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见管道护理(精选8篇)
护理常见管道护理 篇1
重症护理中的常见管道护理
2010-11-16 8:47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危重病人携带的各种管道繁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管道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病人及生命支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因此,作为一名重症护理护士,必须要管理好这些管道,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护理服务内涵。
1常见管道
1.1输入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例如: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缺氧,通过管道可及时补充液体来扩充血容量和供给氧气,维持病人的生命。
1.2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保留导尿管、各类引流管等。例如:胃肠减压管可以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有利于腹部伤口的愈合,同时观察胃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3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观察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1.4综合性管道是指有输入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即可以作为鼻饲管又可以作为胃肠减压管,同时监测吸出的胃液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2常见问题
2.1固定手法欠佳,位置欠妥常见于放置管道时,未能注意到患者的体位,管道特殊性及接头衔接处处置不当,容易造成管道的扭曲、折叠或脱落。
2.2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消毒不严格敷料污染或潮湿后未能及时更换,未及时清理分泌物或固定物污染未更换均有可能造成管道松脱,操作时的消毒不严格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感
染。
2.3标识不清各种管道放置无标识或标识不清、不全,位置不妥,均可影响管道的判断
及观察。
2.4记录不全,观察不细对于管道留置的时间、深度或引流量所做的估计欠准确,可造
成观察的失误,甚至可影响患者治疗。
2.5主动沟通意识欠缺医护患沟通不够,特别对于清醒患者或留置特殊管道病人,未能及时进行宣教及讲解,在管道护理中未能合理安排相关知识告知,容易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3护理管理
3.1思想重视,认真交接从思想上重视各种管道的作用,它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乃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作好各管道的交接班。
3.2保持通畅,合理放置根据各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互缠扰,保持管道通畅。并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腹腔、盆腔引流管、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两类管道应尽可能放置在病人的左右两侧,即便是同侧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这样放置为管道护理、换药提供方便。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严格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如无物流出应检查管道是否堵塞。
3.3妥善固定,防止脱落重症病人多为昏迷、躁动病人,要严防管道脱出或误拔,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保留胃管等采取双固定的方法:
胶布加扁带固定,可有效防止管道脱落。
3.4明确标识,严防差错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不可混淆。特别指出盆腹腔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对呼吸机的进出气管也做好标记;对多个静脉通路应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纸做好标识,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殊通路(静脉滴注升压药、扩血管药、镇静药等)。保持标识的清晰、完整、粘贴位置合理。
3.5固定牢靠,严密观察严密观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时因体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污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汇报医生。
3.6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在开放各管道时,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避免不
必要的人为感染。
3.7有效沟通医、护、患三方加强沟通及宣教,指导意识强,特别注重细节管理,达到
共同治疗的目的。
4体会
管道的护理管理是一项最基础的护理工作,需及时观察并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按照护士岗位技能训练的操作要求,采取每班床头交接班,定时巡视病房,认真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扭曲、脱落、移位、堵塞、漏液等现象,保证各种管道在正常的使用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执业护士护理管理指导:重症护理中常见管道护理
1.思想重视,认真交接 从思想上重视各种管道的作用,它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乃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作好各管道的交接班。
2.保持通畅,合理放置 根据各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互缠扰,保持管道通畅。并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腹腔、盆腔引流管、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两类管道应尽可能放置在病人的左右两侧,即便是同侧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这样放置为管道护理、换药提供方便。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严格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如无物流出应检查管道是否堵塞。
3.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重症病人多为昏迷、躁动病人,要严防管道脱出或误拔,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保留胃管等采取双固定的方法:胶布加扁带固定,可有效防止管道脱落。
4.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不可混淆。特别指出盆腹腔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对呼吸机的进出气管也做好标记;对多个静脉通路应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纸做好标识,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殊通路(静脉滴注升压药、扩血管药、镇静药等)。保持标识的清晰、完整、粘贴位置合理。
5.固定牢靠,严密观察 严密观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时因体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污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汇报医生。
6.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在开放各管道时,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感染。
7.有效沟通 医、护、患三方加强沟通及宣教,指导意识强,特别注重细节管理,达到共同治疗的目的。
护理常见管道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2月我院ICU收治患者898例, 男512例, 女386例;年龄0.5~92岁;重症颅脑损伤192例, 心胸外科术后287例, 腹部手术后185例, 多发伤90例, 妇科疾病45例, 骨科患者99例。置管数均≥5根。
2 常见问题
2.1 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管道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插管拔出, 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管道脱落拔出。
2.2 管道引流输入异常
管道堵塞、受压、扭曲、接头衔接处分离, 引起管道输入引流不通畅, 渗漏。
2.3 连接错误
管道使用过程中暂时分离后, 再次连接时发生不同一管道的连接。
2.4 管道相关性并发症
导管相关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静脉血栓。
3 原因分析
3.1 固定不妥善
放置管道时, 未能注意患者的体位, 管道特殊性及接头衔接处处置不当, 易造成管道扭曲、折叠或脱落。
3.2 标识不清
各管道无标识或标识项目不清、不全。在治疗护理活动中会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及时做出观察和判断, 甚至发生连接错误。
3.3 无菌观念差
在处置各管道时不注意无菌操作, 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机会。
3.4 护理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缺乏, 责任意识差, 观察病情不及时均会影响到对管道情况的判断。健康宣教不及、时不到位, 患者不配合, 会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甚至发生擅自拔管。
3.5 患者因素
ICU患者全身免疫力差, 留置管道等侵入性操作易诱发感染。意识清醒患者心理压力大, 不能耐管, 昏迷患者由于躁动不安, 易发生拔管。
4 干预措施及效果
4.1 干预措施
4.1.1 成立管道护理小组,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护士长任组长, 组员由具备本科学历和ICU工作经验>2年的护士组成。根据护理人员管道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 制定培训计划, 实施培训。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选择技术熟练、工作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指导低年资护士。针对ICU护理的特点, 重点培训专科特殊管道的护理。定期举办各种管路护理知识讲座, 同时由高年资护士向大家演示各种管道的具体护理和固定方法。对于同时携带多管路和特殊管路的患者, 在病房现场操作具体固定方法。多管道患者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2], 两类管道应尽可能放置在患者的左右两侧, 即便是同侧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勿捆绑在一起固定, 这样放置为管道护理、换药提供了方便, 并可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术后重症患者多为昏迷、麻醉未清醒、躁动患者, 严防管道脱出或误拔, 各类管道均留有足够长度, 便于患者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 翻身前后均注意放置好管道。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等采取双固定方法:胶布加扁带固定, 有效防止管道脱落。每班由1~2名小组成员负责对患者管道的护理情况进行指导监管。
4.1.2 强化感染控制, 增强无菌观念:
ICU患者长期卧床, 全身免疫力低下, 易致ICU感染[3]。规范无菌操作流程, 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感染。每位护士均进行无菌操作的培训考核, 成绩在98分以上方可进行临床护理操作。同时对于不同专科管道的护理进行集中培训, 单人考核, 成绩优秀率为100%。注重医护实习人员管理, 限制ICU的探视人员, 加强探视人员的个人防护及手卫生措施。严格床单位和各种物品的消毒,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我院对ICU管路的清洗消毒, 督促购买烘干机, 将ICU所用管路统一由供应室回收, 按初洗—酶洗—清洗—精洗—烘干—打包的顺序清洗消毒, 规范了流程, 提高了清洗消毒质量。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制定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措施及多重耐药菌警示标示, 加大ICU多重耐药菌控制力度, 从各个环节杜绝感染发生的机会。
4.1.3 严密观察, 加强交接班制度, 实施ICU患者管道全程护理:
ICU患者实行首接负责制, 由首次接诊的护士负责对患者留置的管道进行固定、标识。根据医嘱、患者病情、管道护理要求、治疗需要妥善固定管道。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对各管道进行标识, 内容包括管道名称、置管深度、时间、置管人签名。中间更换管道和引流装置要重新标明更换时间。一些特殊管道需要特别注意, 要在床旁挂警示标志, 提示医护人员和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同时, 要在患者护理记录单管道项目栏内完整清楚地填写每个管道的情况。每班要严密观察记录留置各管道情况。患者翻身、排便时因体位改变, 注意保护各管道, 防止滑脱、折断或污染。动态观察患者局部表现和全身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医师。鼓励患者向医务人员报告置管部位的变化及新的不适感, 管道护理组长和护士长每天检查病情观察记录并签字。交接班时, 接班护士阅读患者护理记录后, 交接班护士共同到床旁查看核对患者留置管道情况。交接清楚各管道置管深度, 置管时间, 有无受压扭曲移位, 是否通畅, 置管处有无红肿、渗血、污染等情况, 以及管道固定情况、导管装置连接有无松动脱落牵拉。另外, 要交接核对输入性管道输入液体名称、量、速度及有无不良反应;引流减压性管道引流物的色、量、性质;监护型管道使用情况, 监护内容。交接核对无误后由交接班管道护理小组负责人双签名。患者在转科时和相关科室详细交接患者管道留置情况, 并交代注意事项。
4.1.4 根据患者病情, 注重护患沟通, 实施个案化护理: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高护理质量, 增加患者满意度[4]。对清醒患者尤其是不合作患者, 应加强护患沟通, 耐心讲解留置管道的必要性和人体正常不适反应, 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吸痰、换药、翻身等可引起患者不适的操作前, 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配合。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因此给病情稳定、清醒的患者听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 以减少其恐惧、焦虑心理, 减轻由置管所致的烦躁情绪。对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患者予以约束带适当腕部约束, 约束带下垫毛巾, 防止过紧使皮肤发红、发紫, 但要注意上肢活动度, 考虑到即使躯体移动后亦不能使手触及导管, 必要时胸部加一约束带固定。烦躁不安、长期留置导管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减少呼吸肌做功, 利于治疗。
4.2 效果
通过成立管道护理小组和实施个案化的护理干预措施, 使ICU患者管道护理安全率由2010年1-12月的94.2%提高到2011年1-12月的98.8%, 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5 讨 论
管道护理小组的成立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 同时可促进专科管道护理的全面推广和应用, 使护理质量内涵得到大幅度提高, 也为ICU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了反馈指导和经验借鉴。采用管道标识对ICU患者管道进行安全护理干预, 在提高护士对ICU重症患者管道护理的风险识别和降低管道护理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加强护士长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选择适当有效的固定方法, 努力减轻患者不适,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增加对患者病情观察等护理对策, 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全程管道护理的系统化管理方法, 在外出检查、转科时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作好充分准备, 在搬动或转运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各管路, 保证各管道使用正常, 及时处理异常状况;实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管路护理的安全。每班设立专职管道护理护士, 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管道护理, 优化护理流程,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提高重症监护室 (ICU) 管道护理安全率, 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10年1-12月综合性ICU管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分析具体原因, 实施相应对策。结果 ICU患者管路护理安全率由94.2% (2010年1-12月) 提高到98.8% (2011年1-12月) 。结论 成立管道护理小组、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明确标识、严格规范交接班制度、合理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提高ICU患者管道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有力对策。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问题,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阳.ICU常见管道的护理管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2008, 8:16.
[2]王志红, 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21-128.
[3]熊晓华.加强危机管理对降低重症护理风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17 (6) :73-74.
护理标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篇3
关键词:护理标识;管道护理;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66-02
前言:对于管道护理的意义,相信很多的医护人员都有着很深的体会,管道护理对于患者来说关乎生命?医护人员一旦处理不当,产生的后果将会很大,因此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预知的?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下,通过护理标识来明确管道护理的相关部位和内容,更好的保证了医患关系的融洽,同时又能顺利成章的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北海市人民医院接收的危重病人占多数,导管的种类众多且复杂,因此管理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本院重点对管道的护理进行标识的鉴定,强调细节,重视患者的满意程度?
一?护理标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标识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它的作用就是更好的进行规范化管理及使用?对于危重病症患者来说,管道护理存在着不小的困难,有些部位需要进行反复的处理才能够保证其健康状态,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管道护理影响着整体的护理质量,从而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而一旦出现差错将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打击,所以由此看出护理标识在对患者的管道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本院中,重点采用最优质的管道标识材料来进行相关制作,同时运用颜色的识别来将中心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管标记为红色,尿管和外科引流标记为黄色,鼻饲管和胃肠营养管标记为绿色,气道湿化管标记为蓝色,持续吸氧管则标记为白色,这样细致的分类更易于辨别?
二、护理标识对管道护理的影响
在护理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针对病患者所能提供的良好信息就是更好的提供全方位护理方案,而危重病人更是如此?因此,有了护理标识对于管道护理的明确界限分析,可以看出它的影响:(一)更好的规范了管道护理的部位和特殊问题,对保护患者的身体行为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二)提高了管道护理的质量,减少了过程中的差错,从而减少了医患纠纷;(三)及时准确地预防了护理缺陷,明显的提升了服务质量?人民医院将管道标识的护理用于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把一系列区分出来的管道标识置入人体的管道内,用以表明管道的名称,以及日期,置管人的姓名,可以保证在整个繁忙的工作中防止差错的发生?
三?护理标识在管道护理中应用的体会
管道的护理通常是指侵入性操作,常常表现在临床上对危重患者进行多种管道方面的护理和养护,而在进行管道护理时常常需要反复牵拉来正确辨别不同管道的作用和部位分析,管道护理可以说是基础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乎整个身体病症部位的恢复,从而它的护理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护理质量,更关系到患者的康复程度,一旦操作不当之处,很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做好管道的护理至关重要?
(一)加强医护人员的素质管理
对于发展医护事业来说,要更好的重视医护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才是发展医院良好形势的关键,护理标识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给医护人员一个明确的界限范畴,更重要的也是将医护人员本身的素质摆到层面上来说,加强完善每一个细节步骤,从基本的角度出发?人民医院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用温暖的医护关怀给病人送去温暖,在医院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那高素质的服务,这也是整个医院得以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
(二)提高护理标识辨别能力
不仅仅是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同样牵连着众多的病患家属,因为对于必要的护理标识,还是应该具有相应的识别能力,毕竟这对于更好的增加护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管道护理的标识有着鲜明的界限分析,通过红色?黄色?绿色等具有鲜明特点的色彩进行的分类,有效的控制了管道护理的重要性?
(三)加强护理管道意识的宣传
管道的护理是对人体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过程,如果操作不当,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无论是各大医院还是病人自己及家属,对于管道的护理都有着自身的认识?但是仍然不乏有对此类信息有所欠缺的人,所以有必要加强管道护理的宣传,同时将护理标识的功能落实到位,提高意识?
四、结论
护理标识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管道的完整和妥善,作为医学方面比较重要的手段,管道护理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因此不仅需要医护人员自身的努力和素质提升,同样还需要病患家属与其关系融洽,相互谅解,明晰护理标识的意义,重视管道护理的重要性,共同为病患的康复而努力?人民医院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对象,他们的医学设施以及人员素质,为管道护理标识的重要性提供了重要的说明,因此得出结论?
护理标识在管道管理中的应用分类
红色输入患者体内的管道
蓝色引流至体外的管道
黄色即可输入体内管道又可引流至体外
标识部位关于气囊导管的标识贴在气囊分叉段处;胃肠道的减压标识贴于鼻胃管上,距离负压的连接处20cm;鼻饲管的标识贴在接口处20cm,深静脉拥有自己独有的标识,贴在肝素帽前端醒目处并且在皮肤上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标识需要贴于管道齐平处;膀胱管道标识贴在20cm处?
护理工作量统计
打包类消毒包类
项目换药包清创包导尿包绷带棉垫器械盒
数量304560500450200
参考文献
[1] 蔡曉美;杜芳芳;严丽;;护理标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17期
[2] 唐红娟;唐笑青;;NICU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2期
[3] 李少鹏;董蔷;于宝刚;于燕;;重症甲型H1N1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孟庆普 洪本荣 通讯员 潘赟;多项措施辅助 确保基础护理时间[N];健康报;2010年
管道护理 篇4
目的
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护理措施
1、置管期间应妥善固定胃管,防止因变换体位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因受压、打折、扭曲影响减压效果。
2、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3、置管期间应每日口腔护理。
4、置管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胃管不通畅时,遵医嘱用2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反复冲洗直至通畅。但食管、胃手术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少量、低压,以防吻合口瘘和出血。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目的
1、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和积血。
2、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膨胀。护理措施
1、保持管道密闭
1)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脱落。
2)保持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厘米并直立。
3)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4)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周围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拟行感染。
1)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2)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3)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厘米,防止逆流。
4)按常规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
3、保持引流通畅
1)体位:患者取半坐卧位和经常改变体位,依靠重力引流。
2)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其阻塞、扭曲和受压。
3)鼓励患者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气体和液体排除,促进肺扩张。
4、观察和记录
1)密切观察长玻璃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情况,波动范围大约4-6厘米。
2)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拔管
1)拔管指征: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少于50毫升、脓液少于10毫升、胸部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可考虑拔管。
2)拔管后观察:拔管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病人是否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T型管的护理
目的
1)引流胆汁和减压
2)引流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
3)支撑胆道,防止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
3)经T管溶石或造影。
护理措施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放置引流袋,防止扭曲或受压。
2)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以防管道脱出或胆汁逆流。
3)引流管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敷料被渗湿时,及时更换,伤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
4)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毫升,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粘性。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毫升,恢复进食后,每日可有600-700毫升,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毫升左右。若引流管脱出、引流液异常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处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及时引流腹腔内的渗血、渗液,避免腹腔内液体积聚致继发感染和脓肿形成。护理措施
1)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者卧床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引流管长短要适宜。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和折叠。
3)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若术后数日腹腔引流液浑浊并带有异味,体温上升,疑为腹腔感染,及时通知医师。
护理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篇5
一、护理问题:疼痛 护理措施:
1、观察、记录并汇报 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延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减少疼痛刺激:①教会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托住伤口。②当伤口固定过紧过松时,适当调整。③伤口疼痛及时换药观察。④病人需要活动、翻身时,固定好受伤或手术肢体。⑤寻找减轻疼痛的姿势与体位。⑥及时变换体位,减轻固定体位引起的不适、压迫。⑦去除刺激物。⑧转移性话题、抚慰、按摩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⑨争取家属和亲人的支持和配合。
3、减轻疼痛:①配合医生针对病因治疗。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及时通畅引流或冲洗;使用镇痛药(包括癌症末期治疗)。②心理方法: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给予同情,解释诊治与疾病的必然过程,有针对性疏导病人心理。催眠与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③物理方法:局部外用药涂抹,热、冷敷,理疗、针灸、按摩等。
二、护理问题:焦虑/恐惧 护理措施
1、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主动热情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介绍病区环境、经管医生、责任护士等,让患者及家属尽快融入环境中,以消除陌生感。
2、主动与患者家属接触、沟通,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同时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耐心详细介绍特殊检查、治疗护理的意义及配合要点,争取家属的支持及患者的积极配合。
3、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心理支持法:①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释放内心的痛苦,正确引导患者,使患者面对现实;②对于病人的想法,护士给予相应的分析与解释,缓解其焦虑情绪;③给予积极暗示,介绍同病种、已恢复的患者与其交谈;④多与病人聊天,转移注意力,让他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2)认知疗法:①鼓励患者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②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够配合我们进行各项检查与护理工作,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1(3)行为矫正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叹气联系、意识性呼吸训练等。
(4)音乐疗法:①听音乐;②读音节;③读唱词等,以缓解焦虑、失眠、头胀等症状。
三、护理问题: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护理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反复讲解废用综合症的不良后果,促进他们的积极配合与锻炼。
2、向患者家属讲解锻炼目的、方法及重要性。
3、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四肢主被动功能锻炼,早期协助患者进行四肢肌肉向心性按摩及各关节伸屈锻炼,包括各手指、足趾、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伸屈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按摩时手法应轻柔、缓慢,每日活动数次,每次10min,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准,以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与时间,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步适应,达到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
4、因病人不能在医院完全康复,所以出院时应做好各方面指导,以便在出院后能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从而获得最大的功能恢复。
四、护理问题:坠积性肺炎的危险 护理措施:
1、注意保暖,病房禁止吸烟。
2、床边备吸痰盘、吸痰器,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指脉氧及痰鸣音情况,病情允许定时翻身叩背每2小时一次,及时吸痰,吸痰时加大氧流量。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
4、深部痰液不易咳出时,及时报告医生行气管切开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配合雾化吸入,以减少吸吸道炎症的发生,减轻粘膜水肿及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
6、鼓励患者进食,增加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7、患者适量饮水,每日约1500-2000ml。
8、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2次。
五、护理问题:泌尿系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泌尿系感染的常见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等。
2、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
3、保持会阴清洁,每日进行会阴冲洗2次,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
4、按需或按时夹放尿管,尿袋低于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
5、教会病人膀胱括约肌训练方法。
六、护理问题:便秘的可能 护理措施:
1、每日在早餐后定时协助病人排便,并给病人合适的环境(如用屏风或布帘遮挡)。
2、餐后30分钟指导并协助患者行腹部环状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
3、病情允许时,告诉病人在排便时适当用力,以促进排便,协助进行增强腹部肌肉力量的锻炼。
4、饮食应少食多餐,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多饮水,每天饮水1500-2000ml,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5、协助医师为病人消除引起便秘的直接因素,如妥善处理骨盆骨折、痔疮局部用药、手术解除脊髓压迫症状等。
6、肛门排气。
7、开塞露塞肛。
8、轻压肛门部位促进排便,大便干结时戴手套用手指抠出粪便。
9、使用缓泻剂,如口服大黄、碳酸氢钠以软化大便而排出秘结成团的粪结石。
10、保持病人身体清洁和舒适,大便后清洁肛门并洗手,及时更换污染床单,开窗排异味等。
七、护理问题:躯体移动障碍 护理措施:
1、协助卧床病人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2、移动病人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增加其痛苦。
3、告诉病人疾病康复过程,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自理信心,并逐渐增加自理能力。
4、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喝水、漱口、洗脸等。
5、教会病人床上活动,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
6、做好皮肤护理,协助病人翻身每2小时一次,预防压疮。
八、护理问题:自理缺陷 护理措施:
1、鼓励协助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病人身体基本需要。
2、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
3、协助病人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饮食等生活护理,将日常用品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4、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5、按摩和被动运动患肢、鼓励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肯定每一点滴进步,增强病人的信心。
6、给病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康复训练环境及必要的设施。
7、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能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九、护理问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从手术时间、年龄、危险因素评估。
2、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病人,应采取预防措施:
(1)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规范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早期功能锻练、下床活动;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控制血脂。
(2)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
(3)药物预防措施: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权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增加出血风险的利弊。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采用物理预防措施,当高出血风险下降时可采用药物联合预防。
3、注意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病人有无下肢疼痛、足趾被动牵拉痛、浅静脉曲张、体温增高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血栓迹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粘膜情况,警惕肺栓塞形成,一旦出现肺栓塞,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立即安慰患者保持镇静,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不要深呼吸、强烈咳嗽或用力活动,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予以高流量吸氧(4~6L/min)。同时立即报告医生,测血压、脉搏、呼吸,急请麻醉科医师到科行气管插管。
(2)准备好抢救药械:吸引器、吸痰包、氧气、急救车、气管切开包、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同时急请呼吸科医师会诊。
(3)心电监测、指脉氧监测,并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应选择前臂较好的血管,遵医嘱及时补液及时用药,保持输液通畅,以防药物外渗延误抢救,口头医嘱做到“听、问、看、补”。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持续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指脉氧等动态监测,每10min记录一次。(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6)如患者病情变化时有输液,应送检并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十、护理问题:睡眠紊乱 护理措施
1、积极配合医师处理引起睡眠紊乱的客观因素,如疼痛、呼吸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
2、因持续牵引而不能入睡时,遵医嘱可适当减轻牵引重量,并在床旁设置挡板,防止碰撞。
3、指导病人促进睡眠(1)舒适体位。(2)睡前减少活动量。(3)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
(4)睡前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做背部按摩。(5)听优美的音乐,看娱乐性的读物。(6)睡前饮热牛奶。
4、创造有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1)保持室内温度舒适、盖被厚薄适宜。(2)避免大声喧哗,保持睡眠环境安静。
(3)在病人睡眠时关好门窗,拉上窗帘,夜间适宜地灯。
5、尽量满足病人的入睡习惯和方式。
6、建立与病人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作息时间。
7、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8、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地深呼吸及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等。
9、限制病人晚餐后的饮水量,睡前排尿,便器放在床旁以便于取用。
10、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恐惧的因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并观察疗效。
十一、护理问题: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
1、及时报告医生病人的发热情况,观察热型的变化,配合医师查明发热原因。
2、降温措施:按顺序如下:①通风透气。②调节室温,通过空调保持室温18~22℃,湿度50%~70%。③温水、酒精擦浴。④冷敷,冰帽,降温毯。⑤遵医嘱使用退热剂。⑥冰盐水灌肠。⑦冬眠疗法等。采取降温措施后每半小时复查一次体温,持续观察变化;>37℃,每天测4次;>39℃,每天测6次。
3、辅助措施:①保持床单位清洁,擦洗、更衣、换床单时避免着凉。②保持眼、口腔、呼吸道、外耳道、尿道、肛门及各管道口的清洁,及时保护,防止干燥,炎症。③保证水分的补充,1500-2000ml/天。④保证营养的摄入。宜清淡、易消化、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⑤卧床休息,吸氧。
4、遵医嘱合理补液,防止体温骤降引起虚脱。
十二、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 护理措施:
1、告知病人牵引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其配合,尽早适应牵引。
2、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2)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3)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4)牵引的重量不可随意放松或增减,重锤应保持悬空,如碰及地面或旁靠于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3、为保持反牵引力,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
4、对皮肤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十三、护理问题: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缺血性挛缩)的可能 护理措施
1、对四肢损伤、手术病人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度、脉搏、疼痛性质及有无被动牵拉指(趾)痛,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2、采用预防性措施,以避免血液循环障碍。
(1)受伤手术肢体局部制动,避免继发出血或加重损伤。
(2)抬高伤肢、术肢15~30度,以利静脉血、淋巴液回流减轻疼痛和肿胀。
(3)听取病人对伤肢及术肢疼痛、麻木等的倾诉,及时调整外固定和伤口敷料的松紧度。
3、一旦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及时处理。
(1)对缺血肢体,禁止做按摩、热敷,防止增加局部代谢,加重组织缺血。(2)迅速解除外固定及敷料。
(3)必要时协助医师作好紧急手术探查准备。
(4)如引起肌肉缺血坏死,应注意观察尿色、量的变化,以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及时报告处理。
十四、护理问题:皮肤完有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
1、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松软、无褶皱、无碎屑。
2、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按摩1次/2时,使用气垫床、气圈、水垫、减压贴等。
3、对使用石膏、夹板的病人应注意松紧度。并做好衬垫等。
4、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2次,以保持皮肤清洁与凉爽,瘫痪肢体与部位不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用力擦拭,防止损伤皮肤。
5、加强二便的管理,以免刺激局部皮肤。
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7、预防抓伤,勤剪指甲,每周1次。
8、预防烫伤,禁用热水袋取暖。
备注:外院带入压疮处理:压疮处给予换药,用紫草油纱布及泡沫敷料保护创面,压疮周围及其他骨突受压部位给予悬空、按摩,尾骶部定时更换水垫,以预防压疮处加深加大及其他部位压疮的发生。
十五、潜在并发症:出血 护理措施
1、观察、判断、记录受伤性质、部位、程度及肢端温度,估计失血量。
2、术后病人要了解术中失血量,严密观察血压、伤口渗血量(敷料渗血及引流量)。
3、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神志、尿量变化,并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及其压积的追踪监测。警惕休克先兆:精神紧张或烦躁,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差小,尿量正常或减少等。
4、出现休克先兆时,应高流量吸氧,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进行扩容、输血、输液,先输晶体溶液和全血。
5、协助医生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止血、指压动脉止血、止血钳钳夹出血点,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6、怀疑内出血的病人,在扩容、止血的同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7、注意病人D二聚体检验结果,对凝血障碍者及时报告医生。
十六、护理问题:有导管脱出/引流无效的可能
胸管
1、加强引流管管理,妥善双固定,衔接紧密,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受压和滑脱,水封瓶应放置在低于病人胸腔切口60cm~100 cm的位置或悬吊在床边。
2、保持引流管通畅,将插管与皮肤接触处做好标记,观察是否有引流管脱出,患者呼吸时,引流管水柱的波动幅度为4 cm~6 cm,若水柱波动不明显或无波动,应嘱病人深呼吸或轻按患侧胸部,并嘱病人咳嗽,若水柱波动仍不明显,可挤压引流管,定时挤捏引流管,每小时向水封瓶方向挤捏1次,防止血凝块阻塞。
3、保持引流装置无菌,每日更换水封瓶内生理盐水,更换时先用双钳夹闭胸腔引流管,接管后再松开止血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引流管内不得有渗液或血凝块滞留。
4、每班护士观察固定线是否脱落、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翻身搬运过程中用两把止血钳垂直方向夹闭,以免引流管脱落。
5、如引流管不慎脱落,及时用手指捏起伤口皮肤,消毒后以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同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挫伤,并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尿管
1、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2、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
3、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尿袋。
4、如尿管不慎脱出,不能重新插入,应检查尿管是否完整,尿道口有无出血及病人的排尿、尿色情况,同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十七、护理问题:气体交换受损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床边备吸痰盘、吸引器,患者痰液粘稠或咳痰无力时及时给予吸痰。
2、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鼓励患者有意识的使用呼吸技术(包括缩拢嘴唇呼吸和膈肌呼吸),以增加肺活量,保持肺功能。
3、遵医嘱给予吸氧2-3升/分,浓度为30%-50%,同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
4、观察病人的呼吸性质、频率、深度、有无鼻翼扇动、三凹症、呼吸困难及反常呼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5、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常见管道护理 篇6
【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口腔修复科的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方法: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口腔修复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分析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制定有效的规范化操作与解决方案。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操作,以及与病患良好的沟通,医患双方均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口腔修复科护士规范化的操作及良好交流的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科;护理问题;口腔护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23-02
现代口腔“四手操作”的治疗中护士的操作项目日益增多,在整个修复病人的诊治过程中,护士在分诊、健康指导、材料调拌、修复体带入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专业的规范化的护理操作直接影响医生的治疗效果。为口腔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主要探讨护理工作人员在口腔修复科常见的护理问题以及如何规范操作。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1 主要的护理问题
1.1.1专业知识缺乏
不同的患者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口腔修复知识的缺乏,易让患者对医生的诊疗过程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拒绝治疗。
1.1.2患者有恐惧、担忧心理
主要原因还是患者对相关知识缺如有关,由于患者不了解治疗过程,治疗结果无法预期,使患者产生担忧恐惧的心理,甚至有的患者一见到牙科医生就产生畏惧感。
1.1.3期望值过高
不少患者由于缺牙时间过久,或缺牙数过多,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降低,对修复缺牙抱有过高的期望值,期望可以恢复到缺失牙以前的状态。
1.2 护理措施
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恐惧担忧的情绪。修复治疗前先向患者介绍修复体的优缺点,选用修复模型或修复标本让患者观看,使其对修复体外观有初步了解。告诉患者修复体只能恢复其口腔的局部功能,让患者对带入的义齿的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在诊治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要跟患者交代清楚。通过交流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使患者恐惧、担忧的心理减轻或消失,患者能争取正确的评价修复效果便达到了对这些护理问题的解决⑴。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2.1 初诊检查患者的护理
2.2 印模技术的护理结论
口腔修复科护士必须熟悉本专业知识及口腔常见修复和特殊修复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并且熟悉全部修复后的注意事项及指导,熟练掌握各修复过程中每一步骤,具有丰富的操作技术理论,娴熟的技能主动配合,参与修复治疗,真正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为患者服务。要了解医师制定的合理工作程序,做好器械、材料、药品的准备工作,将已经准备好的器械材料迅速、平稳、准确地递到医师手中。材料的的调拌质地要合乎要求,量适中,保证修复的正确实施及达到最佳的治疗辅助效果(2)。
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预约下次复诊时间,清理用物,常规消毒,归还原处。修复后所用器械,若是一次性的口腔治疗盘,注射器等,需要依据一次性卫生材料处理原则进行分类丢弃处理,对其他口腔专科所用器械,按物品性质进行分类、消毒、灭菌处理,严禁污染的医疗用品重新使用或流向社会。
在配合医师诊治病人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治疗前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要得当,医护人员必须做到一人一副手套,一用一换,不允许戴手套触摸公共物品。对使用过的治疗椅及治疗台等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坚持手机一人一用一灭菌,吸引器一人一用一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赵佛容,陈佩珠.口腔科护理手册[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护理管道标识的临床应用 篇7
1 护理管道标识的设计
1.1 护理管道标识粘贴纸的选择
管道标识纸均采用一次性粘胶式标签, 具有一定的韧性、不易被撕破, 还具有防水功能, 且使用方便, 揭下即可使用。用圆珠笔标记后字迹牢固清晰不易被擦拭。
1.2 护理管道标识的种类
管道标识的种类为留置管道、微泵输注管道、特殊静脉用药管道 (包括血管活性药物及防外渗药物) 。
1.3 护理管道标识的颜色及分类
1.3.1 管道标识
红色, 应用于输入型无菌管道, 如深静脉置管、动脉置管、气管插管等;紫色, 应用于各种 (输出型) 引流管, 如头部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腹部引流管等;黄色, 应用于各种鼻饲管道, 如胃管、胃肠造瘘管等;绿色, 应用于输出型引流管, 如尿管、膀胱造瘘管等。
1.3.2 微泵标识
红色, 应用于多巴胺、多巴酚酊胺、异丙肾上腺素等;蓝色, 应用于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绿色, 应用于胰岛素、速尿、胺碘酮等。
1.4标识项目
管道名称, 置管日期, 执行者签名。
1.5标识粘贴方式
对折于管腔上固定。
1.6 标识粘贴位置
(1) 深静脉置管:标识对折于深静脉置管导管固定处外端, 更换敷贴时间贴于敷贴上; (2) 尿管对折于气囊管处; (3) 胃管对折在胃管刻度75cm外侧并注明置管深度; (4) 其它各类引流管道, 对折于从连接口往置管方向10~15cm处; (5) 特殊情况视具体要求确定标识粘帖位置。 (6) 微泵标识:选择相应的药物标识分别在微泵连接管前段及末端3~5cm处粘贴。
2 标识的应用及管理
2.1 留置管道
给予患者置入相关管道后, 由责任护士选择相对应的管道标识并填写管道名称、日期和签名;手术中置入的管道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确认后选择相应的管道标识并填写管道名称、日期和签名, 粘贴在管道相应位置。连接的引流袋用标识笔在左上角注明日期及时间, 长期留置管道患者引流袋每周更换两次, 更换后注明更换日期及时间。
2.2 微泵输注管道
微泵输注液体时无需标识;微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启用微泵标识, 选择相应的药物标识分别在微泵连接管前段及末端5cm处粘贴。
2.3 标识管理
护士在进行管道护理及交接班时, 须认真进行床旁交接, 认真核对管道名称, 管道是否移位, 并认真观察标识是否完好、字迹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正确, 检查管道的固定、连接及通畅情况。管道标识到位后, 叮嘱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 尽量避免污染, 并防止破损脱落。
3 效果
规范使用护理管道标识以来, 管道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 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也得到不断加强, 规范使用护理管道标识已成为每位护士的自觉行为。
4 体会
4.1 保障患者管道安全
医源性因素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之一, 如护理人员服务行为不当或由护理过失造成;护理技术层面因素, 由护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缺乏经验或协作能力有限而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护理责任心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不严格执行常规制度而造成的过失[2]。规范化使用护理管道标识管理方案一年来, 不同程度的规范了护士工作行为, 理顺了交接班流程, 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 使护理工作从源头上对管道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有效规避。因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应用有效的管道标识, 能确保患者管道安全。
4.2 提高用药的安全
患者用药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确保用药安全也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对于24小时持续静脉输注需要使用微量泵控制速度的药物, 如多巴酚酊胺、硝酸甘油等, 为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输入人体的药物适量, 做出警示标识管理, 警示护士进行静脉治疗时, 在确保输液通畅的同时, 在静脉滴注过程中还要掌握准确的输注速度, 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 保证药物使用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以便及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3 保证护理安全
在临床工作中, 常出现患者身上同时安置不同的管道, 采用不粘胶标签, 以不同颜色的标签对不同管道进行分类, 标明管道的名称、用途、置管日期等, 使各种管道一目了然。该标识起到提醒作用, 使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快速识别不同管道, 预防差错的发生。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也进行护理安全重要性的健康教育, 管道标识对新入科人员也起到警示作用, 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4.4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管道标识采用一次性粘胶纸, 其价格便宜、取用和更换极为方便、无需消毒, 避免了以往标牌式标识的重复使用和胶布标识手写名称不清晰的弊端;护士即便是遇到繁多或极为相似的管路, 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查对与交接班, 既节省了工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有效防止差错的发生。
摘要:目的 规范护理管道标识在临床中的应用, 让护士快速识别各种管道, 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方法设计不同用途和不同颜色护理管道标识, 分门别类在临床应用, 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及使用。结果 护理管道标识增强了护士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提高了用药的安全管理, 保证了护理安全, 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的护理管道标识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浅谈泌尿外科管道的护理 篇8
【关键词】泌尿外科;管道;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59-01
导尿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1],对泌尿系统的疾病、损伤治疗和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4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管道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浅谈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0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在15~80岁之间。其中,膀胱癌患者为2例,前列腺肥大患者为8例,损伤性尿道狭窄患者为8例;行前列腺摘除术患者为11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例。拔管时间最短为4天,最长为15天。手术成功率为100%,均全部治愈出院。
1.1导管的种类及用途
1.1.1 普通导管 最常用于术后尿潴留和尿道成形术患者,其型号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插入长度原则上遵循有尿液排出時再插入1cm。一般男性为18~22cm,女性为4~6cm。
1.1.2 气囊导尿管 有三腔和两腔之分,三腔气囊导尿管常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一般术中置于前列腺腔内,气囊起着压迫止血,内固定的作用,其余两腔用于膀胱冲洗及引流。双腔导尿管常用于长期需要导尿管的患者,气囊的内固定作用克服了普通导尿管用胶布外固定的缺点。
1.1.3 输尿管支架管 型号以F8~10导管为宜。常用于肾盂成形术及肾移植术后,起支撑引流作用,防止吻合口狭窄和便于观察患者术后的尿量。
1.1.4 肾造瘘管 适用于肾积水、肾积脓、肾盂、输尿管手术后。
2 导管护理
2.1 妥善固定各种导管
2.1.1 术后将病人放置舒适的位置 用两片以上的胶布将尿管固定于病人的大腿内外侧,衔接好引流袋及引流冲洗装置,尿管以下的引流管要有足够的长度,以备病人左右翻身之用。引流管要牢牢固定于床沿边,位置合适,确保不会出现因引流袋过重而牵拉尿管使之脱出的情形。由于本组患者的引流袋牢固固定于床沿边,且位置合适,因此未发现因引流袋因过重而牵拉脱出的现象。
2.1.2 熟悉三腔管的特点,防止衔接或冲洗时接错 本科室的护士对三腔管的特点较为熟悉,而且气囊有明确的标志,在护理中作膀胱冲洗时,从未出现衔接或冲洗接错,以致尿管脱出,气囊冲破等不良现象。
2.2 密切观察引流情况,防止管道扭曲受压。
2.2.1 观察中若发现引流不畅,护理人员要及时调整冲洗。本组着重观察行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有无进行性出血的情况,以及出血时如何正确估计其出血量。需要注意的是,行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的引流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前列腺摘除后的渗出液常会浸湿敷料,关于这一点,我们尤其要特别注意,以免产生误会。
2.2.2 为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放置引流管后,我们必须准确记录引流的尿量。对肾积水、肾脓肿者,我们在护理中要随时注意引流出的尿液是否呈现脓性或浑浊,如发现不良的尿液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3 严密注意引流尿液的颜色、量、性质,有无脓性或浑浊,有无血性或血块阻塞管道。这是至关重要的护理观察,既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又可据此制定治疗方案,清楚了解病人的疗效。
2.3 冲洗
2.3.1 本组冲洗时一般用生理盐水,前列腺术后者我们给予冲洗2~3天,早期冲洗的速度为60~100滴/分,引流液为鲜红色,我们给予加快滴速,以便及时冲出血液,同时注意血压的变化。冲洗时要避免速度过快或过慢,避免引起创面出血或使内出血凝固成血块以致引流不畅。经观察发现,有10例患者出现了血块及组织碎片阻塞管道的情况,即用手指挤压管道时,有5例患者的管道通畅,滴速顺畅,有6例患者需用20~50ml生理盐水,以一定的压力冲洗,才将血块冲碎而排出体外。
2.3.2 本组行膀胱手术者,每次注入量不超过50ml,冲洗液注入后,经全部抽出方可再注入,反复3~4次,临床效果满意。
2.3.3 本组部分肾盂造口及输尿管造口者原则上不冲洗,但在梗阻或有血块阻塞时,由医生行无菌操作,每次注入5ml为宜,压力不可过大。
2.4 防止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极易发生上行性感染,感染细菌与一般尿路感染相同,在护理中严格无菌操作,落实和加强各种护理措施的实施是关键。
2.4.1 本组在实施护理操作时,特别是整个引流管及引流冲洗装置要密封无菌,体外引流管及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我们用的是一次性引流袋,避免了引流管消毒不彻底而并发的交叉感染。对于需长期应用的患者,我们给予对方3~5天更换一次尿管,插尿管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患者的尿道黏膜。
2.4.2 多饮水 本组除特别医嘱外,我们都鼓励病人尽量多饮水,使其能将大量的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冲洗尿路和尿管的作用,这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2.4.3 术后选用适当的抗菌素 定期给病人做中段尿培养,从中选用敏感类抗菌素稀释冲洗或全身应用,如此一来,病人在预防尿路感染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组也未发现尿路感染的病人。
2.4.4 造瘘口周围的敷料要保持干净清洁,每天更换一次,尿道口有分泌物时,首先要用手按摩使之排出,然后再行消毒。
2.5 拔尿管 本组拔尿管的时间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为了减少上行性感染,术后尿潴留需留置尿管者一般在24h内拔除。长期留置者应每周给予更换一次,前列腺电切术后一般3~5天拔管,回肠膀胱术一般7~10天拔输尿管支架管,10~14天拔膀胱引流管。肾造口引流管拔除前,本组做肾功能测定,肾盂输尿管造影及肾盂压力测定,明确肾盂引流通畅后拔管。
2.6 各种导管拔除后,本组继续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性质,是否能自行排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在护理观察中,本组拔尿管后的病人均无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护理常见管道护理】推荐阅读:
外科常见管道的护理09-02
留置常见管道护理健康宣教05-13
常见护理纠纷05-10
常见护理风险08-06
常见护理问题论文05-24
常见产科急症的护理09-12
常见输液反应的护理10-11
新生宝宝护理常见问题06-17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