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实验(精选9篇)
发芽实验 篇1
在GB4407.1-1996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经济作物种子———纤维类) 中, 对棉花种子而言, 种子的四项强制性质量指标中, 发芽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按照GB/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检验, 为确保棉花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 除了必须严格按照国标规程中关于发芽试验的要求进行外,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 认为棉花种子实验室发芽条件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注意以下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
1 试验样品的分取
棉花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所代表种子批的发芽潜力和成苗能力, 以确定该种子批的种用价值, 也可以此估测田间播种品质。所以, 试验样品必须通过科学的扦样和分样程序获得均匀一致、规定数量的样品, 以保证其均匀性和代表性。否则, 发芽试验的结果就没有任何意义。
棉花种子的发芽试验一般要求4次重复, 每重复100粒, 共需400粒种子。数粒时必须先将样品进行净度分析, 选用净种子并将其充分混合均匀, 摊平成一薄层, 然后随机、准确地数取每一个100粒, 共4个重复, 以备发芽。
2 发芽箱和发芽床的选用
发芽箱是提供种子发芽所需的温度、湿度或水分、光照等条件的设备, 发芽箱有三类:一类是“干”型, 只控温度不控湿度;另一类是湿型, 既控温度又控湿度;第三种是人工气候发芽箱, 这种性能比较好, 可以恒温, 可以变温, 也可控湿, 是一种模拟种子发芽的自然环境。对棉花种子发芽而言, 这三种发芽箱都可以用, 但要根据棉花种子性质和合适的发芽条件选择合适的发芽箱。
棉花种子发芽床是提供种子发芽测定的容器, 通常选用砂床或纸间。纸床保水供水性能良好, 无毒无病菌, pH值6.0~7.5。砂床要求河沙过筛、洗涤, 高温 (130℃) 消毒, 砂粒直径为0.05~0.80 mm, 这样大小的砂粒持水力强, 又能保持一定的孔隙, 以利通气。同时, 要求4个重复的砂床的形状、大小、多少必须相同, 以保证各重复间的吸水量和湿度的一致性。注意, 砂子可重复使用, 但必须过筛、洗涤, 高温 (130℃) 消毒;但是, 经化学药品处理过的种子发芽所用的砂子不能重复使用。
3 发芽条件及其控制
适宜棉花种子发芽的各种基本条件已在GB/3543.4-1995表1 (以下统称表1) 中作了规定。
3.1 水分
根据发芽床和种子特性决定发芽床的加水量, 如用砂床, 加水为其饱和含水量的60%~80%, 加水至手握土粘成团, 再手指轻轻一压就碎为宜;如因纸床, 吸足水分后沥去多余水即可, 发芽期间发芽床必须始终保持湿润。棉花种子对水分比较敏感, 发芽床的湿度不要太大, 否则很容易引起种子和芽苗腐烂。
棉花种子发芽应使种子周围有足够的空气, 注意通气。尤其是在纸卷和砂床中应注意, 纸卷须相当疏松;用砂床试验时, 覆盖种子的砂不要紧压, 要保持松散的状态。
3.2 温度
棉花种子发芽通常有最低、最适、最高三种温度, 温度过低种子发芽缓慢, 温度过高种子发芽易产生畸形苗, 只有在最适温度下种子才能正常、良好的发芽。
按表1规定的温度进行, 发芽室、发芽箱、发芽器的温度在发芽期间应尽可能一致。表1规定的30℃为棉花种子发芽的最高温度, 有光照时不要超过此限度。仪器的温度变幅不应超过±2℃;25℃的恒温是最适宜棉花种子发芽的温度, 一般采用这种恒温比较适宜。
20~30℃是用于变温作发芽时的温度, 通常应保持低温16 h及高温8 h。对非休眠的种子, 可以在3 h内逐渐变温。新收获的休眠种子对发芽温度要求非常严格, 必须选择表1中的变温或较低的温度, 如选用20~30℃的变温或25℃的恒温;如果是陈种子, 可以选用其中的变温或较低温度。变温应在1 h或更短时间内完成急剧变温, 或将试验移到另一个温度较低的发芽箱内。
3.3 光照
棉花种子对光要求不是很严格, 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都可发芽, 但一般采用光照, 光照强度为750~1250勒克司 (Lx) 。如在变温条件下发芽, 光照应在8 h高温时进行。
3.4 休眠种子的发芽处理
有两种方法:
(1) 预先冷冻法。试验前, 将种子放在湿润的发芽床上, 在5~10℃之间进行预冷处理, 处理3天, 然后在规定温度下进行发芽。
(2) 加热干燥法。将需要破除生理休眠的棉花种子放在通气良好的烘箱内, 温度控制在40℃, 种子摊成一薄层, 加热干燥24 h。
3.5 发芽时间:
一般棉花品种试验时间需8~10天, 部分品种有休眠种子, 需12~15天。
4 幼苗鉴定应注意的事项
4.1 幼苗鉴定
每株幼苗都必须按GB/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附录A (补充件) 规定的标准进行鉴定。在检查及鉴定计数的过程中, 应防止镊子夹断幼苗, 扯断根系。尤其是初次计数时, 未达到标准的幼苗如果受伤或者摆放不合适, 根系悬空, 都可能影响试验结果。所以, 鉴定前应充分湿润发芽床, 并用棉或海绵等柔软材料包裹镊子头部, 以保护根系, 使幼苗免受伤害。鉴定夹取幼苗时一次一株, 逐株比对鉴定。在确保数粒准确的前提下, 发芽结束后应对每重复的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硬实和死种子五个类别分别统计, 其数量之和应为100粒, 否则应当分析原因并重新试验。
在计数过程中, 发育良好的正常幼苗应从发芽床中拣出, 对可疑的或损伤、畸形或不均衡的幼苗, 通常到末次计数。严重腐烂的幼苗或发霉的种子应从发芽床中除去, 并随时增加计数。
4.2 重新试验
如果怀疑种子有休眠 (即有较多的新鲜不发芽种子) , 应重新试验。
由于真菌或细菌的蔓延而使试验结果不一定可靠时, 可采用砂床进行重新试验。如有必要, 应增加种子之间的距离。
当正确鉴定幼苗数有困难时, 应重新试验。
发芽实验 篇2
《种子发芽实验》是《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2课,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试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种子发芽实验”这样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经历,通过交流实验计划————配备实验装置————猜测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四个环节,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有目的地对材料进行组合,从而提高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设计的出发点是本着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自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在上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目的就是将我的一些认识和观点能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就拿配备实验装置这一环节来说,在我最初的设想中,是在学生进行设计实验之前,先对他们提出要求:纸盒要准备6个、注明“1”、“2”并分别写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绿豆6个、纸巾6块、实验记录单一份、实验的方法按三个要求进行,分别是控制水、温度、光照。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设计的实验,回家实验并做好记录,第二节上课时,我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每个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讲述自己所做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关数据,这样就把学生探索知识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最后老师做归纳性总结。学生的实验数据基本上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有的甚至是非常接近,这是非常让人欣喜的事。
发芽实验 篇3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新鲜绿豆300余粒,经阳光照晒除氯自来水,脱脂棉,培养皿6只,25ml注射器,铝箔箱,WiFi路由器(TP-Link150Mbps TL-WR720N),电场强度测定仪。
1.2 实验条件
28oC恒定室温,无直射阳光地下室,极弱手机信号。
1.3 实验流程
1)挑选300颗色泽饱满、长度大于3mm的新鲜绿豆,平均分为6份;2)准备6只直径为75mm的洁净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平铺一层圆形脱脂棉;3)将每份的50颗绿豆均匀放入6只培养皿中;4)将路由器放置在原点处,并将5只培养皿并排放置在距离路由器0cm~30cm的一条直线上;⑸将第6只培养皿放置在房间另一端,并将一只铝箔箱放置放置在培养皿与路由器之间以屏蔽信号;6)用注射器向每只培养皿中加入25ml去氯自来水;7)打开WiFi路由器电源;8)每4小时对发芽绿豆计数,每24小时向每只培养皿中补充5ml水;9)测定培养皿放置直线上各点电场强度[3]。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暴露在WiFi辐射下的5组绿豆,其中3组在36小时之前全部发芽。截止72小时实验结束时,离辐射源最近的第一组和较近的第3组有1颗没有发芽,5组平均发芽率为99.3%;被铝箔箱屏蔽辐射信号的对照组中两颗绿豆没有发芽,发芽率为96%,低于实验组3.3%。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多数绿豆发芽时间集中在第8至第12小时,在第28小时,即第二次加水后,也出现了一个增长趋势;相比于实验组,对照组绿豆发芽的时间略有滞后。
本研究利用测定的电场强度值表征WiFi路由器附近30cm半径内5组绿豆种子培养皿所接受到的辐射强度。实验测定数据表明WiFi辐射强度在距路由器2cm处衰减超过50%,在距路由器14cm处衰减超过95%,辐射随距离衰减极快。相比于第1组绿豆培养皿,其他4组培养皿中的绿豆接受到的电磁辐射极其微小。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显著差异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有WiFi辐射照射的绿豆种子发芽率略高于被屏蔽WiFi信号绿豆种子的发芽率,与丹麦学生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于实验细节未知,难以考查实验过程。假定实验中的温湿度适宜,种子情况良好,该实验仍然忽略了房间中的本底辐射,为了消除该因素的影响,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WiFi信号源放置于另一房间,重复实验。
据报道[4],丹麦学生设计该实验的灵感来源于平时夜晚将手机放置于枕边,第二天会造成头晕疲惫等现象。而根据各研究机构的测试,一个WiFi发射设备附近产生的辐射约为2µW/cm2,目前常用的CDMA手机其工作时发射功率约为1.55W~1.07W,GSM手机的发射功率为0.22W~1.49W,可见手机信号辐射远高于WiFi信号辐射。如果该实验中没有排除该辐射的影响,可以认为实验结果无效。
3.2 电磁辐射的类型及特点
电磁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IR)与非电离辐射(NIR)。电离辐射是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包括X射线与γ射线,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光子能量可把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撞出,产生带正电荷的离子及带负电荷的电子,即产生电离;非电离辐射是针对电磁频谱中频率和能量较低的频段部分(波长大于100nm)的通称。该频段的电磁波由于能量太微弱,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辐射、可见光、红外线、微波与射频电磁波,以及极低频的电场和磁场。WiFi辐射2.4GHz属于射频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内,300KHz~30GHz,因此WiFi属于非电离辐射。
虽然非电离辐射不会引起生物体的电离,但会产生其他生物效应,如发热效应和体内感应电流效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显示超过10GHz频率的射频场,因频率高,故大部分能量在皮肤表面上被吸收,只有非常小的能量渗透到皮下组织之中。对10GHz以上的频率,用场的强度即功率密度来度量,以每平方米的功率(W/m2、mW/m2或µW/m2)计量。在射频场的功率密度为1000W/m2以上时,才会通过生物细胞杀伤产生有害健康影响,而该数量级功率密度的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难以遇到。
3.3 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原理
电离辐射可能断开生物细胞遗传物质分子(DNA和RNA)中的化学键,由于分子结构的变化,细胞的遗传密码往往就要被打乱,遗传密码一旦被打乱,细胞就有可能向着无法预计的方向发展[5]。小剂量电磁辐射并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明显影响或造成伤害;而在某些情况下,一定剂量的电磁辐射细胞并不死亡,但可能暂时或永久地变成非正常细胞,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部分非正常细胞甚至发展为癌变细胞;大剂量的辐射将引起大范围的细胞死亡。
此外,电离辐射在作用到生物组织时会在生物体组织内产生热量,其主要产热方式包括:1)生物组织在高频电磁场中,由于极性分子反复快速取向转动而摩擦生热;2)传导电流生热;3)介质损耗生热[6]。电离辐射产生的热量将引起生物体体升温,从而影响到生物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使生物体产生明显影响的热效应一般需要施加较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研究表明,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生物体每千克组织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为2W/kg时,将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对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当比吸收率为1W/kg时,会降低大脑活力[7]。参考电磁辐射热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相关研究,可以推测WiFi信号产生的µW/cm2数量级的电磁辐射应该对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影响甚微。
4 结论
在以WiFi信号为主的房间中,给予健康绿豆适宜的生长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有WiFi辐射的绿豆种子发芽率(99.3%)略高于屏蔽了WiFi辐射组的绿豆种子发芽率(96%),有WiFi辐射的绿豆种子发芽速率略快于屏蔽了WiFi辐射组的绿豆种子发芽速率。WiFi辐射强度随距离迅速衰减,未发现各组绿豆种子发芽率及发芽时间与辐射强度有相关关系。由于WiFi信号属于非电离辐射,其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效应,而由于辐射强度低,对绿豆种子难以造成显著宏观影响。因此,可以认为WiFi信号没有明显影响绿豆种子发芽过程。该实验结果与丹麦中学生的实验结果相反,作者推测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由于丹麦学生实验设计的漏洞,无法证明是否是房间原有的辐射对水芹种子发芽造成了影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无线电磁辐射无时不刻的存在于周围环境中。本研究设计了对照实验考察无线WiFi网络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iFi电磁辐射并不会对绿豆种子发芽造成明显影响。
关键词:无线WiFi,电磁辐射,植物种子,绿豆发芽
参考文献
[1]http://www.c4st.org/news/item/what-shappening-around-the-world/danish-students-attractinternational-attention-with-cress-and-wifiexperiment.html
[2]Cynthia G.Jones,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U.S radiation protection regulations,recommendations,and standards,Health Physics Society,2005.
[3]夏长念,吴超,李明.电脑和手机电磁辐射强度测试院士风采及防护对策.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2,13(4).
[4]史鹏飞,吕毅品.WiFi正常使用,不必担心辐射.人民日报,2013-6-21.2010,3,29(1).
[5]吴石增.电磁波的生物效应与人体健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9,1.
[6]曹毅,童健.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综述.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4,24(2).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种子的发芽是植物生长发育起始阶段,教材突出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本节课中“种子发芽实验”重在训练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会这种方法也为将来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照实验的设计,教学难点是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分析诗词、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针对五年级学生形(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欠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材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并通过设计探究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
能力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收集资料,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科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照实验的设计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宣布课题,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种子发芽的过程动画。
预习新课,收集相关 资料:①古诗“古原草”的作者、全文。②农民播种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播种后又需要做什么?③在花盆中种植一颗大豆,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关注学生的亲身 体验。通过种植大豆获得感性知识,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通过收集信息,体会农民工作之艰辛。情景导入
引导学生背诵并分析白居易的“古原草”。播放课件:种子发芽的过程。
思考“古原草”所揭示的生物学规律? 把科学与人文、审
美联系起来,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围绕种子作出假设
组织学生发言。
分析早春播种覆盖地膜的原因(提高土壤表层的温度)。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种子发芽需要 哪些条件的问题、并作出假设。
出示查阅的资料:农民播种前后需要做哪些工作?(选种、翻土、浇水等)说一说:结合资料分析种子发芽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①资源共享,把收集的资料发布出来,让大家共享,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②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围绕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时给予提示: ①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一粒行吗? 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条什? ③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什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①明白设计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②分组讨论“探究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有的小组认为 设置一组对照,10粒种子浸入水中,另10粒加入适量的水;有的小组认为把20粒种子分别放入两个瓶子里,都加入适量的水,一瓶放在常温下,另一瓶放入冰箱里;也有的小组无从下手。
引导学生注重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及时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
①从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思路必须要清晰。
②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体验协作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
③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辨证思维。
诊断
①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
②教师按照对照实验的原理进行上述实验方案分析: a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b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c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d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e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f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分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小组交流,选出较合理实验方案。阅读理解
指导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阅读、理解实验设计原理
巩固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采取开放式课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也为后面的新课做准备。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1种子发芽实验
(一)1.种子发芽的条件
假设:土?水?温度?阳光?空气? 2.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设计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3种子发芽的实验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总分:100 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40分
对老师提问,能提出不同见解的:10分 能完成课外实验的(以实物为证):40分 能认真填写实验记录的:10分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引入本章“生物与环境”,进入了教学主题“种子的发芽”,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观看种子发芽过程的课件,理解生命之艰辛;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道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2.本节课所涉及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其中涉及有几个变量:水分、空气、温度等,设计方案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时教师给予了提示,讨论后又进行了实验方案分析。体现了教师引导、启发、点拨的主导作用。通过阅读、理解“种子的发芽实验”,再次巩固了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3.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分析诗句、讨论实验方案等,教师多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不足之处:
长蕊木兰发芽试验 篇5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分局曲石管理站,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36′04″,北纬25°13′51″,海拔高1 543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干湿季明显,11月-翌年4月为干季,5月~10月为雨季,年降雨量达1 500mm。年均温为15℃,极端最高温度为32℃,极端最低温为-3℃。
1.2 物候观测
对进行场圃发芽试验的长蕊木兰采种母树开展物候监测,物候监测设于保护区大蒿坪。具体监测方法如下:选择4株~6株树干通直、饱满、无病虫害、属结果盛期的健康长蕊木兰母树来进行物候监测,每株监测母树间距均在100m以上。物候监测每21d观测1次,对每一株树的繁殖器官(花、果、叶)物候期用4分制法实行量化打分(0、0.5、1、1.5、2、2.5、3、3.5、4),每一项(花、果或叶)分值总和均为4分,打分时从最少一项开始,每一物候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打分时要从整棵树看它占整体4分之中的多少,监测时至少2人打分,要从各个方位,上下左右进行认真观测,树干高大的运用望远镜。监测人员经综合评定后得出每一小项的物候期分值,最后把分值填入采种母树物候观察记录表中。
1.3 试验设计
场圃发芽实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不同储藏方法、不同处理方法对场圃发芽率的影响。
1.3.1 试验材料
利用育苗盘进行场圃发芽试验,育苗盘长62cm,宽34cm。每盘45个营养杯,营养杯直径为6cm,高为6.5 cm;基质采用地心土。
1.3.2 采种及种子调制
品质优良的种子,必须正确掌握采种期。采集过早,则种子尚未成熟,优良度低,不耐贮藏,发芽率降低;采集过迟,种子散落或受鸟兽危害,降低了种子质量和数量。通过观察长蕊木兰的物候,其合适的采种时间在10月中旬,当看见长蕊木兰的果皮变为红色或有部分开裂脱落,即判断出其种子形态成熟,这时应抓紧时间采集种子。果实采回来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经3天~4天后蓇葖果充分开裂,种子脱出。脱出的种子立即用清水浸泡1天后,搓去外层红色肉质假种皮。在洗种时注意剔除浮于水面的不成熟种子或瘪种。经测量:;肉质果平均横径为0.6cm,平均纵径为0.7 cm,肉质果千粒重为145g,种子平均横径为:0.4 cm,平均纵径为:0.6cm,千粒重为67g;调制好的种子分别干藏和沙藏,以寻求最适宜的贮藏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蕊木兰物候
长蕊木兰在12月~1月为顶芽形成期,2月~3月萌芽,4月~7月抽梢,上年12月至下年1月花蕾形成,2月进入初花期,3月进入盛花期,4月末花期,5月至9月果实发育,10月~11月果实成熟。长蕊木兰物候曲线见表1。
2.2 发芽率
2.2.1 不同贮藏方法对出苗的影响
长蕊木兰干藏和沙藏(含少量水分)的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播种,其开始出苗时间沙藏要早1个月左右,出苗结束时间两种相差不大,出苗总株数沙藏比干藏多(见表2)。
播种时间:2010年3月9日
2.2.2 不同贮藏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
为了找出不同的贮藏方法(干藏和沙藏)对场圃发芽率的影响,我们播种前对种子不做任何处理,用相同基质进行发芽试验,每一贮藏方法做4个重复。于2010年3月9日播种,播种后每隔2天浇水一次,每7天记录一次种子萌发状况,对先出的种子插牙签标记。沙藏种子于4月6日开始出苗,6月15日出苗结束;干藏种子5月6日开始出苗,6月15日出苗结束。从表2可以看出,沙藏效果相对好,平均发芽率达到75%,而干藏仅有28.5%。
为分析不同贮藏方法场圃发芽率的差异显著性,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218.042﹥Fcrit=5.987,即不同贮藏方法对长蕊木兰场圃发芽率的影响在F0.05水平上差异性显著(见表4)。
2.2.3 不同处理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
为进一步掌握影响长蕊木兰发芽率因素,对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做发芽实验。分别是T1对照(采到的种子自然晾干)、T2温水浸种(自然晾干的种子育前用50℃温水浸种8h)、T3冷水浸种(自然晾干的种子育前用自来水浸种24h)、T4层积催芽(自然晾干的种子育前用湿沙子贮存催芽30d)。实验采用T1-T4四种处理方法,每种处理重复5次,即R1—R5,每种处理播种数均为114粒。于2009年11月20日播种,播种后每隔2天浇水一次,每7天记录一次种子萌发状况,对先出的种子插牙签标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差异性显箸,层积催芽的效果最好(表5、6、7)。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长蕊木兰发芽有显著影响,而重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分析结果表明:T4与T1、T2、T3之间均有差异,T1与T2、T3之间无差异。
3 结论
使用不同的贮藏方法和不同的处理长蕊木兰发芽试验表明,不同贮藏方法育苗对场圃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沙藏比干藏效果好,沙藏平均发芽率达75%,而且出苗时间可提早一个月左右。对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对场圃发芽率有显著的影响:T1出芽率37.7%,T2出芽率42.1%,T3出芽率35.1%,T4出芽率达85.1%,T4有显著效果。
摘要:2006年~2011年,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长蕊木兰的物候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监测,并利用不同贮藏和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场圃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蕊木兰种子适宜沙藏,层积催芽1个月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研究结果可为长蕊木兰的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长蕊木兰,沙藏,层积催芽,发芽试验
参考文献
[1]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林业厅.云南树木图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2]北京林学院主编.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了版社,1979.
金融精英的发芽创业梦 篇6
他们无意间接触生机饮食, 发现芽菜虽小生命却强, 遂于2010 年3 月集资500万元种芽菜。但小小芽菜竟打败金融精英, 一年下来亏损200 万元。他们睡农场找原因, 终于在去年获利, 也累积千金难买的真经验。
同学三人集资创业
3 年前, 廖怡雯、郑涵睿和许伟哲, 3个三十出头的台大财金系同班同学, 集资500 万元, 成立“绿藤生机”, 自己种芽菜, 铺货到主妇联盟、微风超市及HOLA等通路。台大人卖芽菜成话题, 也让许多人好奇。
创业之前, 他们人生顺遂。许伟哲回忆:“在金融圈待二三年, 但已看到10年、20年后的我。廖怡雯那时准备到英国念营销;郑涵睿申请到麻省理工念企管, 正有空窗期;郑涵睿邀我到他妈妈 (林碧霞) 成立的橘子工坊做营销, 3 人才有机会一起工作。”
“郑涵睿的妈妈林碧霞是主妇联盟第一届董事长, 也是橘子工坊创始人。有一次, 她说很想推出一种在冰箱里还能生长的芽菜, 廖怡雯便跳出来说他们自己来做。”
水耕试种摸索半年
3 人研究芽菜, 郑涵睿说:“芽菜有益人体, 像青花椰苗和紫高丽苗的植物生化素, 已被证实对癌症有预防和抑制效果, 抗氧化力极高。廖怡雯放弃到英国读书, 我则申请延缓2年赴美。”
2010 年3 月, 3 人集资500 万元, 以逆渗透、高温杀菌水, 再用16×14 厘米篮子种芽菜, 廖怡雯说:“我们考虑土耕可能有微生物污染, 就全用水耕, 从种子发芽到播种, 都和传统方式不同, 成本贵了二三倍, 但售价仅贵一成。”
真正种芽菜, 才发现不容易。许伟哲解释:“水给不够, 芽发不出来;给太多, 芽菜会烂。还需加压, 芽菜遇压力会往上长, 摸索半年, 试种成功青花椰苗和紫高丽苗等5种芽菜。”
许伟哲负责农场生产, 廖怡雯和郑涵睿跑通路, 铺货到主妇联盟等有机超市, 郑涵睿强调:“采收时, 我们保留芽菜的根, 直接装盒, 这样芽菜在包装盒仍能继续生长7 到10 天, 就是‘活芽菜’。刚开始, 有客人以为我们没把根去掉, 好像不干净, 一个月卖不到10 万元。后来, 我们摆摊办试吃, 业绩逐渐好转。”
品质不稳睡场监控
2011年, “绿藤”每月量产已达30万元, 却在七八月时出现撞墙期。许伟哲说“:那时芽菜质量不稳, 有顾客反映, 买回去放两三天, 芽菜就垂头丧气, 要不就是发烂, 主妇联盟要我们暂停供货。”
许伟哲说:“我们找不出原因, 干脆睡农场, 整整两周, 每天24小时观察, 才发现关键还是水。因为一篮一篮放种子, 可能动作太慢, 放到后面时, 前几篮已干掉, 要赶紧补水。”
一两个月后, 情况好转“, 绿藤”恢复供货, 2011 年底结账时, 郑涵睿发现公司亏了200万元, 3个金融精英竟被小小芽菜打败。他说“:那时, 有猎头公司找我们回金融业, 开价月薪10 万元起跳, 但我的个性就是不放弃, 节省开支, 继续往前走。”
萃取成分制保养品
两年后, 他们将芽菜由原来的5种, 另增荞麦苗、葵花苗和黑豆芽共8种。廖怡雯说:“辛苦这么久, 总算在去年开始获利。”去年, 郑涵睿赴麻省理工学院报到, 他说“:我在美国念书, 以芽菜作为研究主题, 教授觉得这一个创业议题很有趣, 每周我和怡雯、伟哲视讯开会, 寒暑假回台湾, 预计再一年拿到硕士, 回台全心投入。”
今年7 月, “绿藤”推出芽菜萃取的洗面奶和洗发精等保养品, 目前保养品已占营收一成。
弱种子也要发芽 篇7
下面我从这样的几个方面说说对后进生的转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后进生
俗话说:“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我们要学会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与后进生交朋友。事实证明, 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教师, 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一般来说, 后进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 经受不住刺激, 他们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 作为老师要做到不歧视, 不讽刺, 不打击, 不揭短, 只有对差生抱有诚挚的爱, 平等的尊重, 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 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我班有个男同学, 各科成绩都差, 平时沉默寡言, 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与他几次谈话中了解到, 他认为自己智力不如人, 老师、同学会看不起他。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 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他的特性, 我提出与他交朋友, 和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 使他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课上常对他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 并让他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课余时间耐心地帮他补习基础知识, 经过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因势利导, 使他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 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 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 从“疏远”变为“亲近”, 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在班里又听到了他和同学玩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 而且还要注意对后进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后进生的优点, 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班级内实行了“一帮一”制度, 让一个学优生帮扶一个后进生, 让优等生认识到“水涨船高的道理”。帮扶别人的同时, 其实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让学优生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他分析学习存在问题。让他知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及薄弱科目, 及时引导他, 给他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帮扶有明显效果的小组, 及时的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个过程中, 后进生们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大力帮助与支持, 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激, 有了良好的心境, 自然会重新审视自己, 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与他人平起平坐, 会奋起直追的。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海”。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 而后进生之所以与其他同学有了差距, 源于他们一直没有良好的习惯, 他们今天丢一点数学概念, 明天丢一个定理、公式, 从而越来越跟不上, 也就越来越厌烦学习, 成绩也就越来越差。如:做事马虎的学生, 拿到一个问题, 粗看一遍就动手解答, 常因审题不仔细或理解不深出现差错。因此, 数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使学生重视解题过程, 及时纠正错误, 努力做到不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 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养成及时复习巩固学过的重要知识与方法的好习惯。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慢慢培养:
1. 认真听讲的习惯
这里的听讲, 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 精力要集中, 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 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 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 新旧知识的联系。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2. 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 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
3.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 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 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 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完成作业, 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
4. 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 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课上听讲的效率, 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 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看书、去发现问题, 让他们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 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才能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清香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清香菜种子为江西农业大学蔬菜教研室每年自繁的新种;聚乙二醇 (PEG) 2000由上海化学试剂厂生产。
1.2 方法
试验于2009年10月3日至11月20日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蔬菜生理实验室进行。
1.2.1 发芽适温的测定:
发芽温度设15℃、20℃、25℃、30℃、35℃、40℃共6个处理。先将种子放在25℃温水中浸泡3 h, 然后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设定温度下见光催芽。3次重复, 每重复100粒种子。
1.2.2 适宜浸种时间测定:
浸种时间设1 h、3 h、6 h、9h、12 h、15 h、18 h、21 h、24 h共9个处理。先在25℃温水中浸种相应时间后于25℃光照培养箱中见光催芽。3次重复, 每重复100粒种子。
1.2.3 PEG浸种与种子发芽:
设10%、15%、20%、25%、30%PEG液和清水 (对照) 共6个处理。将种子在25℃条件下浸泡6 h后取出, 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 然后在25℃光照培养箱中催芽。3次重复, 每个重复100粒种子。
1.2.4 试验方法:
发芽床为直径9㎝培养皿, 内垫两层滤纸, 上加盖保湿。每天定时观测发芽种子数, 并适当补充水分。发芽种子以露白为度, 催芽后3天统计发芽势 (发芽势是指种子的发芽度和发芽整齐度, 表示种子生活力的强弱程度。种子发芽势 (%) =规定天数内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 , 5天统计发芽率, 并进行方差分析【4】。发芽指数 (GI) =∑Gt/Dt, Gt为在t天的种子发芽数, Dt为对应种子发芽天数[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催芽温度对清香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 温度在15~25℃, 随着催芽温度的升高, 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上升, 且在25℃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当超过25℃时, 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逐渐下降。方差分析表明, 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25℃时与其他各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 清香菜种子发芽温度以25℃左右为宜。
2.2 不同浸种时间对清香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试验表明, 不同浸种时间对清香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一定影响, 在0.05水平上1 h、3h、6 h、9 h、24 h和其他处理发芽率差异显著;在0.01水平上18 h和其他处理发芽率差异显著。发芽势在0.05水平上差异达极显著, 在0.01水平上18 h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发芽指数在0.05水平上18 h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而在0.01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因此, 在25℃条件下清香菜种子适宜浸种时间为6 h。
2.3 不同浓度PEG处理对清香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从表3看出, 适宜浓度的PEG处理可促进清香菜种子萌发。PEG浓度在10%时, 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增高;但超过10%时, 随着浓度的升高, 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下降。当PEG处理浓度为10%时, 各发芽指标与其他处理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此, 采用10%的PEG处理可以提高清香菜种子发芽率。
3 小结
(1) 适宜的催芽温度可明显促进清香菜种子萌发。15℃以下, 种子几乎不萌发;在20℃以上时, 发芽率、发芽势明显提高;当温度达25℃时, 种子发芽特性表现最好;当温度超过25℃时, 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下降, 因此, 清香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在25℃左右。
(2) 不同浸种时间对清香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一定影响, 且25℃条件下适宜浸种时间为6 h。
(3) 在25℃条件下, 采用10%浓度的PEG溶液浸种6 h, 能明显促进清香菜种子发芽。
摘要:对清香菜种子进行发芽特性的研究, 结果显示:清香菜适宜发芽温度为25℃;适宜浸种时间为6 h;PEG处理可明显促进清香菜种子发芽, 适宜浓度为10%。
关键词:清香菜,种子,浸种,时间,温度,发芽,聚乙二醇
参考文献
[1]林之桂, 彭荣锋, 姚冬美.野菜一点红主要栽培技术[J].当代蔬菜, 2005, (7) :35~35.
[2]关佩聪, 罗冠英, 刘厚诚, 等.8种野菜的特征、生境、食法及保健作用[J].长江蔬菜, 1999, (11) :28~30.
[3]范淑英, 吴才君, 陈鸿海.菜用土人参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 :356~358.
板桥党参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试验使用的板桥党参种子于2015年11月采于“中国硒都”恩施市西北边陲板桥镇, 地理位置为东经109°05′15″~109°15′45″, 北纬30°17′30″~30°32′30″, 是鄂西南通往渝东的省际边贸口子镇。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地势高差大, 平均海拔1 666 m。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其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 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年降水量1 400~1 900 mm, 蒸发量在900 mm以下, 年均相对湿度85%~90%。年均气温9.8~10.5℃。板桥镇境内土壤类型较为简单, 地势空旷、山川秀美, 植被覆盖率高, 空气清新, 为板桥党参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逾1.2万hm2耕地适宜种植中国板党。另外, 还采集了甘肃文县西党、山西长治潞党的种子作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
1.2.1 千粒重比较试验。
每份种子称量100 g去除杂质, 采取四分法分成4份, 每份取1/4进行混合, 从中数出200粒, 使用万分之一天平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乘以5即为千粒重[2,3]。3次重复。
1.2.2 种子发芽试验。
通过设置滤纸、基质、泥砂、蛭石、珍珠岩等不同的发芽床, 观察党参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差异。从2016年3月31日开始, 用普通培养皿作发芽床, 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采用200粒种子。先在培养皿内铺设不同材料发芽床, 洒水使基质充分吸水保持湿润, 将种子置于发芽床上, 再将培养皿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培养架上进行培养, 在发芽期间每天检查温度和湿度1~2次 (早、晚) , 使发芽床保持湿润。正常发芽的种子为具有正常幼根且至少有2片子叶的种子[4]。待种子开始萌发后, 每天9:00记录发芽正常的种子数, 再将不正常种苗及腐烂种子捡出。计算公式如下:
发芽率 (%) =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发芽势 (%) =20 d内发芽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1.2.3不同发芽床党参幼苗特性比较。
用普通培养皿作发芽床, 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先在培养皿内铺设不同材质发芽床, 洒水使发芽床充分吸水保持湿润, 将种子置于发芽床上, 再将培养皿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培养架上进行培养, 在发芽期间每天检查温度和湿度1~2次 (早、晚) , 使发芽床保持湿润。种子露白后4 d统计党参幼苗的全长, 每个处理选择10株健壮幼苗计算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党参千粒重比较
千粒重是种子生长饱满度的主要鉴定手段, 也是育苗期苗势强弱的条件之一。由表1可知, 不管平均值, 还是绝对值板桥党参种子千粒重均略重于西党和潞党。
(g)
2.2 不同材料发芽床板桥党参发芽情况比较
2.2.1 不同材料发芽床对发芽势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发芽势由高至低分别是滤纸床 (59.7%) 、蛭石床 (46.5%) 、珍珠岩床 (32.0%) 、泥砂床 (17.8%) 、25℃基质床 (12.8%) 、基质床 (12.3%) 。由此表明, 在光照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大大加速板桥党参种子的萌发, 因此滤纸床由于种子裸露发芽势最高, 蛭石、珍珠岩等材料通气透光性好, 发芽势较高, 基质、泥砂等材料透光性差, 发芽势最低, 光照不足使种子萌发时间延长了20 d以上。
注:每个重复种子总数为200粒
2.2.2 不同材料发芽床对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发芽率由高至低分别是25℃基质床 (83.0%) 、基质床 (81.7%) 、滤纸床 (79.2%) 、珍珠岩床 (77.2%) 、蛭石床 (76.2%) 、泥砂床 (66.8%) 。由此表明, 透气保水的材料可以保证党参种子的发芽质量, 基质透气保水效果最好, 发芽率最高, 滤纸透气保水效果稍差, 发芽率次之, 珍珠岩、蛭石透气较好保水稍差, 发芽率稍低, 泥砂透气保水效果最差, 发芽率最低。
2.3 不同材料发芽床党参幼苗生长情况比较
由表3可知, 幼苗长势由高至低分别为蛭石床、珍珠岩床、基质床、25℃基质床、滤纸床、泥砂床。由此表明, 种子发芽后幼苗生长与土质疏松情况成正比, 质地越疏松长势越好
(cm)
3 结论与讨论
党参种子适合在通气性好、保水性强、光照适宜、土质疏松的环境下生长;基质保水通气, 但透光差;珍珠岩透光性好但质地轻, 种子容易随水流沉底;蛭石质地疏松, 但保水性稍差;泥砂透气性差、质地硬。因此, 在党参种子发芽试验中对发芽床的选择, 应采取基质、蛭石、珍珠岩复合材料, 保证发芽床通气性好、保水性强、光照适宜、土质疏松的综合性能。
该试验结果不仅可以确立最佳的党参发芽率试验条件, 为板桥党参种子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参考, 还可以对党参大田育苗提供技术保障, 在实际生产中起到有效提高党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党参种植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5,6]。
摘要:通过调查不同发芽床条件下板桥党参的发芽情况和生长情况, 研究其最佳发芽条件。结果表明:以基质、蛭石、珍珠岩组合而成的复合基质是板桥党参最佳的发芽床材料, 其可以保证发芽床通气性好、保水性强、光照适宜、土质疏松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板桥党参,发芽试验,发芽床材料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一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264.
[2]厉彦森, 郭巧生, 王长林, 等.明党参种子休眠机制和发芽条件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 :197-199.
[3]孙年喜, 彭锐, 李隆云, 等.川党参种子发芽检验规程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8 (11) :1246-1248.
[4]何亚杰.不同处理方法对党参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 (6) :52.
[5]孙年喜, 彭锐, 李隆云, 等.川党参种子发芽检验规程的研究[J].重庆中草药研究, 2009 (1) :41.
【发芽实验】推荐阅读: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08-19
发芽特性06-20
发芽条件09-27
生根发芽10-04
发芽糙米生产06-30
观察绿豆发芽07-30
瓜子会发芽作文05-15
玉米种子发芽率07-25
水泡豆子发芽过程日记07-03
关于绿豆发芽的日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