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

2024-09-24

天人合一思想(共12篇)

天人合一思想 篇1

一、“天人合一”的内涵分析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天人合一的基本含义是:天道与人道的一致、协调。其具体的内涵主要从下面三点来分析:第一, 人与自然相一致;第二, 人与外在的强大力量 (或规律或神秘力量) 相一致;第三, 人与道德自我相一致。“天人合一”, 简单说来, 就是通过人的主动或能动的实践, 使“人”与“天”协调一致或相互统一。吴雪玲在她的文章中写道:“‘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 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 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 究其理论实质而言, 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1]

(一) “天”的内涵

在先秦文学中, “天”有以下三种解释:第一, 自然之天。如“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 此之谓大本大宗, 与天和者也。”——庄子《大宗师》。第二, 义理之天, 即事物的规律或法则。如庄子提到“死生, 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这是说死与生是命中注定的, 就像昼夜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 人对这些事情是无法干预的, 这里的“天”即相当于自然规律。第三, 主宰之天。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 是至贵至尊的神灵。

冯友兰也认为:“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 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 即所谓皇天上帝, 有人格的天、帝。曰命运之天, 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可奈何者, 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 之天是也。曰自然之天, 乃指自然之运行, 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曰义理之天, 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 如《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之天是也。”[2]“天”也是我国哲学范畴中最古老的范畴之一。

(二) “人”的内涵

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人”概念的论述有以下特点:第一, 强调“人”的自然特性, 如战国时期的人们认识到人为万物之灵长;第二, 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可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如庄子的“落马首穿牛鼻”;第三, 侧重“人伦”、“人道”的思想, 如孔子的“仁亲也从人二”;第四, 强调“人”受“天命”的制约。而在“天人合一”中, 笔者认为“人”可以简单的解释为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凡人, 是指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即理性的能动者, 包括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作为类的人。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写道:“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 莫贵于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将人的地位看得很重。

当然, 要在“合一”的逻辑关系上看待“人”在“天人合一”中的地位, 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 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地位的问题。第二, 人怎样与自然相合的问题。古代思想家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显然是不同的。道家以自然为基点, 讲求尊重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儒家则认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天人合一。

(三) “合一”的内涵

“合”就是互相理解, 相互关联。“天人合一”应当重在“合一”, 其中的“天”与“人”应当作为这个关系中的关系项存在。“天德而出宁, 日月照而四时行, 若昼夜之有经, 云行而雨施矣”———《庄子·天道》可解释为要效法上天的美德, 在勤政治民的同时还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要像日月普照、四季运行那样, 还要像昼夜有常、云飘雨降那样。“天”与“人”“合一”于“德”。“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法天时”———《周易·乾卦·文言》, 也体现了天人合德论。“天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 认为宇宙间有四大, 人居其一, 人以地为法则, 地以天为法则, 天以道为法则, 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

二、“天人合一”的思想分析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 其理论基础就是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 人与自然共处在这个宇宙大系统之中。下面笔者就从道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具体来分析。

(一)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道家看来, 天是自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 天也;有天, 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道家十分尊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强调“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 凶”。对自然万物的开发利用, 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应当“知常”, 最终自然大道的必然规律性, 否则将自取败辱。《庄子》进一步强调人应“与天一”, “不以心捐道”、“无以人灭天”。

老子告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 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46章) 只有适可而止方可避免祸患。故有“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老子》第44章) 其中“知足”、“知止”就是要求人们讲究实际、尊重规律、讲究限度, 不可追求虚荣、贪得无厌。“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说明人们如果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就能从中受益;如果不按自然规律行事, 就身受其害。这反映了老子的天人“同律性”的思想。

庄子认为“合一”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合一。“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 “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 无以得殉名”———《庄子·秋水》, 就是强调了要顺应天命, 遵循自然规律。庄子的“人与天一”是指合人于天。他强调天和天道对于人和人道的相关性, 也强调其优先性。人之一切源于自然, 因而也必须回归自然。

(二)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所谓“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 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 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 爱惜其他生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孟子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的指向, 《礼记·中庸》把“诚”视为天的本性, 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 “诚者物之始也, 不诚无物”, 从而要求以“诚”这一道德修养达到“天地人合一”。

儒家所说的“天”, 非常贴近现代“自然”这个概念。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荀子更深入地认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他认为“天”的职责即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儒家认为的“天”与“人”是一体的。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中, 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 应创造潜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孟子·告子上》中他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观点, 即由“尽心”到“知性”再到“知天”的认识途径, 认为人可以通过修心养性感知到“天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在“天道”、“性”、“命”三者的关系上提出了由天到人、又由人到天的认知过程, 即由“敬天畏命”到“知天达命”的发展过程。

在天人关系上, 儒家认为可以通过“志于道”、“志于学”、“反省内求”、“慎独”等方式, 来达到“知人”、“知性”、“知天达命”的功效, 以谋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共生共荣。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借鉴意义

早在19世纪,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的基础上, 就像人类发出了警告:“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3]我国需要同时完成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 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国古人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生态思想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可以借鉴的。下面就主要从以下几点具体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 就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天与人的关系, 不能把天人断然分为两截, 更不能人为制造对立。天与人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决不能孤立地看任何一方, 这是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从天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出发。

第二, 建设生态文明, 就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 应当提倡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服从天道的思想。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能简单的认为一切都是能把握的。

第三,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要提倡敬天、畏天的思想, 而不是片面地鼓吹制天、勘天的思想。我们应该在知天的基础上去敬天, 去畏天。

第四, 建设生态文明, 应当创造性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观, 尤其要吸收古代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整体观念、有机协调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站在天人有机合一的整体上来进行, 协调好各项天人关系。这是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又一前提。

第五, 建设生态文明, 更应当提倡崇高的道德境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平等待人, 平等待物, 提升主体 (人) 的精神境界是我们所要提倡的, 尤其是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 人人都是主体, 人人都有责任维护生态的良好有序发展。

第六, 建设生态文明, 就必须提倡哲学与科学相结合。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骤中, 我们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促进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更要结合中国生态实际这个大环境来应用科学, 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道路, 才是当今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只要合理借鉴好“天人合一”思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美丽中国”将不会只是构想, 在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更要处理好GDP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 要努力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合理地利用“天人合一”思想, 正确处理好“天”与“人”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我国当今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吴雪玲.现代语境下“天人合一”思想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5) .

[2]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人民出版社1972:251.

天人合一思想 篇2

“天人合一”是汉字构形中的终极哲学意蕴。古人创造汉字,以天地之象为基础,也是因古人认识到自身与天地的关系。在古人的认识里,人在天地之间,是天地万物孕育的万灵之长,来于天地,生于天地,大自然是一个天地,人自身也应是一个天地。而天地万物之性与人性是一致的,尽人之性则可以尽物之性。这在《中庸》中就有描述,“唯天下之至诚,为其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尽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汉字的创造过程即是古人用汉字描绘天地万事万物的过程。这便有个巧妙的逻辑:天地精华孕育了万物之灵的人类,人类在经历漫长的进化后,用自身逐渐开化的灵智,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符号将天地万事万物重新描绘与诠释。天地万物与汉字的关系是被表现和表现的关系,在这两者之间夹着一个重要的联系——人。古人不单是创造了汉字“象”天地之形,更赋予汉字兼具天地至理及天地之气的神韵。

一、汉字“六书”构形中的“天人合一”

汉字是古人从天地间获得感悟,抽取天地大自然之中的形、质、意、理创造出来的。然后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明了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创造出了更多的汉字。所以汉字的构造本于自然,体现自然规律。汉字在形体构造所代表的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理论。

如,“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一,唯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许慎认为,“一”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即“太始”,或谓“太一”,简单的“一”,是万物的起源,天地的本源,证明汉字最基本的意蕴就是天人合一。

如:“三”字,在《说文解字》:“三,天地人之道也。”许慎认为,“三”是天道、地道、人道的结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认为“三”成为衍生万物最相近的事物,由此体现“三”字与天地的密切关系。

又如:“王”字,《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王”字的三横画表示“天”、“地”、“人”,一竖则表示贯通“天”,“地”,“人”。人的君王,代表天统治人间。古人认为:既然是代表天统治的,王应该是对天,地,人之道皆通的圣人,也由此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如“天”字,甲骨文中上部为人的头,下部是“大”,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其字看上去特别突出了人的头部,可见“天”字的本义为头顶,是象形字。《说文解字》说:“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许慎认为天的引申义是至高无上,认为“天”是由“一”和“大”构成的会意字,将“一”解释为世间第一大物,并把“天”分成“一”和“大”两部分,显得形象逼真,体现着宇宙永恒无穷的真理。在古人的心目中,天是人头顶上的东西,是最高的地方,没有什么比天更高的了,因而产生了天“至高无上”的观念。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天”是有“人”在其中的,这就更形象地说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如:“人”,《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也。”古人常说:“人是万物的灵长”,他们认为人的灵性与智慧接近于天的意志,除了天地之外,世上万物,人是最有智慧和最尊贵的。“人”字表现着天地之间最尊贵的理念,人与天相比,人夹于天中,人是有尊贵思想的,但也只是在天地之间,也只能与天地并称“三才”,证明了古人对“人”,对自身价值的评价与认识,更符合了“天人合一”的哲理。

二、汉字书法构形中的“天人合一” 古人在创造汉字之时,用其高超的智慧,用线条将万事万物抽象成字。汉字代表着万物,也代表着人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和理解。书法家将气脉注于汉字构造中,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使汉字自身拥有生生不息的机能,汉字成为沟通天地与人的媒介,让人的心灵和思维更贴近天地万物,更能领会到天地之美,天地之理。所以它的每一个笔画都有深刻的内涵。“S”形运动模式,有点像太极阴阳,是古人领悟到天地运动的轨迹,是非直线的运动,是生生不息,循环不已的。书法家在书写汉字时,就运用“S”形运动模式,汉字在笔的运动下,动而成势,汉字写于纸上,虽似死物却给观者静中含动的气势。

如“一”,它是万物之始,代表着万物的最初形态。书写“一”时,历代书法家总结其运笔用笔的轨迹,不绘成一条死板平直的横线条,而讲求曲直相间,充满动感地绘成曲线,恰如平放的“S”。“一”,像天地之初形,该线条不但美,又内蕴丰富,哲理深刻,表现了古人在抽象的线条中容纳万象,又蕴涵形而上的哲学智慧,也表现出古人用丰富意蕴的汉字表现天地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

汉字简单的线条里赋予灵动的神韵。汉字的书法构形极重意象,天地间万物之美,是汉字意象美取之不竭的源泉。书法家认为,书写汉字应是表现天地的自然美的,汉字就应像一个自足统一和谐的整体,像一个“小自然”。这些书法理念都表明了汉字在书法构形中蕴涵着书法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他们通过自己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和理解,用汉字再现了天地至理与天地之美,人—汉字—天地,三者和谐统一地联系在一起。

天人合一思想 篇3

关键词:《雨打芭蕉》 天人合一 音乐形象 从音乐鉴赏出发,“天人合一”可以说是音乐与审美相合一的审美境界。《雨打芭蕉》作为广东的经典传统曲目,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分析其中的美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雨打芭蕉》的情感寓意。

一、细赏雨 芭蕉落

《雨打芭蕉》是一首流畅优美的佳作。作曲家通过音乐中的音符美妙地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寓情于物,寓情于景的创作手法,以达到情景相融的审美境界。

从整首乐曲来看,《雨打芭蕉》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它的情绪内容虽然有所变化却不会作太过强烈的对比。整首乐曲的速度、节拍没有很大的改变,而旋律、节奏等方面却有较大的发展。第一个段落为前8小节,旋律的歌唱性很强,韵律活泼明快,体现出人们乐观向上的欣喜之情,最后一小节四分音符的顿音节奏与前七小节有所对比,为第二段落的变化作准备;第二段落与第一段落的旋律个性和节奏音型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小雨变大雨的情景,更表现出人们观看芭蕉丰收愉悦轻快的情绪;随后曲调突然转变,以缓慢的速度和变长的韵律及节奏迎来第三段落。第三段落感情的流露显得更为乐观阔达和悠然自得,乐曲突然放慢与第一、第二段落有不一样的审美意义,将情绪推向更高的层次再平静地结束,感情色彩更加浓烈真切。

二、人与物 心与境

“天人合一”一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概念,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中西方相比较,中国美学之归趋,艺术是融入自然;西方美学之归趋,艺术是模仿自然。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更为强调的是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即一体性和融合性,而西方则带有区分的性质,即分离性。

自然,意指天,即“天人合一”。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中,天地万物的节奏与我们人类生活的节奏是和谐统一的。雨打芭蕉,没有雨水的滋润,就没有芭蕉的丰收及成果,就没有人们喜得硕果的欢喜之情,芭蕉只有经历初夏雨水的洗礼,才体现出它生命的价值,是收获成熟的象征。乐曲传递的不仅仅是勾画出来的芭蕉形象,而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感情的意境,初夏的意味正浓,雨打芭蕉的明透声响,它的情通过描写初夏时节的芭蕉在雨季中敲打的淅沥之声,表现出岭南人们对丰收成果的欣喜之情,表现了广东音乐朴实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

蕉林遇雨,恰恰体现出这一理想境界。人的内心一方面倾向于音乐所传达的万物生灵,另一方面倾向于音乐所延伸的另一层面的精神气质,人与物合二为一。从听觉上形成赞叹不已之享受,从视觉印象上向人展示芭蕉叶不断舒展,犹闻娑婆舞姿的动态。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儒家的最高美学理想。《礼记·乐记》的第一句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充分说明了有了“人心”才会有音乐,一切音乐都是人的内心流露,通过声音表达心中之喜怒哀乐。由此可得,音乐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方式,而人们创作音乐,往往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勾画出万物生灵,因此,“天人合一”是自然与人的合一,是音乐与审美的合一,是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

当我第一次看到《雨打芭蕉》这富于岭南风味的标题时,不禁联想到岭南文化三部曲之一的《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这是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的一部关于岭南古典园林文化的随笔集。作者以新颖的手法全面解析了岭南园林的美丽风貌及其内在内涵,令人悄然动容。此外,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的词中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通过雨打芭蕉反衬出李清照孤独忧愁的内心,抒发出她怀恋故国、故土的思念心情。如此一看,雨打芭蕉象征着一种独特的情怀。它可以是以芭蕉体现岭南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也可以是以芭蕉反衬各人深处的内心,二者寓意方向不同,但都离不开人和自然,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在细细聆听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同样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美学思想。

乐曲的第一段落中,流畅明朗的旋律展现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表现出人们的欣喜的心情,它体现出人与物,心与境高度融合。

乐曲的第二段落中,韵律的变化发展恰如雨滴敲打在芭蕉叶上的明透声响,雨水的来临象征着芭蕉的成熟,表现出岭南人民观赏落雨的欢乐心情,极富岭南生活气息。

乐曲的第三段落中,韵律变得极富歌唱性,愉悦欢快的心情升华到最高点。第三段落的乐曲突然放慢与第一、第二段落有不一样的审美意义,激发出人内心最深处的赞美之情,那是一份更为深刻,更为真实高扬的动人之情,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发挥到了最高点。

细赏雨打芭蕉落,细诉心底深藏的故事,人与物,心与境的完美融合别有情趣。《雨打芭蕉》一曲体现了广东音乐朴实清新,明快活泼的风格,描绘出芭蕉遇雨后的丰收之喜,洋溢出岭南人民欣喜愉悦的幸福感,全曲情意深蕴,体现了《雨打芭蕉》所渗透的人与自然的浓浓情意及南国情怀,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质,富于生活气息和和谐的审美观,高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三、结语

通过对《雨打芭蕉》音乐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整首乐曲始终渗透着“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雨打芭蕉》通过用音乐手法描绘雨打芭蕉的情景传递出岭南人民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气息,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所以笔者以《雨打芭蕉》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为例进行了简单地探究,希望自己在音乐内在的美学分析方面能有所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黎田,黄家齐.粤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2]钦媛.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2,(07).

[3]曹桦.广东音乐的美学特征与当代呈现[J].福建艺术,2013,(02).

《茶经》“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篇4

关键词:陆羽,《茶经》,天人合一

陆羽著的《茶经》 (公元780年) 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其书三卷, 分十类:“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圗。” (《总目》卷一百十五) 共7000余字, 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唐以前我国有关茶叶的知识及制茶的实践经验, 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深远影响。书始出“时鬻茶者, 至陶羽形置炀突间”他被“祀为‘茶神’”。后人称其书为“茶叶百科全书”“茶叶文化宝库”“世界茶叶的经典”。受中国古典哲学影响, 陆羽《茶经》融入了“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指宇宙中天与人、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共生共立, 共处共荣、相因相需、相辅相成、涵摄交织、浑然一体, 组成一个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 是中国哲学的精髓。历代哲人都把“究天人之际”即从总体上贯通天道、人道关系作为其思想学说的最高目标和基本内容。“茶”是草木中“人”, 吸收天地精华而长, 与天密切联系;饮茶, 则与人有关。于此“天, 地, 人”三才尽备, 杯茶中“天”与“人”达到完美和谐。

一、陆羽生平及评论

“一生为墨客, 几世作茶仙” (《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九) 的陆羽, 一生命运坎坷, 生世神秘。《隐逸列传》载“羽, 字鸿渐, 一名疾, 字季疵, 复州竟陵人, 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濵, 畜之。既长, 以《易》自筮, 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 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 名而字之”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 陆羽生性耿介, 不慕虚荣, 喜好山林, “上元初, 更隐苕溪, 自称桑苎翁, 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 诵诗击木, 裴回不得意, 或恸哭而归, 故时谓今接舆也。久之, 诏拜羽太子文学, 徙太常寺太祝, 不就职。” (《隐逸列传》) 愿做一清介之士“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 曾向金陵城下来。” (《御定全唐诗》卷三) 毕生追求“本是草木中人, 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 欲振万民精神”的人生目标。

历代人们对陆羽及《茶经》评价很高。《隐逸列传》曰“羽嗜茶, 着经三篇, 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 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 尚茶成风, 时回纥入朝, 始驱马市茶。”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 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诗序曰:“自周以降, 及于国朝茶事, 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 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 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 除痟而去疠, 虽疾, 医之未若也, 其为利也, 于人岂小哉?” (《续茶经》卷上之一) 高度肯定了有理论指导的饮茶意义;唐代赵璘说他:“性嗜茶, 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 陶为其像置于炀噐之间, 云宜茶足利。” (《因话录》卷三) 宋陈师道在《茶经·序》中更是全面、高度评价:“夫茶之著书, 自羽始。其用于世, 亦自羽始。羽, 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 下迨邑里, 外及戎夷、蛮狄, 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 商贾以起家, 又有功于人者也, 可谓智矣。” (《后山集》卷十一) 。所以, “古来称善茶者, 以羽为首;言茶之书, 亦以是书为首。” (《简明目录》卷十二) 人们每“言茶者, 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 有古意。” (《总目》卷一百十五) 可见陆羽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之深、之广。于是, “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春茶” (宋梅尧臣《宛陵集》卷五十六《次韵和永叔甞新茶杂言》) 。

二、《茶经》“天人合一”伦理思想

(一) “天人合一”是道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和宇宙论, 也是它的伦理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前提。正如宋代哲学家邵雍《观物篇》论述:“天由道而生, 地由道而成, 物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也, 其于由道一也。夫道也者, 道也。道无形, 行之则见于事矣。” (《皇极经世书》卷十二) 《茶经》所论的茶艺和折射的茶道, 既是陆羽构建品饮的知识论, 也是陆羽进行品饮的实践。如以“天人合一”朴素辩证思维方式、深刻的易理和五行对风炉进行了艺术改造“凡三足, 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年号某年铸。”其三足之间, 设三窗, 底一窗以为通飈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 一窻之上书“羮陆”二字, 一窻之上书“氏茶”二字, 所谓“伊公羮、陆氏茶”也。“伊公”“羹陆”“氏茶”。置墆嵲于其内, 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 翟者, 火禽也, 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 彪者, 风兽也, 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 鱼者, 水虫也, 画一卦曰坎。巽主风, 离主火, 坎主水, 风能兴火, 火能熟水, 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

(二) “天人合一”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道德责任及其自觉性。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 同时也是实现道德理想和目标的过程。陆羽《茶经》中有一个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儒家的“仁”, 即人道。中国自古有以天为尊的习惯, 但并不惟“天”是从。如 (《绎史》卷七十四) 郑子産说:“天道远, 人道迩”。北宋张载《诗书》曰“天道不可得而见, 惟占之于民。人所悦, 则天必悦之;所恶, 则天必恶之。只为人心至公也, 至衆也。” (《张子全书》卷四) 又曰“儒者则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子全书》卷三) 这些都要求重视人道 (道德) , 重视人的主体性。有主体性才富有创造性, 陆羽“知行合一”在大量的游山访水、品茗中了解了茶的生长环境“茶者, 南方之佳木也”。南方天气温和湿润, 土壤肥沃是茶生长的良好温床, 从而呈现了“茶性俭”的自然物性和温柔敦厚的“仁”的内核。于是, 他结合茶的物性来赋予道德的特殊意义《茶经·一之源》说“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从而影响、甚至规范了世人的道德行为。这样经他一提, 饮茶不仅仅是“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 聊四五啜,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的药用和解渴那么简单。而把人品、气质、道德相提并论起来, 品茶也即品人。安史之乱后, 社会动荡, 生灵涂炭, 人伦道德修养轮失, 国家陷入极度混乱之中。曲折的经历, 人情冷暖, 让无心求仕的他, 以天下为己任, 穷毕生精力著《茶经》, 把饮茶人的品性、“仁”道写入书内, 以期纠正社会不正之风。

(三) “天人合一”树立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威, 在《茶经》中蕴含了以“中和”为贵的思想。《五茶之煑》:“其沸, 如鱼目, 微有声, 为一沸;缘邉如涌泉连珠, 为二沸;腾波鼓浪, 为三沸。已上, 水老, 不可食也。”“第一煑水沸, 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毋, 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 或留熟以贮之, 以备育华救沸之用。”陆羽强调要适度, 趁热且不宜过度, 喝得太多也不好。又曰“第一与第二, 第三盌次之, 第四第五盌外, 非渇甚莫之饮。凡煑水一升, 酌分五盌。乗热连饮之, 以重浊凝其下, 精英浮其上。如冷, 则精英随气而竭, 饮啜不消亦然矣。”因“茶性俭, 不宜广, 则其味黯澹”, 所以在《六之饮》谈饮茶人数“夫珍鲜馥烈者, 其盌数三;次之者, 盌数五。若坐客数至五, 行三盌;至七, 行五盌;若六人以下, 不约盌数, 但阙一人而已, 其隽永补所阙人”。可见, 在这一茶事中, 他将饮茶纳入到“中和”的审美精神中去, 讲究雨露均沾、互利共赢, 讲究在饮茶面前人人平等, 这样其道德意识就架构起来。最后《十茶之图》要求饮茶“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 陈诸座隅, 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煑、之饮、之事、之出、之畧, 目击而存, 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把《茶经》书写在绢素上, 分四或六条幅挂于饮茶之处。挂条幅既能把《茶经》烂熟于心, 同时又能领略、欣赏书画, 这些与饮茶相结合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使饮茶之事趣味更高。于此, 在小天地里品茗, “天”与“人”达到了完美和谐。

三、《茶经》“天人合一”思想对人生态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 今天, 科技昌达, 经济迅速腾飞, 种茶、采茶、烹茶、饮茶技术日益先进。茶叶贸易已走向了国际, 茶产业已然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 经济带来的另一面却是物欲横流,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灵世界到处都涌现出躁动的气息, 是时候静下心来“发古之幽思”而汲取智慧“古为今用”了。我们都在追求幸福, 为什么现在的人并不快乐?就是因为欲望太强,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有两种悲剧:得不到我所要的, 得到了我所要的”。在陆羽这里, 饮茶已不仅是为了治病、止渴, 而是止欲、静心、修心。关于欲望《荀子·礼论》中说:“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 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以分之”。人, 生而有欲, 但很多人欲望太强, 拿捏不定, 一生忙碌, 到头来却不是为自己而活, 这样的人生很悲哀。这种欲望于茶人来说就是“失衡”, 以功利的心态只重视茶的功效, 只满足于口欲。这种人不能谈品茶, 只能是喝茶, 甚至只能叫“喝水”, 淡然无味。甜酸苦辣, 人生百态, 无法体会, 只把自己囿于狭小空间, 如此重功重利, 多少人成了“水人”而成不了“茶人”。茶性俭, 过不得奢侈、豪华;茶性寒, 过不得心浮气躁;茶性温柔、清明、不染世俗, 所以陆羽首章就强调需“精行俭德之人”。茶, 吸收天地之气, 日月精华而生;品茶, 就是心灵的自然回归, 返璞归真, 以茶性改造人性, 与大自然相融合, 茶在手中, 人在茶中, 此所谓“杯中乾坤, 壶中天地”是也。人生就是一杯茶, 懂得茶中真趣, 才能以茶养廉, 以茶雅志, 以茶静心, 以茶体味人生。朱熹在《朱子类语·杂说》曰:“物之甘者, 喫过必酸, 苦者喫过却甘。茶本苦物, 喫过却甘。问此理如何?曰:也是一箇道理。如始于忧勤, 终于逸乐, 理而后和。葢礼本天下之至严, 行之各得其分, 则至和;又如家人嗃嗃, 悔厉吉;妇子嘻嘻, 终吝;都是此理。” (《文公易说》卷五) 这是对人生之茶切肯的理喻了。

(二) 近代许多国家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 忽视了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 大自然开始了“报复”行动, 人类也尝到了破坏自然所带来的恶果。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着道德关系, 人类应该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存在权利, 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为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类要想向前发展, 必须要关照自己的过去, 吸取经验、教训, “以史鉴今”改造我们生产、生活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研究古代文化, 汲取先人智慧, 认清人与自然是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 彼此之间是“一而二, 二而一”“天人合一”不可分离的状态。《周易·文言》中说:“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人乎?”所谓“先天”就是天之前导, 在自然变化未发生时加以引导;所谓“后天”就是遵循天之变化, 尊重其规律。《系辞·上传》曰“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士敦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这就是天人调谐。陆羽《茶经》中丰富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今天的启示是:当人类在利用自然时, 如张岱年所说“既要改造自然, 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 既不屈服于自然, 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国家需要和谐, 社会需要和谐, 人生需要和谐, 环境需要和谐。和谐才能稳定, 和谐才能发展, 和谐才能万事兴, 和谐才能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陆羽著, 宋一明译注.茶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2]王兴宏, 邵洪兴.论天人合一观的内涵及其价值[J], 天府新论, 2001 (3) .

[3]胡建次.试论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特征[J], (滇) 楚雄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4) .

天人合一思想 篇5

与西方文化强调的人们只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观念不同。由于承袭古代传统文化观念,“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人民彻之入骨、最为基本的思维方式。据有关专家考证,“天人合一”理论源于商周,兴于春秋,善于宋明。虽然我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依据传统儒家观点来看,“天人合一”中的“天”是构成人类社会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本原,人性、人心以“天”为本。人心又细分“四瑞”,分别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并且“人皆有之”,“天之所与我者”。就是说,人们自呱呱坠地的同时,其心中就秉承了这“四瑞”,所以人性本善。正如《三字经》开篇言:“人之初 性本善”。随着人们在后天成长过程中,由于很多人受到各种名利及欲望的蒙蔽,无法显现自己本来固有的道德行为本原,而有了善恶、贤愚的划分,即所谓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除外界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做到“求其放心”,并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但“不逾矩”的一种自觉地履行各种道德原则的境界,实现个体与共体,主体与客体,思想与自然的统一,以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共存。实现个体与共体,主体与客体,思想与自然的统一,以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共存,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道家文化讲求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儒家,待小子有机会另谈。)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对诸如自然、社会、道德、审美意识等都有其深远的影响。在下希望从管理角度姑且冒昧探讨,不当之处,还望各位看官斧正一二。

天人合一思想 篇6

关健词:“天人合一” 大学生 个性教育 文化缺位

个性是人独特性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自我的前提与基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主导着人的观念与行为,也营造了中国式个性与个性教育的独有风景,使得我们形成了区别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个性教育维度,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个人要服从自然,个体服从集体”、“自然与人类合而为一”等等观念,使得个性和个性教育缺乏滋润的土壤,虽有渐露头角,却因得不到突出、重视和培育,气候不适而未能及时成长。

一.个性及个性教育内涵

个性来源于拉丁语,最初指演员的面具,后演绎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人。从哲学范畴看,个性与共性相对,是A事物区别于B事物的特性哲学意义上的个性与共性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通常用于形容个体的行为处事与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不一致,有标新立异的含义;心理学上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本研究选择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的个性和大学文化对其发展的影响。

我国教育学者一般认为,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主体性和社会性。其中,个性的相对稳定性,说明了个性具有可塑性,这就为个性教育提供了可能。个性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生物因素只给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因素才使得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而个性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系统,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2]。个性的合理存在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存在和内涵的丰富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异样多彩和变化,发挥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作用。缺乏个性,缺乏个性“正能量”,不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个性的人难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作用和潜力,容易迷失在茫茫人流之中。个性的健全也就是人格的健全,是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综合表现,是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

个性的形成有先天的气质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健全个性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需要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其中家庭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了,家庭是一个人受到启蒙的地方,如果家庭出了问题,在学校就可能比较麻烦,甚至会成为“问题”学生,走向社会问题就会更突出,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前程甚至对生命的抉择。相对家庭教育来说,学校教育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关卡,是让学生更加完善的最后一个教育环节,学校教育可以刻意营造理想的教育环境,社会则是让学生在实践、教训和考验中成长,少了些刻意,少了些试错的机会。

个性教育是指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特质的唤醒和发展,在尊重个人个性的基础上,提高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素质。社会适应和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需要发展个性,凸显鲜明的个性,这样才能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得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发展。个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3]。因此,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对个人的期许使得个性教育成为可能。

二.个性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色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最早由庄子阐述,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全面性、自新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深深渗透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选择里面,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就是一种人学思想,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提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相比于西方文化中人要征服自然,它则表现了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成为了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影响中西文化中人格形成的基本因素。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的民族性以及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与西方国家不同文化底色的传统社会。西方国家是由个人结合的社会,其基础在于人的个性的发展与发挥,而中国则是由族群结合的社会,其基础在于“明君、贤臣、慈父、孝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群己统一”,要求“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和“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把“小我”融入“大我”,个人融入群体,把“无我”作为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美,把“我”湮没在群体和“宇宙”当中,使得个人和个性凸显的土壤变得贫瘠。而西方国家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追问“我”,古希腊神庙的大门口就写着“要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也用“我自知无知”来审问和考察自己,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开,用科学去征服客体(自然)。

虽然中国儒家传统哲学和文化也有辩证统一的群己观,也强调个人价值,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修身以敬”、“修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强调“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以归仁”(《礼记·曲礼》),也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要求,但是对个人的要求和思考大多局限在提升个人素质,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至仁至圣”的境界,更好地融入群体,服务于群体,这符合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念,但对于如何健全个性,发挥个性的作用阐述的较少。过度地追求群体精神对于社会个体的欲求必然带来了限制。封建社会对个性的压制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利益,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由此带来我国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强调群体利益,压抑个性权利的局面,抑制了人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和合理区别,促进了个性和个性教育的发展,开启和促进了我国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教育,形成新的个性和个性教育理念和良好氛围。

三.个性化的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文化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行为规范[4]。由此,不同群体、不同机构的文化必将是各异的,体现着其鲜明的个性,尤其是科学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大学尤为如此。

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是文化创新和传承的重要场所,文化是其最鲜明的个性特质。大学文化是伴随着一所大学而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它内涵了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精髓,体现着一所大学外在形象,决定一所大学的内生动力。大学文化是大学成员共同构建和认同的,与社会文化既相联系有相对独立的亚文化,是围绕大学教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5]无论大学文化的质量和生命力如何,它一旦形成都是个性化的,且是从大学成立之时起历史地积淀下来的。可以简单的理解,大学文化的个性就是一所大学存在和运转方式的固定特性。

大学文化个性的表现形式分别为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这四种表现形式既是同时存在的,又是依次发展的[6]。从一所大学的主导思想和理念的生成,到以制度的形式固定,到制度约束引导下的约定俗成,再到集体无意识的践行,完成这一个从自觉到自在转化的周期,方可说这所大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个性。

大学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功能或者作用不言自明,随着对大学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赋予大学文化(体系)的功能也愈加丰富。“只有通过研究,才能认识和把握大学文化的先导性、神圣性、学术性、批判性和传承性特征,才能认识和利用大学文化的认识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娱乐功能、育人功能和辐射功能,进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政治环境、学术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7]认识了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就要进一步明确大学文化体系的内涵和结构,清晰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大学文化体系,可以分为意识形态文化、知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四个文化形态和结构,包含“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青年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媒体文化、网络文化、标示文化”等九方面内容[8]。大学文化体系主导着大学功能的发挥,并以其丰富内蕴涵盖了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开展好育人工作和个性教育,就需要发挥好大学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四.结语

个性在文化的丰腴土壤中养成,良好个性的发展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构建个性化大学文化体系,需要汲取深厚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与载体,切实提高大学生个性教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付广鑫,浅谈个性教育及个性教育未来发展趋势[J].华章,2009(10):81-82.

[2]孔克勤.个性教育心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4.

[3]孙建明,论个性教育的支持系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6):11.112

[4]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9.

[5][7]王秀成,创新大学文化体系,发展先进文化范式[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0-71.

[6]王文燕,论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J].江苏高教.2010(4):13-16.

[8]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下)[M],泰安:泰山出版社,20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医学院校大学文化体系干预大学生个性教育的路径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项目编号:2011GG007)的阶段性成果。

天人合一思想 篇7

1 天人一气奠定了天人相应理论的物质基础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同类相应”、“同类相动”的哲学命题。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气”所化,在未分化前同属一“气”,分化以后则形成各种品类。[2]中医学正是吸收了这一时期“气”宇宙模式的一元多体”的认知观,受以阴阳五行为构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而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应”的原理。《黄帝内经》中处处体现了这种以气为本质。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都说明了人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起源和属性。在“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气—阴阳—五行”为基本模式的四时五行脏象体系这个中医脏象理论的精华。显然这一模式是“气—阴阳(天地)一五行—万物”宇宙生成模式在医学领域的翻版,这一模式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天人一气理论为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奠定了物质基础。

2 天人一理开创了天人相应理论的本源思维

作为古典哲学定型期的宋明理学,对“天人合一”的认识又赋与了新的思想。自觉的儒学复兴意识、高度的抽象思辨水平和谋求哲学形态的精致、体系化是宋明理学的鲜明特征。受此默化,宋以后的医学具备了比较严谨的思维逻辑特征,医学理论趋于系统化,概念范畴的使用日趋一致。宋明理学开启了当时医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对医学理论研究的重视[3],强调了生命本源的探讨和思考。理学对生命本源与作用的关系的论述内容,如太极、气化、先天后天等观点对后世中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4],也可以说是对天人相应本源的哲学探索。如周敦颐关于“宇宙发生论”的认识,王安石“道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张载“动非自外”的内因论,王廷相的气化说等观点,均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天人相应的理论构建和应用,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本源进行了探索性思维。

特别是后世医药学家援用了宋明理学中的体用说,以中医天人相应为理论基础,创建了独特的“药象理论”。药象理论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如连翘性状象心,故入心经;桔梗色白,故用于治肺。明代医家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论述说:“如滑石,石中之得冲气者也。故味甘淡,气寒而无毒。入足太阳膀胱经,亦兼入足阳明,手少阴、太阳、阳明经。用质之药也。滑以利诸窍,通壅滞,下垢腻;甘以和胃气,寒以散积热。甘寒滑利以合其用,是为祛暑散热,利水除湿,消积滞,利下窍之要药。”可见,药象理论通过天人一理的哲学探索对中医药象理论进行了本原探索。这既是受宋明理学体用说影响,也是对宋明理学体用说的发挥和补充。由此可见,天人一理的哲学思想对中医思想的形成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但也有学者提出,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中医药学始终沿着一条轨迹发展,没有象西医学那样走上动物实证和器械实验的道路。

3 天人一心拓展了天人相应理论的心性领域

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宋儒提出了“天人一心”命题,由此展开了身与心“本体论”探索,但是这种“本体论”思维的来源又是得益于佛道二家[5]。世界卫生组织曾言,困扰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疾病将是精神类疾病。英国历史学家汤比恩教授也曾说过“拯救现在社会危机唯有依靠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由此可知,文化领域与医学领域正在面临着同样的课题,未来的疾病治疗模式已不是以身体的治疗为主,而是走向了容纳身心与社会于一体的整体模式。通过文化领域的探索,寻求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研究,目前已成为西方医学、社会学的研究热点。这也是我们现在科学、医学所忽视的重大课题。对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中医学的优势,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近百年来这一优势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运用,实在是憾事。

对精神层面的思考,《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的心理与外在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人的嗜好、欲望、忧虑和外界的诱惑都能使思想有一定负担而影响健康,因此要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心理的因素,才能达到自身与自然的阴阳协调。而且《内经》进一步论述:“帝曰:何为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对这一点,近代著名国学大家南怀瑾先生说“成佛靠智慧,也就是《黄帝内经》这四个字,‘慧然独悟’。智慧开发了,悟到了,就是神的作用。”[6]陆九渊说: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此吾之本心也。陆九渊改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把“心”与“理”说成我固有,而不是外物给的,就为“心”的独一无二性、至上性作了论证。以此本心为本体,处理“心”和世界的关系时,世界以心为依止。这样,“心”便具有能作为、能生万物的特性。到了最后,“心”是一个不分时代、不分地区、不分人身,囊括“宇宙”、“万物”的唯一精神实体。由此可知,不管是宋明的“天人一心”,内经的“神”还是佛家的“性”,而其实体为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证明,“天人一心”逐步受到现代医学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医学的应用。

我们讨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应理论的关系,旨在树立新的天人观念,进而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类自身健康及疾病防治问题紧紧联系起来,完成这种哲学思考方式的现代转换,遏制现代人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可以更深入地诠释中医学理念、把握中医学特质,进一步地发展中医学。因此,正确、全面认识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医理论框架的构建,有助于厘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脉络,溯本求源,古为今用,追寻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J].中国气功科学,1996,12(4): 25.

[2]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90:126.

[3]孟庆云.宋明理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2,32(3):25.

[4]张家玮.宋明理学对命门学说形成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1):48.

[5]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125.

论道教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 篇8

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 即所谓“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2]。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 最后回归自然。

道教的主要思想基础是老庄哲学。老庄思想中, 有许多已经成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先, “天人合一”思想引导人们要顺应自然, 遵照自然规矩, 切勿违背自然, 违反自然规律, 若违反自然规律, 也就违反了道教思想核心:“道法自然”, 此话题虽似老生常谈, 却并不乏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是基于道教中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 庄子认为, “天地者, 形之大者也, 阴阳者, 气之大者也, 道者为之公”[3]。“气”, 即物质自然性, 故其主观精神的道, 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认为, 自然万物的根源, 是物质, 从这种思想生发开来, 人不可能离开自然, 人与自然也不是割裂开来单独存在的,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而统一的存在, 应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自然万物, 皆有所生, 所赖, 老子曾言:“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又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人与天、与地、与道、与自然, 是否都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呢?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5]人在自然面前, 还是留存敬畏之心为好,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了文明, 传承了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与自然, 终究还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 我们的改造, 融入浩荡的历史长河中, 竟似乎只是浅薄的小菜一碟。

老子在论述人之德与自然万物的利害关系时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人居其一焉。”是否尊重自然规律, 其实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态度, 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认识到“天地为大, 人乃其子”, 才能善待自然, 善待自身。真正与自然和谐共处。

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汤川秀树也认为, “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造的第二自然中去。老子的‘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威胁性意义, 如果我们把‘天地’看做包括第二世界在内的自然界, 并把‘万物’看做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他还进一步指出:“早在二千多年前, 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正确, 老子当时就发现一种形势, 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 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 他才写下了《道德经》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样说, 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 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 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6]

《度人经》云:“仙道贵生, 无量度人。”意思是:尊重生命, 善待万物, 珍惜一切的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古人尚能如此, 今人却少了如此胸襟, 如此敬畏之情, 岂不憾哉?《感应篇》曰“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 在“众善奉行”的思想指导下, 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谦让、相互谅解的“慈爱和亲”的理想社会。此为趋吉避凶的神妙法门, 诸恶莫作, 是否也包含破坏自然之恶呢?不得而知。我们违反了“仙道贵生”的准则, 承受自然的谴责与报复时, 是否应该反思“天人合一”的真谛?

庄子曾云:“道行之而成, 物谓之而然。”[7]在一定意义上阐明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 就是普遍在于万物, 通达于一切。万物皆有灵, 只有尊重自然的物质性, 善待万物, 将万物视为根本, 明白损万物即损我之生存环境, 方可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化”, 此种境界, 岂不妙哉?此种社会, 方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

而要建立这种理想社会, 首先, 为人要追求自我主宰命运, 只有主宰命运, 方能决定善恶所趋。正如庄子所称:“近于天地者, 德也;行于万物者, 道也。”[8]就是说, 这种自我主宰命运的法则是要在遵循“道之尊, 德之尊,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9]的思想体系中践行的。否则就违背了“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的本质和本源。人主宰自身, 最关键的一条是主宰自己的思维, 从而主宰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侵略性和占有欲望, “永无止境”, 终究只是神话!其次, 道教的“天人合一”观念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意识。实在难以想象, 再过一百年, 人类是否要承受越来越重的生存压力?故此种“环保”, 不只对自然界, 对人类社会, 也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它推崇万物有灵、众生平等、惜爱物命、重生贵生的生命至上精神。源于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道而生, 故一切蠢茧含灵都禀赋“道性”、天生“有情”。“道性”的根本即本性自然、万物平等、无形无名、运化自如、和谐为一;“有情”的核心是尊重物性、慈爱和同、不思杀念、怜悯众生。而人类作为万物中的有机部分, 其同样禀道而生、本性含情, 与万物处于齐同平等、共生共荣的状态。基于这一思想, 道教重视人的生命, 也重视自然万物的生命, “昆虫草木, 犹不可伤”。道教最基本的五戒中的首戒就是“戒杀生”;道祖老子则强调, 只有“天地相合, 乃降甘露”[10]。《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对动物、植物、土地、水资源都提出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惊鸟兽”。“不得笼罩鸟兽”。“不得妄鞭打六畜群众”。“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凡此种种, 让人叹为观止, 如此心存敬畏, 方可“天人合一, 风调雨顺”。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 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 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 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9]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 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 所以短命, 也是“以其生生之厚”, 即放纵嗜欲的结果。

只有真的做到了“昆虫草木, 犹不可伤”, 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 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 致使资源匮乏, 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要改变这一命运, 只能走节约环保,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能将子孙的资源消耗殆尽。老子在《道德经》中为世人指出:“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把“神”比喻“道”生万物, 作用无穷无尽, 孕育万物生生不息。

道教提倡用终极价值、终极关怀来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 保护土地、水、空气的良性循环, 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任何生命事物从今天看来, 借助于“天人合一”的观念, 提醒众生改变野蛮蒙昧, 走向文明, 必将是大势所趋。

道教倡导“人生一小天地”, “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而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除了古人的多种尝试, 甚至修就“金刚不坏之身”, 今人也可以从环保这个角度, 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 试想, “天道酬善”, 顺应天道, 崇尚自然, 将对环境的虐杀最小化:减少一点汽车尾气的排放;少垦少伐所剩无几的土地;少浪费一点有限的地球资源……多回归自然, 亲近自然, 这其实就是“道家”养生的精髓, 这样, 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是就得到提高了吗?道教认为, 人体与宇宙的结构是相同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构造相应, 而且通过表示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 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道教认为, 宇宙是一个放大的人体, 人体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我们生存的宇宙, 如果遭到破坏, 那么我们人自身, 也必受此种破坏。

道教的思想, 是一个智慧的宝库, 值得我们很好的发掘, 它更是我们唯一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 在西方文化不断涌入, 传统文化饱受冲击以及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 道教的思想, 能够给予我们一种启示, 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栖息, “天人合一“思想, 也将成为我们的终极追求。探索的道路很长, 理性的思考与传统的回归, 将引领我们走向另一种沉淀。

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其基本教义“仙道贵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点与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保护事业相结合, 已然绽放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揭示了道教文化中的现实社会价值, 为环保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借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 探究道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教,天人合一,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鲁迅.致许寿裳的信[G]//鲁迅书信全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12.

[2]袁劲松.道德经新解:道家思维活学活用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213.

[3]流沙河.庄子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211.

[4]任晓军.说道“:道德经”心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58.

[5]王宇.庄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132.

[6]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02-304.

[7]钟文龙.无情世界的心境——浅议庄子哲学产生的社会根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37.

[8]赵建明《.庄子.齐物论》辩疑[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 (2) :46.

[9]张帆帆.老子道德经中的人生哲学及其指导意义[J].知识经济, 2010, (2) :12.

天人合一思想 篇9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思想传统与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所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研究主题。从原始时期到明清时期, 哲学家们虽然各自的立场可能不同、流派不一, 但他们都以不同的思路、角度来阐释与解读“天人合一”, 他们对“天人合一”的诠释和阐发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追求。

生态伦理学 (Eco-ethics) 亦为环境伦理学 (Environmental ethics) , 是伦理学学科的的应用性分支。现代生态伦理学作为非常年轻的学科, 在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越发严重的背景下,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2“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树立

长期以来, 对于自然的价值与自然的权利的问题争论不下, 症结仍旧在于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人作为关系主体, 赋予客体以价值, 价值是主观的, 自然只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所以传统观点认为, 非人类的存在是为人类服务的, 以工具形式存在, 非人类存在的自然只是人类的附属物, 后来人们认识到, 人类对非人类存在的粗暴的残酷行为可能会指向人类, 为人类自身利益考虑, 赋予了动物一些权利, 但实质目的仍然是为了“人”。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自然不仅有外在的工具价值, 还具有内在价值, 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论证过程, 也正是对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否认过程。对于自然的权利问题, 非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 要求赋予动物权利, 但是在要求给与动物等非人类存在权利的同时, 又不免贬低了人类的主体性, 或与人类权利相冲突。今天, 即使面对各种生态危机, 争论困境也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中国古代就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 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在天人关系中人与自然是处于平等地位的, 追求的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 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与天地自然平等的是世界中的一部分, 人虽然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不能因为人作为主体而贬低其他存在, 也要尊重保护自然, 又不能因为尊重保护自然而降低人的主体地位, 要达到的境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荀子又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荀子·天论》)

其次, 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以儒家为代表提出以“仁爱”的态度对待自然, 从儒家“爱有等差”的理论出发, 由己及人、由人及物。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关爱也是对人尊重与关爱, 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周易·系辞传下》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 所以人应该爱护自然。孔子说:“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表现出孔子对自然的热爱, 也要求人们以仁爱对待自然。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将仁爱思想由亲及民, 由民及物, 要求仁爱思想也要赋予自然物。后来, 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 程颐与程颢发展儒家的这种仁爱自然伦理, 对于自然应赋予同情、尊重和爱护的情感, 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体现人在世界之中的价值。再后来, 王守仁更是提出“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表达出人与自然万物更加的紧密联系, 更表达出人泛爱万物的责任。

由此, 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在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一些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与现代价值的生态伦理规范。首先, 要求遵循自然规律, 按照天时来安排生产活动。孟子强调, 不违背农作物生长的规律, 那谷物就会丰收。荀子认为,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人们应了解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规律进行劳作生产, 那粮食就会源源不绝, 那百姓就会生活富足。其次, 更为重要的是要求人们保护自然资源, 包括土地、水源等。在《尚书·洪范》篇中就有“地者, 成万物也”, 充分肯定了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管子·禁藏》认为, 人的生存要依靠衣保暖与食物充饥, 而食物粮食的生产则全赖于土壤与水资源。所以人们通过生产实践与经验的总结, 认识到土地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土地的特点种植不同作物, 根据河流水源特点修筑灌溉设施, 顺应河流特点, 修建防洪堤坝。再次, 要求人们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顺应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可持续的利用资源。管仲认为, 山林草木虽然丰富, 景色很美, 但对于这些资源的使用必须有节制, 根据自然规律规定采伐的时间, 如果在禁止时间“有动封山者, 罪死而不赦” (《管子·地数》) 。孟子甚至将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与统治者的治国方针联系起来, 如果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时令, 粮食就会够吃;用细网过度捕鱼, 那鱼鳖就吃不光;按照季节砍伐树木, 那木材就不竭。粮食鱼鳖吃不尽, 木材用不完, 这样将达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荀子更全面和准确的提出了“以时禁发”的思想。“污池渊沼川泽, 谨其时禁, 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 荀子要求人们依据生物的生长周期来利用生物资源并养护资源。在《吕氏春秋》还有《礼记·月令》等古代文献中都有很多关于生物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具体生态规范, 对于今天的农业生产、生态恢复、资源利用与环保事业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习惯方法, 定式和特定的倾向, 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心理底层结构。”在东方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必然形成与西方不同的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整体观看待世界, 对待人与自然, 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待自然的价值也是把自然本身的价值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对待自然不仅关注其客观存在, 也关注其价值性的一面, 同时关注自然的外在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主张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把自然物间的整体关系和秩序看作价值关系与价值秩序, 主张在自然物的价值关系和价值秩序中, 来把握自然物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一种尊重万物价值, 尊重生命价值和人类价值的伦理态度。这种思维模式下必然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摘要:“天人合一”最本质的理论内涵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的行动实践应该与自然的发展规律统一, 人的行为实践的伦理道德价值与自然发展规律统一。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生态伦理学

参考文献

[1]李培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之间的冲突[J].船山学刊, 2000 (2) .

[2]盛辉.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思想评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2) .

天人合一思想 篇10

关键词:“天人合一”,现代体育养生观

1“天人合一”的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 从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学者,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都不遗余力。“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养生理论及方法研究的重点。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界、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为客观事物, 又为“理之所出者也”, 泛指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 包括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和人类社会及其变化规律两大方面;“人”是自我身心协调统一的个体。古代养生家认为, 人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谷等自然物, 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对人身心的调控。人是自然物的一种, 人的生命是自然物的精粹, 并在不断地获取自然界的精华;人还是社会成员之一, 只有依靠社会才能提高生活质量。自然界天地万物, 每时每刻地都在按照阴阳五行法则不断地发生变化。大千世界, 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随时都会出现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的矛盾和斗争。人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 是自然和社会的依存者, 必然受天地间自然变化和社会变革规律的影响与支配, 其生理、心理也相应地随着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总之, “天人合一”整体观包括人体内环境身心的统一、协调、平衡和人体外界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它是人体生命得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

2“天人合一”与现代健康理念高度融合

近年来, 世界各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方式。有人提出“二维健康观”, 也有人提出“三维健康观”和“四维健康观”, 甚至“多维健康观”的现代科学健身观。二维健康观, 指出单纯的身体健康, 没有疾病不算真正的健康, 必须身体和心理都健康, 才算达到健康的标准。三维健康观, 是指“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性医学模式的现代科学健身观。三维健身观是相互联系的三个健康构成要素:“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 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生活为特征的行为健康”。四维养生观是指心理、生理、社会和自然的现代科学养生, 它追求的是身心及社会环境的全面健康。多维养生观指的是“生物—心理—伦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多元医学模式”。从以上养生观可以看出, 无论是三维、四维还是多维, 都是包括身心双重健康和现代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健康观。这与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观基本相同, 无论是整体观的健康理念, 还是其构成要素, 现代的“多维养生观”与“天人合一”思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可以说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效用就是能够增强老中青少各类人群的体质。人们通过中国传统体育锻炼方法, 可以收到切切实实的锻炼实效, 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使精力更加充沛。如太极拳、健身气功、木兰扇等各项健身功法, 中具有锻炼节奏舒缓平和, 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器械, 强度可大可小, 时间可长可短, 场地可因陋就简, 老中青少咸宜的特点。

3“修身养性”满足现代人身心健康需求

中国古人历来“重人贵生”, 养护生命、延长寿命。强调“修身养性”、“仁”、“德”, 是天与人相合的基础, 有了完善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修心”与“积德”相结合, 达到“内外双修”的要求, 才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因为大凡大德者, 心境必然坦然自若, 无私无畏, 没有嫉贤妒能之忧虑, 没有七情六欲之干扰。中华体育养生文化, 将古人的养生智慧与传承下来, 滋润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 顺应和满足当今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需要, 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与长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在传统的导引、呼吸吐纳相结合的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简便易学、融汇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蕴含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 注重个人技艺的纯熟和本体感觉, 淡化竞争意识, 对发展学生完整人格, 发展身心健康, 提高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包容和谐的精神, 具有深远的意义。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其动作缓慢、舒展, 把呼吸、姿势与意识自然地揉合在一起, 周身相合, 内外融通, 整体归一, 突出表现“天人合一”思想, 对健身、养生、调节心理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 蕴含于中医学、伦理学及道家、儒家等各种文化的内涵, 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传统性, 体现了超前的养生智慧。它对增强和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 对发展现代体育养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是中华民族的养生、健身财富。现代体育养生的健心功能就在是通过“仁”、“德”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通过功法锻炼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要求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看做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在习练体育养生功法时既重筋骨的锻炼, 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 渗透着民族的习惯、风格、心理、感情等因素, 对于培养人们“德”与“艺”的统一、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有良好的作用。

4“即时”养生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其所信奉的养生理念都是要顺应天地四时, 顺应气候季节的变化, 将人体与自然环境融合, 强调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 要求“即时”养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现代高科技的发明, 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 使越来越多的工作人群得“高科技病”, 包括“鼠标手”、“电脑眼”、“空调病”、“手机依赖症”等, 还有现代流行的“宅男”、“宅女”, 网上购物等生活方式, 一系列的现代化产物使人感觉迟钝, 行为退化, “30岁的年龄, 40岁的身体”, 腰背酸痛, 颈椎、腰椎损伤等, 现代人把自己变成了工业社会里的一个机械流程, 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 如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健康, 便很可能引起身体上的不适。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 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了一个难题。

“即时”是指当下, “即时”养生指现在就开始做的保养生命的运动。《黄帝内经》中讲,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有两层意思, 一是在没有生病之前就要开始调养, 顺从阴阳四时的消长变化, 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防止疾病的产生。二是不治已经生病了的脏腑, 而是依据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 从相关联的没有生病的地方开始调治。每一个疾病都有一个潜伏期, 正是这个潜伏期蒙蔽了许多人的眼睛, 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如果完全地依赖现在医学的临床检测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与否, 最终往往只能让许多疾病没能及时地得到治疗。因此疾病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 “即时”养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养生的意义也全在于此。

体育养生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可选取不同的运动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锻炼。如健身气功是集健身性、简易性于一体的运动, 不仅健身作用明显, 而且不同功法有不同的动作结构、风格特点和运动量, 并且不受场地、时间、性别等限制,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功法,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即时”锻炼。当感觉精神压力大, 心惧不安, 失眠多忘时, 可以进行“调心”, 可采取的姿势有立、坐、卧三种, 如站桩、静坐等。人们可根据自己所处的时间和地点任意选择。调心时, 一是运用心神, 认识养生之旨, 加强控制能力。二是注重精神修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 三是思想安静专一。这样就能祛妄存真, 起到修心养性, 预防、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如果感到身体不适, 如过度疲劳或久坐造成的颈、肩、腰部酸痛或损伤、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造成的损耗等, 可以通过“调身”对身体机能进行调整和治疗。调身的方法不外乎行、立、坐、卧。通过调身, 可以带动四肢乃至全身关节骨骼, 通过形顺达到气顺, 通过气的运行牵动内脏器官运动, 提高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逐渐提高全身肢体关节、韧带、骨骼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从而起到柔筋健骨、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强身健体的作用。如健身气功·易筋经一共十二势, 功法中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有较充分的屈伸、外展内收, 尽可能使人体的骨骼及大小关节、肌肉群都得到充分的活动, 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易筋经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 动作柔和、舒展、协调, 如“打躬式”中椎骨节节拔伸前屈、卷曲如勾和脊柱节节放松的伸直动作, 都对脊髓和神经根进行了很好的刺激, 缓解了脊椎的疲劳, 针对现代人各种各样的脊椎病, 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便于中老年学练, 即时养生。

5 全民健身是“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体育养生是当前和谐社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 全民健身本身就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理念。传统体育养生动作少且简单, 练功效果好, 是全民健身中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易于推广和普及, 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它讲求心平、气和, 追求健康长寿, 感召对生命的敬畏, 遵循“天人合一”整体观, 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锻炼理念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及心理的影响是全面的。如太极拳、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在传统的导引、呼吸吐纳相结合的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简便易学、融汇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蕴含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 注重个人技艺的纯熟和本体感觉, 淡化竞争意识, 对发展现代人完整人格, 发展身心健康, 提高身心素质, 培养人与人的团结友爱、包容和谐的精神, 具有深远的意义。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部分高校开设选修课,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舒展, 把呼吸、姿势与意识自然地揉合在一起, 周身相合, 内外融通, 整体归一, 突出表现“天人合一”思想, 对健身、养生、调节心理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首先,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在, 通过练习后, 神经系统通过“内向性”的运动达到一种在自然环境中的轻松解脱感, 从而改善脑细胞结构, 减轻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其次,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调息”, 使呼吸肌得到锻炼, 肺活量增加, 能够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体育养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拳打蜗牛之地”, 只要有一席之地, 就可以进行锻炼。对于性格内向的老人、家庭主妇来说, 传统体育养生可以单独练习, 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对于开朗、外向的人来说, 也可以集体练习, 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健康, 对于结识朋友, 增加社会活动,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大有裨益。如太极拳, 要求“心静用意”、“恬淡虚无”, 既修身, 又养性。老年人积极参加太极拳锻炼, 做到静心、养心, 就能摆脱孤独感, 达到身心平衡。太极拳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 要求全身各部分内外、形神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是谓人自身的和谐;在太极拳集体活动中, 在获得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健身实效的同时, 也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稳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朴归真, 是谓人与人的和谐;体认到太极拳的文化氛围、审美情趣、和生命感悟, 通过积极调整人际交往、人的生命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促进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狄百瑞.中国的自由传统[M].云南: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2]王敬浩.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的历史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3) .

[3]安献周.论陈鑫的传统体育养生观[J].吉林) 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

天人合一思想 篇11

关键词:养生思想;和谐社会;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25-02

21世纪是人类社会步入关心自身生命和生态环境的新世纪。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类对生命和生存环境的关系更加关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物质文化的追求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大大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却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以中华养生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文化--“天人合一”体育思想,对促进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探索养生的价值,揭示人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促进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为人类保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贡献。

一、道教“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

(一)“天人合一”养生思想与道家养生思想。

道教是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宗教,道教为追求长寿之法,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道教养生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天”指的是宇宙和自然,道教认为,任何自然天地息息相通,窍目相应,人的精神受之于天,人的形骨受之于大地,在天地之间,认识沟通天地的至灵至宝。“人”是天地中和之气的产物,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吸收自然、宇宙万物之气。“天人合一”养生思想还强调按季节和气候进行修炼,强调了疾病与客观环境的关系,有些疫性的疾病,往往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产生或消失。道教认为,人的寿命与自然相应,若想长寿就必须遵行自然法则,人体生病即是与自然不协调的结果。《太平经》指出:“人命在天地,天地常悦喜,乃理致太平,寿为后,是以吾居天地之间,常骇忿天地,故勉勉也。天地不和,不得吾年。”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环境分不开,如果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就不能竟其天年,所以人必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老子被道教崇奉为“元始天尊”之称,老子在养生方面主要提倡“致虚极、守静笃”,即涤除外物对心境的干扰,保持心态的虚静状态,这就是老子提倡的主静说,他对调谐人们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是万物中之一物,本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要生存就不能脱离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破坏自然环境。老子强调和谐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说万物皆是阴阳和谐的产物。即古人所说的“和实生物”的意思,没有和谐也就不能有万物的存在。因此在当前竞争剧烈的时代,我们不能只要竞争而不要社会的和谐,我们提倡公平竞争,以竞争求得和谐协调发展。

道教养生思想在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延缓生命的衰败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保健强身医疗治病的重要框架,成为东方保健体育的瑰宝,值得人类探索和研究。

(二)太极拳的产生与特征。

太极拳源于古老的道教,太极拳以包容着中国道家、儒家和理学家思想和伦理的“太极学说”立论,依太极之理规范拳技体系,依太极之理解释拳械技法,借太极立名而称之为“太极拳”,是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太极拳运动以动作、呼吸和意识的统一为原则,强调内外合一,内外兼修,身心俱健。太极拳以阴阳合一方为太极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强调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阴阳合则万物生”,太极拳充满了众多的“矛盾”或者说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直接地体验矛盾及解决矛盾的实践方式。中国太极拳的主旨就是在发展中一直不断地致力于“矛盾”的解决,从而完成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太极拳以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的自然规律,强调养练结合。养生上讲究精、气、神的内修,以顺畅遂、和为原则。技击上主张以柔克刚,主要技术有“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

哲学家们认为,运动是太极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太极本身就是蕴含着运动的潜能,动静互为其根,互相依存,不杂不离。对于动静张岱年先生说:“太极之动,非谓移动。太极乃无外之体,不能有由彼至此的移动。所谓太极之动,可以说是内在的动。太极动,便有阳分出;动极而静,便有阴分出。所谓阳,实即是太极之动;所谓阴,实即是太极之静。虽云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与动静,其实并非二事。动极则静,静极则动,一动一静互根,一阴一阳相继。”张先生在这里所论的太极之动“是内在动”的思想,何太极与阴阳的关系,以及阴阳间的相互关系,对我们认识太极拳是至为重要的。

二、“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一)弘扬中国养生文化,提高生命质量。

“天人合一”养生思想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注入了理论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由生物、人和物理环境组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系统,但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和对空气的严重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身心的健康。而太极拳运动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完善自身,追求自然最为理想的健身手段。他的动作要求舒展圆活、轻灵沉着、速度均匀、连绵不断,并且结合“气宜鼓荡”、“以身行气”、“以气运身”的意识活动与呼吸运动,把肌肉和呼吸以及意念的调整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对人体的生理,心理机能以及对防治某些疾病,防衰老都有显著效果。因此,保护环境、弘扬中国养生文化必将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对现在的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和太极拳对疾病的防治、康复保健有积极的作用,太极拳对红细胞SOD的含量及活性影响有好的促进作用,据美国有关部门研究老年人联系太极拳对提高平衡能力,防止摔倒有显著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来激烈,内心的压力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和自杀现象,“天人合一”养生思想、以及太极拳对调节心理健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养生文化必将受到广泛的传播。

(二)太极拳在和谐社会中的开展及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开幕式上太极拳第一次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这将引起世界各国对太极拳的关注,太极拳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太极拳运动在全世界各地蓬勃展开,每届举办的国际太极拳年会都吸引了大批的海外学人前来参加,成为太极拳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太极拳必将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对完善太极拳套路和规则的制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在赛后表彰大会上发表讲演中说到“我国将要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而太极拳必将成为推动大众健身的重要的健身手段。越来越多的太极拳协会成立,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人在小区,公园随处可见。这将大大的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作贡献。

三、“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以中华养生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文化--“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说,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是“五个统筹”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006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七项具体工作,第七项即“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道教“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正是阐释了人与自然必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天人合一”养生思想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一)“天人合一”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它对于日益高涨的人类对生命文化的关注,以及当代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提高生命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三)促进太极拳向国际化发展, 为太极拳进入奥运会而做好准备。

(四)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的开展,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丰富社区体育文化发展, 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肖焕禹,李长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J].上海体育科研,2003:43.

[2]任修瑾.道教养生之道[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8.

[3]叶至明.道教与人生[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352.

[4]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61.

[5]温立.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9.

[6]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无数分会.武术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116.310.

[7]舒大刚,彭华.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72.

[8]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

[9]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构建和谐社会与体育改革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12.

天人合一思想 篇12

关键词:天人合一,广告,物人关系,处理分析研究

一、引言

人与物的关系,是东西方哲学的基本命题,伴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不断发展。在此问题上,东西方沿着不同的路径都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追问。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动力和目标,但人们在享受物品极大丰富的同时,却伴随着对赖以生存的自然变本加厉地掠夺,遭遇着人文价值的不断失落和人对自身存在前所未有的焦虑。而作为消费社会主要标志的广告,是商品符号的主要建构者和人们符号消费的绝对领航者,实际上承担了“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和二者关系建构的主要角色。

在物人关系的处理上,中华民族创造性地提出和践行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超越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主张以“和”为中心,描绘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美丽画卷,实践了各尽其性、自得其乐、水溶交融的物人关系,取得了有目共睹地成绩。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生前最后一文《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感言:“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此独具特色的思想及其对物人关系的创造性解决对于广告行业真正实现商品和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消费观、缓解消费社会中人的生存焦虑、构建和谐统一的物人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借鉴。

二、“天人合一”思想与广告传播的逻辑统一基础

“天人合一”思想之所以能应用于广告传播中物人关系的构建实践中,是因为其解决的问题和广告传播的本质有惊人的对应和吻合之处。按照西晋玄学家郭象在其《庄子注》中的解释,“天者、自然之谓”,《庄子》认为,“天”一是指自然界,二是“自然而然”,“自”指的是“本来”,“然”就是“这样”,自然就是本来这样。前者是“万物之总名”,后者指万物之本然性状。“天人合一”即“自然界万物与人合一”,可称之为“万物一体”,此解释最先见诸《周易·乾·文言》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论述。也即“天人合一”解决的核心是“物”与“人”的关系。

作为重要的传播工具,现代广告连接着生产和消费,而其运作的核心正是“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问题。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个体建构自我和取得社会认同的主要方式,商品的符号消费成为主导消费形式。而商品符号价值的获得则主要由广告赋予,它承担着文化建构的任务,精心编织商品意义和趣味,并最终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自我确认和购买行为。因此,现代广告通常被认为是“人与物关系的解码”。

三、“天人合一”对物人关系的处理分析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天人合一”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特有的精神境域。“天人合一”承认自然界乃人类及一切生命之源,“人之为人,本于天”,认为万物有灵、有美、有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自然虽产生万物,但却不占有和主宰万物,正所谓“生而不有”,因此倡导“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与万物为友,“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子正蒙·乾称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齐物”思想并没有一丁点的说教和做作之处,“而是中华民族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古人对待万物,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力求做到尽心之情、尽物之性。所谓雨后寻梅、邀月共酌、为花溅泪、霜前访菊、月下听竹,古人在自然中自得其乐,引万物为知己,感受天籁之音,体验一种无法名状的美妙。

四、解决“天人合一”思想观照下广告中物人关系构建时应注意的“物”的两种类型

梳理绵延千年的前人先哲关于“天人合一”的主要论述,品读传统文化及其经典著述,我们可以判定一点的是,“天人合一”中的“物”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一是自然之物,二是人造之物。“自然之物”与“人造之物”的统一以及两者与人的统一是“天人合一”基本的逻辑内涵。而“人造之物”与“人”的统一似乎对广告中“商品”与“人”的统一有更加直接的参考意义。

1.“自然之物”与人的关系

“自然之物”接近于现代哲学中所言的“自在之物”,即天然存在的事物,是人类产生之前就已存在的自然物,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的自然物。“天人合一”思想中并没有刻意对“物”的类型进行区分,而是散见于文学作品、造物(如建筑、家具设计等)实践及一些文学论述中,而且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总体而言,“天人合一”思想中对“自然之物”与“人”关系的论述较多,更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中国诗歌中就有“咏物诗”这一特定类型,仅《全唐诗》中就存咏物诗602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咏物诗虽名为言物,但其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屠隆《论诗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河岳山川,小至虫鱼花鸟,都可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似花还似非花”,而优秀的咏物诗词往往能使人达到“物我一境、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月”为例,中国文化对“月”有一种特别的寄托和浓重的感情,根据瓦特逊在《中国抒情诗歌》中对《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自然物象的统计,“月”共出现96次,远超过天(76次)、日(72次)、木(51次)、草(42次)等出现的次数(瓦特逊《中国抒情诗歌》)。此外,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对李白现存一千多首诗中“月的心象”的统计,有约四分之一的篇章是“以某种形式吟咏月亮的”。(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人甚至以中秋节的形式将对月的象征和感情以仪式形式固定下来。

“月”本为自然之物,无情之物,但中国人却将“月”和自己的精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三种基本原型和心境。一为“望月思乡”,明月和故乡在中国人心中有天然的联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是潜藏于中国人心底的一种思念情绪,一旦远离故土,便会或急或徐涌流而出。此时,月亮就成了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时最温暖的精神寄托,她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引发亘古一月、两地相思的愁绪;二为“月下怀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表达一种月光恼人、忧人和愁煞人的情绪。“今宵酒醉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和孤独思人融为一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可谓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无论是甜蜜相依还是天各一方,“月”都能神奇地寄托这种情感;三为“望月叹史”。借望月感慨时光荏苒、“抒发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感慨”。

寄托在“月”上的中国人的乡愁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对旧时风景、故园情景和故国山河的怀念思念;二为对亲友、乡亲和同胞的依恋;三是最深层的,是对历史文化的眷恋。作为“物”的月亮承载了中国人的这种美丽乡愁和独特心境,“月”和“人”所具有的交汇融洽的独特体验是“天人合一”的典型体现。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体验并非文人所特有之体验,而是超越了年龄、性别、时空和阶层,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情感和追求。

2.“人造之物”与人的关系

“人造之物”乃“开物”的结果。“开物”乃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其所著《天工开物》中所用之名词。“人造之物”与哲学中的“为我之物”相对应,指的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商品可以看成是一种典型的“人造之物”,它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现代广告的核心对象。因此可以说,现代广告中要构建和达到的“天人合一”和“物我统一”,实际上是作为“人造之物”的商品和作为“人”的消费者的统一。

自然物与人的和谐,这个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但“人造物”已经失去了自然之本初形态,能否与人统一,“天人合一”是否也涵盖了“人造物”与“人”的统一,这些问题亟需解答。从研究结果上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人的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这种思想并没有停留在抽象的理念中,而更多地是以物化的形式而存在。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许多人造之物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物化载体。“万物同情同构、人、自然之物与人造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因此人造物也有灵魂和生命。

“人造之物”产生于中国的造物艺术中,具体体现在中国的服饰、建筑、家具、车辆、兵器等具体的设计形态中,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取材自然。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伏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故法天象地。在设计和制作产品时,选材取自自然,应用时注意顺应材料的自然物性,将材料的物性与人的构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国先秦时期的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还明确提出了选材的标准,即“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如中国古代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明代家具,十分讲究材料的选择和实用性,沿袭师承自然的审美习惯,选用自然材料,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泽和纹理,尽量不用油漆,以呈现其天然美。构件都做得含蓄而圆润,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同时让使用者舒适。在纹饰上取材自然界的花草,形成了一种淡雅而美妙的情趣,并最终呈现出“天人合一”关照下造物的天然与人工浑然天成的精美杰作。

(2)顺应自然。在古人看来,自然蕴含了最完美的法度,是“道”的本源。“制作一件器物,就好像是记录自然的恩惠一样”,古人认为,“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为”,因此,“工不曰人而曰天,务全其自然之势”。中国古典园林最高的标准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此在营造布局、建筑配备、山水和植物的选择上,尽量呈现一种自然而然的天成之美,而且辅以对联、牌匾来营造“天人合一”的意境。

(3)物以载道。中国“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对“道”理解。因此,在造物上力求做到师法自然,道法自然和物以载道。所谓“载天地之道,相天地之宜”。“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道载于器而无形,是为形而上。”

上一篇:校外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物理意识