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的(精选12篇)
商务礼仪的 篇1
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这种准则对人的活动和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所谓国家商务礼仪指的就是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利益, 通过商务礼仪能够有效地维护单位以及个人的形象, 体现出对于商务对象的充分尊重。通过一些比较好的礼仪能够充分地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及社会风尚充分体现出来。
一、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
1.商务礼仪是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需要
具有较强的礼仪意识是保证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自身的修养, 保证自己成为一个有礼仪、有知识以及有思想的商务工作者。其次, 作为一个组织的代表要时时刻刻地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 要通过礼仪来衡量自身的行为。在进行国家商务活动的过程中, 通常需要跟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的人进行交流, 因此应当充分地熟悉这些国家的民俗和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了解商务对象的需求。在商务活动中规范的商务礼仪是对商务对象尊敬的最直接体现, 而商务礼仪的核心就是行为准则, 这种行为准则能够榆树日常生活。
2.商务礼仪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礼仪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展现出来, 因此当组织成员的礼仪较好时, 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具有比较好的形象, 在公众中留下好的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形象竞争已经和产品竞争处于同等地位。只有具有了优良的形象以及信誉, 企业才能够获得合作方的支持和信任, 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 商务人员对于礼仪的重视既体现出了个人以及组织的良好素质, 还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公众形象。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上的表现都是企业形象塑造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3.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
与竞争对手以及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保证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良好的行为方式以及礼仪能够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良好的礼仪规范能够保证商务关系的顺利建立, 而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应当以优良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因此, 本文的研究认为优良的商务礼仪对各方面关系的处理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
1.微笑礼仪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 微笑是愉快感觉产生的源泉, 微笑在拉近双方距离的过程中构建和谐温馨的气氛, 所以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微笑非常重要, 微笑能够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通常情况下, 微笑在商务活动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 需要保证微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这样才能够迅速消除交往者之间的隔阂, 在商务活动中这种微笑有助于个人魅力的展现, 迅速获得商务活动对象的尊重和支持。第二, 要具有自信的微笑。当人们看到自信的微笑以后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感, 只有自信的心态才能够迅速地接受对方。第三, 要具有友善的微笑。微笑的作用是体现出人的心情, 要从内心发出善良和友好的微笑, 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别人, 这样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拉近双方的距离。应当使自身的微笑具有感染性和渗透性, 要是自己内心的真实体现, 这样才能够保证商务活动的成功。
2.仪容仪表礼仪的应用
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的言谈举止以及个人形象就是商务礼仪的主要范畴。对于男士来说, 在进行上午活动时首先要保证自身仪容仪表的干净和整洁, 定期地整理自己的发型和发式, 男士尽量不要留长发, 对于抽烟的男士在商务活动中要避免身上有刺激性的气味, 保持自身口气的清新。应当将西装作为主要的着装, 并采用领带和衬衫作为搭配。一些过于休闲的衣物在一些正式的商务活动中是不适合的。另外, 还要保证搭配的合理性, 如不要将毛衣、高领衫与西装进行搭配。男士应当避免穿戴一些艳丽和花哨的服装, 要以深色的衣服为主。在仪容仪表的标准上女士和男士是类似的。女士在发型上应当保证美观大方, 可以使用一些发带、发卡等发饰作为辅助, 但是要以庄重大方为基础。女士在商务活动中应当养成一定的习惯, 如一些领口过低以及过于紧身的衣服在正式商务活动中是不适合的。同时应当穿一些合身的衣物以保证活动的自如性。通过一些大方以及整洁的仪容仪表就能够将自身的良好形象展现出来, 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这样就能够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和谐的商务活动氛围, 对于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非常有效的。对于自身的言谈举止应当保证文雅大方, 这样能够将自身的修养以及个人气质充分展现出来。商务人员的言谈举止通常代表着一个组织或者国家的形象, 只有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才能够保证为组织和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进而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3.谈吐礼仪的应用
交谈是商务活动的中心。通常情况下, 商务活动的内容是以双方交谈为主的。为了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使商务活动双方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使用有效以及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既可以促进交谈双方相互了解, 还能够保证商务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所以, 在进行交谈的时候, 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礼仪规范进行。谈话气氛的好坏在商务活动中会对组织的切身利益产生影响。对于一些语言冲撞以及争议应当尽可能地避免, 在遇到一些冲突时应当采取主动的态度来调节双方的气氛。如果听了对方的话感觉到不舒服应当进行自我调整, 避免与对方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冲突的发生只能表示冲突双方缺乏足够的涵养, 给组织以及个人带来了消极影响, 只有相互真诚和尊重才能够保证交谈的顺利进行。必须采用坦诚相待和相互尊重的态度才能够保证商务活动的成功。同时在交谈的过程中要坚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以及言之有物的原则。保证自己的语言有逻辑、有科学、有思想、有观点。同时以一种友好和谦逊的语气进行交流, 就能够在两个人之间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保证整个交流过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4.礼品馈赠礼仪的应用
礼品是赠予人主动赠给的, 并不会索取任何回报, 礼品赠予的目的是表达赠予人心中的情感, 因此可以说礼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然而在文化差异的作用下, 礼品在不同时期的象征意义也是有很大差距的。同地域民族的人们对于同一种礼品也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地探讨在商务活动中如何选择礼品。实际上礼品的选择是一门艺术, 只有合适的礼品才能够将送礼人的心意充分表达出来, 在送礼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对方的风俗习惯以及心理需求。很多风俗习惯以及利益禁忌都是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产生的, 因此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地了解对方的宗教信仰来选择合适的礼物, 将礼物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如,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1972年赠送给中国的日本大山樱花树, 代表着中日两国能够保持持久的友好关系。第二年, 在樱花盛开时周恩来让人将几片樱花回赠给田中角荣, 这也寓意着中日关系开始开花。这些礼物都是一些象征美好心愿的典型代表, 将礼物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出来。除此之外, 礼品的纪念意义也是必须具有的, 其对赠礼方或是对受礼方有纪念意义, 而带有民族特色的礼品又往往最具有纪念意义。
除了选择合适的礼物以外, 选择合适的送礼方式也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所送的礼物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掌握灵活的送礼方法。根据国际礼仪的相关规范, 在进行礼品赠送的时候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在合适的地点赠送礼品;第二, 要在合适的时间赠送礼品;第三, 采用最为合适的方式赠送礼品。
三、结束语
在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是非常重要的行为准则, 约束了商务活动中的很多环节。从道德角度学习商务礼仪可以对商务活动进行规范, 在人与人充分尊重和交流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升交往双方的信任感, 使得整个商务活动充分正能量, 保证整个商务活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随着我国道德社会以及法治社会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 道德在加深人们理解和交流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使贸易伙伴感觉受到尊重, 这样才能够保证商务活动的成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逐渐进行的过程中, 我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行, 我们所遇到的中外商业机会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们具有不一样的价值观念、交往方式以及国民个性, 使得我们仅仅依靠所掌握的外语知识是无法保证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 需要深入探讨商务礼仪的优势, 进而达到保证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
关键词:商务礼仪,素养,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李心.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礼仪的合理使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1) :12-14.
[2]宋源.国际商务礼仪与商务活动[J].消费导刊, 2010, (1) :88-89.
[3]王苗苗, 张芝.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交往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12) :187.
[4]王琳.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商贸, 2012, (33) :63-67.
[5]张波.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浅思[J].对外经贸实务, 2011, (3) :208-209.
商务礼仪的 篇2
介绍他人时有一定规矩,应讲究次序,讲究礼貌:
1.一般应将年轻的先介绍给年长的;
2.将地位低的先介绍给地位高的;
3.将男子先介绍给女士;
4.将未婚的先介绍给已婚的;
5.将主人先介绍给宾客。
向一个人介绍多个人时,应先高后低,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等。
被介绍
当别人介绍自己时,要从座位上起立,或用目光先向对方示意,表示出很愿意认识对方的样子。
应主动与对方握手,被介绍时要与对方打招呼,如对方是女士,男士应微鞠躬,若对方伸出手赖则握手,她如不伸手,不可主动绅士。
接受介绍
别人向自己介绍他人时,应当主动热情低向对方伸出手或点头示意。
主动对被介绍人说一声“欢迎、欢迎!幸会、幸会!”“很高兴认识您”“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诸如此类的。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要简单明了,不要太唐突、生硬,要让对方感到自然、随意。简言之,就是在必要的社交场合,由自己担任介绍的主角,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其他人,以使对方认识自己。
(1)作主动型的自我介绍。在社交活动中,如欲结识某个人或某些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自己充当自己的介绍人,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
(2)被动型的自我介绍。人们有时会应其他人的要求,将本人某些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番自我介绍。
介绍的顺序
按照“位低者先行”的原则:
主人和客人-----主人先介绍
长辈和晚辈-----晚辈先介绍
男人和女人-----男人先介绍
地位低的和地位高的-----地位低的先介绍
自我介绍的模式
1.寒暄/应酬式: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
2.工作式:包括本人姓名、供职的单位及其部门、担负的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三项。
3.交流式:适用于在社交活动中,大体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以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等等,应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商务礼仪的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礼仪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引言
禮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用于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当代的商务活动主要包括商务谈判、接待与拜访客户、商务宴请等。人们在商务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各国及各地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原则和规范,即商务礼仪,可以展示个人的修养风度、企业的精神风貌以及国家民族的道德水准等。面对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越来越高,外贸活动越来越多,急需综合素质过硬的商务英语人才,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是最有可能从事这些活动的主体,所以教授其商务礼仪很有必要。
二、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承历史文化传统、贯彻国家大政方针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荀子.修身》中曾这样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注重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的教育能有效地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实施礼仪教育,是贯彻我国“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进行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对于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提升中国人乃至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帮助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都受到国际形势极大的影响,并且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成功加入WTO经济组织、申办奥运会、世博会、冬奥会等,都表明我国日益融入了全球化经济市场,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外贸易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且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与发展,我国的贸易市场将会更加广阔,同时因外企的大量涌入,我国国内的企业将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因而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最有可能担负这一责任。在外贸活动中除了自身产品和服务之外,外贸商务英语人才在企业的对外交流与沟通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个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的形象代表,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如何在尊重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上与西方人和谐相处、顺利进行商业往来的法则和规范,在商务贸易中展现企业良好的风貌,在商务谈判中不处于劣势,才会有助于对外贸易活动的成功实施。
(三)解决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存在很多问题。1.在当前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并未意识到专业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有些院校甚至认为商务礼仪课程可有可无,竟未开始这门课程。即使开设,大部分学校也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而忽略学生礼仪素养方面的发展,不重视商务英语专业礼仪的教学,学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匮乏, 配套的教学设施简陋。2.师资队伍专业性欠缺。教授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授商务礼仪这门课程的教师大多是非专业出身,或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兼任,有的甚至是现学现教,知识储备有限,而且较少参加专业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3.注重理论忽略实训。负责商务礼仪课程的老师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较少开展实际训练,学生无法通过实际的职场环境来应用学到的商务礼仪理论知识,而且中外文化差异较大,外贸活动中的商务礼仪与中式的商务礼仪非常不同,等学生实习或毕业后真正参与到外贸活动中时,早已忘记所学知识。由此可见,开设与实训相结合的、由专业出身的商务礼仪教师教授、有配套教学设施及资源的商务礼仪课程很有必要。
(四)助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我发展
1. 提升自身修养。商务礼仪对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各方面都有详尽的规范,学习运用规范的商务礼仪,有助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关注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各方面,提升自己的气质和精神风貌等,从而提高个人修养。
2. 构建和谐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如果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懂得商务礼仪的一些知识,在交易活动中就可以规范交易双方的交际行为,增进与贸易伙伴的了解及信任,有助于其构建和谐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进而帮助其拓展人脉获得成功。
3. 帮助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可以说是企业的形象代表,掌握了一定的商务礼仪规范,有助于展现企业良好的风貌,在商务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顺利完成商务活动。
三、结语
对于年轻一代大学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通过对商务礼仪知识的学习,全面地了解、掌握商务活动中的交际准则及行为规范,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到实际国际商务往来的过程中, 这对于促进我国商务贸易的壮大与发展,传承我国礼仪之邦的历史文化传统,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帮助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助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我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实践意义。由此可见,教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当今的国际商务礼仪规范有极大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6.
[3]徐爱琴等.实用礼仪[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商务礼仪的 篇4
近年来, 语用学理论的发展扭转了语言教育界一直以来的困局, 使得对语言研究重心逐步向实际功用方面靠拢, 逐步摒弃原来单纯的语言方式, 更加侧重在实践工作氛围下如何运用商务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语用理论即把语言的实际运用摆在第一位, 人们学习外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掌握怎样确切领悟以及恰当运用外语, 培育跨越文化背景的交流、交往本领。语用学就是站在这种角度去实施研究商务英语的具体应用的。当企业在从事国际贸易商务礼仪活动, 也应当以具备商务英语语用学这种语言理念的基本知识, 掌握商务英语应用交流、交往的方法, 将语言视为一个交流、交往的工具, 倡导在实践工作中加以掌握。
1 商务礼仪活动的实质与基本特征
商务礼仪活动是从事商务工作成员在商务贸易交往过程中本着建立自身和企业的优良形象的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是常用礼仪在商务贸易交往过程中的具体展现和运用, 主要组成元素包括了活动主体、活动客体、宣传媒介、活动环境等。在商务贸易工作中, 言谈举止的表现应当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对待客人有礼有节等等, 均为商务活动务礼仪的范围。另外, 商务活动礼仪也有其独自的特点, 它基本体现为五点:正规性、限制性、可行性、继承性与变化性。商务活动礼仪很多情形下利用语言为沟通工具, 实现与内部和外界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在商务活动中所利用的英语是商务理论和普通英语的结合体, 其本身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作为一类社会用途明确的语言变体, 尽管商务礼仪中的英语确立在交往用途基础之上, 然而它的来源毕竟是普通英语, 所以完全具备普通英语的语用特征。
2 商务活动礼仪的语用分析
国外语言专家帕雷特的观点是语用学展现了其交往性能、主体之间性能以及社会情况。语言实用学由于它自身的目标以及作用有异于对于语法的研究。它是对于语言自身的研究, 言者所传达的以及听者所理解的意思。我们不必将语用学只当作成语言学的一个部分进行讨论, 而应该使其置于语言运用有关元素的整体全面讨论研究。
首先, 国外语言学者奥斯汀提倡言语三行为的观点, 也就是表述性、施加行为性以及成全事物性言语行为。这就意味着, 通过商务英语表述施加的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 用语言指导事的行为, 也就是用确切的语法讲出有实际意义的言语的行为;第二类, 用语言行事的行为, 也就是表述者在讲出一句话时所指的语言本意之外的行为;第三类, 用语言成全事的行为, 也就是听者在一句话施加后所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语言专家、哲学专家塞尔在言语行为的观点之上创造了另一种言语行为的理念——“间接”理念。他认为有些话具备很多功能这就表示某类行为能够用其它方法施加, 这便是间接理念, 具体来讲, 它可分成规定性以及非规定性两种。至于怎样判断间接的话语本意之外的意思, 规定性理念是根据说话的人一贯的话语方式、习惯, 而非规定性理念是利用交往两方共同知道的话语信息以及所处在的特殊语言环境。商务活动礼仪中所运用的语言是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话语, 在运用语言的时候, 说者通常并非单一地想表述语言本意和字符单元的静态意思, 听者常常需要经过一连串内心判断去揣摩说者的真实用意。
在商务活动礼仪中常常采用不是常用性的间接言语行为语句来表述特定的意思, 当事者必须利用互相知道的语言环境和相关信息才能够推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例如:We are very sorry to hear that you do experience some difficulties, and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but want you to get close to accept our payment terms related. (我们非常遗憾得知您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 并了解了初步的情况, 但希望你能尽快近接受我们提出的相关付款条件。) 从字面上理解, 这段话的意思是表达了说话者对对方困难的遗憾, 但是实际上, 却是“拒绝”的非字面施为用意。
其次, 在国际贸易的商务礼仪活动中, 尤其是函电来往和贸易谈判过程中, 语用的礼貌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 在商务礼仪中, 通常不会用到祈使句型, 而大多用陈述句表述自己的观点, 将行动的决定交给对方决定。例如, We are grateful to you immediately after receiving an invitation to make a response. (我们感激您接到邀请函后立即做出了回应。) 此外, 即使在表达请求的意思时, 也多使用比较委婉的方式, 如please…, be grateful等。有布朗和莱文森两个学者站在社会视角倡导礼貌观点, 他们提出人们对于面子的一般需求, 还指出了补救面子观点以及礼貌对策。
最后, 语言专家、哲学专家格莱斯觉得两方间应该遵循对话协作准则以及质的、量的、关系以及方式四个准则, 由于全部基于语言交往活动均是想要达成一个共同的结果或者双方均可以承受的方向, 交谈两方所谈论的均是围绕该目的进行。可是在实践中, 大多数人因为交往的一些需求, 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故意违背上述准则, 但是交谈者仍然处在协作联系之中。所以, 协作准则可以进一步地解答谈话中故意违背准则的语言情况。国外学者利奇针对人类需要遵循协作准则, 他倡导的礼貌语言实用准则包含六项准则:体面、大方、赞赏、谦虚、同等以及怜悯。实际上, 协作以及礼貌准则在商务活动礼仪中有着极高的相同性。商务工作的成功进行依靠很好的社会活动关系, 因此在交谈时应该清楚了解以及正确看待文化。在礼貌表述语句时, 模糊用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功能。它不但可以增强语言表述的机动性, 还能够适时协调两方的关系;适度地赞赏对方不但可以拉近两方的心灵距离, 而且可以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 以维持交往双方的友好关系。在交谈中用心倾听对方的话, 这不光体现了尊重对方, 并且也更加有利于交谈的顺畅进行, 很好地阐释了商务活动的礼仪。所以, 在国际贸易礼仪活动中, 应该留意交往语言的对策和艺术, 正确运用语言实用礼貌对策, 掌握好能够起到正面效果的语用对策, 进而达到交往的真正目的。
3 商务礼仪活动的文化元素
跨越文化交往专家皮埃斯的观点是文化是高度凝结了的人际交往, 而交往是移动着的文化。商务礼仪活动在交往中能够展现公司的文化底蕴、管理理念和道德水平, 还能够确立很好的公司形象, 更能够向对方展现自身的优点和特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商务礼仪活动早就成了确立公司文化和当代公司制度的一项关键工作。一是有着可以符合某种文化需求的客体。二是有着一种具备文化需求的主体, 如果主体发觉了可以符合自身文化需求的目标, 并且利用一种方法得到该目标时, 就呈现了价值体系。
文化的出现是以生活阅历和生存体验为前提的。不一样的生存空间的激发与作用, 造就了人类对自己以及外界的不一样的感觉与想法, 当两个文化互相接近触碰之时所发生的抵抗状况便产生了文化冲击, 它是由文化的内在性或文化的实质所确定的, 是文化在逐渐发展进程中无可回避的一个必然情况。在跨越文化的商务礼仪中, 这种文化冲击特别突出。只有在熟悉西方文化风俗的前提下, 娴熟地利用外语进行交谈、交际, 才能够开展高效的商务贸易活动。通常, 不一样语言国家选取不一样的方法与语言行事, 语言实用法则随着语言文化的不一样而变换。一些人时常将母语的习惯转移到英语中。该社会语言实用差异常常造成不恰当的言语行为, 进而损害交谈中的贴近性要求。文化是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述的, 不明白英国和美国文化, 不熟知英国和美国民众的风俗习惯就难以利用英语开展有效的交往。反之, 如果能够掌握所学习语言的国家相关历史文明、风土人情、人文习性等情况, 将有助于这门语言的学习和娴熟的运用。
总而言之, 商务活动礼仪利用语言行为和非语言的行为当作一个交往媒体介质, 发挥了社会字符的功能, 两方交谈人员大量领会了一些非语言的默示和目的、文化地位等元素相互作用后才能够开展高效的交往。说话人和听话人必须在商务礼仪活动中将商务英语当作交往工具, 在协作准则的前提下寻找契合和协作的机会, 并在实践交往中寻找最好的关联, 同时还要应当正确看待文化差异性, 使用恰当的礼貌语用对策, 消除因为文化差别造成的交往阻碍, 同时应该明白商务活动礼仪的特性和语言实用范畴, 才能够更好地抓住商业机会, 以便获得多方共赢的局面。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广泛开展, 商务礼仪活动日益增加, 对基于语用学理论的商务英语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礼仪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本领和综合素质, 并有其自身的突出特征。本文通过总结当前语用学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分析阐述了国际贸易商务礼仪活动中商务英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商务礼仪,商务英语,语用学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简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5 (1) .
商务礼仪中的商务交往 篇5
眼睛:回顾一下礼貌注视的区域和时间?
微笑:不发声,不露齿,肌肉放松,嘴角两端向上略为提起,面含笑意,亲切自然,使人如沐春风。其中亲切自然最重要,它要求微笑出自内心、发自肺腑,而无任何做作之态。
目光礼仪:
1)礼貌的做法是:用自然、柔和的眼光看着对方双眼和嘴部之间的区域
2)注视时间占交谈时间30%-60%
3)凝视的时间不能超过4、5秒
为他人介绍的顺序:
1)年轻的给年长的
2)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
3)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4)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
5)熟悉的人介绍给不熟悉的人
6)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
交换名片的礼仪:
1)双手呈递,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2)将名片的文字正向对方。
3)在递交名片的同时作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4)在多人交换名片时,要注意讲究先后顺序。
5)在未确定对方的来历之前,不要轻易递出名片。
6)空手的时候必须双手接受。
7)接过名片后,要马上过目。
8)初次见面,如果一次同时接受多张名片,一定要记住哪张名片的主人是哪位先生哪位小姐。
9)当对方递给你名片之后,如果自己没有名片或没带名片,应当首先对对方表示歉意,再如实说明理由。
商务礼仪的 篇6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一个成功的人士,不仅要求具备熟练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良好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的积累,这些都需要以礼仪教育为基础。商务礼仪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良好的个人礼仪不仅是学生学习、交往、沟通的向导,特别是对于学生就业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以迅速地立足于社会,取得事业的成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商务礼仪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塑造良好个人气质,提升礼仪道德修养,培养能够熟练进行商务交往的技能,可见商务礼仪是现代社会每个人掌握基本技能。
由于高职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普遍存在基本礼仪素质较为低下、礼仪素养薄弱的问题,导致其在校难以融入集体,毕业进入工作单位不懂得与领导和同事的相处之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在高职院校开设《商务礼仪》课程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学生交际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商务礼仪的内涵,掌握正确的商务礼仪,培养商务礼仪素养,提高素质,懂得如何塑造成功的个人商务形象及进行得体的商务交际,从而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一门与工作实践紧密接合的应用型课程。
二、《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礼仪》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专业课,但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强调了《商务礼仪》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忽视了礼仪技能的运用和掌握,学生现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方面是认知不到位;另一方面是难以做到“知、行”的统一。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一)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各院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培养模式仍然较单一,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较少交流,在课堂上的礼仪知识的实战性演练不够。
(二)对实践教学的困难性理解和重视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教学较理论教学难度大而减少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但需要教材,而且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较复杂,特别是在校外的实践教学,除去实习项目的选择、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习大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困难重重,教师实习指导时要承担着比理论教学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责任。而且学校在对实踐教学的工作量和课酬的计算上要比理论教学低的多,因此挫伤了教师对实践教学教学的积极性。
三、《商务礼仪》课程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高职教学改革主要是就教学方法、手段(效果)等进行改革。因为《商务礼仪》课程介绍了商务人员开展商务活动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既有礼仪文化的基本知识,又有礼貌行为的操作规范,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应用型课程,是一门使大学生成材的专业素质课,通过礼仪的学习,有效塑造自己的素质和专业形象,使交往对象产生: 规范、严谨、专业、有礼、有节的良好印象,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企业或个人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们的改革对策主要是对商务人员开展商务活动过程中所必须的礼仪规范加以搜集、整理、归纳,整合成不同的教学项目。每个项目教学中,以任务为导向开展活动,每个任务对应不同的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是指每个任务按着目标、要求、例讲、知识链接、学生的体验(“礼仪小剧场”)与训练等模块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项目化、模块化和实训(战)化,突显了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特色。这对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其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个人修养的陶冶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具体改革对策如下: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提供应用性和技能型的人才。商务礼仪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场环境中掌握商务礼仪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商务礼仪的日常教学需要贴近现实商务场合,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结合。授课教师通过对商务场景再现,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去练习。比如在个人交际部分内容讲解完毕后,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商务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职工角色,让教师扮演公司的高层领导,参加会议时学生和不同身份的人见面的场景,在此过程中的介绍、握手、递送名片等礼仪的表现方式。这种针对性较强的学生参与演练,教师及时纠正点评,生动形象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场景重现,从视觉上给学生简单的解析,让学生真正融入今后实际的职场环境。
(二)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
师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商务礼仪教学质量。学校在招聘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师时,应选择商务活动经验丰富、自身素质和外形较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国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加强教师的课外礼仪知识运用学习,不定期地安排教师到专门的礼仪培训机构
培训、进修,以及参加研讨会,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深入校内或者校外企事业单位商务活动一线,多参加礼仪业务实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或参加大型礼仪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增加教师的对礼仪的感性认识,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增加学生的课外实习机会
商务礼仪课程的实用性,要求其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空间限制,走出教室,进行课外的练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增加练习的实践平台。首先,学生应该积极利用校内活动的平台,各类晚会、演讲比赛、导游比赛等每项活动的组织、策划、开展都离不开礼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这些活动中的礼仪运用。另外,在学校举办的一些会议中,教师可以积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位置的布置、客人的引导等提高学生的礼仪运动能力。其次,增加学生的校外商务礼仪实训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商务活动中学习礼仪。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酒店的大型会议的接待工作,通过酒店专门人员的培训,让学生在实际的商务环境中体会到商务礼仪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商务礼仪的运用能力。
商务礼仪的 篇7
Many companies involved in the foreign trade work business personnel in the work practice process, because there is no exact understanding and will not appropriate apply business English and lead to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or distorted the meaning of each other, or let the other side produced misunderstanding, and even lead to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 can't succeed on.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ragmatics turned the language education has been fronts, which makes the language study center gradually to the actual function field draws close, gradually abandon originally simple language way, more focused on the work practice atmosphere how to use business English solution actual problem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Business English language to use the theory that the operational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in the first, people are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s of is to know how to exact understanding and proper use a foreign language, cultivat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ommunication, cross communication ability. Pragmatics is standing in this Angle to implement the business English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When enterprise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usiness etiquette activities, should also take has the business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language with the idea of basic knowledge, grasps the business English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language as a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ools, initiate in the practical work to master the language.
1.the essence of business etiquette activ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Business etiquette activity is engaged in a business work in business trade association member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and in line with the purpose of good image in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s commonly used in business etiquette in the process of trade specific show and use, the main elements including activity subject, medium, object, the propaganda activities activities such as environment.
In business trade work,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nners should be courteous and natural and graceful, thus, treat guests polite courteous and so on, are all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etiquette service scope. With the world economy gradually to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a good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tioners, not only need to be good business skills, must also has the very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can withstand that kind of pressure,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challenges, and business etiquette is all kinds of skills and overall quality of the show the best chance. In addi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etiquette also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alone, it embodied in the five basic: the formal sex, restrictive, feasibility,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 sex. Business etiquette many situations the use of the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tools,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the commercial activity of English is used by business theo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mmon English, its itself have certain unique.
2.business etiquette pragmatic analysis
Foreign language experts palmer ray's view is pragmatics showed its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main body and social situation between performance. Language learning practical because it own goal and function have different from the research for grammar. It is a language for its own research, if the message and the listener understands the meaning. We will not pragmatic ought to make a part of language, the discussion, and should make its in language use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bout elements. Through the business English expression on speech ac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 first kind,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language that behavior, also is to use the exact grammar speak out practical words behavior; The second type, use language map of the behavior, also is the expression in speak out a sentence with the language of the outside of the original referred behavior; The third kind, with the language of perfect behavior, also is in a word the listener on impact behavior. Language experts, philosophy experts in view of speech act's above made the other a linguistic behavior of the idea-" indirect "concept. He think that some things have many functions that kind of behavior to be able to use on other methods, this is indirect idea, specificall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regularity and the regularity of two kinds.
As for how to judge the indirect speech outside the original meaning, stipulation concept is to the consistent according to discourse pattern, habit, and the regularity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idea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common know discourse information and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is special. Business etiquette used in language is under special environment in the special discourse, in use the language, the speaker is not to want to express a single usually intended language and character of the unit static meaning, the listener often need to pass through a series of heart 'judgment of the meaning.
3.business activity cultural elements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xperts PiAiSi point of view is culture is highly condensed the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moving culture. Business etiquette activities in the association in order to show the company culture and management concept and moral level, but also to establish a good corporate image, more able to show its advantag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a certain extent, business etiquette activities would have become established company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company system of a key work.
4. Conclusion
商务礼仪的 篇8
关键词:远程教育,商务礼仪,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学习者数目也在不断增多。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作为陕西省唯一且最早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省属特色高校, 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远程教育中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式, 开设了《商务礼仪》课程。然而, 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强, 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仍有不足。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在商务礼仪教学方面的体会, 浅谈在远程教育中《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新思路, 也为其他远程教育院校提供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方面的思考和借鉴。
1. 远程教育中《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各种商务活动日趋繁多, 礼仪也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商务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它旨在规范行为、传递信息、增进感情、树立形象, 既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 也是建立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方面。在课程设置上, 《商务礼仪》主要涵盖了形体仪态礼仪、社交礼仪、会务礼仪、办公礼仪、宴请礼仪及酬宾礼仪, 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学员自身学习需求上分析,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大多属于在职工作人员, 有着一定的工作经历, 对于商务交往中的礼仪要求有着深切的感受, 对于礼仪的实践操作示范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因此在远程教学的过程中, 如果只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 将理论灌输学生, 对于实践操作部分不进行演示和要求, 则难以让学生对礼仪的细节部分加强记忆, 提升商务礼仪的可操作性, 达到商务礼仪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 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中《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 有着重大意义。
2. 远程教育中《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技术陈旧, 使学生缺乏主动性
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 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教育, 它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克服了空间、时间、地域的局限, 使教师、学生在异地完成和在校生同等教育任务。而目前, 在远程教育的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多以网络课件为主。大多教师采用POWPERPOINT讲稿, 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搬向课件中;或者通过讲课录像, 即教师坐在镜头前, 对着镜头对自己所讲知识进行阐述讲解。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都无法让学生与教师产生积极的互动,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让学生乐意学习, 主动寻找知识。
2.2 实训环节较少, 实训场地缺乏
《商务礼仪》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 对每个礼仪规范都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双管齐下”, 才能达到自觉将礼仪贯穿到生活和工作中去的目标。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比较普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以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为主, 对具体实践操作部分有所忽视;在课程设置上, 实践教学的工作量要比理论教学的数量低;在日常考核中, 教师大多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 对实践操作部分不作要求。在实训实景场地上, 实训场地较小, 且上课大多不用实训室, 基本在普通教室进行授课。而远程虚拟实训, 其建设内容基本空白, 没有形成强大的模拟实践系统。
2.3 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服务意识薄弱
礼仪教师不仅仅是理论教育者, 更应该是业务实践者。以我校为例, 目前礼仪教师队伍中了, 教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校内授课备课中, 礼仪知识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 教师很少有机会走出校门, 参加相关的商务实践活动, 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处理商务交往过程中礼仪的能力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践经验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了授课的水平和效果。同时, 远程教育过程中, 教师仍然没有对成人学员的学习方式、知识需求点、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与普通高校学生做出区别对待, 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仍然存在, 客观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 引导和服务意识薄弱, 违背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3. 对于远程教育中《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3.1 制作微课慕课, 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从2013年开始,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则要求教师在提升自身网络技术水平制作网络课件的同时, 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 从电大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 利用微课, 以简短的时间对课程中的知识点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通过流媒体形式完整的展示给学生。在此过程中, 建议《商务礼仪》课程责任教师应加大实践部分的演练, 例如对走姿、站姿、坐姿的讲解, 可以分步骤通过微课, 以五六分钟的时间, 小结教学, 针对具体知识点进行详细的示范, 方便学生在实际操作演练的过程中有所参照, 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商务礼仪》课程责任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慕课, 将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 在网络上以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方式加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使终身学习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捷。总之, 教师应通过对微课、慕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媒体的结合运用, 最终为陕西电大各个层次水平的学员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完善电大学习资源体系。
3.2 改进课程设置体系, 线上先下共同提升实践能力
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各种商务活动礼仪素养并能灵活运用。因此, 在商务礼仪远程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通过案列教学、情景教学、模拟实训等多种方法, 将商务活动中的仪态礼仪、社交礼仪、会务礼仪、办公礼仪、宴请礼仪及酬宾礼仪等分为小的课程模块。每个小的课程模块中, 设定不同的商务交往情景, 让学生解答, 从而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升学生商务礼仪的水平。在课程考核中, 以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实际应用为考核内容, 结合在网络学习虚拟平台的演练, 最终与理论知识的考核分数按比例结合, 得出成绩。同时, 课程教师要发挥电大网络平台的优势, 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系统中进行讨论, 把老师和学生两者动员起来, 扩大各自的阅历和知识面。例如, 学习者是一个政府办公室人员, 对于会务礼仪中会议主席台座次的安排这一知识点有所困惑, 在教学系统中向老师提出问题,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呼吁所有学习者参与进来, 结合学员各自的工作经历, 依照“左为上, 右为下”的原则进行引导和讨论, 形成头脑风暴。通过线上模拟实验, 线下自身经历的双层学习法, 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 实践能力更加突出。
3.3 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 提升服务意识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对教学质量起着直接作用。因此, 学校必须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 采取内训外聘等措施开拓“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具体而言, 礼仪教师在授课的同时, 应积极参与到商务工作实践中去, 参加相关的礼仪业务实践, 增强感性认识, 把握业务技能。同时, 学校要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中有丰富商务礼仪实战经验的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 将企业实际中遇到的商务礼仪问题及解决方案传授给学生和老师。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 教师要转变观念, 以“学生是主体者, 教师是引导者”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觉为学员服务, 帮助学员解决问题, 做好学生的服务者, 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顺畅。
在远程教育的过程中, 《商务礼仪》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将实践教学部分落到实处, 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技术支持。学校在这类课程的开发上, 应积极组建双师型学科队伍, 提高教师技术水平, 通过多种途径, 建立资源丰富、内容多样、形式各异、互动交流的强大学习平台, 使远程教育真正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力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少刚.朱叶, 牛慧.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远程教育, 2004, (8) .
[2]莎如丽.电大远程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新西部下半月, 2013, (07) .
[3]费水蓉.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现状研究.文教资料, 2010, (08) .
商务礼仪的 篇9
1. 建设背景。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学生的言谈、举止,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反映了学校乃至社会的精神面貌。为提升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较顺利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中职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是加强中职生文明礼仪的可行途径,同时将礼仪教育渗入到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中,也能提升中职教师礼仪素养,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商务礼仪是在商务活动中通过礼仪、礼节、礼貌、仪容、仪态来更好地体现尊敬、友善。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个人的素养,方便个人交往应酬,继而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因此,学习商务礼仪、应用商务礼仪、掌握各种商务礼仪知识尤为重要。
为配合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金融事务、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先后开设人文素养选修课《商务礼仪》。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教学面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商务礼仪》课程由任修课变为专业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对象由只针对某些专业学生变为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因此将《商务礼仪》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很有必要。
2. 建设价值。
《商务礼仪》课程是我校在全部专业中开设的一门职业素养课程,因此,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应以职业素养为根本,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商务礼仪综合应用为主线,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直观、科学及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个人素质及个人基本修养,更好地尊重客户,提高对客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并塑造与维护企业形象,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改变教师以“讲授型”模式进行授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课程内容的整体安排上,调整理论知识和实践部分的比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时采用直观性很强的图示、影像,深入浅出地说明难点,讲清重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建设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型的《商务礼仪》课程网站,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商务人员,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
3. 建设基础。
课程组成员均参与了《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工作,已经在尝试对课程进行改革,编写了《商务礼仪》校本教材,并且与北京千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精品课程开发建设,还购买了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课件制作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平台,为精品课程提供良好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环境。
二、《商务礼仪》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1. 课程建设目标。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在《商务礼仪》课程建设里面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建立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来达到以上目标。
2. 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1)创新教学模式。推行任务导向、实训主导的教学模式,以企业常见商务活动的主要类型整合教学模块,研究商务人员开展商务活动的过程,精选贴近岗位、贴近职业的商务礼仪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商务礼仪课程内容体系。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思考和训练、模拟、实际体验为主,以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在“教”中“学”、“学”中“做”。
在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模拟仿真练习和角色扮演,按商务人员的仪容仪表的要求,进行着装、化妆、姿态,表情、礼节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商务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实现模拟岗位实践。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并且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建立真实情境下的“礼仪实习”经历,成立学生礼仪队,对校内外承接各种礼仪服务业务。让学生有真实的礼仪服务工作环境,进行礼仪实习;营造校园内“商务礼仪”的大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商务礼仪第二课堂活动,如:商务礼仪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在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社会服务意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改革教学内容。
一是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商务礼仪》课程在教学模式上的革新,以企业常见商务活动的主要类型整合教学模块,先确定课程的模块结构,将商务礼仪划分为若干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又再划分为若干个小模块,建立各个具体商务活动的模块课程体系。根据中职生应掌握的能力要求,可划分为明理商务礼仪模块、设计职业形象礼仪模块、商务交往礼仪模块、商务活动礼仪模块、商务宴请礼仪模块、特定商务活动礼仪模块、商务涉外礼仪模块等,课程的模块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一一对应,课程结构合理,实践性强。
二是建设课程内容。将各模块进行具体的细分,构建模块框架下的“任务驱动”模式,比如在商务活动礼仪模块中又细分为任务一商务接待、拜访与馈赠礼仪,任务二商务会议礼仪,任务三商务谈判礼仪,任务四办公室礼仪,任务五行进间礼仪,任务六和任务七求职面试礼仪等等,在各模块中设置技能点知识、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搭建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在每个教学模块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训练内容,比如,在设计职业形象设计礼仪模块,按照教学任务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该模块的内容,自由选择一种职业,自行设计该职业形象,并根据设计在课堂上由学生本人进行现场展示。通过体验式学习与演练,帮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是课程建设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商务礼仪基础理论和行业通用知识。培养学生懂礼、知礼、行礼的意识,使学生掌握个人形象塑造的基本要领、社交礼节、会议礼仪以及涉外礼仪的规范与基本要求,熟悉与我国交往密切的主要国家的礼俗。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课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探索建立“互动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结合商务礼仪的行业特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与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的多元化应用等现代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互动性。
二是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00%使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明了、易于表达,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全面推广网络教学。建立《商务礼仪》课程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供教学资料、教学支持、网上辅导,突破时空限制,达到全天候学习的效果。
(4)建立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基于行为导向的礼仪教学考核评价不是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心,而是以学生技能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从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上呈现出考核的灵活性。
采用教学过程评价的评价方式,教学过程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平时项目训练评价两部分,其中课程评价主要通过每一次课的考勤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进行考察,以此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沟通能力;平时项目训练以现场练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项目实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督促学生身体力行。
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建立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等构成的分层考核。礼仪实训考核,可分学生小组评判和教师评分相结合,从态度、知识、技能、形象、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也可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和实际岗位结合进行考核。
职业化的评价标准要在课程考核中引入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将职业技能培训引入具体课程。这不仅可以提高考核的实效性,还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5)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一是出版课程教材。在现有课程校本教材基础上,开发普适性教材,公开出版发行,并开发与之配套的电子课件,为省内《商务礼仪》课程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二是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及全部授课视频上网,建成以《商务礼仪》课程网站为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库,开发应用网络资源和进行网络交互式教学,将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资源与参考书目、习题库与试题库、案例库、网络教程、多媒体课件、行业新闻完善并上网,并开通交流论坛,实现了师生互动。
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建立《商务礼仪》全套教学资源:《商务礼仪》课程标准;《商务礼仪》授课计划;考核方案和试题库;制作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全套教案和全套课件;与企业联合开发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环境、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录像,以及试题库、习题库等内容。
《商务礼仪》网站课程框架:
A.学习指南:课程简介,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标准,考核办法,实训指导书。
B.教学队伍: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人员构成,教学队伍结构。
C.在线学习:教学模块,实训模块,视频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教材、习题库。
D.在线测试:试题库。
E.第二课堂:商务礼仪大赛,校企合作,学生作品,实训实录。
F.行业新闻。
G.交流论坛。
(6)加强课程管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始终把课程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课程资源在互联网上公布,实现资源全社会共享;紧跟课程建设步伐,实时反映课程建设成果,确保网站资源每年更新30%。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档案管理,保证课程建设水准始终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三、课程建设成效
1.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经过两年的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团队由5名教师增加到10名教师,其中副教授1人,高级讲师2人,讲师4人,助理讲师3人,成为一支由副教授领衔、讲师等教师组成的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优秀教学团队。同时课程组通过“传、帮、带”导师制度,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和国内外的进修和培训,有2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0名教师参加了校内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微课等培训,2名教师参加硕士进修,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比赛,获得广西信息化大赛优质课堂和优秀教学设计比赛等多项奖项。
2. 课程体系结构合理,课程资源建设丰富。
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形象。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合为一体,融入相关职业标准,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注重养成教育,突出实践教学,寓训练于教学之中,开发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项目,重视提高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以学生技能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从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上呈现出考核的灵活性,建立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课程资源建设丰富,出版高质量的国家级教材,依托学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如课程标准,考核办法,实训指导书、视频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教材、习题库、试题库等全部上网,构建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3. 学生礼仪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成立学生礼仪队,对校内外承接各种礼仪服务业务,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活动月”等多项校级礼仪大赛和参加“广西区直文化艺术节礼仪比赛”,提高礼仪专业知识技能。
四、结束语
课程组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精品课程改革为契机的课程建设。以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考评机制,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为轴线,推行精品课程建设,建立资源可共享使用的优质教学资源。以任务导向、实训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环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建立融多媒体教学、模拟训练、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习见习、参加第二课堂、全程考核等手段为一体的多渠道、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体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洪铖.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8,13(5):116-117
[3]肖丽珍,冯军.商务礼仪实训课程设计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54-58
商务礼仪的 篇10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训,商务礼仪
江苏省对口单招高考是我省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目前,江苏省对口单招市场营销专业技能考试分为笔试和机试两大部分,分三个项目,即商品推广活动策划、商务礼仪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应对对口单招市场营销专业的技能考试。
一、优化商务礼仪教学内容,为实训实践服务
1. 理论联系实际。
商务礼仪实训是融知识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实用性课程,主要通过设立具体的实训场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模拟相关活动角色,参与到商务礼仪实训活动中。该实训项目的教学以职业技能为主,融入大量鲜活的实训内容,遵循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即以该专业的技能考试大纲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选择课程内容,安排教学顺序。
2. 体现对口单招新理念。
该项目的教学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契合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的教学形式,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将模块化教学体系分为五大模块,十四个子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为实现能力目标而设计的综合和单项能力训练项目,从而使学生礼仪认知水平和礼仪运用能力分别得到提高和增强。在学中做,做中学,熟练运用,使之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商务人员的礼仪要求,有利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参加各种商务礼仪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二、以“讲、示、训、导、评”为环节来设计实训
1. 培养实践能力。
商务礼仪实训体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搬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验实训室。在真实的环境里,教师在对实训背景、相关知识介绍完后,演练操作、讲解技巧,学生分组及时实践,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实训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能力训练项目、场景设置都是在仿真模拟公司中进行的。教学场所也由教室搬到实训室和形体室。在商务礼仪实训教学中,把班级分成6~8个小组,每组5~8人为宜,相应成立6~8个模拟公司,各个模拟公司都有具体的公司名称、组织机构等,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经历,在各自模拟的公司任不同的职位。
2. 在实践中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授,边示范,边训练,边指导,边启发,边评价,形成“讲—示—训—指—启—评”环环紧扣且逐步深入的教学环节。例如,学习商务人员交往礼仪中的会面礼仪时,教学场所设在实验实训室(模仿公司办公室布置),教师边讲授称呼礼、介绍礼、握手礼、递接名片礼,边示范动作要领等,学生边练习,教师边指导。然后,要求将称呼礼、介绍礼、握手礼、递接名片礼仪等在两个模拟公司之间举行业务洽谈会时进行演练,其他模拟公司的学生进行观看、讨论、指出不足,最后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职业岗位意识、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以及职业素养。
三、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贯穿实训过程
1. 启发引导法。
即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然后由教师介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形体礼仪训练,先从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体育课堂上的形体训练说起,启发学生思考,然后由浅入深,对照体育课堂上形体的具体要求,最后让学生根据所讲内容,总结出商务礼仪人员应当具备的形体礼仪。
2. 行为训练法。
就是教师先讲授知识要点,让学生了解礼仪规范的具体做法,然后实践训练,安排学生分组练习、演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不同组之间相互点评,纠正不规范行为,这样可促进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商务礼仪的知识。
3. 情境模拟法。
就是行为训练法的延伸和发展,该教学方法是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商务活动的真实场景,组织学生参与的一种方法。并且情景模拟法可以将多种单项技能融合在某一个具体的情境当中,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学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来完善实训的效果
1. 目的性原则。
考试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检测的方法。商务礼仪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形成性考核为其主要方式,目的是促使学生关注该项目的总体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2. 操作性原则。
考试考核的方式要易于操作,必须与我们的教学相适应。建立学生、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的多元评价主体制度,打破原来教师评价学生的“一言堂”制度,过程与结果并重,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所有环节均纳入学生的考评体系中,并且要对每个学生都有单独考核的内容,力求考核项目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要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
总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认为商务礼仪实训教学应从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完善的考试考核方式来加以反馈、调整等,从而取得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强.网络营销中顾客关系管理策略探析[J].电子商务, 2010 (02) .
[2]王惠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 2010.
礼仪课堂(六):礼仪的训练方法 篇11
2以小促大,家长关注细节。例如:在街上,吃完水果和冰棍等,要有意识地把果皮和冰棍杆扔到垃圾箱里,不要随意往地上乱扔;乘公共汽车时,当别人给自己的孩子让座时,要引导孩子说谢谢;看到环卫工人或园艺工人顶着烈日清扫街道、美化环境时,要告诉孩子尊重他们的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之中。
3以无胜有,家长创造环境。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环境,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篮。
4以练导行,家长强化训练。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训练孩子,而且是长期的、持久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风度气质是长期训练之后形成的。作为家长,必须时常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重复性地礼仪训练,例如:要训练孩子在遇到老师同学时,主动打招呼;需要别人帮助或得到帮助时,要说“请……”或“谢谢!”这样才能强化孩子的礼仪意识。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总而言之,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中,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它会使孩子受益终身。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坚持,家长首先要学会改变,要努力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改变从观念开始,改变从自身开始,改变从小事开始,改变从此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行端正、彬彬有礼的文明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
商务谈判的着装礼仪 篇12
商务谈判的着装礼仪主要是说明礼仪是礼貌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交际场合,互相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在商务谈判中,礼仪十分重要,那么作为第一礼仪印象的着装礼仪相对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商务谈判礼仪中的男士着装
商务谈判中的着装服饰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仪表,优化我们的气质,而且还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教养和文化。现代生活中,衣着打扮在交往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和重要。作为商务谈判人员,必须熟悉衣着的基本礼节。
社交场合的服装大体分为两种:正式、隆重、严肃的场合多着深色礼服,一般场合可着便服。目前大多数国家在穿着方面均趋于简化,隆重场合穿着深色质料的西装即可。极少数国家规定妇女在隆重场合禁止穿长裤和超短裙。
我国没有礼服和便服之分,一般来说,男子的礼服为上下同色同质的西装,配黑皮鞋,系领带;穿毛料中山装亦可。女士根据不同季节和活动性质,可着西装、民族服饰、中式上装配长裙,旗袍,连衣裙等。旅途和郊游可着便装。穿长袖衬衫要将前后摆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任何情况下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商务活动。
在谈判中穿西装比较普遍,他的穿着十分讲究,西装的袖长以达到手腕为宜,衬衫的袖长应比上衣袖口长出1.5厘米左右,衬衫的袖口应高出上衣领口1.5厘米左右,在隆重场合西装要系扣,一个扣的要扣上;两个扣的只需扣上面的一个,平时可以都不扣;三个扣的扣中间一个;双排扣西装,通常情况下,纽扣要全部扣上。
西装衣袋的整理十分重要,上衣两侧的两个上衣袋不可装物,只作装饰用,上衣胸部的口袋可以装折叠好花式的手帕,有些小的物品可装在西装上衣内侧的衣袋里。裤袋和衣袋一样,一般不可装物,裤子后兜可装手帕、零用钱。西裤长度以裤脚接触脚背为妥。
穿西裤时,裤扣要扣好;拉链全部拉严,西装坎肩要做的贴身,西装配套的大衣不宜过长。西装翻领的“v”字区最显眼,领带处在这个部位的重心,被称为西装的灵魂,领带要按规定系好,下端应与腰齐。手帕熨平整,叠的方方正正,并准备两块。
穿深色没有花纹的皮鞋,穿深色袜子,以显庄重,穿西装打领带时衬衫应系好领扣,不打领带时,领口应打开。衬衫、西服、领带、鞋袜全身颜色应不超过三种,称为“三色”原则。
新西服袖口的商标一定要去掉,正式场合应穿黑皮鞋,以系带鞋为好。袜子的颜色与西服一致或深于西服,不要黑蓝西服白袜子。领带是与西装配套的饰物,在正式场合系上领带,既礼貌又庄重。在佩戴领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领带的选择,选择的质地大多为丝绸,常用图案有水珠,月牙形,方格等。正式场合必须系领带。
女子穿西装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女西装配西装裙时,西装上衣应做的长短适中,以充分体现女性曲线美。如果配西裤,上装可稍长些,无论配裙子或裤子,一般采用同一面料做套装。使整体感强,鞋和袜要与西装搭配,要穿4/4长筒袜,没有长筒可以光脚,但是不应穿短袜。
商务谈判中的女士着装
女士穿西装时有以下忌讳:西服套装不可过大或过小,上衣最短齐腰,西装裙最短到小腿中部;要合体典雅;不允许衣扣不到位,不能不系衣扣,更不能当着人脱下套装以示随和泼辣;不允许不穿衬裙;不允许内衣外现,衬衫不应透明;不允许随意搭配,套装不能与休闲装混穿。不允许乱配鞋袜,套装应穿黑高跟,半高跟皮鞋,肉色丝袜;参与谈判工作的人员可以适当佩戴饰品,如帽子,胸花,手提包等。但饰物的佩戴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佩戴原则。佩戴饰品时要求与个性和着装协调。
谈判人员工作时,特别是在正式谈判中,全身饰品最好不要超过三件,真正使其起到点缀作用,展示出谈判人员的内在气质和高雅品位。佩戴饰物最应遵守礼仪规范。如戒指戴在不同手指上,将给对方不同的信息,戒指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戴在小指上表示持独身态度等等。
另外谈判人员不提倡带手镯,如着装时戴手镯,形状不宜过于招摇。着西装时不戴木、石、皮、骨、绳、塑料等艺术性手镯。手镯只戴一只通常戴在右手上;也可戴两只;但一只手上只准戴一样饰物,手镯,手链手表任选一样。手链通常只宜戴一条,不要戴在袖口之上或有意露出。
【商务礼仪的】推荐阅读:
日常商务宴请礼仪的西餐礼仪08-28
商务会议礼仪的电话礼仪12-16
接待工作的礼仪知识-商务礼仪03-07
阿曼的日常习俗礼仪及商务习俗礼仪07-04
商务馈赠的礼仪原则06-27
中日商务礼仪的比较08-26
浅谈商务礼仪的08-20
商务礼仪的基本作用10-12
开车的商务礼仪知识02-22
商务礼仪教程 金正昆2.1公司的礼仪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