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系统

2024-08-20

数字电视系统(精选12篇)

数字电视系统 篇1

1 前言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数字、网络和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质量电视图像需求的不断提高,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日新月异, 基于TS的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的播出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保证不中断播出,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如何及时切出信号, 确保安全播出, 是我们近来考虑的问题。经过多次实验、测试, 终于设计开发出一套造价底、可靠稳定的自动播出应急系统, 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2 南京广电原有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南京广电原有数字电视播出系统如图1所示。

图1为传统的基于TS的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目前大多数基于TS的数字电视播出系统均为此结构。主、备播出系统完全独立同时运行, TS切换器检测主、备播出系统的TS流, 当检测到主路的TS流发生同步丢失或PID丢失时切至备路相应的TS流。

在我们多年的运维过程, 发生过的极端故障情况:

(1) 每周二进行维护时, 正在维护备播出系统的过程中, 主播出系统发生故障。

(2) 主、备播出系统在播放同一个文件时, 由于制作的不规范, 造成节目的播出出现马赛克而丢包严重。

(3) 由于网络的问题造成主、备播出系统均不能正常播出。

(4) 其它原因造成主、备播出系统均不能正常播出。

在上述故障发生时, 虽然监测系统能够发现, 但需要人为干预, 或后半夜发生故障而值班人员未及时响应, 均会造成较长时间的播出事故甚至严重的播出事故。而广电总局的要求是故障时间小于5秒。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让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又要造价底, 又要能解决问题, 又要性能稳定。经过反复的实践, 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使在发生极端故障的情况下, 也能自动无缝切换至应急系统, 使播出连续, 确保安全播出。

3 南京广电新的具有自动应急功能的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经过多方考察测试, 我们选择了大连科迪公司生产的KD7021系列数字ASI3X1 3选1无缝切换开关取代原有的TS 2选1无缝切换开关。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框图如图2所示。

3.1 ASI3X1 3选1无缝切换开关的工作流程

(1) 主、备播出系统和应急TS流三路信号输入至TS3选1切换开关。

(2) ASI3X1实时检测主、备播出系统中每一个节目的PID、SYNC、PCR等参数, 当主播出系统的参数超过门限值时, 若此时备播出系统正常, 则无缝自动切至备播出系统的相应的TS流。同时给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排除故障, 及时恢复主播出系统。

(3) 当主播出系统的参数超过门限值时, 若此时备播出系统也异常, 则无缝自动切至应急播出系统的相应的TS流。同时给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排除故障, 及时恢复主、备播出系统。

(4) 若当前输出流为备播出系统发出的流, 当检测到主播出系统的参数正常时, 则无缝自动切回至主播出系统的相应的TS流。

(5) 若当前输出流为备播出系统发出的流, 当检测到备播出系统的参数异常时, 而此时主播出系统的参数也异常时, 则无缝自动切至应急播出系统的相应的TS流。同时给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排除故障, 及时恢复主、备播出系统。

(6) 若当前输出流为应急播出系统发出的流, 当检测到主播出系统的参数正常时, 而此时备播出系统的参数也正常时, 则优先无缝自动切至主播出系统的相应的TS流。

(7) 若当前输出流为应急播出系统发出的流, 当检测到主播出系统的参数正常时, 而此时备播出系统的参数异常时, 则无缝自动切至主播出系统的相应的TS流。同时给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排除故障, 及时恢复备播出系统。

(8) 若当前输出流为应急播出系统发出的流, 当检测到主播出系统的参数异常时, 而此时备播出系统的参数正常时, 则无缝自动切至备播出系统的相应的TS流。同时给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排除故障, 及时恢复主播出系统。

(9) 而应急播出系统则由监测系统实时检测,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ASI3X1 3选1无缝切换开关的参数

(1) 信号中断检测

(2) 信号PID错误检测

(3) 报警信号输出

(4) 手动/自动切换

(5) 输入电缆均衡

(6) 输出时钟恢复功能

(7) 3X1信号切换

(8) 4路信号分配输出

(9) 掉电直通功能

(10) 机箱电源可选择冗余式热备份双电源

3.3 应急码流的产生

如图2所示, 应急码流的产生是由码流发生机产生的, 在这一点上, 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测试和选型工作。最终选用了DEKTEC的DTC-105码流发生卡来播发应急码流。播出软件为DTC-105自带的Stream Xpress。DTC-105每卡有2路TS输出, 由于我们的主、备播出系统具有6路TS输出, 应此选了三块DTC-105。每路TS流最高为38Mbps, 6路的带宽为38Mbps×6=228Mbps。在测试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播出机的瓶颈在硬盘的带宽上, 而不在CPU和总线带宽上。下面是我们的测试:

(1) 用普通IDE硬盘, 当开4路播出时, DISK BUFFER和HARDWAER BUFFER较稳定, 但在循环播放中, 头尾相接处有明显马赛克;当开5路播出时, DISK BUFFER和HARDWAER BUFFER开始劣化并开始报错。

(2) 用SATA硬盘, 当开6路播出时, DISK BUFFER和HARDWAER BUFFER较稳定, 但在循环播放中, 头尾相接处有轻微马赛克;若此时对磁盘进行任何操作, DISK BUFFER和HARDWAER BUFFER开始劣化并开始报错。

(3) 采用内存虚拟硬盘技术, 将要播发的流拷入虚拟硬盘中, 开6路播出时, DISK BUFFER和HARDWAER BUFFER很稳定, 且在循环播放中, 头尾相接处无马赛克;此时对虚拟硬盘和其它硬盘进行任何操作时, DISK BUFFER和HARDWAER BUFFER均很稳定, 播出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由于应急垫片的节目长度在几秒内, 且为连续循环播放, 假如选用60秒的垫片, 则6路应急垫片的节目的容量为:38×60×6/1024/8≈1.7GB。因此我们应急播出机的配置是:高稳定性的工控机或品牌工作站:Intel Xeon5310 (四核) /内存:ECC DDR 4GB/硬盘:SATA 80GB/至少3个PCI插槽。将4GB的内存中的1GB作为系统用, 3GB划为虚拟硬盘, 用来存放应急垫片的节目。最大可存放6路38Mbps的100秒的应急垫片的节目。

3.4 应急垫片的节目的制作

作为应急流, 节目的PMT、VIDEO PID、AUDIO PID等参数必须与主、备播出系统中相应节目的P M T、VIDEO PID、AUDIO PID等参数一致。而码流播出卡只具备播出功能, 不具备修改PMT、VIDEO PID、AUDIO PID等参数的功能, 这就需要自制这一特殊的应急垫片的节目。下面是应急垫片的节目的制作过程:

(1) 选好节目的素材, 如节目宣传片、片花、花絮、风景片等。

(2) 在我们现有的媒资系统中, 生成TS格式的节目。

(3) 将制作好的节目拷入备播出系统中, 在备播出系统的播出服务器中做一特殊的节目单, 使每一播出频道均播出此应急垫片的节目。

(4) 在确保主播出系统正常或停播检修时, 备播出系统播出应急垫片的节目, 用码流分析仪分别录入每一路的节目流 (每路小于100秒) , 共6路节目流, 此录制的节目即为应急垫片的节目, 其PMT、VIDEO PID、AUDIO PID等参数与主、备播出系统中相应节目的PMT、VIDEO PID、AUDIO PID等参数一致。将此录制节目拷入应急播出机的虚拟硬盘播出即可。

3.5 DEKTEC DTC-105的主要性能特点

(1) 在半高PCI卡上实现2路独立的ASI码流播放。

(2) 可设定码流播放速率:0~214Mbps。

(3) 2个16M输出缓存处理PCI总线或软件带来的抖动。

(4) 硬件实现空包插入。

(5) 连续模式和冲击模式。

(6) 内置PCI总线主模式控制器, 降低CPU资源的使用。

(7) DMA冲击模式数据传送, 降低PCI总线占用时间。

(8) 扩散/聚集DMA模式有效使用主机内存。

4 小结

我公司的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中的自动应急系统, 设计科学严谨。TS 3选1无缝切换开关这一产品在我国也是首次在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中使用, 用播出卡+工控机+虚拟硬盘作为应急节目源也是在我国的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中首次使用, 数字电视自动应急播出系统, 在我国尚属首次应用。其结构简单, 造价低, 性能稳定。经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可确保安全播出, 值得推广。

数字电视系统 篇2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浙江省永嘉县广播电视台陈新浙根据永嘉县数字电视前端建设的情况,介绍基于IP技术的多功能、集成式数字电视前端。

前端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的信息源、交换中心,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数字电视前端包括许多关键性的数字设备和技术,如MPEG-2压缩编码器、数字多路复用器、数字调制器等。

(1)节目源部分

永嘉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中的节目源主要包括卫星接收央视节目17套、各省卫视节目31套、中数传媒上海文广等40套、浙江省节目8套、温州节目4套、本地编码节目2套、CCTV1 编码、音频广播4套、数据广播2个TS流、NVOD2个流。卫星接收节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解扰的节目,另外一部分是不需要解扰的节目。所有卫星节目通过卫星天线接收后送入各卫星接收机进行接收解码,把QPSK信号转换为IP信号后输出到主备交换机Cisco3750。本地两套节目送入编码器ION-01进行编码,CCTV1也送入ION-01进行编码,同样4套音频广播也送入ION-01进行编码,编码后ION-01中所有节目经过复用后输出IP信号到主备交换机Cisco3750。浙江省节目8套为模拟信号,所以需要编码,8路信号送入两台编码器ION-01和ION-02进行编码复用后输出IP信号。温州市4 套节目送入编码器ION-04进行编码,复用后输出IP信号。数据广播输出为2个TS流的IP信号;预留2个TS流的SDH网络传输信号,通过DS3-IP适配器后直接输出IP信号到主备交换机Cisco3750。根据编码器ION 的特点,每台ION 可提供4 路视频编码和最多10 路立体声编码,所以本方案中配置3 台ION 编码器可满足系统需求。

(2)复用加扰处理部分

所有卫星接收机输出的IP 信号以及数据广播等全部送入到主备两台千兆交换机Cisco3750,所有信号经交换机汇聚后送入2 台主备复用器Prostream1000。浙江省节目8 套和温州节目4 套以及本地2 套等节目经过编码器ION 编码、复用后直接输出IP 信号到千兆交换机,经Cisco3750交换机汇聚后送入Prostream1000 进行处理。所有节目信号通过Prostream1000 进行复用加扰处理后通过Gbe口进行输出,输出主备两路信号分别进入到主备两台千兆交换机Cisco3750;另外在输出IP 信号的同时每台ProStream1000 输出8路ASI信号给华为QAM调制器DTX8210; 根据ProStream1000的特点,每个ProStream1000可提供多达4个ASI 输入/输出的传输流和8个IP流的输出,本方案配置为1Gbe入1Gbe出、8ASI出,再加上备份的需求,本系统设计中提供3台ProStream1000即可满足目前的节目传输流的复用需求。

(3)QAM调制部分

所有复用器ProStream1000输出的IP信号经千兆以太网送入主备两台Cisco千兆交换机,在交换机进行汇聚后分发给哈雷IPQAM调制器BNSG9000;所有复用器ProStream1000输出的ASI信号全部进入华为15台QAM调制器DTX8210进行QAM调制;BNSG9000接收来自交换机的IP信号然后调制成RF信号送入FR混合器和其它射频信号混合后进入本地HFC网;DTX8210 对15个流的节目进行QAM调制后输出RF信号送入混合器;根据要求,IPQAM需满足15个频点的QAM调制输出,BNSG9000为插卡式结构,最大可插入9块卡,每卡提供6个频点的QAM输出,本方案配置3块卡,可提供18个频点的QAM调制输出;NMX网管系统可以实现对ProStream1000的2:1备份控制和BNSG9000 的1:1备份控制。

(4)EPG和CA信息的插入

EPG信息的插入:本方案设计中采取在Prostream1000中进行EPG插入的方式,EPG信息通过IP方式送入到千兆交换机然后进入复用器,然后分插到各个分属的节目流中进行复用。此外EPG信息也可以在BNSG9000中进行插入。CA信息的插入:本方案设计中采取在Prostream1000中进行节目加扰的方式,每台ProStream1000为CA信息预留一个以太网口,CA信息送入复用器后通过内置加扰模块进行节目的加扰。此外节目加扰也可以在BNSG900实现。

(5)备份方案

矩阵采用双模块双电源备份方式。复用器ProStream1000采用5+1的备份方案。当其中1台主用设备发生告警时哈雷NMX网管通过实时的监测,将告警复用器的输入信号切换至备用复用器。交换机采用1:1 热备。本方案中QAM调制器BNSG9000没有进行备份,如需备份,可采用1+1的备份方案。当主用设备发生告警时哈雷NMX网管通过实时的监测,将告警QAM调制器输入信号切换至备用QAM调制器。

(6)系统设计的带宽假定

数字电视系统 篇3

【关键词】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 入网 检测 方法

为加强对数字广播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管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于2010年对该软件的功能要求及测试方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了GD/J0303-2010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该测试方法从功能及性能方面对入网检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中,作者将对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的测试环境及测试方法进行解析,并针对各测试厂家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着重说明。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的测试环境较复杂,需要多台环境设备及测试设备支持,测试环境框图如附图所示。

整个测试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字电视节目源、复用加扰器、调制器、监视器及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测量平台、码流分析仪、智能卡监听设备和授权监测设备。以上设备均由测试方提供,被测厂家需携带CA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独立加扰机等),智能

测试前准备工作较多,基本可以分为数据导入,现场写卡,复用加扰器调试等工作,各工作具体过程如下:

1.数据导入

导入数据由测试方提供,共3个文本文件,均为“*.txt”格式,文件名称分别为“cas_entitlement.txt、cas_

iccard.txt、cas_productlist.txt”,导入数据量根据各被测厂商申请级别不同而不同。

“cas_entitlement.txt”文件为IC卡状态文件,示例如下:

2003-09-03 12:00:01 Create 8123412000000010 0x000000000001 0x1111

2003-09-03 12:00:01 Deleat 8123412000000020 0x000000000002 0x1111

2003-09-03 12:00:01 Create 8123412000000033 0x000000000003 0x1111

2003-09-03 12:00:01 Create 8123412000000041 0x000000000004 0x1111

文件描述如下:

第一列为卡操作时间;

第二列为卡操作状态:Creat为创建,Deleat为删除;第三列为外部卡号;第四列为内部卡号;第五列为CAS ID。

“cas_entitlement.txt”文件为授权文件,具体示例略。文件描述如下:

第一列为授权操作时间

第二列为授权操作状态,Creat为授权操作,Deleat为反授权操作。第三列为授权卡外部卡号;第四列为授权卡内部卡号;第五列为CAS ID;

第六列为授权产品,其中含5个PPC节目,5个PPV节目。

“cas_productlist.txt”文件为产品文件,具体示例略。文件描述如下:

第一列为产品操作时间;

第二列为产品状态,1为有效产品,0为无效产品;第三列为为产品代码;第四列为产品名称;第五列为CAS ID。

为缩短测试时间,各被测厂商可提前向测试方申请提供测试数据文件,在设备入场测试前完成数据导入工作。

2.写卡

导入数据中的智能卡号平均分为100段,每段随机抽取1000个智能卡号形成卡号集合S1,其余为卡号集合S2,集合S1平均分为5段,在每一段中随机抽取1个卡号,共5个,把这5个卡号分别写入5张智能卡;把卡号集合S2平均分为5段,在每一段中抽取一个卡号,共5个卡号,分别写入另外5张智能卡。

3.复用加扰器调试

复用加扰器调试工作较复杂、周期较长,在被侧方的配合下由测试方完成。需要对本地25个TS流中75套以上节目进行加扰。被测方需提供CAS ID、ECM端口号、DATA ID、AC等相关加扰参数参数,被测方IP地址及EMM端口号由测试方指定。

4.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测量平台对接

被测厂商需提供适配软件与测试方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测量平台进行连接,该平台可完成用户管理系统中的基本功能,调试工作量较大,建议被测厂商提前完成适配软件编写工作。

5.配合同密测试CA

在同密测试中需有另一家CA配合测试,配合测试CA需由被测方提供。

寻址操作,寻址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全局寻址、分组寻址、单一寻址。

寻址测试一般采用发送OSD等方法实现,全局寻址即网内所有机顶盒均能收到OSD信息,分组寻址则可指根据地区代码等特定约束条件仅部分符合条件的机顶盒可以收到OSD信息,单一寻址即指定单一卡号的机顶盒可以收到OSD信息。

5.系统接收端软件下载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具备接收机软件在线下载功能。该项测试由被测方提供升级码流,由测试方提供码流播出调制设备,升级前确认机顶盒软件版本,通过发送升级码流对机顶盒进行升级操作,升级完成后查看机顶盒软件版本是否发生变化,如发生变化则升级成功。

6.智能卡COS升级 (可选)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具备智能卡COS在线升级功能,相应系统和智能卡应进行过安全认证。

7.通用接口(CI)支持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接收端应支持通用接口。被测方所携带机顶盒需具备通用接口(即“大卡”接口),在插入大卡后应可实现授权及反授权等功能。

8.业务支持能力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具有对各种类型的业务进行支持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PPC、PPV、数据广播、OSD、广播邮件。

9.监管接口要求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具有监管用数据缓存模块,与监管平台之间的接口应符合《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修订版)的要求。

该项测试一般最后进行,在测试“数据保存时间”过程中测试方会提供另外的导入数据文件。

10.安全管理功能

主要测试功能包括:

(1) 操作员管理

操作员需通过身份认证进入系统进行操作,且具备操作员防抵赖机制。

(2) 密钥安全管理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具有完备的密钥管理机制,至少应具备独立的加密机。

该测试项中独立加密机为强制要求,且机密机应具备提供密码锁、机箱开启钥匙等安全管理机制。

(3) 数据库安全管理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具备数据库安全机制。至少包括:

数据库应具备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记录等管理措施;

数据库应具备数据回滚、数据备份功能及故障恢复机制。

(4) 控制字传输安全

控制字在智能卡与接收机的传递过程中应具备相应的加密机制对其进行保护。该测试项中通过智能卡监听设备截获智能卡与机顶盒的通信数据,将截获数据与从加扰机中读取的明文加扰控制字进行比较,如可以在截获数据中搜索到相同的CW字则视为未采用安全方式进行控制字传输。

11.性能要求

(1)用户容限

被测系统在按申请级别对应的标称用户数对所有用户进行连续授权的条件下,可正常运行所有功能。由于功能测试项均在数据导入后进行,故只要功能测试项均可正常完成则该测试项通过。

(2)授权响应时间

在最高占用带宽为500kbps的条件下,对系统申请级别中10万用户发送一个产品的单一授权,授权响应时间应满足要求。该测试项由复用器直接限制EMM带宽为500kbps。

(3) 即时授权响应时间

在最高占用带宽为500kbps和申请级别的用户容量条件下,即时授权响应时间小于等于30s。该测试项由复用器直接限制EMM带宽为500kbps。

(4) 传送流数量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至少支持25路TS流,同时建立25个ECMG-SCS通道和25个EMMGMUX通道。

该测试项由测试方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测量平台模拟SCS与复用器机制,分别与ECMG、EMMG建立25个通道。

(5) 系统稳定性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在按申请级别对应的标称用户数对所有用户进行连续授权、取消授权的情况下,应正常运行72h。

GD/J0303-2010《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是数字条件接收系统进行入网检测的指导性文件,该检测方法较之前标准在测试环境及测试方法方面均进行了较大改变。本文中,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测试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其中难点进行了重点解析。对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测试提供了一些参考,希望可以对被测厂商提供一定的帮助,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 GD/J0303-2010《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 篇4

地面数字电视又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是指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 (发射) 、直到用户端接收, 都是以数字方式处理电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 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二进制数字流来传输电视节目。因此, 信号损伤小, 接收效果好。

数字电视信号, 是由视频信号、电视伴音信号分别通过取样、量化、压缩编码等过程产生的。

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

●欧洲DVB-T/H、DVB-T2标准

●美国ATSC、ATSC-H/M标准

●日本ISDB-T标准

●中国DTMB、DTMB-A标准

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

●DAB、T-DMB、CMMB

2 地面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

(1) 频谱利用率高, 可以在一个模拟电视频道内传送多套电视广播节目, 以64QAM调制为例, 单位频谱利用率可达6 bt/Hz。

(2) 支持单频网组网工作, 扩大覆盖面积。

(3) 充分利用频率资源, 可以实现邻频发射。隔频发射频谱和邻频发射频谱如图1。

(4) 采用先进的前向纠错 (FEC) 技术, 提高抗多径干扰、抗多普勒频移的能力, 支持固定接收、便携接收和高速移动接收。

(5) 可以应用多业务模式广播, 实现分众接收。

(6) 信号传输存在峭壁效应 (见图2) 。

3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组成

3.1 信源部分

卫星接收系统、编码器、复用器、单频网适配器、同步基准、传输适配器、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信源部分, 也就是数字电视前端, 大多是利用卫星接收机 (IRD) 接收来自卫星或/和DSNG的节目信号 (A/V或TS) , 按照一定的编码标准进行编码或转码后, 形成符合标准的TS流。来自演播室的本地节目同样经过编码器编码, 形成符合标准的TS流;复用器将多个TS节目流复用成为一个多节目MPTS流。

组建单频网时, 信源部分则需要增加符合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单频网适配器和GPS接收机。其中单频网适配器将MPTS流按照电视标准规定, 生成SIP (国标秒帧初始化包) 或MIP (DVB-T巨帧初始化包) , 并插入空包, 完成码率适配和PCR校正。GPS接收机输出时间基准和频率基准, 作为SFN的同步基准信号。

要对部分节目加密, 开展增值业务时, 则需要配置条件接收系统CAS、用户管理系统SMS和电子节目指南EPG等, 通过加扰器对TS节目流加密。

信源最终输出一个或多个MPTS信号通过信号适配、传输和分配网络传送到各发射台。

3.2 传输部分

数字电视信号 (TS流) 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光纤传输系统 (SDH网络) 、数字微波系统、卫星系统及TS流接收、传输适配器。

●卫星传输:利用卫星将节目源传送至各个发射点, 各发射点再将这些节目用地面数字发射机进行覆盖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主要来源) 。

●微波/光缆传输:建立微波、光缆传输链路, 将前端打包好的数字电视节目源传输至各发射点;微波、光缆传输的优点是:可实现双向传输, 节目交换;光缆传输的传送容量较大。

采用不同传输方式时, 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网络适配器实现接口转换。

3.3 发射部分

发射部分由数字发射机、发射塔、馈线和发射天线及配电系统组成。发射部分框图如图4。

(1) 数字电视发射机

发射机是将经由传输网络传送来的MPTS信号, 在激励器中, 按照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规定, 完成信道编码与调制;并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经D/A变换后, 从模拟基带直接上变频到发射频率。激励器输出的RF小信号经末级功率放大器放大到额定输出功率后, 通过发射天线发射, 供用户接收。

在多部发射机共用一副发射天线时, 需要在发射机和天馈线之间增加多频道合成器 (多工器) 。

●主要包括:数字电视激励器;功率放大器;冷却系统;控制系统。

●基本要求:数字电视制式;射频带宽;冷却方式 (风冷、液冷) 发射机功率等级;50 W、125 W、500 W、1 k W、2 k W、2.5 k W、3 k W、5 k W (或根据用户需求) 。适应不同数字电视标准;高效节能, 整机效率高;绿色环保设计, 降低噪声;多重防雷保护, 有效防止雷电袭击;并联冗余设计, 高可靠性;模块化设计, 便于维修和更换;体积小, 重量轻。

(2) 发射铁塔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载体, 广播电视发射塔分为:自立塔、拉线塔。

(3) 发射天线

适合实际要求的天线类型 (偶极子单元板天线阵列) ;极化方式 (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满足要求的天线增益;可根据需求, 组建不同的覆盖场形 (全向、异形场、定向) 。

(4) 发射辅助设备

发电机、稳压器、UPS系统及机房监控系统。

4 结束语

我国地面数字广播的频道带宽同模拟地面电视广播的带宽一样, 仍采用8 M带宽。这样方便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期间和过渡结束后的地面频率规划。而且由于数字地面技术的进步使频普的利用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摘要:近年来, 广播电视领域正处在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过程中, 在经历了数年的努力后, 我国的数字地面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国家标准已经成熟并公布。在此介绍了地面数字广播的标准, 并对其系统组成进行了阐述。

数字电视系统 篇5

我公司新近推出的DVB-C综合监测监控系统摒弃了传统的数字电视监测方案的弊端,实现了在平台各个节点对多路信号的同时监测,并可对重要的节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整个监测过程无需轮询。同时,系统具有完备的存储功能、TS流监测功能、QAM监测功能、报警功能、应急功能、方便日志查询及用户管理,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上一层楼。并以省为监测中心、地级市为二级监测平台、县为三级监测平台,主观监测与客观监测相结合,最终实现运营商达到安全播出的目的。

应用领域包括:地球站、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线电视监测中心、分前端传输机房、各级电视台播出机房、其它数字流监测机构。

系统组成:

存储模块

TS流监测模块

QAM监测模块

应急模块

日志查询模块

报警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

功能特点:

产品全部自主研发,可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功能、稳定性、供货周期和后续扩展的要求,

总前端和各分前端所有需要监控的频点可自设,支持手动和自动扫描监测,能自动在本地和省中心保存分析结果。

总前端可实时监看本地和所有分前端的信号情况。

总前端能监测到本地及所有分前端的报警情况。

总前端可实时备份本地和所有分前端的分析结果。

设备采用机架式结构,基于服务器平台,保证整个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方便设备维护管理。

支持实时监测或轮询监测。

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多种录制方式:定时录制、及时录制、 实时录制。

支持TS码流分析

支持QAM参数测量分析,对MER、BER、电平等重要指标能提供报警,报警参数及阈值自设,报警信息支持传送到上级平台。

当监测到故障信号时,应急模块可根据不同故障设置多种处理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处理。

可定义不同用户级别的操作和访问权限。

具有多种报警方式。

数字电视系统 篇6

关键词: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066-01

1 中小型电视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分析

1.1 系统建设背景和目标

1.1.1 建设背景

依据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新闻传播,还是电视媒体,播出系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原先选取手动磁带的播出形式,到现在的数字硬盘服务器和磁带混合的播出形式,使得了其播出的软硬件装备和信息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从目前来看,我国某些中小型电视台都是依据业务发展的情形,针对自身电视播出的系统实施更好地升级和优化处理作用,让有关电视台播出系统走向数字化电视系统,从而可以使其余的系统和相关装备技术形式发生改变。

1.1.2 建设目标

此文所探讨的中小型电视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是需要依据目前的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的基础性功能所确定的。根据本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经验得知,需要对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实施总结性的归纳。与此同时,需要充分对数字播出系统的实施成效进行预估作用。而为了提升导播的实际效用,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如果有隐患也应在最初阶段进行消灭。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实际的播出情况供给较高的操作性设计合同,这样可以提高播出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2 系统需求分析

1.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设立在数字化网络传输以及数字化大容量媒体存储系统的根本上,依据数据库或者文件为媒体的数据消息核心,把视频播出服务器或者硬盘播出机当作是播出终端,播出调查控制是为了成为播出集中的控制关键点,实施不同数据的调度,达到广播电视音视频信息进行上载工作,以及使得资源能得到共享,可以分层进行保存,集中进行管理,稳定其播出。而为了数字化电视可顺利的播出应具备一些具体的功能,例如:系统需要对播出的节目素材实施均衡的音量播放,达到外来信号可以进行适合的调度和播出,对有关数据实施管理,在处理软件上应仔细认真,全方位对播出文件和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以及视频压缩达到一个指定值等。

1.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不管是依据未来业务拓展层面进行思考,还是依据系统安全运转层面进行思考,都是要在一定的高度以及深度上实施全方位分析处理,而这样往往要具有下列特点:科学性、前置性、真实性、快捷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高性价比、合理性。

1.2.3 安全性需求分析

紧跟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日趋发展,其硬盘播出已经变成了电视台播出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但利用硬盘播出的系统也会有的缺点,即就是其对高科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控制系统的依赖有所增加,而因为电视节目是含有“不间断”没有“无法弥补”的特性,这样就会使得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的安全隐患获得了高度重视。

①关于节目素材播出的安全性问题。一般而言,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是能够播出不同样式的素材的。但因为播出系统的软件对一些样式的素材是不可以准确的做出辨别的,会导致不能播出或者播出时出现黑屏等情形。

②关于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硬件装备的安全问题。在进行数字化电视播出的过程中,其安全性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系统硬件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性能的平稳性。所以,为了保证系统的能够安全顺利的播出,播出系统应选用主备播的播出形式。例如:硬盘播出机实施备份以及电源实施备份等。

③关于数据交换网络的安全问题。就目前来说的播出系统普遍已进入了网络化。而在平常播出中运用的大部分数据信息都是依据播出机房外部进行输入的,因为不同部门节目输入的非稳定性,会使用U盘或者宽带网络进行,在这里面多多少少会存在着病毒等不确定的安全因素。

2 中小型电视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设计

2.1 内容管理系统

依据这几年来看,电视台进行自动播出的业务正不停的拓宽范围。每一天都有很多的节目进行切实、合理的安全播出。而这对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着更高层次的需要,准备系统应该对其所需播出节目中的实质实施保存、分配以及管理。其内容实质管理系统指的是具有高科技数据信息资源管理的载体,其重要的特性就是为了确保在日常的播出氛围下,节目能够依据有关编排进行自上而下的播出。而对其内容管理系统实施设计,往往是采取以节目单为驱动的自动迁移对策,保证素材能够在二级保存以及视频服务器之间进行高效的达成有关迁移调度的工作,确保节目播出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合理性。

2.2 素材迁移系统

中小型电视台中资产的核心形成部分别有素材,电视台视频网络的可靠性意见以及素材的共享、迁移以及转码等,有非常紧密的关联。而这个台网从播出网和编辑网的形成,素材都要越过网时,由编辑的格式安全转换成播出格式,这时的转码以及迁移效率会对这个台网的速率形成具有直接性的作用。在对其素材迁移系统实施设计时,可选用目录共享的形式让子网之间的素材能够获得相互作用,而采用的迁移服务器应依据节目播出的自上而下顺序,科学的确保有关素材得到合理迁移顺序,使节目能够以及其逻辑的顺序实施传送,让带宽资源能够获得更加有利的影响。为了保证其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性,还能够实施多处式的检测,从制定、保存到播出,都需要对素材的完整性实施全方位的检验工作。

2.3 播控系统

在播控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选取具有多级备份且无溃点的结构设计。同时还应选用同步的新兴技术达成程序的主备播出,在问题产生以后,还能够实施切实的转换。其业务的发展需要以节目播出单为重心,建造由编单到制造的业务框架,其节目单同素材选用有关的考核标准,提升播出的自动化层次,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除此之外,应采取具有分步式的设备控制管理技术,保证系统中的所含有的录像机、视频服务器、键控器等核心装备,需要由职能特点不同的各类控制机选择分布式的形式实施更为直接的控制,并利用网络把受控设备投影到本地,达成资源的有利共享。

2.4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的重要核心功能是对系统中的所有软硬件装备实施智能化的处理,高效的协助有关工作者按时对其装备问题实施诊断以及分析处理,使得其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化层次不停的得到提升。对其监控系统中实施设计应利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对业务程序实施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达到设备、信号、全系统的多角度、全方位和智能化的合理监控。除此之外,对进行的分层管理对策应加以利用和实现,达成对网络状态、音频信号、辅助设备、视频信号、软件、硬件的监控,保障了电视节目的顺利播出。

3 结 语

总而言之,本文从系统建设背景和目标以及系统需求分析介绍了中小型电视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并且针对其中小型电视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设计列出了内容管理系统、素材迁移系统、播控系统以及监控系统,推动了我国的电视行业迈向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智,凌斌.安徽广播电视台广告部与播出部节目素材互通技术[J].安徽科技,2012,(5).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设计研究 篇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电视台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为了进一步满足观众的需求, 电视台节目的播出时间越来越长, 频道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再加上某些新闻、电视剧、广告、专题需要在不同是频道进行交叉式的播出, 这对电视台自动化的播出效率及统一化的管理水平有了更高方面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新形势的发展,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的研究, 实现电视播出系统的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 并让节目的采集、后期的制作及节目的播出都能够以网络的方式进行互联, 有效地实现电视节目的制、编、播的一体化。以下将对数字电视播出系统及其设计具体的进行分析, 其实际情况如下。

1 概述

在数据库电视播出系统中, 数据库是其核心环节,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顺利运营, 需要妥善的运用数据库技术, 通过其对系统进行数据化的管理, 同时还需要配备关于媒体资源的管理中心, 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对信息的传输、管理及控制, 完成对设备的实时监控, 然后通过视频网络传输工具将节目素材有效的播出[1]。数字化的网络播出系统还会运用磁盘及网络阵列, 有效的将之前所拍摄的录像, 录制的录音, 及采集的文字、图片等, 进行收集、审查、整理和编辑, 然后再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节目制、编、播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及控制, 并实现对文字稿件、节目素材及相关文件的存档管理, 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 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2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内容管理系统

近年来, 电视台自动播出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每天都会有许多的节目需要及时、准确、安全、顺利地播出, 这对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有了更高方面的要求, 准备系统需要对所要播出的节目内容进行存储、调度及管理。内容管理系统是一个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其主要功能就是保证在正常的播出环境下节目内容可以按照相关编排顺利有序的播出[2]。对内容管理系统进行设计, 通常采用以节目单为驱动的自动迁移策略, 保障素材可以在二级存储及视频服务器之间有效的完成相关的迁移调度任务, 使节目播出的及时、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2.2 素材迁移系统

电视台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素材, 电视台视频网络的合理建设与素材的共享、迁移及转码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整个台网由播出网及编辑网组成, 素材需要跨越上述网时, 由编辑格式顺利的转换为播出格式, 此时的转码及迁移效率将对整个台网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对素材迁移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选择目录共享的方式让子网间的素材可以得到交互, 所用的迁移服务器需要按照节目的播出顺序, 合理的确定相关素材的科学迁移顺序, 让节目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传输, 使带宽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3]。为保障系统的运营安全, 还可以进行多处式的校验, 从制作、存储到播出都要对素材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检查。

2.3 播控系统

在播控系统中, 选择多级备份无溃点的结构设计, 采用同步技术实现程序的主备播出, 在故障发生后还可以进行实时的切换。其业务流程的开展需与节目播出单为中心, 构建由编单到制作的业务架构, 节目单同素材采用相关的绑定标准, 提高播出的自动化水平及安全、有效性。采用分步式的设备控制管理技术, 系统中的视频服务器、录像机、键控器等关键设备, 需要由职能不同的各类控制机选择分布式的方式进行直接的控制, 并运用网络将受控设备映射到本地, 有效的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运行可伸缩式的开放式设计, 有效的对播控系统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分布式的管理, 控制机也可以进行随意的添加, 频道数量也不会受到原有系统结构的限制, 还可以成功的实现非编网络、新闻网及媒资等的有效对接, 进一步对播出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进行保障[4]。

2.4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系统中所包括的全部软硬件设备进行智能化的管理, 有效的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的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及处理, 使系统的安全性及智能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5]。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需运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 对业务流程进行自动化的控制, 实现对设备、信号、全系统的多角度、全方位及智能化的科学监控。同时, 对分层管理策略加以运用, 实现对网络状态、软件、硬件、辅助设备、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的实时监测, 对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各项技术的日趋成熟,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也会越来越完善, 并在其研究与设计方面也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有效的保障电视节目播出了及时性、完整性、安全性, 推动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不断向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数字电视播出系统具备着素材管理、节目单编辑、播出管理、播出控制及设备监控等多方面的功能, 其主要由内容管理、素材迁移、播控及监控等系统部分组成, 在现代电视台节目制作与播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本主要围绕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设计展开探讨, 简要的介绍了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并对系统的设计方案作出了分析, 以供大家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智, 凌斌.安徽广播电视台广告部与播出部节目素材互通技术[J].安徽科技.2012 (5) :1243-1246.

[2]彭国选, 顾樑, 陈立德, 吕家瑜.调频5+1智能播控系统建设思路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 (6) :323-324.

[3]袁旭稚.数字电视播出带来的新问题——颠覆传统概念的应急播出系统[J].现代电视技术, 2009 (3) :456-457.

[4]王莉颖.浅谈计算机在电视演播室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4) :529-531.

数字电视CA系统解析 篇8

CA的核心实际上是CW传输的控制。在MPEG-2传输流中, 与CW传输相关的数据流称为授权控制信息 (ECM) 和授权管理信息 (EMM) 。EMM中包括地址、用户授权信息等。由业务密钥 (SK) 加密处理后的CW在ECM数据流中传送, 对CW加密的SK在EMM数据流中传送, 并且SK在传送前要经过用户个人分配密钥 (PDK) 的加密处理。PDK存放在用户的智能卡 (Smart Card) 中。用户端数字电视接收机顶盒为了再生出解扰伪随机序列, 必须获取相关的条件接收信息。STB从接收到的TS传输流中过滤出ECM和EMM数据流后, 通过Smart Card接口送到Smart Card。Smart Card首先读取PDK, 利用PDK对EMM解密, 取出SK, 再利用SK对ECM解密, 取出CW, 并将CW通过Smart Card接口送到解扰引擎, 解扰引擎利用CW即可将已加扰的TS传输流进行解扰。

条件接收系统由加扰器、解扰器、加密器、控制字产生器、用户授权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和条件接收子系统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在信号的发送端, 首先由控制字发生器产生控制字 (CW) , 将它提供给加扰器和加密器A。控制字的典型字长为60b, 每隔2~10s改变一次。加扰器根据控制字发生器提供的控制字, 对来自复用器的MPEG-2传送比特流进行加扰运算。此时, 加扰器的输出结果即为经过扰乱了以后的MPEG-2传送比特流, 控制字就是加扰器加扰所用的密钥。加密器A接收到来自控制字发生器的控制字后, 则根据用户授权系统提供的业务密钥 (SK) 对控制字进行加密运算, 加密器A的输出结果即为经过加密以后的控制字, 它被称为授权控制信息 (ECM) 。业务密钥在送给加密器A的同时也被提供给了加密器B, 加密器B与加密器A稍有不同, 它自己能够产生密钥, 并可以用此密钥对授权控制系统送来的业务密钥 (SK) 进行加密。加密器B的输出结果为加密后的业务密钥, 这被称为授权管理信息 (EMM)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产生的ECM和EMM信息均被送至MPEG-2复用器, 与被送至同一复用器的图像、声音和数据信号比特流一起打包成MPEG-2传送比特流输出。在MPEG-2系统标准中, 对在数据包中放置条件接收控制信息及密钥的位置有规定, 所以, ECM和EMM信息均可以打入MPEG-2数据包中。另外, 在发送端还有用户管理系统和用户授权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是根据用户订购节目和收看节目的情况, 一方面向授权控制系统发出指令, 决定哪些用户可以被授权看哪些节目或接收哪些服务;一方面它还可以向用户发送账单。用户授权控制系统则是根据用户授权管理系统的指令, 产生哪些用户该授权哪种收看、哪些信息接收权利的信息, 即产生出业务密钥。在信号的接收端, 将经过解调后的加扰比特流 (控制字还没有恢复出来以前) , 通过解扰器而送至解复用器。由于ECM和EMM信号被放置于MPEG-2传送比特流包头的固定位置, 因此, 解复用器便可很容易地解出ECM和EMM信号。从解复用器出来的ECM和EMM信号, 被分别送至智能卡 (Smart Card) 中的解密器A与解密器B, 它们与智能卡中的安全处理器共同工作, 从而恢复出控制字 (CW) , 并将它送至解扰器。恢复控制字的过程十分地短暂, 一旦在接收端恢复出正确控制字以后, 解扰器便能正常解扰, 将加扰比特流恢复成正常比特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整个DVB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三层保护。第一层保护是用控制字对复用器输出的图像、声音和数据信号比特流进行加扰, 以扰乱正常的比特流, 使得在接收端如不解扰就无法收看、收听到正常的图像、声音及数据信息;第二层是通过对控制字用业务密钥加密, 这样即使控制字在传送给用户的过程中被盗, 被盗者也无法对加密后的控制字进行解密;第三层保护是对业务密钥的加密, 它使得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强, 使非授权用户在即使得到加密业务密钥的情况下, 也不能轻易解密。因为解不出业务密钥就解不出正确的控制字, 没有正确的控制字就无法解出并获得正常信号的比特流。

综上所述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 就是为了保证每个合法用户都能收看到数字电视节目, 对每个用户授权, 每个用户的唯一识别号码就是智能卡ID号, 授权时对该卡号ID、授权时间、授权等级信息通过加密写入EMM管理信息中, 机顶盒接收到EMM信息后, 智能卡把EMM信息解密得到CW, 然后解扰TS流正常播放。

摘要: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 (CA) 就是是让合法用户能够收看其订购的节目, 非法用户不能收看节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必须对数字电视节目流进行加扰处理, 数字机顶盒如果不能把加扰后的码流进行解扰, 解码器就无法还原出图像。加扰器的核心是加扰码流所使用的加扰算法。加扰码流时, 加扰器根据其控制字, 利用加扰算法对原始码流进行加扰。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 篇9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已经成为我国最常用的广播电视现代化传播体系手段之一。随着电子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地面电视广播技术成处从标清到高清、模拟到数字同播及转变的过渡阶段。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是通过发射站、天线塔等相关构筑物设备发射无线电波, 而电视用户则通过安天线, 接受无线电波的电视信号, 收看电视节目。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了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发射系统以及电源配置等设备。

前端系统包括了数字电视点播的编码、SFN适配、复用器以及信号同步基准生成等等, 其中, 复用器是前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放置在前端系统中关键部位, 整个系统的稳定文星对复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比较强。而传输系统包括了数字微波和SDH网络 (光纤传输系统) 。地面无线数字发射系统就是通过这一系统传输数字电视码流到发射系统的, 同时还可以完成数字电视码流的恢复和同步工作, 但是要注意的是, 发射系统和系统前端并不在同一个地方, 我国一般把发射系统设置在单频网的模式中。

最后, 就是发射系统。发射系统包含了系统的传输适配、发射机、天馈系统以及TS流接收设备等等。其中, 发射机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了功率放大器、输出滤波器、激励器、激励放大器、风冷系统等等。发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同步放大、调制、滤波、变频以及合成输入的数字电视码流。

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优点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和要求不断增长, 从而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和水平的提高。

一直发展至今, 我国广播电视的节目类型和数量和过去相比已经增加不少, 节目的播放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甚至可以二十四小时循环播放, 在不同时段播出不同类型的节目为人们服务。

这种播放方式能够满足人们群众的需求, 但是对于电视广播公司的管理工作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担和困难。在安排电视节目播放的时候, 需要确保整个系统在操作和运行过程中得到较高的安全保障。

在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而且还可以选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 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 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传统得到电视广播系统相比,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技术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开放性以及前瞻性。

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广泛应用, 解放了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地点, 如今人们不仅能够在家里定点接收, 还可以车载移动接收, 在公共场合分众定点接收等等, 而人们观看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元化, 例如交通信息、电子股票、新闻与股票等等。得以可见,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广泛应用令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提高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并完善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体系

要构建并完善我国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体系,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有序进行。

首先, 如果需要在某些地区开始建设地面无线电视发射建设项目, 那么可以先通过年度招标的计划把全年的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及改造工程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分解, 选取合适的中标单位, 通过与施工单位和建筑公司进行全面的商讨, 让双方都能够明确建设和施工要求, 提前做好施工的准备, 方便调配人力物力, 制定可行的施工计划和目标。通过提前计划和分解, 能够便于改造工程的管理, 保证改造质量, 争取好的评价, 并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 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其次, 就是要做好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施工管理。由于这一建设工程在我国某部分地区的建设时间尚短, 所以对于某些新进的施工队伍来说, 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来完成工作, 并在建设项目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具有一定建设经验的施工队伍而言, 在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施工技术和知识结构两者之间的搭配, 科学、合理的搭配是确保改造质量的保证书。进行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施工的时候, 要严谨根据施工前制定的指导方案, 做好合理的施工规划和进度安排, 明确要求施工的各个环节的相关规定, 并严格把好检测验收关。

最后, 是大力的宣传相关改造知识, 积极鼓励建设当地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用户的支持与配合。把握好建设区域的施工协调工作, 让用户能够充分认识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在进行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可以合理利用已有的有线电视设备进行改造, 节省改造所需的材料, 降低改造成本。同时, 为了避免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建设的成本和工作量加大, 需要提前做好工程材料采购的工作。

3.2对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构筑物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

对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构筑物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 能够有效提高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检查和维修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系统机房设备的维护、发射设备及相关仪器的检查, 以及对发射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

对于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中发射机的总输出功率和发射功率要定期进行检查, 测试发射机的输出频谱是否发生改变, 并对发射机的实际反射功率和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和维护。把测试后所得的数据进行抄录和分析, 尤其是对于功放管的电流数据, 通过对比和分析, 对功放模块的相关设备和电源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维护, 并对设备中的电路板进行灰尘清理工作。

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 电路板的灰尘清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风道长期积聚灰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效率, 长久下来甚至还会对设备冷却系统中的某些部件、各种系统和模块中的晶体管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在进行灰尘清理工作的时候, 对于发射机, 激励放大器、激励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 在检查的过程中, 应暂停被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一旦发现有损坏的零件和部件, 应立刻进行更换和维修, 才能够确保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稳定运行。

3.3提高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作技能

由于某部分地区推广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的时间尚短, 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 才能够让工作人员上岗工作。由于大部分的系统设备都需要进行接地工作, 所以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接地电阻、主机与安全地的连接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导致系统的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出现危险。

四、结言

地面无线电视发射系统得以在我国广泛应用, 主要是因为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其运行成本较低、停播率低、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等优点和特点, 同时, 还可以弥补优点数字电视定点接受电视信号的缺点, 让人们可以随心随地观看自己想要观看的电视节目和内同, 不仅能够挖掘更多的广播电视的潜在观众, 还可以积极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经济收益不断增长, 为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摘要: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电视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不仅是广播娱乐, 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科研管理等工作领域都能够随处可见电视技术的身影。当我国电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就已经成为常用的电视发射系统。本文将会对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 研究出提高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展系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数字发射机,功放

参考文献

[1]曾昭彤.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J].电子世界.2014 (10)

[2]张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3 (07)

[3]罗蕴军.廖庆龙.浅析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J].2015 (08)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构建研究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改进, 广播电视领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地面数字电视的出现与普及, 推动了我国地面电视有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化。

1 地面数字电视概述

地面数字电视 (Terrestrial Digital TV) 通过接收由电话塔发出的地面电视信号来收看电视节目。电视机需要具备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能力, 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机顶盒来接受信号, 通过转化成模拟信号连接到电视机上。

1.1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主要组成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主要包括数字电视前端、地面发射系统及接收端三大部分。一是数字电视前端设备, 主要由接收有线网络的标清机顶盒和八合一的音视频编码器组成。机顶盒接收有线的射频信号, 解出音视频信号, 将音视频信号输入到编码器, 编码器将音视频信号编码输出为MPEG2格式的码流, 实现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二是地面发射系统, 包括激励器、发射机、传输馈管和发射天线。激励器将编码器的输出码流调制到发射机的工作频率上, 然后放大输出到发射机, 再经发射机放大, 通过馈管输送到天线发射出去。三是接收端, 指普通收视用户通过一个八木天线接收射频信号, 送到地面数字机顶盒解出音视频信号再传到监视器 (主要是电视机) 。

相较于以前的模拟系统, 收视端增加了地面数字机顶盒, 优势大大增加。首先, 采用数字传输技术, 信号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 不会产生噪声积累, 可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收视质量更高;同时, 信道资源的利用率也有较大提高, 可以利用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 在一个模拟频道中实现传送多路标准清晰度的节目。

1.2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功能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 主要包括信号的接收、传输、调制、发射, 信源压缩编码, 条件接收 (CA) ,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BOSS) 以及机顶盒接收技术等。在地面数字电视的整个系统中, 主要包括六个子系统, 各个子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一是节目播控子系统, 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引入节目信源、编码压缩/转码、EPG等信息插入、加扰和再复用成TS流;二是信号传输子系统, 主要实现的功能是正常下发节目播控子系统输出的TS流, 将其通过网络传输到各个无线发射站点进行发射;三是无线发射子系统, 主要功能是将传输子系统的TS流通过无线发射台站进行信号发射, 实现无线覆盖;四是增值服务子系统, 实现的主要功能是编辑或插入应急广播、广告、移动电视及数据推送等增值服务信息;五是运营支撑子系统, 实现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综合业务支撑 (BOSS) 系统, 完成用户、产品和费用等的管理。通过接口与客户服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银行等系统进行对接, 丰富服务的内容与类型, 提高电视服务质量;六是信号接收子系统, 实现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解调、解码和解密地面数字信号, 以及音视频等数据的输出。

2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构建原则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构建按照“统一平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 按照规划分阶段的进行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建设。在开始着手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建设时, 需要在数字电视前端部署编码器、复用器及加扰器等设备。把电视节目源自卫星接收机ASI输出口流出, 经过一系列的编码、复用、加扰后, 输出TS传输流, 并通过光缆、微波链路等传输方式, 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到各地的发射站点。

2.1 地面发射系统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网主要包括发射台与传输网络两大部分, 发射台一般是由单频网适配器、发射机及GPS同步时钟组成。

2.2 发射站点的选取

首先, 先确认发射机房、发射地点、发射点现场情况和发射天线等情况。DTMB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的发射标准需要发射机房的相对湿度小于等于95%, 环境温度在0~45℃, 大气压强在6~106 k Pa;对机房电源频率要求为 (50±1) Hz, 容量为10 k VA, 电压要求在198~242 V AC或三相342~418 V AC。

其次, 根据整体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覆盖计划, 来对天线进行规划, 根据发射站点的实际情况, 来决定是否新建铁塔或桅杆, 或是利用现有铁塔安装段来新增天馈线系统等多种实施模式, 以及利用现有UHF天线来多工使用等。另外, 一般机房要求有两种介质接入模式:光纤接入、数字微波。在接入时需要仔细的对新增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位置及周边情况考察, 对各线缆的布置路由进行确认。然后根据发射机的安装尺寸, 以及布置要求等进行确切的位置选择, 同时要考虑到承重问题。

最后, 要了解机房的总面积布置图及相关资料, 包括进线窗口, 主馈电缆及信号源电缆的布置路由, 机房空调设备的制冷量、防尘措施等资料。

2.3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子系统

主要包括接收天线、存储软件、接收机和显示屏等。

3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安装方法

3.1 前端设备的安装

首先, 根据规划好的方案及图纸进行安装, 在规划时尽量的缩短设备之间的距离及连接线。明确区分开每个频点的设备, 方便后期的维护与问题查找处理。其次, 每个标准机柜上的L条与支架安装要保持一致, 并需要保留有一定的空间来排线及安装电源插排, 连接机柜的接地线以及设备的接地线、电源线。连接ASI线及卫星信号线, 测量交换机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做好网线。最后, 设置设备的IP地址, 并安装软、件进行调试。

3.2 发射设备的安装

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 免不了要搬动主要设备, 在搬动时保要护好功放、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及连接头等设备、零件。之后按照各个部件的标准安装方法逐步进行安装, 把所有连接线对称、整齐。最后连接好电源线, 测试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火线、零线和地线时要注意接正确。

4 发射天线与馈线的安装调试

首先, 天线在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有无变形的情况, 偶极子面包板天线应根据天线板的标示及馈线的长短情况进行正确安装。其次, 注意发射天线的频率带宽与输入的接头型号, 并且注意全向缝隙天线安装要垂直于地面, 若存在倾斜角, 会使覆盖场形畸变。最后, 规范安装馈线, 固定牢固, 按照规划图由上到下的进行施工。在馈线安装完毕后, 要干燥空气, 且气压保持在29k Pa

5 结语

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一般的室内条件下即可接收, 并且节目的传输质量较好、建设与维护的成本也较低。近年来, 随着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与更新, 数字电视普及的条件也已完备, 各地的运营商也经过多次系统部署, 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未来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将会在国内实现大范围、大面积的覆盖, 更好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聂克庆.关于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整体技术架构浅析[J].有线电视技术, 2014 (7) .

[2]李明雨.地面数字电视离的发展[J].民营科技, 2016 (5) .

[3]梁春, 黄振华.试析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9) .

美国数字出版系统进展概况 篇11

90年代前,大学出版社只是小型的、工作单一的出版机构。到了90年代中期,第一本用电子版发行的图书和杂志问世——《简明剑桥电子版百科全书》(剑桥大学出版社)和《芝加哥计算机科学理论杂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这两类电子出版物常常被作为“绿地投资”工程的样本。

技术革新和经济压力迫使人们不断探寻新路子,随着读者和用户的兴趣爱好变得日趋深奥微妙,出版物的价格制订和图书的网上传递,特别是杂志内容电子化已变得日趋复杂。5年前,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向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提出申请,期望在线传递数学和统计学期刊文献,并在结构和环境的设计发展方面得到一些资助,2000年, 欧几里得项目(Euclid )项目获准资助,目的是为了促进理论数学、应用数学以及统计学领域的学术成果推广,更重要的是为期刊独立发行创造一种环境。2003年初开发了多种模式的出版服务,如今Euclid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用户和图书馆个人传递几乎40种期刊,包括网上订购,阅览,其技术设施是建立在标准的数字图书馆体系机构上。2005年,Euclid项目的管理费约为30万元,同时也是建立在90年代早期康奈尔大学项目研制的基础上,这个模式早期是由图书馆研制的,属早期数字图书馆机构,现在称为数字出版系统(Digital Publishing System,简称DpubS),DpubS有专门设计、组织和检索,可以传递公开检索和控制学术期刊的订阅。

2004年春季,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出版社的研究项目,共获67万美元资助,共同提升DpubS 系统,在开放资源许可证的条件下,开发软件改进版本的效果。项目的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以创新出版平台为整体目标

重新设计桌面排版系统DpubS用户界面模式,并考虑执行可升级 和 可扩展的XML/XSLT体系结构,Ajax/DJTML/XML/XSLT是美国软件项目交易网,也是国内最大的软件项目交易平台,网站定位的项目有外包及承接、软件招标投标、 软件交易协作、软件供求信息、程序网站交易市场、投资融资合作、代理分销合作、软件招聘求职等方面,致力于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个高效、快捷、诚信的网上交易、交流,DpubS系统升级是为针对不同出版物、不同的出版商制定专门页面,以及相关的子目录,并提供有效的价格开销。

将平台模式的主要配置和元数据(辅助)装置重新设计用以支撑出版实体和各种出版类型范围。

提高 DPubS 处理非连续出版物文献的能力。

2. 提供在线编辑管理服务,支持“互动评价”

这些服务设施将为出版期刊和专著的出版商提供一套文献管理工具,管理服务大致包括: 在线的手稿提交物;自动报警;对发布论文评论员所设的多重机制,搜集和组织评审员意见反馈工具。通过编辑和组织过程追踪公认论文检索工具;为未来杂志发行提供组织整理功能;为即将发表的文章提供检索机制;提供从编辑场所到公众发行场所有效传递发表的文章或整个观点的功能。

3. 提升界面的管理功能

这项工作是改革生产流程,允许管理职能更加细化,将简单的使用工具创新,用来处理低等级工作流程(包括:增加新出版商,增加新内容,用统计学生产,解决用户登录问题,应答邮件等等。)

4.提供机构文库系统的协调互用性

人们期望从机构文库的接受系统中获得更大的权利,特别是实际测试数字存储软件DSpace和Fedora,可通过DpubS提供电子出版服务,因而,机构文库是DL最近关注的热点,DSpace更是出风头。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IR选择指南目前是第二版。根据开放源码,支持OAI MHP V2和可获得3个原则,评价ARNO、CDSware、开放源码软件(Dspace)、电子预印本文库(Eprints)、Fedora、i-Tor、MyCoRe等共7个IR软件。

第一个连接DpubS软件测试的第二版方案是在康奈尔和宾西法尼亚州之间展开,主要是传递宾西法尼亚州历史:大西洋中部研究杂志,宾西法尼亚州历史协会的出版物学报,该杂志当前和过去的内容在2005年末已可以利用。

康奈尔和宾西法尼亚州之间的桌面排版系统(DpubS)的合作,聚焦技术层面,旨在大学和图书馆之间建立企业制度合作伙伴关系,这项工程的成型包括培育一个共同体来支持开放源出版系统的持续发展,并在大学内探索可支撑学术出版活动的商业模式。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测量系统 篇12

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和普及, 数字电视技术已深深植入广播电视领域,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用于测评广播电视系统 (包括电视播出系统、发射/传输系统和接收显示系统) 的质量情况有了新的测量标准。尤其是对于数字电视图象质量的测量就显得更加重要, 下面就数字电视图像质量测量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探讨。

1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客观测量

数字电视系统图像质量测量主要是使用图像质量分析系统对数字视频系统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测试压缩视频系统, 人们研究开发了多种图像质量客观测试方法, 总体来说, 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特征提取法 (如图1) 和图像差值法 (如图2) 。

整体来说, 影响数字电视系统视频图像质量的因素有输入视频的质量、输入视频的特性、使用的编码算法和编码参数。视频损伤常出现在高速运动、高度细节、圆周性运动、高频噪音、圆片颗粒和纹状等中, 常见的损伤类型有块状、模糊/污损状、边缘嘈杂、块状出错、飞虫噪音、量化噪声等。但是, 人的视觉图像质量的等级度量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 在主观上, 画面亮度的差异比色度上的更易察觉, 前景上的差异比背景上的更易觉察, 平坦场面上的差异比活动场面上的更易察觉。只能参照原始基准图像来测量图像质量的好坏, 并且当客观测量的结果与主观评估基本一致时才有效。编码测量的理论和方法要充分考虑人眼对比的敏感度、空间时间的响应、色度的感觉灵敏度等特点。

根据运用最普遍的数字电视编码系统MPEG-2视频的基本原理及其引入图像失真的机理和失真表现, 可挑选了一些具有复杂快速运动、场景切换、色彩鲜艳和细节丰富等特点的素材作为测试图像序列, 要具有非常容易实现和精确的压缩编码的特性, 以此来进行主观画面编码测量 (如表1所示) 。

2 TS码流测量

数字电视信号都要编码打包成传送流 (TS) 形式, 通过异步串行接口ASI传输播出, 其可以有不同数据速率, 因此可发送和接受不同速率的MPEG-2数据。根据DVB标准TR101290的要求, 将TS码流测试按照其重要性分为三个优先等级, 第一级是可正确解码所必须的几个参数;第二级是达到同步后可连续工作必须的参数和需要周期检测的参数;第三级是依赖于应用的几个参数。这是数字电视质量的客观技术指标, 尽管它们不能直接用于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但影响着数字信号的质量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二直接关系到传送流能否被正确解码, 以及解码后节目图像和伴音的效果 (如表2所示) 。

3 传输测量

网络上传输的数字电视信号都要采用调制技术, 这是由信道噪声、带宽等客观因素引发的。最主要采用的就是正交幅度调制QAM、它同时利用载波的幅度和相位联合调制来传递信号。其调制阶次是传输频带利用率和载波抗干扰性取舍的综合性产物, 高阶的传输码率高, 而低阶的抗干扰性表现尤佳。调制阶次的选择与有限网络的模拟性能指标息息相关。

QAM调制是平衡调幅, 数字电视的调制信号是均匀的散布于指定带宽的, 也无峰值可言。在传输通道存在非线性失真的情况下, 使得非线形产物对模拟频道的干扰较重, 这需要调整数字频道的信号电平, 使数字电视视频质量处于最优状态。信号电平是用该频道信号平均功率来表达。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 接收的信号有“断崖效应”, 要么稳定, 要么中断, 它只与传输误码率有关, 所以此指标是测量传输信号的重点。而在调制传输系统中一般采用载噪比指标, 载噪比差的数字频道会出现马赛克, 严重的图像不连续甚至不能解码。载噪比与调制阶次m的关系:C/N=Eb/No+101gm, Eb/No为每个有用比特能量和两倍噪声功率谱密度的比率, m是每个符号的比特率 (对64QAM来说, m=6) 。在QAM调制系统中, 信号的幅度、相位都会导致误码的产生。

调制误差率是理想符号矢量幅度的平方和除以符号误差矢量幅度的平方和, 用dB表示。它并非意味着此信号已经误码, 而是表征它在尚未误码时的质量。它用来早期检测非突发性的噪声 (或称做无用信号) 的影响, 如各种噪声、失真、交调制产物、干扰等。这些噪声它不像模拟信号那样直接产生雪花、滚动等, 但它表征信号质量, 警告系统将出现故障。

噪声余量是传输通道富裕程度和可靠性的一种表示方法, 是接收信号的载噪比与误码率为10E-4 (拐点) 时的载噪比之差。它是一种简易方便的测量方法。

以下为QAM传输测量的技术指标

(1) 输出电平

数字频道电平比模拟频道电平≤10dB

相邻数字频道间最大电平差≤3dB

相邻数字和模拟频道最大电平差≤13dB

(2) 调制误差率

调制误差率 (MER) 值为35~37dB

(3) 系统噪声余量

系统输出口噪声余量应>6dB

(4) 误码率/载噪比

误码率 (BER) <10E-4 64QAM

载噪比 (C/N) >31dB 64QAM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要素, 分别对应流域的各个环节, 缺一不可。我们在测量数字电视的信号时要想全面的衡量数字电视图像信号的质量, 就要进行全面的测量, 由下而上的展开, 切实运用, 灵活掌握, 且在过程中尤其要考虑突发性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汪章瑞.DVB-C QAM调制主要参数的选择与测试.2003.

[2]卜瑞峰.浅谈95122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参数及测量.中国有线电视.2004.

[3]向天明.DVB-C数字电视的测试.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

上一篇:维护制度下一篇:有趣的离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