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

2024-06-01

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精选3篇)

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 篇1

一、引言

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经营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国家扶贫等经济社会方面表现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基于农村发展的视角,一般认为高附加值农产品是相对于传统农产品,对生产技术和品种进行改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消耗更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价值较高,能够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的农产品,如水果、畜产品、奶产品、有机大米、绿色蔬菜等(罗列,2012)。市场经济下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农业发展资金向企业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然而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于高附加值农产品自身的属性普遍存在投资缺乏科学性、扶持政策缺乏效率、控制基础薄弱等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由此,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和预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二、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最早开始研究财务预警的是Fitz partrick(1932),其主要是通过单个财务指标来研究企业破产的预测能力;William Beaver(1966)最早使用统计方法并且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单变量判别模型来进行公司财务危机方面的问题研究。随后,Altman(1968)首次使用了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建立Z计分模型,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之后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ii(1977)又在Z计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ZETA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加显著的优越性,预测的准确度更高;为克服多元回归对数据正态分布的限制,Ohlson为代表的研究者们采用了条件概率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主要有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两种统计方法。20世纪80年代末,神经网络理论也逐渐应用到财务预警的研究领域中,Coats和Fant(1991)运用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其预测的准确率比使用多元判别法明显要高。近年来,由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非线性预测方法对变量分布的要求较低,从而得到一些研究和应用。

(二)国内研究国内对于财务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利用国内公司的数据构建类似的模型来进行相关研究。吴世农与黄世忠(1986) 首次撰文介绍企业破产的财务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随后,我国学者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有Z计分模型(黄硕,2010;邵惠,2011)、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胡海涛、高秉学,2010;尚洪涛,2011)、逻辑回归分析(何勤,2010;周超,201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齐锡晶和赵亮等,2010),对公司财务预警展开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朱新龙、刘哲、王虹(2012)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F计分模型对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层次分析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梁国栋(2013)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电网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目前,对农业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上市公司。余景远、郑少峰(2012)研究了Z计分财务预警模型在农业上市公司的应用;郭诗尧(2012)对农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进行实证研究。而对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定量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把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的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所以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并且力图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选择具有广大发展前景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排除了行业间的差异;二是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指标的选取,使得预测更加准确。

三、基于AHP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构建

(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层次结构模型的关键在于选取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指标。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投入成本高、周期长、劳动力需求大、所需生产资料差异化专属化强。同时,生产过程中管理环节多、技术复杂程度性高以及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并且,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资产负债率高,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在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但是企业也应该结合实际量力而行,避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给企业带来不利;(2)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负债结构比较平衡,说明长期负债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也间接表明了用于研究开发项目的资金不足;(3)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外部融资所占比重较高,说明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

针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自身属性及其资本结构所具有的特点,对于其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选择,主要筛选出了如下四类指标: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研发能力,具体总共包括12个具体指标,构建出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作为准则层,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研发能力作为标准层(Bi),12个具体指标作为方案层(Ci)。其中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方面的相关指标。在这里还考虑到研发支出对于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的意义,将研发能力作为考察的一个方面从而使构建的财务预警指标更加完善、科学。

(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出之后,开始通过比较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在矩阵中,主要用判断值来表示同一层次中不同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Saaty教授提出1~9个层次的标度方法,如表1所示。

对于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各项预警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可以通过专家判断法,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对每一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判断。具体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8名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营企业决策层、财务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让其对各层指标权重进行设定,首先需要将专家组划分为4个小组,分别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然后每个小组再依照对比两两指标的原则,按照表1的相对比较标度进行对比赋值;最后将每个小组设定的权重再进行集体讨论,最终确定出结果。根据讨论之后的结果,得到判断矩阵,此处用表2~表7来表示。

(三)计算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权重。根据上面的判断矩阵,需要确定与判断矩阵相对应的特征向量。通过MATLAB软件首先分别将以上的五个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计算,同时计算出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值。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 方案层C1、C2、C3相对于准 则层B1的权重为W1=(0.3202,0.5571,0.1227);方案层C4、C5、C6相对于准则层B2的权重为W2=(0.3202,0.1226,0.5572);方案层C7、C8、C9相对于准则层B3的权重为W3=(0.5571,0.1226,0.3203);方案层C10、C11、C12相对于准则层B4的权重为W4=(0.1307,0.6768,0.1925);准则层B1、B2、B3、B4相对于目 标层A的权重为W=(0.4965,0.2861,0.1603,0.0571)。

其次,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根据第一步计算出的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再根据公式计算一致性指标,然后根据公式CR=CI/RI计算得到一致性比例,其中RI是任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取决于该比较项的个数,1~10阶矩阵的RI取值可以通过查表得到。

根据此方法,以W1的权重检验为例,CI/RI=0.02<0.10,满足一致性要求,故上述权重计算符合条件。同理,经检验其他方案层的指标权重也符合一致性要求,说明该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具有可行性。

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准则层权重与其对应的方案层权重相乘,就可以得到方案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例如偿债能力的方案层指标总排序计算如下:将偿债能力方案层指标的权重分别乘以偿债能力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得出具体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其他方案层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依次同理可得。因此,可得到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预警指标及其权重的分布如表8所示。并且经检验,层次总排序同样满足一致性要求。

(四)构建函数模型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构建出如下评价于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状况的函数模型:

通过上述模型可以看出,速动比率对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最大,而影响最小的是技术研发投入成本率。而在应用到现实中的企业时,可以通过查阅报表及相关资料,将某一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具体指标评分代入函数模型中就可以得到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评分,然后再根据财务风险评价等级,就可以发现企业所处的当前状况,查找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就可以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般情况下,按照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的程度的高低,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优良、正常、低度、中度以及高度风险,而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戒线也可以按照这五种等级来进行划分。如表9所示。

四、结论

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由于经济、政治、农业结构调整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本身的属性,其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和转型关注的重要课题。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一方面可以在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时针对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涵盖企业不同方面的各个财务指标,另一方面可以对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根源。但是在进行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来构造判断矩阵时主要运用的是专家判断法,这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主观性较强,如何寻求一种更为科学的量化方法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 篇2

现在市场上流通最多的是贴片电阻,占比高达9成[1]。相比插件元件[2],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更小,一般采用SMT(表面贴装技术)贴装,另外,贴片元件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根据ROHM的出货量数据(如图1)可见,相较2014年,2015年贴片电阻的应用有几个很大的变化。第一是小型化的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例如2014年,0402(注:毫米制,如果以英寸为单位,0402就是0105。本文主要介绍毫米制)还不到20%的市场,但是在2015年时已达1/4。

另外一个变化是车载,即0603产品在2014年时在车载上基本没有应用,因为车载需要一定的功率,而且在电路板上也有足够的位置,电阻不需要那么小;但是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竞争激烈,会用到小型产品和模块,因此汽车也产生了对小型化产品的需要。

图2显示了贴片电阻的尺寸发展趋势。相比2015年,2016年将有一个有趣的变化,可以看到有两个交叉点,第一个交叉点是2012和0402的交叉,甚至可以看到2012越来越少,而0402越来越多。还有一个交叉点是0603和1608。0603从2010年后一直在发展,2015年终于超过了1608。

为什么0402越来越多?原因是小型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另外,0603最早用于车载,现在手机也在用,因此上升很快。

汽车行业对电阻器需求的变化

为什么人们关注汽车行业?从图3可见,汽车的产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013年大约8500万辆,2020年约1亿辆。但是汽车电子化催生了电阻需求,包括混合动力(HEV)车、纯电动车(EV),纯电动车中还有一部分是48V的纯电动车,还有ISS(Intelligent Start/Stop,智能启停)车。ISS车可以自动启动、自动停止,例如在危险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属于今后无人驾驶/全自动车的一种前身产品。

这些车里会用到电池和各种电机,因此,对电阻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具体地,与电池/电机电路相关的部分,电流检测用低阻值电阻的需求会增加;随着ECU(电控单元)的增加,对小型/高可靠性零部件的研究加速,例如新能源车的ECU部分,将来可能会用到一二百个抗硫化电阻。

特殊电阻的亮点一:低阻值电阻

由于特殊电阻的附加值较高,因此吸引了ROHM等公司开发。ROHM的策略之一是开发更全的低阻值电阻。低阻值电阻用于电流检测的分流电阻,一般在1Ω以下,主要是检测电流,比如分流器、开关等。ROHM会把产品线做得越来越全,从小型到大型,从低阻值到高阻值,例如可以看到小瓦数电阻,从1/4W一直到5W,阻值小到0.1mΩ。

但是现在有很多LSI芯片把电阻集成到芯片里了,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低阻值行业也一直在发展,例如有一些特殊的产品,诸如更小阻值、更大功率的产品等。具体地,0.1mΩ~10mΩ这种超低阻值往往做不进芯片,因为任何一个电阻体会有一定的精度误差,如果放在芯片里,误差会较大。另外,有的应用需要5W等大功率电阻,LSI芯片很少有耐5W的,除非大工业会用到高功率LSI芯片。但是对于小功率芯片,诸如普通的AC/DC、DC/DC,因为瓦数不够,也集成不进去高功率电阻。

特殊电阻的亮点二:高可靠电阻/抗硫化电阻

高可靠产品包括大功率通用贴片电阻器、大功率抗浪涌贴片电阻、耐高压电阻、抗硫化电阻等。

最近,ROHM推出了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抗硫化电阻。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空气中的含硫成分与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的现象叫硫化(图4)。一旦电极部发生硫化,可能会引起电阻值变化,从而导致应用故障(断线等)。最近几年,包括家电,特别是汽车和工业设备需要很多耐硫化电阻,最主要是提高可靠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为什么市场需求更多的耐硫化电阻?首先从产品构造看(如图5),电阻的构造跟其他元器件不一样,比如半导体,其构造中间没有多少缝隙;电容也不需要耐硫化,因为电容是分层的。但是电阻不一样,电阻的构造是下面是一个基板,基板上面会有电阻体,电阻体上有各种各样的材料,侧面会加上各种电极,即外接的是各种电极,因此上面和下面的材料是不同的。我们知道它们并不会产生化学反应,一定会有个结合力的问题,比如在结合处会有些缝隙,硫气体进来之后,会跟里面的银发生反应,出现硫化银。

硫化气体主要在哪里?最早的市场是车载和工业设备市场,其中工业设备市场最大,现在家电也需要。因为硫化气体最多的应该跟汽油有关,因此炼油厂、加油站附近含量会比较高,但汽车尾气里面也含有很多硫化气体,尾气出来接触最多的是尾灯、后部的电池等,因此这部分会需要很多耐硫化电阻。

家电市场也越来越需要,例如空调的室外机,外面环境很恶劣;另外不止是硫,如果在海南,还有盐化问题。室外机是一种对电子元器件要求很严格的产品,因此,室外机对耐硫化也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耐硫化电阻,第一是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了,以往的耐硫化电阻,其实ROHM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价格很贵,市场上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和方法去做,最终跟原有产品比的话,第一可以看到特性变好,第二价格更好。”ROHM Co Ltd.电阻器制造部制造技术组组长小川真辅说。“一般地,要制造这样一个抗硫化电阻,在电极里要用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但这个材料的价格较高。而我们的SFR系列新产品抗硫化电阻,是可以做到不使用这种材料,因此对比竞品来说价格上就有优势。”

ROHM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分立器件部高级经理水原徳建解释说:“耐硫化电阻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银很容易跟硫反应,所以在接合处会用到金,因为金很难发生反应,但黄金的价格高,因此ROHM不用金,而是通过改变材料,把整个价格做下来,以达到市场接受的程度。”

据悉,SFR系列抗硫化电阻2015年已经开始量产,主要有两个系列:SFR01(0402)和SFR03(0608),主要是±5%和±1%,阻值从1Ω~10MΩ。

通用贴片电阻不断提高功率

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ROHM的策略是把功率做得更高一些。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设计方便,另外可以使产品更小型。具体地,功率提高后,不用去考虑过多的散热问题,因此更容易设计。第二,可以小型化,例如某产品必须用到0.1W、0603尺寸,但是更小的0402就可以做到0.1W。

ROHM的电阻发展策略

ROHM公司1958年成立了东洋电具制作所,但是早在1 9 5 4年就拿到了电阻专利。现在市场上流通最多的贴片电阻,是ROHM1976和1983年最先发明出来的,分别是矩形芯片固定电阻器和贴片排阻等。

ROHM过去电阻一直是全球第一,但最近几年被台湾三大家给挤走,ROHM现在只排名第五,最主要原因是ROHM的普通电阻数量越来越少,主要是以特殊电阻为主,即超低阻值电阻、高可靠性电阻。

ROHM的愿景是到2020年时,生产电阻的方向主要有三个:1.产品系列更全;2.更小;3.做更高可靠性,满足更多的特殊性需求。

ROHM的特点是采用一条龙生产,接下来ROHM将在材料、设计和生产方面进行更多的构思,使成本进一步降低。

摘要:本文通过采访贴片电阻的率先商用化企业、世界第四大电阻公司—ROHM,从中可窥见贴片电阻的应用与发展走势,及部分特种贴片电阻的发展状况,包括分流电阻的动向和抗硫化电阻的低成本工艺改进,最后介绍了ROHM的电阻发展策略和生产特点。

关键词:贴片,电阻,分流电阻,抗硫化电阻

参考文献

[1]市场占比高达9成的贴片电阻未来何去何从?[R/OL].中国安防展览网.(2016-7-14).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47223.html

[2]王莹.车用半导体需要兼顾经济和节能.电子产品世界,2015(4):1-3

[3]吕炳仁.指针式万用电表电阻测量电路的计算和第二误差分析.电子产品世界,2015(5):62-64

[4]王莹.汽车电子、半导体及车厂的技术市场走向.电子产品世界,2014(8):12-15

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 篇3

企业在同一生产流程下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一定是一种, 可能存在多种地位不同或相同的产品, 在本文中附加产品主要包含联产品和副产品, 对于附加产品的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要求, 准确反映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

1.1 产品成本核算要求

为了计算产品成本, 应当分清四种费用界限: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当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各个会计期间成本的费用界限;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费用界限。在企业生产中, 可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仅是一类产品, 这就需要分类别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 以准确反映不同类型产品的成本费用, 这也就是上面四种费用界限的第三种。因此, 产品成本核算要求表明企业将联合成本在同一生产流程制造出来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正确反映各类生产产品的成本。

1.2 附加产品的内涵

对于生产性企业来说, 同一生产流程生产出来的不同类型产品有两类:联产品和副产品。在本文中, 附加产品就是指联产品和副产品。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原料, 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 生产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 这些产品在经济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并且这些产品都属于企业的主要生产目的。而利用同一原料, 经过同一生产过程, 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 这些产品在经济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且并不都是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 这种非主要目的下生产的产品称为副产品。

2 联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联产品销售价格一般都比较高, 对企业贡献都较大, 因此不能忽略任何一种联产品的贡献, 需要对每种联产品进行单独核算, 反映企业成本和收入。

2.1 联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联产品成本核算的难点主要是确定以下几个方面:联合成本的确定;联合成本的分离率的确定;分离点后可归属成本的确定, 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在分离点后可归属成本是指分离点后进一步发生的加工成本, 该成本可直接归属于某种联产品成本。联合成本与可直接归属成本相对立的成本, 是指在产品未分离之前的联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应当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企业首先应当对联合成本进行归集, 然后才能采用合理的分离率对联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某联产品分离点上的成本=联合成本*该联产品的分离率

某联产品总成本=某联产品分离点上的成本+继续加工成本

联产品单位成本=联产品总成本/联产品的本期产量

2.2 分离率的确定

通过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可以知道计算联产品成本的关键是确定联产品之间的分离率。不同的分离率决定不同的成本分配方法, 因此联产品成本分配方法主要有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种。

2.2.1 实物量为基础的分配方法

实物量为基础的分离方法就是以联产品的实物数量为基础对联合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 这里的实物量可以是产品的数量、重量等。实物量为基础的分配方法适用于当产品的价格不易确定的情况。企业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系数对实物量进行调整, 使实物量更能准确地作为成本分配基础, 当系数为1时, 也就是直接以实物量为基础进行分配, 当系数不为1时, 应当计算该产品的约当实物量:

某联产品的约当实物量=某联产品的系数*某联产品的实物量

某联产品的分离率=某联产品的约当实物量/全部联产品的约当实物量之和

2.2.2 价值量为基础的分配方法

价值量为基础的分配方法就是以联产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对联合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 这里的价值量可以采用分离点的销售价格, 也可以采用可变现净值。当采用销售价格为基础进行分配, 则每种联产品在分离点的销售价格应当可以确定。若企业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再销售, 企业还可以利用可变现净值为基础进行分配。当利用销售价格为基础进行分配时:

某联产品的分离率=联产品在分离点的产量*分离点单价/全部联产品在分离点销售价格

3 副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主要依靠主产品创造经营收入, 而副产品的销售价格一般较低, 在企业的营业收入中占有的比例较小。具体来说, 副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含五种。

3.1 成本为零法

通过成本为零法的名称可以看出将副产品的成本当作零, 而将流程中的成本耗费全部归属于主产品成本, 将副产品的销售收入直接作为“其他营业收入”, 相对应的“其他营业成本”为零。副产品成本为零法计算方式较为简单, 简化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但是将生产中的共同成本全部作为主产品成本有一定的不准确性, 因此成本为零法仅仅适用于副产品的价值极小的情况, 只有副产品价值极小时, 企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主要产品, 共同成本应当由主产品负担。

3.2 固定成本法

固定成本法就是将副产品的成本认定为一个合理的固定数值, 将流程中耗费的共同成本减去该固定成本的数值认定为主产品成本。企业的副产品价值相对来说一般较低, 在企业全部成本及收入占比较低, 并且主副产品成本分离较为困难, 为了简化计算, 可以将副产品成本认定为一个固定数值。在大部分企业实务操作中, 为了简化计算, 直接将副产品售价作为成本, 但是这样并不符合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这种计算方法适合于企业副产品成本变化不大, 并且副产品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

3.3 继续加工成本法

在同主产品分离后, 若副产品继续加工后再销售, 将继续加工成本作为副产品成本, 而对于继续加工之前的共同成本全部认定为主营业务成本, 不考虑同主产品未分离之前的副产品成本。这种计算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简便, 不考虑副产品继续加工之前的成本, 简化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当副产品分离后不进行继续加工而是直接销售时, 副产品成本为零, 只要副产品继续加工就有消耗, 副产品成本就不为零。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需要对主营产品生产中的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才能销售的情况。对于副产品的继续加工成本同一般成本归集方法相一致, 较为容易归集。

3.4 售价倒挤法

根据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确定副产品成本的方法称为售价倒挤法。共同成本中属于副产品成本的部分等于副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副产品继续加工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合理的利润。相对于上述计算方法而言, 这种副产品计算方法较为复杂, 需要确定副产品的售价、后续成本费用及利润, 以此倒挤出分离时的副产品成本, 同时这种计算方法相对上述三种方法较为准确, 能够按照收入和费用配比的原则确定副产品的成本和利润。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副产品价值不是非常低, 副产品的利润对企业总利润具有一定的影响, 企业不应当忽略副产品利润的情况。这种计算方法的难点是确定副产品的单位利润, 企业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时应当关注副产品利润的确定。

3.5 成本分配法

成本分配法就是将共同成本在主副产品之间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 使副产品占有少量共同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下副产品的成本计算较为完整, 包含分离前后的材料成本、相关税金、折旧费、人工成本及继续加工成本等, 这种分配方法的难点是确定主产品和副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原则, 企业可以按照生产工艺确定成本分配原则, 比如, 对于材料在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的产品而言可以按照原料比例分摊共同成本。成本分配法适用于副产品在企业销售额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能够影响企业的收入, 不能对其利润进行忽略的情况。

摘要:企业在同一生产流程中可能会生产出多种产品, 无论该产品是主要产品还是次要产品, 都需要将联合成本进行分配, 确定不同类型的产品成本。本文在探讨附加产品成本核算内涵的基础上, 对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分析, 以供相关决策者借鉴。

关键词:联产品,副产品,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蒋伯圣.联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 2011 (10) .

[2]王春玲.副产品成本核算探讨[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0 (02) .

[3]汪永超, 刘勇, 殷国富, 陈珂, 陈玲.流程企业联副产品成本分配原理与方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 2005 (04) .

[4]张淑艳.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析[J].商业经济, 2010 (09) .

上一篇:生态选择下一篇:基于用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