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监控(共6篇)
科学监控 篇1
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通过收集教学信息、衡量教学效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中的偏差等活动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息式的质量监督、评估与控制, 从而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 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质量意识, 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 是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建立高校内部质量监控机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快速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成为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对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是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采取科学的监控与评价手段, 全面地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中的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自1990年原国家教委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 教育部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开展了高等学校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等综合性评价和专业、课程等专项评估,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 仅有外部教学评估还远远不能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要真正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高校必须面向市场, 自主办学, 自我约束, 自我发展, 主动地适应社会变革, 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以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依据, 构建“和谐”的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完善监控制度与技术手段和方法, 加强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因素进行全面监控, 才能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收集教学信息, 及时发现问题, 正确分析问题, 并有效解决问题, 使教学系统诸因素以及外界环境之间协调配和, 相互促进, 建立有效的运行秩序与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 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
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体系、精干的组织体系、科学的方法体系、健全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 以教学督导为主导, 以校院领导和相关教学质量监控人员为责任主体, 以教学运行监控为主线, 以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因素为对象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一) 加强队伍建设,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监控
全面的、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 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 以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为目标, 建立了校领导、教务处、学院 (系) 教学管理机构、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学校教学督导团 (组) 、教学质量调查员和教学质量信息员“七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 形成了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团 (组) 齐抓共管的质量监控局面。
1. 校领导:
建立校领导联系学院、学生班级制度, 校领导接待学生制度、听课制度和参与教学情况调研与检查制度, 建立了校长信箱、校领导邮箱。通过联系学院、学生班级及时了解联系学院与班级的情况, 坚持参加学校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情况检查与专项教学检查、调研, 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校领导接待日活动,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2. 学校教务处:
它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的核心要素, 是教学质量的最大责任者, 代表学校负责全校的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实验室和基地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运行的督导、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同时积极规划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3. 院 (系) 教学管理机构:
它是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的执行要素。具体执行教务处关于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 具体落实教学任务, 具体组织教学运行, 实施教学质量监督和检查, 向教务处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可以说, 院 (系) 教学管理机构是教学质量监控最基本的主体。
4. 学校各职能部门:
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不直接参与教学工作, 但它们都是为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服务, 对教学质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而它们是教学质量监控不可或缺的支持因素, 其主要作用是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 保证教学工作所需的各种条件。
5. 教学督导团 (组) :
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学校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阐明、参谋、沟通、评价。由于它具有组织的非职能性、工作的超脱性等特点, 因而区别于学校职能部门。坚持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与督导队伍对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6. 教学质量调查员:
由处于教学工作第一线, 教学效果好, 关心学校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 由校长亲自颁发聘书。其主要职责是:全面收集教学过程中的有关信息, 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教务处进行书面或口头反映, 由教务处汇总后向校领导报告并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这些调查员都是来自教学一线, 提供的信息也是最真实的,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7. 教学质量信息员:
由学习成绩好, 关心学校教学工作的学生担任。人员的挑选要充分照顾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平衡。教学质量信息员同样由校长颁发聘书。职责与教学调查员相似, 只不过调查对象侧重的是学生, 收集的信息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 与教学调查员提供的信息形成互补, 从也保证了学校教学决策的信息畅通和完整。
(二) 完善质量标准, 强化教学全过程监控
科学的质量标准是规范教学、保证质量的主要依据, 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前提。为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效果, 使质量监控真正起到推动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学校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定了课堂教学规定、教案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实验课质量考核标准、实习教学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论文 (设计) 评分标准、试卷审批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报告、考核归档材料检查评价表等质量标准, 对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讲授和作业批改, 学生实验、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 课程考核的命题、制卷、评分标准与阅卷、成绩评定、试卷归档等做了具体的规定。此外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做出了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为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科学的规范与依据。
(三) 畅通信息渠道, 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网络
有效的信息反馈、收集、处理网络有利于学校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相关信息, 有利于加强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学院、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 有利于迅速地对教学与管理过程加以控制与调节, 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教学监控之中,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建立校长信箱、校领导邮箱、主要管理部门邮箱、校领导接待日教学等形式, 选聘教学信息调查员、学生信息员、督导团成员收集、反馈信息, 以《教学工作简报》、《团学通讯》、电子邮件等为载体公布教学信息收集、处理情况。
(四) 健全监控制度, 保障质量监控运行有效
坚持实施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制度与专项教学评估制度。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 明确质量目标。完善教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与反馈制度, 提高对教学质量调控能力: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坚持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制度, 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坚持开展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实验室评估, 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试卷质量、实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工作, 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模式
教学质量监控职能的有效发挥, 主要依靠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高效运行来实现, 我校构建了五大系统双向良性互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运行模式。这五大系统是:
1.教学质量决策系统:学校教务处代表学校, 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 根据教学管理的总体目标, 通过对教学质量信息的分析, 作出教学管理决策, 由院 (系) 具体实施。由于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 其决策水平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 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2.教学质量实施系统:主要是院 (系) 教学管理机构,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运行中其它系统的作用主要通过它来具体落实。其工作重点是将决策系统的决定变成具体的教学活动, 并实现所要求达到的效果。
3.教学质量信息系统:由教学质量调查员和教学质量信息员组成, 他们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相关信息传递给教务处, 作为其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从也对教学教学质量起间接的影响作用。
4.教学质量辅助系统:由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和教学督导团 (组) 构成, 一是给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二是其工作本身就是为教学工作服务, 对教学质量产生间接作用。以上两种途径都是间接影响教学质量, 其影响力相对决策系统而言要弱得多, 因而谓之教学质量辅助系统。
5.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由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与学校教学评估中心构成, 教学质量评估是对教学工作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系统测量与调查, 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全面收集教学信息, 合理设计评估指标体系, 按照科学的评估程序,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估和单项评估。
四、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运行实效
通过上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 促进了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 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架构的建立及其有效运行, 将学校各方面工作都纳入教学工作范畴, 形成了举全校之力促教学质量的格局。无论在意识上, 还是在工作实践中, 都强化这样一个观念: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其他工作都为此服务。从而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面管理的良好局面, 营造了领导大力推进、师生主动参与、全校积极配合的浓厚氛围, 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全面监控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巩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 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促进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健全,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 教学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完善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系, 二者分工清楚, 责任明确;二是健全了有关教学管理制度, 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加强了日常教学常规检查力度, 增加了对教学主要环节的全过程监控;四是强化了对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 使整个教学运行过程一直处于良好态势;五是改善了教学管理手段, 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办公管理。
(三) 教风学风得到根本性改观
不断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实施, 促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压力变大, 通过正确的引导压力转化为动力, 教师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查找存在的问题, 改进教学工作, 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形成了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学生中上教室、图书馆自习的人多了, 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的人也多了;教师中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人也多了, 学校学习、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不断涌现。
(四)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有效实施, 保障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中有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过级率一直居于省内高校前茅, 考研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 且考上重点大学就读学生连年攀升, 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英语辩论赛, 4人获特等奖、9人获一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均获全国一等奖;学生原创话剧《我的母亲是条大马哈鱼》等在北京人民艺术剧场和国家话剧院进行专场演出并获奖, 自编自导节目登上中央电视台等大雅之堂;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5项大奖。
摘要:按照“三全”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 育人理念, 全面培养人才和培养全面人才的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阐述了建立高校内部质量监控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架构, 构建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模式, 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机制,架构
参考文献
[1]潘晓卉, 郑家茂.构建科学高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 .
[2]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手册.
[3]朱新秤, 潘东明.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与督导[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科学监控 篇2
做好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科学化水平的工作措施
(2011年9月26日)
根据区委、区政府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指导思想
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围绕促进行政权力的规范运行和正确行使,围绕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科学发展,强化监控手段,构建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完整监控链条,建立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二、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的主要工作任务
1、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前的廉政风险评估预警防范机制。科学分析、评估我局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预警防范措施,构建监控体系。完善廉政风险评估办法,对各科室、岗位,实行分级监控,全面准确地查找和分析不同行政权力和权力运行不同环节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完善对出台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进行廉政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廉政风险信息采集、分析、反馈和快速反应处理系统,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完善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运行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和公开透明运行,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正确行使,防止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腐败问题。在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进一步完善监控措施。决策环节,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完善决策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执行环节,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公开全部与行使权力或事项办理过程的有关情况。结果环节,把行政权力运行结果作为公开的重要内容,明确公开的时限、形式和途径,主动征求当事人的评价和意见。
3、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后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健全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对照事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依据行政权力运行记录,根据群众的评价和意见,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把行政权力运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健全完善行政权力运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要工作内容
1、做好行政职权目录的重新审定和规范工作。一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重新审定各项行政职权,对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取消和削减项目,坚决取消和削减,使行政职权和实际工作相符。二是针对各项行政职权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规范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减少行政职权过程中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幅度,做到能够规范运行和正确行使。
2、开展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监控工作。一是制定《廉政风险等级评估办法》,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对科室、岗位划定风险等级,编制本单位“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等级目录”。二是查找廉政风险点。查找各项行政职权在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三是提出风险预警防范措施。采取廉洁诚信承诺、警示教育、风险提示、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廉政风险点强化预防。并对每个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化解风险的具体办法。
3、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一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对每一项行政权力的运行流程进行重新审示和调整,使其步骤更加清晰、程序更加简约、监督更加方便。二是强化行政权力运行动态公开。把动态公开作为公开透明运行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结果各个环节。创新动态公开的载体、途径和形式。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长效机制。推行重大事项决策和重要权力行使“会审会”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4、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的评议考核工作。一是把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之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考核领导干部行使行政权力情况和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有关工作的落实情况。二是把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纳入民主评议之中,注重对评议结果的运用,促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行绩效定级、行政问责制度。
四、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计生局局长黄益桥同志为组长,副局长高卫波、许利平同志为副组长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局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建明同志担任,具体负责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日常工作,确保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会审会制度,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严格落实执行局制定的集体会审制度,规定的会审事项要严格经过会审会审议,会审结果及时公开。三是进行民主评议,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组织群众对全局的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议,接受群众监督。采取问卷评议,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特约监督员评议,聘请特约监督员对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巡查;群众座谈会评议,组织召开多层次、多方面的群众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四是设立投诉机构,设立公开投诉电话,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受理群众对行政权力透明运行的投诉,并建立详细登记、传阅、批转、督察、报告制度;对于投诉举报,组织专人查处。查处结果要写出书面报告及时反馈给单位领导和投诉人。严禁有件不查、查而不办,隐瞒不报、欺上瞒下和顶风违纪行为。
五是严肃追究责任,对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视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性质和后果,实行三类处理机制。
一、能通过整改解决问题,挽回损失的,处以警告处分,并限期纠正;
二、不能通过整改解决问题,挽回损失的,调离工作岗位;
科学监控 篇3
摘要:现代行政是一种裁量型行政,发挥行政裁量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公平行政,但实践中也存在被滥用的危险。政府内部监控是一种重要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内部监控是推进行政裁量科学化的保障,提出完善政府内部监控制度设计的建议。关键词:行政裁量科学化政府内部监控制度设计一、行政裁量的科学化从行政管理视角看行政裁量,是指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下,行政机关在授权的范围之内,对同一事实的处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进行选择,包括事件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具体时间、幅度和方法的选择。行政裁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积极运用可以促进行政公平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滥用行政裁量,会妨碍社会正义,导致行政专断。所以,行政管理者都积极追求行政裁量的积极作用,实质就是致力实现行政裁量的科学化。本文认为,行政裁量的科学化主要涵盖三个方面:1、指导原则的科学化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行政裁量成立的基本要素为“依法行政”。行政裁量自身具有一定“度”裁量的空间特点,因此,指导原则的科学化就是在依法行政的背景下,以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为指导并且保持二者的均衡。2、价值取向的科学化行政裁量的实质是一种利益衡量的过程,现代行政都倡导一种平等、公开、统一的状态,这可以理解为行政裁量价值取向的科学化。3、目标结果的科学化
目标结果的科学化首先是裁量结果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裁量的目标应当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及行政环境,最后裁量结果要满足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综上,行政裁量的科学化就是指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下,行政机关在授权的范围之内,对同一事实要件的处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进行选择,做到对事件本质的认识实现客观性、真实性和公平性,时间、幅度、方法的应用符合法制化要求,并且保持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均衡,考虑社会效应影响,满足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裁量的结果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政府内部监控:推进行政裁量科学化的保障内部监控又称政府内部监控,该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政府内部监控是行政裁量权性质蜕变的防火墙;是行政裁量科学实施的调制器;是行政裁量失当救济的安全网。1、防止立法泛滥对于行政裁量的内部监控,实际是行政机关的一种自我约束行为,可以减少规则增长,防止行政立法泛滥。2、实现行政裁量公正效率的平衡内部监控以行政立法约束为前提下,鼓励行政裁量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保障行政机关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裁量的自主性、灵敏性、时效性,实现行政裁量公平效率的动态平衡。3、促进裁量实质性正义与形式性正义的统一对行政裁量的政府内部监控,不仅重视实质上正义的实现,对个案事实认定和裁量作出都严格借助法律规定和推理技术,同时也重视民主参与,从行政立法的制定到个案裁量的全过程,都运用一些列程序手段监督裁量民主利益的贯彻。三、完善政府内部监控制度设计的建议
1引入权力竞争制度行政立法的严格控制与行政裁量的权力扩张是一对长存的博弈关系,引入权力竞争制度来调整这一对博弈关系是较为有效的措施。权力竞争制度实质是利用规则的模糊性,在对行政裁量进行立法控制时,激发法制和裁量权之间的竞争,从而在法治框架下能动地实现人治,而非以固定不变的规则来控制行政裁量。在行政裁量的政府内部监控中,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因素,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以及裁量者和规制者之间博弈特征明显,各主体有着各自的心理预期,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博弈,争取利益最大化。权力竞争制度应用到行政裁量的内部监控制度设计中,就是将行政法规作为博弈的规制条件,它的模糊性为各博弈主体提供實现心理预期的可能,使博弈主体通过权力竞争从而达到利益均衡,即监控者的控制裁量权和裁量者的裁量行使权之间的竞争,通过一个调整博弈关系的过程来达成行政立法的严格控制与行政裁量的权力扩张之间的妥协,以最少的牺牲换取最大限度的社会利益保障目的达到行政裁量作为一种利益权衡的工具。2、设立裁量基准制度所谓裁量基准,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裁量空间内,按照设计的各种不同的事实情节,将法律法规预先规定的裁量范围加以细化,并设以相对固定的具体判断标准。从本质上看,设立裁量基准是对行政机关自己制定的作为行政标准的规范性文件,它的设立不需要法律的特别授权,它是从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中派生出来的权利。裁量基准的表现形式包括指南、备忘录、通知、会议纪要、公务员手册以及培训材料等多种多样。裁量基准是沟通抽象法规与具体个案事实之间的桥梁,也是行政裁量的内部监控最实际和最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它对行政裁量的控制,可以完全尊重法制权威,弥补立法的不足,同时将模糊立法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它更加贴合现实,追求事实真相,追求个案正义,更加切合行政裁量的实际需要。只要存在合理的、特别或者充分的理由,行政机关可以基于案件的重要特殊性或者外在情势的可能变化,采取不同的裁量基准。这样,既构建了普遍正义的秩序模式,又在具体案件中实现了个案正义。3、 完善机构权力配置权力是行政裁量的核心,制度设计的基础是权力配置,也就是说在行政裁量的政府内部监控制度设计中,关键是如何合理分配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力。首先应当明确的是,享有不同行政职能的机关应当享有不同性质的裁量权,相同系统内的不同级别的行政机关应当享有不同权限的行政裁量权。同时,给各级各部门行政机关分配行政裁量权的同时,也应当授予上级对下级机关和下级对上级机关相应的监督权,以及同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互相监督权,使行政机关内部基于权力制衡形成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有机体。具体来讲,对裁量权力分配实现科学化,一方面,强化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监督,限制裁量空间,并且严格监督下级机关的行政裁量权是否确实有法律授权或受有权行政机关的委托。实现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监督,可以通过授予下级机关一些必要权利,主要包括要求上级机关说明行政裁量行为依据的合理性、目的的正当性和方式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平级机关之间的监督权配置,主要是监督权和裁量权能够相互制衡,或者配置的权力能够实现统一的利益追求。同时,不要忽视巩固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权。四、结论推进行政裁量的科学化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能够为实现行政目标节约成本,为追求行政效果的公平正义提高行政效率。通过引入权利竞争制度,设立裁量基准制度和细化机构权力配置来完善政府内部监控的制度设计,更有利地保障了行政裁量的科学化。参考文献:[1]周佑勇.行政裁量治理研究——一种功能主义的立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徐晨.权力竞争:控制行政裁量权的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卢汉桥.政府内部监控:一个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科学监控 篇4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 如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和焦点,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提出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 巩固成果,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持续发展, 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在突出地位,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构建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2 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实效性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必须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所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科技发展, 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优化教学的整个环节,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构建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首先要求具有实效性, 其次是方法可行, 目标明确、便于操作的监控标准。再者是效果上可行, 易于为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
2.2 以人为本原则
确立以人为本的监控理念, 坚持“人优先”、“人为主”的原则, 将教学质量监控作为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首先要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 在关心人的精神需要与发展需要出发, 激发全体师生参与, 实现全员价值, 使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人为因素最大程度地发挥智能。其次要考虑受教育者的优势与不足, 重点要体现个性特点, 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提供发展和创新空间, 给他们提供一个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 让他们感触到学校的关怀和工作的温馨。
2.3 整体性原则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全体师生员工的支持, 其中领导是关键, 职能部门是核心, 院 (系、部) 、教研室和教师是基本保证, 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因此, 人人都是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部分, 人人都是被监控的对象, 只是在质量监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变换角色。
2.4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把所监控的对象和所监控的指标当作一个系统, 分析它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设备、教材、培养目标和管理方式等有关, 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各教学单位、教研室、班级及职能部门等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 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 其入学、培养、就业也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过程。因此, 监控体系的设计必须贯彻系统性原则。以知识应用为主线, 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业绩, 也包括教师的育人业绩、科研成果、教研成果、团队和与他人协作情况, 主要围绕能力目标展开。
3 构建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主要途径
3.1 学生评教 (4 0%)
(1) 评教内容: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内容是否新颖, 成绩是否优良;考试方法是否灵活, 分值10分。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启发式教学, 是否给予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 实现课上课下有机结合;是否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做辅助教学, 分值8分。教学内容。是否向学生介绍本课程 (学科) 前言和发展动态;是否运用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新颖, 是否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传授知识是否正确, 重点是否突出, 是否复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分值8分。实践教学。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指导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毕业后马上顶岗上任。以获奖证书、毕业论文成绩、用人单位反馈等方面来体现, 分值8分。教学常规。按时、按教学计划上下课, 不调课, 不停课, 不缺课;教学严谨, 爱岗敬业, 责任心强;课堂秩序良好, 学生出勤率高;耐心辅导, 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熟悉教材, 教案工整, 板书规范, 字迹清楚;语音标准生动, 吐字清晰, 使用专业术语;仪表整洁大方, 上课情绪饱满, 分值6分。
3.2 教务管理部门与教学专家督导组评价 (2 0分)
(1) 教学效果评价。教学专家督导组对授课教师每周至少随机听课1次, 根据授课情况, 给予公正合理的客观评价, 分值10分。 (2) 教学文档评价。教学文档的规范程度, 教学进度是否符合教学计划, 教案是否清楚、工整、认真。实践教学安排是否合理, 计划是否可行, 是否有创新, 分值10分。
3.3 各院、系及教研室评价 (4 0分)
(1) 综合考核。系 (院) 教学工作委员会对本系 (院) 授课教师的政治表现及业务水平进行综合评定。 (政治表现、专业水平、实践能力、领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体现) , 分值10分。 (2) 能力考核。教师在教学研究中, 是否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 是否出版著作, 是否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是否主持研究院级及以上教学改革课题, 是否承担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是否指导学生获省级及以上的各项奖励, 是否被授予院级及以上教学骨干、教学名师、教学十星和优秀教学奖等光荣称号, 分值20分。 (3) 试卷考核。是否完成本专业试题库建设, 是否改革考试或考核方法, 效果是否明显, 分值5分。4.毕业论文 (设计) 考核。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论文是否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是否有创新内容、论文是否被评为系级或院级优秀论文, 分值5分。
4 教学质量评价认定标准
4.1 教师教学水平的认定标准
按综合评定结果分为A、B、C、D四级, A级为优 (90分以上) , B级为良 (80~89分) , C级为合格 (60~79分) , D级为不合格 (60分以下) 。
4.2 综合评定标准
90分以上者, 可参加学校教学奖项和其它奖项评定, 年终业务考核优先考虑。70分以下者黄牌警告, 给予限课处理, 限期提高, 两次限课给予停课处理。60分以下者给予停课处理, 两次停课处理者认定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建议人事部门重新安排其他工作。
4.3 按综合评定标准, 打破课时费、奖金分配以及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标准
4.4 将综合评价结果向全院进行公示, 公示后存入个人《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科学监控 篇5
1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1.1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临床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实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目的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适宜性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观,以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学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学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功能耦合系统[1]。高职院校必须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教育竞争,归根结底是办学条件的竞争,是教学质量的竞争,如果不能在竞争中树立“教学优先、质量至上”的意识,确立自身的质量品牌和特色,高职院校就会失去生存能力,被日趋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因此,要根据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2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之正常运行,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监控组织机构(见图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由教学质量和质量监控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质量是由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由教与学形成的课程质量等部分组成。质量监控分别由评价、反馈、纠偏和激励等部分组成[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即教学质量是伴随教学过程的结果。建立多条信息反馈渠道,做到广泛、准确地收集信息,对教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研究、及时决策,稳定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1.3 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中,一般由教务管理科担当教学质量管理的角色,教学质量监控作为教学管理科的一项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冲击,导致教学质量监控的功能缺失;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教学控制执行不力,落实不够,如教研室反馈意见难以得到足够重视和及时处理;教学质量监控与某些教师或部门的切身利益相关,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从而使教学质量监控流于形式。
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根据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理念和原则,建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评估指标体系、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实践教学质量等内容上做好质量监控。
2.1 建立科学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的依据。制订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要广泛征求专家和教师的意见,使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具有明确的时代特点,突出职业技能特色。理论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实践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将方向性、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过程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3],使建立的评估指标切实可行。
2.2 建立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2.1 设立教学督导组
教学督导组负责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由各学科资深的专家、教授组成,确保监控队伍的质量,保证监控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与权威性。专家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检查授课计划、教案、作业等,监督教学各环节的秩序和质量,采取随堂听课与重点跟踪的方式,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定期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到教研室及教师本人;另外,配合学校教学督导组,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授课比赛等教学活动,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实践证明,教学督导组专家听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2 建立学生信息反馈员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只有接受知识信息的主体更能理解和判断。尽管学生评价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但是,学生的这种主体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学院可以掌握教师教学情况,了解教师在学生中的认可度。通过加强教学管理科与学生的直接联系与沟通,使学生的意见和合理建议逐一得到落实,从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的作用;教师从中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3 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院应对所有教师建立教学质量档案。教学质量档案由3部分组成,即领导听课意见、专家评课意见以及学生评教分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授课质量作出综合判断[4],并以此作为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的依据。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必需、够用”原则,使学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有效避免学生反馈信息的随意性带来的不客观结果;同时教学评估也是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青年教师快速提高业务能力的主要渠道。另外,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应实行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如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实行教研室主任与青年教师双向的听课制度,以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监督和调控作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2.4 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
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的最终表现,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监控,可以全面反映教学工作状态,特别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院可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质量监控,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同时应提倡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潜能,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2.5 教研室教学工作质量的监控
教研室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单位,教研室的工作状态和质量,直接体现学院的教学工作状态和质量。为此,教研室应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和系统的教学行为规范[5]。在教学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逐渐使教研室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使教研室更有序、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工作性质、规程和作用,从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科研整体水平,为加强学科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2.6 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科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增强教学基地的教学责任感。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等各阶段的任务、内容、特点及要求[6],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到教学医院就实习管理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探讨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原则和制度;另一方面,定期到教学基地进行临床教学活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另外,学院应建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跟踪制度,根据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监控措施,可以基本把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学生综合素质高低,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我们相信,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推动和保证作用,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保障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三年制,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春元.注重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08,28(16):48-49.
[2]李炳宪,王文胜,刘清涛,等.“查、评、督、考、反”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09,28(2):29.
[3]郭喜良.构建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3(1):35-36.
[4]陶红林.高职高专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的构建[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20(3):22.
[5]黄爱军.中医院校后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542-543.
科学监控 篇6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措施,一直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工作,桂林理工大学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的背景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住建部专业评估及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教学督导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其中重点是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由校督导组教学质量管理、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管理、教研室教学质量管理、学生教学质量评价等部分组成。
一、基于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监控体系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监控体系管理组织机构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专业教研室及学生管理机构组成,各机构的职责如下: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主要负责专业相关教学文件的制定和审核;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情况,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文件进行及时调整,培养对口人才。②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的职责。主要负责日常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工作。检查任课教师的相关教学材料编制和执行情况,检查各教学环节执行情况;检查学院所有专业教学文件的质量和完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方案。③专业教研室的职责。日常教学管理;学生实践学习的监控与管理;专业教学文件的制定等。④学生管理机构的职责。负责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入学教育工作;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第二课堂教学与活动组织管理;与专业教研室共同组织学生实践教育工作。
专业教师任班主任(班导师)及专业导师(每个年级约6~8名),为学生在专业知识答疑解惑、专业前景展望及职业规划等都可起到很好的指导。
2.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校教学督导监控、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监控、教研室监控、学生评教等形式组成。①校教学督导监控。采取定期听课与随机听课相结合的形式,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评价表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4项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含3~4个二级指标(附表1)。评价表涵盖了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是否相符;学生课堂管理;板书、版面、课件设计合理性;教态仪表端庄大方等项目,每个指标设定权重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不及格的教师暂停任课,需进行教师能力培训并通审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任课。②教研室监控。检查任课教师的相关教学文是否与本课程培养目标要求一致;检查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控制和教学效果等情况;检查各教学环节任务布置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任课教师及时解决。③学生评教。学生通过每学期对每门课程均填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的形式评价教师,评价表分教师素养、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各有2~3项二级指标,每项指标设定了权重。评价结果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
二、基于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专业评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开展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设立住建部高等教育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员会)[1]。评估委员会与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协调工作,组织实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工作。评估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客观科学地对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条件、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1]。通过评估,推动学校在满足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开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1.住建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组织机构。评估委员会人选由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有关的专业学会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聘任。评估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界和工程界的专家各占50%左右,共19~21人。
2.住建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职能。评估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与方法、视察小组工作指南及有关评估工作的细则等评估文件;组织实施评估工作;总结评估工作。评估委员会负责审查申请资格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审阅自评报告并做出是否通过的决定;组织和派遣视察小组;审议视察报告;做出评估结论;颁发评估合格证书。评估委员会接受全国高等院校对评估事项的咨询;对评估通过的院校在有效期内是否保持评估鉴定状态、对评估结论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1]。专业评估工作包括:申请与受理、自评与审查、视察、申诉与复议、保持与督察等过程,再复评,是一个全程、持续改进的质量监控系统。
3.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工程专业评估简介。桂林理工大学与2008年4月首次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于2013年4月通过了第一次复评。
三、基于教学质量督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教学质量督察员聘任。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均聘请了两位教学质量督察员,一位来自知各高校教学,一名来自企业专家,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督察员的督察工作对评估委员会和受聘学校负责。
2.教学质量督察员职责。督察员对评估通过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监督性视察,时间一般为1~2天。督察员在督察工作结束后需写出评价意见,含对专业教育的改进、新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评价意见一式两份,一份交被督察学校,另一份交评估委员会办公室。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措施。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经过近十年建设,建立了校内教学工作水平自评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专业评估及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教学督导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