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住宅

2025-01-24

高层建筑住宅(共11篇)

高层建筑住宅 篇1

目前, 我国高层住宅业的发展是以绿色为理念, 积极相应国家关于经济节能以及少污染的号召。在保证建筑实用性以及使用寿命的基础上, 朝着装配式技术方向上的的发展。充分营造美观的住宅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与安全。在高层住宅的建设中, 尤其是保障性住宅建设一定要以绿色建筑为指导方向, 使当前的住宅建设实现装配化和标准化。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如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在国际战略中不断创新。其“”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新生产力造城”运营模式独具一格, 别出心裁。该公司被住建部评为国家在高层住宅产业化基地”, 更是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1 高层住宅建设装配式技术的发展

1.1 装备的原理机制

在大需求规划集团大战略的引领下, 卓达集团着眼海内外市场, 做到了高速发展。当前, 国内外建材与建筑市场有近30亿规模, 本集团结合国内外的现状, 审时度势, 自主研发了高科技绿色材料及装配式绿色建筑。这种新技术是对传统的建筑与建材市场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因为有了这样的成绩, 住建部去顶卓达集团为“国家在高层住宅产业化基地”。此外, 集团内的产品畅销海内外。比如, 集团研发的卓达新材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合格认证、防火认证以及卫生检疫合格认证等, 这就为集团在俄罗斯开拓市场并高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从当前的实践来看, 高层住宅预制结构体系的工业化是工厂预生产外墙板、楼梯以及空调板等组件。然后将这些运到工地, 施工工人按照结构图纸现浇主梁与他们组装。其中, 外墙板通过瓷砖、窗框、钢筋以及混凝土浇筑在一起组合起来的。装配式结构的形式可以为框架以及剪力墙等。

1.2 相关技术优势

(1) 确保建筑的质量。在实际加工中, 一般是利用定型钢板模块与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后绑扎在一起制成的预制件。然后进行一些水蒸气或者是水池进行保养。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预制件的质量, 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方法能够提升精密度。

(2) 在节约能源上有一定的优势。传统的建筑工地上在施工的过程中, 能源以及资源等的消耗比列占整个社会能量消耗的30%。相反, 装配式在高层住宅上的应用能够大大减少能源及资源的消耗。

(3) 节约水资源, 装配式在高层住宅上构建的时候, 保养用水可以循环利用。这就有别于传统的养护。传统的混凝土在用水调配时, 一旦比例不对就会造成质量下降, 影响工程进度。而装配式技术在这方面是不需要固定泵、搅拌机以及抽水机等设备, 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而且也减少了污染, 属于环境友好型。

2 高层住宅预制结构体系发展现状

结合多年的发展, 装配式技术不断的发展, 环境友好和经济节约的高优势让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高层建筑行业中去。据研究可知, 当前高层住宅的装修技术模式有三大类:1先装修然后再住。也就是居民通过第三方或者自己把房子装修好了之后, 通风一段时间后再进去居住;2精装修模式, 这是以建设部相关的文件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模式, 主要是居民买的房子直接可以入住, 无需装修, 也就是精装房;3装修工业化, 这种模式是近几年才发展来的。主要是通过将预制化好的装修材料通过模块化配制快速的达到装修的模式。从现实角度来看。工业化的装修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相比前两种, 不但装修的速度快, 而且以人为本, 绿色环保, 减少了在装修过程中对人的伤害, 这种模式也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未来的高层住房的装修中去。

然而, 当前我国住宅装修主要采取第一和第二种模式。而工业化的装修模式才起步, 仅仅有少数企业对这块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发。例如, 卓达集团就是为数不多的研发装修工业化的企业之一。虽然通过第二和第三种装修模式装修后, 业主所接受的房子都是装修好的, 但是两种模式下有本质区别, 前者由开发商自己或者是联合第三方装修公司进行的装修, 而后者是由成熟的企业推向市场的一种产品, 由生产厂家统一制造预制品, 然后上门安装实施。此外, 前者装修依然是传统的方式, 只是由相对单一的个人装修变成由开发商统一装修。而后者则不然, 它是通过模块实现快速装修, 大大的降低了工程量, 也减少了在装修工程中对工人身体的伤害。

综上所述, 未来的装修发展模式必然是工业化模块式装修, 这是因为一方面工业化装修具备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以及无污染, 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满足人们在个人喜好以及各人的现实需求等方面的追求。然而, 由于部分材料的机械化生产还未研发出来等因素。因此, 高层建筑住宅的工业化装修目前应用还不是太广泛。一旦装修材料大部分都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关的技术配套措施落实, 那么工业化的装修必将取代传统的装修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

3 结束语

总之, 从建筑本身、工程质量以及绿色环保等角度来说, 装配式都具有最大的优势。然而, 我国高层住宅产业化的相关配套政策出台较晚。装配式在高层住宅方面的应用依然有不小的困难。这就需要更多的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和实践。所以, 这就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技术上和政策上对装配式在高层住宅上面的应用提供支持。鼓励装配式的材料的生产建设, 加快相应配套政策的建立。在建筑设计这块, 要以绿色环保为标准, 跟的上时代的节奏, 在技术上支持和配合生产建设。此外, 要规范原材料的供应。使得生产加工标准化规范化, 只有这样装配式在高层建筑上的应用发展才会产业化和健康化。

参考文献

[1]任欣, 赖思琦.绿色建筑策略在四川新农村低技术住宅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J].安徽建筑.2016, (3) .

[1]付伟, 王超云.军队公寓房中推广装配式住宅的可行性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3) :22-23.

高层建筑住宅 篇2

现代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建筑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居住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基深:高层住宅建筑由于高度较高,需要相对应深度的地基,且支撑地基需要具备较好的强度。对施工团队的专业水平也有一定要求。需要应用嵌入式微风化岩层。高层住宅建筑的地下室所在位置相对也比较深,因此需要考虑到结构抗浮所导致的施工问题。对于直径较大的地基需要使用混凝土加钢管的结构[1]。(2)结构复杂:高层住宅建筑多为混合型结构,建筑的施工工程复杂,且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3)工程量大: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工期长且工程量大,这对施工安全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地基施工。高层住宅建筑对排水工程的施工要求较高,因此要重视排水工程的作业,并加强施工管理。(4)新工艺的应用:许多建设企业通过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进行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从而提升施工效率,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篇3

关键词 高层住宅 设计方法 组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090-01

高层住宅与别墅、低层住宅等具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居住建筑,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是将结构技术、材料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成熟的高层建筑技术运用到住宅建筑领域以后形成的产物,是高层建筑的一个分支。

1 高层住宅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1)服务设施。需要在高层住宅设置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在底层的入口处设置值班室,值班室内要配备办公用桌椅、公用电话、值夜班睡的床、厕所、夜间电梯紧急呼唤装置等。大楼内要设有分户信箱和车辆的存放处;有的国家的高层住宅还设有公共洗衣房、供住户租用的宴会间、康乐设施等。

2)底层入口。不要将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设在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在迎风面的底部,特别是风压值很大的中心部位,开门的时候会猛烈地将风收入楼内,往往在底层的入口处会设置大堂和电梯通道,因此楼梯、电梯井就成了拔风筒。

3)建筑围护。建筑围护要给住户安全感,因为住在高层的住户会产生恐惧心理。阳台的栏杆最好是实多虚少,而且栏杆的高度最好高于1.1 m;外廊适合采用封闭式;外窗尽可能采用推拉的启闭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大的风压影响外窗的开关,还可以使用户方便地擦玻璃,不会产生危险;如果是单扇窗,可以采用滑撑窗。

4)灵活分隔。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的质量标准和面积也将相继随着提高。为了满足这种变化就要使建筑内部的分隔能具有灵活性。灵活分隔的要求有:隔声性能好、隔墙质轻、便于装拆。可以通过加大建筑开间和采用柱承重的框架结构来减少结构对建筑灵活分隔的制约。

5)垃圾处理。住户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约有0.5-1kg。有两种垃圾处理的方法:方法一是住户将自家多产生的垃圾直接倒入楼内的垃圾道,再从收集间将垃圾一起运出去;方法二是住户将垃圾用塑料袋装好后放在门外,等大楼管理人员来收集,然后由管理人员通过电梯运送到楼外。方法一需要设计专门的收集间和垃圾道;方法二比较简单,不需要设置收集间和垃圾道,但需较好的管理才行。

2 高层住宅组合方式

1)长廊式。①内廊式:以走廊形式联系各住户。这种形式住宅的电梯利用率高,因为长廊联系的住户数比较多。由于内廊式是布置在走廊的两侧,建筑进深大,所以此种形式有利于节约用地;同时,内廊式也具有相互干扰大,通风、采光比较差的缺点;②外廊式:仅布置在走廊的一例的形式。外廊有两种,即开敞和封闭。这种形式通风条件、采光好;缺点是:建筑的进深小,不利于节约用地。

2)短廊式。①独立短廊式。短廊式的特点是每层围绕短廊式住宅、电梯四个方向都可以开窗,采光、通风条件都比较好。独立短廊式高层住宅有矩形、圆形、方形等几种平面形式。简单的平面还可以发展为艹、#等多肢体的形式,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平面可为T形、Y形、锯齿形等形式,这样的形式可以获得好的朝向;②组合短廊式。它是由短廊式住宅拼连组成的形式。根据规划要求可以将组合短廊式高层住宅的建筑体形分为睹式、条式、板式。睹式高层住宅由于其长度比较长,往往作成折线形、曲线形、波浪形等形式,这样便于在室外构成各个小空间,从而形成小气候,能够更好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息和活动环境。

3)跃层式。一户占有两层或三层的房间,住宅的内部用小楼梯将各层相连接是跃层式住宅所具有的特征。这种住宅的用户都可以有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跃层式高层住宅每隔一层或者二层就设置长走廊,走廊可以是内廊也可以是外廊。

4)跃廊式。将组合短廊式住宅每隔三层或者四层用长廊连通即是跃廊式住宅。电梯能够到达各个走廊层,通过走廊层经过各个单元的楼梯再通到各个住户。跃廊式住宅的优点是相互干扰小、住宅紧凑、长廊式住宅电梯运行效率高等。在每家住户的平均建筑面积较小,而电梯投资相对较大的情况下,跃廊式住宅是比较经济的形式。

3 高层住宅的设计方法

1)住区和外部的环境规划。作为城市整体环境的组成元素的高层住宅生态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景观效果,尽量做到选址精心、用地合理,将住宅的高度调整好,有效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使其与周边的环境能够有着很好的关系,所以要遵循以下的原则:①构成开敞的生态自然环境:将流水和绿色作为小气候的降温介质,利用水滨和绿地来尽量使硬地减少,而且要保证住宅楼有开阔的视野;②构成良好的整体风环境:高层住宅的生态设计要密切关注当地主导风向等气象资料。因为它们相对门的设置既要为夏季创造良好的室外自然通风条件,又要避免冬季产生恶性风流;③构成可调节的植被体系:在住区内部的生态住宅的南侧种植落叶乔木,这样的设计,在夏季的时候由于树叶茂盛可以起到遮荫的作用,冬季的时候由于落叶枝疏可以将阳光引入室内,满足了冬暖夏凉的气候要求。为了冬季挡风或者引导风流,住宅北侧适合植常青树。

2)内部空间。住宅内部的空间构成和布局是生态住宅的设计最关键的问题。对于生态优化,住宅内部空间要具备满足冬暖夏凉的能力,以此来减少室内的不舒适性和能量消耗。生态设计的注意点:①建立生态住宅的温度分区规划:对不同居室的不同温度要进行组合就是温度分区。对于温度要求高的主要空间,如客厅、卧室等。将置于受外界影响不大的位置;对于温度要求低的空间,如厕所、厨房等,将其放在北侧或西北部,这样就可以改善了室内空间的温度稳定及舒适效果,而不会是投资增加;②建立一个通畅的自然通风体系:为了提高建筑物自然通风的风力压和温度压的能力,住宅内部空间要连续、顺畅,而且洞口位置和高度要考虑到自然通风。这样才可以保证每个居室的各个方位都

可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3)环保设计。①应用节能建筑技术:根据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充分合理的利用太阳能;②使用绿色与环保型建筑材料:高层住宅会受高度和荷载的影响,所以开发轻质、性能和节能好的外围护材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项。通过对绿色建材的开发和推广,用框—剪结构体系作为高层住宅在新型墙体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4)园林设计。居住区的各类绿地的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从而保护和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绿地的植物要以绿为主进行配置,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来构成绿地结构,这样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配置植物时要将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注意两者的季节性结合以及分层配置。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作为植被,以此来改善住宅区植物的种植结构。

4 小结

城市高层住宅生态设计的时候,为了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区。一方面要将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处理好,同时还要保护好周围的城市环境,使人与自然形成共生、节能、循环的协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健.探讨中高层住宅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范泽斌.试论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新特点[J].科技信息,2010,11.

高层建筑住宅 篇4

关键词:城市化,高层化,住宅,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高层建筑正处于上升和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建设都要求加速高层建筑的兴建,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正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使得我国高层建筑既有发展的必要性,又有发展的可能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高层建筑将会继续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1 城市住宅高层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解放以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凤毛麟角,且大多为国外建筑师设计,标志着城市化在我国的初步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建起了一批高层住宅。70年代初北京建国门外外交公寓可视为我国高层住宅的初期作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大中城市中迅猛发展,城镇居民点、工矿企业、交通运输、旅游事业和军用设施等等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势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是占用那些离城较近,水源丰富,土地比较平整且土壤肥沃的良田。为应付这种局面,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新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探索,并在新理论的推动下,30年代起出现了高层住宅的建设。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千差万别,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住宅都呈现着不可逆转的高层化倾向。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土地、住宅等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然而,面对人口、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背景的挑战,作为与这一背景密切相关的住宅层数发展却明显滞后,一方面严重制约了住宅的产业发展、限制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品质的改善;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居民的居住标准,与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背道而驰。因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增加住宅层数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城市住宅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是推动大城市住宅层数增加的外在动力;2)城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是促进住宅层数增加的内在机制;3)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住宅层数增加的催化剂;4)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城市住宅层数增加的保证。可以预言,进入21世纪,中国大城市住宅层数发展出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将不可避免,高层住宅将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住宅发展的主流。

因此,国内外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都表明,高层化倾向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进一步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对此事实有个清晰的认识,是我们下决心投入力量,研究解决问题的关键和起点。

2 我国城市高层住宅的发展和不同观点的争议

解放前,我国仅在沿海港口大城市上海和天津出现少量的高层公寓。解放后,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设计建造为城市居民使用的高层住宅。北京的建国门外外交公寓和上海漕溪北路改建工程,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批建造的民用高层住宅的代表作。通过这批工程的实践,取得了可贵的直接经验。近20年来,随着中国高层住宅的出现与发展,在建筑界关于高层住宅的争论从未中断。第一次大约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次则在90年代初,这几次争论的特点是:1)偏于宏观概念,往往将高层住宅建设与中国现代化相联系,进而延伸到建筑风格的传统与创新的框架中加以判断,似乎高层住宅乃西方泊来的“现代”品,多层则为“传统”精华。由于争论偏于概念化,也掺入更多意识形态与感情色彩而难以深入,虽听起来高亢激昂,但少有说服力;2)争论即使触及一些技术经济问题,但由于某些论者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局限性,争论中也少有规划和社会界人士参与,只是就建筑论建筑,使得争论深度受到限制,对多层与高层的发展前景缺少切实的全面判断与把握;3)在多层与高层对比中,反对建筑高层住宅者不免偏于突出其主张,而回避多层自身的矛盾,使得争论感情色彩浓重,而少有科学理性的论述与分析,这也影响了研究的深入与探索结果。其中争议的主要论点是:高层住宅平面利用系数低,造价高,设备要求高,用钢量大,施工复杂周期长,以及生理、心理、生活习惯,城市环境和社会治安等各方面的理由。与之相反,对发展城市高层住宅持肯定意见的主要论点是: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城镇居住用地日趋紧张,高层住宅有利于节约用地;高层住宅造价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通过完善设计和改进施工,造价必定能降低,施工进度必定会加快。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提出到实践已经数十年,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当今,危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诸多问题,但从人类居住的范围来说,人口剧增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的短缺成为最尖锐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直接、最急迫的问题。如何在同样的用地上解决好更多人的居住问题,从规划建筑学角度来讲有两个指标与此有直接关系: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住宅高层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国建筑师应对此做出自己负责任的回答。因此,进一步限制现有城镇用地范围的扩展,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适当增加住宅层数,发展高层住宅已有燃眉之势。客观情况也正是如此,尽管两种相反的观点依然存在,但高层住宅在我国大中城市住宅建设中的比例仍在迅速增长。

3 当前我国城市高层住宅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兴建高层住宅势在必行,但建设计划和规模应有全局性的宏观控制。因为高层住宅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方能保证质量取得满意的效果,避免大上大下的盲目性。2)必须健全和协调有关高层住宅规划设计的各项技术规程,以确保规划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和加快建设速度。为此,必须根据国情建立统一的综合经济分析模式,并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比较提出科学的结论。3)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材、设计和制造的国产化问题,加强科研,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高层住宅是当务之急。高层住宅作为新的居住形式是20世纪现代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现在已开始参与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与引进其他外来科学文化一样,必须要有顺应我国国情实现中国化的过程。4)施工方法和机具的现代化问题,施工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问题,统一组织高层住宅专用设备和配套家具的生产问题。由于耐久性和消防安全的要求,与多层住宅相比,对于高层住宅的各种管线、卫生洁具、厨房设备和室内家具都应有较高的要求。5)从当今高层住宅建设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住宅户型设计不很理想———使用不便、大而不当的现象多有存在;住宅户型对于不同家庭人口以及不同时期生活习惯的变动适应性差;住区内部物业使用与管理不便;住区的交通问题;住宅区的开发与周边城区的各种关系处理不当;住宅面貌千篇一律,可识别性差;住宅形式缺乏地域特色;工程施工与住房装修的矛盾未能很好的解决等。

总之,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为保证它的健康发展并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我们正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有计划决策、设计研究和施工生产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曾哲.关于北京市高层住宅建设的探讨[J].建筑技术,1980(3):23-24.

[2]曹伯慰.上海住宅建设的若干问题[J].建筑学报,1981(7):89-90.

[3]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0.

住宅建筑如何讲设计 篇5

CBN=CBNweekly C=Martin Cubbon

CBN: OPUS Hong Kong请来了建筑设计大师Frank Gehry做设计,有传言说这有可能会创下香港住宅租金的新记录,太古在楼市并不景气的情况下立足做高端奢侈项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对此你又有什么期待?

C: 早在1940年代的时候,太古集团就购得现在你所看到的OPUS Hong Kong的地段,用于住宅建设,当时是用作太古集团董事的住所。到今天,香港的优秀地段已经非常有限,而在这里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全景,这种独一无二的景观将会非常难得,现在开发会是一个好时机。由于该地段对于太古家族的特殊意义,我们决定采取只租不卖的形式,在一定时间之后还可以收回。我们会选择Frank Gehry,除了看中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成就,还在于他是跨界的高手。他不像一般的艺术家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不顾客户的需求,而是勤于沟通,在设计上别出心裁之外,在成本上也有自己严格的控制。我觉得这个项目会破香港住宅租金的新纪录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追求高租金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会激进地去开发更多的新项目,而是选定一个项目,就会把它做到极致,高投入也会有高回报,我们相信它能够保持长远价值。

CBN: 之前也有一些房地产商请来建筑设计大师做高端住宅项目的设计,但销售成绩并不突出,你觉得住宅建筑设计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C: 住宅建筑设计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但在设计师的选择,与设计师的沟通协作,包括该建筑的地段定位等各方面,都需要地产商在投入之前有全面充分的考量。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并不能作为项目好销售的保证。设计的根本还是要为住户的体验服务的,如果只是利用顶级设计师作为销售的噱头的话,相信也不能从住户那里得到认可。

CBN: 房地产是受政策调控影响很大的行业,如何能在政策波动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C: 正如所有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影响,也相当受市场基本因素左右。我们在发展项目时,专注采取长远目光。我们构思、设计、发展以至管理大部分我们发展的项目,以确保维持一贯的高水平服务,以及持续为我们旗下物业增值和巩固它们在市场的地位,而我们相信这样可达到旗下物业取得最大租用率和回报潜力。

我们累积了40年的经营经验,我们的成功关键是对旗下发展项目的愿景和规模,并透过多年经营,活化旗下项目的所在地。我们具备丰富经验发展坐落于主要交通枢纽的大型综合项目,令它们成为邻近地区的汇聚点。我们的商场吸引来自我们发展项目内住宅和商业部分的顾客和旅客,其中包括办公楼、酒店和酒店式住宅。我们的项目具备一定规模以后,将周边地区活化为具有活力和互相联系的社区。我们现在致力于将我们在香港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内地市场。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篇6

1 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原则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建筑复杂、人力物力耗费大的特点, 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很容易忽视建筑防火设计,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层住宅小区的防火水平较低, 有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 在进行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时, 一定要树立安全防火意识, 充分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高层住宅小区的安全。一般来说, 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 主要从主动防火和被动防火两大系统入手。所谓主动防火系统, 主要指的是由自动控制的消防给水、灭火、消防用电以及报警等各种消防设施组成的, 具有早期发现和扑灭火灾作用的一套防火系统。而被动防火系统, 主要指的是由各种不容易发生燃烧的装修材料, 比如挡烟垂壁、防火门、各种管道以及防火吊顶等组成的, 通常在发生火灾时, 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划分空间, 尽量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控制火势, 并且在火势相对严重的情况下, 可以确保在一定时间内建筑不会发生倒塌。从当前我国建筑的防火系统设计现状来看, 被动防火系统因为具有长久性、普通性、经济性以及适用性的特点, 被得到广泛地推广和使用。

2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2.1 消防给水设计方面。

通常在对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给水进行设计时, 应该要在充分了解建筑特点的前提下, 从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消防室内给水自救系统作为灭火的主要方式, 所以在对高层住宅小区进行整体消防设计时, 应该运用相对集中的区域消防给水系统。一般来说, 在设计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给水系统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1.1消防水箱的设置。通常在确定水箱容量时, 一定要将建筑面积和平面类型作为主要依据, 并且应该充分考虑到灭火时水量和水压的实际需要, 只有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 才能实现消防水箱设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2.1.2对于高层住宅小区而言, 由于建筑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所以在布置消防给水室外管网时, 应该选择环状的方式, 在设置消火栓位置时, 一定要比较明显, 有利于消防车取水, 消火栓数量的设置, 也应该严格遵守相应的防火设计标准, 并且消防设施给水的压力, 应该要高于0.1MPa;2.1.3在设置消防室内给水系统时, 一定要注意与生活给水系统区分开来, 并且采用环状的方式, 来设置消防室内给水管道, 管道的数量应该确定在2根或者2根以上;2.1.4在消防给水系统中, 消防水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 在安装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确保消防给水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同时, 还应该将水泵接合器设置在高层住宅建筑的自动喷水灭火和消火栓室内给水系统中, 并且严格按照规定设置水流量和数量, 与室外消防水池之间的距离也应该保持在15~40米之间, 从而实现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防排烟设计方面。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具有整体高度高以及层数较多的特点, 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 很难将烟气及时排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 所以,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在进行防火设计时, 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排烟设计的重要性。通常在进行排烟设计时,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2.2.1自然方式。所谓自然方式, 主要指的是利用竖井、阳台以及外窗来排出烟气。但是由于自然方式比较容易受到地形、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发生火宅时, 往往无法保障排烟效果;2.2.2机械方式。所谓机械方式, 主要指的是利用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 以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和时间的一种排烟方式。虽然排烟效果较好, 但是运用在高层建筑中, 也存在较多的缺陷。所以,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而言, 在对排烟方式进行设计时, 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可以采用设置天井的方式, 让位于高层住宅建筑内部的消防电梯室以及防烟楼梯间等设置开窗, 进行自然排烟, 可以收获较好的排烟效果。

2.3 电气防火设计方面。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而言, 在进行电气防火设计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3.1一般来说, 住宅小区在超过十二层之后, 为了确保高层住宅小区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安装电梯和消防水泵时, 不仅需要采用双回路供电的方式, 还应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备用电源;2.3.2通常在高层住宅小区中, 在各种消防设施的供电方面, 往往需要确保供电回路的独立性, 并且在设置电源的启动和切换点时间时, 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 采用这种设置方式, 在发生火灾时, 就可以为事故照明、消防电梯、防排烟系统以及消防水泵等各种消防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提供有效地保障;2.3.3从我国已经发生的各种火灾事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灯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与火灾中人员的伤亡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 在进行高层住宅小区的防火设计时, 除了要做好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等各方面消防设施的设计工作, 还应该充分认识到设置消防指示灯的重要性, 并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有针对性的设置高层住宅小区的疏散指示灯和事故照明灯标志。在高层住宅小区中加强电气防火设计, 一方面可以立足于被动防火系统, 增强高层住宅小区的电气安全, 避免各种线路在长期的使用中, 因为出现老化、超负荷等现象而导致火灾发生, 从根本上保障了高层住宅建筑电气使用的安全, 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主动防火系统出发, 进一步规范高层住宅小区的各种电气设置, 从而为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提供有效地保障。

2.4 灭火器材方面。

从当前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器材配置现状来看, 还存在着设施不齐全、缺乏使用功能等诸多问题。所以, 在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设计中, 一定要重视各种防火器材的设置, 不仅要配置破拆工具、消火栓等, 还需要配置一定量的灭火器, 由于灭火器具有便于移动、使用方便的特点, 在出现火灾情况时,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对于物业工作人员来说, 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日常管理时, 一定要定期对各种防火器材进行全面的检查, 如果发现破损的, 要及时上报, 并且更换, 只有确保各类防火器材的使用性能, 才能有效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层住宅建筑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生活空间的同时, 也承担着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责任。因此,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 做好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 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 在分析了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原则之后, 提出具体的防火设计要点, 以期为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层住宅,防火设计,消防

参考文献

[1]张文波.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要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 :239.

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探析 篇7

1.1 火势蔓延的速度快

高层住宅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形成烟囱效应, 比如火灾在五层发生, 就像上海“11·15”特大火灾, 那么很快就要蔓延到十层、十五层, 甚至更高, 因为楼梯间的上下都是贯通的, 垃圾道、电梯, 包括管井、电井, 可能进行的封堵分割并不是很彻底, 容易造成烟囱效应。

1.2 疏散难度大

高层建筑层数多, 垂直疏散距离长, 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实验表明, 在一座50层的建筑内通过楼梯将人员全部疏散完毕用时2小时11分;而与此同时, 火灾中烟气在竖直方向上的流动速度为3~4米/秒, 是人员疏散速度的100多倍。而原本用来阻挡烟气的防火门常处于开启状态, 导致大量浓烟进入走道, 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难。

1.3 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火灾由于其建筑的特殊性、给扑救行动带来了诸多困难, 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与影响十分巨大, 高层建筑灭火也被普遍认为是世界性的消防难题, 也是人们不遗余力共同研究和努力攻克的主要课题。发生火灾时, 如不借助消防电梯, 一般消防队员全副武装徒步跑上6~7层, 其体力已消耗极大。另外, 建筑消防登高救援场地占用现象严重。

1.4 水系统管网复杂

高层住宅社区的消防供水分室外和室内两个系统。由于楼位较多, 室外环网较大, 设置阀门较多, 市政供水压力无法全部满足部分小区用水需求。室内系统火灾一旦发生, 能否在第一时间控制火情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有的物业为了节省成本不供水, 消防栓形同虚设。

1.5 用电设备及电气线路负荷密度高

一般电线的最高工作温度为65度, 当线路过负荷时, 电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 会使电线的绝缘层加速老化甚至变质以致引起短路着火事故。而造成电气线路发生过负荷的主要原因有:设计或选择导线截面不当, 实际负载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在线路中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等。因此, 广大群众要对电气线路经常检查、维修, 防止在插板上连接过多电气设备, 防止过载。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的现状

2.1 目前建筑物的保安、消防控制室,

往往临时招聘一些流动性很强的务工人员, 他们很多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素质、操作水平很差。需要花费用培养一批会操作、会管理的人, 保持稳定。有的高层建筑管理的另一隐患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 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高层建筑时问题就出来了, 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 造成安全门封闭, 疏散楼梯堵死, 消防问题互相推诿, 拖而不决。

2.2 有好多建筑商、投资者, 规避消

防安全投资, 或者尽量降低这方面的投入和成本。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只重经营不重安全的短期行为, 是目前我们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的情况下, 一部分人的思想不成熟所决定的。

2.3 困扰消防工作的另一大难题便是人

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单位没有意识到消防主体责任, 消防意识比较淡薄;高层楼宇的消防系统存在故障, 为了图方便, 居民将常闭式防火门任意打开, 便于堆放杂物;按照规定, 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不能少于两个, 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应该保持畅通, 通道至出口应该装有灯光疏散标志等, 但这些并未引起部分社会单位的足够重视。

3 建议

3.1 面对难题, 多举措应对

高层建筑防火面临的问题很多, 要做大量的预防工作, 针对高层建筑防火, 消防部门准备了相关的火灾扑救预案和防火措施, 从技术、装备和管理上严防高层建筑物火灾的发生。同时我们也要求各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必须制订内部消防自救应急预案;高层建筑内各所驻单位制定各自的防火防灾规则, 把防火责任落实到各驻楼单位。

3.2 加强人员培训, 重视演练先进设备

对高层建筑在编保安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加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培训立足于单位现有设施, 通过给保安人员讲解大量高层建筑火灾案例, 就如何利用大楼自身的消防设施进行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等为重点进行授课。在增强人们消防意识的同时, 也要努力改进提升消防装备能力, 配置更多的适应高层建筑消防的器材, 同时加强消防官兵训练, 以实现在面对高层建筑火灾时能够及时出击、胜利完成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任务,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3.3 多方式全面检查, 消除隐患

检查的重点分四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层建筑, 重点检查人员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的完好状态等。第二个方面检查我们高层建筑, 居民住宅楼也是一个重点。重点检查物业管理方面是不是管理到位, 加强检查巡查, 包括我们建筑消防设施保养有没有到位。还有一个检查的重点, 多产权的公共建筑。由多家使用的高层建筑, 这方面火灾隐患也是比较突出, 从我们前几年管理的状态说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多家使用容易占用公共的疏散走道, 往往建筑消防设施无人问津。多家管理, 大家都不问, 消防方面没有人管理, 消防设施基本不到位, 这也是重点, 也是要作为一个检查的重点。

3.4 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市民物业都有责

我国消防法没有对物业公司在消防管理方面的具体责任义务做出规定。《消防法》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只规定了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施必须时刻处于可使用状态。因为人力有限不可能一一检查小区消防设备, 所以日常的消防维护只能靠物业自觉。随着城市高楼的“增高”, 高层消防安全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 还要靠市民和物业共同努力, 维护消防安全。

3.5 加强消防安全宣传、预防意识教育

社区街道和派出所等监管部门应要求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认真做好有关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组织专题宣传会议、小区广播、张贴宣传画、散发消防知识传单等方式, 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到社区每个人, 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3.6 安全管理主要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安全主要应该有两个大的方向,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主要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于高层建筑以及一些超高层建筑, 目前的相关行业规范已经不完全适用, 从一开始的设计, 以及最后的验收都应该根据性能化安全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检查。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时, 建筑内部的人员只能立足于自救, 所以我认为对于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应该重点进行检查, 包括报警和控制系统以及灭火器之类的消防物品, 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正常启动。

总的来说现行的一些法规已经不适用,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做到以人为本, 毕竟人是最重要的。

摘要:忽视消防安全的问题在高层住宅里十分普遍, 惨剧背后引起的不仅仅是巨额索赔纷争, 还有诸多现实思考。谁来负责众多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 消防设施的日常运行如何保障。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探析

参考文献

[1]苏才英.浅议当代高层住宅火灾隐患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S1期

[2]叶鑫.浅析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及措施[J].石河子科技, 2011年02期

浅谈城市高层住宅建筑供水 篇8

国内一些专家主张生活用水实行分质供水。其主要论点之一是:每人每天饮水量不过2L, 城市供水中仅1%~2%供饮用。将全部生活用水都按饮用水标准处理既无必要, 也不经济。全部城市用水都处理到饮用水标准确无必要。但有理由按饮用水标准考虑的用水量远不止总用水量的1%~2%。仅就生活用水而言不但饮用烹调, 食物餐具等的洗涤, 而且沐浴用水也有必要按饮用水标准考虑。对此问题, 国外已有一些研究结论。

国外一些专家研究了皮肤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吸收。按成人饮水量2L/d, 婴儿饮水1L/d, 二者洗澡时间均为15min/d;饮用水中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皮肤吸收与口腔摄入的比例, 成人与婴儿分别为63/37及40/60。国外一些媒体报道了饮用水中三氯乙烯造成的户内呼吸摄入。以饮用水2L/ (人.d) , 淋浴耗水量40~95L (人.d) 计, 三氯乙烯淋浴时的呼吸摄入量是饮水摄入量的数倍。有关专家估计, 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经口腔、皮肤与呼吸的摄入量大约各占总摄入量的三分之一。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版《饮用水水质指南》明确指出, 确定水中化学物质含量的指导值, 既要考虑饮用的摄入, 也要考虑沐浴时的皮肤吸收和呼吸摄入。

二、城市生活用水对高层住宅的要求

1、供水方式

选择供水方式是高层住宅生活供水系统设计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生活供水系统的使用和工程造价。对于高层住宅, 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一般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 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即低区部分直按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 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 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 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 高层住宅宜为300~350Kpa。因此, 根据《规范》规定的分区给水静水压, 兼顾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高区部分应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

高区部分可以采用的分区给水方式有: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变频调速水泵给水方式或气压罐给水方式。《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 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 应设高位消防水箱……。”我国目前消防给水系统中临时高压制居多, 一般高层住宅建筑都设有高位消防水箱。在高位水箱有效容积增加不多的情况下, 生活贮水与消防贮水同时贮存于一个水箱中, 这既经济又便于管理。高位水箱具有稳压作用, 使冷热水系统水压保持平衡, 方便洗浴。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可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要求采用高位水箱减压给水方式、高位水箱并联给水方式或高位水箱串联给水方式, 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几种给水方式的结合。其中高位水箱减压给水方式利用减压水箱和减压阀减压。减压水箱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 并且增加了防止生活用水二次污染的困难, 有噪音影响。减压阀造价虽然较高, 但占地面积大大减小, 不影响水质而且无噪声, 国内减压阀产品质量提高, 性能可靠, 故采用减压阀减压方式的日渐增多。

2、比较分析不同高度的高层住宅建筑的给水方式

建筑高度在50m左右的高层住宅建筑, 高区部分可采用贮水池———水泵———屋顶水箱———减压阀给水方式。如果低区部分对供水安全要求较高, 可以直接从屋顶水箱引下一根立管至低区管网, 该立管上设电动阀门和减压阀, 平时电动阀门关闭, 在城市给水管网停止供水时打开电动阀门向低区供水。此方式供水安全可靠, 充分利用了城市管网的水压, 节省能源。这种方式普遍采用。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高层住宅建筑, 高区部分可采用贮水池———水泵———屋顶水箱———减压阀给水方式或高位水箱并联给水方式。并联给水方式各分区为独立的给水系统, 供水安全可靠, 水泵集中布置, 便了管理维护, 运行动力费川省。但走必须设水泵———水箱两套设备, 增加了水泵和水箱占用的建筑面积, 造价增大, 这在大城市尤为显著。

综上所述, 高层住宅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给水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多种因素。总之, 应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工程的实际情况, 确定经济合理的给水方式。

参考文献

谈高层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 篇9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配电系统,节能

随着我国经济及先进技术的发展,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同时, 人们赋予建筑物越来越大的功能。因此, 高层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就成为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工作对象, 而配电系统设计又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首要考虑问题, 其次就是节能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1 高层住宅建筑电气的主要设计内容

1.1 负荷计算

根据建筑规模确定负荷类别后, 进行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 对合理选择设备, 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 均起决定性作用。其负荷计算, 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1.2 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 高层住宅建筑至少应有两路电源供电, 具体数量应视负荷类别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 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 互为备用。另外, 在采用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时, 应在15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 保证消防、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

1.3 配电系统的设计

由变电所引至建筑配电室内后, 低压配电系统需要对各种用电负荷进行分类供给。配电系统的设计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关键之一。一个可靠稳定的配电系统, 决定了其建筑电气功能强大与否。

1.4 主要设备的选型

低压配电屏:国外低压配电屏的结构, 几乎都做成抽屉式, 特别是大容量的出线, 则做成手车式。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建筑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 故障率低等优点。

2 高层住宅建筑的配电系统

2.1 高层住宅建筑的负荷分级

高层住宅室内电力负荷标准与多层是一样的, 但其负荷等级却有不同。一级负荷:参照GB50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 居住建筑中十九层及以上的住宅为一类防火等级建筑;“系统供电”中规定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 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级负荷:参照GB 50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 居住建筑中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为二类防火等级建筑;“系统供电”中规定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 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三级负荷:非一类和二类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2 π接室、π接箱 (柜)

可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设备层的专用房间内, 操作距离≥1.5米, 箱体背后≥1米的空间距离留作电缆的盘放;室内应预留若干根钢管 (如3路进线为9根) 。当π接箱 (柜) 在半地下室时, 预留钢管应距π接箱 (柜) 室地面100mm, 并甩至散水以外;该室内不允许有上下水及煤气管道等非本室用管通过;该室至总配电室的线路距离≤15米。

π接箱 (柜) 分别选用照明、动力π接箱 (柜) 。具体台数应视照明柜、动力柜的数量而定。π接箱 (柜) 的进线由小区变电所低压柜引入。

2.3 配电室

普通塔式或通廊式高层住宅, 一般采用双路10k V高压电源供电。在附房或地下室设置一座10k V/0.4k V变配电室, 由低压配电柜引出各路馈线经电缆井引至各层, 在每层设置集中电表箱分供给本层各户。

配电室可设在半地下设备层的专用房间内, 但应符合下列条件:

2.3.1设备层应平时使用, 并有专人管理。2.3.2配电室至对外出口的通道距离≤20m, 并且通道不得穿越其他房间。2.3.3配电室应设有能开启的采光通风窗, 如使用专用窗采光时, 其上应加防雨棚和防护网。2.3.4配电室不允许非本室所用的上下水、煤气等管道穿越。2.3.5了配电室的地面应向外泛水, 并配有卫生间。2.3.6不应因在半地下室放置配电室而需要增加层高。

2.4 配电方式

配电电压采用220/380V。配电系统根据负荷大小用单相 (共三线:L线, N线, PE线) 220V配电或三相 (共五线:L1, L2, L3线, N线, PE线) 配电。

普通十至十八层高层住宅的负荷等级按二级负荷供电, 按GB 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十九层及以上的住宅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因此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应有两个独立的回路供电或采用一条回路电源和备用电源 (发电机) 供电。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在无特殊要求时, 宜采用TN-C-S系统。

照明和动力电源采用电缆并分别引入。

3 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注意问题

高层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和多层住宅电气设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又有多层住宅电气设计涉及不到的问题, 一般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高层建筑由于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等

诸多设备, 因此负荷多, 用电量特别大, 且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3.2 在高层建筑中, 照明与动力基本上不共用干线。

动力负荷多采用放射式供电, 照明负荷则多采用母线槽配电, 与动力分开。

3.3 高层建筑均设计电气竖井, 电气管线均采取防火措施。

3.4 采取防震措施。如配电屏、灯具等电气设备

的防震;管线的层间贯通和建筑伸缩缝与沉降缝的耐震处理等。

3.5 消防要求高。

因为高层建筑高度高, 体量大, 人员密集, 设备多, 建筑本身火灾隐患多, 故对消防要求很高。

3.6 节能要求。

采用合理的配电方式, 采用高效率变压器、电动机和照明光源、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设备监控电脑系统等措施, 减少电能损耗, 节约用电。

4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方法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减少能源小号, 提高能源利用率, 而不是简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降低其功能标准。节能的途径之一是合理配置建筑设备, 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与管理。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方法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供配电系统设计时认真考虑并采取节能措施是实现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 也是供配电系统设计正确合理的体现。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治理谐波是提高供电质量、节约能源的又一途径。变配电系统应选择节能设备, 并正确选定装机容量, 减少设备本身的能源消耗, 提高系统的整体节能效果。

4.2 电气设备的节能

空调系统, 给排水系统, 电梯, 电动机, 电动门窗的节能。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控制是基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和控制实现的, 在确定控制方案时应挖掘系统潜能, 提高节能效果。电梯应以实际需要进行配套选择, 避免大马拉小车。在建筑智能化发展的今天, 建筑门窗等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同时需要空盒子精度的要求。

4.3 电气照明的节能

照明节能设计应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 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照明系统中的光能损失, 最大限度低采取措施利用好电能。具体方法是选用合适的光源及高效的节能灯具, 采用合理的灯具安装方式及照明配电系统, 并根据建筑的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用合理有效的照明控制装置来实施。采取合适的照明方式包括:a.当照明场所要求高照度时, 应选用混合照明的方式。b.当工作位置密集时, 可采用单独的一般照明方式, 但照度不宜太高, 一般不宜超过500lx。c.当工作位置的密集程度不同, 或仅为其中某一区域时, 可采用分区照明的方式, 要求高的工作区采用较高的照度, 而非工作区可采用较低的照度, 但两者的照度比不宜大于3:1。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高层住宅影响妇幼健康 篇10

据俄罗斯及日本医学界科研人员研究显示,高层住宅不仅给人们带来诸多的烦恼、不适,更会影响孕妇健康、阻碍婴幼儿发育,使妇婴、儿童贫血症患者增多。

东京大学儿科研究所小泉惠子教授近年进行的研究表明,居住于高层建筑内的儿童,智力发展受到一定阻抑,比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要低。近10年来国内有人也作过对比研究:学龄前儿童中,在大杂院长大的孩子比单元楼内的孩子善于与人与往,在语汇及学习兴趣方面,前者也比后者丰富和广泛,这是由于单元楼的孩子从小与人交往少,养成了孤僻性格的缘故。

从健康和安全方面来讲,身居高层住宅中的人比身居低层和平房的人更容易发生中枢系统功能失调。小泉惠子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在东京的一座37层大厦中,诉说自己听力失常的人日趋增多。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是由于电梯在200米左右高度以每秒9米的速度升降对耳膜形成的压力差造成的。据日本东海大学逢坂文夫所作的研究报告显示:随着高层住宅居住层数的增多,产妇剖腹产和足位产等异常分娩率随之增高。产妇异常分娩的发生率和居住层数的高低成正比。随着居住层数的增高,患贫血症的人尤其是孕妇和婴幼儿也明显增加。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著名儿科专家基托尔斯·卓娃教授的调查,反映出居住在高层住宅的幼儿生活自立比住在平房的同龄儿较晚。5层以上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腹泻、佝偻病、贫血等疾病的发生率比居住在平房的同龄儿高出2.36倍?鸦10层以上小儿其患病是平房同龄儿的3.14倍?鸦15层以上小儿患病是平房小儿的3.54倍。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 篇11

1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用电负荷和变配电系统设计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现阶段一类和二类建筑的用电负荷标准基本达到4 k W/套, 三类和四类建筑的用电负荷标准则达到6 k W/套。但在实际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 一些建筑的用电负荷标准、变配电系统的建立和住宅总配线的设计, 都没有系统、明确的说明和规范, 这就给建筑电气工程日后的施工和性能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 在工程施工图纸中未对变配电系统作明确的设计说明和施工方案说明, 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进行二次设计, 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2 供电和照明系统设计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 很多方面还未形成规范化的标准。在设计供电系统时, 没有明确规定配电箱的设计高度, 使很多建筑在设计和安装配电箱时, 由于缺乏规范化, 从而导致安装高度不合理, 出现漏电、断电现象, 给后期施工和用户居住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安全隐患。

1.3 避雷系统和住宅电路设计问题

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 在很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经常出现实际施工和图纸不符的现象。在住宅电路设计中, 实际电源插座的数量与图纸要求的数量有出入, 导致住宅电源插座预留不够或者预留过剩。在建筑避雷系统设计时, 还存在建筑施工取材不符合规范的现象, 在避雷上达不到规范要求。

2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策略

2.1 用电负荷和变配电系统设计措施

通过对建筑电气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找出变配电系统的缺陷, 这是建筑工程实现自身完善的一个基础过程。因此,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在设计图纸时要求在图纸说明上标注实际施工的具体要求。在电气安装过程中, 要严格遵循用电负荷设计规范, 保障工程设计和施工符合建筑用电负荷标准, 实现建筑长远发展的目标。

2.2 供电和照明系统设计措施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和安装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设计变配电箱的位置, 杜绝因配电箱位置不合理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在设计和安装照明系统时, 要杜绝用普通白炽灯代替节能灯的现象, 一定要实现建筑的节能和长远发展目标。在一些公共通道的照明设施安装过程中, 要尽可能选择使用寿命长且具有节能效果的LED灯。虽然LED灯管相比较普通节能灯价格较高, 但是从建筑的长远发展角度分析, LED灯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都要远远高于普通节能灯。

2.3 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实现电气工程施工的认责和规范管理制度, 是保障整体电气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在电气工程的设计阶段, 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后期工程得以顺利、有效开展的保障, 具体的措施有:审核工程设计图纸、编制施工队伍、设计施工计划、准备施工原料和对施工人员技能培训等。在施工阶段,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是后期施工的基础保障。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 企业管理单位应做到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规范预埋和预留工作、加强技术应用、加强自我检查和互相监督等。

3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3.1 PVC管的安装方法和技术措施

在超高层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 PVC管的安装主要是在楼板内和墙板内, 两者安装都采用的是暗敷设方法。在进行楼板内的PVC管安装工作前, 首先要测量建筑楼板的厚度和弹线, 从而确定盒、箱的位置。将端线头固定在盒子的管孔上并封堵盒口, 再用短钢筋将盒子固定在底板上。管口每隔1 m用防锈处理过的铁丝捆扎牢固, 安装PVC管时, 通过铁丝引向, 取出管帽即可进行管道的安装和衔接。在墙板内的PVC管道安装前, 应将管道敷设在钢筋层间, PVC管通过盒、箱时应煨弯, 接管时采用引向法安装管道。

3.2 电缆敷设方法和技术措施

电缆埋放位置和敷设方法的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后期工程的施工, 所以在电缆敷设前, 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勘察, 通过测量电缆架设的配管和桥架, 从而确定电缆的材料和长度。在进行电缆敷设时, 可采用人力和机械拉引两种方式, 在一些水平和垂直段都存在的地段, 也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人力拉引时, 要保证电缆敷设的各个工作点都有人, 指挥人员通过对讲机进行统一指挥, 在拉引到合适位置后, 利用机械将电缆固定住。机器牵引时, 在机器启动前, 应确保各部分在牵引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 牵引到合适位置后, 用机器固定。

3.3 配线的敷设方法和技术措施

在配线敷设前, 应先对管道内管进行牵线, 便于后期配线的引向。在浇灌混凝土中的暗管敷设前, 应对管内进行清理, 避免管道堵塞。清理后的管道要及时用钢丝穿好, 穿导线时, 要两人配合作业, 一人在顶端固定并按节奏松放导线;另一人在出口拉线, 在导线完全拉出后要预留一段长度并固定。

3.4 双电源各自独立的系统

双电源各自独立的系统适用于一类高层建筑物, 要求外部两个电源各自是独立的, 以满足一类高层建筑对消防负荷的要求。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 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大于电源切换时间的供电。该系统自变压器低压端出线后, 即通过自动开关将消防和非消防负荷分开, 消防和非消防负荷由各自母线分段供电。一旦火灾发生, 自动切断非消防电源, 保证对消防负荷可靠供电。

3.5 设有应急发电机组的系统

在高层建筑中, 采用应急发电机组的供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快速自动启动的应急发电机组, 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15~30 s的供电。但是, 虽然做到了消防负荷在末级切换, 但电网供电至切换箱的两路配电线路中任一回路出现故障时, 因外电源未停, 备用应急发电机并不会自动启动, 消防负荷仍将断电;当发电机出线回路故障时, 虽然发电机已经启动送电, 仍然无法保证故障回路的负荷用电。

4 结束语

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和施工是一项复杂的项目, 只有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提高自身技术素养, 才能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本文简要概述了现代建筑电气工程的相关理论和现状, 重点探讨了建筑设计领域电气安装中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技术措施, 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以促进电气工程的性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更好地发挥。参考文献

摘要:供配电系统设计是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 对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合理掌握供配电系统设计及其相关的施工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内的应用, 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从我国现阶段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对目前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设计,高层建筑,电气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整数运算下一篇: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