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软件系统(精选12篇)
试验软件系统 篇1
1 技术领域
涉及某型号密闭式热强度试验系统之试验舱制备方法, 应用于航天领域的模拟试验。
2 背景技术
密闭式热强度试验系统之试验舱是目前较少的用来做密闭式热强度试验的高端设备, 应用于航天领域的模拟试验。经过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缜密的分析, 并在实践施工中总结经验, 目前的工艺方法存在着难点如下:
DN8000mm直径的封头的制造;
DN8000mm直径、δ52mm厚度的筒节的组对、焊接;
90个接管的开孔、组对、焊接以及变形的控制;
筒体最大最小直径差的控制;
法兰平面度、垂直度的控制;
3 制备步骤
3.1 封头的制造
封头内径较大, 需要对板材拼接后进行旋压, 在保证材料利用率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下, 经过多次排版, 并且分瓣进行旋压, 运输到现场后进行最后一道焊缝的拼接, 先固定住两瓣封头, 再进行焊接;
3.2 筒节的组对、焊接
分五瓣儿进行筒体的组对、焊接, 先将短节与长节进行组对、焊接, 先焊接一个胀圈, 将一瓣儿筒节放置在滚轮托架上, 调整好中心高度后, 将胀圈放置在这瓣儿筒节上, 然后利用吊车把第二瓣儿筒节吊起、贴近胀圈与第一瓣儿筒节进行组对, 组对过程中, 由于筒节具有弧度, 很难进行对接, 于是在两瓣儿筒节上焊接工艺吊耳, 利用手拉葫芦把两瓣儿筒节进行组对, 最后定位的过程中, 对两瓣儿筒节进行固定, 测量好椭圆度、棱角度、最大最小直径差后进行定位焊接;
3.3 90个接管的开孔、组对、焊接以及变形的控制
(1) 经过多次排版, 确定了开孔的准确位置后, 制作样板, 利用样板在筒体上进行划线, 气割开孔;
(2) 接管的组对过程中, 为了保证接管的垂直度与平面度, 在接管重心的位置焊接工艺吊耳, 多次测量, 确保准确无误后进行组对、定位;
(3) 焊接时为了控制变形量, 保证接管的圆度, 严格的控制焊接参数;
3.4 筒体最大最小直径差的控制
为了保证筒体最大最小直径差, 在进行两节筒节的环缝组对焊接时, 始终利用胀圈来支撑筒节防止变形, 并且多次测量多点的直径, 确定在行业标准范围内后进行定位、焊接;
3.5 法兰平面度、垂直度的控制
严格的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利用胀圈支撑;焊接过程中反复测量, 确保在图纸要求范围内继续进行施工;
3.6 无损检测以及耐压试验的控制
(1) 无损检测的控制:采用一个位置二次曝光的方法进行检测, 遇到有缺陷的地方, 检测人员进行标注, 工人进行返修, 待返修结束后再次进行检测, 直至检测合格;
(2) 耐压试验: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耐压试验的操作, 试验过程中, 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时, 应立即停止试验, 并分析原因;舱体内部有压力时, 不得对受压元件进行任何修理和紧固螺栓工作;在试验压力下严禁碰撞和敲击试验容器;在确认容器内无压力后方可拆卸试验系统和临时附件。
4 结语
某型号密闭式热强度试验系统之试验舱制备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DN8000mm直径的封头的制造——DN8000mm直径、δ52mm厚度的筒节的组对、焊接——90个接管的开孔、组对、焊接以及变形的控制——筒体最大最小直径差的控制——法兰平面度、垂直度的控制——无损检测以及耐压试验的控制。此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试验舱存在的难点问题, 对此类试验舱的制造有指导作用。
试验软件系统 篇2
项 目 名 称: 磁盘调度模拟系统 所 在 班 级: 软件工程一班 小 组 成 员:;刘清元,学号:120904012 指 导 教 师: 王蕾 起 止 时 间: 2014.6.1—2014.6.20
磁盘调度模拟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
通过设计一个磁盘调度模拟系统,从而使磁盘调度算法更加形象化,容易使人理解,使磁盘调度的特点更简单明了,能使使用者加深对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扫描算法以及循环扫描算法等磁盘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系统主界面可以灵活选择某种算法,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扫描算法(SCAN)、循环扫描算法(CSCAN)。
三:实现原理
设备的动态分配算法与进程调度相似,也是基于一定的分配策略的。常用的分配策略有先请求先分配、优先级高者先分配等策略。在多道程序系统中,低效率通常是由于磁盘类旋转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操作系统中,对磁盘的访问要求来自多方面,常常需要排队。这时,对众多的访问要求按一定的次序响应,会直接影响磁盘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系统的性能。访问磁盘的时间因子由3部分构成,它们是查找(查找磁道)时间、等待(旋转等待扇区)时间和数据传输时间,其中查找时间是决定因素。因此,磁盘调度算法先考虑优化查找策略,需要时再优化旋转等待策略。
平均寻道长度(L)为所有磁道所需移动距离之和除以总的所需访问的磁道数(N),即:
L=(M1+M2+„„+Mi+„„+MN)/N
其中Mi为所需访问的磁道号所需移动的磁道数。
启动磁盘执行输入输出操作时,要把移动臂移动到指定的柱面,再等待指定扇区的旋转到磁头位置下,然后让指定的磁头进行读写,完成信息传送。因此,执行一次输入输出所花的时间有:
寻找时间——磁头在移动臂带动下移动到指定柱面所花的时间。
延迟时间——指定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所需的时间。
传送时间——由磁头进程读写完成信息传送的时间。
其中传送信息所花的时间,是在硬件设计就固定的。而寻找时间和延迟时间是与信息在磁盘上的位置有关。
为了减少移动臂进行移动花费的时间,每个文件的信息不是按盘面上的磁道顺序存放满一个盘面后,再放到下一个盘面上。而是按柱面存放,同一柱面上的各磁道被放满信息后,再放到下一个柱面上。所以各磁盘的编号按柱面顺序(从0号柱面开始),每个柱面按磁道顺序,每个磁道又按扇区顺序进行排序。
四:算法实现
1.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按先来后到次序服务,未作优化。最简单的移臂调度算法是“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这个算法实际上不考虑访问者要求访问的物理位置,而只是考虑访问者提出访问请求的先后次序。例如,如果现在读写磁头正在50号柱面上执行输出操作,而等待访问者依次要访问的柱面为130、199、32、159、15、148、61、99,那么,当50号柱面上的操作结束后,移动臂将按请求的先后次序先移到130号柱面,最后到达99号柱面。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决定等待访问者执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次序时,移动臂来回地移动。先来先服务算法花费的寻找时间较长,所以执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总时间也很长。
2.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调度算法总是从等待访问者中挑选寻找时间最短的那个请求先执行的,而不管访问者到来的先后次序。现在仍利用同一个例子来讨论,现在当50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应该先处理61号柱面的请求,然后到达32号柱面执行操作,随后处理15号柱面请求,后继操作的次序应该是99、130、148、159、199。
采用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决定等待访问者执行操作的次序时,读写磁头总共移动了200多个柱面的距离,与先来先服务、算法比较,大幅度地减少了寻找时间,因而缩短了为各访问者请求服务的平均时间,也就提高了系统效率。但最短查找时间优先(SSTF)调度,FCFS会引起读写头在盘面上的大范围移动,SSTF查找距离磁头最短(也就是查找时间最短)的请求作为下一次服务的对象。SSTF查找模式有高度局部化的倾向,会推迟一些请求的服务,甚至引起无限拖延(又称饥饿)。
3.扫描算法(SCAN)
SCAN 算法又称电梯调度算法。SCAN算法是磁头前进方向上的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算法,它排除了磁头在盘面局部位置上的往复移动,SCAN算法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SSTF算法的不公平性,但仍有利于对中间磁道的请求。
“电梯调度”算法是从移动臂当前位置开始沿着臂的移动方向去选择离当前移动臂最近的那个柱访问者,如果沿臂的移动方向无请求访问时,就改变臂的移动方向再选择。这好比乘电梯,如果电梯已向上运动到4层时,依次有3位乘客陈生、伍生、张生在等候乘电梯。他们的要求是:陈生在2层等待去10层;伍生在5层等待去底层;张生在8层等待15层。由于电梯目前运动方向是向上,所以电梯的形成是先把乘客张生从8层带到15层,然后电梯换成下行方向,把乘客伍生从5层带到底层,电梯最后再调换方向,把乘客陈生从2层送到10层。
我们仍用前述的同一例子来讨论采用“电梯调度”算法的情况。由于磁盘移动臂的初始方向有两个,而该算法是与移动臂方向有关,所以分成两种情况来讨论。
〈1〉.移动臂由里向外移动
开始时,在50号柱面执行操作的读写磁头的移动臂方向是由里向外,趋向32号柱面的位置,因此,当访问50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沿臂移动方向最近的柱面是32号柱面。所以应先为32号柱面的访问者服务,然后是为15号柱面的访问者服务。之后,由于在向外移方向已无访问等待者,故改变移动臂的方向,由外向里依次为各访问者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为等待访问者服务的次序是61、99、130、148、159、199。
〈2〉.移动臂由外向里移动
开始时,正在50号柱面执行操作的读写磁头的移动臂是由外向里(即向柱面号增大的内圈方向)趋向61号柱面的位置,因此,当访问50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沿臂移动方向最近的柱面是61号柱面。所以,应先为61号柱面服务,然后按移动臂由外向里移动的方向,依次为99、130、148、159、199柱面的访问者服务。当201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向里移动的方向已经无访问等待者,所以改变移动臂的前进方向,由里向外依次为32、15柱面的访问者服务。
“电梯调度”与“最短寻找时间优先”都是要尽量减少移动臂时所花的时间。所不同的是:“最短寻找时间优先”不考虑臂的移动方向,总是选择离当前读写磁头最近的那个柱面,这种选择可能导致移动臂来回改变移动方向;“电梯调度”是沿着臂的移动方向去选择离当前读写词头最近的哪个柱面的访问者,仅当沿移动臂的前进移动方向无访问等待者时,才改变移动臂的前进方向。由于移动臂改变方向是机械动作,速度相对较慢,所以,电梯调度算法是一种简单、使用且高效的调度算法。
但是,“电梯调度”算法在实现时,不仅要记住读写磁头的当前位置,还必须记住移动臂的当前前进方向。
4.循环扫描算法(CSCAN)
单项扫描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不考虑访问者等待的先后次序,总是从0号柱面开始向里道扫描,按照各自所要访问的柱面位置的次序去选择访问者。在移动臂到达最后一个柱面后,立即快速返回到0号柱面,返回时不为任何的访问者等待服务。在返回到0号柱面后,再次进行扫描。
由于该例中已假定读写的当前位置在50号柱面,所以,指示了从50号柱面继续向里扫描,依次为61、99、130、148、159、199各柱面的访问者服务,此时移动臂已经是最内的柱面,于是立即返回到0号柱面,重新扫描,依次为15、32号柱面的访问者服务。
除了“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外,其余三种调度算法都是根据欲访问的柱面位置来继续调度的。在调度过程中可能有新的请求访问者加入。在这些新的请求访问者加入时,如果读写已经超过了它们所要访问的柱面位置,则只能在以后的调度中被选择执行。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在等待访问磁盘的若干访问者请求中,可能要求访问的柱面号相同,但在同一柱面上的不同磁道,或访问同一柱面中同一磁道上的不同扇区。所以,在进行移动调度时,在按照某种短法把移动臂定位到某个柱面后,应该在等待访问这个柱面的各个访问者的输入输出操作都完成之后,再改变移动臂的位置。
五:实现代码
#include printf(“第%d次访问的磁道:%dn”,i+1,a[i]); sum+=abs(s-a[i]); s=a[i];} printf(“平均寻道长度:%fn”,sum*1.0/n);} void SSTF(int b[],int n,int k)//最短寻道法 { int i,j,s,sum=0,p;int a[20];for(i=0;i s=a[0]; p=0; for(j=0;j<=i;j++) if(abs(a[j]-k) { s=a[j]; p=j; } a[p]=a[i]; printf(“第%d次访问的磁道:%dn”,n-i,s); sum+=abs(s-k); k=s;} printf(“平均寻道长度:%fn”,sum*1.0/n);} void SCAN1(int b[],int n,int k)//扫描算法 { int i,j,s,sum=0,p,biaoji;int a[20];for(i=0;i biaoji=0; for(j=0;j<=i;j++) if(a[j]-k<0) { biaoji=1; p=j; break; } if(biaoji==1) { s=a[p]; for(j=0;j<=i;j++) if(a[j] { s=a[j]; p=j; } a[p]=a[i]; printf(“第%d次访问的磁道:%dn”,n-i,s); sum+=k-s; k=s; } else { s=a[0]; for(j=0;j<=i;j++) if(a[j]-k<=s-k) { s=a[j]; p=j; } a[p]=a[i]; printf(“第%d次访问的磁道:%dn”,n-i,s); sum+=abs(k-s); k=s; } } printf(“平均寻道长度:%fn”,sum*1.0/n);} void SCAN2(int b[],int n,int k)//循环算法 { int i,j,s,sum=0,p,biaoji;int a[20];for(i=0;i biaoji=0; for(j=0;j<=i;j++) if(a[j]-k>0) { biaoji=1; p=j; break; } if(biaoji==1) { s=a[p]; for(j=0;j<=i;j++) if(a[j]>k&&a[j]-k { s=a[j]; p=j; } a[p]=a[i]; printf(“第%d次访问的磁道:%dn”,n-i,s); sum+=s-k; k=s; } else { s=a[0]; for(j=0;j<=i;j++) if(k-a[j]<=k-s) { s=a[j]; p=j; } a[p]=a[i]; printf(“第%d次访问的磁道:%dn”,n-i,s); sum+=abs(k-s); k=s; } } printf(“平均寻道长度:%fn”,sum*1.0/n);} void C_SCAN(int b[],int n,int k)//循环算法 { int i,j,s,sum=0,p,biaoji;int a[20];for(i=0;i biaoji=0; for(j=0;j<=i;j++) if(a[j]-k>0) { biaoji=1; p=j; break; } if(biaoji==1) } { s=a[p];for(j=0;j<=i;j++)if(a[j]>k&&a[j]-k for(;i>=0;i--){ s=a[0];for(j=0;j<=i;j++)if(a[j]-k { s=a[j]; p=j; } a[p]=a[i];printf(“第%d次访问的磁道:%dn”,n-i,s);sum+=s-k;k=s;} printf(“平均寻道长度:%fn”,sum*1.0/n); void main(){ int a[20];int i,n,k,k1,init;printf(“请输入需要访问的磁道总数:”);scanf(“%d”,&n);for(i=0;i printf(“需要访问的磁道%d:”,i+1); scanf(“%d”,&a[i]);} printf(“请输入指针所在磁道:”);scanf(“%d”,&init);k=1;while(k){ printf(“**********************************n”); printf(“$$$$$$$$$$刘清元——磁盘调度$$$$$$$$$n”); printf(“** 1.先来先服务(FCFS)**n”); printf(“** 2.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n”); printf(“** 3.扫描算法(SCAN)**n”); printf(“** 4.循环算法(C-SCAN)**n”); printf(“** 0.退出 **n”); printf(“**********************************n”); printf(“&&&&&&&&&&&&谢谢使用&&&&&&&&&&&&&&n”); printf(“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选择:”); scanf(“%d”,&k); switch(k) { case 1:FCFS(a,n,init);break; case 2:SSTF(a,n,init);break; case 3:k1=1; while(k1) { printf(“*********************************n”); printf(“ #刘清元——磁盘调度 ###n”); printf(“**** 1.移动臂由里向外 **n”); printf(“**** 2.移动臂由外向里 **n”); printf(“**** 0.返回上一层 **n”); printf(“*********************************n”); printf(“ ######谢谢使用 #####n”); printf(“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选择:”); } } } scanf(“%d”,&k1);switch(k1){ case 1:SCAN1(a,n,init);break;case 2:SCAN2(a,n,init);break;} } break;case 4:C_SCAN(a,n,init);break;六:运行结果 1.输入数据,选择调度方法 2.先来先服务 3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4循环算法 5.循环算法 (1)磁头由里向外移动 (2)磁头由外向里移动 七: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明白了实践的意义,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为现实中的成果,创新与不懈的努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这次的课程设计也不能成功。 “磁盘调度”是我本学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题目。在设计此程序的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问题,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本程序的设计实现主要是用C++语言实现,通过对程序算法的设计优化、输出显示的格式设计、输入过程中的异常处理等一些设计过程中的问题的考虑解决,在C++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摘 要】随着电网容量的增加,人们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输电在电网系统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就必须进行高压试验,本文阐述了高电压试验的过程,并对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电压试验;问题 现今电网系统中应用的新型输变电装备越来越多,推进了高电压试验的实践方式向前发展,并得到了很好的创新和突破,这就给高电压试验的操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不但需要了解新型设备的实验方式及选择技巧,还要熟练操作设备的技能,发挥其综合优质的功能。高压试验的作用是监督一次输变电装备的绝缘功能,试验的水平、质量、能力关系着电网能否稳定安全的运行。 1.高电压试验的过程 电力系统设备的试验应该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规定,进行间断或连续的设备试验,然后由所得的监测数据进行技术参数的科学评估,展开设备状况的诊断。实施电力设备的高电压试验目的是在制造期间,对制造过程展开中间试验及原材料性能的检测等,能够及时的检验出新型的电气高压设备能否达到有关标准技术的规定,在检测中不合格的产品必须禁止出厂。高压试验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试验的过程是与设备的使用服务寿命、事故率、电力系统的效益、利用率、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直接挂钩的。对正在运行的电力设备进行的试验又称预防性试验,这种按照周期规定实行的试验可以发现电气设备内部隐含的缺陷,经过抢修消除故障隐患,可以防止由于过电压的影响或是工作电压的作用,造成击穿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事故;对已经经过大修的电力设备实行高电压试验,主要是为了检验设备在维修与运输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性能变化,造成绝缘损伤。 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具体过程: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电源,要根据实验设备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然后对软件系统实施科学配置,将有关策竣参数进行初始化,综合分析在线监测记录的数据、维修记录、工况记录、缺陷记录、出厂数据以及定期设备预试的数据,对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做出准确、科学的诊断,进行充分的研究考虑后,客观的评估电力设备的健康状态,做出趋势预报,根据综合的分析拟定出初步的测试结果,找出影响高压电力系统设备的目标及指标属性,最后决定选择哪种方法解除故障。 2.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2.1试验电压的问题 由试验的经验可知,试验电压的大小和介质的损耗因数数值是反比例关系,介质损耗因数的数值会伴随试验电压的增大而减小,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在绝缘材料中有一部分杂质,耦合电容器在多元件串联的状态下,连接线氧化接触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随着试验电压的逐渐升高,氧化层在原本完好的情况下逐渐融化,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引起接触电阻的阻值变小,也就使介质的损耗减小。在氧化层融化后,介质损耗不会受到试验电压降低的影响。 有时在用双臂电桥测量电阻时,测得的结果常常会出现和历史的测量结果差距较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不难发现,这是由于导线在绕组运行的过程中断裂造成的,当出现断裂现象后导线的表面会出现氧化层,对试验的电压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测量的数据不同。 在测量直流电阻的试验中,为了方便发现被测设备的缺陷和问题,最好使用输出电压低的测量仪器;在测量直流电阻和介质损耗试验当中,要注意考虑清楚试验电压对氧化层的作用。 2.2环境问题 由于实施试验的地区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对试验的影响也会不同。在温差大的环境下进行试验时,热胀冷缩现象比较强烈,对实验设备的影响也比较大,极有可能导致绕组导体发生裂纹,因为在温度高的时候,会使导体膨胀,而因裂纹顶紧接触良好,设备试验的电阻测试出的结果是合格的,但一旦温度下降,导体的收缩会使裂纹增大,这样导致接触不良,电阻增大测出的结果不合格。所以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或者保证每次试验环境温度要一致。 湿度对试验也有很深的影响,如果湿度过大,试验的设备绝缘介质的表层会有一层水膜,导致泄漏电流变大,绝缘电阻减小,介质损耗的偏差增大,使试验结果准确性大打折扣。 2.3引线的问题 在测量电容型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时,没有除掉固定在引线上的氧化层就开始测量,会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致使测量结果不合格,发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比较明显。氧化层对试验的影响主要是其电阻过大,用万用表对其进行测试就可知,氧化层绝缘电阻的阻值能够达到兆欧级,相当于多串联了一个电阻,如果不去除氧化层,无疑增加了试验设备的介质损耗,明显的影响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测量氧化层的绝缘电阻,检查其是否会影响测量的结果,从而减少引线产生的电流泄漏,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在对避雷装置进行试验时,将其引线完全拆下实施试验,在参考电压下得到20左右的泄露电流,但是如果只是将引线断开把接头留在避雷装置上,得到的泄露电流是 ,比规定的50大很多,是不合格的,由此可知,试验时一定要将引线完全拆除。 2.4电磁干扰的问题 通常在状态检修工作开始以后,会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但是在检测时,进行测量的设备和其周围的设备都是带电工作的,所以其他设备运行产生的电磁场肯定会对被测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被测设备的相角发生偏移,使测得的数据不够准确,针对这种情况,由于在线检测的干扰源是实时存在的,难以避免,可以从数据的纵向分析入手,将测得的数据和历史数据展开分析对比,在综合考虑其发展趋势后,做出设备运行状况的判断。 在设备运行现场进行介质损耗试验时,被测的设备是停电试验的,但其周边的设备都是带电工作,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必然会对试验设备产生干扰,影响介质损耗因数tgδ测得值的真实性,所以进行试验时要想办法排除空间中的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一般可以使用选相倒相法、分级加压法、变频法等,其中变频法最为实用。 2.5设备接地的问题 对于像耦合电容器这样的电容性设备,如果在试验时接地不良,很容易产生介质损耗,导致设备的介质损耗超出规定的指标,使获得的试验结果准确性大大的下降,出现的介质损耗随着设备电容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要积极的测量电容电流的强度,由测得的电流大小诊断试验电压是否正常。 在使用TA、TV时,必须保证二次回路接地,不然会导致测得的数据不真实。TA、TV在大电流和高电压的运行试验中应用非常广泛,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转换必须依靠TA和TV,变换的过程遵循电磁感应定律,如果在实际的测试中没有把二次绕组的一端接地,或是出现接地不良的现象,就会造成所得的试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滤波器设备的接地开关闭合发生故障也会对测量数据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保证滤波器设备的接地开关闭合。 3.结语 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需要更加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指导,我们应该加快电力系统高压试验站的建设,创造一个优质的试验环境,才能更好的为电力系统服务,构建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谈莹,周惠黎,程晔新.高压试验厅的接地设计[J].低压电器,2011(24). 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军机和民机向高集成化和系统化发展,飞机的测试参数也越来越多,试飞的数据通常达到10 GB以上甚至达到近100 GB,可以称为海量数据。然而在海量数据面前,正确的分析出数据结果也变成一个客观难题。经分析和研究,对试验数据的自动化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飞行试验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是试飞中记录、采集数据的过程。而实际飞行中,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只能通过试飞工程师或参试单位课题发现。缺乏原始数据与预处理结果数据的检查,导致排故周期长,影响飞行计划的安排,降低了飞行效率。如何快速的对原始数据和预处理结果数据进行自动化检查和异常数据点的快速定位,并能够根据日志文件关联原始数据和预处理结果数据中的异常位置,快速的在海量数据中找到异常数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飞行试验数据量大,数据结果只能通过简单的人工查看方式进行检测,不能对每个参数的结果进行有效的检查,缺乏高效的检测手段及快速的定位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等问题(如图1所示)。设计了飞行试验数据自动化检测系统软件,通过对飞行试验的原始数据以及预处理结果数据进行自动化检测,为试飞工程师准确判断数据提供依据。通过设计自检测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对PCM、FCS、1553B等类型的原始数据和预处理结果数据进行准确而高效的检查。成功地解决各型号的数据处理任务,有力地保障了试飞任务的顺利进行。 1 软件系统架构 该软件是面向试飞数据的一款应用软件,实现了试飞原始数据自检测,各类型试飞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的设计,预处理结果数据的自检测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试飞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设计,PCM类型原始数据检测,FCS类型原始数据检测,1553B总线类型原始数据检测以及预处理结果数据检测处理。软件的结构框图见图2。 2 关键技术 2.1 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设计 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设计是该软件系统设计的难点。需要把试飞经验值,校正公式和理论知识等可固定的评判标准数字化。 (1)采用试飞专家知识的数据库管理方式,按型号飞机以及版本管理的数据库,把试飞工程师的工程理论、经验等固化成数据库信息,试飞数据判据数字化。 (2)通过编辑专家数据库实现自相关参数和相关参数判据的生成,并通过公式编辑器自行设计参数之间的计算关系式。从处理结果方面根据参数关联性对输入数据正确性进行判定,有效提高试飞数据处理能力及试飞工程师的数据分析效率。 2.2 预处理结果数据自检测处理技术 试飞数据预处理结果数据自检测技术是基于参数信息专家知识数据库实现预处理结果数据自检测。 (1)参数相关性计算公式解析设计,解析参数名称,并实现带基本计算函数的算逻运算。 (2)异常点修复,对时间参数异常和参数值异常的结果值进行修正和融合。对时间异常,按照参数采样率进行时间修正并记录位置。对参数值异常,根据参数信息专家库的参数特征,修复其异常并记录位置。 (3)参数数据同步融合,对不同采样率形成的多参数文件进行同一时间轴的单一结果生成。依据参数属性对参数值进行融合,对缓变参数,速变参数以及开关量参数按照类型进行不同方法(采样保持/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用户定义方式)同步融合。 2.3 原始数据自检测技术 试飞PCM,1553B,FCS等类型原始数据自检测技术实现试飞原始数据的数据结构、帧结构等的自检测分析如下: (1)PCM类型原始数据自检测。对PCM类型原始数据的帧结构、帧采样率、记录数据连续性、记录时间连续性、帧连续性等进行自动化分析检测。 (2)1553B类型原始数据自检测。根据1553B数据库或自拼消息命令字模式,对原始数据中错误消息块,重复消息块及消息块源码进行自检测。 (3)FCS类型原始数据自检测。对FCS类型原始数据的帧ID字、计数字、时间是否连续进行检测,并按照数据帧格式的定义,对数据块的完整性进行分析检测。 2.4 异常和错误数据快速链接定位技术 自动检测海量试飞原始数据和预处理结果数据,很好地解决了试飞数据分析效率,快速的定位检测日志中的错误信息对数据准确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本软件提供了日志文件异常定位功能,通过点击检测日志文件中的异常记录信息可自动链接打开原始数据、预处理结果数据文件窗口并自动定位到原始数据、预处理结果数据文件中异常信息出现的对应位置。 3 飞行试验数据自检测软件系统设计 3.1 软件主程序设计 该软件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主要由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设计,试飞原始数据自检测,预处理结果数据检测三个主要模块组成。该软件系统通过设计试飞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形成参数信息数据库文件,该数据库作为PCM,1553B,FCS类型原始数据及预处理数据自检测的依据。 原始数据检测主要对帧的结构,帧采样率,帧完整性,数据块完整性,消息块重复等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日志文件。预处理数据自检测完成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信息文件的解析,实现结果数据的自动化分析检测和相关计算处理,并生成日志文件。主流程图如图3所示。 3.2 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设计 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按照型号对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进行管理,对试飞工程师的工程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编辑固化,包括参数的自关联和相关联,形成数字化的数据异常和结果的判据,并可以通过多项式的编辑实现参数本身或参数之间的关系函数关系自定义等功能的编辑实现。形成数字化的数据异常或错误判据的知识数据库。 在Paradox数据库中设计参数信息数据库时,以参数名作为主键来设计,保证每条参数记录的惟一性。数据库共设计了3张表,参数基本信息表,参数检测信息表及参数计算函数集表。表之间通过关键字段关联,便于在专家数据库设计中检索和查询。表的设计及表间关系如图4所示。 数据库中的参数相关性关系设计: 意义为当某时间点parA被触发,检测并记录响应参数parB,parC,…,parN是否发生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时间点。 意义为统计和记录parA从状态0跳到状态1和从状态1跳到状态0的次数以及时间点。 函数计算体描述表达设计: 标识当前参数值为ABCD100_D0_0_1参数值+ABCD100_D0_0_1参数值-ABCD100_D0_1_1参数值×0.486 9。 参数同步融合属性的设计: 根据参数固有的采集属性,设计该参数在输出文件中的同步融合算法。对于缓变参数LINE属性(线性插值算法),速变参数NTIME(采样保持算法),像开关量参数设计为UNITE属性,即结合LINE属性和NTIME属性来对其进行同步融合。 3.3 预处理结果自检测子系统设计 预处理结果数据自检测处理。预处理结果文件即物理量数据文件,试飞工程师分析数据的最终数据文件,预处理结果数据自检测处理是基于智能专家数据库生成的参数信息文件为依据,分析各类型参数的计算公式,自相关和相关的关联式、阈值、趋势、融合和时间连续等检测属性,对参数值的异常和错误进行检测,修正和记录,并根据日志文件中异常信息进行预处理结果数据和原始数据的快速定位。 依据参数信息专家数据库生成的检测头文件,对检测处理头信息文件中检测参数过程化的函数表达式、关联式、逻辑表达式和校正类型等进行识别和解析,获得数据检测及参数计算判据,对预处理结果数据进行自动化检查,修正并进行计算处理的过程。 异常数据的修复,在预处理结果数据中,对于因为授时失败,所以参数数据时间由内部时标进行记录,因而产生时间出现错误影响数据的分析。预处理结果自检测通过自动计算参数采样率,并对参数的采样时刻时间进行检测并按照采样率对时间进行修正。 不同类型参数的融合技术,不同数据流中参数的同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参数数据分析,对不同性质的参数采用不同的融合算法,像温度、高度、速度等变化较慢的参数一般采用线性插值或抛物线插值进行同步融合,而开关量、颤振参数等采用采样保持算法进行融合。下面为不同数据流不同参数同步融合的内容描述: N个参数文件数据根据每个参数的属性选择融合算法,生成一个不超过N×N个参数的结果文件。 FileX文件时间参数参数11…参数21…参数31…参数N×N 其中FileX的时间参数可以是File1…FileN中的任何文件的时间参数。 异常错误信息快速定位,对于检测和处理所生成的日志中数据的异常和错误进行快速定位,并进行检查数据的正确性也是该子系统的一个设计点。下面为日志文件关键内容描述: 记录号描述(时间参数名),位置指针值… 记录1在15:44:09:485参数名为ABCD100_D0_0_1的数据出现异常点,243585 记录2异常起始时间为:15:43:00:000,45879 记录3异常结束时间为:15:43:08:063,49965 …… 记录N在16:44:08:063时间点处,出现时间点异常,545965 记录N+1在16:48:13:963时间点处,对参数名为DDDD859_1的数据进行了计算,545965 通过在日志文件中点击异常和错误记录,根据异常记录中的位置指针值,软件快速地自动链接并打开原始数据和预处理结果数据及日志文件三个窗口,并准确定位到检测异常和错误出现的位置,为试飞数据准确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 3.4 原始数据自检测子系统设计 原始数据自检测针对机载采集记录设备原始记录的飞行数据,正确地反应海量原始数据正确性也是非常的重要。该子系统依据PCM,FCS,1553B类型数据的格式,时标记录对原始数据进行自检测: (1)PCM类型原始数据自检测。对试飞记录的PCM类型的原始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按照长周采样率分析,时间连续性分析以及完整的长周分析,对原始数据中出现的问题如时间点跳跃,回跳,长周是否为完整的帧结构等异常进行自动化检测。 (2)1553B总线原始数据自检测。对试飞原始1553B总线数据的自检测分析,通过总线自检测分析,发现总线数据中错误消息块,重复消息块,消息块的时间连续性等进行分析。对异常原始数据进行日志输出。 (3)FCS类型原始数据自检测。对试飞记录的PCM格式的FCS原始数据,通过自动检测原始数据的帧ID字、计数字、时间字是否连续,按照数据帧格式的定义,对数据帧的完整性进行分析检测。 4 软件系统界面设计 该软件系统基于Paradox桌面数据库开发的专家数据库,在C++Builder环境开发的原始数据、预处理结果数据自检测模块。并对该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验证,在实际的型号试飞数据处理分析中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软件测试和实际应用,该软件运行结果正确。其软件的运行界面如图5所示。 5 结语 本文在Paradox数据库环境下基于C++Builder开发的试飞数据自检测软件系统。该软件实现试飞参数数据库开发,试飞原始数据和试飞预处理结果数据的自检测功能。并对该软件进行了软件测评工作,经过测试,该软件能够有效地自行设计定义参数计算信息,并对试飞原始数据自检测,预处理结果数据的优化分析自检测,已经应用到数个试飞型号任务数据处理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飞行试验中为试飞工程师高效的处理分析试飞数据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航空武器装备飞行试验指南[M].西安: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2010. [2]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GJB289A-97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S].北京: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8. [3]于艳,王建军,袁炳南.1553B总线数据采集、记录与处理技术[EB/OL].[2013-04-07].http://wenku.baidu.com. [4]扬宗志.C++Builder数据库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华.Borland C++Builder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利用过载保护系统优化车门试验 介绍了一套可实现汽车车门试验台在开门或关门力超过试验要求值时的`自动停机报警系统,以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作 者:郜晗 庞晓军 GAO Han PANG Xiao-jun 作者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刊 名:装备制造技术英文刊名: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年,卷(期):“”(1)分类号:U463.83+4关键词:汽车 车门 PLC 压力传感器 报警指示灯 过载保护 关键词:制动系统 ;电子控制;汽车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其自身的机制原理要远比ABS控制系统更加的先进,所具有的各方面性能都更有优势。但是由于该技术属于一门新兴科技,其技术的应用应当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加以应用。下文主要针对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基本原理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是比ABS防抱死系统更加先进的下一代制动产品,该制动系统之中同样集成了ABS防抱死系统所具有的全部功能以及常规制动系统之中所存在的相关功能,并且利用电子控制的方式,来达到制动的目的,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这也被称之为是防抱死、防侧滑功能的综合实现。此外,在有需求的情况下,还能够直接在该系统上进行相应的电子功能拓展,如此以来,便能够直接在系统上进行电子稳定性控制、巡航控制等方面功能实现。 二、拓展技术 现目前,以EBS作为基础来形成的拓展技术,主要有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电子化稳定系统、缓解系统、智能预警系统、紧急制动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尖端科技技术。 1、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ESC属于一种功能丰富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这类系统能够针对路面高低系数,进行不同的滑移、侧翻、偏航等控制,并且利用CAN网络总线、转轮速感器、转向角传感器、横摆角速度测量仪、加速测量仪等方面传感器所获得各方面数据,在经过动态性的处理之后,其分析的最終结果,便是对侧翻稳定性进行控制的重要参数,在大量实际数据的分析基础上,来达到了对于汽车动力、制动等系统的控制目的。 2、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ACC系统主要是将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相应原理,来组作为了ACC主动安全性的核心构成部分,这一系统在全天候的条件因素下,对于汽车本身的防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CC系统本身主要是通过ECU以及雷达传感器等设备所构成,也就是在以往的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基础上,来增加相应的ACC模块,便可以达到自适应循环控制系统运行的功能。 3、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AEB系统,是车辆运行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该系统本身主要是利用电子控制制动系统以及对发动机扭矩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进行制动处理,也就是在驾驶员本身还没有意识到碰撞现象快要发生的时候,系统便自动的进行干预,从而达到缓解碰撞甚至是避免碰撞的目的。 三、应用技术 1、系统的方案设计。EBS根据应用车辆的不同,主要方案为4S4M(4通道)和6S6M(6通道)。6S6M相对于4S4M为增加了1个第三桥的桥控模块和2个轮速传感器。一般4×2的车型采用4S4M,6×2和6×4的车型推荐采用6S6M。 2、系统零部件的应用设计。系统包括气路、电路和轮速传感器等几个部分的应用。 第一,齿圈的应用。当齿圈在轮毂上进行安装之后,能够和轮毂达到过盈配合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科学合理的配合公差值应当是H8/s7。其齿圈在实际安装操作过程中所应用的方式有两种:加热安装法,也就是将齿圈加热到180-200℃之后,对其进行保温5-8分钟,如此以来,安装过程中也就无需较大外力的施加;压装法,通过专用工装压床的方式,来对于整个齿圈进行较为均匀的压力施加。但是在施加力量的过程中,禁止通过硬物敲打的方式,防止齿圈形状以及表面受到影响。安装完成后,其轴向偏差应当要维持在<0.2mm,相邻齿圈高度差异范围则要维持在<0.04mm的规范参数下。 第二,传感器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其前轴传感器是直接紧套在安装孔位之上的转向节、制动底板,而车辆的后轴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则是需要一个固定传感器的夹持体来进行相应的固定,并且该夹持体本身务必要直接安装在一个静止的轴部分,同时使其能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避免振动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传感器本身的轴向务必要直接垂直于齿圈的径向位置上,其中的最大偏差数值,应当要维持在±2.5°。并且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直接把其中衬套涂抹想相应的润滑脂,并且在其中装入相应的夹紧套,要保证凸缘与夹紧套相接处,之后再直接把传感器推入到相应的接触齿圈之中,在轮子本身进行转动之后,齿圈能够和传感器形成一个相应的间隙。 第三,传感器与齿圈的配合。在进行设计、布置、初次安装完毕之后,其齿圈以及传感器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应当要完全保持相应的垂直对中,并且不能够出现任何间隙现象。传感器以及齿圈在进行配合良好之后,会由于齿圈之中的端跳以及车轴之间所存在的间隙现象,其传感器被直接推开一个不超出0.7mm间隙。 第四,其他零部件的应用。前桥之上所存在的电磁阀,以及制动气室之间所存在的连接管应当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在一个较短的长度上,最长数值不能够超出1.5m,其气管的直径则应当要>9mm。相应的电磁阀排气口应当要朝下进行安装,偏差的范围值应当要在±30°之间。在安装完成之后,务必要对其进行电磁阀测试。 制动信号传输器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其传输器周围不能够有任何强磁物质的存在,否者在传输器运行的过程中,就极有可能会导致制动传输器的运行状态受到影响。相应的中央控制模块、备压阀等几个应用部分,都应当要和常规的ABS产品完全保持一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方面基本原理,以及通过EBS技术来进行相应拓展的技术发展进程,深入的阐述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方案设计问题,零部件在实际应用设计、试验等方面所得出的经验,都帮助汽车工程师在对整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提供更加完善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措施。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 对农机具机械特性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种机械性能的提高需要反复做大量的试验, 但是田间试验容易受地点、季节、设备等因素的限制, 存在试验周期长、准确度低以及费用高等问题[1 - 4]。因此, 播种机械尤其主要工作部件———排种器的性能测试最好能在实验室内进行[5], 以此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经济性, 并缩短设计和试验周期。目前, 国内外应用较广的试验台有两种形式: 一是帆布带式试验台,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但不能真实地模拟播种机的实际工作情况; 二是移动式试验台, 能较好地模拟播种机的工作状况, 但国内现有播种机试验台车工作速度较低, 且调速控制电路复杂, 成本较高[6]。针对以上缺陷, 设计了能较真实模拟小区精密播种机实际工作情况、可自由调节工作速度、控制成本低廉的小区精密播种机试验台系统。 1 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小区精密播种机试验台系统主要包括电控排种和地轮驱动两大部分。其中, 电控排种部分由机械排种器和电气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图1 为排种装置结构示意图。播种前, 将种子装入盛种漏斗中。播种时, 按下落种启动杠杆, 此时漏斗中的种子会沿分配锥面均匀地滑入排种隔盘的隔槽内, 同时启动杠杆触发行程开关作为电气控制系统的启动信号。此时, 步进电机驱动排种格盘旋转, 种子随隔盘一起转动。当每个隔盘内的种子转到排种漏斗处时, 依次通过排种漏斗而落到由直流电机驱动的高速旋转的回转分配器上, 然后被抛射到各个输种管中, 通过输种管落入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内, 完成播种工作。播种机需要在指定播种长度内把排种格盘内的种子播完, 即步进电机需要带动排种格盘旋转至少360°。步进电机及直流电机的转速由系统通过键盘输入及金属传感器输出共同决定[7]。 2 系统电控部分设计 由于本身的特性, 步进电机会发生共振而引起失步, 导致漏播, 而且播种机在实际工作中偶尔也会出现地轮打滑, 引起误播。基于此考虑, 结合小区的播种长度、播种时机车的行进速度以及种子的类别等, 设计了小区精密播种机试验台电控系统, 系统组成如图2 所示[8 -9]。 小区精密播种机的种子类别、播种长度 ( L) 及机车行进速度 ( VV) 由键盘直接输入单片机, 不同种子对应于不同的直流电机转速[7]。机车行进速度由D /A转换芯片转换成输出电压, 经过放大等相关处理后对变频器进行控制, 驱动地轮转动, 得到试验速度。播种时间T = L /V, 可以得到步进电机旋转1 周的时间, 播种时间到, 电机停转, 播种停止。播种开始的同时, 单片机内部计数器开始记录编码器所转过的角度 ( 即排种格盘实际转过的角度) , 将所测得的角度显示到液晶显示器上。但是, 当读入单片机的金属传感器所测的地轮速度 ( VG) 比输入机车行进速度 ( VV) 小时, 说明出现打滑现象, 此时步进电机停转, 将暂停播种工作。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3 所示。当然, 实际工作中, 机车行进是基本匀速的, 单片机会根据地轮的速度调整步进电机的转速, 进而调整排种格盘的转速, 实现闭环控制[10]。 3 系统机械部分设计 系统机械部分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 排种器的机械设计和地轮驱动部分设计。其中, 前者前面已经介绍过, 本部分主要介绍地轮驱动部分。 农机在行走过程打滑现象不可避免, 为在实验室能模拟这一现象, 系统设计了地轮驱动部分的机械结构, 如图4 所示。直径24cm摩擦轮通过一个联动轴与和两个轴承连在一个联轴器上, 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电机的轴, 以获得源动力。为减小转动摩擦阻力, 两个滚动轴承选择的都是球轴承, 它由滚珠、内环、外环与保持器构成。轴承固定在铁架上, 且上下左右都可以调节, 以达到联轴器两边协调的目的, 从而防止联轴器受力不均导致缩短使用寿命。其中, 地轮转动直接由变频器驱动电机实现模拟“行走”。变频器的输出控制电机带动一个直径为24cm的小轮转动, 利用与地轮之间橡胶的摩擦力带动地轮旋转。当系统出现过载时, 会出现打滑现象, 最终达到模拟地轮行走的目的。 4 三相齿轮减速电机变频器控制 考虑到地轮旋转过程中需要能够迅速停机, 所以本系统使用三相齿轮减速电机。三相齿轮减速电机是由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减速齿轮组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为 其中, n为三相电机转速; n0是旋转磁场的转速; s是电动机的转差率; f是交流电源的频率; p是电机的极对数。 显然, 改变f、p、s均可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为了提高可操作性, 这里采用改变f的方式, 即通过变频器来控制电动机转速。 系统所选用的变频器为中国深圳三拓ST500 -2015T型号的变频器, 具有过流、过压、缺相、过载、过热及欠压等多相保护功能, 一旦发生故障, 变频器立即报警跳闸, 停止输出; LED监视器上将显示相应的故障代码, 电机停转, 操作员只要查找手册便可以找到故障的原因, 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当故障排除后, 按停止键“STOP”即能解除故障报警。变频器的标准配线及启动电路如图5 ( a) 、 ( b) 所示。变频器的驱动由12 位D /A转换芯片TLV5618 完成[11]。单片机根据按键输入, 输出相应的数字量到TLV5618, 经过D /A转换后, 输出模拟电压驱动变频器。 5 播种格盘旋转角度检测及试验 本设计选择使用日本欧姆龙公司的E62-CWZ6C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对播种格盘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将编码器的轴与播种格盘的转动轴用联轴器连接起来, 当播种格盘转过固定的角度时, 编码器就会输出固定个数的脉冲, 然后STC89C58 型单片机通过分析计算出角度[12]。 考虑到当前试验小区的实际长度及小区精密播种机的机车行进速度范围一般为0. 7 ~ 1. 2m /s, 试验时分别对播种长度为8、10、12m的“小区”情况下, 机车行进速度 ( 地轮转速) 为0. 7、0. 8、0. 9、1. 0、1. 1、1. 2m / s时进行了10 次测量, 然后分别求平均值得到试验数据如表1 所示。 ( °) 对应表1, 记录不同机车行进速度及不同播种长度下的角度。图6 ( a) 、 ( b) 为两种情况下的曲线。 试验过程中, 步进电机会发生异常震动, 出现失步现象, 使得播种格盘转过的角度偏小, 发生漏播。结合以上图表可以看出, 播种格盘转过的角度并不是360°, 而是大于360°, 都在375° ~ 395°之间时, 才能保证种子全部播完。在机车行进速度为1m /s时, 播种转过的角度较稳定, 约为380°; 行进速度为0. 7m /s时, 步进电机失步较为严重, 角度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小区播种长度10m时, 步进电机工作较为稳定; 播种长度为8m时, 步进电机失步较为严重, 转过角度变化范围达到近20°。因此, 在实际播种过程中, 尽量选择1m / s的机车行进速度。当然, 其他机车行进速度下, 完全可以参考以上图表, 通过修改软件进行补偿。试验还发现, 在电压允许范围内, 通过适当提高驱动器的工作电压也可以减少步进电机失步现象。另外, 当人为增加驱动小轮与地轮之间的摩擦力时, 地轮会出现打滑现象, 此时金属传感器输出的速度小于设定的机车行进速度, 电机会停止转动。 6 结论 1) 小区精密播种机试验台系统可在实验室内较好地完成小区精密播种机的播种过程, 包括实际播种过程中的漏播及地轮打滑等现象。 2) 小区精密播种机电控系统所使用的步进电机确实存在因失步而造成漏播的现象。通过安装旋转编码器完成对播种格盘实际转过角度的检测, 发现全部完成播种需要播种格盘转过375° ~ 395°; 而在机车行进速度1m /s时, 步进电机最稳定, 播种格盘转过380°左右即可完成播种。另外, 试验发现适当提高驱动器电压可大大降低步进电机失步情况。 3) 根据实际机车行进速度及小区的播种长度, 通过修改软件程序对因失步造成的漏播进行补偿, 完全可以提高小区精密播种机的播种性能, 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民.影响精密播种机田间性能试验因素的研讨[J].农业机械学报, 1998, 29 (8) :76-80. [2]郭佩玉, 尚书旗, 汪裕安, 等.普及和提高田间试验化水平[J].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 (5) :53-55. [3]刘曙光, 尚书旗, 杨然兵, 等.小区播种机的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 2011, 33 (3) :237-241. [4]Betzwar W.The full line of planting and seeding equipment for field Plot trails in breeding, testing and seed production[M].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 1997:787-792. [5]Kaechele T, Hauff C, Aschenbrenner T.Discussion of several numerical approachs for the stator-rotor interaction[C]//Hydraulic Machinery and Systems 20th IAHR Symposium.Charlotte IAHR, 2000. [6]蔡冬梅, 张晓辉, 赵东, 等.基于液力驱动的播种机综合试验台的研制[J].农业机械学报, 2004, 35 (1) :81-84. [7]龚丽农, 员玉良, 尚书旗, 等.小区播种机电控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5) :122-126. [8]娄秀华.精密播种机排种自动控制装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9 (2) :15-17. [9]匡丽红, 张伟, 赵斌.精密播种机种肥智能监测系统[J].农机化研究, 2010, 32 (6) :9-12. [10]V.Leemans, M.-F.Destain, A computer-vision based precision seed drill guidance assistance[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7, 59:1-12. [11]沈兵虎.反馈式开关电源芯片LM2587在模拟汽车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 2006 (12) :81-83. 关键词:振动噪声,排气系统,CAE 引言 汽车噪声与振动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 涉及很多方面。在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 噪声与振动控制也是一门关键的技术。在汽车界, 人们谈论噪声与振动时, 通常采用一个词NVH, 即是噪声 (Noise) 、振动 (Vibration) 和不舒适 (Harshness) 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1]。作为汽车非常重要的噪声振动源-排气系统, 一般是指从发动机排气多支管到排气尾管各个部件的组合, 其组成包括:Y型管、催化器、柔性管、前置消声器、后置消声器、中间连接管、尾管、挂钩、挂钩隔振器等部件。本文以国产某轿车在怠速工况下的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 分别通过实验与CAE技术探讨了汽车的噪声与振动, 为整车车内噪声与振动源的分析及控制提供了借鉴[2]。 1、基本性能测试 基本性能测试是在车内特定位置布置麦克风和振动传感器, 由测试前端和电脑测出数据, 从而了解车内基本的噪声振动特性, 制定有效的目标值, 为进行下一步测试提供依据[3]。 本实验采用的试验车为某国产A级三厢轿车, 极具有代表性。发动机采用直列四缸四冲程横置自然吸气形式, 排量为1.6L, 五档手动变速器, 怠速转速为750r/min。实验地点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整车半消声室, 实验设备为比利时LMS数据采集前端、B&K传声器和三向加速度传感器。 按照GB/T18697-2002《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本文对试验车进行了怠速工况车内振动噪声的测试[4], 车内测试点如表1所示。 基本性能测试采取试验车与对标车相对比的方法, 对标车为进口同等排量轿车, 对标车的测试值作为试验车的目标值。表2为在怠速空调关的工况下试验车和对标车振动噪声汇总结果。 测试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车内前排噪声明显比后排大, 而且后排左侧噪声偏大, 方向盘、换挡杆和座椅导轨的振动幅度差值偏大, 尤其是换挡杆的位置。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车内前排噪声较大是由于发动机噪声造成, 怠速工况下发动机是最主要的噪声源, 对于安装国产发动机尤为明显, 并噪声通过前围传递到车内;振动级别偏大是由于底盘排气系统造成, 排气系统受到发动机的激励, 振动由连接在排气与底盘处的吊钩传递到车内, 使得车内振动较大, 从而产生噪声。 2、排气系统试验 排气模态试验是通过力锤试验得到排气系统的模态。力锤激励是对被测结构施加一定形式和大小的激振力, 以迫使结构产生相应的振动。一把力锤、一个振动传感器和LMS数据采集前端就能测得排气系统的动力特性和结构模态。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响应较大的测点处, 依次用力锤敲击排气系统的其他测点, 可以测试得到不同点的单点激励与多个固定测点的振动响应, 经测试前端处理, 可获得频响函数, 并由此求出动力特性和排气模态。表3分别为力锤和排气系统的振动传感器安装[5]。 测试试验车自由状态下的排气系统模态, 评价吊钩分布是否合理的影响。图1为排气系统模态测试, 其结果为排气系统的二阶横向弯曲的模态频率为25Hz。而怠速转速为750r/min, 发动机的激励频率也为25Hz, 会激起排气系统的共振, 使车内振动噪声增大, 而且排气系统的二阶弯曲是由于吊钩安排不当, 需要用到CAE技术优化其吊钩位置。 3、排气系统CAE优化 排气系统进行开发中, 需要对排气系统的整体模态进行分析, 进而选出模态振动较小的部位设置悬挂吊钩位置, 同时也可最大程度上避免排气系统模态与整车发生共振[6]。 3.1 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排气系统的参数包括材料参数、尺寸参数等, 它们是进行排气系统有限元建模的前提。金属材料参数, 如表4所示。 排气系统尺寸参数如表5所示。 利用Hypermesh对排气系统几何模型进行有限元处理, 因为是在既有几何模型上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处理, 模型建立过程中尽量保证模型的原状态, 对薄板件 (如消声器筒体和管道等) 和较厚构件 (吊钩等) 分别处理[7]。薄板构件采用PSHELL单元进行有限元处理, 较厚构件采用PSOLID单元进行有限元处理[8]。对于薄板构件, 需要定义板的厚度, 可以从几何模型中量取, 网格尺寸采用10mm。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 对于对计算结果没有明显影响的构件及条件可以进行适当简化, 因法兰连接处采用螺栓紧固, 可以看成是刚性连接[9]。还有对主副消声器筒体、催化转化器和管体采用壳单元进行网格划分, 并完成厚度和材料信息定义;法兰连接处用rbe2刚性单元连接;波纹管采用cbush单元, 三向刚度分别为Kx=45N/mm, Ky=Kz=1.5N/mm。完成后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3.2 排气系统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时整个排气模型有限元系统导入到MSC.Nastran中, 采用MSC.Nastran SOL103求解器, 应用Lanczos算法提取其结构模态, 提取200Hz以上的非零模态, 分析结果见表6。 各阶模态振型如下图3所示。 3.3 吊钩位置优化 选取排气系统模型, 对其行200Hz以内的自由模态分析, 通过选取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值小的位置作为吊钩的悬挂位置。选点间隔为50mm, 从左至右编号为1-55, 利用MSC Nastran计算排气系统在点火频率上限以下的所有自由模态, 并将这些位置的位移进行加权叠加, 再选取叠加位移较小的作为吊钩的推荐处, 如图4所示[10]。 该排气系统在怠速激励范围内存在26.72Hz模态频率, 主要表现为波纹管X向伸缩模态, 建议减小波纹管轴向刚度来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吊耳位置基本布置在自由度位移值相对较小的位置, 比较合理。 针对排气系统在怠速激励范围内存在26.72Hz模态频率, 主要表现为波纹管X向伸缩模态, 建议减小波纹管轴向刚度由45N/mm降低到30N/mm来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改进吊钩位置后的计算分析前几阶模态频率分别为16.65Hz、21.49Hz、23.00Hz、47.75Hz, 完全避开了发动机怠速激励, 从而使车内振动级别大大下降, 并达到目标值要求。 4、结论 本文通过振动噪声性能测试, 全面地了解了试验车内基本的振动噪声情况, 为下一步的改进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分析汽车怠速工况下的振动噪声源, 针对本实验车型最主要的振动噪声源为排气系统;通过汽车CAE技术, 即Hypermesh的网格划分和NASTRAN的有限元计算, 使排气吊钩位置得到改进, 实现排气系统NVH性能优化。 参考文献 [1]庞剑, 谌刚, 何华.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06) :95-97. [2]何建, 沈国华, 王铁钢.汽车NVH特性概述[J].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7 (05) :15-16. [3]柴山.CAE技术在汽车产品设计制造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5 (06) :9-10. [4]朱颜.汽车优化设计中CAE技术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8 (32) :32-34. [5]吕静, 陈达亮, 舒歌群.汽车噪声法规标准及主要控制技术[J].天津汽车, 2007 (04) :1-2. [6]孙静.国内外汽车噪声法规和标准的发展[J].汽车工程, 2000 (03) :154-157. [7]林逸, 马天飞, 姚卫民等.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J].汽车工程, 2002 (3) :177-181. [8]Claudio G.Fernandes, Claudio H.Ananias, Sergio Prati, Cloudio Meccia, Hudson Ferreira, Ricardo Martinez.Noise Sourse, Ident-ification Using Phase Analysis.SAE Paper, 2010-36-0543. [9]Naoto Kawabata, Masashi Komada and Takayoshi Yoshioka.Noise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brid Luxury Sedan with Series/Parallel Hybrid System, SAE, 2007-01-2232. 一、高电压试验概述 (一) 高电压的试验概念 通常情况下, 对一些电气化设备自身的绝缘性能检测是高电压试验的主要目的, 在监督高压电电气设备绝缘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高电压试验的作用和意义 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安全, 都因为高电压试验的存在获得了很大程度的保障, 整个电力系统能否有安全运营的基础都取决于高电压试验的落实与否, 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也能够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 各项高电压数据都是试验的主要检测对象, 以这些数据为基础, 和相关的要求数据进行比对, 以此来确定电气设备自身是否有良好的绝缘性。 (三) 高电压试验在今后的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 电气设备自身也在完善各种性能, 现今的电气设备并不具有太多的自动化技术, 现今的高电压试验无论是在软件上还是在硬件上都会得到改善。在这种新形势下, 高电压试验设备将会向小型化、自动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更加成熟的试验方法会得到普及和运用, 准确性进一步的提高, 试验更为全面。 二、高电压试验面临的问题 (一) 环境问题 在环境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温差较大的地方进行试验会受到严重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影响, 可能造成设备绕组导体出现裂痕, 温度高时由于导体膨胀裂痕被顶紧接触良好, 检测合格, 一旦导体冷缩, 裂痕增大就会导致接触不良, 检测就不合格;二是温度问题, 在湿度过大的地方进行试验, 电气设备在测试时绝缘介质表面会产生一层水膜, 这层水膜会使绝缘介质消耗发生比较大的偏差, 检测时影响准确性, 同时由于这层水膜的存在, 会使绝缘电阻降低, 那么发生漏电的几率会相应的提高。 (二) 设备接地问题 首先是在使用TV和TA的过程中, 错误的数据由不接地的二次回路造成, 在警醒高电压的实验过程中, 一般都要在使用过程中将TA、TV变换, 变换的基本原则是遵循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在对实际的测试进行操作时, 如果有不良情况出现在二次绕组上, 实验数据回应此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接地会影响地面和绕组之间的电容分布, 使地面和绕组间感应电压表差生杂乱电流, 最终导致偏差或错误的出现;二是被测试的设备接地不良, 当接地不良的情况出现, 就会出现介质耗损, 电容量越大, 这种耗损就会越大, 进而出现介质耗损超标的情况, 使得测试结果不准确;三是滤波器的接地开关未闭合, 会使测试数据异常。 (三) 引线问题 一是避雷设备的引线问题, 在实际试验中, 当避雷设备的仅将引线断开, 接头仍保留在避雷设备上时, 测试的泄露电流是大于标准的, 测试结果不合格, 但将引线接上重新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是合格的, 可以看出引线问题也是影响测试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氧化层引发的问题, 在试验中发现, 对电容型的设备介质损耗进行测试时, 若将引线上的固定氧化层, 那么测试的结果和不去除氧化层的结果偏差极为明显, 甚至会直接造成测试不合格, 用万能表测试氧化层的电阻, 发现氧化绝缘层电阻达到了兆欧级, 不去除氧化层这无疑是在线路中串联了一个极大的电阻, 增加了介质损耗, 测试结果偏差是必然的[5]。 (四) 测试电压不同造成的问题 影响直流电阻的数据测试, 当使用双臂电桥进行电阻测试时, 时常会出现历史记录和测试结果见的偏差会很大, 这时由于绕组在运行中会出现导线断裂的情况, 这时在导线的表面会形成氧化层, 随着测试电压的不同, 测试结果和历史记录必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1]。 三、解决对策和看法 (一) 降低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在测试时尽量保证测试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或者保证各个试验在温度差不大的情况下进行, 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排除水膜的影响或者采用屏蔽措施 (介质损耗测试除外) , 使测试结果更为细致准确。 (二) 重视设备接地工作 在TA和TV使用中, 为了确保测试数据准确, 务必将二次绕组进行接地处理, 并要保证不出现接地不良的情况, 然后做好测试电容电流, 根据测试的电流大小来判断测试的电压是否正常, 最后是将滤波器的开关进行闭合。 (三) 重视试验电压的作用 在进行直流电阻测试和介质耗损测试时, 着重考虑试验电压对氧化层的影响, 特别对于直流电阻测试时, 应采用低电压输出的仪器进行测试, 这样能有效的发现设备中的存在的缺陷。 四、试验安全问题 高电压试验是一项危险性高的工作, 一旦出现问题, 后果极其严重, 所以安全问题是每个测试人员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务必保证每个步骤都按照规则制度进行, 以下我们简单探讨在进行高电压试验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保证试验的安全设计必须科学合理, 如接地可靠、有足够的绝缘隔离距离、有防放电反击和感应电压的措施等, 再者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 加强试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规章教育, 加强培养安全意识, 其次做好试验前的勘察工作, 最后各个试验人员务必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4]。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 高电压输出已成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 高电压试验也是促进电力发展的根本要素, 是保证高电压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高电压试验作为一项技术性高、复杂度强、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工作, 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由于经验和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 本文仅对试验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还需要相关人士进行总结和讨论, 使高压试验能够有力的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摘要:电力系统中的高电压试验是保障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工作的基础, 本文就简单的分析了高电压试验阶段常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 提出了几点看法, 以对相关人员在以后的试验中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电压试验,问题,看法,借鉴 参考文献 [1]查鲲鹏, 汤广福, 温家良等.TCR阀高电压试验方式中的损耗分析[J].电网技术, 2005, 29 (20) :15-19. 混凝土是现代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 也是当前最大宗的人造材料。近年来, 以混凝土为建筑材料的工程结构物得到飞速发展, 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 混凝土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楼宇、桥梁、大坝、公路和城市运输系统等现代化标志的首选材料。水泥混凝土从问世以来, 经历了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乃至超高强度的发展历程, 似乎人们总是乐于追求强度的不断提高。但是近四五十年以来, 混凝土结构物因材质劣化造成过早失效以至破坏崩塌的事故在国内外都屡见不鲜。检测混凝土特性就成为当务之急。绝热温升测定系统是测量混凝土热特性的主要仪器设备。 imJRWS绝热温升测定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5150-2001) 内容的具体说明, 对于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规范, 天津英贝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长时间研究与试验。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项:电子硬件稳定性与精度的分析与试验;数据采集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与编辑;机械结构的设计;绝热桶的热线传输与分布。 本文主要分析热线传输与分布的情况。根据传热学理论, 热传递有三种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在不同场合, 三者的作用有何大区别。对于imJRWS601系统来讲, 在加热载体内以热传导起主要作用。在绝热桶内以热辐射和热对流为主导。 2 加热器的制作 结构:imJRWS601系统采用圆筒形结构, 易于桶内热分布均匀。内桶由铝合金制作的圆形结构。内外桶之间充满保温材料。底座内部也充满保温材料。以尽量降低热散失为原则。 绝热温升的系统材料选择。 对于普通加热来讲, 加热金属板时, 金属板的热均匀性由金属板特性决定。导热系数高的金属是首选。黄铜的导热系数为118, 铝为210, 纯铜为381。因此, 根据金属热特性选择材料, 纯铜导热系数最高, 但是材质太软, 不适合做大容器, 黄铜材质较硬, 但导热系数太小, 也不适用。因此, 硬质合金铝材是最佳选择。在imJRWS601系统的保温内桶由合金铝制作。 热传导简述。 铝合金是良好热传导体。在较小面积加热的条件下, 可以认为加热时金属板的温度是均匀的, 中心温度与周边温度的温度差极小, 试验表明, 用加热膜均匀加热时, 铝金属板表面温度差不会超过0.05℃, 满足温度均匀性<=0.1℃的设计条件。 在绝热温升系统中不能简单应用这个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在“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所述的方形结构, 加热器放在底座之处, 箱体内的温度均匀性显然有一定难度。我们分析研究了“规程”的方法, 做了不少试验。结果与我们的分析是一致的。尽管上面有风机搅拌器, 在不同部位, 例如边角、上、下, 温度均匀性很难满足±0.5℃。边、角温度与中心温度很难在一个等温线上。 绝热温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传热学、结构学和加热器的热线分布的多科领域。为此我们研究了圆筒形保温箱结构 (图1) , 在理论上比较容易实现等温线的建立, 只要结构合理, 就不存在温度死角。 加热带缠绕在圆筒的外壁 (图4) 。对于500mm高和500mm的圆筒, 若加热单元均匀分布, 尽管铝合金导热良好, 也很难保证温度是均匀的, 其金属筒的边缘t1、t2、t3、t4、台、太与中心带的温度to必定存在一定温度差。当然, 如果温度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也可以应用。 为了确保温度均匀, 采用非均匀分布加热单元 (图2) , 从边缘到中间呈现对数曲线分布。 (a) 表示加热单元从边缘到中间按对数曲线分布, 两条线在中间会合相加; (b) 加热单元位置图; (c) 加热单元分布图形; (d) 金属板温度分布图。这样便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温度曲线 (图3) 。可见, 在加热单元分布合理时, 铝金属板的温度分布从上到下是比较均匀的。对于imJRWS绝热温升的圆筒加热箱, 图2与图3表示沿母线的温度分布。如果将其展开将是一个平面, 两端是无缝连接的。圆筒与平面不同之处在于, 圆筒是封闭的, 平面是开放的。对于圆筒来讲, 图的加热膜应当是延母线的同心圆。这样处理后, 铝合金圆筒的温度分布均匀。试验结果与上面的设计是一致的。 加热器外部与外壳体之间填充满高性能保温材料, 热量散失很少, 用较小的功率就可以保证箱体内的温度。 3 保温箱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箱体内的热传递主要有两种形式:被加热的金属板的热辐射和箱体内的热空气对流。 热辐射:对于点热源的热辐射能量与传播的距离迅速衰减。随着与热源距离的增加, 热量迅速下降。对于线热源, 仅在围绕线热源的直径圆上传播, 在线热源的线方向热能是相同的。对于面热源则不同。如果面热源面积无限大, 原则上, 热能可以传播很远, 均匀性较好。 绝热温升的圆筒形结构, 使得在筒内的热辐射几乎全部传递到筒内。在筒的两端将有热损失。为了解决热辐射在端面的损失, 我们研究了解决方案, 采取了措施。 图4的加热单元, 是在设计中考虑解决端面的措施。在底面设置了一个热屏蔽板, 用黑色合金铝金属板制作。当边缘的热能辐射到金属板上时, 由于热屏蔽板的良好吸热性和导热性, 吸收了辐射热能, 均匀加热了热屏蔽板。圆周的加热单元辐射到下面的热能全部被热能屏蔽板接收, 加热了热屏蔽板。热屏蔽板下的底座充满了保温材料, 热量散失很少。至于顶端, 本身就是圆筒的一部分, 既有传导热, 又有辐射热, 保证了热量不受损失。热能屏蔽板不仅可以吸收热量、均匀热量, 还具有辐射热量的功能。热辐射结果如图5所示。 空气对流:虽然上面设计比较理想, 虽然在静态情况下, 空气有缓慢的自然对流, 但不能使内部温度完全一致。存在一定温度差异。为了在保温箱内实现良好的等温特性, 利用空气对流是较完善的选择。在屏蔽板上方安装了试件架, 在试件架的下方安装一个空气搅拌器 (图6) 。空气搅拌器的作用是使保温箱内的空气产生对流, 均匀箱内温度。通过搅拌, 气体沿箭头方向运动, 使得在距离内壁1.8mm的空间内温度分布完全在设计范围以内。 4 保温箱体内部的温度测量 图7给出了测量点。经过多次测量, 我们可以得出设计正确的结论。 5 分析 由试验数据的分析可见, 传感器距离比越远, 偏差越小,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设计思路基本合理, 符合绝热温升的要求。试验数据已经清楚证明方案的可行性。这种关于使用等温线设计的思路, 可以用于其它保温系统。 摘要:<等温线分析与实验>针对imJRWS砼绝热温升试验系统的具体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 进行了大量反复实验, 对于数据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其结论是, 实验数据表明, 设计原理正确, 是符合DL/T5150-2001的试验规范, 由该理论制造的imJRWS601砼绝热温升试验系统可以广泛用于混凝土热特性参数的测定。 关键词:混凝土,绝热温升,等温线,混凝土热特性 参考文献 [1]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现状及展望.中国混凝土咨询网.黑龙江省混凝土及外加剂专家委员会巴恒静 [2]国外混凝土技术新发展介绍outreach于2008-1-2014:18编辑 不过,随着改革的深入,成都的试验亦进入了新阶段。和以往一个领域的改革措施单兵突进不同,如今的成都,开始打造统筹城乡改革“升级版”,以整镇成片示范试点,以此实现更加系统化的改革,为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改革探路。 “小组微生”幸福美丽新村 成都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初秋雨后的早晨,75岁的村民王全科端着一杯茶和街坊们在家门口摆龙门阵。 摆龙门阵是四川方言,意思就是聊天侃大山。成都以舒适闻名,懂生活的成都人很会忙中偷闲。泡一碗清茶,和朋友聊聊家常是最好不过的舒缓方式。现在的王全科,没有过多的生活压力,统筹城乡改革释放的红利让他的幸福感指数不断上升。 王全科住着120平方米的小楼,4亩农地已流转到合作社。在5月、8月和10月的农忙季节,他会骑上15分钟的自行车,到地里推收割机。 “一天做9个小时,一年做100天,能赚6000多元。合作社每年还给我300斤大米。”王全科指着门口宽敞洁净的小区道路和小菜园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样的新生活是从2014年年底搬进新居开始的。 两年前的五星村,还是省级贫困村。晴天一把灰,下雨一身泥,道路窄得两辆三轮车都要找地方错车。那时,王全科住着老旧的砖瓦房,辛勤种地,一亩地一年也就赚500元。 如今,五星村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的一部分。全村878户农民,已有751户和王全科一样,住进了白墙青瓦的小楼。 值得注意的是,五星村的房屋布局很有特色,小楼不仅有道路环绕,还自带菜园子。这就是成都着力打造的“小组微生”新农村形态,即“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的农村居、景、产三合一空间,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还要“体现背山、面水、进林盘的乡土味道和农村特点,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目前,成都全市建成和在建的“小组微生”幸福美丽新村达123个。在成都,类似于崇州五星村这样的新村聚居点并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已成规模。成都市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镇打造”的思路,优选出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乡镇,作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镇(片),集中试验改革新举措,集成推广改革已有经验,突出“创新性、集成性、可推广性”。成都注意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全域范围内空间布局、资源分配进行综合设计、统筹规划,建立了城乡一体、有机结合的规划体系。据介绍,包括全市2000多个村庄的发展规划均在这个大盘子之中。 除了村居建设,村经济发展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当地的思路是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种植、立体养殖、种养循环等高端农业,推出了“五星”品牌有机大米、有机草莓、健康猪肉等农产品,成功引进盘古有机农业综合体等3个高端乡村旅游项目,协议投资共21亿元。 2014年,成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成都市家庭农场将发展到1500家以上。 成都还创新推出了农产品价格保险,扶持农业发展。种了的菜卖不掉导致亏损,居然还能领到保险赔偿?这对都江堰市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蒯世军来说是“从没想过的事情”。可当他接过一张102.2万元的赔付支票时,那种兴奋劲儿让他至今难忘。 2013年,成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推出了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以此避免“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而此后,成都还推出了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和小家禽保险,目前,全市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达到9大类30多个险种。 农业政策性保险只是成都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都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机制,加快推动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农村产权交易所、农业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农产品信息化平台等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产物,正从成都大地生发出来。 现代都市农业也在统筹城乡过程中加速发展,释放着改革的红利。在蒲江的复兴乡,联想佳沃集团建成的一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内,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IT前沿技术被运用于猕猴桃的精耕细作。2014年,成都全市农业增加值比2007年增长了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47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2.63:1降低到2014年的2.26:1,缩小速度和幅度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银行挨家挨户求农户贷款” 问题是,建设新村的资金从哪里来? “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农民以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仅在白头镇,就将项目节约的464亩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向成都农商银行抵押贷款5500万元,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崇州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这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nlc202309010111 成都市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在各区(市)县都有分布,崇州市推进力度较大,数量也较多。 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按照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农户自愿将承包土地经营权折股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经营。如今,这一方式在各地已不鲜见。 土地入股后形成比较大的经营规模,或者土地转为经营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后,需要金融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守英等人曾对成都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过调查,其中提到,这项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安排是,试验区尝试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解决农业经营资金问题。 彭州葛仙山镇党委副书记田维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所以无法实现抵押贷款,原因就在于《担保法》、《物权法》都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这有保护农户权益的一面,但也有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规合理流动的一面。”田维勇说,“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发放贷款,一旦发生‘坏账’,银行无法实现其权利。” 成都试验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基础上,再向入社农户发放一份土地经营权证。合作社在以土地抵押贷款时,先对合约期内土地经营收益作评估以后,再到银行获取贷款。也就是说,合作社抵押物是土地经营收益,不涉及到土地承包权。 “通过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割办证,用承包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放活经营权实现抵押贷款。”田维勇说。 而在此前,成都市还出台了农村房屋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这为农民融资提供了可能。 田维勇说:“彭州自2012年开始‘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力图打造春品花、夏尝果、秋看红叶、冬泡汤(温泉)的全季旅游线路。正是为了鼓励百姓融资贷款发展农家乐,当地政府对首批‘吃螃蟹’的五家农户贷款贴息。何清富便是这五户之一。” 何清富家住花园沟。到三月的时候,山上开满了一层层的油菜花、桃花和李花,大地就像个调色板。“这个时候,许多城里人就来赏花了!”田维勇说,根据交通局的数据,旅游高峰时,一天有3.8万辆汽车入镇。 “提档一家农家乐,包括配套住宿、休闲亭和停车场,大约需要100万元,通过房屋产权和经营权抵押,最多可以贷60万元。”何清富向本刊记者算了笔账,“以前,一年能赚12万元,升级后,一年赚个30万元没问题。” “我们这里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以前农民贷款难,现在银行挨家挨户求农户贷款。” 何清富告诉本刊记者,“从2014年开始,民生村镇银行和成都农商银行都派工作组上门服务了。只要是经营农家乐三年以上的当地居民,就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三四十万元。” 他说,镇里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已由2012年的46家发展为现在的62家。 成都原创:村公资金 相较于土地增减挂钩和产权制度改革等为人熟知的试验创新举措,成都市近年来正在着力推进的另一项工作也颇有新意: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我们的财力并非名列前茅,但仍坚持逐年加大拨付力度,2013年就达到每个村不少于40万元,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平衡城乡公共服务的二元鸿沟。”成都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其中前三项均是着眼于农村的民生建设。 成都在这方面已有大量探索。譬如统筹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方案,成都已于2013年实现了同一区(市)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要求,2014年,成都又实现了三圈层低保标准统一,并将于2015年全面实现分圈层统一低保标准。 医疗救助方面,成都建立了以门诊救助、全额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般住院救助、大病住院救助、补充医疗救助和“一站式结算”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统筹“5+1”医疗救助模式。 不过,与低保、医保等各地均有涉及的“必选”动作相比,成都市设立“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则是少见的创新之举。 上述成都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说,成都的2700多个村或涉农社区都有。截至目前,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58亿元。 从59项到负面清单 这笔专项资金如何使用?成都市委统筹委社会处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为了防止政府的缺位和越位,我们原本划定了59个项目,分别确定了供给主体。” 譬如农民体育健身、文化活动和村内园林绿化以村自治组织为主;农业科技推广、农村义务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以政府为主;农村客运、农村就业服务和农产品流通则以市场为主。 但实践中发现,这样的管理方法还是存在资金限制过多、范围过死的问题。为了让群众使用资金更灵活有效,2015年,成都市委统筹委推出了升级版的“禁止项目清单”。 “法无禁止即可行。禁止的项目我们列出了20项,譬如村干部补贴、差旅费、生产经营等。清单之外,经民主决议等环节讨论通过的项目,都可以使用。”上述成都市委统筹委社会处负责人表示,“除了负面清单,我们还根据需求列出了一个优先清单,将群众诉求比较集中的农村社会治安维护、环境卫生、代办村民事务等5个项目列入其中。” nlc202309010111 这笔专项资金在实践中颇为灵活。譬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便以每年的村公资金进行融资,获得了180万元贷款,修通了全村的6723米组道。 “这是成都原创。”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处长江维说。 村公资金做“药引”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上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既要有钱办事,也要培养农民的自主意识和民主议事的习惯。”成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在农村做的公民教育、公平教育,是办了件大事情。” 这件大事情,即村民议事会。 事实上,村民议事会在中国已覆盖逾29个省、市、自治区。但不少地区皆遭遇瓶颈。 成都的一个重要诀窍就在于用下拨的村公资金做“药引”,使得议事会有事可议,以此调动村民的自主性。 上述成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曾在彭州驻村两年,做过村支部副书记。“在村民议事会推行之前,村民大会往往开不起来。但现在,村里公示村公资金使用情况时,来看的村民人山人海。” 一位议事会成员告诉他,以前村民从来不进村委会大门,但自从通过投票表决把村上的路修好了之后,便按时参加村民议事会。 在葛仙山镇建新村,本刊记者旁听了2015年第十次议事会。 此次议事会上的一项重要议程是,村党支部书记黄晓江向村民公开村上的财务账目。从其具体的公开情况,不难看出账目的细致程度:“2015年6月29日,佳木斯舞蹈训练购买矿泉水5件85元;7月14日,4组青苗费39910.5元……” 在黄晓江公布账目后,不时有村民发言,讨论每笔经费使用的情况。 议事会后,黄晓江带着本刊记者察看村道,他指着电线杆上的一个告知牌说:“我们通过民主决议,花钱修了这条路,还要在这里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 在大邑县苏家镇香林村9月底的议事会上,村民们对村上聘请的10位保洁员进行了工作测评。村支书杜月说:“我们会通过宣传栏、微信、微博等提前公示议题内容,鼓励村民自愿列席议事会。” 在新都区龙桥镇瑞云社区,用村公资金购买的8辆巡防用摩托车也被贴上了特定的标识。“看到有这个标识就知道这辆车是用村公资金买的。”工作人员说,这样一来,这辆车的使用就能接受所有村民监督。 以民主促民生 更重要的是,与之配套,成都还推出了专门的议事制度。 据介绍,成都专门出台文件规定,每个村的村民议事会成员不得少于21个人,10名以上村民联名即可提出议题。文件要求,村党组织不得无故拖延议题审查,也不得以“暂时不具备实施条件”为由否决议题上会。为了防止村组干部权力“垄断”,村组干部不超过议事会成员总数的一半。 上述组织部负责人说:“村支书是村议事会的召集人,定期开会,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以议事会的形式既可以更好地联系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又避免了党组织什么都冲在前面,大权独揽,包办代替。” 以此为契机,成都市从制度设计上,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机制,即以村级党组织为领导,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参与,既有力推进了基层矛盾的化解,又明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推动了政治引领和服务凝聚“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道,从过去若干年的经验来看,村民自治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旦选出村委会,村委会就掌握了很大权限。村民议事会制度的尝试,可以规避 “村委会一言堂”弊端。 回溯起来,村民议事会乃是由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倒逼产生。改革之初,关于土地确权和流转,村民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村民议事会代表村民的利益,既对村民进行政策宣传,也代表村民监督基层政府。 “从建立农村产权制度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再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系统推进的。”成都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该负责人说:“2014年以来,成都市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镇打造’的思路,做整镇成片示范试点,探索成都进一步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样本。” 2014年底,崇州白头镇-集贤乡示范片、大邑斜源镇-出江镇-花水湾镇示范片等7个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入选,郫县古城镇等7个镇则成为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镇。 以《大邑县建设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工作方案》为例,《方案》明确了场镇改造群众自治机制创新、院落自治管理机制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等4大类19项改革举措,并将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明确到人,确保各项改革在示范片全域内整体推进。 “整镇成片地系统推进,就是为防止改革‘碎片化’,避免改革内容单一。” ⑴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优点:对弹体的重量和重心分布的影响小。 ⑵高抗冲击性, 高可靠性:通过严格的生产过程筛选, 高温、低温和空气对试验的影响, 以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仍能可靠的工作。 ⑶低功耗:适应弹体测试环境。 ⑷有线柔性传输数据到存储器中, 可靠地获得数据[1]。 1 主控制芯片选择 单片机控制模块比起DSP, 嵌入式, FRGA等芯片来说, 单片机价格便宜, 设计简单易用。因此, 在系统设计中, 如果控制芯片仅需完成一般的控制功能, 那么单片机就是中心控制系统最好的选择。 由于系统由多个芯片组成, 所以很难保证电路板体积小;此外, 系统越是复杂, 在电路板布线越多, 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该测试系统完成测试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的元件要少, 由于本测试系统中的单片机集成度很高 (STC12LE4052AD) 用它作为发送存储数据及控制主要元件[2]。 STC12C2052AD单片机集成电路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 (CPU) 、程序存储器 (Flash) 、数据存储器 (SRAM) 、定时/计数器、串口UART、I/O接口、高速A/D转换、SPI接口、PCA、看门狗和片上R/C振荡器和一个外部晶体振荡器电路模块。STC12C2052AD系列单片机包含了几乎所有数据存储和控制系统的要求模块, 可称得上一个片上系统[3]。 2 主控数据的传输设计 由于该装置是由电池供电, 而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 所以电路模块需要实现节能省电的目的, 因此在整个电路模块的设计, 使用电源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系统不工作时的电流消耗, 另一方面, 在整个测试过程, 用了很多外围单片机模块, 此消耗功率很大, 因此想实现系统低功耗可以用来降低单片机本身来实现整个系统[4]。低功耗硬件设计原则 ⑴应尽量选用高速/低功耗/抗干扰强的芯片; ⑵分区/分时供电在不工作时, 可以关闭以节省电力消耗; ⑶需要一个上拉电阻的使用, 以防止功率消耗在上拉电阻上, 一般可以达到几十或几百k W, 驱动后续电路原理上应该选择较大电阻。但如果低电平信号在多数情况下, 这时应该选择一个下拉电阻[5]。 STC12C2052AD系列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有4种工作模式, 可通过串行控制对SCON中的SM0、SM1的设置进行软件编程选择。模式1、模式2和模式3为异步通信, 每个发送和接收都有1个启动位和1个停止位的字符。在模式0中, 串行端口作为1个简单的移位寄存器。本设计采用串口工作模式1为串口通信。 当软件设置SCON的SM0、SM1是“01”时, 串口模式1开始工作。此模式为8位异步格式, 一帧信息为10位:1个起始位, 8位数据位 (低位优先) 和1位停止位。波特率可根据变量需要进行设置。Tx D是发送信息端口, Rx D是接收信息端口。图3.3为串行口模式1的接收/发送时序图: 发送过程模式1:发送串行通信的方式, 从TXD输出的串行发送数据。当主机执行写“SBUF”命令来时开始发送串行通信, 写上“1”成也发送移位寄存器的第九位串行数据缓冲器的“信号”, 并通知发射控制单元发送[6]。 接收过程模式1:当软件置位接收允许标志位REN, 即REN=1时, 便以与选定的波特率16频率采样串口接收端口接收数据的接收器, 当RXD端口进行负跳变的时候接收器可以开始接收数据, 并立即复位16分频计数器[7]。 3、主控数据存储的设计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的程序数据和表格等。STC12C2052AD系列单片机集成1K~30K字节的Flash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闪存单片机STC12C2052AD系列各类地址如下表所示。 单片机复位, 程序计数器 (PC) 内容为0000H, 从0000H单元程序开始执行。此外, 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也被称为中断向量) 也位于在程序存储器单元。在程序存储器中, 每个中断都有一个固定的入口地址, 当中断发生响应时, 控制器将自动跳转到相应的中断程序执行地址的入口[8]。外部中断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00003H, 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000BH, 外部中断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0013H, 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001Bh[9]。因为相邻的中断入口地址区间间隔 (8个字节) 有限, 中断服务程序, 一般无法保存完整性, 通常在该地区的一个无条件跳转到指令中断响应的地址, 指向真正的存储空间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10]。程序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Flash在线编程的100000次以上, 提高了灵活性和易于集成。 4 主控数据接口的设计 该MAX3232/3232收发器是一个低压差变送器输出级采用专有的, 使用双电荷泵在3.0V至5.5V电源可以实现RS-232的真实性能, max3232供电电压5v或3.3V, 耗电0.3m A, 外接4个0.1u F电容。max3232确保在120kbps数据速率, 同时保持RS-232输出电平[11]。电路图如下: 5 结论 根据系统设计的原则, 对数据采集和渗透过程存储测试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本文详细论述了各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 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结果表明, 由存储系统的收集, 存储测试系统可以承受高过载测试土壤沙袋的渗透, 以及系统的实测数据正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综合收集分析, 基于渗透和渗透到相关文档的存储读系统, 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进行了讨论。 ⑵项目的背景和技术指标研究性学习, 通过对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分析, 提出了系统的设计, 并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案与实现。 ⑶在硬件电路设计中,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 可以在高过载设计给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在采集与存储系统具体分析与应用;分析并优选了W25X16作Flash存储器。 ⑷对存储测试系统的实测信号长距离传输过程中波形的失真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设计系统基本满足要求, 完成了设计给定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姚长虹.小型弹载遥测单元设计与实现.现代电子技术.2010, 33.1:24-30. [2]许志宏, 李鸿飞, 李树剩.飞航导弹测试技术发展方向分析.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1, 16.2:231-234. [3]孙燕妮.某导弹采编存储转发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华北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4]催敏.小型飞行体姿态测试研究.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裴东兴.新概念动态测试若干问题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4. [6]刘致安, 梁燕熙.未来存储遥测技术.兵工学报.1994, (4) . [7]张文栋.弹道数据的存储测试方法.中国兵工学会第三届测试技术学术论文会论文集.1988. [8]张文栋.弹道数据采集与存储测试系统.太原机械学院硕士论文.1986. [9]张文栋, 祖静.引信动态数据的存储测试技术.现代引信.1988, (2) . [10]马游春.微型高过载存储测试系统研究.华北工学院学位论文.2003.电力系统高电压试验探究 篇3
飞行试验数据自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篇4
利用过载保护系统优化车门试验 篇5
电子制动稳定系统可靠性验证试验 篇6
试验软件系统 篇7
排气系统的试验研究 篇8
电力系统高电压试验 篇9
试验软件系统 篇10
试验软件系统 篇11
试验软件系统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