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监控

2024-09-11

运动监控(精选9篇)

运动监控 篇1

摘要:文章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血清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氮、血清睾酮等生化指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了机能监测,旨在提高田径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水平。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氮,血清睾酮

前言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生物化学手段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评价已经成为科学化训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没有大负荷、高强度的训练,就不会对机体产生足够刺激,运动能力提高就不明显;相反,运动负荷过大,超过机体对运动负荷刺激的承受范围,运动能力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出现过度训练,造成整个系统训练过程的失败。所以适宜的运动负荷完成训练内容的重要条件,而运动负荷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相对于每个运动员个体来讲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运用生物化学手段是评定运动负荷大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最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前人对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和个人在长期跟队的科研服务当中,总结出优秀田径运动员在训练中生化指标的适宜范围及赛前生化指标的最佳值范围,由于监控的对象仅是田径项目的运动员,所以它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供同行们参考。

1 对几项生化指标的分析与阐述

1.1 血清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是骨骼肌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的活性在短时间、最大强度的供能中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影响短时间、最大供能的运动能力。研究发现,高强度肌肉负荷后,肌肉酸痛与血清CK水平存在高度相关。正常情况下,肌细胞膜结构完整、功能正常,使CK极少透出细胞膜。无论是大强度还是低强度的训练都会使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增加,短时间的运动对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没有影响,只有长时间的运动才能引起肌酸激酶活性增加,并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血清肌酸酶活性出现显著增加。因此,血清CK活性的变化可作为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骨骼肌微细损伤及其适应与恢复的敏感的生化指标。

肌酸激酶(CK)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变化比较敏感的指标之一,无论是大强度还是低强度的训练,都会使血清中肌酸激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增高。在运动训练实践和运动生理生化研究中,血清肌酸激酶是评定训练负荷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进行训练负荷的监控。当前,世界各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有时胜负之间的差距只有0.001s,这就更加要求教练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训练。血清肌酸激酶就是运动训练监控中一个重要的生化指标。

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对CK的活性都有影响,但对于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当负荷强度和负荷量都大时,其升高值最为明显。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时CK数值变化不大。男子田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次日晨CK<200U/L,赛前最佳范围应低于100U/L。女子平时训练时次日晨CK<150U/L,赛前最佳范围应低于60U/L。但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如女子运动员徐葵平时训练时CK为100U/L左右,在赛前安排调整负荷时,必须和平时负荷强度相差不多(也就是说赛前不能调整)超过赛前负荷安排较小,她在比赛中运动状态就表现不出来。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海站)比赛中只跳过1.73m,而在济南一站赛前我们把CK值调到平时训练值80-90U/L左右;保持负荷强度不变,结果在比赛中跳出了很好的成绩,以1.84m取得本站比赛第二名。因此CK值应根据个体情况,结合其他生化指标具体分析。力量训练课后CK值升高幅度偏高,这属于正常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肌细胞的通透性增大或损伤程度有关。

1.2 血红蛋白(Hb)

近年来,随着运动生化检测水平的提高,血液生化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血红蛋白测定是运动队最常用的测试指标,它能综合反应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液携带氧的能力。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又有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和恒定p H值的作用,故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尤其对耐力运动员更为重要,是有氧代谢运动的有意义的指标。在运动员营养评定中,通过测定血红蛋白了解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以及机体是否处于贫血状况。在高原训练中,它是评定运动员对缺氧适应的指标,在运动队大负荷训练中,教练员可根据血红蛋白的高低掌握运动员的训练量是否合适,了解运动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从而及时调整运动量的大小。大强度运动训练对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后即时血红蛋白水平比安静时下降很多,而恢复期的值亦较低。这样的结果与国内外的诸多研究相类似,这与训练期间各运动员所承受的运动量、运动强度较大,体力和能量的消耗较多有关。

我国一般普通人群血红蛋白含量为男120~160g/L,女110~140g/L,运动员基本也处于这一范围,或位于正常值的上限,有氧项目运动员可高达每100毫升血液中17~18克。赛前最佳竞技状态达到个人最上限值。在科研监测实践中,我们发现血红蛋白这项指标在径赛项目尤其是长距离以体能为主的项目中其波动幅度大。在机体对运动负荷能适应的情况下,Hb值就能保持在一定范围,当机体不能适应运动负荷时,Hb值下降很明显,而且是持续下降。血红蛋白对技术性项目的田赛运动员影响不是很大,但也要结合训练,系统观察。

1.3 血尿氮(Bu N)

血尿素指标在运动时可用以评定运动负荷量。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后30分钟,绝大多数出现在40-60分钟左右。若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超过8毫摩尔/升,是训练负荷过大的表现。若在训练或比赛次日晨测定血尿素浓度,可以评定恢复状况,值低表示代谢平衡恢复,即运动负荷适宜,身体机能良好。运动次日晨或第三日晨仍超过正常值水平,则表示机体对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较差。在安排训练周期负荷量时,血尿素浓度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如在训练周期中基本不变,说明运动负荷量小,未能引起机体足够的应激;在训练周期开始时上升,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说明负荷量足够大,但机体能适应;在训练周期中始终升高,说明运动量过大,身体还未恢复,这时应注意运动负荷量的控制,否则易造成过度疲劳。

血尿氮是评定运动负荷量的重要指标。平时训练时次日晨男女BUN值<8mmo1/L。在跟队的科研服务当中我们发现次日BUN值既不能偏高,但也不能偏低,其范围应在5.5-8.5mmo1/L内最佳。偏高表示运动量过大,机体对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差;值低说明负荷量小,未能引起机体足够应激,训练效果不明显。BUN对监控以体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具有重要意义,而以技术为主的田赛项目在周期训练中数值一般不会持续大于正常值范围,原因大概是因为技术训练主要突出强度,而运动量并不是特别大。

1.4 血清睾酮(T)

睾酮是雄性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使肌肉力量和体重增大;还可增强免疫能力和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是目前评定的监测运动员机能状态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也是对力量和速度型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在运动训练对人体形态和机能的改造中,尤其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中,雄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测定运动员血睾酮值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身体机能良好时,会有体能增强并伴有血睾酮增加的趋势。而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血睾酮水平则会下降,所以可将血睾酮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指标。

当运动员血睾酮升高时,可认为机体合成代谢旺盛,可继续大强度训练,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当运动员血睾酮持续出现明显下降时,应考虑有血睾酮相对不足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下降的可能。由于血睾酮值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仅用某一次血睾酮测值来评价该运动员血睾酮水平是不全面的,应注意积累资料进行纵向比较更为有意义。在不受任何药物干扰的情况下,当运动员增加训练量后血睾酮值低于训练前的25%以上,并持续不回升,即应进行调整。

在平时训练时男子应控制在不低于400ng/dl,女子不低于30ng/dl,赛前T值应在个人范围值的最上限。男子投掷运动员平时训练值在490-630ng/dl,中长跑和跳跃运动员次之,约在350-550ng/dl;女子投掷运动员在33-54ng/dl,跳跃在20-36ng/dl。如果T值赛前调整到个人最佳值范围,则队员在比赛中会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如男子投掷运动员孙XX,在赛前通过教练员调整负荷,并配合针对的恢复措施,使T值达到个人上限值,结果在比赛中以79.69m的成绩取得本项目比赛的分站赛冠军,并创造了个人比赛最好成绩。

2 结论

(1)我们发现运动员赛前机能指标均达到一个理想水平时,他们的最佳竞技状态就会出现,表现为运动成绩好。如果机能状态不好,就应及时督导教练员调整负荷,并配合针对性的恢复措施,避免造成过度疲劳,保证正常训练与比赛。

(2)因运动项目的不同对运动员进行监测时,注意积累资料对队员进行自身纵向比较更为有意义。

(3)随着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同时对我们科研人员的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累积经验、敢于创新才能跟得上当今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冯连世,李开刚.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体育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体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石岩,赵阳.体育心理实验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7]编写组.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8]庞永和等.血清肌酸激酶在运动医学监控中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

运动监控 篇2

摘要我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每年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比赛中经常出现运动员情绪失控、自我约束力差的情况。如何提高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排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成为了当今大学体育教师和足球教练员的训练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比赛前、中、后期的自我监控情况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监控进行了解,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利于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促进其比赛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情绪 自我监控

一、前言

心理训练对于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从大学生足球比赛的情况来看,情绪不稳定是目前主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情绪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直接反映到足球比赛当中:紧张、焦虑、畏惧等心理状态都使我们目前的大学生联赛始终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调节和控制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实施一定的心理训练成为了目前各参赛高校势在必行的举措。通过心理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情绪得到控制,更可以是我们的高校足球联赛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并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二、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过程分析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足球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心理过程,指的是运动员在足球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的全过程,是足球运动员不同心理活动对足球比赛各种现象的动态反映。它大致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部分,运动员的这些心理活动贯穿于足球比赛的始末,对比赛的进程与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足球运动员对比赛的认知过程

足球运动员对比赛的认知过程是指,足球运动员通过不断地对比赛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从而对比赛进程形成分析与判断的心理过程。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一认知过程并非是一个单一的心理过程,它贯穿于比赛的始末,不断接受各种信息与反馈,并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行为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换言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行为也是其对比赛认知的一种外在表性。

(二)足球运动员对比赛的情绪过程

情绪是指人对认知对象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等。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过程就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主要由外部刺激引起,并对运动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同时它也受运动员心理定向的调控。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有研究表明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研究者认为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在一场持续90 分钟的足球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激烈的对抗,赛场情况复杂多变,运动员在长时间应对、处理复杂多变的赛场情况时往往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三)足球运动员对比赛的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达到既定目的而采取的自觉行动,包括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现象。意志受情感的影响,也是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意志过程就是指其在比赛中表现出有目的地和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去。

三、比赛中影响我国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情绪的因素

国内外许多大赛的实例证明,两支在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方面差别不大的球队,谁能在比赛中控制好情绪状态,理智地面对比赛,冷静预见,判断好临场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谁就会赢得比赛的主动,采取有效的攻击战术得以取得胜利。

(一)自身心理素质

我国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容易把各方的压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主要的压力来自于以下几点:比赛的规模,教练员的目标,主客场以及临场各种情况的变化。在我们的高校足球联赛中,经常出现因为紧张而产生的动作变形、技术失误,在面对对手时出现缺乏自信,产生自我怀疑的不良心理。比赛中心理免疫力的下降直接导致情绪变得消沉、低落,思想不集中,想法过多,负担加重,从而导致比赛的失败。

(二)裁判员因素

在我国的大学生足球联赛中,裁判员在比赛中的判罚经常受到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质疑,甚至出现有些队伍因不满裁判员判罚而罢赛的情况。在比赛中,裁判员是足球竞赛规则的执行者,应受到尊重,但是,在很多时候,运动员都喜欢将怨气发泄到裁判身上。大学生年轻气盛、充满激情,心理达到一定的成熟,在对待规则方面有自己的见解,裁判员在比赛中的判罚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稍微的错判、漏判都会触动场上或替补队员的情绪,让他们在随即的比赛中通过行为表现出对裁判员的不满。

(三)场外因素

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比赛经验较差,场外因素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临场发挥。观众或其他人员的语言行为、场地情况、比赛时间和天气等因素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变化。

四、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实施情绪自我监控的方法

(一)注意调节法

在比赛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运动员情绪紧张,这时运动员要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的注意力从刺激物转移到其它事物上,暂时离开紧张源。如赛前有趣的谈话,沉闷时幽默的玩笑,或赛前听音乐等,缓解其紧张心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克服其消极心理。

(二)呼吸调节法

及时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是改善运动员情绪波动的有效方法,它能促进神经系统迅速恢复平衡,保持血液流通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平衡,使呼吸平静而有节奏,起到稳定运动员比赛情绪状态的作用。

(三)意识调节法

在比赛中,运动员遇到技术失误或比分落后,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这只是暂时现象,情绪要稳定,脑海中清晰重现自己过去获得成功的最佳技术或战术配合,体验当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感觉,以增强信心、提高技术、充分利用短时间的意识重现,可以间接地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进而积极找回正确感觉。

(四)加强扰干扰能力训练

足球运动中球迷和啦啦队的作用非常明显,为己队助油的喊声有助于提高本队的士气,但在客场作战的环境下,不利的喊声增多,干扰自己的程度加大。因此,在平时训练时注重用意志力来控制自己,培养己队坚强的意志品质,鼓励全队同一切干扰作斗争。

(五)要培养运动员掌握配合默契的技巧

只有配合默契,即通过口头语言或身体语言把大家的情感调动到必胜的信念上,才能不至于因一个人的失误产生埋怨情绪就不至于因暂时的领先而放松对对方新战术的警惕。为此,要特别加强以眼传神、以手暗示等身体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技巧训练,以此来强化团队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六)学习生活的自我监控

学习生活的自我监控指大学生运动员在专业理论学习和大学课余、训练比赛之余的行为过程及质量的自我要求、定位和鞭策。学习、生活与训练比赛的关系相互影响,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学业,是否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影响或制约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表现,影响到学习质量、比赛质量。

参考文献:

[1]詹新平.影响高校开展足球竞赛的内在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1.(04).

[2]黄竹杭,刘浩,郭炳彦,胡小善.对当前国内足球科研方法运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

[3]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4]戴东.浅探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

[5]袁野,孟宁,魏亮.中国足球的改革与未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

[6]陈定炫,俞竹丽.对高校足球队队员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评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

[7]徐金山,沈建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后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

[8]卫平来.浅谈中国足球的生态环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

基于运动目标的监控视频检索方法 篇3

随着“平安城市”和“3111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专用视频监控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监控网络在公安工作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监控网络规模的扩大,视频数据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视频调用查看所占用的警力也成倍增长,常有案件,警方为查找某嫌疑车或嫌疑人,投入大量人力花几天时间来浏览数量庞大的录像文件,从而成为制约监控网络、监控视频效能充分发挥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视频信息具有非结构化和内容的多义性特性,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数据库检索方法难以实现。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搜索出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己成为一大挑战。

1视频检索技术

视频检索是从大量的视频数据中找到所需的视频片断[1]。视频检索是当前多媒体数据库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综合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学科的内容,是目前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能有效快捷地对海量视觉信息进行过滤、浏览和检索,人们提出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BVR(Content—based Video Retrieval)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主要有[2]:基于元数据的视频检索技术、基于文本数据的视频检索技术、基于关键帧的视频检索技术、基于语义特征的视频检索技术、基于对象的视频检索技术。

2基于运动目标的监控视频检索

纵观众多监控场合,他们通常都有以下共同特点:

• 监控场景固定。

• 感兴趣的内容固定。

在绝大多数的监控中,通常只关心车辆和人员情况,此二者在监控视频中多为运动体。并且,实际对监控视频的调用中,经常是找到第一次出现嫌疑车辆或人员的视频录像,然后扩大范围,查找周边监控录像中出现过的类似特征的嫌疑车辆或人员,最终还原出嫌疑车辆的犯罪路线。因此,对监控视频的检索,往往是对嫌疑车辆或人员的查找。为此,本文结合基于对象的视频检索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目标的监控视频检索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首先检测监控视频中的运动目标,将运动目标存成图片,并对运动目标提取特征,生成相应的视频描述文件。检索时,只需通过输入图片的特征与描述文件中的特征相匹配最终查找出视频中的相似对象。

2.1运动目标的检测

在视频图像背景区域固定不动时,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有光流法、相邻差分法和背景差分法[3]。光流法在不需要背景区域的任何先验知识条件下就能够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跟踪,但光流法运算复杂、计算量大且抗噪性差;相邻差分法是利用连续两帧或几帧图像的做差结果检测运动目标,并通过阈值化方法提取图像中的运动区域,相邻差分法当检测表面光滑而且运动较慢的目标时,往往检测到的前景目标是不连通的碎片,这对后续处理是不利的;背景差分法通过利用背景参考模型建立背景图像,当前帧减去背景图像,然后对所得图像选择合适的阈值二值化以后,就得到完整的运动目标,是一种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基于中值模型的背景差分法来提取运动目标,相关的对比研究表明该算法简单、检测效果不亚于那些相对复杂的背景建模算法[4]。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背景初始化 将视频帧转化成灰度图像并分块,每块大小为16×16。若连续两帧,对应块变化小于5%,认为该块无变化,若连续10帧无变化,则将该块数据填充至背景相应部分,最终获得初始背景图像BG0;

(2) 背景更新 建一个大小为K(实验中取50)的帧缓冲池,存储帧记为I1,I2,…,Ik,并以N帧(实验中取15)间隔采样更新缓冲池中的帧。将当前背景BG0与缓冲池中的K帧,共K+1帧中的像素(i,j)按灰度强度排序,取中值更新背景图像中相应像素;

(3) 获取前景 当前帧图像I,其RGB分量图像分别为Ir,Ig,Ib,由Ir-BG0、Ig-BG0、Ib-BG0分别获得前景图像DrDgDb,并分别以下式二值化:

fx(i,j)={1,ifDx(i,f)>threshl(i,j)&Dx(i,j)<thresh&(i,j)x=[r,g,b]0,otherwise

最终的运动前景图像为:

f(i,j)=fr(i,j)|fg(i,j)|fb(i,f)

其中,threshl(i,j)与thresh&(i,j)按以下公式获得(Ip表示排序的K帧图像中的第P帧):

threshl(i,j)=λ(Ιk+12+l(i,j)-Ιk+12-l(i,j))

threshh(i,j)=λ(Ιk+12+h(i,j)-Ιk+12-h(i,j))

λlh通过实验确定,本文取15,10,20。该算法的程序设计框图如图2所示。

2.2特征选取

本文对运动物体的特征选取主要分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两类,具体包括以下四种:

(1) 颜色布局 它以一种非常紧密的形式有效地表示了视觉信号的颜色空间分布,其基本提取方法是:将图像从RGB空间映射到YCrCb空间后,分成64块,计算每一块中所有像素各颜色分量(Y,Cr,Cb)的平均值,并以此作为该块的颜色,然后对各块的平均值数据进行DCT变换,通过之字形扫描和量化,取出三组颜色DCT变换后的低频分量,共同构成该图像的颜色布局描述符,CLD={DY,DCr,DCb}。

(2) 颜色结构 它不仅能够反映图像的色彩信息,类似于颜色直方图,而且描绘了图像的局部颜色结构特征。通过考虑一个8×8像素结构化元素中的所有颜色,将颜色结构信息加入到该描述符中,而不是单独考虑每个像素,表达了一幅图像中的局部颜色结构信息。虽然它与颜色直方图相关,但并不相同:不是突出某种颜色个别图像采样的相对频数,而是突出包含某种颜色图像采样的结构化元素的相对频数。颜色结构可从不同的颜色空间提取,如MPEG-7中使用了HMMD颜色空间[5]。

(3) 主导颜色 它描述子图像中任意不规则区域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颜色信息。在给定的图像区域,颜色信息将由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即主导颜色)来表示。主导颜色可以表示为:FC={ci,pi,vi},s},(i=1,2,…,n)其中,ci表示第i个主导颜色,pi表示第i个主导颜色所占比重,vi表示其颜色方差,s表示主颜色的空间一致性,cipivis通过对颜色聚类后求得。图像任意区域中的主导颜色个数i的选择,国际上已有相关研究,如MPEG-7中规定主导颜色个数最多可以有8个[5]。

(4) 边缘直方图 它描述了边缘的空间分布信息,边缘的空间分布是重要的纹理信息,尤其当图像中的纹理分布不一致时,该描述子可用于图像间的匹配。首先将图像划分成16个互不重叠的矩形区域,对每个图像区域分别按0°、90°、45°、135°角四个方向和一个无方向性边缘五类信息进行直方图统计。此描述子具有尺度不变性,支持纹理旋转和旋转不变匹配,适用于非一致纹理图像。

2.3视频描述

对视频内容的描述包括:结构(区域、帧、视频段)和语义(物体、事件、抽象概念)描述。结构信息是在空间、时间、时空上组织而成,通过使用颜色、纹理、形状、运动等进行描述。语义信息通过文本注释对每一分段进一步描述。本文的视频描述如图3所示[6]。

2.4相似度计算及归一化

对于两个颜色布局描述符CLD1={DY,DCr,DCb}和CLD2={DY′,DCr′,DCb′},它们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d(CLD1CLD2)=iwyi(DYi-DYi)2+iwri(DCri-DCri)2+iwbi(DCbi-DCbi)2

其中(DYi,DCri,DCbi)表示各颜色分量的第i个DCT系数,wyi,wri,wbi为权重系数。

而对于两个主导颜色描述符FC1={{ci,pi,vi},s},(i=1,2,…,M)和FC2={cj,qj,vj},s},(j=1,2,…,N),在不考虑颜色方差V和主导颜色的空间一致性S时,两个描述符之间的距离为:

d(FC1,FC2)=∑i=1Μk=1Μai,kpipk+∑j=1Νl=1Νaj,iqjql+∑i=1Μj=1Νai,jpiqj

系数ai,j表示两种颜色的相似性:ai,j=1-di,j/dmax,其中di,j是颜色ij之间的欧氏距离,dmax是两种颜色间的最大距离。在HSV空间中两种颜色(h1,s1,v1)和(h2,s2,v2)(其中的sv归一化到[01])di,j=[(v2-v2)2+(s2cosh2-s2cosh2)2+(s2sinh2-s2sinh2)2]12,对于两种相反颜色,例如(0°,1,0)和(180°,1,1),它们的距离最大,得到dmax=5

两个边缘直方图描述子的距离计算方法采用文献[7]提出的在原有的局部边缘分布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统计图像纹理的全局和半全局的边缘分布,而后采用L1距离来计算。同样,类似于其他的直方图,选用L1距离来计算两个颜色结构描述子的相似度。

由于不同算法得到的视觉特征的物理意义不同,其范围的差别较大,相似距离互相之间的可比性差,因此在利用综合特征进行检索时,需要对不同特征向量计算所得的相似距离进行归一化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算法在加权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保证不同特征向量在进行检索时具有相同的作用。本文对相似距离归一化使用高斯归一化方法。高斯归一化方法特点是归一化之后一些超大或者超小的元素值对整个归一化后的元素值分布影响不大。在经过归一化之后,我们将各个相似距离变换到[0,1]的区间上。对不同特征量的相似距离采用加权相加,得到最终的相似距离。

2.5实验结果

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该系统的实验环境为Intel(R) Core(TM)2 Duo 2.33GHz,Windows XP,2GB内存。通过道路上架设Honeywell HDC-505PV摄像机,使用MicroViewE43采集卡采集的监控视频以及网络下载获取的监控视频作为实验数据。为监控视频生成描述后,通过输入示例图片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如图4、图5所示(示例中人物检索所用视频的分辨率为384×288,长约为5分钟,车辆检索所用视频分辨率为704×576,长约为60分钟)。左上角为输入所要检索的图片,右上栏为检索出的相似图片,以相似度从大到小排列。点击图片,视频定位到相应帧。

3结语

基于运动目标的监控视频检索是一种基于对象的视频检索方法,通过对监控视频的分析获得运动目标,以运动目标为对象提取特征,而非以关键帧为对象提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索准确率。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警方在监控视频中查找嫌疑车辆或嫌疑人员提供帮助。下一步将研究基于运动目标的视频语义检索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视频监控网络的不断壮大,监控视频数据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监控视频检索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目标的监控视频检索方法。对监控视频中的运动目标提取特征,生成相应的视频描述文件,通过匹配查询图片与描述文件中的运动目标特征最终找到相似对象出现的视频片断。实验表明,该方法实用性较好。

关键词:监控视频,视频检索,运动目标,特征提取

参考文献

[1]老松杨,刘海涛,白亮,等.视频检索综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27(8):10-17.

[2]陆建江,张亚非,徐伟光,等.智能检索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张娟,毛晓波,陈铁军.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2):4407-4410.

[4]Parks D,Fels S.Evaluation of Background Subtraction Algorithms withPost-processing[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Video and Signal-based Surveillance,AVSS 2008,Sept.2008.

[5]ISO/IEC 15938-3:2002(E)Information technology—Multimedia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Part 3:Visual[S].

[6]ISO/IEC 15938-5:2003/Amd.2:2005(E)Information technology—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Part 5:Multimedia descrip-tion schemes[S].

运动监控 篇4

摘 要 利用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血清睾酮、血乳酸等血象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对影响运动员竞技状态和机能水平的血象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为教练员准确把握项目规律特点、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提供科技支持,在训练效果的评定、寻找最佳训练方法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摔跤 运动生理 监控

摔跤比赛中运动员以各种徒手方式,如:搂抱、绊摔、挤压、逼抢、推拉、滚翻等动作,以达到摔倒对方,使其双肩着地或以比分战胜对手为目的的一种对抗项目。摔跤运动的项目特点,决定了摔跤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是属于无氧,有氧代谢混合交替,并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因此,摔跤不仅要求有良好的体能基础,还要有良好能量代谢水平。利用运动生理生化监控手段评定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生理机能状态,能够准确了解运动员对训练负荷刺激的应激情况,能够帮助教练员准确把握训练节奏、提高训练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女子自由式摔跤10名运动员研究对象,10名运动员无严重损伤。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实验法:以黑龙江省女子自由式摔跤5名重点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选取一般水平运动员5名为参照。利用德国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测试,每个小周期后休息日第二天清晨空腹测试。利用雅培全血分析仪进行血清睾酮测试。测试为中周期阶段性测试。利用日本便携掌式血乳酸测试仪进行血乳酸测试。

二、研究结论

(一)生理生化指标大周期变化规律

训练计划安排主要形式是冬季训练(12月-3月)进行每节训练课时间为2个小时以上大运动量、低强度的训练。比赛准备期(4月-6月)运动量逐渐降低至冬训阶段的50—75%,训练强度不断提高。比赛阶段(6月-10月)维持训练量,训练大强度刺激后进行调整。恢复期(10月-12月)训练以调整恢复为主,随机性较强。因此,血红蛋白、血尿素等经典代谢指标变化规律为冬训初期血红蛋白出现突然下降、血尿素突然升高,范围不大,持续时间为1周至两周。进入强度训练阶段前,经过一周调整血红蛋白达到年度最高值、血尿素水平恢复正常范围内较低水平。进入赛期后,血红蛋白维持较高水平,血尿素根据比赛疲劳积累和恢复不断变化。进入调整期后,血红蛋白、血尿素恢复正常水平。

(二)最大强度训练的有效方法

图1为不同运动员强度训练乳酸变化情况,其中对于强度刺激的关键因素在于训练负荷与训练速度的合理配比。研究表明,对于女子自由式摔跤项目最大强度的专项训练方法,研究表明实战对抗为最大强度训练,其次为快速训练方法、车轮战、循环力量。因此,在赛前冲击最大强度训练手段应以实战对抗为主,快速力量、循环力量应作为体能训练力量素质训练重点内容。

(三)训练后肌酸激酶指标的变化

对肌酸激酶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力量训练,其次为运动损伤,而其他训练对该指标影响不大。肌酸激酶应作为评定力量训练和运动损伤的经典指标,而强度训练不应以该指标进行评定。

三、对训练改进建议

(一)血红蛋白、血尿素指标的变化应作为运动员体能储备和疲劳程度评定的重要指标。

(二)实战对抗为最大强度训练,其次为快速训练方法、车轮战、循环力量。因此,在赛前冲击最大强度训练手段应以实战对抗为主。

(三)专项耐力训练最佳训练内容的各项关键技术值应为车轮战,10人30秒轮换,4组,间歇时间5分钟。

四、小结

教练员应加强对生理生化指标监控的重视程度,有效利用科学数据并根据训练特点规律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在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内容的调整和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上也应该注重训练监控指标的参考价值,真正提高训练的科学化、合理化、实效化。

参考文献:

[1] 左风琼,李为民,王航燕.孔雀绿比色法同步测定红细胞溶血液中Ca2+-ATPase和Na+,K+-ATP活性[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26(2):230-233.

智能监控中的运动检测算法研究 篇5

关键词:运动检测,帧间差分法,差分能量,速度分析

0引言

在基于视频的室内智能监控系统中, 视频信号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包括运动目标检测以及运动目标动作判断。运动目标检测是指在序列图像中检测出变化区域并将运动目标从背景图像中提取出来。运动目标的动作判断则是智能监控系统对智能的要求。

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有帧间差分法、背景图像差分法、光流法等。

(1) 帧间差分法是在连续图像序列的相邻两帧或三帧间进行基于像素的时间差分并阈值化提取图像中的运动区域。此算法实现简单, 对外界影响不敏感, 能适应各种动态环境, 稳定性较好。本文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 背景图像差分法是将当前帧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差分提取运动区域。此法检测速度快, 易于实现, 但易受外界光照、阴影等影响, 背景建模需经常更新。

(3) 光流法是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强度数据的时域变化和相关性来确定各自像素位置的运动, 即研究图像灰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帧序列) 与景象中物体结构及其运动的关系, 需要提取出光流场 (图像中所有像素点构成的一种二维瞬时速度场) , 适合在运动场景中提取运动目标, 但需要的时间开销较大, 不适合实时检测。

对于运动目标的动作分析, 本文引入差分能量的概念, 即通过相邻图像帧中像素点的个数变化来检测室内异常行为的差分能量。差分能量在本文中指两幅图像经过RGB处理比较得到的像素点个数。

1算法实现

室内智能监控系统中运动检测的具体算法为:①提取前一秒图像各个像素点的R、G、B值, 设定为R1、G1、B1; ②提取当前图像的R、G、B值, 设定为R2、G2、B2;③将两幅图像RGB相减做差, 得到两幅图像中变化的像素点;④ 利用变化的像素点进行特征值提取。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1.1差分能量提取

利用帧间差分法提取两幅二值化图像, 对比这两幅图像的像素点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变量自加一, 若不同则不变, 最后得到的变量值即本文的差分能量值。具体计算见公式 (1) 。

1.2运动速度分析

通过分析运动目标速度可以大致判断运动动作。运动速度是一个矢量, 有大小和方向。首先计算两幅图像中变化的像素点中心, 同时计算其与下一个中心值间的位移, 并由此计算得到所需的人体运动位移。本文每隔1秒获取图像进行处理, 时间已知, 因而可以得出运动速度的大小。通过两个中心点横、纵坐标相减得到的正值或负值判断运动速度方向是否各异, 一共有4种情况, 分别是: (+, -) 、 (+, +) 、 (-, +) 、 (-, -) 。

运动速度大小的计算步骤如下:①计算前一秒帧图像的差分中心点 (x1, y1) ;②计算后一秒帧图像的差分中心点 (x2, y2) ;③计算运动速度的大小。

单位时间内中心点的运动位移L根据公式 (2) 计算:

其中L是像素点之间的距离, 并不是实际距离。

运动速度v=L/t, t=1s。

运动速度的方向根据公式 (3) 计算得出:

式中:W是用于观察运动速度方向变化的一个标志量;xa=x2-x1;ya=y2-y1。

2实验结果

2.1差分能量

快速来回走动差分能量如图2所示。

打斗实验中差分能量如图3所示。

由图2和图3可知, 打斗时的差分能量明显高于快速来回走动时的差分能量。因此, 依据差分能量的大小设定阈值能够判断运动目标的动作是快速走动还是打斗。

2.2运动速度大小检测

人体正常行走的运动速度分布如图4所示, 正常行走时的运动速度大小均值为38.5。

人体快速行走的运动速度分布如图5所示, 快速运动时的运动速度大小平均值为130。

由图4和图5可知, 人体快速运动时的速度远远大于正常行走时的速度, 这与常规判断符合。依据运动速度大小设定阈值, 则可判断出运动目标是正常行走还是快速运动 (如打斗) 。

2.3运动速度方向检测

快速来回走动运动方向如图6所示。

打斗实验中运动方向如图7所示。

由图6和图7可知, 打斗时的速度方向变化频率远远高于快速来回走动时, 快速来回走动时有较长一段时间速度方向不变, 而打斗时速度方向一直在改变。因此, 通过运动速度方向也可以判断出运动目标的动作是走动还是打斗。

3结语

本文介绍了室内智能监控系统中运动检测算法的具体实现。利用帧间差分法提取运动目标, 以像素中心点代替运动目标, 比较相邻图像求取运动速度大小及方向, 再结合差分能量大小判断运动目标的动作行为。本文使用的算法虽较简单, 但直方图统计等方法验证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效果良好, 能够找到合适的阈值。

参考文献

[1]邹斌斌, 缪婉璐, 王斌, 等.室内暴力智能监控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 2013, 12 (6) :50-52.

[2]薛丽霞, 罗艳丽, 王佐成.基于帧间差分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 (4) :1551-1559.

[3]贾云得.机器视觉[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宋磊, 黄祥林, 沈兰荪.视频监控中的快速异常检测与分析[J].高技术通讯, 2004 (10) .

[5]汪国云, 李济顺.基于轮廓的物体识别与定位方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

建立田径运动员训练监控系统 篇6

田径运动被誉为体育运动之母, 也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它能够全面地、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扩大运动训练监控的范围, 将科学的训练监控应用于田径运动中, 将会为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运动训练监控

运动训练监控是指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一些指标和信息等进行收集、测量与测试, 结合教练员多年的经验与运动员的反馈等, 评价训练的合理性, 进而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与修改, 实现对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

科学的训练监控包括身体机能的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的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的内容。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 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进行评价, 用三维摄影等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评价与改进, 用标准化问卷调查和优缺点罗列方法等来测试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等。科学的训练监控, 是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对训练过程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与评价, 以实现训练过程的最佳化。

1.1 制定训练监控方案

训练监控的第一步是建立模型, 模型包括常模、优秀模与目标模, 接着是确立不同模型的指标, 进而将收集到的运动员的各项指标与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调整训练方案,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以达到训练的有效控制。

制定训练监控方案时, 应根据教练员今后的训练安排,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控方案;制定方案时, 要了解教练员全年训练计划、训练内容以及教练员的训练目的;制定方案时, 要随着运动实际训练, 不断进行适应性改变。

1.2 对田径运动员身体机能进行生理生化评定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 可以改善人体各项机能的工作能力。随着训练强度和量的增加, 机体对运动负荷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当负荷不足时, 机体没有受到刺激, 因此不能够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短期超负荷的训练会使运动能力有小的提高;在理想的负荷状态下, 运动能力会明显提高;负荷过大会导致过度训练综合症。运用一些生理生化指标, 就可以对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进行监控。

1.2.1 脉搏

田径运动员可以在每天清晨测量一分钟脉搏来判断训练效果的好坏。记录每天的脉搏次数, 并绘制成一个曲线图, 如果曲线能够保持平稳或者下降, 说明机能状态良好, 运动负荷适宜;反之, 则可能是由于负荷不恰当或者生病引起的, 教练员就要注意调整训练负荷或者安排运动员进行调整。

1.2.2 血压

血压是大动脉内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 它是由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人的舒张压是6 0—80mm Hg;收缩压是100—125mm Hg。血压与性别和年龄有关, 一般男生较女生高, 老年人比年轻人高。田径运动员可以通过测量清晨安静时的血压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 如果安静血压较平时高20%, 可视为疲劳, 应注意调整训练量。

1.2.3 血乳酸

血乳酸是机体无氧代谢的产物, 大量的乳酸堆积会引起机体疲劳。正常安静时, 血乳酸的浓度应保持在1~2mmol/L。以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 血乳酸浓度较小, 一般不超过4mmol/L;以糖无氧酵解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 其乳酸浓度可达到15mmol/L;田径运动以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有氧无氧相结合为主, 血乳酸浓度在4mmol/L—15mmol/L之间。优秀田教练员会对运动员在训练前, 训练中, 训练后测试血乳酸, 保证运动员适宜的负荷, 达到好的训练效果。

1.2.4 血尿素

血尿素是由于蛋白质及氨基酸的代谢生成的尿素引起的。它与运动人体的机能状态、运动负荷以及疲劳状态的诊断有关。一般来说, 进行半个小时以内的运动, 血尿素变化较小, 只有在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时, 血尿素的变化才明显。当血尿素在田径运动前后的变化值在1mmol/L时, 说明负荷很小;当增加值在2mmol/L时, 说明运动员还能够适应这样的负荷;当增加值超过3mmol/L时, 说明运动负荷大。

1.2.5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作为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载体, 同时具有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但不是越多越好, 这样会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 使血液流速减慢, 对身体不利。男性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在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当大负荷训练的开始阶段, 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会下降, 随着机体的适应, 血红蛋白含量又会回升, 这是机能改善的结果。

1.2.6 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CK)

肌酸激酶对肌肉收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催化ADP、CP生成ATP、C的反应, 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保证。血清CK正常值在100IU/L以下。应用血清肌酸激酶做机能评价时, 一般2~3天取血测定一次。当血清CK经常处于100~200IU/L时, 说明运动负荷适中, 如果超过了300IU/L, 则说明运动强度较大, 需要调整训练负荷。

教练员应注意, 检测结果不一定能百分百的反应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一定要将检测结果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同伴的反馈, 一方面通过监测指标对运动员进行一个长期的纵向的了解, 另一方将它与其平行的运动员进行横向比较。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运动员的机体状态, 为训练计划的安排提供科学的依据。

1.3 对田径运动员进行技术监测

运动技术训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个体化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 教练员提出的技术改进方案不尽相同, 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和个体需求。一般经常用于运动技术诊断与检测的方法有力学理论分析、影像测量与分析、肌点测量与分析、力的的测量与分析等。以这些方法为基础, 对田径运动员进行个体技术最优化, 找出运动员技术训练的障碍, 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

1.4 对田径运动员进行心理状态诊断

了解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可以激发运动员的锻炼热情、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另一方面为教练员调整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1.4.1 测量运动员的自信心的方法

自信可以帮助弱者战胜强者。测量自信的方法有很多, 一般可通过自陈量表方法和优缺点罗列方法进行测量。

1.4.2 常用的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也称为普通能力测验或一般能力测验, 是通过测验的方式衡量智力水平的方法。目前, 运动心理学最常用的智力测验有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4.3 运动心理疲劳诊断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诊断有两大类指标, 一是心理指标, 二是生理指标。

心理指标包括自陈量表和反应时、两点阈、闪光融合频率。常用的自陈量表有五种, 包括心理状态量表、马斯拉克心理疲劳量表、伊德斯运动员心理耗竭量表、运动员心理耗竭问卷和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反应时、两点阈和闪光融合频率三种测验简单易行, 且量化程度较高, 但需要运动员认真的配合。

生理指标包括脑波超慢涨落技术 (ET) 和情绪的生理生化指标。心理疲劳的诊断方式多样, 在具体操作中应综合多维检测方法, 对运动员进行长期的监控, 并注意将检测结果对照自身的情况 (如表1) 。

2 结语

训练监控已经构成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尤其在田径运动训练中, 将科学的训练监控运用其中, 并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技术水平、心理状态等进行诊断与监测, 实现对训练过程的人性化、动态化与科学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晓鸿.运动训练监控释义及其目的意义与内容的理论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4 (5) :40.

[2]田野.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J].体育科学, 2008, 28 (9) :3~10.

[3]黄宽柔, 姜桂萍.健美操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5~26.

[4]张蕴琨, 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00~205.

运动监控 篇7

评价关键帧主要看其能否全面、准确地再现原视频的主要事件,在保证全面提取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冗余。广泛应用的关键帧提取算法多是基于视频底层特征分析的[2,3,4,5],以单帧或少量帧的特征变化为标准提取关键帧。由于缺乏完整时间维的特征分析,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关键帧的数量及位置,并且容易受到场景变化、目标姿态变化、目标遮挡等干扰造成重要特征漏检,进而导致真正的关键帧没有被提取到。提取结果与视频的真实语义之间存在差异[5,6],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视频的真实语义,也就是说,关键帧提取结果不符合人眼视觉感知。

人眼视觉总是倾向于关注运动的目标,运动状态改变比运动本身更具视觉吸引力[7]。因为相比于只包含匀速运动状态目标的视频帧,包含目标运动状态改变(比如:启动、停止、伸手、弯腰等)的视频帧能够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因此,本文定义包含目标运动状态改变的视频帧为关键帧,相应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关键帧提取方法。

1 时空切片

时空切片[8]是一种高效的视频时空分析方法,具有计算量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它只提取图像空间的部分行、列,保留了完整的视频时间维信息,而空间维信息的匮乏可以通过多个切片的信息融合来减缓。在长时间维的历史信息辅助下提取关键帧,可以有效地避免干扰。时空切片通常包括3种:水平切片、垂直切片和对角线切片,如图1所示。

不同方向的时空切片反映的目标运动信息不同。对角线切片反映的是目标在斜向运动时的信息。垂直切片反映的是视频垂直区域的像素灰度变化趋势,主要应用于目标个数统计、瞬时速度估计以及高度测量等。水平切片包含最为丰富的目标信息和场景变化信息,其纹理表征着目标的运动轨迹。

本文中的视频时空切片是水平切片,通过分析时空切片纹理,可以得到目标的运动状态。静止目标的水平坐标固定不变,像素灰度随时间的分布保持一致,切片纹理表现为具有恒定宽度的水平条纹。运动目标的颜色与背景不同,其运动会导致时空切片的灰度变化,产生有别于水平条纹的切片纹理,所产生的纹理变化表征着目标的运动状态改变。

2 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关键帧提取

本文中,关键帧定义为包含目标运动状态改变(局部改变和全局改变)的视频帧。传统的轨迹分析方法[9]能够实现运动状态改变的检测,但通常计算复杂度高、消耗时间长。目标运动状态的局部改变和全局改变可以分别由时空运动轨迹的尺度和方向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本文基于时空切片对运动轨迹的尺度和方向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关键帧提取方法。该方法将时空切片运动轨迹(Motion Trajectory on Spatiotemporal Slice,MTSS)的尺度和方向发生改变的帧提取为关键帧。

视频V(x,y,t)的水平切片Sk可以表示为

式中:Sk(pij)表示视频中位置x=j,y=k,t=i处的像素,满足j∈[1,W],k∈[1,H],i∈[1,L];W×H表示视频帧的大小;L表示视频的长度。

从式(1)可以推出,静止目标的时空运动轨迹呈现水平条纹,运动目标的时空运动轨迹呈现弯曲。因此,Sk上的MTSS可以表示为

通常,单一时空切片上的MTSS并不完整,融合多个时空切片可以提高MTSS的完整度。文献[6]给出了一种提取固定数目时空切片(记作Nus)的方法。但是难以选取合适的Nus,因为它与算法计算量以及MTSS完整度密切相关。Nus越大,MTSS越完整,但计算量也会随之增加,致使文献[6]中的方法几乎不可能同时做到计算高效和MTSS的完整提取。再者,大多数监控视频中,运动目标稀疏地分散到冗长的视频流中,存在着大量的静止片段。基于这种考虑,本文提出了粗略、精细相结合的切片提取策略,粗略提取用于确定视频运动片段,精细提取用于获取完整的MTSS。

在粗略提取中,提取少量的时空切片(记作Nss)来确定视频运动片段。MTSS表征着运动目标的存在,MTSS的像素数目(记作Nm)表征着运动目标的相对显著性。基于式(2),第Fi帧的Nm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式中

根据式(3),Nss时空切片上的Nm可以表示为

那么,Nm≥τ(τ用于量度目标运动的充分性)的视频片段为运动片段,运动具有连续性,孤立的运动帧将被视为干扰而去除[10]。

精细提取只在运动片段中进行,提取较多的时空切片(记作Nls),以期获取完整的MTSS

通常,Nls比Nss大很多,所以上式的MTSS被视作完整MTSS。

MTSS随着目标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MTSS的空域尺度变化反映了目标运动状态的局部改变,其时域方向变化反映了目标运动状态的全局改变。因此目标运动状态的局部和全局改变可以由MTSS的尺度曲线拐点(记作Is)和方向曲线拐点(记作Id)分别充分捕捉到。

为了简单起见,Id表示为

式中:θ表示MTSS偏离原轨迹的角度,满足θ∈(-π/2,π/2)。

Is表示为

式中:w0和w分别表示MTSS的原始尺度和尺度变化。

MTSS的尺度和方向拐点(记作Is,d)可由下式得到

Is,d曲线峰值对应于视频的关键帧。

所提出的关键帧提取方法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首先采用粗略、精细提取相结合的时空切片提取策略来获取MTSS;其次检测MTSS的时域方向拐点Id和空域尺度拐点Is;然后根据检测到的MTSS的尺度和方向拐点Is,d进行关键帧提取;最后输出视频关键帧。

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提取的关键帧数目K是给定的,并且不等于Is,d曲线的峰值数目M,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处理:

1)如果M>K,提取具有较高Is,d值的K帧作为关键帧;

2)如果M<K,使用插值算法[11]提取额外的(K-M)个关键帧。

3 实验与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关键帧提取方法的性能,将其与当前的主流方法[6]进行了对比。对比实验在4段不同类型的监控视频上进行,分别为:

视频1)包括目标运动状态的全局改变,另外3段视频则具有明显的目标运动状态局部改变。实验参数设置为:Nss=6,Nls=72,Nus=36。实验在通用型个人计算机上完成,基本配置为:Intel Core 2.3 GHz CPU和4 Gbyte内存。

在准确性评价方面,采用了镜头重构度[12](Shot Reconstruction Degree,SRD)评估准则。SRD值越高,表明所提取的关键帧捕捉视频内容改变(即目标运动状态改变)越准确。两种方法在视频1)的SRD评估结果非常相似。但在其他3段监控视频上,具有明显的不同,当提取的关键帧比率从1%变化到7%时,平均SRD值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SRD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地,在关键帧比率小于3%时,两种方法的SRD性能相当;在关键帧比率大于等于3%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SRD性能明显优于对比方法,高达1.2 d B。原因在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目标运动状态的全局和局部改变,而文献[6]中的方法只关注目标运动状态的全局改变。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轨迹分析的关键帧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时空切片分析目标的运动轨迹,在MTSS的尺度和方向拐点处提取关键帧,所提取的关键帧既反映了目标运动状态的局部改变,又反映了目标运动状态的全局改变。为了高效获取完整的MTSS,提出了一种粗略和精细相结合的时空切片提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比当前主流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下一步将扩展所提出的方法来集成目标行为分析。

参考文献

[1]潘磊,束鑫,程科.基于压缩传感和EMD距离的视频镜头关键帧提取[J].电视技术,2015,39(17):5-8.

[2]Satyam S,Edward J D.Video-based real-time surveillance of vehicles[J].J.Electron imaging,2013,22(4):451-459.

[3]罗森林,马舒洁,梁静,等.基于子镜头聚类方法的关键帧提取技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31(3):348-352.

[4]SAYKOL E.Key frame labeling technique for surveillance event classification[J].Optical engineering,2010,49(11):492-496.

[5]AVILA S E.VSUMM:a mechanism designed to produce static video summaries and a novel evaluation method[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2010,32(1):56-68.

[6]ZHANG Y Z,TAO R,ZHANG F.Key frame extraction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motion trajectory[J].Optical engineering,2015,54(5):2-5.

[7]MA Y Z,CHANG Y L,YUAN H.Key-frame extraction based on motion acceleration[J].Optical engineering,2008,47(9):5-9.

[8]NGO C W,PONG T C,ZHANG H J.Motion analysis and segmentation through spatiotemporal slices processing[J].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2003,12(3):341-355.

[9]李明之,马志强,单勇,等.基于轨迹分析的交通目标异常行为识别[J].电视技术,2012,36(1):106-112.

[10]PARK M G,YOON K J.Optimal key-frame selection for video-based structure-from-motion[J].Electronics letters,2011,47(25):1367-1369.

[11]SHIO M,YANAGISAWA M,TOGAWA N.Linear and bilinear interpolation circuits using selector logics and their evaluations[C]//Proceedings of IEEE Int.Symp.On Circuits and Systems.Melbourne:IEEE,2014:1436-1439.

运动监控 篇8

纵观当今科技攻关服务趋势,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就是注重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个性化特征研究。基础训练阶段注重整体训练,为夯实运动队基础发掘人才服务,备战重大比赛阶段训练监控的思路就应该着重研究重点运动员的闪光点和特色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反思,促使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共性决定事物本质,个性揭示事物差异,个性体现并丰富共性,我们在研究专项训练监控揭示普遍规律时,更要辨证分析运动员个体化特征注重个性化监控,上述工作无疑会进一步丰富运动项目训练体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LXX,女,16岁,运动健将,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冠军,广州亚运会800米自由泳冠军。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等信息资源收集游泳运动员训练资料和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运动员个案训练监控训练进行分类辨析,结合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评价。

2.2.2 专家访谈法

在备战重大比赛期间,对游泳教练员、各省市游泳科研人员、运动员、运动生理学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其对训练监控理念的见解和经验总结,从不同角度探索运动员个性化训练、训练监控的思路和方法。

2.2.3 实验测试法

备战重大比赛时综合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生理生化运动值常规测试,主要目的为了探讨训练对肌体的刺激深度,研究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程度。主要测试指标为: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酸(BU)。为了评估训练课对运动员的刺激深度,研究教练员训练思路和方法,本次科研服务加入了专项运动能力测试,主要测试指标包括运动员成绩、血乳酸、心率。

由表1可知,运动员LXX在备战阶段血红蛋白(Hb)最高值为143 g/L,最低值为125 g/L,其平均值为135.5?5.71,在整个训练阶段呈振荡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在赛前训练阶段达到高值。肌酸激酶(CK)最高值为476 U/L,最低值116 U/L,其平均值为286?97.05,从图上来看明显高于其他女子运动员。血尿酸(BU)最高值为9.11,最低值4.12U/L,其平均值为6.99?1.33,整个备战阶段呈振荡后下降趋势。

2.2.4 体能分配模式速度系数法

利用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全运会女子800米、400米混合泳比赛录像以及官方公布的各分段成绩,利用速度系数法研究其在重大比赛时体能分配模式,各分段成绩占平均成绩权重,并总结其技战术特点。

2.2.5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常规机能测试结果

3.2 专项训练成绩配合乳酸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发现,其碟、仰、蛙三种泳姿成绩配合乳酸来看,在8月18日成绩为3:30.4,乳酸为9.9,在全运会时破亚洲纪录时前三百米成绩为3:29.23,训练时成绩已经接近其本人最好成绩。训练成绩上下浮动,乳酸具有下降的总体趋势,并机能状态有较大的关系。由表4可知,在20?100米自由泳训练中,成绩变化不明显,乳酸具有下降的趋势。

3.3 奥运会及全运会比赛专项速度系数结果

对比观察图1和图2可以发现,LXX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其速度系数曲线基本相同,都是速度下降到低点后,缓慢回升,奥运会时速度最低点出现在400米处,而全运会时速度最低点出现在600米处,第二低点出现在400米处。奥运会第一名前程和后程速度与其他选手相比都不太快,但是途中游具有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与世界一流选手相比其途中游能力尚有较大的差距。从400米混合泳来看,LXX与QH相比的特点是仰泳速度保持好,前后50米几乎没有变化,蛙泳明显落后于QH,最后一百米自由泳冲刺能力要强于QH。

4 分析

4.1 重点运动员血液生化特点探讨

结合备战全运会各阶段实情,可以将全运会备战分为若干阶段,而运动员血液生化会按照阶段负荷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况,LXX的血液生化总体变化特点是血红蛋白振荡上升,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振荡下降,这种变化一般认为是机体适应训练负荷,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对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而言,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价其运动能力的主要生化指标之一,整个训练周期如果出现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应当引起注意。有研究认为女子运动员血红蛋白在140g/L左右适宜发挥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而LXX的血红蛋白运动平均值为135.5g/L,其安静值可能还要高一些,基本保证其在长距离游泳中氧转运的需要。分析LXX 8月份综合训练为主的大负荷期间血红蛋白持续走低的原因,从负荷方面考虑,我们推测是在训练初期机体对负荷的一个早期反应,主要是红细胞溶血增多以及部分血红蛋白用于合成肌肉蛋白和新生红细胞造成的;从营养方面考虑,在初始阶段提高负荷后,原来的饮食和营养品补充可能不适应新负荷的变化,造成血红蛋白走低。肌酸激酶是参与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与运动时、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关系密切。LXX备战各训练阶段要明显高出同组其他女子运动员,其均值为286 U/L。思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教练员在常规训练结束后经常单独让其进行动作模仿以及在力量训练时尝试一些平时很少训练的核心力量训练造成的。平时没有得到锻炼的肌纤维在接受训练后容易引起肌酸激酶升高,这也是正常现象。WP冬训时进行陆上训练计划和水上常规训练时CK表现出6000U/L,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认为在基础强度之上,进行10组、每组30个仰卧原来很少涉及的起坐练习,可能是造成CK升高的原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是评定负荷量和机能恢复的重要标志,LXX大负荷训练期血尿素的运动值一般为7mmol/L,在专项训练期有两个星期的状态下降期,这段时间血尿素运动值一般在8mmol/L以上,赛前调整后下降比较明显。国家游泳集训队女子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期间大负荷训练期血尿素的运动值也是在7mmol/L左右,和LXX监控数据接近,是运动负荷带来的正常反应。但是如果在状态不好的情况下,运动值在持续两周达到或者超过8mmol/L时应当引起我们注意,应在恢复和营养手段上予以加强,并在周一测量安静值,综合判断其机能状态,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

4.2 专项训练方法探讨

观察各训练阶段混合泳100米碟、仰、蛙最好成绩和20?100自由米分组成绩配合乳酸变化,整体表现出成绩变化上下浮动不明显,乳酸变小的特点。一般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同级负荷下,乳酸变小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但是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比赛专项能力的提高值得探讨。如表3所示,LXX混合泳训练在8月18日达到个人最好成绩,乳酸也是最高的,赛前训练阶段测得成绩尚可,但是乳酸下降,在20?100米分组训练中,在赛前训练阶段表现出成绩变化不明显,而乳酸下降的趋势。在整个训练阶段有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速度没有较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无氧阈速度和最大摄氧量速度没有明显上升。温宇红研究认为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有氧速度区域的基础乳酸水平较低或是最后100m最大乳酸值较低,一般反应了运动员此阶段训练以有氧供能为主。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有氧—无氧阈值以上的高强度没有得到深化练习,还有就是在实地测试时运动技术不合理额外做功。Avlonitou研究认为16到17岁的女子游泳运动员参加200比赛时赛后即刻乳酸一般达到11.19±1.37mmol/L,800米乳酸达到7.08±2.54mmol/L,400米混合泳乳酸达到10.22±1.7mmol/L,结合表2和表3思考,如果训练时没有涉及到此类强度,在比赛时难以充分调动乳酸能系统参与做功,如果比赛乳酸刺激较强,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关于怎样合理调配有氧和无氧训练比例安排问题,首先要全面看待有氧能力,有氧能力是高强度运动的基础,对于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肌体恢复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有氧耐力提高对运动员整体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夯实有氧耐力基础的情况下,对无氧练习要进行精炼,有氧训练比例增加一方面降低年训练负荷的平均强度,另一方面促进无氧训练强度的进一步提高,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完成高强度无氧训练。“两极化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本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主要认为,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训练应该以低强度和多样化训练为主,配合少量高强度训练,可能会引发相关基因高度诱导,增加机体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有积极的意义。将来LXX备战重大比赛时建议有氧训练可以多样化,结合力量训练和技术训练等形式可以灵活的安排,对其有氧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结合其机能状态对无氧能力进行精炼,并加强监控和恢复手段。

4.3 分段成绩及体能分配模式探讨

为了研究LXX在重大比赛时体能分配模式以及在各分段上成绩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速度系数法进行分析比较。变异系数主要反映单位值的离散程度,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无因次处理得到无因次系数———速度系数,便于我们探讨其战术安排的普遍规律。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LXX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时速度系数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两次重大比赛其体能分配模式是前后50米快,中间700较慢且上下速度起伏不大,整体呈“U”型。观察奥运会第一名选手丽贝卡.阿德林顿速度系数曲线,其特点是在前程速度一般,300米处突然提速,一直加速到600米处,是在众多选手中加速最早的一名运动员,整体呈“?”型。第二名前半程速度一般,后半程加速能力较明显。在全运会比赛时,前半程时LXX要明显领先于第一名,在400米处第一名加速比较明显,而LXX还是保持原来节奏,途中游没有较明显的加速。众所周知,要想实现提前加速甩开对手就需要有较强的途中游速度,在体液酸化的情况之下仍然保持较高的速度和较平稳的节奏,是长距离游泳制胜的关键因素。杜更研究认为,我国选手在出发和冲刺15米速度基本和世界一流选手持平,但是主要是在途中游上存在差距,归究原因集中在划频、划幅的比例分配和全程体力分配及最佳平均速度问题上。综合上述分析可知,LXX参加800米重大比赛的特征是前后冲刺速度已经具有较高水平,中间600米速度较平稳,没有明显加速特征,要想在800米自由泳上实现较大的突破,应在途中游加速问题上进行研究,在较快划频基础上提高划水幅度,并对速度耐力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提高耐酸能力。

在全运会400米混合泳决赛时LXX以0.42秒的优势领先主要竞争对手QH,观察两人的体能分配特点,LXX在仰泳和自由泳上领先,而在蛙泳和蝶泳上落后,最终还是靠自由泳的冲刺能力领先对手。本次全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LXX体能分配较为合理,能够保证劣势泳姿不落后的基础上并充分发挥自由泳优势,最后本次成绩离世界纪录仅差0.98秒。而有的选手在本次比赛中,前半程蝶泳和仰泳均分配较高的速度,仰泳速度是本组中最快的,而蛙泳是本组中最慢的,在体能到达极点的时候降速,很难实现后程超越。可以推测此选手在本次比赛体能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以前半程以较高的速度游进,导致后半程没有体能再去冲刺。中国400米混合泳参赛战术较成熟,已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建议在四种泳姿的协调发展和增强运动员体能上下功夫,以保证更加稳定的成绩。同样建议LXX在混合泳训练上应注意弥补蛙泳上的差距,加强泳姿之间的转身练习,在增强体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混合泳水平。

5 总结

(1)由身体机能监控来看,训练对机体施加负荷较合理,身体机能整体呈良性发展。LXX血红蛋白和血尿素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并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无异常变化特征,肌酸激酶对新负荷刺激反应较敏感,整体高于其他运动员的原因是存在额外负荷。

(2)在整个备战阶段其有氧能力随训练逐步提高,但乳酸能系统在训练中参与度较低,建议在加强有氧训练基础上对乳酸能系统进行精炼,在此基础上并加强营养和监控。

(3)在重大比赛时,800米自由泳途中游速度过于平稳,整体呈“U”型,基本无明显加速特征,与世界一流选手差距主要是途中游加速问题;400米混合泳体能分配较合理,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特色。

摘要:为了研究重点运动员训练及参赛期间自身规律,探讨总结其个性化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体能分配模式速度系数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备战全运会及参赛期间进行训练监控个案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备战某次重大比赛阶段训练对机体施加负荷较合理,身体机能整体呈良性发展,其血红蛋白和血尿素随负荷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机体肌酸激酶对刺激反应较敏感;有氧能力随训练逐步提高,但乳酸能系统参与度较低,建议在加强有氧训练基础上对乳酸能系统进行精炼,并加强营养和监控;在重大比赛时,800米自由泳途中游速度过于平稳,基本无明显加速特征,400米混合泳体能分配较合理。

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与生理学分析 篇9

关键词:运动训练,生理监控,生理学分析

1 引言

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 通过相关的生理学指标, 来评估和分析训练计划、训练质量、训练效果等, 然后为教练员提供科学的依据来实施训练控制的方法就是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生理监控应该依据竞技运动的需要, 根据每一个专项训练的特点, 与训练紧密结合, 然后针对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进行。本文对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与生理学进行了分析。

2 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的方法

2.1 实验室监控方法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 通过生理学测量系统来定量监控训练的方法、运动的能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等就是实验室监控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来对运动训练进行监控, 可以使气候、场地、技术等客观因素对于训练的影响最低。能够进行定量测量训练的基本过程并实施控制是实验室监控方法的最大优点, 然而, 其缺点也很突出, 那就是不能使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被完全的反应和控制。

一般来说, 生理学相应的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是实验室方法监控的主要手段, 其中, 在测量系统中最为常用的就是测功仪, 其具有能够对运动训练进行模拟的功能, 也能够模拟比赛的运动形式, 这样就可以使运动员承受的运动负荷强度是特定的, 同时还能完成对运动员动作质量、负荷强度、持续工作能力的测量。对运动员在持续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强度负荷和动作质量是保持特定的, 测量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和抗疲劳能力受到的刺激反应, 然后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控制就是实验室监控方法的主要功能。

常见的测功仪主要有以下几种:上肢测功仪、攀登式测功仪、自行车测功仪、划船式测功仪、活动平板以及游泳等运动训练测功仪, 他们可以实现对比赛的运动形式和专项运动训练的模拟, 并对运动强度和负荷进行控制调节, 同时还能够对运动员的动作质量、负荷强度、持续运动时间进行测量和描记。

常见的生理学监控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电图测试仪、运动心肺功能仪、血乳酸测试仪、遥测心率仪、气体代谢分析仪等, 这些系统能够对运动员在承受运动负荷刺激下的机体变化进行测量, 机体变化包括心电图、能量代谢、心率、气体代谢等的变化, 这样就能够使与运动训练相关的生理学特征被反映出来, 教练员可以根据这些参数并和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结合来实现对训练的控制。

2.2 运动场监控方法

在训练场上, 检测、评价并实施控制实际训练的相关情况, 包括训练效果、训练计划、训练质量等, 这种方法就是运动场监控方法。能够使专项训练的特点与训练紧密结合, 并通过一定的专项训练手段, 反应运动员在专项训练的综合情况是运动场监控方法的主要优点, 但是其缺点就是不能定量测量构成训练的基本成分。此外, 因为不能使一些因素的影响被排除, 包括速度能力、肌肉力量、专项技术、协调性等, 使得运动场监控方法测量的专项能力反映的是一种综合能力,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的训练控制, 其精确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运动场监控方法主要有两种, 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专门的训练器械来实现对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水平进行测量、分析、评价。比如, 在游泳池进行游泳训练的时候, 可以使用水上牵引器来进行速度和间隙时间的设定, 这样就能够进行游泳池递增速度训练, 通过对运动员在训练后体内的血乳酸的测试来对个体无氧阈训练水平进行评价, 这样就能够使运动员个体的无氧阈的训练速度被确定。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来对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水平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然后对个体训练进行控制。例如, 在进行田径中长跑项目训练的时候, 先要根据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经验对全程进行划分, 划分成若干个分段距离, 然后对每一个分段距离的速度变化、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 在然后通过一些仪器来对分段距离的负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比如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便携式遥测心率仪、便携式血酸测试仪等, 最后, 教练员通过分析来确定监控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指标, 主要是对比赛成绩贡献率较大的分段距离的分析确定, 并制定评价和控制标准。

3 运动训练生理监控的基本原则

3.1 专项特点原则

竞技体育项目的种类很多, 而且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特点。教练员训练计划的指导、训练负荷的安排以及对训练的控制的依据之一就是项目的特点。所以, 要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来开展并实施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例如, 体能和技术、战术的紧密结合是篮球项目的突出特点, 我们以投篮为例进行分析, 在进行篮球比赛的时候, 需要在对抗、跑动和疲劳积累等条件下完成投篮。相关机构对2002年国家女篮的一系列国际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了篮球运动员在一定情况下技术的稳定性会降低, 那就是运动员的血乳酸升高到一定值的情况下, 尤其是投篮命中率的表现很明显。在发现这种情况后, 教练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投篮训练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并进行控制, 将体能训练和投篮技术训练进行紧密的结合。

3.2 竞技运动需要原则

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 因此, 要依据最终比赛的需要来对所有的训练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在竞技运动需要原则下进行的训练, 对于训练负荷的内容和手段的使用是依据具体的目的来决定的, 那就是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升。要以竞技运动需要原则来进行训练的生理监控, 在实际比赛中来测量和评价运动员的生理反应, 这样就可以为辅助训练提供相关依据。

3.3 针对个人特点原则

运动员的特点对于训练的过程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运动员特点的形成和遗传特点、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发展水平、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特点的形成等有很密切的关系。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运动员的个人特点, 因此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来计划和实施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比如, 在运动员发育成熟之前, 要根据运动员各个发育阶段的特点来进行训练监控的设计和实施, 这样可以确保是遵循生长发育规律来进行训练的, 这是对运动员遗传潜力的发掘。对于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个体月经周期关系的研究, 可以根据研究出的规律来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和监控, 这样对于女运动员比赛稳定性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3.4 结合训练计划原则

运动员训练的中心环节就是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这一原则从始至终贯穿于运动员的训练活动中。对于训练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就是训练计划的制定, 训练目标的具体化需要训练计划的制定, 而且训练活动参与者的认识和行动的统一也需要训练计划的制定。因此, 在进行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时, 要紧密的围绕训练计划进行, 这样可以使训练监控的目标和任务被明确, 对于训练监控工作各环节的协调开展是很有利的。

4 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与生理学分析的设计要点

4.1 客观性

不同的监控者通过统一的监控计划来测试同一个运动员时, 如果训练水平没有变化那么其结果就应该一致, 这就是客观性。客观性是进行科学监控计划必备的条件。监控计划客观性的满足和很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包括测试的程序、仪器校准情况、仪器的操作环境、运动员对于监控要求的掌握理解程度等。比如, 在使用气体代谢分析仪来对最大摄氧量进行测定的时候, 要确保实验室空气的清新流通、要对大气压和环境温度进行检查、运动员测试时要尽全力、对仪器的气体成分进行校准等, 只有确保这些客观因素的准确性, 才能够保证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生理监控测试结果。

4.2 有效性

训练的监控计划可以使运动员训练水平或者某一方面能够被反映, 这就是有效性。比如, 在对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进行监控的时候, 那么可靠有效的指标就是最大摄氧量。要尽量的符合专项运动的要求来进行测试方法的选择, 还要依据训练的主要因素被反映出来选择测试方法, 如, 在对长跑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进行监控的时候, 要选择在跑台上进行, 而在对自行车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进行监控的时候, 要选择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

4.3 等价性

等价性是指监控指标的等价, 等价性指标指的是能够使同种训练水平被反映的监控指标。比如,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对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进行测量, 采用强度为最高强度的90%的6×50m重复游, 间歇10s, 将时间作为测量指标。采用90%最大强度持续游泳时间, 不仅可以将持续游的时间作为监控指标, 还可以将在强度和时间被规定下游泳的距离作为监控指标, 这两项监控指标具有良好等价性的判定依据是其负荷的相关系数为0.70—0.85.因为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包括运动场方法和实验室方法, 所以选择的测量方法的等价性是非常重要的。

4.4 可重复性

在使用同样的监控计划对同一运动员进行重复测量的时候, 其重复测量结果再现的一致程度就是可重复性。在对运动训练生理监控可重复性提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每次测试前要对所用仪器进行校准、对测量技术进行严格规定、对观察结果进行立即记录、对准备活动量和动作进行规定、让受试者按相同的安排顺序依次进行测量、对测量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规定、在一天的同一时间进行重复测量、不要在刚刚进食或运动后进行测试等。

5 小结

想要促进运动员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竞技能力、水平, 取得更好的竞技成绩, 对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时应该依据专项特点原则、竞技运动需要原则、针对个人特点原则、结合训练计划原则这四项原则, 严格的按照这四项原则进行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 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准确的测量结果, 以便教练员通过对这些测量数据的分析, 来针对每一个运动员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 在这些测量结果基础之上制定的训练计划才更利于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大超.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2) .

[2]郑晓鸿.运动训练监控释义及其目的意义与内容的理论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5) .

[3]鲁建仁, 曹宜伟.运动训练中的辨证关系与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的必要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4) .

【运动监控】推荐阅读:

医疗监控07-15

消防监控05-14

汽车监控05-16

监控作用05-24

输液监控05-25

监控机房06-01

监控通信06-02

农业监控06-03

矿山监控06-04

监控计算06-04

上一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下一篇:混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