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2024-10-12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精选12篇)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篇1

随着人们对于计算机、通讯设备等涉及领域的不断深入,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壮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即把如图片、声音、视频等一些模拟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的技术。从另一个角度讲,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就是将数字信号理论性的信息转化为应用性很强的实用性技术, 其中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等等。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探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特点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本质就是对数据的提取和转换, 即将信息从各种噪声和干扰的环境中提取出, 然后进行变换, 转换为便于或能够被人或机器识别的形式。最早的时候, 对信号的处理主要采用模拟的方法, 但是由于这一方法对参数的修改非常困难, 且模拟器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敏感系数不高, 所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于是,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主要采取的是二值逻辑, 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中的温度和电路噪音, 不会因为这些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电路逻辑混乱翻转等现象,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还能够用软件修改所处理的参数, 有很强的灵活性。后来, 芯片技术发展迅速, 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带来更多的益处。主要表现在具有较强的高速处理能力, 集成度高, 与此同时, 多种优良的结构并行的集成电路的使用与推广也带动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响应速度与能力的提升。

另外,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采用处理数字的方法, 也就是将离散的数字或符号进行处理, 主要工作就是剔除夹杂在信号中的干扰因素, 减少采集信号的多余的成分, 也被称作数字滤波。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还可以根据某种方式将多个分离开的信息碎片重新结合在一起, 或者用来增强某一信号内的某个分量, 从而加强分析与识别。

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1 图形图像技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图形图像技术的领域主要应用于高品位的卫星广播、有线电视以及DVD里的活动影像解压技术等。在这个领域里, 被应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处理功能和速度应该更好、更高, 性能也应该更加优良。并且, 这些活动影像的解压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在逐渐地发展、提高。

2.2 通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在信息处理领域得到了很多广泛的实际应用, 并且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重要的学科。如今, 它已经成为无线系统发展的主流代表, 并指引着发展的方向。当今时代, 许多领域都要借助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例如可视电话、通信扩频、数据加密等, 因此, 在通信在内的多个领域, 许多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2.3 PC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PC领域的多个产品中都占据着主流地位。将具有极强代表性的高速通信技术和MPEG图像技术联系在一起, 便于实现高品位的视频和音频形式的计算机数据间的实时转化。可想而知, 在今后的PC机中, 可以根据大众的各种需要来处理形式各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数字信号处理机。

2.4 汽车电子系统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近几年来, 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多, 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以与安全息息相关的汽车防冲撞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于是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迅猛, 出现了许多类似于红外线、毫米波雷达的装备, 这些装备都需要数字信号处理对其进行分析, 因此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汽车电子系统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2.5 仪器仪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 在仪器仪表领域出现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高档单片机渐渐地出现被取代的趋势。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在测试仪器和测量仪表中, 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产品档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内部资源极其丰富, 能够大大简化仪器仪表的硬件电路, 从而提高仪器仪表的测量速度和精度。

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前景展望

当前对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开发远远不够, 且不会完结, 它将会不断地更新与发展, 对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与深究。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不断被革新, 对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阔。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一, 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整个数字信号处理处理器中的主体地位不会被改变;第二, SFMD是被数字信号处理广泛应用的技术;第三, 在新型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改善过程中, 代码兼容性所体现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第二代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结合CMOS技术的产生, 大大的扩充了存储容量, 提高了运算速度。现如今, 第五代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已经问世,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前景一片光明。

4 结语

现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正在不断的更新、发展, 它像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宝库, 等着人们去探索、挖掘。对于人们来说, 虽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可供选择, 但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它的发展没有尽头, 新型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装备在更加高级的编译器上, 毋庸置疑, 它正向着更低功耗, 更大容量, 更高速的道路迈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来的发展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为整个社会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数字如今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的主力军, 是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技术。因此,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也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数字信号具有极其广阔的领域, 包括仪表仪器领域、图像图形技术领域、PC领域以及通信领域等等, 当然还有许多处于被不断挖掘阶段的新领域, 这些因素足以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推向最高峰。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1]孙金林.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05)

[2]杨春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短波收信设备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 2008 (06)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篇2

2.1 信息发布功能

计算机通过网络信息经过处理后有很强的及时、方便的发布功能,不但能发布文字信息,还可以发布多媒体信息、广告信息,还有一些时效性很强的信息,如天气预报、产品供求等信息,从而信息传播更加广泛,提高了信息利用率。

2.2 信息采集功能

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不但能采集到组织内部信息,还可采集到外部信息,扩大信息采集的渠道,使信息采集更具广泛性和针对性,使决策更有依据,管理更有成效。

网络信息采集的效率指标,如采全率、采准率、及时率和劳动耗费都比一般的方法和工具要好。

信息采集主要依靠留言板、网络调查等技术来实现。

2.3 信息管理功能

是指计算机主要用于政府各部门、企业的事务处理,提高办公效率,提供方便,如人、财、物的管理,报名、租借、预订等工作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2.4 信息检索功能

利用计算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所关心的信息。

2.5 信息传输功能

计算机的网络快速传递信息的功能是Internet迅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主要原因。

信息传输包括用户的计算机网络下载、上传和邮件形式。

2.6 信息交流功能

计算机和网络具有用户之间相互交流的功能。

这种交流有实时交流,如聊天室,还有非实时交流,如BBS、网上答疑等。

2.7 信息存储功能

按一定数据结构将信息存放在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供查询与检索,实现数据共享。

2.8 综合应用功能

简述玉米种子精选与处理技术 篇3

【关键词】玉米种子;精选;处理

玉米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总产量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玉米种子处理是防治玉米病害、地下害虫危害及增温、抗旱、保全苗的有利措施,是防止不利因素入侵的首要防线。切实做好玉米种子精选和处理,有着现实的生产意义。

1.种子质量的鉴别

1.1纯度

普通玉米杂交种,子粒类型可分为马齿型、半马齿型和硬粒型三种。杂交种的形状、大小一般都像母本种子。一般一个制种区的玉米杂交种形状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购种时应注意;种子的大小、色泽、粒型、粒形等差距较小,且很近似,这种种子多数纯度较高。如果种子的子粒大小、色泽、粒型、粒形相差较大,说明这个种子的混杂率较高,这样的种子,一般不要买。

1.2发芽率

主要看种子在保存过程中有否霉变、发烂、虫蛀、颜色变暗等情况,打开种子包有一股霉味,说明这种子已变质,发芽率不会太高,不要轻易购买。购买时看种子有无光泽主要是判断种子的新陈。色泽鲜亮是新收获的种子,色泽较暗的种子可能是隔年陈种。在大田生产中,种子发芽率达不到85%多数是不能用的,或者需要加大播种量。

1.3干湿度

凡种子潮湿,都有可能发霉变质。在买种子时,你可先将手伸入种子袋,根据直感判断种子的干湿度。凡是无味且有清脆的感觉是比较干的;反之,有阴沉潮湿的感觉且味不正,说明种子较潮湿。另外,你可抓一些种子放在手中搓几下,发出清脆而唰唰的声音是较干的,反之是湿的。

2.种子的精选和晒种

2.1选用良种

利用优良品种增产是农业生产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多是单交种,以生育期长短分中晚熟和中早熟两类。优良杂交种的布局,要注意早、中、晚熟搭配,高、中、低产田选配得当。一般确定1个当家品种,1~2个搭配品种。并引进、试种1~2个接班品种。这样便于因种管理,良种良法配套,避免品种“多、乱、杂”,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2.2种子的精选

玉米购种后,先对种子进行一次挑选。对种子里面的小粒、秕粒、破粒、坏粒、虫粒、一次性剔除,使种子大小整齐一致,籽粒饱满、健壮。经过挑选的种子播种后表现出苗率高、出苗快、苗匀、苗齐、苗壮。使田间后期群体均匀一致,无断垄和大小苗现象。是保证稳产、高产的基础。

2.3种子的晾晒

晾晒能够对未成熟种子促进后熟,提高发芽力,出苗快、齐,匀、壮。阳光中有紫外线,能够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防止种子传播病害的发生。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平铺晾晒,摊薄一点、翻动次数多一些。

2.4液态比重选

液体比重选是利用液体比重,将轻重不同的种子分开,充实饱满的种子下沉底部,轻粒上浮液体表面,中等重量种子悬浮在液体中部。常用的液体有清水、泥水、盐水和硫酸铵水等。根据作物种类和品种,配制比重适宜的溶液。经过溶液选后,种子还需用清水洗净。为选择充实饱满种子,先用筛选或风选,再用液体比重选,效果更好。

3.种子处理

3.1浸种

3.1.1矮壮素浸种

取200克50%的矮壮素加水20公斤配制溶液。在播前浸种6小时,以药液淹没种子为宜,捞出阴凉处晾干,即可播种。达到苗期蹲苗作用。能够使种子出苗后根系发达,植株矮壮,穗位低,穗大粒饱,高抗倒伏。同时因为株高降低,利于透风透光,可以每亩增加1000~1500株的密度,可以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每亩增产 15%-20%。

3.1.2磷酸二氢钾浸种

磷酸二氢钾含磷、钾养分含量比较高,浸种可以增强茎秆的韧性和抗折能力,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提高产量。同时增加叶面细胞的密度和细胞壁的强度,增强抗病虫能力。用0.15%-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 12小时,晾干后播种。

3.1.3 ABT生根粉浸种

ABT生根粉是一种高效广谱性的植物生长促进剂。玉米播种前用ABT4号生根粉5~15毫克/升溶液浸种5小时~8小时,可使种子扎根快,根系深,出苗早,长势旺,穗行数增加,千粒重提高,每亩可增产15%。

3.1.4石灰水浸种

1%的石灰水浸种是利用石灰水膜将空气和水中的种子隔离,使种子上附着的病菌得不到空气而闷死。石灰水面应高没过种子10-15cm。在浸种过程中,注意不要弄破石灰水膜,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杀菌效果。浸种时间视气温而定,气温高浸种时间短,气温低浸种时间长,一般1-3天,浸种后需用清水洗净。

3.2拌种

3.2.1生物钾肥拌种

生物钾肥是利用硅酸盐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生物肥料,具有转化土壤中钾、磷及铁、镁、硅等元素的功效。一般每亩用生物钾肥500克对水250毫升配制成药液,与玉米种子拌匀,稍力n阴干后播种。能明显增强抗旱、抗倒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和防止早衰,促使穗大粒多,浸种可以增强茎秆的韧性和抗折能力,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提高产量。同时增加叶面细胞的密度和细胞壁的强度,增强抗病虫能力。每亩增产10%-15%。

3.2.2吸水剂拌种

吸水剂一般为高吸水树脂,用其拌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干旱,在旱地或墒情不足时,能提高出苗率。使用方法是,先将种子浸湿,再拌上相当于种子量1--2%的吸水剂,使之均匀粘附后晾干备播。

3.2.3抗旱剂浸种

抗旱剂的主要成分是腐殖酸钠等,浸种后种子萌发快,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增产10%以上。一般用0.05~0.1%的溶液浸种24小时,阴干后即可播种。

若墒情不好的情况下,玉米种子处理播种后最好浇水。

3.2.4药剂包衣处理

种子包衣是采用机械和人工的方法,按一定的种、药比例,把种衣剂包在种子表面并迅速固化成一层药膜。种衣剂化学成分分为活性部分和非活性部分,活性部分是对种子和作物起作用的物质,主要有农药、微肥、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等。非活性部分指成膜剂、稳定剂、警戒色料等。包衣后能够达到苗期防病、治虫,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以及节约用种,减少苗期施药等效果。

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0-600克拌100公斤种子,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0.7%拌种。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另外常用种衣剂拌种如17%种衣剂13号:含呋喃丹 12%,多菌灵3%,三唑酮2%,微肥3%。用于大田玉米或玉米制种,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对玉米黑穗病有特效,并兼治玉米茎腐病及缺素症。药种比一般为1:40:15%种衣剂19号:含呋喃丹10%,福美双5%,少量微肥、激素。防治作用同种衣剂13号,处理玉米种子药种比一般为1:30。

4.注意事项

4.1种衣剂包衣后禁止浸种催芽播种

玉米种衣剂溶于水后,包衣后浸种,不但种衣剂失效,还会抑制种子发芽。

4.2种子处理后禁止发芽试验

玉米种子处理后做发芽试验可能发生种子中毒而不出芽,失去试验价值,可在玉米种子处理前进行发芽试验。

4.3禁止在低洼易涝地和盐碱地使用包衣玉米种子

包衣玉米种子在高湿的土壤条件下极易发生酸败腐烂;在盐碱地,种衣剂遇碱会分解失效。通常在pH值大于8的田地不宜使用包衣玉米种子。

4.4做好安全防护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篇4

运行实际电缆网预测量系统[1]中提取反射信号,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噪声的问题,这些噪声电缆网有用信号的提取和检测产生电磁滤波干扰。在不降低信号分辨率的基础上,降低信号中的噪声从而提取出有用信号,具有重要意义。电缆网基于小波分析分析的反射波消噪技术进行正确识别和检测电缆网时域反射信号是决定电缆网时域反射在电缆网预测长系统预测量精度的关键。

1 小波分析分析反射波消噪技术原理

小波分析变换具有频带预测分析信号的能力,在每一尺度下信号的小波分析变换等于电缆网中心频率的波群进行预处理分析。采用小波分析模极大值法处理电缆网时域反射信号时,反射滤波之前到达时间由行波中被分析频带信号强度最大的位置确定,而行波传播速度被分析频带的中心频率及线路结构参数所决定,由于实际电缆网时域反射信号的预测量过程中总会引入噪声,因此检测到预测信号的小波分析变换值也是由原始信号的小波分析变换值和噪声的小波分析变换值叠加而成。

2 小波分析阈值去噪技术

2.1 阈值消噪技术原理

小波分析阈值去噪法的主要结合小波分析变换具有很强的数据去相关性,能够使信号的能量在小波分析域中集中于少量大的小波分析系数,而信号的小波分析系数的幅值多大于噪声的小波分析系数的幅值,于是采用阈值的办法把信号的小波分析系数保留,而使大部分噪声的小波分析系数减少为零。小波分析阈值去噪法的具有噪信号在各尺度上进行小波分析分解,保留大尺度低分辨率下的全部小波分析系数,可以设定一个适合的阈值,该幅值低于阈值的小波分析系数全部置零,高于该阈值的小波分析系数或完整保留,或收缩预处理,从而得到估计小波分析系数。

2.2 小波分析基函数的识别

基于小波分析函数的选择会电缆网降噪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降噪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合的基小波分析。电缆网如何选取最佳的小波分析基函数,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标准,一般原则是依照小波分析基函数的属性、被检信号的特征和所做分析的具体要求而定。由于当信号所含波形和所选取的小波分析基函数形状相近时,信号中所包含的与小波分析基函数波形相近部分的信号特征将被放大,而波形包络模型常用高斯近似描述,因此所选取的小波分析基在波形上应是电缆网称或近似电缆网称。

2.3 小波分析最优分解层数自适应确定算法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为有效的达到滤除噪声和保留高频信息的目的,不但要选取适当的小波分析和适当的阈值,确定最佳的分解层数也是小波分析降噪算法的关键。小波分析分解层数的确定存在以下问题:(1)小波分析分析的分解层数与采样频率之间存在确定的电缆网关联系,不同的采样频率将导致相同分解层上信号的频率段不同;(2)当用小波分析分析信号时,每一尺度下的信号小波分析变换相当于电缆网中心频率已知的波群进行预处理,随着分析尺度的变化,所分析的信号的中心频率和频带范围也发生变化。

目前最优分解层数[3]的选择一般是根据经验得到的,但这样得到的只能是固定值,难以使算法在不同噪声环境下都获得最优的降噪效果。当分解层数过多时,会造成有用信号信息的丢失,反而使信噪比下降,而且计算工作量也大为增加;当分解层数过少时,则难以区分信号与噪声。目前主要采用白噪声检验确定最优分解层数的方法,采用信噪比为度量,构造目标函数确定最优分解层数的方法,基于小波分析系数的奇异谱分析确定最优分解层数的方法。电缆网基于信噪比为度量确定最优分解层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构造了一种新的用于指示最优分解尺度的判断函数,提出了一种小波分析最优分解层数的自适应确定算法。

2.4 小波分析分解层数的自适应确定算法

基于小波分析变换的信号多分辨分析是利用两组滤波器系数{cs,m}和{ds,m},将被预测信号x(t)分解为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若采样频率为f,k为分解层数,则被预测信号的近似分量是经过滤波器{cs,m}作用后的频率介于[0,f/2k]的分量,细节部分则是经过滤波器{ds,m}作用后的频率介于[f/2k,f/2k-1]的分量。连续电缆网预测信号的近似分量进行小波分析分解,可得到频率介于[0,f/2k+1]范围的近似分量和频率介于[f/2k+1,f/2k]范围的细节分量。可见,当采样频率一定时,随分解层数而变化,所分析的预测信号中的频带范围发生改变。

3 小波分析的反射波波前识别算法

由于小波分析变换具有很强的数据去相关性,能够使信号的能量在小波分析域中集中于少量大的小波分析系数,而噪声却分布在整个小波分析域,电缆网应大量数值小的小波分析系数[2]。经小波分析分解后,信号的小波分析系数的幅值多大于噪声的小波分析系数的幅值。阈值法通过设定阈值的办法把信号的小波分析系数保留,而使大部分噪声的小波分析系数减少为零。在有些情况下,采用阈值法去噪后还残留一些能量较大的噪声或干扰脉冲,其小波分析系数大于所设定的阈值,这给后面通过小波分析变换寻找奇异点带来了困难。由于小波分析变换具有在电缆网时域和频域表征信号局部特性等性质,适合检预测电缆网时域反射信号反射波波前到达时刻。

4 结束语

通过电缆网被预测信号和白噪声的小波分析多尺度分解信号的分析,研究了被预测信号和白噪声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理论阐述和电缆网比分析,进一步突出了小波分析消噪算法简便、易于实现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小波分析最优分解层数的自适应确定算法,该算法能够自适应的选择最优分解层数以达到最优的消噪效果。

摘要:运行电缆网时域反射信号检测与预处理技术研究。应用小波分析变换电缆网时域反射信号的奇异点进行检测与预处理误差较大,采用小波分析的反射波消噪技术提出一种小波分析最优分解层数的自适应确定函数算法。

关键词:电缆网预测长,非线性误差,波速特性

参考文献

[1]郝宏.称重法检验以长度标注净含量商品的不确定度分析.中国计量.

[2]徐丙垠,李胜祥,陈宗军.通信电缆网线路障碍预测试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 篇5

羊角脑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

摘要:隧道塌方是一种不容回避的现象,除了加强预防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整治处理、减小损失和挽回进度。在隧道出现塌方的情况下,塌方处理分2步进行:首先对受塌方影响的初期衬砌裂缝地段进行加固,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其次是对塌方体进行抢险处理。在现场把握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处理塌方对策,认真制定处理塌方的步骤、方法及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必须早封闭成环及紧跟二次衬砌,使其与初期衬砌共同参与受力。关键词:羊角脑隧道、塌方处理、小导管加固

1、工程概况

郴宁高速公路是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在湖南省境内重要路段之一,也是湖南等内陆省份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前线的一条重要的国防军事快要通道,同时也是构成湖南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络主骨架组成部分,是连接我国东、中南部及西南地区的主要运输通道。本合同段起讫里程K151+134~K154+100,起点位于桂阳县保和乡上张家村,终点位于桂阳县方元镇周家水村。

其中主要工程为羊角脑隧道(双线),右洞起讫桩号为YK151+155~YK154+025,长2870m,左洞起讫桩号为ZK151+160~ZK154+090,长2930m,属长隧道,其余路基工程178m。隧道左、右洞线型为大半径C型曲线,郴州端为直线,宁远端左、右洞曲线半径分别为2350m、2450m,超高为2%。右洞纵断面郴州端约1960m的范围内位于2.5%的上坡段内,其余位于0.5%下坡段内;左洞纵断面郴州端约1965m的范围内位于2.5%的上坡段内,其余位于0.5%下坡段内。隧道段内地形较为平坦,局部坡陡,冲沟发育,冲沟走向以被动走向为主,呈“U”字型沟谷。隧道区内地层由上至下为 2009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

2.3.3施工方面原因。施工时对地质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岩石受到裂隙及溶槽切割后对隧道结构的不利影响认识不足、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参加施工的人员经验不足,没有对不良地质灾害很好的进行预测。

3、处理措施 3.1不良地质:

在不良地质区段进行施工时,就实际情况增加不稳量测断面,并就重点断面进行重点跟踪量测,作好地质报告。

选择最合理的辅助施工措施,包括大管棚支护、超前导管、钢支撑加密等,并在施工中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勤量测、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快衬砌”。3.2塌方:

3.2.1在塌方体表面喷1层30cm厚的C20早强混凝土将塌方体封闭,保持塌方体稳定,防止塌方体继续扩大。

3.2.2后方围岩补强:

a、在后方未稳定区域,确定了不能立即衬砌的段落,环向打入Φ42小导管作为注浆管,(小导管采用φ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注浆管长度以5米为宜,间距为100㎝×100㎝,主要针对围岩裂隙及受塌方影响变形扰动的松散体。

b、对于上台阶已经施工完的工字钢(ZK151+228.75~ZK151+256左右侧)段锁脚位置打设三层Φ42小导管,每层间距40cm。

c、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模数:2.4,注浆压力:初压0.5~1MPa,终压2Mpa,注浆后,根据监控量测数据来看,后方围岩已趋于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实施。

3.2.3仰拱施工:掌子面暂停施工,立即采取下台阶仰拱紧跟掌子面封闭成环的原则措施,保证安全,从ZK151+228.75开始在仰拱底部工字钢与边墙工字钢连接封闭成环,直至跟到掌子面位置,仰拱必须采用短跨度开挖,最大不得超过3m。

3.2.4超前支护:

为防止前导开挖继续塌方的发生,同时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及运营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对掌子面前方进行探孔,探孔深度20米,查看前方地质情况,探孔时分别对每米进尺做好地质描述,用以指导下一步施工。根据以上地质描述,经专家、公司、总监办、工作站、设计院、监理处等单位现场仔细勘查后,确定掌子面采取直径108mm的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根据地质情况,掌子面围岩为全风化泥质砂岩夹黄粘土,结构面发育无序,稳定性较差,对于难于成孔的部位采用跟管施工,一次成型,在桩号ZK151+256处,沿渣堆顶部初支出露的轮廓线施工大管棚,Φ108mm大管棚的环向间距为30cm、外插角为8°、长度为15m,在每2根大管棚间打入外插角为25°、长为7m的Φ42mm的小导管,小导管纵向间距为2.5m,并压浆固结塌方体和周边围岩,注浆压力为0.5~1.0MPa。

2009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

大管棚—跟管示意图

a、大管棚——跟管制作方法

跟管分为:管靴、跟管和管丝三部分组成。其中此工程中跟管制作所用数据如下:管靴长度为30cm,一端内侧做10cm反丝扣,另一端做成10cm长、壁厚8mm,中间段采用直径108mm,壁厚为4mm。跟管采用长度为1.5m,直径108mm,壁厚为4mm,两端内侧做成反丝扣,长度为10cm,一部分要求在管壁钻孔,孔间距15cm,梅花形布置,用于跟管中前部,为了注浆时使浆液外流,一部分不钻孔,主要用于跟管尾部,防止漏浆。管丝长30cm,直径108mm,壁厚为4mm,两端外侧做成反丝扣10cm。

钻头采用直径80mm偏心钻头(偏心后成孔108mm),直径100mm连接头和直径80mm冲击器,钻杆采用直径73mm,长度1.5m。

b、大管棚——跟管施工放样

本次工程中大管棚——跟管环向间距为30cm,为了保证大管棚不侵入开挖轮廓线,顶部的大管棚的导向管应符合隧道纵向坡度、线路曲线要求以及根据管棚机性能以及考虑塌方处围岩情况,本工程技术人员初步定为8度。施工人员用钢筋把定向管按照8度焊接于钢拱架上,使定向管在大管棚——跟管施工中不移动,其中定向管规格直径130mm,壁厚为4mm,长度为1.5m。

c、大管棚——跟管的钻孔

首先在管棚机上安装带有钻头的钻杆,同时在钻杆上套一个管丝和一个有孔跟管,并将管丝与跟管丝扣连接及焊接牢固,将管靴从钻头前端套入与管丝丝扣连接并焊接牢固。管棚机开始钻孔,当 2009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

否运行正常,将运行正常的机械,水泥、水玻璃运至工地。机械就位后,进行浆液的调配,浆液一般为水泥砂浆和水玻璃双液浆按一定的比例参配。严格进行大管棚注浆,注浆采取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2.4,注浆压力:初压0.5~1.0MPa,终压2.0MPa。施工时由2名工人配制水泥浆,水玻璃浆液是用买好的35波美度浆液,1名工人开注浆机,2名工人连接注浆管。注浆从下往上对称注入双桨液,至从导气孔内流出浆液,关闭导气管的阀门,继续注浆直至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注浆时所有跟管的注浆阀门应全部打开,如果发生串浆,应将串浆跟管及其导气管的阀门关闭后再继续注浆,直至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停止。每一根跟管一定要连续注浆,不间断。

3.2.5坍塌体开挖:

坍塌碴体下部开挖时,从ZK151+256开始初期支护工字钢纵向间距调整为40cm,并施作系统锚杆及铺挂双层φ8钢筋网。钢筋网安设时应注意:施作前,初喷3cm厚混凝土形成钢筋保护层;钢筋横纵相交处焊接或绑扎牢固;钢筋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一个网格,焊接或绑扎牢固;施作前钢筋要进行校直、除锈及油污。塌方空腔采用C20喷射混凝土填满,大里程方向预留钢管到塌方顶部,作为二次填充用。3.3塌方处理的施工要求

本着保安全、保质量的原则,特别事情特别对待,项目部一定要由领导亲自领头带班、技术人员和安全员轮流值班,遇到突发事件,能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初期支护量测要及时,先期每4小时一测,待围岩收敛量及下沉量稳定后每8小时一测,并及时向值班人员、业主及监理汇报监控结果。对于每步工序都要高标准高质量来施工,杜绝施工队偷工省料等事情的发生。洞外的护栏要拦好,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洞内,值班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围岩变化。若有突变,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加快处理速度,尽量减少围岩变化。

4、经验与体会

隧道塌方不但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而且还有人为因素引起的,更重要的时地质勘测、施工工序与治理对隧道塌方起决定性作用。塌方事故发生后,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应派出相关领导、隧道地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迅速到塌方点,具体勘察塌穴高度、宽度、纵向长度及塌穴稳定情况;检查塌方对初期支护的损坏情况和影响区域;分析塌方的主要原因和塌方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等。前方封堵,后方加固,对塌方区形成合围,是防止塌方恶化的有效方法。而且必须认真制定处理塌方的施工措施,现场下达抢险口头指令,明确各自任务和要求。

隧道塌方后,不要急着去清除塌方渣体,应先待塌方体相对稳定后,对塌方体表面进行喷混凝土封闭,防止塌方体滑移,然后再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方范围扩大,最后向塌方体注浆加固为后序开挖做好预备。

为此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重视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围岩自稳不稳定地段要多打超前支护,并且不断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对围岩不稳定段施工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与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技术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化工行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如果达不到处理标准,就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我国高度重视化工废水的处理工作,在这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出现,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用新型工艺,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1.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1.1 A/O工艺

1.1.1基本原理

A/O工艺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1.1.2 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该工艺效率高。它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以使得化工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该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它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该工艺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该工艺所用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该工艺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采用该种工艺处理污水,不仅可以达到脱氮的要求,也可以使其它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1.2 A2/O工艺

1.2.1基本原理

A2/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1.2.2 A2/O工艺特点

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1.3氧化沟技术

1.3.1基本原理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1.3.2氧化沟技术的特点

该方法构造形式多样,多种多样的构造形式,赋予了氧化沟灵活机动的运行性能,使他可以按照任意一种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运行,并结合其他工艺单元,以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该工艺曝气设备多样,不同的曝气装置导致了不同的氧化沟型式,曝气装置只在沟渠的某一处或者几处安设,数目应按处理场规模、原污水水质及氧化沟构造决定。该工艺的曝气强度可以调节,一是通过出水溢流堰调节,其二是通过直接调节曝气器的转速。此外,该工艺简化了预处理和污泥处理。

2.化工污水处理技术进展

2.1物理法的进展

污水处理采用磁分离法,通过向化工废水中投加磁种和混凝剂,利用磁种的剩磁,在混凝剂同时作用下,使颗粒相互吸引而聚结长大,加速悬浮物的分离,然后用磁分离器除去有机污染物;采用声波技术,通过控制超声波的频率和饱和气体、降解分离有机物质;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用高压脉冲放电、辉光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进行氧化降解。

2.2化学法的进展

污水处理采用臭氧氧化技术,此技术在生物降解的生物处理中用作预处理氧化,使其转变成容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这一途径发展较快,但由于臭氧的发生装置和臭氧处理装置还存在低效、价高问题,对于高浓度的废水处理很不经济。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在弱电解槽中用循环伏安法把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电化学氧化为可生化降解的物质,高热值或高度危险的废液用电化学氧化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采用超临界法,在水的超临界状态下,通过氧化剂氧气、臭氧等完全氧化有机物、反应温度高、速度快,但是这种工艺对反应器材料要求很高,目前还未能找到一种理想的能长期耐腐蚀、耐高温和耐高压的反应器材料。

2.3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厌氧技术的发展:在厌氧工艺中除了改良菌株以外,还改进生物处理的主要流程,对除去难降解有机物是极为经济和有效的。生物膜法的发展:生物膜法是一种耐毒性基质较强的接触生物氧化工艺,但处理的水质不如活性污泥好,将二者结合作用即可显著提高生化降解功能。酶生物处理技术:用酶可使废水中芳烃化合物催化聚合和沉淀,用遗传学工程变种假单胞菌种降解效果较好。生物吸附降解技术:它是利用生物吸附剂吸附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协同降解难生化处理的技术,可抵制较强的冲击负荷,提高去除率,但吸附剂的回收和操作困难运行费用较高,还需研究解决。

3.结语

化工废水的处理是一大难题,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探索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工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同时兼顾,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汪大羽,雷乐成.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篇7

1 软基处理的发展状况

1.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国外的研究进展

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筑工程及软基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都是土力学[2]。库仑在1773年发表的论文《极大极小准则在若干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为土体破坏理论奠定了基础。太沙基提出土体一维固结理论和著名的有效应力原理并发表了第一本《土力学》专著,从而建立起一门独立的学科——土力学。随后,土力学在试验技术和计算方法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力学体系,为岩土工程及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打下了广阔而坚实的平台。

1.2 软基处理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我国基础工程及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虽然起步较欧美国家晚,但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普及和提高。我国大量引进并普及国外技术。同时,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地基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地基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人们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上减少了盲目性,能够注意综合应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使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更加合理。(3)地基处理理论得到了发展。在探讨加固机理、改进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发展检验手段、提高处理效果和改进设计方法等方面,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取得不少进展。特别是复合地基理论发展很快。复合地基概念从狭义复合地基发展到广义复合地基,形成了较系统的广义复合地基理论。

2 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2.1 冲击碾压技术

冲击碾压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开始投入生产使用,我国于1995年由南非引入。由曲线为边而构成的正多边形冲击轮在位能落差与行驶动能相结合下对工作面进行静压、搓揉、冲击。其高振幅、低频率冲击碾压使工作面下深层土石的密实度不断增加,受冲压土体逐渐接近于弹性状态,具有克服路基隐患的技术优势,是土石工程压实技术的新发展。与一般压路机相比,其压实土石的效率提高3~4倍(考虑上料、摊铺、平整的工序),破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效率更高[4]。

冲击碾压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简单。不足之处在于施工过程会对周围建筑物和构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和周围建筑物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的条件下才能采用此方法施工[4]。

2.2 强夯法

强夯法在国外称之为动力固结法,是利用重锤(一般为100k N~600k N)在高处(一般为6m~40m)自由落体落下,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在地基土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通过压实和振密地基土进行加固地基土的方法[5]。以达到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目的。

强夯法以其施工设备简单、效果显著、工效高且加固费用低,很快得到推广,成为我国地基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

2.3 预压法

预压法是用于改善软土工程性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预压荷载,事先将有害沉降消除或促使其强度提高,满足建筑物、构筑物对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预压法是地基处理中理论性最强的一种方法。土力学中的固结理论是它的理论基础,最核心的是有效应力原理[6]。预压法也是地基处理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时,必须配合有比较完善的监测措施,现场试验有:孔隙水压力、沉降(包括分层沉降)、土体侧向位移、十字板或静力触探等[7]。同时还应配合室内土工试验。通过这些测试手段,可以充分判断预压的效果,做到信息化施工,预估完工后沉降及地基稳定性的安全度。所以,必要的监测方案也是预压法处理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 F G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简称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研究所立题进行实验研究[8],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在我国的基本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FG桩是由碎石、水泥和粉煤灰等加水拌和制成,其强度等级多在C5到C25之间,属于刚性桩[9]。CFG桩克服了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本身无粘结强度,只能依靠围限条件传递荷载以及土质越软,对桩的约束作用越差的等缺点,其本身具有粘结强度,有无围限条件均可成桩,并且其承载力主要来自全桩长的摩阻力及桩端承载力,桩越长则承载力越高[10]。CFG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属地基范畴,具有置换作用、挤密作用、边载作用和对土的约束作用等复合地基效应。CFG桩和桩间土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其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褥垫层能够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在CFG桩复合地基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1]。CFG桩复合地基适用性很广,既可以用于条形基础也可以用于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也可以用于筏式基础和箱型基础,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正常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

3 结语

随着我国东部及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软基的处理已经成为软土地区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正确认识软土地基的性质与危害性基础上,借鉴已有成果和资料,结合工程现场实际,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组合的处理方法,使处理后的路基满足建设工程各项要求。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国内外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目前最常用的几种软基处理方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加固原理及处理效果。为软基处理设计方案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软基处理,研究进展,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少林,毛永林.软弱地基处理的设计思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1,3.

[2]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7.

[3]龚晓南.地基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徐至钧,张义农.强夯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6]徐至钧.软土地基和预压法地基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7]孟庆山,王吉利,汪稔.采用不同加固方案处理软土地基的对比研究[J].岩土力学,2002,6.

[8]董必昌,郑俊杰.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

[9]闫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10]张爱军,谢定义.复合地基三维数值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篇8

1.1 常规处理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方法在当前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并且延续, 这是一种常规的处理组合[1]。但在当前的使用过程中, 这种方法不能够拿来引用, 对于它的工艺组合要有一些相对的强化和优化, 最好还要根据不同的水质要求或水源条件, 加入一些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技术。

1.2 生物预处理技术

通过生物预处理技术, 能够把原水中的氨氮和可以部分降解的有机物完全去除。生物预处理技术相对于当前的水体污染状况和水体污染的趋势来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作为去除氨氮的有效武器。但同时, 在它的实际应用方面我们也有必要进行广泛的研究, 尤其是处理含藻水时, 对于藻类爆发期的处理措施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2]。

1.3 深度处理

当前来说, 像臭氧氧化, 臭氧-活性炭吸附等运用于水净化的深度处理技术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而中国还处在一个应用研究的阶段[3]。笔者相信, 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 这项技术用不了多久也会在中国逐渐地被运用开来。

1.4 药剂处理

在水处理技术方面, THM3消毒杀菌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是就目前中国来说, 技术和经济条件都有所限制, 绝大多数的水厂还依然在用液氯消毒。在国外发达国家不断地开发出高效、低毒的杀毒药剂的同时, 中国也在逐渐向着这个大的方向靠拢, 随着时间的推进, 会逐渐限制、甚至淘汰掉对叶绿杀菌方式的运用[4]。在处理工业用水方面, 我们的药剂也将慢慢地从有毒、有公害向无毒、无公害的方向靠近, 而不易生物降解药剂也将向易生物降解药剂这边发展, 最终, 中国将从单一的水处理药剂发展到复合的多功能药剂处理。

1.5 膜处理

当前, 膜处理技术是代替传统水处理技术的最佳选择, 它被称之为21世纪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压力梯度为驱动力, 通过特定膜的透过性能来使水中的离子、分子以及杂质进行滤膜机械的筛分, 这是膜处理技术的主要作用原理[4]。

1.6 高效利用技术

当前, 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紧缺状况, 它要求水处理技术的水平必须有所提升。因此, 废水的回收利用技术, 水的循环利用技术都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于水的高度循环利用以及回用都会对水源起到非常大的节约作用。它可以缓解用水危机, 也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还能够为水处理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一个推进的作用, 使水工业体系向着高度发达的地步迈进。

1.7 水质科学和水质工程学科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我们最终还会创立水质科学以及水质工程学科等一系列的相关专业。现阶段所有的水处理技术水平和当前的经济条件制约了水处理的技术。所以在不久以后很可能会出现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恶化等状况。这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有一定的影响, 也会产生相应的水质危害作用。由此看来, 对于水质科学和水质工程学科的创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学科需要包含用水和水质处理等方面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而且为满足水质要求, 对于所需要进行的各种水质处理问题的相关研究和相关解决都要有所涉及。这门学科的出现, 将标志着中国水工业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为水工业奠定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基础。

2 中国的水处理装备

2.1 中国水处理装备发展状况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中国开始出现了水处理装备。由于当时的产品在标准化和系列化等方面的水平都很低, 所以定型的产品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家对水处理装备在技术方面进行了改造, 其制造水平和生产水平都有所提高。到如今, 水处理装备已经逐步实现了国产化[5]。

水处理是为了使水质满足特定环境及回用的用途,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 对水质进行治理, 去除或增加水中某些对生产、生活及环境不需要或需要物质的全过程。

水处理设备是为了实现水处理工艺过程所必备的设备。水处理设备制造模式属于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 类似行业包括造船、核电、电站、能源设施等各种定制装备制造业。目前大型跨国公司如GE、东芝、西门子、施耐德等均从事该业务, 而且全球高端产品市场基本被外资巨头垄断[6]。

2.2 中国水处理装备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水处理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 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a) 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 国产的水处理设备远远还不能够满足中国的水处理需求;

b) 品种较少, 而且产品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开发能力不强;

c) 中国的水处理装备质量比较差, 技术水平不高, 并且产品创汇很不稳定;

d) 中国的水处理装备成套和工程承包的能力不强。

目前生产采用了每台设备项目制的管理模式。将每个生产订单作为一个项目, 为每个项目指派一组员工进行装配生产, 这组员工通常包括机长、焊工、电工、管道工、装配工、测试员等。但非标产品的生产停线和返工频繁, 人工工时超标严重, 平均超标35%以上;同时, 项目众多, 工程师人手有限, 工艺流程制定较粗糙, 指导性不强;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指导文件和员工培训, 岗位分工不清, 管道工、焊工、电工经常因为项目赶工或停线而被调度为装配员, 人员生产效率不高, 只有60%左右, 品质难以保证。

2.3 中国水处理装备的更新

中国现有的污水装备有待更新。

a) 国家要鼓励用户使用国产品牌;

b) 要重点支持一些具有竞争实力的设备制造厂和工程承包公司;

c) 对于重点企业的改造力度要适当性地加大, 可以进行适当的贴息贷款;

d) 对于国产设备的技术开发和科技公关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e) 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 加快中国水处理装备的发展速度。

3 结语

不断开发和掌握水处理技术及其相关的水处理装备对更好地解决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水处理技术和水处理装备的发展和更新都经历了一个长远的阶段, 可以说水处理的装备在随着水处理的技术不断发展壮大着。希望从事水处理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立足在自己的岗位上, 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为社会和人民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希望广大人民注意节约用水, 不要浪费。只有水处理工作人员和用水的大众相互配合, 才能保证我们的水源不出现严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相波, 李倩倩, 李义久, 等.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淀粉对重金属吸附选择性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 2006 (08) :18-19.

[2]郑红艾, 潘理黎.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6 (02) :07-09.

[3]周娟娟, 胡中华, 刘亚菲, 等.生物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水处理[J].新型炭材料, 2006 (01) :12-13.

[4]邹勇, 宁甲昱, 杨正龙.新一代绿色高效杀菌消毒剂——高铁酸钾[J].中国水产, 2005 (12) :87-89.

[5]曹秀芹, 陈珺, 唐臣, 等.超声处理后剩余污泥性质变化及分析[J].环境工程, 2005 (05) :91-92.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篇9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测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尤其在测控系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常见的地形侦探过程中采用微型飞行器进行测控、在Windows系统环境之下对硬件的操作也采用了低频电磁电流信号测控系统技术,另外在生活中要想对温控指标进行有效调节也可以采用温度测控系统技术进行有效控制。

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我国测控系统中的发展分析

在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技术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它是随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出现逐渐发展而来,这一技术具有诸多的应用优点,例如系统的可编程性以及程序运行的精确性,所以逐渐取代了传统落后的应用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外界不同环境中的敏感数字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与此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智能化以及集成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转向对各种不同测控系统进行控制管理。由于这一技术灵活性强以及适应性强、运行稳定性好,所以在测控系统中的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就当前而言,测控系统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重要应用表现之一,测控系统化的数字化处理需要经过系统采集信号,然后经过分析处理再进行信号输出,从而在信号输出过程中依靠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信息逻辑运算。因此在测控系统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非常普遍,不仅能够结合单片机以及数字测控传感器对多种不同的物体进行测控,而且与我国传统的数字传感器以及测控系统相比,现代化的数字处理技术以及测控系统信号处理转化的速度非常快,程序的逻辑运行更加精准,在实际执行程序命令的过程中更加方便灵活。

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2.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微型飞行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微型飞行器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环境下的产物,微型飞行器主要的功能就是飞行侦探,能够对生活中所需要的数字图像以及信号声音等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在该飞行测控系统中,测控系统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相关的信号以及图像等展开实时运行处理,而该系统中接收的信号以及信息都是依靠通信信号以及电压、数据等不同的形式转化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当系统中的电压信号与实时监控信号在进行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数据处理器以及单片机,当数据信号向通信信号转化的过程中,姿态传感器以及单片机可以将测控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与数据通信过程相分离,从而有效保证了整个测控系统数据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与精确性。

2.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低频电磁场电流信号测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低频电磁场电流信号测控系统主要是由电压电流传感器等相关的重要部件所构成,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对电压值的大小进行检测以及对电压传感器的波纹大小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对电流传感器中的电流进行检测,从而反映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频率以及失误波形、变化幅值等参数指标的变化情况。而电流电压信号经过测控系统的转化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字信号处理过程,数字信号经过转化为控制信号,可以对系统中的低频电流进行有效控制,被检测到的数字信号经过测控系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时处理,可以将转化后的数字信号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输进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计算机系统经过分析运算,再将处理后的信号转化为一种实时控制信号,最终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实时低频电磁场的电流信号进行操作和控制。

2.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温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温控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将温控信号处理放大,经过控制系统对控制加热丝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实现调控温度的最终目的。测控系统通过电压信号以及控制信号进行数据转化,进行温度的调节,从而达到高效实时监控的目的。

3 结束语

数控编程技术与后置处理 篇10

数控机床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的高效能自动化加工设备, 而数控加工程序是数控机床运动与工作过程控制的依据。因此程序编制是数控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理想的加工程序应保证能加工出符合产品图样要求的合格工件, 同时也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与充分的发挥, 使数控机床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 加工出高质量的产品。从零件图纸到获得合格的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便是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技术与数控机床两者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数控机床的性能提升推动了编程技术的发展, 而编程手段的提高也促进了数控机床的发展, 二者相互依赖。现代数控技术正在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编程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2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常包括分析零件图样, 确定加工工艺过程;计算走刀轨迹;得出刀位数据;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制作控制介质;校对程序及首件试切。总之, 它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数控编程一般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法。

手工编程是指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各个步骤 (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确定加工路线和工艺参数、计算数控机床所需的输入数据、编写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单以及程序的校验等) 均由人工来完成。一般对几何形状不复杂, 加工程序不长、计算不繁琐的零件, 如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复杂的轮廓加工, 一般选用手工编程。手工编程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它是编制加工程序的基础, 是机床现场加工调试的主要方法, 是机床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但它也有以下缺点:

a.人工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 效率低、易出错;

b.每个点的坐标都需计算, 工作量大、难检查;

c.对复杂形状的零件, 如螺旋桨的叶片形状, 不但计算复杂, 有时也很难实现。

但上述问题若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自动编程是指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支持下, 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除分析零件图样和制定工艺方案由人工进行外, 其余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故又称计算机辅助编程, 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快速运算和存储的功能。编程人员将零件形状、几何尺寸、刀具路线、工艺参数、机床特征等, 按一定的格式和方法输入到计算机内, 再由自动编程软件对这些输入信息进行编译、计算等处理生成刀具路径文件和机床的数控加工程序, 通过通信接口将加工程序送入机床数控系统以备加工。对于形状复杂, 比如具有非圆曲线轮廓、三维曲面等零件编写加工程序, 采用自动编程方法效率高, 可靠性好。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CAD技术的发展, 为降低编程难度、提高效率, 减少和避免程序错误, 自动编程技术不断发展, 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a.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开发APT语言;b.20世纪60年代MIT组织美国各大飞机公司共同开发APTII、APTIII;c.20世纪70年代出现基于APTIII的APT-IV、APT-AC;d.APT衍生出其他语言如ADAPT, EXAPT, HAPT, FAPT, IFAPT等;e.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不同的CAD/CAM集成数控编程系统发展起来。

自动编程分为数控语言自动编程和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一种可以直接将零件的几何图形信息, 自动转化为数控加工程序的全新的计算机辅助编程技术--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应运而生, 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

图形交互自动编程是计算机配备了图形终端和三维绘图软件后进行编程的一种方法, 它以人-机对话的形式, 在图形显示终端上绘制出加工零件及毛坯, 选择机床和刀具并制定加工工艺, 计算机便按预先存储的图形自动编程系统计算刀具轨迹, 然后由相应机床的后处理器自动生成NC代码。

现代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是建立在CAD和CAM系统的基础上的, 典型的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系统都采用CAD/CAM集成数控编程系统模式, 与早期的语言型的自动编程系统相比它有如下特点:

a.输入工件图形并采用人机对话方式, 而不需要使用数控语言编制源程序;

b.从加工工件的图形再现、进给轨迹的生成、加工过程的动态模拟, 到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都是通过屏幕菜单驱动, 因而速度快、精度高、直观性好、使用简便、便于检查;

c.可以通过软件的数据接口共享已有的CAD设计结果, 实现CAD/CAM集成一体化, 实现无图纸设计制造;

d.为提高生产率、缩短新产品研制周期、保证产品产量、降低成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尤其是对三维复杂曲面零件, 只要作适当的修改就能产生新的NC代码, 因而它具有相当大的柔性。

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 5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60年代的交互式图像显示设备, 70年代的工作站 (Workstation) 和造型技术 (Wireframe Modeling、Solid Modeling、Surface Modeling) , 以至80年代的智能机器人及专家系统, CAD/CAM历经形成、发展、提高和集成各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到如图1所示阶段。

3 后置处理技术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的机械制造方式正在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方向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CAD/CAM) 集成系统又是实现CIMS的核心技术。实现CAD/CAM系统的无缝集成, 必须将CAD/CAM自动编程系统生成的APT格式的刀位代码转换成指定数控机床能执行的程序。

在数控编程中, 将刀具轨迹计算过程称为前置处理。为使前置处理通用化, 按照相对运动原理, 将刀位轨迹计算统一在工件坐标系中进行, 而不考虑具体机床结构及指令格式, 从而简化系统软件。因此, 要获得数控机床加工程序, 还需要将前置计算所得的刀位数据换成具体机床的程序代码, 该过程称为后置处理, 即根据具体机床运动结构和控制指令格式将前置计算的刀位数据变换成机床各轴的运动数据, 并按其控制指令格式进行转换, 成为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后置处理的目的是形成数控加工指令文件。由于各种机床使用的控制系统不同, 所以, 所用的数控指令文件的代码和格式也有所不同。因此CAD/CAM数控编程系统通常设置一个后置处理文件选项, 生成与某类数控系统相对应的加工文件, 按文件所使用的格式定义数控文件所使用的代码、程序格式、圆整化方式等内容, 输出所需要的加工文件, 也可对文件进行必要的编辑修改。后置处理器是衔接CAD/CAM集成系统与数控加工设备的纽带。

后置处理系统分为专用后置处理系统和通用后置处理系统。

前者一般是针对专用数控编程系统和特定数控机床而开发的专用后置处理程序。

通用后置处理系统一般指后置处理程序功能的通用化, 要求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对刀位原文件进行后置处理, 输出数控程序。

数控加工的后置处理是CAD/CAM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CAD/CAM系软件使用效果及零件加工质量。目前, 国内很多CAD/CAM软件的用户对软件的使用还只停留在CAD模块上, 对CAM的应用极其有限, 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配备专用的后处理器, 另外的原因是对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了解的太少, 对数控设备 (特别是加工中心) 知之甚微。

由于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控厂家不断推出具有先进功能的控制器 (比如高速数控加工和各种拟合曲面型的技术) , 这对后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要不断提高处理技术, 满足这些新技术的要求, 同时具有开放功能, 即允许用户在后置处理模块中可以描述未来数控功能的能力。总之, 一个完善的后置处理器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a.接口功能:后置处理器自动识别并读取不同CAD/CAM软件所生成的刀具路径文件。

b.NC程序生成功能:数控机床一般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自动换刀、夹具偏置、固定循环及冷却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代码的组合来完成的。数控代码的结构、顺序及数据格式必须满足数控系统的要求。Pro/ENGINGEER的后置处理器NC-POST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床选配文件生成器, 把不同数控机床的代码的定义和格式要求制作成一个数据文件, 这个文件可以作为后置处理器的部分输入参数的选项, 配合用户定义加工对象和加工参数, 从而生成符合指定机床要求的加工代码。

c.专家系统功能:后置处理器不只是对刀具路径文件进行处理和转换, 还要加入一定的工艺要求。比如对于高速加工, 后处理器会自动确定圆弧走刀的方式, 以及合理的切入切出方法和参数。

d.模拟仿真过程:仿真过程目前主要针对刀具运动轨迹进行实际模拟。

4 结论

总体来说, 由于机床程序的多样性, 很难找到一个通用的方法对APT文件进行后置处理。使用最广乏的仍旧是一对一的编程方式。在程序的编制过程中, 对机床坐标转化的把握, 以及机床语言的熟悉程度是决定后置处理程序好坏的关键。对机床的了解主要包括:刀具位置描述所需的因素, 坐标原点的位置, 进给量、转速等的描述方法, 运动的描述以及一些特殊的语法。后置处理得到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后置处理的翻译过程存在问题。也可能是APT刀轨本身具有一定的问题, 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检验NC代码的准确性。一般可以直接运行来检验其正确性, 也可以使用一定的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来验证其准确性。后置处理的研究是机床程序语言不通用性的产物, 也必然会随着机床控制通用性的实现而消亡。而机器人操作PC化的趋势也许会使机床的控制的通用性成为现实, 那时, 后置处理也会越来越少的受人关注。

参考文献

[1]张宁.数控加工技术概述, 2002.

[2]殷保祖.参数化数控编程技术, 2003.

[3]刘雄伟.数控加工理论及编程技术, 2001.

铅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分析与评价 篇11

关键词: 铅锌工业废水;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耦合技术

1 概述

铅和锌都是用途十分广泛的金属原材料,除在通用化工、电气、电镀、合金制造、电池生产等领域,其在军事材料也有广泛的应用。但铅、锌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铅、砷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包括冷却用水、冶炼冲渣用水、污酸废水、冶炼过程泄漏的废水、设备洗涤废水等,其中冶炼冲渣用水和冶炼过程中泄漏的废水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会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为了缓解环境和生态的压力,铅、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必须经过严格的后处理。对铅、锌冶炼的工业废水处理有很多种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和耦合法等,本文中将对这几个典型的废水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分析和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2 常见铅锌工业废水处理方法评价

2.1 生物法

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来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其主要是依赖于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组织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发展起来的。主要作用原理是通过微生物代谢物或酶等生物制剂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来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絮凝法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工艺,目前已经开发出12种对重金属离子具有絮凝作用的菌类和藻类。例如,利用在微生物体内提炼出壳聚糖,将其与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变为难溶解沉淀,从而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这种方法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较为轻微,但微生物或酶的选用和培养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2.2 化学法

化学法对铅锌工业废水的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从工业废水中置换出来,形成金属单质或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变为难溶的沉淀,从而进行分离。置换法主要有电化学法和氧化还原法,沉淀法主要有吸附法和中和法。

最典型电化学法是电解法,其工作原理是电解槽的阴极从电源得到电子,传递给电解液中重金属阳离子,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同时,电解液中的阴离子将电子传递给电解槽阳极,继而传递到电源阳极,形成回路。

中和法是较为一种典型的沉淀法。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一般是弱碱性,而对应的阴离子则为强酸性,根据工业废水中所含有金属离子的类型选用合适的强碱弱酸盐进行酸碱中和,并使强碱弱酸盐的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发生发应,产生难溶盐。

化学方法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好,成本和能耗都比较低,并且操作简单,对工艺的调整比较方便,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但是,在化学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具有污染性的电解液或新的化学试剂,从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3 物理法

利用物理法对铅锌工业废水处理的工程中一般不会涉及到化学反应,最为典型的则是膜技术的应用。根据所用分离膜的不同可分为超滤、微滤、纳滤、电渗析等方法。超滤是利用筛网原理进行分离,在无外施压力下所有溶剂分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均透过薄膜,颗粒物质被分离;微滤是利用筛孔技术,通过压力使小分子物质通过薄膜,而大分子物质和颗粒被阻挡,从而实现分离和净化;纳滤采用带有电荷和纳米级孔径的薄膜进行分离,其通过电荷作用和筛网原理共同实现污水的净化,是一种新兴技术,分离效果较好;电渗析采用的薄膜为离子交换膜,其利用电位差产生的动能势和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而进行电解质的分离,一般与电解法共同作用。

物理分离工艺简单、可操作性高、占地面積小、二次污染程度轻微、能耗低,但是传统物理分离技术对污水处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加之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成本较高,所以目前物理法一般用于和其它方法联用。

2.4 耦合技术

电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含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但其二次污染较为严重。耦合技术一般是将其他工艺与电解法串联起来,建立起一种新的废水处理工艺。利用电解法的高效,并通过另外一种工艺缓解电解液的二次污染,较为典型的耦合技术有化学-生物耦合技术、化学-化学耦合技术和化学-物理耦技术。

电解-生物流化床耦合技术是一种化学-生物耦合技术,该技术结合微电解工艺和内循环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对污水进行处理。首先利用电解工艺对废水进行大部分重金属离子的回收,然后将电解液通过内循环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通过活性炭和铸铁屑等载体以及微生物菌种,对剩余重金属离子和电解液进行生物降解。

电解-电絮凝技术是一种化学-化学耦合技术,同样是先对工业废水进行电解,回收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再通过中和法对电解液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离子进行电絮凝,同时除去电解液中其他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处理。

电解-电渗析耦合技术是一种化学-物理耦合技术,与以上两种方法相同,也是利用电解法去除工业废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再将电解液通过电渗析槽,在电势差和离子交换膜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剩余金属离子的去除和电解液的净化,最后得到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水质。

耦合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首先利用电解法去除铅锌工业废水中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以降低整个工艺的能耗和成本,然后利用第二种工艺对电解液和剩余少部分金属离子进行处理,降低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处理铅锌工业废水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优势和缺陷。结合不同方法组成串联工艺,不仅可以同时利用两种工艺的优点,还可以通过对方的优势克服自身缺陷,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工艺。

参考文献

[1]张铭发, 明亮. 铅锌冶炼废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9, 30(3).

[2]明亮, 张铭发. 纳滤工艺对铅锌冶炼工业废水的回用处理[J]. 水处理技术, 2010, 36(1).

林木种子的处理与育苗技术 篇12

1 林木种子休眠

根据种子休眠发生的时间, 可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根据休眠的机制, 可将种子休眠类型分为物理休眠、化学休眠、生理休眠;根据种子对控制发芽环境条件的反应进行分类, 可分为光休眠和温休眠等;根据导致休眠因子所在种子中的位置, 分为内源休眠, 外源休眠以及二者的组合作用。

2 如何解除休眠

休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环境条件下, 仍不能正常萌发, 这虽说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对环境和季节变化的一种适应, 但也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种休眠解除, 笔者通过实践把几种效果显著的方法介绍如下: (1) 浸泡处理法。此种方法不但简单易行, 而且效果显著, 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种子的要求来控制水温, 但要掌握好浸泡的时间, 大多数种子为1~3天, 种皮薄的可浸泡数小时, 种皮坚硬较厚的可延长到5~10天。如果不能准确掌握时间, 可将种粒切开, 观察吸水程度, 一般3/5的部位已吸水即可。 (2) 物化处理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处理, 有些树种需用强酸处理才能腐蚀种皮, 增强通透性, 解除休眠。 (3) 光学处理法。虽然需光性种子种类很多, 但对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种子一次性感光就能萌发, 如泡桐浸种后给予1000勒克斯光照10分钟就能诱导30%种子萌发, 7小时光照萌发率高达83%。而云杉等种子则需经8~11天, 每天4~9小时的光周期诱导才能萌发。

3 林木种子的安全贮藏

(1) 干燥贮藏法。常规干燥法。含水量低的种子贮藏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中的方法叫常规干燥法, 有时也可结合低温和密封条件进行贮藏, 大多数种子可采用常规干燥法贮藏。林木种子的贮藏以及各种处理方法都是为林木种子育苗服务的, 之前处理的好, 育苗成功率自然就高。但育苗成功率还受其它因素制约。 (2) 短期干燥法。此法较适宜于短期贮藏的种子, 如秋季成熟且用于翌年春播或内含物不易转化的油脂性种子, 如乌桕、桉树、白蜡树、油松、侧柏、香椿、落叶松、腊梅、山茶花等。具体贮藏方法是:先将种子干燥至气干状态, 待种子冷却后装入布袋、麻袋或木桶, 然后放在干燥、低温或常温的仓库中。切忌将种子放在潮湿之处, 因种子吸湿易发霉。贮藏时不要堆得太厚, 容器内要稍留

4 林木种子育苗

4.1 确定播种期

播种期是育苗技术的一个关键。要根据树种特性和苗圃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决定。冬播可以减少种子贮藏的困难。冬播季节长, 12~1月都可进行。种子发芽整齐, 出苗早, 苗木生长期长, 抗性较强。但由于种子在圃地的时间较长, 易受兽禽等危害;或由于发芽早, 易遭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春播关键是要掌握播种期, 播早了会受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播晚了苗木出土晚, 抵抗伏天的高温干旱能力弱。春播一般在2~3月份进行。有些树种的种子寿命短, 不易贮藏, 而种子成熟期又在春夏季。

4.2 播种的方法

林木种子播种方法分为撒播、条播、点播3种。撒播主要用于小粒种子和当年不能出圃需要移栽的树种。条播主要用于如松、杉等中小粒种子, 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播种方法, 此法既节省种子, 发芽又整齐, 可用工具或机械操作, 工效较高。点播适用于核桃、油桐等大粒种子。在苗床土壤比较疏松的情况下, 可以按一定的株行距直接将种子横放土中。

4.3 覆土厚度

种子播种后, 一般都要覆土盖种。覆土的厚薄要根据种子的大小而定。小粒种子覆盖薄土;大粒种子覆土要厚。粘性重的土壤覆土可稍薄;沙质土壤土稍厚。在生产上, 覆土材料宜用火土灰、细沙、木屑等。这些材料可减少杂草和病原, 覆盖时, 要求做到厚薄均匀, 以利种子发芽出土整齐。

4.4 覆盖苗床

播种盖土之后, 一般在床面上还需要用稻草等进行覆盖。盖草可以防止苗床干燥、板结和雨水冲刷, 以及早春的低温侵袭, 同时还能避免鸟兽危害, 阻止杂草生长, 以保证种子迅速而又整齐地发芽。

5 结语

林木种子作为播种材料应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 并且是充分成熟、饱满、纯净、无虫、无病、无伤和活力旺盛的。除作播种材料外, 有的还可供食用、入药, 提取食用油、工业用油、芳香油, 有的可作饲料。许多林木种子还是森林鸟兽取食的对象, 因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物质基础。随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 人们对于林木种子及其各种生理机制的认识将更加深入, 处理林木种子的方法将会更加完善。

1陈伟.木种子休眠机理及其研究方法概述[J].林业调查规划, 2010 (1)

摘要:林木种子是林木的繁殖器官, 是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统称。然而在育苗过程中常常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因此,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异性, 应用正确的林木种子处理方法是关键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林木种子,休眠,贮藏,育苗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用爱心去感化学生下一篇:大跨度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