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附加值利用

2024-12-1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高附加值利用(共6篇)

高附加值利用 篇1

焦炉煤气 (COG) 是炼焦副产品, 每生产1t焦炭要产生430 m3左右的焦炉煤气, 热值约16720~18810k J/m3。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H2 (55%~60%) 和CH4 (23%~27%) ,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CO (5%~8%) 、CmHn (2%~4%) 、CO2 (1.5%~3.0%) 、N2 (3%~7%) 、O2 (0.3%~0.8%) , 因此焦炉煤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2]。在钢材市场整体形势低迷的形势下, 钢铁联合企业应开发其自产焦炉煤气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 使企业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1 钢铁联合企业焦炉煤气利用概况

目前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的焦炉煤气主要作为燃料使用, 与高炉煤气混合后用作烧结机点火、轧钢加热炉和热处理炉、焙烧矿石的竖炉、耐火材料窑炉、石灰窑、各种锅炉等的加热燃料, 富余的焦炉煤气用于民用燃气和发电。随着节能技术的进步以及热风炉双预热技术、蓄热式加热炉技术等的不断涌现, 大量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低热值燃气被利用, 焦炉煤气的富余量不断增加, 因此, 如何合理利用焦炉煤气, 使其发挥最大价值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技术

2.1 焦炉煤气制氢

焦炉煤气中H2的含量占50%以上, 是制氢的理想原料。国内多家钢铁企业都采用焦炉煤气制氢, 并将制得的氢气苯加氢装置的氢源, 生产高质量的纯苯、甲苯、二甲苯 (BTX) 等产品, 或用作冷轧罩式退火炉或连续退火炉的保护气。由于钢铁企业内部用氢量相对较小, 外部又缺乏合适的用户, 仅将少量焦炉煤气进行提氢处理, 大部分焦炉煤气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目前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已投入试验运行,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陆续推出该类型汽车样车, H2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 将为焦炉煤气制得的H2开辟广阔的应用空间[3]。

2.1.1 焦炉煤气制氢方法

焦炉煤气制取氢气的方法主要有深冷法和变压吸附法 (PSA) 。深冷法是利用焦炉气中各主要成分冷凝温度的不同[4], 以深度冷冻部分冷凝的方法使氢与其它气体组分分离, 然后用液氮洗除气体中剩余的CO和CH4, 得到的氢气纯度为83%~88%。由于深冷法设备复杂且需在高压操作, 设备投资大、运转费用高、投资回收期长, 难以被用户接受。PSA法的原理是将焦炉煤气在高压下通过吸附剂床层, 高沸点的杂质组分被选择性吸附, 低沸点的氢不易吸附而通过吸附剂床层, 使氢和杂质组分分离, 然后减压, 将吸附的杂质组分解吸出去, 使吸附剂实现再生, 从而再次进行杂质的吸附分离操作。通常情况下1 m3的COG可制取0.44m3的H2, 由于PSA法制得的氢气纯度高 (≥99.999%) , 氢气回收率在80%以上, 操作简单, 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推广。

PSA法制氢由压缩、预处理、变压吸附和净化四个工序组成, 见图1。

2.1.2 焦炉煤气PSA制氢在国内外的应用

日本钢铁企业在世界上较早地开展了焦炉煤气制液态氢的商业化项目, 为了供应燃料电池汽车 (FCV) 用氢, 新日铁参与了日本经贸产业省赞助的“日本氢和燃料电池示范项目”, 在其君津厂建设了生产世界首套焦炉煤气制液态氢的示范设备, 并于2004年1月开始为有明 (Ariake) FCV汽车加氢站供应液态氢[5]。新日铁COG制液态氢设备见图2。

新日铁采用PSA法将焦炉煤气中的氢气吸附、分离和精制, 尾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等) 返回到焦炉煤气或另一个副产煤气系统, 用作钢铁生产用的燃料。

由PSA工艺制得的精制氢气先由液态氮预冷, 再用氦制冷剂液化并储存在真空绝热槽中。氢气液化后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800, 与气态氢相比, 储存空间要小得多, 且易于输送。此外, 由于液化工艺完全脱除了氢气中含有的杂质, 液态氢是一种清洁燃料。新日铁COG制液态氢工艺流程见图3, 其工艺参数和主要设备见表1。

在国内, 我国的宝钢、武钢、邯钢、济钢、通钢、鞍钢等均已建设了焦炉煤气PSA制氢装置, 但制得的产品H2仅在企业内部自用, 尚无商业制氢项目。

2.2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

高炉喷吹含氢介质强化氢还原已成为当今冶炼工艺的热点。首先, 无论从热力学还是从动力学条件看, 高温下氢作为铁氧化物的还原剂比一氧化碳更具优势;其次, 氢还原的气态产物是水蒸气而不是二氧化碳, 故喷吹含氢介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是指将焦炉煤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加压至高于风口压力, 加压后的焦炉煤气通过高炉风口喷枪喷入高炉。在高炉内, 焦炉煤气通过燃烧和分解反应, 为高炉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从而替代相应的焦炭完成冶炼和还原反应。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已有很长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 前苏联即在多座高炉上进行了焦炉煤气喷吹试验[6], 用1.8~2.2 m3焦炉煤气替代1 m3的天然气, 喷吹量达到了227m3/t。20世纪80年代中期, 法国索尔梅厂2号高炉进行了喷吹焦炉煤气操作, 喷吹量达到了21 000 m3/h, 焦炉煤气与焦炭的置换比为0.9 kg/kg, 喷吹装置的投资费用可在10个月左右收回。奥钢联林茨厂自2002年第二季度起在其5号和6号高炉 (炉缸直径8 m) 上喷吹焦炉煤气来替代重油, 最大喷吹量12 500 m3/h (50 kg/t) , 将重油消耗从70 kg/t降低到20 kg/t。

注:*可供应40~60台FCV/d。

美国钢铁公司蒙·瓦利厂的2座高炉 (容积分别为1 598 m3和1 381 m3) 自1994年起一直喷吹焦炉煤气替代部分天然气, 2005年的喷吹总量为14.16万t, 吨铁喷吹量约65 kg。美国钢铁公司当初为了成功实施焦炉煤气喷吹, 改造了高炉风口内表面以提高耐热能力[7], 在直管上增加了喷嘴, 将焦炉煤气和热风一起喷入高炉。此外, 还安装了3台662 k W的压缩机和相应管线, 将焦炉煤气压力从68.9 k Pa提高到379.0 k Pa喷入高炉。喷吹的焦炉煤气来自其克莱尔顿焦炭厂, 由于焦炉煤气量不能满足高炉需要, 美国钢铁公司购买了相关的仪器和设备, 以添加天然气对焦炉煤气进行补充。整个项目投资600万美元。喷吹焦炉煤气后, 该厂降低了天然气的喷吹量, 年节省开支610万美元以上, 投资回收期不到1年。

国内本钢、徐钢等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曾在其小型高炉上进行了焦炉煤气喷吹试验,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中本钢的焦炉煤气喷吹量为81.6m3/t, 降低焦比60kg/t, 产量提高10%~11%。近年来受燃料价格上涨、新建焦炉后焦炉煤气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多家国内钢铁企业又开始关注高炉喷吹焦炉煤气研究。2010年承德钢铁公司已率先在450m3高炉上开始了喷吹焦炉煤气工业试验, 取得了消除焦炉煤气放散燃烧、降低能源成本及减少CO2排放的良好应用效果。

2.3 焦炉煤气制甲醇

甲醇既是终端化工产品, 又是化工原料, 其用途十分广泛, 可用来生产甲醛、聚甲醛、醋酸、醋酐、二甲醚等化工产品, 应用前景广阔[2,8], 合成甲醇已成为目前我国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焦炉煤气中含有20%以上的甲烷, 将焦炉煤气中的甲烷转化成一定比例的CO和H2, 即可达到制取甲醇工艺条件的合成气组成要求。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制取甲醇的工艺流程见图4。

焦炉煤气合成甲醇技术的关键是将焦炉煤气中的甲烷及少量多碳烃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转化之前还需对焦炉煤气进行深度净化, 以满足甲烷转化催化剂和甲醇合成催化剂的要求, 提高其催化效能和使用寿命。

我国第一套8万t/a利用焦炉煤气制取甲醇的装置于2004年12月在云南曲靖建成投产并生产出合格甲醇, 之后相继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焦化企业投资建设了多套焦炉煤气回收利用制取甲醇的生产装置, 目前已有几十套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投入商业运行, 单套装置设计规模为10~20万t/a。通常1 t甲醇需消耗焦炉煤气2 200~2 300 m3, 1t甲醇基建投资2 700~2 800元, 1t甲醇生产成本1 000~1 200元。

2.4 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

合成天然气 (SNG) 技术是焦炉煤气利用的一个新领域[2], 合成天然气可利用管道输送到用户, 也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压缩天然气 (CNG) 或液化天然气 (LNG)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 , 商品天然气中甲烷含量一般在95%以上。焦炉煤气中含有甲烷, 且焦炉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转化为甲烷, 这为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提供了条件。合成天然气 (SNG) 是基于以下反应方程式:

在适宜的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 以上反应会稳定进行。用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的过程就是焦炉煤气中CO、CO2和H2的合成过程。合成后焦炉煤气中的甲烷浓度增加,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被除去。通过吸附方法将甲烷、氢气分离出来。氢气输往苯加氢项目, 甲烷作为商品气出售。

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工艺流程见图5, 净化后的焦炉煤气经过压缩后进入合成单元进行合成反应。合成单元出来的混合气中含有大量的水, 经冷却后, 水分离出来, 冷却后的气体最后进入吸附单元, 脱去无用杂质, 从而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气产品。

与焦炉煤气制甲醇等工艺相比, 合成天然气技术具有原料利用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产品附加值高等优势。2010年12月, 内蒙古乌海市华清能源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 设计年处理焦炉煤气5 500万m3, 生产天然气近2 000万m3, 成为我国首个正式投产运营的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项目。此外, 山东禹城华意项目、山西国华项目、山东菏泽富海项目等已在推进。预计2013年, 我国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总产能将达13亿m3/a。

2.5 焦炉煤气生产尿素

用焦炉煤气生产化肥是其综合利用的途径之一。先用焦炉煤气在30 MPa下于合成塔内合成氨, 然后和二氧化碳在20 MPa下合成尿素, 一般生产1t合成氨需消耗1 720 m3焦炉煤气。2007年4月, 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建成了用焦炉煤气生产尿素的生产线[2], 可年产18万t合成氨、30万t尿素, 工程投产3年, 实现利润近5 000万元。虽然用焦炉煤气生产化肥比以天然气和无烟煤为原料生产化肥成本低, 具有成本优势, 但目前国内化肥市场价格低迷, 部分生产企业出现亏损, 因此如果用焦炉煤气生产化肥需慎重考虑。

2.6 焦炉煤气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

传统的炼铁工业完全依靠碳为还原剂, 随着炼焦煤和焦炭资源的日益短缺, 业界正在开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氢冶金, 用焦炉煤气直接还原铁是氢冶金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由于氢的还原潜能是一氧化碳的14倍[9,10], 大力开发焦炉煤气直接还原铁, 可以大大降低炼铁过程对炼焦煤和焦炭的消耗。直接还原铁生产技术的关键在于还原性气体 (70%H2和30%CO的制备) , 而焦炉煤气中H2和CH4含量分别在55%~60%和23%~27%, 只需将焦炉煤气中的甲烷进行热裂解 (重整) 即可获得74%的H2和25%的CO, 以此作为直接还原生产海绵铁的还原性气体。

目前首钢与墨西哥正在我国国内合资建设世界上第一套以焦炉煤气作为还原剂的直接还原铁生产装置。中国钢研集团公司已经建成了焦炉煤气直接还原制海绵铁中试试验装置, 并且正在开发还原效率高、铁水纯度高、不同于国内外现有还原技术的新型还原技术。

3 结语

焦炉煤气实现高附加值利用的途径有制氢、高炉喷吹、制甲醇、制合成天然气、生产尿素、生产直接还原铁等。对于钢铁联合企业来说, 在不涉及到产线建设的情况下, 焦炉煤气制氢和高炉喷吹是最简单可行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上市, 其中氢气燃料FCV汽车的推广应用将会带动有很大的氢气需求, 钢铁联合企业用变压吸附法 (PSA) 回收高纯氢具有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且提氢之后的尾气热值提高, 还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直接喷入高炉炼铁也是比较简单易行的途径, 既降低了焦比, 又提高了产量。另外, 在钢铁行业微利经营的当前形势下, 非钢产业已经纳入许多钢铁企业关注的视野, 用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合成天然气、尿素等化工产品也是焦炉煤气利用的可行途径, 但必须建设相应的产线, 因此需做好投资分析和相应产品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启辉, 吴国光, 王共远等.焦炉煤气的利用与发展前景[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6 (1) :63.[2]杨敏建, 张鸣林, 韩梅等.焦炉煤气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煤矿现代化, 2011 (1) :1-3.[3]马大方.氢能时代曙光已现变压吸附前景广阔钢铁行业大有可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8:27-35.[4]王海风, 张春霞, 胡长庆等.钢铁企业焦炉煤气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J].钢铁研究学报, 2008, 20 (3) :1-4.[5]NSC.Production of Liquefied Hydrogen Sourced by COG.http://www.nssmc.com/en/tech/report/nsc/pdf/n9226.pdf.[6]李昊堃, 刘克明, 沙永志.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工艺分析[J].炼铁, 2011 (2) :59-62.[7]OIT.Department of Energy.Using Coke Oven Gas in a Blast Furnace Saves Over$6 Million Annually at a Steel Mill.https://www1.eere.energy.gov/industry/.../pdfs/usstechn.pdf.[8]汪家铭.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制取氮肥和甲醇[J].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6 (1) :42-43.[9]丰恒夫, 罗小林, 熊伟, 吴木之.我国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的进展[J].武钢技术, 2008, 46 (4) :55-58.[10]廖洪强, 张振国, 包向军, 等.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现状[M].2008北京金属学会第五届冶金年会, 2008:304-307.

高附加值利用 篇2

具体来看, 新的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利用粉煤灰发展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及相关产品;发展技术成熟的大掺量粉煤灰新型墙体材料;利用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合材并在生料中替代粘土进行配料;利用粉煤灰作商品混凝土掺合料等。

《办法》称, 鼓励产灰单位对粉煤灰进行分选加工, 生产的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成品粉煤灰, 可以适当收取费用, 其收费标准根据加工成本和质量, 由产、用灰双方商定, 还鼓励产灰单位与用灰单位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此外, 相关部门将会对粉煤灰大掺量、高附加值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给予一定的支持。

高附加值利用 篇3

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经营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国家扶贫等经济社会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基于农村发展的视角,一般认为高附加值农产品是相对于传统农产品,对生产技术和品种进行改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消耗更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价值较高,能够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的农产品,如水果、畜产品、奶产品、有机大米、绿色蔬菜等(罗列,2012)。市场经济下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农业发展资金向企业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然而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于高附加值农产品自身的属性普遍存在投资缺乏科学性、扶持政策缺乏效率、控制基础薄弱等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由此,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和预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二、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最早开始研究财务预警的是Fitz partrick(1932),其主要是通过单个财务指标来研究企业破产的预测能力;William Beaver(1966)最早使用统计方法并且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单变量判别模型来进行公司财务危机方面的问题研究。随后,Altman(1968)首次使用了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建立Z计分模型,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之后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ii(1977)又在Z计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ZETA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加显著的优越性,预测的准确度更高;为克服多元回归对数据正态分布的限制,Ohlson为代表的研究者们采用了条件概率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主要有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两种统计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神经网络理论也逐渐应用到财务预警的研究领域中,Coats和Fant(1991)运用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其预测的准确率比使用多元判别法明显要高。近年来,由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非线性预测方法对变量分布的要求较低,从而得到一些研究和应用。

(二)国内研究国内对于财务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利用国内公司的数据构建类似的模型来进行相关研究。吴世农与黄世忠(1986) 首次撰文介绍企业破产的财务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随后,我国学者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有Z计分模型(黄硕,2010;邵惠,2011)、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胡海涛、高秉学,2010;尚洪涛,2011)、逻辑回归分析(何勤,2010;周超,201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齐锡晶和赵亮等,2010),对公司财务预警展开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朱新龙、刘哲、王虹(2012)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F计分模型对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层次分析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梁国栋(2013)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电网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目前,对农业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上市公司。余景远、郑少峰(2012)研究了Z计分财务预警模型在农业上市公司的应用;郭诗尧(2012)对农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进行实证研究。而对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定量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把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的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所以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并且力图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选择具有广大发展前景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排除了行业间的差异;二是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指标的选取,使得预测更加准确。

三、基于AHP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构建

(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层次结构模型的关键在于选取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指标。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投入成本高、周期长、劳动力需求大、所需生产资料差异化专属化强。同时,生产过程中管理环节多、技术复杂程度性高以及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并且,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资产负债率高,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在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但是企业也应该结合实际量力而行,避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给企业带来不利;(2)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负债结构比较平衡,说明长期负债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也间接表明了用于研究开发项目的资金不足;(3)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外部融资所占比重较高,说明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

针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自身属性及其资本结构所具有的特点,对于其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选择,主要筛选出了如下四类指标: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研发能力,具体总共包括12个具体指标,构建出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作为准则层,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研发能力作为标准层(Bi),12个具体指标作为方案层(Ci)。其中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方面的相关指标。在这里还考虑到研发支出对于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的意义,将研发能力作为考察的一个方面从而使构建的财务预警指标更加完善、科学。

(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出之后,开始通过比较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在矩阵中,主要用判断值来表示同一层次中不同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Saaty教授提出1~9个层次的标度方法,如表1所示。

对于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各项预警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可以通过专家判断法,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对每一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判断。具体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8名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决策层、财务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让其对各层指标权重进行设定,首先需要将专家组划分为4个小组,分别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然后每个小组再依照对比两两指标的原则,按照表1的相对比较标度进行对比赋值;最后将每个小组设定的权重再进行集体讨论,最终确定出结果。根据讨论之后的结果,得到判断矩阵,此处用表2~表7来表示。

(三)计算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权重。根据上面的判断矩阵,需要确定与判断矩阵相对应的特征向量。通过MATLAB软件首先分别将以上的五个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计算,同时计算出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值。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 方案层C1、C2、C3相对于准 则层B1的权重为W1=(0.3202,0.5571,0.1227);方案层C4、C5、C6相对于准则层B2的权重为W2=(0.3202,0.1226,0.5572);方案层C7、C8、C9相对于准则层B3的权重为W3=(0.5571,0.1226,0.3203);方案层C10、C11、C12相对于准则层B4的权重为W4=(0.1307,0.6768,0.1925);准则层B1、B2、B3、B4相对于目 标层A的权重为W=(0.4965,0.2861,0.1603,0.0571)。

其次,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根据第一步计算出的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再根据公式计算一致性指标,然后根据公式CR=CI/RI计算得到一致性比例,其中RI是任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取决于该比较项的个数,1~10阶矩阵的RI取值可以通过查表得到。

根据此方法,以W1的权重检验为例,CI/RI=0.02<0.10,满足一致性要求,故上述权重计算符合条件。同理,经检验其他方案层的指标权重也符合一致性要求,说明该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具有可行性。

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准则层权重与其对应的方案层权重相乘,就可以得到方案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例如偿债能力的方案层指标总排序计算如下:将偿债能力方案层指标的权重分别乘以偿债能力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得出具体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其他方案层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依次同理可得。因此,可得到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预警指标及其权重的分布如表8所示。并且经检验,层次总排序同样满足一致性要求。

(四)构建函数模型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构建出如下评价于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状况的函数模型:

通过上述模型可以看出,速动比率对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最大,而影响最小的是技术研发投入成本率。而在应用到现实中的企业时,可以通过查阅报表及相关资料,将某一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具体指标评分代入函数模型中就可以得到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评分,然后再根据财务风险评价等级,就可以发现企业所处的当前状况,查找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就可以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般情况下,按照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的程度的高低,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优良、正常、低度、中度以及高度风险,而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戒线也可以按照这五种等级来进行划分。如表9所示。

四、结论

高附加值利用 篇4

一、税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 分别核算货物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营业额问题。

《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3号) 核心内容是要求纳税人尽量按照业务性质分别核算, 达到公平、公正。对于一般货物或者简单的建筑安装劳务, 比如电梯、中央空调的供货与安装, 因为货物价值和安装劳务量很容易确定, 完全可以按照公告处理。但是, 对于专用设备、建筑劳务以及需要大量后续服务的高附加值货物, 销售额和营业额的确定就变得困难。比如, 在技术含量很高的航天器产品中, 产品本身价值、技术服务价值以及特殊安装劳务的价值是不能区分的, 不可能完全区分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劳务的营业额。

该公告还指出“未分别核算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在现行的国税、地税分离的体制下, 双方对价值的判断标准不一致, 对同一项业务的判断甚至会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另外, 税务机关的技术力量也做不到对这类设备合理区分销售额和营业额, 最终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拖延税款入库时间, 增加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

2. 税种确认问题。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可以理解除两种特殊情况外, 按照主营业务确认税种, 即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产品销售则缴纳增值税, 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建筑安装则缴纳营业税。但是如何界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目前能查到的文件只有财税字[1994]第26号文以及为界定所得税征管范围而发布的国税发[2008]120号文。

财税字[1994]第26号文规定, “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 并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中, 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 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不到50%。据此, 如果企业本期界定为营业税为主, 缴纳营业税, 那么以后肯定是一直缴纳营业税, 反之也成立。显然, 财税字[1994]第26号文未考虑企业主营业务发生变化的情况。国税发[2008]120号第二条四项规定, “既缴纳增值税又缴纳营业税的企业, 原则上按照其税务登记时自行申报的主营业务应缴纳的流转税税种确定征管归属;企业税务登记时无法确定主营业务的, 一般以工商登记注明的第一项业务为准;一经确定, 原则上不再调整”。但实际上, 企业主营业务变化是比较常见的, 国家也不再严格限制企业登记的一般经营范围。

3. 在外购货物的基础上提供建筑劳务如何征税问题。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以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讲的都是一种情形, 即销售的是自产货物, 提供建筑业务。但是, 在外购货物 (或者部分自产部分外购) 的基础上提供建筑劳务, 法规没有规定。这种情况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外购货物的基本形态未发生实质变化, 比如购买设备 (或者经过简单改装) , 然后提供专业安装服务。二是外购货物形态发生根本变化, 即高附加值项目。比如, 纳税人外购货物A、B、C, 自产货物D、E, 然后经过重新设计、安装、系统集成, 最后组成建筑工程的一部分F, 即通常所讲的EPC模式。第一种情形相对好处理, 一般是缴纳增值税, 或者分别核算。第二种情形处理起来就复杂, 法规没有明确规定。

4. 技术服务税收优惠问题。

现行法规中, 对技术服务尤其是高新技术都有税收优惠, 而高附加值项目中, 技术的价值量占比很大。如何确认、核算技术的价值量并让企业享受到税收的优惠政策也是一个难题。

二、税务实践中的处理模式

1. 全额缴纳营业税。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地方保护, 由于建筑安装业营业税在工程所在地缴纳, 按总合同额缴纳营业税被多数地方税务机关所采用。二是企业管理情况需要, 多是中小型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规范, 企业不能正确核算进项税, 企业只能选择税率相对较低的营业税。三是基于避税的税务处理。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分别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者建筑合同, 缴纳营业税。当然企业还另外签订一个货物买卖合同, 只是对整个项目而言, 货物的价值量降低。

2. 全额缴纳增值税。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软件企业和营改增企业。软件企业通过认证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享受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 对于营改增企业, 由于技术服务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为6%, 企业一方面享受了低税率, 另一方面又对设备采购的进项税进行抵扣, 享受增值税的税收优惠。随着营改增的逐步推进, 这种方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 分别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

主要针对生产大型标准设备的企业, 因为其内部管理规范, 技术服务的价值量有行业标准, 基本可以确定, 一般认证为一般纳税人, 可以分别核算。

三、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做好和税务部门的沟通工作。关键是分别和国税、地税部门沟通, 避免由于国地税双方意见不一致造成企业纳税方面的麻烦。

二是根据企业本身管理情况, 做好采购合同和工程合同的区分工作, 在税务处理上会增加便利。企业会测算营业税增值税税负平衡点, 即如果增值率是V, 则17%/ (1+17%) ×V=3%, V=20.65%。如果增值率大于20.65%, 则选择缴纳营业税, 如果增值率低于20.65%, 则选择缴纳增值税。基于这一点, 在签订合同时可人为控制合同中货物和安装比例。

三是做好企业本身的相关认证工作。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国家对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 以便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3号, 2011-03-25

[2]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 2008-12-18

高附加值利用 篇5

现在市场上流通最多的是贴片电阻,占比高达9成[1]。相比插件元件[2],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更小,一般采用SMT(表面贴装技术)贴装,另外,贴片元件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根据ROHM的出货量数据(如图1)可见,相较2014年,2015年贴片电阻的应用有几个很大的变化。第一是小型化的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例如2014年,0402(注:毫米制,如果以英寸为单位,0402就是0105。本文主要介绍毫米制)还不到20%的市场,但是在2015年时已达1/4。

另外一个变化是车载,即0603产品在2014年时在车载上基本没有应用,因为车载需要一定的功率,而且在电路板上也有足够的位置,电阻不需要那么小;但是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竞争激烈,会用到小型产品和模块,因此汽车也产生了对小型化产品的需要。

图2显示了贴片电阻的尺寸发展趋势。相比2015年,2016年将有一个有趣的变化,可以看到有两个交叉点,第一个交叉点是2012和0402的交叉,甚至可以看到2012越来越少,而0402越来越多。还有一个交叉点是0603和1608。0603从2010年后一直在发展,2015年终于超过了1608。

为什么0402越来越多?原因是小型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另外,0603最早用于车载,现在手机也在用,因此上升很快。

汽车行业对电阻器需求的变化

为什么人们关注汽车行业?从图3可见,汽车的产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013年大约8500万辆,2020年约1亿辆。但是汽车电子化催生了电阻需求,包括混合动力(HEV)车、纯电动车(EV),纯电动车中还有一部分是48V的纯电动车,还有ISS(Intelligent Start/Stop,智能启停)车。ISS车可以自动启动、自动停止,例如在危险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属于今后无人驾驶/全自动车的一种前身产品。

这些车里会用到电池和各种电机,因此,对电阻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具体地,与电池/电机电路相关的部分,电流检测用低阻值电阻的需求会增加;随着ECU(电控单元)的增加,对小型/高可靠性零部件的研究加速,例如新能源车的ECU部分,将来可能会用到一二百个抗硫化电阻。

特殊电阻的亮点一:低阻值电阻

由于特殊电阻的附加值较高,因此吸引了ROHM等公司开发。ROHM的策略之一是开发更全的低阻值电阻。低阻值电阻用于电流检测的分流电阻,一般在1Ω以下,主要是检测电流,比如分流器、开关等。ROHM会把产品线做得越来越全,从小型到大型,从低阻值到高阻值,例如可以看到小瓦数电阻,从1/4W一直到5W,阻值小到0.1mΩ。

但是现在有很多LSI芯片把电阻集成到芯片里了,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低阻值行业也一直在发展,例如有一些特殊的产品,诸如更小阻值、更大功率的产品等。具体地,0.1mΩ~10mΩ这种超低阻值往往做不进芯片,因为任何一个电阻体会有一定的精度误差,如果放在芯片里,误差会较大。另外,有的应用需要5W等大功率电阻,LSI芯片很少有耐5W的,除非大工业会用到高功率LSI芯片。但是对于小功率芯片,诸如普通的AC/DC、DC/DC,因为瓦数不够,也集成不进去高功率电阻。

特殊电阻的亮点二:高可靠电阻/抗硫化电阻

高可靠产品包括大功率通用贴片电阻器、大功率抗浪涌贴片电阻、耐高压电阻、抗硫化电阻等。

最近,ROHM推出了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抗硫化电阻。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空气中的含硫成分与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的现象叫硫化(图4)。一旦电极部发生硫化,可能会引起电阻值变化,从而导致应用故障(断线等)。最近几年,包括家电,特别是汽车和工业设备需要很多耐硫化电阻,最主要是提高可靠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为什么市场需求更多的耐硫化电阻?首先从产品构造看(如图5),电阻的构造跟其他元器件不一样,比如半导体,其构造中间没有多少缝隙;电容也不需要耐硫化,因为电容是分层的。但是电阻不一样,电阻的构造是下面是一个基板,基板上面会有电阻体,电阻体上有各种各样的材料,侧面会加上各种电极,即外接的是各种电极,因此上面和下面的材料是不同的。我们知道它们并不会产生化学反应,一定会有个结合力的问题,比如在结合处会有些缝隙,硫气体进来之后,会跟里面的银发生反应,出现硫化银。

硫化气体主要在哪里?最早的市场是车载和工业设备市场,其中工业设备市场最大,现在家电也需要。因为硫化气体最多的应该跟汽油有关,因此炼油厂、加油站附近含量会比较高,但汽车尾气里面也含有很多硫化气体,尾气出来接触最多的是尾灯、后部的电池等,因此这部分会需要很多耐硫化电阻。

家电市场也越来越需要,例如空调的室外机,外面环境很恶劣;另外不止是硫,如果在海南,还有盐化问题。室外机是一种对电子元器件要求很严格的产品,因此,室外机对耐硫化也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耐硫化电阻,第一是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了,以往的耐硫化电阻,其实ROHM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价格很贵,市场上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和方法去做,最终跟原有产品比的话,第一可以看到特性变好,第二价格更好。”ROHM Co Ltd.电阻器制造部制造技术组组长小川真辅说。“一般地,要制造这样一个抗硫化电阻,在电极里要用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但这个材料的价格较高。而我们的SFR系列新产品抗硫化电阻,是可以做到不使用这种材料,因此对比竞品来说价格上就有优势。”

ROHM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分立器件部高级经理水原徳建解释说:“耐硫化电阻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银很容易跟硫反应,所以在接合处会用到金,因为金很难发生反应,但黄金的价格高,因此ROHM不用金,而是通过改变材料,把整个价格做下来,以达到市场接受的程度。”

据悉,SFR系列抗硫化电阻2015年已经开始量产,主要有两个系列:SFR01(0402)和SFR03(0608),主要是±5%和±1%,阻值从1Ω~10MΩ。

通用贴片电阻不断提高功率

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ROHM的策略是把功率做得更高一些。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设计方便,另外可以使产品更小型。具体地,功率提高后,不用去考虑过多的散热问题,因此更容易设计。第二,可以小型化,例如某产品必须用到0.1W、0603尺寸,但是更小的0402就可以做到0.1W。

ROHM的电阻发展策略

ROHM公司1958年成立了东洋电具制作所,但是早在1 9 5 4年就拿到了电阻专利。现在市场上流通最多的贴片电阻,是ROHM1976和1983年最先发明出来的,分别是矩形芯片固定电阻器和贴片排阻等。

ROHM过去电阻一直是全球第一,但最近几年被台湾三大家给挤走,ROHM现在只排名第五,最主要原因是ROHM的普通电阻数量越来越少,主要是以特殊电阻为主,即超低阻值电阻、高可靠性电阻。

ROHM的愿景是到2020年时,生产电阻的方向主要有三个:1.产品系列更全;2.更小;3.做更高可靠性,满足更多的特殊性需求。

ROHM的特点是采用一条龙生产,接下来ROHM将在材料、设计和生产方面进行更多的构思,使成本进一步降低。

摘要:本文通过采访贴片电阻的率先商用化企业、世界第四大电阻公司—ROHM,从中可窥见贴片电阻的应用与发展走势,及部分特种贴片电阻的发展状况,包括分流电阻的动向和抗硫化电阻的低成本工艺改进,最后介绍了ROHM的电阻发展策略和生产特点。

关键词:贴片,电阻,分流电阻,抗硫化电阻

参考文献

[1]市场占比高达9成的贴片电阻未来何去何从?[R/OL].中国安防展览网.(2016-7-14).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47223.html

[2]王莹.车用半导体需要兼顾经济和节能.电子产品世界,2015(4):1-3

[3]吕炳仁.指针式万用电表电阻测量电路的计算和第二误差分析.电子产品世界,2015(5):62-64

[4]王莹.汽车电子、半导体及车厂的技术市场走向.电子产品世界,2014(8):12-15

高附加值利用 篇6

SCA (Subsidiary Communications Authorization, 直译为辅助通信业务) 是在调频广播中利用已有的FM广播发射设备、发射天线, 在原有载波频率上附加一个或多个不同节目的广播方式, 实现一个载波频率同时播送两套以上互不干扰的独立节目或者数据信号的一项频率复用技术, 即调频多工广播技术。

在1961年, 美国1000座调频台中已有25% 的电台设有SCA信道。到目前, 美国几乎所有调频台都已开展了SCA业务, 并收到了重大的经济收益。可见SCA广播这一项高新技术, 对提高现有频率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日益紧张的频率资源、节省建台费用、发展无线电通信事业都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更将成为广播部门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景诱人。自从1992年我国第一个SCA广播电台——广州羊城交通台开播至今, 我国各大中城市的调频广播电台都相继开展了SCA广播业务。这说明我国的广播正向着“台中台”、“一主多副”、“一台多路”的多工通信方向发展。

SCA信道主要传送和立体声节目完全无关的信息, 其应用非常广泛, 具有代表性应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金融股市信息。

第二, 交通信息广播。

第三, 广播寻呼系统。

第四, 背景音乐广播。

第五, LED屏幕显示。

第六, 能源电力控制。

第七, 汽车防盗系统。

第八, 语言加密广播。

第九, 教学节目广播

第十, 气象报警广播。

第十一, 数据通信。

第十二, 市场报价。

SCA广播利用调频广播频带中附加信道的副载波来传送信息。由于调频立体声广播的基带信号频宽为53k Hz (调频单声道为15k Hz) , 所以在调频广播中, 53k Hz~100k Hz (调频单声道为15k Hz~100k Hz) 的频带几乎是闲置的, 该范围内有多个副信道可供利用, 其频率分布示意图见图1。为使附加的信息广播与原有的调频广播的副信道互不干扰, 其调制方式采用调频方式。SCA广播是调频—调频广播方式, 即双重调频制式, 它要求把附加信道的副载波频率选在干扰最小处, 即在19k Hz导频的谐波处, 如57k Hz、76k Hz、95k Hz, 也可选在干扰较小的66.7k Hz处。

这些年, SCA数据广播业务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计算机系统和嵌入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其数据通信已变为现实, 用户只需把计算机或嵌入系统联接上SCA数据接收机, 通过相应的软件就可接收到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 并进行显示和分析处理。典型的应用例子就是移动LED屏幕广告信息发布系统。下面简单说明一下SCA数据广播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其接收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主载波频率范围:87MHz-108MHz

调制方式:MSK (Minimum frequency Shift Keying最小频移键控, 调制指数为0.5时的CPFSK)

数据通信速率:9600bps

数据传输发式:同步

中心频率:76KHz

频偏:±4k Hz (副载波的空号为72k Hz, 传号为80k Hz)

SCA数据接收门限灵敏度:小于40μV

天线阻抗:75Ω

二、SCA数据传输系统基本原理

SCA数据传输系统主要由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

SCA数据发送系统利用调频广播基带中的76k Hz作为附加信道的副载波, 其基带频率分布图见图2。

信息发射端:首先把要发布的数据信息通过实时播出软件进行筛选、压缩、编码、加密等处理, 再把已处理的数据经过计算机的RS232串行端口发送到SCA数字编码器进行编码, 并采用MSK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将数字信息转换成副载波频移键控信号, 然后送入激励器的SCA附加信道输入端口, 和已通过立体声编码处理的节目信号进行混合, 最后送给FM调频发射机进行无线数据广播发射。数据信息发射端系统框图见图3。

用户接收端:用户通过一台SCA接收机将SCA信号接收下来并解调、解密, 变成标准的数据信息, 然后通过RS232串行端口将数据送到计算机系统或嵌入系统, 经安装的驱动程序和软件就可以显示、分析和处理所收到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用户接收端框图见图4。

三、SCA数据信息发送系统的原理

经计算机数字化了的数据信息, 通过计算机的RS232接口电路转化为0V和5V的数字信号, 然后送入SCA数字编码器进行MSK调制, 变为频偏为4k Hz的频移键控信号。即将0V电平转换为80k Hz的频率信号, 将5V电平转换为72k Hz的频率信号, 且使这两个电平所产生的频率相位连续, 幅度不变, 使其转换的MSK调制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80k Hz+72k Hz) /2=76k Hz。然后将这个频移键控信号放大, 送入激励器的SCA输入口, 至加法器与已编码的立体声信号进行线性相加后送入主调频器上, 并以规定的频偏调制到调频台的主频率上, 经过功率放大, 最后再由天线发射出去。SCA的调制度为调频广播总调制度的10% (立体声信号占80%, 导频占10%) 。

SCA数字编码器由RS232接口电路、MSK发声器、不平衡/ 平衡转换、信号放大等电路组成, 其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

计算机的正负交变电平通过RS232接口电路转换为TTL电平后送至MSK发生器的输入端, 控制MSK发生器内部的电流开关电路, 以改变MSK发生器内的阻容式压控振荡器VCO的定时电阻的阻值来产生不同频率, 使其受所传数据的键控来生产频移信号, 并在该频移信号经过正弦波整形电路和不平衡/ 平衡转换电路后进行信号放大及滤波, 最后送入激励器的SCA输入口。

四、SCA数据信息接收系统的原理

SCA接收系统由调谐、中频滤波、限幅中放、鉴频、副载波带通滤波器、MSK解调器、RS232接口电路等组成, 其方框图如图6所示。

立体声和附加信道数据所混合的调频复合信号经SCA接收机的天线输入至调谐电路的高放, 和本振混频后变为10.7MHz的中频信号, 再经滤波后送入中放系统电路进行限幅中放、鉴频, 然后将鉴频器输出的立体声信号和副载波频移键控信号经72k Hz~80k Hz的带通滤波电路, 把需要的频移键控信号选出并送给MSK解调电路进行解调, 最后再通过RS232接口电路送入计算机, 使其复原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

MSK解调器由频移信号放大电路、锁相环及数据滤波电路等组成。锁相环包含阻容式压控振荡器 (VCO) 、鉴相电路和环路滤波电路等。MSK解调器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

由副信道带通滤波器选出的MSK频移数据信号, 经放大后与来自VCO的信号进行鉴相并按所指定的PLL (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 跟踪范围锁定其频移信号, 使其让环路滤波器输出一个与频移信号频率值相对应的直流电压, 这样随着输入频率的不断变化, 就产生了高低两个电平, 使MSK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最后把该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 就完成了SCA数据的接收。

五、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 利用现有调频广播电台设备及各项基础设施, 加上SCA数字编码器就可以组成SCA数据信息发送系统, 节省了投资费用。

第二, SCA数据信息传输系统不需另外申请频点, 就可开展无线数据传输业务, 如实现移动LED屏幕广告的信息发布, 节约了开支。

第三, 调频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高, 覆盖面广, 为SCA数据信息的发送奠定了实用基础, 更能充分体现SCA无线传输的优越性。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利用调频附加信道广播实现数据通信, 阐述了SCA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 对SCA数据传输系统的发送和接收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介绍。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无线电信号下一篇:交通运行指数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