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设备

2024-09-25

精密仪器设备(共12篇)

精密仪器设备 篇1

精密测量实验室是工科院校必设的实验室, 我校精密测量实验室针对本校所设专业开设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和精密测量实验, 另外还承担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目标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实验室是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实验室要求也越来越高。科研工作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的, 实验仪器的精准度对科研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是学校承接生产检测任务、进行社会服务的前提, 而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是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良好运转的先决条件[1]。

1 常规仪器管理

精密测量实验室的常规仪器主要针对本科生实验教学, 每年要承担机械、汽车、装备、材料等学院五十多个班级近两千人, 一万多人时数的实验教学任务, 仪器利用率高。仪器高频率使用, 将会造成仪器精度不准, 甚至损坏, 因此, 必须做好常规教学仪器的管理, 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1 对学生的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制定了不执行也是一纸空文, 每个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都上墙, 如《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 学生进入实验室, 不会主动逐条阅读。因此, 作为实验指导教师, 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强调本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由于好奇, 动动这个扳手, 摇摇那个手轮, 随意操作仪器, 这种随意操作会对仪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作为指导教师, 应该把好第一个关卡, 强调随意操作仪器的危害与后果, 强调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不要随意操作, 不懂操作方法的仪器不要操作, 强调谁损害谁赔偿。责任明确了, 学生重视了。在操作仪器前发现仪器存在问题, 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实验完成后, 实验指导教师检查仪器的完好程度, 在使用过程中, 不随意串换仪器, 一个实验小组对应固定的仪器, 使每一台仪器都有归属, 责任落实到人, 这样学生在操作前会加以重视, 减少盲目性操作。

1.2 仪器设备的检验及校验

仪器设备的高频率使用, 会造成仪器测试的不准确。归其原因可能是使某些旋钮、紧固螺丝松动, 零件装夹不紧。如齿轮径向跳动测试时, 学生松动了顶尖座的扳手, 使装夹不紧, 轴向产生间隙, 引起测量误差偏大。使用千分表测量, 千分表侧头松动, 也会带来较大测量误差。也可能是学生随意调试仪器旋钮, 使仪器偏离基准, 产生测量误差。例如:用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参数时, 在测试前为减小安装误差, 教师预先用定焦杆调试了工作台的旋转角度, 以使安装轴线和测量轴线重合, 减小测量误差。在测试过程中, 学生随手松动工作台调试旋钮, 使工作台产生旋转, 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 如果不及时调整, 将会影响仪器的再次使用, 在每次实验前和实验后, 教师要对每台仪器进行校验, 检查出问题及时纠正, 使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3 仪器设备的报废与改造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多年来服务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作为管理者对这些设备具有深厚的感情, 只要有使用价值, 再老的设备也要尽量精心维护, 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准度, 提高其利用率, 延长使用寿命, 不能轻易淘汰报废[2]。对于技术落后而被淘汰的仪器设备, 可以采取升级改造, 重现它的使用价值。精密测量实验室的电感式粗糙度测量仪, 我们加电控箱对其进行改造, 并且编制测量软件, 达到粗糙度测量曲线可视化。实验室的一些目视设备, 如立式光学计、工具显微镜等, 视野狭窄, 只是针对单人操作读数, 而实际实验时2~3人一组, 这样就影响了测量效果, 我们对其进行CCD可视化改造, 大大提升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避免因眼睛疲劳引起的读数误差。另外, 因主要构配件损坏且维修费用很高, 已没有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 我们只能采取报废处理。需要报废的仪器设备, 应尽快上报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处理, 为实验室腾出空间以增加新的设备[3]。

2 精密仪器设备管理

精密仪器设备与常规仪器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仪器涉及机、电、光、液, 操作要求精准度高, 对制件要求严格, 出现问题维修也相当麻烦。有时需要请厂家到场, 维修费用高。有的仪器设备对测试条件要求较高, 对安装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风速、振动、噪声等有很高的标准, 只有在适合的工作环境下才能保证设备的测试精度, 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4]。

2.1 精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档案是仪器设备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 包括说明书、配件、软件安装盘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记录、维修记录 (包括出现故障的原因及维修方法) 等[5]。仪器设备档案是仪器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其作用将伴随仪器的整个寿命期。仪器设备在改变保管者时, 档案具有延续作用, 有利于仪器设备的管理。

2.2 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

大型精密仪器能够实现的功能很多, 在购买时根据教学科研所涉及的范畴, 可能只需要其中的某些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研课题范围增宽, 需要的检测功能也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开发仪器的新功能, 如粗糙度测试仪, 当初购买时, 没有配备数据线及软件, 为了使测试结果更直观, 增加数据输出功能, 使实验曲线保存下来, 利于分析及利用。激光平面度测试仪, 引进时被测件只有是镜面反射时才可测量, 被测件范围很窄, 降低了仪器使用率, 我们开发扩大被测件的测试范围, 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

对于精密仪器, 我们不能因为它造价昂贵而不敢使用, 束之高阁, 这样只能使其贬值, 应开发其新功能, 把贵重仪器开放, 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能接触到设备, 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发仪器的功能和测试手段[6]。同时可以通过校企结合, 高校联盟等形式, 吸收外界的科研力量, 开发仪器的更多功能, 提升服务科研和生产的能力, 还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用于设备保养与维护。

3 仪器设备管理者的配备与要求

仪器设备只有通过人的力量才能发挥其效益, 实验室的建设和仪器管理要求较高, 对实验管理者的要求:一是要有敬业精神、工作认真。二是要实验技术精湛, 有一定的科研实力, 有利于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三是实验队伍稳定[7]。实验室管理者的设置, 由具有高级职称, 并且有一定科研实力的教师作为领导, 统领各个实验室的管理, 负责仪器的功能开发, 实验技术人员参与仪器功能开发, 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日常管理与维护, 研究生通过培训, 可以进行实际操作, 也可以参与管理, 形成实验室管理队伍的梯队[8]。

实验管理者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 有利于增强其理论知识, 开阔视野, 提高管理水平, 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使用功效, 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4 结束语

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其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科研进展和社会服务, 要求实验管理者从细节做起, 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在服务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做好仪器维护和保养, 使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并拓展其功效。

参考文献

[1]杨美荣, 刘雁红.充分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在工科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7) :13-14.

[2]姜守哲.提高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 2008 (10) :70-72.

[3]史寅.高校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工作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06 (4) :119-120.

[4]聂珍媛.大型精密仪器的良性运转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22 (2) :130-133.

[5]许建峰.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 15 (4) :193-196.

[6]薛青松.贵重精密仪器阶梯式开放模式的构想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10) :210-212.

[7]王金娥.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与使用[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4, 11 (1) :62-64.

[8]王玥婷.高等院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33) :700.

精密仪器设备 篇2

一、总则

1、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2、凡达到以下任意一个条件的仪器设备就属大型精密仪器,均属本规定的管理范围。

3、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含2万元)。

4、单价虽不满2万元,但一个完整的系统价格在二万元以上的设备。

二、常规管理

1、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审购设备审批表、论证报告、有关批准文件、合同及附件、进口免税批件、商检报告、验收记录报告,仪器设备的技术资料、操作规程、技术开发记录、使用维修记录以及添置的零部件及配套设备等有关资料。技术档案由实验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共同建立,分别保管。

2、根据仪器特点对每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都要制定操作规程,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应用范围、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对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的,则根据情节轻重应负赔偿责任或给予纪律处分。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定置、定岗、定员的三定原则。所谓定置是指定仪器或设备的固定安装或放置位置,定岗是对某台仪器设备确定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要求,定员则根据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要求以及实际的工作量确定配置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要建立维护保养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度,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负责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做好使用记录和仪器设备维修记录,指导上机人员操作,使用完毕后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等。

三、使用管理

1、能用一般仪器设备的实验,一律不得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打破部门所有制的习惯,扩大使用面,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积极参加自治区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有条件的都应努力为社会服务。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应视校内、高校系统内和外系统单位的不同情况,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妥善安排开放时间,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作用,以提高投资效益。

4、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认真做好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实验内容、使用人姓名、使用起止时间、仪器设备使用前后状况、实验室主任及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的签名等。

精密仪器设备 篇3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72-02

一、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信息检测和控制领域有关精密机械设计及测量技术、传感器与工业参数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智能化仪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的业务培养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和主要趋势;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本专业所需的仪器设计、分析计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测控专业涉及到的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与测控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有光学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等。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知识点多,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所以办学特色侧重于精密仪器及机械。

二、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建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教育中都包括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就介绍一下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课程群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课,涉及进行仪器设计和精密机械设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仪器设计;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涉及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专业必修课,涉及进行精密测量和仪器设计的专业知识,包括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检测技术及综合性专业课精密仪器设计;第四层次为选修课,作为精密机械与仪器课程群的有益补充和深层次延伸,包括精密加工技术基础、“CAD/CAM技术”、专业前沿讲座、测控专业创新性设计等,讲解现代设计、制造、测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讲座是本课程群建设的一大特色。

以精密仪器设计为例,在总结前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仪器设计的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通过对仪器的精度设计理论与工程设计任务分析,让学生掌握仪器主要结构参数、技术指标的设计方法,掌握仪器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同时,课程设有课内实验,包括精密导轨实验、光电检测实验、坐标测量实验等。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体系清晰、完整,群内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了很好的继承性,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深化和应用,彼此之间没有重复和疏漏,突出夯实学科基础课,强化整合专业课,并将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渗入到了各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要求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通过不占用学时的课外大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重点在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绘图、实验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采用读书报告、资料查新、自学知识点总结及PPT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学习效果汇报和交流。

三、实践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中高度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践环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85,其中实践学分为55,课内实验和独立实践占全部总学时的30%。图1所示各门课均设有课内实验,其中基础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10%,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20%;独立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工程制图、精密机械设计和精密仪器设计都有课程设计,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毕业实习。前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后者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我们建立了创新训练体系,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训练,开展暑期夏令营,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建立了大二打基础、大三做实战、大四带大三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基本模式,将毕业设计与竞赛无缝衔接,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50%以上。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使得学生在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备的教材、教案、课件、作业等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網站,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研究性、综合设计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近三年的学生考研率逐年递增,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获奖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都证明了我们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吴晔,洪占勇,等.测控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3,(1),2001:13-16.

[2]林玉池,毕玉玲,马凤鸣,等.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隋修武,杜玉红,岳建锋,谢望.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效果的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60.

[4]隋修武,桑宏强,李大鹏,张建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42-43.

浅谈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 篇4

1、严格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申购、论证

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申购、论证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的工作, 也是整个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端, 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 将影响今后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影响学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我校购买大型仪器设备必须由申购单位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院每年的教学科研计划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购报告和计划, 由设备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报主管院长批准后实施, 并由学校招标办向社会公开招标, 避免重复购置设备。论证报告是申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重要依据, 经过长期的实践、学习和交流, 对我院大型仪器设备论证报告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要求, 内容包括: (1) 拟订购的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学科建设发展方面的必要性、所起的作用及主要用途, 承担工作任务量, 包括计划培养各类研究生、本科生人数与工作量。 (2) 组织机构、技术条件落实情况。 (3) 总体投资估算及投资效益。包括仪器设备的本体及附件、配件费、基建费或改建费、人员培训费、建成后的年度维持费等, 建立仪器设备专家库, 加强计划的论证和管理, 由专门的部门负责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组织论证, 避免谁购买谁论证的做法。我校本着“保证重点专业, 扶持新专业”的精神, 将任务重、需要迫切、受益面大、条件具备的项目所需的大型设备, 优先列入购置计划, 使其能在教学、科研、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2、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

科学有效地管理是提高大型仪器使用率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只有科学的管理, 才能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最佳效果。

(1) 简化管理体制, 实现资源共享

大型仪器设备是国家的财产, 为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学校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设备共享”原则。“设备共享”是指该设备面向全校, 为全校各院、系、部、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服务。我校大型仪器设备首先确保为校内教学、科研、生产等项服务, 大型仪器所在单位必须搞好与校内各院、系、实验室的协作共用, 管理部门积极创造条件为全院的教学、科研服务。

(2) 注重人员培训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 要求每个岗位的人都要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对于大型仪器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否则面对大型仪器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仪器使用培训班, 在不影响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 积极参加仪器公司举办的培训班学习,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快地了解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技巧, 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少走一些弯路, 提高效率。一方面去兄弟院校进修学习。一方面提高人员学历。在注重人员短期培训的同时, 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 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水平, 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

(3) 统一领导, 专人负责

学校所有大型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专人负责的含义是指专门的人负责管理与使用, 具体包括:建立每台仪器的资料档案、日常维护保养、日常运行、日常仪器使用记录、功能开发等, 负责人每学期对仪器的使用率、完好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及效益分析, 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 对工作成绩显著的个人, 给予一定的表彰与奖励, 这样做既分工明确, 避免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 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率。

(4) 制度建设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制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效益年度评价表》,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好大型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价,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促进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使用率。对使用率好的设备使用部门进行奖励, 反之对使用率不好的设备使用部门限制甚至取大型设备购置, 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

大型仪器设备必须配备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人专管, 进行操作、维护和管理, 其他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主管部门认定后, 方可上机操作。大型仪器设备专门管理人员负责解决技术问题, 维持设备正常运转, 培训与指导上机人员, 扩大使用队伍, 组织在大型仪器设备上完成各种教学、科研、生产的使用任务, 开发新的功能, 使其发挥最大使用效益。设备专管部门根据每台大型仪器设备的特点, 制定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日志, 记录使用运转情况、开机时数、用途、维护保养情况、故障及故障排除情况、损坏及原因、调转及使用交接等情况。建立定期维修保养和定期检验标定的制度, 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大型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后, 要及时组织力量修复, 对较大事故, 当事人要及时写出报告, 由院、系有关人员组成小组分析原因, 查清责任, 提出处理意见, 事故报告要存档备查。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设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册》, 详细记载大型仪器的各项基本情况, 其中包括损坏、维修、调转等, 以及使用情况, 包括用途、机时等。保证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经常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 延长使用寿命, 提高使用效率, 获取最大效益。

4、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

制约仪器设备共享的因素之一是信息不公开, 不要说学校之间, 就是一个学校内部各个院系之间谁有什么大型仪器设备都不是很清楚。因此,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使信息公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的发展, 借助遍布全校的校园网, 把全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全部放到网络管理, 这样全校各部门的大型仪器的分布情况、使用情况、测试范围都能在网上显示, 并能在网上预约, 实现校园内资源共享。

摘要:如何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 是高校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从影响大型精密仪器使用率和效益的诸多因素看来, 选型适宜、论证充分是保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效能的前提。“设备共享”则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大型精密仪器,使用率,设备共享

参考文献

[1]尤显抑, 汪冬梅.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的效益管理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1 (3) :59-63

[2]李福顺, 薛海利.浅谈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376-377

精密仪器实验1 篇5

——测量显微镜使用、结构分析与设计

一、目的熟悉测量显微镜的测量使用过程,了解测量显微镜的结构组成,掌握精密仪器中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

二、内容

1、用测量显微镜测量电路板过孔的直径尺寸。设计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并给出测量结果(D±ΔD)。

2、分析测量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给出该仪器的性能指标,画出系统的结构布局图。

3、分析测量显微镜的误差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找出测量显微镜中包括的机械传动机构,分析各自的传动比/系数,画出结构简图。

5、找出测量显微镜中的导向机构,分析其结构类型。

6、设计一针对小孔直径尺寸自动测量的测量显微镜的结构,画出系统框图、结构布局图。

7、画一个部件(三个零件以上)的机械装配图。

三、要求

1、课前完成预习报告,设计测量数据表格等;

2、课上完成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A4手写,注意格式。

3*、申请附加2学时,上机用AutoCAD绘制测量显微镜工作台的机械装配图。

四、时间安排

课上4-6学时,课下4学时。

精密仪器设备 篇6

关键词:电子技术 医院 精密医疗设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79-02

科学技术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和技术动力。该文从对于电子医学的概述入手,综合分析了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类型,包含了传感技术、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在家庭方便携带的医疗仪器中的广泛应用等内容。最后对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完整总结。

1 对于电子医学的概述

科学技术是各领域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持,同样也是医学技术和电子技术得到双方面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医学技术在现阶段已经逐步与电子技术得到了结合发展,带动了医学精密仪器的应用不断完善。医学技术与电子技术属于各自独立的学科,但是医学技术与电子技术本质上还是相互辅助和相互支持的。所以,电子医用设备的应用成为了医学事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支持动力[1]。

电子医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是在电子技术与医学领域结合发展下的产物,该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无法单一存在,包含了医学技术和电子技术以及工业科学等多方面内容,属于跨领域,多学科综合的新技术发展应用方向。该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研究学科,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型医学仪器的使用已经开始精细划分到了分子,这也进一步带动了医学精密仪器的精密程度进一步提升[2]。电子医学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大大提高医学水平,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3]。

2 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类型

医疗精密仪器中的电子技术主要以电子学原理为依据,运用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来设计和制造可以达到医疗检查和治疗功效的设备,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有效实现了医疗检测以及治疗水平的有效提高。现代的电子技术应用和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应用发展成果丰硕,电子技术拥有明显的低能耗和便于携带的优势,所以电子技术已经开始逐步突破了医用领域的技术应用束缚。现代医疗不仅仅针对患病人员,已经开始深入到病前检查和健康维护等多个领域,医疗保健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更多的关注,人们更重视“治未病”。除了家庭精密电子健康检查仪器以外,电子技术结合制造的医院精密仪器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提升了医院检测仪器的检测精准度,实现了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为患者疾病检查提供更多支持,减少误诊问题。以下是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常见应用类型。

2.1 传感技术在精密医用仪器中的应用

电子传感技术从宏观角度分析属于一种新型电子科技,可以应用该技术制造传感器,电子传感器可以及时感应到和分析出被测量物质的实际物理性能如何,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分析系统分析出其物理性质,进行数字化,转变为一种可供人类识别的信息。该类型信息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精密数据,同时自动将分析后的信号数据录入网络系统,让计算机进行该部分数据检测分析,这都属于检测仪器的功能性体现,该仪器不仅仅应用了电子技术,同时包含了物理、生物、化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属于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新型高科技产物。通过利用该种仪器可以对仪器的输出信息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可以对被检查者进行身体状况判断。

该种技术使用了高科技生物芯片,该芯片可以对不同生物集体进行样本采集、细胞检测以及化学排查,该芯片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硅类半导体材料,还有塑料和玻璃等非金属材料,该技术已经不仅仅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2.2 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在医学精密仪器中的使用

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在医学精密仪器中的应用也逐步受到关注,该技术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例如:该技术的操作距离近、技术能耗低、使用成本低廉、技术应用距离较近,属于双向和多向结合的电子技术。该技术通常情况下都是应用在低功耗、近距离和快速传播的仪器当中。通常情况下,距离的增加与仪器的复杂程度、功效的消耗量之间呈正比,所以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属于实用型技术。医疗环境中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适用于长时间护理工作,可以应用该技术制造医生与病患之间便捷沟通通信工具,进而也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掌握病人信息,提升病患治疗效果。

2.3 电子技术在家庭方便携带的医疗仪器中的广泛应用

家庭方便携带的医疗仪器是现如今医院和民众都需求的仪器,该种仪器利用电子技术,可以实现无线网络和蓝牙信息传递,让病人可以随时携带该种医疗仪器,该种仪器的制造费用成本较低,售价合理,便于携带而不影响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性,利用该种仪器,病患可以不用住院而得到医生的实时病情监测,同时该仪器也具有很好的精密性,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电子技术除用在数据监测和病患远程监控以外,还应用到病人身体检查中,该仪器也具有很高的精密性,由此才能确保检查和病情记录的真实和全面性,进而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3 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现代的电子技术在医院的精密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已经拓展到了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了人体检测、放射、病患远程监控等。在最前沿的医疗检测和治疗设备中都有电子技术的应用,例如,通过应用电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X光仪器的施工功效,提升仪器的分辨率与清晰度,进而才能清晰显示出病变位置,该类型电子设备还可以在核磁共振、超声检查以及电子内窥镜等设备上应用。还可以采用让对比度上升的灰阶模式,尽量减少病患在进行医学检查过程中的伤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技术目前已经在医学仪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属于医院精密医疗设备应用发展的良好开端,属于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所以需要政府对医学仪器相关工作提高关注程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让电子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发挥最大价值,为患者的康复提供重要支持。通过研究和分析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景夏,胡澄.蓝牙技术在现代医疗电子设备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18):30-31.

[2]傅立.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22):70-71.

精密仪器设备 篇7

1 大型精密设备使用率分析

使用率是反映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作为评价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使用率直接影响到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及科研水平,通过统计、分析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可以为合理配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提供科学依据,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数据结果显示,我校大型精密设备年均使用机时大于800小时,年均使用率良好,但单机使用机时有差异,年使用机时低于500小时的占17台。对大型精密仪器整体使用机时分类分析(如图1所示),教学使用机时:科研使用机时:对外服务机时=1:5:1,可以看出,大型精密设备用于实验教学的机时和对外服务机时比重相对偏低。分析单机使用机时差异性和整体使用机时分类比显著性,其主要原因是大型仪器用于学生实验教学相对偏少以及部分设备开放程度不高。

2 大型精密仪器使用效益分析

对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跟踪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管理工作,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投资金额大、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相对运行成本高,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闲置和浪费。本文从培训情况,项目数量、论文成果方面对我校现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行效益量化评价,结果见表1。从培训人数看,教师培训人次为201,学生培训人次为1930,培训效果总体良好,但有极个别的大型设备培训人数少,影响使用效益;从项目统计累加情况看,科研项目类最多,教学项目类次之,服务项目类最少;从论文成果分析,2009~2010年度利用42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发表论文数量在80篇以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整体良好,熟悉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大型精密仪器在项目方面应继续加强,对外服务比例少,提升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数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外开放服务。项目范围扩大化,更大地实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社会价值。

注:1个项目中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N台,项目统计累加数为N。

3 提高大型精密设备使用效益的措施

3.1 充分用于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常规实验的操作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化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的使用技术,这对学生的就业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通过增开大型仪器的实验实习或者根据情况实行灵活的教学模式,加大实验教学机时。

实验室开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条思路和方法,可以结合学科竞赛和实验竞赛,可以通过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S R T)计划项目,为在校大学生开辟研究领域,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也得到充分利用,同学们在实验中熟悉大型仪器的使用,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进一步加强,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

3.2 构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信息平台

通过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开放式管理,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扩大精密仪器设备的服务面,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从而实现仪器设备的社会价值。

加大校级平台建设力度,整合校内资源,将通用综合、服务面广的大型仪器设备按功能建立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行“分散安置、宏观调控、集中管理、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在各实验中心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完整的技术档案,实行开放共享制度。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也是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开放、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网络信息平台提供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基础信息(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配置等功能性指标和技术参数,明确服务领域、服务流程、设备地点等信息),保障共享。需求者根据自己需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了解仪器设备信息,同时网络信息平台使用预约功能(如图2所示),实现网上预约使用设备。利用互联网也可扩大交流途径,使高校、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的利用率。

3.3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人员能力的培训提高

大型精密仪器一般都综合多种学科的最新技术,技术含量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管理使用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作用的必要软件。统计结果发现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满足基本的操作要求,进一步的高级技术操作培训需要提高。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实验员的进一步专业培训和进修学习,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和轮训,按仪器不同分类组织仪器讲座和学术交流,邀请专家讲解仪器设备的扩展功能,新仪器的技术情况,新实验的测试方法、先进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等,不断提高实验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促进使用技术的进步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有一支懂技术、懂管理、刻苦钻研,事业心强,任劳任怨的人才队伍,就能够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作用,提高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提高大型实验设备利用率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实施科学管理,改革和完善运行机制,严格考核和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起高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春潮,徐跃进,成协设.集成化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7(7):15~17

[2]陈文倩,佟庆伟,战永佳.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296~297

[3]杨笃宝,雷留真,秦孜娟,等.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大型仪器使用率[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73~75

[4]梁碧超,肖祖宁.建立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96~297

测控仪器精密主轴系统设计 篇8

对于需要作回转运动的测控仪器来说, 主轴系统是一个关键部件, 主轴系统的精度将直接影响整台测控仪器的综合精度。主轴系统设计的主要要求是主轴能够在一定载荷下具有一定的回转精度, 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刚度和热稳定性。通常主轴系统由主轴, 轴承, 安装在主轴上的传动单元、驱动单元以及分度元件组成。因此, 要想设计一套适合测控仪器使用的高精度精密主轴系统, 主轴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传动和驱动单元的选型和分度元件的选型是至关重要的。

1 精密主轴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1) 总体方案设计。主轴系统的机构类型有很多种, 按照所用轴承种类划分, 常见的结构有半运动式圆柱型轴承结构轴系、锥形滑动轴承轴系、V型弧滑动轴承轴系和滚动摩擦轴承轴系等。这些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 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于我们本次设计的适用于测控仪器的高精度精密主轴系统来说, 考虑到轴系的回转精度、刚度、主轴的热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同时参考过去在精密主轴系统方面的设计经验, 我们决定采用技术成熟、应用较广的非标密珠滚动轴承的设计方案。根据仪器主轴系统安装空间和安装方式的要求, 充分考虑精密仪器主轴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 初步设计轴系装配图 (如图1所示) 。密珠在保持架6、8、9的约束下, 密集分布于主轴4与轴套3的径向和端面之间;锁紧螺母1、消隙簧片11和止推板2固定在轴套下端, 限制主轴在轴向方向的窜动;主轴下端继续向下延伸, 用于安装主轴驱动电机与角度编码器。

1.锁紧螺母2.止推板3.轴套4.主轴5, 10.轴向承载滚珠6, 8, 9.密珠保持架7.径向滚珠11.消隙簧片

2) 设计过程中的计算。主轴轴系的总体方案确定后, 我们在后续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还需对一些关键参数进行充分的论证, 并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轴向滚珠直径d1和数量z1的确定。因主轴系统是在垂直情况下安装使用的, 轴系载荷都集中在轴向承载滚珠上, 所以主轴的承载能力由轴向承载滚珠的承载能力决定, 影响滚珠承载能力的因素有滚珠的材料、直径和数量, 滚珠材料通常是轴承钢GCr15, 所以我们只需通过计算确定滚珠直径和数量即可。按强度条件计算滚珠直径d1的公式为:

式中:[P]为滚珠材料许用负荷强度;a1为负荷情况系数, 静载荷时取1;a2为工作时间系数, 10 000h时取2;a3为座圈转动系数, 取1;W为最大轴向载荷;k为承载负载滚珠比例, 通常k=0.8;z1为止推滚珠个数。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滚珠直径d1是与滚珠个数z1之间相关联的, 在主轴载荷确定的情况下, 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 滚珠个数z1越大, 所需的滚珠直径越小。根据材料力学分析, 减小滚珠直径会有助于提高密珠滚动轴承轴系的刚性, 但是滚珠个数z1太多会影响轴系的运动灵活性。所以, 我们应在不影响主轴旋转灵活性的前提下, 根据主轴尺寸合理排布滚珠, 确定滚珠个数z1, 从而确定钢球直径d1。最后还应通过计算滚珠的直径变形量δ来校验所选的滚珠直径是否满足要求。滚珠的直径变形量:

式中, E1、E2分别为滚珠和滚珠接触面的材料弹性模量。

(2) 径向滚珠直径d2和个数z2的确定。因为垂直安装使用的主轴轴系径向载荷较小, 所以径向滚动轴承的滚珠尺寸可选得小些, 以便使轴系结构更紧凑, 根据我们以往的设计经验, 选取常用的ф4钢球作为径向滚珠, 滚珠个数z2由主轴尺寸和滚珠排布周期确定。

(3) 径向滚珠装配过盈量的确定。由于轴系零件在加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加工误差, 导致轴系在装配时径向会产生间隙 (轴向间隙可以通过消隙簧片11调整消除) , 影响轴系运动精度和刚性, 所以为了能够消除此间隙, 常采用过盈量装配的方法。对于本设计的轴系来说, 可以在加工完轴套内圆直径尺寸和确定所用钢球直径后, 通过配磨主轴外圆直径的方式, 调整主轴径向装配的过盈量, 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 比较合理的过盈量为5~8μm。

2 精密主轴系统电机和角度编码器的选型

1) 主轴系统电机的选型。参考国内外主流设计选型方案, 我们选用了由DDR直驱力矩电机与主轴连接一体的直接驱动方式, 这种结构省去了传动机构, 主轴电机通过主轴直接作用到轴系, 具有可靠性高、易维护、定位精度和可重复精度高、刚性好和机械噪声低等诸多优点, 也是现在高精度主轴轴系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根据主轴与负载的转动惯量Jm (Jm=Mr2/2。式中, M为主轴与负载质量, r为负载半径) 、主轴最大转速n和最大角加速度a, 我们可以计算出主轴系统所需的最大扭矩Tm=Jm·a。在电机选型的计算过程中, 以往还需校验负载与电机轴的惯量比, 但是因为DDR直驱电机技术使得电机通过主轴直接连接到负载, 电机和负载的惯量成为了一个公共惯量比, 惯量比能够达到大于11 000∶1, 这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应用需求, 因此只需根据最大扭矩Tm和所需的电机安装形式尺寸选择合适的主轴电机型号即可。

2) 主轴系统角度编码器的选型。对于精密主轴系统的分度元件,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高精度光栅角度编码器, 也是目前设计高精度主轴系统的最佳选择。考虑机械安装条件和设计所需达到的精度要求, 我们选用了国际著名厂商生产的孔式圆光栅角度编码器, 光栅精度为±1″, 一周光栅刻线36000线, 光栅信号在经过25倍频处理后, 再经过4倍频的光栅信号辨向倍频处理, 最终的光栅分辨率能达到0.36″, 完全能够满足精密主轴系统的设计要求。

3 结语

经过一系列的设计计算以及图纸的绘制, 完成了该套精密主轴系统的设计工作, 通过对第一台样机的测试, 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可见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为我们以后对于精密主轴系统方面的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摘要:介绍了适合测控仪器所用的一种精密主轴系统的设计过程, 详述了主轴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法, 并对主轴系统配套驱动电机的选型以及角度编码器的选型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精密主轴系统,密珠滚动轴承,DDR直驱力矩电机,角度编码器

参考文献

[1]King M, 李幼涵.机器设计中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的选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吕辉.现代测控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精密仪器设备 篇9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

一、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从事信息检测和控制领域有关精密机械设计及测量技术、传感器与工业参数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智能化仪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的业务培养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 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 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和主要趋势;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本专业所需的仪器设计、分析计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测控专业涉及到的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 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与测控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有光学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等。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广, 知识点多, 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 有所侧重。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 所以办学特色侧重于精密仪器及机械。

二、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建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组成, 各部分教育中都包括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就介绍一下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课程群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课, 涉及进行仪器设计和精密机械设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 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仪器设计;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 涉及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 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专业必修课, 涉及进行精密测量和仪器设计的专业知识, 包括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检测技术及综合性专业课精密仪器设计;第四层次为选修课, 作为精密机械与仪器课程群的有益补充和深层次延伸, 包括精密加工技术基础、“CAD/CAM技术”、专业前沿讲座、测控专业创新性设计等, 讲解现代设计、制造、测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 特别是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讲座是本课程群建设的一大特色。

以精密仪器设计为例, 在总结前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将仪器设计的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 通过对仪器的精度设计理论与工程设计任务分析, 让学生掌握仪器主要结构参数、技术指标的设计方法, 掌握仪器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同时, 课程设有课内实验, 包括精密导轨实验、光电检测实验、坐标测量实验等。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体系清晰、完整, 群内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了很好的继承性, 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 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深化和应用, 彼此之间没有重复和疏漏, 突出夯实学科基础课, 强化整合专业课, 并将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渗入到了各门课程的学习当中, 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 要求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 通过不占用学时的课外大作业,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重点在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绘图、实验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采用读书报告、资料查新、自学知识点总结及PPT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学习效果汇报和交流。

三、实践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 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在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中高度强化实践环节, 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践环节,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锻炼自己的才干, 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 总学分为185, 其中实践学分为55, 课内实验和独立实践占全部总学时的30%。图1所示各门课均设有课内实验, 其中基础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10%, 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20%;独立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其中工程制图、精密机械设计和精密仪器设计都有课程设计, 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毕业实习。前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 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后者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我们建立了创新训练体系, 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训练, 开展暑期夏令营, 建立课外兴趣小组, 建立了大二打基础、大三做实战、大四带大三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基本模式, 将毕业设计与竞赛无缝衔接, 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50%以上。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 使得学生在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建立了完备的教材、教案、课件、作业等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网站, 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研究性、综合设计性的实践教学项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近三年的学生考研率逐年递增, 就业能力显著提升, 获奖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 都证明了我们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参考文献

[1]刘文文, 吴晔, 洪占勇, 等.测控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33, (1) , 2001:13-16.

[2]林玉池, 毕玉玲, 马凤鸣, 等.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隋修武, 杜玉红, 岳建锋, 谢望.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效果的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1) :60.

[4]隋修武, 桑宏强, 李大鹏, 张建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2) :42-43.

精密机器设备先进自动灭火技术 篇10

加强对生产设备火灾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利用温度、烟雾、火焰、视频等介质, 在先进的控制技术下, 及时可靠地检测到机床内火情隐患并有效控制和消灭, 使企业财产免受损失。上海中舍工业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致力特殊工艺机器设备先进自动灭火保护技术设施的研发与生产, 通过多年的积累, 拥有多项自主技术产权与技术体系, 如多功能灭火器、CNC数控机床、高温油烟管道及高温加工设备灭火技术等。灵敏可靠的先进火灾温度在线监测技术, 比传统定温探测方式提前一半以上响应时间, 可有效保护昂贵的精密机器设备;经济高效洁净的灭火剂, 迅速灭火, 并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 无灭火二次污染, 灭火后不用清洗, 可以快速恢复生产。其特点是:①适用于油冷却的机加工设备, 如精密电加工机器设备、精密磨车洗钻床、油烟风管、热处理淬火设备等。②适用于易燃溶剂的清洗设备, 如IPA洗净超声波清洗设备等。③适用于易燃物品的测试设备, 如充放电测试机反应试验台测试台等。公司网址:http://www zhongshexf.com。

精密仪器设备 篇11

一、工艺分析

根据产品的材料特点和技术要求及装配使用要求,通过分析和调查国内目前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第一,从国外进口专用机床(精密数控机床)来进行加工,虽然产品质量能保证,但进口机床价格昂贵(每台约40万元)。且供货、安装调试周期长,维护费用大,致使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所公司一时无法承受。

第二,采用国产精密专用锥度车床(采用静压轴承)进行加工,虽机床主轴精度较高,但使用环境和维护要求较高。且导轨精度和进刀机构与普通车床类同,无法满足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尺寸和稳定性。而且价格比较贵(每台约10万元),所此方案的投资可行性较差。

第三,采用普通机床分别粗、精车,然后用“成对研磨法”生产,虽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但工效极低、质量差而且不稳定;特别由于不能互换制约了大批量生产和装配、维修,且使用安全性差,产品无法通过国家安全认证。

综观以上的工艺方案由于投资、时间和工效、安全性等问题,制约了当时国内火力分段燃气热水器的批量生产及与国外品牌竞争的能力。为了提高该公司新型燃热水器争创名牌产品,及与国外品牌竞争市场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学校实习工厂增加收入,扩大产教结合的效果,提高创收能力。通过总结本人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加工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近年来对各种有色金属精密零件加工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精密加工工艺和刀具资料。主持设计并编排出一整套用自制精密半自动专用机床和专用人造金刚石刀具分别加工锥阀和锥阀蕊的先进加工工艺。即采用在一次装夹中分别自动完成锥阀和锥阀蕊的粗、精加工,以直接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工艺方法。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费较少的投资,批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年产8~10万套),并通过国家安全认证,取代了进口配件,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具体的工艺方案

1.合理安排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根据产品内孔尺寸小、外形复杂,以及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材料特性。如要分别达到<0.2μm和Ra<0.4μm的表面粗糙度和高精度的表面,采用普通的机床和刀具加工是无法达到的,而且受有色金属材料及零件尺寸限制无法采用磨削方法来精密加工。由于零件是内外锥形的组合密封件,稳定保证锥度的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关健。所在整个工艺安排上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即采用专用精密半自动车床、专用夹具和专用刀具(人造金刚石精车刀)。使产品在一次装夹中分别自动完成锥阀和锥阀蕊的粗车、精车(镜面)二道加工工序,使产品直接达到图纸要求。

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工件装夹(开车)——粗车——退刀(纵、横向)——换刀——精车(人造金刚石车刀镜面车削)——退刀(纵、横向)——换刀——自动停车(卸下工件)。以上工序除装夹、开车和卸下工件为手工完成外,其余进刀、退刀和换刀等均为自动完成。

2.设计、制造高精度专用半自动车床

为满足产品加工精度的需要,在设计专用机床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主轴结构选择。从考虑工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形位公差等因素,为保证主轴在高速运转下的回转精度和稳定性。开始时设计的机床参考磨床主轴结构(采用可调三块式滑动轴承作为主轴的前轴承),利用主轴高速旋转时与轴承之间的楔形产生油膜,使主轴能稳定地保持回转精度。在实际生产中效果良好,但调试较困难且受温度和机油粘度的影响较大,加工质量不够稳定。因此在后四台机床设计中采用成组的C级6000系列的向心推力球轴承作为主轴的前后轴承,经使用发现主轴的回转精度和高速运转的稳定性均较好。为控制主轴与主轴箱在加工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在主轴与主轴箱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除在粗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外,还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中进行二次去应力回火,从而保证主轴与主轴箱在装配后能达到所需的主轴回转精度和使用过程高速运转下的稳定性。

(2)自动进给系统。按工件的工艺要求考虑,按粗车——退刀——换刀——精车——退刀——换刀——停车的加工工序,并参考了有关的技术资料,设计了一套由十个同步圆盘凸轮和一系列曲柄连杆组成的进给系统,利用自行设计的凸轮轮廓曲线及配套的曲柄连杆来达到按加工要求自动变换动作。开车后,进给系统与主轴同步运转,先以较快的纵向进给速度开始粗车,车毕后横向少量退刀、纵向快速退刀;完毕后自动横向移动刀架换过精车刀,并纵向慢速进给进行精车(镜面车削);车毕后横向少量退刀、纵向快速退刀,终了后横向换刀并通过行程开关自动停车,完成一次工件循环。从而保证了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完成粗、精车加工,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为了简化机床设计并保证外锥体和内锥孔的锥度一致性,两种工件采用同一类型的机床进行加工。外锥体车削采用正转(工件逆时针旋转)车削;阀体锥孔采用反转(工件顺时针旋转)车削。但各自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按工件材料、加工条件和工艺要求的不同可分别进行调整。

(3)滚珠导轨机构。由于工件的加工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均很高,且工件的加工表面有一部分为断续切削,易产生冲击、振动。如采用普通导轨,由于是滑动摩擦阻力大、传动不灵敏,造成爬行或进刀定位不精确。并因导轨间隙的存在,加工中产生振动、让刀造成加工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质量不稳定。所自行设计采用可调锥度的十字形滚珠导轨机构,经一次调整导轨与主轴的夹角后固定导轨,就能稳定锥度车削的精度。由于采用滚珠导轨,能做到无间隙或负间隙的滚动摩擦传动,既避免了由于导轨间隙产生的加工误差及断续切削产生的振动 。又大提高了导轨的灵敏度和定位、进刀的精确度,保证了零件的尺寸精度、满足了加工要求。

3.选用先进的人造金刚石车刀

由于零件的加工特点和使用要求,要求通过精车直接达到表面粗糙度Ra<0.4μm,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稳定的尺寸要求和形状要求,来保证产品在装配和维修中能达到完全互换和严格密封的要求。且要防止铝硅合金在车削中易粘刀产生刀瘤而破坏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经多次试验并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刀具资料,决定选择采用人造金刚石车刀作为外锥体、内锥孔的精车刀,其刀具形状、尺寸、角度和参数自行设计。车刀的刀头材料选用美国GE公司的COMPAX聚晶金刚石,由北京迪安超硬材料公司协助制成专用车刀。

三、结束总结

经过五年多的批量生产,效果良好。车削后锥体和锥孔的表面粗糙度值分别达到Ra<0.2μm和Ra<0.4μm达镜面,且圆度、直线度、锥度表面耐磨性和阀门的密封性均符合图样要求,能满足成批生产的完全互换装配和互换维修,并通过国家燃气具安全检查验收。由于此工艺方法工件在一次装夹中直接加工为成品,所加工一个零件只需2~3分钟,使工效比原来提高了数十倍。且能代替进口零件,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使该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精密医疗仪器的技术管理 篇12

我国精密医疗仪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品种少、性能差、技术含量底、整体创新能力差。企业通常只能靠引进吸收国外产品的技术来开发, 或者是全套 (包括专利、设备) 引进。往往是当自己的产品生产出来时, 国外又出现更大的技术突破, 这就使我们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忽略了基础研究, 只图眼前利益。无数事实表明, 以往企业在开发产品时, 往往急功近利、仓促上马, 不愿意在基础甚至基础技术研究上有所投入, 其结构必定造成产品档次低, 缺乏创新意识和专利技术。这不仅容易造成产品专利侵权, 也容易造成企业间低水平重复, 企业的人员知识退化严重。在诸如科学基金、创业基金、973、863等重大攻关项目中, 由于缺少有关医疗仪器的专项, 因此就整个医疗器械产业而言, 缺乏技术储备。

2 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抓仪器管理工作力度不够

在日常工作中, 医院业务部门只注重制定经济指标, 追求经济效益;医院领导只注重完成医院业务部门制定的经济指标和日常临床检验及行政管理工作, 往往忽视了仪器的使用管理和维修管理工作, 尽管制定仪器各种管理制度的条款不少, 但没有把其落到实处。

2.2 重使用、轻维护仪器

一般情况下, 仪器操作人员只注重仪器的使用, 往往忽视仪器的维护保养。检验仪器是集光、机、电、计算机等多学科于一体, 其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很高, 它对使用环境和操作人员素质同样要求很高。有的操作人员对仪器爱护不够, 在仪器开机前忽视机房的湿度和温度, 不提前开启去湿机和空调;在使用试剂时, 碰到试剂滴落仪器上, 不及时清洁干净;没有做定期保养工作;环境卫生较差, 灰尘往往经过仪器冷却风扇和静电吸尘作用进入仪器内部, 常常影响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这些因素均能造成仪器发生故障, 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 增加经济成本。

2.3 管理人员缺乏电子医学工程知识

通常情况下, 在专业领域里, 检验科仪器操作人员熟悉的是临床检验知识, 他们对检验仪器技术参数、一般工作原理和仪器的操作方法很熟悉。但是仪器操作人员对电子医学工程知识、日常维护知识、仪器内部结构和系统工作原理尚不了解。

2.4 工程科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易被忽视

检验科和设备科共同合作完成检验仪器使用管理和维护管理, 保障仪器正常运转, 两者缺一不可。在购进一台仪器时, 医院业务部门比较注重岗位培训使用人员, 往往忽略维护人员的培训, 这是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与操作者和维护者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重使用、轻维护不可取。

3 技术管理方法

3.1 积极做好仪器管理工作

仪器负责人不但要会操作仪器, 还要精通仪器管理知识, 敢于管理善于管理, 提高负责人员的管理意识, 落实岗位责任制, 提高管理效益。管理人员应制定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3.1.1 持证上岗

在日常工作中,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建立相应的持证 (仪器使用操作证) 上岗制度, 只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 才能上机操作仪器。

3.1.2 制定操作规程

在操作中, 应按照规程操作, 对仪器建立记录操作规程卡片, 严格卡片上的注意事项和使用规定, 专用专管贵重仪器, 使用登记本登记贵重仪器。

3.1.3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仪器使用安全

应及时报告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和异常现象, 请仪器厂家售后服务工程师进行修理或指导维修, 确保仪器工作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1.4 仪器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落到实处

负责人应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监管和保养, 防止发生仪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1.5 建立适合仪器工作的环境

对于仪器室, 应该保持恒温、防尘、恒湿、防鼠害、防阳光直射, 以及水、电源电压、汽、接地电阻等符合技术要求。

3.2加强管理, 积极使用

医疗仪器是为临床诊治疾病服务的, 它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物质基础。医务人员要借助于医疗仪器对病人进行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因此, 对医疗仪器要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效能。所谓积极使用, 并非盲目蛮干, 购进一台仪器, 首先要全面了解其性能, 按照操作规程,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肃认真的精神进行操作使用。相反, 如果长期不用仪器, 倒会出现老化, 霉变, 从而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况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医疗仪器都在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 长期不用, 很快就会落后了形势而被淘汰。所以医疗仪器要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积极使用,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 更多地为病人造福。

3.3 专人管理, 责任到人, 建立使用登记制度

医疗仪器实行专管共用, 所谓专管共用。包括管和用两个方面, 就是专人管理, 共同使用。但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怕共用使仪器损坏, 因而千方百计地阻挠别人使用, 致使医疗仪器长期放在实验室里成了陈列品, 使用率降低, 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另一种就是只强调共用, 无专人负责, 致使仪器很快损坏。因此, 如何解决管与用的矛盾, 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要管好, 必须加强责任制, 专人负责, 专门管理;二要用好, 在使用仪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 以达到专管共用的目的。

3.4 严格验收, 定期检修, 健全仪器资料档案

医疗仪器的检查维修要制定制度, 定期检查, 健全资料档案, 发现损坏及时修理。对于一些使用率较高的仪器, 如心电图机、吸痰器等, 做到随坏随修, 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仪器档案要有专人管理, 妥善保存, 医院对贵重仪器要建立档案, 使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档案资料了解仪器的全貌, 同时还掌握各科室对仪器的使用、管理情况。

3.5 集中管理, 经配使用, 成立医疗仪器中心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 对医疗仪器集中管理,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成立医疗仪器中心这是医院医疗仪器科学管理的好方法。通过实践, 它可以起到医疗仪器专管共用的作用, 使医院主要仪器集中使用, 便利临床, 促进科研。仪器集中使用, 不但能充分发挥仪器效能, 而且还能加强科室间团结, 进一步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 密切科间关系, 仪器中心可根据实际需要, 合理地购置先进精密仪器, 并且及时掌握国内外的仪器动态, 对仪器的性能、技术指标、工艺水平、使用期限、精密程度等资料做到周密调查, 注意仪器的先进性, 不至于八十年代买进七十年代以前的产品, 同时在购置仪器时, 能够统筹安排, 克服订购进口仪器不配套影响使用的缺点。

4 结论

近20年来, 由于各类医院采用了新型电子、计算机、激光、精密设施制造等先进技术, 现代医学检验设施发展日新月异, 已成为当今医院中重要的检验和诊断设施。因此, 对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说, 了解精密医疗仪器的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维护常识非常重要。本文基于精密医疗仪器的理论知识, 分析了精密医疗仪器的现状、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维护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医疗仪器将越来越普遍化, 医疗仪器的使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彤.我国精密医疗仪器应加强自主研制[J].医疗保健器具, 2005, (06) :48.

[2]严建华.加强医疗设备仪器管理[J].衍生经济研究, 2010, (05) :29.

[3]杨学会, 李德忠, 童晨坚.医院检验仪器管理问题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 2004, (03) :54-55.

[4]姬宏伟.医疗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人民军医, 2008, (06) :76-77.

上一篇: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下一篇:创新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