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发芽

2024-10-04

生根发芽(精选12篇)

生根发芽 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具体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重要的筹码, 所以基础教育改革中把培养学生当做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 和以前相比, 数学课堂也发生着一些巨大的变化,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 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与此同时课堂也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尽情发挥的舞台, 这一切都印证了一点, 即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的文明史就是不断追求更高理想不断实现更高的价值和不断自我完善的一部活动史, 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也要跟上时代步伐, 要敢于解放学生, 放飞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在培养下大胆创新, 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收获, 这些出人意料就是创新的萌芽, 我们的课堂上这些学生的奇思妙想有时候看似幼稚, 或许就是未来的爱迪生和瓦特, 因此要正视学生的创举, 为他们的创新精神鼓舞喝彩。在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以与大家同学共勉。

一、立足生活实际, 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 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 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弊端的影响, 在学生的头脑中认为数学就是背公式记定理,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通过不厌其烦的训练之后就能熟能生巧, 形成自己的内功, 最后就是考试, 一切分数说了算。用这几句话来形容数学教学并不夸张, 可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学生最初还能跟上, 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枯燥和乏味, 枯燥的训练, 冰冷的考试没有带给学生丝毫的喜悦, 反而连自己一开始仅存的学习兴趣也消失殆尽了。

每况愈下的背后的确折射出一定的问题, 新教材做了相应的改变和修订, 教材在编排上融入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取材于身边的数学, 立足于经典的熟悉的事例, 在这种情况下, 数学和生活不再像穿衣戴帽一样油水分离, 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津津有味, 一反过去窘态, 由原来的厌烦变得喜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此外,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对学生要经常鼓励, 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呵护学生, 在教师精心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就会慢慢地对教师产生接纳感, 并爱上数学, 不再把数学学习看成一种折磨。这样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教师越鼓励, 学生越爱学、收获的成功就会越多, 就会更加投入, 学习的苦就会转化成成功的乐。

比如在数学教材中实践探索栏目中就有很好的素材供学习, 如储蓄问题、打折销售等就是很好的载体, 学生们专心致志地收集信息, 积极讨论, 然后合作攻关, 最后拿出了惊人的结果, 学生把眼光由课堂转向生活, 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也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自己的投入比教师辛苦说教效果好许多, 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收获的是喜悦, 教学效果明显有了大幅提升。

有些课堂忽略了这个关键所在, 整个课堂是一个尺度, 如果目标定得太高, 那么只有优等学生能够达到目标, 甚至这些优等生也感到力不从心, 至于中等学生和差等学生就更是可悲了, 不能实现笑口常开, 没有小手常举, 也没有了笑容常在, 他们只是绷着脸, 十分吃力地跟随大家去学习, 有的能弄个一知半解, 有的干脆是一头雾水。长此以往, 不仅学不到知识, 久而久之还会对数学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将整个班级分类对待, 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做到让优等生吃好, 中等生吃饱, 还要让差等生爱吃。

二、尊重差异性, 人人都进步

山中鸟多不同音, 水中鱼多不同性, 这是不争的事实, 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然后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最终为了一切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课标中明确规定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必需的数学, 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最终都能提升自己的素养, 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学生在求学的征程上, 不可能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所以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既要为所有的学生搞好应有的、必要的数学教育, 还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学生之间由于基础的不同和技能能力方面的差异, 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立足实际, 既要让优等生吃不了兜着走, 还要令学困生吃得香不想走, 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以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每一个小鸟都歌唱, 每一块金子都发光, 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将学习水平发挥到最佳, 从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让创造能力也节节提升。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为创造提供情感基础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一个双边活动, 而学习必须以合作愉快为基础, 以师生互相信任为底线, 还要以情感悦纳为纽带。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教师乐教, 让学生乐学。

把师道尊严放下去, 来做一位关心学生的平易近人的教师, 做一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双重领路人, 这样教师才能被学生悦纳, 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就会既敬重教师, 又怕教师, 敬重达到爱屋及乌, 害怕达到上行下达, 抓住这点就会让学生刻苦学习并保持永恒的动力。

总之, 数学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理解、解释、应用。我们应本着发现现实世界中蕴藏的数与形的规律,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服务的目的进行学习数学。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 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 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 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生根发芽 篇2

一股热泪忽然涌向心头,妈妈,我感受到了,爱„„感受到生了根,发了芽的爱,生根发芽的幸福。

步入初中生活,带给我的是压力与烦闷,整天都在书页的哗哗声中度过,女儿的内心已经被冰封了,是您这股暖流将我融解。

我的数学成绩偏偏在这个时候挂起了“红灯笼”,因此,数学作业变成了一个大难题。是您帮我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我曾经想过放弃,放弃这门“无用”的学科,可为了您,我不忍心。

晚上,在灯下照耀着两个紧锁眉头的人,您坐在我的对面,陪我做习题,投案的很低,刘海从耳后滑到眼前,似乎可以看到几丝白发,我说妈妈长白头发了,她却硬说没有。不时向上推动眼镜,眼角的皱纹也争着这个机会偷溜出来,似乎那一丝白发一条皱纹都是因我而生。

11点的钟声敲响了,可我们仍然还在继续„„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开学的第一个家长会,我给妈妈写信,我的文笔不好,但信的内容至少不可能怀疑,因为那是女儿发自内心的话语。令我开心的是,妈妈竟奇迹般给我回信了。

妈妈的信中,那句句语言通俗易懂,唯有一句话,融入我心。在信末,写着比以上字体稍大的一句话“爸爸妈妈永远都对你充满信心,我的女儿,要„„”每次我想起时,眼泪就会从眼眶里溜出来,每当那时,我都会抬头去望望天空,看看眼泪会不会回到眼眶里。那句话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里,这篇妈妈给我的回信,就写在我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上。每当我伤心欲绝的时候,每当我受到伤害的时候,每当我失败失落的时候,每当我„„我都会翻开本子,看看那些妈妈写给我的话,那些字,激励着我前进,让我前进的目标更加明确。

该来的,终究会来,我要学着勇敢去面对,一次次考试,让我恐惧万分、胆战心惊,要学会击败他,不能让他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击退他,生活才能更加完美。就这样,我懂得了,要坚强。

妈——我知道,您曾为我的不懂事的顶撞而滑下眼泪,从现在开始,再也不会了,女儿长大了,女儿想了好多好多,女儿渐渐懂得了好多好多„„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让母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生根发芽,直到等待那美好的一天,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幸福的缠绕所有人„„因为有母爱而幸福。

让民主的情怀生根发芽 篇3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民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而学校是民主的实验场,是未来公民成长的摇篮。通过民主的生活来进行公民教育,培育未来民主社会的公民,这是我们教育的职责。学校的民主生活,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自治,而民主是实现学生自治的主要基础。通过学生自己选举自己的干部,建立规章制度,进行各种各样的民主管理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又可以使学生成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体验、认识民主,形成最初的民主观念。这些民主的观念便会在他们内心生根发芽,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武汉市某小学通过民主选举班长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确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这种勇气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这次尝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孩子不懂得什么叫民主,他们幼小的心灵当中只有当上班长的权力和威风,正如成成向他爸爸所说的那样:“我就想当班长,班长有权力,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让他坐下他就得坐下。”对于在竞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起哄拆台、中伤对手、贿选、欺骗对手等等不正当手段,孩子和家长都觉得很正常,不是有悖于民主价值原则的,而是罗雷爸爸所说的“参与的技术”。如果我们的学生对于民主的价值期待就是威风,有权力,“是叫他站他就得站,叫他坐下他就得坐下”的役使别人,那么,我们培养的就不是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懂得尊重对方、懂得合作和社会担当的现代社会公民,而是有着封建压迫思想意识的臣民,是只懂得追求个人私利的私民。造成这种只有民主的程序性知识与形式,没有民主的价值与情怀的情况与当下我国教师、家长的民主知识、民主意识与民主情怀的欠缺是分不开的。

首先,学校教师民主意识与民主情怀不高。开展公民教育,首先要求广大教师要有民主意识,要具备公民所应有的基本素质,最起码对于民主要有清晰的认识。从纪录片中学校老师的表现来看,老师们对什么是民主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更确切地说他们还是以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至于少数同学的意见和权利那是可以被忽视的,民主所代表的精神内涵之于他们也是空白。比如班主任张老师开场的发言:“如果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选了某一个同学,我们就让这个同学做我们的班长。于是在上个学期呢,我们的老师们讨论选举了三名候选人,他们是罗雷、成成、徐小菲。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这就叫民主”。众所周知,提名候选人应该是全体师生至少也应是全体学生的事,完全由老师提名候选人不能算作是完全的民主。而且,张老师也没有提前告诫学生在竞选的过程中要尊重对方,要完全凭实力去竞选,竞选的目的和态度要端正等等。这就造成了学生贿选、攻击对手现象的发生。而在发生这些不正当竞选后,教师并没有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只是认为当面攻击对方是礼节问题。而对于请同学们坐轻轨和给同学们送礼物等贿选行为,教师则完全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正常现象,这反映了教师对于民主认识的不足。这种错误的民主观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当前还普遍存在着。

其次,家长们的民主观念与民主情怀薄弱。在本纪录片中,面对何为民主这个问题,家长们的认识也是模糊的。如,当成成问他爸爸民主到底是什么时,这本来是一个对孩子进行民主启蒙的良好时机,但是他爸爸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而是下意识地回答道:“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对于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解释等于没说,成成仍然不明白什么叫民主。其实在很多时候,家长并不是对民主的无知,而是缺乏民主的情怀。他们心中想到的不是教孩子如何负责任的行动,而是如何通过各种运作去实现孩子当上班长的愿望。孩子们在竞选中的种种不良行为都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本片中,罗雷的父母都是警察,是国家的公务人员。他们的儿子罗雷一开始拒绝爸妈的帮助,表示一点也不许爸妈帮忙,也不需要爸妈帮助出主意,“要凭真正的实力,不要控制别人,让同学们自己想,想投谁就投谁”。面对孩子这种态度,作为父母的不是赞赏,而是在一旁说除了实力还要“有技巧,还有参与的技术”,并且最终凭借他们的社会资本对全班同学进行贿选——请同学们免费坐轻轨、给全班同学送中秋节小礼物。这些违反民主原则的行为被家长用得得心应手,并最终靠贿选成功击败了对手而获得班长的连任。片中成成的妈妈并没有对儿子进行正确的民主教育,而是给儿子支招:当罗雷在唱的时候就起哄,说唱的不好,跑调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家长的不合格参与,使得原本应该纯洁的班长竞选变成了追逐个人私利的工具。也正是由于家长的不合格参与,使得学生只习得了民主的程序性知识而没有习得民主的精神实质,没有习得民主的情怀。

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需要包括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情怀的家长在内的家校共同努力。提高教师、家长的民主意识与民主观念,增强他们的民主情怀是我们当前实施公民教育所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公民教育中,我们不仅应注重民主选举等民主的程序性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指导他们去理解民主的价值原则——诚信、友谊、爱、责任、和平、平等、正派等等,让民主的情怀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到实处,公民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培育现代公民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三结合”让校本课程生根发芽 篇4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在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会在本地人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就地取材、因势利导,让学生对地域特色的认同感更强烈,培植学生爱家乡之情感、强家乡之宏愿。

南皮,又名古皮城,历史久远,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众多志士仁人、贤达俊杰,如,唐代地理学家贾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第一人张之洞、现代著名作家王蒙等。同时,南皮也是我国著名的五金之乡,产品远销国内外,并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此外,民间舞蹈南皮“落子”“花狸虎”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蓬勃发展的产业经济形成了独特的南皮地域文化,也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最直接、最“廉价”的资源。

为此,我校组织教师开发了“古城风韵”这门校本课程,内容包括:南皮名人、名胜古迹、风俗人情、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等五个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实施,学生了解了南皮的历史足迹和现实辉煌,也为“热爱家乡,服务家乡”赋予了浓重的文化气息。《古城风韵》被评为“省优秀校本教材”。

二、与教师专长相结合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主力军,是具体的组织者、实践者。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必须与本校教师的专业特长相结合。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本着“人是第一要素”以及“开发就必须成功”的原则,仔细分析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特长,由语文组开发了“经典诵读与文化作文写作素材”课程。这门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活动一:“百灵鸟”日日唱响校园。为让经典文化之声响彻校园,我们在全校开展古诗词与经典故事诵读活动,评选出朗读能手,作为校园的“百灵鸟”。对这些“百灵鸟”的朗读,学校予以录音,然后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晨读前5分钟播放。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通过时时熏陶,使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的雨露中。

活动二:文秀才月月大比武。为让经典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的作文带些文化味儿,每月由语文组教师从诵读材料中选取写作素材,让学生参与写作,然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在“习作专栏”中展出。一年来,我们已组织13次这样的活动,许多学生的作品被推荐到相关报刊发表,学生的写作潜能被激发出来。

活动三:主持人课课“访圣贤”。为利用好历史名人这一素材,我们在语文课上推出了“访圣贤”活动,由两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一个为主持人,一个扮演历史名人,效仿电视上的访谈栏目,进行采访活动。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既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又净化了心灵。在这里,经典文化成为优秀的教育资源。

活动四:小文豪周周“颂名人”。为充分利用该门课程所提供素材的教育价值,我们要求学生对其中的经典故事进行解读,颂扬故事中的人物,讴歌他们的崇高品质,形式可以是对联、颁奖词、小片段等。

经典文化的营养在“诵读”“写作”中得以吸纳,“文化精髓”在“感悟”“抒怀”时予以内化。

同时,我校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一名,为我们开发、实施心理健康课提供了人才保证。我们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建起了“心理咨询室”,编写了《心理健康》校本教材,开通了“家校共建网络”。《心理健康》被评为“省优秀校本教材”。

三、与学生需求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语文教学为例,目前,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已经偏离了语文学习的“原点”。作为语文学习四种技能的“听、说、读、写”其实就是两种技能:读、写。“听”实际上就是用耳朵“读”,“说”实际上就是用嘴“写”。如此看来,“写”占了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成为时下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

我校语文教师在总结经验、查寻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开设了“中学生写作技法讲解”指导课。这门课程重在讲解一些易于学习的写作技法,如,“日记体串联法”“镜头剪切法”“情境渲染法”“排比增势法”“剧本编撰法”“标题点睛法”“题记(含后记)生辉法”等,目的是增强学生写作时的“理性”思考,以克服写作时盲目性、随意性。

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习作在作文大赛中大面积获奖,当地报纸也经常刊发我校学生的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素材-领好习惯生根发芽 篇5

俗话说,“习惯决定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由此可见,习惯对一个的影响颇深甚至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由此,我们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面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古代有学子,清晨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当作一天的口粮。宋濂自小嗜书如命,当他跟随老师一同求学时,他并没有因为自身的贫困而在富家子弟面前自卑伤感。他说,“以中有足乐者,不觉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何必把衣着,装饰看得过重呢?作为学生,我们何尝不是一样,我们也许并不像宋濂他们一样清贫,但是我们是得戒奢从简,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莫攀比,破骄奢,养成节俭的习惯。

一代书痴博尔赫斯,伟大的阿根廷作家。无论他去哪,都有一个习惯,就是随身带上一箱书。用餐时,旅途中,他会利用一切间隙来读书,他又一个偌大的书室,几个大得离谱的书架里,书籍排得满满当当。是他由看书的习惯,是他有积累的`习惯。一天一点滴,几个月后,几年后,几十年后,他依旧爱书成痴,他说,书籍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现在的我们,自小不曾吃过多少苦。也许我们浮躁,容易半途而废,也许我们也曾幻想变得伟大。可是伟大背后的辛酸,却不是我们能深切体会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写《飘》用了十年,沈括写《梦溪笔谈》用了十九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二十七年。字字句句,滴滴血泪,是深夜挑灯的挣扎,是文思泉涌的愉悦,是精雕细琢的仔细,是锲而不舍的坚持。

一个“舶来品”的生根发芽 篇6

户外活动虽然是个舶来品,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却可以说得上是落地生根了。在今年的中国户外运动高峰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中心户外部主任张志坚就表示,“我国的户外运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期待阳光健康的生活,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而从具体数据上看,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证实。在2013年,我国就有1.3亿人开展了登山露营、徒步旅行等宽泛意义上的户外运动,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9.5%。目前我国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有将近600家之多。自2000年长白山登山越野挑战赛以来,我国由全国锦标赛和各类挑战赛组成的赛事体系不断完善。从1997年开始参加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至今,已经在中国户外圈摸爬滚打了20余年的梁宏表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户外运动在中国开展的已经越来越广泛,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比赛也越办越多,之前是有力气使不出,比赛少,玩心大,现在则是要想全部参加这些户外比赛,那可有着极大的难度,因为比赛太多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体力精力去一一准备。现在在我国颇具名气的户外赛事就数不胜数,这些比赛各具特色,重庆的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是依托当地独特山区环境开展的著名赛事,至今已经十余年,称得上是中国户外赛事的金字招牌。宿迁的生态四项户外运动精英赛和山东临沂百里沂河水上运动挑战赛则是近些年脱颖而出的新兴赛事,两者都是依靠着自主创新,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融合体育和旅游两方面着力点而精心打造的。

那么这个舶来品何以能够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呢?笔者以为,这固然跟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更加重视自身健康和生活水平有关,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文化。《周易》中的《复》卦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大意是说每年总要休息那么几天,做生意的闭门不做了,在外漂泊赶路的就要躲在小旅店里敬候几天,不要再奔波了。这其实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人类的智识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人们长期停留在一个问题上时,很难跳出来想别的。而劳逸结合就是说,要做一个休止,画一个句号。只有懂得停下的人,才能看清楚未来的路,才能更轻松的上路出发。这个道理在很多领域都有体现,在围棋里这叫脱先和打挂。在生活中,这就体现在要进行休闲活动,在休闲时去玩户外运动。

那为什么会选择户外运动而不是其他的呢?一方面是因为户外运动需求装备少,受场地制约少,方便易开展,健步旅行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另一方面是有些户外运动迎合了现在人所追求的新鲜感,足球篮球等运动中国人已经玩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有的一千年了,而户外中的攀岩等项目算是新兴的,并且大多数户外运动项目是极限或亚极限项目,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说到底,户外运动对中国人的吸引力也体现在东方哲学上。人从自然中来,最后要回归到大自然中,户外运动的吸引力,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吸引力。这完全符合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谐不对抗,周而复始的认知规律,一切归于起点。

但是这样一个已经落地生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我国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明显增幅,参与攀岩、露营、滑雪、定向越野探险等项目的人数总体上看还非常少,户外运动的核心项目开展并不乐观。与此同时,再看我国户外运动职业化,跟我国9.5%的泛户外运动参与人口比例相比,我国600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现状就显得极为尴尬。哥伦布户外队的韩猛表示,像自己这样的职业运动员太少太少了,更多的人只是随便玩一玩,不当这方面运动员的原因有很多,觉得没保障是很重要的一个,还有就是觉得太危险。甚至在中国本土举办的顶级户外比赛中,外国运动员和我国运动员的比例达到了2:1,而在成绩上,国外选手包揽前五名已经基本没有悬念,包揽前十名也是家常便饭。这反映出我国户外运动职业化发展水平和运动员竞技水平都不容乐观。这也在国外选手的话语中得到了证实,常年来到中国参赛的法国户外运动领军人物摩根森坦言,“中国选手和我们差距非常大,他们的皮划艇技术非常原始,能看出平时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并且我能感觉到他们的保护措施非常不好,并且他们在比赛装备上也不用心,运动饮料太单一,皮划艇桨叶甚至都不是碳纤维的,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他们取得的成绩不理想也是情理之中了。”

让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生根发芽 篇7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差, 要想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让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 就应该从课堂做起, 从学生做起。我们的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有关环保的内容很多, 例如二氧化硫、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煤、石油等等, 我们教师只要把这些内容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时, 我总是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例如, 在学习《空气》时, 我给学生列举了海湾战争、世界八大公害、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等;又如, 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 我给学生介绍了一氧化碳严重污染空气, 它能致人死亡的事实,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使旱、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这些都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二、运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虽说是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 但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时, 我常常运用课外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 在学习完“爱护水资源”时, 开展了“充分节约能源”活动, 号召学生节电、节水;在学习完“燃料及其利用”时, 开展写“充分燃烧燃料”建议书活动;在学习完“物质的分类”时, 开展了“物质合理分类”活动。有时, 我还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化工厂、自来水厂、陶瓷厂进行参观调查;有时利用“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 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专栏等等;有时利用夏令营、节假日, 组织学生到当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区等实地考查。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我们密切联系, 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我们只有通力合作, 上下一心, 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从课堂做起, 让每位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我相信,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就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环境, 就能拥有一个美丽的地球。

参考文献

[1]王双霞, 杨文峰.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华章:教学探索, 2007 (11) .

论发展伦理学的“生根与发芽” 篇8

任何一门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有一定的现实根源作为依托, 生存论哲学也就是人们口中通常所说的伦理学也不例外。在生存论没有出现之前, 本体论在哲学范畴中所占据的是无可比拟的位置, 但是随着各种以价值判断、经济发展为主的人类生存危机的到来, 以研究感性世界为核心的生存论渐渐赶上甚至超越了抽象派的本体论。当人类的生存问题出现了现实的危机, 作为极为关注的人类发展的哲学来说, 生存论出现的时间显得如此恰当。换句话说, 生存论哲学完全可以看作是现实社会的产物。

如果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 生存和发展是有承接关系的, 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它们彼此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也是不可取代的。在哲学的世界, 讨论生存与发展问题其实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面的深入剖析,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 而发展又是生存的延续。所以, 在这个基础上生存伦理和发展伦理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融合体去共同研究。但是, 生存伦理不能取代发展伦理, 这是因为从社会意义的角度上讲, 发展对于生存的包容和超越是显而易见的, 换句话说, 千千万万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在世上, 会努力地完善自己、改造自己, 直至改造世界, 这一切都是为了——发展。

二、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

在哲学的世界中, 人们虽然认识到生存与发展的区别, 并把发展分出来研究, 但是另一个概念——增长的出现, 还是使人们在极长的岁月中混淆着它们之间的内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沉浸在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理论中无法自拔, 直至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才真正打开了人们头脑中关于发展的那扇大门。说到人类对于发展的第一次认识, 不得不提的就是人类承认了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这是完全抛开金钱的一次认识。这次觉醒使得西方工业化发展得到了大跃进似的进步, 人类不得不赞叹发展的伟大。

在这我们不得不把传统发展观单独拿出来评说, 这是因为在理论的平台上说, 它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 所以在指导人们实践这件事情上, 它不具有任何的可靠性以及可行性。人活在世上, 如果单纯是为了金钱, 那就显得过于淡薄和片面了, 因为人类发展的催化剂还是要属精神层次上的需求。一种发展观的消亡恰恰加快了另一种新哲学的产生, 以自然和生态平衡为研究中心的新的伦理发展观应运而生。在对前任的批判中, 新的伦理发展观逐渐总结出自身的理论核心以及价值基础, 那就是——平等。从经济到生态的发展是震撼的, 我们把它称之为发展伦理思想的再一次飞跃, 一种生态环境下的道德关系正在潜移默化地蔓延。

三、从生态伦理发展观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伦理学发展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而是传统伦理学发展观的内部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另一个侧面上说正是人类的危机催化了人类的发展。生态伦理学发展观把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发展核心, 尊重并试图发展在这个自然世界中的一切生命, 但是从哲学真正的世界观和发展观而言, 生态伦理学发展观却是荒谬的。生态伦理学发展观并不是人们口中简单意义上的保护环境, 因为它的做法与行为几乎是刻意的, 甚至可以说是极端性质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生态伦理发展观还是不完整的, 关于发展这个问题还需要下一次的飞跃。

发展的核心是人, 发展的发起者是人, 而发展最终也要为人而服务。无论是生态伦理学发展观还是传统发展观, 从它们的产生再到灭亡的整个过程, 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和发展的真正关系。人不是创造经济的工具, 人也不是保护环境的机器, 人是需要发展的。所以说, 只有从人的角度发展起来的伦理学才是真正可以被人类认可的。

人类所需要的伦理发展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第一, 不可以把人看作片面的、抽象的、不具备现在意义的人;第二, 不能忽略人的重要性, 更不能摒弃人;第三, 以人为核心的发展, 在一个人与人交流的社会去谈发展。综上所述, 我们把这个可以用来解决全球危机、发展人类社会、正视人类作用的伦理发展观叫做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再次飞跃。我们不能说这次飞跃就一定是终极飞跃, 但对于现实社会来说, 可持续发展观一定是最适合人类的发展伦理学, 是当代伦理学的旗帜和标杆。

四、总结

发展伦理学的“生根和发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这充分说明了发展要围绕着人而展开的设想。我们不能说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就一定是终极飞跃, 但对于现实社会来说, 可持续发展观一定是最适合人类的发展伦理学, 是当代伦理学的旗帜和标杆。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在人类不断的探索下, 发展伦理学永远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卢肖文.发展观在发展哲学中的重要性[J].全球哲学, 2002 (12) .

生根发芽 篇9

一、有效的表扬要有明确的目的, 杜绝滥表扬, 让表扬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表扬, 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给予表扬, 老师要给谁给予表扬, 除了学生表现不错之外, 还必须考虑让有限的表扬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体现表扬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意义, 实现让学生感到重要并且体验快乐的目的, 不能张口就来, 任意赐之, 这样只会弱化表扬的力度, 造成其“廉价”, 失去其原有的功能。

所以, 在教学中, 表扬谁要时刻做出衡量, 斟酌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的需要, 意图明确, 对象清楚。首先, 表扬要有代表性, 即教师可以选择对实现自己教学目标或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更有利的表现特别提出表扬, 比如作文讲解时, 教师可以选择一本语言方面表现优异的进行诵读表扬, 还可以选择一位中心突出或层次清晰的作为典型提出表扬, 通过多方面的典型表扬, 以促进学生在语言, 结构等方面的整体提高。其次, 表扬要分等级层次, 即不能对不同程度的优异表现给予同等分量的表扬, 比如有时候对同一个问题, 像阅读理解, 就不能一概而论, 要点明那个学生这方面最好, 别的同学分层次进行表扬, 实现激发学生对老师更高评价追求的目的。再次, 不一定需要表现优异就能给予表扬, 还可以对后进生看似很普通的表现给予表扬, 以激发其追求表扬, 促进进步的目的。

二、有效的表扬要讲究方法技巧, 避免敷衍形式, 让表扬深入人心

许多老师也认识到了表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可是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困难, 对学生的表扬只表现在传统的奖励, 口头赞扬上, 最常用的词是“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聪明”等, 词语贫乏, 方式单一, 虽也同样有效, 但一个不适宜用于日常教学, 一个语言缺少生动、感情, 学生听着听着就免疫了, 腻味了, 失去了被表扬的快感, 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学生带来愉悦, 鼓励学生学习进步了。

所以, 表扬应避免千篇一律、单调重复、敷衍形式, 避免大而空的泛泛之谈, 而应该实在、具体、真情, 能带给学生成就感, 优秀感。可以让学生表扬学生, 如让学生推选出最热心的学生, 并且让学生讲一件他的好人好事, 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可以以学生自我展示的方式隐性给予学生表扬, 比如对一些学生的特长, 教师可以让他展示给全班同学, 通过展示, 获得成就感, 也通过对比, 激发其他学生对收获的渴望;还可以淡化失败, 肯定表扬, 比如对一些胆小的学生, 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锻炼, 在表现不优秀的时候, 教师要尽量淡化失败的打击, 给予某方面肯定性表扬, 把与之有关的优点放大,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关心, 从而促进其发展。

三、有效的表扬是需要公平的, 避免顾此失彼, 让表扬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公平是指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的权利, 也指教师在表扬一部分学生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为代价, 表扬是公平的, 并且有时效性, 公平及时的表扬更能实现“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作用, 能更有力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步, 构建团结、活跃、向上的班级。

在课堂上, 常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一直积极举手却得不到老师的提问, 再和其他被点的同学一比较, 就会产生失落感, 觉得被忽视, 情绪变得低落, 失去了参与的动力, 非常不利于教学, 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予每位学生被表扬的机会, 哪怕是回答是与否;同样的表现要公平, 给予肯定, 被调动起积极性的学生对表扬的渴望是迫切的, 而忽视了对其突出表现的及时表扬, 甚至表扬了同样表现的同学而忽视了别的同学, 那对学生的打击是巨大的, 会让学生对老师的公正产生动摇, 有损于教师的信服度, 要不都表扬, 要不都不表扬, 但决不能失去公正;避免将表扬建在对另一部分学生的批评上, 因为表扬一部分学生而引起另一部分学生的不满甚至是敌视, 这将破坏班级的团结, 不利于教学, 教师必须对给予的表扬慎重, 避免因欠佳的表扬而造成不良的教学后果。

本·富尔曼强调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从事日常教学的我们必须给这里的表扬进行限定, 只有目标明确, 讲究方法技巧, 公平及时的表扬, 才是有效的, 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让表扬体现最大价值, 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英]伊丽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纪晓林译.

让欣赏之树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 篇10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生

一、播下欣赏的种子——音乐要素的认识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 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 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 学会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 了解音乐要素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时, 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力度, 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 还是快;然后才考虑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 很多教师讲课时, 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表现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地说:“回答得太好了, 你真棒”。这样的教学没有提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在《爱劳动》一课中我们注重了音乐场面与情景场面, 是由许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当老师问学生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学生回答第一段的音乐细、轻巧。第二段的音乐浑厚、低沉。虽然学生学得知识少, 不能说出是通过音色变化听出来的, 但学生明白音色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的音乐画面。

我们不仅要注重音乐所表现的场面, 还要去挖掘音乐的要素, 让欣赏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人员经过讨论、实践、验证, 大胆地运用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景。再如, 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睡觉、喝水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 学生对慢的音乐会说: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另一段音乐学生则会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轻, 而且很柔和。第二段音乐重而且快、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轻与重的比较, 就体现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 而且充分体现了音乐场面与情境的变化在音乐欣赏中的根本作用。

二、滋润欣赏的根须———音乐器具的接触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欣赏教学中, 我经常让学生用竖笛去吹奏那动听的主旋律,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乐曲的情感, 在进行旋律创作时, 竖笛无疑又给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帮助。例如, 当他们创作一段旋律时, 可以用竖笛吹奏, 使自己掌握正确的音高, 同时又可以选择最优美的旋律, 在掌握和弦时, 学生可以利用竖笛去尝试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谐的, 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和谐的, 让他们感受到乐器带给他们的快乐, 使音乐渗透于学生的思想中, 这样, 欣赏的根须就扎进了学生的心田。

三、浇灌欣赏的嫩芽———音乐活动的参与

音乐活动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 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特点, 待学生理解、领悟音乐后, 及时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 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 并与他人沟通, 融洽感情,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 培养良好的情操。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 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挣扎的苦难。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用心去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使欣赏之树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让估算在低年级“生根发芽” 篇11

一、情境引入让学生“乐”于估算

估算,是估计数的大小,其主要目的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因为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例如:电话机206元、电视机998元、电饭锅305元、电风扇395元,妈妈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多少元?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把206元看成200元,把395元看成400元,那么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电风扇的钱大约需要600元)。然后,教师又问:“如果你有1000元,你想买哪些物品回家呢?”学生又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我想买一台电视机,因为电视机的价钱和1000元差不多。”也有的说:“我想买电话机、电饭锅和电风扇。”教师:“这三样物品的价钱大约是多少呢?”通过估算,学生得出答案:“大约900元。”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热情激昂,不仅培养了他们的估算意识,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乐趣。

二、算法多样化让学生“活”用估算

在估算的“萌芽”阶段,教师要提倡算法多样化。课堂上,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不要急于去评价,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例如:一款闹钟是64元,买3个这样的闹钟需要多少元?教师:“萝卜小伙伴认为64×3=192(元),菜椒小伙伴认为64×3=132(元),他们两个谁对呢?”学生开始思考,一会儿便陆续地举手:“我只要重新算一算就知道应该等于192元。”教师又问:“嗯,可以的,还有其他办法吗?”“64在60和70之间,它的得数也应该在180和210之间,所以是192。”“嗯,说得真好!”“我还有其他想法。我把64看成60,60×3=180,64比60还大呢,所以得数一定比180还大,132太小了!”看他说的那么得意的样子,教师忍不住让全班学生一起表扬他。“是呀,同学们用这么多办法来判断出萝卜小伙伴的想法是对的,真厉害!以后我们自己计算的时候也要细心一点,可以对估算结果进行检验。”

三、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巧”用估算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把知识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并引导学生明白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在于一个“巧”字。例如:四个书架,每个书架上有三层书,第一层有32本,第二层有28本,第三层有31本。教师先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些什么,再让学生用乘法估算出一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四个这样的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有的学生皱眉思考。也有的学生眼睛一亮,似乎已经找到了解题方法。于是,教师接着引导:“看看这三层书架上书的本数有什么特点呀?”这时,大部分学生踊跃举手。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它们都接近30。”“你怎样快速地估算出一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呢?”“就是3个30。”“一共有90本书。”“对呀,那么4个这样的书架有多少本书呢?”“4个90,一共有360本。”这道题目就在师生其乐融融的讨论中解决了。一个不经意地点拨,点亮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巧妙地用估算解决了实际问题。

生根发芽 篇12

关键词:例题教学,有效性,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例题是整个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例题教学应扎根于数学基础知识, 例题教学应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才能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融合。有效开展例题教学, 不仅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问题的产生、变化, 直至解决的过程, 培养并增强辨析能力, 不断积累经验, 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然而, 在课堂教学中, 例题的教学演变成以学生为观众教师自导自演的“讲台剧”的不在少数, 教师的“演讲”成为自我能力的展示。如此, 难以得到学生的共鸣, 各知识点间难以整合, 学生解题思路狭窄, 习惯于照搬例题, 不易于方法的形成。作为巩固数学知识与形成数学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例题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例题教学突出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指导作用, 使学生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内涵, 掌握相关的数学方法, 在学习中领悟, 在领悟中提高。

一、角色定位准确, 师生和谐统一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教师最容易出现的倾向是一味地照本宣科, 程式化, 不引导学生探索。学生盲目接受, 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讲课头头是道, 学生做作业时无门可找。这样, 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又不能及时“回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使教师的讲授不能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控。因此例题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 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研究, 重点紧扣题目作有效分析、提问、启发。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思维螺旋上升的特点, 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教师的讲为启发学生去想, 从而使师生双方的思维发生碰撞, 继而产生共振, 实现例题的教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明确, 例题选择精当

例题具有直观鲜明性、典型性、启发性功能。它能够直观体现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内涵, 使较为抽象、概括的数学理论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例题的典型性价值在于, 它属于某一类习题的代表, 对例题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前后系统串联整合, 并在实际应用中总结出知识的内在规律, 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某些例题的教学, 能够启发学生对问题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地思考和分析, 形成方法。例题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挖掘典型题目的潜在教育教学价值, 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锻炼思维品质, 培养思维能力, 以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既然明确了例题的重要性, 那就需要选择合适的例题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1) 对新授课中的定义、定理、公式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化, 连点组面, 由面成体, 构建立体认知结构网络; (2) 丰富应用含义, 增加应用层次; (3) 概括提炼数学方法, 进而形成数学思想,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第一, 通过例题教学, 对定义、定理、公式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化, 连点组面, 由面成体, 构建立体认知结构网络。恰当的例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定理等具体化, 加快学生对知识的辩证理解和掌握, 正确运用相关知识独立解题的步伐。新授课例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概念、法则、定理的理解, 以夯实基础为主, 进行简单运用。譬如:

(1) 在七年级《整式的加减———同类项》的教学过程中, 选例:k取何值时, 3xky与-x2y是同类项?

此例主要是对同类项概念的深层辨析, 突出定义中的条件意识。

(2) 在九年级《二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中选例:已知抛物线y= (m-1) xm2+m-4+mx+3开口向上, 求m的值.

本例紧扣二次函数概念, 知:, 并结合其图像性质又得: (ⅱ) m-1>0。在强化数学概念的同时,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层次性, 从“是什么”到“怎么样”理顺分析过程, 强调隐形条件。

第二, 通过例题教学, 丰富应用含义, 增加应用层次。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课型、难易程度都成为选择例题的参考指标, 而所选例题在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上需层次分明, 结构合理。譬如:

八年级《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中, 选例1:

选例2:化简

利用此例体会二次根式的除法实质是化简过程, 目的是根号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根号中不含分母, 分母中不含根号。明白分母有理化不只是寻找分母的最简有理化因式,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实现, 也可通过因式分解, 利用约分实现, 从而理解分母有理化真正意义, 它实质上是最终目的, 不是某种方法。例1中 (4) 不同于 (3) , 强调可能为0, 建议利用因式分解后约分化简, 而例2运用, 注意其中隐含条件a<0, 从具体数字到字母再到结合字母的符号, 实现二次根式化简。

第三, 通过例题教学, 能概括提炼数学方法, 进而形成数学思想。教学中如何做到以例及类, 以例启思, 使学生能触类旁通, 富有创见, 是我们所着意追求的目标。例题本身仅是一个引子, 一个载体, 那么它引导学生探寻、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是示例的真正目的, 不同的知识内容涉及的解题方法不尽相同, 而其中蕴含着许多共同的数学思想。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过程, 应是从数学方法不断总结、不断上升为数学思想的过程, 如:数形结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转化思想, 等等。譬如:

(1) 九年级《二次函数》教学中, 选例:已知抛物线y=-x2-4x+5.当x取何值时, y<0;当x取何值时, y>0?

本例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利用函数的图像, 并掌握y<0、y>0图中所表示的几何意义, 即可找出结果。

(2) 八年级《轴对称》教学中, 选例:

△ABC中BC=8 cm, BC上的高AD=3 cm, 求△ABC周长的最小值.

此例许多学生往往通过设自变量, 列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 复杂且不易求。不如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多次作图, 利用图形叠加易发现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一边BC固定, 顶点A是一条到BC距离等于3cm的直线上的动点。问题即为在该直线上找到一点A, 使点A到点B、C的距离最小, 利用轴对称原理即可解决。

(3) 九年级《二次函数》教学中, 选例:若函数y=kx2+ (2k-1) x+k+1 (k是常数) 与x轴有交点, 求k的取值范围.

学生读题后, 只在意形式像二次函数, 而忽略了二次函数一般形式中k≠0的问题。由于题中未指明k的范围, 因此此例需进行分类讨论解决。

(4) 在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 选例:如果a、b是实数, 且a≠b, a2+3a+1=0, b2+3b+1=0, 求a2+b2的值.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观察, 构造根是a、b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0, 并正确认识a≠b的意义。这样, 本题就转化为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值的问题。

第四, 例题的选择有一定的拓展延伸, 教学要有灵活的变通性。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模式, 在一定阶段他们往往会机械地按照这固定的模式去解题, 对此, 若不随时予以注意, 就很可能形成某种思维定势, 造成思维的呆板和僵化。因而在例题教学中, 当学生获得某种基本解法之后, 可通过改变原题的条件、结论、情境或方法, 来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变通, 以达到活跃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对例题进行纵横拓展, 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例题所阐述的概念、规律、数量关系或解题方法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开拓思维空间。

三、研究学生心理, 把握教师介入方式与时间

例题的教学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积累, 植根于学生对原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植根于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感悟。总之, 应植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或生活体验。作为教师, 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 多留心学生的习惯做法, 分析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程度,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例题教学的“色彩”多一些, 能吸引更多双眼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融进探索性思考, 以便激活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数学潜能。

例题的分析不只是教师自己对题目的解读, 而是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形成“读后感”, 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分析引导。通过设问获取学生对例题已有的认知程度与初步设想, 如:提问学生“你从例题的已知条件中发现了什么?”、“根据图形结合条件, 你想用什么方法求出未知量?”、“还缺少什么条件?”等等。利用一些开放性设问, 让学生说出想法, 找到学生思维的实际位置, 继而启发、引导学生思维, 甚至可由学生分析完成。期间仍可由学生不断补充、调整, 使得原本闭塞的思路活跃起来, 形成探究的欲望,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真实“距离”, 教师才能知道需要给予学生多少帮助。教师先入为主“单口相声”式的分析不易于溶入、发展学生的思维, 不能发现解题过程中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只会造成学生的生搬硬套。例如:

八年级《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过程中, 选例:

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非负数, 求a的取值范围.

本例学生会直接求出方程的“解”x=-a-1, 由题可得-a-1≥0, 所以a≤-1。此时教师的提问:“解分式方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的给出, 强化了分式方程求解时检验的重要性, 未经过检验的结果不能称其为分式方程的解, 起到点睛作用。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每接收一种新概念和掌握一种新知识、新方法, 都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例题教学来实现。教师只有抓好例题的教学, 学生才能由简单模仿发展到开拓思维, 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突出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指导作用, 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2003.

[2]李士奇.数学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

[3]方明月.如何进行数学例题的教学.中学教研, 1991, (3) .

上一篇:竞赛程序下一篇:数字发射覆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