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2024-09-28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精选4篇)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篇1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个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临床上以躯干、四肢出现张力性大疱为特点, 约25%的患者在口腔粘膜出现疱疮, 疱疮一旦形成, 口腔粘膜出现水疤、肿胀或糜烂, 疼痛难忍, 严重者不能进食, 进而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做好口腔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口腔内感染及全身性感染, 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促进康复。临床护理人员常采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 过氧化氢溶液对口腔黏膜刺激性强, 并且产生大量泡沫给清洗带来不便。碳酸氢钠易损伤口腔粘膜上皮细胞, 不宜长期使用。近年来, 我们采用自制中药水剂———金豉清口液, 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取得良好效果。

1 目的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 饮水、进食减少、口腔内微生物趁机大量繁殖, 引起口腔炎、舌炎, 甚至因感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若口腔护理不好, 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会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 破溃后形成溃疡, 泛发全身, 机体日益衰弱, 可因继发感染等而导致死亡。采用自制中药水剂——金豉清口液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行口腔护理, 观察金豉清口液对口腔溃疡、口腔炎性反应、口臭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方面的作用。

2 方法

2.1 自制中药水剂———金豉清口液

根据组方中主要药物名称及组方功效命名。

2.2 金豉清口液处方及制剂

金鼓清口液处方:金银花30 g, 淡豆豉25 g, 大青叶25 g, 桔梗25 g, 竹茹20 g, 板蓝根30 g, 甘草15 g。《本草纲目》中记载, 金银花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 疥癣、杨梅诸恶疮, 散热解毒”。淡豆豉含有多种酶类, 具有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 其性味甘、微苦兼寒, 归肺胃经, 辛能散, 苦寒泄热。大青叶含有菘蓝苷、吲哚醇及芥苷等成分, 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桔梗含有桔梗皂苷等, 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增强清热排毒功能。竹茹可清化热痰、除烦止呕。葫芦茶消肿清湿热、祛腐生肌。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苷等, 具有激素样作用, 有抗炎、抗过敏、预防溃疡和清热解毒等作用。全方配伍有清热解毒、消肿、收敛创面之功效。

2.3 煎煮方法

组方中药物, 按中药煎煮法, 用1500 ml水煎, 并用文火浓缩至500 ml装瓶, 每100 ml加入冰片1 g, 摇匀备用。

2.4 口腔护理方法

用温开水, 按口腔护理操作常规行口腔护理后, 将金豉清口液含漱30 s, 然后吐掉, 反复进行3~5次, 每次漱口用的漱口水总量约100 ml, 每日3次, 分别于早、中餐前及晚餐后进行, 共20例患者。对照组:按上法, 使用3%碳酸氢钠溶液及1%过氧化氢溶液出行口腔护理, 各20例。

3 结果 (见表1)

4 结论

金豉清口液用于口腔护理疗效较佳, 而且口感较好, 对局部粘膜刺激小, 无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既可以预防疾病, 又能使患者感到舒适, 促进食欲, 经济实惠, 可以替代目前常用口腔护理的其他药物。

摘要:目的 研究采用自制中药水剂——金豉清口液用于口腔护理的作用。方法 分3组, 试验组用金豉清口液行口腔护理, 观察20例, 对照组用3%碳酸氢钠溶液和1%过氧化氢溶液, 各观察20例, 共60例。结果 金豉清口液行口腔护理总有效率98%, 3%碳酸氢钠溶液总有效率48%, 1%过氧化氢溶液总有效率45%。结论 金豉清口液可用于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口腔护理, 且效果好, 口感较好, 对局部黏膜刺激小, 无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关键词:金豉清口液,大疱性类天疱疮,口腔护理,护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国鹰, 姜东炬, 曾梆乡, 等.桂皮汤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初步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1993, 28 (6) :711.

[2]尹正贤.桂皮汤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1999, 5 (6) :10~11.

[3]李冰琴, 王妙珍, 高晓玲.中药清口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5) :359~360.

[4]张平利, 左惠荣.中草药漱口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 2001, 9 (11) :19.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篇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90岁, 住院号:0384977。因全身皮肤多发水疱4d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0年, 口服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 监测血糖控制不佳。有高血压病40余年, 3年前患脑梗死, 遗留有左侧肢体乏力, 有前列腺增生症史, 近2年来长期保留导尿。查体:体温:36.8℃, 脉搏:80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50/90mm Hg。心肺腹无异常。左上肢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力Ⅳ-。皮肤科情况:前胸壁和头面部可见散在红色皮疹及硬结, 压之无消退, 无瘙痒, 无皮屑, 左手手掌、指缝及双足底、趾缝可见散在水疱, 直径1~2cm, 最大约4cm×5cm, 部分溃破, 部分已结痂。实验检查:血常规Hb 102g/L, 余正常;尿常规示尿蛋白 (++) ;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肝功能示白蛋白29.6g/L, 糖化血红蛋白10.5%。诊断: (1)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2) 大疱性类天疱疮; (3) 高血压病; (4) 脑梗死后遗症。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控制血糖, 糖皮质激素治疗, 降压, 营养支持治疗及局部换药, 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 患者血糖控制, 皮损逐渐好转, 水疱基本吸收, 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住院15d后出院, 出院后半月电话随访患者皮疹痊愈。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全身皮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做好皮肤黏膜及导尿管的护理;每天进行口腔护理3~5次, 每次进食后都要给予漱口液反复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观察患者皮疹的变化, 对溃破有液体流出的水疱可以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引流, 以保持皮创面的干燥;观察体温和血象的变化, 以早期发现感染征象应用激素治疗过程中, 注意观察大便颜色的改变。按医嘱做好血糖和血压的监测, 在注射胰岛素时注意选择皮肤完好处进行皮下注射。

2.2 心理护理

该患者存在下列问题: (1) 大疱性发病急、病程短, 皮疹进展迅速, 随着大疱的在全身皮肤不断出现及面积的不断增大, 并出现水疱和溃破; (2) 该患者有糖尿病, 血糖控制欠佳, 有高血压及脑梗死病史, 存在再次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 (3) 因治疗需要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及其他不良反应, 患者及家属认为疾病的预后不佳, 担心疾病进一步恶化。由此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 担心疾病的预后以及由此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情绪低落悲观。此时护理人员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 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 告知患者可通过强化治疗控制血糖, 随着皮疹好转, 激素可逐渐减量。对可能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 通过请相关科室会诊, 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消除其紧张情绪。主动积极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及预后, 告知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作用,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和家属保持乐观情绪,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3 饮食护理

患者系老年糖尿病, 存在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饮食宜采用糖尿病优质蛋白饮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营养治疗的重要性, 为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告知患者不可擅自添加食物。由我院营养科根据计算出的每天所需热卡及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量, 制定合理而详细的饮食计划, 以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 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 不断改进食谱, 使食物可口易消化, 增强患者营养, 提高机体抵抗力。

2.4 皮肤护理

患者基础疾病多, 免疫力低下, 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易发生皮肤感染, 做好皮肤护理特别重要。嘱患者剪去手指甲和脚趾甲, 不能抓搔皮肤。为防止患者皮肤水疱及破溃处与被套摩擦, 加重皮肤破损, 减少被褥对创面刺激, 采用气垫床, 铺无菌中单, 每日更换床上用品, 以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每2h翻身1次, 应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导致褥疮、皮肤受潮或与床上用品摩擦溃破。在处理皮损时, 严格无菌操作, 对皮损部位的污垢和坏死皮肤, 可用生理盐水棉球小心擦拭清除。小水疱应尽量保持疱壁完整及局部清洁, 以利于疱液吸收, 对难以自行吸收的大水疱, 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在水疱最低位消毒皮肤后用抽吸疱液, 同时注意保持疱壁皮肤覆盖创面, 以免破坏皮肤的机械屏障作用, 创面暴露引起继发性感染。在换药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动作轻柔, 以免引发患者疼痛。对渗液较多的患处, 给予红外线照射, 2~3次/天, 每次15~20min/次, 以利于渗液吸收, 创面愈合, 在照射的时候应与皮肤保持距离, 以免灼伤。

2.5 防止感染

通过限制探视, 经常开窗通风, 病室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等措施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进行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及时更换直接接触患者创面的物品如内衣、床单等, 防止各类感染的发生。

3 出院指导

嘱患者定期复诊。在家中注意监测血糖, 及时准确使用胰岛素,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基本处理方法。及时服用美卓乐, 不得擅自减量或停用。按糖尿病优质蛋白饮食, 合理膳食, 保证充分营养, 适当锻炼, 提高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 勤换内衣,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温水沐浴, 不宜使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洗化用品。保持居住环境温度主湿度适宜, 通风良好, 以免发生感染。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 多见于老年人, 与糖尿病密切相关[2]。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伴大小不等的水疱, 且糜烂、渗液较重, 原有的水疱、破溃不断增加, 这些都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该患者经过护士各方面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 血糖控制, 皮疹痊愈, 住院过程中未并发皮肤或其他部位感染, 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参考文献

[1]刘晓依, 潘萌, 郑捷.大疱性类天疱疹的临床路径与预后初探[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 (1) :9-12.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2009年本科共收治经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临床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明确类天疱疫患者56例, 患者发病平均年龄11~89岁, 平均55.6岁, 病程1~9年, 56例患者男32例, 女24例, 患者皮肤以红斑大疱、糜烂、尼氏征阳性为特征, 其中粘膜受损者包括口腔, 脸结膜会阴受损者为52例。

2 实验及检查

白细胞升高, 红细胞减少, 尿蛋白阳性, 血征降低, 尿素痰升高, 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 血糖升高, VCA=TgAp阳性, 其中32例, 患者行创面细菌培养, 21例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17例作创面真菌培养, 阳性者9例, 念珠球菌感染, 56例患者作组织病理学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有52例患者均阳性。

3 治疗

56例患者以28例患者以大剂量静脉时对IVIG冲击疗法根据病情按1 g/kg, 联合糖皮质激素临床中常静脉注射甲强龙琥珀酸钠、口服泼尼松, 营养及持治疗及抗感染的治疗, 病情控制标准为水疱干涸, 结痂, 尼氏征阴性, 病情控制标准为无新发生损, 28例患者在用IVIG冲击疗法治疗后, 疗效显著, 病程短未见副反应, 缩短了住院天数与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相比, 基本痊愈后96%以上, 有效27%~55%, 无效15%以下。

4 护理

4.1 IVIG治疗前的护理, 询问过敏史, IVIG的主要成分是IgG在用前询问患者有无异性蛋白过敏误解, 认真观察及记录皮损的数量, 部位面积及程度以观察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4.2 心理支持GV患者病情严重, 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恐惧和焦虑, 同时IVIG价格不菲, 要向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 坚定信心, 不能放弃治疗, 使其明确IVIG在治疗中的作用, 及用GV的副反应, 尽量取得家属的支持。

4.3 IVIG治疗中的护理, 老年患者要注意调整滴速及液体量, IVIG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头痛、面红、恶心、心痛等常发在静脉注射液之内, 为避免其发生可先静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或先用糖皮质激素组液体, 输IVIG时不要将其全部放入输液分装袋中, 输完一瓶再接下一瓶, 以防IVIG输液反应而何止输上, 而造成其他几瓶IVIG的浪费这样将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经济损失;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患者。

4.4 IVIG治疗后的护理与患者交流对比IVIG治疗前后精神状态, 观察有异常及时反馈, 认真观察皮损的颜色、面积、有无新生皮损, 渗出情况有无继发感染, 注意观察患者水肿情况, 因部分患者皮损处水疱破渍后, 大量液体渗出及蛋白丢失, 患者四肢肿胀, 尤其双下肢呈凹性水肿, 输IVIG后患者水肿情况有明显改善, 同时嘱患者抬放双下肢, 以便改善下肢血循环。

4.5 预防继发感染, 注意调节室强, 在给患者外用药护理如外用。0.1%依吵吖啶湿敷时要注意保湿保温, 防止患者受凉, 患者渗出多时要用棉垫, 浸湿后要及时更换, 包括被服, 保持皮损干燥, 在抽疱液时, 治疗时动作一要轻, 输液压脉带不能直接捆扎皮损处要用柔软布垫上, 保持疱壁完整性, 防止继发感染, 使皮疹尽早恢复。

4.6 健康教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指导患者按时按量送医嘱服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不能随意减量或停药。就是病情好转后, 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否则将会全功尽弃, 使病情加重, 定期复查, 随诊。

5 讨论

大疱性类天疱疮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皮肤粘膜水疱和循环中存在自身抗体为特征,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为这种疾病的主要手段[7]。但是IVIG治疗的费用较高, 所以患者入守的评估, 心理护理, 包括及时以患者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支持, 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了解。IVIG冲击疗法并不能使激素早期减量, 属患者不能滥用药, 一定要遵医用药。因此做好相应护理工作, 如健康教育、皮肤护理是预防继发感染、保证治疗完全有效的进行, 对患者疾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6:497-498.

[2]杨国亮, 王侠生.现化皮扶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7:818-8123.

[3]杨永生, 徐鑫华, 等.静脉注射两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大疱性药疗65例.中华皮扶科杂志, 2009, 5 (5) :333-335.

[4]王霞, 张俊英, 等.静注射两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 7 (7) :534-535.

[5]张开明, 王刚, 等.最新皮肤科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学出版社, 2001, 3 (1) :394-397.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篇4

1 BP并发ND的流行病学调查

早在1965 年, Sanders等[4]就已报道关于BP合并ND的病例。近年来, 国内外医学界对此报道更为常见。Stinco等[5]对1995 ~ 2000 年意大利某地区120万人口中的934 023 人进行调查, 以ND患者为研究组, 以等比例的外伤患者为对照组, 分析发现BP明显多见于有ND的患者。Cordel等[6]报道341 例BP患者, 其中123 例 ( 36% ) 并发≥1 种ND, 痴呆占20% ( n = 68) , 脑卒中占15% ( n =52) , 帕金森病占9% ( n = 32 ) , 其他ND包括多发性硬化、癫禶、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空洞症占5% ( n = 19) 。Foueur等[1]报道46 例BP患者, 其中30 例并发ND, 包括痴呆17 例, 脑卒中6 例, 癫禶2例, 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运动障碍、震颤、腰椎管狭窄、促性腺腺瘤伴偏瘫、周围神经病各1 例, 并报道1 例典型的偏瘫患者仅于瘫痪一侧肢体出现BP皮损。Jedlickova等[7]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以1991 年至2006 年期间捷克疱病中心的89 例BP患者为病例组, 以性别、年龄匹配的其他皮肤病为对照组, 结果发现病例组有42. 7% 患有ND, 而在对照组仅为19. 1% , 差异具有显著性。男性最常合并的ND为脑卒中, 而女性最多见的为痴呆。Langan等[2]对英国某地区进行了一项大样本的关于BP与ND之间关联的病例对照分析, 868 例BP患者为研究组, 3453 例体检者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在1 年前曾有ND病史的患者发生BP的概率明显增加, 而BP患者发生痴呆、帕金森病及多发性硬化症的概率亦增高。该结论与之前来自不同地区的病例对照分析及病历报告的结论一致。李丽等[8]对2001 年至2005 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09 例BP患者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22 例并发ND, 包括痴呆、脑血管病等, 其发病率明显高于该地区痴呆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王强等[9]对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的133 例BP进行分析, 合并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 为27. 8% ( 37 /133) , 且BP多发生在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期。有研究认为, 一般均为ND发生在先, BP发生在后, 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6]。综合各种资料报道可以认为, ND与BP之间具有相关性。

2 BP合并ND可能的发病机制

BP可见于多种ND患者, 二者并发的机制尚不清楚。皮肤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均来自外胚层, 这种胚胎上的联系表明某些分子可能同时存在于这2 种组织中[10]。BP患者血清的主要自身抗原为BPAG1 ( BP230) 和BPAG2 ( BP180) , 它们是半桥粒的2 个主要结构蛋白[11]。目前动物研究证实鼠BP抗原BPAG1 至少存在3 种亚型: 皮肤亚型、神经亚型和肌肉亚型。BPAG2 除在皮肤有表达外, 在人脑神经元也有广泛表达。研究证实, 在神经变性类疾病中, 由于微血管的病变、多发微创伤及局部炎症可导致血脑屏障的损伤。脑组织的“免疫豁免”功能被破坏, 使脑组织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12]。故可推测, 神经系统损害可诱发BP, 以下将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

2. 1BPAG1 及BPAG2 的研究现状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2.1.1 BPAG1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

BPAG1定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 位点是6P11-12, 全长约20 kb, 有22个外显子, 外显子长78~2810 bp。Leung等[13]对小鼠BPAG1基因深入研究之后, 发现其有多个不同的结构域:肌动蛋白结合区 (ABD) 、血小板溶素区 (plakin) 、螺旋杆状区 (CC) 、2个中间丝结合区 (IFBD) 、红细胞膜内蛋白重复结构 (SR) 和微管结合区 (MTBD) 。BPAG1有皮肤亚型 (BPAG1-e, 302 k D) 、神经亚型 (BPAG1-a, 615 k D及BPAG1-n, 344 k D) 和肌肉亚型 (BPAG1-b, 834 k D) , 它们在分子结构上具有一定同源性, 各自具有组织特异性及不同的表位。BPAG1-e主要在皮肤组织中表达, 是一种细胞内分子, 作用为连接角蛋白丝与半桥粒, BPAG1-a主要在神经组织即脑与脊髓中表达[14]。BPAG1-a通过交互连接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网络结构保持神经元结构的完整性[13]。BPAG1-a主要位于神经元核周质, 其丢失导致内质网功能异常, 缺乏BPAG1-a尤其是BPAG1-a2会导致神经丝的聚集引起小鼠肌张力障碍, 而神经丝聚集与人类神经变性类疾病有关[15]。BPAG1-b主要在横纹肌和心脏中表达, 也可能与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相关[13]。BPAG1-a与BPAG1-b均有3种亚型[16]。Leung等[13]用特异性引物通过多种方法证实脑组织中BPAG1-n表达很少。脑组织中以BPAG1-a存在为主, 有少量BPAG1-n及BPAG1-b;皮肤中以BPAG1-e存在为主, 有少量BPAG1-a及BPAG1-b[12]。上述研究均以小鼠为研究对象, 但BPAG1基因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 人BPAG1基因与鼠的同源性极高, 达96%[17]。

抗BPAG1抗体能直接与鼠脑切片的神经元蛋白发生交叉反应[5]。Guo等[18]敲除小鼠BPAG1基因后小鼠皮肤脆性增加, 机械摩擦后易出现水疱, 同时神经元内神经丝聚集, 出现感觉神经变性及肌张力障碍。神经丝的聚集可能会导致BPAG1神经亚型的破坏及暴露, 随后针对BPAG1皮肤型出现交叉反应而引起皮肤损害。因此推测:ND导致血脑屏障破坏, BPAG1暴露于免疫系统, 拮抗BPAG1的抗体, 通过免疫交叉反应, 使皮肤出现损害。研究证实具有ND的BP患者的血清抗体能识别小鼠和人类脑组织的BPAG1, 在无BP的痴呆患者中可检测到BPAG2抗体,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学说[19,20]。Laffitte等[21]为证实BPAG1基因编码的产物在多发性硬化和BP中作为共同自身抗原这一假说, 以两段分别包含BPAG1-e氨基端和羧基端的重组片段 (GST-BPAG1-e1-887、GST-BPAG1-e1880-2649, 分别能被至少30%及50%的BP患者血清识别) 为底物, 通过免疫印迹方法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进行检测, 以其他炎症性中枢ND及正常人为对照。结果显示GST-BPAG1-e1880-2649 (即BPAG1-e的IFBD) 只被多发性硬化组识别 (2/18, 11%) , 而不被另外2组识别, 角质形成细胞提取物不能被其中任何1组识别。IFBD也见于BPAG1-n, BPAG1-n在人脑少量表达, 而BPAG1-e在脑脊液中并非自然存在, 故有可能部分多发性硬化患者产生直接拮抗BPAG1神经亚型的抗体, 通过表位扩散与BPAG1-e发生反应[21]。此片段有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自身靶抗原, 这一学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2 BPAG2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

BPAG2是BP的主要致病性抗原, 在表皮下水疱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人BPAG2基因定位于10号染色体长臂, 位点是10q24.3[22]。基因全长约68 kb, 有55个外显子, 其mRNA约长6 kb, c DNA序列分析表明, BPAG2蛋白有单一的编码区, 长4596 bp, 肽链全长1497个氨基酸。它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 由3个180k Da的胶原a-1 (XVⅡ) 链组成, 每个链均由1497个氨基酸组成, 包含1个胞质中的球状N末端片段 (466个氨基酸) , 跨膜区 (23个氨基酸) 和1个胞外胶原样C末端功能区 (1008个氨基酸) , 后者由15个间断的胶原样功能区 (由Gly-X-Y重复序列组成) 构成锚丝的一部分, 作为细胞表面的受体, 远端与致密板融合, 连接表皮细胞与真皮[11,23]。BPAG2细胞外功能区域可被蛋白水解而形成120 k Da的片段 (LAD-1) 及97 k Da的片段 (97-LAD或LABD97) , 裂解部位位于Nc16A第528~547个氨基酸之间。这种裂解可能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有关, 作用为脱落之后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离开基底细胞层[11]。97 k Da的片段由BPAG2裂解的细胞外功能区域进一步裂解而成。这2个片段 (LAD-1及LABD97) 也是线状Ig A大疱性皮肤病的靶抗原。BP患者的抗BPAG2抗体多针对细胞外非胶原结构的一个小片段-Nc16A (MCWO-Mcw3区) , 位于透明板上部与胶原区相邻[12], 且血清中抗BPAG2 Nc16A自身抗体的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相关[24]。抗体也可能针对非Nc16A区域[14]。有1/3的BP患者血清能识别BPAG2的-COOH末端[12]。BPAG2序列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 在蛋白水平, 人BPAG2与鼠BPAG2的同源性达86%[25]。Claudepierre等[26]证实在鼠视网膜、小脑及嗅球有BPAG2表达, 而在前脑 (皮质) 无表达。Seppanen等[27,28]通过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证实BPAG2在人脑神经元有表达, 无年龄及性别差异。BPAG2见于人脑大部分区域, 主要位于胞质。不同区域其分布与密度各异, 最多见于运动核团 (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核) 、Betz细胞、丘脑底核、海马CA2-CA4区椎体细胞、基底前脑核团 (Meynert核、视上核) 。而在白质、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则无表达。免疫印记以人脑组织提取蛋白行电泳实验后, 与Nc16A-3反应, 可检测到150 k Da条带。人脑BPAG2与皮肤BPAG2的区别:前者位于胞浆, 部分与粗面内质网有关, 而后者则位于胞膜;前者分子量为150 k D, 后者为180 k D, 可能与死亡的脑组织部分降解有关, 也可能为转录后修饰不同而形成皮肤及神经的不同亚型。BPAG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移行与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而将神经元锚定在基质中, 如该功能受损, 则有可能出现癫禶及智力发育迟缓[27,28]。

除了BPAG1, 动物实验证实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视网膜、小脑、嗅球) 还可表达BPAG2和层黏连蛋白, 这些分子在突触区和突触外区协同表达。层黏连蛋白有可能与跨膜的BPAG2和与细胞骨架相连的BPAG1组成复合体, 成为神经元特异复合体, 使突触前成分能够锚定在细胞外基质分子上从而稳定突触。这一连接模式与皮肤特异的层黏蛋白-BPAG2-BPAG1复合体非常相似。这些半桥粒样结构的存在可能参与突触的形成与稳定[26]。

陈金波等[30]先后以鼠脑、人脑组织提取物为底物, 探讨BPAG1和BPAG2在BP与ND合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结论为BP合并ND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能识别人脑中的BPAG1抗原和BPAG2抗原, 且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清易出现抗人脑BPAG1抗体及BPAG2抗体。而BPAG2在人脑神经元广泛表达被得到证实[28,29]。有作者报道BP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病变神经元为Meynert核, 帕金森病表现为黑质区的神经元严重受损, 而这些部位都是BPAG2中度到大量表达的部位[28]。Foureur等[31]对无类天疱疮皮损的老年人进行抗BPAG2抗体的检测, 无痴呆组69例与痴呆组69例相比, 2组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7% (P<0.05)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在神经系统病变急性期, 血脑屏障受到较严重损伤, 外周免疫系统活化, 针对暴露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放大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并形成针对皮肤的抗原亚型。这解释了为何BP总是在神经系统损害之后出现[5]。

综上, 由于BPAG1及BPAG2均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亚型, 且ND伴随血脑屏障损伤, 因此ND诱发BP的机制推测可能为:ND导致血脑屏障破坏, BPAG1神经亚型 (BPAG1-a、BPAG1-n) 及BPAG2暴露于免疫系统, 拮抗BPAG1-a、BPAG1-n及BPAG2的抗体与皮肤中的BPAG1-e、BPAG2及少量BPAG1-a、BPAG1-b发生免疫反应、交叉反应, 使皮肤出现BP损害。

2. 2 药物、褥疮、创伤及其他相关机制

曾有人认为药物、长期卧床、褥疮等原因导致ND患者发生BP。肌肉松弛药如巴氯芬及含硫药被认为可能引起BP, 但药物的服用与皮损的出现并无时间上的关联[5]。若巴氯芬为诱因则这类患者中BP发病率会更高, 而事实上其他未给予巴氯芬治疗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也可出现BP, 故该假说不成立。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也并没有发现巴氯芬是BP的危险因素[32]。创伤引起BP也未被明确证实, 可能为表皮真皮结合部的破坏使抗原暴露、激活免疫系统有关。长期卧床、褥疮、瘫痪及置管与出现BP之间并无时间上的联系[5]。

另外, 有文献报道正常老年人脑组织中存在着突触和神经元的缺失, 其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亦较年轻人增加[33], 因此我们推测年龄相关的神经免疫系统的变性退化过程进一步激发BP发病。BP和脑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 均与年龄相关。有实验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 神经系统内干扰素聚集量增加, α-干扰素可诱导IRFS的产生, 后者为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 它对BPAG1 基因具有调节作用[34]。

上一篇:高层建筑体形下一篇:人员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