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方法(共12篇)
报警方法 篇1
DCS系统出现后,报警管理成为了工业生产中的普遍问题。报警的目的是用声和(或)光的方法来通知操作人员设备出现故障、工艺偏离或异常状态。根据文献[1]的描述,合理优质的报警应具备相关性、唯一性、实时性、优先级及可理解性等特点。但是随着DCS系统的广泛使用,相对于原来的模拟报警盘而言,报警的增加非常容易,使得报警越来越多,操作人员所要处理的点数急剧增加。如果报警设置的不合理便会产生报警振荡、瞬时报警、陈腐报警、报警洪水及重复报警等干扰报警。为此,需要通过定期监控和评估报警系统的性能,来确定报警系统是否符合原则中的定义,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考虑重新分析报警,使报警系统合理化。在此,笔者介绍了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的步骤和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中,使操作人员能够做出正确响应进而减少系统停车时间,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设备损坏成本。
1 名词解释①
振荡报警———报警在短时间内在报警状态和正常状态之间反复跳变。
瞬时报警———报警快速恢复至正常值,没有反应时间。
陈腐报警———报警长期始终存在(超过24h)。
报警洪水———对于单一操作台(区域),报警比率超过报警洪水的限度,如10min有10个报警。
重复报警———多个报警反映同一个现象。
2 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的方法
过程报警合理化是报警系统生命周期(图1)中的重要一步[2]。报警合理化是确保报警满足报警原则的一个过程,主要包括设定报警优先级、设定操作人员的正确响应、定义报警设定点及记录等内容。
识别测量变量。潜在报警的识别是通过工艺流程图、基础数据、功能说明、环境许可证、质量评估报告、工艺安全分析、保护层分析及事故调查报告等完成的。识别出来的潜在报警将被整理为报警合理化的数据库,用于后续合理化过程分析。
识别偏差后果。偏差后果是指报警未响应而导致的恶劣后果,并非指其他失效的可能后果。如,一个工艺储罐上设有液位高报警和高高联锁,此时高报警的偏差后果是触发高高联锁,并非溢出;但若此储罐上未设置高液位开泵抽出,高高液位将报警,此时报警偏差后果则为溢出。识别出偏差后果后,应在项目初期定义偏差后果的等级,具体见表1。
定义操作人员对偏差的正确响应。操作人员的正确响应是指能够阻止或减缓恶劣后果的行为。如,放热反应器的温度高报警,偏差后果是触发温度高高安全联锁,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操作人员应正确响应,并根据操作程序全开冷却水阀门,同时检查进料情况。通过此操作,可以控制温度恢复至正常工况,避免高高安全联锁的产生。
估计操作人员响应,阻止偏差后果的允许时间。阻止偏差后果的允许时间是指在没有操作人员响应的前提下,工艺变量从报警触发开始到产生偏差后果所需要的时间。操作人员的响应时间是指报警触发至操作人员正确响应后阻止后果发生的时间。如图2所示,响应时间包括确认延时、操作人员行动时间、工艺响应延时和工艺恢复时间。如果操作人员的响应时间小于阻止偏差后果的允许时间,则说明此时报警的设定是有效的;反之,此条报警即为干扰报警。
定义报警设定点和设定点的设计基础。报警设定的基础应考虑到响应报警的时间。报警设定时,应考虑到报警触发开始操作人员的正确响应时间足够防止偏差后果的发生,并且恢复至报警设定点和报警死区的正常范围内。
确定报警优先级。报警优先级分为低、高、紧急等,具体见表2。当多个报警同时出现时,选择优先级较高的先进行处理。报警优先级的确定是根据偏差产生的后果和人员需要响应的时间共同决定的(表3)。通常,后果越严重,所需响应时间越短,报警的优先级越高。
定义报警抑制(旁路)的工艺条件。如,缓冲罐的低液位报警,在刚开车时要进行旁路,否则就是误报警,所以该低液位报警的抑制工艺条件是开车。然而并不是所有报警都需要抑制,应根据实际工艺进行定义。
每一条报警在经过上述步骤的合理化之后,应记录在报警合理化数据库中,然后归档,后续可以作为工厂操作程序的依据之一,并可用于对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
3 应用实例
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工艺中,正常操作为高液位(80%)开泵把水抽走,低液位(20%)停泵。
根据上述方法对该工艺进行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
工艺测量变量为集水坑的液位高高报警。偏差后果是工业碱性废水溢出,环境危害,等级为C2。正确响应为停泵,并检查泵是否存在问题。报警设定基础为泵启动后5%。报警设定点为85%。
工艺工程师根据集水坑的体积和泵的扬程,计算出从85%液位至溢流所需要的时间为30min。本案例中操作人员确认延时+操作人员行动时间约10min,操作人员动作后液位从90%恢复至83%(85%-2%死区)所需要的时间,即工艺恢复时间约10min,则总的操作人员响应所需时间为20min。综上,操作人员响应时间小于工艺报警至溢出的时间,所以此报警设定点在85%是合理的。
根据表3,本例的后果等级是C2,响应时间在10~30min,所以优先级为低。液位测量仪表损坏,则旁路报警。最后,在报警数据库中记录存档。
4 结束语
报警合理化作为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一步,对生产运营、风险控制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笔者介绍了一种过程报警合理化设置的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中,结果表明,该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的过程报警设置合理。在其他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工厂生产方式、介质及条件等方面,结合笔者提出的方法来确定具体的、适用的报警合理化设置方法,最后记录存档,作为定期培训操作人员和工厂运营条例的依据。
摘要:通过定义报警设定点、响应时间及优先级确定方法等,详细介绍了过程报警合理化的设置方法。该方法在某厂工业碱性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报警设置合理,笔者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报警,合理化设定点,响应时间,报警优先级,干扰报警
参考文献
[1]Noyes J.Alarm Systems:A Guide to Design,Management and Procurement[J].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2006,640(1):1~4.
[2]ANSI/ISA-18.2-2009,Management of Alarm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ies[S].North Carolina: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2009.
报警方法 篇2
3.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装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3在管内或线槽内的布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积水及杂物。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5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6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2.7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8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1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
2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时;
3管子长度每超过10m,有2个弯曲时;
4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2.9金属管子入盒,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塑料管入盒应采取相应固定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10明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装线槽或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2.11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
1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
2距接线盒0.2m处;
3线槽转角或分支处;
4直线段不大于3m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2.12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13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用500V兆欧表测量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该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兆欧表测量。
3.2.15同一工程中的导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选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电源线正极应为红色,负极应为蓝色或黑色。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远程报警器 篇3
要实现远程接收报警信息,最经济的做法就是将报警器与手机连接,让报警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手机拨号和挂断,实现上述目的。
我利用四与非门逻辑电路组成的断线式报警探头、旧手机和一组电子开关,制成了远程报警器。本报警器收到信号时,会产生一个持续的高电平信号,电平信号控制电子开关,利用电子开关控制手机的单键拨号功能拨号。
当报警器探头收到报警信号时,报警探头输出高电平驱动电子开关工作,电子开关驱动手机拨打电话,电话会拨打到指定的手机。不论人在何处,都能达到远程报警的目的。报警系统启动时,触发信号延迟2秒,网络延迟8秒,10秒钟内用户即可接到报警信号。
该设备工作电压为直流5V至12V,待机电流0.8mA,功耗极小。芯片由4路相互独立的系统组成,可监控8路警戒信号,输出4路控制信号,且4路信号互不干扰,既可与四部手机连接报警,也可共用一部手机报警。报警时,联系人必须设置在白名单内,避免其他电话信号的干扰。
报警方法 篇4
1. 工作原理
储能器报警装置结构如附图所示,其主要由单向阀1、油室2、储能弹簧3、低压报警开关4和安全阀5等组成。
制动泵输出的压力油经单向阀1进入油室2,将储能弹簧3压缩,从而将油液的压力能转化为储能弹簧3被压缩的势能。单向阀1的作用是防止油液从压力油的入口倒流。
低压报警开关4为隔膜式常闭开关,当油室2中的油压高于3.9MPa时,该低压报警开关断开,将报警器电路切断以停止报警。
为使储能器的压力值限定在安全范围内,该系统设置安全阀5。当油室2中的油压超过安全阀5的设定值(13MPa)时,安全阀5卸荷,其排出的油液流回至油箱6。
当叉车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如果制动供给油压过低,储能弹簧3便释放压缩势能,将油室2中的油液压入制动阀,为制动提供所需油压。
1.单向阀2.油室3.储能弹簧4.低压报警开关5.安全阀6.油箱
装有储能器的叉车在启动时,报警器通常处于报警状态。其原因是叉车刚启动时,油室2中的油压过低。此时,叉车驾驶员应在发动机启动、叉车停车的状态下,用脚将制动踏板踩到底3~5次,以将制动阀关闭。制动阀关闭后,油室2油压升高,报警器即可自动解除报警。
2. 故障排查方法
储能器报警装置故障通常有2种:一是报警器报警信号不解除,二是始终无报警。
(1)报警信号不解除
故障表现为叉车启动后,在停车状态用脚将制动踏板踩到底3~5次,报警器始终不解除。其原因可能是单向阀堵塞、系统漏油、安全阀压力低或报警器故障等,其排查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压力油出口位置连接一只量程为20MPa的油压表,用以观察蓄能器油压变化。
其次,检查单向阀是否堵塞。用脚将制动踏板踩到底3~5次后,如果油压表的指针没有变化,则说明单向阀被污物堵塞,油液无法进入油室中,需要清洗单向阀。如清洗后其依然堵塞,应将其更换。
再次,检查系统是否泄漏。脚踏制动踏板3~5次后,如果油压表的指针虽然变化,但变化缓慢,且达不到3.9MPa,则有可能是储能器壳体或安全阀漏油引起,需要查找漏油点,并更换损坏部件。
然后,检测安全阀调定压力。脚踏制动踏板3~5次后,如果油压增长很快,但是指针在达到规定压力值(13MPa)之前突然停止,这说明安全阀卸荷压力偏低,即在储能器未达到该值以前,安全阀已开始泄油。此时需对其进行清洗,然后重新调定其卸荷压力。
最后,检查低压报警开关。如果压力达到13MPa仍不报警,则说明低压报警开关损坏,需将其更换。
(2)报警器无报警
故障表现为叉车长时间停放后,多次出现启动发动机时报警器不报警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低压报警开关、报警器或相关电路出现故障,排查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压力油出口位置连接一只量程为20MPa的油压表,另外再接1个泄油开关。打开泄油开关,将储能器中的油液逐渐释放,使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略低于3.9MPa。
其次,检查低压报警开关是否损坏。启动发动机后如果报警器报警,则说明低压低压报警开关及报警器良好,且储能器及制动阀保压性能良好。如果报警器未报警,则需更换新的低压报警开关,重复检查一遍。如果更换低压报警开关后能够报警,说明低压报警开关损坏。如果更换后的低压报警开关仍无报警,则说明报警电路或报警器故障。
报警方法 篇5
3.3.1火灾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控制器类设备(以下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3.2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3.3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退色;
3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4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5导线应绑扎成束;
6导线穿管、线槽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3.3.4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3.5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噪音扰民 直接报警 篇6
在都市里生活,我们正被各式各样的“噪音”包围着!
现象1:半夜飙车 噪音划破宁静
改装车、疾驰、引擎轰鸣……当这些词混在一起,一定会构成这样的画面:在昏暗寂静的夜晚,轰鸣的马达声划破宁静,一群穿着时尚的少男少女开着车急速竞驶……
老贾说,发动机的轰鸣以及人群的躁动似乎宣告着一场狂欢,然而这“狂欢”对他来说简直无法忍受,“大半夜的刚睡下,就听见外面车的引擎轰鸣声开始‘闹腾’。”
老贾晚上睡觉的时候喜欢开着点窗户,可是窗子打开了,问题也来了。在老贾家所在的小区东边有条非主干路,两个月来,不时有白色和黑色的GTR跑车在这里飙车。每天晚上,车胎“挠”一下沥青路面后,便急速旋转起来并发出刺耳的声音,伴随分贝极高的发动机轰鸣,汽车在换挡时连续发出“啪啪”的爆破声。特别是在凌晨,有时还会播放动感十足的摇滚音乐,让人根本无法入睡。
“我们家有老人,睡觉轻,有时候半夜里,车主途经这条路狠踩一脚油门,就把我们都震醒了。”老贾说,楼东的这条道路之所以受到飙车车主“欢迎”,主要由于路上平时行车非常少,路边没有什么停车,也没设减速带和红绿灯。“我和邻居们希望设个减速带,不想再受这种折磨了。”
专家说——
居民遇到此类飙车扰民现象,可拨打122寻求警察帮助。飙车,通常因车速较高而违反交通法规关于限速的规定,极大地危害了公共安全。然而飙车行为不定时不定点,有时持续时间短,给交管部门及时处警造成了障碍。所以,交管部门接到类似的反应,应尽可能及时处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在相关地段的巡查,或者采取其他监控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
现象2:晨练健身 音乐吵醒梦中人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又来了!”上班累的要死的小赵,每天早上都会被小区里传来的音乐声吵醒,她没好气地拿起闹钟一看——才刚刚早上6点钟。
小赵说,每天要和外面传来的歌声做“抗争”不算什么,每天早晨天刚刚亮,还有很多人在住宅区中心花园打乒乓球,互相之间叫好声不断,传来的乒乒乓乓的击球声也清晰可闻。还有些人一大早遛狗,只要几只小狗往一起凑,“汪汪”声便开始在楼宇间回响……
有时候小区广场上还会有那么一两个打太极拳的,他们一边一播放音乐一边缓缓移动着。更有甚者,有几位做健身操的也会拿着录音机过来:“第二节,甩臂……”带音乐的解说与旁边太极拳的音乐混在一起,声音吵得人头疼……
而小赵家的卧室正对着中心花园,每天早上很容易被吵醒,有些邻居也反映受到干扰:“声音这么嘈杂,让人心里直翻腾,这种健身噪音对上班族来说,简直就是睡眠‘杀手’!”
专家说——
晨练是不少市民健康的生活习惯,但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无意间影响到了他人的休息,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对于该类问题,居民可以到当地公安机关反映,公安机关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应给予相关责任人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也可以通过当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协调。作为邻里街坊,居民晨练也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儿影响到他人正常的生活。
现象3: 临街商铺 扩音器声热闹非凡
“小区东边有很多私搭乱建的商铺,他们每天用大喇叭宣传,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循环播放,我们周边的居民真是不堪其扰……”
家住方庄东路的丁先生说,自家小区沿街是一排高矮不一、参差不齐的商铺,这些商铺大多是由塑钢板支起来的简易房,经营类型不一,有五金加工店、小吃店等,天天让人心烦意乱的噪音就出自这里……
“经常听到建材店装卸建材发出的很大的声音,有时候也能听到他们加工建材的叮当声,噪音刺耳,扰得附近居民不得安生。而且,每天早上6点开始,这条路上的小摊贩就多起来,卖衣服的,卖菜的,卖杂货的,有的流动商贩大声叫卖,有的用扩音器叫卖,加上购买人的讨价还价,这里热闹非凡,居民们一大早就被吵醒了。”
这里对居民休息干扰最大的是,有些店铺为了招揽客人,在店门口摆放上一台音响设备播放广告。居民们说,从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放音乐了,一直到晚上10点了还不停,播了一遍又一遍,吵得他们心里特别烦。
附近小区的一位退休老干部说:“前两年,有关部门就贴出通知,说沿街的这些建筑是违章建筑,要拆除的。可到现在还没有拆,甚至有的房子还挂上了出租的牌子。路上的流动商贩城管也驱赶过,可总有人来此摆摊,赶都赶不走。
专家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违反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目前该法律尚未出台实施细则,对于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可能存在操作上的困难,由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把握。
现象4:周末聚会 歌舞升平不堪其扰
“每到周末,楼上的租户家里会来不少朋友,一起吃饭说笑,有时还会大声唱歌跳舞。晚上11点散场算早的……”
杜女士住在石景山金顶街,半年前,她家楼上的邻居搬走了,房子租给了两户年轻人。随着这两户新邻居的到来,杜女士的生活中增添了很多烦恼。
“有一个人似乎是做销售的,业务很多,每天下班到家还要不停地打电话。”杜女士说,可能是房间内信号不好,这位新邻居总是探头到窗外打电话。“有时晚上10点钟了还在打电话,一聊就是十几分钟。”杜女士说,由于晚上比较安静,邻居打电话的声音感觉很大。
一段时间之后,杜女士发现,打电话的干扰其实还不算什么。每到周六,楼上的租户家里会来不少朋友,一起吃饭说笑,有时还会大声唱歌跳舞,11点散场算是早的。杜女士年近六旬,有些神经衰弱,楼上住着这样喜欢热闹的邻居让她不堪其扰……
专家说——
近年来,很多小区里的租客越来越多,反映租户扰民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群租房扰民问题非常突出。法律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因此,面对上述情况,被扰居民可以向公安机关反映,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的,应当给予警告,也可以并处罚款。也可以通过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房东或者中介机构从中劝阻或协调。
专家观点
如何购买学区房
噪音治理取证难执法难
采访中,蔡峰法官说:免受噪声干扰,在较安静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是人应有的权利,它与人类的人格权和生存权密切相关。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日常生活中噪声来源越发多样。
然而,噪音污染通常很难治理。主要原因在于,对噪声污染的调查取证存在难度。一方面,一般市民往往缺乏专业的技术设备对噪声对于噪声进行测定。另一方面,由于噪声污染存在瞬时性、分散性等特点,执法人员来到现场往往因为时间不合拍产生空跑现象,或者执法人员出现时噪声已经停止而无法测定,此外执法技术设备的缺乏,也给现场执法带来极大困难。另外,相关法律缺乏操作标准和实施细则,也给噪声污染治理增添了难度。
老百姓素质亟待提高
减少噪声扰民,需要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这是一个缓慢过程。
立法部门应充分重视,尽快出台便于操作的法律法规仍是当务之急。执法部门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噪声的巨大危害,噪声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给和谐社会的营造带来了消极影响。相关部门应大力普及噪声污染的相关科学和法律知识,并对此加大治理力度。
此外,公民应提高守法和维权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公民素质,使得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管理层面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本刊记者 陈业雷
报警方法 篇7
使用机车轴承温度监测报警装置 (以下简称监测装置) 监测机车走行部状态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随着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 要求监测装置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近几年, 监测装置普遍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单总线就是将控制线、地址线、数据线合为1条总线, 1条总线可以接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模拟温度传感器相比, 这种连接方法大大简化了测温线路, 提高了测温线路的可靠性, 降低了测温线路故障率,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这种连接方法在1条总线上并接着许多温度传感器, 只要其中1个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发生短路, 整个监测装置就瘫痪, 若短路故障时有时无就更难找到故障的准确位置。为了能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 本文根据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特点, 提出了具体的检查处理方法。
2 检查处理方法
监测装置故障主要发生在测温线路上, 测温线路故障会导致连接线开路、短路或主机经常复位。监测装置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每个温度传感器有GND、数据信号输入/输出QD及外部电源输入VDD三个引脚, 多个温度传感器的3个引脚并接后通过地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与监测装置主机连接, 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范围为3.0~5.5 V, 温度转换期间工作电流约为1 mA, 电源可由外部电源提供也可由内部寄生电源提供。由内部寄生电源提供时, 温度传感器电源引脚应接地, 此时温度传感器从数据线上汲取能量。根据这些特点, 可以采取以下检查方法来查找短路的位置。
2.1 连接线开路
监测装置测温线路中接线盒与接线盒之间、接线盒与温度传感器之间都是通过带有插头的连接线来连接的, 开路一般发生在接线盒插座与插头连接处。发生开路故障的原因是机车运行时插头不断抖动, 导致插头上面插孔的内径逐渐扩大到大于插座上面插针的外径。
这种开路故障一般只会出现部分测量点温度显示不正常, 通过查看监测装置主机记录的故障测量点位置, 结合监测装置布线图找到可能存在开路的接线盒, 将相关的插头从插座上取下来, 用新插座上的插针插入插座的每个插孔, 找到感觉插孔变大的连接线插头, 更换相关的连接线即可排除故障。对发生过此类故障的连接线要在靠近插头插座的地方加装线卡, 以减少插头抖动的频率与幅度, 避免再次发生故障。
2.2 连接线短路
监测装置测温线路连接线所用的导线是三芯屏蔽电缆线, 三芯屏蔽电缆线在机车运行中牢固连接在一起发生的短路故障极少, 且这种短路故障容易处理, 本文主要针对三芯导线之间时有时无的短路故障进行讨论。连接线老化、烧损或被异物碰撞等都会导致连接线绝缘层破损, 破损的连接线可能直接接触短路, 也可能因绝缘被破坏后浸泡了污水造成短路。
绝大多数短路故障是绝缘被破坏引起的, 绝缘被破坏就好像在三芯导线之间另外加了“电阻”, 当这些“电阻”的阻值逐渐变小时, 数据线上所传递信号的高电平电压也会逐渐变小, 小到一定程度时监测装置主机就无法识别数据线上所传递的信号, 此时就会发生短路故障。连接线三芯导线之间绝缘被破坏引起的短路故障通常只发生在数据线与地线之间, 故障发生时监测装置就会瘫痪, 主机会有发生故障的记录, 但没有具体发生的位置, 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来查找故障位置。
为了查找数据线与地线之间因绝缘不良发生短路的位置, 可在监测装置主机与接线盒的连接线中串接1根检测专用连接线, 并在该连接线数据线与地线之间加装1只数字式直流电压表 (见图2) 。图2中A、F、G、H、C接线盒在前转向架上, B、I、J、K、D接线盒在后转向架上。检查时先按监测装置主机复位键, 记录电压表数值, 然后卸下E接线盒通往A接线盒 (或E接线盒通往B接线盒) 的连接线, 同时记录电压表数值。两次记录的电压数值相差约为50 mV, 如果相差值大大超过50 mV, 前转向架 (或后转向架) 上的连接线就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发现问题时就将E接线盒通往A接线盒 (或E接线盒通往B接线盒) 的连接线重新接上, 再按一下监测装置主机复位键、记录电压表数值, 接着卸下通往H接线盒 (或K接线盒) 的连接线, 同时记录电压表数值。两次记录的电压数值相差约为10 mV, 如果相差值大大超过10 mV, H接线盒 (或K接线盒) 上的连接线就有问题。接着采用同样的方法逐一卸下通往G、C、F、A (或J、D、I、B) 接线盒的连接线, 可以找到前转向架 (或后转向架) 上有问题的接线盒。找到有问题的接线盒后, 接着采用上述方法逐一卸下该接线盒的温度传感器, 找到有问题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 更换绝缘被破坏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 故障就能排除。
测量数据线与地线之间电压的方法还可用于故障隐患的查找。2010年9月在车库试验监测装置检查处理方法时, 发现正在小修的DF42471号内燃机车监测装置数据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仅3 V多 (正常时有4 V多) , 采用上述方法仔细检查后找到了具体的故障位置, 证实是牵车时烧坏连接线。
内燃机车的小辅修是在电力机车小辅修库内进行的, 库内牵车装置电源负端接在钢轨上, 牵车时电源负端主要是通过钢轨、车轮、轴箱接地装置电刷、轴箱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软接线、转向架构架与车体之间的软接线到牵引电动机。由于内燃机车轴箱与转向架构架间没有软接线, 内燃机车被牵引入库时电流有一部分流过轴箱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轴报装置测温线路连接线, 连接线就可能因过热而烧损。监测装置一般不会发现这个故障隐患, 因为监测装置数据线与地线之间的3 V多的电压还能正常传递数据, 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这个电压降低到2 V左右时就会让整个监测装置失效。
2.3 经常复位
经常复位的故障实际上是一种短路故障, 这种短路发生在电源线与地线之间, 从监测装置记录的数据只能看到监测装置经常复位。人为地将电源线与地线碰一下, 就能从监测装置主机面板上看到与按复位键一样的情况发生。所以从监测装置记录的数据看到监测装置经常复位时, 就可以初步判断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时有时无的短路故障发生了。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连接线三芯导线烧损或受到碰撞, 这种故障很少发生, 但发生后很难找到具体位置。为了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 可在A接线盒与C接线盒之间及B接线盒与D接线盒之间的电源线上各串接一个几百欧姆的电阻 (见图2) , 串接电阻会降低接在电阻后面的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 但不会影响其正常的测温工作。
在温度传感器电源线上串接电阻后, 如果电阻后面的某个温度传感器电源线与地线短路, 电阻后面的全部温度传感器电源引脚接地, 其工作电源由内部寄生电源提供, 温度传感器仍能正常工作。对电阻前面的的温度传感器而言, 电阻后面的某个温度传感器电源线与地线短路只是增加了监测装置电源负载, 因此对电阻前面的的温度传感器没有任何影响。如果电阻前面的某个温度传感器电源线与地线短路, 监测装置就会不断地重新复位直到短路故障消失后才能恢复正常工作。也就是说, 在电源线上串接一个电阻后如果监测装置还是不断地重新复位, 那么短路故障发生在电阻前面的某个温度传感器连接线上, 反之, 短路故障则发生在电阻后面的某个温度传感器连接线上。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几处电源线上串接电阻后, 就很容易找到某个接线盒上的连接线短路, 仔细检查该接线盒上的几根连接线, 找出并更换发生故障的连接线, 故障即可排除。
3结束语
报警方法 篇8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在标志、防电击、防雷击、防过热、防内爆和炸裂、防激光辐射、防电离辐射、防微波辐射、防超声压力、机械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及制定各类安全防范报警设备时安全要求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可触及部分
当产品正常安装后, 用铰接试验指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3.2 基本绝缘
对危险带电零部件所加的提供防触电基本保护的绝缘。
3.3 附加绝缘
基本绝缘以外所使用的独立绝缘, 以便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提供防触电保护。
3.4 加强绝缘
对危险带电零部件所加的单一绝缘, 其防触电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
3.5 双重绝缘
同时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3.6 爬电距离
在两个导电零部件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3.7 电气间隙
在两个导体电零部件间, 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
3.8 保护接地端子
为了安全而与设备的导电件相连接的端子, 它用来连接一个外保护系统。
3.9 防电击
防止产品的可触及部分携带危险电压。
3.1 0 危险电压
产品中任意两个导体之间或一个导体对地之间的交流有效值电压超过36V或直流电压超过60V的电压。
3.1 1 自动保护
工作时电压超过规定值时能够非人工方式将其降低至安全值。
3.1 2 激光辐射
由激光产品的受控受激发射而产生的波长为180nm~1mm的所有电磁辐射。
3.1 3 可达发射极限 (AEL)
所定类别内允许的最大发射极限。
3.1 4 辐照度
符号:E=dΦ/d A, W/m2
投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通量dΦ与该面元的面积d A之商。
3.1 5 电离辐射
一种有足够能量使电子离开原子所产生的辐射。
3.16 微波辐射
通常指1mm~30cm波长范围的辐射。
3.17 超声压力
频率在20~100kHz范围内的声强。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导则
4.1.1 如果本标准规定的某项试验可能是破坏性的, 则允许使用一个能代表被评定状态的模型样机。
4.1.2 试验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a) 电器部件的试验。
b) 设备不通电情况下试验。
c) 带电情况下的试验, 其试验顺序是: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试验;
——故障条件下的试验;
——可能会引起破坏性的试验。
4.1.3 试验时所使用的供电电源特性不应对试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这种特性的例子有电源阻抗和波形。对于交直流两用的产品, 两种电源要分别单独供给。
4.1.4 本标准给出的交流值为有效值。本标准给出的直流值为无纹波值。
4.2 正常工作条件
4.2.1 除非另有规定, 试验应在如下工作环境下进行: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75%;
c) 大气压力:860~1006hPa。
注:在不影响正常通风条件下, 设备试验可以在满足说明书要求的任何位置。
4.2.2 电源电压和频率应在设备的设计范围之内。
4.2.3 如果设备有保护接地端子, 应与地可靠连接。其他接地端子也均应可靠接地。
4.2.4 如果设备有门、盖板或防护罩, 应关闭或固定在其位置上。
4.2.5 设备在技术条件规定的任何输入和输出信号条件下工作。
4.3 故障条件
根据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图, 判断易于导致损坏的故障条件。按最方便的原则, 依次施加如下故障条件时不应损坏设备、引起燃烧或发生电击:
a) 电源及时性反接;
b) 输出端短路;
c) 手触摸输入端;
d) 引线间相互接错 (受结构限制, 不致接错的引线除外) ;
e) 停止电扇的强制冷却;
f) 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短路, 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短路, 如有铁芯和屏蔽, 每一绕组与铁芯及屏蔽短路;
g) 电容器的两极短路, 如有外壳, 每个极与金属外壳短路;
h) 在上述试验中如有故障显示则试验2min, 如无故障显示则试验4h, 试验期间不应损坏设备、引起燃烧或发生电击。
注:熔断器断开或不能正常工作, 被认为是故障显示。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 设备安全分类
按设备提供的防电击保护措施的不同, 可将设备分为三类:
Ⅰ类设备:防电击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取附加安全措施的设计, 在基本绝缘失效时, 有措施使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与设施中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 (接地) 导体相连接, 从而使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不会产生危险带电的设备。
Ⅱ类设备:防电击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用诸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之类的附加安全措施的设计。它不具有保护接地措施, 也不依靠设施条件的设备。
Ⅲ类设计:防电击保护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供电来实现的, 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的设备。
具有激光光源的设备还应按GB 7247.1—2001分类。
5.2 一般要求
5.2.1 元器件
与安全性相关的元器件应选用经安全认证合格的产品或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如元器件上的标记标出了其工作特性, 则这些元器件在设备中的使用条件应符合这些标记的规定。
5.2.2 安全设计准则
安全设计原则至少应符合以下条件:
a) 设备的设计应保证设备在按规定使用时不会发生任何危险。设备应能够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影响。同时应采用适当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防止由于过负载、材料缺陷或磨损而引起的危险。
b) 应选用能够承受在按规定使用时可能出现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材料。
c) 设计时应考虑各种可能会产生的对人员、环境的危害及危险因素。
5.2.3 结构要求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 室内用应不低于GB4208—2008中IP20的要求, 室外用应不低于GB 4208—2008中IP33的要求。设备的机械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能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并能防止由于振动、冲击、碰撞等原因所引起的机械部件的不稳定, 以及钝边、倒角、凸出物等对人员的伤害。同时还要符合运输对结构要求。
5.3 标志
5.3.1 标志的内容
设备至少应标明:
a) 制造厂的名称或注册商标;
b) 设备的型号及名称;
c) 电源的性质 (交流、直流或交直流两用) 及极性;
d) 供电电压的额定值或额定电压范围;
e) 保险丝管的额定电流值和型号;
f) 端子的性质及功能;
g) 安全类级别;
h) 安全警示符号。
如果无法在设备上标志上述内容, 则应在说明书中给出。
试验方法:目视检查。
5.3.2 标志的耐擦性
标志应不易被擦除。
试验方法:用棉花球沾水擦拭15s, 再用浸过汽油的布擦拭15s。擦拭后标志应清晰可辨认。
5.4 防电击
5.4.1 可触及部分
设备结构应确保可触及部分不带电, 带电部分应用被覆材料或绝缘材料保护。
Ⅰ类设备应装有保护接地端子或连接件, 将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与输出插座的接地端子或连接件可靠相连。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可触及部分与输出接地端子应相连接。
Ⅱ类设备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办法将可触及部分与危险带电零部件隔离。
试验方法:用内阻≥50kΩ的电压表 (或示波器) 检测, 电表的一端接大地, 一端接可触及部分, 若测得的结果符合如下条件, 均认为不带电:
a) 电压<50V, 天线端子的放电量≤4.5μC。
b) 电压>50V时, 测得流过2kΩ非感性电阻的电流, 其交流值<0.7mA, 热带地区使用的设备<0.3mA, 而且:
——对于<450V (峰值) 的电压, 对地电容≤0.1μF (额定值) ;
——对于450V~15kV (峰值) 的电压, 放电量≤45μC;
——对于>15kV (峰值) 的电压, 放电量≤350mJ。
对地的放电应在关机后立即测量。
频率>1kHz时, 最大安全电流应为0.7mA (峰值) 与kHz倍率的乘积, 但最大值为70mA (峰值) 。
在两个可触及件间的电流值或电压值, 也应符合上述规定。
5.4.2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最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应符合GB 8898—2001中第13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按GB8898—2001中附录E的规定。
5.4.3 抗电强度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的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45~65Hz交流电压的抗电强度试验, 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试验方法:受试设备在相对湿度为91%~95%、温度为40℃、48h的受潮预处理后, 立即从潮湿箱中取出, 在电源插头不插入电源、电源开关接通的情况下, 在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以200V/min的速率逐渐施加试验电压, 测试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5mA, 在规定值上保持1min, 不应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 然后平稳地下降到零。如外壳无导电性, 则在设备的外壳包一层金属导体, 在金属导体与电源引入端间施加试验电压应符合上述要求。
采用开关电源工作的设备, 抗电强度用如下方法进行试验:
a) 对于不接地的可触及部件应假定与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端子相连接;
b) 对于变压器绕组或其他零部件是浮地的情况, 则应假定该变压器或其他零部件与保护接地端子相连, 来获得最高工作电压;
c) 对于变压器的一个绕组与其他零部件间的绝缘, 应采用该绕组任一点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最高电压。
5.4.4 绝缘电阻
5.4.4. 1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的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 经相对湿度为91%~95%、温度为40℃、48h的受潮预处理后, 加强绝缘的设备不小于5MΩ, 基本绝缘的设备≥2MΩ, Ⅲ类设备≥1MΩ。
工作电压>500V的设备, 上述绝缘电阻的阻值数应乘以一个系数, 该系数等于工作电压除以500V。
试验方法:在电源插头不插入电源、电源开关接通的情况下, 在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 施加500V (Ⅲ类设备为100V) 直流电压稳定5s后, 立即测量绝缘电阻。如外壳无导电件, 则设备的外壳包一层金属导体, 测量金属导体与电源引入端间的绝缘电阻。
5.4.4. 2 按GB 8898—2001中10.1的规定进行电涌试验后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Ω。
试验方法:按GB 8898—2001中10.1的规定进行。
5.4.5 保护接地端子
Ⅰ类设备的保护接地端与可触及导电件间应有导电良好的直接连接, 其阻值不大于0.1Ω。Ⅰ类设备还应具有电源保护接地端子, 对于带有可拆卸电源软线的设备, 设备插座上的接地端子可以认为是电源保护接地端子。
保护接地电路中不应安装开关或熔断器;保护接地可以是裸露的也可以是绝缘的, 如果是绝缘的, 则绝缘应是绿色或黄色。与保护接地连接件接触的导电零部件不应由于电化学作用而遭到严重腐蚀。
试验方法:用目测法检查并测量可触及导电件与保护接地端子间的电阻值, 测量时电流应为10A, 通电持续时间为1min, 用电压表测量两端的压降不应超过1.0V。
接地电阻测量时不应包括电源线的保护接地导线的电阻值。
5.4.6 泄漏电流
Ⅰ、Ⅱ类设备工作时的泄漏电流应符合表2的规定, Ⅲ类设备不做泄漏电流检验。
试验方法:受试设备置于绝缘台面上, 用1.1倍的最高额定电源电压供电, 直到温度趋于平衡。测量转换开关与电源开关可任意组合, 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5.4.7 自动保护
设备工作时可触及部分电压超过5.4.1所规定的高压电路, 应有自动放电回路, 当切断高压时, 应在2s内放电至24V以下。
对采用电源插头与电网连接时, 应保证在插头从电源插座拔出后, 当接触插头的插脚时, 不应因电容器贮存的电荷而产生触电危险。
试验方法:设备工作30min后切断高压或拔出电源插头, 用数字式秒表测量时间, 2s立即使用电压表测量该点电压或插头座两脚之间的电压。
5.4.8 电源线
Ⅰ类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的电源线应使用三芯电源线, 其中地线应与设备的保护接地端连接牢固。
对电源线不可拆卸的设备, 应采用能提供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保证引线固定点不会松动, 而且供电导线和保护接地线不应直接焊接在电路板的导体上, 应采用钎焊、压接或类似的方法。交流电源引线应能承受20N的拉力作用60s而不损伤和松脱。
电源线最小和最大横截面积要求见表3, 对额定电流超过16A时电源引线最小和最大横截面积按照GB 4943—2001中表3D规定选用。
试验方法:目视检查;横截面积测算;拉力计测量。
5.4.9 熔断器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应有熔断器或限制输入电流的措施。熔断器熔断时, 不应使保护接地断开;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确保到达预定温度时, 能安全地切断电路。
试验方法:按4.3故障条件进行试验。
5.4.1 0 高压标志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内有接通瞬间的电压>1.5kV、电流>2.0mA以上的高压, 则应在适当位置标明高压符号并注明数值。
检验方法:目视检查。
5.5 防雷击
5.5.1 设备应安装在有防雷保护的范围内, 以防止直接雷击。
5.5.2 凡配有天线的设备, 室内天线插座与地之间应有5.1MΩ电阻或避雷装置。
5.5.3 在市电电源线、天线馈线、遥控线及连接探头、控制器等长线的引入端, 应采取保护措施并有保护接地端。
试验方法:目视检查。并按GB/T 17626.5—2008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严酷等级应符合GB/T 17626.5—2008规定的3级要求。
5.6 防过热
5.6.1 安全
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安全工作, 受热后不应起火, 点燃时不应蔓延, 操作人员接触到可触及件时不应有烫伤的危险。
5.6.2 温升
5.6.2. 1 可触及零部件的温度不应超过GB 8898—2001表2中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规定值。
试验方法:测量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工作4h后用点温度计或任何合适的方法测量表面温度。
5.6.2. 2 设备在故障条件下工作时, 任何零部件的温度不应产生下列情况:
a) 使设备周围存在着火现象;
b) 设备内产生异常热损害。
试验期间, 设备内的任何火焰应在10s内熄灭, 焊锡可以软化。
可触及部件的温度不应超过GB 8898—2001表2中故障条件下的规定值。
试验方法:每项故障试验持续1h, 如设备有电击、着火或人身危害迹象, 则应继续试验4h, 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测量可触及零部件的温度。
5.6.3 阻燃
非金属外壳的设备, 其外壳应能阻燃。经火焰烧5次, 每次5s, 不应烧着起火。
试验方法:采用本生灯或其他燃烧器, 燃烧气体为甲烷或天然气, 火焰直径9.5mm, 其中蓝色火焰高度20mm, 用此火焰对样品烧5次 (火焰与样品表面的夹角45°时烧3次, 为90°时烧2次) 。每次烧5s, 均不应烧焦起火。
5.7 防内爆和炸裂
5.7.1 元器件
如果因过热或过载易于引起爆炸的元器件, 未装有压力释放装置, 则在设备中应当装有保护操作人员的防护装置。
压力释放装置的位置应当确保在卸荷时不会给操作带来危险, 其结构应保证任何压力释放装置不会被阻塞。
试验方法:目视检查。
5.7.2 电池和电池的充电
电池不得由于过度充电、放电或由于电池安装时极性不正确而引起爆炸或出现着火危险。如果有必要, 设备中应当提供防护, 除非制造厂的说明书规定, 该设备只使用具有内部保护的电池。
如果由于装上错误型号的电池 (例如:如果规定要装具有内部保护的电池) 可能会引起爆炸或着火的危险, 则应当在电池舱、安装支架上或旁边标上警告标记, 而且还应在制造厂说明书中给出警告语句。
如果设备具有能对可充电电池充电的装置, 且如果不可充电电池有可能被安装和连接在电池舱内, 则应当在电池舱内或其近旁标上标志。该标志应当给出警告, 防止对不可充电电池充电, 同时还应当标出能与充电电路一起使用的可充电电池的型号。
电池舱的设计应做到不可能因可燃性气体的积聚而引起爆炸和着火。
试验方法:用目测去检查, 包括检查电池数据已确定是否合格, 如有必要, 在其失效有可能导致这种危险的任何一个元器件上 (电池本身除外) 进行短路或开路试验。
对预定要由操作人员来更换的电池, 试着反极性安装一块电池, 应当无危险发生。
5.8 防激光辐射
含有激光系统的设备的结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故障条件下应能提供对激光辐射的人身防护。
设备在工作、维护、维修和故障的所有条件下可达发射极限不会超过GB 7247.1—2001中1类激光产品的可达发射极限;本标准时间其准采用100s。
试验方法:根据光源辐射波段, 选用相应的辐射照度计、激光功率计, 对非通光工作区在人员可能接触的空间各点, 测泄露激光辐射照度值不得超过允许值;对通光工作区, 距离设备不小于100mm处测量, 如超过时, 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a) 应有良好的光防护罩, 以避免散射光辐射泄露超过允许值;
b) 应配有发射指示器, 以便在工作时发出指示;
c) 0.5W以上激光光源通光口应装有光阀;
d) 在说明书上提供必要的资料:波长或波长范围, 光束直径和发散角, 最大平均输出功率, 最大光束发射强度, 安全使用指导。
试验方法:目视检查。
5.9 防电离辐射
设备的结构应能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除另有规定外, 距设备外表面5cm的任何位置的照射量率不超过0.5mR/h。
试验方法:用辐射计量仪测量。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距设备外表面5cm处, 用有效面积为10cm2的辐射计量仪测量任何一点的照射量率。
5.1 0 防微波辐射
设备的微波辐射应符合GB 4793.1—2007中12.4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参照GB 4793.1—2007中12.4。
5.1 1 防声压力和超声压力
设备的声压力和超声压力应符合GB 4793.1—2007中12.5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参照GB 4793.1—2007中12.5。
5.1 2 机械安全
5.1 2. 1 机械冲击强度试验
对于内部有高压电路的设备, 将设备平放, 用一直径为50.8mm (质量540g) 的钢球, 从1.3m的高度垂直自由落下, 冲击在外壳表面上;对于内部仅有低压电路的设备, 将设备平放, 用一直径为50.8mm (质量540g) 的钢球, 从0.5m的高度垂直自由落下, 冲击在外壳表面上, 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的变形和损坏。
5.1 2. 2 振动试验
将设备按正常使用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 设备应能承受如下振动条件规定范围内的振动。
振动条件 (垂直方向) :
幅度:0.35mm;
扫描频率范围:10Hz~55Hz~10Hz;
轴向数:3;
每个轴向循环扫频次数:3次;
试验时间:每次循环5min。
5.1 2. 3 跌落试验
报警方法 篇9
关键词:工业报系统,探测器,原理,传输方式
在炼油、石化、化工等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易燃易爆气体 (或蒸气) 。这些气体一旦泄漏并积聚在周围环境中, 将成为可能酿成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的严重隐患, 造成人员伤亡和生产设备毁坏等严重后果。为了防患于未然, 采用性能可靠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严密监测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 当发生泄漏并积聚在周围空气中的可燃气体达到极限值时发出报警, 使工作人员可以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如通风、停机等) , 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 增强生产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确保安全生产。可燃气体报警器因其重要的防护功能被列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之一。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工业报警系统主要由气体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传输线路组成。探测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检测到的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这里列举两种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1) 催化燃烧式探测器由检测元件与固定电阻及调零电位器构成检测桥路, 桥路以Pt丝为载体催化元件, 通电后铂丝温度上升至工作温度, 空气以自然扩散方式 (或抽吸方式) 到达元件表面, 当空气中无可燃气体时, 桥路输出为零;当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并扩散 (或抽吸) 到检测元件时, 由于催化作用产生无焰燃烧, 使检测元件温度升高, Pt丝电阻增大, 使桥路失去平衡, 从而有一电压信号输出。这个电压的大小与可燃气体浓度成正比。信号经放大, 模数转换, 通过指针或液晶显示器显示可燃气体的浓度。
(2) 热导式探测器的检测原理与催化燃烧型大体相同, 不同的是热导式探测器是利用测量检测室及空气室热传导差来测定可燃气体的浓度。
控制器主要作用是将探测器转换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并显示出来, 通常用%LEL (LEL:为某种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表示, 当探测器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生声光报警信号提示, 值班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避免燃爆事故发生。可燃气体报警器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宾馆酒店、学校食堂等存在可燃气体的地方, 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漏情况, 是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仪器。
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之间的传输方式总体来讲可以分为总线传输方式和分线传输方式:
(1) 分线传输方式分为下列几种信号传输方式, 在使用过程中各有各的优缺点:
(1) 电压信号传输:气敏传感器感应到气体后, 它的信号端会输出相应的电流信号, 通过负载电阻转换为电压信号, 通过模拟或数字放大电路处理后, 把m V信号放大为可以在线路上传送的电压信号, 传送到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到随气体浓度不同而变化的电压信号, 通过数字处理电路和数码管驱动电路, 转化为相应的浓度显示数字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由于铜的内阻小、发热小、不易氧化等特点, 一般选用铜芯线作为传输线路, 由于线路阻抗的原因, 传输距离愈远, 要求的传输线径越大, 一般为三线传输方式, 工作电压一般为DC12V或DC24V, 本系统功耗大, 传输距离受线径的影响比较大, 信号传输的精确度低。
(2) 电流信号:电流信号又分为灌电流信号和4m A~20m A标准电流信号传输方式。灌电流信号为电流传输后, 在控制器端采用恒流源采样的方式给显示驱动电路电流的方式显示相应的数值;4m A~20m A标准电流信号传输方式为在探测器端采用功率足够的恒流源, 4m A时为0显示, 20m A为满量程显示, 按气体传感器的信号变化是传输的电流信号按线性的方式变化。
4m A~20 m A标准电流信号又分为两线制和三线制传输方式两种, 两线制工作电压一般为DC24V, 通过恒流恒压处理芯片在两线间恒定工作电流的基础上叠加4~20m A的电流信号, 采用该传输方式的探测器可以通用, 可以和DCS系统PLC系统以及计算机CMOS接口直接连接。
三线制4m A~20m A大部分亦采用DC24V的工作电压, 分为电压正极、信号、地等三线, 在信号和地之间传输4m A~20m A电流信号, 在控制器端取样显示.也有极少数采用DC12~18V的工作电压以确保企业自身的技术机密, 一般不能通用和替换。这种方式的报警器维修难度较大, 计量检定人员只能进行通用件的替换, 关键部件的维修最好由生产厂家进行。
(3) 压频信号传输方式:压频信号传输方式工作原理为在气体传感器感应到相应浓度的气体后, 根据信号端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采用专用的压频转换芯片将电压电流信号转换为0~100Hz频率信号通过调制后以传输线信号线为载体进行传输, 在控制端接收到频率信号后通过解调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在显示终端显示出对应的数值。
由于载波的传输特点, 本传输方式具备传输距离远, 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对传输线径的要求不严, 工作电压范围宽广, 信号精确度高等优点, 但对外射频信号和大功率的变频信号抗干扰能力差, 所以要求传输线应尽量采用外屏蔽线, 并应可靠接地。
(4) 市面上还有极少数的探测器 (气敏元件采用半导体元件) 内没有信号处理及放大电路, 只有一只传感器, 工作电压一般为D C/A C 5 V, 所有的处理电路均在控制器内完成, 该探测器的维修只需要更换相应型号的气敏传感器或替代产品即可, 该类型的探测器对传输线路的要求比较严格, 抗干扰能力差, 检测精度差。
(2) 总线传输方式:总线的传输方式一般为4线传输方式或485通讯方式进行传输, 两线为电源线, 另两线为信号通讯线。具有安装简单, 调试方便的特点。但是对接点的内阻要求比较高, 故障率比较高而且互相之间有影响, 巡检速度慢等缺陷。这种报警器维护方便、直观易行, 检定人员只需在控制器端观察巡检时的异常, 一般就可发现是哪一路报警器产生了故障, 并进行相应维修及更换。
可燃气体报警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 如示值不准确, 不能报警等等。
对于以上存在问题提出几点维护措施:
(1) 气体报警仪器在初装之后及时向国家授权的有资质的技术检定机构申请检定, 在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 对气体报警仪器进行周期检定, 及时掌握报警器的运行情况。
(3) 进行专人管理, 健全相关资料, 进行定期检查, 做好维护记录, 随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4) 检测元件与补偿元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为3~5年。在使用条件合理和维护得当的条件下, 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5) 应经常检查检测器有无意外进水。检测器透气罩在仪表检测时, 应取下清洗, 防止堵塞。
报警方法 篇10
因为不同区域的路况差别较大,降雨局部的不均匀分布也容易形成较大的差异,造成降水模型很难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这就给传统的降水信号的准确传递带来了难度,从而降低了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测控结构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方法。在海量遥感图像中,利用最大熵方法提取与道路积水相关的遥感图像,为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提供基础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4]。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不同区域路况差别较大造成的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测控结构不准的缺陷,提高了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的准确性。
1 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原理
1.1 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相关理论
在大范围降雨中,对道路积水深度进行报警测量,需要提取不同区域的道路信号,建立积水深度测控模型,从而实现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5,6]。其步骤如下所述:
设置采集的道路信号是aj,道路宽度是B,信号采集点的空间位置是(xj,yj),不同区域的路况差异系数是χ,那么利用式(1)能够建立道路积水深度测控模型。
根据式(1),能够建立道路积水深度测控模型,从而得到在(xj,yj)处的道路积水深度。利用下述公式,能够计算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残差系数:
1.2 传统算法的弊端
由于不同区域的路况差别较大,降雨局部的不均匀分布也容易形成较大的差异,造成降水模型很难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这就给传统的降水信号的准确传递带来了难度,从而降低了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测控结构的准确性。根据公式(1)能够得知,不同区域的路况差异系数增大将造成计算得到的道路积水深度增大,根据公式(2)能够得知,道路积水深度增大,将造成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残差系数增大,结果失准。
2 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方法
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方法,是交通领域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利用传统算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无法避免由于不同区域路况差别较大造成的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测控结构不准的缺陷,导致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的准确性降低。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方法。
2.1 道路积水遥感图像提取
利用最大熵方法,能够在采集的遥感图像中,提取出道路积水区域的图像,将其作为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的基础数据。采集的道路积水区域遥感图像如图1所示。
道路积水遥感图像的灰度值介于0至255之间,利用式(3)能够计算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布系数。
设置遥感图像中道路积水区域的初始阈值是U=U0,利用式(4)能够计算背景区域像素的熵均值。
利用式(5)能够计算道路积水区域的像素的熵均值:
利用式(6)能够计算道路积水区域的像素灰度均值和方差取值:
利用式(7)能够分别计算背景区域的灰度分布密度和道路积水区域的灰度分布密度:
利用式(8)通过运算能够获取类内方差和类间方差的取值。
设置理想阈值是U=U',利用式(9)能够提取道路积水区域遥感图像。
根据上面阐述的方法,能够利用最大熵方法,提取道路积水区域遥感图像,提取各种信号为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提供基础数据。
2.2 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
在大范围降雨区域中,道路积水区域的空间位置能够用(xj,yj)(j=1,2,…,n)进行描述,该降雨空间能够用η=span{γ1,γ2,…,γn}进行描述,利用下述公式能够计算积水深度测量误差平方差:
在式(10)中:
上述最小二乘法,在道路积水区域,深度报警测量的点是(xj,yj)(j=1,2,…,n),该区域几何中心点的空间坐标是Q0(x0,y0),指定点的积水深度是s,利用下述公式能够描述道路积水区域深度报警测量位置与几何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因为式(11)中包含根号,求解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从而能够得到式(12)。
在式(11)、式(12)中,(x,y)∈{(xj,yj)|j=1,2,…,n},因此,能够得到式(13)。
因此,能够利用式(14)对道路积水深度进行报警测量。
根据式(14)能够得到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指定点(xj,yj)处的深度s,设置道路积水深度测量警戒阈值是s1,强降雨警戒阈值是s2,则利用下述公式能够判别是否需要报警:
根据上面阐述的方法能够得知,可以在海量遥感图像中,利用最大熵方法提取与道路积水相关的图像,为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提供基础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
3 实验结果分析
因为不同区域的路况差别较大,降雨局部的不均匀分布也容易形成较大的差异,造成降水模型很难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这就给传统的降水信号的准确传递带来了难度,从而降低了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测控结构的准确性。
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方法。在海量遥感图像中,利用最大熵方法提取与道路积水相关的图像,为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提供基础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不同区域路况差别较大造成的不同区域积水深度测控结构不准的缺陷,提高了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的准确性。
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需要进行一次实验。分别利用不同方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样本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
利用遥感图像差值算法进行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3所示。
利用积水深度测控模型进行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4所示。
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得到的结果如图5所示。
在上述四幅图像中,横轴是道路积水区域面积,纵轴是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残差系数。根据上述四个图像能够得知,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能够避免由于不同区域路况差别较大造成的不同区域积水深度测控结构不准的缺陷,提高了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的准确性。对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能够得到表2。
根据表2能够得知,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获取的结果准确性最高。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方法。在海量遥感图像中,利用最大熵方法提取与道路积水相关的图像,为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提供基础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提高了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的准确性。
摘要:研究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的准确测量问题。由于不同区域的路况差别较大,降雨局部的不均匀分布也容易形成较大的差异,造成降水模型很难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这就给传统的降水信号的准确传递带来了难度。造成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测控结构不准。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方法。在海量遥感图像中,利用最大熵方法提取与道路积水相关的图像,为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提供基础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提高了大范围降雨中道路积水深度报警测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道路积水深度,最大熵,报警测量
参考文献
[1]夏召强,冯晓毅,彭进业.基于边缘与深度特征的感兴趣区域检测技术.计算机仿真,2009;7:248—251
[2]周亦鹏.基于双目视觉的深度图立体匹配算法研究改进.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9:53—56
[3]王培强.超声探伤样块沟槽深度的测量和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2012;4:86—92
[4]熊斓晖,王元庆.共轴立体视觉深度测量.现代电子技术,2012;6:45—48
[5]唐为刚.深度探讨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实施方法.科技资讯,2011;2:28—31
值得重视的“报警信号” 篇11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壁的肌肉和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的肿瘤,常见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向子宫腔内生长者称粘膜下肌瘤,生长于肌壁内者称为肌壁间肌瘤,这两种肌瘤均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有持续不止的出血并较大的肌瘤常由于压迫周围器官组织而引起腹痛。专家们指出,子宫肌瘤所致的月经过多是必须重视的“警告信号”。
中年妇女若出现月经过多或持续不止的阴道流血时,应考虑到罹患子宫肌瘤的可能,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育龄妇女,只要情况许可,应尽量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宫,一般在手术前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以作选择。已绝经的妇女,若子宫肌瘤继续增大,伴有阴道流血,则应高度警惕恶变的可能,尽早作系统的妇科检查,密切观察肌瘤的生长和变化情况,力求做到早期发现,妥善施治。
乳头溢液伴有肿块:当心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乳头有液体溢出和乳房无育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乳头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此外,亦可见乳头和乳晕异常,如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结构形状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瘤的线索。可坐着进行触诊,要用并拢的手指触摸乳头下的区域。亦可取仰卧位以作更广泛区域的触诊。检查时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行触诊。触诊的方式应取转圆圈的方式,从乳头向外横向转动,检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病灶仍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对可治愈的乳腺癌手术治疗仍应该是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提高生存率,然后再考虑外形及功能越接近正常越好。
阴道流液:警惕输卵管癌
李女士今年48岁,前几日突然发现自己的阴道有液体流出,开始很少,仅见于内裤有斑点状潮湿,以后逐渐增多,常常弄得裤子一片湿淋淋的。医生为她做了B超和血清化验,结果令夫妻俩大吃一惊,李女士患的是原发性输卵管癌。
原发性输卵管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妇科并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来呈增多的趋势。输卵管癌发病“隐蔽”,症状往往不典型,难以早期诊断。据统计,输卵管癌手术前诊断正确率仅为2-6%,很容易“漏网”。
报警方法 篇12
YY 0709—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 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标准等同于IEC 60601-1-8:2003, 已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1,2]。
YY 0709—2009标准内容与以往的标准有所不同, 尤其是在声音报警和视觉报警特性方面, 该标准仅提出了相关的具体要求, 却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指导, 这就要求检测人员能够看目标找方法, 主动思考和开拓检测技术手段。我中心检测人员通过自己摸索及同国外检测人员的交流并经过试验验证得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经验和心得[3,4]。在此我们将重点讨论视觉报警信号特征和听觉报警信号特征的试验方法, 以规范检验。
1视觉报警信号特征的测试方法
YY 0709—2009中对于视觉报警信号特征的要求见表1。
在这个要求中, 相比之前的检验要求最困难的是占空比的检测。之前我们在进行报警指示灯检测时可以使用秒表对其闪烁频率进行测试, 但是很难对占空比进行测试。针对这个要求, 可以有3种方法供选择。
1.1电信号测试法
电信号测试法即将示波器直接接在驱动指示灯闪烁的电信号导线上, 通过检测电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来判断指示灯信号的相关参数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于仅使用1台示波器即可满足测试要求, 这就降低了对检测设备的要求, 同时也降低了检测难度。缺点是: (1) 需要拆开待检设备的机箱, 使给指示灯供电的电线裸露才可测试, 在对进口设备检测时往往不具有可操作性。 (2) 有些设备的视觉指示是靠软件以液晶屏某一区域的颜色变化来实现的, 这时很难准确地将驱动视觉指示部分的电路与其他电路区分开来, 从而实现测试。 (3) 由于被测信号为驱动视觉信号的电信号, 而非直接对视觉信号进行测试, 因此此种方法为间接方法, 最终的视觉指示特性可能会因为视觉指示区域带入响应误差, 导致通过此方法测定出的结果可能与最终由人眼看到的结果不一样。
1.2光电传感器与示波器测试法
光电传感器与示波器测试法[5]即利用光电传感器采集指示灯信号, 并将采集到的信号接入示波器, 以便测试指示灯信号的闪烁频率及占空比的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 直接对指示灯信号进行测试, 避免了由检测测试方法带来的不确定性。 (2) 测试设备易于准备。一般的实验室都会有光电传感器及示波器, 因此只需制作合适的连接线将光电传感器探测到的电信号接入示波器即可显示出检测结果。缺点是:检测的结果在示波器上是以波形显示的, 如需得到闪烁频率及占空比, 就必须要人工在示波器上定位, 从而会不可避免地带入人工误差。
1.3光电传感器与软件测试法
光电传感器与软件测试法即利用光电传感器采集指示灯信号, 并将采集到的信号接入计算机, 并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分析, 从而直接得出指示灯信号的闪烁频率及占空比[6]。
这种方法除了具有光电传感器与示波器测试法的优点之外, 还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对探测到的信号直接计算出闪烁频率及占空比, 避免了利用示波器显示波形读数时带入的人工误差。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分别采用光电传感器与示波器测试法、光电传感器与软件测试法2种方法对10台不同闪烁频率及占空比的标准闪烁体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无论在准确性还是可重复性方面, 光电传感器与软件测试法均优于光电传感器与示波器测试法。因此我们建议在对视觉报警信号特征检测时采用光电传感器与软件测试法进行检验, 以得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检验结果。
2听觉报警信号特征的测试方法
在YY 0709—2009标准中, 对听觉报警信号特征的要求相比以前更加丰富, 从脉宽、脉冲间隔到基频、谐频频率范围及谐频数量等多个时域、频域特性上对听觉报警信号进行了全面的要求[1,2], 这在推动医疗器械报警信号的科学合理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在客观上给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提出了新的检测要求。
在之前的检测中, 由于很少对听觉报警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要求, 因此有些检测机构在对听觉报警信号检测时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将示波器连在驱动报警发生装置的电线上, 以观察其脉宽及脉冲间隔。 由于电信号与声音信号的延迟并不大, 因此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声音的频域信号既取决于驱动发生装置的电信号, 又与发生装置本身的声学结构有关系, 这就导致如果继续采用这种方法来检验YY 0709—2009所要求的听觉报警信号特征, 其准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针对这些新的要求, 我们可以采用2种方法进行测试。
2.1声级计及示波器测试法
采用声级计作为听觉报警信号采集设备, 将采集到的信号传送到示波器上, 以波形的形式进行显示, 以便进行测试。这种测试方式是对听觉报警信号的直接测试, 减少了误差。但是这种方法有2个缺点: (1) 一般的示波器仅具有全时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功能, 很难选取特定的脉冲部分进行频域分析, 因此很难对特定听觉脉冲进行基频及谐频的检测, 尤其是对于具有旋律的听觉报警信号, 更是无法分析出信号的旋律。 (2) 由于需要测试的数据多达20多个, 因此需要在示波器上反复移动游标进行测量, 在测试变得复杂的同时也不免带入过多的人为误差。
2.2声级计及软件测试法
采用声级计作为听觉报警信号采集设备, 将采集到的信号传送到装载了测试软件的计算机中, 依托测试软件自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从而得到想要的测试结果[7,8,9,10]。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所有基础数据来得到最直观的测试结果, 避免了因反复移动游标而带入的人为误差。同时由于分析的基础是所有基础数据, 因此可以得到任意脉冲内的谐频参数情况, 保证了测试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推荐采用此方法对听觉报警信号进行测试。
3结论
为了对YY 0709—2009中的视觉报警和听觉报警信号进行完整、科学和高效的检测, 我们建议分别使用视觉采集装置和听觉采集装置直接采集报警信号, 并将该信号传入装载了测试软件的计算机中进行分析, 以得到所有需要测试的数据。
在选取这2种方案进行测试时仍需注意的问题有: (1) 测试视觉报警时滤光片的选择。对于模拟指示灯式的视觉报警信号, 由于指示灯的闪烁仅为在不同颜色间的切换而非传统的明暗变化, 因此需针对不同颜色的报警选取不同波段的滤光片以保证对信号的有效识别。 (2) 测试听觉报警时探头位置的选取。标准并未明确测试时声音探头的具体位置, 实际上由于设备形状及发声位置的不同, 也很难统一固定的测试位置进行测试。但在离发声器过近的位置进行采集时, 很可能采集到探头与机器间的反射声波, 从而带来额外的误差;在离发生器过远的位置进行采集时, 又有可能由于报警信号的衰减导致背景噪声对测试的影响加大, 从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探头放置在恰当的位置上, 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中, 采集装置的特性及软件编写的功能合理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和验证工作, 将在以后与读者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YY 0709—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 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S].
[2]IEC 60601-1-8:2006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1-8: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Collateral standard:General requirements, tests and guidance for alarm systems in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medical electrical systems[S].
[3]齐丽晶, 张海明.解读YY 0709—2009医用报警系统的测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1, 35 (4) :291-293.
[4]齐丽晶.YY 0709—2009中听觉报警信号声压级测试方法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3, 37 (3) :235-236.
[5]唐光辉, 王锐.数字示波器实现微弱光信号的测量[J].科技信息, 2010 (21) :13-14.
[6]李永安.光电池光特性的电子测量[J].物理实验, 2005, 25 (6) :9-11.
[7]全必胜, 李斌.基于声卡和MATLAB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J].计算机仿真, 2003, 20 (8) :148-150.
[8]王坤.Matlab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 2012, 11 (6) :102-104.
[9]曾明岗, 赖万昌, 毛伟, 等.基于声卡和Labview的虚拟数字示波器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 2013, 21 (3) :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