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翻修

2024-11-10

屋面翻修(共3篇)

屋面翻修 篇1

1工程概况

昌邑市地方储备粮库位于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北,修建于2004年,1#—6#仓库高12 m,跨度24 m, 联排长度206 m,可储存粮食3万t。该粮库采用预制板拱形屋面,防水设计等级为Ⅱ级,屋面防水层采用的是1.5 mm厚PVC防水卷材,外露的防水层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部分搭接缝出现开裂、翘边,天沟、山墙阴角等处出现了严重的空鼓。业主经过多次简单的维修未能彻底解决渗漏水问题,决定对屋面进行全面的防水维修。原屋面构造层次,见图1。

2屋面防水翻修方案

2.1防水材料的选用

经过现场实地检查,原设计单层卷材屋面,所用PVC防水卷材施工做法为满粘,材料老化情况并不严重,仍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但由于天沟、阴角等位置的卷材长期受到建筑热胀冷缩的产生的应力影响, 粘结胶被拉开,卷材与基层脱离,空鼓问题比较严重。 对于此屋面翻修,业主和监理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原有PVC防水卷材如未失去功效则尽量保留使用, 而新做防水层的耐久性和耐老化性能要好;二是工期紧张,防水施工必须在20 d内完成。综合业主和监理的要求,本次翻修选用2.0 mm厚EPDM防水卷材。

本屋面翻修工程采用的EPDM防水卷材符合GB 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卷材片材》[1]性能要求:拉伸强度≥7.5 MPa,断裂伸长率≥450%,撕裂强度≥25 k N/m,能够在0.3 MPa下保持30 min不渗漏,低温柔性-40 ℃下无裂纹。此外,EPDM防水卷材具有的良好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施工方便、搭接牢固可靠,能够满足本屋面翻修工程防水的功效。

2.2翻修方案工序[2,3]

经过与业主、监理分析讨论,确定了屋面翻修方案的施工流程:1)对原PVC防水层进行修复处理,天沟处混凝土破损、起皮部位用水泥砂浆找平;2)在修复后的防水层上满粘EPDM防水卷材;3) 用压条进行卷材收口;4)山墙、天沟檐口做PET自粘防水加强处理;5)山墙根部浇筑混凝土垫层;6)上层EPDM卷材表面喷涂硅基丙烯酸。屋面翻修后的防水构造,见图2。

3屋面防水翻修施工

3.1 PVC防水层修复

将天沟、山墙阴角等部位的PVC防水卷材空鼓部位全部用刀割开,把卷材翻至一边,露出混凝土找平层、日晒晾干。然后对混凝土基层进行清理,保证基层平整、牢固,天沟处混凝土破损部位用水泥砂浆找平,局部混凝土起皮部位进行抹灰处理。基层与PVC防水卷材均涂刷1道基层专用胶,待胶晾晒15~30 min、手触不粘时,将PVC卷材盖回进行粘贴修复。在PVC防水卷材割开处涂刷专用搭接胶,再铺贴200 mm宽的条形EPDM防水卷材作补丁进行修补。天沟处PVC防水卷材修复,见图3。

3.2EPDM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1)先按防水卷材搭接尺寸计算好弹线位置,平行于屋脊的方向进行整个屋面的弹线。防水卷材在铺贴之前,需在基层上整体展开30 min以上,使其从拉伸状态自由伸缩,消除卷材在生产卷曲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避免卷材铺贴后因收缩而造成空鼓现象。

2)沿坡度方向,以天沟位置为第1幅、由下而上进行铺贴,防水卷材长边平行于屋脊,上方的卷材压住下方的卷材,进行顺流水方向的搭接。防水卷材铺贴应严格控制搭接宽度,长边搭接宽度≥80 mm,短边搭接宽度≥100 mm,相邻两幅卷材接头必须相互错开,保证间距超过500 mm。

3)大面积铺贴EPDM防水卷材时,先将整幅卷材预铺到已弹线位置,压住上半幅卷材,整体卷起下半幅卷材,在卷材中间每隔2 m刷一次专用搭接胶作为固定点、以防卷材滑移。下半幅卷材铺平后,卷起上半幅卷材沿短边方向向外对折,用绒毛滚刷或刮板将专用搭接胶均匀涂刷在EPDM卷材和原PVC防水卷材基层上,并保证EPDM卷材和基层两个表面都达到100%满涂,搭接胶用量约0.5 kg/m2。

4)将专用搭接胶晾晒10~30 min,至搭接胶表面干燥而仍有粘性时,铺贴上半幅卷材并排气压实,不要拉伸或折皱卷材,随后立即用手持钢压辊以正向压力向接缝外边缘辊压卷材,保证卷材与基层间粘结牢固。

5)按照同样的方法施工下半幅卷材,直至完成整幅防水卷材的铺贴。

6)大面防水卷材铺贴完毕后,搭接缝、水落口等部位,用密封胶密封严实。

EPDM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现场,见图4。

3.3细部节点加强处理

3.3.1山墙

山墙立面局部有开裂、脱皮现象,需清理干净后抹灰处理;平立面交接处加设1道EPDM防水加强层,并在两道防水卷材铺贴后用铝合金压条、螺钉收口,再进行密封处理。山墙顶和天沟、檐口处有避雷带,卷材容易被拉裂而引起渗漏,可采用1.5 mm厚PET自粘防水卷材进行加强处理,避雷带与PET自粘防水卷材接头处用密封胶封严。山墙部位节点示意,见图5。

3.3.2水落口

当处理天沟部位遇到水落口时,需对水落口单独做防水处理。在水落口内部铺贴一圈EPDM卷材作防水加强层;待加强层铺贴完毕后,再将原PVC卷材盖回,最后完成上层EPDM防水卷材铺贴。水落口部位防水处理及节点示意,见图6。

3.4浇筑混凝土垫层

针对天沟、山墙阴角等易起鼓部位,经与业主商议,决定采用沿山墙阴角部位做混凝土垫层的方法, 使之压住防水卷材而不产生位移。混凝土垫层在防水卷材铺贴完成后进行,垫层长24 m、宽600 mm、厚40 mm,内配 Φ 2 mm@50 mm×50 mm钢丝网片;混凝土施工采用40 mm×40 mm木方支模,用以固定钢丝网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抹面压光,再覆盖薄膜进行养护,拆模后混凝土外观效果良好。混凝土垫层支模和拆模后效果,见图7。

3.5防晒处理

待整体屋面EPDM防水卷材铺贴完毕后,在卷材表面喷涂1道硅基丙烯酸涂料,该涂料兼具防水、 防晒的功效。硅基丙烯酸涂料用量为0.5 kg/m2,成膜厚度0.3 mm;喷涂要求均匀、稳定、不透底,色泽一致,并一次性成膜,保证卷材防晒和耐老化的效果。硅基丙烯酸喷涂施工,见图8。

3.6后续处理

施工完毕后,将屋面的杂物打扫干净,山墙阴角、 水落口等处不得有杂物堵塞,确保流水通畅。

4施工注意事项

1)常规施工防水卷材时,混凝土结构基层与卷材采用基层专用胶粘结,卷材搭接边采用专用搭接胶进行粘结处理;本工程施工EPDM卷材时,基层是PVC防水卷材,属于卷材与卷材粘结,因此采用专用搭接胶满粘处理,粘结质量更牢固可靠。

2)本工程屋面为预制板结构,承受荷载较低,吊装防水卷材时应分散放置,以减轻局部屋面载荷。

5结语

昌邑市地方储备粮库翻修工程,采用对原有PVC防水卷材进行局部修复,再满粘一层EPDM防水卷材的方案。该翻修工程施工面积6 600 m2,在15 d工期内全部完成,竣工后得到业主和监理一致认可。经2次降雨后检查无渗漏情况,EPDM防水卷材与原有PVC卷材粘结良好,到达了预期的防水效果, 此种施工工艺或可为此类型屋面的翻修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某储备粮库屋面防水翻修工程,对原有PVC防水卷材屋面进行修复处理后,再满粘一层EPDM防水卷材,并对山墙、天沟水落口等节点部位做了防水加强处理。修复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切实保证屋面的防水功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单层屋面,维修工程,满粘法,EPDM防水卷材,PVC防水卷材,山墙,水落口,丙烯酸涂料,防晒处理

屋面翻修 篇2

轻质的土壤混合物和植物可以起压顶的作用, 加之屋面上的质量仅为83 kg/m2, 浸透水时为146.5 kg/m2, 对于较厚的屋顶花园则可达488 kg/m2或更高, 这与土壤混合物的厚度有关。

绿色屋面有许多优点, 保护卷材不受损坏和防止紫外线, 从而延长屋面卷材的使用寿命;可提供外加的保温性能以及降低雨水径流。此外, 还有一些无形的好处, 例如可以作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或社会活动好去处。下面介绍美国的一些绿色屋面实例。

芝加哥市政厅

该建筑始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十分坚固, 常常可以经受数量惊人的屋顶荷载。例如, 市政厅已经使用了100余年, 屋面有巨大的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机组, 但计算表明, 该建筑厚重的石墙和屋面支撑仍能承受相当大的绿色屋面荷载而几乎不需作什么改动。

原来的防水层留在原地不动, 又铺设了一层新的防水系统。屋面现有的平缓坡度对排水没有影响, 因而不需要做修改。

结构上唯一需要有较大修改的是, 在有些长期废弃的天窗下作一些增强处理。

新的绿色屋面2001年完工, 轻质土壤的厚度为10 cm、15 cm和46 cm不等, 种了100多种植物。夏季雨后, 该屋面可能重达293 kg/m2, 而建筑物完全能承受, 没有任何问题。

亚特兰大市政厅

这是另一个在既有历史建筑上改建成绿色屋面的范例。亚特兰大市政厅比芝加哥市政厅晚建大约50年, 1930年竣工, 是一幢11层新哥特式塔式建筑, 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水磨石饰面。

当亚特兰大市决定要为市民树立可持续的榜样时, 决定在该建筑的5层侧楼屋顶修建280 m2绿色屋面。原来这个屋顶就作平台用并与自助餐厅相邻, 因此将其改为可上人屋顶花园是理想的选择。同芝加哥市政厅的情况一样, 既有屋面结构非常牢固, 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计算表明, 建筑部分是按908kg/m2设计的, 绿色屋面的铺面砖、植物和土壤混合物平均为283kg/m2, 还不到设计荷载的1/3。

改造中采用了GRS绿色屋面排水系统。这是一种预制的排水板, 由两层土工过滤布夹一高强度波纹状芯组成。施工很简单, 只要把卷打开铺在防水卷材上面, 有波纹的面朝下。这种排水系统可将雨水排至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同时波纹芯的凹陷处还可以存储一些雨水。面层过滤布把种植介质固定在原位, 并起阻根层的作用。底层过滤布保护防水卷材。土壤直接放在GRS板上, 厚度从7.6 cm至25.4 cm不等。

景观设计安排有31种不同的植物, 共2 800株, 没有辅助灌溉系统。植物主要以耐旱的佛甲草为主, 辅以其他一些多年生的植物、仙人掌和草本植物。第一期工程早已完成。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该地区绿色屋面的性能建立可靠的技术数据, 包括节能、雨水保持、屋面卷材使用寿命的延长、植物的存活以及夏季制冷节电等方面。

结果充满希望, 因而亚特兰大将对市投资的建设项目采取可持续设计标准。

Schwab医院

芝加哥第2个成功的例子是位于该市西面的Schwab康复医院。院方希望有一个地方进行园艺治疗———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治疗方法, 通过与植物、花卉的不断接触, 以及一些园艺活动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身心和心态。

病人在这里可以重新获得因受到重大的打击、交通事故或其他不幸而失去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作用。

然而在熙攘的城市环境中要想为这样的治疗寻找一块天然的场所, 不是件容易的事。院方负责人认为, 屋顶花园能满足这一需要, 市里可以为绿色屋面提供拨款, 医院已在2003年获得了40万美元拨款。

该大楼在1998年建造时已经考虑了将来可能扩建时的附加荷载, 因而绿色屋面会增加的244~391 kg/m2的荷载, 在结构上没有问题, 而且现有的屋顶排水系统的能力也是足够的。

改建绿色屋面由原来的承包商组织施工。先除去压顶石和保温材料, 然后在用了5年的热施工橡胶沥青膜上再涂一遍同样的材料。在该涂层材料还是热的时候埋入玻纤增强保护层。

当防水做好以后, 铺设阻根材料并在上面再放置废物利用的EPS保温材料。同亚特兰大市政厅一样, 也是采用波纹状排水板, 放在土工过滤布上面起保水作用。最后才是土壤和滴灌系统。

为了设计这个花园, 院方专门咨询了芝加哥植物园的专家, 设计中包含有各种花盆和架子、花台、瀑布, 有迂回曲折的小道相连。

A&P杂货公司

如果既有屋面不能承受绿色屋顶的荷载时怎么办?下面的例子提供可能的解决办法。

A&P杂货公司建于1930年, 红砖和混凝土外墙并镶有玻璃砖, 在当时很流行。到上世纪70年代该建筑被遗弃, 2001年出售改为公寓。2007年业主决定将屋顶改为绿色观景平台。

为了处理原来建筑物有限的承载力, 设计了一个钢框架将绿色屋面高出既有屋面平台约15cm, 而绿色平台只是整个屋面面积的一小部分。

屋面翻修 篇3

四川某机场航站楼为框架结构,屋顶为压型钢板屋面,面积为22 000 m2。原防水层采用了PVC防水卷材N类产品,由于该类防水卷材热尺寸变化率较大且年久失修,钢结构屋面部分防水层老化并开裂漏水,尤其是屋面排水沟及女儿墙部分已经严重老化并开始大量漏水(图1),亟需翻修。

2 翻修方案及材料

2.1 翻修方案

原防水层采用机械固定法施工,该法是利用自攻螺钉加金属垫片进行固定,整个工程螺钉有近5万个。如果全部拆除螺钉,将会加速压型钢板的锈蚀并影响外观,因此翻修方案确定,只拆除严重老化的防水层和细部防水结构部分,对其余部分作修补处理,最后再铺设一层新的防水层,见图2。

施工过程大体如下:(1)首先,检查基面、天沟、内排水与外排水落水口、女儿墙,对这些细部节点及损坏严重的屋面其他部位,将原防水层及其以下的保温层一并清理掉,以免影响新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2)清除掉保温层且基面达到施工条件后,用专用胶粘贴40 mm厚聚苯乙烯挤塑板,粘结要平整、牢固,接缝严密(图3左)。(3)对保留原防水层与保温层的屋面部分进行防水层修补(图3右)。(4)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整个顶面的TPO卷材的铺设和施工。

2.2 材料选用

业主要求翻新后的屋面外观效果与原设计要求一致,保持外形整体美观。为此,翻修项目选用了1.5mm厚TPO防水卷材(内增强型)。TPO防水卷材是以热塑性聚烯烃为主要原材料加以辅料,经挤出成型或压延成型而制成的防水卷材。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抗低温性、抗紫外线、抗酸碱、拉伸强度高、伸长率大、耐根穿刺等性能,外露无需保护层,施工方便、无污染,且寿命在30年以上。

另外,本工程中新铺的保温板采用了两层3 cm厚聚苯乙烯挤塑板。铺设时应压实整平,上下层保温板错缝铺设,每块板建议使用1~2个固定件。

3 TPO防水卷材施工

3.1 执行标准

本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严格执行GB 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1]。

3.2 防水基层和施工环境要求

对修补后的原防水层的基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积水、油污等。雨天、雪天、5级风以上、气温低于-10℃以下时,不能施工。

3.3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细部(管道、附加层等)处理→打线、展卷放样→卷材预铺→机械固定→搭接缝焊接→卷材封口→收头密封固定→清扫屋面并检查(看有无漏焊、焊接不牢或焊焦现象)→验收。

3.4 主要施工步骤

1)细部处理

在保护墙转角处、阴阳角、管道等特殊部位,应铺贴1~2层宽度为500 mm以上的TPO防水卷材,作为附加层,见图4。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 mm。

2)展卷放样

根据施工位置确定卷材的铺贴方向,在基层上用粉线包弹出基准线或在已铺好卷材边,依据卷材搭接宽度的范围值在现场弹出尺寸粉线作为控制依据,然后展开卷材,对不规则的防水部位进行适当剪裁。卷材铺贴时应成自然平整状对准弹好的基线进行铺设,见图5。

3)卷材铺贴

铺贴卷材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在铺贴的同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如设置临时性保护墙。临时性保护墙可用石灰砂浆砌筑,内表面用石灰砂浆找平,并刷石灰浆;如用模板代替临时保护墙时,就在其上涂隔离材料。当不设保护墙时,应先采取可靠的措施,保护接茬部位。

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采用空铺法施工。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接触的部位,卷材应临时固定于该墙或模板上。卷材铺贴好后,其顶端应临时固定。

特殊部位需要卷材与基层粘接时,应将一幅或多幅卷材的短边折叠一半,在折叠处分别向基层和TPO防水卷材预粘表面,用胶辊或毛刷涂刷一层胶粘剂,待胶粘剂干燥不粘手时(溶剂接近完全挥发状态),将预粘面合拢,用压辊压实。

4)焊接卷材搭接缝

卷材搭接时,长、短边搭接均不应小于120 mm,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30 mm,短边搭接宜采用压顶搭接,即用150 mm×200 mm宽的无复合层的TPO防水卷材搭接。上、下层卷材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卷材接缝焊接时,应先清除接缝表面的油污、尘土、水滴等附着物,然后进行热风焊接施工。应先焊接长边搭接,后焊短边接缝;先进行预焊,后进行施焊。焊嘴与焊接方向呈45°,热风吹熔TPO卷材焊接面至熔融状态,边施焊边用压辊压实,压辊与焊嘴平行并保持大约5 mm的距离,焊缝边缘应有呈亮色熔浆溢出。由于焊接效果与焊接速度、热风温度、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故而焊接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焊枪温度及速度,使焊缝平整,决不能出现漏焊、跳焊、焊焦或焊接不牢现象。手持式焊枪温度控制在200~300℃之间,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使用自行式焊接机时,调节温度、速度等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焊接效果(推荐600℃时行走速度为3 m/min)。

4 结语

四川某机场航站楼楼顶工程,通过对原PVC防水层局部维修后,整体重新铺设了1.5 mm厚TPO防水卷材,该工程竣工近一年来,未发现渗漏问题,防水效果良好。

摘要:四川某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屋面原采用的PVC卷材防水层年久失修,漏水严重,采用性能优良且使用寿命长的TPO防水卷材并新铺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翻修该屋面,防水效果良好;本文还对TPO卷材施工过程中细部处理等工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作出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屋面,翻修工程,TPO防水卷材

参考文献

上一篇:离合器的修理下一篇:校园文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