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可管

2024-08-17

可控可管(精选4篇)

可控可管 篇1

1 OTT发展概述

尼尔森网联2014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电视发展白皮书》指出,由于有了互联网的体验,人们对客厅屏幕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收看节目,而是以家庭娱乐为中心的多样化体验,用户所享受的是各种应用、互联网、终端设备所带来的生态系统体验,这种全新的模式带来的需求,是互联网电视流行的根本原因。

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电视用户家庭的逐步增长,以及用户对点播收视习惯的逐渐养成,户均日收视时长稳步上升,自2013年1月~2014年4月,日户均收视时长(中位平均值)由120分钟,逐步提高到140分钟以上,已接近传统开路电视日均收视时长的155分钟,收看粘性的明显提高,充分说明互联网用户家庭对互联网电视的依赖已经形成。

以2011年底181号文的颁布为契机,基于IP机顶盒为终端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形态迅猛发展,和以PC为终端的网络视频业务、以互联网电视一体机为终端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视频业务共同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电视(OTT)业务的蓬勃发展。

2013年,“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的颁布,预示着包括国家各级省、市电视台在内的各个内容播控机构将更加积极投入到互联网电视建设和运营中。

与市场蓬勃发展并不相称的是,市场上可提供能够“可管理,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电视OTT技术方案并不多。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电视OTT解决方案大多从视频网站解决方案演变而来,在面向机顶盒终端、移动终端等非PC终端提供服务时,还面临着很多技术局限;在满足国家对内容的安全管控要求方面,目前技术方案也普遍存在不足。

面对市场上互联网OTT盒子的乱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6月中旬下发了关于立即关闭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的函件。文件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顿,立即关闭其所有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各类商业视听网站客户端软件及各类视频聚合软件和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的下载通道,并对已经下载的软件,立即予以技术处理,在未完成整顿之前,不得发行新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

2014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再次发文,要求部分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取消集成平台里直接提供的电视台节目时移和回看功能。

之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向各省广电网络管理处下发文件,要求各省网络管理处针对本地的互联网电视违规整改情况进行协助核查,包括对节目内容、播映资质以及对运营商合作的核查。

2014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加大了监管力度,重点指出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推出的电视UI违规,并明确表示,由牌照方推出的UI系统才是合规合法的。同时也明确表示电视盒子OTT产品中不得设立视频网站专区,在互联网电视业务中,视频网站不得自行设立内容平台,只能向播控平台和内容平台提供内容。从几次政策的发布看,监管会越来越严格。

2 OTT业务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互联网OTT电视业务同时跨越视频服务、公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个产业,是视频行业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运营者通过公共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全国覆盖、跨网络、跨运营商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具有网络传输灵活,商业模式简单等特点,有利于用户体验提升和产业协调发展。但正是因为OTT具有系统开放、覆盖面广的特点,也给内容监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目前相关部门从政策上频频发布管控要求,体现了管理者的政策管控水平,但从技术层面,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而要实现行之有效的管控,政策、技术层面两条腿走路是缺一不可的。

2.1 面临的风险

面对OTT市场蓬勃发展中的不和谐声音,强有力的OTT市场技术管控必不可少,由于互联网电视系统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媒体运营的,因此相对于传统DVB专网系统,互联网电视系统所面临的各种网络风险更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门户网站及内容发布系统

拒绝服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包括UDP Flood、Email Bomb、畸形消息攻击等。

利用型攻击,包括口令猜测、木马、缓冲区溢出、SQL注入等。

信息收集型攻击,包括扫描(地址扫描、端口扫描、慢速扫描、反响映射)、体系结构嗅探、利用信息服务等。

假消息攻击,包括DNS缓存污染、伪造电子邮件等。

(2)对内容

非法使用内容,包括下载、复制、传播、播放等。

内容篡改,包括画面修改、字幕、声音修改等。

(3)对运营管理中心系统

非法登录、非法操作、非法内容发布。

(4)对终端

病毒、木马、DNS污染。

2.2 面对的挑战

互联网电视系统所面临的安全挑战是传统DVB系统不曾遇到的,近年来,随着网络应用的变化,网络安全又出现了新的挑战。

(1)防火墙只基于网络和端口的检测,存在很大脆弱性问题。

(2)新型应用的发展逐渐多样化,Ports端口不等于应用Applications,IP Addresses地址不等于用户Users。

(3)安全威胁从网络层扩展到应用层。

网络应用安全面临着混合型危险的挑战。单一安全设备的投入,从某种方面而言仅仅能够解决局部风险,并不能从整体上将整个系统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因此,综合型安全设备、系统安全性设计、完善的管理机制综合使用是构建安全的互联网应用的必由之路。

3 OTT安全管控解决方案

OTT安全管控解决方案需要包含全面的安全机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系统设备安全机制

包括系统HA高可用与Load Balance负载均衡机制、系统容灾机制、合法系统设备注册认证机制、终端设备认证机制。

(2)内容安全机制

采用DRM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对所有音视频内容进行版权保护,对所有发布的内容进行加密,确保在发布过程中安全。

(3)安全管理、运营机制

内容管理模块提供接收媒资管理平台下发的内容、内容编排、内容审核等数据。同时提供管理界面允许上载和管理本地内容。

认证鉴权(AAA)服务:AAA服务提供终端用户的认证和业务鉴权功能,并接收处理来自门户侧的用户订购请求,可生成订单。支持分布式部署,可平滑扩展支持大规模用户,支持高可靠性部署。

播控网管:为分区播控平台的所有网元提供配置管理、告警管理、性能统计等网管功能。

业务监管:针对各个平台业务接口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轮询分析,对播出问题迅速报警,保证业务稳定运行。

构建安全可靠的OTT系统是厂商和运营商的责任,只有对OTT系统有充分认识,计划周密考虑完整地制定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系统达到危险漏洞最少,安全程度最佳,并且把系统安全活动贯穿于整个OTT系统生命周期。广播电视目前仍然是非常权威的舆论阵地,“可管可控、安全播出”是广电系统运营的基本要求。在各类视频公司疯狂争夺客厅、争夺这块电视屏幕时,毫无疑问,安全管控仍然是这块屏幕的主旋律。

4 USB电视适配器(Dongle)的架构优势

互联网电视的销量不断增长进而影响了人们使用广电机顶盒收看直播电视的时间,使得大部分人群在家中仅使用互联网电视自带的功能加上宽带即可满足视频观看需求,有的甚至是用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非法APP来观看直播内容乃至境外频道,虽然没有广电直播看的精彩酣畅但也勉强可用。而购买广电高清机顶盒套餐包动辄七八百,让用户觉得有些重复消费。如果在智能电视上简单地增加一个模块就能收看本地广电运营商的直播信号,既引导用户观看了符合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的直播内容,又实现了广电业务范围的拓展,节约了用户再单独购置机顶盒的成本,实现一举三得。最关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广电运营商系统对OTT用户的技术管控,为OTT的管控奠定了技术基础。

采用USB电视适配器(Dongle)进行电视直播的架构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支持高级安全加密方式,预先在芯片内埋藏密钥,与智能卡配对,生成临时密钥对CW进行加密,保证CW加密不被共享。

(2)配套直播APK软件,兼容多个电视平台芯片。

(3)完全兼容CA各接口,可管可控。

(4)由于可接入64QAM和256OAM解调,可平滑集成广电运营商原有Cable VOD业务。

(5)安全性级别提高,USB电视适配器上内置高级安全特性的加密芯片,授权加密体系完整,各项OTT新业务开通和续约和计费可通过广电运营商的BOSS系统直接进行业务控制,实现OTT业务智能卡方式管理,可配合广电侧的OTT分发平台推进。

(6) USB接口安装方便,使用简单,用户体验与电视UI结合完美。

采用USB电视适配器,将广电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引入OTT终端设备,并同时实现对OTT安全管控的需求,是解决运营商业务和OTT业务冲突的方案,也是实现监管部门对OTT进行安全管控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摘要:本文依托OTT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业务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USB电视适配器(Dongle)的架构。

关键词:OTT,可管可控,平台,业务发展

可控可管 篇2

OTT (Over The Top) 源于篮球, 是“过顶传球”之意, 比喻服务提供商越过基础网络, 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 它可以把海量、新鲜、优质的资源集成, 送到用户面前, 满足客户需求。引用到广电领域即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由广播电视机构提供内容的服务, 其终端为机顶盒+电视机或互联网电视一体机, 它利用运营商提供的网络, 由运营商或第三方提供互联网电视业务[1,2]。

1 OTT国内外发展现状

OTT是传统“看”电视模式的一场革命, 让用户对“用”电视有了新的认识, 将带动新型电视服务的发展, 在国内外逐渐形成了以下3种模式:

1) 美国开放式OTT

数字电视作为互联网的终端, 植入浏览器软件, 开展网页浏览、点播、视频通话等数字电视业务。这种模式下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硬件设备商以及内容生产商等都将自身定位于视频产业的参与者并获取相应价值, 是一种以开放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模式, 视频服务不再成为广电运营商的专利。OTT视频服务向PC终端以及iPhone, iPad, Android, Xbox, Wii, PS3, 蓝光播放器及互联网电视等多终端覆盖, 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观看需要。

2) 欧洲HBBTV (Hybrid Broadcast/Broadband TV) 模式

HBBTV是一种混合广播的技术, 除最传统的广播外, 提供联网方面的服务像VOD、时移电视、互动广告、在线购物等应用。在欧洲电视服务是核心, 在电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增值业务, 并对在电视上的互联网应用进行有限度的管理。

3) 中国可管可控模式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81号文件的下发, 标志着中国可管可控的OTT模式的建立, 通过牌照制方式实现对OTT的可管可控, 由广电总局认可的集成牌照方负责提供内容播控, 且互联网电视与牌照方客户端完全绑定, 通过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台对客户端实行控制和管理。

这3种模式都是通过IP网络来传输电视节目, 突破了内容传输在地域上的限制, 它将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的潜能激发了出来。OTT可以面向全球用户提供电视播出服务, 其终端类型也不受任何限制, 可以是电视机、计算机、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 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享受OTT服务, Google TV和Apple TV就是典型的OTT服务。

另外, 据Digital TV Research的研究报告预测, 中国OTT收入将从2010年的5 00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3.8亿美元, 收入增长达27倍, 面对庞大的OTT市场前景, 众多厂商都推出了OTT的建设理念, 逐渐形成了包括终端厂商 (如创维) 、牌照商 (如CNTV) 、技术提供商 (如华为、烽火) 乃至内容提供商 (如乐视) 等在内的产业格局, 各大SP/CP都在通过不断地整合, 力图成为运营主体或平台, 从而占据家庭娱乐中心的主导地位, OTT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2 OTT的优势和发展

2.1 OTT的建设优势

OTT传输的基础网络是IP网络, 在具有基础设施的网络里开展OTT业务没有太多的限制, 通过广电的有线网开展OTT服务不需要建专网, 节省了网络建设费用。同时OTT对内容的质量要求并不高, 不需要保证那么高的质量, 内容的生产制作成本降低, 这为传输内容的极大丰富提供了可能, 而丰富的内容正是吸引观众的基础。

另外, 广电运营商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据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底, 国内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49.43%, 用户首次突破2亿户。其中, 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亿户, 达到11 489万户。在双向网改方面, 首批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网络改造已经全面完成, 第二批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也已大部分完成网络改造。其中浙江省整体转换率达到97.1%, 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98.5%, 其他城市达到90.8%。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 双向网络数字电视用户将不断增加, 而双向网络数字电视用户正是OTT的优质目标用户群, 这些用户的增加为开展OTT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2 建设OTT带给广电的新发展

由于国内的有线网络比较分散, 而且整个有线网络在平台内容的IP化部分包括整体存储、数字压缩形成的IP流的处理都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另外, 目前国内有线模拟和数字并存, 内容管理平台和内容服务平台, 包括海量内容的支持、双向业务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同时通过OTT的建设运营商还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 开拓新的用户空间。在多屏互动的推动下, 包括电视在内的各种终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打造用户中心, 成为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共同的目标, 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就难以实现用户体验的提高。对于广电运营商而言, OTT所采用的“终端+服务”的业务模式容易实现, 在现有的HFC网络下就可以完成, 不需要进行网络的重新建设, 而且在实现自身内容向用户直接推送的同时, 也为广告、VOD、付费视频等业务开拓了新的用户空间。

2) 方便终端管理。在应用管理上, OTT结合了应用框架的智能终端技术, 使得在终端上进行应用的管理变得非常方便, 同时通过前端策略的设定, 还可以很好地实现广电可管可控的要求。

3) 实现广告的精准营销。通过双向业务和各种业务的组合, 不仅能扩大业务的范围, 而且能把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这样就可以了解到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整个市场发展趋势, 根据对用户收视习惯的分析, 提前预测、判断整个行业和内容的走向以及用户收视习惯的走向, 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借助行为分析工具和广告与业务推介工具ESG anywhere, 便可以轻松实现广告的精准营销。

4) 易于创新。OTT终端主要采用开放的Android平台。Android平台具有完善的应用管理框架。可以把适合在广电网络和广电市场的应用放进来, 像应用商店的使用, 将会极大地丰富终端的应用, 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使用需求, 再加上众多的Android从业人员和各大IT公司的支持, 也为实现电视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 促进三网融合, 实现广电主导权。OTT可以充分发挥内容的价值优势, 同时视频的需求又可以有效拉动宽带用户的发展, 从而将视频服务、广播服务和互动服务组成多元组合, 通过多种需求的捆绑提升用户价值, 最后形成一个跨屏融合的端到端服务, 用户的使用体验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丰富的业务, 良好的用户体验, 大屏幕的冲击力将使电视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3 电视支付与OTT

3.1 电视支付在OTT中扮演的角色

OTT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业务的丰富, 而电视的业务是否可以像互联网业务一样迅速发展, 实现盈利, 最关键的基础除了适合电视屏幕的优秀业务之外, 还要有适合OTT和广电的安全、方便、高效、多赢的电视支付体系。

广电运营从传统业务向增值业务过渡, OTT跳过了中间件的阶段, 实现了三网融合, 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可直接引入, 同时支付模式也可参考互联网模型, 最大限度地让用户有同质化的使用体验。不管技术如何日新月异, 业务如何发展, 就运营商来说, 盈利为根本之策, 而模式的参考也不外乎几种关系, 即支付应用提供商、银行和广电运营商, 只有构建了平衡的关系, 生态圈才能健康发展。

对于银行来说, 最大的优势无疑是资源, 这也是第三方支付应用公司无法与之匹敌的, 而银行在面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时的落后和僵化, 恰恰是作为第三方应用支付企业最大的机会, 即帮助银行改进服务, 建立品牌声誉, 用自己最擅长的用户体验留住用户的同时帮助作为合作伙伴的银行提升支付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和用户忠诚度就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 优势无疑是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 当它开始推动自己的支付战略时势必会对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视听业务是广电的根本, 电视终端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用户, 但这不代表广电能拥有三分天下的局面, 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向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转移, 如何加入更多的增值业务来引吸用户并使之付费才是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

3.2 支付在OTT中遇到的挑战

在线支付作为互联网和电信的传统业务, 被引入到广电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观念, 大部分用户无法接受通过电视终端进行付费, 这主要是广电的行业特征决定的, 广电的传统业务就是进行每月收视费的缴纳, 基本就在20元左右, 按照金额在互联网属于微支付的范畴, 并不是敏感因素, 关键在于采用主流的银行卡支付, 用户对于支付渠道的不信任感。

根据互联网产业报告显示, 担心被恶意扣费而拒绝付费的用户, 比例为26.7%, 暗扣费用已成为用户在体验业务之前就产生的一大顾虑。同时让用户建立与互联网同等的支付安全感也需要一个过程, 只有用户信任体系建立后, 互动平台才有开展的基础。

电视支付的安全性只是一块敲门砖, 是技术基础, 真正令用户产生支付行为的是内容, OTT从硬件和渠道上都解决了原有的问题。但广电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采用“拿来主义”, 管控是个恒久的话题, 资源的审核筛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 那么在“内容为王”的时代, 广电如何筛既选出适合自身的业务, 又符合播控的需求, 同时要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与时俱进”, 进而保证用户的消费积极。前不久, 国内数字电视支付牌照已经下发, 政策环境已经放开, 如何通过电视支付推动电视增值业务, 进而盘活OTT, 让用户更加喜欢电视这块屏幕, 是OTT整体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4 OTT与可管可控之间的博弈

OTT对于广电行业而言, 这种规模空前、自由开放的业务量就如一把双刃剑, 带来了新意, 同时也带来了传统管控模式无法全面监管新业务的难题, “严防死堵”的监管方式已经无法顺应行业发展的潮流。在OTT开放与广电行规约束之间的直接较量中, 业内一直在摸索着对于OTT的监管尺度, 一度陷入了“欲放不能, 欲管无章”的尴尬境地。

4.1 广电行业的管控现状

“自由开放”和“可管可控”分别是OTT业务和广电业务的代名词, 广电行业引入OTT, 必然会带来开放与约束的激烈碰撞。业内一直在摸索如何既能以开放的姿态极大地发挥OTT的优势, 又能保证OTT的引入不会丢失行业既有的纯净和规则。事实上, 这种“引水入渠”的做法也是构建广电特色OTT业务最行之有效的一种策略。然而, 就目前形势来看, 行业内的管控手段和管控系统都专注于某个特定的方面而未形成体系化的结构, 甚至于各个业务、应用以及平台提供商都只是自顾自, 管控方式和力度较乱, 不仅无法形成统一, 而且对于未来一体化的管控平台建设设立了一道障碍, OTT冲击着广电的底线。

事实上, 这种对OTT业务管控力度薄弱的现象已经成为行业内一大共识, 导致出现了从运营商到产品提供商人人提管控, 人人懂管控, 而行业缺真正管控的现象。目前尚无一家广电运营商真正完成管控平台的设计和搭建。

4.2 广电行业的管控需求

OTT是以互联网视频资源为代表的多媒体、多元化业务, 在国内以互联网电视、智能机顶盒、IPTV等为载体出现在广电市场上。在双向网络环境下, 普通用户通过搭载了OTT的终端设备既可以访问互联网资源, 又可以实现本地化的多媒体播放以及本地资源的载入, 同时还能实现更加便捷的双向交互业务。在这种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用户使用选择下, “准入”成为建设精品广电OTT业务的关键管控手段。用户上什么样的网、用什么样的业务、装什么样的应用、播什么样的内容自然地成为准入管控机制下最受关注的问题。然而, 针对OTT不同的业务形态, 管控也产生了多样的具体需求。

视听资源类:视听点播资源是OTT的核心建设内容, 建设精品OTT视听点播资源成为新业务运营增值的关键步骤。管控的目的自然地侧重于规范内容接入通道, 保障内容健康。接入来源可信的视听资源或者建设完善的审核平台是解决视听资源管控的两大手段。对于来源可信的各大互联网电视牌照厂商的视听资源或者互联网上经总局审核通过的视频、音乐、电子阅读等资源可通过专网统一接入;对于非牌照商互联网视听资源内容可通过前端审核平台按照运营商的需求进行审核, 保障内容规范。通过这两种方式建立健康有序的OTT视听业务秩序。

网络访问类:OTT对于互联网资源的获取是全方位的, 这给电视用户带来了自有的网络体验。广电行业的特殊性必然要求能控制机顶盒访问互联网上的各个网站及其子栏目的访问权限。这就要求不仅可以限定浏览器访问地址、限定机顶盒访问权限和限定网站栏目访问权限、同时可以做到甄别网站内容。从来源可信到内容过滤, 做到对网络访问的全方位规束, 同时对用户的网络使用做出正确的引导。

应用类 (游戏等) :终端设备不同, OTT应用的开发标准和呈现方式也不同, 但无论是互联网电视, 还是基于安卓的智能型机顶盒, OTT应用包罗万象, 种类五花八门, 安装方式也千奇百怪。引入精品和特色的OTT应用既可以保证用户粘度, 又可以增加广电ARPU值。面对这样的发展需求, 广电行业需要用户能安装和运行的应用是通过运营商应用平台统一提供的应用, 用户无法安装其他途径接入的应用。

生活服务类:广电OTT可以将普通用户带入全新的使用体验中, 相比于计算机、PAD等终端, 电视屏幕在老百姓心目中拥有更加亲和的形象和公信力。依托这个优势, OTT生活服务类如电视资讯、电视教育、电视医疗、电视缴费等业务天生拥有数以千万计的拥趸。这类业务想要在电视用户中更好地生存、排除其他恶性因素的干扰, 就需要广电建立更加细粒度地认证、鉴权机制, 同时能够建立消费记账的功能。对于这样的管控需求, 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约束用户的使用习惯、保障双向安全、健全健康发展的模式。

4.3 广电行业管控平台案例浅析

结合上述分析, 以下通过一个OTT的管控方案供各位读者参考 (见图1) 。

通过专线通道, 保障了牌照商视听内容的安全稳定接入;通过业务访问控制、终端应用管理、内容管理、网络访问管理等对网外的资源进行审核、鉴定和使用权限管理;通过一个完善的AAA系统对于OTT全生命周期进行了高效地安全保障;通过接入网关等对访问互联网权限和内容的接入进行了统一管理;通过三屏DRM保障了OTT中三屏互动业务的安全。

笔者认为一个完善的管控平台应该结合广电OTT业务的新需求, 才能对网络接入、终端应用、内容、通道等进行严格地管控和安全保障。

5 小结

广电运营商面临着业务单一、用户体验差、电视用户不断流失等问题, 同时还面临着IPTV、互联网视频网站和互联网电视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再次吸引流失的观众, 如何进一步增强广电运营商信息发布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OTT是可行的解决方案之一。OTT成熟的商业模式、完善的产业结构、低成本的运营, 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是符合广电发展要求的。

广电要主动出击, 把OTT业务的理念方式为已所用, 不是单纯想办法为OTT设置更多障碍, 那不能阻止它的到来。OTT业务有发展的历史, 最主要是伴随互联网宽带技术发展, OTT有很大的鲜明特征, 是寄托在一个非常强大的软硬件平台上的, 广电要清醒认识到自己要有新终端概念, 这个来源和OTT一样, OTT是业务需要宽带互联网, 所以对终端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这个要求远远高于广电所用的平移机顶盒。所以广电需要新的终端, 及时把OTT纳入自己的麾下, 顺势发展广电OTT, 在智能终端时代站住脚。同时要考虑到广电的支付从技术到运营底子薄、经验浅的弱势, 多参考互联网的建设模型以及移动终端的运营特点, 避免走弯路, 借OTT这个宽广的平台助广电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马骁, 马立铭, 曹三省.面向OTT业务的智能电视系统架构设计[J].电视技术, 2012, 36 (12) :32-34.

可控可管 篇3

回顾IPTV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 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 “可管可控”始终是中国IPTV及相关播控政策发展的绝对关键词。

2005年之前, 国家决策层对于IPTV是禁止态度。如1999年“国办82号文”、2004年“广电总局39号文”都明文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视频业务。伴随全国三网融合的大潮, 决策层对IPTV的态度慢慢转变, 国家开始采取发放牌照的方式管控IPTV—IPTV随之步入合法阶段。

2005年3月, 广电总局给上海广播电视台颁发了全国首张IPTV集成运营牌照。随后几年, 广电总局又陆续给CNTV、南方传媒、杭州华数、江苏电视台颁发了IPTV牌照—中国IPTV初现全面启动的格局。这段时期, 国家在政策上也适当放宽, 2008年“国办1号文”就对电信行业有条件参与视频业务明确表明了支持态度。

尽管IPTV步入合法阶段, 不过由于播控模式不清, 在05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 关于IPTV的运营, 没有形成一个为广电、电信双方共同认可的模式。由于绕过了地方电视台, 百视通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IPTV的模式常常受到当地广电的封杀打击, 广电总局也出台相关文件查处“违规IPTV” (比如2010年“广电总局41号文”) —中国IPTV曲折前行。

在IPTV用户规模曲折增长的同时, 一个能被广电、电信双方认可的IPTV运营模式亟待出台。2010年, 广电总局发布344号文, 首次确定“未来IPTV播控平台采取两级架构”, 为IPTV集成总播控平台的建立确定方向。

进入2012年,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IPTV不断得到正名的同时, 其“可管可控”也更加引人注目。2012年2月, CNTV和百视通就IPTV集成播控平台合并召开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 双方将以中央电视台开办、中国网络电视台建设和运营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为基础, 建设和完善为全国唯一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2012年6月, 广电总局颁发的“43号文”更加明确了IPTV的“可管可控”发展方向, 并且进一步厘清IPTV运营各方的相互关系。

IPTV运营模式的转变:从百视通到CNTV

在2012年之前, 各地发展IPTV主要是“1+1”的模式, 即IPTV牌照商和电信运营商合作运营IPTV。

在这种模式中, 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百视通无疑是最大赢家。百视通与各地电信运营商纷纷展开合作, 共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IPTV。截至2011年底, 百视通一共发展用户约1200万户, 占全国IPTV用户的90%以上, 江苏、上海、广东、浙江这些IPTV大省/城市无一不是百视通的发展区域。与百视通的遍地开花相比, 这段时间CNTV在IPTV上的动作不多, 只有云南、四川、山东等少数几省有发展。而国内其他几家IPTV牌照商, 则更是在IPTV运营上鲜有动作。

2012年以后, IPTV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大, 广电总局43号文确立了未来IPTV运营的“1+1+1”模式, 即“总平台牌照商 (CNTV) +分平台牌照商 (地方电视台) +传输服务牌照商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 ”的模式, 而之前百视通主导的“1+1”模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2012年, 无论是年初的辽宁IPTV用户平台切换, 还是近期深圳、北京和河北先后签订的IPTV合作协议, 都是这种“1+1+1”模式的落地。

笔者认为, 相比于之前“1+1”的模式, 广电总局2010年“344号文”提出、2012年“43号文”确立的“1+1+1”的IPTV运营模式将地方广电的利益纳入考虑范围, 从而保护了三网融合中相对弱势的广电一方。这种“1+1+1”的模式更合理地兼顾了电信和广电的利益, 更能适应中国IPTV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

未来:CNTV占据主导权, 中国IPTV快速前行

广电总局43号文确定了“1+1+1”的IPTV运营模式, CNTV作为全国总平台牌照商, 具有绝对政策优势, 是“1+1+1”模式的绝对主导, 百视通则变为辅助地位。随着中国IPTV发展进入新阶段, CNTV将在未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消息显示, 截至2012年8月, CNTV代表全国唯一的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 已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山东、辽宁等17个省市广电机构签署了两方合作协议;并与云南、四川、湖南、深圳、北京、河北等6个省市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随着新型“1+1+1”模式的成型, 未来会有更多的百视通IPTV平台用户转入CNTV平台, 百视通则转为内容服务平台提供商参与IPTV行业。

播控平台政策的变化, 不会影响中国IPTV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刚从曲折中驶入快车道的中国IPTV来说, 一个更能反映中国具体国情的播控政策的出台、一套更能适应中国目前IPTV发展状况的模式的成型, 会让产业链各方关系梳理得更为清楚, 从而对中国IPTV产生积极作用。

可控可管 篇4

关键词:CIPN (Carrier IP Network) ,QoS,PUPSPV,EPON,灵活QinQ,EoC

CIPN (Carrier IP Network) 指的是电信级别意义上的IP网络, 其关键是在全网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业务感知, 即系统业务控制层根据用户提出的申请, 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带宽资源管理和控制, 并向网络设备传递QoS参数和命令, 网络设备则针对特定的业务流执行相应的QoS, 从而实现业务流可靠有保证的端到端传送, 实现可控可管的能力, 从而支持开展电信级的通信及信息业务。

CIPN的建设涉及到网络的各个层面, 但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始终是其重点。CIPN中定义的宽带接入网指的是宽带接入服务器 (BRAS) 或边缘业务节点 (SR) 到用户CPE之间的网络。招远广电在宽带接入网络建设过程中, 充分借鉴坚持了CIPN网络的建设思路。本文着重从网络建设的实践角度就BARS之下的广电宽带接入网络组网进行了探讨。

1 招远广电宽带接入网方案结构简介

CIPN概念提出了宽带接入网的二层化是IP城域网建设的主流趋势, 并且最终目标是在二层大接入网内实现自上而下的业务感知。招远广电在宽带接入网建设中紧紧围绕这一思路, 网络结构以EPON+EoC方式为主, 采用了以太网单边缘、每用户每业务每VLAN的方案, 结构如图1所示。

在接入网物理层选择了星形结构网络, 而逻辑网也是采取星形结构, 拓扑结构很简单。在BARS的下连端口实施上下行的层次化QoS策略, 针对全网的用户、网络瓶颈、用户业务等进行灵活的QoS调度, EPON及EoC等其它汇聚设备和接入设备都不要求做QoS处理, 使得全网设备的性能要求大大降低, 成本也随之降低。

在用户端采用了每用户每业务每VLAN的PUPSPV模式, 使每个用户、每个业务都能够做到有效区分和定位。对于面临的4k VLAN数量的压力, 则借助于实施灵活QinQ技术, 基于流分类, 对不同的流进行VLAN Tag操作, 通过内外双层VLAN扩展VLAN ID数量至4k×4k, 实现了接入网的逻辑星形拓扑, 并且使得用户申请的每个业务都能够保持轻载自上而下的贯彻下去, 从而在二层网络实现了宽带业务的精绑定。

2 招远广电宽带接入网方案的实现

接入网的实现过程参见图2所示, 根据示意图可知:

(1) 逻辑链路的实现

首先, 根据业务需要为每个用户即每个CNU或每个CNU的Ethernet端口分配一个内层VLAN ID (CVLAN) ;在OLT交换机上启用灵活QinQ, 在PON口上为每个CLT相连的CNU分配外层VLAN (PVLAN) , 并进行相应的外层VLAN路径配置, 使每一个外层VLAN都以单星形方式连接到一个BRAS的GE端口, 如图2中虚线所示, 通过BRAS设备对接入网络带宽资源进行控制管理, 审核业务流量, 并实现CAC控制机制。

(2) 物理链路的实现

OLT的一个PON口下的ONU之间共享1Gbps带宽, 采用光分配网络星型连接;从ONU到CLT的物理连接一般为FE, 在这部分一般采用UTP5类线直连, 目前在本方案中, 一个接入节点对应ONU和CLT各一台。

3 QoS在招远广电宽带接入网中的实现

本接入网方案中QoS能力主要依靠BRAS来实现, 由于采用的是单边缘结构, 因此只需在BRAS的下联端口的上、下行方向实施层次化QoS (H-QoS) , 而对于其它汇聚设备和接入设备都不要求做QoS处理。QoS策略根据业务需要为每个用户分配多个缓存队列, 通过多级调度策略对队列内的数据发送进行判决, 对是否丢弃数据包、数据包发送顺序及数量等做出判断, 数据流在接入网的每个环节均不至于产生拥塞, 从而使得业务流在整个接入网内始终保持轻载, 实现整个接入网的QoS保证。

在QoS策略实施时, 下行方向的流量控制关键包括BRAS的GE端口、ONU和CLT的FE端口以及用户申请的业务带宽, 参见图2。当流量流经BRAS时, BRAS即对流量经过这几个关键点时是否超出相应带宽值进行预先判定, 进而采取相应管制措施以确保流量符合规定要求, 而不会在接入网中的这些关键点被堵塞。上行方向则时刻关注和监视BRAS的GE端口、ONU和CLT的FE端口等关键点, 在流量达到某个设定阀值时, 随即就开始对非申请业务流量进行限制, 迫使两端主机自动降低数据收发速率, 确保申请业务业务的流量不超过其申请的带宽。

4 方案中VLAN规划和灵活Qin Q的实现

CIPN概念提出借助QinQ进行的用户和业务的标识是以太网运营的基础, 招远广电在宽带接入网中使用了灵活QinQ技术, 对全网VLAN资源采用了PUPSPV模式进行有效规划, 使得每个用户的不同业务在不同VLAN里承载, 从而将VLAN资源作为类似于PSTN网络中电话号码资源一样来使用, 以此来解决用户精确定位、业务安全隔离和端到端QoS等问题, 以实现宽带业务精绑定。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把一台BARS设备下挂EPON交换机、ONU下挂CLT或者LAN交换机看成一个区域。内层VLAN标签分布在每台CLT或者CNU端口上, 外层VLAN标签分布在EPON交换机上。

以图3所示VLAN规划为例, 内层标签规划:定义内层标签3000-4000为Internet业务 (尽力而发, 带宽不保证) ;定义标签2500-2999为IPTV、VOIP等业务;定义标签2000-2499给大客户VPLS业务, 全局透传;定义标签1000-1999为VIP Internet业务 (保证速率) ;剩下1-999及4000以上为预留, 根据情况使用。

外层标签规划:汇聚层OLT的每个PON口通过ONU汇聚30个节点, 即下联30台CLT头端。交换机为每台CLT的相同业务部署一个外层VLAN标签, 即如上表中规划所示。其中, Internet业务外层标签使用3000~4000;大客户VPLS业务, VLAN全局透传, 使用2000-2499段VLAN标签;VIP Internet业务外层标签使用1000~1999;剩下1-999及2500-2999为预留, 根据情况需要使用。

在汇聚层交换机上根据外层标签规划可以给不同用户业务统一制定QoS规则和ACL规则, 借助于这种VLAN规划方式, VLAN的外层标签既表示了用户的业务类型, 也表示了宽带节点的位置信息, 内层标签则对应了CLT或CNU的下联端口。

传统QinQ简单说就是基于端口封装外层标签, 而不支持按VLAN进行业务分类, 也就不支持按VLAN业务实施QoS。灵活QinQ技术则是基于流分类的, 可以先对数据报文先进行流分类, 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对不同的流实施VLAN Tag操作, 可以添加外层VLAN Tag, 也可以修改VLAN Tag;还可以在不同的上行端口进行选择性的剥去外层VLAN Tag, 终结QinQ;还可以在不同的下行口根据需要进行互通, 只需要将端口配置成Trunk或者Hybird端口, 对于向核心网转发的VLAN允许通过即可, 而没有必要进入核心网的数据直接在接入层交换。

5 招远广电宽带接入网组网效果分析

如图4所示, 在用户侧的每个用户的每个应用分配一个VLAN, 通过EPON+EoC网络汇聚到汇聚层交换机, 用户接入端和汇聚层交换机之间只有一条链路。在汇聚层交换机上通过配置灵活QinQ, 在同一端口的同一条链路下达到了如下效果:

(1) 源VLAN ID为3000~4000的报文封装两层802.1Q Tag后上送BRAS, 外层Tag中封装的VLAN ID为3001, 内层Tag中的ID为3000~4000, 即Internet上网业务。

(2) 源VLAN ID为2500~2999的报文封装两层802.1Q Tag后转发到SR进行IPTV处理, 外层Tag中VLAN ID为4000往下, 即IPTV、Vo IP等业务。

(3) 源VLAN ID为2000~2499的报文不打外层VLAN Tag, 直接转发到另外一台路由交换机上, 即大客户VPLS业务。

由此可以看出, 在招远广电方案中只需要在端口根据内层VLAN Tag的不同, 选择打不同外层VLAN Tag或者不打外层VLAN Tag, 便实现了不同的业务功能。

招远广电通过在宽带接入网中部署灵活QinQ, 有效地实现了网络中各种业务数据的分流, 实现了每个用户每个业务每个通道, 有效防止了用户私接和广播风暴等问题, 使得广电多业务运营得以平稳开展。

6 总结

综上所述, 招远广电通过借鉴CIPN模型概念进行宽带接入网建设, 既做到了相对简单, 同时又很好的满足了业务需要和实现了网络可管可控, 并且降低了网内底层设备的性能要求, 因而大大降低了组网成本, 增强了组网的灵活性, 为今后广电多业务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敖力.对中国发展宽带接入及光纤的思考[J].中兴通讯, 2009, 12.

[2]陈文华.下一代网络CIPN及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探讨[J].IP之路, 2008, 4:4-8.

上一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下一篇:资金计划预算管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