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劣种子

2024-07-03

假劣种子(精选4篇)

假劣种子 篇1

农作物种子是具有生命力的、可再生的、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俗话说科技兴农种子先行,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是最活跃, 增产效果最明显的一项科技措施, 任何科技措施不可取代, 其种子质量的高低 (或好坏) , 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 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商品性, 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农作物种子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特殊商品, 用经验和肉眼凭表面现象和感观是很难识别某一品种质量优劣, 只能是在购买种子时多加防范, 多向种子管理部门咨询。

1 假劣种子的定义

1.1 假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以下简称《种子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 下列种子为假种子:“ (一) 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品种种子冒充他品种种子的; (二) 种子类别、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相符合的”。

以非种子冒充种子, 如商品玉米冒充玉米种子、常规玉米种子冒充杂交玉米种子、未审定的品种冒充已审定品种等, 虽然市场上不是很多, 但危害和影响极大。农作物假种子会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 商品性极差。

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品种种子的, 主要表现类型有: (1) 用已过时的旧品种冒充市场上热销 (紧俏) 的新品种; (2) 用滞销的品种冒充市场上畅销的品种; (3) 用未审定的品种冒充已审定品种推广与销售。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应性、抗逆性、栽培技术各不相同, 假种子给广大的种子使用者造成误导, 导致种植了不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 采用了不恰当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等, 由此造成减产、严重减产或颗粒无收。

标签标注的内容与种子的种类、品种、产地不符也属假种子范畴。如买的是晚稻种子, 实际买到的是早稻种子;标签标注的是外地产的种子, 实际买到的是本地产的种子。这类种子种植后, 也会造成减产, 甚至造成严重减产。

1.2 劣种子的定义

《种子法》四十六条规定, 下列种子为劣种子:“ (一) 质量低于国家标准的; (二) 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三) 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 (四) 杂草种子比率超过规定的; (五) 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标签标注的指标不能低于国家标准, 但可高于国家标准。由此可见, 即使种子质量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 若低于种子经营者标签标注指标的也属劣种子。因为种子质量指标必须真实地标注于种子标签上, 种子经营者不能为了提高竞争力, 而任意提高标签标注内容。对于国家尚未颁布标准的农作物种子, 以种子经营者标注的种子质量标准为准, 若低于标注的质量标准, 同样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如何防范假劣种子

2.1 在购买种子时选择正规的种子经营单位

选择经营规模大、资金雄厚、信誉好、具有经营资格的经销商,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种子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为一旦发生了种子质量纠纷, 这些经销商具有赔偿能力。

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 一是具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二是具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所设的分支机构;三是受具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书面委托的代销商;四是具有工商营业执照;五是具有种子管理部门发放的农作物种子经营登记备案书。目前, 农作物种子经营单位多而杂, 广大农民朋友不但要比价格, 更要比质量, 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价格低廉的假种子, 也不要盲目追求“新、奇、特”, 以免上当受骗。

2.2 购买种子时认真查看种子包装、标签

一是在购买小包装种子时, 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种子包装规格。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种子绝大多数具有精美的包装, 货真价实的种子的包装袋一般整体效果美观大方, 袋上的图案和字迹清晰, 种子重量计量准确, 封口严实平整, 千万不要购买包装效果差、字迹模糊不清、袋上标注内容不齐全、种子来源不清的种子。

二是要购买标签标注内容齐全的种子。看种子包装标签标注的项目和内容是否齐全, 是否具有真实性。根据《种子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分级、包装。第三十五条规定, 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 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内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种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种子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与有关咨询服务, 并对种子质量负责。《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规定, 农作物种子标签应当标注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生产年月、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以及联系方式;主要农作物须加注品种审认定编号。《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这些规定是为了便于广大种子使用者选择。现在多数种子生产商将种子标签内容印在包装袋上, 农民朋友在购买种子时应注意查看, 尤其是品种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商地址及联系方式是否齐全, 必要时可通过经营许可证编号等信息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实生产商情况, 通过审认定编号查询品种审认定情况, 看购买的种子是否经过审认定, 是否合法。

三是购买质量合格种子、优质种子, 不可贪图便宜购买质量不合格的种子。

四是要购买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种子。要注意查看标签标注的适宜区域是否包括本地, 主要农作物品种应当是通过国家或本省审认定。

2.3 购种子时要索取发票或销售凭证

购种发票或销售凭证要盖有公章, 并要求清楚地标明购买时间、品种名称、数量、价格等重要信息, 不要接受个人签名的字据或收条等, 并且要向种子经销商索取种子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说明书等材料。种子使用完后, 保存好种子包装袋、标签和信誉卡, 并保存少量种子。

2.4 其他注意事项

不要购买散装种子或已打开包装的种子或无证包装的种子;不要购买标注模糊、标注不全的种子;不要购买走街串巷、沿街叫卖、来路不明的种子;不要购买小广告宣传、邮寄的种子。这些经营者多数不具备经营资格, 所销售的种子难有质量保证, 一旦上当受骗, 无索赔之处。

3 购买了假劣种子应如何处理

农民朋友买到了假劣种子, 种到地里后, 出苗后才发现缺苗断垄现象或者植株长势不良、参差不齐、果实性状不一等现象, 应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1 及时与经销商联系

这种方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 不需要第三方参与。通过说明情况, 共同分析原因, 分清责任后由双方协商解决。

3.2 及时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由消费者协会组织人员调查了解情况后, 如果需要进行室内或田间鉴定的, 由消费者协会委托种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田间现场鉴定, 出具鉴定意见, 消费者协会根据鉴定意见作出处理意见, 调解和解决。

3.3 到当地种子管理部门投诉

由种子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调查了解情况, 及时与种子经销商联系, 需要进行田间现场鉴定的, 根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鉴定办法》) , 组织专家组进行田间现场鉴定, 出具鉴定意见, 报请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处理。

3.4 要求组织田间现场鉴定

到田间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投诉, 由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根据《鉴定办法》的规定组织专家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依据相关专业知识, 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论分清当事人的责任, 从而解决质量纠纷。

3.5 到人民法院起诉

一般是在上述办法不能解决时才到法院起诉, 当然也可以直接到法院投诉, 由法院调解和判决。

田间种植的作物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种子质量问题外, 还可能有气候、病虫害、田间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因此, 出现问题后, 首先要保护好田间现场和相关证据, 然后向种子管理站、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投诉, 提交购种凭证、种子包装袋等证据, 请种子经营者及有关部门到现场查看。如果需要进行田间现场鉴定, 由种子管理部门根据《鉴定办法》规定的鉴定程序和鉴定方法进行田间现场鉴定, 作出一个科学的结论。法院根据鉴定结论进行调解和判决。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在保全证据的前提下, 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要积极采取补种、加强田间管理等补救措施。

假劣种子 篇2

长期以来,吉林省始终高度重视农作物种子监管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连续开展了“种子质量管理年”、“品种管理年”、“种子执法年”、“种子打假护权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加大了种子管理和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种子市场秩序持续好转、种子质量不断提高、自有品种的占有率有所上升,为我省粮食连续增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在我省仍然重打未灭、屡禁未止,仍然是困扰我省种业发展的一个顽症,损害了农民利益,也损害了品种权人合法权益,不但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严重挫伤了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本次专项行动坚持“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的原则,以玉米、水稻为重点品种,以制种基地和种子集散地为重点地区,广泛发动群众举报,认真梳理案件线索,坚决退出一批问题品种,吊销一批违法企业种子许可证,捣毁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不法分子。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一是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各级农业部门要督促辖区内种子企业进行严格的自查自纠,存在侵权套牌、制假售假行为的企业,要在1周内全部收回违法种子,自行转商处理,主动消除违法影响。二是深入开展种子市场整顿。加强种子经营门店日常巡查,重点整顿规范种子集中交易市场、集散地、营销大户和乡村流动商贩。对直销入户比例较高的乡村,组织开展进村入户倒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种子来源及购销发票等内容。三是全面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各地要对辖区内的种子质量进行动态检测,新进种子要随时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召回;对涉嫌侵权套牌和造假的种子,要及时送交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在扩大海南种植规模的同时,加强对疑似问题有针对性的取样。四是严格生产经营主体监管。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加强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加强对门店的备案管理,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行为。五是切实加强品种管理。不但要退出没有生产面积、存在重大缺陷、未上交标准样品的品种,还要退出那些用于套牌的品种。六是全面开展基地清查活动。要加强种子源头管理,省内种子基地要加强生产许可管理,深入基地查资质、查合同、查品种、查质量。省外基地的种子要查来源、看标签、抽质量、验真实。七是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农业部门要主动联合工商、公安部门,及时交换案件查处信息,共同开展案件查处。对涉及面较广、数额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采取联合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限期办理,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假劣种子 篇3

1 现有种子法律条款的应用

1.1 假劣种子的定义

《种子法》明确规定:“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为假种子。”同时规定:“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为劣质种子。”

1.2 假劣种子的检定和确认

我国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5-1995 6.4》规定, 田间小区种植是鉴定品种真实性和测定品种纯度的最为可靠、准确的方法。为了鉴定品种真实性, 应在鉴定的各个阶段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对照的标准样品为栽培品种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品种特征特性的现实描述, 标准样品应代表品种原有的特征特性, 最好是育种家种子。标准样品的数量应足够多, 以便能持续使用多年, 并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 更换时最好从育种家处获取。假劣种子最权威的鉴定确认就是将种子按照抽样规范抽取样品, 送到有资质的种子检定机构进行田间小区种植检验鉴定, 对照我国强制性《种子质量标准》要求和《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确认种子的假劣。也可应用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组成专家组进行种子纯度田间现场鉴定, 确认劣质种子。除此, 没有法律认可的其他检验鉴定方法。

1.3 假劣种子的行政处罚

《种子法》第五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 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江苏省种子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转移、藏匿被封存、暂扣的种子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处以转移、藏匿种子货值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社会公告监督抽查结果, 公告违法企业名单和检测结果。”

1.4 假劣种子的刑事处罚

《种子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照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和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 构成犯罪的, 须具备以下的条件:一是须主观上的故意行为。在种子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以不合格的种子冒充合格的种子, 对生产者、销售者来说都属于故意行为。二是生产者、销售者在客观上实施在种子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种子冒充合格的种子。三是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中, “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一般以2万元为起点, “重大损失”一般以10万元为起点, “特别重大损失”一般以50万元为起点。

2 建议完善的种子法律条款

2.1 种子品种特征特性的描述通过审定或备案认证加以固定

我国农作物分主要和非主要两种, 主要农作物有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7种,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确定1或2种。

主要农作物品种在市场上销售时都必须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 并在指定区域销售推广。通过审定的品种在审定公告中描述了品种的特征特性, 品种种子的性状有了标准的描述, 同时要求将品种的特征特性按审定公告内容描述在标签上, 以供人们在田间生长时进行对照比较。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我国没有强求进行审定, 品种的特征特性生产者、经营者自行描述, 不规范不统一, 无法作为判断的依据。同一个品种多个描述的现象时常发生, 给种子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建议《种子法》中增加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省级认证制。凡是在市场上销售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生产者或经营者须到所在地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品种特征特性描述备案认证, 同一个品种由一家申请认证。申请认证者可申请新品种权保护。经省级备案认证的品种特征特性描述内容强制性印制在种子标签上。通过审定和认证的农作物品种种子, 其品种特征特性描述内容均强制性印制在种子标签上, 以供人们在田间生长时对照。

2.2 种子品种标准样品的保存和提供的强制性

在种子管理中, 有时发现同一个名称的水稻品种的种子, 不同批号、不同田块植株出现两种特征特性:一种是植株抗倒性一般, 稻穗下垂, 穗外缘籽粒有芒, 落粒性较强, 田间整齐度较好, 生育期较另一种提早10天左右, 与当地种植的中熟中粳水稻生育期相近;另一种是植株抗倒性较强, 稻穗直立, 穗外缘籽粒无芒, 落粒性中等, 田间整齐度好, 生育期较迟, 与当地种植的迟熟中粳水稻生育期相近。这不符合同一品种植株个体生物学性状一致性的要求。明知其中一个批号肯定是假种子, 另一个批号也可能是假种子, 但苦于没有标准样品, 无法请有关部门进行鉴定, 从而让假种子逍遥法外。因此, 建议我国从立法上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2.2.1 建立健全品种种质资源库。

《种子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库,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种质资源保护地。”建议增加凡在市场上销售的农作物品种种子, 育种者或者种子生产者都要无偿按要求提供种质资源品种, 由省级或国家种质资源库保管。不提供种质资源品种的该品种种子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推广。

2.2.2 品种审定或认证时要提供该品种足够多的标准样品。

建议企业在申请种子品种审定或认证时, 要提供足够多的标准样品, 由省级或国家组织审定或认证的单位收集送资源库保管。不提供该品种种子的不得参加审定或认证。

2.2.3 品种种子行政、司法、经贸等申请鉴定时, 品种

权人、育种者、品种申请审定或认证者无偿、按时提供品种标准样品。建议《种子法》中规定, 在进行种子品种的纯度和真实性鉴定时, 种子管理行政、司法部门有权责成品种种子育种者或者种子生产者提供相关品种种子的标准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提供相关品种种子标准样品的, 该品种种子认定为假种子。

2.3 种子假劣鉴定在国家标准中增加DNA鉴定方法

现有国家标准认定的假劣种子为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时间周期长, 给种子管理和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品种种子的酶谱测定法和DND测定技术相当成熟, 建议《种子检验规程》国家标准中增加种子品种的酶谱测定法和DND快速测定法, 以便快、准、狠地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

2.4 加大审定推广品种种子的淘汰力度

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历时二三十年, 推广的品种有的时间较长, 有的出现致命弱点, 急需淘汰。目前, 国家和省都相应制定了品种淘汰制度, 建议加大品种淘汰力度, 将过去的老品种, 特别是用新的品种取代老品种进行包装, 重新销售推广的品种, 一律取消品种审定证 (号) , 并立即停止销售推广, 从根本上杜绝假劣种子的销售行为。

2.5 严格规范种子标签

种子标签上一般要标注种子经营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地检疫证明号, 建议《种子法》中规定, 种子标签上不标注“三证”号或标注的“三证”号不正确的均认定为假种子。

此外, 建议在《刑法》中增加对明显低于市场进价购进销售种子的行为认定为明知假劣种子的经营行为的条款。

3 加大资金投入, 健全质检体系

假劣种子 篇4

1 假种子的认定

《种子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均为假种子。假种子包括5种情形:以非种子冒充种子的;以此种种子冒充他种种子的;种子类别与标签标注不符的;品种与标签标注不符的;产地与标签标注不符的。

假种子是“以假充真”行为的结果, 其本质是以不具有某种农业栽培使用价值冒充或不真实承诺具有该种农业栽培使用价值的行为。《种子法》第四十六条指明了这种不真实可能是故意的, 也有可能是过失的, 但由于其最终的行为结果是一致的, 都统一认定为假种子[2]。

2 劣种子的认定

《种子法》第四十六条同时规定: (1) 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用种标准的; (2) 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3) 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 (4) 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5) 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均为假种子。

劣种子的本质是“降低、失去应有的栽培使用价值或者播种价值”, 它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所规定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和“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3种犯罪行为, 《种子法》的这一款规定, 拓宽了过去单一凭国家种用标准的认定条件, 适用范围扩大, 这对于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1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规定了侵权的民事责任, 包括因种子质量原因给使用者造成损失和强迫种子使用者违背自己意愿购买以致造成损失, 由生产者或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3]。

《种子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 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 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经营者赔偿后, 属于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责任的, 经营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追偿。也就是说, 农民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后, 可直接向种子经营者要求赔偿, 也可以向标签标注的生产商要求赔偿, 以避免索赔无门的情况出现。按照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审议《种子法》时的说明, 有关费用是指种子使用者在购买、使用种子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费用, 包括交通费、保存费等。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解释, 对于一年生的作物, 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当年产值和同种作物前3年平均产值的差额部分, 计算前3年的平均产值时产量应以县统计局统计的受害人所在乡该种作物的产值为准。种子使用者获赔的可得利益损失, 按其所在乡 (镇) 前3年每公顷土地同种作物的平均产值减去其当年实际收入计算。无统计资料的, 可以参照当地当年同种作物的平均产值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 无参照农作物的, 按照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1.2~1.5倍计算[4]。

3.2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主要是对违禁行为的行政处罚、罚款、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等, 其中最高罚款可达违法所得的10倍。对于违法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行为, 或违法生产、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情形, 可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在《种子法》中涉及种子质量问题负行政责任的有2条, 即第五十九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行为”和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违反审定制度的行为”。执法机关依据《种子法》的规定, 对种子经营者、生产者予以行政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6个条件:一是主要证据确实、充分。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是一切执法机关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里的主要证据, 是指能够证明种子生产者、经营者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证据, 如种子买卖合同、销售发票、种子实物、种子质检报告等。二是适用《种子法》的规定正确。三是符合法定程序。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主要有:告知、回避、职能分离、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听证、说明理由、制作记录、时效和行政救济。四是不存在超越职权的问题。种子执法机关不得行使法律、法规没有授予的权力。也就是说,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做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得作出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处罚;罚款不得超出法定幅度。五是不存在滥用职权的问题。滥用职权是指种子执法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 但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原则。例如, 对生产、经营少量假、劣种子的作出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则属滥用职权。六是不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问题。种子案件的执法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都属不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种子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

3.3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指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如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罪、伪造证照罪、玩忽职守罪等, 最高刑罚可至无期徒刑。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针对打假的司法解释, 生产假农药、假种子论罪起点定为2万元, 生产销售假种子行为造成的后果按照“较大损失” (2万元为起点) 、“重大损失” (以10万元为起点) 、“特别重大损失” (以50万元为起点) 的情形予以不同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 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 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 处罚金,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前3个标准处罚。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的, 除追究刑事责任外, 同时处以赔偿损失。

参考文献

[1]孟树萍, 惠霖, 吉志刚, 等.种子质量管理问题与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S2) :76-77.

[2]杨士学, 高洪喜.怎样识别防范假劣种子[J].农村实用技术信息, 2009 (3) :17.

[3]宋忠明, 蔡建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所负的法律责任[J].上海农业科技, 2006 (5) :20.

【假劣种子】推荐阅读:

种子休眠06-09

种子工作06-26

种子安全06-30

种子产业07-01

油菜种子08-12

棉花种子09-02

绿豆种子09-06

种子市场08-08

美德种子09-04

文化的种子05-11

上一篇:职业学校学生道德教育下一篇:张拉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