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曲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

2024-07-14

让戏曲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共4篇)

让戏曲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 篇1

让戏曲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

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2018年,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意见》的出台,从国家政策层面为各地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提供了支持,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戏曲艺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戏曲进校园,是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戏曲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现存约300个剧种、数以万计的剧目。可以说,每一个剧种、每一出优秀剧目都是一本生动鲜活的地方历史文化教科书。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传承与弘扬戏曲艺术关系着民族精神的维系与传递。戏曲进校园,有助于让学生在近距离的体验中,在优秀剧目的耳濡目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戏曲进校园,将促进校园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戏曲是美的,绝美的扮相、精致的行头、矫健的武功、铿锵的锣鼓、婉转的吟唱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情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每一台戏曲剧目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或悲或喜,或慷慨激昂或缠绵悱恻的故事。戏曲进校园,让学生在观赏、学习戏曲剧目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读懂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戏曲进校园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打开了新天地。戏曲进校园,不仅将在校园内,而且将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传承发展戏曲,最关键的是人。戏曲进校园将视线转移到学生身上,不仅可以培育年轻观众,而且将有机会在学生中发掘传承戏曲艺术的好苗子,助力戏曲人才梯队建设。古老戏曲与“脑洞大开”的现代学生相遇,将为戏曲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血液、新的思路。在学生心中种下戏曲的种子,戏曲艺术才能不断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当前,戏曲进校园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戏曲人才凋零,短时期内难以满足师资需求。戏曲进校园,既要尊重艺术的规律,也要尊重教育的规律,还必须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这对戏曲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也提出了挑战。

此外,学校的戏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戏听戏的浅表层面,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思考戏曲艺术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与之对应的,戏曲教学时间的分配、课时所占的比重、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让戏曲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 篇2

一、充分利用当地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和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班主任, 我们应该针对班级学生实际, 结合本地特点, 充分利用本地区革命烈士、爱国志士以及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足迹、事例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使学生有一种切近感, 易于入心入脑。

二、以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班主任要从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内容和要求, 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身临其境。通过具体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 认真开展国旗教育活动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队会,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国旗法》, 使他们充分认识制订和执行《国旗法》的重要意义, 教育学生严格按《国旗法》中有关条款和程序规定升降国旗;发动学生自己编写《国旗下讲话》;聘请老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和国旗知识等活动。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国旗是无数革命前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历史的缩影, 是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 从而更加热爱、尊敬国旗。

2. 组织参观旅游和实地考察家乡的壮丽景观及革命遗迹, 激发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教育家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 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人们对家乡的美好景物、文化氛围、生活条件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热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班级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爱家乡、爱集体教育入手。家乡的名胜古迹、物产资源、革命遗址、文物史料和粮食生产基地等, 都可以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和内容。我平时注意利用寒暑假和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 实地考察, 祭扫烈士陵园,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撰写调查报告, 让学生身临境地, 亲身感受家乡的巨变, 透视祖国的发展, 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 进而把激发起来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及时转变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具体行动。

3. 举办红色经典读书演讲和知识竞赛, 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富有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维护国家和平的优良传统。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 选择《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苦菜花》、《平原枪声》、《烈火金刚》、《平原烈火》、《青春之歌》、《红日》、《红岩》等书籍, 组织开展“热爱可爱的祖国”读书演讲活动或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步入中国历史的长河, 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社会主义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学生树立热爱祖国, 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我平时加强对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指导, 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手抄报和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介绍有关书籍, 和学生一起拟定读书提纲, 做好读书笔记, 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思考, 举办读书讨论会, 举行“读一本红色书, 讲一个革命故事”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信念, 深化爱国意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班主任要做好协调教学工作, 以发挥各课任教师的群体效应。通过任课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的每个环节, 使其善于挖掘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班主任可以主动配合其他学科教师, 组织采编中国历史上名族英雄事迹、名胜古迹简介, 以及爱国的诗句、祖国建设成就等, 结合参观、考察, 开展观后感、考察报告的写作练习。遇到重大节日, 举办专题征文、诗文朗诵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树立榜样,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班主任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 应着力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促成知转化为行, 做到知行统一, 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爱国主义榜样教育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像种子一样击穿学生爱国情感的原子核,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推动学生成长进步。

1. 开展向英模学习活动, 使学生奋起报国之志

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雄, 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 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是英模辈出, 班主任可结合学生实际, 组织学生开展向英雄、革命烈士、先进人物、劳动模范和优秀的同学学习的活动。也可以聘请英模来校做报告, 现身说法, 提高学生对英模的认识, 举行“我与英模比差距”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确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

2. 寻找榜样教育的结合点, 把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感落实到行动上

爱国主义是一种具体实在的崇高情感, 学习和发扬爱国情感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所以, 班主任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榜样教育的结合点。我们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和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 要求学生从身边学起, 从小事做起, 强化行为规范的自我训练, 将爱国主义教育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相结合, 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学赖宁”、“让班级充满爱”、“我为学校添光彩”、“为孤老送温暖”等活动, 培养学生爱班级、爱同学、爱集体的情感, 并使之上升为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爱我中华”、“抗洪救灾”等重大活动相结合, 开展“爱我阜宁, 爱我江苏”、“情系灾区, 共献爱心”、“送给灾区一片情”等活动,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内化爱国主义的自觉行动。

让科学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篇3

关键词 科学;能力;培养

一、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会观察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老师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小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

(1)是观察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只有学生明确了目的,才会观察细致,注意力集中到目的上来,观察才会有好的效果。通过观察,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有目的的观察往往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带着启发性的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带着自己的内在需求去观察的。

(2)是观察后再让学生加以讨论,加深观察的现象和认识,促进观察的深入。学生通过自己不同的观察后有不同的收获,然后老师要组织学生把各自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通过互通有无,学生会对观察的对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也才会有好的效果。

(3)是要让学生学习写观察日记。只有把每次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坚持下来,日积月累,学生才会有真的收获。

二、茎: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自然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上实验课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了解实验步骤、方法,让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并随时做实验记录。

实验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但是有些实验难度较大,如果只让学生看图、看文字说明或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往往会因记忆不清造成步骤错乱,甚至操作失误等。在教学《给水加热》中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中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切片标本的方法等实验活动,操作步骤复杂,注意事项很多,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实验操作方法和过程制成卡通图片、简单动画等加以形象演示,学生能够很快知道操作要领,这样,既增强了实验效果,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又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实验方法,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培养。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动力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在动手中得到进一步的收获。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不行的。在科学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积极动手制作标本、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等,通过制作、栽培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揭示劳动创造财富和美的深刻哲理。

三、花: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思维是世上最美的花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思维之花”开不出来或开得并不美,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没有从发展学生智能的角度去引发学生的思维。好的方法指导下的思维活动绝不是“苦思冥想”,而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是: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基本的思维培养的素材,突出思维的过程性,以教师优秀的教学艺术和学科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训练功能,突出训练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最基本的特性是概括。迁移、类比和知识应用都是以概括为基础的。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几乎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五、果实:整理沟通能力

在完成了实验的具体操作后,必然要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或现象进行分析,以便得出结论,并把自己得到的结论与他人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巩固科学的技能、知识。它又包括以下几项具体要求。(1)比较异同:将观察到的数据或现象,整理出这些数据的相同或相异的地方。(2)组合分类:将实验的事物分类概括,并制定出各类事物的不同体系。(3)评价分析:了解自己的实验的优劣特征,真实的评价自己的实验能力,知道如何去改进实验;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得出结论,能找出实验失败或成功的原因。(4)讨论交流:既能适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凭借自己的设计来寻求答案,又能听取他人的观点,并达到共同结论。

六、種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一个人是否会有成绩的关键,一定要从小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有创造的意识,同时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创造的方法。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凭空臆造,更不能一蹴而就,要凭借教材,在课堂上渗透,在训练中强化。创造往往是按“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的方式进行的,集中是发散的基础。从理论上来说,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训练方法可归结为:发散思维能力训练;迁移思维能力训练;逆向思维能力训练;重新组合能力训练。而实施这些训练途径的保障是:探索性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型课堂教学的氛围。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细心呵学生的创造力,要知道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多么难能可贵。在教学中不要关注你给了学生什么,而是关注学生给了你什么。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能给你一个惊喜,在课堂上鼓励有不同思维和不同想法的同学,让孩子们能注意到我还能有其他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越来越有创造力。

让先进文化生根开花 篇4

一、善于造势。泰兴人认为,要想办成一件事,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形成足够的气势。所以,泰兴人把“区域竞争的核心在文化、最后的较量在文化”作为共识,把文化造势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一是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加快文化建设的若干经济政策,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设施建设、落实税收优惠等方面用足了劲。二是大中小学的学生热爱文艺蔚为风气。各学校普遍建立了文艺社团和兴趣小组,许多校园文艺节目在省市获奖。如,济川实验中学班班都有演出,还经常性开展背诵百首诗词的竞赛;济川小学经批准成为苏中地区第一个国家写字教育实验基地。三是新老干部纷纷加入文艺协会,成为带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泰兴市有11个文艺协会,近500名会员。四是文化动员和宣传上规模。仅去年,市里关于文化工作的动员会就开了三四次,文化工作主要负责人几乎是逢会必讲文化的重要性。“一报三台”对文化工作、文艺名人的宣传,采取了超前策划、系列报道、规模宣传的方式。去年6月份,泰兴市召开了第三次文代会,新闻单位前后宣传了一个多月。文化造势促使人们顺流而动,一心想文化,一心学文化,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二、舍得投入。近几年来,泰兴市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累计投入2亿多元。投入渠道主要包括:用足政策给予土地、财政预算合理安排、大小企业领办联办、社会各界捐赠赞助等。如,在实施旧城改造时,泰兴市把城区中心近70亩黄金地段划拨给文化部门,建了文化艺术中心、影视娱乐城、歌剧团大楼等;修复扩建了朱东润故居,开辟了朱东润先生纪念馆;投入近2000万元,维修扩建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修缮扩建了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纪念馆和杨根思烈士陵园。黄桥镇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积淀,积极保护明清民居建筑群,重建了福慧寺,修复了何氏宗祠,开发了文化旅游业。2005年,黄桥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还被确定为“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前,全市24个乡镇中有10个成为省级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三、常抓常新。泰兴市文化工作协调小组及宣传、文化部门注重以活动促创作、以活动育人才。一是通过举办“杯赛”组织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每年都要组织两三次“杯赛”,吸引群众参加。如,“盛陵杯”书法大赛,仅参赛师生就有1200多名。二是通过办班培训指导活动。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歌剧团常年开办声乐、器乐、舞蹈培训班。市音乐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专题培训已经常化,一些名人还开设了个人音乐工作室及艺术培训班。三是通过奖励表彰促进活动。市政府新设立了政府文艺奖,市宣传文化部门还分别设有年度奖、双年奖,对优秀的文艺作品进行奖励,这极大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泰兴市一般每年有10本左右公开出版的图书,文学、戏剧、音乐方面也屡有作品获省以上文艺奖、社科奖。如,歌曲《抛秧号子》就荣获了江苏省“五个一工程”音乐类一等奖,还被选为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的参演剧目;纪松的作品在全国第八届书法展览上获得全国百人提名奖;诗人周培礼被中国诗协提名参加中国第一届诗歌节。所有这些努力,共同为泰兴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上一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德能勤绩下一篇: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