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

2024-08-18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精选11篇)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 篇1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实体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也是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一个关键性的工序。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实践, 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和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 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

仔细熟读图纸, 认真分析轴线与各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并做好记录。将内业计算的成果编制成表格, 便于把握施工进度和提高测量质量。对施工现场要进行认真观察、分析, 确保在日后施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影响。通过熟悉图纸全面了解设计意图, 确定各个控制点在图上的大概位置。

2. 测量设备检定

施工之前应对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 不准使用无检定合格证或超过检定周期及不合格的测量器具, 严格按照有关检定规程要求, 按期送到授权计量检测单位检定, 使所用的仪器设备处于合格状态。

3. 已有成果的复核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 并及时将复核资料报验监理单位审批, 作为日后施工测量的依据。如果控制点理论值与实际值间出现了偏差并且偏差较大, 应该及时跟建设单位联系并找出原因, 校核无误后才能允许投入使用。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 合理布置施工控制网

建筑施工测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施工控制网, 在RTK与全站仪普及的今天, 建筑施工测量通常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系一致, 便于核对设计坐标和施工放样。在大中型建筑场地上, 施工控制网布置要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布设, 并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设定。一般情况下, 宜布设成三角网或多边网, 对于改扩建工程, 受场地限制可布设成导线网。控制网精度一般按二级导线网要求布点, 边长相对精度为1/10 000~1/20 000, 控制点要两两通视, 便于检核或者一个点被破坏后有备份点可用, 控制点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处, 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2. 高层建筑“三线”的施工控制

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垂直度是建筑物施工测量的三要素, 精度控制不好, 对高层建筑的质量影响很大。对高层建筑的轴线、标高、垂直度控制来说, 由于施工环境复杂, 作业场地所限, 操作技术难度大, 控制不好会发生位移或倾斜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一大难点, 施测时, 应做好以下技术措施:

(1) 轴线的控制

各栋建筑物主轴线的定位由全站仪来测设, 因此, 首先应将各主轴线点的坐标在计算机上标示并打印出来, 依据附近的测量控制点, 将主轴线测放在实地。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主可施工。测放主要分以下三步:1) 第一次测放 (即地下室部分) :当基础垫层浇筑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 根据基坑外围地面控制点, 在基础垫层上进行平面控制网的第一次测放, 测放时首先根据已经测放的主轴线点结合内业计算成果, 用全站仪将建筑轴线测放在地下室基础垫层上, 并在基坑周围做好控制轴线引桩以备测量放线用。地下层测量放线的基准均从基坑外围地面控制轴线做起始, 每次测量放线前进行复测检查, 确保各次放线位置正确一致。2) 第二次测放 (即地上部分) :对于±0.000 m以上即采用“内控法”, 当±0层结构楼面混凝土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开始进行第二次控制轴线的测放。根据测设好的基坑四周主轴线控制引桩, 将主轴线点恢复至±0层楼面, 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点位的精度调整, 然后用事先预埋的钢板刻上十字线作为标示。3) 二层及以上施工时, 以一层楼面钢板上标出的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为基准, 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 mm方洞, 采用激光垂准仪向上投测每层楼面的控制点, 在每层楼面的控制点架设全站仪测放出主轴线, 再用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以及测放其余各条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2) 标高的控制

根据工程原始标高控制点在四个角柱外侧1.0 m处建立一个闭合回路并与第一次的闭合回路再次闭合, 作为地上部分建筑工程的测控水准基准点。在每层楼体的变形缝处或外墙大角处至少3处进行高程的定位, 每层高程均由首层高程控制线使用钢尺垂直向上引测, 并和下一层高程控制线进行闭合校验, 层面高程校验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高程控制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 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校验无误后做好高程控制线标识, 然后再辅以水准仪抄平。施工层抄平之前, 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 当较差小于3 mm时, 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 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层间≦±3 mm, 全高≦±20 mm。

(3) 垂直度的控制

基础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 把轴线引测到柱的侧面上, 待±0层完成后, 再把轴线内移一个整数, 做好标记, 作为以后竖向传递的基准点, 以后上面楼层在装模时, 应在相应位置留150×150 mm方型孔, 以便在室内传递轴线控制点。竖向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 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 将主轴线点逐一垂直引测至同一高度楼层, 以便上一层的建筑轴线测放。尽管激光铅直仪的定位精度可达到十万分之一, 但高层建筑结构复杂, 造型奇特, 如激光预留孔洞位置受到阻挡等, 因此宜50 m为一段, 布测6个循环, 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 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每次引测循环基准点都从±0层向上投点, 避免产生测量累积误差。中间各层可从循环基准点垂直向上投测轴线, 控制轴线点投测到施工层后, 应做闭合复测。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测设细部轴线。高层结构施工垂直度允许误差:层间≦±8 mm, 全高≦±30 mm。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各分部、分项工程竣工后, 施工单位先要进行自检, 然后监理工程师要在此基础上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抽检, 并以此作为验收的依据。而当整体工程完工之后, 在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以及所有的验收资料都收集齐全之后, 监理工程师要对建筑沉降、建筑物全高、平整度、垂直度以及外墙大角轴线等进行实测复核, 以作为整体单位工程验收的参考依据。高层建筑竣工后的测量主要以沉降观测和变形观测为主, 但对测量仪器的要求较高, 建筑施工单位一般不具有相关资质, 通常都由相关专业测量单位负责实施, 本文不再细述。

四、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建筑的形式、高度等都在取得突破, 这对于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建筑施工测量。不断提高行业标准和人员素质, 运用先进的测绘仪器, 努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茂辉.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测量[J].科技资讯, 2009 (24) .

[2]周继忠, 蔡雪峰, 聂小龙.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 2005 (2) .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 篇2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做好对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的掌握,是提高高层建筑质量可靠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越高、层数越多、规模越大,安全系数就会越小。高层建筑可以当做办公场所,住宅区和商业区一般也会采用高层建筑,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较普通民房复杂的多,需要施工单位具有较高的技术条件和水平。

1.1高层建筑施工所需时间长,建设成本高

高层建筑对质量的要求很高,因为需要承担的压力和重量大,因此,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谨慎,施工技术的水平也要先进,施工时间尽量充足,三个条件都具备,才能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高层建筑是一个大工程,虽然占地面积减小了,但是对材料的质量、建设技术等要求都提高了,因此建设成本相应的有所提高,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筑商需要对建设预算做好详细的规划,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成本。

1.2高层建筑需要较深的地基设置,加大了施工难度

为了减少占地面积,高层建筑必须在建筑的高度上做文章,因此整个建筑的质量都会压在底层上。要保证建筑的质量,就要把地基打深打稳。最近几年,地震是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地基打深还会有预防地震等灾害的作用。地下室是高层建筑中都会设置的,地基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问题,这都加大了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

1.3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高层建筑就是高度比较高,但是越往高处,风速增加、温度降低,这是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自然因素,此外建筑物的形状是否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的质量,外界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压力下,加大了施工难度。再加上高层建筑需要在高处作业,机械设备不能再那么高的地方使用,另外,季节、天气等变化,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因此更加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2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2.1考察施工地点,做好地质监测

对施工地点的考察是施工的第一步,一般采取取样调查的方式,对地下土层、岩层和水层的度数都做到测量,并确保参数的精确度。高层建筑要修筑的高度、选用的材料等都是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地质监测需要施工单位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完成这项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2制定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是施工的蓝本,高层建筑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按照方案完成的,因此,设计方案是否完善合理,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设计方案制定出来以后,还要经过不断地实践认证,确保方案细节的完善,才能投放到建筑工程中使用。为了提高设计质量,施工单位必要时需要聘请专门人员设计,设计图纸完成后还要交于审查部门审查,确保无误后再投入设计中来。

3提高施工材料质量

3.1选择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质量。水泥、钢筋、沙子、石料等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建筑材料,需要材料检验部门的严格要求和检验人员的认真负责,决不能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效益,而选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样对整个工程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定期检测,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3.2选择施工设备

一般情况下,工程单位会与施工单位约定完成时间,时间到期就会进行验收工作。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工作,施工单位就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为了减小压力,工作效率是关键,先进的施工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首选,例如打夯机、水泥搅拌机等,既能提高施工质量,也能加快工程进度。

4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

4.1提高施工测量精确度

相对于普通的建筑工程来说,高层建筑施工对精确度的要求很高。虽然设计方案完成很好,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过高,精确度难以掌握,在施工中不免出现移位、偏差等情况,但是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又是必须要保证的,因此必须提高施工测量精度。轴线、高线是确保垂直度的关键因素。轴线需要使用经纬仪和测光仪来完成,标高线的.定位比较简单,每一层上凿开四个洞就可以完成。但是施工过程中的很多因素也会影响基准高点的准确性,例如浇筑和加膜,这就需要多次核实,最好是使用水准仪测量,精确度比较高。

4.2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合理使用

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建筑物质量,材料的选择以混凝土和钢筋为主。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在使用上有讲究[3]。混凝土的强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强度过高容易断裂,强度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离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钢筋在建筑施工中起着支撑力的作用,建筑强度越大,相应的钢筋强度就需要加大,钢筋的作用在中个建筑中至关重要,绝对不能使用其他材料加以代替,否则后果不敢设想。

4.3处理好高层建筑裂缝情况

在高层建筑物中,裂缝情况很容易出现,原因多种多样,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有。但是建筑材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强度过大引起的。水泥在加水过程中会有热量释放,而且热度较高,这就引起混凝土温度变高,热胀冷缩原理最终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现象。墙体裂缝不仅在外部有碍观瞻,重要的是建筑物的耐用性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选用热量释放较少的水泥材料,也可适当地加入少量缓凝剂,同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裂缝现象出现频率。

5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力度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 钢结构 测量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042-0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出现成为必然,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仅增添了城市现代化的色彩,还有效地节省了城市空间。

1 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的建议

(1)钢结构施工测量属于高精度的测量放样,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观测精度必须满足技术要求,使用过程中仪器必须经过省级测绘计量检测单位检测合格且处于检测合格有效使用期内。

(2)施工中要充分了解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节点深化图,制定的结构或者工艺必须要合理化。

(3)不同的建筑会有不同的结构,所以建筑的钢结构工艺或者形式的选用要根据其特定来制定,不能盲目照搬。

(4)其实,机械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在使用搭建某些结构的时候,要考虑到装拆方便的问题,使用功能是否合适。

(5)高层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启用要充分考虑到现场的承受能力以及机械设备的吊运能力。

(6)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制作工艺,尽量早点准备,避免在现场制作。

(7)钢结构施工不同于一般的工民建施工属于高空、无临边作业,测量人员进行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2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的基本准则

(1)审核制度在审核的时候一定要严格。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3)遵守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工程施工服务。

(4)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主管部门验收的工作制度。

3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的工艺流程以及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是塔吊的选择、以及布置和装拆;(2)一些工艺;(3)吊装;(4)和测量控制有关的内容;(5)构件的选择,进场和验收;(6)施工安全。

(1)塔吊的选择、以及布置和装拆。塔吊是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的核心设备,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对塔吊承受能力和尺寸要求事实上没有要求严格到和附着式塔吊一样。因为内爬式塔吊的成本比附着塔吊的成本要小。工程施工也是讲究节约成本的,所以从经济上来说,一般采用内爬式塔吊进行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的施工。

(2)高层建筑钢结构有如下特点:工期短、工艺和结构复杂、工程量非常大等特点,焊接作为钢结构施工的工序之一,它的焊接顺序与工艺特点的选择与施焊水平对工程的完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吊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吊装是钢结构施工的第一道程序,所以吊装的进度与质量对每一个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应该根据结构的形状,大小,工艺、结构形式、数量和位置、场地条件等各种因素确定吊装顺序。

4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测量技术的特点

(1)首先建筑是高层,所以层数多、高度高,这种建筑的钢结构竖向偏差的结果会直接影响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工程受力情况,所以在施工测量中要求投点精度高,另外选用的机械设备和测量方法要因地制宜。图1为施工中的钢结构。

(2)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复杂,所以对于机械设备和装修要求较高,另外对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也非常高。一般情况在设计图纸中有说明,由于施工时亦有误差产生,为此测量误差只能控制在总偏差值之内。

(3)施工图中,建筑平面、立面造型复杂多变,所以要求开工前先制定施测方案,仪器配备,测量人员的分工,并经工程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5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特点以及测量难度

5.1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特点

一般情况下钢结构的建筑分为四踏步施工,其中的主楼核心筒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典型代表,需要实现分体组合式钢平台模板系统和复合巨型柱采用爬模施工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需要测量人员特别注意。

5.2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测量的难度

(1)自然环境的影响:在高空施工的时,像日照、风力、暴雨等恶劣环境对工程施工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测量的难度和进度有着很直接的影响。

(2)建筑物变形: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一般事先设置好的测量点还会受到沉降、收缩等建筑物自身的原因发生移位现象,影响测量准确性。

(3)结构复杂:钢结构设计是具有特殊性,一般钢柱的测量采用垂直度测量,但是在立好钢柱后,准备测量时,水平梁无法顺利安装,所以每次设法在核心筒壁上搭设测站。

图2为设在核心筒壁上的测站。

(4)施工条件:更多的建筑会采用四踏步施工,但是它的问题是工期长、节奏快、施工快慢无法统一。其中四踏步施工之一的核心筒施工速度快,但是楼层面慢,举个例子:假如核心筒施工已达到A20层+169m时,其实楼层面只是+89m,两者相差达80m,搭设中心测量平台很困难。

(5)使用绝对建筑标高:因为钢结构施工测量中标高的控制是个精度要求较高的项目,所以设计规定只要是标高引测就得使用绝对标高。

6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在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的被运用,传统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了。但是同时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也是比较容易出問题的,因为它的程序复杂,精度准确,所以我们的测量技术人员需要深刻的掌握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理论,让它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参考文献

[1]韦辉宁.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技术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2]张峰,何凯锋.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与控制[J].铁道勘察,2005(6).

[3]卢乔.大型钢结构工业厂房施工测量技术[J].南方金属,2003(2).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控制要点 篇4

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要求形状各异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控制红线及设计提供的控制坐标及水准点,作为工程垂直度、轴线及高程的首级控制网,再由首级控制网点在施工现场布设次级控制点,作为建筑物施工放样校核检验的依据。

依据首级控制网点在工程施工至±0.00时,在建筑物内建立控制网,在组成控制网的控制点上进行竖向投测,将控制网传递至施工楼层上,对工程进行垂直控制及施工放样。

建筑施工中垂直度、轴线及高程的控制工作涉及面很广,操作难度大,精度要求比较高。“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1 测量的要求

1)所有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内方可使用。

2)按照甲方书面提供的工程控制平面、控制红线、控制坐标点和水准点,保证场地定位和标高正确。

3)施工控制网和定位测量实行初测、复测、检验验收三级测量制度,其他测量实行初测、复测二级测量制度。

2 测量准备工作

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

2)对图纸进行校核。

3)确定放线精度。

4)测量设备、仪器确保在有效期内。

3 垂直度的控制

施工至地下室顶板面后(即首层地面处),对原轴线位置进行复核、校对,对原坐标轴及水准点进行校对,使原点复位正确,轴线方位闭合,做到允许的误差比规范要求缩小一个级别。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出四角主轴线控制点,将轴线投测到结构面,做出明显标记并加以保护,作为主体结构采用“内控法”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为消除测量误差,采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投测,取其中心作为轴线位置。在最长纵横向轴线交点预埋多块1 500 mm×1 500 mm×10 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

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垂准仪向上投测。

4 轴线的控制

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钢板上标出的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 mm×200 mm方洞,采用激光垂准仪向上投测每层楼面的控制点,在每层楼面的控制点架设经纬仪施放出主轴线,再用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以及施放其余各条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5 高程线的控制

在每层楼体的变形缝处或外墙大角处至少3处进行高程的定位,每层高程均由首层高程控制线使用钢尺垂直向上引测,并和下一层高程控制线进行闭合校验,层面高程校验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高程控制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校验无误后做好高程控制线标识,然后再辅以水准仪抄平。

6 结语

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将林立于城市之中。这就对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质量目标的实现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摘要: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分别阐述了测量的要求、准备工作、垂直度控制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指导实际测量工作,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垂直度,高程线

参考文献

[1]JB 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2]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

[3]GB R897-19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S].

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的探讨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控制;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一般来讲,9层~16层(<50m)为一类高层,17层-25层(<75m)为二类高层,26层-40层(<100m)为三类高层,大于40层(>100m)为超类高层。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较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谈一些关于个人对在高层建筑施工控制中的看法。

1.对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1.1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1.1.1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mm~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mm-40mm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1.1.2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

1.2有针对的养护制度

1.2.1对浇筑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遗漏主要关键细节。

1.2.2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1.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排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2.对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2.1垂直度的控制

2.1.1首先應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1.2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2.2轴线的控制

2.2.1轴线传递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mm×200mm×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其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2.2.2过程线的控制

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 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为此:a.模板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确保四个角的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围内;b.浇筑混凝土时,在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2.3标高线的控制

2.3.1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4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2.3.2这其中对4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的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2.3.3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4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3.建筑裂缝的控制

3.1设计措施

3.1.1“放”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

3.1.2“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

3.1.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3.2施工措施

3.2.1“放”的措施

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7 d,宜在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3.2.2“抗”的措施

a.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小于450 kg/m3)。实践经验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加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高1℃ 。高层混凝土用量大,有时还有大体积混凝土,从经济、实用角度宜掺入外加剂。

b.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有资料显示:用5mm―40mm碎石比用5mm-25mm的碎石可减少用水量6kg/m3~8kg/m3,降低水泥用量15kg/m3;用M =2.8的中粗砂比用M=2.3的中粗砂可减少用水量20kg/m3 ~25kg/m3 ,降低水泥用量20kg/m3~25 kg/m3

c.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d.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下层筋中间,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沿预埋管线方向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

4.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 篇6

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被广泛应用, 这得益于钢结构自身的诸多优点, 例如较轻的自重、结构构件截面小、较大的有效空间、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等。除了钢结构的造价成本高之外, 其综合效益要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特别是在超高层建筑中其优势更为突出。

1 钢结构安装控制要点

1.1 钢材、焊材及相关设备的选用

在材料的选择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入场的钢材要有质量证书, 包括成品、半成品也要附上合格证明, 并按照标号有序地进行存放。钢材表面出现锈蚀、麻点、划痕的面积不得大于钢材厚度的负偏差值的一半, 端口处不能出现分层缺陷。焊材必须要有相关质量证明书和出厂合格证。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 施焊前焊条必须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电焊机是钢结构安装现场必不可少的设备, 用于现场施工的焊接设备必须要经过标定。钢结构的安装一般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装, 吊装设备在进场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测。

1.2 螺栓的选定

钢结构构件的常用连接方式是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的关键是螺栓的选取。首先选用的螺栓要有生产合格证书。对于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要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试验所选的试件要与入场的钢材一样的材质、同批次制作并在相同的环境中存放, 以保证试验的可靠性。

1.3 焊接技术与焊缝质量的控制

在钢结构建筑中, 各个构件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连接, 并根据钢结构的型材类型来确定焊条的种类。一般Q235、Q345钢材使用较为广泛, 施工前必须选用与母材相匹配的焊条进行施焊。进行操作的焊工要取得相应项目考试的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施焊前, 焊工应进行焊前准备, 包括检查焊接组件和施焊处的情况, 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焊。施工场地温度接近0 ℃时应进行预热, 并控制在100~150 ℃, 预热区应在施焊区坡口两侧100 mm以内。在进行多层焊接时应该连续施焊, 并及时清除残留的焊渣或不合格的部分, 以确保焊接的质量。若出现裂纹, 焊工要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并查清原因, 制定出修补方案。

在焊接后难免会出现质量缺陷, 这时对焊缝的质量检查就尤为重要。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查分为三级, 其中第三级只要求对外观进行肉眼检查, 即检查焊缝实际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无明显的裂纹。对于重要的结构或是对接焊缝, 必须进行一级或二级质量检查。在外观检查的基础上, 再做无损检测, 其中二级检查要求采用超声波检测每条焊缝的20%长度, 一级检查要求采用超声波检查每条焊缝的全部长度, 以便检查出焊缝内部的缺陷。

1.4 钢构件的安装控制

钢柱在安装之前要对结构的基础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并放置垫铁, 垫铁的面积要根据立柱的设计荷载来计算。在垫铁与柱底板焊接后, 开始钢结构组件的吊装。

钢柱是建筑物中的主受力构件, 其加工、安装过程尤为重要。在相关的规范中, 要求钢柱的制作过程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 例如钢构件的下料长度要考虑焊接时焊缝的收缩、钢柱在荷载下的收缩变形等因素。

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与传递

根据土建提供的轴线控制点或是将当地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点引测到施工工地内形成一个小型平面控制网。

通过观测平面控制网点来确定每一根钢柱的轴线位置。一般做法是利用激光经纬仪和激光靶进行, 并对测量后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检测, 检测的内容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在距离上可以通过直尺进行丈量, 要求各个测点误差≯2 mm, 与理论上的测量值误差在4 mm内。在角度方面, 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要在规范要求之内, 同时满足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

3 钢结构安装检测控制要点

3.1 地脚螺栓的预埋定位测量

(1) 地脚螺栓有两种预埋方法, 一种是直接浇筑, 另一种是先预留坑位后再浇筑。直接浇筑需要施工测量人员先布置好方格网, 然后再将中心轴线引测到四周的适当高度上。按这种方法施工结构整体性较好, 但是地脚螺栓在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发生位移。后一种方法需要待地板浇筑完成后再引测轴线到各个预留的坑位。虽然较前一种方法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但是二次施工需要对预留坑位进行补强处理。

(2) 利用设立好的基准点进行相关的检测, 符合要求后开始放线。用水准仪在剪力墙上标出标高并划下标高线, 然后再将标高引到预埋构件的设计位置上, 这样预埋件的位置就已初步确定, 要求至少由两个标高点进行引测。并根据要求做出适当的预留, 以应对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建支模、混凝土浇筑等作业带来的偏差。

对于预埋构件在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应以前期的预防为主, 在施工前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以避免后期误差的出现。对于不可避免的误差, 在工程上一般通过优化结构来弥补不足。

3.2 钢柱的定位与焊接检测

通过对钢柱几何中心的标定来控制该节钢柱的垂直度。一般在吊装之前需要完成对钢柱轴线的准确定位, 吊装之后根据之前得到的中心来完成后续工作。根据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同一根梁两端的误差不能超过梁长的1‰, 且控制在10 mm以内。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诸多的误差来源, 例如构件的制造误差、运输过程中的形变、焊接后收缩等,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现象, 在吊装之前需要技术人员运用水准仪对各节钢柱的柱顶标高进行测量并与设计标高进行比较, 若不符合要求则需要在构件安装时进行微调。有误差时需在下一节柱的工厂制作时进行尺寸调整。经过初次校对后方可开始吊装钢柱, 在吊装过程中尽量使钢柱垂直向下, 在达到垂直度要求后开始焊接。焊接时会产生收缩现象, 这时需要采用经纬仪进行跟踪测量, 以确保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可控并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并依据测量数据指导焊接工作。

在钢柱焊接开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将每一节钢柱吊装就位, 经过初次校核后应满足单节垂直度的要求, 然后方能开始焊接工作。随着工作的进行, 利用经纬仪进行实时跟踪测量, 用以监测在焊接过程中钢柱垂直度的变化情况, 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焊接施工。

3.3 框架梁的安装

框架梁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 一般采用H型钢, 与钢柱通过螺栓连接。框架梁安装的控制要点在于其在安装过程中能否精确就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要求框架梁与钢柱的连接节点区域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并且位置精确, 这样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在框架梁的生产中要设置好连接件, 其上下翼缘与钢柱的连接采用剖口熔透焊缝, 腹板采用贴角焊缝。生产构件时既要符合设计的要求, 又要有符合现场实际的考虑, 这样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构件。

4 钢结构安装施工管理措施

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钢结构安装, 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速度, 要做好安装时的施工安排, 在施工管理上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是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个工序, 做到施工过程紧张有序, 科学地组织各个工种之间的配合, 充分利用有限的劳动资源。保证工程结构安装中整体与局部的稳定和对称, 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地方要及时采取弥补措施进行纠正, 以确保工程的安装质量。

为此, 现场安装时采取的顺序是由里到外, 一般从中央向四周扩展, 这样有利于消除安装过程中的误差积累。对称结构的施工遵循在对称位置进行施焊安装。

5 结语

鉴于当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了对于高层地标建筑的规划。因此, 高层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做好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必修课。本文介绍了钢结构的技术优势、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施工测量控制要点, 对安装施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供交流参考。

摘要:介绍了钢结构的技术优势、钢结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施工测量控制要点, 对安装施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钢结构,安装控制,检测控制,控制要点

参考文献

[1]顾业明.浅析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J].硅谷, 2009 (24) :12-17.

[2]吴水龙, 刘路峰.谈谈高层建筑钢焊接的施工方法[J].民营科技, 2011 (6) :23-26.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篇7

近年来, 我国的高层建筑蓬勃兴起, 高层民用住宅群也在各大、中型城市中悄然屹立。"质量第一"已成为建筑企业的立身之本。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越来越受到广泛地重视。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 高度高, 结构复杂。因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情况, 故在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点精度高, 所选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要适应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情况。由于建筑结构复杂, 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 特别是高速电梯的安装等, 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亦高, 一般情况在设计图纸中有说明, 有各项允许偏差值, 施工测量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偏差值以内。因此, 面对建筑平面、立面造型的复杂多变, 要求在工程开工前, 先制定施工测量方案, 仪器配置, 测量人员的分工, 并经工程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的向高层引测, 并保证各层相应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要控制与检核轴线向上投测的竖向偏差每层不超过5㎜, 全楼累计误差不大于20㎜;在高层建筑施工中, 要由下层楼面向上层传递高程, 以使上层楼板、门窗口、室内装修等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1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

1.1 影响因素多

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过程中, 测量精度所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 除了会受到建筑设计、施工环境影响以及具体施工工艺的影响外, 还会受到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测量仪器精度等方面的影响。建筑物的形状结构越复杂、高度越高, 测量控制的难度也就越大, 做好施工中测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也就越发突出。此外还存在基础刚度和侧向刚度等方面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刚度越小, 其影响就越明显;而侧向刚度越小, 在施工过程中受荷载和环境影响的侧向变形也就会越大。

1.2 精度要求

由于测量精度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 因此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对精度控制要求比较高。目前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出于进度等方面的需要, 普通采用的是阶梯状的流水施工组织方式, 同时还大量地采用了一些构件事先在工厂制作然后再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的施工工艺, 例如幕墙工程、钢结构工程等。这种工厂化生产方式对施工测量的精度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 其结构也较为复杂, 因此在结构的受力上对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 如果在测量上出现较大的偏差, 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物本身正常功能发挥, 甚至可能会引起该高层建筑结构在受力上出现恶化。

1.3 技术难度大

由于高层建筑中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 其高程垂直传递以及平面控制网的传递距离都比较长, 同时由于其空间位置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高空测量控制网极不易稳定, 因此在实际的测量中所产生的累计误差比较大。此外,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比较高, 其侧向的刚度比较小, 尤其是当建筑物本身在形态上比较特殊时, 在具体施工中进行测量控制就会更加困难。

2 施工测量所采用方法

2.1 经纬仪测法

高层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是根据复核后的红线桩或平面控制坐标点来测设的, 平面网的控制轴线应包括建筑物的主要轴线, 间距宜为30~50m, 并组成封闭图形, 其量距精度要求较高, 且向上投测的次数愈多, 对距离测设精度要求愈高, 一般不得低于1/10000, 测角精度不得低于20″。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完工后, 须用经纬仪将建筑物的主轴线 (或称中心轴线) 精确地投测到建筑物底部侧面, 并设标志, 以供下一步施工与向上投测之用。另以主轴线为基准, 重新把建筑物角点投测到基础顶面, 并对原来所作的柱列轴线进行复核。然后再分量各开间柱列轴线间的距离, 往返丈量距离的精度要求与基础轴线测设精度相同。

随着建筑物的升高, 要逐层将轴线向上投测传递。如图所示, 向上投测传递轴线时, 是将经纬仪安置在远离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A、A′和B、B′上, 分别以正、倒镜两个盘位照准建筑物底部侧面所设的轴线标志a、a′和b、b′, 向上投测到每层楼面上, 取正、倒镜两投测点的中点, 即得投测在该层上的轴线点a1、a1′和b1、b1′。a1a1′和b1b1′两线的交点O′即为该层楼面的投测中心。当建筑物层数增至相当高度时 (一般为10层以上) , 经纬仪向上投测的仰角增大, 则投点误差也随着增大, 投点精度降低, 且观测操作不方便。因此, 必须将主轴线控制桩引测到远处的稳固地点或附近大楼的屋面上, 如图所示。所选轴线控制桩位置距建筑物宜在 (0.8~1.5) H (m) 外 (H为建筑物总高) , 以减小仰角。为了保证投测质量, 使用的经纬仪必须进行检验校正, 尤其是照准部水准管轴应精密垂直仪器竖轴。投测时, 应精密整平。为避免日照、风力等不良影响, 宜在阴天、无风时进行投测。

2.2 铅垂仪投测法

激光铅垂仪是一种供铅直定位的专用仪器, 适用于高层建筑、烟囱和高塔架的铅直定位测量。主要由氮氛激光器、竖轴、发射望远镜、管水准器和基座等部件组成, 基本构造如图所示。激光器通过两组固定螺钉固装在套筒内。仪器的竖轴是一个空心轴, 两端有螺扣, 激光器套筒安装在下端 (或上端) , 发射望远镜装在上端 (或下端) , 即构成向下 (或向上) 发射的激光铅直仪。仪器上设置有两个互成90°的管水准器, 分划值一般为20″/mm, 仪器配有专用激光电源。使用时利用激光器底端 (全反射棱镜端) 所发射的激光束进行对中, 通过调节基座整平螺旋, 使管水准器气泡严格居中, 从而使发射的激光束铅垂。为了把建筑物轴线投测到各层楼面上, 根据梁、柱的结构尺寸, 投测点距轴线500~800mm为宜。每条轴线至少需要两个投测点, 其连线应严格平行于原轴线。为了使激光束能从底层直接打到顶层, 在各层楼面的投测点处需预留孔洞, 或利用通风道、垃圾道以及电梯升降道等。如图所示, 将激光铅垂仪安置在底层测站点O, 进行严格对中、整平, 接通电源, 启辉激光器发射铅垂激光束, 作为铅垂基准线。通过发射望远镜调焦, 使激光束会聚成红色耀目光斑, 投射到上层施工楼面预留孔的绘有坐标网的接收靶P上, 水平移动接收靶P, 使靶心与红色光斑重合, 靶心位置即为测站点O的铅垂投影位置, 并以此作为该层楼面上的一个控制点。

当建筑物不太高 (一般在100m以内) , 垂直控制测量精度要求不太高时, 亦可用重锤法代替铅垂仪投测。悬挂重锤的钢丝表示铅垂线, 重锤重量随施工楼面高度而异, 高度在50以内时约15, 100以内时约25, 钢丝直径为1㎜, 投测时, 重锤浸在废机油中并采取挡风措施, 以减少摆动。此外, 配有90°弯管目镜的经纬仪也可作为光学铅垂仪使用, 其方法与激光铅垂仪一样, 不同的是一个激光斑, 一个是光学视线点。

2.3 高程传递

2.3.1 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

在皮数杆上自±0.00m标高线起, 门窗口、过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都已注明。一层楼砌好后, 则从一层皮数杆起一层一层往上接。

2.3.2 利用钢尺直接丈量

在标高精度要求较高时, 可用钢尺沿某一墙角自±0.00m标高处起向上直接丈量, 把高程传递上去。然后根据由下面传递上来的高程立皮数杆, 作为该层墙身砌筑和安装门窗、过梁及室内装修、地坪抹灰等控制标高的依据。

2.3.3 悬吊钢尺法

在楼梯间悬吊钢尺, 钢尺下端挂一重锤, 使钢尺处于铅垂状态, 用水准仪在下面与上面楼层分别读数, 按水准测量原理把高程传递上去。

3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要点

3.1 施工前工程测量控制

3.1.1 熟悉图纸各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学习, 要求对设计意图有比较深入的领会, 要弄清楚各种曲线图形以及各种轴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当图纸中所涉及到的曲线图形多、相互关系复杂的时候, 更应该弄清曲线、圆弧相关之间的关系, 各自的半径、圆心位置, 弧线起止角度以及分界点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对图纸充分了解熟悉, 对工程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之后, 才能为接下来的测量控制工作打好基础。

3.1.2 施工测量原始依据的校核

施工测量的依据包括水准点的高程以及红线桩 (控制桩) 的桩位, 其中的红线桩 (控制桩) 是由测绘单位测定, 并经城市规划部门批转, 是建筑物进行平面定位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先对红线桩 (控制桩) 的位置进行校核, 并在校核结果按程序经签字确认之后才能使用, 如果控制点理论值与实际值间出现了偏差并且偏差较大, 应该及时跟测绘单位进行联系并找出原因, 进行进一步的校核并确认无误后才能允许投入使用。

3.1.3 测量方案的审核

所谓施工测量方案, 就是指为了对施工中的测量工作提供指导而专门编制的技术性文件, 施工测量方案应报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其审核的重点应放在测量精度的控制、观测方法和观测周期、沉降点的设置方式、曲线定位方法、垂直度控制方法、标高传递和轴线定位的方法、测量控制网设置方法、测量复查制度以及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措施等内容上, 并给出明确的审核意见。

3.2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的措施

3.2.1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控制。

依照目前我国现行建筑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所有的高层建筑都必须要进行沉降观测, 并且由于高层建筑的自身性质, 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沉降观测来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沉降观测, 对施工的工序进行指导, 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沉降现象, 要对实际的沉降点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方法进行核查。在对高层建筑沉降点的位置布置上, 一定要结合地质情况对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进行全面的反映, 同时也要充分的反映出建筑物的特点。

3.2.2 确保测量精度质量控制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 为了使竣工测量图与拨地测量图能进行同精度比较, 利于规划正确地开展执法管理, 对于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要求非常高, 一般要求不低于拨地测量的控制精度。比如《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拨地测量应按三级导线的技术要求执行, 在控制布设困难的情况下, 允许同级附合一次, 布设三级补导线, 相对于起算点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按上述技术要求执行。

3.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当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 在对结构进行验收之前, 首先施工单位自身要进行自检, 然后监理工程师要在此基础上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抽检, 并以此作为验收的依据。而当整体工程完工之后, 在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以及所有的验收资料都收集齐全之后, 监理工程师要对建筑沉降、建筑物全高、平整度、垂直度以及外墙大角轴线等进行实测复核, 以作为整体单位工程验收的客观参考依据。

4 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在高程建筑施工测量采用的测量方法, 熟悉的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测量控制的多个要点。

参考文献

[1]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 1984

[2]李青岳, 陈永奇.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5

[3]张正禄.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 篇8

关键词:联合测量法,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 施工测量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 一般情况下, 施工测量误差会受到自然条件、垂直度和倾斜度的影响, 高度越来, 这种影响就越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过程中, 应加强施工测量精度的控制, 确保建筑的垂直度和倾斜度满足相关要求。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高程建筑施工测量工程实例, 简要探讨联合测量法在平面和垂直控制网建立过程中的影响。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一高层建筑施工建设项目。该建筑的设计总高度达到127m。地下部位为2层, 地上部位为37层。建筑的总面积达到12880m2。在该建筑中一共设置了3到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外部钢结构连接在一起。施工测量精度要求最终投点误差为±5mm, 高程传递误差为±5cm, 外墙倾斜度收敛角±30″。

2施工测量难点和解决方案

在本工程的施工测量过程中, 测量精度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的因素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变形的影响;仪器轴系误差的影响;高程传递的影响。为了有效的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 本工程进行施工测量时, 对于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外控制与内控制相结合的联合测量法。本工程进行高程的传递采用的是悬挂钢尺和全站仪天顶测距联合发。为了有效的确保控制网的精度, 本工程采用精密三等水准测量的方式对已经传递好的高程进行检查, 并进行平差处理。

3平面控制测量

3.1建立外控制网

在主楼的四周建立GPS网, 以形成外控制的方式, 并将该主楼的控制网与市政工程网进行联测, 同时与内控制网进行联测, 这样即可得到内外控制参数。

3.2建立内控制网

为了有效的提高施工作业的便利性, 本工程采用自由坐标系建立方格网。

3.3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进行建筑方格网的测设一共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进行主轴线的测设, 第二步则进行辅助轴线的测设, 第三步则进行网格点的测设。

3.4各层控制网点的传递

对于内控制网点和主方格网点的传递采用的是激光投点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的将底层的平面坐标传递到需要进行施工的楼层。对于通过投点的方式所得到的点位, 应对其边长的距离进行量测, 并与±0.0层控制点的距离进行比较, 如果其误差在施工允许范围之内, 则该传递的点位可以作为施工控制点进行使用, 否则应重新进行点位的传递。

4高程控制测量

4.1高层控制测量具体实施办法

首先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测量, 从而将已知高程控制点引测到±0.0层的控制点上, 并将这些控制点作为高程传递的起始数据。接着采用激光投点的方式将±0.0层的控制点引测至需要施工的楼层上, 然后通过检查和校正, 以确保控制点的误差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这样即可作为楼层施工的高程控制点。

4.2几何水准测量

由于在本工程的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 对于测量的精确要求非常高, 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三等精密水准的方式进行, 以此测量数据作为首级高程控制数据。接着通过二等水准点施测三等精密水准至±0.0层控制点。然后需要经过严密的平常, 从而方可将最后的数据作为高程起算的数据。

4.3高程传递

4.3.1高程传递方法。一般情况下进行高程的传递采用的是悬挂钢尺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等。在本工程中进行高程的传递采用的是悬挂钢尺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相结合的方法。在采用悬挂钢尺法时, 应确保钢尺垂直固定。在采用钢尺在进行丈量时, 应在0°、90°、180°、270°这四个方位进行测量。在钢尺的测量过程中应考虑拉力、温度以及尺长等因素的修正, 最终将所丈量的数据进行平均, 取平均值作为一测回值。

在采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时, 采用的仪器为激光垂准仪。采用这种仪器可以对垂距进行测量, 对于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应考虑温度、气压以及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并需要进行校正。根据所测量得到的数据与钢尺丈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值满足限差的要求时, 则可以将其中数作为投测点的高程。

4.3.2高程传递精度。以本工程18层、28层和35层为例, 对其主控制点O、E、F、G、H实际测量精度进行统计评定。

各个主控制点的高程传递精度均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每层的误差均在3mm以内。最大差值ΔH为2.4mm, 最小差值ΔH为0.2mm。以上所得到的数据仅仅表示某一楼层的高程传递精度, 但是对于整个建筑物而言, 还可能会产生系统性的误差。

4.4高程检测与修正

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增加, 采用以上的方法进行高程的传递, 虽然每一层的楼层高程传递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但是还可能会产生系统性的误差。。因此为了有效的较小这种系统性的误差, 在楼层全部施工完成之后, 还需要采用精密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对高程进行检测和修正。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在楼梯口往上对各个楼层的投测控制点进行观测, 通过这种方法即可对已传递的高程进行检测和修正, 最后还需要进行平差处理, 以此作为最终高程成果。

5结语

本工程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应用了联合测量法, 采用这种方法有效的对建筑的垂直度和倾斜度进行了控制, 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希望可以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联合测量法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清泉, 胡国红.浅析联合测量法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 2015, 20:9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 篇9

1 沉降测量技术概述

1) 沉降观测技术的定义。沉降观测技术是指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 (永久性水准点) 的测点进行观测, 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 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 人工、土地基 (砂基础) 等, 均应设置沉陷观测, 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2) 沉降观测实施过程。沉降观测是一个系统过程, 包括以下步骤:基准点布设, 沉降观测点布设, 沉降观测点标志和观测工件的制作, 观测过程, 沉降观测资料整理, 沉降测量结果分析。

2 沉降测量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必要性

1) 沉降测量自身作用。沉降观测通过对建筑物观测点进行测量, 使用数据的形式直观表达出建筑物施工条件, 可以提升建筑物寿命、保障建筑物安全、为后续的维护提供一手测量数据和参考资料。

2) 高层建筑特点。建筑物的变形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它的使用。而高层建筑物由于高度较高、质量较大、要求埋置基础必须达到一定深度。这就对地基变形量指标和建筑物倾斜指标提出了严格限制。高层建筑物如果出现不均匀沉降, 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以上特点均需通过沉降观测进行有效测量, 以保障建筑安全。

3) 规章制度要求。沉降观测已经作为一项硬性要求列入国家建筑规范当中, 高层建筑在施工中必须对过程进行监控, 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通过沉降观测指标进行合理判断, 指导施工程序, 预防不均匀沉降, 及时反馈, 为勘察部门提供一手资料, 以保障建筑安全,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4) 建筑业竞争要求。随着建筑的迅猛发展, 各种大型复杂的工程建筑和民用建筑日益增加,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建筑类企业数不胜数。与此同时, 大量高层建筑的兴建, 也改变了地面原有状态, 对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如不能提前测量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质量, 不仅会影响建筑物安全,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并且将严重妨害公司声誉, 对公司的运作造成重大损害。

3 建筑沉降原因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重量全部由地面承担, 近几年, 我国的高楼大厦一个接一个, 造成地面载荷不断增加, 地下各种资源的索取等原因都会引起建筑物沉降现象。从我多年的建筑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沉降原因:

1) 地质勘察有误:在许多工地的实际施工过程中, 为了减少开支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 进而盲目施工;有的工地在勘察时不按规定步骤进行, 比如钻探中布孔不精确或孔深不准确;还有的直接抄袭有关建筑物的相关资料等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对设计人员的设计带来错觉, 进而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准确性、真实性不高的地质勘探报告均有可能引起建筑物沉降现象, 甚至发生结构破坏。2) 设计方面的问题:一栋建筑物的成功竣工, 与建筑设计有很大关系。如果建筑物在设计方面出现长度太长、体型比较复杂凹凸转角多、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建筑物层高相差大所受荷载差异大、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以及设计方面的错误等问题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现象。3) 施工方面的问题:有的开发商为了赚钱, 失去良心办事, 在施工中常常偷工减料等现象。比如常见问题:验槽时不认真、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推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灰缝不饱满、砖砌体结构及砌筑质量不合格、砂浆强度低、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等, 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4 减少建筑物沉降措施

据有关资料显示基地沉降对建筑物的本身影响很大, 所以对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要引起重视。另外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因素很多, 我们主要在建筑设计、勘查、施工时要按照有关标准进行, 以防止产生各种沉降现象, 降低各种沉降现象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防患于未然。我觉得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就能很好避免建筑物沉降现象, 克服不必要的麻烦。

1) 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合格竣工, 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势在必行。由于工作人员的在施工工程中骑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 建议对所选用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技能知识, 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流程以及测量理论, 同时能够清楚掌握不同建筑选择不同观测方法和程序, 能够灵活处理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能够及时、有效、准确的完成各项观测任务。另外, 不能忽视工作人员的其它素质培养, 提高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消除他们安于现状的思想, 让他们时刻都有是单位如自己家, 视工作如自己的事, 视团队就是力量的观念。

2) 减少地质勘查报告, 设计及施工方面的问题。首先从地质勘查人员的水平着手, 防止地质勘测报告的不准确性, 不真实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选用一流的、负责人的勘查专家。其次从减轻建筑物自重、设置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或调整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等方面入手解决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3) 做好观测要求。只有选择好观测基准点才能很好的确保观测的准确性。确立沉降观测基准点应保证满足位于沉降区域之外, 并且要确定长期保存的位置。另外, 还要做好定期复测, 根据基准点所处位置的稳定情况定复测周期。一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1~2月复测一次, 如果点位稳定后每季度或半年复测一次。若一旦出现沉降测量数据异常或遇到意外因素, 如暴雨、地震、洪水等, 必须立即复测, 同时分析稳定性和可靠性。观测时一定要埋好待标石和标志, 观测时要根据观测要求和地质条件而确定, 但至少不少于15天。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也紧随其后, 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所以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问题。笔者认为尤其在高层建筑物沉降方面要注意好, 主要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中充分利用沉降测量技术能够很好的避免建筑物沉降现象。只要沉降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达到精度要求, 就能很好避免。

参考文献

[1]马世孝, 孙健.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建筑论坛, 2011.

[2]杨震.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 2009.

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篇10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施工质量 分析 措施

当今社会,经济主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房要求也逐渐提高。城市中,土地资源有限,但人们的需要仍要满足,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高层建筑。目前,很大大型场地都采用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结构相对复杂,整个工程耗费时间长,安全施工很重要,要想安全的完成施工工程建设,在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1. 施工前期准备措施

1.1监测工程质地

对于施工地点施工方要进行实地工程监测,取样当地的地质进行勘察,地质的各项参数指标要达标,还要确认当地基岩的厚度,主要也是通过地质检测,还有像是地下水位高度、土层厚度等。高层建筑地基的施工建筑前提必须要确认这些参数。若是施工方不重视这些地质监测,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施工前,要有专业人员勘测当地的地质,使工程参数准确率得以保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确保施工质量。

1.2制定施工设计方案

对于设计关施工方要严格要求,设计方案十分重要,各种建设都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楼层的整体布局及内部构造都要严格控制,整个建设施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方案的好坏,若由施工方决定,那么公司要探讨整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不出漏洞。也可以聘用设计院制作设计方案,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对于设计方的资质施工方要严格考证,不能出任何差错。制定好设计方案之后,还要有施工审查机构对设计方案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如若存在问题,要及时修正整改,降低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使设计方案可靠性得到保证。

2. 控制高城建筑的强度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强度就是我们所指的强度。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用量较大,工作环境、气候条件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有时候会偏大,造成质量不合格。在混凝土强度上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2.1选定合适的配比

施工之前,混凝土要根据设计方案配置出不同的等级要求,配置完成后要由法定实验机构进行试验检测,检测报告出来之后,还要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此程序在实际施工中也比不可少。实际施工中与级配是否一直还有待确认。据实际调查显示,如果增加砂的含水量,砂率下降百分之二到三,混凝土强度就会下降百分之15到20,水泥量影响可达百分之5到20,水灰比若增加百分之一,则强度会降低百分之5到10,由此可见,影响极大,因此,对此要进行严格控制。

2.2养护制度严格把控

泵送混凝土是高层建筑常采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算段工程周期,还可以很好的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调查中显示,在严格控制配比,原材料等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不足情况仍有发生。据分析得出,主要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不足。据专家监测得出,混凝土强度比全是养护要28天,全是养护3天,综上所述可见,混凝土养护非常重要。

3. 控制高层建筑“三线”

“三线”主要有轴线、标高及垂直度,是建筑物的经络。在高层建筑中涉及较为广泛,控制难以把握,位移偏移或不准现象容易出现。“三线”控制是高层建筑一大难点。

3.1严格控制垂直度

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基础及关键环节都包含有垂直度,高层建筑施工中垂直度控制的前提是要看建筑柱网的是如何布置的,要先确认建筑物的四个边角柱方位,边角柱的模版安装时,先在柱子外层弹出厚度线,然后立模版,支撑住,测定垂直住的垂直度主要方法是吊线,垂直度要保证在百分之百,然后对模版外边线进行加固支撑,将混凝土浇筑上。拆模后,这四个柱子可作为其它各柱的基础,平整度与垂直度要严格控制住。

控制垂直度途中,要以激光仪加重锤进行校正,以确保垂直度的准确定得到更好保证,要采用内外双向控制,确保竖向投测的准确率达到最大。

3.2严格控制轴线

轴线传递。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在高度上要保持脚手架与施工层是同步的,这样做的弊端是无法测量一些基准点。在确认建筑工程中轴线施工正确后,把一层楼面看做基准,将多块钢板(200*200*80mm)预埋到最长纵向中,。将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标在钢板上;施工二层以上时,基准定位为一层,每一层都要在相应的位置留置一方洞(200*200mm),轴线校正采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各层轴线及尺寸线要放出。

控制过程线。过程线控制的关键在于拉起两条线,较好剪力墙。剪力墙的浇筑,优质胶合夹板是最好的选择。大模版的固定用外围组合,组合模编号用内墙散装散拆。这样可以保证墙体平整度,此外,墙体的垂直度要特别注意。剪力墙的四角在模板支撑中要严格控制,是垂直度偏差尽量达到最小值;混凝土浇筑时,要挂双线,保证线与模版在同一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任何问题要及时调整,严格控制过程线的施工质量。

3.3严格控制标高线

每一层的预控轴线,至少要对其中的四个洞口进行标高定位,每层一般由3处向上引测,此外,还要用多层标高总和辅佐,后用水平仪抄平,要确认该四点是不是在同一平面上,使标高准确率得到保证。

在施工过程中,四个洞口自身标高的准确率要求都很严格,然而像是固定模版、浇筑混凝土、架支撑住等原因,洞口标高的基准作用可能会丧失。因此,引测点的可靠性必须得到保障,对洞口进行支撑,对于相应楼层面厚度,用钢筋(12直径)辅助控制,是标高准确性得到保障。

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4.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4.1 施工原材料的选择

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在高层建筑中用到了大量的水泥、钢筋、沙石等材料,建筑施工部门中的材料检验人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建筑施工要求,杜绝收受红包采用劣质产品的现象。对于使用的原材料要进行抽样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杜绝使用,其中所要检测的重要材料有,钢筋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的结构轻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4.2 施工设备的选择

建筑施工进度对建筑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常施工企业会与投资方签订项目验收时间,这就给施工方带来一定的时间压力,如果工程时间紧迫,施工方往往会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所以施工方应当适当选用高效的施工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常见的施工设备有打夯机、搅拌机等,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总之,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采取合理科学施工质量控制,做好预算、施工、管理,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隐患,对施工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雪敏;冯乐;;高层建筑框架梁柱节点的强度验算和施工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2] 张贺;;试论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5期.

[3] 闫震;王海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6期.

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技术探讨 篇11

1 基本原理和特点

1.1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用于军事方面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它由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站和用户设备构成。

1.2 GPS测量

GPS测量的精度非常理想, 小于50 km基线, 其相对定位精度达到了1×10-6, 大于1 000 km基线, 能够达到测站间的相互通视。同时, GPS测量需要的观测时间比较短, 静态相对定位需要20 min, 动态相对定位几秒钟内就能够完成, 而且GPS测量的仪器比较简单, 观测人员通过对中、增平和测量天线的高度、设定测量参数后, 接收机就能够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另外, GPS卫星数目较多, 分布比较均匀, 它能够实现连续观测, 对天气状况的抵抗力较强。

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使用距离交会法定位。将GPS系统接收机设置在需要定位的位置点, 接收机在某一时段同时接收3颗卫星的导航电文, 经过一系列数学计算就能够得到GPS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通过距离交会法最终获得待测点的三维坐标。

1.3 高层建筑常见的测量方法

当前,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法主要有线锤铅直投测、经纬仪斜投测和激光测距等方法。线锤铅直投测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测量方法, 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层建筑越来越严格的技术要求, 并且测量施工容易受到气候、风等天气因素的影响, 所以, 它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广泛;而经纬仪斜投测方法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测量要求, 但是, 其开展过程比较烦琐,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适用性不强;激光测量方法则包括经纬天顶仪、天底仪竖向投测等测量方案, 施工精度很高, 并且施工测量的适应性优于经纬仪测量方法, 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

将这些测量技术与GPS测量技术比较发现, 在施工过程中, 使用这些方法都需要维持通视孔的畅通, 而且建筑高度增加不能有效克服温度、日照载荷对其的影响, 增加了施测的难度。使用GPS测量技术则能够在维持较高精度的同时快捷地完成测量工作,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量方法。

2 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

2.1 测点选择

与其他几种高层建筑施工的测量技术相比, GPS最大的优势在于观测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 并且测量网图形结构比较灵活, 测点选择工作更加简单, 可以按照以下几点选取原则选择。

2.1.1 减少电磁场干扰

点位应该选择在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位置, 要远离电视台、微波站等地, 距离不小于200 m的测点定位不能靠近高压线, 距离不得小于50 m的测点要远离焊接场地和焊机。

2.1.2 远离电磁波大面积反射介质

点位不能设置在大面积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吸收强烈的物体附近, 以削弱路径效应的影响。

2.1.3 易于设备安装

点位需要设置在接收设备易于安装、视野开阔并且目标明显的位置。将其布置在即成建筑物或者高层建筑操作层上是比较理想的。与此同时, 要保障视场周围15°以上无障碍物, 防止信号被吸收或遮挡。

2.1.4 方便交通

测点要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 便于与其他测量设备联合定位。选点技术人员在选择点位时要踏勘, 按照实地规程选点定位。如果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 要实地踏勘水准路线。

2.1.5 基础稳定

测点要有稳定的地面基础, 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接收设备的完好度。只有它符合要求后, 才能投入测量工作中。

2.2 标志设定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需要设置明显、精确的标志, 标志要明显可见, 并且要有效利用它, 尤其是在施工场地外的测点, 要格外注意相关标志不能在施工期间被破坏。测点名称需要在与施工单位沟通之后确定, 以便保护标志, 防止施工期间场内外的施工人员对其造成破坏。标志要设置在不受影响的位置, 还要有专人保护, 并要在工程结束之后填写相关的技术资料。

2.3 测量精度设计

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精度的设计, 按照水平距离和精度可划分为二、三、四核一, 二级。因为高层建筑GPS网中, 相邻测点之间的距离通常都超过了1 km, 所以, 属于二级测量。GPS测量精度是GPS网络测量中非常关键的量, 精度级别对GPS网点布置方案、观测计划和数据处理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高层建筑的边长在200 m以内, 那么, 边长误差应该在20 mm内。在实际选用中, 还要考虑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 但也不能忽略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作业经验。

2.4 测点天线安装

正常的测点天线应该设置在三角架上, 并在安置标志中心上方对中, 同时, 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气泡。

一些特殊测点的天线可能需要设置在三角点基板或者回光台上, 这就需要将觇标顶部拆除, 减少信号的遮挡。如果觇标顶部不能拆除而将接收天线设置在标架内, 就会导致信号不连续。此时, 可以进行偏心观测, 在距三角点100 m以内的位置, 可以采用解析法测定归心元素。

将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整备, 考虑到磁偏角, 减弱相位中心偏差, 天线定向误差要按照定位精度确定, 同时, 底盘要接地, 避免出现雷击天线。

遇到恶劣天气, 比如风天, 在高度较高、风力较强的测点, 比如建筑物施工层, 需要从3个方向固定天线, 避免它倒地。圆盘天线120°间隔3个方向量取天线高度, 控制误差在3 mm内, 要取其3次结果的平均值记录到测量手簿中。在高层建筑施工中, 可以不观测气象要素, 但是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2.5 测量

GPS观测作业的关键工作是接收GPS卫星信号, 并实现跟踪、处理, 从而获得施工测量需要的定位信息和观测数据。天线安置完毕后, 在离开天线的适当位置或者建筑物上, 就可以安放GPS接收机, 接通接收机、电源、天线、控制器电缆, 预热和静置之后启动接收机, 就可以开始观测。接收机锁定卫星记录数据之后, 观测员就可以开始输入和查询相关数据。在掌握相关操作系统前不能进行数据操作, 并且在测量过程中不能随意设置参数。

只有保证外界电源电缆和天线等连接无误之后才能够接通电源, 接收机开机。开机后, 接收机的相关指示和仪表显示正常后才可以设置参数和自检。接收机开始正常工作、接收相关测量数据之后, 要注意查看卫星数量、信号、定时定位结果等。在一个观测时段中, 不能关闭又重新启动接收机, 也不能改变卫星高度角和天线的位置, 不能执行数据采样间隔和关闭文件、删除等操作。

3 结束语

高层建筑GPS施工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更高, 它能够满足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 而且工作效率较高, 对基准点的依赖性不高。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能够一次测定到位, 误差传递和积累定位的精度比较高, 测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 有效地规避了人为误差,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1]于来法, 杨志藻.工程测量学[M].北京:八一出版社, 2012.

[2]侯国富.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 2011.

[3]徐绍铨, 张华海, 杨志强.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现代营销渠道的创新下一篇:体育运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