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瘀结(精选4篇)
湿热瘀结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予中药保留灌肠, 对照组35例单纯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为82.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 抗生素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能提高疗效, 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湿热瘀结,灌肠,急慢性盆腔炎
急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 大量的临床研究提示,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已被广泛认可。我们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联合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自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急慢性盆腔炎患者, 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结型, 共7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按照200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 筛选湿热瘀结型患者。 (1) 临床表现:下腹部坠痛、腰骶酸困、带下量多。舌质红有瘀点, 苔黄腻, 脉滑数或弦滑。 (2) 妇科检查:子宫或附件触痛或宫颈举摆痛, 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脓性秽臭。 (3) 化验检查:低热或体温38℃以上, 白细胞升高,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或血常规正常。B超检查:盆腔有不均匀的液性暗区或盆腔炎性肿物。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72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 年龄21~42岁, 平均29.8岁, 病程最短4d, 最长16d;对照组35例, 年龄22~45岁, 平均32.1岁, 病程最短3d, 最长14d;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症状等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 中药保留灌肠。处方:红藤、败酱草、夏枯草各30g, 双花、连翘各20g, 延胡索、丹皮、赤芍各15g。随证加减:有包块者, 加三棱、莪术、甲珠各15g;盆腔积液者, 加海藻、昆布各20g。浓煎成80~100mL, 使用前加温至40℃, 灌肠管插入直肠内15~20cm, 15min内灌完, 灌完后休息30min, 保留2h以上 (最多可保留8h) 。1次/d, 7d为1个疗程。经期也可应用。 (2) 静脉点滴0.9%氯化钠100mL加头孢哌酮3.0g, 1次/d;甲硝唑250mL, 1次/d, 连续7d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单纯静脉滴注0.9%氯化钠100mL加头孢哌酮3.0g, 1次/d;联合甲硝唑250mL, 1次/d, 连续7d为1个疗程。
两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1个疗程未愈者, 继续第2个疗程, 共3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愈: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腹痛消失, 伴随症状消失, 妇科检查正常, 盆腔B超未见异常;显效:腹痛消失伴随症状减轻, 妇检有显著改善, 盆腔B超提示:积液减少或包块减小;有效:腹痛减轻或伴随症状减轻;无效:腹痛伴随症状无变化, B超检查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明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抗生素治湿热瘀结型急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西医认为,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的炎症性疾病的统称, 可发生于月经期、流产、分娩宫腔手术操作与不洁性生活后。急性盆腔炎病情急重, 为彻底治疗多应用足量较长时期的抗生素, 迅速杀菌, 缓解症状, 但炎性渗出液吸收缓慢, 易迁延反复发作致慢性炎症, 甚至引起粘连, 炎性浸润而导致的结缔组织增生也难以治疗, 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本观察中急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为湿热瘀结型, 病因病机为经期产后, 血室正开, 湿热之邪入侵, 热毒雍盛, 湿浊下注胞宫, 瘀毒内结, 积聚成癥, 属于“带下病”、“症瘕”。治则清热解毒利湿, 理气散结破瘀为主。我们采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外, 应用自拟灌肠方, 进行保留灌肠。其中红藤、败酱草、夏枯草清热解毒化湿;连翘、双花加强清热解毒;延胡索、丹皮、赤芍活血化瘀止痛。加三棱、莪术、甲珠能软坚散结消癥。加海藻、昆布清热软坚利水。现代药理学研究上述中药还有减少炎性渗出, 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1]。女性解剖特点上生殖器官和直肠临近且静脉丛彼此相通, 全身用药难以通过血循环直达病灶, 而直肠给药疗效好, 为妇科外治法常用的方法[2]。直肠给药其有效成分直接经直肠黏膜吸收, 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 通过局部静脉丛或渗透直接作用于盆腔器官及组织, 同时温热中药的热效应可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 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 松解粘连, 促进炎症吸收, 抑制结缔组织增生,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临床观察显示,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生素, 能提高疗效, 很受患者欢迎。
参考文献
[1]李文新, 佘莉莉, 刘德佩.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急慢性盆腔炎28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2 (20) :2180-2181.
[2]王金凤, 朱雪莲, 侯敬丽等.中医妇科外治法的应用与展望[J].光明中医, 2009, 24 (9) :1786-1787.
湿热瘀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年龄22~47岁, 平均年龄 (29.67±15.00) 岁, 平均病程 (18.25±2.52) 个月;对照组年龄23~48岁, 平均年龄 (29.77±8.33) 岁, 平均病程 (18.32±2.53) 个月。上述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医妇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诊断标准[1], 均经中医诊断确诊为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患者。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因妇科肿瘤造成的痛经、腹痛患者;排除合并神经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妇乐冲剂 (福建省泉州罗裳山制药厂, 生产批号:131215) 治疗, 12 g/次, 2次/d。观察组口服金刚藤胶囊 (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130514) 治疗, 4粒/次, 3次/d。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需禁用其他一切相关药物治疗, 均连续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
①治疗前后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价, 患者子宫活动受限、压痛, 记为5分;输卵管压痛、呈条索状, 记为5分;子宫双侧或单侧片状增厚、包块、压痛, 记为5分;下腹疼痛、腰酸下坠记为3分;带下量多记为1分, 低热记为1分, 经期腹痛记为1分。②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子宫大小正常, 附件区域压痛及包块消失, B超结果显示子宫及其附件无异常现象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积分下降>2/3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改善, 症状积分下降1/3~2/3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或出现加重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25例, 显效10例, 有效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痊愈14例, 显效11例, 有效6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2.2 两组患者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盆腔炎、附件炎均属于临床常见妇科疾病, 其发生与产后感染、性生活不洁、流产等多种因素有关, 可导致患者生殖器及周期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出现慢性严重, 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腹部胀痛、低热、白带异常等, 易导致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堵塞及盆腔粘连等多种严重疾病发生, 甚至可导致患者不孕, 所以积极治疗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重要内容。中医认为, 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的发生主要是在经期、产后或不洁性生活导致湿热之邪入侵, 或外阴清洁不佳湿邪浸注下焦导致的, 挟瘀化热、长期积聚可导致瘢痕产生, 引起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带下量多且颜色深黄、盆腔包块、脉弦滑数等症状。
金刚藤胶囊属于一种中成药剂, 主要原材料为百合科植物菝葜根茎提取物, 包含生物碱、皂苷、多酚、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作用显著。禹立芳研究证实[3], 患者接受金刚藤胶囊治疗, 能够有效将炎性反应消除, 减少细菌数量, 改善患者盆腔脏器微循环。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可知, 金刚藤胶囊能够直接被直肠黏膜吸收, 可经直肠静脉、肛门静脉、髂内静脉进入下腔大静脉内, 利用人体循环功能使药物直接对病变部位起作用, 从而促进其炎性反应快速消退, 盆腔积液现象也得到明显改善。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 高于对照组的72.09%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积分为 (3.15±0.85) 分, 低于对照组的 (6.08±1.08) 分 (P<0.05) 。
综上所述, 金刚藤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 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摘要:目的 观察金刚藤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给予金刚藤胶囊治疗, 对照组给予妇乐冲剂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 高于对照组的72.09% (P<0.05) ;治疗前,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金刚藤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金刚藤胶囊,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
参考文献
[1]陈鸿, 赵煜, 赖玉琴, 等.银藤合剂配合温针灸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92例临床疗效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 (15) :66-70.
[2]卢守华, 王玲玲.金刚藤片配合艾灸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8) :2098-2099.
湿热瘀结 篇3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1)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 (2) 中医湿热瘀结证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3]。
1.1.2 纳入标准
(1) 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2) 符合中医湿热瘀结证的辨证标准; (3) 签署进入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1) 妊娠或近期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 (2) 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病; (3) 无法合作者, 如精神病患者; (4) 对本观察所用药物过敏者; (5) 近期曾用过同类药物和方法, 或加用其他同类药物治疗, 使疗效难以判断者; (6) 中医辨证非湿热瘀结证慢性盆腔炎者; (7) 年龄在18岁以下或50岁以上。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共160例, 均为巳婚妇女,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48岁, 平均36岁;病程最短5个月, 最长8年, 平均1年8个月。对照组80例, 年龄最小24岁, 最大47岁, 平均35岁;病程最短4个月, 最长7年, 平均1年7个月。两组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氨苄西林钠4g、甲硝唑注射液200m L静脉滴注, 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藤四野四土汤 (自拟) 灌肠。组成:茜草藤15g、忍冬藤30g、红藤10g、黄藤10g、野牡丹12g、野菊花15g、野慈菇10g、野大黄10g、土茯苓30g、土贝母12g、土牛膝12g、土黄连10g。用法:将上方煎药汁100m L, 药温39℃以下, 患者 (需月经干净3天后) 取侧臥位, 用无菌导尿管插入肛门约15cm, 将药液灌入 (速度不宜过快, 以免剌激直肠引起便意而影响疗效, 以20分钟灌完为宜) , 灌完后卧床休息30~60分钟, 每日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引起慢性盆腔炎的菌群复杂, 且由于长期炎症刺激, 慢性盆腔炎易引发周围组织粘连, 抗炎药物不易进入, 所以疗效不理想, 易于复发且容易耐药。本病属于中医“带下”、“癥积”、“腹痛”范畴, 多为产后或经期胞脉空虚, 正气不足以抵御邪气, 湿热毒邪乘机入侵胞宫, 日久伤及冲任, 瘀阻胞络, 从而导致湿热瘀结。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四藤四野四土汤方中土茯苓、土黄连、土牛膝清热利湿;忍冬藤、野菊花、野大黄清热解毒;野牡丹、茜草藤、红藤、黄藤凉血解毒;土牛膝、野大黄、野牡丹、红藤、黄藤、活血化瘀;土贝母、野慈菇软坚散结;野大黄又能泻火通便, 使毒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
之所以采用灌肠疗法是因为直肠与子宫为邻近器官, 血管丰富, 灌肠给药可迅速由直肠子宫壁吸收, 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 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并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状态, 分解组织粘连, 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从而达到治愈目的。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说明四藤四野四土汤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Haggefly CL, Totten PA, Astetc SG, et a1.Mycoplasma genitalium among women with nongonococcal, nonchlamydial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 2006, 30 (2) :184.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8.
湿热瘀结 篇4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茵黄汤,中医药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 临床上以皮肤瘙痒、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 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 是妇产科临床疑难、高危疾病之一。孕妇预后一般较好, 但对胎儿有可能发生不良结局, 可导致先兆早产、胎儿生长发育受限、胎儿宫内急性或慢性缺氧甚至胎死宫内、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黄疸及感染可能, 大大增加了围产儿患病病死率及新生儿患病率[1]。多数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 胎儿宫内急性或慢性缺氧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 其与ICP患者胆汁酸水平升高、肝功能异常及胆汁淤积相关。笔者所在科室在研究基础上, 自创中药汤剂茵黄汤 (茵陈蒿汤加减) 以达到清热利湿、固肾安胎、健脾养血的治疗目的, 对90例湿热郁结型ICP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有效地降低了血清胆汁酸及肝功能, 大大缓解了临床瘙痒症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患者, 中医证型湿热瘀结型, 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检查的孕妇, 年龄21~39岁, 孕周32~39周。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 其中观察组60例组予茵黄汤干预治疗, 对照组30例, 仅定期产检, 未予任何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的诊断参照乐杰主编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临床诊断标准为 (1) 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 (2) 血清甘胆酸升高, 在30周时突然升高至2~2.5μmol, 可达到或超过正常值的100倍; (3) 肝功能检测示谷丙转氨酶 (ALT) ,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轻至中度升高, 为正常值的2~10倍, ALT较AST更敏感; (4) 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 很少超过85.5μmol/L。
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3 方剂及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茵黄汤干预治疗, 对照组仅定期产检, 未予任何治疗。
1.3.1 方剂
茵黄汤的药物组成:茵陈20 g、栀子10 g、制大黄6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黄芩15 g、杜仲10 g、炒当归10 g。
1.3.2方法
采用水煎剂, 由宜兴市中医医院中药房统一煎煮提供, 1剂/d, 分2次服用, 早晚各1剂, 7剂为一疗程, 连续服用两个疗程。水煮沸以后文火再煎煮l5~20 min即可。偶有轻微腹泻为正常, 饮食上服药期间禁食腥辣刺激食物或降低药效类食物如空心菜、白萝卜、绿豆等;治疗期间给患者吸氧、胎儿宫内监测等, 及时了解胎儿宫内发育及储备情况, 防止胎儿宫内急性或慢性缺氧。
1.3.3 加强产前监护
治疗期间密切进行产前孕妇及胎儿监护, 动态观察血清甘胆酸值及肝功能变化, 开展胎心监护、胎动记数、脐动脉血流S/D值、B型超声等多项产前项目监护。
1.4 观察指标
每疗程结束后观察瘙痒情况及甘胆酸、谷丙转氨酶的变化。瘙痒评分标准为临床上多次采用的Ribalta制定的评分标准, 即0分为无瘙痒, 1分为偶发性瘙痒, 2分为间断性瘙痒, 以不瘙痒为主;3分为间断性瘙痒, 以瘙痒为主;4分为昼夜持续瘙痒。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瘙痒、黄疸等症状全部消失, 血清胆酸及肝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瘙痒、黄疸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血清胆酸水平降低1/2以上;有效:瘙痒及黄疸减轻, 血清胆酸水平已降低1/3以上;无效:瘙痒及黄疸无变化或加重, 血清胆酸水平无改变或升高。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之间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法,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
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瘙痒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1。
分
2.2 两组CG、ALT改变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CG、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用茵黄汤治疗后, CG为 (3.38±1.11) mg/L、ALT为 (44.54±13.50) U/L,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的CG (6.69±2.23) mg/L、ALT (69.43±25.45) U/L, 跟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所特有的临床疾病, 以生化性胆汁淤积或者进行性皮肤瘙痒为特征的妊娠合并症, 临床上可导致急性胎儿宫内缺氧, 且妊娠结局难以预测, 严重威胁胎儿及母体的生命安全, 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
西医学对于其发病及其导致胎儿宫内急性或慢性缺氧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有些报道称认为其可能是由雌孕激素水平、遗传基因及环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决定[2]。目前对ICP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只能通过保肝、降胆酸及对症治疗, 以降低血清中胆汁酸的水平, 改善妊娠结局[3]。西医方面有临床医生建议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激素治疗ICP, 认为可改善ICP的预后及妊娠结局[4]。但对于孕周较早、治疗周期较长或者病情较重的患者, 因为长期大剂量激素对胎儿及孕妇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应用在临床受到限制[5,6]。
中医学上无明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名, 此类疾病属于妊娠黄疸、妊娠身痒范畴[7,8,9,10]。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瘀”所致。主要为肝胆湿热内蕴、肝郁气滞血瘀、营卫不和所致, 证属湿热瘀结型[11]。中医认为, 妊娠经血不得外泄, 气血聚以养胎, 形成阴血偏虚, 如素体脾虚肝郁, 孕后重虚, 脾不运化、反聚成湿;肝失疏泄、气郁蕴结化热、温热熏蒸肝胆, 迫使胆液外泄, 浸渍肌肤而见黄疸、皮肤瘙痒[12]。笔者所在科室根据中医的理论和中药的性能功效来组成茵黄汤治疗此病。茵黄汤是由伤寒论中茵陈蒿汤加减而来, 而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 故茵黄汤治疗湿热瘀结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扎实的中医理论[13,14]。方中的茵陈为治疗黄疸的要药, 故为君药, 不仅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又能解肝胆之郁, 伍用栀子, 增强了清热利胆退黄作用, 佐大黄之苦寒清热去积, 使二便通利, 通过泻下通腑的作用, 使肠道及胆管畅通。又因为妊娠期, 恐大黄下泻作用过强而导致流产或诱发宫缩, 故制用大黄以缓解其药效。胆汁下输自畅于肠, 加用补气健脾类药物党参、白术、茯苓, 益气健脾祛湿, 黄芩清热燥湿, 热去湿孤, 则湿更易除;湿热自去而胎为安固, 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并未出现过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等症状。孕期阴血聚以养胎, 素体偏虚, 故佐以全当归养血活血。因清除湿热, 皮肤瘙痒亦随之缓解或消失, 生化检测甘胆酸及肝功能也逐渐下降或正常。经笔者科室研究表明茵黄汤干预治疗湿热瘀结型ICP孕妇, 可以明显改善孕妇的皮肤瘙痒及肝功能情况, 使血清CG、ALT值均明显下降, 从而改善胎儿的氧供。进一步可降低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病率, 从而改善妊娠结局。且选用上方药治疗ICP湿热瘀结型, 方便易行, 不用多途径给药, 价格便宜, 临床观察效果好, 对母儿无毒副作用, 患者接受度高, 故可广泛使用于临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