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2024-07-24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共11篇)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1

一、机械制图测绘传统教学情况

《机械制图测绘》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性实践教学课程。其目的是通过集中一周的时间, 对现有机器零部件进行尺寸和结构圆整的测量, 画出零件草图, 然后经过整理, 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 从而使学生在读图能力、手工绘图能力、测绘能力和查阅技术文献等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

传统教学情况:首先给学生下发任务及要求。要求在一周的时间, 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箱的所有非标零件的测绘和装配图;在学生进行测绘过程中, 老师在不同的测绘阶段分别给与测绘要点指导;最后根据学生的图纸情况进行评分。整个过程突出了学生个人制图方面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 由于一个班级所有同学要求完成的内容是一样的, 有部分同学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 对其他同学有依赖性, 甚至会出现直接抄袭的现象;同时, 整个过程更多的注重的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对于如今职场强调得比较多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比较欠缺。

二、机械制图测绘教学新思路

人在社会中, 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 都需要与人交流、需要共事、需要合作。良好的团队精神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那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精神?MBA里是这样定义的: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 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 解决问题, 达到共同的目标。所谓团队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 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虽然也有提到同组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讨论, 比如在确定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方案时需要同学相互讨论, 但由于每个同学完成的任务是一样的, 而且最后的成绩评定与他们之间是否有真正的讨论和协作无关, 所以形不成真正的讨论, 甚至会出现抄袭的现象, 整个过程无法反映利用同学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协同解决问题, 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此, 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 除了要考查学生个人制图方面知识掌握程度及培养动手能力, 在成绩考核方面考虑团队合作情况, 这样督促小组形成一个真正的团体,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

三、机械制图测绘教学设计

(一) 机械制图测绘载体的选择:

载体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选择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迁移性, 二是可替代性, 三是可操作性。结合我系学生专业和实践教学条件, 采用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箱作为载体。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箱包括四类典型零件中的三类:轴类、盘盖类和箱体类, 还有标准件和常用件, 涉及范围比较广, 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也是比较全的, 能够全面训练和考查学生能力情况。

(二) 团队的组成:

每5人组成一组。其中一人任组长, 负责具体任务分发, 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 工具保管, 和标准件的统计与整理, 齿轮测绘;其他4人分别负责轴 (主动轴与从动齿轮轴) 、端盖 (透盖) 、上箱盖和下箱体的零件测绘。在分组时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 如成绩好中差、动手能力强与弱以及沟通能力等都要兼顾, 这样成绩好的可以在知识方面弥补成绩较差些的同学不足, 动手能力强的也可以帮助动手能力弱的, 这样让他们在团队中都能找到各自长处, 发挥自己的优点, 体现团队的力量, 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测绘任务。

(三) 任务与要求:

每人负责相关零件图的绘制以及每人绘制一张装配图, 兼顾了零件图和装配图相关知识的有效结合。在进行测绘过程中, 团队成员既相互独立, 又要相互帮助和协调, 如零件图的表达方案、测量方法、尺寸标注、特别是零件与零件之间相互配合的地方, 都需要经过相互讨论最后确定。

(四) 过程实施:

分组→下达任务→分工协作→答辩 (重新分组)

老师在整个测绘过程中起引导和答疑的作用。分组和任务下达后, 引导学生如何去进行具体任务分配, 如何在完成整个任务过程中分工与协作, 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认真完成自己负责部分零件测绘, 如何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 共同完成测绘任务。如上箱盖和下箱体是通过4组螺栓和2个定位圆柱销联接而成, 因此, 负责上箱盖和下箱体测绘的同学在测量确定孔的位置时, 要相互协调统一数据, 否则装配的时候会发生装配不起来的情况。又如在进行装配图绘制时, 需要全组人员共同讨论确定最后的表达方案等等。这就要求学生, 在完成自己负责任务的同时, 还要注意和团队其他人员相互协调;同时也让其认识到做任何一件事, 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成功, 一个人的表现好坏也会影响整个团体。

测绘过程完成后进行总答辩, 这时需再次将学生按照完成相同任务的进行分组, 共5组, 然后对每一组的图纸进行评阅和提问。问题设置包括该零件表达方法的确定, 测量方法及尺寸的标注, 技术要求的拟定, 绘图的规范性等方面。

(五) 评价方式:

以过程评价为主, 结果评价为辅。在学生进行测绘过程中, 要仔细记录每组总体测绘情况和学生个人的情况。测绘过程完成后进行总答辩, 根据答辩情况给定个人成绩。成绩由整体成绩和个人成绩组成, 具体如表1

四、教学效果

通过在多个平行班级分别实施不同教学方法, 结果对比显示, 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班级, 学生讨论热烈, 学习热情高,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有效防止抄袭, 而且通过分工协作, 使同学们组织能力得到锻炼,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整体成绩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1]白植真.以项目教学法开发零件测绘教学[J].教育与职业, 2005 (23) .

[2]丁继萍.任务驱动法在《零件测绘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2) .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2

伴随着这学期的结束,我们这学期最后一堂课也要接近尾声,三周的实训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虽然说这个总结是对这三周实训的,但我觉得这个总结是对我这个学期的一个总结。

实训第一周,我们进行了CAD的实训,我对CAD并不陌生,因为我报了一个很好的协会,CAD/CAM协会,并很荣幸的当选为下届会长。所以实训CAD对我来说比较简单。但在这一个星期的实训,学习到很多运用CAD时应注意的细节,比如说:内部设置、绘图规范、标注规范等等。随着老师一步一步的讲解,到最后我能很快的绘制出一张合格的零件图来。这一周的实训我的收获是:CAD绘图更合乎要求,绘图速度更快了。

实训第二周,我们进行的是普通车床床头箱里零件的测绘。我们以前有过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只是对机床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对它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并不知道。这次能亲自把它拆下来,了解内部结构,并测绘出内部零件还是比较激动的。我们这个组由12名同学组成在拆装测绘机床的过程中我们分工明确,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整个实训项目。这个实训项目让我学到了团结很重要,在绘图中让我知道细节很重要,认识了很多零件,第三周是对我们在机械部件测绘出来零件用CAD画出标准的零件图。经过前两周的实训,我们第三周主要是整理前面实训的的成果,综合起来做一个整体的说明书。做说明书中我们的确遇到了许多问题。我始终相信有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查书,把这些遇到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不经意的灌输到我的脑海中,这就是我的收获。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 测绘

“机械制图”是测绘教学中的灵魂,也是工科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制图测绘, 不仅能够巩固已经学过的制图知识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测绘方法和步骤,进一步熟练绘图方法,提高绘图技能,还能使学生在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及手工绘图能力、测绘能力和查阅国标以及技术文献等方面受到较全面的综合实际训练。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其强调了机械制图的应用性功能,这是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区别的。因此,要想提高测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老师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机械制图”在测绘中的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一、扎实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的储备能力直接决定着应用的效果。实践是知识的最终归宿,但没有知识,实践也正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前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机械制图”在测绘教学中的应用,就必须扎实基础知识。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够绘图的过程中自如地调动知识,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体的解决,体现出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

很多学生在机械制图的过程中疏忽了一些非常细微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常用件、标准件的画法错误较多;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方案不理想;尺寸标注在制图课学习中本身问题较多;测绘中零件图、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依然不合要求等等,这些细小的问题看似没有多大的危害,但直接影响了测绘的整体效果。常识性的知识相对于其他复杂的理论来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几率更大,对于机械制图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切莫忽视基础知识,相反地,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强化记忆,另一方面要通过平时的机械制图训练来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

比如很多学生对于图示的标注都不符合规定,严重地影响了绘图的美观。老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角度、圆直径、大圆弧、圆弧、小尺寸的标注方法,并比较这几种不同图形的标注方法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直观的图像帮助血神加深理解。如在讲解“角度的注法”:1)角度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角度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2)角度的数字应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也可以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面,也可引出标注。

通过图文的讲解,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容,还能够提高应用能力。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是增强“机械制图”在测绘教学中应用的基础。

二、重视计算机绘图在应用方面的功能

徒手作图能力虽然是测绘中的重头戏,但其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绘图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相对便利的绘图环境,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绘图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价值。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更能够通过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讲解,提高对知识的应用。在计算机绘图过程中,其可以按照装配工艺过程把各个零件图进行装配,绘制完成装配图,同时这种制图方式与装配工艺相吻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发现了这一普遍现象: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零件的工艺结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及设计中常有的标准理解与掌握有一定的偏差。这就导致工艺结构违背生产实际,重要尺寸的配合性质、尺寸公差偏差值和表面粗糙度标注混乱,材料选择和热处理要求往往背离了实际,缺乏依据,经不起推敲。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零件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其尺寸大小等基本性质了解不深。计算机绘图“装配”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缺陷,另外,学生通过长期的计算机绘图可以积累一些基本的知识,如某些零件长宽高的比例和其它一些重要的尺寸等等,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切不可忽视计算机绘图在测绘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掌握二维、三维制图软件的相关知识。

AutoCAD绘图是二维机械制图软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也是学生所必须所要掌握的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绘图作为尺规绘图的一种重要补充,通常学生对所要测绘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充分认识、了解,就要绘制草图,对零件进行测量后根据绘制的草图来绘制零件工作图,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可以在AutoCAD软件完成。这些过程就要求学生重视对零件的测量,有了科学的、有效的数据作为绘制的材料,就增强了绘图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应用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三维机械制图软件如Solidworks、Proe、UG等具有较强的建模功能,能够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实现“机械制图”在测绘教学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建模能力提高之后,实际的应用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三维机械制图软件之中,能让同学更好的了解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公差和形位公差。

三、结束语

机械制图测绘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只有让学生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发挥所长,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有效的能力去适应实际生活中的需求,以更大的自信去面对实际生活中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只有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才能够将制图测绘训练真正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才能够取得实效,学生才能够较快的适应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爱荣. 基于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机械制图实践环节设计与实践[J]. 机械管理开发 2010年06期.

[2]任春红,刘永勋. 农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18期 .

[3]叶晓平,胡小平. 加强制图测绘周环节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素质[J]. 丽水学院学报 2009年05期.

零件测绘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篇4

关键词:机械零件测绘,教学实践,齿轮减速器

零件测绘是制图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制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多年来, 笔者一直在努力探讨零件测绘这一教学环节, 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就零件测绘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几点认识。

一零件测绘的作用

零件测绘是对实际零件进行尺寸测量, 并绘制成可供生产零件的图样。零件的测绘是修复机器设备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也是学生学习制图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零件测绘是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 (1) 它能起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作用。 (2) 它能起到总结检查学生所学知识水平的作用。 (3) 它能起到巩固、深化、扩展学生所学知识的作用。 (4) 它能起到承前启后,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提出问题的作用。 (5) 它能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的作用。所以, 决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检查学生水平的一种手段, 更不能在教学计划中对它采用“塞空”的态度而随意“砍删”。还有些即便是学习了但也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 缺乏现场氛围, 学生得不到实际的训练, 遇到实际问题时也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向实际应用的迁移。因此, 零件测绘能让学生直接参与查找信息、综合分析、独立工作、检查评估, 使学生在模拟实际生产的情境中,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零件测绘教学实施

1. 合理分组

根据班级的情况, 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4~6人,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设计参数, 有相同的部分, 也有不同的部分, 这样便于同组员之间参考, 也可以防止一部分人的偷懒抄袭。每个小组选一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负责人, 制订计划, 明确各自分工,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负责阐明小组的工作意图和工作成果。

2. 下达项目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由教师负责编制, 每一个项目既相互独立, 又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所有项目计划书在编制过程中, 要注意每一个项目的独立性、工作量的大小以及难易程度的搭配, 且使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和工作要求, 这样便于后面工作的有效开展, 每一份计划书中应附有简单的工作任务描述和工作思路, 为学生学习作参考。

3. 实施计划

首先, 各小组接到任务后, 认真阅读测绘指导书, 明确零件测绘的步骤和程序;经小组集体讨论研究, 制订出项目工作计划。例如, 对齿轮减速器的测绘根齿轮结构特点, 设想出加工该零件的方法, 确定表达方案;减速器各部位尺寸的测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草图绘制的注意事项。其次, 根据个人能力特点, 做好小组成员分工。由小组代表将工作计划和小组疑难问题报告教师, 教师审阅后适当指导, 提出建议, 给予批准。在绘制图形中做好制造缺陷和细小结构的处理, 查阅资料手册确定标准结构的尺寸并按国家标准进行合理选用。实践中, 通过动手、动脑,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 要注意发挥教师作用, 要巡视监控, 强调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测量工具;了解每一位学生和各小组的任务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提供必要的引导,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做好适时调整工作。

三测绘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做法

第一, 测绘齿轮减速器件数选择35种较为合适。

第二, 测绘齿轮减速器内容分析。 (1) 典型零件:轴套类零件主要有主动轴、从动轴, 用A3绘图各一张;轮盘类零件主要有齿轮, 用A3绘图一张;箱体类零件主要有箱体、箱盖, 用A2绘图各一张;大透盖, 用A3绘图一张;装配图用A2绘图一张。 (2) 标准件及常用件:主要有螺栓、螺钉、垫圈、销钉、键、滚动轴承、齿轮, 需测量主要尺寸, 查阅有关设计手册。 (3) 零件的常用工艺结构:铸件结构主要有壁厚、斜度、圆角;加工面的工艺结构主要有倒角、退刀槽、凸台、凹坑、划平、销孔、螺孔、键槽、滚花。需查阅有关设计手册, 确定工艺结构。 (4) 装配工艺结构:主要有同向两小接触面的要求;零件接触面转折角的要求;配合后加工的要求;便于装拆的要求。需查表, 查阅手册, 确定工艺结构。 (5) 装配图中的特殊表达方法:主要有拆卸画法、拆卸带剖切画法、简化画法、单独零件的画法。需选择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还可用局部图来表达。 (6) 注意事项:绘制零件图时, 应根据装配图和修改后的零配件草图进行绘制;各零件的表达方案由学生根据零件结构, 形状自己选择;尺寸标注要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减速器的件数、大小、内容及任务复杂程度较为合适。

第三, 测绘学时安排:集中两周 (10天) 测绘。

以上时间安排的好处是: (1) 时间充足, 可以避免草率进行, 学生的收获较大。 (2) 可将零件图章节的测绘安排其他内容, 扩大了测绘件的范围。 (3)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注意了劳逸结合。 (4) 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有关知识, 查阅有关手册。

四对测绘中问题的处理

1. 对装配图的要求

对于装配图, 要求学生画成设计装配图, 也就是要能从这张图上拆画出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标准件查规格即可。这样虽然增加了装配图的难度, 但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设计绘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问题

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也比较陌生, 需要多练习,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用外卡钳量取外径时, 卡钳所在平面必须垂直于圆柱体的轴线;用内卡钳量取内径时, 卡钳所在平面必须包含圆孔的轴线。

3. 关于过渡装配图

在装配草图完成之后, 在绘制装配图之前, 安排了绘制过渡装配图这一内容。这张图要求学生将所绘制的零件草图与所查的标准件、安装配草图的方案, 按选定的比例、按尺寸的大小将部分视图拼画出来。这张图主要是检查零配件是否能装起来, 以发现尺寸的正确与否。因此, 这张图没有必要将全部图形完整地画全 (对减速器主要是画出拆卸带剖切的俯视图) , 也不必对线型和图面提出要求, 更不用注尺寸。通过这张图的过渡, 学生在绘制装配图时就会心中有数, 避免错误过多而反复擦拭。另外, 也便于布图和设计剖面线方向及零件的编号。表面看来, 好像画这张图会占用时间影响进度, 实际上过渡装配图为装配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既为画装配图节省了时间, 还能提高装配图的绘图质量。

4. 关于测绘中公差超差的处理

公差超差是产品外形尺寸超出了产品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 是金属塑性加工产品的一种质量缺陷。产品都有一定的外形和尺寸, 并且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产品标准上规定的外形尺寸允许波动的范围叫公差。尺寸在公差范围内的产品属合格品, 超出公差的为不合格品、等外品或废品。

在测量各零件配合面的公差时如果是超差的零件, 要绘一张标准的生产图纸, 如超差的零件看其超差多少要其报废或采取其他补救办法, 考虑以节省原材料和工时为主。例如, 测得某重要主轴为φ99.78mm, 在装配图上查其配合尺寸公差应为φ100js7 (±0.017) , 其实际尺寸在范围φ99.983~φ100.017mm为合格, 现超了下限公差近20.3丝 (0.203mm) 。可以考虑采用镀铬的办法补偿磨损部分, 从而保留主轴。

5. 关于图中的技术要求

一张符合生产的图纸, 必须明确合理地标明诸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特种工艺处理等技术要求。这里包括许多专业技术知识, 而这些知识与制图课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分工。虽然是共同体现在同一张图纸上, 但不能要求制图课的作业将这些内容全部包括进去, 更何况制图课是在新生入校第一学年开设的。此时学生对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均缺乏, 即使到过实习工厂进行一些实际操作, 也只能获得一些感性知识, 远不能代替各课程的学习。因此, 决不能对测绘时的绘图, 提出达到符合生产图纸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要考虑到技术要求和标注, 利用已学到的知识, 利用剩余的时间、手里的手册, 尽量标写。标注方法错了要减分, 标注不合理的不减分, 较合理的可适当加分, 以此鼓励学生自学, 锻炼自学能力。

6. 关于审图

在学生完成的作业中, 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在学生上交作业之前利用审图过程及时发现问题, 帮助学生改正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性的帮助。审图时不但要指出错误, 对优点成绩要肯定, 并提出如何巩固和发扬。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他们说:“这比老师简单地给一个分数收获大多了”。因为时间短, 作业量大, 审图的时间不能安排太长。采取教师到组, 每组审一套作业图的做法, 被审的图由组长安排, 不要集中在1~2个人身上。这样, 全组学生都可得到提高, 发现有共性的错误, 都可以借鉴、改正。

五效果分析

1. 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为后继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担任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教师, 普遍对学生的制图水平和能力比较满意。

2. 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零件测绘是以真实零件为测绘对象, 测绘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学生作业不再是纸上谈兵, 不再只是讨论机械零件的某一方面, 而是全面达到零件设计的要求, 学生所完成的作业图样能真正满足生产加工零件的需要,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零件进行测绘, 加大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训力度,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愿意学、能学会, 从而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设备技术工作做好准备。

4. 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从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学中, 通过实践使教师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

参考文献

[1]谭亚萍.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零件测绘教学中的实施[J].职业与教育, 2009 (26)

[2]陈晓南、杨培林.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孙岩、陈晓罗、熊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机械制图测绘实习总结 篇5

实习时间:2011年8月29号到2011年9月4号

实习地点

实习单位:机控学院 第10组

实习内容:测绘一级锥齿轮减速器

一 实习目的: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知识,图示方法的掌握、制图标准的应用、绘图技能的提高、制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增强,都是通过制图习题和作业要求来实现的。多做练习是学好机械制图的关键,因此要积极独立多做各种练习。通过对一级锥齿轮减速器装配的测绘,让我们全面地、系统的复习机械制图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绘图、读图的质量和速度,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实际生产中,在新产品设计、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时,需要对现有的机器和零部件进行测绘,画出其装配图和零件图,因此,掌握测绘技术对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有重要意义。在机械制图测绘实习中,通过对一级锥齿轮减速器的测绘,达到以下目的:

1、使我们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徒手画草图的意义;

3、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测量数据、有关标准和手册、计算公式确定标准件的规格和齿轮参数;

4、能正确选择配合、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并进行标注;

5、进一步巩固《机械制图》中掌握的绘图技能,使识图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6、培养我们耐心细致工作作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

7、在测绘中,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测绘过程中要做到复习教材,查找资料,学以致用;

8、在零件的表达方法上有独到的见解,视图选择正确、布置合理;

9、弄清所测绘的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懂得各零部件的作用以及各零部件间的装配联结关系

10、所绘图样要符合机械制图的标准,标准件要按标准画法、简化画法或比例画法绘制,并要标准化,要有正确的、较完整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11、熟练掌握测量工具,准确测出外圆,内孔,中心距,高度,深度,长度,孔距,齿顶圆,螺纹等有关尺寸。

12﹑学会用CAD熟练的画图。

二、实习要求

1、测绘前要认真阅读测绘指导书,明确测绘的目的、要求、内容及方法和步骤。

2、在测绘之前,对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观察、研究、分析该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及认真阅读指导书,这样可以了解部件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3﹑先测绘出机器的各方面数据,绘制草图,独立按时完成CAD的绘图。

三、实习内容: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 部件测绘 技工教育 生产实践

笔者自2000年7月毕业到企业工作,一直从事机械、电气产品的设计研究工作,2007年9月起到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从事机械制图、部件测绘、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不论是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还是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都深深地体会到机械制图课程以及部件测绘课程的重要性。课堂上,笔者将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及部件测绘时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差、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解决。

一、针对忽视手工制图、看重CAD制图的教学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计算机也进入到千家万户,大部分学生家中都已经有了计算机。不少学生都误以为机械制图课程并不重要,手工制图已经被淘汰了,认为只要学习了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课程,学会使用AutoCAD软件能够用计算机绘图就行了。所以他们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中普遍不认真不专心。殊不知,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课程仅仅教会了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使用,它是机械制图及其他专业课程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及体现,学会了软件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工作。与搭积木一样,如果没有积木,就算懂得搭积木的方法,积木还是没法搭成;如果机械制图学不会学不好,那么AutoCAD软件就算运用得很熟练,画出来的图样也将是错漏百出,无法指导实际生产。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笔者在讲授机械制图课程之前就把自己以前所绘制的机械、电气及建筑图样发给学生看,同时用AutoCAD软件绘制比较简单的图形演示给学生看,告知他们要学会使用AutoCAD软件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一学期就可以了,但要学会机械制图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工作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不仅需要学生学习三年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当中逐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这样就从根本上扭转了学生错误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学生基础差、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教学

现在技校生中考成绩普遍较低。十年前技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低,不少学生的中考分数完全可以就读普通高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或偏科等各种原因才来技校读书。而现在的技校可以说没有录取分数,只要学生来学校报名就可以来技校读书,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要学会机械制图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遇到难题容易退缩,缺乏迎难而上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笔者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上授课时以学生练习及讲解、分析练习题为主,理论知识的讲解为辅;加强课后辅导。同时针对学生基础差、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讲授基本体、组合体投影时,笔者用AutoCAD针对课本中的实例建立了三维模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使用AutoCAD的三维视图功能进行主视、左视、俯视投影,加强学生对投影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针对学习动力不大、学习缺乏积极性的教学

虽然学生入校时学校有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的专业介绍,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仍然不够,不知道所学各科课程在以后工作中的用途所在,学习缺乏积极性。他们普遍学习不用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考试不及格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出现了有些学生攀比考试不合格科目数量的不良现象。这些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老师授课时更多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学习课本知识。

在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适当的将以前在公司的生产实践告知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国家标准时,笔者引入标准化的概念,告知学生在设计完成产品的标准图之后,还需要专人对图样进行标准化审核,标准化审核不涉及图样的正确性,仅针对图样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包括标题栏、图框、文字、尺寸标准等。学生了解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觉得自己所学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教学

不少学生对部件测绘课程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动手拆卸齿轮泵并测量工件,自己设计并确定工件的表达方案,但他们在测绘工件时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选择的工件表达方案对工件的表达不够清楚,对视图的运用不熟悉。甚至个别学生对剖视图的选择,不是为了表达工件的内部结构而采用剖视图,而是觉得运用剖视图可以让图样的内容更加丰富。二是不懂取舍,测量出来的尺寸很多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1位甚至2位。三是对于极限配合的理解不够深刻,测量出来工件的尺寸与其他工件无法配合也没有进行矫正等。

针对上述问题的经常出现,在测绘之前,笔者提出几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一是大家绘制机械图样的目的何在?是为了表达工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还是为了单纯将所学的视图知识运用到图纸上?如果大家运用了各种视图之后仍未表达清楚工件的结构,这张图样是否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呢?二是如果让大家去从事机械加工行业,在加工时看到图样上出现的尺寸大都是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或2位时,你们有什么感想?是否所有尺寸都有必要达到这样的精度呢?当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电镀等,在测量时是否应将涂层的厚度减去呢?三是在测绘工件时,该工件是否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否需要与其他工件进行装配在一起?加工有加工误差,测量有测量误差,工件在大家拆装的过程当中有磨损,大家在测量之后是否需对测量出来的尺寸进行校正,从而让各个工件能够装配在一起,最终装配之后的产品能达到它的使用性能呢?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笔者再根据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经过讨论及总结之后就可尽量避免学生在测绘及绘图的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

机械制图课程与部件测绘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果学生学不好,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将不容乐观。技工学校的学生有其本身的特点,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马上就走上工作岗位,技工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技工教育的特色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毕业之后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技工教育与传统的素质教育相比,“因材施教”这四个字有着更加特殊及重要的意义。

机械制图测绘教学研究与探索 篇7

1 前期准备工作

1.1 测绘部件选择

制图测绘是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延伸与实践, 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因此, 选择适当的测绘部件尤为重要。测绘部件最好涵盖机械制图课程的全部内容, 应是一个具有常见装配连接关系和典型零件的部件。例如齿轮油泵, 该部件有如下特点: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有螺栓连接、螺钉连接、键连接、销连接;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传动形式为齿轮传动;典型零件有盘、盖、轴、壳体;标准件与常用件有螺栓、键、销、齿轮、弹簧;此外, 还有防松、密封结构。除齿轮油泵外, 也可选择泵类、一级齿轮减速箱、阀等相对不是很复杂的部件。

1.2 编制测绘任务书

在测绘课程正式开始前应下发任务书, 任务书中应明确测绘目的和任务、实习报告的要求与规范、考核方式、测绘进程安排等。学生通过阅读测绘任务书可以了解测绘的内容和所需的知识点, 明确工作量和时间节点, 否则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上交测绘实训作品。

1.3 小组分工与协作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组, 每组4-6人, 组员和组长自行选定。教师只给出建组的基本要求, 比如每一组的成员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组长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待测绘正式开始时, 组长根据组员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任务, 保证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测绘结束时, 每个小组上交任务分工表, 教师掌握分工情况并将其作为成绩评定的参考要素。

2 测绘过程正确引导

制图测绘是一门单独开设的实践课, 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指导与把关作用, 改变以往教师从布置到画图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

测绘开始时, 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本次测绘的工作流程, 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 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明确了测绘步骤:了解测绘对象→拆卸零件→绘制装配示意图→绘制零件草图、尺寸分析→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对于测绘中的难点, 教师应及时给予提醒和必要的指导。在确定零件表达方案时, 学生的思路比较固化, 总是局限于采用三视图的表达方式, 还无法灵活地运用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这时, 教师可提醒学生广开思路独立思考, 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或参考类似零件的表达方案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选择表达方案时, 学生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比如只考虑如何将结构形状表达清楚、表达全面, 却忽视了绘图简便、读图方便这一原则, 此时应适当加以提示、启发。表达方案的讨论一定要充分、全面、细致, 不要怕花时间, 如果表达方案选择不合理或不正确, 必然会反工, 使工作进度严重受到影响。

测绘过程中, 要适时加强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尺寸标注是测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鉴于学生对机加工工艺及有关技术知识方面的局限, 对零件进行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选择时, 应提醒学生多参阅现有类似零件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 通过类比法加以比较并标注和选用, 着重强调通过复习有关尺寸知识或查阅资料, 尽量使尺寸标注得合理些, 技术要求选择得恰当些。在确定标准件或标准结构时, 引导学生亲自查阅技术手册并掌握尺寸圆整、公差选用的方法, 同时应明确在此位置选用该标准件的原因。比如, 轴与齿轮联接中键的选择, 键的位置及尺寸的确定都是由学生先查阅手册并经过小组讨论确定的。在此过程中, 强调动手, 淡化理论;强调过程, 淡化结果;强调装配关系, 淡化零件结构;强调结构设计, 淡化图面质量。

3 综合评定成绩

在成绩评定环节, 若只凭学生最后所交图纸的图面质量评定成绩, 难免只求结果不重过程, 同时也给学生相互抄袭提供了机会。因此, 测绘成绩采用过程评价和作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以过程评价为主, 结果评价为辅。在测绘过程中, 教师要仔细记录每组总体测绘情况和学生个人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测绘进度、出勤情况, 每天作相应的记录;对学生在测绘过程中的图样, 边指导边记录, 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小组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及较差的学生加以甄别并记录下来。作品评价包括对零件图的评价和对装配图的评价, 教师应列出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 对每个学生的作品给出公正的评价, 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要增加学生答辩环节, 不仅看重图面质量, 也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从而保证考核质量。

4 结论

通过几年的机械制图测绘教学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制图测绘教学, 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与提高,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测绘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田福润, 程晓新.机械制图测绘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4) :66-68.[1]田福润, 程晓新.机械制图测绘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4) :66-68.

[2]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测绘周的教学管理[J].科技资讯, 2008 (24) :154.[2]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测绘周的教学管理[J].科技资讯, 2008 (24) :154.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8

一、测绘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一) 根据学生和专业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

好的教学形式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零部件测绘实训的教学模式有多种类型, 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课时量多少以及现有模型的不同进行选择。如课时量比较少, 可选择零件测绘和部件测绘同时进行, 零件测绘所取的对象则来自于所要测绘的部件本身;如课时量充足, 则可选择零件测绘和部件测绘分开进行, 各选择自己的测绘对象, 零件测绘中选择典型零件作为测绘对象绘制零件图, 部件测绘属于第二次实践训练。

(二) 典型零部件的选择

为了克服以往教学模式脱离生产实际的弊端, 测绘部件应采用生产实际中常用的含有多种机械零件的齿轮泵、一级齿轮减速箱等, 而典型零件则可选择轴、端盖、叉架和箱体等四类。应尽可能使学生测绘到每种不同类的零件, 每种零件的选取要考虑结构上具有代表性, 复杂程度适中。如轴类零件应该有键槽、轴肩、螺纹、退刀槽、倒角和中心孔等典型结构;盘盖类零件应是扁平状回转体, 具有螺孔、光孔等结构, 且不应太复杂, 用两个基本视图能表达清楚为宜, 如端盖。

(三) 制定实训大纲以及任务书

实训之前拟定好实训大纲, 内容包括测绘实训内容、任务、课程进度安排以及考核方式, 同时应给学生下发相配套的指导任务书。任务书里内容应包括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过程的分阶段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

二、测绘过程的具体实施

按照人才培养计划, 我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生的《零部件测绘实训》时间为一周, 时间安排在学生全部学完《机械制图》课程以后。学校有专门的制图教室, 各类零件和部件模型种类齐全, 测量工具等硬件设施完备, 可根据学生人数多少、专业不同以及课时安排多少灵活选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测绘任务, 在正式测绘之前需安排两个学时集中讲课, 讲解测绘实训的内容安排及方法步骤。可以一个典型零件的测绘为实例, 从了解零件结构功用到零件草图的完成, 给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零件测绘过程的实施, 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对任务的实施更加明确。

在一周的实训时间内, 可安排测绘内容为一台典型部件, 如齿轮泵或机用虎钳。采用零件测绘和部件测绘同时进行的教学形式, 将学生分成几个组, 每组5-6名同学完成一个测绘对象。完成测绘部件的步骤是: (1) 了解测绘对象; (2) 拆卸部件; (3) 绘制所有非标准零件草图; (4) 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完成零件测绘的步骤是: (1) 了解和分析测绘对象; (2) 确定表达方案; (3) 绘制零件草图; (4) 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图。要求一组学生必须完成一张装配图和所有非标准零件图的绘制, 每个学生至少独立完成一个零件的测绘任务。在实训期间, 要求学生每天到实训教室, 教师全程辅导。

三、测绘辅导过程中应该注意事项

(一) 测量尺寸要准确

测量尺寸是零件测绘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尺寸测量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零件的制造质量以及机械的装配和工作性能。因此, 测量尺寸要谨慎, 要注意教导学生测量工具的正确选用、测量基准的合理确定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等。如测量时, 应根据对尺寸精度要求不同, 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常用测量工具有钢直尺、内外卡钳等;精密量具有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专用量具如螺纹规和圆角规等, 都要注意各种工具的测量精度和正确使用方法。

(二) 如何确定零部件最佳表达方案

在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过程中, 如何确定零部件的最佳表达方案是一个难点, 它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画零件图时, 在选择视图之前, 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归类, 判断是属于轴类、盘盖类、叉架类还是箱体类, 然后进行形体分析和结构分析, 了解零件的工作和加工情况。其次是主视图的选择。主视图选择应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主视图与工作位置一致;主视图表示零件的加工位置;主视图应尽量多地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主视图确定以后, 对其表达未尽的部分, 再选择其他视图予以完善表达。所选视图应具有独立存在意义及明确表达重点。根据零件复杂程度、结构特点和表达需求要, 将各种表达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恰当重组, 要求学生表达正确、完整。而装配图的表达方案与零件图有所区别。装配图的主视图选择应符合装配体的工作位置, 尽可能反映部件的结构特征, 能反映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线, 以及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上。抓住装配主干线, 一般画成剖视图。而其他视图则补充主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地方。

(三) 尺寸标注的正确、完整、合理性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装配图有所不同, 学生在绘制图形时必须注意, 在正确对零件进行测量以后, 标注图样尺寸时必须遵循正确、完整、清晰、合理的原则。首先所标注尺寸必须为零件真实所测得的尺寸, 其次需标注完整, 能够反映出零件所有结构的定型和定位尺寸。标注尺寸要有合理性, 如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按加工和测量要求标注尺寸, 以及注意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标注。而在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中, 仅仅需要标注几类重要尺寸, 如性能或规格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以及外形尺寸。

四、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目的是对学生知识与技术掌握的评价, 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为了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将考核结果分成三个部分, 平时成绩20%+图面成绩50%+答辩成绩30%。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情况、测绘进度和纪律表现为依据。图面成绩评改依据包括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准确度以及图面整洁度等。采用口头答辩形式则可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完成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答辩, 介绍所绘零件的结构、特点, 以及表达方案的选用, 尺寸标注和基准的确定等。而教师可针对每位同学不同的情况进行提问, 如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如何确定?装配体的拆卸顺序是什么?零件图的尺寸基准是什么?组成装配体的零件之间连接关系如何等等。

通过零部件测绘实训, 使学生既巩固了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又接触到实际零件, 培养了学生的生产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 为将来走上实际工作岗位进行仿造设备、设备维修以及技术革新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 开展零部件测绘实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文位, 《机械制图课程测绘教学浅析》[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0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9

1 巧用教学手段、感知教材

《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实践性强,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授课难度大, 理论知识晦涩难懂, 教师讲解没激情, 而且更是让从未接触过机械设备的学生无所适从, 学生听不懂, 没兴趣。教师和学生间不能互动沟通, 使教学陷入困境。

为了更好的进行《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教学, 在对典型零部件的讲解时, 我将废弃车床的零部件拿到课堂上进行必要知识的讲解, 使学生对机器零部件有更深的感性认识, 由对零件图的认识走向真实零件的认识。另外对CA6140型车床传动链及机床结构进行讲解时, 我利用网上下载的动画进行演示讲解, 将静态的传动过程转变为动态演示过程, 使教学更直观、生动,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教材内容, 教学效果好。

2 激活思路、理解教材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带动理论的交互式教学必须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步:任务布置

学生学习内容以引导问题形式通过任务书给出。每个学习项目都有相关教学内容的任务书, 教师通过任务书, 首先讲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 工作任务由哪几个子任务构成, 教学准备和能力目标, 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描述, 激发学生对《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步:演示

演示的过程是为了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针对布置的任务播放录制好的在课前由团队教师亲自动手进行拆装演示的光盘, 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 排除学生理解上的误区, 教学更直观,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在观看演示录像过程中思路更加开阔, 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3 精讲多练、巩固教材

第一步:精讲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进行适当的反馈,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难掌握以及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进行针对性、详细讲解。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学,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问题解决方案, 教师适当指导, 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在学生尝试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对所学知识有新的理解和提升。另外, 学生可以通过学院课程网站对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理论知识训练。通过这种网络化的教学资源, 学生可以随时复习所学的知识,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以便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法授课模式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系统性的, 而是根据每个学习项目的需要, 将原有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解构, 根据每个学习项目所涵盖的知识点、技能点, 将原有的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重新序化与分配, 学生根据每个项目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 将知识进行重新构建, 教师对疑难、重点知识进行针对性精讲。另外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认真分析, 尝试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丰富、提升, 从而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

第二步:制定拆装方案

通过识读装配图, 根据零件的摆放位置, 制定拆装方案, 合理选择拆装工具。

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

针对具体的任务, 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拆装过程中,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教师在拆装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零部件的拆装顺序, 各部分结构名称, 各部件作用及传动原理, 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以及零部件拆装操作方法, 拆装要求等。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教学内容是以实践活动来展开, 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由于该模式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开始时学生很难独立完成任务,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所提出问题的解决, 引导问题尽量由易到难, 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获取的过程。通过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第四步:实践

学生根据制定的拆装方案进行拆装与测绘, 在拆装过程中记录拆装过程, 并与小组制定的拆装方案进行对比, 找到差距和不足, 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第五步:评价

分为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 对学生制定方案的情况, 拆卸、检查、安装、调整、测绘等工作是否按照标准规范进行, 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5S的工作要求进行, 根据上述结果进行分析, 综合给出每个学生的项目所得成绩。

学生完成任务后, 各组学生根据自己团队在资讯过程和拆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谋求的解决方法, 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工具、量具, 制定的拆装方案,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心得体会等, 必须将本组成果以PPT形式向教师和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汇报,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汇报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同学间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更有助于树立自信心。而且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反馈———再学习”的过程, 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 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此得到培养和锻炼。

学生通过对每个项目的拆装方案制定、实际动手拆装、测绘过程的训练, 学生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才能运用自如。

4 案例分析、应用教材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围绕某一典型工作任务展开, 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更快的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教师要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解,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六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通过这样学习过程, 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此得到培养和锻炼。

结束语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机械拆装与测绘》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 实践证明, 采用此种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目标明确,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且锻炼学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 为日后的求职就业奠定基础,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总结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中的教学实施过程。

关键词:机械拆装与测绘,行动导向教学法,理实一体化

参考文献

[1]付骁妍.行动导向法在机械拆装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 2009年第3期.

[2]来源:全国职业培训教材网.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10

现行教材教学中, 都是将零件测绘与部件测绘分割为两个教学过程, 过分强调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教学规律, 而忽略了现代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整体素质。因此, 零件测绘和装配体测绘合成一体。

一、零件测绘与部件测绘的关系

零件测绘与部件测绘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从生产角度来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现场测绘时, 测绘某一损坏零件时, 总要考虑零件的装配使用要求, 因而零件测绘是离不开装配体 (部件或机器) 的。而部件测绘实质是对设备所有零件进行的测绘, 并画出装配示意图、零件草图、零件工作图、设计装配图等一个完整的总体。

零件测绘是以部件测绘为依据, 部件测绘是以零件测绘为基础, 所以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不可分割, 而贯穿整个测绘的全过程。

二、具体做法

1.对地质地貌或零部件的内容要有一个清新的具体的认识, 掌握地质地貌的具体概况, 了解每个零件的装配位置、配合连接关系与情况。

2. 在测绘零件时, 要读懂零件图, 熟知视图、剖图、剖面。了解零件的用途、构造、原理, 甚至掌握零件在部件中的主装与拆卸。

如滑动轴承的拆卸, 可以了解其构造, 对照零件图进行反复训练测绘, 可以加深对零件的尺寸测量及标注、公差一配合以及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又如对齿轮油泵部件的测绘, 既有利于掌握零部件传动齿轮和轴的相互配合的严格要求, 又容易了解公差与配合的要求, 得到完整、清晰、合理的测绘与标注。

3.在零部件测绘中, 需画出装配图和零件的工作图, 既符合实际测绘过程, 又可以检查零件草图中的错误与不足, 有利于提高认识。

三、零件测绘与部件测绘融为一体的优点

1.克服了过去分开进行测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形式上看似乎没有进行零件测绘, 只有部件的测绘。究其实质合为一体进行, 可以对测绘的对象一开始就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具有感性的认知, 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更好地发挥测绘者的针对性及主观能动性。

2.减少了过去单独进行零件测绘的实物, 有利于减少设备, 使人为分割的相关内容恢复了本来的有机结合, 缩短了实际操作的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零件、部件测绘合为一体, 既符合现场的实际, 也符合求知的需要。如果割裂开来进行, 总认为实际知识不够, 其实不然。

参考文献

[1]焦明连, 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 2012 (1) .

《机械零件测绘》教学 篇11

[关键词]零部件测绘三维建模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09-02

现代工程图学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工科院校必开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工程图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以三维实体建模为主线,传统工程制图与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工程图学新的教学体系。机械零部件测绘是现代工程图学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适应现代工程图学新的教学体系的要求,将三维实体建模与传统测绘相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测绘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零部件测绘一般是安排在工程图学课程结束后两周内进行。内容安排为结构不是很复杂的泵类、减速器、阀类等部件,如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或齿轮油泵等。这些部件包括了四类典型零件中的三类:轴类、盘盖类和箱体类,还有标准件和常用件,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也比较全面,能够综合训练和考查学生能力情况。任务要求是绘制所有零件的零件草图及工作图,装配草图及工作图。测绘过程为:了解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拆卸零件→绘制零件草图→绘制工作图→绘制装配草图→绘制装配工作图→装订。

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徒手绘制草图训练少,要求标准低

传统测绘中,草图是在坐标纸上绘制的,只作为工作量的要求,不作为成绩评定的内容,所以,学生为绘制工作图方便起见,常用尺规绘制草图,失去了绘制草图的意义,浪费了时间,学生的徒手绘制草图的能力没能得到提高。

(二)尺规绘图工作量偏大

传统测绘中,学生的测绘成绩主要是根据尺规工作图确定的。绘制尺规图耗时多,效率低。一张规范的尺规图,从布图到绘制视图,从绘制底图到加深,标注尺寸,填写技术要求,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考虑,认真操作,一但要修改,图面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尺规绘图在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绘中尺规图量大,学生往往为了赶时间,照抄照搬现象明显,收获不大。

(三)内容不够充实

传统测绘中,只是对现有的实物模型进行测绘,由于实物模型一般是由教学工具生产厂家生产的,其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过程、精度等与实际生产情况区别较大,再有实物模型重复使用造成磨损和损坏,对学生理解零件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等产生影响。而且,零件结构和尺寸的变化对装配的影响不能直观地反映出来。

二、三维建模与传统零部件测绘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一)主导思想

1.强化徒手绘制草图。对现有零部件进行测绘,由于受场地限制,需要首先徒手绘制草图,草图的绘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图和建模正确性,所以,徒手绘制草图是非常重要的,在测绘中应强化徒手绘制草图。在徒手绘制草图中,一是强化徒手绘图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执笔、运笔方法,图线、线段的绘制方法等。二是强化草图内容的训练。草图与工作图的区别只是绘制方法的不同,草图是徒手绘制,工作图是借助绘图工具绘制,草图与工作图的内容应该是完全相同。

2.尺规绘图是工程设计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在测绘中也要进行绘图基本功的训练,但时间和内容都比传统测绘中的要少。

3.将尺规绘图中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三维建模,丰富测绘内容。在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中,学习了零件建模、装配体、爆炸图、工程图等知识,但系统地、综合性地将一套较复杂的零部件建模、装配、出工程图,这还是第一次。让学生在零件建模中进一步学习零件结构、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在装配体建模中进一步学习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相对位置、连接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公差、表面结构质量等对配合的影响,通过改变零件结构和尺寸,动态观察装配体发生的变化,从而对测绘零件的构型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二)教学体系

本着充分利用测绘时间,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综合训练,实现有效教学最大化的思想,建立三维建模与传统零部件测绘相结合的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的教学体系,其内容安排及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教学内容及流程

时间安排如下:第一、二天了解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拆卸零件、绘制零件草图,第三天绘制装配草图,第四、五、六天零件建模、装配体建模、生成爆炸图、生成部分零件的工程图,第七、八、九天绘制零件图,第十、十一天绘制装配图,第十二天整理、装订,完成测绘任务。

三、教学效果

按着三维建模与传统零部件测绘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进行测绘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在读图、绘图、测绘和查阅技术文献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综合训练,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三维建模能力和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如图2为学生三维建模中的部分作品。

四、结论

三维建模与传统零部件测绘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有限的两周测绘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得到了更全面的训练,使有效教学最大化。在当今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并行时期,三维建模融入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三维建模与传统零部件测绘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春华,郭凤,关丽杰,等.现代工程图学[M].北京:中国化工出版社,2012,(9).

[2]许良元,刘微,江庆,等.三维建模与机械制图课程测绘改革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11.

[责任编辑:左芸]

上一篇:监测控制系统下一篇:美术教育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