程控制网络的建设中要满足各待测点的布设次数相同, 并优先测量距离相近的点, 在最短距离迁站方向上联测相距较远的高等级已知点, 并做到在待测点的每次重复设站中使用相同的接收机, 以保证网络中各点精度的均匀性。控制点的科学布设是勘测工程控制网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及控制网络的建立在勘测控制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3 GPS在勘察测量控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GPS技术在勘察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对其网络布设进行科学的规范, 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对于GPS网的布设必须满足新增的规范要求, 比如:独立闭合环数的限定, 这与勘测控制网络的网型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新的规范对最简独立闭合环及附合路线的边数都有明确的限制, 采用多台仪器连续观测的方式进行网络布设, 可以达到结构强度高的要求, 能够有效探测测量误差提高GPS控制网络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利用GPS技术进行勘测控制中还要注意邻接点数的限定问题, GPS网络的扩展通常采用点连接、边连接以及图形连接的方式, 应注意在保证网络可靠的前提下灵活选择布网。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 各级网络除去边缘点之外, 其他点的邻接点数应多于三点;另外, 利用GPS技术所测量的高程是相对于大地坐标系的椭球面的大地高度, 是为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及变化提供正常的高程结果, 因此必须进行一定的正常高程联测, 其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地水准面差距的求定精度, 在实际工程实际中必须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4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 各种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多, GPS在工程勘测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程勘察测量控制中, GPS技术主要应用于控制点的布设、碎步测量与放样以及控制网络的建立等, 在应用中必须符合新增规范的要求, 以达到工程实际的精度并服务于工程实践。

摘要:全球定位系统 (GPS) 是科学领域一项非常先进的定向导航技术, 以其众多优势在工程测量及地质勘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GPS技术的相关理论, 对其在勘察测量控制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GPS技术,勘察测量控制,应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赵晶晶.GPS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向导, 2012 (6) .

[2]陈衍德.GPS技术在水利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C].山东大学, 2009 (10) .

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和测量 篇2

1 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

1.1 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现状

(1) 勘察取费不高:勘察经费落实不到位、取费偏低是影响工程勘察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经费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勘察部门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应付差事, 勘察设备和技术人员严重匮乏。

(2) 市场不健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投资和市场比较单一, 均通过相关政府部门以指令任务的形式下达勘察任务, 这段时期的勘察市场是比较规范的,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 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主体趋向于多元化, 另外, 勘察市场也缺乏有效的管理, 跨行业的勘察队伍以及私营形式的勘察队伍相继出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市场中, 使勘察市场出现混乱和不稳定性, 价格混乱、勘察单位相互压价, 而严重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质量。

(3) 设计周期不够充裕: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量大、涉及范围广、工序复杂, 因而需要有充裕的勘察设计时间。以往的勘察设计一般需几年的时间, 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的勘察设计时间更长, 如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等的勘察设计周期长达几十年。然而, 一些政府部门以及建设单位为实现政绩和效益, 违反客观规律, 将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周期以及建设周期盲目缩短, 致使勘察精度得不到保障,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1.2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水平的几点建议

(1) 规范勘察市场: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规范勘察市场的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稳定有序的勘察市场需要解决勘察的取费标准、准入市场的资质、勘察周期、勘察任务量等诸多问题, 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规范, 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质量的有效提升。

(2) 完善勘察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应明确勘察单位有无建立健全勘察考核制度、质量审核制度、相应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管理机制等。同时, 还应监督勘察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 认真审查勘察设备、勘察组织设计、勘察方案等, 尽可能地表面勘察质量问题的出现。另外, 还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范要求, 制定出有效的勘察质量监管目标和标准, 明确质量监管的流程、制度等, 确定监管职权, 以实现勘察质量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3) 勘察成本的有效控制:合理的控制勘察成本, 选择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可行性的勘察技术, 尽可能地减少因设计更改造成的开支, 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勘察现场的情况, 是提升勘察质量所必需的。此外, 为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过分追求勘察进度、施工中偷工减料等问题, 还应结合监管部门, 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并设有专门的法律顾问, 以及时解决纠纷、索赔等问题, 避免因合同纠纷问题而造成损失。

(4)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工程设计只有在工程勘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部门应和勘察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 只有在了解和掌握勘察现场以及设计意图的前提下, 才能针对性的展开工作。此外, 设计部门还应对勘察的整个过程以及勘察成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掌握, 并结合勘察成果有效的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正, 尽可能的避免因地质因素造成的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2 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

2.1 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技术

(1) 控制测量:目前而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由已经由传统的测量转变为传统测绘为辅, GPS技术为主的, 高效率、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服务对象, 可将其控制测量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测图控制网, 二是专用控制网。水利水电工程的平面控制测量技术从三角网过渡为混合网、边角网、导线网等现代化的控制测量技术。GPS控制网多用于大区域的测图控制中, 而中小区域的测图控制其首级网是GPS控制网, 或采取多种观测设备的混合网形式。水利水电工程的高程控制测量仪器则从光学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液体精力水准系统等过渡, 观测方法也由最初的人工读数转变为自动观测、自动读数等, 作业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由单一方式转变为多元作业的形式。

(2) 变形测量:变形测量也即通过测量变形体来确定其位置和形态出现的变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 其变形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基准网、工作基点、变形体的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等。目前来说, 应用较为普遍的变形测量方法有基准线测量、大地测量等。

2.2 加强测量监理的有效措施

(1) 工程测量是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 而施工放样的准确性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其精度问题产生的质量问题以及工程损失通通常较为严重且难以修复。因而, 确保施工放样具有较高的精度是十分必要的。

(2) 测量监理应是对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24小时的质量监管, 其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门, 也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控制手段。测量建立对于工程的投资、施工进度、建设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做好测量监理工作, 应制定相关的监理细则, 将测量监理的职责内容明确化, 并形成对工程建设的整体控制,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 核实各工程量、正确标底, 首级施工控制网应具有统一性, 各责任承包单位在此基础, 布设其子项的施工控制网。监理人员及时进行检测确保, 以确保施工放样具有较好的精度。

3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切身相关, 勘察和测量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还存在勘察取费不高、勘察市场不规范、勘察设计周期过短等问题, 为此, 应建立规范的勘察市场, 并完善勘察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控制勘察成本,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以确保勘察质量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 应加强新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24小时的测量监理, 明确测量监理的职责内容, 制定相应的监理细则, 整体控制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 确保施工放样具有较好的精度, 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质量。只有切实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和测量工作, 才能有效的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 进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极大的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水利水单工程的勘察和测量作为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勘察质量以及测量的精准度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和测量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测量

参考文献

[1]贺仕能.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 (12) :123-124.

[2]唐大友.测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 (19) :45-46.

[3]周满洪.刍议分阶段勘察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5) :252-253.

[4]李仁俊, 刘琰, 文文.刍议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31) :75-77.

勘察测量控制 篇3

1 勘察监理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1.1 勘察监理的目的

(1)质量目标:以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和勘察合同要求为依据,通过巡视、旁站、检查、验收对岩土勘察施工过程中的每个质量要点进行监理,对勘察单位质量管理过程进行验证,使勘察工作顺利完成,达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成果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目的。

(2)进度目标:督促勘察单位按合同工期完成勘察工作。

(3)安全目标:督促勘察单位在外业施工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1.2 勘察监理的范围和内容

(1)勘察监理的范围:包括勘察准备阶段的监理、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施工阶段的监理、室内试验的监理和勘察成果的监理。

(2)勘察监理的内容:包括对勘察单位资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勘察方案审查、现场巡视检查勘察作业方案的实施情况、关键环节的旁站检查验收,督促勘察作业实施进度、变更及工程量确认、内业资料验收和成果报告评价等。

2 外业实施阶段的监理

2.1 作业质量检查

监理巡视检查外业地质勘察是否按经批准的勘察方案及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开钻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孔号及孔位,两者必须相符。

监理检查验收施工勘探点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1)初步勘察阶段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0.50m,高程允许偏差为±0.05 m;详细勘察阶段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0.25 m,高程允许偏差为±0.05 m。

(2)勘探点位应设有编号的标志桩号或标志明显、位置准确的其他标志。

(3)因障碍改变点位时,应将实际勘探位置标注在平面图上,并注明与原设计孔位的偏差距离、方位等,经勘察单位工程主持人签认作为方案的补充或变更。

若发现现场钻探与方案不符,监理人员应及时提出并下达监理通知单要求勘察单位进行整改,监理应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勘察单位项目主持人或监理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需进行补充勘察或变更勘察方案时,勘察单位应向监理提出书面意见并报建设单位,必要时通过业主、监理认可下达工程变更通知单进行补充勘察,监理应对变更的勘察工作量进行记录并见证。

作业中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存在严重质量隐患时监理可下达工程暂停令责令勘察单位停工整改并报建设单位核准,在停工原因消除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按照程序签署的工程复工报审表批准复工。

2.2 现场作业记录

监理通过现场抽查钻探作业原始记录、质询相关技术问题、针对重点工序进行监理验证,做好监理巡视检查记录,必要时留存影像资料,钻探记录填写报验申请表向监理上报。

2.2.1 现场作业记录的技术要求

(1)野外记录应由具备上岗证的人员承担;记录应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记录表各栏内容,分层应另记,不得将若干回次合并记录和事后追记。

(2)钻探现场可采用肉眼鉴别和手触方法,有条件或勘察工作有明确要求时,可采用微型贯入仪等定量化、标准化的方法。

(3)记录内容除一般性要求外,应着重描述软土的湿度、状态、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嗅味、含砂量(夹砂厚度),包含物、结构特征、钻进难易程度和提土情况等。

(4)对于重要的钻孔,应详细描述土样结构或分段拍摄土芯张片,并应保存土芯样,土芯彩照并纳入勘察成果资料。

2.2.2 外业记录的组成

(1)监理对外业记录中尺寸应检查以下3点。

1)每提1次钻应将底口深度记在回次进尺栏内。

2)每当颜色、岩性、成因及状态等发生变化时,应将变化深度记在深度栏内。

3)土样不满时应将其长度记在取土长度栏内。

(2)监理检查外业记录中描述部分(每提1次钻要描述1次)应满足:按外业观察到的颜色记出每层土的颜色;按外业观察到的状态记出状态变化;按外业观察到的层理记出层理变化;按外业观察到的砂粘变化记出砂粘变化;含有物及补充描述。

(3)监理检查外业记录中岩性定名应结合状态、砂粘变化及补充描述综合考虑。

(4)监理检查外业记录中签署部分应包括工号、孔号、孔深、建设单位、工程地点、钻探方法、试验项目、地下水位(包括初见水位、静止水位)、记录人、钻探组长、工程主持人、记录日期,要求每孔的第一页签署齐全。

(5)在场地特殊情况的处理中监理对勘察单位应另有要求。

2.2.3 现场监理巡视检查钻探作业的质量要求

(1)钻进施工前,应将钻机或三脚架塔架摆平、摆稳,钻进过程中应保持孔壁垂直,必要时进行孔斜度测量(倾角±1°)。

(2)钻进过程中各项深度数值均应测量获得,其误差应不大于±5cm,井深的累计量测误差为±20cm。

(3)勘察孔的数量及孔性、取土数量和原位测试的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2.2.4 监理核查土样取样及保存的技术要求

(1)采取原状土试件的质量及所使用取土器,应根据工程要求、所需试件的质量等级选择确定,并应符合表1的要求(本工程质量级别为Ⅰ级)。

(2)土试样封装、运输、储存的技术要求如下所述。

1)取土器提出地面后,应小心地将土试件卸下,及时用筒皮及筒盖保护,筒不满时应用饱和粘土填满,随取随标注编号(图1)。

2)现场所去原状土样应及时蜡封,蜡封时间不应超过2h。夏季,土样禁止在阳光下曝晒,以防失水;冬季应采取措施防止土样冻结。

3)土样须用纱布条盖缝蜡封或全包纱布蜡封,蜡封要严密、牢固。各种封样方法,自样品取出后至开土试验前的储存时间规定纱布条蜡封不宜超过4d;包纱布蜡封不宜超过10d;试件储存经采取保持原始湿度等特别措施后,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20d。

4)原状土样的蜡封、装卸样、搬运等过程均应轻拿轻放,不准磕碰扰动,土试件运输前应妥善装箱,充填缓冲材料,运输途中要求行驶平稳,避免颠簸。对易于震动液化和水分离析的土试件,有条件时宜在现场进行试验工作。

2.2.5 取水样

监理抽查所取的地下水试件应有代表性,且应满足规范要求:水的取样数量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件;所取水试件应及时试验,清洁水放置时间不宜超过72h,稍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48h,受污染的水不宜超过12h。

2.2.6 原位试验

监理应检查现场是否按批准的勘察方案要求进行试验。常见的原位试验包括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和波速试验等,本项目原位试验主要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及波速试验。

2.3 室内试验控制

监理人员应检查土工试验室计量认证资质是否符合要求,试验室级别是否符合项目试验级别,核对土工试验委托项目是否满足勘察方案的要求,还应审核试验成果的有效性。

3 勘查成果报告的提交

3.1 审核内业资料

监理应勘察过程中发生的原始资料、工件编号、试验成果、图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出评价意见。

勘察单位应向监理提供的资料包括:经批准的勘察方案、钻孔布置图、钻探记录、静力触探记录及标贯记录等现场原始记录复印件,试验数据结论汇总,勘察成果报告等随监理过程进行报验,监理验收合格后留存附件与报验资料同步归档。

3.2 勘察报告的提交

勘察单位应按期提供勘察成果报告,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场地适宜性评价、基坑工程评价、基础方案选择、结论与建议等内容,报告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加盖单位技术成果章和主管部门出图专用章后提交建设单位。

3.3 勘察监理评估

监理单位工作结束后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勘察监理评估报告,对勘察单位完成的原始资料、勘察成果报告及图件的完整性、可靠性提出评价意见;监理单位将工作中发生的指令、通知书、批复或答复意见,监理评估报告,与设计、建设单位来往的文件,留存的影像资料等材料汇总整理后归档,纳入监理单位的档案管理。

4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理控制程序

(1)监理部应对所属工程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对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的项目制订控制措施。

(2)工作中通过巡视、旁站、检查、验收对勘察过程中设计的环境及安全进行动态管理,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做好记录,使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达到要求。

5 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在30号地块施钻过程中一钻孔钻至岩土层后难以钻进,对此,技术负责人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在距该孔1m左右重新施钻,并在原图中做相关标注。

(2)波速孔测试过程中有一波速孔未按施工方案钻孔,而是借用附近的41号取土孔进行波速测试,对此情况要求勘察院技术负责人做出书面技术保证,确保不会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

摘要:某工程勘察共布置各类勘探孔64个,明确了勘察监理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安全目标、范围和内容。监理过程中应对钻探作业、土样取样保存,室内试验和环境安全等进行控制,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关键词:监理,勘察,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大型水上勘察项目的成本控制 篇4

关键词:大型,水上勘察,项目,成本控制

1 前言

大型水上勘察工程需动用大型水上移动平台或大吨位船舶进行勘察施工, 项目内容多、规模大、工期控制较严。水上尤其是海上环境条件复杂, 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 同时, 大型项目对勘察质量要求较高。管理稍有不慎或指挥不当,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资金浪费。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项目成本控制, 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 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如何对大型水上勘察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 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中的水上泛指大江大河和海上组织施工的工程勘察项目, 一般水深流急, 有较大的潮差和涌浪, 施工环境复杂。

2 水上勘察的成本组成

水上勘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有:施工人员的人工费 (工资和补贴, 劳保和福利费) 、现场材料费 (包装、运输费) 、租船费、各种培训费 (消防、防溺水、救生等应急演练费) 、技术研讨及会议费、海事协调、海上航线通航安全论证、安全评估、临时设施费用 (如办公场所、临时食堂、租用临时堆放材料场地) 、海上天气预报协议、海上钻探产生垃圾及生活垃圾排污处理费用、海上施工人员及设备保险费用、税金;间接成本包括:钻探及取样费用、测量定位费用、现场物探费用、现场各种试验测试检测费用和技术管理费用。

3 水上勘察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的对象的水上勘察项目。通过项目管理者的有效管理, 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 降低成本, 达到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成本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目标清晰

目标原则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费用估算与控制的体系, 将费用的估算转化成为可控制的预算并对其进行控制。它是进行费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主要包括成本的设定和分解、责任的到位和执行、执行的结果以及修正目标等内容。

3.2 集成原则

项目的成本与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技术质量三者密不可分。因此, 项目的成本管理绝不可能脱离技术质量管理和工期进度管理而独立存在, 而是要在成本、技术、进度三者之间进行综合平衡, 也就是说, 不能光重视成本管理而忽视项目的进度和技术质量。

3.3 全面控制

全面控制原则包括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是指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的所有分项目部、班组和项目参与人员, 并与每个人、每个专项的切身利益相关。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 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重点。

3.4 动态管理

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 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 并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 分析其趋势, 检查有无偏差, 若无偏差, 则继续进行, 否则就要找出具体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动态控制是一个不停地检查、分析、修正的循环过程。

3.5 规避风险

在水上勘察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决策风险、方案变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各种类型的风险, 所有的这些风险最终都会体现在成本上面。水上勘察最担心的是工期延误, 它可能来自于方案变更、养殖赔偿纠纷、恶劣天气等, 因此, 项目部要注意风险的规避、分散以及转移。

3.6 节约原则

节约原则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并不是消极地限制与监督, 而是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查找偏差, 通过方案的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来达到节约的目的。在应用这一原则时, 要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以及成本最低化以后的合理性。

4 水上勘察成本控制要素

4.1 工期控制是关键

水上勘察影响和制约工期的因素较多, 如天气原因, 一个台风能使项目一个星期内不能动工, 影响的是所有的水上庞大作业机组;还有潮汐的影响, 如不熟悉潮汐涨落潮周期, 不能合理安排施工平台, 由于决策失误, 一个被搁浅的船载平台半个月在浅海滩上, 影响后续施工;还有设计的变更对工期影响较大。

另外, 机械及仪器设备上的故障, 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都对工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工期的其它因素还有:各种纠纷的处理, 如养殖赔偿的协调、排污的处理谈判、海事的安全护航协调、水上事故的处理周期等等。

所以, 对项目的风险要规避, 工期要可控。

4.2 质量控制是前提

项目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拿出合格的勘察成果, 一个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合格的成果, 设计不能使用, 再好的管理, 再严的成本控制就成为一个摆设。所以, 项目要出精品, 必须从严控制质量, 严把质量关, 抓好质量过程控制, 注重项目实施细节, 现场要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在质量管理制度中要细分质量管理工作办法、工程勘察质量检查评定办法、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暂行规定等, 要具体制定地质技术、钻探生产、技术负责人和审核人资格认证规定, 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提高项目工程勘察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3 安全意识是保证

海上和长江上勘察, 水深流急, 水文条件复杂,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安全出效益, 管理者要建立岗位责任制, 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做到人人讲安全要安全、目标明确。建立现场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将安全生产同生产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 推动勘察人员注意安全主观能动性, 主动遵章守纪, 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自觉安全意识。

熟悉项目的安全隐患和主要危险源, 防患于未然, 责任重于泰山。所以, 关注雾天变化, 关注航道来往船只, 关注台风线路, 管理者要对每一位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意识。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突出安全防范的重点, 提醒重视, 加强现场安全检查督促力度, 确保安全。还要有应急预案, 经常演习和操练。

4.4 管理水平是根本

管理者的水平体现在对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 对人员的合理配置, 明确岗位职责, 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分工明确。要提高所有部门和人员工作效率, 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 对设备要了解性能, 发挥其最大作用,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不闲置仪器设备, 最大程度地降低材料消耗。

4.5 资金保证是基础

人马未动, 粮草先行, 一个大型项目, 前期资金投入十分重要。各项工作, 从设备调遣、人员差旅、现场租赁、临时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办公场所、食宿安排、办理各种施工手续和证件到施工前的培训等, 都需要资金投入, 项目有了资金保障, 就为工程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5 水上成本控制策略

由于施工项目影响成本的因素较多, 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部控制, 需要有一个完整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为此, 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5.1 完善的组织机构

确定项目部的层次, 设立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 确定人员职责、权限。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成本控制体系。项目部要专人负责, 对工期安排、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资金保证进行全面监管, 管理到位。要实行全部、全员、全过程控制。

5.2 全员参与

成本控制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 每个职工都应负有成本责任。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

5.3 责权利相结合

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 取决于项目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要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 有效的办法在于责权利相结合, 根据各责任人员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 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 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 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 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民欢.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原理及实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0.

[2]金燕.成本控制的原则与方法[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3 (1) :90-92.

[3]古传.水上工程勘察钻探方法与措施研究[J].建筑与工程, 2010 (15) :119-121.

[4]贾显卓, 赵晋.海上工程勘察技术特点和施工工艺[J].城市建设, 2011 (9) :27-29.

[5]王杰, 妥群.工程成本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1 (10) :32-33.

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与前期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 所以确保勘察质量已经成为工程勘察工作的关键, 同时这也是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主体线路。切实强化勘察管理力度, 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规范实际管理行为, 提高勘察质量, 是使工程勘察发挥最佳效果的唯一途径。然而,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工程勘察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 需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 找到对应的解决措施, 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勘察质量。

1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1.1 工程地质测绘

地质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通常在开展勘察工作之前进行。通过地质测绘, 可以准确地掌握场地的基本情况。可先结合实际要求初步制订设计方案, 为后续勘察和测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勘探与取样

勘探主要包含物探、钻探和坑探三种常见方法, 主要用于准确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 另外, 也可以充分利用样品来完成土质的原位测试与监测等工作。

1.3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通常借助具体的勘探项目完成, 这是细致勘察工作的重要阶段, 目的在于准确分析研究对象的各项技术参数, 比如物性指标、土质强度参数、抗渗透能力和具体的应变时间。

1.4 现场检验与监测

现场检验与监测是工程勘察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其中, 现场检验是指对先前勘察结果的验证与检查, 而监测主要是指监督整个勘察过程, 找到潜在的问题并妥善解决, 从而确保勘察质量。

2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岩土勘察的体制不够健全

如今, 国内的工程勘察体制依然延续前苏联所提出的传统模式, 工程勘察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 加之当今项目的种类不断增多, 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具体勘察工作的范围持续变窄, 但是技术手段却没有加强, 很难发挥出最佳的作用。此外, 勘察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 市场缺乏完善的介入标准。许多没有任何勘察资质的单位浑水摸鱼, 影响了工程勘察领域的可靠性。另外, 市场严重缺乏约束力, 有些单位贪图一己私利, 伪造图章, 勘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本无法发挥出指导的作用。目前, 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成熟的勘察人员工作资格考核体系, 许多勘察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能, 而且勘察单位也不具备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的能力, 所以由这些单位和人员得出的勘察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漏洞, 为设计与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2.2 技术水平落后

由于国家对勘察单位的管理不够全面, 所以市场上有很多单位的技术水平仍然较为落后, 对应的勘察设备和技术人员更是极度缺乏, 根本无法起到基本的带动作用。这些问题制约了勘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单位由于经济运作出现问题, 无法引进勘察所需的先进装备, 而且对于原有设备也无法进行定期的检修与校正。勘察单位严重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 几十年如一日地完成勘察任务, 不仅技术水平低下, 而且即使出现了问题, 也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改善, 所以单位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 势必会走向灭亡。如果勘察单位无法在短时间内购置全新的装备, 并创新技术, 就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几乎所有的精力都会被当前的任务所牵制, 加上技术和设备的限制, 尽管全身心投入, 但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换言之, 勘察单位可能无法准确定位潜在的危险, 一旦发生意外, 造成的经济损失远比更新技术与设备的成本要大, 因此, 孰重孰轻, 相关单位还需作出权衡。

2.3 报告不够规范

如今, 国内众多勘察单位的经营形式还较为守旧, 所以所得出的勘察报告与规范化报告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勘察报告主要定性地分析了施工场地的基本结构, 而没有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并且许多报告都来源于勘察人员的主观臆断, 缺乏相应的客观依据, 甚至还有一些勘察结果隐藏了地质情况当中较为不好的部分。除此之外, 结合报告内容所提出的建议往往也只是局限的、片面的, 无法对工程施工带来任何帮助。因此, 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勘察报告足够规范, 才能使取得的成果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3 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构建健全的岩土勘察体系

政府应切实加强市场的管控力度, 建立一个专业的认定机构, 提高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水平, 确保勘察工作的质量。勘察单位需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通过考核, 淘汰那些浑水摸鱼的人员, 从而节省资源, 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与此同时, 将附近地区的勘察工作作为基本内容, 为项目施工提供服务。勘察单位需认识到勘察工作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任何一个环节, 都需进行准确的勘察, 以便更好地应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3.2 提高岩土勘察水平

单位应广泛学习国内外成功案例与先进科学技术, 尽可能地引用新兴科技, 并定期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检修与校准;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活动, 使他们熟练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从而在保证勘察质量的基础上, 提高工作效率, 缩减时间与经济投入, 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3.3 加强管理力度

应在勘察单位建立一个对应的管理机构, 从而对勘察的各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严格把控各个勘察环节, 防止问题的发生。勘察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勘察水平接受任务, 切勿贪图高额利润, 接受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勘察任务, 如果缺乏完善的硬件设备与水平, 是无法得到准确的勘察信息的。同时, 监管机构还需监督勘察结果与报告。报告应该客观地分析地质情况, 对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4 测绘、化验项目和成果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测绘过程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 测绘结果影响着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 是勘察成果中最基本的资料。化验项目是对勘察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勘察之后, 需要总结勘察成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是采用资料整理、信息汇总和综合分析等方式明确的综合性评价内容, 报告内容涉及面比较广, 而且勘察的成果也会对工程的后期施工产生影响, 所以必须引起勘察单位的高度重视。

4 结束语

工程勘察是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是项目的基础。通过分析和研究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法, 从而有效提高勘察质量, 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玉.近10年我国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对建筑的影响分析[J].湖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2012 (11) :119-124.

[2]汪苏泷.浅议我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J].浙江电子商务学院, 2012 (14) :132-135.

[3]李明珠.如何强化我国工程岩土工程勘察[J].江苏职业技术学院, 2012 (08) :129-136.

[4]赵华强.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及开展策略[J].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2013 (01) :119-121.

[5]陈朝忠.岩土勘察中的质量问题及土工试验中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4) :156-159.

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勘察设计,预算

一、现阶段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氛围, 反映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 是内部控制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目前, 勘察设计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 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而制定的条条框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把建立健全内控机构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 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 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因而往往是行政命令代替制度政策, 只强调上下级行政关系, 忽视了权力的相互制衡, 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 只重视资金使用的方向性, 忽视了资金使用的程序性和效果。

2、预算未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预算管理是勘察设计单位实行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缺乏预算管理的理念。一些领导把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混为一谈, 认为有了财务计划就是实行了预算管理;也有些领导想实行预算管理, 但由于方法不当, 使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同时, 现阶段, 由于勘察设计单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成本构成中人力设计成本占绝大比重, 使得监督难以到位, 部门预算不能对单位的全年财务收支有硬性约束, 预算执行失控。究其原因, 一是单位预算的范围有限, 尚未涵盖单位全部财务收支事项。许多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结果是超预算, 但总有办法在部门预算之外解决, 使得部门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受损。二是部门预算的追加项目仍有很多。目前, 虽然勘察设计单位大多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 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追加项目越多, 则预算的随意性越大, 权威性和约束力就越差。三是部门预算没有在单位内部按组织体系进行细化。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 但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按组织结构对预算进行分解细化, 仍是“实报实销”。也就是说, 上级主管部门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约束, 但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对各处室人员的责任预算约束, 其结果只能是总量超预算。

3、财务人员的专业局限性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目前, 随着勘察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 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繁多且各项目间差异性较大, 举某电力设计企业为例, 其具有工程勘察设计、造价咨询、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测绘及海洋工程等甲级证书和对外经营权的独立法人, 主要承担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国 (境) 内外火电、核电、超高压送变电工程 (含配套工程) 的勘测设计、咨询、监理、环境影响评价, 岩土工程和工程总承包, 甲级建筑设计, 施工图审图等, 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设计院。但是, 财务人员在设计技术方面存在不足, 对现场也不熟悉, 加之设计现场随时发生变化、会计期末对项目工程设计现场的未完设计盘点往往流于形式, 使得设计成本与实际难以配比, 财务部门核算时只能按照设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核算, 造成设计产品成本很难确定。

4、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

很多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设有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部, 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常常是走马观花, 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审计, 往往是遵循领导的意愿, 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有的单位内审由财务人员兼职, 出现自己审计自己的现象, 相当多的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 内部管理体系残缺不全, 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 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同时, 还有的单位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种复核机制, 将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惩罚力度上, 以罚代控。

二、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1、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提高管理者内控意识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 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创造积极的控制环境, 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 特别是管理者要积极地进行控制。控制系统越完善, 管理者实现其目标越容易, 同时, 管理者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控制得不好, 企业目标难以实现, 就应该由管理者来承担责任。所以必须使管理者具有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和压力, 促使管理者真正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勘察设计单位要建立由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处长、支部书记、科长、科员等组成的治理结构, 并在此之下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日常经营活动由勘察设计单位自行进行, 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年度财务报告编制, 大额资金由集团公司集中管理, 少额资金自行管理;每季度预申请用款额度, 每月正式申请, 每月下拨;收到设计费上划入集团公司账户;集团公司分回银行存款利息及相应的投资收益。二是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处, 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 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三是勘察设计单位要注重单位文化建设,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2、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责权利控制管理, 它不只是财务部门的管理, 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 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安排。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者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 首先必须深入理解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明确预算管理的战略性定位, 即一方面加强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提高预算管理对战略的调整作用。只有这样, 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以及员工个人行为才能在认识上形成一致, 才能使预算管理成为规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准绳。

二是要严格执行与监督, 实现预算管理控制的有效性。预算的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的开始, 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管理体系, 关键在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预算一经确定, 勘察设计单位的执行机构就要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 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要实施跟踪控制管理, 对每月、季度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 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是评价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业绩的尺度,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所以要实行奖勤罚懒, 调动职员的积极性, 激励职员共同努力, 确保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来说, 勘察设计单位可采取的对策是:第一, 将预算控制融入日常财务控制中, 如报销按预算内外进行分类, 执行不同的审批流程;第二, 严格按预算制度执行并进行数据分析考核。要求单位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 对本单位月度预算指标控制偏差进行量化分析、讲评, 并将结果反馈到预算管理部门财务部。对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的时效性进行考核, 优劣排队打分, 纳入公司的月度考核中。

3、建立企业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 对此必须适时加以预测评估, 找出应对措施, 加以规避与化解。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因此, 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有的放矢, 针对风险而设计。内部控制框架应在提出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的基础上, 将原有风险评估这一要素发展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反映四个要素, 使风险评估要素更加突出化、适时化。

现代勘察设计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 作为由众多部门、子公司等组成的勘察设计单位所面临的风险较之单个勘察设计企业更加复杂。因此, 有必要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来评价控制整个企业的总风险。为此, 总的勘察设计单位应在董事会下设立一个风险管理部门, 制定适用于各企业、部门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总的政策, 在这些政策和标准的指导下, 各企业、部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风险管理准则, 以此进行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报告、风险处理等。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 以实现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战略。

4、建立企业有效风险预警系统, 增强风险意识

在上述建立勘察设计单位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的同时, 勘察设计单位要建立企业有效风险预警系统,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之下, 这点显得更为必要。这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 要利用风险预警机制在勘察设计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预警治理结构, 通过其内部治理结构来控制风险, 实行事前控制。风险预警治理结构的成员包括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者、风险管理专家、部门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 他们根据风险管理指令和控制来完成各自的工作, 保证预警分析工作的持续性和经常性。其次, 在建立风险预警治理机构的同时, 为使风险预警和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应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克服信息的不对称, 认识并处理现实或潜在的偶然损失, 降低风险成本, 其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收集的信息包括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 并由风险管理人员及时分析系统收集的信息, 列出勘察设计企业当前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 以合理的报告形式传递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

5、完善单位的内部审计

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 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 一方面是由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来监督,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调查, 评价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 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另一方面应由外部具有一定资格的中介机构或政府指定的财政、审计部门来监督、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孙惠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甘肃科技纵横, 2009 (3) .

[2]马媛媛、赵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 (3) .

[3]朱卫卫、李声鸿: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 (5) .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篇7

近些年来, 部分城市有些建设工程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疏于质量控制, 出现近边坡基础倾斜破裂、地下室底板隆起破裂及地面二层结构倾斜破裂、桩基础施工导致邻近建筑地基基础变形等现象, 造成不良的经济社会影响。因此,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是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 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质量控制,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 对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模式, 提出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群主要由1幢2-3F商业建筑、22幢24-34F高层建筑物组成, 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层地下室 (总高度9.4m) , 工程总建筑面积417395.67m2, 基础形式待定。

本次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 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提出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资料和岩土参数建议值;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 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本次工程勘察勘探点平面布置及性质依据有关规范规定确定。勘探点位由设计单位布设, 布置钻孔计210个, 实际完成勘探点208个 (Y21、K07勘探点引用初步勘察阶段地质资料) , 其中, 控制性钻孔88个, 一般性钻孔120个;布置取岩土试样孔72个, 标准贯入试验孔30个, N120动力触探孔18个, 抽水试验钻孔3个, 波速测试孔22个。

3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 应当按照规范确定的勘察目的、勘察任务和勘察工作方法的要求合理设置, 是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基本保障。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工作项目如下:现场踏勘, 勘察设计, 提出工程勘察纲要及技术交底;工程测量, 勘察点测放;钻探施工;工程编录;原位岩土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 波速测试等) ;现场水文地质试验;采集样品及送样;现场勘察质量检查;工程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审核及计算机录入;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编制报告图文表初稿;报告初步审查及修改;报告审定及出版;建设工程现场验槽验孔、勘察说明通知及基础验收等, 图审回复、施工勘察或者补充勘察应当归属该勘察过程。

体现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十三项单个工作项目, 要求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循环实施, 才能体现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有效性。

本次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钻探施工, 是对各孔位地层采用合金钻进, 进行现场鉴别和取样。在建设场地钻探过程中, 进行了三种类型的原位测试:选取zk33、zk57、zk75等18个钻孔, 采用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设备, 对卵石土层进行N120动力触探, 用以评价的卵石土层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选取zk3、zk6、zk9等30个钻孔, 对粘土、全风化泥岩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获取其贯入击数, 为承载力评价提供依据;对22个高层建筑物区中部地带的控制性钻孔, 采用单孔法对地基土进行波速测试, 查明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获取抗震设计有关参数。现场还进行了zk18、zk36、zk68钻孔抽水试验, 获取卵石土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对粘土、泥岩等岩土层岩芯及时采集了原状岩土样品, 送室内土工试验, 获取土层、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并对卵石土层采取扰动样进行颗粒分析。勘察期间的钻孔初见水位在钻孔施工及工程编录过程进行鉴定, 钻孔终孔当时测量终孔水位, 钻孔终孔后的第二天测量稳定水位。

通过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 进一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是否有不良地质问题, 并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措施提供准确的岩土参数。通过钻探、编录、原位测试以及室内试验, 查明地基中建筑物影响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情况、岩性的均匀性和物理力学性质, 对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作出工程地质分析评价。查明地下水位及其变变化幅度, 各含水层的分布及透水性、水和土的侵蚀性等, 为基础工程、基坑工程、人工降排水等提供设计施工的参数。

4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一, 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勘察基本过程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注意要求工程勘察项目委托单位提供拟建场地工程布置图 (地面首层结构布置图) 、地下室范围、建筑立面图, 提供建筑规模、建筑总面积、设计地面标高等建筑设计技术经济控制指标, 提供拟建场地工程测量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提供拟建场地原始地形图等。根据建筑工程布置图等的要求, 在现场踏勘以后,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勘察设计 (布置勘察工作量) , 提出工程勘察纲要, 进行勘察技术交底。临时性接受委托的勘察项目, 要求在野外现场及时向勘察单位总工程师办公室汇报情况, 取得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技术交底以后才能开展钻探等勘察施工, 外业结束返回室内资料整理时应当补办工程勘察纲要等备案文件。

勘察钻孔数量、钻孔位置、钻孔深度及样品数量等勘察工作量的确定, 有勘察规范要求和法规责任要求, 应当属于勘察单位与勘察项目委托单位协商确定的事情, 建议设计单位等不宜参与此事。

第二, 勘察中钻探工艺的选取应当符合场地地基实际。钻探设备的选择是钻探质量控制的重要条件, 其主要包括动力装置、钻机、泵、钻塔、拧卸工具等。首先应定期检查钻杆, 保证钻杆的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小于0.1%;其次应该配备两套钻杆, 其中一套为直径42mm的钻杆, 主要应用于软层、较硬土层的钻进及原位测试。第三, 钻探工艺应当合理, 螺旋钻具应用于较弱土钻进, 硬质合金取心钻具应用于较坚硬岩土层钻进, 金刚石钻头适用坚硬岩层取岩芯样。在较软弱土、较坚硬土层中尽量采用冲击钻进, 采用大口径 (110mm) 合金钻头及岩芯管取岩芯样。回转钻进适用于坚硬岩土层。根据钻头在卵石土中的运行特点, 设计选用适岩钻头, 关键是钻头技术参数: (1) 硬合金大八角斜镶方式, 增加硬质合金的抗磨性, 提高了切削刀的抗崩断性能; (2) 钻头底出刀较小, 在卵石层钻进中, 钻头长期处于崩和磨的状态, 防止合金崩刀和断刀; (3) 割两个三角形水口, 保证冲洗液的冷却和携带作用。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好钻进转速、回次进尺和给冲洗液, 提高岩芯采取率, 及时测量校核孔深及记录班报表, 是钻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第三, 工程编录, 样品采集, 原位测试和水文化地质试验, 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对当天施工的钻孔取芯, 当天就要完成柱状图的现场编录和计算机录入。工程编录之前, 应当先整理好岩芯排放顺序并数码摄相。工程编录过程中, 应当按照规范术语确定岩芯的岩土类别, 按照岩芯采取率确定岩土层位深度。及时测量记录结构面间距及轴心夹角、地下水溶蚀沟穴和软弱夹层。对上个回次钻孔掉快的异类岩芯、机械破碎岩芯、孔底沉渣等应当仔细鉴别或剔除, 对大于回次进尺长度的岩芯等应当合理上推分配处理。一般先进行工程编录, 然后再根据勘察纲要确定的工作量采集岩土样品。原位测试应当与钻孔施工结合, 一般尽量见分层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等的原位测试, 以防止穿过层位。

要求按照工程测量放样的钻孔位进行钻探施工, 特殊地面条件下钻孔位置移动范围应当控制在2-5m内 (非灰岩区) , 否则按照加密钻孔处理。及时进行地质测量定点, 收集地表岩土层、水文露头地质构造产状标高特征, 圈定岩土层、微地貌范围界线, 查明场地内外附近市政管线、建 (构) 筑物等, 这些重要的勘察工作不应当被忽略。

第四, 加强现场勘察质量检查指导。及时开展现场勘察质量检查, 指导钻探施工、勘察编录、样品采集、现场原位测试或试验等勘察工作, 了解场地地基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和场地建筑环境, 有利于及时发现及解决勘察问题和完善勘察过程, 有利于保障勘察施工编录质量 (收集齐第一手岩土层特性资料) , 有利于说明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及初步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第五, 加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是室内原始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制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工程编录资料, 原位测试试验结果, 实验室样品测试结果等资料, 都应当进行审查复核以确定其合理性, 这是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正确的前提。应当按照规范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习惯进行正反分析, 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措施提供准确的岩土参数。

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时, 要注意结合场地地基所处的地形地貌单元及区域地质构造环境进行分析评价, 要注意地基岩土层之间工程性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协作效应, 要注意地下水、地表水的渗透作用对地基岩土层工程特性的影响关系, 要注意考虑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地应力变化对地基岩土层工程特性的影响关系。

工程勘察报告成果, 在说明清楚场地地基岩土工程特征的基础上, 应当更多地合理提出安全经济的建设工程基础方案设计、施工措施选择、可能存在的岩土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面的建议。因此要求能够理解和熟悉建设工程项目所属行业设计施工应用的主要规范、法规及专业理论方法, 这是一个优秀的岩土工程师应当具备的技术素质。

第六,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验槽、验孔、基础验收等, 应当归属于工程勘察的基本过程, 也是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当积极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基础施工现场验槽验孔、基础验收等工作, 解说工程勘察报告成果反映的重要岩土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建议, 用以保障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符合场地地基岩土条件, 及时发现和解决基础施工揭露出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勘察工作的不足。

对图审回复、现场验槽验孔、基础验收、施工勘察或者补充勘察工程过程产生的岩土工程分析报告成果, 一般以工程勘察说明通知单的文件形式表达, 不宜修改已经提交给建设单位设计施工使用了的勘察报告文件。由于场地地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建设工程布置方案的调整变更, 对于工程勘察项目委托单位等提出的勘察新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当以书面函件形式向勘察单位提出。勘察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处置, 及时进行岩土工程分析, 及时出具解释性报告或者变更报告, 必要时应当及时进行施工勘察或者补充勘察。

5 结语

(1) 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是保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果质量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的重要方法, 对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

(2) 合理设置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有利于质量控制。体现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十三项单个工作项目, 要求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循环实施, 才能体现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有效性。

(3)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过程的质量控制, 要求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勘察中钻探工艺的选取应当符合场地地基实际;工程编录, 样品采集, 原位测试和水文化地质试验, 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加强现场勘察质量检查指导;加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积极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基础施工现场验槽验孔、基础验收等工作。

上一篇:睾丸生殖细胞下一篇:国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