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观(共6篇)
天人观 篇1
1建筑的文化脉络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 (V.Gordonchilde, 1892-1957) 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 莫不以城市 (礼仪性) 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 (金属) 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 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
1.1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 他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 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地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 北方以晋 (韩、赵、魏) 为表率, 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1.2 个体本位
楚国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关系, 其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 该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 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 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 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 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 则可能进入无限, 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 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 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 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 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 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 便能自觉天人合一, 进入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 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 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 而且更为深刻, 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 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 (包括时空局限) 解放出来, 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自觉天人合一, 而进入无限。因此, 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 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 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 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1.3 干阑文化
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的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 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尊重自然, 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 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 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 恰恰与楚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切合, 因此成为楚建筑的首选材料。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 地处中原的楚国地大物博, 木材资源相当丰富, 而相反, 花几百年的时间用石材兴建宫室建筑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2楚建筑的建筑特点
楚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 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他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 但始终流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楚文化精神: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 建筑镶嵌在自然中, 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1 人与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
楚国的建筑重视人与大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以其楚楼阁为例, 楼阁相当开敞, 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 追求与大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 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 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 使其时时回顾大地, 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 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 好像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 充分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2.2 建筑与自然高度协同
楚国的建筑注重与大自然高度统一的观念, 表现在城市、村镇、陵墓、住宅的选址和布局上, 风水学说、院落组群分布就是集中体现。早在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 (今苏州市城厢区) 时, 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 象天法地, 造筑大城, 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 以象天八门;水八门, 以法地八聪。筑小城, 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 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 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 以象地户也。楚建筑普遍存在天人感应之说、四神之说、阴阳之说、五行之说等建筑观念, 这些建筑观念形成了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的基础。风水理论反映在景观方面, 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 强调人工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宗旨是勘察大自然、顺应大自然, 同时又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 使其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完美境界。楚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 再由单体建筑围合构成院落。而院落组群分布就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 依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平衡分布原则和具体需要构成整个组群。主要方式是平面上的层层铺开, 注重移步换景异和空间层次, 体现时间进程中的空间意识, 注重含蓄美的表达和体验。
3楚国的建筑风格
在楚国的建筑风格上, 楚建筑的屋顶、木构件、飞檐等人性化设计, 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示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楚建筑的屋顶一般很大, 并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及以后的举折的做法。虽然曲度不大, 屋角也没有翘起, 刚健质朴的气势较浓, 但也初步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人字型的屋顶造型, 既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 又有利于排水。类似的还有楚建筑独有的干阑式建筑风格等, 这些做法相比同时期的欧洲的平屋顶和中国北方穴居, 更具有人性化设计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是古代楚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1 木构件的来源
木构件主要指柱、梁之外的悬挑受力构件斗拱, 古老的斗拱系与檐口平行。迄今所发现的楚建筑异型木构件中有十分精美的拱形构件。木构件的制作主要指构造结合的榫卯技术, 其本身不用一钉一卯, 完全采用插接构成。源于南方古老的干阑式建筑中的榫卯构造, 为楚建筑所承袭发展, 不但系列完备, 而且技术先进。在承重结构过渡为装饰构件的过程中, 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都将两种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
3.2 建筑的装饰
在楚国建筑的装饰上, 楚国的艺术家们既看重人与自然的统一, 充分表达个性的自由, 可是又积极入世, 回归到人本的理性现实。以其雕塑为例, 在出土的楚系墓葬中发现, 如比细高腿还长一倍的长脖子鸟的脑袋上忽然长出了枝杈繁生、尖端锐利的成对鹿角来、昂首引吭、展翅欲飞的长颈彩凤偏偏要站到斑斓猛虎的背上去, 而自己的背上却生出一对繁枝的鹿角、人首蛇身的补天女、双手擎万均的编钟乐架武士, 是力的表现、飞凤、鸣鸾、长蛇、奔鹿, 还有鼓胀着肚子的具蛙在进行着一场只有现代人类才可能进行的水陆空交叉的立体大型混战, 是人间善与恶的搏斗……这些作品, 对于地下的死者, 是欢送他们祝愿他们飞升上天上仙境, 对于地上活着的人们, 是鼓励他们面对大自然、征服大自然。多数的雕塑作品是实用器物, 把器形制作成许多种动物的形象, 施以彩绘, 以至浅高浮雕、镂刻等等, 莫不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充满着浪漫情调, 以供装饰陈设, 赏心悦目。
4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 楚建筑始终是天人合一与礼法、宗法制度的联合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 礼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级制和规矩, 看似矛盾, 但反映在建筑上, 两者并没有截然分开。如台、坛等建筑形制是礼制建筑, 但它们在布局上追求的还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二者并不矛盾。总的说来, 天人合一建筑观是楚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 是楚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ID:000472]
天人观 篇2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天人观”上庄子和荀子都强调了“天”的客观性,然而他们的“天人观”最终又反映出各白立场的差异。庄子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为起点,最终将“天”落实于“白然”之维,荀子同样是以客观性的物质之“天”为起点,最终将“天”落实于“丰七义”之维。庄子的“白然”着眼于“白适其适”,强调个体本身就是客观“白然”的体现,认为应该顺应个体的“白然”之性;而荀子的“礼义”着眼于“化性起伪”,强调“礼”外在于个体,认为个体应该遵循“礼”的价值规范。由此,可以看到庄子的“白然”本身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荀子的“丰七义”本身蕴含着“天人之分”的思想。庄子的“白然”最终凸显的是个体的白由发展,而荀子的“礼义”最终凸显的是对个体白由的约束,这也彰显出庄子道家立场和荀子儒家立场的差异以及两者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一、庄子与荀子“天”的客观性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强调了“天”相对于“人”的客观性,质言之,“天”不再是内在于“人”,而是具有了外在于“人”的客观性。庄子虽然强调“天人合一”,但是只有“人”顺应“天”的“白然”,这种合一才能够实现,这本身就凸显了“天”外在于“人”的客观化;荀子则更是强调“天人之分”,当他把这种客观化的外在之“天”落实到“礼义”之时,那么“礼义”便有了一种至上的地位,既然“天”和“人”是相分的,那么“人”本身就并不具备“礼义”,“礼义”完全是一种对“人”的外在约束。总之,“天”在庄子和荀子那里都具有一种相对于“人”外在的客观性。
二、庄子“天人合一”与荀子“天人之分”
尽管庄子与荀子都突出了“天”相对于“人”的客观性,然而其最终指向却有着明显差异,庄子最终通向“天人合一”,而荀子最终通向“天人之分”。庄子强调“白然”必然要求顺应“人”的本性,在庄子看来,顺应“人”的本性其实也就是顺应“天”,这便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荀子强调“礼义”,认为“礼义”是外在于“人”的,必然要求“人”遵循外在的“礼义”,荀子认为顺应“人”的本性便是违背“天”,所以荀子强调“化性起伪”,这便是一种“天人之分”的思想。
三、庄子、荀子“天人观”所代表道、儒立场的不同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的差异反映了二者所代表的道家和儒家立场的不同。庄子代表的.道家立场强调“人”作为个体的价值。由于庄子突出“人”的价值,可以这样认为,庄子的“天人观”是一种由“人”到“天”的过程,庄子的“天”也就是“人”顺应白然的行为。所以在庄子那里“天”并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而体现在“人”的行为中。庄子的“天”也可以以理解为他讲的“道”,庄子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庄子的“天”和“道”不是在“人”之上的,而恰恰就在“人”之中。没有了“人”也就不可能存在“天”和“道”,庄子的“天人观”是以“人”为主导,能否达到“天人合一”完全取决于“人”。如果“人”能够顺应“白然”而不妄为,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王博先生这样评价庄子的《大宗师》:“它要人回到天,做一个真人,天人,而这只有借助道才可以完成。如果“人”态意妄为违背白然天性,那么就达不到“天人合一”。所以,庄子的“天人观”最终的指向是“人”而非“天”,指向“人”最终凸显了“人”作为个体的价值所在。
四、庄子、荀子“天人观”思维方式的差异
可以这样认为,庄子和荀子的“天”除了作为纯白然的物质之“天”这一层含义之外,都带有一种价值层面上的预设。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思维方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讲就体现在对“天”的价值预设方式上。
结语
浅谈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观 篇3
关键词:中国武术;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176-001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自古以来强调天能主宰一切,人心能感通天地万物,万物圆融一体能走向天人合一的道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指出人应遵循自然生成运行的法则。又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是由天道推论人道,道家认为天地长存的原因就在于不立意为自己而生,也就是“无为”、“不争”、“无私”等,都是从大自然中所悟出的真理,道家即利用它来待人处世。就儒家来说,“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信念,天地不但洋溢着生命,而且也充满着价值,更能与宇宙万物相感通的。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万生焉。”又如《论语》“泰伯篇”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2]可见,“天人合一”理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广。“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武术理论上统称“天人和谐”。何谓“天”?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大自然,人应包括在内。大自然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
一、武术和自然相应与统一
《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长与健康。因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泉源,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已经能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并形成了自身的规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只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人体就健康。传统武术在道法自然这一法则指导之下,采用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入拳术的技法之中,即是以“形物之形,悟物之意”,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少林拳的龙、虎、豹、蛇、鹤五拳,据《少林内功秘传》记载,“五拳者,即可练精、力、气、骨、神之法也,故创五式,使内外并修而达于化境也”,“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上述五拳,如能练至精纯之境,则精固、力强、气聚、骨坚、神凝,五者相合,互为融化,为用之妙”。南拳中的鹤拳、虎拳以及武术其它象形拳法如猴拳、螳螂拳、鹰爪拳、蛇拳等,均是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形态,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这种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征,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表现生命,表现自然,实际上是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是求得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从天地万物的生长演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格物取意,追求崇拜物之神采,当然是天人合一的显现。
二、武术和顺应人际与和谐
“天人合一”的观念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内容。在武术中表现出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谦恭待人、稳健温和、含蓄不露、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容万物、厚德载物的气度。武术各家各派还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尊师重道、除恶扬善、谨慎择徒、重义轻利的戒约规范,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要求习武者要有手德、口德、公德,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
三、武术和身体内外的和谐
人体如宇宙,也是一个小天地。为求得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道要顺应天道,拳家练功的时间,地点应随季节、时辰、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其顺乎自然,合乎自然。首先,对人体的认识,把人体的各部位,五脏六腑、经络穴位以及每个局部,都看成是一个整体,并且是和天地万物相对应、相关联的。许多器官和经络穴位,都以阴阳命名。其次,以五行属性概括人体各部分联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针对自然环境的“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时”,针对人体的“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概念,均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并衍生出其间相生相克,相互对应的原则。有些武术练功也按这些原则设计和安排。五行拳练功理论有:“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谓也,如人之内有五脏,外有五官,皆以五行相配合。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胃属木。”以金木水火土配人体之五脏心、肝、脾、肺、胃,说明练功对内脏器官的影响。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来配合五行,要求练功按季节进行训练。另外,人体头、手、身腰、外形,拳行东、西、南、北、中方位,也皆与五行相配。以身体实践力行的练武者,在与自然共构统一体中,武术的动作就必然符合天人和身心的平衡调节,必须遵从自然的变化,始终保持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四、小结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人体自身的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关系,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一致。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武术的主要原则,是拳道之理。古人练武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违背则损害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马美信.庄子[M]台北锦绣出版事业1993,49页
天人观 篇4
关键词:“天人合一”,现代体育养生观
1“天人合一”的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 从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学者,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都不遗余力。“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养生理论及方法研究的重点。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界、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为客观事物, 又为“理之所出者也”, 泛指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 包括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和人类社会及其变化规律两大方面;“人”是自我身心协调统一的个体。古代养生家认为, 人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谷等自然物, 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对人身心的调控。人是自然物的一种, 人的生命是自然物的精粹, 并在不断地获取自然界的精华;人还是社会成员之一, 只有依靠社会才能提高生活质量。自然界天地万物, 每时每刻地都在按照阴阳五行法则不断地发生变化。大千世界, 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随时都会出现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的矛盾和斗争。人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 是自然和社会的依存者, 必然受天地间自然变化和社会变革规律的影响与支配, 其生理、心理也相应地随着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总之, “天人合一”整体观包括人体内环境身心的统一、协调、平衡和人体外界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它是人体生命得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
2“天人合一”与现代健康理念高度融合
近年来, 世界各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方式。有人提出“二维健康观”, 也有人提出“三维健康观”和“四维健康观”, 甚至“多维健康观”的现代科学健身观。二维健康观, 指出单纯的身体健康, 没有疾病不算真正的健康, 必须身体和心理都健康, 才算达到健康的标准。三维健康观, 是指“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性医学模式的现代科学健身观。三维健身观是相互联系的三个健康构成要素:“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 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生活为特征的行为健康”。四维养生观是指心理、生理、社会和自然的现代科学养生, 它追求的是身心及社会环境的全面健康。多维养生观指的是“生物—心理—伦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多元医学模式”。从以上养生观可以看出, 无论是三维、四维还是多维, 都是包括身心双重健康和现代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健康观。这与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观基本相同, 无论是整体观的健康理念, 还是其构成要素, 现代的“多维养生观”与“天人合一”思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可以说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效用就是能够增强老中青少各类人群的体质。人们通过中国传统体育锻炼方法, 可以收到切切实实的锻炼实效, 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使精力更加充沛。如太极拳、健身气功、木兰扇等各项健身功法, 中具有锻炼节奏舒缓平和, 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器械, 强度可大可小, 时间可长可短, 场地可因陋就简, 老中青少咸宜的特点。
3“修身养性”满足现代人身心健康需求
中国古人历来“重人贵生”, 养护生命、延长寿命。强调“修身养性”、“仁”、“德”, 是天与人相合的基础, 有了完善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修心”与“积德”相结合, 达到“内外双修”的要求, 才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因为大凡大德者, 心境必然坦然自若, 无私无畏, 没有嫉贤妒能之忧虑, 没有七情六欲之干扰。中华体育养生文化, 将古人的养生智慧与传承下来, 滋润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 顺应和满足当今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需要, 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与长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在传统的导引、呼吸吐纳相结合的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简便易学、融汇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蕴含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 注重个人技艺的纯熟和本体感觉, 淡化竞争意识, 对发展学生完整人格, 发展身心健康, 提高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包容和谐的精神, 具有深远的意义。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其动作缓慢、舒展, 把呼吸、姿势与意识自然地揉合在一起, 周身相合, 内外融通, 整体归一, 突出表现“天人合一”思想, 对健身、养生、调节心理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 蕴含于中医学、伦理学及道家、儒家等各种文化的内涵, 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传统性, 体现了超前的养生智慧。它对增强和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 对发展现代体育养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是中华民族的养生、健身财富。现代体育养生的健心功能就在是通过“仁”、“德”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通过功法锻炼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要求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看做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在习练体育养生功法时既重筋骨的锻炼, 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 渗透着民族的习惯、风格、心理、感情等因素, 对于培养人们“德”与“艺”的统一、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有良好的作用。
4“即时”养生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其所信奉的养生理念都是要顺应天地四时, 顺应气候季节的变化, 将人体与自然环境融合, 强调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 要求“即时”养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现代高科技的发明, 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 使越来越多的工作人群得“高科技病”, 包括“鼠标手”、“电脑眼”、“空调病”、“手机依赖症”等, 还有现代流行的“宅男”、“宅女”, 网上购物等生活方式, 一系列的现代化产物使人感觉迟钝, 行为退化, “30岁的年龄, 40岁的身体”, 腰背酸痛, 颈椎、腰椎损伤等, 现代人把自己变成了工业社会里的一个机械流程, 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 如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健康, 便很可能引起身体上的不适。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 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了一个难题。
“即时”是指当下, “即时”养生指现在就开始做的保养生命的运动。《黄帝内经》中讲,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有两层意思, 一是在没有生病之前就要开始调养, 顺从阴阳四时的消长变化, 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防止疾病的产生。二是不治已经生病了的脏腑, 而是依据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 从相关联的没有生病的地方开始调治。每一个疾病都有一个潜伏期, 正是这个潜伏期蒙蔽了许多人的眼睛, 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如果完全地依赖现在医学的临床检测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与否, 最终往往只能让许多疾病没能及时地得到治疗。因此疾病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 “即时”养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养生的意义也全在于此。
体育养生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可选取不同的运动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锻炼。如健身气功是集健身性、简易性于一体的运动, 不仅健身作用明显, 而且不同功法有不同的动作结构、风格特点和运动量, 并且不受场地、时间、性别等限制,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功法,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即时”锻炼。当感觉精神压力大, 心惧不安, 失眠多忘时, 可以进行“调心”, 可采取的姿势有立、坐、卧三种, 如站桩、静坐等。人们可根据自己所处的时间和地点任意选择。调心时, 一是运用心神, 认识养生之旨, 加强控制能力。二是注重精神修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 三是思想安静专一。这样就能祛妄存真, 起到修心养性, 预防、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如果感到身体不适, 如过度疲劳或久坐造成的颈、肩、腰部酸痛或损伤、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造成的损耗等, 可以通过“调身”对身体机能进行调整和治疗。调身的方法不外乎行、立、坐、卧。通过调身, 可以带动四肢乃至全身关节骨骼, 通过形顺达到气顺, 通过气的运行牵动内脏器官运动, 提高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逐渐提高全身肢体关节、韧带、骨骼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从而起到柔筋健骨、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强身健体的作用。如健身气功·易筋经一共十二势, 功法中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有较充分的屈伸、外展内收, 尽可能使人体的骨骼及大小关节、肌肉群都得到充分的活动, 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易筋经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 动作柔和、舒展、协调, 如“打躬式”中椎骨节节拔伸前屈、卷曲如勾和脊柱节节放松的伸直动作, 都对脊髓和神经根进行了很好的刺激, 缓解了脊椎的疲劳, 针对现代人各种各样的脊椎病, 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便于中老年学练, 即时养生。
5 全民健身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体育养生是当前和谐社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 全民健身本身就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理念。传统体育养生动作少且简单, 练功效果好, 是全民健身中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易于推广和普及, 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它讲求心平、气和, 追求健康长寿, 感召对生命的敬畏, 遵循“天人合一”整体观, 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锻炼理念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及心理的影响是全面的。如太极拳、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在传统的导引、呼吸吐纳相结合的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简便易学、融汇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蕴含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 注重个人技艺的纯熟和本体感觉, 淡化竞争意识, 对发展现代人完整人格, 发展身心健康, 提高身心素质, 培养人与人的团结友爱、包容和谐的精神, 具有深远的意义。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部分高校开设选修课,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舒展, 把呼吸、姿势与意识自然地揉合在一起, 周身相合, 内外融通, 整体归一, 突出表现“天人合一”思想, 对健身、养生、调节心理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首先,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在, 通过练习后, 神经系统通过“内向性”的运动达到一种在自然环境中的轻松解脱感, 从而改善脑细胞结构, 减轻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其次,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调息”, 使呼吸肌得到锻炼, 肺活量增加, 能够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体育养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拳打蜗牛之地”, 只要有一席之地, 就可以进行锻炼。对于性格内向的老人、家庭主妇来说, 传统体育养生可以单独练习, 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对于开朗、外向的人来说, 也可以集体练习, 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健康, 对于结识朋友, 增加社会活动,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大有裨益。如太极拳, 要求“心静用意”、“恬淡虚无”, 既修身, 又养性。老年人积极参加太极拳锻炼, 做到静心、养心, 就能摆脱孤独感, 达到身心平衡。太极拳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 要求全身各部分内外、形神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是谓人自身的和谐;在太极拳集体活动中, 在获得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健身实效的同时, 也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稳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朴归真, 是谓人与人的和谐;体认到太极拳的文化氛围、审美情趣、和生命感悟, 通过积极调整人际交往、人的生命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促进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狄百瑞.中国的自由传统[M].云南: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2]王敬浩.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的历史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3) .
[3]安献周.论陈鑫的传统体育养生观[J].吉林) 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
天人观 篇5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所在,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资源,掌握适度发展的原则,使得人类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
作 者:陈秋南 何跃 张永兴 任泊帜 作者单位:陈秋南,任泊帜(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湖南,湘潭,411201)
何跃(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45)
张永兴(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天人观 篇6
一、洽川湿地景观本身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和谐美的生态观
儒家的《礼记·乐记》中载:“天地欣合, 阴阳相得, 煦妪覆育万物, 然后草木茂, 区萌达, 羽翮奋, 角觡生, 蛰虫昭稣, 羽者妪伏, 毛者孕鬻, 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 则乐之道归焉耳。”[1]描述的是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绝美壮观的自然画卷, 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崇尚和谐美的自然观。洽川湿地拥有芦苇荡湿地、神奇瀵泉、百种珍禽鸟类、黄土峰林、大河风采、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六大人文自然景观。在体现黄土峰林山地和湖泊湿地自然景观的基础上, 融合了中国传统的黄河文化、诗经文化、古莘文化等人文因素。古今描写洽川湿地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无不表现着和谐美好的氛围。洽川湿地体现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的很好体现。
二、“智者乐水”的洽川湿地生态旅游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孔子亲和自然, 倡导人文精神, 他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2], 并要求“君子以厚德载物”,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易经》) 。不同时代的文人都将自己对自然的美妙感受用清丽、淡雅的诗化语言表达出来。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3]。这些都透露出儒家思想中对自然界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与热爱。《诗经》305篇中与洽川黄河湿地有关的就有20多篇, 其中《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中所描写的地方就在洽川,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的动人爱情故事是在咏叹黄河湿地自然美景基础上展开的。诗作《游洽川湿地》:“菏塘万亩清香绿, 芦荡瀵泉绿水清。”《咏万亩芦荡》:“北国黄河畔, 洽川云水乡。泉肥鱼世界, 草盛鸟天堂。虫唱诗添乐, 花开画吐香。一方绝胜地, 未必逊苏杭。”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洽川湿地景象。在此远望“万亩荷塘接天际”, 近观“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湿地荷塘, 回味着范成大“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这是洽川湿地绝美的自然景观让“诗心”和“诗境”完美结合, 是诗人心灵的一种自然回归, 也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这种儒家的“智者乐水”, 亲和、咏叹自然, 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生态旅游永恒的主题。
三、洽川湿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追求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荀子自然观虽主张“天人相分”, 但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与天地同理, 与万世同久”[4], 用礼制来节制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利用, 也是一种“天人合一”自然观另一种形式的体现。
洽川黄河湿地在原始自然景观的基础上, 开发了湿地生态旅游、温泉疗养、田园观光和乡村农舍旅游等项目, 另外也发掘了文化资源, 打造了“情诗之源、生态之旅”的旅游品牌。洽川黄河湿地的开发体现了荀子“天人相分”的自然观, 人们在原始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利用, 为人类造福。但在开发的过程中, 要“制天命而用之”, 保证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 适时、适度地加以开发利用。用这些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 即儒家所说的“礼”。目前的洽川黄河湿地景观的开发利用还需进一步重视, 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有待改进和提高, 社区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加强。在洽川湿地开发过程中, 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规划, 如温泉的拥挤和河滩空缺的问题并存。这些问题主要是儒家自然观中“天人合一”观念中“人”的因素, 我们只有通过加强科学规划、管理等有力措施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旅游生态环境。
四、洽川湿地的维护和保护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
洽川湿地是黄河在这个区域内水资源的有效贮存形式和持续补给者, 它的存在为黄河湿地丰富的水生和陆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和生存环境, 直接影响着当地的气候, 具有显著的滞洪、蓄洪作用和净化水体的功效。洽川湿地本身就是多功能和高价值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洽川湿地的保护就是防止进一步地过度开发利用。而洽川湿地大量农田和乡村农舍的开发和建设, 旅游旺季超负荷的接待造成的温泉拥挤、旅游污染等因素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这些旅游生态问题的出现引发笔者对儒家生态观的思考。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2], 坚决反对滥用资源。孔子又提出“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2], 曾子主张“树木以时伐焉, 禽兽以时杀焉”[1], 这些都强调要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3], 强调的是把儒家伦理“仁民”延伸到生态领域并“爱物”, 顺应自然之性, 取之适度。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5], 倡导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并指出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让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从而出现“川渊深而鱼鳖归之, 山林茂而禽兽归之”[5]的景象, 让自然景观保持生态的平衡。
《中庸》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6]认为自然总体来说是和谐发展的, 要消除局部的矛盾就要“致中和”保护“天物”, 维持生态系统的自然秩序。洽川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万物并育”的生态系统, 每一个要素都不可或缺, 可以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我们须“致中和”, 这样才能保护“天物”, 使得整个系统良性循环。
洽川湿地长期保护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 就是要挖掘儒家生态观的文化内涵, 让人们能够洞察到生命的内在和本质, 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 也就是自然发展规律, 就可以参与创造万物“赞天地之化育”并通过主体内心和本性的探索, 最后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与天地参矣”的“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正如孟子言, “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3]洽川湿地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此区域内黄河湿地动物的生存, 影响到整个湿地生态环境诸多方面, 我们要极力维护湿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避免酿成“川渊枯则龙鱼去之, 山林险则鸟兽去之”[5]的自然悲剧。我们要长期保护好洽川湿地, 可以通过加强景区管理、普及湿地知识、强化环保意识、宣传生态文明等加强“人”主体内心和本性的探索达到与“天”的和谐, 从而使洽川湿地景观得到很好的保护,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连续的河川径流、畅通的水沙通道、无害的水质环境、良性的生态系统、适足的水源供给等是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而洽川湿地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是保持黄河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义[7]。
因此要从根本上保护洽川黄河湿地自然景观, 必须把握好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 对黄河河道和自然景观进行有力保护和治理,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改造和开发, 维护好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 维持洽川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才能让湿地自然景观之美保持永久的魅力。
儒家生态观蕴含着“智者乐水”的生态旅游观、“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利用观和“仁民爱物”的生态保护观等“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主张崇敬、亲和、咏叹自然, 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洽川黄河湿地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而达到自然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希旦.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 198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 1980.
[4]刘蔚华.儒家的自然伦理观[DB/OL]. (2007-11-9) [2009-8-1]http://www.rwzr.cn/Html/Article/gdwh/qlwh/52620071106171000.html.
[5]王先谦.荀子集解[M].中华书局, 1988.
[6]王媛, 徐阳鸿.大学中庸[M].中华书局,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