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盖(共12篇)
混凝土楼盖 篇1
摘要:分析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工艺原理, 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工艺流程, 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点, 以积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经验, 推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应用。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工艺流程,操作要点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建设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及隔音效果优良的特点, 是一种性能价格比优越的新型水平结构体系。适用于各种跨度及荷载的建筑, 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大荷载和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需灵活间隔或经常改变使用功能的建筑以及有特殊隔音、保暖要求的建筑。我公司在大同永泰航空广场地下综合用房工程中应用该项新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工艺原理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柱与柱、柱与剪力墙间设置暗框架梁 (梁高同板厚) , 暗框架梁围成的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板内预埋GBF高强复合薄壁管, 整个楼板形成若干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形结构体系, 使结构更加合理。
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 工艺流程
搭设脚手架→测量放线→安装平板模→放暗梁及GBF管位置线→绑扎暗梁及板底钢筋→预埋水电管道→绑扎肋间钢筋网片→安装GBF管→绑扎板面钢筋→检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2 操作要点
1) 顶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式脚手架, 其间距应经过荷载计算确定。
2) 板底模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和放线尺寸安装, 板底双向起拱3‰~5‰。
3) 依照图纸首先放出暗梁边线, 然后根据梁间距排出GBF管及网片筋位置, 并放出预埋水电管线定位线, 当垂直方向排数不够整数时, 应加大管间距。
4) 绑扎钢筋应先绑扎暗梁钢筋, 暗梁主筋在间距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多的穿入柱内。板下部钢筋应弯起锚入暗梁内,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GBF管上浮带动底板钢筋, 每5 m2左右用一根12号铅丝穿过底模, 将底板钢筋与脚手架连接, 板上部钢筋绑扎必须与同方向钢筋在同一水平面上, 防止叠加过厚, 在管肋间纵向每米设一钢筋马凳支撑上层板筋, 防止上层板筋直接压在管上。
5) 水电管线直径不大于20 mm可布置在板的上下翼缘, 直径大于20 mm的管线应布置在板肋或暗梁中, 管线交叉处可将GBF管断开, 断开后的GBF管应进行密闭封堵。
6) GBF管应采用吊笼吊运, 严禁用钢丝绳捆绑吊运, 排管时GBF管与梁内侧应至少留出50 mm, 并先放标准管, 后放非标准管, GBF管固定应先将板底钢筋与脚手架连接, 然后用14号铅丝在空心管两端将管与板底钢筋捆绑牢固。
7)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一次GBF管位置, 管距不匀应进行调整, 破损的GBF管用胶带封好, 并浇水湿润GBF管, 浇筑混凝土应沿管纵轴方向单向进行浇筑, 不宜沿垂直管纵轴方向做多点围合式浇筑。浇筑过程中安排工人随时调整管及钢筋位置。混凝土坍落度不宜低于150 mm, 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 mm, 振捣应采用ϕ30 mm振动棒, 严禁将振动棒直接放在管壁上振捣。为防止管在浇筑混凝土时因两侧压力不均造成平面位移, 可用木楔在管间做临时支撑定位, 保证肋间宽度准确, 但木楔应在浇筑后及时拔出, 不得遗留。浇筑混凝土时应在混凝土落点处放一块缓冲板, 不得将混凝土直接倒在管上。
8) 混凝土浇筑完后进行二次抹压, 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养护, 12 h后派专人洒水养护, 且不少于7 d。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可拆模。
3 材料及设备
3.1 材料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主要使用材料为GBF高强薄壁管, 两端管口均密封, 管标准长度为1 m, 直径有150, 200, 250, 280, 300等。其外观及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
3.2 机具设备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使用的设备仪器见表2。
4质量要求
1) 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应按照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执行。2) GBF管安装质量验收要求见表3。
5效益分析
1) 省去了梁的支模工序, 加快了施工速度, 缩短工期40%左右。减少了模板裁损, 节约机械、周转材料的租用费及其他不变成本。
2) 顶板完全平整, 无需吊顶, 节省了吊顶装修费用。
3) 降低了层高, 减少了竖向水、电、内外装修等费用。
4) 与一般楼板体系比较, 钢筋混凝土造价降低5%, 模板损耗降低50%, 节省竖向水、电、内外装饰等费用10%~15%, 综合经济效益每平方米造价降低120元左右。
参考文献
[1]申云安, 申星星.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特性与研究[J].山西建筑, 2007, 33 (8) :72-73.
混凝土楼盖 篇2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内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400400mm。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厚水磨石楼面(标准值0.65kN/m2)。
3、活荷载:标准值为7.5 kN/m2。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 采用C25(fc11.9N/mm2,ft1.27N/mm2)
钢筋 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fy360N/mm2)
其余采用HPB235级(fy210N/mm2)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4)、设计说明(5)、次梁钢筋材料表
四、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在1周内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文和施工图。
3、施工图统一为A3图纸。要求图面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楼盖 篇3
关键词:薄壁箱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64-0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相对于普通楼盖结构来说的,它是一种在楼板中布置一定数量的箱体、块体来代替部分混凝土而做成的无梁楼盖结构[1],它的特点是自重小;没有凸出底板的主次梁节约建筑高度、结构整体刚度小;结构的地震作用力相对较小;空心板具有保温隔热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现在要求的大柱网、大开间的商业、办公建筑中。近几年在国家逐步的推广下,相应的规范标准逐步实施,带动了空心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建立两种楼盖结构:梁板式楼盖模型和空心楼盖模型,采用SAP2000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2],来比较这两种结构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层间的位移和梁柱的内力(弯矩)及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前六阶振型周期、主振型特征(前三振型)等。
1 模态分析
1.1 模型数据
首先建立结构模型的坐标系:采用三维坐标系,X轴、Y轴、Z轴分别对应模型横向、模型纵向和竖直方向。根据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的原则建立两种结构的数据如下:两种不同模型层高均为3.6 m,七层模型,总高度25.2 m,无地下室;结构横向边跨跨度为9 m,横向中间跨的跨度为2.7 m,结构纵向跨度均为 9 m;柱子截面尺寸上下一致,均为600高,600宽,两种结构四周均设边梁,截面尺寸统一为400宽,700高;空心楼盖结构中间梁截面尺寸为宽600 mm,高350 mm,上下板厚各为50 mm,板间肋梁截面尺寸为150 mm×350 mm,楼盖总厚度为350 mm;普通楼盖结构中间主梁截面尺寸为宽400 mm,高700 mm,次梁的截面尺寸宽为300 mm,高600 mm,板的厚度为120 mm。
1.2 模态分析结果
两种模型的前6阶振型周期,见表1。
对比数据可以看出:
①自振周期。对比前6阶振型自振周期特点可以看出,空心楼盖结构的振型周期与普通楼盖结构的比值分别是1.11倍、1.1倍、1.04倍、1.11倍、1.14倍、1.05倍,差别较大的振型周期分别是第二和第五振型。
②振型特性。对比模型的前三阶振型特性,空心楼盖结构第一振型是平动振型(Y方向),因为模型质量参与系数Ux+Uy >Rz,且Uy>Ux;第二振型为平动振型(X方向),因为模型质量参与系数Ux+Uy>Rz,且Ux>Uy;第三振型为扭转振型(绕Z轴),因为模型质量参与系数Rz>Ux+Uy。同理,可以看出普通楼盖结构前三阶振型的振型特性与空心楼盖模型相同,即第一振型是平动振型(Y方向),第二振型为平动振型(X方向),第三振型为扭转振型(绕Z轴)。说明两种楼盖结构的振型特性具有一致性。
2 反应谱分析
2.1 地震参数与荷载
①地震作用参数。取郑州本地的抗震设防参数,7度(0.15 g);第二组;Ⅱ类场地;特征周期设定为Tg=0.40 s。
②荷载取值[3]。两种结构主要房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按规范取2.0 kN/m2(一般楼面荷载);结构本身的梁板柱自重均考虑在内,以及在主梁上加砌块填充墙的荷载,其重度取5.5 kN/m3;,走廊過道以及楼梯间活荷载标准值按规范取3.5 kN/m2 ;风荷载及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本文暂不考虑。
2.2 模型层间的位移及层间剪力
2.2.1 模型层间的位移
普通结构、空心结构1~7层的层间位移角分别如下:6.1、9.2、8.9、8.3、6.1、5.3、3.9;7.1、11.3、10.5、9.9、8.1、6.3、4.2(单位:10-4)。
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两种楼盖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各个楼层的层间位移角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楼层最大的层间位移出现的位置相同,都在第二层,层间位移角从二层开始变小;但从数值上看空心楼盖结构的位移较大,这说明两种结构的刚度相比,普通楼盖的大。原因是空心楼盖用空心厚板代替了梁,空心板内存在大量的空格,板内部只有肋梁,造成空心板的空间刚度较小,进而使整个空心结构的刚度变小。
2.2.2 结构层间剪力
普通结构、空心结构1~7层的层间剪力分别如下:2 107、 1 980、1 850、1 647、1 480、1 230、610;2 150、1 945、1 801、1 621、 1 498、1 310、645(单位:kN)。
对比数据看出,两种楼盖模型层间剪力基本相同,且变化规律都是逐层减小,底层的层间剪力最大,而顶层的层间剪力最小。
2.3 地震作用内力
结构的内力主要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但在此只取弯矩进行分析。
2.3.1 框架柱弯矩
普通结构、空心结构1~7层的柱弯矩分别如下:244、128、118、111、105、95、52;248、110、98、87、80、65、49(单位:kN·m)。
2.3.2 结构框架梁的弯矩
普通结构、空心结构1~7层的梁弯矩分别如下:45、50、51、49、45、40、37;93、97、85、79、65、42、30(单位:kN·m)。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两者的弯矩值不相同,值相差较大,可以看出两结构的内力分配规律不完全相同,但在地震作用下其总体表现规律具有一致性,就是结构内跨梁柱的内力(弯矩)比结构边跨梁柱内力(弯矩)大。
3 结 语
①两种楼盖结构的不同对结构的振型特性无明显的影响,即第一振型、第二振型均为平动振型,第三振型为扭转振型。但空心板内存在大量的空格,板内部只有肋梁,使普通楼盖结构的整体刚度比空心楼盖的刚度大,在同等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空心楼盖结构的变形、层间位移与普通楼盖相比都较大,这就要求高层空心楼盖设计时,空心楼盖的抗侧刚度要提高。
②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两者的弯矩值不相同,值相差较大,可以看出两结构的内力分配规律不完全相同,但在地震作用下其总体表现规律具有一致性,就是结构内跨梁柱的内力(弯矩)比结构边跨梁柱内力(弯矩)大。
参考文献:
[1] 王本淼,邹银生,朱清平.薄壁箱体现浇混凝土空腹板用薄壁箱体[P].中国专利,ZL022822070,2003.
[2] 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设计 篇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 可减小梁截面高度及板厚, 从而降低层高和建筑物总高度; (2) 可为建筑物提供跨度大的空间, 改善使用功能; (3) 可控制梁、板的变形及抗裂性, 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 (4) 可方便施工, 降低工程造价等。因此, 在高层建筑、停车场、多层工业厂房和地下工程等结构中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工艺特点
1.1 无粘结预应力楼盖体系
在工程中, 常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楼盖体系如图1所示。图1 (a) 为单向板楼盖, 在荷载作用下, 主要沿板的短跨方向出现弯曲变形, 一般按梁进行设计。单向板跨度一般为6-9m。跨度在7-12m、荷载在5k N/m2以下时, 多采用双向板楼盖图1 (b) 、 (c) 、 (f) , 双向板跨度与高度之比约为40~45。在有些工程中, 还会用到带柱帽和托板的平板图1 (d) 、密肋板图1 (e) 等。
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楼板, 有利于降低建筑物层高和减轻结构自重, 改善结构的使用功能, 楼板挠度小、几乎无裂缝, 施工速度快、节省钢材,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板厚度的选择
板厚度的选择, 应从挠度、防火防腐、抗冲切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3 设计原则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多按预应力度进行设计。预应力度的大小取决于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构件配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控制裂缝) 和非预应力筋 (补足强度) 的混合配筋方式, 既满足了强度要求, 又有良好的裂缝控制。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整个结构的延性, 可防止突然倒塌, 对地震区是一项重要的设计标准。而混合配筋, 既可节约钢筋, 又减少了在张拉预应力筋时产生的弹性缩短和后期混凝土的徐变。
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截面设计
2.1 初步设计阶段
根据结构布置图及荷载大小, 选取一个供试算用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确定材料强度及各项计算指标, 并进行结构的内力分析, 求出构件控制截面上的内力设计值。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宜选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一般不宜低于C35;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 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HRB335级钢筋, 也可采用RRB400级钢筋。构件的截面高度与其跨度、结构体系、荷载情况以及抗裂要求等有关;另外, 还须考虑挠度、受冲切承载力、防火及钢筋防腐蚀要求等因素的影响。表1给出了预应力混合梁、板的跨高比及经济跨度, 可供设计时参考。
2.2 预应力的估计
即选择并确定合适的预应力筋的布置和数量。
(1) 预应力筋的布置
布置预应力筋时, 应使其外形和位置尽可能与设计弯矩图一致, 其形状通常为抛物线形, 有时也可采用折线形。为了方便施工及减少锚具用量, 预应力筋宜连续布置。为了获得较大的截面抗弯能力, 受弯构件的控制截面处, 其预应力筋尽量靠近受拉边缘布置。
(a) 单向板; (b) 无梁平板; (c) 扁梁; (d) 无梁平板 (带柱冒和拖板) ; (e) 密肋板; (f) 梁支承双向板
(2) 预应力筋数量的估算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预应力筋一般根据控制截面处的弯矩, 按使用状态下的裂缝控制要求确定, 其余截面的预应力筋也采用同一数量, 并按弯矩图形连续布置预应力筋。
2.3 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
估算的预应力筋数量, 并配置适量的普通钢筋, 即可进行正截面承载力验算。如不满足要求, 可调整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数量, 并重新进行验算, 直到满足为止。注意, 此时在弯矩设计值中应考虑次弯矩的影响, 次弯矩的分项系数, 对结构不利时取1.2, 有利时取1.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与黏结的受力性能不同。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 受拉区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沿其全长几乎相等且发展缓慢;当裂缝截面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比相同条件下有黏结预应力筋的低, 且通常达不到屈服强度。因此, 承载力验算时, 需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设计值。
2.4 正常使用阶段验算
对于一、二级裂缝控制等级, 应分别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及准永久组合, 验算截面受拉边缘应力, 具体验算方法与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同, 但此时应考虑次弯矩参与组合。关于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 与一般由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同。
参考文献
[1]焦彬如, 吴以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准则、计算方法及其构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92-93) 》设计计算原理介绍[J].浙江建筑, 1997 (6) .
混凝土楼盖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建筑工程虽然在不断增多,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面积地下室被利用起来,对于裂缝的处理首先要分析其开裂的原因,既不能忽视隐患的存在,也不能对裂缝产生恐惧感,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处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现实地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将会对无梁楼盖(地下室顶板)裂缝走向进行分析与处理。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与处理;设计
由于使用了现浇地下室底板,房屋的整体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结构安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然后,地下室底板裂缝的问题也时常出现,无梁楼盖结构相对框架梁板结构,减少了结构构件占用的空间,充分利用了净空。无梁楼盖结构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层高,减少开挖成本,节约建设的费用,因而被现阶段的大型地下室项目广泛采用。
1、关于无梁楼盖(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原因分析
1.1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结构裂缝产生位置及相关限制
为住户的使用面积做了很好的拓展空间。但是由于地下室顶板属超长、超宽混凝土结构,由此所表露出的裂缝现象就会格外引人注意,而无梁楼盖(地下室顶板)的质量是否过关,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长久性。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此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杭拉强度时,就会在构件内部出现裂缝。
(1)活荷载为均布荷载且不大于恒荷载的3倍,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组合。
(2)每个方向至少应有三个连续跨。
(3)任一区格内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应不大于2。
(4)同一方向上的最大跨度与最小跨度之比应不大于1.2,且两端跨不大于相邻的内跨。
1.2裂缝产生影响较大的因数
一般地下室顶的地面可作为花园、绿地或道路,按照消防要求,这些道路要能承受消防车荷载,由于无梁楼盖结构的等效计算方法在有关书籍上并没有介绍,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出现很多的处理方式。车轮压力扩散以后的最外应力边线之间的距离都大于计算板宽,等效后的活荷载比较保守,因此按等效活荷载可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限度。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选择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更好地加强砼的振捣,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砼的抗拉强度和密实度,以便减小收缩变形情况,从而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另外,在混凝土预制的过程中,要加强砼的早期养护,提高砼早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采用防水隔热材料覆盖裸露表面,从而减少内外的温差,防止温度应力的出现。在混凝土底板保养过程中,保湿的作用是使尚在混凝土强度发展阶段,保湿能够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另外加强保湿作用也可使水泥的水化热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地下室底板开裂。
1.3裂缝位置的受力分析
无梁楼盖是由楼板、柱和柱帽组成的板柱结构体系,楼面荷载直接由板传给柱及柱下基础。柱上板带可以近似认为是超宽梁。其受力机理为:部分楼面荷载通过柱上板带直接传递给柱,其余部分荷载对柱上板带产生扭矩进行传递,柱上板带视为扭臂,柱上板带又将这些扭矩及弯矩传递给柱,由柱承受竖向荷载及弯矩,最终由柱传递给基础。混凝上采用泵送,要求坍落度大,板的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较大,也都是板易开裂的因素。当然已浇筑的其他竖向构件也同样会对顶板的收缩产生侧向约束,只是地下室连续墙的刚度大,浇筑时间早,约束力强。所以说,为了防止底板的开裂,在混凝土中应该掺加适量的膨胀剂,水泥和膨胀剂结合之后机会产生是混凝土产生膨胀,就可以抵抗收缩应力的作用。另外,在混凝土中惨入一定的膨胀剂能够较少水泥的使用数量,降低水化热的现象。这样一来,通过惨加膨胀剂就能够防止混凝土收缩变形而造成的底板裂缝,保证地下室底板的整体寿命。
2、地下室裂缝的处理
2.1优化结构布置
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修补处所用材料及颜料配比与原地面施工时相同。但从裂缝控制分析,车道纵向长度为117m,未设置伸缩缝,纵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只有φ[email protected],不足以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较大而产生的拉应力。楼板及墙体的温度变化趋于一致,不会因此再引起附加的.应力同时,由于地下室板有人防要求,承载力较富余,故对裂缝不必做补强处理。凝土板底采用碳纤维布双向补强加固。碳纤维布加固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楼板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泌水,应采取措施及时排除多余水分,并将表面搓毛和抹压,以利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
2.2加强容易出现裂缝地方钢筋的布置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和应力综合作用,不是结构性裂缝,对安全构造功能不会重大有影响,以后产生的裂缝不是很重要。无论是按单向板设计还是按双向板设计,是单跨还是多跨连续板设计;无论是板端支承在砖墙上还是支承在过梁或剪力墙内,受力状态考虑都是局限于楼板平面的应力变化(按弯矩配置抵抗正、负弯矩的受力钢筋)、板平面的受剪变形。由于有限元的计算原理所致,对于楼板的有限元划分长度不一样可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软件在柱上板带配筋时未能考虑柱帽的作用,导致局部应力、配筋突变,不符合基本的力学规律。
2.3施工措施来减小裂缝的产生
为减小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混凝土板底采用碳纤维布双向补强加固。混凝土失去模板的约束后,由于表面淋水,再有横向受力钢筋的约束,只能沿纵向发展,膨胀剂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就完全失去了作用,其次淋水养护使板上表面温度急剧降低,加大了温度应力。楼板混凝土浇注完后,为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形成内外硬化不均和异常收缩引起裂缝,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和大风天气应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既不能忽视隐患的存在,也不能对裂缝产生恐惧感,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处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现实地社会价值。也可以采取加强结构构件的刚度或增设除按通常承载力计算所需要结构构件配筋量外的构造配筋。
3、结语
混凝土楼盖 篇6
关键词:BDF薄壁空心管技术特点;施工注意问题;施工优势
中图分类号:TU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21-02
1简 介
目前,在我国建筑结构中,楼板普遍采用传统的现浇梁板结构或密肋楼板结构体系,该结构由于在跨度以及梁高方面的局限,往往使房屋的开间及净空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大跨度、大开间、大荷载、使用功能灵活的需求。BDF空心薄壁管内模现浇混凝土技术的出现,可解决传统的大空间、大跨度现浇混凝土楼板存在自重大、施工难度大和建造成本高等问题。BDF空心薄壁管在现浇空心板砼中,平行受力钢筋方向按一定间距放置永久埋入的芯管,空心管间的纵肋布置受力钢筋网片与板面、板底钢筋绑扎成整体,浇捣砼后形成不抽芯的现浇空心板。BDF薄壁管原材料为耐碱玻璃纤维及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捣制而成。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实验楼工程为实例,浅议BDF空心薄壁管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应用。该工程建筑面积7 535m2,共6层,柱网尺寸:6 m×8.3 m,板跨度12 m,一层层高4.2 m,2~5层层高3.8 m,顶层高4.1 m,
总建筑高度23.5 m,2~5层楼板设计采用BDF空心薄壁管为内模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工程上应用了BDF薄壁空心管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工艺。
2BDF薄壁空心管技术特点
BDF薄壁空心管,广泛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的建筑中。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可节省混凝土量,降低综合造价。该成果主要适用于学校、桥梁、阅览室、办公写字楼、商场、厂房、地下停车场、大开间住宅等项目。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格局其楼板均有采用预制空心板,将在预制件厂生产的空心预制板构件运到工地后,安放在跨度不大(一般在5.5 m以下)的承重墙体上,一块块的拼合成楼板,这一结构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差;有拼缝,抗渗漏性差。BDF薄壁空心管楼盖的结构特点是:①现浇砼空心楼板克服了密肋实心楼板隔音效果差的弊端。②现浇砼空心楼板结构体系,克服一般预制空心砼楼板整体性差、有拼缝、易渗漏的缺点。故多层(3层以上)和高层建筑中禁用预制空心板。禁用预制空心板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空心楼板不妥,而是拼合的预制空心板的整体结构性能达不到现代建筑结构的要求,现浇砼空心楼板结构体系克服了这一弊病。③由于现浇空心楼板内部形成了空腹,减少了结构计算中过剩的抗弯刚度,使材料能充分发挥结构受力作用,使结构体系强度大,整体刚度好,使用安全。2002年,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板技术这一科技成果在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并被英国大不列颠国际专利开发中心授予国际发明金奖。应建筑发展的需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就是按一定规则放置埋入式内模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内模”即为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物体。本工程采用的“内模”为BDF空心薄壁管,主要起到规范成孔形状的作用,不参与结构受力。当混凝土成型,达到设计强度后,内模也就完成了“工作使命”。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由于置入了内模,从而减轻自重,减少混凝土用量,增大了跨度,降低层高,且隔音、隔热效果也很好。本工程采用的内模就是鼎基建材(广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产品——BDF空心薄壁管。该产品已通过广西自治区建设厅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取得了广西区建设科技新成果认可证书。
3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中楼板起拱方式:模板是双向板应双向起拱,单向板应单向起拱,起拱高度在1~3‰之间。
(2)BDF空心管运达到施工现场后,卸车时不得直接往地面上抛,要轻放,堆放要整齐,不得用较重物件对空心管进行击砸和挤压,放在地面和钢筋上要稳定。安装空心管时必须轻拿轻放,在空心管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直接在空心管上面行走,不得直接在空心管上面堆放重物和其它作业。采用定型马凳搭设便道,供施工人员行走,同时可做砼输送管的支架,严禁施工人员直接踩踏钢筋及芯管。
(3)震捣方法:在浇灌混凝土埋不宜在空心管上面堆积较多的混凝土,放完的混凝土应立即摊开震捣,必须坚持少浇勤震,防止楼板下面出现露钢筋现象。
(4)空心管间距的控制:①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可以用60×60的木方插在两个空心管之间,等到每肋的混凝土浇灌填满初凝后即可把木方拔出,再用混凝土把由木方形成的孔洞填平。②在空心管两端安装定位卡,与楼盖上下层钢筋绑扎固定,起到间隔固定空心管的作用,有效保证空心管的间距。
(5)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应当横着空心管的方向进行浇灌混凝土,从板中心开始浇筑,随后从中心向周边扩散的浇筑方法。
(6)防治空心管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浮力破坏措施:震捣混凝土过程空心管产生上浮作用力,易造成局部混凝土膨胀凸起,严重的甚至造成大面积混凝土上浮,影响楼盖的平整度。为防治此现象产生,要在混凝土浇注前做好反拉控制空心
管上浮措施,局部较小面积混凝土浮胀凸起可采取反压措施。
4BDF空心楼盖技术在施工中的优势
在工程管理实践中,一般接触的都是传统楼板的施工,跨度在6m~8m左右,柱距较小。在柱距的范围内,存在十字交叉的次梁或平行的次梁,给工人施工带来很多不便。与传统楼板施工技术相比,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的最大区别与优势是:
(1)工人施工过程中,楼板的支模速度明显加快,只需支平模板,整板铺放整块的模板,不用像传统楼板施工还要支几条次梁的模板,较多的缩短了楼板支模时间,有效的缩短了工期。
(2)楼板区格内无次梁,模板基本上不用破坏,整块拼装,使模板的周转次数明显增加,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3)钢筋绑扎比传统的施工方法要容易、快捷。因为传统的楼板区格内设计多条次梁,梁板钢筋交叉处的绑扎非常繁琐,而新的技术带来新的施工方案。楼板格内无次梁,楼板的钢筋完全在一块大的整板上绑扎完毕,给钢筋施工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条件,也减少了钢筋的截断工序和钢筋的损耗,相对的缩短了楼板钢筋加工时间,有利于施工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4)拆模时,比传统施工快速方便,以前有梁楼板不容易拆卸,拆卸后模板有碎块,破损造成浪费比较多。新施工方案拆模板只要按顺序依次拆下,操作简易,避免了大力撬破拆模板的现象,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模板的完整,可以整体转到下一层去使用,减少损耗、降低模板成本。
(5)与传统楼板相比,空心楼盖施工技术抹灰容易。如果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天花板底平整度较好,不需吊顶处理,完全可以省略抹灰这道工序,直接打磨、刮腻子或涂刷涂料,既节约施工成本,也加快施工进度,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克服了传统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整体性差、跨度小、楼板出现裂缝、漏水、隔音不好等诸多弊端。新技术的核心工艺是在现浇的楼板内放置永久的BDF薄壁空心管内模,节省楼板内不参与抗压抗拉等受力的混凝土,节省资源。由于整体浇筑,无缝隙,整体性受力非常好。在8m~15m跨度内完全不用预应力技术,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该项目在新技术提供方广西南宁鼎基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各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实施非常顺利,效果良好。在施工的规范程度、施工拆模后的观感质量,以及大空间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2005
2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楼工程设计文件.广西:广西综合设计院
3 陈笑琼.BDF高强薄壁空心楼板的经济分析与施工要点.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Discuss the Adhibition of Concrete Irrigate Top Floor Using BDF Tube
Luo Shengfeng
Abstract:This paper make concrete irrigate top floor using BDF tube as a case. This way can decrease floor board weight and thickness, increase construction tolerance, save the material, increase security and sound insulation.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探讨 篇7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放置埋入式内模后, 接着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 埋置在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筒芯和箱体的总称即埋入式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自重轻、地震作用小等优点, 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为节约材料、减轻自重及减小地震作用, 近年来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应用逐渐增多。
为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于2004年12月完成, 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 在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60010-2010中, 增加了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相关条文。
一、受力特性
大量的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成果表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受力特点近似于实心楼盖结构, 且比实心楼盖更适用于大跨度 (7.2 m) 楼盖和转换层等复杂构造。
二、计算方法
规程CECS 175:2004中首次明确提出“边支承板” (由墙或刚性梁支承的楼板) 和“柱支承板” (由柱支承的沿柱轴线无梁或柔性梁的楼板) 两个术语, 并指出对于边支承楼盖的区格板, 可以不考虑空腔影响的弹性板进行内力分析。
1. 拟梁法
拟梁法是将现浇混凝土楼盖按刚度等效的原则等代成双向交叉梁系进行内力分析的一种办法.
2. 直接设计法
直接设计法是在弹性薄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在两个方向将柱支承板现浇楼盖计算区格板的总静力弯矩在控制截面按弯矩系数直接分配进行内力分析的一种简化方法.现在工程的结构计算分析基本利用计算机完成, 合理的选用计算软件是确保计算结果正确可靠的关键。PKPM结构分析软件在我国工程领域占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计算可通过PKPM来完成。利用PKPM计算时, 应合理的简化模型、正确的选取参数、认真的校核计算结果。只有深刻的了解了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 才能在利用PKPM计算时选取合理的程序、正确的参数, 对计算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设计要点
1. 楼板
(1) 空心楼板根据内力分析结果进行承载力计算时, 应取空心楼板的实际截面。
(2) 考虑弯矩调幅的空心板, 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的截面计算受压区高度不宜大于受压区最小翼缘厚度, 并宜进行扰度和裂缝宽度验算, 或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3) 楼板的体积空心率不宜小于25%, 也不宜大于50%。
(4) 楼板厚度h=板顶厚度+内模高度+板底厚度, 板顶厚度、板底厚度对于筒芯内模应40 mm, 对于箱体内模应≥50 mm, 楼板最小厚度200 mm。
(5) 在空心楼板中应考虑在两个部位设置实心区域, 一是板柱节点区域, 二是柱 (边支承板) 轴线上。
2. 暗梁
与楼板厚度相同, 梁的宽度大于梁的高度称为暗梁, 梁的宽度最好是600~1 200 mm之间, 当按等代框架梁法进行设计并且跨度小于8 000 mm时可以不安装暗梁。
3. 扁梁
梁的高度大于楼板的厚度, 但楼盖厚度是梁的高度的2倍, 同时梁的宽度大于梁的高度称为扁梁。当楼盖的跨度大于10 m, 且活荷载大于7 KN/m3时应当设置扁梁。
4. 边梁
边梁是指建筑物周围的梁, 该梁主要承受楼盖的荷载, 同时承载维护结构、风力、外悬构就的荷载, 边梁宜按框架梁设计, 并满足框架梁的相关要求。
5. 内模
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模, 除应满足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要求外, 尚应具有符合施工要求的力学性能。
四、构造要求
1. 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C35;钢筋宜采用HRB500级、HRB600级热扎带肋钢筋。
2. 高跨比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跨度一般为8.5~16 m, 对于施加预应力的楼板可适当增多。
3. 楼板开洞
当空心板需要开洞时, 洞口周围应保证至少有90 mm距离的实心混凝土带, 在洞口周围应配置补偿钢筋, 每个方位的补偿钢筋面积应该大于被截断钢筋截面面积, 同时应该达到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五、施工要求
采取合理有效的内模抗浮措施是控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的关键。常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1) 直接用钢丝对单个内模进行捆绑;
(2) 采用抗浮压筋防止内模上浮, 并通过穿过底模的钢丝固定抗浮压筋;
(3) 在浇注混凝土时用重物下压内模, 在混凝土初凝后移开重物;
(4) 采用专用连接件直接连接内模和楼板底模;
(5) 其他有效的抗浮措施。
结构设计时, 应结合工程实际, 考虑施工单位技术力量, 选用经济、合理、可靠的抗浮措施。采用各种抗浮措施的同时, 均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内模在空心楼板中竖向、水平方向上的定位。
六、结语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式楼盖, 和传统的相比, 空心楼盖在计算方法、受力性能, 构造办法及施工工艺等方面都不是很简单。因此, 了解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基本力学性能, 选取正确的计算方法, 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 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的重点。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由于结构自重的变低, 柱、墙和基础的荷载变少, 所以允许降低构件截面尺寸, 减少配筋, 节省钢筋和混凝土用量。同时,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自重轻, 地震作用小, 有利于建筑抗震设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应用,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实践, 为楼盖体系开辟了新的结构形式, 其结构设计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周庆, 邹银生.对薄壁箱体现浇混凝土空腹板楼盖施工和内力分析方法的探讨[A].全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4]谢靖中.空心板楼盖受力特性及受力岛设计理论[A].全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设计 篇8
关键词: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设计建议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钢铁精品基地厂前区智能化管控中心,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三组,Ⅱ类场地。首层生产指挥及能源管控中心和计量监控中心分别为15.8m×18.9m、15.8m×11.7m大跨空间。本层楼面即为屋面,屋面标高5.700m,周圈楼面建筑标高5.100m,高差部位采用上翻梁,1层平面图见图1。
2 组合塑料膜盒混凝土空心楼盖简述
用于现浇空心楼盖的填充体有填充管、填充棒;填充箱、填充块;填充板等,其中组合塑料膜盒属于填充箱的一种。组合塑料膜盒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易排列、好组合、灵活多变的特点。它是在不同应力分布变化区域及节点位置范围内布置不同系列、不同规格的组合塑料模盒。该技术为正交双向现浇工字型肋空心楼盖结构,采用组合塑料模盒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筑塑成内部空间承力单元,形成现浇混凝土双向网格肋空心楼盖,与暗梁或明梁及框架柱或剪力墙共同形成传力明确的空间结构体系。组合塑料模盒空心楼盖钢筋和混凝土用量少,并具有保温、隔热、隔音、节能、环保、自防水能力强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适用于大跨度和大荷载、大空间、需灵活分隔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如商业写字楼、地下停车场、教学楼、展览馆、图书馆、超市、多层工业厂房、仓库、酒店、人防工程等大中型公共建筑。
3 楼盖方案选择
将15.8m×18.9m屋盖分别按密肋梁楼盖、主次梁楼盖、钢梁与混凝土楼板组合楼盖、现浇空心楼板方案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不难看出,现浇空心楼盖实心板区按计算配筋,只是肋宽部分配筋加强,填充箱布置如图2,最为经济,推荐使用;密肋梁楼盖最贵,不建议使用。
4 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楼盖分析计算
以15.8m×18.9m空心楼盖为例计算(三边简支,一边嵌固):
1)计算假定及条件(未注明单位的数据,均为mm)
(1)拟板法(将现浇空心楼板等效为实心板进行内力和变形分析的方法)。
(2)边支承楼盖《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2.1.3条文说明:一般认为α1l2/l1≥4时,可以作为刚性支承梁,此时楼板就可以按四边竖向刚性支承的双向板计算。分别为板计算方向和垂直于计算方向的跨度,取柱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α1为计算方向梁与板截面抗弯刚度的比值。本工程边梁300 mm×760mm,空心板厚700mm;由该规程式可得,即为柔性支承楼盖,故与边梁连接的边界条件应考虑为简支。
(3)基本计算条件:空心板厚700mm,填充箱采用1~4个标准模盒组合,塑料模盒基本单元平面尺寸500mm×500mm,模盒高度500mm;楼盖上下实心区域板厚均100mm,两方向肋宽200mm(水平向)、250mm(竖向)。
(4)计算单元:采用拟板法,可将计算单元等效为相同惯性矩的实心板来计算,实际计算单元如图3中阴影部分所示。
按惯性矩I=bh3/12相等,换算后实心板板厚约为620mm(模型中用于内力计算的厚度),空心率59.5%,故恒荷载标准值=25×(1-0.595)×700+4=11.1kN/m2;活载标准值取上人屋面2.0kN/m2。
2)内力及变形计算
(1)板受弯、受剪承载力
PKPM计算:板跨中Mmax=198kN·m,简支边最大剪力Vmax=95kN。
有限元计算:板跨中Mmax=184kN·m,简支边最大剪力因在柱边实心区有突变可达557kN。弯矩计算基本相同,但简支边配筋时应考虑柱边实心区单独加强。
(2)挠度
PKPM计算:板跨中fmax=40.12mm。(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
有限元计算:跨中挠度仅有10mm(未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
设计时应采用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时挠度结果,偏于保守。
(3)梁支座承载力分析
从有限元分析来看,简支座受剪扭扭矩很小(因简支),支座剪力达到210kN;弯矩130kN·m。对边支承梁的设计,虽然扭矩很小,但计算模型采用简支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实际产生的扭矩应比计算值大不少,故应综合考虑弯剪扭作用,增加抗扭钢筋,加大加密箍筋。
(4)柱边实心区受力分析
有限元计算柱边弯矩、剪力分布如图4和图5。
由图可看出有限元分析计算柱边弯矩、剪力均有突变区域,弯矩最大达249kN·m;剪力达557 kN。柱边实心区应根据等值线范围和填充箱合理布置确定实心区域,并根据实心区域弯矩、剪力(可取均值)配筋。
5 设计建议
1)大跨度空间结构若建筑功能区域划分适合采用现浇空心楼盖时,采用空心楼盖施工简单,经济效益好,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当然,填充体的选择也很重要。当选择填充管,顺筒布置时应特别注意验算楼盖横管方向的抗剪承载力,抗剪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布置形式。
2)应控制好空心楼盖体积空心率(25%~60%),当空心楼盖有洞口时,应采取钢筋补强、洞口边设梁等加强措施。
3)空心楼盖的计算方法简单,荷载传力明确,可采用拟梁法、拟板法、经验系数法、等代框架法等多种计算方法。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工程情况区分空心楼盖的支承情况,然后再选用适合的方法。其中较重要的是当为边支承楼盖时应注意区分楼盖是刚性还是柔性。
4)空心楼盖在柱边实心区域,楼板承受弯矩、剪力有突变的奇异值,与基础中平板筏类似,需要在柱边区域设置成实心楼板,并按照计算内力(可取均值)及满足最小配筋率的原则加强此区域的配筋,以抵抗此处应力分布不均。
5)此工程为边支承楼盖,周圈边框梁于空心楼板来讲相对较弱,很难起到嵌固作用,但不是嵌固并不代表按简支考虑就没有问题,楼板对边框梁仍有不小的扭矩作用。故应将边框梁的腰筋变为较强的抗扭钢筋,同时考虑到边框梁两侧楼面与屋面有高差,会产生较大水平剪力,所以边框梁的箍筋也应全长加密。
6)空心楼盖上下实心区域楼板配筋可按计算配筋,但板面未配置负筋除应配置满足构造(0.1%)的抗裂温度钢筋。
7)本工程楼盖采用拟板法,也可采用拟梁法。按拟梁法设计空心楼盖时,应沿柱轴线布置主受力暗梁。此暗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和配筋,此区域以外按构造、空心率要求布置填充箱。此时主肋、次肋应按梁配筋,形成正交双向工字型肋梁,荷载由肋梁传至暗梁,再传至柱。
8)大跨度空心楼盖的厚度很多情况取决于挠度的限值,PKPM中按等效惯性矩计算的板的挠度属于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挠度,偏于保守。而MIDAS、GSSAP等有限元软件计算,没有考虑荷载的长期作用影响,属于弹性阶段挠度,偏于危险。因此,挠度限值可考虑按PKPM结果来控制。
参考文献
[1]JGJ/T268-20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S].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分析 篇9
楼盖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筑使用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 同时楼盖将各竖向构件连为一个整体, 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常见的楼盖形式为梁板结构[1,2,3]。
梁板结构主要是将板支承于梁上, 板上荷载及其自重通过梁传递给竖向构件。当空间的跨度比较大时, 为了降低板的跨中挠度影响, 常常在支承于竖向构件上的梁的基础上, 增加一些支承于梁上的梁。支承于竖向构件上的梁为主梁, 支承于梁上的梁为次梁。根据次梁布置的形式不同, 梁板结构可以分为主次梁结构、十字梁结构、井字梁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由主次梁结构的思想, 产生了密肋板楼盖结构。根据板的受力形式, 可分为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和沿两个方向均受力的双向板。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在传统的梁板式楼盖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要求, 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新型楼盖结构形式。对目前现有的各种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形式进行分析, 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梁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 另一个方面就是改进了板的结构形式。
2 梁的结构形式
由于梁降低了建筑的有效使用高度, 因此, 降低梁的截面高度或者不设梁构件, 对提高建筑的有效高度和降低建造成本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 从改进梁的结构形式这个角度出发, 产生了无梁楼盖结构、宽扁梁结构以及加腋梁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
2.1 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结构中不设置梁构件, 直接将板支承在竖向构件上, 又称之为板柱结构。由于柱顶处板直接将荷载传递给柱, 因此会在柱顶形成集中受力区域, 产生柱头对板的冲切破坏, 为了防止这种破坏的发生, 往往在柱顶设置柱帽, 以增大柱头与楼板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荷载的合理分布。根据是否设置柱帽, 无梁楼盖结构可分为带柱帽的无梁楼盖和平板无梁楼盖。无梁楼盖结构中的板可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应在柱上板带设置暗梁, 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2.2 宽扁梁
宽扁梁结构通过加宽梁的截面宽度, 提高其承载力, 降低梁的截面高度。由于宽扁梁结构的节点连接比较复杂, 因此,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其设计作了具体的要求[2]。
2.3 加腋梁
加腋梁可分为水平加腋梁和垂直加腋梁两种。水平加腋梁主要用于梁柱中心线不重合, 梁对柱的偏心影响较大的情况。垂直加腋梁相当于在梁端设置了支托, 可以在不增加梁的跨中高度的情况下提高梁的抗剪能力, 对提高建筑的有效高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3 板的结构形式
板是楼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使用功能得以实现的直接载体, 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决定了建筑能否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要求。由于板为空间受力构件, 跨中挠度大, 常常采用反向起拱等施工工艺来降低板的变形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为了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具有抗压性能良好, 抗拉能力差等特性, 将板中钢筋改成预应力钢筋, 这样使得混凝土具有一定初始压应力, 从而可减轻混凝土的开裂, 即预应力板结构[4]。此外, 由于混凝土自重大, 如果在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将板中某些位置的混凝土予以剔除或使用一些轻质材料予以替换, 这将减轻板的自重, 对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和节约材料等多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在这方面比较常见的形式为空心楼板结构[4]。
3.1 预应力板
预应力板根据其施工工艺的不同, 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施工特点是先张拉预应力筋后浇筑混凝土, 并通过放张预应力筋由粘结传递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施工特点是在浇筑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 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锚固而建立的混凝土板。
3.2 空心楼板
空心楼盖可分为预制空心楼板和现浇空心楼板。预制空心楼板主要是在工厂内制作, 在板内设一个或几个总纵向孔道, 以节省材料, 并减轻重量, 属于将板中某些位置的混凝土予以剔除的一种方式。现浇空心楼板通常是以一些轻质材料作为填充主材, 减少混凝土的用量, 减轻楼盖结构的自重, 属于将板中某些位置的混凝土使用一些轻质材料予以替换的一种方式。
4 展望
钢筋混凝土楼盖是建筑使用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 对楼盖结构的研究和改进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 传统的梁板结构具有体积大、自重大等不足之处, 其可改进和提高之处还很多。对于楼盖结构的后续发展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新技术、新工艺, 丰富楼盖结构形式
目前所出现的各种楼盖结构形式都是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之下得以实现的, 但是目前还有很多想法难以得到实现, 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新技术和新工艺, 以丰富楼盖的结构形式, 实现楼盖结构形式的多样化。
2) 研发新材料, 改善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性能
混凝土材料因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制作加工简单等多方面的优点, 得到大量的使用。但是混凝土材料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如自重大、抗拉能力差、养护周期长等, 这些不足之处影响了钢筋混凝土楼盖的使用功能、建造成本和施工周期等。
如果研发出新型材料能够具有混凝土的优点的同时又能弥补混凝土的不足之处, 这将可以改善钢筋混凝土楼盖的性能。目前常见的主要是一些混凝土材料添加剂, 如减水剂, 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 缩短施工养护周期;纤维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等。但是对于这些材料的添加对混凝土材料的其他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还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以检验。
3) 通过实践检验和改进各种楼盖结构
对于各种楼盖结构的产生初衷都是积极向上的, 但是其安全性、适用性等只有通过实践使用后才能得以体现。
此外, 大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将是地震多发时间, 因此, 可以在震中地区建立各种形式的楼盖建筑用以进行相关的抗震性能研究和分析, 这对提高和改进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混凝土结构 (2009年版)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
混凝土楼盖 篇10
1 工程施工的介绍分析
本大厦工程总体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一幢45层的办公楼和49层的公寓以及裙楼, 三者的高度大致是280m、235m和22m。办公楼的第一层大堂的顶梁总共有40根框架梁, 20根的次梁, 梁的下部净高度为0.8m, 外侧有16根型钢混凝土桩。
2 建筑施工的重难点
因为这一建筑的施工规模较大, 它的第一层混凝土结构所占的面积较大, 而且它的空间的跨度以及自身的重量都较大, 造成在施工的过程中充当模板支撑的脚手架设的跨度和高度较高, 当它的上部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时, 支撑架同时还需要承担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大量的负载量, 高支撑架的设计和施工难度也很大。
(1) 高支膜排架搭设的高度和跨度两者都较大, 并且它的结构梁大部分都是属于斜梁, 这也会给模板的排架布局和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2) 18m高度的结构墙柱的施工需要多次重复的完成并不能一次性的实现, 墙柱的施工以分层模式开展, 支撑排架也是如此, 需要配合墙柱进行分层式的架设, 这也就使得它的施工周期较长; (3) 它的脚手架方面采用的是扣件进行连接, 搭设的方法属于结构上的不稳定系统, 实际的施工与理论的施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4) 18m高的型钢混凝土柱有16根, 以及800mm墙板的分段施工垂直度、表面平整度要求比较高, 对于混凝土的接槎控制比较难; (5) 模板排架的搭设标价紧密, 这对于施工的安排、流水的搭接要求较高, 排架搭设的安全管理的要求较高并且也有很大的风险。
3 总体施工方案的确定
任何一个建筑施工的开展都需要有一个健全合理的施工方案作支撑, 针对于此建设项目, 我们依据于实际的状况制定以下的方案: (1) 依据梁板钢筋的混凝土荷载计算并确定出模板支架的合理布置, 在现场先把梁做好的基础上进行定位的放线, 然后再进行排架的搭设; (2) 对于采取芯筒的施工要限于周围的柱和排架与一个楼层, 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和材料的顺利安全运输; (3) 排架的水平杆支撑到芯筒墙板或者是柱的连接, 进而增强排架的整体稳定性; (4) 可以依据于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 采用分段浇注的方法, 先把梁的混凝土浇注到底板的20mm左右, 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0%以后再开始平台混凝土的浇注; (5) 在墙柱部位的施工可以采用拔调螺丝来起到控制混凝土接槎的目的。
4 建设施工中涉及到的技术措施分析
4.1 施工工序的设置
因为大厦的第一层大堂需要有高度很大的净空, 混凝土的施工不可能一次性就完成, 因此, 就可以采用把墙柱依据5.0m和12.0m以及18.0m的标准进行施工, 分三次进行, 对于竖向施工中先进行中间筒体, 再进行周围的高支模排架和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 实现有步骤的流行性施工程序。
4.2 排架搭设的基本原则分析
它的办公楼第一层的高度为18.0m, 从施工的安全性角度来看, 就需要进行高支模的处理, 按照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状况、特点和工期的要求, 在对高支模进行计算后以一下原则进行排架的搭设:第一, 楼板下部的各个立杆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每个立杆之间的距离大约要在800mm*800mm左右, 如果高度在1000mm以上的上梁下立杆之间的距离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400mm, 步距的平均大小要控制在1500mm以内, 不能超越;第二, 对于各个相邻钢管来讲, 它们的对接接头要有明显的差别, 有一定的落差, 不能处于同一高度, 通常情况下, 会采用6m和3m的立杆来把设置进行错开, 钢管的具体的选择要选择新的, 稳定的, 不能用旧的已经有变形的, 支架的立杆设置要保持竖直, 如果它的垂直高度是2m, 那么最大的允许的偏差要控制在15mm以内;第三, 在大梁下部200mm的部位设置均匀分配荷载水平的木枋, 并且在大梁的轴线位置处设置竖向剪力撑, 并且它的扫地杆和水平杆纵横每个方向都要进行设置, 对于梁的顶部扣件在选择上要尽可能的采取双扣件形式;第四, 如果6.0m和12.0m柱墙模板拆除以后, 可以把排架水平杆撑到柱墙并最大化的和墙柱螺丝杆进行焊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显著的增加排架的整体抗位移能力, 而且在水平杆和墙柱的焊接作用下也可以起到卸荷拉结的目的, 这就很大程度的减轻了支撑体系的自身重量;第五, 对于模板的具体排架工作开展时, 要保持它的一定独立性, 在进行时要尽可能的确保其与外脚手架有一定的距离, 不能结合连接, 要吧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开设置;第六, 在进行混凝土的建筑工作之前, 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采用扭力扳手对各个扣件的螺丝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对于各个不同的扣件在拧紧力矩上要严格控制在45———60N·m;第七, 对于荷载量的控制也要有严格的限制, 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特别是对于施工中施工方案所规定的标准荷载量来说, 要实时的参照预先设置的荷载量, 不能超出, 这样才符合正常施工要求, 另外, 对于钢筋等原材料的堆放储存也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 不能把其堆放在支架的上方, 要依据实际状况合理堆放。
4.3 对于混凝土浇筑的具体步骤设置
第一, 在进行浇筑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先浇筑柱墙然后浇筑梁板,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支架的不对称荷载信现象出现;第二, 文章所讲的工程项目采用先浇筑芯筒部位, 而后再进行框架柱的浇筑, 最后由芯筒向框架柱浇筑梁板;第三, 这一工程中, 混凝土的浇筑时按照先南后北的顺序进行的, 采用汽车泵进行浇注, 这样就避免了固定泵浇注时泵管的固定对排架所产生的附加外力;第四, 在进行浇筑结束后, 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捣实工作, 要加强对架体的稳定性旁站的监控力度, 如果发现异常的状况就要立刻停止浇筑工作, 在经过协商得出正确应对对策后再继续进行浇筑, 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保证浇筑质量良好;第五, 要有效的保证高支模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夹板能够顺利的拆除到上面施工的作业层, 就需要在每200m2的平台之上设置预留洞, 并对其进行加固, 这样就给平台以下3———5m宽范围内的模板、钢管以及方料等快速的拆除并运输到其他作业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4 混凝土的接槎控制
在对墙柱混凝土的分层施工过程中, 它的下部模板上口8———10cm水平方向约450mm处增加了拨调整丝以起到固定上层模板, 保持剪力墙接槎平整的作用, 大厦中各个楼层之间以及楼梯间等接槎为一条线上, 实现不漏浆不跑模的目的, 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表面是平整的, 上下是垂直的, 具有棱角分明的特点。
5 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建设中, 高支模施工时重要的环节, 采用高大模板排架支撑体系的方案优化和控制, 确保其施工工艺的科学合理, 针对于施工的实际状况, 制定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案, 通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并最终促进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 城市建筑逐渐呈现出高层化、多样化的建筑模式, 这也是人们基于日益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所必然要求的。高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度较高、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建筑内部的空间资源都有高效的利用, 因此, 它的功能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其建设的过程中, 就要确保在高大空间情况下的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是安全可靠的, 要对专项施工方案有全面细致的考虑, 这其中高支模排架的结构计算, 它的强度和稳定性是需要符合实际所需的。基于此, 文章从实际的案例从发, 对某大厦建筑的混凝土楼盖高支模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高支模施工,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郑清.浅议某大厦建筑混凝土楼盖高支模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2) :202.
[2]苏文条.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 2013 (03) :152-153.
混凝土楼盖 篇11
关键词: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方案;GBF 薄壁管;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GBF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我国建筑领域的一项重大的创新。其具有减轻自重、提高净空、保温隔热、隔音,能有效节约能源、减少钢材、砼级模板的用量,降低造价等优点,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结合该工程实例,,就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进行初步探讨。
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简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适用范围广,尤其是大跨度、大净空的开间,使楼板成为真正的平板,没有任何凸于板面的主次梁,空间更加开阔有效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不但自重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而且隔声、隔热效果明显提高,有利于建筑节能。但是由于现浇空心楼盖混凝土净厚度相对较小, 水电设备等线路布置难度大, 尤其是水平管道纵横交错布置容易造成结构缺陷。此外,如果施工不当,混凝土楼板容易开裂。
2 施工的质量控制
2.1 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应有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并在实际施工中不断调整、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2)模板结构系统应经计算并复核确认。内模的安装应按模板分项工程的要求,并適度提高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对内模进行单项隐蔽工程验收。
(3)混凝土浇筑时采取防止单个内模上浮、局部楼板底模上浮和钢筋移位的有效措施。具体的施工方法要细化、量化,并具可操作性。
(4)施工机具的准备情况:能保证施工机械和机具正常运行的措施,包括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5)大面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序和路线优化,避免产生施工冷缝。
(6)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必须满足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并派专人现场全程监督检查。
2.2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各分项工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对芯管的材料检验,要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材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规格,且连续进场不超过5000件为一个检验批,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对外观质量应全数目测检查;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20个试件进行尺寸偏差检验;检验合格后,从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检验重量和抗压荷载;检验结果应满足《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 第7.2.2、7.2.3 条要求。
2.3 工序质量监控
(1)模板支设
模板宜采用1.5cm~1.8cm 厚胶合板、木工板,竖向结构支撑为可调式钢支架,配以扣件式钢管支撑,水平支撑为50mm×100mm 木龙骨和钢管。施工时,先搭设支撑系统,再安装木龙骨及楼板模板。模板拼缝必须方正严密,且所有板缝均粘贴柔性胶条, 充分保证振捣混凝土不发生漏浆现象,使混凝土内实外光,外观质量良好。由于板跨度较大,支设模板时要按2‰起拱。对模板安装质量指标要按企业质量标准执行,尤其是模板面平整度的控制。
此外,后浇带支撑模板与系统分离支置,保证其它区域拆模不影响后浇带支撑和模板。
(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先完成纵横主梁钢筋,然后排插肋梁钢筋。在绑扎完梁筋并核对无误后,为保证板筋、芯管及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的准确,应先在模板上标出其位置,再按照顺序逐一安装。
为控制高强复合薄壁芯管,在混凝土浇筑时不上浮,可采用底排板筋上口敷设20mm×40mm方钢管搁置芯管,再沿截面方向用8# 铁丝环绕。在各截面尺寸确认,尤其是底部钢筋保护层得以确认后, 将铁丝两头分别穿过模板并与支撑系统水平管相连扣紧绑牢。最后布置面层板筋,并按设计要求定位,严格控制双层双向钢筋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
(3)高强度复合薄壁管安装
芯管的布置除考虑施工的便捷外, 更为关键的是芯管整体布置应能合理传递各种结构内力,使结构受力合理,传力直接明确。不同的楼盖支承方式其芯管布置亦有所不同。因此芯管安装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安装时芯管的同心度;
②芯管安装的垂直位置;
③芯管间的距离;
④芯管与钢筋之间的间距;
⑤芯管的完好无损。
在布管完成后逐根检查芯管定位尺寸及外观, 做到以上5 个方面的控制, 保证芯管在混凝土楼板中准确定位是整个工序的关键。因此必须严禁将施工机具等直接放置在内模上,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内模。
(4)混凝土浇筑
由于芯管与芯管之间、芯管与板底的间距较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①采用泵送商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级配经试验,并由设计认可,坍落度一般不小于150mm,布料机臂管直接到达浇筑部位上方。
②因为芯管有一定的吸水性,在混凝土浇筑前所有芯管表面应充分浇水湿润, 以免芯管大量吸水而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从而产生空洞、麻面现象。浇筑过程中要派专人跟踪检查, 一经发现局部破损的芯管立即采用水密性胶带等进行封堵。
③混凝土下料时不宜太猛,也不可太多,当板厚超过25 cm 时混凝土应分层浇筑, 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的浇筑应沿平行于薄壁管方向下料和振捣,若沿垂直薄壁管方向下料时,必须顺管方向振捣,不得采用多点围合式浇筑。
④浇筑混凝土空心楼盖时,暗梁或大梁处可用普通振动棒,管与管肋处应严格采用插入式小振动棒进行振捣,面层混凝土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先将插入式小振动棒在管间缝隙中振捣,不宜直接触压薄壁管进行振捣,管间混凝土密实后可采用平板式振动器随振随找平, 随捣随抹。
⑤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安装管是否有上浮现象,一旦有上浮,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继续作业。
⑥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拆除底模。外露铁丝及时处理。
3 工程实例
某综合楼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为人防(建筑面积2000m2)地上10层,总建筑面积9279m2。建筑高度39.9m。楼盖结构采用GBF空心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楼盖,布管方向见图集05SG34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边支承(二)大样,空心管离梁边净距不应小于50mm,离预留洞边净距不应小于100mm,离暗梁边净距大于50mm,管壁间的间距为50mm。空心管采用1.0m 规格标准管,非标管长1500mm、1200mm、800mm、600mm、400 mm,管头之间100mm 为实心混凝土。空心管的排放应综合考虑楼板预留孔位置,避免预留孔在空心管处,板上有轻质隔墙处不能布管。
3.1梁钢筋和楼板底筋绑扎完毕后,用钢卷尺测量实际铺设GBF 管空间尺寸,分隔点用石笔在底筋上划线,整齐排放下翼缘的方钢管,排管时拉线调直后再固定。
3.2为确保内模整体或局部不上浮,采用16# 铁丝每间隔1.0 m 距离扎在上层钢筋交叉点上, 并穿过模板固定在模板上支撑的水平钢管上,在四周及转角处加固时应适当加密,以确保内模不上浮。
3.3为防止GBF 管水平滑移,方钢管上按布管图管间距要求安放钢筋限位卡。
3.4 GBF 管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或布管图进行排管。
3.5排布GBF 管时,应按GBF 管结构布置图施工。如设计未作要求,宜将其与最靠近的梁、墙钢筋的净空间距调为50 mm 左右, 与预留孔洞的净空间距调为≥50 mm。
3.6 GBF 管下的预留线盒、预埋管线交叉点应尽可能布置在管间肋位置, 必要时该位置的GBF 管可断开, 或在GBF 管管身锯缺口并填堵, 让出管线位置。管线特别集中的大面积处可以小直径GBF 管替代。
3.7加强对GBF 管的成品保护
①加强GBF 管堆放管理:GBF 管运至现场, 安排专人卸货,做到轻拿轻放,堆放整齐,严禁随意乱放,任意摔坏GBF 管。
②切实加强GBF 管的吊运管理:GBF 管吊运必须有专门的吊笼或吊箱, 严禁使用钢丝绳直接吊运。GBF 管吊运过程中,应避免忽上忽下,防止GBF 管受到冲击力而损坏。
③严格执行GBF 管安装操作、混凝土浇捣规定,切忌施工人员踩踏在已安装的GBF 管上。所有施工材料均不得直接堆放在GBF 管上,振动棒等不宜直接与GBF 管接触,以免造成GBF 管破损,影响工程质量。
④严格遵循施工程序, 各专业工种交叉作业时要认真保护好相互之间的成品,杜绝野蛮施工。
通过上述质量监控措施进行施工, 使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得到预控。经质检部门按优质结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达到规范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作为建设部重点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其研究与推广应用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执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认真的做好全面质量控制,就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礼铭,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方法[J].施工技术,2006.04
混凝土楼盖 篇12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GBF,薄壁管,空心楼盖
我们通过工程实例来对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空管心楼盖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和分析, 案例如下:
某高层建筑地下2层, 地上28层, 总高度124m。本工程地下室为车库、设备用房, 1层为酒店大堂, 2~5层为酒店餐厅、会议室, 6~28层为客房, 塔楼部分为水箱间和电梯机房。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基础为筏板式基础, 地下室、地上一层、屋面楼板和核芯筒楼板为井字梁结构, 其余为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无梁楼盖, 柱间梁采用扁梁。
1 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技术的特点
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技术的主要组成结构是暗梁与非抽芯式空心楼板, 其中暗梁的厚度是与楼层的厚度相同的, 其填充墙的材料主要使用的是轻质、隔音的新材料。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楼板所占用的厚度, 也减小了建筑自身的重量, 达到了不使用预应力技术就能够实现大开间、大跨度的建筑结构施工效果, 并且工程造价更低, 空间布置更灵活, 因而备受现代施工设计人员的青睐, 在公共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具体来讲, 空心楼盖技术得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建筑整体性能更高。
采用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技术进行建筑结构施工, 要比采用其他施工技术具有更多优良性能。如室内空间更加开阔, 开间大, 利于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空间划分;同时因为该结构没有柱帽, 也没有凸出的结构, 这就更利于装修施工, 且在房屋发生火灾时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 不会出现倒塌现象。再者, 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 自重较轻;隔音效果极佳, 采用封闭空腔技术很好的满足了建筑的隔音需求;增大了建筑的保温性能, 具有一定的节能效益。
1.2 综合造价较低。
虽然在使用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所需要的土建施工造价和普通建筑工程造价相差不大, 但是由于该结构能够缩减梁板厚度, 增大了室内楼层高度。若仍然按照原有的楼层高度进行施工, 就能够在同样的楼高下增加层数, 增大使用面积, 提高经济效益。并且该结构的楼板都是非常平整的, 并不需要格外吊顶, 因而也节省了大笔装修费用, 建筑的综合造价较低。
1.3 施工方便, 使用灵活。
由于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技术无需使用过多模板进行施工, 因此节省了模板施工费用, 缩短工期, 方便了施工, 使施工更加快捷, 也无需对预应力进行张拉来实现大跨度、大开间的施工要求。该结构下的建筑空间分隔更为灵活, 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更换室内空间格局的建筑来讲, 是最佳的施工结构。甚至可以在设计施工时就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空间布局设计, 极大的满足了不同业主的空间需求。
1.4 GBF高强薄壁管材料性能更好。
GBF高强薄壁空心管由高分子胶凝材料、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制品, 管内空心, 管壁密实, 管两端封固的筒心柱, 抗压线荷载大于1200N/m静载, 吸水率≤18%, 管壁管端无贯穿孔和裂缝, 单根局部集中荷载≥750N (受压长度25cm) , 管壁材料容重小于1000Kg/m3。GBF高强薄壁空心管具有质轻壁薄、强度高、抗振动性好、吸水率低。
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本工程现浇GBF混凝土空心板的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安装模板→放出GBF管位置线→绑扎板底筋→水电预埋→肋间钢筋网片帮扎、安装GBF管→绑扎板面筋→钢筋、GBF管检查验收→铺设木板操作走道→安装混凝土输送泵管→浇筑混凝土。
2.1 安装模板
模板采用竹胶板, 竖向支撑为带调节螺栓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水平支撑为木龙骨和钢管。模板安装时, 应从一边开始铺设, 后安装的模板必须与先安装的模板顶紧, 且所有板缝侧边均粘贴自带胶的海绵条, 这样就能充分保证振捣混凝土时不发生漏浆现象, 使浇筑的混凝土内实外光, 质量好。
2.2 绑扎钢筋
在模板安装完后, 要涂刷水性脱模剂, 便于板模拆除。钢筋工程及GBF管安装楼板下排钢筋及肋间网片钢筋施工模板验收合格后, 开始绑扎钢筋。网片筋使用固定模具, 提前制作, 这样可以节约钢筋的绑扎时间, 加快施工速度。
2.3 GBF管的安装
(1) GBF高强薄壁空心管的排布安装必须预先绘制排管图, 在模板上弹出轴线、弹出暗肋梁位置线、预埋件、水电管线位置线, 然后在梁钢筋、水电管、板底钢筋和肋梁钢筋安装、预埋后进行GBF薄壁管的安装。
(2) GBF高强薄壁空心管抗浮锚固,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由于GBF高强薄壁空心管自重很轻, 管子下部一旦填充混凝土, 上浮力很大, 就会将GBF高强薄壁空心管连同板钢筋顶起来。GBF高强薄壁空心管的锚固采用每节管段不少于2根12号铅丝与底板钢筋扎紧, 铅丝置于距管端1/4管长处。
(3) GBF高强薄壁空心管水平位移固定, 施工中要防止GBF高强薄壁空心管水平位移, 保证GBF高强薄壁空心管的间距、顺直和板内暗肋梁宽度, 采用顶端带弧线的契形细石混凝土块搁置在GBF高强薄壁空心管下, 暗肋梁内撑筋与底板筋的绑扎连接改为点焊连接, 保证撑筋的牢固和稳定, 并且暗梁撑筋交错布置与GBF高强薄壁空心管间留有15毫米砂浆垫块。
(4) GBF高强薄壁空心管抗浮铅丝处理, 底模拆除后对外露于混凝土表面的铅丝用手提砂轮机切除, 铅丝切除深度为混凝土表面凹入2~3毫米, 为防止铅丝端头生锈, 铅丝端头要刷防锈漆。
2.4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 必须要确保所有的钢筋和GBF管施工都经过隐蔽验收合格, 并且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之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本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为泵送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C30。在施工时需要注意, 不能直接将泵送管道或支架放置在GBF管上, 防止对GBF管造成破坏。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先梁后板。浇筑的同时要做好振捣施工, 尤其是GBF管下的部位, 更要振捣均匀充分, 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 结论
总之,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技术进行施工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 也更能满足业主提出的大空间要求, 且经济效益良好, 因此是具有很大应用价值和意义的施工技术。尤其是在当前人们对建筑空间设计要求越来越个性化的情况下, 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技术还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施工中需要注意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确保结构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超齐.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和应用[J].四川建材, 2012, 1.[1]王超齐.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和应用[J].四川建材, 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