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体形

2024-09-28

高层建筑体形(共6篇)

高层建筑体形 篇1

摘要: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指出建筑体形设计复杂不利于建筑节能, 减少建筑造型变化可减少热桥产生, 提出了建筑体形设计时可采取的节能措施, 以帮助建筑师设计出既符合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等要求, 又满足节能要求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节能,体形系数,热桥

早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就展开建筑节能工作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越来越严峻, 建筑节能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

所谓建筑节能, 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使用过程中, 按照建筑节能标准, 对建筑采用隔热保温的围护结构, 选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选用节能型、可再生利用的能源系统及相关的维护保养等活动。即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墙体材料、屋面隔热材料、门窗、空调、通风照明等材料设备, 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建筑能耗。

1 建筑体形设计复杂不利于建筑节能

我国颁布了JGJ 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标准和规定, 明确指出建筑外形设计宜减少外围护结构的面积。建筑的体形系数是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体积之比, 其值越大, 表示外墙面积越大, 建筑物通过外墙传递的热 (冷) 量也越多, 能耗也大。根据研究表明, 建筑的体形系数每增加0.01, 能耗指标将增加2.5%, 从有利于节能出发, 体形系数应采用较小的值。

建筑的体形系数受建筑造型、平面功能布局和采光通风等使用要求的影响, 建筑师为创作出平面功能合理、适宜居住、受大众所喜爱的平面、立面形式, 就决定了它的体形的复杂多变;为了既满足节能要求, 又符合使用功能、建筑造型要求, 就要求设计师要全面考虑兼顾两者的需要, 在既不损害建筑功能又不影响建筑立面造型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凹凸变化, 体形不要变化太多。

2 减少建筑造型变化可减少热桥产生

在现实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为迎合业主需要, 往往为了追求建筑外观的形态美观、造型新颖、时尚, 在设计时大量使用巨大的玻璃幕墙、凸窗、落地窗、挑空结构, 而这些建筑元素在建筑节能上是不利的。

我们都知道, 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保温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其中的热桥问题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墙、梁、柱、肋等部位,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 形成热流密集, 内表面温度较低或较高的部位, 这些部位形成传热的桥梁, 即所谓的热桥。建筑师在设计时为了追求建筑造型的变化、独特, 在建筑立面上增加了凹凸面, 外飘窗被广泛应用, 凸出墙体、屋面的构件被运用的越来越多, 这些建筑构件丰富了建筑立面造型, 使建筑更加美观、个性, 但却无形中增加了热桥的产生, 对建筑节能有不利影响, 再加上我国中小城市的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 都不能采取较好的措施来保证屋面、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 也没有较好的控制窗户的传热系数,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较差。

要想防止热桥的产生就要平衡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控制各组成部分的传热系数相近, 保证各部位的传热均匀。这就需要设计师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 在设计时要对材料仔细研究, 合理使用, 从根本上减少热桥的产生, 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3 建筑体形设计时可采取的节能措施

建筑设计中, 尤其是居住建筑设计, 为达到土地最大利用率, 设计师被开发商要求按照容积率的最高值进行设计, 甚至超值设计, 这就导致这些建筑单体平面在实际使用时通风非常不利, 室内积聚的热量难以自行散失, 必须通过空调降温或人为通风, 而这些举措大大增加了建筑使用的能耗。我们一直都提倡在建筑外墙节能上优先采用自保温体系 (如加气混凝土砌块) , 但现在多数新建建筑窗户面积有越开越大的趋势, 尤其是商品住宅的购买者希望自己的住宅更加通透明亮, 开发商也往往以景观窗之名作为住宅的卖点。其优点是建筑立面造型美观、新颖, 采光面积大, 但往往这类窗户的开启面积小, 这就导致整个建筑的隔热性能不好, 通风效果也不佳, 不利于整个建筑的节能, 这就要求在设计、施工时外墙要另加保温层, 门窗采用新型的断热桥型铝合金门窗或铝塑复合门窗, 且同时设置中空玻璃或Low-E中空玻璃, 虽然这样可以做到在大量采用玻璃幕墙时达到节能要求, 但我们还是不提倡在设计中采用过多的玻璃幕墙、落地窗等。

设计师在对建筑的体形设计时, 要从平面、立面、剖面等多方面来考虑节能问题。如在平面设计中应有效的控制建筑进深, 避免建筑体形过于臃肿, 合理安排好整个建筑的门窗位置, 尽可能的按有利于空气的贯穿进行考虑, 增加建筑内的空气流动, 保持室内较稳定的风速和均匀流畅, 提高人体舒适度。平面布局的合理有利于室内环境的通风, 减少使用空调或人为通风。在建筑立面设计上, 应尽可能减少建筑的凹凸面, 减少外围护面积;建筑外墙饰面及屋顶面层采用浅色外饰面, 如浅色涂料、浅色饰面砖等, 以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同时建筑的外遮阳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 尤其是对建筑的空调能耗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做好建筑的外遮阳尤为重要。一般东西向外窗宜设外遮阳;南向外窗宜设置便于控制和维护的活动外遮阳;屋顶天窗必须采取遮阳措施。

4结语

建筑节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面很广。本文只是简单谈了建筑体形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希望建筑师在今后的设计中做到既符合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等要求, 又满足节能要求, 让建筑真正做到既美观实用, 又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周炜.小议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 2008, 34 (1) :253-254.

[2]李德英.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刘念雄, 秦佑国.建筑热环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72-176.

[4]合肥市建设委员会, 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

高层建筑体形 篇2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据我国总能耗的30%以上,并且国家继续推进保障房建设,新建住房面积在激增,其中很大一部分建筑仍然采用传统的建筑方式,造成了一部分能源的浪费,这也是我国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差距,且室内的舒适程度也低于发达国家。门窗等围护结构的热损失是造成建筑高能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玻璃窗在围护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夏季时,尽量减少室内的得热量;而到了冬季,又希望太阳辐射能尽量多的进入室内,从而减小室内的供热负荷。而体形系数的大小不仅涉及到建筑的美观及实用性,也影响能耗的多少。因此,如何设计合适的窗墙比和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有很大帮助。

窗墙面积比(简称窗墙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外窗是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墙体和屋面一样,对建筑能耗有重要影响。在建筑的长期使用中,窗户的能耗约占整个建筑使用能耗的40%~50%,因此,对同一建筑不同方向要选取合适的窗墙比。窗墙比越大,采光效果越好,但保温隔热性能越差,在夏季,增大了空调的冷负荷,而在冬季,大的窗墙比增加了室内的太阳辐射量,弥补了窗墙比增大导致的热损失。

体形系数是指建筑表面接触室外空气的面积与该面积所围成的该建筑体积的比值。体形系数影响到建筑的节能效果,体形系数越大,即建筑的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也就越大,能耗损失也相对增大,节能效果变差。

本文研究在不同地理位置、建筑物的不同朝向条件下,如何合理地选择窗墙比和体形系数,减少建筑负荷。济南地区位于寒冷地区,受太阳辐射影响明显,以济南地区某5层办公建筑为模型,对不同窗墙比及体形系数进行模拟分析。

1 研究方法与假设

1.1 研究对象情况

研究对象是济南地区的一座节能办公建筑,朝向为南北向。建筑材料采用传热系数较小的保温材料,南部窗户采用外遮阳形式,并且假定全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供暖温度设定为16℃,空调温度设定为26 ℃,也不考虑门窗的空气渗透和新风的影响,这样在运算时简化了一些计算过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如表1所示。

1.2 假设条件

在对建筑进行制冷和供暖负荷计算时,把整个建筑作为模拟分析对象,建立整栋楼的建筑模型,考虑内部房间负荷,但不考虑走廊和楼梯间的负荷。在假设围护结构、体形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窗墙比对建筑能量消耗量的影响规律,并假定各个朝向的窗墙比相同,该变量也相同。因为外窗的大小,对建筑的采光、通风等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对建筑的能耗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不同的窗墙比进行分析比较。另外,对于不同体形系数情况下,分析建筑能耗随窗墙比的变化。

1.3 室内办公条件

本文列举了该楼几种典型的办公室内部的条件,如表2所示。

2 模拟结果及分析

对该办公建筑进行了能耗模拟,以济南地区全年时刻进行模拟,分别对整座建筑不同的窗墙比和体形系数,得出了不同的冷、热负荷结果。

2.1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的影响

分别对窗墙比为0.1、0.2、0.3、0.4、0.5进行模拟,全年空调冷耗随窗墙比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夏季空调冷耗随着窗墙比的增大而升高。

全年供暖耗热量随窗墙比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热负荷随着窗墙比的递增而增大。

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相对于空调冷耗而言,窗墙比的变化对供暖能耗的影响较小(变化率见表3)。随着窗墙比的增大,空调冷耗上升的速度明显比采暖耗能要快。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夏季随着窗墙比的增大,一方面增加了室内外的传热量;另一方面进入室内辐射量增大,这都会使室内冷负荷增大;而对于供暖季节来说,温差传热和室内太阳辐射得热相互抵消了一部分,从而采暖耗热量增加的相对缓慢。

%

2.2 体形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分别模拟体形系数为0.2和0.3的同一建筑在相同的围护结构下,不同窗墙比对全年冷、热负荷的影响,从而得出其变化规律,如图3、图4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在窗墙比一定、围护结构等相同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体形系数,建筑的冷耗量相差不大。相对于图1窗墙比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来说,窗墙比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更显著。因此,选择适当窗墙比是夏季节能的有效方法。

从图4可以看出,在窗墙比一定的情况下,体形系数的变化对全年供暖热负荷的影响较大,与图2相比,体形系数对建筑供暖热负荷的影响要远大于窗墙比对其的影响,体形系数越低,供暖热负荷也相对较低。因此,对于有些建筑,有时对窗墙比的过分限制是没有必要的,较小的体形系数可以明显提高冬季节能率。

3 结论

通过Dest软件对济南办公建筑全年冷热负荷的模拟,得出了全年统计数据和全年逐时数据,分析以上数据和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建筑体形系数和窗墙比是建筑本身固有的几何特征,如何选取其大小,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2)对于围护结构相同的建筑,体形系数的大小对夏季空调冷耗的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冬季供暖负荷来说影响较大,体形系数越小,供暖热负荷越小,节能率越好。

3)对于体形系数相同的建筑,窗墙比越大,夏季空调冷负荷增加也越快;但对于冬季供暖负荷来说,当有太阳辐射时,窗墙比越大,温差传热和太阳辐射得热相互抵消一部分,能减缓供暖负荷的增长率;当无太阳辐射时,供热负荷的增速提高。建筑的全年供暖热耗和空调冷耗都随窗墙比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体形系数一定的情况下,选取合适的窗墙比是节能的有效手段。

摘要:济南地区某公共办公建筑,其围护结构按照高效节能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运用Dest软件对该建筑进行能耗模拟,模拟该建筑的逐时能耗,分析不同体形系数和窗墙比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得出:窗墙比对夏季负荷的影响要大于对冬季的影响,冬季窗墙比越大,能耗变化率相对较小;而体形系数的不同对建筑物空调能耗的影响变化较小。

关键词:体形系数,窗墙比,冷热负荷,Dest模拟

参考文献

[1]DBJ14-03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龙恩深,付祥钊.窗墙比对居住建筑的冷热耗量指标及其节能率的影响[J].暖通空调,2007,37(2):661-663.

[3]冯雅,杨红.《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窗墙面积比的确定[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4):43-46.

[4]冉茂宇.居住建筑最小面积及窗墙比的确定[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4):287-292.

高层建筑体形 篇3

1 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主要通过体形系数来控制, 体形系数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是指建筑外表面与建筑所围成的体积之比[3]。体形系数越小, 建筑单位体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 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就越小, 越有利于节能。相反, 体形系数越大, 对节能越不利。一般以独立式别墅最大, 多层次之, 高层公寓最小。

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 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研究表明, 当建筑的体形系数为0.15时最节能。但是, 体形系数不仅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 它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紧密相关。体形系数过小, 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 造成建筑造型呆板, 平面布局困难, 甚至损害建筑功能。就像普通的农村住宅, 大多以平房或低层建筑为主, 这种建筑形式的体形系数一般都很大, 节能保温效果较差。一般体形系数相差2%时, 传热量相差5%~20%, 所以在建造农村住宅时, 选择最佳的体形系数极为重要[4]。

JGJ 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1.2条规定[5]:建筑物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 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措施。

对于长度为L、宽度为B、高度为H的平房, 其体形系数计算公式为:

在确定建筑平面尺寸以后, 可根据体形系数计算值, 判断该建筑的节能保温效果。

2 房屋长度和宽度对节能保温的影响

假设某一单层房屋的宽度为5 m, 高度为3.3 m, 表1为房屋长度L对建筑体形系数增量ΔS的影响。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房屋长度的增大, 体形系数逐渐减小。当长度增加到30 m时, 房屋长度对体形系数的影响减小到0.10。

表2为房屋宽度B对体形系数增量ΔS的影响。房屋长度和房屋高度分别为10 m和3.3 m。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 房屋宽度越大, 对应的建筑体形系数越小。随着宽度的增大, 它对体形系数的影响越来越小。当房屋宽度增大到10 m以上时, 宽度的增加对体形系数的影响有限。所以适当地增大房屋宽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住宅的节能保温效果。

3 房屋高度对节能保温的影响

为了研究房屋高度H对农村住宅节能保温的影响, 现保持房屋长度L和宽度B不变, 取如图1所示的两个计算模型。其中, 模型一是一栋3 m高的单层住宅;模型二是一栋6.6 m高的两层住宅, 层高h=3.3 m, 均为平屋面。

房屋长度L和宽度B分别取10 m和5 m进行计算。各自模型对应的体形系数计算结果列于表3。

由表3计算结果可知, 对于不同高度的平房住宅, 房屋高度越大, 其体形系数越小, 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越小, 对应的节能效果越好。所以说, 在农村自建住宅中, 楼房的节能保温效果普遍要比单层平房好。

对于一般的农村住宅, 房屋的层数普遍在3层以下。图2为房屋层数对体形系数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 随着层高的增大, 对应的体形系数逐渐减小, 并且层数越高, 体形系数也越小。同时, 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 体形系数的改变量逐渐减小, 一层平房与二层平房的体形系数差值最大。进一步说明, 房屋高度对体形系数影响较大。

4 屋面形式对节能保温的影响

坡屋顶住宅既能丰富建筑的立面, 又能抗渗防漏、隔热保温;在改善顶层居住环境的同时, 又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坡屋面在我国农村新建住宅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一般住宅坡屋顶倾斜角度的合理范围在20°~45°[6]。

对于坡屋面住宅, 假设住宅长度仍为L, 宽度仍为B, 山墙高度为H, 坡屋面倾角为α, 则体形系数计算公式变为:

为了评价屋面形式对住宅节能保温的影响, 选用图3所示的两个不同计算模型。其中模型一为单层平屋面;模型二为30°倾角的单层坡屋面;两者层高相同, 均为3 m。利用式 (2) 分别计算出对应模型的体形系数, 计算结果列于表4。可见, 坡屋面的节能保温效果要比平屋面好。所以, 在农村地区,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屋面形式尽量采用坡屋面, 可有效地改善住宅的节能保温效果。

随着屋面倾角α的改变, 对应的体形系数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其中α的变化范围为20°~45°, 以每5°改变一次。

由图4曲线可以看出, 在房屋长度L、宽度B以及层数n相同的条件下, 随着坡屋面倾角α (α在合理倾角范围内) 的线性增大, 体形系数S逐渐减小, 并趋于平稳, 对应房屋的节能保温性能越好。

5 结语

住宅建筑的节能保温效果主要取决于房屋的体形系数。对于普通的平房, 其体形系数S由房屋的长度L, 宽度B以及高度H确定。而坡屋面住宅的体形系数S除了由L, B和H确定以外, 还取决于其屋面的倾角α。通过对影响建筑体形系数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随着房屋长度的增大, 体形系数逐渐减小。当长度增加到30 m时, 房屋长度对体形系数增量的影响较小;

2) 房屋宽度越大, 建筑体形系数越小。随着宽度的增大, 它对体形系数的影响越来越小。当房屋宽度增大到10 m以上时, 宽度的增加对体形系数的影响非常小;

3) 层数越高, 房屋高度越大, 体形系数越小, 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越小, 对应的节能效果越好。在农村住宅中, 楼房的节能保温效果要比一层平房好;

4) 随着坡屋面倾角的增大, 体形系数逐渐减小, 对应住宅的节能保温性能越好。

一般控制建筑体形系数的方法有:

1) 减少建筑的面宽, 加大进深, 也就是说面宽与进深之比不宜过大, 长宽适宜;

2) 尽量从节能省地的角度出发, 增加建筑的层数;

3) 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 立面不宜太过复杂。

摘要:为了提高农村住宅的节能保温效果, 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 对影响农村住宅节能保温的主要因素 (体形系数) 进行了分析, 指出可通过改变房屋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屋面形式的方法来达到合理控制住宅体形系数的目的。

关键词:体形系数,农村住宅,节能保温

参考文献

[1]顾天舒, 谢连玉, 陈革.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J].工程力学, 2006, 23 (SⅡ) :167-184.

[2]张泽平, 李珠, 董彦莉.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工程力学, 2007, 24 (SⅡ) :121-128.

[3]张晓丹.陕西农村住宅墙体保温效果与节能技术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孙世钧.北方农村住宅的节能与环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3, 35 (6) :763-765.

[5]JGJ 26-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中学生体形缺陷感量表的编制 篇4

缺陷感是低自尊感之一, Foskett等研究认为, 缺陷感带来的不适及伤害, 源于个人的情感问题。Bernichon等人的研究中谈到, 缺陷感又名弱自尊感, 源于人们对自身的学习能力, 社交自信, 自尊, 体能和外貌五个方面的情感评价。因此, 本研究认为, 缺陷感是低自尊感之一, 它会给个体带来不适和伤害体验。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加速和过渡时期———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 历时6年。在这段时期, 中学生的身体外形发展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的急剧增长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青少年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 这必然会给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青少年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 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于他的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然而, 由于身心方面的成长不一定能平衡发展, 因此, 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 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由此看来, 中学生在青少年期生理上的变化给他们的心理变化带来了新的冲击, 生理上大多数变化表现为外在体形的改变, 那么, 在对于自己和同伴体形如此大的变化这件事情上, 他们对此会不会产生缺陷感呢?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体形的解释为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目前心理学领域对于体形没有一个操作性定义。但是体形是隶属于身体自我中的一个概念。国外有研究, 如Lauren K.Williams等人研究了原住斐济人和欧洲澳大利亚青春期女孩对于身体形象的关注与态度, 从而得出了这些青春期的女孩偏重“以瘦为美”、关注体重的增长的结论。Thomas的研究发现男孩的理想身体除了不胖外, 还喜欢有型, 即宽大的上体包括手臂、胸和肩, 高和有肌肉。这无疑是带有文化性的。Bas Verplanken的研究表明消极身体形象的思维习惯会导致青少年在身体形象上的不满意和饮食偏好的干扰, 从而引起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 应予以干涉防止其不良结果。因此, 我们以此为契机希望可以完善对于缺陷感的研究, 设计出体形缺陷感量表。

二、研究方法

1. 资料收集。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与体形缺陷感关系密切的有负面身体自我量表和缺陷感量表。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5名在校高中生进行了关于体形概念的访谈, 男生多数表示对自己的肌肉、体重、身高很在意, 而自己喜欢的异性则希望她们拥有凹凸有致的体形, 丰满的比较好;女生则表示十分在意自己的体重、腿型、腰部赘肉等问题, 欣赏的异性则希望他们可以强壮一些, 高一些等, 根据这些内容从而确定了初始项目编制的方向。

2. 项目初始编制。

根据资料收集到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一份有整体形象、身高、体重、肌肉、胸部、臀部、腿部这七个因素构成的共25道题目的缺陷感量表, 并针对13名男性和9名女性进行实测, 根据反馈结果和一名心理学专业教师与两名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对试题中语义相同的试题及题目的文字措辞进行了删除与修改, 最终完成了由身高、体重、肌肉、面部、颈部、肩部、手臂、胸部、腰腹部、臀部、腿部十一个因素构成, 每个因素4道题目, 并且含有一个个人对于整体形象内容的分因素作为整个量表的一个校标, 共包含4个题目, 随即插入该量表中, 构成了共48道题目的体形缺陷感量表, 量表采用7点量表形式, 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1~7分积分。

3. 初测。

将上述问卷在大学生中间进行发放, 回收有效问卷68份, 其中, 男生32份, 女生36份。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 分半信度为0.8。具有很好的信度。但是在检验各个因素内部题目相关时发现, 肌肉因素的题目内部相关存在负值, 我们对肌肉因素的题目进行修改, 确定了正式施测量表。

4. 正式测试。

(1) 被试, 选择来自省武汉市三所中学的学生, 随机抽取四个年级的学生共计373人, 其中, 初一发放108份, 初二123份, 高一92份, 高二50份, 有效问卷为357份。男性106份, 女性151份。 (2) 研究工具:自编体形缺陷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 (SES) 。 (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对问卷信、效度进行分析以及差异检验。

三、结果

1. 信度。

对体形缺陷感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 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分半信度为0.85。具有很好的信度。除了胸部和颈部之外, 其他分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4以上, 具有良好的信度。为0.21, 20题 (我觉得我的肌肉不如其他人有魅力) 为0.23以及2题 (我觉得自己在身高方面有缺陷) 为0.29, 低于0.3。

2. 效度。

已有研究表明, 缺陷感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 因此采用了Rosenberg自尊量表 (SES) 作为考察体形缺陷感的效标。结果显示, 体形缺陷感量表与Rosenberg自尊量表 (SES) 呈显著负相关, (r=-0.42, p<0.01) ;与整体形象因素成显著正相关, (r=0.74, p<0.01) 。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根据统计学知识, 分测验与总分的相关及分测验之间的相关。如果各分测验与总分的相关较高, 而分测验之间的相关相对较低, 则表明测验的结构效度较好, 本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四、讨论

1. 男、女生在体形缺陷感得分上差异显著, 女生高于男生。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体形缺陷感 (F=10.13, p<0.05) 得分具有显著差异, 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女生青春期发育比男生早且外形变化更明显, 往往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发生, 这让女生在心理上难以马上接受, 甚至产生羞耻或抗拒的心态, 所以对于自身的体形有较强的缺陷感。另外社会对女性的身体外貌要求也比对男性的要求高, 从而使女生更关注自己的身体且容易产生不满。由于商业目的, 诸如“减肥”、“瘦身”、“塑体”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 无形中让女生容易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缺陷感。

2. 男、女生在体重、胸部、腰腹、腿部、臀部因素得分上差异显著, 女生高于男生。

在体重 (F=11.39, p<0.05) 、腰腹 (F=18.84, p<0.05) 、腿部 (F=19.08, p<0.05) 、臀部 (F=5.60, p<0.05) 四个分因素中, 不同性别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胸部 (F=3.70, p=0.056) 这一因素中, 近似显著。这说明了由于大众视觉媒体爆炸性地宣传女性苗条的重要性, 这种巨大的社会文化压力增加了女生对体重的焦虑。相反, 男生没有这种身体苗条的社会文化压力。男、女学生在体重评价上的不同也可能反映了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外表的压力的不同。女学生对自我体重缺陷感较高评价, 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女性体重过于重视下产生的副作用。

3. 胸部和颈部内部一致性系数较低。

胸部这一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较低是在意料之外的, 我们估计可能是由于中学生在这一题上面存在一定的掩饰, 所以导致内部一致性系数较低。关于颈部, 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颈部关注较少, 针对这一问题, 可能不知从何下手, 也可能导致上述结果。

4. 不同年级各因素以及总体体形缺陷感差异不显著, 未作出中学生体形缺陷感心理趋势。

体形缺陷感 (F=0.507, p>0.05) 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没有看出青少年体形缺陷感在年龄发展上的总体趋势, 但是根据图2, 虽然统计结果中未显示出显著差异, 但是对于女性被试而言, 还是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形缺陷感越高, 女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体形, 并且对其要求越严格, 导致缺陷感增高。而高二年级女生体形缺陷感的陡然增长, 可能是因为处于这一时期的女生, 身体成熟迅速但是心理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没有做好接受自我的准备, 而时下对于女性塑性的广告、舆论过多, 从而导致她们对自己产生了更高的缺陷感。但是对于未能发现总体以及男性的心理趋势可能的原因有被试数量较少;问卷题目较多, 被试者在完成的过程中配合度可能会下降。这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完善。

摘要:本研究主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针对体形缺陷感这一问题设计量表, 在武汉地区的初、高中发放并回收, 本量表共有11个因素、48道题目。经过检测本量表发现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研究还发现, 中学女生的体形缺陷感普遍高于男生;相较于其他因素, 女生对于体重、胸部、腰腹、腿部、臀部更加关注。

关键词:体形,缺陷感,自尊

参考文献

[1]何小萌, 黄亮.青少年身体自尊的比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 :68-69.

[2]陈红.中国人身体自我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

[3]Lauren K.Williams, Lina A.Ricciardelli, Marita P.McCabe, Gade G.Waqa, Kelera Bavadra.Body image attitudes and concerns among indigenous Fijian and European Australian adolescent girls[C].Body Image, 2006, (3) :275-287.

高层建筑体形 篇5

关键词:ZnO,Ag/ZnO,复合材料,异质结

1 实验部分

(1) 实验原料及仪器:所用试剂:醋酸锌、硝酸银、三乙醇胺、酒精、PVP等。所用仪器:场发射扫描电镜 (FESEM) 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 ;XRD为Y-2000 Automated X-Ray Diffractometer。

(2) 纺锤体形Zn O的制备:首先, 配制120 ml 0.01 M (Zn (Ac) 2�2H2O) (99.9%) 和0.015 M Na2O2的混合溶液, 室温下磁力搅拌30 min, 待搅拌均匀后移至高压釜中密封, 90°C下反应5小时后将产物洗涤干燥得到Zn O样品。

(3) Ag/Zn O异质结的制备:将0.05g硝酸银和7 g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溶于12 ml乙二醇中, 待溶液均匀后添加0.02 g制备的Zn O, 充分搅拌后移至微波反应器中反应10分钟。最后将反应得到的物质洗涤干燥, 标记为Ag/Zn O。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结构、形貌及成分分析

图1是实验所得产物的XRD图。图1 (a) 显示该Zn O样品的衍射峰与纤锌矿结构Zn O对应的的特征衍射峰相吻合, 没有其它杂峰出现, 说明所制备产物为纯净的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Zn O。图1 (b) Ag/Zn O样品的XRD图中不仅有Zn O的衍射峰, 还包括面心立方结构Ag的衍射峰。由此可以得出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由纤锌矿结构的Zn O和面心立方结构的Ag两种物质组成。

为了分析样品的形貌和成分, 对所得的样品进行了SEM和EDS表征。图2 (a) 、 (b) 为纺锤体Zn O的SEM图像, 2 (c) 为其能谱图。从图2 (a) 可以看出所得的氧化锌样品形貌规整, 分散性良好, 粒度均匀, 呈现典型的纺锤体结构, 中间粗两端尖, 直径在20~100 nm之间, 平均长度在250 nm。从图2 (b) 样品的放大图可以看出纺锤体Zn O颗粒的表面粗糙, 说明其可能是由更小的纳米颗粒以一定的方式团聚合成。图2 (c) 为纺锤体Zn O样品的EDS能谱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样品中只含有Zn元素和O元素, 不含其他杂质元素, 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纯净的Zn O颗粒。

纺锤体状Ag/Zn O复合材料颗粒均匀, 分散性好, 纺锤体Zn O表面沉积金属银后仍保持纺锤体状, 和复合前相比, 尺寸变化不大, 只是表面附着许多20 nm左右的银纳米颗粒。

2.2 纺锤体Zn O生长机理分析

用醋酸锌和过氧化钠为原料以水热法制备Zn O时, 过氧化钠首先与水迅速发生反应, 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在碱性溶液中Zn2+难以存在, 与OH-发生反应生长Zn (OH) 2, 而Zn (OH) 2在OH-充足的条件下继续与其反应, 生成络合离子[Zn (OH) 4]2�, [Zn (OH) 4]2�发生水解生成Zn O, 因此, 最终的形貌Zn O由其本身的晶体结构和前驱体[Zn (OH) 4]2�的特性决定, 它们通过影响反应过程中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平衡来影响Zn O晶核的形成和长大。正如所知, 纤锌矿Zn O是由Zn2+和O2-两种离子堆积而成的六方结构, 呈现出带正电的Zn- (0001) 极化面和带负电的O- (000) 极化面, 以及六个对称的非极性面。由于纤锌矿Zn O结构中的两个极性面具有很高的表面能, 根据Gibbs�Wulff理论, 晶体将沿这两个面上择优生长, 使得这两个面最终可能消失。而且, [Zn (OH) 4]2�络合离子由于自身的特性很容易被吸附在Zn O晶核的表面, 有助于晶核沿[0001]方向生长。

根据以上讨论, 我们提出一种纺锤体状Zn O的生长机制。纺锤体状Zn O在形成时可能按照“成核-团聚-自组装”的过程形成。首先, 当Na2O2添加到醋酸锌的溶液中时, 会产生大量的OH-离子, 当OH-离子达到充分浓度时, 溶液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前驱体[Zn (OH) 4]2�, 前躯体[Zn (OH) 4]2�受热大量水解产生Zn O晶核。这些晶核表面能大, 非常活跃, 生成后就会快速地聚集。此外, 带负电的[Zn (OH) 4]2�也会很容易地被吸附在带正电的 (0001) 面上, 使得晶体各面的表面能重新分配, 趋于一致, 进而也改变了各面的生长速度。随着反应的进行, Zn O晶核在静电力和分子间作用力下团聚, 自组装, 最后形成稳定的纺锤体状Zn O结构。这个过程与纺锤体状纳米YF3相似。

3 结论

采用微波辅助多元醇法, 对预先制备的纺锤体形Zn O表面进行修饰制得粒径均匀的纺锤体形Ag/Zn O异质结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比较了复合前后样品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的变化, 最后简单推断了纺锤体形Zn O的形成机理:纺锤体状Zn O是按照“成核-团聚-自组装”的过程形成, 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带负电的[Zn (OH) 4]2�能很容易地被吸附在带正电的 (0001) 面上, 使得晶体各面的表面能重新分配, 趋于一致, 进而也改变了各面的生长速度, 又在静电力和分子间作用力共同作用下, Zn O晶核长大, 团聚, 自组装, 最后形成稳定的纺锤体状Zn O结构。

参考文献

[1]夏昌奎, 黄剑锋, 曹丽云等.微波水热法制备Zn O纳米晶[J].人工晶体学报, 2008, 37 (04) :8332-838.

高层建筑体形 篇6

在哺乳动物的进化史上, 病毒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1 000万年前, 逆转录病毒就开始侵入到哺乳动物细胞中, 有时候病毒会与宿主的基因组结合, 从而一代一代传下去, 这即是所谓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因为这些病毒有可能会复制到基因组的其他部分, 会增加致癌突变的风险, 因而被视为哺乳动物癌症风险的标志。

在该项研究中, 英国牛津大学、普利茅斯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 研究确认了包括人类在内的38种哺乳动物1 000万年来基因组中留存下来的27 711例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他们发现, 随着动物体形的增大, 其基因组中留存的内源性逆转率病毒会更多地被“编辑掉”, 病毒数量会趋于减少。数学模型和基因组学研究表明, 体重仅有19 g的小鼠有着3 331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而59 kg重的人类只有348个, 重达281 kg的海豚则仅有55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哺乳动物的每个细胞中都可能存有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按照常理来说, 体形较大的动物所拥有的细胞数量更多, 其所拥有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数量也应该更多, 也会更容易触发基因变异, 但事实却非如此。”论文主要作者、牛津大学的阿里斯·卡佐拉斯基博士说。

他指出, 这一研究首次表明, 基因组中有大量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有害的, 否则大型动物也不会在进化过程中限制它们的数量。从逻辑上讲,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数量越多, 与其有关的致癌突变风险就更大, 而哺乳动物则通过进化来对抗这种风险。通过研究哺乳动物体内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分布模式, 可以找到动物进化过程中癌症的“足迹”。

研究人员表示, 虽然目前有研究表明,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与一些动物 (如老鼠) 患上癌症存在关联, 但还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与人类癌症有直接关系。由于大型动物的病毒致病机制远比小型动物的病毒致病机制要复杂, 因而关于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否会引发人类癌症, 还需要进行更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 相比于小型动物, 大型动物体内可能拥有更为有效的抗病毒基因, 而该假设一旦得到确认, 那么就可以模仿这些机制来设计新的抗病毒疗法。

上一篇:阅读写话下一篇: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