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气囊

2024-07-18

护理气囊(精选12篇)

护理气囊 篇1

关键词:气囊导尿管,护理

留置气囊导尿管因其操作简便, 内固定稳定, 刺激性小, 无需胶布固定, 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 能有效地保持外阴干燥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欢迎。但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由于操作护理不当易产生一些并发症,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近年来我科在置管长度、气囊充盈、预防尿路感染等方面加强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置管时机

对于手术患者, 普遍认为导尿最佳时机应在麻醉后10min。若加强局部麻醉和尿道润滑作用效果会更佳。我科多为内科老年患者留置尿管则选择在病情需要时。

2置管长度的护理

传统置管长度是男20~22cm, 女4~6cm, 一般在导尿管插入尿道见尿液后再置入1~2cm (3~4cm) 。但在临床工作中, 往往由于个体差异、疾病影响等因素导致置管长度不当, 进而引起尿道损伤及尿液引流不畅。另外, 由于妊娠其孕妇的子宫逐渐增大, 使膀胱向上前方移位, 尿道延长, 因此, 孕妇留置导尿管长度以8~10cm为宜, 可使膀胱彻底排空, 有利于手术和护理。

采用改进的气囊导尿管留置术方法是常规置导尿管进入膀胱后, 将全长导尿管插入尿道, 并用手指按压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区, 见尿后再充盈气囊, 然后将尿管缓缓向外牵拉至遇有阻力为止[1]。该方法在膀胱不充盈的情况下也可引流出残余尿液, 避免了因不见尿液流出而无法断定导尿管是否在膀胱, 而盲目充盈气囊导致尿道损伤的情况。

3气囊充盈的护理

3.1 空气与生理盐水充盈气囊的比较

气囊内注入空气比注入生理盐水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原因是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后, 由于重力作用, 气囊压迫尿道内口及膀胱三角区, 刺激膀胱三角使患者出现憋胀、尿意及膀胱刺激征, 而注入空气后, 由于空气较盐水比重轻, 气囊在膀胱内被尿液的浮力作用浮起, 减少或不刺激膀胱三角区, 从而减轻不适感。而有人认为注入气囊内的空气, 因其极易弥散、外溢, 尤其时间较久后, 气囊逐渐瘪小, 导致内固定失效, 导尿管容易脱出。故气囊内注入空气与生理盐水的选择, 应根据留置导尿的时间长短权衡利弊后决定。

3.2 气囊充盈剂量的研究

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量以3~5ml为宜, 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又可以防止尿管自行脱出。有报道:用于固定注入10ml;用于压迫目的时可注入30~50ml。注水过多可压闭引流腔造成尿道口漏尿。

3.3 气囊内生理盐水应定期更换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我科每周更换囊内生理盐水1次。原因是生理盐水为晶体, 注入气囊后停留时间长, 易结晶沉淀, 可造成有机沉淀物形成结石, 拔管前无法将气囊恢复原状而导致拔管障碍。

4人性化置管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 可先从尿道口注入3~5ml液体石蜡油或注入1%地卡因5ml, 再选用尖头气囊导尿管置管, 可起到润滑止痛, 避免尿道损伤的效果。

手术患者开展了术前麻醉后无痛导尿, 也取得了满意效果。手术室实施无痛导尿不仅未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感, 还因手术室环境要求较病房高, 更能有效地保证无菌操作及保护患者隐私, 缓解紧张心理,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宗旨, 值得在各手术科室的患者中推广。

5拔管方面的护理

拔管困难是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的突出并发症, 拔气囊导尿管的新方法:常规用注射器在抽取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时, 感负压后, 再向气囊内推注气体或液体0.4~0.5ml, 然后将导尿管拔除。原理:向气囊推注少量气体或液体后, 气囊外部的皱襞消失, 气囊壁平整, 拔管时与尿道黏膜不会产生强烈摩擦, 从而达到减少尿道损伤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注意推注的液体或气体不宜太多, 否则适得其反。

留置尿管拔除后, 患者易发生尿潴留。预防拔管后尿潴留关键是尽量缩短置管时间, 在置管期间采取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 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是膀胱充盈时。拔管前直接将开塞露注入膀胱, 可促使患者自主排尿, 有效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6预防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

据报道尿路感染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约占医院感染的36%~40%, 其中80%~9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插入有关。而导尿管引流部分连接不良、引流系统不密闭是导致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 为有效保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 应尽量减少集尿袋的接头打开。

6.1 导尿管与尿袋的连接

使用改进的气囊导尿管与尿袋连接方法, 较以往标准连接方法抗拉效果明显提高, 有效地防止了集尿袋接头松脱与漏尿现象。方法是先将气囊导尿管尾端向外翻折0.7~1.0cm, 再进行连接, 待翻折后的导尿管口边缘达接头基部时, 再将翻折部分推回原状套上接头基部止位环。

6.2 尿袋更换时间的选择

传统的尿袋更换时间为每天1次, 导尿管应每周更换1次。硅胶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一次性集尿袋, 以每3天更换1次为最佳。在保持尿液pH值6.5~7.0的情况下, 气囊导尿管可每月更换1次[2]。

6.3 膀胱冲洗的作用

传统膀胱冲洗是既耗时又浪费的措施, 冲洗液不仅可对膀胱壁产生机械性损伤, 又破坏了集尿系统的密闭性。笔者采用生理性膀胱冲洗, 即鼓励患者多饮水, 增加尿量, 达到稀释尿液, 冲洗膀胱, 利于引流的目的。

综上所述, 留置气囊导尿管是临床上一项常见的基础护理技术, 加强留置尿管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留置导尿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素娟.气囊导尿管插管方法的改进与护理[J].天津护理, 2004, 12 (2) :94.

[2]方香之, 王雪云.留置气囊导尿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临床军医杂志, 2004, 32 (1) :114.

护理气囊 篇2

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

除了驾驶员侧有安全气囊外,有些轿车前排也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乘客用的与驾车者用的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另外,有些轿车还在座位侧面靠门一侧安装了侧面安全气囊。

车安全气囊(SIR)系统从方向盘中心和仪表板右侧展开气,与膝垫和转向柱同时撞产生的能量,以保护乘客。驾驶员座和乘客座膝垫位于仪表板下面,当前方产生足够的碰撞力作用在偏离车辆中心线30°内会使气囊展开。SIR系统结构特点 上海别克轿车安全气囊SIR系统由充气保护装置传感与诊断模块(SDM)、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线圈、充气保护装置IP模块及仪表组件上的气囊警告灯等组成。其中充气保护装置传感与诊断模块(SDM)、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线圈(SIR线圈总成)、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驾驶员座充气装置模块)、充气保护装置IP模块(乘客座充气装置模块)和接头导线组成展开回路。展开回路的功能是向充气装置模块供给电流,使气囊展开,当SDM检测到车辆速度变化足以保证展开时,则气囊展开。SDM设有传感装置(即加速度传感器),将车辆速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SDM将该电信号与存储在内存中的数值进行比较,当产生的信号超过存储值时,SDM执行附加信号编程并将产主的信号同内存中存储的信号进行比较,当所产生的2个信号都超过存储值时,SDM将使电流通过充气装置模块使气囊展开。检修SIR系统的注意事项 如果操作不当,SIR系统就会产生危险,因此在检修SIR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对位于或靠近SIR的部件及导线进行维修时,必须中止SIR系统,若不按正确的程序进行操作,会导致气囊展开、人员伤害或导致SIR系统不必要的损坏; 2.充气保护装置传感与诊断模块(SDM)需要有蓄能供电为气囊的展开提供动力,检修SIR系统前,应断开蓄能供电,具体的方法是:将点火开关调至关闭位置,拆卸给SDM供电的熔丝,从车辆电气系统上断开车辆蓄电池,10s后SIR系统将被中止; 3.存放安全气囊处的温度不得高于65℃; 4.注意零件编号是否正确,不要用不同车辆上的部件进行更换; 5.充气保护装置传感与诊断模块(SDM)、安全气囊、方向盘模块线圈为非维修件,这些部件出现故障后只能更换,而且必须使用由特约的GM经销商供应的原厂零件进行更换; 6.SDM、安全气囊、方向盘模块线圈如果不慎从910mm以上高度掉下均应报废,不要将这些落地件安装在车辆上,更换SDM时,应确保装配面清洁,模块上箭头指向车辆前方,模块装配面与车辆基准线平行,并按规定的力矩安装和紧固; 7.在所有SIR系统部件正确装配后,才能完成电气连接,在进行任何进一步的检查之前要执行SIR诊断系统的检查程序; 8.在进行维修工作前要解除安全气囊系统,在完成维修工作时再恢复安全气囊系统,在把车辆交还给用户前要执行SIR的诊断系统检查,解除SIR系统的方法是:先转动方向盘以使车轮朝向正前方,再把点火开关转到“LOCK”位置并取下钥匙,拆下SIR熔断器,然后,从转向柱的底座和前排乘员前仪表板内找到黄色双导线插头,取下插头定位保护装置CPA,并将两个插头分开。SIR系统故障码 保护装置中座椅安全带系统没有诊断故障码(DTC),但SIR系统存在诊断故障码(DTC)及对应的数据值。当SIR电气组件和电路发生断路、短路故障时,故障警告灯会启亮,同时内存将存储特定的故障码(DTC)。通过DTC译码器或故障扫描仪可以读取DTC,对照DTC表即可知道具体的故障部位和情况,以便进行维修。上海别克安全气囊SIR系统故障码如表1所示。表1上海别克安全气囊SIR系统故障码DTC DTC故障部位警告灯 B0016乘客座前展开回路电阻过低亮 B0017乘客座前展开回路断路亮 B0018乘客座前展开回路电压超出范围亮 B0022驾驶员座前展开回路电阻过低亮 B0024驾驶员座前展开回路电压超出范围亮 B0026驾驶员座前展开回路断路亮 B0051展开指令亮 B0053展开指令及回路功能失效亮 B1000ECU(电子控制单元)功能亮 U10002级串行数据丢失故障否 U1016与PCM失去对话否 U1040与EBCM/EBTCM失去对话否 U1064与BCM失去对话否 U1096与IPC失去对话亮 U13002级搭铁短路亮 U13012级蓄电池短路亮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推出以来,安全气囊已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如果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可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充气,从而使您免受正向碰撞所产生作用力的冲击。

安全气囊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气囊自身,它由薄薄的尼龙纤维制成,折叠在方向盘或仪表盘中。然后是告知气囊充气的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到相当于以16-24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墙壁的冲撞力。

最后是充气系统。安全气囊实际上由与固体火箭助推器类似的系统进行充气。叠氮化钠(NaN3)和硝酸钾(KNO3)迅速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热氮气。此气体将为气囊充气,气囊在膨胀时将冲出方向盘或仪表盘。大约在一秒钟后,气囊就会收缩(气囊上有许多小孔),因此不会妨碍我们的行动

CC的旗舰车型将装备8个安全气囊,配合ESP等主动安全系统,为驾乘者提供最大的安全保护。

安全气囊系统称为SRS,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安全气囊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此系统由一个传感器激活,该传感器用于监视碰撞中汽车速度减小的程度。在碰撞发生的早期,安全气囊开始充气,安全充气大约需要0.03秒。安全气囊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充气十分重要,这能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如果前排装备了安全气囊,不要让6岁或140CM以下的儿童坐在前座,更不要将婴儿座椅安置在前乘客座。

安全最为重要 现场爆破的安全气囊是VOLVOS80的双段式前安全气囊,分为两段激活式,能够根据碰撞强度设定气囊的充气压力,更加人性化地保护驾驶者的人身安全。严重碰撞时,气囊迅速充气,压力最大;非严重碰撞时,气囊先充70%的气体,经过0.1秒的间隔后再充30%的气体,从而来减小充气压力,让人的头部与气囊更柔和地接触。VOLVOS80轿车配备有22个安全气囊,有前部先进的双段式安全气囊,安装在前乘客座上的保护乘客胸部的SIPS防侧撞气囊,还有保护侧面乘客头部的IC气帘等。

瑞典VOLVO轿车以安全高质闻名于世,1959年VOLVO的工程师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至今已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正面撞车时,安全带是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但实际上在严重碰撞中它也只能避免头部受重伤。因为尽管有安全带,但在发生严重碰撞时人的上身还是会由于巨大的惯性而往前冲。所以安全带只有与气囊配合起来,才能使乘客在重大事故中得到最好的保护。

护理气囊 篇3

【关键词】 气囊导尿管;尿道损伤;原因;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65-02

气囊导尿管是如今很多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借助导尿管排尿的男性手术患者普遍使用的工具,这种导尿管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固定、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它能够大大提高引流尿液的有效性,并能够保持外阴干燥[1]。然而人体尿道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在使用导尿管的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使患者发生尿道损伤。为了进一步探讨使用气囊导尿管致男性患者尿道损伤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名置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名置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患者,该组患者均为男性,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54.56±3.11)。所有患者均使用Foley二腔或三腔气囊导尿管,分析患者尿道损伤的原因有:2例为尿道狭窄,1例前列腺肥大,3例为强行置管,还有4例为尿管插入不到位行气囊固定致尿道损伤,2例尿袋外固定不当致尿道损伤,2例为烦躁不当、神志不清强行带气囊拔管致尿道损伤,1例为拔管不当。

2 原因分析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致伤原因分析发现,导致尿道损伤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精神因素 很多患者在手术期间和插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害羞等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往往会使患者尿道发生痉挛,增大了尿管插入时的阻力,最终导致了尿道粘膜受到损伤。

2.2 导尿管选择不当 没有根据患者尿道大小选择合适的类型,使得选择的尿管太粗、在操作过程中插不进的时候强制塞入,最终导致尿道粘膜受到损伤。

2.3 操作不当 很多操作者由于知识水平的原因,对导尿管相关知识缺乏,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比如强制塞入、由于对男性尿道解剖结构和气囊导尿管构造特点不了解致使气囊导尿管放置不到位等等;另外是一些患者情况比较特殊,比如一些患者前列腺肥大或尿道狭窄,这类型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就比较困难,很可能插不进去,而部分操作者在这时候选择强行插管或者反复插管,最终使尿道受到损伤;还有一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对囊内液体注入量与抽出量平衡认识模糊,就没有引起对两者平衡关系的重视,在拔管的时候没有抽出与注入量相等的液体,最终损伤尿道[2]。

2.4 引流管太短 由于采购的引流管不够长,使得其固定位置不够合理,使气囊受到过分牵拉最终导致尿道受到损伤。

2.5 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不到位 由于健康教育不到位使得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过程中存在疏漏,比如尿管更换不及时、尿道口擦洗不够、病人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时将尿管拔出等等。

3 护理对策

通过分析引起尿道损伤的各种原因后,笔者总结了各项护理对策:

3.1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讲解,在插管之前要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向他们解释插管的目的和必要性,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规范操作方法、日常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同时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患者的疑慮,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和顾虑,转变患者的思想观念,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3]。

3.2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首先是要加强护理人员对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和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避免护理人员在插管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导致患者尿道受到损伤,在插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管型,同时还要严格检查导尿管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在插管过程中要确保整个过程的无菌操作。

3.3 插管困难的对策,插管的过程中要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力度过大造成尿道损伤。对男性尿道插管的时候如果遇到阻力使不可强行插入,而要检查是否是插管太小,可以在尿道口内注入无菌石蜡油或者在导尿管末端接润滑剂注射器,边注射边插易成功;针对于列腺肥大的患者宜选择型号较小、坚韧度较高的尿管,插管的时候先让患者侧卧并将臀部抬高。

3.4 尿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插管过程中如果患者的尿道受到损伤护理人员应立即向责任医师汇报,由责任医师进行诊断并选择处理措施,一般情况下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如果出现流血则要使用相应的流血药,拔管前可以使用少量液体石蜡油,并轻轻转动,避免再次损伤。

3.5 做好导管的固定和护理记录工作,留置导尿管后一定要明确记录囊内的注入量及成分,让患者多饮水。

参考文献

[1] 张金芬,李璐琳,杨文渊.体位干预对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时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02):37-38+59.

[2] 徐白生,孙华宾,蒋晏英,延敏博.气囊导尿管使用不当致尿道损伤的预防及治疗[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06):447-448.

护理气囊 篇4

关键词:机械通气,气囊漏气,急救,护理

有创机械通气是指患者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气囊对保持气道的密闭,保证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防止口鼻咽腔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囊漏气后气道不封闭所带来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巨大,比如胃内容物反流所致的肺损伤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潮气量降低导致的通气不足;特别是在应用高呼气末正压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气囊漏气后无法保证呼气末正压;气囊漏气后所导致的肺损伤可能是致命的。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科监护室2009年1月—2012年10月96例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的气囊漏气现象及处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漏气时的急救护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6例气囊漏气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呼吸机低压报警,患者咽喉部出现气过水声,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心搏加快等。17例气囊按规定注入气体后瞬间变瘪。68例应用德国VBM公司生产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专用测量仪测气囊压力低于15 cm H2O。经口气管插管的40例,经气管切开置管的56例。

1.2 处理方法

分析96例患者发生气囊漏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

2 结果

96例气囊漏气患者因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均脱离了生命危险。具体漏气原因及处理措施见表1。

3 护理

3.1 加强监护,及时发现气囊漏气

3.1.1 定时检测气囊压力

采用德国产VBM专用气囊测压表,连接气囊充气口,测定气囊压力[2]。每4 h~8 h测压1次,以及时发现气囊漏气。压力低于15 cm H2O时应充气,使压力达到20~30 cm H2O。

3.1.2

观察充气后气囊有无变瘪或气囊压力下降等变化。

3.1.3 及时发现气囊漏气的征兆,如:

呼吸机低压报警、咽喉部出现气过水声、SpO2下降、患者情绪不安、呼吸困难、发绀、心搏加快等。

3.1.4

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定时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3.1.5 做好更换气管套管的准备,如:

新气管导管、注射器、无菌纱布、无菌手套、绷带、消毒物品。

3.2 急救护理措施

3.2.1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到达现场。

3.2.2 及时向气囊注气,采用最小闭合技术注气。

1人听诊颈部外侧喉与气管处,可听到粗大的气过水声,另1人向气囊内缓慢充气,直至听不到漏气声为止;然后用1 m L注射器抽出0.5 m L气体,此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从0.1 m L开始注气,直至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气道保持密闭,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还可以减少对气道壁的损伤,较好地保证气道黏膜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防止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

3.2.3

外气囊被剪掉的气管导管,将残端连接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气体13 m L[3],并用血管钳夹闭近端导管。

3.2.4

继续使用呼吸机,调整参数为潮气量500 m L,方式:A/C,氧浓度>50%。

3.2.5

使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通气,频率10~12次/min。

3.2.6

如患者已处于序贯机械通气“PIC窗”(肺部感染控制窗)[4],则可以将气管导管拔除,改用无创机械通气。此时注意适时吸痰,及时吸净口鼻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3.2.7

必要时,重新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3.3 针对漏气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3.1 原因

(1)护士在口腔护理时,剪断气管插管的外气囊;(2)医生做气管切开时,气管导管的气囊被裸露的软骨扎破或被止血钳划破;(3)护士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将气管导管气囊吸破;(4)充气后24 h~48 h未补气。

3.3.2 防范措施

(1)随时监测气囊的充盈情况。(2)做口腔护理时,注意保护气囊,剪刀剪绷带时应从无气囊的一边进行。(3)定时检测气囊压力[3]。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使用专用气囊测压表检测气囊压力科学性强、精确度高,并有明确的警戒范围,可操作性强。用专用气囊测压表每4 h~8 h测1次气囊压力,可以及时发现气囊漏气,压力低于15 cm H2O时应充气,使压力达到20~30 cm H2O[5]。文献报道,当气囊压力小于20 cm H2O时,易出现误吸,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献报道,当气管导管套囊内压超过29.58 cm H2O时,会使气管黏膜血流开始减少;达到40.30 cm H2O时,黏膜血流明显减少,黏膜苍白;当气管导管套囊内压在68.3 cm H2O时,15 min后气管黏膜可出现明显损伤,部分基膜剥离[6]。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30 cm H2O时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管黏膜缺血性损伤、气管食管瘘以及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4)每45 d更换气管导管,由耳鼻喉科专科医生负责更换。(5)气管导管外气囊薄而柔软,医生做气管切开时避免用止血钳直接夹闭,以免导管破裂漏气,可以用修剪成1寸左右的输液器或吸痰管包裹止血钳两钳端,连接紧密严实后再夹闭气管导管。动作轻柔敏捷,防止气囊被气管软骨扎破。(6)吸痰时,压力避免过大。气管切开伤口避免过大,尽量采用微创的经皮气管切开法,可减小皮肤切口面积,避免气管导管的气囊外露,减少护理的不便。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法[7],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要严密监护,注意保护气囊,监测气囊压力,使气囊压力保持在20~30 cm H2O,以保证机械通气的有效进行。及时发现气囊漏气,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柏宏坚,何礼贤,翟介明,等.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8):472.

[2]顾小红,王黎梅.2种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1-2.

[3]申雪琴,武强.气管套管漏气与气囊压力和注气量的关系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70-71.

[4]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12-216.

[5]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29(2):66.

[6]Vyas D,Inweregbu K,Pittaid A.Measurement of Tracheal Tube CuffPressure in Critical Care[J].Anaesthesia,2002,57(3):275-277.

安全气囊-儿童的隐形杀手 篇5

在车辆上安全气囊、安全带这些在日常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关键时刻却有可能成为儿童杀手。

因此适合儿童的车辆,在安全气囊、安全带方面会有针对儿童的考虑。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而单独坐在后排的儿童已经超出了坐在前排开车家长的控制范围。

因此,车锁、车窗这些活动部件是否有针对性的改进也是判断车辆是否适合儿童乘坐的标准。另外,车辆座椅是否预留安全座椅锁扣、前排是否有儿童禁乘的警示标志等也可看出车厂在儿童问题上的细致程度。以下就是国内车厂提供的几个针对性解决方案。

可关闭的安全气囊

危急时刻,安全气囊可防止驾乘人员飞出车外,起到救命作用。可对于儿童来说,安全气囊却是一个隐形杀手,安全气囊弹出的爆发力过强,一击足以置儿童于死地。现在不少车辆不但前排有安全气囊,还配备了侧安全气囊,这样小孩即使不坐在前排,也难逃安全气囊带来的威胁。因此可控制开关的安全气囊就成了车厂保护儿童的一项举动。

护理气囊 篇6

【关键词】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43-01

导尿术是医疗诊治过程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导尿后留置尿管广泛用于排尿困难、尿失禁、大手术前后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尿量记录观察等。目前我院此操作使用的气囊导尿管均为硅胶管,其具有管壁柔软,对粘膜刺激性小,易于固定便于活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易滑出等优点。但在临床使用中也常常会有漏尿的现象发生,给治疗护理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本人根据临床应用中漏尿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促使了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220例应用留置气囊导尿管治疗及观察的病人中,发生漏尿36例,其中因膀胱冲洗漏尿18例,尿管堵塞29例,膀胱痉挛10例,尿道松弛6例。

2 留置气囊导尿管尿液外漏原因分析

2.1导尿管堵塞引流不畅:

2.1.1急性细菌感染时,尿液混浊,尿沉淀产生。

2.1.2泌尿系检查或手术后膀胱医源性损伤导致小量出血,血凝块堵塞尿管。

2.1.3长期留置导尿管者,一方面未常规冲洗或定期更换导尿管,另一方面因为饮水量、输液量不足等导致尿液浓缩钙盐沉积而致尿管堵塞。

2.1.4导尿管气囊偶见畸形使注满液体的气囊压迫堵塞了导尿管的侧孔,导致尿液引流不畅。

2.2导尿管与尿道内口贴合不严密而致漏尿:

2.2.1导尿管选择过细或气囊内所注注射用水过少致漏尿:如老年男性伴前列腺增生肥大患者在选择导尿管时常规只能选择型号较小的导尿管,一般气囊的大小与导尿管的粗细成正比,若尿管较粗而气囊内注入的注射用水太少,使膀胱颈处于一个开放状态,当膀胱内压大于尿道夹闭能力时即可出现漏尿[1]。

2.2.2导尿管气囊漂浮于尿道口之上与尿道内口贴合不严密:如果气囊内所注的是气体时,有可能导致气囊浮于尿道内口之上,而贴合不严密,当膀胱储尿达一定量时会漏尿。

2.2.3尿道括约肌松弛:老年患者特别是长期卧床者或昏迷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盆底肌肉弹性差。

2.3膀胱因素导致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

2.3.1膀胱废用性萎缩:膀胱具有储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常采用开放式引流和定时间歇式方法排尿,不论是哪种都使得膀胱处于非正常排尿模式,造成膀胱充盈及收缩的正常功能改变,导致膀胱储尿功能废用,成为空虚及惰性状态,一旦夹闭导尿管可使尿液顺尿管外漏。

2.3.2膀胱痙挛:一般导尿管气囊与膀胱颈直接紧密贴合接触,气囊内注水太多,压力过大,过大的气囊压迫双输尿管开口,使输尿管蠕动加剧,输尿管传下来的蠕动波会引起三角区收缩以致膀胱痉挛[2]。

2.4病人角色适应不良导致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

2.4.1神志清醒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初次留置气囊导尿管,大多不适应已留置尿管的角色变化,对尿管存在异物感,不自主的用力做排尿动作松弛尿道口减轻不适感,此动作使膀胱括约肌、逼尿肌等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运动,致使球囊处于封闭不严状态,尿液自尿管旁流出。

2.4.2病人好动或更换体位等导致导尿管扭曲、折叠等,引起膀胱内压增高导致漏尿。

3 护理干预

3.1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人格,向患者讲解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患者提高认识,消除紧张恐惧。

3.2导尿前选择好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检查导尿管外观质量是否完好无损,气囊是否漏气、漏液、畸形等,插入尿管成功后注入气囊内注射用水10-20ml,并牵拉导尿管,使气囊与膀胱颈处紧密贴合。

3.3对长期卧床的年老体弱患者,尤其是女性,因盆底肌肉弹性差,尿道括约肌松弛,应选择型号偏大导尿管,既能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引流通畅。对特殊只能选择较小型号导尿管的患者,可垫一次性中单以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并加强臀部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3.4妥善固定尿管,卧床时保证尿管始终处于耻骨联合下,下床活动时,尿管尿袋不宜提起超过膝关节以上,避免尿液逆流。

3.5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除每天定期用0.02%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外,每周还行2-3次5%碳酸氢钠100-200ml冲洗膀胱,预防钙盐沉积,或遵医嘱口服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以减少粘液分泌保持引流通畅[3]。膀胱冲洗时注意几个要点:一次性冲洗量不宜过多,以200ml左右为宜,冲洗滴速不宜过快,压力不宜过高,冲洗液悬挂高度与床面注意低于60cm,冲洗前指导患者尽量排空膀胱内残余尿。

3.6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反复多次插入和不必要的导尿管更换,减少尿道损伤及感染机会。

3.7及时观察病情,保持引流通畅,在行膀胱冲洗时有血块堵塞时可加快冲洗速度,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更换导尿管。

3.8针对2.2.2的问题,选择不向气囊里注入空气固定,而应注入与尿液比重相近的液体如呋喃西林或注射用水。

3.9预防感染,每日用0.5%碘伏擦洗尿道口及周围导尿管,每天更换引流袋,更换时用0.5%碘伏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口。并鼓励患者多饮水,起生理性冲洗膀胱的作用。

3.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要对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训练:神志清醒的患者指导正常生理排尿意识进行排尿,即有尿感时开放尿管排尿,至尿液排尽夹闭尿管;对神志不清者实行定时放尿锻炼其膀胱功能,可每2h-3h开放尿管一次;在应用利尿剂或大量输液时,可适当缩短放尿时间,但必须保证膀胱有一定容量后再行开放排尿。

3.11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留置导尿后不可用力排尿,教会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行夹闭或开放尿管的方法和技巧,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带管活动适度,防止过渡活动而造成尿管折叠致使膀胱内压增高的漏尿。

4 小结

在临床使用气囊导尿管过程中,引起漏尿的因素很多,但不论何种原因,只要我们细致观察、精心护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防治干预对策,均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漏尿的发生,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为兵.漏尿点压测定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2):142-143

[2] 杨红娟.气囊导尿管应用中漏尿的原因分析与处置[J]中国实用医药,2008,3(9):47

护理气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病人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0岁~62岁,平均39.5岁;病程3年~25年;根据临床症状、X线钡餐、内镜、食管测压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

1.2 材料 OLYMPUS GIFQ260胃镜,Wilson Cook公司生产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专用球囊及超硬导丝,气压表等。

1.3 方法 病人取左侧卧位,插入内镜至胃窦部,通过活检孔将导丝放置胃腔,退出胃镜,将气囊内空气抽净,前端涂润滑油,沿导丝送至贲门处,再进镜,在内镜直视下,向气囊内注气,若病人胸痛不明显可增加压力到10 psi~15 psi,看见贲门处少量渗血为宜,每次扩张持续时间3 min~5 min,然后,先抽净气囊内气体,依次退出胃镜、气囊及导丝,再次进镜观察贲门及食管下段,若见食管下段黏膜轻度纵形撕裂,提示扩张效果良好。

2 结果

38例病人经一次气囊扩张后,1周内所有病人的吞咽困难、呕吐及反流症状消失,复查X线钡餐,见食管钡剂通过明显改善,食管扩张幅度缩小,能进正常普食,体重增加,其中8例病人于第1次扩张后7 d~10 d又出现吞咽困难,于2周后行第2次扩张治疗,延长扩张时间,反复进行2次或3次扩张后,贲门口开放明显增宽,症状明显改善,成功率10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详细向病人解释扩张的目的、方法、并发症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让病人及家属进一步了解治疗的必要性,了解内镜下扩张治疗是治疗该病有效、微创经济的方法。同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以帮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

3.1.2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抽血化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常规心电图、胸片,按治疗规范准备内镜、气囊、导丝及气压表等,并检查气囊有无漏气,将气囊的导丝通过的孔注满润滑剂,术前禁食12 h,用药前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术前15 min静脉给予镇静及解痉药物。

3.2 术中配合

导丝经胃镜活检孔到达胃窦时,用交换法退出内镜,保留导丝,当内镜前端退出口腔时,助手将导丝抓紧,直至内镜完全退出,留下导丝,然后沿导丝送入气囊扩张器,在内镜监视下助手向气囊内缓慢注气,并观察气压表的压力显示,随着压力增高气囊位置会上下移动,助手要用力抓住气囊导管,防止气囊向内向外滑动,使气囊中央始终保持在贲门环处,同时嘱病人反复做深呼吸,避免恶心呕吐等突然增加腹压的因素,避免气囊内压力突然增高造成黏膜撕裂及食管穿孔等并发症,遇有上述情况,助手应及时放出气囊内气体,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剧烈胸痛,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吸氧。

3.3 术后护理

3.3.1 饮食护理

若无并发症可于术后6 h进少量流质饮食,3 d后可吃固体食物,忌粗糙、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3.2 休息

术后卧床休息1 d或2 d,半卧位或头高位,预防胃食管反流。

3.3.3 并发症护理

3.3.3.1 疼痛

多数病人都有较轻的胸骨后疼痛,2 d~7 d后即消失,极少数病人可有剧痛,需给予止痛剂,同时多安慰病人。

3.3.3.2 出血

原因为操作过程中食管黏膜撕裂引起少量出血,一般不需治疗出血即可停止,个别病人可出现大出血,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和便血情况。

3.3.3.3 食管穿孔、破裂

食管穿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扩张当时或扩张之后[2]。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剧烈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以及发热等症状,若出现上述不适,应行食管碘造影X线检查,如发现小的穿孔,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内镜下钛夹封闭术、禁食、放置胃管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大的穿孔则应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用抑酸剂和抗生素3 d,因扩张后80%贲门黏膜不同程度地存在撕裂伤和渗血[3]。

3.3.3.4 胃食管内容物反流

饮食应少食多餐,餐后、睡前站立活动,尽量使胃排空,或睡时取半卧位,并给予抑酸及胃肠动力药物治疗。

3.4 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出院后定期随访,如仍有吞咽困难、呕吐等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择期可再行内镜下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治疗,如出现食管反流症状,除药物治疗外,嘱病人餐后不能立即平卧,要坐立或站立1 h~2 h后再平卧,休息时可抬高床头15°,并指导病人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 讨论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作用持久,费用低。该法的优点为微创,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不需手术及不良反应少而易被多数医患者接受。除了操作熟练外,周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休息、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处理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本组病人除感胸骨后疼痛及局部少量出血外,无一例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病人均可耐受,同时本方法不需X线透视,使病人及医生免受X线照射[4]。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术前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术中娴熟的配合、术后饮食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8例病人应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次~3次后成功率100%,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方法有效,损伤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内镜,扩张

参考文献

[1]钟敏.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J].中国内镜杂志,2003,9(4):40.

[2]赵爱玲.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0):126.

[3]罗海燕.气囊扩张与内毒素注射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5.

护理气囊 篇8

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接受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35例, 男31例, 女4例, 年龄最小的60岁, 最大的99岁, 平均78.5岁, 因老年退行性变化漏尿19例, 因导尿管引流不畅漏尿9例, 因膀胱痉挛漏尿7例。

2 结果

2.1 从老年生理角度分析

(1) 老年患者膀胱括约肌张力减低, 骨盆底部肌肉及韧带松弛, 本组患者因此而漏尿的8例, 占22.8%。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 会阴部肌肉弹性差, 尿道括约肌松弛, 尿道与尿管间隙增大, 尿液易渗漏;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当咳嗽时, 腹压增高, 产生压力性尿液渗漏;昏迷或截瘫的老年患者由于支配的神经障碍, 尿道括约肌松弛, 使尿管和尿道口不能紧贴, 而造成尿管周围有尿液渗漏出来。 (2) 膀胱容量变化50岁以上的人群膀胱容量较20岁减少40%[1], 而65岁时容量只为20岁时的一半。 (3) 老年男性因前列腺病变 (炎症, 良性增生导致的压迫性梗阻, 本组因此漏尿4例占11.4%;老年女性由于尿道短, 且雌激素水平下降, 使尿道口萎缩, 因此漏尿1例, 占2.8%。

2.2 从留置导尿管引流不畅分析

(1) 由于患者的体位原因引起导尿管受压, 或打折, 引流袋放置不当引起的尿管内无尿液引出, 本组因此漏尿4例, 占11.4%。 (2) 导尿管被血块堵塞较常见, 由于插管时没有充分润滑尿管, 或为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者操作动作粗暴, 另外, 插管深度不够, 气囊未进入膀胱内, 而是卡在尿道内口处, 即向气囊内注水, 注水后牵拉尿管过于用力, 均可造成尿道粘膜损伤, 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行膀胱冲洗时, 注入液速度过快, 压力过高, 也可造成膀胱粘膜损伤, 导致血尿, 造成血块堵塞尿管。 (3) 长期导尿患者易发生细菌尿, 造成尿路感染, 形成的浑浊.沉淀堵塞尿管。

2.3 从心理角度分析

心理因素, 对排尿有很大影响, 个体处于过度焦虑或紧张情形下, 会引起会阴部肌肉和尿道括约肌放松, 尤其是初次置入尿管的神志清楚的老年患者, 大多数不适应置入的尿管, 仍自行排尿, 由于排尿时膀胱逼尿肌主动收缩和舒张, 致使球囊处封闭不严, 尿液自导管流出, 形成排尿时, 尿管和尿道口都排尿的现象。

2.4 膀胱痉挛引起的漏尿

主要表现为膀胱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有强烈尿意, 膀胱内压增高, 甚至出现反流现象, 主要因为留置尿管的气囊压迫膀胱颈, 使其水肿, 从而引起膀胱痉挛的现象, 本组因此漏尿7例, 占20%。

3 讨论

3.1 做好插管前的解释工作, 解除患者焦虑情绪

插管时与之交谈, 分散注意力, 患者有疼痛时, 指导张口呼吸, 放松身体, 告知患者插管后勿用力排尿, 勿牵拉尿管。

3.2 防止生理方面的漏尿措施

(1) 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锻炼, 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也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法, 夹闭尿管每3~4 h开放1次, 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 促进膀胱功能的回复。 (2) 老年患者因尿道括约肌松弛, 导尿时宜选择型号较大, 管腔较粗的尿管, 如果因个体原因患者只能选择较小型号的尿管, 可垫一次性中单以保持会阴部清洁, 干燥, 对以流出的尿液, 应及时清洁处理, 同时协助患者侧卧, 从而减少尿液外渗。 (3) 由于老年膀胱结构容量变化, 球囊内注液量也适当减少, 一般<10 m L为宜, 注液量过大, 造成球囊在膀胱内浮动, 封闭尿道口效果不好, 易发生漏尿, 注液量6~8 m L适宜[2]。 (4) 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多饮水, 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保持大便通畅, 同时嘱患者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以防便秘引起的腹压增高, 同时戒烟, 以防因咳嗽引起的腹压增高。

3.3 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

(1) 引流袋位置要合适, 翻身时避免尿管受压和扭曲, 防止过度牵拉, 造成尿道撕裂伤, 及尿管拖出。 (2)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每周定期膀胱冲洗, 如无特殊禁忌, 每天饮水量2000~2500 m L[3]即同时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防止尿垢形成。

3.4 避免膀胱痉挛的方法

(1) 导尿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按解剖位置插管, 动作轻柔, 同时嘱患者深呼吸, 抑制膀胱收缩。 (2) 冲洗液温度为38~40℃, 使之接近体温, 若为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用4℃左右的液体 (必要时减慢冲洗速度) 冲洗液悬挂过度距床60cm。冲洗时待患者有尿意或注入200~300 m L溶液后, 关闭冲洗管, 放开引流管, 将冲洗液全部引流出来后, 在关闭引流管, 以免冲洗液从导尿管测溢出尿道口。 (3) 注意保暖, 防止着凉。

摘要:留置气囊导尿管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气囊导尿管采用硅胶制成, 刺激性小, 因导尿管前端有1个气囊, 当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或液体后, 可以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内, 操作简便,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在使用中常会出现漏尿现象。鉴此, 我们对住院的35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患者漏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肖娟.老年女性患者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对留置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5) :9-10.

[2]于红.老年患者留置导尿6例出现溢尿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明康医学, 2008 (2) :45-46.

护理气囊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7年5月—2008年11月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86例, 发生漏尿20例, 占总数的23%.其中男7例, 女13例, 年龄在46岁~83岁, 平均年龄70岁。

1.2 方法

1.2.1 导尿管选择

86例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术, 尿管长约30 cm~40 cm, 前端圆形有2个侧孔, 在侧孔上方2 cm处有一气囊, 可容纳5~30 m L气体或液体, 导管末端呈Y形, 直管为导尿管引流尿液, 侧管为气囊气体或液体形成小囊, 起固定尿管和防止尿液外漏作用, 导管型号为8~22F.

1.2.2 导尿方法

护士按无菌操作导尿术程序进行, 首先检查导尿管气囊, 注入气体10 m L, 确认气囊无破损, 气囊充气后形状呈圆形, 尿管通畅后方可使用。按常规操作将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再插入2 cm~3 cm, 气囊膨起的位置恰好在后尿道处, 当向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时, 气囊膨起很容易损伤后尿道[1,2]为安全起见见尿后继续插入5 cm (女性) 或至尿管根部分叉处 (男性) , 再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20 m L, 轻轻牵拉尿管至有阻力停止, 使气囊阻塞在膀胱颈口以免漏尿, 导尿管与一次性密闭式储尿袋相连结。

1.3 原因分析

(1) 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造成漏尿。本组5例, 老年人大多数尿道括约肌松弛及盆底肌松弛, 导尿管与尿道内口不能紧贴; (2) 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体过少所致漏尿。本组4例, 气囊的大小与尿管的粗细成正比, 若尿管较粗而气囊内液体过少, 使膀胱颈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 当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夹闭能力时即出现漏尿; (3) 导尿管插入过深导致漏尿。本组2例, 由于尿管头端落在膀胱底或膀胱体处, 而非膀胱三角区, 三角区内尿液沿尿管流出, 将尿管变为引流管; (4) 导尿管堵塞导致漏尿。本组6例, 尿路感染、尿沉淀物产生、出血会导致尿管堵塞, 尿液流出不畅, 当膀胱容量达到一定量时, 出现尿液从尿管周围溢出并伴有不完全性尿潴留; (5) 膀胱痉挛导致的漏尿。本组3例, 通常无膀胱创伤及切开膀胱者不会出现严重的膀胱痉挛, 但部分老年患者有脑梗死、糖尿病等不稳定因素, 插管后可有膀胱痉挛症状。如气囊导尿管的气囊注水过多, 也会刺激膀胱三角区引起痉挛。

1.4 护理

(1) 对于尿道括约肌及盆底肌松弛的患者, 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尿道括约肌较为松弛, 收缩力较差, 女性尿道长约3 cm~5 cm, 因而根据其生理特点, 应选择20~22F气囊尿管, 避免尿液外漏。并可适当增加气囊的注水量并给予轻度牵拉, 并注意观察有无继续漏尿现象; (2) 对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体过少所致漏尿的护理。若尿管过细导致漏尿, 可更换合适尿管, 在无菌操作技术原则下重新插入;若气囊内液体过少导致漏尿, 可重新消毒尿管外端及会阴部后将气囊尿管向内再插入2 cm~3 cm, 在避免球囊破裂前提下再向气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3) 导尿管插入过深导致漏尿的护理。气囊注水后将尿管轻轻外拉至尿液不外溢为止; (4) 导尿管堵塞导致外漏的护理。怀疑有尿管堵塞者, 可用20 m L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20 m L从尿管尾端注入, 再用力回抽, 如仍抽出20 m L澄清液体证明无尿管堵塞, 反之则有尿管堵塞情况。随时观察尿液的性状, 如果尿液浑浊、有絮状物血块堵塞管道, 遵医嘱行膀胱冲洗或及时更换尿管; (5) 膀胱痉挛导致漏尿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漏尿原因, 给予心理安慰, 缓解紧张情绪, 使用气囊导尿管时, 气囊内注入液体量严格按说明书标准, 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 减少气囊内液体量。

2 结果

使用气囊尿管留置导尿86例, 发生漏尿20例, 其中16例得到控制, 4例减轻。

3 讨论

留置尿管的尿液外漏一直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 给患者和家属以及我们的护理工作都带来了不便, 所以正确评估尿液外漏的原因, 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减少留置尿管漏尿现象的发生, 对于减轻患者痛苦, 预防压疮发生, 融洽护患关系, 促进整体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雪梅, 男性导尿术双腔导尿管插入长度的临床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 (1) :86-87.

护理气囊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人工气道,气囊,护理

人工气道气囊的基本作用是防止漏气和误吸, 建立人工气道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和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风险管理指在患者人工气道置管期间分析气囊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措施规避的一种手段。笔者对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气囊风险管理,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人工气道患者161例, 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07例, 女54例;年龄 (70.4±8.7) 岁;置管次数:气管插管172次, 气管切开25次;平均置管 (30.5±11.2) 天;原发疾病:肺部疾病59例 (36.6%) , 脑卒中31例 (19.3%) , 休克21例 (13.0%) , 心脏疾病13例 (8.1%) , 创伤性疾病12例 (7.5%) , 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 (4.3%) , 肾或多脏器衰竭8例 (5.0%) , 其他10例 (6.2%)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实施风险管理的人工气道患者178例, 设为观察组。其中男116例, 女62例;年龄 (72.0±7.9) 岁;置管次数:气管插管175次, 气管切开35次;平均置管天数 (28.3±11.0) 天;原发疾病:肺部疾病64例 (36.0%) , 脑卒中33例 (18.5%) , 休克22例 (12.4%) , 心脏疾病16例 (9.0%) , 创伤性疾病13例 (7.3%) , 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9例 (5.1%) , 肾或多脏器功能衰竭11例 (6.2%) , 其他10例 (5.6%)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予常规护理, 要求每12小时监测1次气囊压, 避免气囊漏气。管理未予特别关注, 通过医生查房、患者呛咳等监督护士气囊压管理, 护士使用气囊测压表、指触法估算等方法测压。气囊充气方法有针筒充气、测压表充气等。在气道管理中进行气囊压管理培训, 知识来源于外出学习交流。

1.2.2 观察组

护士和护士长针对人工气道气囊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 进行循证护理、查找关于气囊压监测的相关文献[2,3,4,5], 通过反复培训, 使护士掌握气囊管理相关知识。如①正常气囊压、监测频率、可靠规范的气囊测压方法;②提供充足的气囊测压表, 方便护士取用;③强调可靠的气囊测压方法, 减少指触法估算气囊压;④增加气囊监测频率, 调节人力资源、机动执行4~6小时监测, 调整和提醒中午、夜间易漏测时间段的监测;⑤持续质量改进规范监测执行力, 护士长加大监管力度, 不定期抽查;⑥促使护士树立“没有异常气囊压, 异常压力必定有异常原因”的理念, 主动管理气囊压, 做好交接, 及时查找特殊患者高压才不会漏气的原因, 并去除原因, 落实改进措施。

1.3 评价指标

风险管理前后人工气道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气囊监测情况 (通过护士长、组长质控检查, 通常在管床护士常规监测后半小时检查气囊压力) 、气囊高压并发症及1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气囊压监测情况比较 (表1)

观察组气囊压监测正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02, P<0.0 1) 。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气囊高压并发症:对照组4例 (2.5%) , 其中气管食管瘘、气道软化各1例, 气管肉芽肿2例;观察组未见气囊高压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6 0, P>0.0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28例 (17.4%) , 观察组17例 (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过高会影响气管内膜的血液循环甚至血液供应障碍, 引起神经麻痹、气管食管瘘、气管瘢痕或狭窄等并发症;压力过低则不能有效封闭气道, 不能正常进行正压通气, 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显示, 对照组气囊高压并发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

护理人员常用指触法估测气囊压力, 操作方便但压力不准。实行气囊风险管理, 规范气囊压监测方法, 减少指触法评估、落实可靠的气囊测压表使用。结果显示, 对照组气囊压监测正常合格率低于观察组。

气囊管理风险不仅涉及医护人员因素、监测方法、频率, 还与患者体位[4]、导管选择等因素有关。拍背、吸痰、吞咽功能等因素对气囊压有影响, 长期置管、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气道软化及剑鞘样气管等, 均影响气囊的封闭功能。通过气囊管理风险意识评估, 医护人员明确原因, 就能针对原因及时调整、增加监测频率, 杜绝一味地加大气囊压减少漏气。另外, 导管的大小、型号也影响局部气囊压力, 导管过小会出现小气囊高压状态。长期置管患者使用普通气管套管, 气囊持久压迫同一位置, 更易导致局部气道软化, 可选择可调节深度的气管套管, 避开软化部位。这类因素需医护人员通过风险管理识别, 选择有效措施, 进一步减少气囊高压的几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 (草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 (11) :816.

[2]陈姝怡, 王海燕.病毒性脑炎患者行机械通气并发气管食管瘘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14, 13 (3) :297.

[3]郭丽芬, 王艳芳, 周红波, 等.应用气管插管改善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肉芽组织增生患者通气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14, 13 (9) :913.

[4]杨晶, 何莺, 尹建敏, 等.不同体位对人工气道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10, 17 (19) :51.

智能安全气囊何时问世 篇11

智能安全气囊将问世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汽车厂商目前正在研制一种能够看得见乘客一举一动,并且可以当危险存在时自动打开或关闭的智能安全气囊。其中某些高级产品甚至可以根据乘客所处的位置调整气囊打开的力度。这种智能安全气囊的技术关键是乘客感应系统。乘客感应系统是在三种感应方法基础上产生的,即重量感应、位置感应和监视器感应。其中监视器感应效果最好,但是成本最高。位置感应是通过红外线的反射来测定乘客是否处在正常的位置,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重量感应则是通过测定座位承受重量的大小和方位来反映乘客的位置,但它还需要其他感应器来配合,以确认坐在座位上的是人而不是一只箱子。但对于任何一种系统,都必须能很快根据乘客位置的调整计算出是否需要关闭安全气囊。

但是智能安全气囊的采用将意味着汽车生产成本的提高,在目前价格因素非常敏感的汽车市场,这将意味着竞争力的减弱,因此汽车厂商并不情愿花费时间和金钱研制这种气囊。因此美国政府已经制定相关法案,要求2004年出厂的小汽车要有20%安装这种安全气囊,标准是能够检测出前排座位是否有54英磅以下的儿童乘客,或乘客所处的位置是否距离安全气囊过近。新法案还同时规定,2007年以后出厂的所有小轿车都要安装智能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

在智能安全气囊还没有广泛进入使用前,还是要注意时下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

由于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非常快,充气瞬间产生的冲击力也是很大的,如果不佩带安全带;驾乘者就会由于巨大的惯性而过早地冲向未充满的安全气囊,这时就会发生意外中的意外,安全气囊反而起了负面作用。因此,在驾驶或乘坐装有正面安全气囊的汽车时,一定要系上安全带,如果发生正面碰撞,安全带加上安全气囊的双重保护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汽车装有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时,切不可让儿童坐在前排或在此位置安置儿童座椅,若可以手动关闭此位置的安全气囊,则应该在儿童乘坐之前关闭此位置的安全气囊。因为安全气囊的爆发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前排乘员安全气囊体积较大,其爆发力是儿童所承受不了的。

配备性能良好的安全气囊最重要

配备性能良好的安全气囊对减轻车祸的损害至关重要。好的安全气囊在感知撞击力的100微秒之内,也就是眨一下眼皮的工夫,就能引爆,从而缓冲对驾乘人员的撞击力。帕萨特、POLO上配备的安全气囊被欧洲新车评价机构评定为四星级别,对驾驶员头部、颈部、前胸、后背的保护达到优秀级,能明显减轻撞车损害。

护理气囊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0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实验组54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是盲目随机抽取,所以无论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病情等相比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资料与数据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的护理方法。(1)患者尿道机械性的损伤及出血:a.女性的尿道与男性相比较宽、直并且较短,女性尿道长度约为6cm,但是男性的尿道的长度为15~20cm。气囊段与气囊头端的距离大约是5~6cm,如若管道插入不足,气囊没有完全的进入患者膀胱则在注入液体后,将会压迫尿道导致后尿道的黏膜受损,同时其功能也会受到损害[3]。b.由于护理人员没有将集尿袋固定妥当,当尿袋中的尿液过多时,尿袋将会下降从而把气囊拉出。c.长期使用留置尿管的患者,尿管周围有着尿晶体以及各种分泌物的附着,护理人员在拔管时用力不当,造成患者尿道黏膜的损伤。d.由于尿袋的引流管过短,患者在活动时不慎将尿管拔出。e.患者抵触情绪较强,不配合治疗,自行拉出尿管,从而导致尿道受损。(2)护理人员应该注意插管的长度,要保证患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并且在插管的过程中,应当在见到尿液后再插入5~7cm,等到气囊中注入水后继续插入1、2cm左右,如果没有阻力则说明囊泡已经进入膀胱,之后慢慢回拉,直到不能拔出,明此时气囊已经到了指定位置,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将尿管回拉后继续插入[4]。在插入尿管之前应先检查气囊的质量,试验其是否充盈。护理人员应该熟练地掌握该仪器的性能结构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在插管之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消除患者的抵触情绪。(3)护理人员在导尿时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多次反复的插入,并且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从而降低感染的概率。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应尽量减少膀胱的冲洗次数,让患者增加饮水量,使机体自身对膀胱进行冲洗。护理人员应该固定好患者的导尿管,将导尿管固定于腿根部,降低尿液的回流概率,避免感染。应用封闭式的导尿系统,每周更换集尿袋,放尿前后都要对排尿阀门进行消毒,在放完尿液后要迅速关闭阀门,防止因膀胱通过阀门与外界接触而造成感染。

1.3 评价指标

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医院自行制订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患者,由患者本人填写。调查表分三个项目: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出现漏尿、尿道损伤、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9.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神经外科由于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常常表现出烦躁或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针对患者不同程度的病情,护理人员应该精细到护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积极实施相应的护理流程,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能够让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护理经验,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治疗康复环境。

参考文献

[1]姜翠凤,高峰.在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中的循证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63-1264.

[2]管付岩,易冬梅.留置导尿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152-153.

[3]陈贵萍,蒋秋萍.留置导尿致尿管气囊破裂粘连的处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749.

上一篇:企业资源最大化下一篇:湖北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