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采集及处理

2024-07-19

种子采集及处理(精选9篇)

种子采集及处理 篇1

1 花卉种子萌发的条件

一般花卉的健康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下能够顺利萌发, 但有部分花卉种子要求光照感应或打破休眠后才能萌发。

1.1 基质

基质将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的水、热、气、肥、病、虫等条件, 一般要求细而均匀, 不带石块、植物残体及杂物, 通气排水性好, 保湿性能好, 肥力低且不带病虫。

1.2 水分

种子萌发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分。种子吸水膨胀后, 种皮破裂, 呼吸强度增大, 各种酶的活性也随之增强, 蛋白质及淀粉等发生分解、转化, 被分解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胚, 使胚开始生长。

种子吸水能力因种子的构造不同而差异较大。如文殊兰的种子, 胚乳本身含有较多的水分, 播种时吸水量就少;有一些花卉种子较干燥, 吸水量就大。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很多情况下就是为了促进吸水, 以利于萌发。

1.3 温度

花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 依种类及原产地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原产于热带的花卉所需温度较高, 而原产于亚热带及温带者次之, 原产于温带北部的花卉则需要一定的低温才易萌发。如原产于美洲热带的王莲, 在30~35℃水池中, 经10~21d才能萌发, 而原产于欧洲的花葱是一种低温发芽型球根花卉, 在2~7℃条件下较长时间才能萌发, 高于10℃则几乎不能萌发。

一般来说, 花卉种子的萌发适温比其生育适温高3~5℃。原产于温带的一二年生花卉萌芽适温为20~25℃, 萌芽适温较高的可达25~30℃, 如鸡冠花、半支莲等, 适于春播。也有一些种类萌发适温为15~20℃, 如金鱼草、三色堇等。

1.4 氧气

氧气是花卉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 供氧不足会妨碍种子萌发。但对于水生花卉来说, 只需少量氧气就可满足种子萌发需要。

1.5 光照

有些花卉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需光种子常常是小粒的, 发芽靠近土壤表面, 在那里幼苗能很快出土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这类种子没有从深层土中伸出的能力, 所以在播种时覆土要薄, 如报春花、瓶子草等;嫌光性种子在光照下不能萌发或萌发受到光的抑制, 如雁来红等。

2 影响种子发芽的休眠因素

a.硬种皮。包括种皮的不透水性和机械阻力, 豆科、锦葵科、旋花科和茄科的一些花卉, 如大花牵牛、美人蕉、香豌豆。

b.化学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分别存在于果实、种皮和胚中。如脱落酸就是常见的一种抑制激素, 使种子不会过早地在植株上萌发。采用层积、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可以消除其抑制作用。

c.胚发育不完全或缺乏胚乳。一些观赏植物的种子成熟时, 胚还没有完成形态发育, 需要在脱离母体后在种子内再继续发育。如兰科植物的种子没有胚乳, 常规条件下不能萌发, 商业生产中靠无菌培养提供繁殖体。

d.存在需要冷冻的休眠胚。园艺上所采取的层积处理方法就是针对这类种子在湿润而且低温条件 (1~4℃) 下贮藏一段时间, 以打破种胚的休眠。层积处理是通过抑制休眠的物质 (如GA) 和保持休眠的物质 (如ABA) 等含量的消长而实现的, 所以用赤霉素浸泡种子可以代替层积处理。

3 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

不同花卉种子发芽期不同, 发芽期长的种子给土地利用和管理都带来问题;有些种子在某些地区无法获得萌发需要的气候条件, 不能萌发。播种前种子进行处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目的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或使种子发芽迅速整齐。

a.浸种。发芽缓慢的种子可使用此方法。用温水浸种较冷水好, 时间也短。如用温水浸种, 以不超过一昼夜为好。月光花、牵牛花、香豌豆等用30℃温水浸种一夜即可。时间过长, 种子易腐烂。

b.刻伤种皮。种皮厚硬的种子, 如荷花、美人蕉, 可锉去部分种皮, 以利其吸水。

c.去除影响种子吸水的附属物, 如去除绵毛等。

d.药物处理种子。药物处理具有以下作用:①打破上胚轴休眠。有上胚轴休眠现象的花卉种子有芍药、天香百合、加拿大百合、日本百合等。秋播当年只生出幼根, 必须经过冬季低温阶段, 上胚轴才能在春季伸出土面。若用50℃温水浸种24h, 埋于湿沙中, 在20℃条件下, 约30d生根。把生根的种子用50~100μL/L赤霉素涂抹胚轴, 或用溶液浸泡24h, 约10~15d就可长出茎来。②完成生理后熟要求低温的种子, 用赤霉素处理有代替低温的作用。如大牵牛花和山黧豆的种子, 播种前用10~25μL/L赤霉素溶液浸种, 可以促使其发芽。③改善种皮通透性, 促其发芽。如林生山黎豆种子, 用浓硫酸处理1min, 用清水洗净播种, 发芽率达100%, 未经处理的发芽率只有76%。种皮坚硬的芍药、美人蕉可以用2%~3%的盐酸或浓盐酸浸种至种皮柔软, 用清水洗净后播种。结缕草种子用0.5%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发芽率显著提高。④打破种子二重休眠性。如铃兰等种子, 由于具有胚根和上胚轴二重休眠特性, 首先在低温条件下完成胚根后熟作用, 然后在较高温度下促使幼根生出, 继而再在二次低温下, 使上胚轴完成后熟, 促使幼苗生出。

种子采集及处理 篇2

用不同强度的匀强电场作用羊柴种子一定时间,实验测定电场对幼苗发芽率、含水量和根系的影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电场强度对羊柴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用恰当电场处理羊柴种子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达程度.

作 者:袁德正 杨体强 韩国栋 YUAN De-zheng YANG Ti-qiang HAN Guo-dong 作者单位:袁德正,YUAN De-zheng(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杨体强,YANG Ti-qiang(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韩国栋,HAN Guo-dong(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 篇3

1 林木种子处理分析

林木种子的高效处理, 可以使种子置身于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中, 解除休眠状态, 保证林木种子可以在人为因素下萌芽生长。通常林木种子的处理方式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 熟悉林木种子的休眠特征;第二, 采用合理措施解除种子休眠;第三, 安全存储种子。

1.1 林木种子的休眠类型

参考不同的划分标准, 结合种子自身的休眠体系, 可以将林木种子的休眠类型划分为生理休眠、化学休眠与物理休眠;以种子的休眠时间为基础, 可以将其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此外, 结合种子对发芽环境因素的控制, 可以划分为光休眠和温休眠;结合林木种子自身的休眠因素, 可以将其休眠类型分为内源休眠、外源休眠以及组合型休眠。

1.2 解除林木种子休眠的有效措施

林木种子的休眠属于自然现象, 但是充满活力的种子无法在适宜的环境下萌芽生长, 会造成诸多不便, 需要结合有效措施来解除林木种子的休眠。首先, 浸泡处理。此法遵循种子生长特征的差异性, 对水温与种子浸泡周期展开合理控制。在浸泡过程中, 合理掌控浸泡时间, 进一步切开种子, 对种子的吸水特性进行观测。其次, 物化处理。结合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 对种子展开处理, 如某些林木种子的特性要求其利用强酸来腐蚀种皮, 在保证其通透性的同时, 解除种子的休眠特征。最后, 光学处理。林木种子对于光的要求较高, 不同类型的种子对光照强度与光照时间存在不同需求。如泡桐浸种后需要7 h的光照时间, 而云杉种子则需要将近8~11 d的光照周期, 且光照时间都要保持在4~9 h/d。

1.3 林木种子的贮藏措施

对林木种子的贮藏是育苗工作开展的基础, 应结合不同种子的不同特征, 创设适宜的贮藏条件。其中, 干燥密封法能够保证种子的干燥特性, 杜绝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干燥贮藏法可以实现种子在不同时间段对含水量与贮藏周期的需求;保湿贮藏法可以保证种子长期处于特定温度环境下, 此法可满足不同含水量标准的种子。

2 林木种子的育苗技术

林木种子高效处理是服务于林木育苗工作的, 是全面完善林木种子的处理措施, 可保障林木种子育苗的高效性。现阶段, 林木育苗成功率的提高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 要实时掌握先进的林木育苗技术, 改善这一现状。

2.1 明确林木种子的播种周期

林木种子育苗的关键在于明确播种期, 了解种子特征以及外界自然因素。冬季具备季节性长的播种特征, 所以种子的发芽概率较高, 出苗期相对提前, 可降低种子贮藏难度。此外, 冬季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木自身的抵抗性能。在春季, 为避免晚霜以及倒春寒的负面影响, 要及时掌握种子的播种期, 从而增强林木自身的抗寒水平。

2.2 采用适当的播种方式

林木种子的主要播种方式在于点播、条播与撒播。点播一般适用于大粒林木种子, 如油桐、核桃, 播种时应营造松散的土壤环境, 遵循相应株行距, 将种子放入其中。而撒播则适用于需要进行移栽的树种或小粒状的林木种子。此外, 松、杉类的林木种子需要以条播方式来完成, 有利于保障种子整齐的发芽率, 达到节省种子的目的, 方便机械作业的开展,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播种质量。

2.3 覆土厚度与苗床覆盖

当林木种子完成播种工作后, 需要进行覆土盖种。考虑林木种子的大小与形状, 决定其覆土厚度;在选择覆盖材料方面, 要切实考虑薄厚分布的均匀程度, 保证林木种子发芽后的整齐性。

种子采集及处理 篇4

土壤种子库作为区域自然植被恢复的途径之一,在实际应用之前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土壤种子库出芽植物组成与土壤采集地自然植被的关系就是一个需要弄清的问题.文章从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意义出发,首次对森林表土作为城市自然植被恢复绿化手段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试验材料取自日本大阪府箕面市大阪国际文化公园都市建设地,选取面积为20 m×20 m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群落,采集林下5 cm厚森林表土;试验场地设在大阪府枚方市山田池公园的一隅荒地,共设置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7个试验处理,计28个试验小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表土采集地的植被关联性较低,但与种子散布型关系密切;表土的不同铺撒厚度在木本植物出现的种类、出芽个体数、生存个体数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作 者:李洪远 佐藤治雄 朱琳 森本幸裕 LI Hongyuan SATO Haruo ZHU Lin MORIMOTO Yukihiro 作者单位:李洪远,朱琳,LI Hongyuan,ZHU Lin(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佐藤治雄,SATO Haruo(日本国大阪府立大学绿地环境保全学研究室,大阪,599-8531)

森本幸裕,MORIMOTO Yukihiro(日本国京都大学环境设计学研究室,京都,606-8501)

室内空气检测的样品采集及处理 篇5

在实际分析之前, 采样和样品处理方法决定着分析结果的质量, 不合适或非专业的采样会使可靠正确的测定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 选择和制定周密的样品处理程序和完成准确无误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样品涉及从整体中分离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收集。采样之前, 通常需要弄清楚下面这些问题:

(1) 对采样的环境和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 (1) 样品中可能会存在的物质组成是什么, 它们的浓度如何? (2) 样品中的主要组分是什么? (3) 采集样品的地点和现场条件如何? (4) 应该采用非破坏性采样方法还是破坏性采样方法? (5) 采样完成后会得到哪些分析结果?

(2) 关于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1) 确定采集样品的最佳时机; (2) 确定采样的位置和采集样品的装置; (3) 采样过程可以保证多长的有效时间? (4) 确定采集样品的间隔时间。

在了解了以上情况后, 根据被采集样品体系的特性和分析测定的目的, 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和样品制备技术。具体如何操作, 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

1 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直接采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有时也是最简单的和费用最低的方法。它只需要将样品直接引进到容器之中就完成了样品的采集过程。采集样品的容器最好使用新的, 如使用用过的容器, 则必须清洗干净, 保证没有前一个样品的残留物影响。

样品的富集采集就是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 同时将欲测组分富集, 如吸附采样就是样品富集采集的一种方法, 要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 在采集气体或液体样品的同时吸附欲测组分, 使欲测组分在吸附材料上富集。

对气体样品, 欲测组分的浓度往往很低, 直接采集需要在现场采集体积很大的样品, 回实验室进行富集, 很不方便。所以气体样品多采用浓缩采集方法, 主要有固体吸附法、溶液吸收法、低温浓缩 (冰冻析出) 法等等, 在本规范的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等测定中, 采用了固体吸附法和溶液吸收法进行富集采集

1.1 固体吸附法

(1) 固体吸附剂。固体吸附法的核心材料是吸附剂, 通常使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石墨化炭黑、多孔聚合物和多孔硅球等, 其中活性炭和多孔聚全物在色谱分析样品制备中使用的最多, 吸附剂的物理特性参数主要有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极性、使用使用范围和组成结构等。

活性炭对大多数的有机物分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捕集特性, 但是气体样品中的水分对活性炭的吸附干扰比较大, 样品中的水分可能使活性炭采集的有机物成为不可逆吸附, 并容易引起某些物质的降解, 需要较高的热解吸温度 (一般需要溶剂解吸) 。

石墨化炭黑是非极性和无孔径的吸附材料, 具有很高的表面均匀性和硫水特性。石墨化炭黑是比较理想的吸附材料, 可吸附和浓缩空气样品中许多有机化合物, 诸如从C4, C5烃类到多氯联苯, 多环芳烃和其他的较大的有机物分子。

目前, 最常用的多孔聚合物有Tenax、Chromosorb、Porapak、Hayesep、Amberlit等系列。Tenax-TA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比表面积较为35mm 2/g, 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300℃) , 且样品中水分的影小, 在常温下就可以吸附和浓缩高挥发性物质。例如:C2-C4的卤代烃类和C6-C9的烃类等。但是应当避免在具有氧化的氛围中进行吸附浓缩的操作。

几种吸附剂的组合或者结合可以达于是优点互补, 可以采集到所有的目标化合物。例如:Tenax-Ta和arbosphereS (石墨化炭) 结合可以采集空气中C2-C8碳氢和卤化烃化合物, 低挥发性物质被吸附Tenax-Ta上, 挥发性较大物质被吸附在arbosphereS。

(2) 吸附管的制备。吸附采样管的尺寸和材料主要有三种:玻璃采样管为13.5 (内径) ×100mm, 内部填充约1.5g的Tenax吸附材料;不锈钢采样管为12.7 (内径) ×100mm, 内部填充约1.5g的Tenax吸附材料;组合式吸附剂管分别依次填充CarbotrapC、Carbo-trap和CarbosieveS-Ⅲ等吸附材料。当然可根据自己实验室的状况和条件, 自己设计和加工吸附剂采样管。吸附剂采样管的制备通常需要如下的步骤:

1) 将玻璃管或者不锈钢管放入盛有甲醇的烧杯中并超声10mim后, 使用新鲜甲醇冲洗这些空心管, 再使用已烷超声10mim, 使用新鲜已烷冲洗这些空心管。然后, 在100mim条件下于真空 (约8kPa) 干燥箱中干燥5h, 贮存在干燥器中备用;

2) 仔细检查空心管, 特别是玻璃管, 如果在空心管的端口出现损坏或者裂纹, 应当将它们舍弃;

3) 使用镊子夹取石英棉将空心采样管的一端堵住并形成约10~50mm的石英棉塞, 再用漏斗从此空心管的另一端填充吸附材料 (Tenax) , 然后, 夹取石英棉将空心采样管的另一端堵住约10~50mm。石英棉和吸附材料的充填紧度要适中, 不要太紧密;

4) 填充完毕的采样管使用之前, 应当进行预处理, 方法:在高纯氮气或者氦气的流动下 (10~30mL/mim) 于常温至少吹扫10mim, 然后升温到250℃并保持2~5h。然后, 采样管在高纯氮或者氦气的流动下降到常温时, 取下采样管并将管的两端密封好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5) 使用采样管采集样品之前, 应当做一下采样管的空白实验, 然后进行标准样品的采集实验。确定了样品回收率之后, 将每一个采样管做好标记, 说明此采样管的充填材料种类、处理日期、编号等。

通常, 填充的吸附材料需要进行洗涤纯化, 特别是那些比较脏的吸附剂。以Tenax为例, 首先依次使用甲醛和已烷将吸附材料进行索氏抽提48h, 然后分别滤掉甲醇和已烷溶剂, 将Tenax转入石英盘中并置于通风厨中于常温下自然蒸发30~60mim, 再置入真空 (约8kPa) 干燥器中于100℃干燥3h后降至常温, 经过筛后备用。

1.2 溶剂吸收法

溶剂吸收法通常是使用吸收液 (诸如水、酸或碱等水溶液、有机溶液等) 采集气体或者蒸气中某些组分。当气体样品通过吸收液时, 样品气泡与吸收液界面上的被测物质的分子由于溶液作用或者化学反应很快进入吸收液中。气泡中间的气体分子由于存在浓度梯度和极快的运动速度可以迅速地扩散到气-液界面上, 因此, 整个气泡中被测物质分子很快被溶液吸收, 达到浓缩收集样品中某些目标组分的目的。气体采样装置一般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2 样品前处理

2.1 蒸馏法

蒸馏是分离和纯化样品中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特别是在样品中存在大量的树脂状杂质时。在建筑材料的涂料、胶粘剂的甲醛测定用混凝土外加剂氨和甲醛的测定中都用到这个方法。

2.2 热解吸法

从固体吸附上将欲测组分解吸下来的方式有热解吸和液体解吸两种, 目前大都采用热解吸方式。从吸附理论可知, 温度越低, 吸附剂与被吸附物之间的吸附力越强;随着温度的升高, 吸附剂与被吸附物之间的吸附力越弱。因此, 加热可以使吸附剂上的欲测组分解吸下来, 加热的温度, 即热解吸温度, 与欲测组分的沸点、热稳定性和吸附剂的热稳定性有关。热解吸温度低可能会使样品中组分解吸不完全, 回收率低, 管中残存量大;热解吸温度太高可能会使某些组分对热的不稳定而引起回收率低。吸附剂的热稳定性一般在300℃以下, 因为大多数高分子吸附剂在300℃时就开始分解了。热解吸过程中载气的流速也对热解吸有影响, 一般是载气的流速越快, 越有利于热解吸。热解吸的加热源通常是带状的加热器或者是和式炉, 当加热200~300℃进行热解吸。热解吸的影响因素:升温速率越快, 最终温度越高, 解吸速度就越快, 进入色谱柱的初始样品谱就越窄。载气的流速越快, 越有利于热解吸。

2.3 气相色谱常用的顶空进样方法

溶剂型涂料中苯的测定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即将样品称入顶空瓶内, 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 待瓶内样品蒸气达到平衡状态, 抽取一定量的蒸气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进行色谱分析的方法。

3 结语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所列入的5种污染物, 各自的气态物质在空气中的比重各不相同, 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采集的方法侧重点也要有所注意。根据规范规定, 样品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及其技术还必须遵循下面的原则: (1) 收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2) 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 并且采集到你想要的样品; (3) 分析样品制备过程中尽可能防止和避免欲测定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者丢失; (4)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 如果将欲测定组分进行化学反应时, 这一变化必须是已知的和定量的完成; (5) 在分析样品制备过程中, 要防止和避免欲测定组分的污染, 尽可能减少无关化合物引入制备过程; (6) 样品的处理过程应当尽可能简单易行, 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应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探讨 篇6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种子休眠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种子休眠发生的时间, 可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根据休眠的机制, 可将种子休眠类型分为物理休眠、化学休眠、生理休眠;根据种子对控制发芽环境条件的反应进行分类, 可分为温休眠和光休眠等;根据导致休眠因子所在种子中的位置, 分为内源休眠、外源休眠以及二者的组合作用。

2 如何解除休眠

休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环境条件下, 仍不能正常萌发, 这虽然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中对环境和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 但也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些许不便, 那如何才能将这种休眠解除, 本文结合笔者通过实践把3种效果显著的方法介绍如下: (1) 浸泡处理法。此种方法不但简单易行, 而且效果显著, 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种子的萌发来控制水温, 但要掌握好浸泡的时间, 大多数种子为1~3天, 种皮薄的可浸泡数小时, 种皮坚硬较厚的可延长到5~10天。如果不能准确掌握时间, 可将种粒切开, 观察吸水程度, 一般3/5的部位已吸水即可。 (2) 物化处理法。此法就是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有些树种需用强酸处理才能腐蚀种皮, 增强通透性, 解除休眠。 (3) 光学处理法。虽然吸收光性种子种类很多, 但对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有着不同的条件。有些种子一次性感光就能萌发, 如泡桐浸种后给予1000勒克斯光照10min就能诱导30%种子萌发, 7小时光照萌发率高达83%。而像云杉等种子则需经8~11天, 每天4~9小时的光周期诱导才能萌发。

3 林木种子的安全贮藏

首先, 必须确定各林木品种的安全贮藏温度及标准含水量, 才能保证种子的利用价值。但各种不同林木种子所需条件不同, 品种的性状特点也有差别, 所以对林木种子贮藏的要求以及贮藏方法也有许多。 (1) 干燥贮藏法。根据贮藏时间及含水量的不同, 干燥贮藏法又可以分为常规干燥法和短期干燥法。含水量低的种子贮藏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中的方法叫常规干燥法;短期贮藏的种子, 如秋季成熟且用于第2年春播的种子用短期干燥法比较适合。 (2) 保湿贮藏法。此法是把种子放在一定的湿度、把温度控制在0~10℃并且在通气的条件下贮藏。这种方法适用于标准含水量高或者是干燥贮藏效果不好的种子。 (3) 干燥密封法。此法是使种子在贮藏期间种子不受外界湿度变化影响与外界空气隔绝, 使其保持长期干燥状态。这种方法适用于需长期贮藏或因短期干藏和低温干藏使发芽力丧失的种子, 如柳树、榆树等。

4 林木种子育苗

4.1 确定播种期

播种期是育苗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先根据树种特性和苗圃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决定。冬播可以减少种子贮藏的困难。冬播季节长, 由12~1月都可进行。种子发芽整齐, 出苗早, 苗木生长期长, 抗性较强。但因为种子在圃地的时间较长, 易受兽禽等危害;或由于发芽早, 易遭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春播关键是要掌握好播种期, 播早了会受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播晚了苗木出土晚, 抵抗伏天的高温干旱能力弱。春播一般在2~3月份进行。

4.2 播种的方法

林木种子播种方法分为撒播、条播、点播3种。撒播主要用于小粒种子和当年不能出圃需要移栽的树种。条播主要用于如松、杉等中小粒种子, 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播种方法, 此法既节省种子, 发芽又整齐, 可用工具或机械操作, 工效较高。点播适用于核桃、油桐等大粒种子。在苗床土壤比较疏松的情况下, 可以按一定的株行距直接将种子横放土中。

4.3 覆土厚度

种子播种后, 一般都要覆土盖种。覆土的厚薄要根据种子的大小而定。小粒种子覆盖薄土;大粒种子覆土要厚。粘性重的土壤覆土可稍薄;沙质土壤土稍厚。在生产上, 覆土材料宜用火土灰、细沙、木屑等, 这些材料可减少杂草和病原, 覆盖时, 要求做到厚薄均匀, 以保证种子发芽出土整齐。

4.4 覆盖苗床

播种盖土之后, 一般在床面上还需要用稻草等进行覆盖。盖草可以防止苗床干燥、板结和雨水冲刷, 以及早春的低温侵袭, 同时还能避免鸟兽危害, 阻止杂草生长, 以保证种子迅速而又整齐地发芽。

5 结语

林木种子作为播种材料应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 并且是充分成熟、饱满、纯净、无虫、无病、无伤和活力旺盛的。除作播种材料外, 有的还可供食用、入药, 提取食用油、工业用油、芳香油, 有的可作饲料。许多林木种子还是森林鸟兽取食的对象, 因此, 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物质基础。随着目前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 人们对于林木种子及其各种生理机制的认识将更加深入, 处理林木种子的方法将会更加完善。

摘要:林木种子是林木的繁殖器官, 是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统称。然而在育苗过程中常常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因此,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异性, 针对其特点的林木种子处理方法是关键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林木种子,休眠,贮藏,育苗

参考文献

[1]吴泽民.大树截干栽植的潜在问题[J].中国城市林业, 2006 (2)

种子采集及处理 篇7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GPS定位信息、公交IC卡和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公交车辆运营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其它客运车辆管理和信息采集及处理。

公交信息包括车辆运行位置、站点停靠时间、行驶速度等,这些信息对公交调度,运营极为重要。

目前的公交IC卡信息以二进制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于IC卡读卡器上,每天下班前由人工用移动存储器将这些数据文件转移到后台计算机内。再由专业人员将这些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读出,进行分类处理,存储到数据库中。由于公交线路和车辆班次较多,导致数据文件较多,处理数据的工作量较大。尽管IC卡数据是实时得到的,但是数据是后处理,所以数据是非实时的,难以有效利用。本发明将这些信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采集及处理,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传送回后台管理中心,使得公交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对公交车辆进行调控。

本发明所述是基于车载设备运行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该车载设备包括CPU处理器,GPS定位模块,IC卡信息读取模块和GSM/GPRS通信模块,存储有该公交线路的公交站点地图。在车辆运行中车载设备程序接收GPS每秒传送的车辆位置信息,和车载公交站点地图进行匹配判断,采集站点停留时间和读取IC卡刷卡等信息,计算运行速度,预测下站到达时间。最后将这些信息通过GSM/GPRS模块传送到后台管理中心。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采集车辆行驶中的运行信息,包括车辆所处站点位置、上传时间、站点停靠时间、上下客人数、行驶速度。

2.计算车辆经过的各个站点间的速度及行程平均速度,估计下一个站点的到达时间。将部分数据处理功能放在车载终端完成,减轻后台管理中心压力。

3.公交信息无线传送频率为每站点信息发送一次,在判断离开站点范围后传输。克服了传统车辆监控中频繁上传位置数据耗费资源的缺陷,减轻了后台管理中心的压力。

4.针对城市中常见的GPS信号漂移和车辆同一站点多次停靠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处理。保证信息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可靠性。

5.在信息上传的基础上,保留本地信息存储备份,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联系人:陈艳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基于WEB的智能信息采集及处理 篇8

WWW从诞生以来至今, 对Web信息的搜索正在从“偏平”走向“垂直”, 从“通用”发展到“个性和智能”。但是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搜索工具或者产品都存在“重采集、忽视信息的处理和服务”, 即对采集的信息缺乏深层次的加工、处理, 并且提供主动的信息发布服务的机制。经过十余年的市场培育, Web用户最需要的是能提供面向一定的领域, 有较好智能程度的信息采集、加工和发布的产品, 本文将构建和实现这样的系统。

2 系统架构

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即Web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智能处理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可以单独部署和运行, 也可以通过接口文件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化采集、智能化处理和主动式发布, 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2.1 系统整体架构

该系统架构不仅适合较大用户的分布式部署采集、加工的需要, 也可以适应单用户集中部署的需要。当用户只需要某个子系统时, 只需对接口文件稍作配置就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2.2 Web信息采集子系统

Web采集器一般都是从称为种子的URL出发, 通过协议向Web上其它所需页面作扩展。经研究表明Web上30%的页面是重复的, 当面向特定的主题时, 80%以上的URL链接是我们不关心的, 因此在采集中如何进行URL去重和分析适合主题特征的URL是提高采集子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如何获取有效的Web页面信息, 过滤广告、导航栏等噪声, 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智能处理的性能。该子系统的流程如图2所示。

有别于通用的Web信息采集器, 该子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任何用户的主题采集都是在相应的模版的支撑下完成。所谓模版就是关于要采集的Web对象的特征描述, 为了提高下载的有效性和效率, 将某一个具体的网站所有的Web页面划分为Hub页和Topic页, 表示为一个三元组<M, Hf, Tf>。其中M刻画Web页共性特征, 如:网站名称、网站URL地址、语言种类等;Hf刻画该Web资源中的Hub页面特征, 即此类Web中哪些URL地址特征是下载时需要解析的;而Tf则是刻画某一类具体的Topic页特征, 主要是描述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的访问路径, 如:正文标题、作者、来源等。为了实现对下载的Web资源的监控, 将最新的信息及时地推送给用户, 触发器可以为用户指定适合需要的采集策略, 通过设定一定的间隔时间来激活下载机器人, “巡视”是否存在最新的信息。

2.3 信息智能处理子系统

该系统预先通过机器学习建立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分类器, 当用户某一次下载任务完成后, 发送消息激活处理子系统, 系统将会自动地处理下载的内容, 主要包括自动分类、自动摘要和元数据分析, 如创建正文标题、关键字、分析作者等。系统流程如图3所示。

传统上的Web信息采集不具备对下载信息的深层次加工能力, 而本系统不仅实现机器的自动分类、摘要和元数据分析, 还提供人机交互的机制, 将处理的结果以便捷预览的方式呈现, 用户可以进行修改、删除以及确认后入库存储等操作, 确保发布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4 信息发布子系统

近年来信息的发布形式越来越备受关注, 作为对外信息服务的平台, 该子系统主要特点有:多视角、多层次发布采集信息, 即从来源、原始栏目、分类体系多个视角交叉进行展示, 可以灵活的进行信息集合的交、并运算;个性化信息发布, 用户登录后利用个性化信息定制界面,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视角, 再次登录后, 推送给用户的就是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强大的信息检索能力, 不仅提供针对独立字段的检索, 还提供快速检索、高级的表达式检索及全文检索。

3 若干关键技术

3.1 URL去重

常规的URL去重有两种解决思路, 一是将所有的URL地址存入数据库, 做好索引后, 利用数据库的查找来判断该URL是否被重复下载;二是利用文件存储, 将URL通过一定转换, 也是建立基于文件的查找索引。这两种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如中文网页有4亿左右, 假设每一个URL的平均长度为25个字符, 那么存储这些网页的URL地址需要的空间为8G左右, 很显然面对如此大的文件, 这种机制无法快速的进行URL查找, 因此不能保证快速的下载和去重。在本系统中采用了文件目录寻址机制来实现URL的快速去重。基本思想是首先将URL地址做CRC32转换, 生成一个唯一的4字节32位的编码, 如:E8CA0B3F, 将4个字节组成两级目录和一级文件, 即第一个字节的首字符作为第一级目录名, 第二、三个字符组合作为二级目录名, 第三、四个字符组合作为文件名存放在二级目录下, 每个文件的大小固定为4K, 最后还剩下三个字符一共是12bit, 共有4096个二进制数, 与4K的文件大小刚好一一对应。这种机制能够容纳的总页面数为232, 大约43亿个, 几乎包括目前互联网上所有URL链接。

3.2 HTML解析

为了提高下载页面的有效性, 需要过滤掉一些无用的噪声信息。传统上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页面学习的方式提取熵值最大的页面分块[1];二是通过定义访问路径来提取需要访问的感兴趣的内容。无论是哪一种方案都必须有对页面的HTML的解析能力, 即构造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解析HTML的标签。解析的难点在于目前的网络Web页面的HTML非常不规范、不严格, 标签之间即使有错误或者不严格的匹配, IE也能完美的呈现。但是为了信息的精确提取, 必须要构造严密的访问结构。

3.3 自动摘要与元数据分析

摘要是指通过对文档内容处理, 从中提取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信息, 经过重组修饰后生成比原文更精炼的文摘过程。目前主要自动文摘技术有三类:基于浅层分析的方法、基于实体分析的方法、基于话语结构的方法。

本系统采用一种新的使用自然语言处理 (NLP) 技术的自动摘要系统, 通过融合基于内容的方法[Based on Content]和基于主题 (Based on Topic) 的方法, 将主题与内容相结合, 生成具有良好连贯性和流畅性的摘要。基本思想是首先对主题词进行分析, 动态地处理具有抽象标题和具体标题的文档;然后采用词汇、语法、语义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对文章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再根据线性加权融合两种分析得到的结果, 生成摘要;最后采用指代消解技术 (Anaphora Resolution Technology) 进行平滑使生成的摘要更连贯流畅。在上述摘要生成的算法中, 部分元数据如对标题的分析、作者、主题词的提取, 作为中间结果也将被输出和保存, 形成完整的符合基本文献规范的元数据体系。

4 结束语

基于Web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 将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设计和实施的系统, 继承和发展了现有的偏平化的信息采集策略, 以“信息采集、组织处理和发布”三项并重为理念, 使面向Web的信息采集系统向垂直和智能的方向推进, 也同时预示着该系统有广泛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种子采集及处理 篇9

机器视觉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图像,提取所需信息的一门技术,完整的工作系统能够自动获取图片或视频信息,进行增强、分辨、测量、判断并输出结果。机器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行业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机器视觉作为计算机辅助或替代人类视觉工作的技术,具有较大的潜力与开发难度[1]。充分合理的利用视觉导航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智能化,还可以实现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不安全问题,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等。目前,视觉导航技术在机器人、无人机、全自动驾驶、农业机械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行人检测、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车辆检测、测量车距与车速、检测车道线、检测交通标志等都已取得了比较成功的进展。经过业内学者不断地创新研究,目前出现了基于单目、双目和多目的视觉系统,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对目标物体的颜色、形状、边缘、纹理等多种特征的跟踪方法。

1 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基本组成模块

在视觉导航系统中,图像的采集和处理是最为核心的步骤。通常由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为后续的编程、路径规划等导航工作提供有关的准确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

图像采集系统将获取的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分别传输到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通过专用的硬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并获得程序要求的如颜色、边缘、纹理等参数信息,将信息传送到计算机来计算[2]。

2 国内外近年研究现状

在视觉导航系统中,以摄像机为主的视觉传感器提供了最原始的视觉图像。为了快速并且准确的检测以及跟踪目标,对图像的处理和特征信息的采集是视觉导航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2.1 视觉图像采集及特征提取技术

图像获取及特征信息的采集是图像处理的前提。以CCD技术为核心,目前图像获取设备有黑白摄像机、彩色摄像机、扫描仪、数字相机等,性能与价格主要取决于CCD的规格,如尺寸等。除了这些常见的类型外,目前有许多厂商提供各种其它的专用设备,如显微摄像设备、红外摄像机、高速摄像机、胶片扫描器等等。遥感卫星、激光雷达等设备提供其它类型的数字图像。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的出现,使成像成本更低,而且易于大规模生产[3]。

2010年,许海霞[4]提出分层MS匹配搜索的思想,给出分层的MS匹配迭代跟踪算法。2013年,张雪华等人[5]采用Kinect摄像机获取RGB和深度图像,并改进了增量直方图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增量式相似度计算来确定每个粒子的权值。在粒子滤波器中用粒子代替目标的一种可能性状态,并且粒子滤波算法不需要满足线性、高斯系统,应用更加广泛。2014年,肖晖等人[6]引用了基于CCD相机获取待检砝码图像,Matlab中Roberts算子[7]对待检砝码的边缘检测。该算子检测边缘的精度比较高,但边界有点粗,需后续的处理。Aurélio Campilho等人[8]提出了一种SSACA+EP算法,该算法整合了约束传播机制纳入其框架,不能链接制约整个相似矩阵,使得这一过程更有效率。但是由于帧的数量二次,使得该算法具有复杂性,他们计划扩展这种算法到其他时间聚类算法。2015年,贾宝芝[9]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连续帧运动信息提取的TCF(Two Consecutive Frames)模型,在不需要进行摄像机标定的情况下,利用运动信息获取障碍物的相对高度,从而区分障碍物与阴影和标志线。该方法能够将障碍物与道路阴影以及道路标志线区分开,同时要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而且不需要对摄像机进行人工标定以及其他先验知识。

2.2 图像处理技术

恶劣的天气和光照不均匀都会降低视觉图像的质量;复杂环境中如何提取静止或运动目标,确定目标数量,提取关键目标;在跟踪过程中,目标出现遮挡、或相似目标干扰时,会导致发散甚至跟踪丢失的问题。因此,视觉图像的去噪、滤波、增强技术十分关键,对后续目标识别跟踪的准确性、实时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2000年,Adisorn Tuantranont等人[10]指出高斯(Gauss)滤波,就是为了得到较好的图像边缘、信噪比(SNR)较高的图像而设计的一种很好的滤波方式。2005年,孙海涛[11]提出了一种CB数学形态学滤波处理方法。2006年,叶敏[12]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模板滤波及边缘检测方法,将Lo G[13]模板分解为两个可分离模板的和,从而降低了算法运算量。并充分利用FPGA的并行机制及片内丰富的RAM资源,采用分布式算法[14],用查找表代替乘法器进行乘法运算。2013年,陈龙[15]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联合双边滤波方法的恶劣天气下的图像增强算法。提取图像的暗通道或亮通道,通过灰度膨胀腐蚀运算来估计环境光,然后通过快速的双边滤波技术[16]完成大气幕和光照分量的相对精确估计。2015年,岳洪伟[17]对传统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18]中高斯卷积和双阈值设置这两个步骤进行了算法的改进,提出三段式匹配预处理算法。

3 视觉导航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各类导航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多种图像获取、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导航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部分领域视觉导航技术已经趋向成熟。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对视觉导航技术的鲁棒性要求提高,在某些方面仍有很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如以下几个方面:

3.1 图像获取技术

视觉图像的获取是视觉导航技术最基本的要求,不同的图像获取方法得到的视觉图像质量也有所差异。目前,有单目视觉、双目立体视觉、多目立体视觉的视觉传感器形式。单目视觉是利用单个摄像头对环境进行识别的方法。通常单目视觉传感器只能够识别二维的环境信息而无法获得环境的深度信息,计算速度快,但定位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双目立体视觉的工作原理是对人类双眼的仿生———通过两个摄像机分别获得场景的左、右图像,然后通过三角测距的原理得到环境的深度信息。双目立体视觉获取的信息更加丰富,并且在对远距离、小型障碍物的识别方面更有优势。但是,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存在的问题在于左右立体图像对的匹配工作比较困难,而且容易受到光照的影响,在夜间的工作性能也大大下降。多目立体视觉同样是利用了人双眼成像的原理来进行环境的立体识别。但是,与双目不同的是,多目立体视觉采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摄像头作为环境识别传感器。采用多目立体视觉可以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更高的识别精度,但是由于传感器数目的增多而导致的数据处理量急剧增加,从而造成处理时间的增加,使其很难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因此,图像获取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找到一个同时满足对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图像获取方法。

3.2 图像增强技术

为了增强对图像分析和识别的能力,还需要突出有用信息,剔除图像中其他景物内容的干扰,采取图像增强技术。图像增强的应用主要有两类:一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二是,突出图像的特征,便于计算机处理。现有的图像增强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域法、变换域法和模糊处理法。空间域法直接对图像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操作。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采取灰度值变换或空间滤波等方法。变换域方法首先将图像映射到某个变换域,然后在该变换域对图像进行处理以突出图像的某些特征。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变换的方式对图像增强处理,可以突出原图像的细节,对边缘检测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噪声对图像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图像增强效果。其中一个发展趋势是针对不同的图像采取图像滤波、去噪处理与图像增强技术相结合,进而取得更好的图像增强效果。

3.3 图像特征提取技术

获取得到的目标图像数据量巨大且含有很多与识别无关的信息,若直接利用图像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则计算量很大且不现实,必须对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和选择,特征提取若不恰当就会影响视觉导航的准确性。目前有基于颜色、边界、纹理、表达、学习、模型以及其他特征的提取方法。一个好的特征一般具有可区别性、可靠性、独立性、数量少等特点。单一的特征提取方法往往无法满足目标跟踪准确性的要求,多特征提取方法提高了准确性同时增加了计算复杂度。因此,再引入多特征的同时研究一种算法来提高计算速度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视觉导航系统近年来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图像处理及特征提取技术做了简单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家兔科学养殖技术论文下一篇:有机氯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